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著名的法律谚语

2024-09-23

世界最著名的法律谚语(共5篇)

1.世界最著名的法律谚语 篇一

世界十大最著名的灯塔

1.Les Eclaireurs灯塔

Les Eclaireurs灯塔位于阿根廷,也被称为“世界尽头的灯塔”。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灯塔,在我们的名单上排名第一,Les Eclaireurs灯塔位于阿根廷乌斯怀亚市东部的一个小岛上。这个城市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这座灯塔建于19,如今已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参观这座灯塔只能乘船。

电影里说失恋的人来到这里,看到世界尽头的灯塔,就会将一切烦恼抛之脑后,重新来过。这是一个近乎圆锥形的灯塔,屹立于莱斯埃莱乌尔斯岛上,它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它有11米高,没有窗户,漆成红色和白色,顶部是黑色的漆房。灯塔周围的岩石远看一片白色,大多数人以为是刷白或者白色的岩石,其实是海鸥和各类鸟类的排泄物长时间所堆积而成的哦。

卢修斯一直秘密保存着这本日记,直到1992年在丽痕书店里将它偷偷塞给金妮·韦斯莱。在接下来的学年中,这本日记控制金妮再次开启了密室,并造成许多麻瓜出身学生被蛇怪石化。最终,哈利·波特在1993年用蛇怪的毒牙将它摧毁。

2.Sambro灯塔

SAMBRO灯塔是美洲历史最悠久的灯塔。1760年完成建造,一直持续运行。最初这座塔是白色的。19,它被赋予了三条红色条纹,所以它在雪地里更显眼。

开始对灯塔进行彻底的修复工作。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保存了螺旋楼梯、桅杆结构、窗户和白色雪松木瓦,重新设计了砖石结构,并进行了混凝土修复。灯笼严重损坏的钢,铝和玻璃也得到了谨慎的保护处理。

3.哈特拉斯角光

哈特拉斯角灯塔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哈特拉斯岛上,属于哈特拉斯角国家海岸的组成部分。自从内战以来,灯塔一直守卫着在这片被称为“大西洋的墓地(Graveyard of the Atlantic)”的海域上经过的船只。

哈特拉斯角灯塔最早建立于18,它是世界上用砖头砌成的最高的灯塔,高200英尺(61米)、重4800吨,是全世界排名第23位的传统形式灯塔。多年来,海水不断侵蚀着灯塔周围的沙地,挤压着160英尺内的地基。,由于海岸线的偏移,这个标志性建筑往内陆迁移了0.8公里。

建造这个美国最高的灯塔总共用了125万块砖头,这个巨大的建筑物每7.5秒钟会发出一道光来协助船只通过“大西洋的墓地”。

在晴朗的天气,能够从32公里外看到它。塔基是醒目的砖红色,支撑着黑白相间的螺旋条纹组成的塔身,高高矗立在空中,非常的醒目,更是异常壮丽。

4.佩吉点灯塔

灯塔建于礁石的最高处,雪白塔身并无什么特别,上方火红的塔室则显得格外的耀目,白天无需启灯,红色的塔顶也照样能起作用。

正当我变换着角度穿行于礁石之际,海面上的天边突然变得光亮些,阳光从云层中射向大海,形成一道道迷人的耶稣光,随后光线越发强烈,普照整个海湾,无空也有了蓝天白云,灯塔顿时鲜艳了许多。

仰望高挑的塔身,约有十五米高,为八角棱锥形结构,两面有三层长方形尖顶的窗口,顶上的.灯室也是八面形,塔盖是圆椎体,塔门口是首层的尖顶小屋,可惜紧闭未有开放,门旁有一个黑底金字的牌子,似乎在诉说其岁月的沧桑。

5.kullen灯塔

Kullen灯塔位于西南海岸瑞典的一座山上,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固定式灯塔,Kullen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也是当地的地标式建筑。

6.大力神灯塔

海格力斯灯塔位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城外2.4公里处,是世界上现存唯一一座仍在使用的古罗马灯塔。塔高56.8米,岩石结构,建造于图拉真在位时期(公元98~1),由建筑师盖奥·塞菲奥·鲁珀设计。原建筑部分倒塌,1791年经欧斯塔基奥·贾尼尼工程师以花岗岩修复。

