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2024-09-21

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通用6篇)

1.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篇一

谈高师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之教学互动论文

一、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体系发生了飞速的革新,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的经济体系下,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已经成为了一项系统性的过程,以前对“教书匠”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教育人才领域的要求。音乐领域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音乐领域毕业生最大的就业障碍便是在实践动手能力上的缺乏。因此,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只有打破就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创作与实践于一体的互动学习中,将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创作和实践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从而推动和加强作曲课程的教学科研以及声乐表演实践能力。在创作与声乐课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多元化的音乐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人才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二、高师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教学互动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以上的状况,高师音乐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高师音乐专业中的重中之重的两个学科: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他们的改革才是整个改革的重点。高等音乐教育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完善,达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就要将这两个学科进行综合互动,构建适合的体系。

本课题的重点是突出互动式教学,在学科互动中总结发现问题。该互动式教学是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将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与实际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知识深化和提高的一种模式。绝大多数艺术实践所展现的艺术作品都仅是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探讨,而声乐演唱实践与作曲课程的结合实现了学生、教师与作品创作者三者之间的交流,这是针对在校学生中作者与表演者沟通、完善艺术作品难得的学习环节。能够使实践的学生更明确的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及表达情感,同时又能使创作者在与表演者的沟通中使作品更加完善。

本课题的重点也就是他的难点,就是如何让创作者与演奏者良好的沟通,在探讨中不断完善提高自我。艺术院校的作曲学生多为“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听不到自己作品的音响效果,更不会有机会与演唱者沟通,所以很难真正意识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只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会产生一定的惰性。而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演唱作品过程中多为模仿,对教师的模仿,对艺术家的模仿,对新作品分析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所以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本课题的重点难点,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虚心交流,教师及时指正,使学生们学习的技术达到艺术化,并在互动式地实践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学科共建关系。

三、高师作曲专业与声乐专业教学互动的实施策略

首先,通过作曲课音乐作品创作和声乐演唱实践课二者的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提高两个专业的科研创作水平。一方面,使作曲教学摆脱长期以来“纸上谈兵”的弊端,让作品能够及时地变成实际音响,并力争在各种艺术实践场合将作品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进一步加工修改,使作品逐步完善。另一方面,使声乐演唱实践课改变以往以模仿为主的模式,通过实践各种风格和各种体裁的新作品,提高学生对新作品的理解能力和二度创作能力。

其次,作曲专业课程与声乐专业课程的互动合作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与学习经验,竞争机制可使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价值”都能够得以体现,既可激发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与形式上的创新思维,也可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因此,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专业业务水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合作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最后,研究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作曲专业的学生每年组织一次师生新作品音乐会,学生及教师均需创作一定数量的作品,新作品的创作提倡风格和体裁的多样化。组织声乐专业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或教师来演唱作曲专业学生创作的新作品,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新作品,与创作者和教师积极沟通充分挖掘新作品的内涵。

2.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篇二

纵观我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状况, 可以了解到高师音乐教育是从欧洲或日本借鉴而来的, 实际上是一种西方传统音乐的继承,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基本上借鉴前苏联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 在当时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教育人才, 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促成了以西乐为代表的“主流音乐文化”和以国乐为代表的“边缘文化”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多数高师教育者和学习者只对西洋音乐有所了解, 对国乐知之甚少, 经常出现只知贝多芬不知冼星海的笑料。对于学习国乐的少部分高师学习者来说, 他们大都不能在高师院校接受很好的国乐教育, 因为高师音乐系科本身就没有国乐专业,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另外, 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 少数民族本身的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少数民族高师教育者和学习者严重匮乏, 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人员甚至部门少之又少, 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往往难以持续。此外, 部分高师音乐教育者和学习者并不能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传道授业过于片面单一, 往往使高师教育人才缺乏全面的音乐视角, 对音乐的知识感知和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随着21世纪全球多元文化交流思潮的不断高涨, 各大、中小学音乐教育都不断充实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其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更好地坚持高师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尊重和保护音乐文化得多样性?怎样将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贯彻于高师音乐教育的始终?我谨提出以下个人粗浅的看法。

1. 以多元文化思想指导高师教育工作

高师音乐教育必须重视我国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乃至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 尊重和保护世界人类音乐文化遗产。音乐是全世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音乐文化无高级和劣等之分, 这一思想必须统领高师音乐教育的始终。不论是从事西方音乐专业教学的教师还是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的学生, 要深刻的理解到学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音乐优劣论”是严重错进行一定的扩展训练。

