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心理学(8篇)
1.公共关系心理学 篇一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其区别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属一般性的人际接触)、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疏远(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刊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莱维特提出四种沟通网络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心理学家戴维斯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中的四种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人对人际关系交往积极性的经典研究: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4个实验组成。)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的结论有:(1)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有物质条件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西方主要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场合交往论(康波和斯尼格)、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代表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E。R。G。理论)、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其主要观点是:(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也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2)米德等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交往者需要具有一样的译码系统。(4)米德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符号 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流行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
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其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交往理论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通过这种交换,可以维持交往双方的一种“公平关系”。(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交往双方总是希望保持账目平衡,获得利益。(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
人际特质理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修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种需要为:(1)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2)控制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3)感情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1)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2)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友谊,受人爱戴。(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求,必然争权争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但该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七个层次的需要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什么是社会测量法?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社会测量法运用的选择方法有: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
社会测量法的结果表达方法: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社会测量法的不足:无法提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易受测量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藏人际选择真正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什么是态度
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经验性、对象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特性: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属于个人和外界对象关系范畴。)、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成分所组成的心理倾向。)、稳定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互相结合、协调一致。)
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人际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们往往无意识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这在青少年期尤其明显,而父母、教师、成人的影响力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 一定的制约作用。个性心理特征:社会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如果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就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一个新组织与新群体,就建立了新的态度。而且态度一形成就根受到此群体的共同行为准则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群体成员必须共同维护和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采取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此时群体或组织作为参照系对个体发生作用,个体接受对他来说是新的现汇,必定要有新的态度与此对应。
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包括内化与同化两个步骤。
社会化:就是个体学习一系列社会行为,接受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即内化和同化。
社会化的含义:一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的东西。二是社会群体的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客观性东西。
4、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费斯汀格)
①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
②认知失调程度下列因素影响: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差异的认知数目,与个体所有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
③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从而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改变的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
④人们在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的情况,一旦作出决定,不协调就伴随而来,通过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可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5、转变态度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登门拜访: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目的的方法。
团体规定论:群体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是因为个体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也因为个体具有依赖心,自卑自恋。所以通过利用群体规章、准则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全面宣传法:一般说,通过正反两方面宣传的结合,有助于改变人们态度。沟通信息法:在态度转变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沟通有两种重要方式,一为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6、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沟通者:可信性(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类似性、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出全部力量,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会有较大的效果。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概念))
沟通内容:利用情感(好感、恶感)、组织沟通、呈现观点的顺序、引出结论的方式等都要会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
沟通对象:听众的态度、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让听众承诺以及听众的处性因素。
第四章
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
①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诱导服从实验:费斯订格和卡尔史密斯
实验结果:行为可以影响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提供的诱因与态度改变的程度成反比。
前提条件:愿选择、作承诺有责任感、能预期到消极后果。②努力理由研究:我们的努力,是态度改变的关键变量 ③不足阻碍研究: ④决策后失调研究:
2、认知失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努力理由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而心理治疗中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设计一些治疗程序,使被试相信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加治疗的效果。
二、儿童教育:不足阻碍研究表明,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儿童时,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式,采用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方法更有利于儿态度的转变。
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会体会到认各失调,表现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用认知失调理论的话说,一种小诱因是解释行为的不充分理由,而诱因过大,或得到的奖励过大时,这种诱因便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产生较少的认知失调,不利于原有态度的改变。
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充分理由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在决策后失调部分,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购买后失调,一个方法是主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厂商和商品推销员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顾客购买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式将有关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发展成对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决策:当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已作出的决定,并出现“承诺升级”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对决策失调后的“承诺升级”现象,可通过其他方法加以预防。如让管理人员把一个项目或设计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交给另一个小组。
第五章
印象形成
1、人际印象及形成中的三个成分
