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对策

2024-09-05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对策(共8篇)

1.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对策 篇一

中国医药行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医药行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医药行业特点,通过运用现代化医药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求医药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及现代化组织和管理方式,将运输、仓储、装卸、分装、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有机整合,提出我国医药行业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医药;发展状况;对策

一.发展现状

1.物流观念模糊

至今,国内医药物流在管理方法上很多还仅仅是“仓储”,把现代物流简单理解为运输货物,把配送中心理解为仓库,而没有把它们提到物流管理的高度。人们对医药物流存在以下典型两种误区:一种观念认为医药物流就是医药经营企业,他们认为医药商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下游,是物流的执行者。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建几个仓库配备几十辆货运车就叫物流,医药物流工作就是药品的配送工作。其实,配送和运输只是医药物流的一个具体环节而已。真正的现代医药物流的核心应该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2.药品物流网点布局不合理

已构成的物流中心和零售药店大多分布于城市,在农村地区则极为稀少。这种只注重城市的趋势,不符合现代物流网点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放弃了整体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因中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是3:7,而城市药品的消费与农村药品的消费比例却是9:1,从销售的比例来看,农村销售仅约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8%,农村的用药潜力远没有开发出来。

3.医药物流业的发展尚处在供应链单一环节优化的阶段,认为物流是药品流通企业的职能,与生产企业无关。

我国医药物流建设现状一般物流公司在货物流通过程中,不掌握货物的所有权。所谓的医药物流企业也仅仅等同于原来的药品流通企业或者医药商业企业。目前大多数已经上马或即将上马的医药物流项目还停留在企业内部进、销、存业务整合和流程优化的阶段,无法根本解决重复运输、库存积压等现象,导致药品流通企业毛利润率仅有7% 左右,纯利润率刚刚达到1%,而其中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10%以上。

4尚未实现信息化现代的物流管理需要借助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目前医药行业的电脑化管理仍不够普及,很多企业即使有一定数量电脑,通过网络交流物流信息的仍然很少。很多医药企业的管理软件多停留在物料需求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阶段,缺乏推行企业资源计划的意识,使企业的信息管理链只能围绕企业内部进行,而对当前企业内外资源一体化联位的趋势则难以适应。由于信息技术落后,不能发挥对物流的指导作用,导致现代物流的高效性也无法发挥。相互间不能形成网络互联,医药供应链的上中下游企业间信息无法共享,物流活动也无法有效衔接,难以实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5我国的医药流通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医药行业物流并没有实现行业物流实体,没有形成行业集体或局部区域化的集约式的物流配送中心。

5.1配送零散,物品不集中,造成行业物流费用过高

5.2由于政策限制,无法建立真正的配送中心。造成产品价格上涨。

5.3医药行业采购不科学,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临时调货、补货的现象较多,造成运输重复、服务不到位。缺货、短货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了整个物流活动。

5.4职能不明确。在医药行业,采购部门不属于物流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这样也就造成采购的盲目性,有些商品库存过大,有些商品补货不及时,库存不合理,不能很好的配合物流为销售服务。

5.5功能不健全,科技含量低,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目前,大多数配送中心软硬件设施落后,无法实现管理科学化、作业机械化,更不用谈自动化。6药品物流服务意识不强

我国医药物流停留在以天为单位的水平,而且节假日往往无配送服务。仅这一点与国外存在的巨大差距,就难以同国外企业竞争。同时,这种状况也不利于政府对医药资源的调控,一旦发生大规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于不能迅速配送医药资源,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发展对策

1加强对现代物流观念的宣传力度和人才培养

加强对现代物流的宣传力度,除了在各种媒体上宣传外,相关部门还应当与药学会配合协作,组织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讲座、专题研讨会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一方面,建议高等医药院校,可增设药品物流管理课程,培养既懂药学知识,又精通物流技术的人才,大力培养药品物流专业人才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医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物流知识的培训教育,配合政府和行业协会引导,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2在药品流通领域推进体制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制,组建物流企业集团,吸收一定比例的民营资本和外资人股,一方面可以解决困扰企业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融入了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以行政区域为主的分销模式向跨区域的集团性分销体系发展。

2.产品从多渠道分销向实行总代理、总经销制形式发展。

3医药物流业务从批发多级分销向直销零售市场发展。

4医药物流建设从一般传统型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式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医药分销产业相结合,形成“鼠标+水泥”的先进医药分销企业模式。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上游企业)和药品零售商及其他分销商(下游企业)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网络。

3加强医药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配送运作的设施在规模的大小、数量及地理上的联系,直接影响到对客户服务的能力与物流成本。典型的医药物流设施包括制药企业、仓库、转运设施及零售药店。国家应组织专家制定药品物流行业统一的规范标准,并且用政策引导物流企业向农村地区推进。医药企业建立网络设计物流管理,采用自动化仓库,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集装单元化作业。

4大力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服务实现在途GSP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供应链系统,无线实时仓储管理系统和ERP系统。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大大降低差错率、提高劳动效率。融人现代信息技术,如条形码识别技术,RFID,EOS和EDI等通过互联网联为一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科学决策、快速准确配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实施最优化物流方案。并通过开展电子商务,使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同步运作、相互配合、共同发展。不但企业要加大投人,而且政府也要努力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和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使之发挥广泛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5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按照现代的物流管理原则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医药企业之间的整合通过医药企业的重组联合,可优化内部物流作业过程,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2.流通企业的资源整合医药流通企业之间或与医药零售企业等共同组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按照生产、批发、零售实施一体化管理,可提高物流资源管理效率。

3.区域性物流整合按照一般的规律,每天的出货量在500万元以上就需要一个大型的医药物流中心。

4生产企业的资源整合6在储存管理中运用ABC分析法

根据储存商品种类、数量多少、价值高低和进出库频率程度加以分类,进行分类管理。确定哪些不准缺货,哪些可以补货的品种。适时采购,同时在使用库房堆垛位置、养护方法及出入库进行合理安排和控制。

7.借助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物流服务水平

作为药品流通供应链上的一个物流管理环节,完全可以将其药品质量验收、储存、养护和配送等业务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另一家已经通过GSP认证的,又有能力承担第三方物流管理的药品经营企业承担,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适当的时期,将相关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步放开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和医院必须设立库房的限制条件,才能切实解决现有现代医药物流企业资源过剩的局面,实现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华中科技出版社

2.魏际刚.促进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J].中国流通经济, 2007,(3): 15-16.3.小柯论文网浅谈医药行业物流配送的问题与对策

4.吴志利, 程 潇, 陈 瑞.优化医药物流管理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9(4): 66-67.5.《中国医药物流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中国B2B研究中心

2.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对策 篇二

1. 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加强和深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外国来华留学生数量年均增长20%。2010年, 中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启动留学中国计划, 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地。

2. 教育投资逐步提升

为了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此, 中国政府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事业, 不断加大投入教育事业的财力物力。教育投资的增加, 对改善我国教育设施的,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壮大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 国际教育贸易存在严重逆差