教学实践对于每位教师都是必不可少的锻炼环节, 每位教师在各在的岗位上磨练, 也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实践经验。每个专业根据自身专业性的不同, 实践方法也不尽相同, 社会对于专业人才能力的不断提高, 要求我们教师也要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形式和方法, 不断在思考和行动中共同前进。

参考文献:

[1]石锦华.环境艺术新视野丛书[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

误的理论, 要尊重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优良音乐文化传统。而且, 在课程设立上, 也要体现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 一方面固然要加强学生某一专业方向的扎实性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也要在高师教学课程标准中加入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乃至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 使学生在进入到中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中能全面的掌握多元音乐文化知识, 传道授业与音乐启蒙的中小学生。

2. 消除偏见, 教育“地球人”, 分享世界音乐文化

要加强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教育, 必须建立长效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课程体制。多元音乐文化课程是以世界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为特点, 整合多元的音乐文化资源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旨在消除歧视和偏见, 促进社会正义的一种课程形态。它是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民族和世界多元文化间的关系来看, 多元音乐文化课程具有文化的多元平等性、民族文化的会通整合性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创生性三个显著特征。特别是在各国留学生众多和各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众多的情况之下, 在进行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过程中, 使彼此能互相认识到各自音乐文化的不同, 各国音乐文化的特点, 尊重彼此的音乐文化传统, 进而取长补短, 互为所用, 达到教育“地球人”、分享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目标。

3. 尊重和保护音乐文化多样性, 继承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有着五十六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光辉灿烂的音乐文明, 民间音乐[1]已经成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音乐教育的对象包括广大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他们寄希望于通过高师音乐教育来获得丰富的音乐文化营养, 更重要的是要继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因此, 在教育的过程中, 一定要尊重各民族的音乐文化, 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音乐文化冲突, 使得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留和发展。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高师音乐教育必须遵循我国多元文化的特点, 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消除教育歧视, 建立教育公平,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1]民间音乐, 包括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

摘要:高师音乐教学是指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的教育, 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系科主要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认知能力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分歧和偏差时有发生。更好的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尊重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是解决当前高校文化冲突和所遇到的危机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学,文化多样性,多元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昌江.论民族多元文化课程的内涵和特征[D].《民族论坛》2007年2期.

[2].涂元玲.论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和启示[D]《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24期.

[3].涂元玲.论多元文化与教育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5年04期.

[4].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徐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与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篇三

1 在声乐教学中应注重歌唱技巧的训练。

1.1集体发声练习。首先集体发声训练是声乐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学生普遍的声乐技能程度较浅, 因此可以采取集体上课发声的形式, 但是发声练习的音域不要太宽, 大致在六度范围之间, 应该选择速度适中的发声练习曲进行训练, 对每个发声练习曲要讲解它的目的、要领, 并讲解明课后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练习。其次声乐技能的训练一定要注重气息的训练。“气乃音之本, 气动则声发”,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歌唱声音的亮度、力度、清晰度, 以及音色的甜润、优美持久等, 主要取决于气息的控制和呼吸的方式。在教授学生做呼吸练习时, 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a.气息应吸在胸腔下部, 不可过浅或过深。b.吸气要柔和、平稳, 全胸部自然地扩张, 不能用强制的力量, 否则呼吸器官各部分会产生僵硬、逼紧的感觉。c.吸气需口鼻同时吸, 快而深, 无杂音。呼气则缓慢、节制、均匀。d.气息吸入后必须善于保持, 不要一下子让气息泄掉, 也就是说不要一下子让横膈膜与胸腔吸气肌肉放松, 要保持胸腔的扩张状态。e.控制呼吸的力量要适中, 不能将气用力压住。错误地把保持气息当成紧压, 用力挤压下肋和横膈膜, 结果会产生沉重、逼紧的声音。f.呼气时, 上胸部要放松, 保持自然的突起状态 (不能僵硬) , 要用下胸肌和腹肌横膈膜来操纵。

2 歌唱训练应以审美为核心。

追求与达到“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是每位声乐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然而, ,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们往往容易侧重于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忽略了挖掘学生美的心理素质。而后者更为重要。所以在歌唱训练中, 我们除了要树立正确的训练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感觉, 即审美意识。要使学生懂得用“情”歌唱。万不能单纯追求“声音”、“位置”。要唱出声音的内涵, 而不是表现音程与音阶。要选用一些有较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中外优秀作品, 陶冶与美化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与捕捉学生练唱中, 美的心理素质的瞬间闪光点, 使其表现的自如真切, 紧扣听众心弦, 一气呵成。有时候学生的声音达不到“最佳位置”并非是气息等诸多因素所致, 而是因感情没达到“最佳状态”所致。柴可夫斯基说过:“任何艺术的首要条件就是美。”美的心理素质的追求, 有助于学生容易获得正确的发声状态。

