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精选10篇)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一
黑河镇中心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建设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途径,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区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工作力度不够,实施水平不高,成效不明显。为贯彻落实区教委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县局的政策规定,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本质,秉承课改理念,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学科教学目标,保持高效课堂建设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二、总体目标
1、提升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教方式”的转变。
3、完善全新的“备课、课堂、作业、评价”模式。
4、深入六高效:“高效备课、高效课堂、高效作业、高效辅导、高效考查、高效教研”。
三、具体推进目标
1、增强课前备课的针对性。备课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
2、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应具有发展性的目标,能给学生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的空间,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3、作业布置与批发。对学生当堂训练的内容和课内外作业布置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精心选择。作业全批全改,批改要及时、反馈要及时。
4、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培优辅差。
5、规范学习常规,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研究制定学生常规,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
为贯彻落实县局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特制定德城区小学数学新授课、练习课、作业讲评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我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特成立创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组织全校各学科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组 长:王莉
副组长:张中彦
姜恩华
王志斌
成 员:魏平、李琳、唐胜琳、姚于霞、陈晓丽、蔡宁、郭敏、姜霞、黄明忠
高效课堂模式:1+4+2+1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占40分钟的1/8即5分钟);
2、探索——交流—展示—提炼(占40分钟的1/2即20分钟);
3、拓展—提高(占40分钟的1/4即10分钟);
4、评价延伸(占40分钟的1/8即5分钟)。新授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不超过5分钟)
1.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
可采用谈话、汇报、讲故事、玩游戏、现实场景、动手操作、情景图等方式,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分析情境信息,提出问题
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境,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挖掘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又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教师顺势利导,导入课题,使学生包含强烈的学习动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20分钟左右)
此段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本环节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
1.独立思考,探索尝试
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问题提出后,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可能不一,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疑难,在此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
2.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交流合作,通过争论、讲解、操作、帮扶等形式,形成小组共同意见,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并指定组员做好发言准备。
3.成果展示,质疑评价
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需要里德全班交流。各小组充分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逐步形成较统一的意见。在此过程
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质疑、评价、互动,培养和激励学生的玩创新意识和参与精神。
4.教师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但要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激励和点拨,而且要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小结,对于问题解决的方法,要进行提炼升华,使学生进一步明明确解决此一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思维模型的形成。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10分钟左右)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环节。本环节可分三步进行:
1.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针对例题类型,设计一组基本题。题量相对较大,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技能技巧。
2.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联系学生生活或变化例题特征,设计一组拓展题。拓展题要体现综合性、现实必、挑战性。题目不宜过多、过难,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不但拓展学生思维,更为以后教学做好铺垫和孕伏。
(四)、课堂评价,课后延伸(5分钟左右)
作为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学到了哪些知识,自己表现怎样,哪个小组或同学表现好。然后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进行肯定,使每个学生都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然后布置适
量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五、创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领会本县《高效课堂工作方案》,深入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站在打造满意学校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讨论,达成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创建高效课堂的各项工作中来,努力形成人人、课课、科科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二)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具体规划。
从本月开始,要求全体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一年、三年、甚至一生的规划,收集、整理、评比,力争使每一位教师心中有目标并努力向目标迈进,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
(三)创建书香校园,提高教师素质
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在前一阶段卓有成效的教书读书活动基础上,大力倡导教师通过“喜读书、乐探究”,逐步达到“善应用、会写作”的职业习惯,努力创建书香校园。时刻提醒教师努力做到修身八言:“读书、思考、应用、写作”。具体要求如下:
1、每位教师每半年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
2、每位教师每学年写10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包括摘录、心得体会、反思,禁止全文摘抄,与自己所任教学科相关联)。
3、每位教师每学年承担一个密切联系教学实际的科研课题,每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并注意及时总结。
4、每一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包括经验总结、调查报
告、经验叙事、教学案例与评析、教学反思等)。
5、每一位教师每月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天读一篇文章。