近几十年来, 我国的国际教育贸易服务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由于教育体制、教育质量等原因, 我国的国际教育贸易服务长期入超, 与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形势大行径庭。首先是出国和来华留学生数量上的差别, 按照经合组织国家留学生达到本国在校大学生3%的要求, 中国可以有80万的招生名额, 但最多的2010年留学生数量才达到33%, 但同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接近30万人。其次是来华留学费用远远低于出国留学, 来华留学费用一般2万人民币左右, 而出国留学的费用则多达15万人民币, 甚至更多。而在欧洲和美洲国家, 留学生的费用要达到本国学生的3倍左右, 国际教育价格的低廉, 造成了外汇大量的流出。对留学生奖励的不充分、办学主体的限制、保障措施不完善都是造成逆差扩大的原因。

二、中国国际教育贸易服务优势分析

1. 经济发展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10%的增速持续高速增长, 社会繁荣, 科教文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被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称为“奇迹”, 创造了良好的国家发展形势。2010年, 中国以58786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经济政策的优点以及经济决策体制的优越性,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留学。此外, 以经济实力为物质基础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获得了更加深厚的后发优势。

2. 文化优势

中华文化圈的影响不断扩大, 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加快。中国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炽热的爱国情怀、深刻的治国哲理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尊重和认可。作为东方文化的核心, 中国语言、中国历史、中国医药、中国哲学、中国戏曲等传统项目以及中国社会制度、中国经济理论等新兴专业为东方文化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逐步增强了中国的世界文化影响力。

3. 市场优势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服务市场。2009年, 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接近五千万人, 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两千多万人, 全国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超过一亿人, 其中还不包含民办教育。2009年, 我国大学教育毛入学率24.2%,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 并且进一步扩展空间巨大。中国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各类院校不断增多, 教职工人数不断扩大, 教育服务能力不端增强。庞大的教育规模使我国的门类广泛, 专业齐全,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基础坚实。

4. 成本优势

中国由于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 学习生活费用本来就低廉。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中国把教育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 主要通过国家投入来保障其发展, 这就使得教育行业减少了成本收益的市场压力, 将学费维持在了较低的水平。中国还把留学生当做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认识中国的桥梁, 对广大留学生的格外关心和爱护, 对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享受的奖学金生活费标准不断提高, 奖学金留学生规模持续增长。这与西方国家的教育市场化的特点有巨大的差别, 到外国留学的费用是来华留学的十几倍, 使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具有强劲的成本优势。

三、中国国际教育贸易服务劣势分析

1. 国际教育服务观念滞后

随着世界经济强劲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飞速发展, 尤其是国际服务贸易更是突飞猛进, 但政府对于国际教育贸易服务的理念仍然停留在非盈利性的政府教育职能上, 把教育服务视为公共产品, 没有推进教育服务向市场导向发展。另外, 中国的教育还是处于政府办教育的状态, 对国际教育服务的相关行业有严格的限制。导致我国教育服务领域逆差的重要原因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蕴含的商机和国家利益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认识, 严重束缚了我国“软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阻碍了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甚至危及社会经济发展。

2. 国际教育服务质量低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的教育质量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高校。中国高等教育仍处于卖方市场, 高等教育的规模较小, 教育服务提供者无意提高效率和改善品质。同时, 教育资源的限制, 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 发展国际教育服务的市场容量变小。高校内部缺乏协调机制, 近亲繁殖严重, 只关注发表论文数量, 导致科研水平较低, 在世界只是生产方面贡献微弱, 在El、ISTP和SCl上收录的中国论文较少。此外, 我国在国际教育服务方面的人才储备、专业水平和硬件设施也存在较大不足。

3. 政府及高校奖励政策无竞争力

由于奖励制度不完善, 导致我国政府及高校留学生奖励政策无竞争力, 主要表现为留学生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少、种类少、金额低以及相关奖励规定缺乏弹性。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政府拨款或私人赞助甚至学校自筹等方式, 实行各种奖励措施吸引国外留学生, 以期扩大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规模。而我国的留学生奖学金只有少量的公费留学名额, 依靠政府专项资金, 来源单一。另外, 我国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 外国留学生仅可以按学校规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禁止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而对留学生管理相对严格的澳大利亚, 在交纳50澳元的申请费, 获得外出打工的批准后, 假期可以选择全日制工作;每学期上课期间, 留学生在校外打工的时间为每周20小时。

4. 学位和学历国际认可度低

中国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的时间很短, 受到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 中国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仍然没有与世界完全接轨。由于历史上封闭状态的原因, 中国国内处于世界一流的专业和学术仍然得不到世界的认同, 例如中医的科学性还未得到世界的承认, 纳入现代科学体系。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达不到国际公认的标准, 近些年无论在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方面都没有突出的成就, 至今中国还没有一个诺贝尔将获得者, 导致我国教育学历的国际认可度较低, 缺乏世界一流学府的教育品牌。另外, 外国高等教育学校在录取标准制定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 我国政府层面的学历和学位资格保证和互认协议很难发挥作用, 形成来华留学主要以学历学位留学为辅、语言学习为主的局面。

四、发展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若干对策

1. 转变国际教育服务观念

中国政府应该放松对教育市场的管制,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手段, 像澳大利亚一样, 对教育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依靠财政政策等措施监管, 让大学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中国应该改变政府办教育, 严格控制文化发展的观念, 打破教育行业的垄断, 允许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行业的竞争。中国国际教育服务发展的保证必须通过竞争有序和自由开放教育市场才能实现。

2. 提高国际教育服务质量

教育质量是发展国际教育服务的基础, 也是获得世界各国承认的保障, 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从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方面开始。硬件方面, 国家要加大对国际教育服务的扶持力度, 设立专项资金同时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和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提高以大学为主体的国际教育服务提供方的硬件水平。软件方面, 中国应改变教育模式, 调整教育结构, 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完善专业的设置和时间安排, 允许学生自由的选择课程和调配时间, 培养对社会需要针对性强的学生。同时, 我国应加大国际教育服务行业的人才的培养, 建设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扩大外国高级人才的引进, 实施全球办学的理念。

3. 加强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在世界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加强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是历史的必然。我国应更加积极的推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的开拓, 参加国际教育服务相关协定的制定和推广, 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创造有利的氛围。增多教师和学生的访学活动, 扩大学生和老师交流的途径和规模,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学经验, 增强中国文化的感召力, 也加深外国对中国教育的了解, 提高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质量。

4. 增加来华留学的激励措施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都出台了大量的激励措施吸引留学生, 其中留学生奖学金比较普遍, 这些措施对吸引留学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在留学生的激励措施较少, 没有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我国应加大政府对留学生的奖励力度和范围,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建立留学生奖励, 增强我国国际教育服务吸引力, 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我国政府应放开对留学生打工、兼职和从事经营性活动的限制, 允许留学生在课余时间打工或兼职, 并为其提供政策优惠和帮扶措施, 解决留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我国还应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最惠国国民”的身份, 提供签证方面的便利, 保障其参与合法社会活动的权益, 为其毕业后在华工作或继续深造提供帮助。此外, 我国可以建立专项的研究经费, 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 供优秀留学生的研究使用, 保护其知识产权。激励措施的完善, 对提高国际教育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推动其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5. 发挥国际教育服务中介机构的作用