2 在声乐教学中应加强儿童歌曲表演唱的练习。

2.1儿歌表演唱在儿童方向课中的作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幼音乐教师。也就是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所教授的对象是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孩子们。这就需要她们在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必须还得具备儿童歌曲表演唱的能力。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训练学生演唱优美的歌声, 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们歌唱与表演、形体的有机结合的教育, 使学生们获得声、情、形并美的新体验。要想达到这种效果, 就教师平时的严格要求与指导, 以及学生的刻苦与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胜任声乐教学, 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为, 使他们逐渐地达到声情并茂“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而那种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科学的发声技巧或具有一副好嗓子, 就什么都能唱的想法, 是不可取的。因此, 儿童歌曲表演是儿童方向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2.2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进行儿童歌曲的演唱。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主要侧重于歌唱技能的教授与训练, 学生经过系统的练习能够获得较好的声音位置和深厚的气息支持, 对演唱艺术歌曲尤为重要。而正确的歌唱方法也是演唱儿童歌曲的关键。有的学生误认为良好的歌唱技能就是演唱所有歌曲的法宝, 无论什么样题材的歌曲都用一种方法进行演唱, 所以就把“小燕子”唱成了“一只来自北方的狼”孩子们听了会是怎样的感觉。儿童歌曲是一个广义的歌曲范围, 如果进行较细致的划分可以将其分成幼儿歌曲、学前儿童歌曲、少年儿童歌曲、外国儿童歌曲、少数民族儿童歌曲等。在演唱以上这几种类型的儿童歌曲时要注意到歌曲的风格特点、歌词含义、年龄特征以及时代背景等, 通过生动完美的演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孩子们才能喜欢和接受, 听起来才会舒服。下面就几首不同类型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进行论述。学前儿童歌曲《国旗多美丽》是一首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按照起、承、转、合的形式结合而成。旋律和节奏简单明快, 适于儿童演唱。在演唱时要注意换气, 使声音连贯, 咬字吐字清晰, 节奏准确, 注意符点音符演唱。要注意演唱情绪, 热情、激昂, 表达出儿童爱国旗、爱祖国的激情。少年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是我国词作家乔羽和曲作家刘炽的作品。经久传唱, 仍然倍感亲切, 表现了在新中国成立后, 孩子们在幸福的生活中快乐地学习和健康地成长。歌词亲切、质朴, 旋律优美、抒情性强。全曲分为两段, 衔接紧密, 富有很强的歌唱性。在演唱时声音要连贯流畅, 各段要保持均衡, 吐字清晰。意演唱情绪, 力求表现少年儿童的平静生活。幼儿歌曲《好妈妈》这是一首叙事性幼儿歌曲, 旋律朴素、自然, 节奏简单明了, 词曲结合, 易于上口, 充分表现了幼儿爱妈妈, 体贴妈妈的生动情景。歌曲为五声宫调式, 一段体结构, 整首歌曲旋律流畅, 真切感人, 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教育性。演唱时声音要清晰、明亮, 旋律连贯流畅。注意幼儿歌唱时的语气, 咬字清晰, 注意音准, 七度大跳。可用表演唱的形式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抓住儿童歌曲的类型与特征要表演生动比喻形象。