在这座灯塔建成之前,它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上原本已有一座腓尼基人建造的灯塔,当时迦太基人(腓尼基人的一支)控制着西班牙南部地区。后来,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264~146),打败迦太基,夺取了西班牙,同时那座腓尼基人的灯塔也因未知的原因损毁了。于是罗马人就在同一位置建起了新的灯塔,他们用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海格力斯的名字为它命名。它在风雨中矗立了将近两千年,依然不倒。

7.Slettnes灯塔

Slettnes灯塔位于挪威,是欧洲大陆最出名的灯塔之一,于19正式点燃,因二战被严重损坏,在战后得到了修复。

8.Kopu灯塔

opu灯塔位于欧洲的爱沙尼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灯塔,建立于1531年,时至今日,还是可以点燃使用的,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物。

9.贝尔灯塔

贝尔灯塔,也称为英之杰灯塔,为英文词“Bell”和“Inchcape"音译。在未建立此灯塔前,因此处是一礁石区,位于苏格兰安格斯海岸18千米处,当海水涨潮淹没此礁石区后,形成的暗礁经常引发过往船只触礁事故,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后来,有僧侣在其上安置了一个警钟,凭风吹时发出的钟声来对来往船只报警。但使用不久,这个警钟被冲入了海中。

10.吉达灯塔

沙特阿拉伯的吉达灯塔,建于1990年,到达436英尺(133米)高,是世界上最高的灯塔。

2.那些世界最著名的鬼故事 篇二

埃及:公元前1200年的鬼故事

1915年,法国著名埃及考古学家加斯顿·马斯伯乐,成功地从古埃及文字中翻译了一个古埃及鬼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地点可能为埃及的卢克索(古代底比斯),故事被记载在四件陶器上。

故事中,一个木乃伊向阿蒙神的大祭司讲述了他的近况。这个幽灵似乎在向祭司抱怨,发生在他坟墓周围的意外状况,使他的灵魂不安宁。幽灵抱怨道:“我长大了,却看不见太阳,也没有呼吸,面前一片黑暗,没有人来看我。”

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这个发生于3000多年前的鬼故事,被考古学家们看作是文献记载的人类最早的鬼故事之一。

中国:杜伯索命

中国著名的远古鬼故事之一是杜伯索命,这个故事详见于古籍《墨子》里的《明鬼》一篇,在《国语》、《左传》这些较早的古文献里也有提及。

杜伯,为西周周宣王(生于公元前827-783年)的大臣,后由于二者不和,杜伯惨遭杀害。但在临死前,杜伯诅咒道:“王上错杀了我,假如人死了以后没有意识,那就罢了;如果死后还有意识,不出三年,我一定要让王上明白他杀害无辜的后果。”

第三年,周宣王正会合诸侯在圃田打猎。太阳正中时,杜伯果然乘坐白马素车,穿着红衣,拿着红弓,追赶周宣王,最后射中宣王的心脏,使他脊骨折断,倒伏在弓袋之上死去。

古雅典:被束缚的人

希腊也有一个历史悠久的鬼故事。公元113年去世的一个罗马参议员,在死前曾讲述了一个灵异事件,这件事非常诡异,一直到今天也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发生在雅典市区,一个很大很空旷的房子里。住过的人都会讲述他们在晚上听到铁链子的声音,还看到一个长胡子老人,头发蓬乱,形容消瘦,外表邋遢,脚和手被铁链锁住,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房子闹鬼很严重,没人敢进去住,这个房子很快被主人遗弃,并以极低的价格出租。一位希腊哲学家听说这事,他来到了这个屋子,决心破解这个鬼魂之谜。同样,他也看到了这个铐铁链子的老人,不过,这位哲学家一阵惊吓后,很快恢复了镇定,他记住了鬼魂经常出没的那个地方。

第二天,他找来了人,把鬼魂出没的地方撬开,不出他所料,里面果然埋着一个铐着链子的人。由于时间太长,身体已经腐烂,只剩下阴森森的白骨和铐在手骨和脚骨的铁链。这位哲学家将这个老人的遗骸妥善安葬后,这个房子就再也没有闹过鬼。

英国:伦敦塔鬼影

英国有许多闹鬼的城堡,但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还是伦敦塔上的鬼影。这个建于11世纪初的伦敦塔,内部有个地下土牢,里面摆设着各种残酷的刑具,城堡外则设置了断头台,由于不少人丧命于此,因此它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传说是鬼魂出没的地方。