中介机构掌握丰富的信息, 作为消费者的直接面对者, 在促进国际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大学不仅与我国数百家中介机构有合作协议, 甚至在华建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际教育中介机构不断增多, 但主要以到外国留学为主。中国的大学应抛弃传统的等指标的方式, 加强与国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 将国际教育服务的宣传点和经营点直接设到消费者身边, 让留学生享受供最便利最直接的服务。

3.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对策 篇三

[摘 要]中国-东盟背景下,经济发展给广西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调查显示,机会少、校本发展力度不足、缺乏长效团队建设等是当前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由此,依托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地方优势来拓展机会和资源,借鉴国内成功案例来努力建设长效的校本 、校际教师团队,提升自我发展意识,是积极促进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广西;中国-东盟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05-04

一、引言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宣布永久落户南宁市、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仪式在南宁市举办、2014年广西全面部署“双核驱动”战略①、2015年中央把广西定位为“一路一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②,这些历史性事件标志着广西在过去的十年间从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转变为在国家经济发展宏图上发挥重要战略作用的“桥头堡”,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往来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文化交流中心。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广西地区相应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③教育肩负着为广西地区大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的重任,而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师资建设。

在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正是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所要回答的问题。

二、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调查

在笔者开展的一项关于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现状、满意度及存在问题的调查(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中,来自南宁、桂林、柳州三地8所本科院校(含3所独立学院)、7所高职高专、2所成人高校的31位大学英语一线教师填写了问卷④(基本数据见表1),并对各项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度问答。

(一)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现状

受访教师中,有3人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教师教育与发展项目,其中两人教龄在5年以下,1人教龄为5-10年区间,他们分别来自两所高职高专院校和一所独立学院。

从问卷中看到,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都参加过至少1次教育与发展培训项目,形式分别为校本研讨或讲座、自治区专项培训、出版社组织的培训、国内进修和国外进修。其中,80.6%的教师分别参加过1-6次出版社组织的培训(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组织的暑期教师进修项目)。

总共有12人参加过国内进修,占受访教师的38.7%。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1人,进修形式是读研两年;30-40岁的教师7人,主要进修形式是读研1-2年和3-10个月的青年骨干教师进修项目;40-50岁的教师4人,1人读研3年,其余3人参加的是不足1年的短期进修项目。有过国外进修经历的教师只有8人,占受访者的25.8%,一半来自广西地区排名前列的本科大学。而进一步的数据显示,其中参加由校内奖学金或西部专项基金支持的3-6个月短期项目的教师有6人,全部是40-50岁区间拥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进修国家分别为英国、美国和加拿大;1名30岁以下的教师通过自己申请到的全额奖学金去马来西亚读研两年,另1名在30-40岁区间的教师则是去英国为完成博士论文进行为期1年的访学。同时有过国内进修和国外进修经历的老师只有4人,占全部受访群体的12.9%。

(二)教师的满意度和期待

当被问及是否满意目前状况时,64.5%的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状况不满意。在随后的问答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当前教育与发展中最主要的不足是机会太少,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有的教师指出,他们所接受的培训项目、工作坊在方式上过于单一,并且缺乏后续学习的指导,而一些讲座则深度不够,或者是理论多实践少,对实际教学指导意义不大。

在问答中,有19位教师(61.3%)渴望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他们认为,作为教授英语的教师,若没有机会去目标语国家体验这门语言及其文化,是相当遗憾的。其次有7位教师(22.6%)希望能进行国内访问学习,他们期待能去国内知名学府学习较长一段时间,不仅可以一睹英语教育专家的风采,也希望了解优秀院校里高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也有教师认为教育与发展的形式是其次的,关键在于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所促进。

在回答“您最期待提升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时,“教育理念”、“科研方法”、“教学技能”、“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受访教师给出的答案里是高频词。

(三)中国-东盟背景的影响

有19.35%的受访教师认为中国-东盟背景没有对自己造成影响,另有19.35%的教师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

占受访群体61.9%的教师认为,中国-东盟背景给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挑战。他们随后关于“有什么挑战”的回答主要都集中在一个方面:国际合作交流增加,促使广西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有更高要求,如何提升教师自身以帮助学生具备更强的英语竞争力,是很大的难题。

有的教师坦言,中国-东盟背景使自己有不少机会参加国际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些与教学不同又体现自身能力的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知识、技能短板,从而产生疑问:“自己都不能在国际场合中百分百自如地应付,还怎么要求或者帮助学生做得更好呢?”

另外也有教师担心,中国-东盟背景促发了广西高校对开设周边国家小语种作为通选外语课程的需求,大学英语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当前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发展机会少,受益面积小

从受访教师填写的问卷中发现,大学英语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与发展机会在各个院校中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偏少,而且持续时间较短。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性和系统性是无从谈起的,只有考取研究生进行脱产学习的教师个体才可能得到较为系统的专业提升,不利于大面积提高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此外,出国进修机会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例如,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近年来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项目和地方财政专项拨款已经加大了选送高校教师出国的力度,但落实到各个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身上的名额少之又少。

(二)校本教师教育与发展力度不够

在列举曾接受过的教育与发展项目时,只有12.9%的受访教师提到校内研讨、讲座和发展平台,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校本力度有待加强。

(三)缺乏长效教师发展团队建设

在调查中,几乎所有受访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持久、有效的教育与发展动力来自于团队支持,主要原因是目前在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群体中,缺少具有模范作用、长期发挥影响力的校内、校际教师发展团队。

另外,只有12.9%的受访者接受过区内培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内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本地资源有待发掘。

四、中国-东盟背景下抓住机遇,应对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给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为了响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布局要求,自2004年试行、2007年正式发布《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来,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逾10年的教学改革,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日益深化的改革中正在逐渐转变教学理念,自我发展的意识和需求也同时有所增强。另一方面,虽然广西在中国-东盟经济框架的建设中得到飞跃发展,但不可否认,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地区教育的水平、资源和技术仍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对大学英语教师越来越迫切的发展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满足。这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既要顺应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又要结合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背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依托国家政策,充分调用地方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和“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在《规划》的强有力推动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计划从2013年至2017年间进行高校教师队伍六大工程建设(广西高校高水平学术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广西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广西高校教师社会践习计划),借此为高校教师发展创设平台,大力推动各高校自觉强化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2014年1月,《关于加强广西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等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在5月正式启动实施“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要求每年培养1200名高校青年教师,争取到2020年全区所有高校青年教师至少接受一轮培训,从而全面提升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自2014年广西首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广西财经学院成立,截止2014年底,已发展建设了10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5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全面深化教师培养改革,深入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和“继续实施高效教师队伍建设六大工程”。综上可见,在国家大力扶持、地区积极响应下,广西的大学英语教师迎来了喜人的发展机遇。

当前,国内短期培训是广西地区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主要渠道,覆盖面较广。根据《2012年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活动与进修项目逐年增多,主题丰富且日趋完善:不仅有面向所有高校外语教师的,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分别承办的全国高校外语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项目,内容覆盖学科知识、研究方法、教学方法和语言技术等理论联系实践的前沿主题;也有专门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举办了四期的“大学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吸引了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前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国家级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与个人职业发展”,“构建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集成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些都是贴近教师需求的主题。