(四)通过即将到来的“班班通”工程,加强教师电子白板等业务培训,要求全体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
我校教师每学期使用多媒体上课要求达到50%以上,且要制作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参与各级教学课件评比。
(五)重视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堂环节,确保高效课堂实施
1、功夫用在备课上
教师要做到一日三省,扪心自问:“课,我备好了吗?课堂,自己满意吗?作业,我批改了吗?备课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在备课上,要做到四个结合:①与课标、教材、学情等相结合;②和知识结构图相结合③和使用电教手段相结合;④要和编制导学卡相结合。
(2)加强备课,要确保其形式与内容、时间与效果的统一。
备课要形成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专业活动模式。在集体备课时,还要统一作业的布置,作业布置要精选适量。集体备课时间统一安排在每周的某一固定时间。开学初每人要制定备课活动计划,明确每个人的说课内容和时间,并交教务处一份存档。
2、抓好课堂教学关键环节。
(1)坚持备教一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三变”、“五让”,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智能并重。课堂上能让学生问的让学生问;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一
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课堂教学要贯彻“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框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预习、发现问题→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解难释疑、拓展提升→达标测评、归纳总结
教师的作用:设景激趣→展示目标→答疑解惑→点拨示范→精讲深化→迁移检测。
学生的任务:自学教材→讨论质疑→操作练习→归纳总结→迁移创新
(3)精讲多练,追求课堂效益最大化。坚持“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教师讲课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做到精讲、互动、与多媒体交流有机穿插进行。
(4)强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意识,提高目标达成度。
(5)教师上课要严格执行提前3分钟候课的规定,不得坐讲和拖堂,不得外出和接听电话,原则上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复习课除外)。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提倡作业分层布置。各科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数学学科的课后作业量平均不超过20分钟。作业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根据学生情况,适时写出激励性评语。坚决杜绝由学生代老师批改作业的现象。作业要全收全改,在确保作业批改质量的前提下,每学期各科作业批改次数为:数学同周课时数的5/6,每学期减3周计算作业批改次数。学生的各科作业封面右上角均要写上编号,便于作业检查。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明显的对错符号、批改日期等
2.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二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为了实现这种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教师应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求知.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二、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准确解读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教材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创造,并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对教材的延伸与超越,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准确地把握好教材,为高效课堂服务,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学目标
1. 明确阶段的教学目标,保证知识的连贯性.
2. 明确每册教材的目标.把握整体架构和各知识点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
3. 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白每个单元的知识重点.
4. 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到教学时不遗漏知识点.
(二)解构教材,活用教材,激活资源
解构教材,重新组织,让教学资源更符合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认识小数”,教材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测量课桌椅的长、宽来认识零点几这样的小数,知道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第二部分通过人民币来认识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这两个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素材连贯性不强.因此,我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构与整合.先用不同形式的小数表示牛奶价格,再以学生的身高为素材,使学生能用相应的小数来表示8分米、1米9分米等长度,从中领悟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佳.
三、精心创设情境
好的情境往往能让教学事半功倍.有效的情境创设要符合以下特点:
(一)真实性
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人为乱编滥造.有位教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动物跑步竞赛的情景,结果是小鸭第一,小猫第二,小狗第三,小鸡第四.许多学生都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小狗跑得最快,第一应该是小狗.我们创设的情境也起码要符合生活逻辑,不能让学生陷入这种无谓的纠缠中.这就使教学无效,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情节性
(三)挑战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用铺垫、组合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率.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置悬念.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抛出这样几个问题:你会量角吗?你能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吗?三角形的三个角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设置能让学生感到挑战性,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兴趣.
(四)直接性
但是对于数的教学,开门见山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如:“多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教师可以直接出示:3212432567.89然后指出:这个数的位数很多,你会读吗?你会教教大家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法”.这样简单明了,直切主题,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四、用好现代教育手段,让教学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的强项就是声形并茂,能在课堂上快速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并能做动态变化.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优化了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引领学生直观的感受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经历了直观—抽象—概括的过程,不但解决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进一步体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不仅画面清晰、动感直观,而且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投入,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印象,又能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效率自然会大幅提升.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悟透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实一点,教学方式巧一点,教学容量大一点,双基训练多一点,学生思维活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探究,主动交流,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数学.