其中,最有名的鬼故事来自塔内第一个受害者,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王后安妮·博林,这位王后被以通奸罪和叛国罪处死,在她死后不久,就有人看到一袭白色长袍的女鬼魂,游荡在塔内的绿地和回廊上。

在另一个鬼故事中,塔内的守卫报告经常半夜看到两个身着睡衣的小孩子,手牵手地出现在城堡中。直到两百年后的1674年,工人在整修塔内阶梯时从砖石中发现两具小孩的遗骸,才知道这两个孩子,可能正是1483年失踪的两位小王子。

这些鬼鬼怪怪的传说,一直闹到21世纪。2003年,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学者们亲自调查,发现伦敦塔里有异常的磁场和气流,再加上昏暗的光线,才造成人们的灵异体验。

日本:青木原森林

在日本富士山脚下,有一片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名叫青木原森林。不过,青木原森林闻名于世界的并不是它的风景 ,而是诡异的自杀事件。轻生者的骸骨在树林里随处可见,每年日本相关部门都会在森林里找到并移走上百具尸体。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这里自杀?当地人认为,其原因可追溯到1960年代松本清张小说《富士山禁恋》,女主角在此自杀,引得人们纷纷效仿。但也有人认为是在二战前,住在附近的人饥寒交迫,为了活命,把家中的小孩和老人遗弃在这个林子里,经年累月,怨念累积。

由于成了自杀圣地,这片林子的鬼故事也层出不穷。住在附近的人声称半夜经常会听到绳索摩擦的声音,更有人看见獠牙长舌鬼在森林外徘徊,十分恐怖。

美国:阿米蒂维尔鬼屋

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诡异事件,发生在阿米蒂维尔鬼屋。1974年,在经过警方数小时的审讯后,罗纳德·笛福承认自己杀害了全家。这一年的11月13日晚上,24岁的笛福在家里用枪打死了他的父母和自己的四个子女。虽然笛福认罪,但这件杀人案疑点重重。比如,罗纳德的枪并没有消音器,周围的邻居为什么没有听到枪声?最奇怪的是,6名受害者被发现时,脸都朝下趴在床上,没有任何搏斗过的迹象。

枪击案发生后,这座出了事的别墅以折扣价出售,1975年,一个新的业主买下了它。但他们在那里住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怪事频发。他们闻到了恶臭的气味,听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噪音。所有家庭成员都目击家里有发光的红眼睛,而他们的女儿则声称自己正在和一只不存在的红眼睛猪交朋友。不仅如此,房子每天都吸引了成群的苍蝇。

3.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 篇三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

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日本MIHO博物馆

德国历史博物馆

三、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

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族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

米拉之家

圣家族大教堂

四 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蒂德

哈迪德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无论如何,哈迪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中国广州的歌剧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

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普立兹克奖评委之

一、美国建筑资深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赫克斯特布尔称:“哈迪德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内外不分„„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4项,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这种状况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观。

五 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岁时获得了第18届普雷兹克建筑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杰·A·普雷兹克在宣布这一事实时,引用评奖团的描述说:“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工艺的组合„„即适用又富有灵感,„„纵观其建筑生涯根本不能预测其未来。”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安藤最杰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Rokko Housing,该上区分两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规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单元都有统一的外观和独特的内部结构。这些住宅群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大阪湾俯瞰全景,整个小区就象镶嵌在60度的斜坡上一样,恰似一个游泳池和楼顶广场。安藤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日本文化设计大奖。

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六 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我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朗香教堂

七 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Jorn Utzon)

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 阿尔托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

普利策奖的评语: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悉尼歌剧院

八 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在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阿尔托的杰作比比皆是,有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校园,芬兰大厦(Finlandia)音乐厅及会议中心,赫尔辛基文化宫,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公司总部大楼等等。

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Ravintola Savoy)设计了一款花瓶作为装饰品之一,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经典玻璃制品,不仅在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现了芬兰现代设计的水平,还成为世界众多博物馆的珍藏品,并在1988年获得国际桌上用品奖。其设计趣味来自随意而有机的波浪曲线轮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玻璃器皿的设计标准。人们猜测波浪曲线轮廓象征着芬兰星罗棋布的湖泊。这是天才的设计大师阿尔托除了建筑之外,为玻璃器皿制造业留下的经典杰作。从年龄上看阿尔托花瓶已经是” 古董“,但从设计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现代。