人际印象即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是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中已含着三个成分即:认知对象、认知主体及交往情景。
2、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致性:在对人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总把零散的信息资料汇总,形成一个一致的互不矛盾的印象。评估性: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事,人们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叛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或之后,进一步对对象作出一定的评估,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中心特定作用:在印象形成中某些特定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则起边缘的作用,前者为中心特定。隐含个性理论:普通人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定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定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用它们来作出超越所获信息的推论。(概念)
3、人际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优先效应:也首因效应,指的是在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新近效应:有时,在印象形成中不会产生优先效应或优先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新近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后,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有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叫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定型:即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会导致对他人知觉和判断的错误。
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中,教师创造了一种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期望以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而学生则照着做了。)(概念)
当我们对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后,我们常常依据这个印象行动。这个现象叫做“自我实现预言”。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理论
库利和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后,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看待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印象。
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一个“脚本”是一组经过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现时,总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产生了印象管理。
亚历山大的情景认同论,认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要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其他人常常形成 对我们的印象,并用这些印象来指导我们的交往,所以理解他们对我们的知觉和努力创造一个我们认为恰当的印象,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因而印象管理是际知觉的必然。
第六章 人际知觉
1、人际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方式及意义。
方式:脸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语言。
意义:通过控制自已的诽言语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提高自已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辨别说谎的人(脸部细微的表情、说话的声调、目光接触、无意识动作。
2、什么是归因?主要的归因理论
归因:一个观摩者根据外在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归因理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足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就一般人而言,都要或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要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概念)
相应推论理论:独特的、非共同效果,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容易成为推论的依据。因果归因模型:归因的三个维度: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3、常见的归因偏见
行为中心偏见:根据行为,而不太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作出归因,称着“行为”吞没“场”,也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显着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一致性反应用不足偏见: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妆一个人作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
4、归因理论工作者的应用
(1)心理健康,我们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
(2)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中归因所起的作用,一是它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二是影响了他们对下属提供的反馈,三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绩效原因的结论,四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效所采取的措施。在绩效评价中,由于归因而出现偏见。如管理人员对于他们喜欢的下属,会比不喜欢的下属,作出更偏爱的归因。
(3)冲突,在组织中,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权力或影响力进行斗争,长期的满,对岗位的刻板偏见等都要可能引起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冲突。许多研究证明了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
第七章 自我知觉
1、贝姆自我知觉理论 ①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②从外部行为得到内在态度,情感的推论过程与用于推论其他人态度,情感等过程是一样;是通过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
③二者不同的是最初的态度,但最初态度对其后来的推论没有影响。
④前提条件:自愿选择(行为出于自愿),学内在线索模糊,我微弱时,才利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准时。
2、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情绪比较: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会进行常进行社会比较。
情绪归因:詹姆斯认为情绪有两部分组成——情感的和认知的。在一个情绪反应中第一件发生的事对生理反应的一种体验,然后是用获得的认知或信息去加以解释。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3、自我知觉编见 ①行动者与观察者编见
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自我,情景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②自我服务编见: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为环境。
③启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见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自我服务偏见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或环境条件。
4、自我障碍: 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其性质是,行动者在情境中导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引起人们注意影响行为的多种可能的原因,从而使每个原因行的归因中所起的作用打上折扣。
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紧张后,即使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测落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作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①动机上,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②认知上,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③情绪上,习得无助能产轻微或严重的状郁症,这取决于三个
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稳定性。习得无助模型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干预的四种方法 ①引导改变对结果的评价。②改变认知的目的指向性 ③改变一个人的期望,变不可控为可控的期望。
④改变一个人对失败的归因,将内部的整体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归因。第八章
自我导向
1、自我控制
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运用符号工具,通过自我意识而达到的。(人所持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
两种理解:传统的自我控制;采取社会所能接受的行为自我。
自我作为动因的自我控制。
2、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与选择。
3、自我实现: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有人际关系方面包括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5、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运用
①强化和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强化形式主要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厌恶式强化。
②强化方式的选择原则:一是它必须能加强个体的行为,一般以个人经验为向导。二是个体用的强化方式必须是立即可使用的,三是强化方式应是强有力的,即强化的结果必须是有效的,能指导个体去实施,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③强化方式的运用
1)及时强化
2)利用视范帮助,运用记号等方式来填补强化直接经验间的空隙。
3)制订强化的实施计划
第九章
人际影响
1、遵从,遵从的种类
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我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群体压力,真实的或想象的)* 种类:人类行为可分为遵从与非遵从,非遵从又可分为“反模仿”和“非模仿”两种。遵从行为有:简单服从(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自反改变其公开行为)和内心接受(公开行为又在和下态度
与群体相一致)两种。
2、遵从的群体理论,阿希与凯利 ①群体一方面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来源,对我们来说具有信息性压力,另一方面群体有它的规范,对其成员形成规范性压力。“规范性压力”:服从其他人的积极期望的一种影响力。
②两种不同形式的遵从 信息性压力——内心接受 规范性压力——简单服从
3、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谢利夫的自主运动范例,阿希范例。
4、影响遵从的因素:
①个体特点:总的结果、个体能力、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都要会影响个体的遵从。一般来说具有下列个体易被感到没有被群体完全接纳的个体;期望继续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遵从。
②群体特点:群体规模,阿希发现当群体规模增加至4个“助手”时,遵从程度增加了。
群体的一致性,群体中只要有一个偏离者都要会剧烈地减少遵从的程度。
③任务特点:任务的难度,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与容易的、清楚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大的遵从。