国外进修方面,面向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的机会也有所增加,除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的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还有地方自筹经费公派出国特别项目,例如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进修项目、骨干英语教师出国进修项目,但是这些项目的名额仍然十分有限。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能从文献或网络资源感悟学科精髓有所不同,外语教师没有亲身在目标语国家体验语言、文化,很难对该语言及其文化产生真正深刻的认识。由此,笔者呼吁各高校积极争取各方基金,与国外TESOL教师培训机构挂钩,加大本校大学英语教师去母语国家进修的机会。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榜样,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年来与美国半岛学院每年互派优秀教师进行短期教学,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争取到“阳光教育基金”,每年选送教师去目标语国家进修,广西大学2013年启动“海纳计划”,每年选派教师出国进修。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广西地区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优势,选送大学英语教师前往东盟国家体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课堂和社会氛围,从而促进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近年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nglish as Lingua Franca,ELF)这一广为接受的事实正在全球范围逐步影响着英语课堂。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东盟地区教育、经济贸易、政治及传媒等领域的应用尤其普遍。目前广西地区已有多所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开展教师培训项目,例如广西师范大学与泰国、越南等高校开展双语教师师资培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与越南、马来西亚等高校建立了教师培训基地。这些充分利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项目拓展国际交流经历的途径,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努力建设长效的校本、校际教师发展团队

首先,从成人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的视角来看,职场(即学校)学习以及在职场中参与实践共同体应当是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因为学校不仅是教师学习发生的物理场所,也是使得学习有可能发生的参与实践共同体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最好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生,在教师同伴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再者,长效的教师教育与发展需要在常态化、日常化的基础上开展,校本团队可以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精神支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需要学校本位的团队合作与互助。

国内已有一些较有影响力的大学英语校本团队建设的成功实践个案。例如,河北大学的公共外语教研部从2001年3月至今一直致力于建设基于教师共同体理论的校本教师团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单个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创新力是有限的。从广义上说,所有大学英语教师都是一个共同体,所以,联合校际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多团队互动,更有利于拓展多样化的教师合作发展平台。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牵头,用了近五年时间通过实践构建出研究者与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共同合作的互动发展模式,不仅成立了北京市英语教师跨校互动发展团队,借助项目帮助成员学校建立起校本教师合作团队,并且通过高校外语教师专题研修班推广团队建设经验。

国内同行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广西地区建设大学英语教师团队提供许多启示。结合当地特点,积极建设长效运行的校本、校际团队,是目前广西地区亟待加强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项目。

(三)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努力成为自我更新取向的学习者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教师教育还是自下而上的教师发展,实施的关键在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个体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国内有影响力的一个例子是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RICH⑤探索型课程实践与教师发展项目,至今已进行了逾20年,并专门成立了RICH研究所⑥和课程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该项目依托课程改革与实践,主张以教师自身发展为核心,通过教研室研讨、邀请校国内外专家开展教学方法和理论工作坊、教师发展论坛等校本发展形式,帮助教师教研相长,从构建教师共同体到实现群体参与,分享课程探索实践,使最终目标达到教师的自我更新。

现代教师教育理论提出了“自我更新”(Self-renewed)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努力成为“自我更新”取向的学习者,意味着教师的学习者身份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打破断续、受制于时空、缺乏内在关联的教师教育形式,转到了不受时空限制、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

综上可见,任何形式的动力和机会,是否最终导致、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还取决于个体是否在自我发展意识引导下对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主观追求。在调查中,受访教师所忧心的“机会少”、“时间短”、“无后续指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从外因上可以通过依托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地方优势来拓展机会和资源,也可以通过借鉴国内成功案例来努力建设长效的校本、校际教师团队给予长期支持。但从根本上,还需要教师个体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努力成为自我更新取向的学习者,例如力求上进,保持好学心,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自主开展行动研究,争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尤其亟待改进的是,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至今尚未完全制度化和规范化,民族地区的情况更甚。在中国-东盟框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相应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调查分析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加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推动作用。

[ 注 释 ]

① 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转载《广西日报》的“彭清华在全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gxzf.gov.cn / zwgk / zyjh / 201410 / t20141031_435052.htm.

② 详见大公网关于两会报道的文章“彭清华:将广西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http://news.takungpao.com /

2015lianghui / article / 2015-03 / 2941590.html.

③ 本研究中“大学英语”指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不同。同理,“大学英语教师”指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专任教师。

④ 据《2013年广西教育概况》,广西全区共有高等学校7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2所(含8所大学、9所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等职业学校32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所(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本调查虽然获取的教师样本较小,但从其院校来源、年龄分布上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⑤ RICH课程实践包含四个部分: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融合型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合作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Humanistic outcomes)。

⑥ 详见RICH研究所网址http://flc.zjnu.edu.cn / show.aspx?id=2275&cid=140.

[ 参 考 文 献 ]

[1] 文秋芳,徐浩.2012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60-268.

[2] 莫如愚,黄奕苗.广西-东盟商务英语教师国际交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117-118.

[3] 崔允潡,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郭书彩,韩红梅,李英.外语教师校本培训个案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67-309.

[5] 王京华,韩红梅,崔鑫.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实践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40-143.

[6] 文秋芳,常小玲.为高校外语教师举办大型强化专题研修班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1-5,10.

[7] 文秋芳,任庆梅.互动发展模式下外语教学研究者的专业成长[J].外语界,2012(4):16-22,29.

[8] 杨红英.通过互动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外语教育,2012(2):64-67.

[9] 毛泽东.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10]  吴宗杰,黄爱凤.探索型外语课程:RICH教师发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42-266.

[11]  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2011.

4.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与对策 篇四

一.[背景]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7.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

如果说自主品牌汽车在崛起早期还是“低档低价”的代名词,那么现在不少自主品牌汽车已大步跨越了这道门槛,在一些领域具备了可与国际知名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长城汽车在2007年就开始建设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中首个碰撞实验室,可以做到全系车型在生产过程中、出厂前在这里进行实景安全模拟碰撞试验,并根据碰撞后产生的真实数据对各款车型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调校,保证出厂产品达到最好的安全状态,此举充分显示了国内自主品牌在汽车研发制造方面的进步与实力。而在去年12月,美国福特公司宣布向吉利公司出售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如果回到10年前,中国自主品牌收购沃尔沃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几乎不可想象,这也表明“中国制造”正在获得越来越强的信心。

与此同时,自主汽车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去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国产汽车产销继续较快增长。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2.10万辆和287.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和84%。、但巨大的市场蛋糕并不意味着自主品牌汽车必然有切分的资格。在自信之外,自主汽车品牌必须自强,这意味着从技术实力到服务到创新,必须始终进步。实际上,对自主品牌汽车来说,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在核心发动机技术、整车工艺、汽车金融服务以及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投入的研发方面,仍与世界一流车企存在不小差距。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秦玉学指出,丰田此次危机也给中国汽车企业敲响警钟,有些国内汽车企业每年推出的新车型之多甚至超过很多国际大企业。因此,在自信之外,自主品牌汽车必须脚踏实地,立足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加大了在中国的投入。例如,福特汽车2009年在中国设立了研发及工程中心,提出了福特汽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战略,而众多跨国零部件企业如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等正不断加大在华扩张步伐,这也意味着仍处在“青少年期”的自主品牌汽车将面临激烈竞争。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进口税率逐年下降,配额取消,开放金融市场