3.1儿童歌曲是一种生动的语言, 再加上形象的表演, 让孩子们从直观上寻找音乐的感觉, 效果会更好。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这首歌曲第一句要求唱得朝气蓬勃, 充满着自豪感和幸福感。孩子们不爱听这种说教式的语言, 还不如教师对着孩子一边唱, 一边自豪神气地敬着队礼, 孩子们看着你的表演, 听着你的演唱也许会发笑, 但他们在笑声中已经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和音乐形象了。再例如:《小竹桥》这首歌曲在演唱时, 要十分形象地表现出孩子们过桥时“闪”和“摇”的情趣, 以及过竹桥时孩子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教唱时应抓住歌曲中表现“闪”和“摇”“的节奏, 但孩子们在练唱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把它们唱得很平, 跳音跳不起来, 在孩子们还体会不到音乐形象的情况下, 不要一遍又一遍地硬练, 可以用比较灰谐、生动的肢体动作来启发他们过桥时那种左右摇摆的样子, 这样孩子们很快会想象到过小竹桥时“好玩”的感觉, 也会明白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唱歌了。3.2声乐教学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 孩子对教师讲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 教师应采用形象的语言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比如在训练气息下沉时, 用闻花的动作, 双手提水的感觉去体会, 就不会把气吸到胸上。当训练声音靠前唱时, 教师会说“让你的声音先向后划圈再抛向前方, 唱高音时要像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脚先向下蹬, 身体再向上抛的感觉”“声音要始终向前滚动的唱, 气才不会重”“声音的高位置像雨伞的伞蓬, 气像伞的把”, “声音像风筝在空中自由飘荡”。这样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 形象的语言, 比单纯用技术性的语言进行阐述, 更容易被孩子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 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 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 改进陈旧的教育方法, 儿童方向课的开设, 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 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幼音乐教师。随着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与音乐专业发展的需求, 为更好的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设置儿童方向课程成为了音乐教育专业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声乐教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儿童方向课的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儿童方向课,声乐教学,儿歌表演唱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6:64-65.

[2]李晓燕.声乐艺术教学[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2005:197-198.

[3]刘元平.多维视野中的声乐教师的素质结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5 (2) 105-106.

4.对高师钢琴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篇四

高师音乐系的毕业生大部分将奔赴中小学音乐教育岗位, 高师的教育目标主要培养从事中小学和普通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 我们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技术学习和训练, 才能使学生不迷失努力的方向。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在高师音乐系科的课程设置中, 钢琴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 探索一种体现本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学生数量多,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二是学生刚入学时钢琴演奏方法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三是学生的演奏水平和学习程度存在很大的差距。鉴于学生的这些特点, 钢琴教师需要掌握全面而广博的知识, 具备教学上的相当的灵活性, 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 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 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师钢琴教育与表演艺术领域钢琴教育很容易混淆, 一些钢琴教师在培养目标上就出现了偏差, 将训练音乐学院钢琴系学生的教学方法搬用于音乐师资的培养之中, 整个教学过程不是从599到740, 就是肖邦练习曲、平均律练习曲, 等等, 完全沿袭钢琴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音乐系毕业的学生没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但这些演奏能力绝不能用车尔尼等钢琴教程的深浅去衡量, 更不能用高雅名曲的标准来评估。我们必须清楚, 高师音乐教育与音乐学院表演系不同, 它所培养的对象是音乐教师而不是演奏家, 更高层次的是培养出色的音乐教育家。

虽说有了一定的钢琴基础, 但不会弹钢琴伴奏的还大有人在, 包括一些钢琴技巧较好的主修学生。从高师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 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 如和声、曲式分析和配器等理论知识是高师音乐教育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理论已成为独立分割的碎片, 成为单纯追求某种技巧的附属物。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钢琴伴奏也存在着轻视心理。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不够完美, 课时有限, 效果不明显;而学生觉得只要会弹一些有难度、有技巧的独奏就行了, 伴奏会不会无所谓。其实, 这种学习体制、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更影响了其全面发展。而且, 很多学生从进校起就养成了习惯;老师布置什么曲目, 他就依照完成什么曲目, 结果毕业后面对不同层次和环境的教学工作束手无策, 比如, 中小学的音乐课如何教学?中专艺校的钢琴课又该如何教学?等等。要想适应各种不同的教学需求, 高师音乐教师在钢琴教学上必须具备全面性, 学生不但要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 而且要使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二、钢琴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应该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 对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在此我谈谈一些建议:

1. 设置钢琴理论课, 包括: (1) 钢琴发展简史; (2) 演奏心理学; (3) 有关钢琴技巧的理论; (4) 钢琴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2. 进行钢琴技能与即兴伴奏相结合的训练。

这些训练包括各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弹奏方法, 并在第一学期加入和弦连接、伴奏音型等简单训练, 为以后的伴奏打下基础。

3. 选择部分练习曲和乐曲。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练习曲、乐曲, 并对学生讲解为什么这样选择的方法, 以及效果如何, 等等, 这样不但可使学生提高演奏技术, 还可使学生了解曲目的选择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使学生在钢琴曲中学到伴奏的织体和为旋律配和声的方法。