5、偏离与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去个性化理论(去个性化的概念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6、感染、模仿、时尚的涵义
感染:在感染发生之前,必须存在四个条件,观察者受到激励,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动;观察者知道如何完成这种行为,但是没有完成它;观察者看到了一个榜样完成了这种行为;观察了榜样之后,观察者完成了这种行为。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时尚: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 模式。
7、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牢骚现象,是一种情绪表现形式。当意见得不到采纳、一种状况独不到改善时,舆论就转化为牢骚。或者说,牢骚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社会助长与社会惰性,社会助长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惰化意味着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第十章 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概念。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其含义是:
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三、利他行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的行为。
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个特征。
2、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3、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与模仿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责任规范(是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回报规范(指人们应该帮助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学习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于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这种强化可以是直接的经验,也可以是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的期望。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本身是一种强化来源;利他行为受奖励与代价的同时影响,在任何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利他行为 也可由模仿而学得。
4、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情景的模糊性:任何增加情景模糊性的因素都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
榜样人物的作用: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紧急事态下的助人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的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都要影响利他行为。
5、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助人者的心境,一般来说,助人者在心境好时更可能帮助人。但消极心境与利他的关系更为复杂,历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有时没有影响。
同情和内疚,自己引起的损害,产生了内疚,会增加利他行为,看到别人受到损害,产生同情也会增加利他行为。
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个性,与利他行为有关的个性特点是赞同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是指相信世界上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一种信念,它使个体可能不去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受害者是“罪有应得”;也可能使个体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对方是一个好人,好人理应得到帮助)。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2、人际吸引的主要理论。
一类是强化理论,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情绪反应,视个体为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该类理论代表有强化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强化理论以“强化”概念为核心,提示情感强化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克洛拉等人认为,评价任何事物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 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或恶感的情绪,这是进行第二次交往基础。还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
另一类认知理论,强调对周围世界评价时所经历的思维过程,视个体为理性的、按逻辑办事的,该类理论的主要代表有阿伦森提出的得失理论。
得失理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象先讲坏话然后讲好话来得更吸引人,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有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和谐人际关系际关系就是要使这种“得”与“失”达到平衡。
梅特认为这种得失是否得当,还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得失评价应是谈论到同样的人格特质或事物,明白显示出批评者态度有了改变,二是态度改变必须是逐渐的。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情境因素: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
个人特质因素: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包括:外表和容貌,对首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吸引因素;才华和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受人喜欢,比外表与容貌更为重要;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是持久、稳定而深刻的,受人喜欢的品质主要有真诚、理解、正直、乐于助人、友好等;类似和互补,会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与强度,因为类似性具有一种增强作用、能保证态度正确的基准、能版预期的报偿、能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能验证自身的能力和才干。
1、自我暴露: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西鲍和凯利提出的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交往的满意程度不仅与交往的结果(结果=奖励-代价)有关,还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
比较水平: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该个体所了解到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比较水平决定了交往的满意程度。
选择比较水平:选择比较水平的值依赖于他认为他能目前可供选择的最佳交往关系中获得的结果,决定了个体是否继续交往。
研究合作与冲突的类型
社会两难情境:指的是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境。在该情境中的个体,竞争行为将比合作行为产生较大的得益,但是,如果所有个体都要进行使用而不竞争的话,所有人都要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研究运用的两难情境主要有:模拟社会两难情境、公共利益两难情境、囚徒两难情境。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回报,人们常对合作行为 作出合作反应,对竞争行为作出竞争反应。
对他人动机的知觉,我们决定是否合作,取决于我们对他人内在动机的归因,认为合作是出于真诚动机,同认为合作是出于别有用心,我们更愿意同前者合作。
沟通,有效沟通是更生合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威胁,对合作行为特别有损害的沟通是威胁,这种威胁包括一些警告,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增大会出现责任分散效应。个人倾向性等
冲突及人际冲突的种类。
冲突:一个人被驱动去作两个或更多个互不相容的反应时所处的状态,是个人内部冲突;由于实际的或希望的反应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两用人才个或更多个社会舆论成员间的紧张状态,是人际冲突。
人际内部冲突: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人际冲突:“零—总和”冲突、“非零—总和”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及管理
原因: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归因、报复、信息沟通不良。
对冲突的管理:冲突对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都有消极的影响,它破坏了人际团结,妨碍了群体目标的实现,降低了组织的效率,因而想方设法避免冲突。但是,近年来,人们认为冲突有它有利之处。因而有人把冲突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凡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凡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破坏性冲突。所以,重要的不是去防止它产生,而应该去管理它、解决它。
2.公共关系心理学 篇二
一、科学技术对心理学发展的作用
(一) 科学技术为心理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多种形式, 其中不仅包括各种现成的科技工具, 还包括能够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随着人们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探索的进一步深入, 各种现象逐步得到解释, 同时形成相关成熟的理论体系, 包括对人类各种心理行为的解释。
1.人的相关认识对于心理学发展的作用
科学研究遍及宇宙一切事物, 形成关于一切事物的相关理论认识, 科学对于人类的了解使得人们形成了关于人类的认识, 从人类的产生到人类社会的发展, 再到未来人类的发展去向, 人类史沿革的相关研究, 形成了关于人的历史性的发展性认识, 这些认识为心理学关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材料, 心理学关于人的研究可以从人的已被观察到的属性着手, 探索那些需要解释、证实的东西。
2.社会的相关认识对于心理学发展的作用
科学对于个体的研究, 在归纳演绎及各种推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群体的认识。科学研究同样关注社会形态, 当下存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形成了各自完备的社会理论体系, 同时, 人们的意识会受此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形成不同意识形态下不同人的世界观。心理学对于人类的研究不仅要从人的内在生理机制着手, 而且应该对人的生存环境进行观察。科学对社会大背景的深度剖析, 为心理学对于人的研究提供了先天理论支持。
(二) 科学技术为心理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最能够看见的就是各种科学技术工具, 这些科学技术工具的意义就体现在现实的实用性上, 它能为人类带来更大方便。
1.各种测量仪器的广泛使用
科学的飞跃, 对于心理学相关器械的研制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现今各大高校中, 凡是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学校, 基本上都创建有属于心理学的实验室, 那里陈列着各种心理学测量仪器, 包括产生刺激的仪器, 如速示器、记忆鼓、色轮、闪光融合器、棒框调节器等;记录反应的仪器, 如反应时仪、多道记录仪、斯金纳箱、迷津、拉什利跳台、测谎器等;综合性的仪器主要有电子计算机, 它在心理学研究工作中, 除用于统计处理数据外, 还可呈现刺激、记录反应等。控制无关变量的装置, 如眼罩、暗室、隔音室、单向透光玻璃窗、闭路电视等。这些仪器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它们促使心理研究更科学化、更有效率。
2.各种统计软件的运用
心理学的发展不仅在于各种实验仪器的操作下能够进行合理的实证研究, 更为关键的是各种统计软件对于实证研究中数据的相关处理, 以及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 这些才是心理研究提出相关观点的依据。相关统计软件包括SPSS、SPLM统计软件、GOLDMineR统计软件、HLM统计软件、Origin统计软件等, 这些统计软件的开发, 使得研究者们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数据, 都能够进行有效分析。这些软件的运用大大缓解了实证研究的任务难度, 使得心理学实证研究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