一度,汽车进口的高关税成为中国入世的一大阻力,屡受诟病。中国入世之前,由于整车进口关税高昂,进口车的价格比国际市场贵3~4倍,国产车也紧跟着进口车定高价,从中狠狠赚了一把。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关税大幅下调,进口车的价格也随之降低。此外,国外的汽车巨头也带着大量的车型纷纷涌入中国。由于价格下降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我国汽车产业从“暴利”时代快速进入了“微利”时代。

进口关税的降低,是导致国内汽车市场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关税保护伞的逐渐消失,中国汽车工业积极与国际企业合资合作,生产、开发等能力迅速发展,层出不穷的车型走下生产线。在产能的增长和竞争的驱动下,国内整车价格才走下高位。这期间,跨国汽车公司开始把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增资扩产,全面布局,新车导入的速度明显加快。此外,以奇瑞、吉利和华晨为代表的一批自主汽车品牌也快速发展起来。

为了履行对WTO的承诺,中国全面开放了汽车金融市场。与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自主品牌的总量和比例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也由5年前的不足5%提高到近30%,并开始由低端向中高端市场发展。奇瑞、吉利等民族品牌甚至转战海外,民族品牌出口渐成规模,成为汽车出口的一支生力军。

三、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

自主品牌轿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上地位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跨国公司正加大零部件本地采购以

及本地研发的比例,通过提高国产化率来降低成本。虽然自主发展模式比合资企业更节省投资和开发成本,但从长远看,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自主品牌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寻找新的竞争优势。那么,自主品牌的优势何在?相关专家认为:与合资企业管理权分割、高管层各为其主、决策流程冗长,以及中外双方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内耗相比,自主品牌的真正优势在于对市场敏锐的反应、高效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自主品牌的现状。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涌现出一大批汽车自主品牌,但称得上驰名品牌的并不多,大多是汽车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知名度也不高的经济型轿车,如吉利、奇瑞、哈飞等。可见,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正处在被“边缘化”的现境之中。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及关税的逐步降低,这些自主品牌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会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市场长期被外国品牌主宰,而自主开发的历史太短,所以自主开发的产品缺乏产品牌效应,已有的少数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如“红旗”、“解放”和“东风”,与国际一流品牌也有相当的差距。

2.制约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自主开发的历史太短,自主开发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导致消费者群体形成了对洋品牌的心理崇拜,购买轿车时,更多的倾向国外品牌,长期这样导致了消费者有一种畸形的品牌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在对待国内自主品牌的态度上,基本上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不抱有信心,甚至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在车身上看到中国字,这就造成了在市场上原本是自主品牌车也挂个外国名的原因之一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撑门面,追求高格调、上档次,限制自主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小排量经济车的政策法规等,这些现象严重的限制了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

我国汽车刚刚进入由产品竞争转入品牌竞争时代,多数的企业存在品牌意识的模糊,品牌定位的不清楚。比如一些人性化的要素并不是很清楚,这就慢慢陷入一个同质的误区,进而也就失去了所谓的品牌独特。更有一些企业,除了品牌商标之外,没有品牌的定位、消费者的划分、识别系统等,仅

仅只是一个商标。、另外,有一些汽车企业在如何塑造品牌的问题上也进入了误区,在他们看来品牌的重点是在产品的推广上,所以他们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媒体炒作和提高知名程度。

如何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空间,使用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这是中国企业不二的选择,面对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重障碍,中国企业应采取多种品牌策略进攻世界市场。

五、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对策分析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样,我国的汽车工业就有了一个发展的保障,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

1.为汽车品牌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幼稚的中国汽车产业显然难以抵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完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导自主品牌消费,为汽车品牌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2007年9月18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万里行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报告的举行代表了我国政府已从行动上开始关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品牌中国为首的参与企业高举自主品牌的大旗,唤醒了业界和国人“自主品牌”的意识,旨在推广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让更多的自主汽车厂商与消费者建立互动,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全面崛起。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提出明确的思路,引导社会各界努力参与到自主品牌的培育中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万里行通过多个汽车自主品牌的集中实力展示,让大众领略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风采,并联合了百余家全国及地方主流媒体联合报道,从而扩大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影响,提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形象,促进消费者了解和使用自主品牌。因此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万里行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为中国汽车工业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企业应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

巨大的杠杆,所谓有“品牌”者得市场。我国汽车工业的真正发展必须要求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①企业要稳固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的价值。一些自主品牌,如红旗、东风、解放等,是中国汽车工业十年发展的结晶,也是企业核心资产的组成,对于这些品牌,我们应该是倍加的珍惜和爱护,并不断提高其品牌的内在价值,在战略上有意识地把它们培养成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品牌的不足,一定要在质量、性能及服务上不断地改进提高,不断提升其产品的品牌形象。加强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进步使品牌变的厚重。此外我们也要加强品牌的文化内涵,根据我国汽车的具体情况,汽车品牌要发展必须要“立足低端、瞄准中端、暂时放弃高端”。第一,先占领低端市场,以优质低价进入,创出自己的品牌,然后再进入高端市场,日本品牌战略研究所专家榛泽明治认为,中国汽车要想发展的好,必须要懂得创新和建立规范的制度,要认识到创造品牌的竞争力,不只是看其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制定好的计划,以“价值品牌”来取胜。第二,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就是通过在核心技术上的消化和吸收上多下工夫从而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从而创立或拥有自主的品牌。

②深化品牌的合作力度。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企业的外方品牌由于技术与管理的优势,牢牢地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我们可以把跨国汽车集团全球知名品牌的优势和国内现有品牌的本土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双赢的局面。具体来说就是深化品牌合作的力度:第一,对于合资企业的产品来说,我们不仅要有国际知名汽车的品牌标识,也应有我们企业的标识;第二,让合资企业生产我国的民族汽车品牌。如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五菱之光”已是通用在中国的六大品牌之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中国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篇五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香蕉生产国,香蕉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了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成就、机遇和有利条件,指出了香蕉发展中存在的种植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蕉园抗灾能力弱,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产品加工业薄弱,质量标准建设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农业部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创立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实施香蕉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建议.

作 者:李玉萍 方佳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刊 名:中国农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8 24(8) 分类号:S668.1 关键词:香蕉   产业   对策   中国  

6.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六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 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 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 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情况,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央银行控制不住地方政府逼迫商业银行扩大投资的冲动。因此,中国现在非常强调,要把稳定币值放在货币政策的首位。