摘要: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展现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准确把握教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等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78-02
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倡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高效课堂的创建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的身份由"学生主体"转化为"学习主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纲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和谐平等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唤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习活动增添活力。如何去创设高效的问题情境呢?
1.1、问题要有思考性
创设问题情境要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诱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有思考性,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1.2、问题要有针对性
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教学大纲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能力,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
1.3、问题要具有挑战性
小学生因自身心理特点对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有勇于自主探究的热情与欲望。他们时常对教学内容指出不同的见解与意见。所以,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改性与探究性。使学生的心理特点得以发挥。促进 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题。
2、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发散思维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研究问题的教学活动。是新课改所倡导和提倡的教学理念,其理念指出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与参与者。但也不代表教师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课堂空间中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性与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
2.1、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良好的探究情境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取决于科学活动的新颖性与创造性。新颖的教学问题、教学材料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源泉。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探究情境中研究问题,通过探究活动解决一些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2.2 采用灵活的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主要分为学生个体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两种探究形式,教师根据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对探究形式进行指导。合理选择探究形式。对一些易于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个体探究。一些具有复杂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小组合作探究要对小组成员按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分组。做到合理配制。
如教学《统计》课时,教师让学生统计班上的学生出生日在那个季节中,它需要有的学生参与调查活动,有的学生进行记录,此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分工。因此,活动前学生要进行分组,然后对学生按照数数,记录,统计等环节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学生各司其职。探究活动所解决问题不同,其合作分工方式也不同。从而造成小组成员难以合理分工。这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指导,教会学生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2.3 教师参与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不仅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同时也是教师的探究活动。教师参与探究活动可以带动学生探究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活动。
2.4 促进学生交流,培养自学能力
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活动,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分工,小组成员间做到有合作,有个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组内探究活动中。同时,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进行积极交流,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要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提供时间与空间,创设有效的交流情境与氛围。
3、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小组合作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式教学突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与交流,共同努力获得数学知识。这种学习形式不仅体现了民主与人性的教学理念。也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成为学生取长补短的源泉与展示个性的舞台。但有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作为显示课堂形式多样化的手段,为了合作而合作,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内在意义和实效性。无论什么样的合作形式,没有了合作的实效和作用,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无效的学习形式。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注重探究内容的选择。将那些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内容作为小组合作的内容。
例如:《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进行圆的周长测量。此活动具有开放性,我让学生进行分工。几名学生进行实地测理,几名学生对测出的数据进行记录,计算。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不仅掌握了测量工具的用法,数据记录方法和周长公式的应用。这样的內容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4、结论
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会学,乐学,好学,才能学好小学数学。高效是教师共同追求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小记.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J].考试(高考族),.2009年11期
[2]刘德娥.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8期
[3]杨豫晖.数学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殷聪聪.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四
向禄丰县教研室课题规划办报告:
从2009年8月27日开始申报做《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科甲小学《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立项,于2009年9月1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督导、检查。
一、选题的意义、现状
1、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使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等方法,主动学习,从而在数学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有收获与发展。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数学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实践意义:
进行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一是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数学课堂更趋向完善和科学,将会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它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增强,将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诸如“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可以学有所成”等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有人说,现代教学论就是追求以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后来,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再后来,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所以,现今的课堂教学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有效性的含义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2、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与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动态的设计,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前期文献综述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是否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研究内容