赫尔辛基文化宫

九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于1937年9月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Genoa)一个建筑商世家,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尽管皮亚诺深受多位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响,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独行,决不墨守成规、拾人牙慧,并且始终偏爱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赛,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造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他大胆的商业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是让人望尘莫及。因为休斯顿menil博物馆和瑞士巴塞尔附近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人们对皮亚诺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他用关西机场美妙绝伦的候机楼装点日本大阪湾的一座人工岛。他还在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建造了一所高耸入云的木棚状文化中心。

皮亚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建筑作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与其他建筑师一望即知的建筑模式不同,皮亚诺作品的识别标志是它们没有识别标志。皮亚诺本人对于那些排斥教条和主义的年轻建筑师们来讲是一个榜样和激励,他的作品没有浮夸的表情,透露出稀有而温暖的人文精神,在现在这种一味张扬个性、标榜自我的大潮流下显得冷静而清醒。

保罗·克利(Paul Klee)中心

休斯顿menil博物馆(Meniu Collection Museum)

十 ” 高技派" 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得主。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他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法国加里艺术中心

4.世界最著名的法律谚语 篇四

成长故事 2008-10-11 23:16:26 阅读519 评论25 字号:大中小

了解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选择最适合的你那一种。

1、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2、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

MS斯特娜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法学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在推崇卡尔威特教育法的同时,提倡根据孩子自身的习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于1914年写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3、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1870年8月出生在意大利安科地区的基亚拉瓦莱,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1907年开始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为了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法》、《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

长久以来,还不曾有过一个教育家,能将儿童期当作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蒙台梭利以科学的精神发现的“童年之秘”,也就成为了幼儿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一些崭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态度”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导引,使“教育”幼儿成为真正的可能。以上著作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结晶和集中体现,概括起

来包括九大方面:

1.“工作”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能够“开创生命、发扬生命”的特性。

2.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3.“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而自己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未来的强人。

4.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意愿。因为儿童们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

5.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来,驱使着幼儿主动地去接触环境,以满足成长的目的。

6.“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原因。

7.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的发展。当然这种敏感显露时间的长短和出现的迟早,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的,也无法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的根据之一。

8.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性行为,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孩子书写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

9.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

所有这些思想归结于一点,就是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使教育呈现全面性的秩序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孩子的缺点:杂乱、不听话、自私、吵闹、心神不定、幻想、爱说话、撒娇、贪玩、模仿、好奇心等,转而成为一位具有自我统御能力、有自信心与安定感、诚实、慎重、不使自己犯错、品格优良、富于正义感、拥有自发性纪律、在自由中守规律、听话、懂礼貌、能够正确使用自由、守规

矩的好孩子。蒙台梭利教育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 ,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

如下:、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 ,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

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 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 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

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

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

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这种思想构成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浅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特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只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

以儿童为主--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

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特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

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心爱乐园的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

感情。蒙氏教育的价值: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特梭利学校已遍及

一百多个国家。

目前在上海、北京及一些内陆城市,开设的蒙特梭利的幼儿园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良好的受训教师是办好蒙氏幼儿园的关键。在蒙氏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也是教师上岗的必备条件。蒙氏教学也因其对儿童心理的独到见解,对我们的非蒙氏幼儿园的教师也有相当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4、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

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古屋,其父经营着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天才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天才儿童。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

一书。

铃木才能教育的方针是:“为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敏锐的感觉/优良的能力,而孩子们学拉小提琴即通过小提琴来塑造人。”老师们都按这个方针,力图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高尚的人。

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纯洁心灵。只有促进纯洁心灵的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

力的最佳途径。

在此以前,美国普遍认为,小提琴的学习必须到八九岁才行,否则是学不好的。在亲眼看到了包括2-5岁在内的日本孩子们竟能演奏出难度大的巴赫二部协奏曲的情景,十分震惊,日本国内,在铃木等人的共同努力倡导下,才能教育也开始超越于音乐教育的范畴,向传统教育渗透了。报着“每个孩子能力的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从1984年开始,铃木先生在松本市郊区的小学尝试用“铃木教学法”,进行国语教育,对一年级一个班的40名学生进行了3年的实验教育。

无论是国语还是算术,大家都在教室里反反复复地练习学过的东西,而且每天逐渐增加训练内容。通过每天训练,在国语方面,当一册完成时,每个孩子都能和上书背诵如流,并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当然不考试,也不能作