4. 弹奏具有典型意义的伴奏作品。

中外优秀的伴奏作品是学习伴奏的主要教材, 从别人的伴奏当中学到伴奏织体、和声、音型的安排和设计。并在学习当中, 每弹一类风格的作品后, 让学生为同类型歌曲编配伴奏, 得到实际的锻炼, 并由模仿向创作转变。

5. 系统讲授即兴伴奏知识。

在第三学期, 从歌曲分析、和声配置、音型选择、前奏间奏处理、伴奏弹奏艺术方面, 全面训练学生的伴奏能力, 把现行的一年的伴奏课延长到毕业结束, 使每个学生在即兴伴奏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如学生之间相互弹奏歌曲伴奏等。

6. 考试的改革。

考试内容应以伴奏为主, 使钢琴课的教学以伴奏为中心。除了考核练习曲和乐曲之外, 还可选择各调和弦连续, 为旋律配和声, 配节奏型, 为歌曲配即兴伴奏等。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 将学生学习钢琴的注意吸引到伴奏的学习当中。

7. 注意钢琴课的多样性。

从分类当中, 把主修课和必修课取消, 把钢琴课作为普修课, 使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毕业方向。钢琴课可扩展为键盘综合课, 形成以钢琴为主的键盘综合课, 即在进行钢琴教学的同时适当学习手风琴、风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在教学时间上, 以安排在后两个学年当中为宜。

8. 师生均可定期进行公开钢琴教学, 学生之间互相讲课, 教师及时从教学方法上给予指导;

大家观摩其他钢琴教师授课, 通过观摩教学来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

9. 钢琴教学经常采用以演奏为主的形式, 一学期所弹的练习曲和作品极少;

而中学的音乐教学内容中, 多数是以了解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及各自创作的作品, 这就要求钢琴课要让学生不但会弹奏一些经典作品而且能够了解更多的范围更广的作品。因此, 教师除了在教室给学生上钢琴课外, 也可让学生到音乐欣赏室, 定期指导学生欣赏各类风格的钢琴作品, 通过音乐欣赏这种审美活动,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 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认识到高师教学的全面性、幅度大的特点, 正确地进行钢琴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修养和演奏能力, 为其日后在音乐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包括钢琴在内的各种键盘乐器, 为其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能够使其了解更多、范围更广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辛笛.高师键盘教育的重点[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1) .

5.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篇五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太过于关注语言点,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在当前英语教学中,部分老师习惯把预习、读课文、解决新单词的任务作为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而在上课的时候针对语言点和语法现象进行讲解。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后果是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因为他没有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备课上课累,因为课下要精心准备大量精确的知识点讲解,课上还要喋喋不休地灌输给学生,以至于好多老师声音嘶哑,身体孱弱。但如此付出并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还会用无聊来形容自己的英语课堂。如此景象,必需改观。

2.太过于关注阅读技巧,忽视了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一部分浮躁功利的学生不认得多少单词,却想和踏实认真的同学得到同样的分数,因而给老师提出讲讲怎么能够在不认识单词的情况下考高分的技巧。而一部分老师为了适应“学情”的要求,施展出浑身解数找技巧。不能说这样的教学对于高考无效,但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却是弊大于利,因为你只教会了他投机取巧的方法,并没有告诉他理解全文才是答对题的基础。而且纵观高考试卷,总有那么一部分题是在必须理解文章的前提下才能答对。所以我们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谈做题方法和技巧,不能本末倒置。

3.精度不够精,泛读不够泛。对于高中生来说,课文应当是精读,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去朗读和理解。而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只知埋头做题,抬头听课,没有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读课文上。对于需要精读的课本来说尚且如此,更不用提课下自己找材料进行泛读了。但按照高考标准来说,学生高中阶段需要阅读30,000词。如此差距,又怎能在高考中取胜?

4.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初中生刚升入高中词汇量偏小,课文读不懂。若这时老师只关注知识,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就会导致对学生对这门课的厌倦而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另外有一部分“好学生”为了提高成绩,一味做题,导致根本没有兴趣,这样的努力太苦因而不容易持久。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做到乐学。

二、对策

1.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阅读的机会。既然学生课下不能找出合适的时间来读课文,那老师就要规划好,利用早读和上课时间来读。诚然会有一部分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采用诸如上课找同学朗诵课文并对读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的方法进行激励。这样一来解决了学生被动听讲的问题,同样老师的嗓子也可以得到适度的休息。通过主动朗读和被动听讲,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转换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2.强调理解的重要性,拒绝片面拆解文章,找关键词。部分老师从高中入学起就讲阅读要先读题再去文章中找关键词从而得出答案。这种方法短时间看上去行之有效,却会培养学生投机取巧的思维方式。所以入学伊始,要强调踏实学习,透彻理解文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文章能够完全理解却做不对题,再去讲所谓的做题技巧,目的是让能力体现在试卷上。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提高英语的方法。