从数学的角度讲,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控和创新。为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2009年9月开始,在科甲小学选取三(2)班进行试点;
第二阶段从2009年12月开始,在×××小学先4—6年级各一个班,进行对照实验;
第三阶段从2010年3月开始,在×××小学所有班级中推广实验。
实验前先对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培训,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探究教学设计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中每学期组织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交流总结,撰写论文,收集典型的教学设计资料。
在研究中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追踪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实验的成效。
六、课题组织及成员分工
方式:本课题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集体承担,既分工又协作,骨干教师引领、同伴互助,团结一心、产生合力。
(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日常管理、科研督导。
组长:×××
顾问:
核心成员: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负责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三)数学教师参与实际研究,写心得、收集整理材料 ×××××××××
(四)成员工作分工(建议)
×××,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落实、开展和总结性评价;
×××、×××,项目主管,参与管理和研究; ×××、×××负责对课题协调、指导;
×××、×××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并参与研究及论
文写作;
×××××××××负责课题推广日常工作及指导。
七、预期成果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方面的论文、案例、心得体会、课堂随笔。
八、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教育部 2002年5月
2、《课程改革和课程评价》 陈玉瑶等 2003年6月
3、王慧斌.开放性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教学,1990(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G35,1990(6)
4、《新课程,新理念》陈旭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
6、范黎明.浅谈数学开放题与教学的课堂文化,数学教学,1998(5)
7、《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8、张远增等.对数学开放性问题的几点认识。数学教育学报,Vol.9(4),2000(4)
总之,课题开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特申请开题。
××××××小学
5.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五
一、指导思想:
“阳光课堂”意即让教师以阳光的心态走进课堂,面对学生,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舞台,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创建阳光课堂,我们努力“培养智慧教师,培育阳光学生,构建阳光课堂,营造阳光环境,实施阳光管理,让我们的学生在阳光校园中得到很好的发展。”把“教师敬业是孩子的希望,学生的快乐是教师的幸福,家长的满意是校园的生命,社会的认可是学校的成功。” 结合我校实际的阳光课堂模式,实现“和谐、高效”的高效课堂目标,达到“放生”学生、“解放”教师之目的,以促进学生阳光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理念:
1、阳光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2、阳光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
3、阳光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阳光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5、阳光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三、遵循原则
1、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上课一定要依据班情、学情,充分备课,以便易于学生接受、掌握、运用。
2、遵循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反对教师满堂灌,必须按照“学、导、练”的原则先学后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上讲台,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3、遵循“三维”目标的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工作必须要达成的目标。每一个课时、每一课(章)都必须得以体现,从课堂中培养学生能力。
4、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促进学生“兴趣、习惯、效率” 有机结合,实现“智商、情商、行商”完美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通过教师点滴引导要求,逐步培养一种恰当学习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5.关注特殊群体:阳光普照是“阳光教育”的精髓。特困生、学困生、潜能生是学校重点关注的群体。学校为这些特殊群体开展“阳光行动”,老师是“阳光妈妈”、同学是“阳光伙伴”,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信念:相信我能行,自信我成功,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让鲜花 和小草都享有阳光。
四、基本要求:
1、课前准备
(1)集体备课,提高课前准备的高效性:
每个教师都要承担集体备课的任务,中心发言人要就一个星期的备课做出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安排,然后全组教师以此为蓝本,进行讨论、完善,形成统一的教案框架。这个统一框架就是我前面说的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难度、重点、教学方案等内容的统一。
(2)个性化备课与预设课堂:
在集体备课的基本框架下,每个教师依据所教班级学生特点、授课水平等对每一节课进行再备课,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最佳教学流程,对课堂进程进行充分的预设、推理。
2、课堂教学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知基础,但教育的方法也有诸多共性的有规律的东西。
(1)课堂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教师的课堂目标要明确,设置要科学、合理。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要明了课堂学习目标,所以每一课时的第一个环节应该是示标。教学设计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特别是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其实,课堂真正最大的目标是学会,学生学会了,教学目标才是真的达到了。
(2)精讲
讲课的过程设计尤为重要。讲课的流程、问题的提出都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可信马由缰。精讲的问题一定是某个知识点或者知识体系的主干、精髓。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象向身体扎入一根银针,只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它才会有实效。
(3)分层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不是只让少数几个学生动起来,要兼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让他们都能动起来,让学生的课堂精力倾注到教学目标之中。
3、课后的反思
教师要注意反思的时效性。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反思,学与思就如两根力臂,交叉起来才能形成合力。
五、保障措施
(一)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培训。各教研组要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有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制定阳光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收集阳光高效课堂评价语。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阳光般积极的态度、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教室、走近学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每一位学生,以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研究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以实现新课标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之追求。
3、加大调研力度和反馈密度。学校通过座谈、听课、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总结。
4、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二)“阳光课堂”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张晓霞
副组长:刘桂清
成 员:赵志友 宿秀君
工作小组组长:各教研组长
成员:各科教师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操作,创建阳光高效课堂的方案制定、及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工作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各项活动不走过场,收到实效。教研组要及时总结该组高校课堂实施情况,定期写出总结,并将有关材料进行展评。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
1.业务培训,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阳光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召开中层以上领导、教研组长会议,旨在动员、讨论形成共识;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深入学习阳光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阳光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阳光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构建阳光高效课堂,我该怎么做?”大讨论。教师写出《阳光高效课堂之我见》,结合教师的看法完善实施方案。