(三)充分就业分析。

中国现行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较低,2003年为4.3%,虽然在理论上判定可以属于充分就业的范畴(失业率不超过6%),但若加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则2003年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将达到8%左右,大大超出了充分就业所限定的失业率水平。若进一步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则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加严峻。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9亿人,其中有1.3亿人在乡镇企业就业,约1亿人进城打工,其余2.6亿人务农,即从事第一产业。但按人均经营1公顷地计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高达1.4亿人,约占第一产业劳动力总量的28.6%,即农村隐蔽性失业率高达28.6%。中国现时的就业压力很大,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给失业家庭带来了生活困难,影响了社会的安定,而且又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消费和生产的有效增长。所以,中国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在和将来都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四)国际收支平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1978~1993年中国绝大多数年份的商品进出口额都是逆差,累计逆差总额为112亿美元。..1994年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比价由5.7∶1降低到现在的8.28∶1,从而推动了中国商品的出口,使商品贸易出现了持续的顺差。2002年 中国商品出口额为3256亿美元,进口额为2952亿美元,顺差为304亿美元。..2003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为4384亿美元,进口额为4128亿美元,顺差为255亿美元,比2002年顺差减少49亿美元。中国现在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2003年中国对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都有上百亿美元的逆差,其中对日本约有150亿美元的逆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利用直接投资方式大量吸引外资,1979~2002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为623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463亿美元。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高达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为535亿美元。与量利用外资的情况相反,中国现在对外投资额却很少,到2003年底累计对外投资额不足100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较多,2003年底外汇储备高达4033亿美元,居日本之后,列世界第二位。2003年中国外债规模为1936亿美元,除长短期外债比例指标为39.8%有一定风险外,其余外债风险指标皆在安全线以内。中国现在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汇率波动幅度现在仅为±0.3%,但中国汇率近几年来对美元基本保持升值态势。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值为8.62∶1,2003年就提高到8.28∶1。中国现在准备扩大 汇率波动的幅度,改变汇率形成机制,实行资本金融项目下的可兑换,并积极推进亚洲货币合作和亚洲自由贸易区建设。现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日本和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有片面认识,希望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这种看法值得探讨。因为,人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和外贸顺差的形成主要是靠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果和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中国外资企业的商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在2002年已高达52.2%,中国劳动力成本现在仅相当于日本的3%,故不存在所谓低价产品“倾销”的问题。总之,目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临主要问题分析 从宏观角度讲,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问题突出和经济增长粗放是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下面就简要分析这三大问题。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或失衡问题,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集中体 现出来:

1.产业结构。2003年中国第一产业占GDP比例为14.8%,第二产业占GDP比例为..52.9%,第三产业占GDP比例为32.3%。这种产业构成,说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太“重”,第三产业的比例太“轻”。特别是第一产业就业量占劳动力总量的50%,第三产业就业量仅占劳动力总量的近30%,这更能说明第一产业太重、第三产业太轻的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2.投资与消费结构。2002年按支出法计算的GDP构成中,中国最终消费率只有58.2%,资本形成率却高达39.4%;2003年按生产法的估算,中国最终消费率约为52%,资本形成率约为48%,这说明中国投资规模过大,消费总量不足,出现了投资与消费比例的严重失调问题。

3.城乡结构。衡量城乡结构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即城市化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化率反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02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8%,这说明城市人口少,农村人口过多,城乡之间存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人民币,农村居民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6元人民币,二者差距为3.1 ∶1,2003年这一比例又进一步扩大到3.2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反映城乡居民消费力的差距。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6030元人民币,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834元人民币,二者差距为3.3 ∶1,这个差距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大,说明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消费水平太低。

4.区域结构。目前中国存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巨大经济差距。这种差距已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并为部分地区的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以北京与西部的直辖市重庆为例,2002年北京人均GDP为27746元人民币,重庆为6353元人民币;北京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852元人民币,重庆为10960元人民币;北京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399元人民币,重庆为2098元人民币;北京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82亿元人民币,重庆为736亿元人民币;北京地方财政收入为534亿元人民币,重庆为126亿元人民币;北京进出口商品额为267亿美元,重庆为20亿美元。

5.产品技术结构。目前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很弱,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产品研发机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足1%,由此造成中国对国外高新技术和产品品牌的过度依赖,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一般只能在生产中获取低廉的劳务费。6.国际收支结构。2003年中国对外依存度,即商品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高达60.7%,这说明中国对利用外资和对商品进出口的依赖性过大。因此,中国必须下决心扩大对外投资和拉动内需,这是调节国际收支结构的根本性措施。(二)就业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镇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据测算,在2000~2005年中国按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就业弹性系数(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增长量)为0.14计算,中国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约800万个,而实际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包括下岗职工)每年约为2300~2400万人,就业岗位缺口为1500~1600万个。可见,城镇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尖锐。

2.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十分困难。据统计,近几年中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呈下降趋势,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

年为36%,2001年为30%,2002年为26%。

3.目前中国城市化率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无法有效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尽管2003年中国有9820万农民进城务工,但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处于半失业状态。

(三)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

中国现实经济增长不是节约型的,而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即所谓粗放型的。2003年中国创造的GDP不到世界各国GDP总和的4%,但是,中国却消耗了钢材2.6亿吨,占全球钢材总产量的25%;消耗了原煤15亿吨,占全球原煤总产量的30%;消耗了水泥8.2亿吨,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55%;消耗了石油2.5亿吨,日均消耗石油占世界日均消耗石油的7%;耗用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世界用电总量的10%。现在中国每万元(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9.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除了消耗过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之外,中国现实的增长模式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现在中国有些地方的政府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这种增长牺牲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不是绿色的,而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基本对策根据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分析,要有效推进中国经济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就应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有效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即运用有效的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妥善解决现实突出问题。

(一)投资政策。

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就业,都需要投资拉动。政府的投资往往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政府的投资必须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并应集中于公共领域,而不是竞争领域。即使在公共领域的投资,政府一方面应明确产权和事权,防止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广场、大马路,重复建设和工程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着眼于扩大就业,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追加对社会保障、科研、教育培训事业上,使之成为“第一基本建设”。

(二)财政政策。

目前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的要点:一是扩大财政购买支出,包括搞基础设施建设和给公务员长工资;二是适当增加转移支付,主要用于税收减免和社会保障支出;三是增加税收。因此,从总体上说,中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只体现于支出方面,并在实践中引发了财政赤字规模过大的问题。2003年中国财政部国债发行总额为404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5.5%,大大超出了国际公认的不超过3%的安全线。因此,中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不能长期化,而且必须加以改进。改进的基本思路:一是针对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就业,实行减免税费的政策;二是扩大转移支付的比例,以有效确立财政“自动稳定器”的机制作用;三是调整税种税率,切实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农业税的税率;扩大消费税的税基,对高收入者有效实施综合税收调节机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和个人开征燃油税、环保税和附加费等。

(三)货币政策。

目前中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政策要点:一是降低利率和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二是增加消费信贷,尤其是住房和汽车贷款;三是有效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但在实践中,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解决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仍有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助学贷款太少、就业贷款难搞、房地产贷款泡沫化程度高等问题较为突

出。因此,要完善现行的货币政策,中国就必须尽快实行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的自由浮动,进一步强化金融领域内的竞争机制,扩大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有效

建立创业板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同时,为有效抑制通胀,中央银行必须完善基础货币的调控机制和传导机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

(四)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中国应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科教产业、信息化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为先导,有效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的跨跃式发展,并最终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绿色的)的比重。不仅要大力发展金融、电信、商务、文化、教育、科研、卫生、体育等现代服务业,而且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如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宾馆饭店等行业。同时,中国应在第三产业中广泛推行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和弹 性工作制,并对在职职工过多兼职问题和超法定劳动时间问题进行有效限制。中国应有效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并可采取“西民东移”的办法,鼓励西部的农民向东部大城市转移。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和个人的竞争意识及其行为方式。中国应在产业区域布局上,长期坚持发挥各地优势的原则,坚决打破区域经济的封锁与垄断,确保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间的自由流动。中国应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外资外贸政策。

7.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 篇七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项物质流动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因此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低消耗,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减量化”是指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可再生物的产生,采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成为垃圾,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资源化”是指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2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1 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大比重,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尤其近几年,以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却日益凸显。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2.2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途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是靠生产要素总量的扩张,靠对资源、能源的高度消耗而换来的高增长。我国每一美元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13倍,是德国、法国的717倍,是日本的1115倍。按照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能源、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而我国的资源并不富有,虽然总量上是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是贫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可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水资源为1/4,森林为1/7,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42%。我国目前的经济高增长是靠生产要素的总量扩张,靠投资的带动,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才得以实现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3 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40亿元。由于毁林种粮、森林火灾,

!!!!!!!!!!!!!!!!!!!!!!!!!!!!!!!!!!!!!!!!!!!!!!!!