业,只是每天让孩子们记日记。做算术也是同样,每个孩子都能迅速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通过充分的重复训练都能愉快地进行能力开发。在实验教育过程中,的确没有出现过一个孩子掉队,甚至连3个数都数不清的孩子,竟会变成发挥出色才能的孩子。但这个现实未受到重视,因它不是传统的教育方法而被葬送。

为了进一步发扬广大才能教育法,铃木先生写成了一本书——《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对才能教育进行了理

论总结。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采用灵活的培养方法,任何孩子的能力都会提高;

——为所有孩子提供受最高水平教育的可能性; ——若在幼儿时期培养能力失败,那就无法挽救了;

——生命力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原动力; ——教育越早实施,其效果就越好; ——在反复训练过程中能培养优越的能力;

——培养能力的好与坏与大小是由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决定的;

——教育培养能力,光教不能培养能力;

——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条件。

音乐才能教育的奇迹

你可曾看到过3000人同时进行小提琴演奏的情形吗?

在日本,从全国汇集而来的学生,按照从500人到1000人、1500人、2000人的规模,逐渐递增,最后达到3000人的大演奏,把表演大会推向最高潮。你又能相信这些演奏者多半是少儿,甚至很多是三四岁的幼儿,并且完

全没有经过统一的训练吗?

恐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演奏会了。这些无法言喻的精彩演奏使与会的所有听众都很受感动,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对如此众多年幼的孩子出色的演奏而惊讶,被那高超优美的音乐所感动。

同样的情形也曾感染了著名的音乐大师们。

1955年的某一个晚上,日本松本音乐学院等待着世界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合唱团的到来。在一个合唱队员无法置信,甚至怀疑是走错地方的家庭宿舍的小楼里,30名幼儿和小学生用小提琴拉起巴赫创作的《落第协奏曲》。

刹那间,合唱团的所有成员都显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他们万万想不到,巴赫创作的难演奏的曲子竟会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操作的小提琴中发出幽雅的声音。惊奇突然变成了强烈的感动。接着,孩子们又合奏了两三个曲子。然后,合唱团的指挥者达皮特教授说:“惊奇!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事,这回我想听一听前排小孩子们的独奏。”

被点的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拉了巴赫创作的协奏曲《协奏曲第一号E短调》,拉得非常出色。接着又点了第二个人的名字,是其中最年幼的一个。她拉了维特创作的《G.莫尔协奏曲》,同样精彩。合唱团的成员们对孩子们的演奏都感到无限的喜悦和激动。他们与指挥者都并排站在钢琴的旁边说:“让我们

一起唱吧。”

着装美丽的合唱队和优美的伴奏声使松本音乐学院的破旧大厅顿时边成了盛大的家庭音乐会。

另一个场景。1961年4月16日,在东京文京公会堂的舞台上,400名5至12岁的孩子手持小提琴,整齐的排好了队。他们在等待着20世纪诞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之

一、大提琴演奏家卡扎斯先生的到来。卡扎斯先生刚一进入会堂,当看到舞台上排列着的400个孩子,他就激动地一面高高地挥着手,一面就座。与此同时,舞台上一齐奏

起了《闪闪星星变奏曲》。

“好!——好!”

这位年迈的巨匠一面惊叹地睁大眼睛观看,一面连连不断地流露出赞叹之声。当孩子们演奏起波巴鲁得和巴赫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时,他的激动之情达到了顶点。

老先生被感动得哭了,眼里充满洋溢的讲话。称这是自己“亲眼见到的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激动的场面……” 人数众多的、年幼孩子们的合奏,简直如同一人独奏的那样和谐。这些孩子既不是精选出来的尖子,也没有经过其他什么特殊的训练。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令全世界关注的奇迹呢?

能力与遗传法则无关

有的父母常常这样一本正经地说:“我的孩子学习这样一来差,而人家的孩子却学习得那么好,那是因为人家的孩子家长都毕业于名牌学校,有好的遗传因素,而我只有认命啦!”