(二)、创建、推介阶段(209月—1月)。
开展“构建阳光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结合理论指导开展“构建阳光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课堂教学实验活动,并开展集体备课、主题课例研讨,展示课探索阳光高效课堂数学教学模式活动。
(三)、全面实施研究阶段
203月---年12月开展“构建阳光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课堂教学实验活动。主要从各学科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不断地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进行探索。 创建出我校阳光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数学学科以“阳光高效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为区级课题开展研究工作,逐步向各学科推广。
6.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六
开题报告
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课题负责人 杨小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追求高效教学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我校组织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性问题: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二是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四是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核心概念界定
(1)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2)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臵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做法
1.英国肯特布雷大学爱伦·史博教授研究的“优秀的教与学”和我们研究的“高效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都是在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爱伦·史博教授对高效的理解是从高效享用学习资源,单位时间内高效学习,高效完成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效互动与滋养四个方面来研究的。与我们新课标中所提到的三维目标也是吻合的。艾伦·史博教授的研究对英国小班化的教学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与优化的作用,而与我们国内的大班额集体授课的现状不太适用。
2.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近年来专注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到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 “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等。但是这些“高效课堂模式”适用中学生的比重较多,而适用于小学的内容占的比重较少。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探索出适合我校小学数学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计用两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数学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七、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访谈等。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3月——2013年4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3.教学骨干赴洋思中学现场观摩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4.组织赴洋思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5.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1.成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配臵电子白板,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德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1年8月—2012年10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设两个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实验班的教学都要按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验班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实验班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4.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课题组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课题组总结形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1.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要按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课题组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课题组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科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策 划: 刘旭东(静宁县德顺小学校长)负责课题的策划、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
组 长: 杨小生(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统筹安排部署课题研究、过程实施、开结题和教学实践研究工作。
副组长: 张继红 负责子课题《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工作。
刘小梅 负责子课题《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工作。
成 员: 刘咏梅 张谨强 负责课题实施过程资料收集与文秘工作,参与高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
王桂霞 负责课题实施过程资料收集与文秘工作,参与低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
李宁霞 江学明 张芳霞 胡耀生
参与高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马 玲 王小霞
邓
琰
梁惠玲
参与低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
十、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调查报告; 2.课题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研讨课例、课堂教学评价表;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每人至少一篇); 4.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论文(省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发表); 5.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优秀课堂教学实录精选(音像制品); 6.《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7.《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优秀论文集》和《教案集》(校本教材)。
十一、完成项目研究的基础和保证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杨小生,刘旭东《小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教学论文的案例集》专著,2011年4月。
(2)杨小生,刘小梅。“浅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陕西教育—教学》,2011年第3期;
(3)刘旭东,“努力探索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甘肃教育督导》,2011年第2期。
(4)刘咏梅,“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年第11期。2010年获甘肃省中小学和学前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5)江学明,“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与管理》,2011年第4期。
(6)张继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甘肃教育督导》,2011年第5期。
(7)张谨强,“《可能性》教学课例”,《教育与管理》,2011年第4期。2.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负责人:杨小生,现年40岁,199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静宁县德顺小学学校教师、数学教研组长,小学数学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教育学会会员。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20年,先后在各级刊物中发表论文10多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长期承担本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工作,经常赴外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曾参与甘肃省“十五”、“十一五”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教学成绩突出,课堂教学效率高,多次被评为县级“小学数学教学标兵”。组织、统筹能力强,实践、研究时间充足,全面负责统筹、安排部署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与结题工作。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能力强,工作严谨,是在一线工作的数学骨干教师,具备课题研究能力。多次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实践和研究时间充足,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调查研究,从事对比实验,搜集整理资料,管理档案等。