3.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成果普遍共享
中国的心理学起步很晚, 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起初的心理学大都是对外国心理成果的译著, 很少有自己的本土研究, 可是几十年来中国心理学取得了辉煌成就, 短短的时间里中国心理学能取得如此进步, 信息共享起着关键性作用, 网络信息平台迅速更新人们的发现, 将这些新成果分享给同行, 同时海内外研究者们通过这一技术, 互相交流心得, 通力合作, 为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心理学对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一) 心理学引导科学技术的正确方向
科学技术成果遍及方方面面, 可以是有益于社会的, 也可以是威胁人类的,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诸多社会危害, 如环境污染、核战争威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都是人类社会随着科技进步而越发凸显的问题。如何规避这些问题, 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们可以预想很多解决方案, 可是面临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 人们对于科技的依赖可能始终要高于对于科技的纠正。科学技术的产物往往让更多常人看见的只是它为我们带来多大好处, 而忽视它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的作用就在这里,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健康的普及, 无论是科研工作者, 还是科研成果的受益者, 都将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这些成就, 寻求科研成就的健康取向, 心理学对于科学的影响能够引导科学发展的人伦取向, 使科学更适应人类的真正需要。
(二) 心理学见证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理论与科研实物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见证。心理学与科学的相关作用, 科学对于心理学的作用可以见证科学的发展。科学理论运用于心理学领域, 为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视角, 科研实物应用于心理学实验, 这两种结合能够真正起到推动心理学发展的作用, 我们可以说科学较之以前更能够为心理学提供服务, 即科学着实能够推进心理学的再次提升。因此, 心理学在与科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同样能够见证科学进步。心理学在见证科学进步的同时, 还能够对科学进行检验, 这一点离不开科学成效在心理学领域的落实, 科学成效作用于心理学符合以往证实的检验, 我们可以说新的科研成果具有可靠性, 反之则不然, 因而, 心理学对于科学的作用不仅能够起引导方向的作用, 而且能够在检验的基础上起到推进的作用。
三、妥善处理科学技术与心理学发展关系的建议
(一)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与心理学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
科学技术与心理学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科学技术为心理学发展提供各种物的支持, 而心理学的发展反过来会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指引正确方向。因此科学技术与心理学发展相互间利益攸关, 现实社会中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 推动科学技术与心理学的共同发展。
(二) 持批判眼光看待各种成果
科学技术与心理学并不一定任何时刻都是相互促进的, 科学技术与心理学同时是一对矛盾。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 产出各种辅助手段, 并且普遍运用于心理测量中, 通过数据得出心理研究结论, 这势必产生一种错误认识, 心理测量仪器的使用, 数据的收集, 是不是就此应该否定实证研究中理论的指导, 而一切以数据为参考。此外, 信息平台对于新研究成果的广泛普及, 是不是我们时刻关注信息平台上的研究成果就足够了? 其实不然, 这里要求我们坚持以往理论的指导, 同时具有批判精神, 不盲从吸收。
(三) 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
无论是心理学的发展还是科技的进步, 我们都不能忽视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那就是人。人是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对象, 同时更是科技发展的主体, 因此,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纵容科技违背人的伦理道德的要求, 不能否定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 在心理学学科课程安排上, 我们要坚持课程安排的综合与实用。一方面, 要保证心理学的健康心理能够广泛播种到人的心里, 另一方面, 要保证人的研究动力, 时刻为人类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3.公共关系心理学 篇三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心理学出发,分析中日关系从小泉时代到福田康夫时代的发展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从决策层到民间阶层乃至国家间关系的心理动因,重点剖析了小泉顽固参拜靖国神社所导致的错误知觉生成机制及其后果,以及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引发的心理互动。
关键词:中日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战略互惠;东亚安全
中图分类号:D83 / 8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84—02
一、用认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中日关系的必要性
去年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向中国提供大量援助。中国接受了美国、俄罗斯用本国军机运送救灾物资的方式,却婉拒了日本自卫队用同样方式进行物资援助,大量民众尤其是网民强烈反对日本自卫队飞机来华救援。而去年9月1日福田首相宣布辞职,中国国内则一片惋惜。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与国际政治事实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鸿沟,国际政治的变化需要理论同时跟进动态追踪,而研究中日之间复杂的结构性矛盾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层面,在微观层面同样也值得分析[1],况且中日之间大量的事实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作为建构主义理论光谱中的重要一支,以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为代表的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和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认知学派国际政治理论当为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学者也普遍认为,“运用心理学来研究政治是一种必不可缺和不可替代的方法”[2]。
二、小泉时代的中日关系
(一)决策者个人
1.早年经历对政治心理的影响。小泉任期内,企图用牺牲中日友好的代价换取日美同盟深化、国家正常化以及小泉个人的政治资本,其政策造成了中日关系乃至东亚地区的紧张,并直接影响到了诸如六方会谈这样极其重要的地区安全问题,用极大的政策代价来换取相对小的利益,这是很危险的政策倾向。究其原因,除了国家战略这样的宏观层面外,小泉个人决策心理分析也值得研究。对于政治家来说,早年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事件会影响到其后来的心理知觉。小泉生于1942年,其有记忆开始二战已结束,故他从小看到的只是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所承受的巨大灾难,而无法感触到中国这样的战争受害国所蒙受的苦难,故而他无法形成对中国受害的直接感知。政治家在政坛生涯早期所受的影响会一直作用于其后来的心理倾向,其父小泉纯也曾就职于防卫省,受其父影响的小泉对“神风攻击队”的感情非同寻常,因此小泉对于二战一直存在着歪曲的历史观。同时小泉担任过福田纠夫的秘书,而作为亲台反华强硬派的福田纠夫与1978年促成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小泉既想对华强硬又想稳定中日关系,无疑受到了当时经历的启发。
2.政策预期。政治家的“理想意向”(utopian intentions)能够显示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征。而理想意向则会造成“愿望思维”(wishful thinking)[3],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总是趋于避开自己不愿听到看到的事情,总是希望接收到自己愿意听使得到看到的信息,而错误的早期假设则会延续错误知觉的形成。实际上政治家几乎没有机会根据理想意向行事,而信念和预期对知觉影响的后果就是行为体不能尽最大可能进行沟通。小泉在上任之前就表示一定要参拜靖国神社,并要努力寻求中韩等国的理解,认为对方会像自己一样理解自己的意向,同时对自己国家政策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
3.非理性认知相符。小泉的处理方式就属于典型的非理性认知相符:(1)扭曲与认知不符的信息。小泉在2004年4月27日与自民党干事长安倍晋三会晤时表示“中国在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变换对日本的态度……正因为(日本)与美国关系好,同中国的关系才仅止于此。”[4](2)过早认知闭合。行为体往往会犯这样一种错误,坚持自己原有的认识,迅速排斥与自己认识不相吻合的信息。(3)不同政策的离散,以摆脱主导理论的束缚。在做出决定之后,就会出现对这一决定越来越大的信心,或者出现对各种政策方案的相对优势越来越大的认识差异,加大了对已采纳政策相对于未采纳政策的纯优势认识,从而压制不和谐信息,突出和谐信息,并摆脱主导理论的束缚。(4)价值观对于认知失调具有弱化作用。在一个情景中根据某一种价值或原则的分量和影响,价值不会在使用中耗尽,反而会增强,因为弱化认知失调效应的目的就是减弱一个人对根据这一价值采取行动的疑虑,使他获得心理平衡。
(二)国家
1.日本。日本在战后实现了经济腾飞,但迈向正常化国家的道路步履艰难,二战加害国和战败国的帽子一直挥之不去。物质和精神的利益是直接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小泉用其特定的方式更多的追求的是日本现在所欠缺的精神的利益,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观念的力量能够对利益的力量起到“扳道工”的作用。而政治体制造就政治观念,即对国际关系和其他国家国内体制的总体知识。日本政治右倾化在小泉时代达到一个高峰,内阁中有众多阁僚如麻生太郎、中川昭一等均属于对华强硬派,同时诸多外务省主要的部门的知华派(China School Bashing)越来越少,对华政策的调试度也越来越小。日本民众受其文化影响普遍有一种从众心理,不愿意表达跟众人不一样的意见,由于中日关系出现了倒退,因此民众也跟着政府一律指责中国,加之日本媒体如《读卖新闻》这样的右翼媒体的炒作,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明显下降,降至历史最低点32.4%,而71.2%人认为日中关系紧张,达到历史新高。
2.中国。由于一些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吸引了这个国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将原本不关注国事的人也动员起来。如果一国认为另一国是故意图谋伤害自己,那么会比普通伤害的反应更为强烈,特别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前任首相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都采取克制态度,小泉这样明目张胆连续参拜六次的绝无仅有,中国民众普遍认为这是小泉在故意制造事端,尤其是2005年10月17日在中国举国欢庆神六返航的同一天,小泉悍然参拜,更是极大刺激了中国民众。由于谙知多种情况的人会较少受到某一单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中国官方对于中日关系有着全面冷静的把握,而民间则不同。
(三)国家间关系
作为东亚安全系统来说,中国的快速崛起是重新建立东亚安全新秩序的正反馈,而日本则是力图维护美日同盟管制下的东亚安全的负反馈,即系统单位试图抵制对系统的干扰因素。一个国家对危险的知觉程度是随其在意识到危险的时候有多大的能力来对付危险这一信心而变化的。中国的信心随实力在增长,而日本的危险知觉阈限在降低,即出现知觉警觉。因此,在判断危险性时,日本在实力加意图的双重判断标准下,将中国定义为挑战者,而由于日本战后在美国的保护下并未彻底战败,如果战败国不是在高度强制环境中签署的合约,除非战胜国愿意并有能力保证战败国不再图强权,否则战胜国就没有理由认为战败国会遵守协议。
三、福田时代的中日关系
1.个人决策者。自福田康夫2007年9月当选首相以来,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从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中日之间建立的全新的战略互惠关系,这与福田康夫的高瞻远瞩功不可没。福田生于1936年,从小便能亲身感知战争的残酷,同时又出身于政治世家,其父福田纠夫是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造者,其妻福田贵代子是著名中日友好人士樱内义雄的侄女。福田向来重视中日关系,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其本人性格温和,政策方面以稳健著称,加之其年纪较大,在相当程度上减弱了小泉执政时期全面右倾的“同代人效应”,在理想意向中加上了风险意识,对政策的把握更为稳妥。