3.分清各阶段的主要目标,同时扩大阅读量。学生刚入学词汇量较小,这个阶段可以选一些简单一点的高考短文改错、书面表达之类的文章让学生有一个过渡。等学生词汇量略有增长,可以提供难度稍微大一点的完形填空的文章来读并不是做题)。最后才是读懂篇幅较长的课文。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问题,老师可以针对相关的句子或知识点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老师起到一个辅助和指导的作用。

到一定阶段后,要给学生拓展阅读的空间。教师每周可以找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兼顾的文章印发给学生,也可以推荐一些诸如心灵鸡汤或小书虫之类的读物给学生。

6.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篇六

和声对于发展音乐作品和丰富音乐作品表现力而言,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音乐作品中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个解读、分析音乐作品的重要“语汇”, 它能使音乐作品获得极为多样的感情色调与色彩, 是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和声学在高师音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是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也是音乐理论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二、传统高师和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声学是研究和音的结构以及它们如何连接的理论, 自拉莫奠定了基础, 里曼完成创立和盖丘斯、斯波索宾等人发展这门音乐学科, 和声学至今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各级各类音乐院校, 都把它作为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可是在和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在传统的和声教学模式中一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觉得和声很难学, 提不起兴趣;不能很好的从事和声的写作与分析;写作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和声教学模式中,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教学理念落后。因此, 和声教学无论作为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还是音乐基本素质教育, 改善传统和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提高和声的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对和声学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对和声写作与分析能力培养, 对于高师和声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三、高师和声教学中“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1、高师和声教学中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步成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实践证明, 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 注入了新的活力, 并且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 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 在这个现代化的信息时代, 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合理地、有针对性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在高师和声教学中, 要改变传统和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就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教学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 不断发展, 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把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在和声教学中, 增强学生对和声学的学习兴趣, 提高和声课的教学质量。

2、高师和声教学中“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以计算机为主的数字化工具迅速普及, 我们处在一个数字化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 开始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普遍运用,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数字化工具的迅猛发展, 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

(1) 多媒体课件教学技术

目前, 《POWERPOINT》和《WORD》等多媒体课件教学技术已深入到各学科, 在和声课的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直观的表达工具,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单单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它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声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的视听难以同步等问题, 电脑音乐技术也应被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在教学当中。

(2) 电脑音乐技术

电脑音乐技术就是强调以音乐专业软硬件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较为专业的软件有:美国Passport Designs公司开发的Encore制谱软件 (Version4.2.1) 、英国Software Partners公司的tonica和声教学软件 (Version5.0) 和美国Jo Brodtkord公司与挪威Musicator A/S联合开发的Musicator Win3.0 (MW3) 音序软件, 利用这些软件, 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首先, 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提高上课质量, 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对学生来说可以做到视听同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他们的和声感知能力, 增强和声思维能力, 提高知觉效率和音乐记忆效率, 训练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 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软件对例题反复、放慢、变换音色的播放, 加强课堂感知和理解。其次, 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和声分析的训练, 尝试和弦序进中不同的排列方式和旋律位置、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和声因素的变化, 以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及不同的声部进行方式演示出来, 并体现在线谱上, 谱面规整清晰, 在讲解时可以用鼠标随心所欲地修改, 也可以将所修改的范例随时调出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比较, 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 老师依靠黑板, 在黑板上吃力地点符头的教学方式进步了好多。再次, 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可以演示键盘和声的写作, 可将个人写作的即兴伴奏录入然后进行分析, 这样就能做到和声写作训练与和声分析相结合, 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巩固所学的和声知识。最后,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和声风格,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充分发挥音乐创作本质特性, 利用软件可以选择不同的和声风格进行和声配置, 让学生体会不同和声风格之间的技术差异, 让学生能认识到和声的创作灵活性,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总之, 在和声教学中利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数字化工具, 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抽象的音乐理论教学变得真实感性、活泼生动, 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 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深化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 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 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对高师和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 高师和声教学中“数字化”教学模式运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师和声,数字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苏]伊.杜波夫斯基等著.和声学教程上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开门红启动会领导讲话稿下一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师基本信息录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