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新税法对工资扣除标准的放宽无疑扩大了企业的筹划空间。但企业在扣除工资支出时需参照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如明显超出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合理的支出”而予以纳税调整。

此外,新税法对于残疾人员的工资支出允许企业100%加计扣除,且取消了原税法对安置人员比例的限制,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定的适合岗位上尽可能地安置残疾或下岗失业人员,既节税又安民。

4.3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的筹划

新税法取消了原先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放宽了成本费用扣除的标准和范围。前者允许扣除的比例是不超过当年营业收入15%以内的部分,超过部分准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业务招待费也有相应的比例。企业应控制各项费用和支出的规模,使其保持在新税法规定的可扣除范围之内,相应的起到节税作用。

4.4研发费用的筹划

新税法对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研发费用中未形成无形资产部分的允许按150%摊销,一项无形资产自行研制相对于外购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开发费用,但比外购可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而且税收优惠通常会超过多付出的开发费用。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积极实施自身研发,既能享受税收优惠,新技术又会增强竞争力。

5企业利润分配阶段的所得税筹划

新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取消了原外商企业再投资退税,故外资企业利用再投资筹划失去意义。可以采用的利润分配筹划方法基本没有变化,如留存利润再投资于国家鼓励的产业、项目或购买固定资产,以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等,获得相应的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杨建美.浅谈新税法下新办企业的筹划[J].税务研究,2008(10).[3]曾莉.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解读.上海国资[J],2008(1).

[4]刘文,符刚.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纳税筹划分析.内江科技[J],2008,(1).

全国每年减少森林资源约1亿立方米;森林和草场减少使动植物物种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继续减少;仅2003年全年净减少耕地2537万公顷。大量工业废气任意排放;空气质量一再下降。地下水及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总体水质状况下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限制因素

3.1 传统经济体制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二是经济活动的对外依赖性,表现为外来型的工业化。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以能源的高消耗来换取,并且科技进步的速度大大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使得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通过数量和价格来参与竞争,进而加剧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由于市场的开放,外资大量进入我国,造成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大。我国引进的外资企业往往是所在国家按照梯度转移理念移出本土的,基本上是一些过时的工业科技,对稀缺性和污染性资源的消耗过大,不具备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无形中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2 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滞后。

循环经济的开展,对技术的要求往往会比一般生产所要求的要高。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还不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梗阻。

3.2.1 循环经济不经济。

循环经济应当是一种规模经济,因为循环利用资源必须在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利用的可能时,才能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如果循环利用资源不能取得规模效益,与新的资源相比没有经济优势,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原则,循环经济就不具备生命力。现阶段,我国大多是中小型规模的企业,要实现循环经济的规模效益,就需要运用相应的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地域化规模经济网络,把各中小企业、不同区域的企业连接在一起,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结合。但是,我国目前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较低,科研成果未能满足这一需要,经济主体缺乏开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动力。

3.2.2 循环经济难循环。

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技术作为支撑,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以及再制造技术、废旧原料再生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等等作为支撑,而这些支撑的供给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然而,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循环经济发展不同步,技术进步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么大。如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开采技术、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等,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这意味着循环经济无法实现自己应有的降低能耗、降低生态环境压力的功能,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3 主体动力不足。

在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己经形成了“政府倡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可见循环经济必须有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才能推动其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明显不足。

3.3.1 传统的政绩评价方法使某些政府部门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央政府显示出极大的决心要大力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首先,传统的政绩考核方法不科学。我国传统的政绩考核主要是以当地的GDP为指标,但它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产出”、“总量”和“量”,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投入”(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结构”和“质”。在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有失偏颇。为了维护、粉饰政绩,容易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计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3.2 既得利益使企业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企业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它们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是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非社会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低价或无价,再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比购买新原料的价格更高,如果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自然会选择购买新的原料而不会通过投入巨大的资金来实现减量化投入和使用再生资源;再加上现行技术条件下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原料性能不占优势,企业“经济人”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肯定会拒绝生产和购买再利用和再生原料;另外,由于缺乏生态和环境成本的意识和要求,更难促使企业对生态效益上投予关注,在现有的条件下企业追求长期效益的行为反而会支付高额的成本。这样就导致企业缺乏实行循环经济的动力,这样意味着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3.4 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缺乏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各地方也相应地颁行了一些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但是,总体而言尚未形成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这一方面导致循环经济在实际的发展中缺乏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更使得其发展丧失法律权威性,无法从法律层面运用法律成本来引导行为主体的行为取向,因为行为主体遵守循环经济相关法律与违反循环经济相关法律的成本-收益均未能确定,因而无法保证企业、个人以及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参与度。另外,目前我国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领域仍存在许多真空地带,行政法规或规章法律规定之间的协调性差,缺乏可操作性,缺少如国外制定的具有统领性的作为其基本法地位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法律的缺位致使法律成本导向作用未能发挥,循环经济的发展缺少权威性和保障性,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

3.5 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

尽管我国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明确规定土地、矿藏、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但在实际中却出现所有权主体并未享有最终收益的局面。原因就在于不少地方政府或某些官员利用手中各项审批权如采矿审批权、采沙审批权等与企业进行权钱交易,把资源的使用权以低于市场价格转让或以非市场化方式划拨予企业,致使企业资源的使用成本低廉,缺乏节约意识。另外,我国缺乏生态环境产权制度,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外部成本高,企业独享收益导致环境治理的贡献者无法合理获得应有的环境收益。资源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将极大不利于资源价格机制的运行,最终致使循环经济无法循环。要保证循环经济能够顺利地推行和发展,则必须根据其本质特征和发展目标,明晰资源产权,建立和完善资源市场,形成资源价格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3.6 产业规划和布局缺乏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在小、中、大三个层面实现,“小”即指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中”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生态产业链的建立,“大”则包括由循环型生产所带来的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消费方式和模式的改变等等一系列社会发展和变化。从小、中、大三个层面的单个实现主体的规模来看,基本上呈现的是大、中、小三种状态。因为,对于“小”层面的单个企业来说,只有规模足够大、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在我国,中小企业之间产业生态链的建立很难自发形成,这就对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是目前受一些实际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的产业规划部门还习惯于仅仅依据企业的知名度、规模、产业内容等传统因素,来进行产业规划和管理。

众多理论和实践探索表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形成经济激励机制、开发相关技术等措施来推进。为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如下建议。