2.国家。加强增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是中日关系中的新亮点。情感虽然不会直接影响知觉,但是可以通过预期这一因素间接影响知觉。如果使用诱导方法使人们产生情感方面的变化,那么他们对事务手段性作用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正处于思想成型期,青少年彼此之间的交流引发相互好感的增加,对其一生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毕竟国家的未来要靠两国青少年来把握,他们之间良好的感情会产生搞好中日关系的知觉判断,这对于未来中日两国关系的良性互动是十分长远的考虑。汶川地震、涉藏涉台以及奥运会问题上日本给予中国的支持也在相当程度上在中国民众中有加分效果。
3.国家间关系。双方在《联合声明》中确认,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选择,表明中日之间的博弈并非威慑理论的小鸡游戏,而是螺旋模式的囚徒困境,双方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因此中日关系属于螺旋性质,在小泉时代属于敌对螺旋,而现在则在慢慢上升为友好螺旋。对于一个安全系统而言,没有负反馈系统则无法形成和维持,而没有正反馈系统则没有发展变化,美日管制东亚安全的模式显然早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与中国合作下的东亚安全符合多方利益,因此中日之间并非属于零和博弈关系。一个国家对于另一个国家增加军备的反应取决于认为其是使自己免受威胁还是要遏制自己。战略互惠关系清楚地表明了双方互为合作伙伴,互不威胁,这将缓解双方对于对方军事意图的不安。
四、总结
无论是一颗飞行的子弹还是一片飘零的树叶,都是失控的一种表现。作为鹰派的麻生接任首相让人对中日关系的前景不抱乐观,尽管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日关系的断裂,但麻生任内中日之间的问题如钓鱼岛、东海问题等仍然存在并随时可能发酵。日关中系的倒退和动荡都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日之间出现的争端并不仅仅是某种情况下的孤立事件,双方必须寻求“第三条道路”, 推动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中日战略框架发展,重新定义相互之间的冲突,以便在更高层次上寻求解决方案。中日双方必须学会从解决问题而不是竞争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试图占据优势地位,而要共同努力发展双方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2][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03-261.
[3][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40.
[4]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5/06/01/20050601
000008.html.
4.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篇四
人际关系就是一张无形的肉,成不事业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人们之间的信息通路也有成千上万条,构成一张无形的网。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 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基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人脑内部的信息 传递十分相似。脑部的甲点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信号,传至乙点而引发某种想法。但如果仅仅依靠“甲----乙”这一条线路传递信息,一旦这条线路因某种原因被阻断,信息传递就不再继续。这样的信息链必定十分的脆弱。因此,在大脑中,两点之间的信息通路有成千上万条。
当你迫切需要一份新工作、一栋新房、一份有潜力的投资建议或提升你的专业技能时,你可以去找专业人员咨询,并且得为此付出金钱。但是,如果你拥有一个完好的人际关系网,你完全可以不必去花这份“冤枉”钱,你所需要的一切建议都可以从人际网中免费获得,并且是最快速、最安全、最可靠的。(这就比如我们建立的“如何提升自信群” 又称‘爱的正能量群’,大家都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在群里交流,并成为朋友,当你有什么疑惑时,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帮助你)
美国作家柯达则认为:“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你如果到了40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可就大了。”
众所周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成功竞选的过程中,他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份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候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家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以及当学者时的旧相识等。当演说家罗安数年前应邀在阿肯色州热泉市为旅游业年会演讲时,他才深刻的体会到这些人对克林顿总统的支持。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非常有限的,很多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独自解决的。当问题因无法解决而陷入僵局时,你就必须得去请教能为你指点迷津的人,请求他们的帮助,给予你合理的建议,以便顺利解决问题。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曾经表示:“与大阳下所有能力相比,我更关注与人交往的能力。”正是洛克菲勒的这种卓越的人际沟通能力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
究竟谁会对你伸出援手呢?哪里会有这样的人呢?
5.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篇五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据估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有的人对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85%的成功人士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对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以前似懂非懂的许多理论。让我懂得了许多在社会中的处事与为人。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认真专研。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我们要想从波诡云谲的人生之海中,绕过波涛汹涌的暗流,驶过错综复杂的险滩,寻找一个指引人生航向的指南针,我们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具有了解他人心理变化与动向的本领,具有认清环境和辨别他人的能力,从而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使我们能在风云突变之际,能从容地让心灵栖息在生命的港湾。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今后取得成功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
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们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意阶段、接触阶段、融合阶段。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重要的是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扩展了很多知识,例如,它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许多理论,如归因理论、人际吸引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所谓的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就征对这些理论讲一下下我的感悟。
归因理论包括海德的通俗心理学,该理论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动力;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弗里兹等人1971年等人叙述了对成功和失败归因类型,一类是归因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另一类是进行了内外在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发生的还是不稳定发生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毫无疑问有四种,一是努力,二是任务难度,三是运气,四是能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来说,能力是内在的稳定性因素,任务难度是外在的稳定因素,努力是内在的不稳定因素,运气是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当一个人做出怎么样的归因时也会影响对未来的预测,假如一个人在考试或工作失败后,将其归因为内部原因的话,如果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自己能力不够,那么当他做出这样的归因之后,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就再以不会努力了,相反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的话,他就可以奋发图强来弥补过去的损
失。他把原因归为外因的话,如果认为是题目难,那么他对此更加是无能为力,但如果归因为运气的话,他也许还会抱试试看的态度。但不管如何去归因,其归因的方式对归隐者的影响是特别大的。这久告诉了我们,当我们自己失败或成功之后,要以一种客观的心态去评价自己,做出正确的归因方式,从而使得自己更深层次得以提高和进步,否则就会使我们失去前进的方向。
人际吸引又称为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相互作用论、得失理论、相等理论。其中强化理论是我影响最深的。人际关系的强化理论是以强化为核心,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拜恩和洛克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交往对象的接触背后紧跟着惩罚,如批评、讽刺等等,那么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厌恶和反感,从而就会减弱或失去与对方交往的热情,从而就会丧失对下一次交往的欲望和积极性,因此也就无所谓人际吸引了。反之,就会与对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喜欢那些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很多。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这样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才会走得更远更好。尽管有那么多的人际交往理论,我们都不能只看到一个理论的方式,因为在现在社会中,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自身和环境的因素,做到多种的结合,人际关系才会更好。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由费斯汀格提出。这个理论涉及有关认知元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如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决策等。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真正一帆风顺的日子少之又少,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学习认知失调理论所述的原理、对现实生活的含义以及减少失调的方法,不仅使我们增长了心理学知识,在面对环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时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和谐,不让忿懑、焦燥、忧心等带来严重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改进沟通,解决冲突,创作更好的业绩。
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可见良好人际关系对我们的作用是多么的大。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获得更好的人际交往圈,才能最终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大道。
人际关系心理学心得
求是学院2010级应用心理学班姓名:王兴义
6.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 篇六
学 时:51学时
学 分:3学分
理论学时:45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大纲执笔人:方双虎