铃木对这样的说法抱怀疑态度,并不断开展实验性的教育,从而增强信心,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遗传法则,能力有能力法则。能力与遗传法则无关,能力是在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的。所有孩子由于遗传造成生理上的千差万别,这是事实。但不管怎样,各种能力都是根据出生后的环境条件获得的。与遗传有关的只不过是像哭声有大有小那样对环境条件的感受程度和好适应速度的不同而已。尽管这样,这些

不同也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消失。

这就是能力法则,该法则对所有孩子都是适用的。例如,生于大阪府的孩子们由于每天受父母大阪口音的熏陶,他们都掌握了大阪语的压抑顿挫和速度,能流利地说出大阪语。他们的大阪语言之所以运用到如此地步,是因为他

们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的。

在大阪的孩子们都具有掌握大阪语言饿能力,但在自由运用的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这种能力上的差异与遗传毫无关系。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遗传这种观念会严重束缚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人们往往把能力归结为遗传的原因是由于能力法则尚未广泛应用的缘故。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法不是根据能力法则来实施的,对孩子们开展的是与能力开发无缘的教育。

孩子受教育既然离不开环境,那么才能教育要早期实施,铃木先生认为,可能的话,最好从零开始。铃木自认为自己开发能力较晚。由于培养方法不当,在自己的能力提高上确定蒙受了重大损失。但他没有因此而失望,而是认为:不管年龄大小,以良好的方法进行训练,经过努力必然会提高能力。有人常向;铃木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家的孩子已经上了高中了,对他们进行才能教育还有可能吗?” 对此,他的回答是:“我是从17岁开始接受教育的。从我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接受才能教育的。重要的是要从表面上看幼苗开始精心培养,直到开花结果。”

针对有的人说:“每个孩子都有倾向性的素质。”铃木曾苦口婆心地劝解:“在人的能力上根本不存在特定素质这东西。”他认为,有的人之心所以把“倾向或不倾向于什么”也看成是本质性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把每个孩子的成长条件看成是一样的缘故,而实际上,即使人在几乎相同的条件下教育,也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

每个孩子除了身体条件有所不同外,他们所处的环境:家庭结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家庭的阶层关系以及气候、风土、文化等也不同,因而孩子的影响也决不是一样的。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孩子们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

由此,从幼儿开始就似乎出现了倾向或不倾向于什么这一特定素质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当环境条件一改变,也会使其倾向性突然发生变化。在这种表象的迷惑下,有的父母就贸然断定了孩子的“素质”,说出“我的孩子在这方

面不会有出息”的话来。

对此,铃木很是担忧,在他看来,心灵、感觉和性格是能力。这些能力是可以用一种教育方法去培养的。为了让人们明白这个道理,铃木几乎花了毕生精力去探讨它,并且用音乐教育的实践向社会表明:“任何一个孩子都有通过音乐达到高水平演奏能力的可能。”因此。他希望人们不要脱离本质东西,而且忙于探索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特

定素质”。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在《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中有这样节内容: 从遗传的角度来说,遗传学家肯定会说:“莫扎特是接受了优良遗传因子的人。”

但是,正因为遗传因子的优良,我才断言说:“莫扎特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而保证他成为好苗子的人们

将会怎么说呢?

下保证的人是在得知莫扎特在音乐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后才下保证的,并不是在出生时就知道了遗传因子的优劣而下保证的。当看到结果后才判断“这是个好苗子”,如果这样做遗传保证的话,恐怕谁都会做吧!如果你担保莫扎特是个好苗子的话,那么我相信,是可以把莫扎特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的。好苗子应是适合环境的灵敏度和速度都出色的人。正因如此,才能把农场扎特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我是这样认为的。无论怎么想要把他变成音盲,如果庙子不好,遍不能迅速而敏感地适应环境,因此,要想把按照预想的那样,将其变成世界一流的音盲,也要花相当大的力气。但是,由于莫扎特是个好苗子,我坚信使他变成世界第一流的音

盲,通过教育是能够办到的。也就是说,当莫扎特还是个婴儿时,每天当他哭泣时,就让他听跑调很厉害的唱片,如此教育的话,那么到五六对时。就会将他培养成一个唱歌跑调很厉害的孩子了,由于遗传赐与不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先天条件,所以会产生

出惊人的音盲状态。

人们早就谈论素质的高低,但却不是通过这对出生不久的幼儿进行测试而得出有没有素质的结论,而是等孩子长到四五岁甚至更大一些时,待看到他们身上具备的能力后,才能定其素质的高低。

因此,当开始被称作神童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平常人”时,人们就会说“他的素质本来就一般”。相反,当小时候不大起眼的孩子,日后发挥出很出色的能力时,人们往往只看成长的结果,将其与遗传联系起来,并据此判定