3.完成课题的保证条件
(1)智力保障。课题组原班人马已于前两年组织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省级课题研究,现已结题,编辑出版了《小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论文和教学案例集》校本教材,收集了课题组所有成员撰写的50篇论文和课堂教学案例,其中9篇论文和案例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公开发表,有6篇论文和案例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有30余篇在县级刊物中发表,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成果鉴定。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这为我们下一步研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已我们组织部分课题组教师到洋思中学观摩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我们还将邀请课改专家作讲座,邀请优秀教师来我校上示范课,学校已配臵课题研究所需的学习资料。
(2)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制定教研激励制度。
(3)物质保障。学校设臵专项研究经费,各班教室已安装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杨九俊[M]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5]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6]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45;
[7]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8]张刘祥,金其生.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7.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七
一、数学教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学生往往只把目光聚焦在课本上、习题上,导致有的知识不能全面地理解,对于有些重难点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对数学产生厌烦、畏惧的情绪,不利于成绩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关注,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身边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消除对数学的不良印象,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可以发现,数学绝不是只有教科书上的抽象公式和繁琐的概念,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2.增强数学的真实性、实用性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课本+习题集”的组合形式,内容单一,有标准的答题规范与答案,并且很多题目都是出题者闭门造车,与日常生活完全不相干,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纯粹是为了出题而出题。这样的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知,忽视了学生的需求。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灌输,更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会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学会灵活变通,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觉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大有用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巩固所学知识
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巩固。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更多地取决于学生是否在课后花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学习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的存在,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二、将生活与数学教学相联系的策略
1.设置生活情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编入一个生活情景中,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数学概念形象化,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广角章节中“时间的重叠利用”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带入对生活的思考中,假设一个生活场景,你在烧水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扫地,假设烧水8分钟,扫地要10分钟,还可以重叠利用时间吗?通过对这些生活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用处,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2.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挖掘数学素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毕竟,理论是为了实践服务,任何知识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存在。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性阶段,挖掘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便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三角形的特质”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行车中包含着三角形,衣架也是三角形的,但是推拉门却是四边形,这样的设计当然有它的原因,经过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由疑惑到恍然大悟,这样就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
语文学科里的日记,多是教师增强学生的文字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工具,但日记却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数学教师同样可以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鼓励学生每天对生活中发生的数学现象、数学知识、数学难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让数学学习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自主探索知识,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8.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6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4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是长期困扰数学教师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呢?笔者以自己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积累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各位同行共享,希望大家指正。
一、课堂情景“生活化”是调动学生有效学习的条件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让学生感到有趣的,且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到快乐的数学学习环境中,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探索和学习的需求,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比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时,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开百货商店”,把学生常用的生活用品都标上价格,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学生既认识了元、角、分这些人民币,又弄清了元、角、分的面值换算,真是一举多得。再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猜想: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内角和会一样吗?大圆和小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会是同一个比值吗?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探究。不要把知识局限于课堂,而忽视了生活这个智慧的大课堂。
二、备课“精细化”,是确保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做的教学设计及各种准备工作。教师不要将备课当成是“背课”或是照搬参考资料、摘抄教材要点,更不能将备课当成是一种应付学校检查的差事。备课是对教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是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和关注,是教师的再学习过程,是提高課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备课之前,应当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了解学情。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设计,要通过研究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订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要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都能让学生保持极大的热情,整节课都有收有放、有讲有练、张弛有度、兴趣盎然。教材的处理要有创造性、拓展性,我们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将“死教”教材变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且具有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上课要“高效化”,是课堂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一)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所在。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层次结构,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让一些“无关”的问题,变成“经典”,让一些“尴尬”的局面机智地调控成“资源”,把握时机,对症下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程、讨论的焦点、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为安排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让“热闹”的场面,变成有价值的“探讨”,让全班学生变成有组织、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思想共享的合作学习团体。