大纲审定人:心理学系集体审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课程性质上,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其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交往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其实践任务是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期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还要纠正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进而增强群体内聚力,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运用掌握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现象及问题,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改革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人际关系现象,指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开展各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调查和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水平。此外,还将组织学生对若干重要人际关系心理现象进行讨论。
二、本文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二)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性质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社会学、行为科学 3.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第二节
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
(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一)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三、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二、各年龄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童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青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成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3.为什么要研究人际关系?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4.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二、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三、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第二节
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
(一)符号相互作用论(象征交往理论)
(二)场合交往论
(三)自我呈现论
(四)社会交换论
(五)T组理论
二、人际特质理论
三、人际激励理论
(一)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E.R.G理论 3.成就激励理论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2.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
(三)期望理论
(四)公平理论
第三节
苏联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
二、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第四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二、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一)社会测量法
(二)参照测量法
(三)贝尔斯测量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难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二节、第三节 [思考题] 1.什么是霍桑实验?略加评述。
2.什么是社会交换理论?以霍曼斯的理论为例详加说明。3.如何理解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
4.什么是社会测量法?举例说明其应用。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界说
二、“态度”的结构
三、“态度”的本质
(一)态度的功能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具体性 3.态度的协调性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一)学习理论
(二)认知理论 1.平衡理论 2.一致性理论
(三)功能主义理论
二、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一)个体的需要
(二)个体的经验
(三)交往的对象、性质
(四)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四、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人际影响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三)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第三节
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研究的历史 1.态度转变的经验性研究 2.态度转变的描述性研究 3.态度转变的实验研究
二、态度转变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认知失调理论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参与活动法
(二)登门拜访
(三)团体规定法
(四)全面宣传法
(五)沟通信息法
四、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一)沟通者 1.可信性
(1)专长或权威(2)动机或意图 2.睡眠者效应 3.类似性
(二)沟通内容 1.利用感情(1)好感
(2)恶感:激起恐惧 2.组织沟通
(1)理解材料:说服中的理解(2)论证:应该呈现几方面材料
(3)呈现观点的顺序:先提出哪一个方面的材料(4)引出结论
(三)沟通对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态度的转变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态度?如何理解态度的本质?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3.举例说明态度转变方法的应用。
4.简述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第四章 行动与态度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知失调概述
一、认知之间的关系
二、认知失调程度
三、减少失调
(一)改变认知
(二)增加认知
(三)改变重要性
第二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一、诱导服从实验
(一)费斯汀格及卡尔史密斯的实验
(二)诱导服从的一些前提因素 1.自愿选择 2.承诺 3.责任感
4.预期的消极后果
二、努力理由研究
三、不足阻碍研究
四、决策后失调研究
五、认知失调的激起性质 第三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
二、儿童教育
三、消费行为
四、决策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难点: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如何纠正认知失调的?
2.什么说服他人从事与原来态度相反的行为,能使原有态度得到改变,试从认知失调理论加以解释。3.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有哪些?它们各自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应用?
第五章 印象形成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部分
(一)行动者
(二)知觉者
(三)交往情景
第二节 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一致性
(二)评估性
(三)中心特质的作用
(四)隐含的个性理论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一)累加模式
(二)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第三节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一、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一)优先效应
(二)新近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定型
四、印象形成的结果 第四节
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1.符号相互作用论 2.自我表现论 3.情景认同论
二、自我表现
(一)自我表现的具体目的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1.情景因素
2.参照群体的认同 3.其他人的影响
(三)成功的自我表现的障碍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难点: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哪三个成分?分别举例说明这三个成分对人际印象形成过程的影响。
2.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哪三种,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人际印象形成中会出现哪些效应和偏见?它们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4.举例说明自我实现预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注意自我表现?
第六章 人际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四、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第二节 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一)非共同效果
(二)社会赞许性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控制源理论 第三节 对人的归因偏见
一、行为中民偏见——“行为”吞没“场”
二、显著性偏见 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第四节
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健康
二、绩效评价
三、冲突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人的归因理论。
2.对人的归因偏见。难点:归因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
2.什么是归因?在人际知觉中,有哪些主要的归因理论?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试比较这些主要的归因理论。
3. 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 除了本章所提出的归因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之外,你认为归因理论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第七章 自我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三、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一)情绪比较
(二)情绪归因
第二节
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一、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二、自我服务偏见
第三节
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一、自我障碍
二、习得无助
第四节
自我归因的应用
一、痛苦归因
(一)增加痛苦
(二)减少痛苦
二、“错误归因”治疗
三、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2.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难点:1.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2.自我归因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自我服务偏见、自我障碍、习得无助? 2.简述自我归因的理论及其研究。
3.自我归因中的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第八章 自我导向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
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改变行为的线索和结果 第二节
寻找目标
一、确定目标
二、选择目标
三、记录行为
(一)记录方法
(二)记录行为的方式 第三节
自我实现
一、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
(一)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新的行为链
三、为一个好的行为结果作准备
(一)强化方式
(二)选择强化的方式
(三)强化方式的运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我控制 难点:自我实现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 [思考题] 1.什么是自我控制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2.怎样通过改变行为线索来实现行为结果的改变? 3.如何理解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和选择?