先天的优劣。

铃木认为,先天也还,遗传也好,说到底,这应该中指身体的生理条件而言。这方面的高低优劣确定是人一出生就存在的。而文化方面能力的高低却是无法了解的。

因为婴儿时文化方面的能力,既无法用语言去教,也不是有意识地去学,而是从孩子出生开始到两三岁这段极短时间里,能力的核心是要为其创造适应环境的条件,以便早期感知所处环境的一切。

这就是铃木所说的能力培养法则,它对所有的孩子都适用。总之,莫扎特也好,贝多芬也好,巴赫也好,不论是谁都可以变成音盲。只要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断言,音乐素质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天生的天才。另外从反面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把几个无可救药的音盲家长所生的婴儿培养成了具有卓越音乐才能的人才。

才能的作用:

铃木的才能教育运动始于1954年,开始是想在音乐方面证明“能力不是天生的”这一观点。铃木认为要教育孩子在音乐方面达到某种高深而优秀的程度,就要使孩子的大脑充分活跃起来,由此而获得的优秀能力,必定在其他

方面也会反映出来。

每年各种才能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共有1300名左右。其中,在小学生 里演奏高等科所学曲目,即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意大利协奏曲(钢琴)的学生约500名。

经过对这些在音乐上取得成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的成绩同样相当不错,他们几乎都是班里的班长或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说,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小学生们,在学业上也会发挥了出色的能力。

另外,一项对幼儿圆的才能训练班毕业幼儿(6岁)进行的智力测验来看,结果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平均的IQ(智商数)都是在160左右,而适龄智商应该是100。因此,铃木认为能力和智商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

他说:“能力就是本身所具备的才能,不论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只要是实际的能力,不管做什么他都会作为

生命的机能在起作用。”

当孩子问:“知道吗?”便回答“知道。”当问:“会吗?”的时候,则便回答:“不会。”像这种情况都不是能力,知道什么叫亲切,但是不能做到亲切待人时,也不能说是具备了这种能力。

即使有很多知识,但是没有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这只是徒有虚名,而没有能力。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要单看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是不能判断“是否有能力”的。在这一点上,具有演奏小提琴和钢琴方面实际能力的孩子,学校的成绩确实可以说反映了“真正的能力”。因此,铃木指出,那种既从事音乐工作,却有说“并不特别想当音乐家”,只要拉得差不多就可以的想法是错误的。既然要从事音乐工作,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方法愉快地培养出色的能力,那么音乐教育对智能也起不了多大影响。不论是谁,只要肯努力,已培养的能力都能够在其他领域发挥出来。

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在生命的作用下,将会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任何孩子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零岁婴儿的教育自然是从父母创造出的环境中开始的。

培养孩子的能力是地球上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中大责任。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重

要条件。除此以外,没有比家庭再好的条件了。

孩子的身体在生命的作用下迅速发育。同样,孩子的所有能力也是在生命的作用下,在家庭成员相互接触中不

断提高的。

婴儿在与家庭成员的日常接触中不断理解人的心情、增强感觉和掌握习性。他不分善恶美丑,他只有通过家庭

日常活动,才能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

为了尽量把孩子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感觉敏锐和能力强的人,家庭日常生活应该是欢乐的、充满爱心的,这是首要条件。创造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乃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出发点。

铃木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或有素质”的说法都是毫无道理的。对此,大脑心理学这一新的学也做了说明,认为刚出生的婴儿脑子里好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空的,大在以后每天生活的刺激下,脑细胞逐渐连接起来,形

成了能力。

所有孩子的能力都不是从上天掉下来的,而是适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出生于西方国家的,还是出生于东方国家的孩子;无论出生于非洲国家的,还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孩子,他们的能力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培养的。进而,在这些国家的各个地区又有不同类型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他们培育着与这些环

境相适应的千差万别的孩子。

一切事物的发展有其因必有其果,孩子的培养也是如此。在良好的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善良的、感觉敏锐的人;而在恶劣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非善良的、感觉迟钝的人。

这样一来,有人会说:“我们很难创造出那样的良好环境。”

其实不然,只有愉快的、温暖的家庭才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佳环境条件。否则就谈不上什么优越环境了。只是外表上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家庭不能算做是一个能培养好孩子的家庭。

5、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

多湖辉是日本二战以后杰出的教育家,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实际问题,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著有《母爱促进身心健康》、《管理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学习指导法》