(三)注重教师评价的有效性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激励性评价做为主要的评价手段,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尤其要对后进生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让一些“无助”的孩子看到“曙光”,让一些“受挫”的孩子,再次鼓起“勇气”,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四)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总结、归纳数学知识,同时让学生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实际生活之中。如:我们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测量课桌面、书本表面、教室地面、乒乓球台面、球场等面积,使课堂不再空洞、枯燥、乏味,而是有生活的气息,有熟悉的趣味,让学生觉得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唾手可得。
四、课堂教学“反思化”,是促进课堂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根本所在,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剖析。教师不但要反思自己的“教”,总结本节课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还要反思学生的“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要养成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将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来,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9.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九
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虽然给数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缺少兴趣与主动性、课堂的参与性和合作互动性较低等,因此研究和探索出针对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介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创造出高效课堂。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大体步骤
创造高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营造好的数学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采取小组合作形式探讨问题,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二、具体实践步骤
1.创造高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创造高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就是将数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造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内容上,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观察、猜想、操作和推理等,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技巧,学会站在数学层次上考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营造好的数学教学氛围
好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缓解课堂的气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应当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好奇心转化为志趣、兴趣以及理想。例如在学习“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先编一个小故事,以三个兄弟分别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为例,他们小名是毫升、升、方,然后叫上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三个兄弟,其前面贴着他们的大名,后面贴着他们的小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深刻地学习到了教学内容。
3.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给学生们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们自主围绕探索的问题进行探究,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开放地、自由地研究数学内容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数学学习的方法,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老师对于教材中的难点要给学生设置疑点,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看情境图,然后再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过后,再进行追问,便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4.采取小组合作形式探讨问题
小组合作形式就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行互相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通过探讨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将每个人的思考成果变成了全班的共同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对教材中《两步计算试题》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出示49÷7×3、45-12+10、38+8×2等题目,然后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5.根据学生差异制定教学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比较得心应手,有的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困难。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就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时,知识内容要有递增性,照顾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他们能够跟上教学的步伐。例如在学习“乘法”时可以根据学生差异设计模仿、变式、发展三种题型。模仿题型:5.5×70+5.5×30;变式题型:5.5×99+5.5;发展题型:5.5×7.3+5.5×3.7-5.5。
6.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材中有一题是:所有小数都比1小,是否正确?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教材中就采用了数轴的方法,将小数表示在数轴上,数轴可以无限延伸的性质,也正表明了小数的无限性。但是该种方法是静态的,需要学生自己去想象,不能形象地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习题形象化,把关于小数的.各方面知识有效地融入到数轴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初步了解小数与分数、整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更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7.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扩宽思维方式,数学练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基本的途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习题。在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贴近学生生活;
(2)要增添趣味性;
(3)要有对比性;
(4)要层层递进。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创造出高效的课堂,就必须做好以上几点,利用现代全国推行的先进教学策略,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最终培养学生长效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莉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N].中国信息报,。
[2]谢洪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点拨”[N].泸州日报,。
10.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 篇十
工作单位:榆林市第十小学 姓名:叶军军 评价是高效课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要通过评价的诊断功能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学生的问题所在,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全面地认识评价的发展功能,尊重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其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评价本身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具有指导学生学习方向的作用、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正是由于评价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由此可见,评价是我们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完善导学案的依据,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以及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达成效果等。