4.什么是自我实现?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第九章 人际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遵从的概念、理论和范式
一、遵从的现象
(一)遵从现象
(二)遵从的概念与类型 1.遵从的概念 2.遵从行为的分类
二、遵从的理论
(一)个性理论
(二)群体理论
三、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
(一)规范形式的自主运动范例
(二)阿希的范例
(三)克拉奇菲德技术 第二节
影响遵从的因素
一、个体的特点
(一)总的结果
(二)个体的能力
(三)性别差异问题
(四)文化差异
二、群体的特点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的一致性
三、任务的特点
第三节
服从、偏离和独立
一、服从
二、偏离和独立
(一)研究偏离和独立的意义
(二)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1.对抗理论 2.去个性论
3.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第四节
感染、模仿和时尚
一、感染
二、模仿
三、时尚
(一)时尚的概念
(二)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
(三)时尚现象的特点 第五节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一、社会舆论
二、牢骚现象
三、社会风气
四、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五、社会助长作用
(一)社会惰化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服从、偏离和独立
2.感染、模仿和时尚 难点:影响遵从的因素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一节、第五节 [思考题]
1.什么是行为遵从现象?对阿希的实验进行评述。2.影响遵从因素包括哪些?
3.什么是服从?如何理解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4.如何理解模仿的意义和机制? 5.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第十章 利他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他行为概述
一、定义
二、决策过程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一、旁观者效应
二、情景的模糊性
三、榜样人物的作用
四、求助者的特点
(一)依赖性
(二)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三)类似性
(四)责任
第三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一、助人者的心境
二、同情和内疚
三、责任与承诺
四、个性
(一)赞同的需要
(二)公正的世界的假设 第四节
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二、社会规范理论
(一)社会责任规范
(二)回报规范
三、学习和模仿理论
(一)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
(二)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
(三)奖励和代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2.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难点:利他行为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做一次调查或实验 [思考题] 1.什么是利他行为。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2.利他行为产生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每一决策步骤包括哪些重要影响因素? 3.哪些情景因素和潜在的助人者个体因素会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4.综合评价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的解释。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吸引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相互作用论
三、得失理论
四、相等理论
第二节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一)时空距离 1.距离 2.交往频率
(二)结群
(三)体验
二、个人特质因素
(一)外表和容貌
(二)才华和能力
(三)个性品质
三、类似和互补
(一)类似性
(二)互补性
第三节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一)回报与自我暴露
(二)喜欢和自我暴露
(三)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四)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
(五)自我暴露的速度
二、喜欢的回报和得失现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难点:人际吸引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三节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际吸引的理论?
2.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具有吸引力? 3.为什么类似和互补会导致人际吸引? 4.怎样把握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的“度”?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一、社会交换理论
二、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
(一)社会两难情景
(二)囚徒两难情景 第二节
合作的形成
一、合作的理论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
(一)回报
(二)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三)沟通
(四)威胁
(五)群体规模
(六)个人倾向性 第三节
人际冲突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形式
(一)个人内部的冲突 1.接近—接近型 2.回避—回避型 3.接近—回避型 4.双重接近—回避型
(二)人际冲突 1.“零—总和”冲突 2.“非零—总和”冲突
三、冲突的原因
(一)对稀有资源的竞争
(二)归因
(三)报复
(四)信息沟通不良
四、冲突的管理和解决
(一)威胁的作用
1.伊奇和克劳斯的模拟研究 2.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1)个性(2)挽回面子(3)冲突的强度
(二)协商
(三)仲裁
(四)建立超越冲突双方的共同目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作的形成 2.人际冲突
难点: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研究合作与冲突有什么意义?心理学家是如何对合作与冲突进行研究的? 2.什么是合作?影响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冲突的产生? 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
第十三章 人际侵犯和暴力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侵犯行为概述
一、侵犯的定义
二、侵犯行为的分类 第二节
侵犯的理论
一、把侵犯作为一种内在倾向
(一)本能理论
(二)生物理论
(三)社会生物学理论
二、把侵犯作为引发的驱力
三、把侵犯作为一种对厌恶事件的反应
四、把侵犯作为一种社会学习行为 第三节
影响侵犯的因素
一、影响侵犯的社会因素
(一)挫折
1.挫折—侵犯理论
2.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二)直接的挑衅
(三)大众媒介的影响
1.关于大众媒介对侵犯和暴力的研究 2.大众媒介中的侵犯和暴力影响的原因
(四)侵犯诱因
(五)激起
二、影响侵犯的个人因素
(一)有关侵犯的个性理论
(二)A型性格
(三)对他人仇视意向的知觉 第四节 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一、惩罚
二、宣泄
三、认知的干预
四、非侵犯性榜样
五、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
六、利用积极感情
七、为社会儿童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侵犯的因素。
2.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难点:侵犯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侵犯?侵犯的定义对我们理解人际交往中的侵犯行为有什么意义?
2.各种倾向的理论是如何解释侵犯行为的?在解释侵犯行为时,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3.影响人们侵犯和暴力行为有什么主要因素?你认为影响人们侵犯和暴力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4.预防和控制侵犯的方法有哪一些?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
第十四章 群体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二、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
三、群体的发展
四、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三)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第二节 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一、群体的目标与个体的目标
二、群体目标的追求
(一)目标追求与信息反馈
(二)对群体失败的反应
三、群体的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定义和性质
(二)群体与偏离者 第三节
群体的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特点
二、群体沟通的特点
三、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四、群体的沟通网络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难点:群体的沟通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个体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2.群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类别?
3.群体的目标和规范有什么作用?试举一个实际群体的例子加以分析。4.群体的沟通网络有哪一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第十五章 领导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内聚力
一、群体内聚力的定义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内聚力的结果
(一)群体内聚力对成员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 第二节
群体的绩效
一、群体绩效的定义
二、群体的任务
(一)群体的整体性任务
(二)群体的分工性任务
三、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内聚力
(三)奖励制度 第三节
群体的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
二、群体的决策过程
(一)群体的决策规则
(二)决策的程序
三、群体决策的特点
(一)群体极化
(二)小群体意识
(三)群体讨论中的信息加工 第四节
群体领导
一、领导的定义
二、领导的产生
(一)领导的特质理论
(二)领导的情景理论
三、领导效力
(一)领导作风
(二)应变理论 [重点与难点] 重点:1.群体的决策
2.群体领导 难点:群体的绩效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影响群体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什么是群体绩效?要提高群体绩效,我们应该从哪些主要因素着手,试举例说明。
3.群体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在群体决策时可能会产生哪些弊端,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它们? 4.你认为哪些群体领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决定群体领导效力的因素是什么?