3.6.1 加快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

国家应逐步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在法律中明确企业的责任,要求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工业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均由企业自行负责。我国还应修订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对循环经济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或将之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

3.6.2 切实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体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探索。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由于其覆盖面广,在构建循环经济整个过程中无疑成为其铺设社会基础的最佳通道。首先应从培养青年人环保意识开始。教育青年人具有环境意识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之一,因此环境教育应列入我国中、小学的义务,目的是使青年学生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环境意识。其次,增加环保方面的新型职业(如职业“废弃物处置人员”),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士直接从事环保事业。将公众行为与循环经济理念联系在一起,对推动中国民众发扬优良传统,建立节约型社会将起到积极作用。

3.6.3 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用“污染者付费”等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发达国家用激励机制保护环境的有机延伸。我国的主要差距在于:一是虽然我国的“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类似于“污染者付费”政策,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好;二是我国企业使用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如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原来的生产者不仅不付费,还要向使用者收费,使综合利用企业无利可图,严重挫伤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积极性;三是我国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有时落实不到企业头上。针对这些情况,要积极运用经济杠杆,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

3.6.4 提高技术,节约能源。

上一生产过程的废料,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实现环状式的有机组合,变成几无废料的生产,因而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表面层次看,上游产业所排放的废料,甚至是有害材料,所以能够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并且是一种能够节省成本的原料,关键在于技术,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但究竟何种技术会应运而生,则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是企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比较的结果,因而企业需联合各方力量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科技研发优势,联合它们以市场为纽带,选择有基础、战略性、主导型的关键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3.6.5 建立资源产权制度和绿色GDP核算制度。

8.浅析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发展对策 篇八

关键词:民族器乐;革新;传承与保护

中国的民族器乐发展史源远流长。据考证,我国最早的乐器是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墓葬中的骨笛,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在甲骨文中记载,殷商时期已有钟、磬、陶埙、石埙、铃、鼓、铙、龠、和、言等乐器。并根据乐器的材质,将其分为“八音”,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在秦汉时期,鼓吹乐更是成为后来成为器乐合奏形式的基石。唐宋元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又为我国的器乐增添了新色彩,如当时的筚篥、拍板、笛、琵琶、筝、方响、笙等。明清琴人受地方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了古琴的各种流派和民族器乐合奏。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器乐曲,如古琴曲《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琵琶曲《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等。近代时期,学堂乐歌的崛起,使得中国的音乐创作又迎来新的变革。在民族器乐方面,以刘天华、华彦钧、聂耳为代表的音乐家们在这个时期为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族器乐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对器乐的改革,如加键笙、加键唢呐等。同时,器乐曲也有一些新作,具有代表性的有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赛马》,琵琶曲《彝族舞曲》《浏阳河》,笛子曲《三五七》《早晨》,古筝、高胡、扬琴三重奏《春天来了》,合奏曲《喜洋洋》《瑶族舞曲》等等。到了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器乐协奏曲又成为主流。八十年后,作曲家将西方作曲技法运用到民族管弦乐队和民族乐器的写作。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我国的民族乐器基本上蜕变成形,雕琢成体。现今,由于多种因素对我国民族器乐的冲击,导致民族器乐发展进入了困境。为此,解决民族器乐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民族乐器的革新

民族乐器的革新最重要的是革新后的乐器不失该乐器的民族特色。在保持乐器最本质特色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反之,乐器会失去原有的音色,变得面目全非。二十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对二胡的改革便是成功的典范。由于当时二胡的外弦大多都为丝制,在演奏高音区时,音色會暗淡,给人以厚重而苦涩的感觉。吕文成针对这个问题,对二胡琴弦的材质进行了改革。他将二胡的外弦用钢丝代替丝弦,这就使高音区的音色清脆而响亮。并提高了二胡的音域高度,形成了高音二胡,即高胡。

乐器制造商对乐器深入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是塑造一件优质乐器的关键。我国乐器制造商中的制造人员对乐器的理论和特质掌握得不够深,应大力提高制造人员的乐器理论知识和学习实际演奏,并向国外知名的乐器制造品牌商学习管理、经营和制作乐器经验。此外,民族乐器的革新还应注意到乐器的材质和形制。一件乐器演奏出的音色好和坏,与其材质和形制有着必然联系。由于我国的传统乐器很多为木或竹制作而成,其质量的高低和制作的形制直接会影响到乐器的音色,所以我们乐器制造商在选材和制作方面一定要精益求精。

2 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形式

一部精彩的电影可以百看不厌,一首优秀的器乐作品可以流传千古。现今,我国的器乐作品多不胜数,但能让人们常挂在嘴边,依然是我们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这给当代的作曲家敲下了警钟。追究其源是当代作曲家的创作与现实相脱节。这无非使我们悲叹。作曲家一味地忙于创作,多注重于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的走向,却忽视了作品最重要的情感的喧诉、社会生活的映射,以及演奏者对作品的承载能力。为此,我们的作曲家要植根于本土文化,对传统音乐进行深刻的剖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器乐作品才能打动人们的心声,流传得更久。

随着当代人们的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演奏传统的器乐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改进器乐的演奏形式,已经成为器乐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这方面,女子十二乐坊可以称得上民族器乐演奏形式革新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们将中国传统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民乐艺术团体。“并且一改传统‘坐而奏’‘站而奏’的演奏形式,创造出了‘动而奏’‘舞而奏’‘歌而奏’的新的演奏形式,强化了动态美与色彩美。”[1]其表演所使用的均为中国乐器,主要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和独弦琴等。这支优秀的中国民族器乐团体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激情的现场表演,弘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国内外的光辉历程。

3 民族器乐的传承与保护

“1977年8月20日,管平湖弹奏的琴曲《流水》录音被刻在一张喷金铜唱片上,由美国的‘旅行者’号太空船发射到太空,将无限运行,经亿万年而不停止。”[2]古琴曲《流水》是该片中时间最长的一首,比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还多了17秒。它描写了人类的意识和宇宙的交融,并在宇宙中寻找知音。当代中国人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能认为小提琴比二胡多了两个弦,就显得高雅时尚,其二者没有质的可比性,要尊重音乐的多元化。当代的中华儿女,要以我们悠久的器乐史引以为傲,要把本民族的传统传承下去。

最传统、最古老的乐声,才真正是民族器乐的精华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民族器乐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刻不容缓。在民族器乐的传承方法和方式上,我们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保障,国家政府对民族器乐的财政投入和有力度的宣传,是民族器乐传承的一个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是传承意识,全民的传承意识的提高是民族器乐发展的根本。提高人民的音乐素质,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深层次的音乐教育。把民族器乐列入中小学的学习课程,把这古老的音乐文化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随着他们的成长,生根发芽。

4 结语

民族器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现今,我们的民族器乐发展状况并不井然,我们只有了解和熟悉我们的传统器乐,才能使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常青。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之根,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基础,失去了传统,没有了根,中国音乐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到发展。[3]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 李亚萍.刍议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传承[J].四川戏剧,2008(1).

[2] 常州晚报[N].20101214.

[3] 杜亚雄,王同生.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5.

上一篇:社区养老调研报告下一篇:上班族应该如何摆脱失落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