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评价,开展学生学习评价,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发挥评价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建立完整的自我评价体系,认识自我评价功能,让学生积极参加自我评价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励其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依托“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
一﹑预习评价(预习案)
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对学生预习的作业进行积极评价有利于促进预习习惯的养成。常采用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小组互评。包括组内和组外互评,课前,组内由组长负责,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在预习中已经掌握了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相互学习启发。遇到难度大的问题在组内不能解决时可以组外互评。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发言人数多,提的问题有价值。无论是组内还是组外互评时,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以及得到他人肯定的愿望,这就成为学生自觉预习的内驱力。通过这种小组互评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认真地进行预习,以达到提高预习质量的目的。
(2)教师评价。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即使时间来不及,交由组长负责组内学生互改,但教师一定要检查,并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学生的预习行为,及时了解学生预习的第一手资料,找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预习作业。
(3)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有什么收获?哪些知识不理解?哪些知识自己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想通过本节课获得哪些知识等等。这样的自我评价不但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体会预习的价值。
(4)交流中评价。为提高学生预习能力,我特别重视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预习的,让学生互相交流预习的方法,学会取长补短。当然,学生对预习方法的交流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教师也应该找准时机,在评价中对学生预习中的典型情况进行指导,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二、课堂评价(探究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把完成学习任务看成自己最突出的需要。教师的评价会使他们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简单的评价无法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方向。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只是在于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观念的形成、以及思想和情感的变化。所以在评价多向性的基础上,使评价内容具体化。易于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在不断的肯定中,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多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小组长、参与到评价之中,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励评价。制订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化表。主要内容从认真﹑积极﹑大胆、虚心、自信这五个方面入手,要求学生一要做到三个认真,即: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问题认真思考;二要做到三个积极,即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积极交流展示;三要做到三个大胆,即: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评价别人和自己;四要做到三个虚心,即:虚心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虚心反思自己的失误;五要做到三个自信,即:自信我会自学,自信我能成功,自信我是最棒的。
(2)提问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时,教师应依据课程标深掘教材内涵,精心设置一些开放或半开放性的问题,通过正面鼓励与激励,以充分暴露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过程,确立学生学习起点,以及当时的学习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对全班学生分阶段、分批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在这一评价环节中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勇于暴露自己的真实思维就应给予较高的评价,以激励其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3)小组合作性评价。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因为这样只是片面评价。我们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多方面的评价,给个人或小组以公正的评价。并结合教学实际,按学生发言次数,准确程度、组内合作精神等内容制订评价表,并赋以相应分值,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评价方式上坚持多样化,采用评分制,书写评语,口头评价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口头评价注重策略,即使学生回答问题有误,也应鼓励其勇于发言的精神,并耐心诱导其弄明白错误的原因。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发现某小组或某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意义、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新颖、独特时,应及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要求全班学生学习借鉴。
(4)展示评价。低年级学生可以提倡小红花激励,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评选“小明星”“小博士”等来评价,这些评价,相比那种板着面孔打分、评比,来得更活泼、更便捷,也更为有效。它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焦虑,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三、作业评价(达标检测)
作业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甲”“乙”“丙”等,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批改后的作业,大都只看对错,并不加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事对错与否是老师的事,与自己不相干。因此,我们在对学生预习作业、书面作业、课后作业评价时,应摒弃笼统的评价方式,根据作业质量,多用文字加以评价,注意用词中肯,以激励为主。这样固然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但只要不断坚持,学生作业一定会日渐整齐规范。我觉得,只有改变小学作业评价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日常作业评价。
在进行日常作业检查时,除了判出正误,给出等级和评语的同时,还应适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性建议,帮助学生尽快进步,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日常作业的整理,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2)学生自我展示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对自己作业的自我评价能力,在教室的墙壁上设立展台,老师或学生们随时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有创意的作品、日记等贴上去,他们在这个空间里自主取舍,独立思考,学会比较、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3)建立学生作业批改记录本。
教师每学期准备一个学生作业批改记录本,将学生小组存在的问题,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人随时给以记录,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强调完善,对于个别学生让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纠正。在这种相对“完善”的日常评价机制下,既能为教师教学弥补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小组凝聚力,只要这样坚持下去,他们将会是一支“铁军”。
(4)师生建立“协议”式评价。
对于班级学习进步慢的学生,或作业不交、迟交﹑等现象,可采取教师和学生签订师生“协议”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实践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现在班内学生均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保质保量。其奥妙就在于每个学生都不想违反“协议”,失信于老师。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定稿】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10-21
提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10-30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08-21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10-0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07-25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09-06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 马俊花09-04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09-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研究07-31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