(二)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考核为课堂学习和讨论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期终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三.教学参考书目
7.公共关系心理学 篇七
1 师生沟通的障碍因素
教育实践表明, 师生之间怎样沟通, 关系如何, 直接决定教育活动的效果。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 师生沟通却常常因多方面因素而导致沟通障碍。
1.1 地位和角色的差异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是知识和真理的化身, 对学生有绝对权威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控制者和主宰者,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教师在沟通中享受着话语的主导权和优先权, 居于沟通的核心地位。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现代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师生的角色和作用相对于传统教学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双方建立平等、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模式。平等、双向的沟通意味着学生应该拥有与教师平等的话语权。具体体现为师生之间建立价值平等的对话性关系。
1.2 年龄和性别的不同
师生之间年龄上存在着差异、成长背景和社会阅历又截然不同, 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 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易使师生之间形成“代沟”。此外, 现代研究表明, 男性和女性的交流风格是有差异的, 由于教师性别的不同也会对一部分师生间的沟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强自我意识, 自觉调整自己的角色形象, 克服由年龄、性别障碍导致的师生沟通不畅, 提高沟通能力。
1.3 教师的能力和授课方式
教师知识渊博、专业精通、语言诙谐幽默、讲述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多彩, 就会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自然愿意参与教学过程、乐于交流和回应。相反教师过于呆板拘谨、讲述内容陈旧空洞缺乏逻辑性、语言枯燥无味或“填鸭式”教学, 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难以实现师生的有效沟通和共鸣。
1.4 个人魅力和人格特征
一个人是否善于沟通、如何沟通, 与人的人格特点密切相关。外向、活泼、热情、直率、善解人意的人易于他人沟通;相反, 内向、固执、冷漠、拘谨、孤僻保守的人, 很难与人沟通和相处。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影响学生沟通的意愿。举止端庄、风趣幽默、开朗大方、思维开阔、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往往能吸引学生, 容易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1.5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 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乐学”。在学习时专注投入, 善于发现问题, 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 有强烈的沟通欲望和需求。这样的学生往往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而那些学习态度消极被动, 对所学内容毫无兴趣, 迫于考试和校规的压力才来到课堂的学生, 不可能与老师积极主动进行沟通;也有少数成绩差的同学因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则拒绝与老师沟通。
1.6 学校的工作制度和班型
一些高校实行教师不坐班制, 导致师生接触机会少、交流时间有限;而采取大班型上课制度的学科或学校, 老师通常要面对一大群学生, 无法一对一的交流, 客观上影响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2 教学活动中师生沟通技巧
良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 是实现教育效能的关键。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掌握科学的沟通艺术, 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
2.1 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教师应用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 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要, 充分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适时的交流。对学生而言, 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与眼神, 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也就是说, 师生之间的沟通随时随地的都在进行。除了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通过有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外, 还每时每刻都在通过非语言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种非语言沟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 从而建立起彼此接纳、相互理解、心灵相通的师生关系, 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
2.2 认真倾听积极共情
沟通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在沟通的各项功能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倾听的能力”。倾听是教师将学生发出的信息整体接收、感受和理解的过程, 也是了解学生的第一步。当教师全神贯注的倾听和感受来自学生的倾述时, 实际上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我很关注你的讲话内容, 请你畅所欲言吧, 学生就会在老师认真倾听的氛围中敞开心扉, 实现师生的心理交融。因此, 师生在沟通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 才能产生有效的互动。
2.3 真诚的与学生分享经验
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需要师生双方坦诚交流、共同参与互动。然而现实情况是, 许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而自己的人生经验、成长之路较少与学生分享, 造成沟通的不平等。现代的教育观, 要求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心理活动、有个性特征、并与教师有着平等人格的对话主体。因此, 教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理念, 主动打开心灵之门, 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经历体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自然真实的与学生分享, 让学生看到角色之外、具有人格魅力、鲜活的个体, 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并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宝贵的人生经验。
2.4 严肃幽默并举
教学中的严肃认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而风趣幽默可一改心理学教学中抽象、沉闷的气氛,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严肃与幽默并举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第三章“情绪的调节与控制”时, 笔者对同学们说:如果说, 情绪是奔腾的“洪水”, 那么, 理智就是一道坚固的“闸门”, 让情绪听从理智的安排, 而不是放任自流。这样的教学, 既生动形象, 又不失风趣幽默。在讲到如何“认识自我”时, 巧妙地引用了大家都熟悉的流行歌曲, 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中的一句: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告诉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就应该这么全方位的看, 学生哄堂大笑, 然后不失时机地紧追问一句:“为何要这样看?”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全面”。接着趁热打铁, 分析为什么要学会全面认识自我。使严肃的课堂内容变成轻松话题,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融洽了师生关系。
2.5 恰当赞美学生
每个人都需要赞美, 学生更是。在师生交往中, 要想在善意和谐的气氛中形成高潮, 就要设法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地肯定, 让他觉得自己的价值所在并好好珍惜, 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自己, 这样, 教师就等于扮演了鼓励他、帮助他的角色。这就是赞美的意义所在。恰当的赞美, 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关怀、受到鼓舞、催人奋进;同时可以消除隔阂和成见、调整师生关系。但是赞美学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牵强附会、不张冠李戴, 不分亲疏、不存好恶。在给学生莫大力量的同时, 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6 巧妙的批评技巧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学生。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诚恳善意的态度、客观公正的批评会使学生认识缺点, 看到不足, 从而改正错误, 完善自己。在方式方法上, 提倡建设性的批评。即除了让学生自己知道错了, 还要知道如何改进。可先让学生谈及自己的行为及看法, 确定学生的心情, 然后针对学生具体的行为和可改变的部分给予批评。批评时应注意对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维护,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此善意的批评, 让学生感到温暖友好和值得信任,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现代教育倡导理解性师生沟通, 强调师生双方的相互尊重与平等, 强调双方的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和分享的互动关系[3], 这就要求在沟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沟通观念、技巧及态度等方面, 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师生沟通方式, 从而保证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成全.师生的沟通艺术[J].教书育人, 2009 (7) :77-78.
[2]曾美华.在护理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有效沟通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4) :67.
8.公共关系心理学 篇八
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项目,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正常人拥有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或是表现明显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当健身运动,可以纠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
田川列出了几种类型的人应选择的运动项目,其中与跳水、游泳相关的有:
胆怯型
有的人天性胆小,动辄害羞脸红,性格腼腆。这些人应多参加游泳、跳水等健身项目。这些健身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胆子会变大,为人处事也就显得从容自然了。
虛荣型
有的人虚荣心强,遇事好逞强。这些人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动作较复杂的运动健身项目,如跳水等,以不断地提醒自己,万万不能骄傲。
急躁型
有的人处世不够冷静沉着,易冲动急躁。这些人可选择游泳等健身项目,这类活动多属静态、单独的运动,不会带来情绪的大的波动,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公共关系心理学】推荐阅读:
公共关系策划程序09-01
政府公共关系特点09-24
公共关系课件整理10-24
警察公共关系试题10-25
网络公共关系策划10-26
谈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10-10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07-02
公共关系写作考试重点07-28
幼儿园公共关系08-22
公共关系资格证书查询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