等书。

5.世界上最著名而不为人知的她 篇五

百度百科上如此介绍小野洋子(Yoko Ono),她“是日裔美籍音乐家、先锋艺术家,约翰·列侬的第二位妻子。”作为音乐家和先锋艺术家我们可能很难说清楚她究竟都有哪些作品,但我们都知道他是列侬的妻子,她真的很有名。就像列侬说的那样,她是“世界上最著名而不为人知的艺术家:每个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

列侬是1966年9月在伦敦观看小野洋子表演行为艺术《切片》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这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的。而洋子第一次表演《切片》是在两年前,当时她已经是纽约前卫艺术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作为激浪派艺术家(但她自己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属于激浪派),小野洋子在上世纪60年代曾参与了《激浪电影选集》(Fluxfilm Anthology)的拍摄。德国艺术家沃尔夫·维斯泰尔、韩国艺术家白南准都参与到这一系列片子拍摄中,电影由激浪派艺术创始人乔治·麦西纳斯剪辑,由37个10秒至10分钟不等的短片组成。

创作于1965年的《一(火柴)》(One)片长5分6秒,镜头是固定的,呈现了一根火柴从点燃到熄灭。由于采用了慢镜头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火柴从划燃到熄灭的每一个过程,火柴头如何与火柴盒摩擦,火势如何沿着火柴棒蔓延,最终如何熄灭。片子从头到尾都锁定在火柴盒周边,有时燃烧的火柴棒还会跑出镜头,我们只能看到拿着火柴的指头,却看不到那是不是小野洋子,占据整个银幕的火柴被自己的光照亮、吞噬。在1966年的35秒钟的短片《眨眼》(Eye Blink)中,镜头锁定在洋子的左眼,整个片子只是眼睛由紧闭缓缓张开的过程。在制作于1967年的同名短片中,我们仅能看到屏幕上不停跳动的数字,从1到100,不断重复,直至数字叠加至1000,短片结束,时长约1分钟,这两个同名作品却给人以完全相反的感受。被收录在《激浪电影选集》中还有一件小野洋子的作品是创作于1967年的《四(末端)》(Four),片长6分15秒,根据画面我们可以推断出所有的演员都是全裸出镜,不过我们只能从身后看到他们的屁股,对,光屁股,他们原地踏步,屁股不停的扭动,数不清究竟换了多少个屁股,这部影片建立了洋子对人体的兴趣和以电影这种媒介来表达的创作手法。这件作品让英国电影审查机构大为不满,也使得列侬的粉丝更加无法接受这个他们眼中的艺术骗子。

以上4件作品或许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但随着2008年小野洋子首次中国个展在位于上海的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中国观众也有机会看看这个著名艺术家究竟都做了些什么。此次展览中就有创作于1970年的25分钟电影《苍蝇》(Fly)。该电影曾作为先锋派电影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苍蝇》中一位女士似乎处于昏睡状态,与安迪·沃霍尔的《沉睡》不同的是,这个女人只是背景,电影的主角是一只苍蝇,镜头随着苍蝇停留在该女人身体的不同部位,。整部影片没有声音,甚至有些无聊。苍蝇轻微的运动带出的情色意味,带领出“她”身体的静寂中暗含着某种能量。小野洋子把这描述为自传体的篇章,而且选择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精妙方式来表达她自己。

探讨侵犯隐私这一话题的影片《强奸》(Rape)完成于1969年,不过电影本身的内容并没有标题这么的直白暴力。摄制组随意挑选了一位在街上遇到的妇女作为拍摄对象,并一路尾随直到她的住处,这是一个居住在伦敦但讲着德语的女人。作为一个路人,莫名其妙被一群人跟拍,她虽然表达过自己的不满,但是她不会说英文,不过通过她的行为我们可以体会到她的感情变化:好奇、配合、沮丧、愤怒。这种偶遇的拍摄,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述方式。

与《强奸》的拍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拍摄于1970年的《羽化登仙》(Apotheosis),小野洋子和列侬坐在热气球内一同升入一座小城镇的上空,此时摄像机就跟随着他们随行记录,至于什么被拍摄,什么不被拍摄似乎并不会按照剧本来,这一切都是随机的。摄影机成为了观众的眼睛,成为观察的工具。

其实录像艺术是小野洋子较为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影像为她诗意的表达和难以言喻诉说提供了特殊的出口。从最初按照脚本指导观众如何感知和想象一部影片,到后来打破传统叙事的拍摄,在简单的画面背后总蕴含着更深刻的东西。

上一篇:关于地中海风格总结下一篇:客房服务员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