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2024-07-07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通用8篇)

1.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篇一

将熟未熟的红苹果

——大学生恋爱分析

有人说,大学是恋爱的季节。然而,正值青春韶华的大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并不是很全面,甚至有些存在很大的误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大学生又应如何对待爱情、追求爱情,这是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恋爱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调研

经过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以及工作期间进行的系统调研,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了解到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基本现状,具体内容如下:

1、爱情至上,且公开化。有些同学把爱情放在第一位,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的极点,认为“没有爱情,活着就没有啥意思”,整天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漠然处之。在恋爱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的消极影响,有的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有的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而且一旦失恋以后就悲观厌世,精神萎靡,认为从此生活没有了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在恋爱中,一些同学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表现得越发投入与大胆,在教室、食堂、操场等公众场合旁若无人,拥抱,或者亲吻。这种表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2、恋爱周期短,频率高。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恋爱中的“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成功率低,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视为在经营“实验田”,“恋爱专业户”也出现了。频繁地更换恋爱对象成为了一种时尚。甚至有人以计算自己在大学期间交往了几个朋友为乐。

3、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不切实际的浪漫与完美。受电视电影、言情书籍等的影响,大学生虽然基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仍然为了追求浪漫挥金如土,曾有案例,有同学为博女朋友一笑,大办生日宴,一晚上花掉2000多块,而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600。

4、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据调查统计,以最终结婚建立家庭为目的而谈恋爱的大学生只占30%,恋爱目的多种多样,有觉得别人都谈恋爱自己没有谈没面子的,有为了摆脱寂寞的,甚至有为了打赌去追求某个女生的。他们只注重恋爱过程的情感投入和体验。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这种缺乏责任感的恋爱其实十分危险。

5、恋爱悲剧增多。恋爱缺乏责任感,导致恋爱走入婚姻的机率较低。有很多大学生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爱情至上,厌学、旷课现象增多,严重的甚至不能顺利毕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也有的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弱,而期望值又高,易冲动,一旦失恋或受到打击,往往造成爱情悲剧。

如上所述,我院恋爱的学生比例也不低。在这些学生中,不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情侣。但是,也存在较多因为没有处理好恋爱问题,而导致学习、生活一塌糊涂,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以至于想要退学,远离校园的个案。当然,最后在学院领导,辅导员的关心帮助下,问题得到了基本圆满的解决,但是,这些案例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做为辅导员,应该怎么去为学生在感情问题上,做一个好的导向,在学生遇到感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其排忧解难。

二、案例分析

1、人物:我院木木、另一学院女生琳琳

2、基本情况

我院学生木木来自四川宜宾一个偏远的山区。木木成绩较好,口才也不错,算得上一个帅小伙。进校的时候,木木本来有满腔的抱负,准备在大学里大展鸿图,并且加入了学校学生会,然而,在一次学生活动中,木木认识了其他学院的一个城市女生琳琳。琳琳主动向木木表示了好感,没有多长时间,两人就手拉着手,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成为众人眼里甜蜜的情侣。

然而,两人时有小吵小闹,木木家住农村,上大学其父母只承担了基本的学费,生活费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奖学金和平时的助学金,琳琳对这个就有很大的意见,总觉得自己的男朋友不够潇洒,比如琳琳生日,就希望木木能够请自己寝室的姐妹办个生日派对,然而,这笔开销对于木木而言,无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木木为了让琳琳开心,跟同班同学借了1000块钱,请琳琳寝室所有姐妹吃饭、泡吧,自己则啃了一个月馒头。还有,琳琳家境较为优越,也没有为以后的工作发愁,在大学期间,根本没有考虑以后继续深造,也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英语等方面,因此,琳琳空出了一大把时间,希望木木能够多陪她,而木木进校伊始,就为自己定下了大一过四级,大二过六级,考研等等目标。经常因为木木要去自习室,而琳琳要求去逛街,造成两人之间的争吵,到最后往往是木木妥协。以至于到大三,木木才勉强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临近毕业的时候,矛盾更加突出。琳琳因为家里的关系,早早签了一家条件较好的公司。而木木却因为大学期间落下了很多功课,不但要补修,也成了找工作的瓶颈,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此时,琳琳家里也得知了他们两人的情况,本就对木木的农村人身份不太认同,再加上木木连找工作也成了困难,立马提出反对。而琳琳此时,也开始改变了对木木的看法。木木在她眼中的光环渐渐褪去,不再是那个口若悬河,神采飞扬的学生干部,用琳琳的话来说,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值得信任与托付终身?

琳琳开始避开木木,开始说要补习英语,后来干脆回了家。并且,与其另外一个男同学有密切的接触。木木一方面因为找工作不如意,另一方面,也因为琳琳的态度开始心慌意乱。木木认为,他跟琳琳之间是有深厚感情的,因此,对于其他同学告之他说琳琳与另一个男生有较多接触时并不相信。然而有一天在校园里,木木终于发现琳琳与该男生手挽手散步,而不是之前跟木木说的去自习。木木冲动的跟该男生大打出手,差点把对方的牙齿打掉。

木木说对这段感情付出了太多,他努力想挽回,然而琳琳拒绝再见他。木木心灰意冷,每天除了在寝室睡觉,就是到琳琳寝室下等琳琳,寝室同学不给其打饭就不吃,疯狂地给琳琳打电话,终于有一天,当琳琳在电话里骂他孬种,并关机以后,木木一口气喝了一整瓶白酒。

发现木木昏迷以后我们立即把其送到医院。当时已经是酒精中毒,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了抢救,不幸中的万幸,木木终于清醒过来。然而,木木拒绝与我们交谈,沉默,还是给琳琳打电话,然而琳琳还是拒接。

在这种情况下,学院领导以及辅导员用真心去关怀木木,在其住院期间,为木木熬粥,每天到医院看望木木。木木终于在一次大哭之后跟辅导员道出事情原委,辅导员没有立即批评或指责木木。等木木出院,心情较为平静以后,才与木木进行了多次细致的谈话。先是从木木的观点去分析琳琳的想法,告诉木木,他们的爱情没有坚实的基础,是经不住考验的,一旦遇到现实的问题,立即会土崩瓦解。并且举了很多现实的例子,让木木明白,这么些年来,为了这段感情,木木已经失去了很多机会,现在面临毕业,木木更应该考虑的是就业,只有有了现实基础,才有可能盛开爱情之花。

3、结局

最后,学院领导与辅导员为木木争取了了一个较好的就业机会,木木也及时的调整了心态,在笔试与面试中展现了较好的一面,最终如愿获得OFFER。签约以后,木木跟辅导员说:因为这段不成熟的爱情,使他失去了很多,但是,因为学院领导的关怀,让他及时的走了出来。他很感谢学院,感谢辅导员。他会努力的学习与工作,并且也会期待日后找到真正属于他的爱情。

三、创新思路与建议

这个个案有点极端,所幸的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校园里还有很多谈恋爱的情侣,当然不是说每一对都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但是,大部份的校园恋情,都对学生的学业,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和管理,使学生们对恋爱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大学生活中去,争取早日成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导向引导,尤其是婚姻法知识教育。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恋爱与否和学生的理想、事业心紧密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追求事业、理想和前途,使其认识到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只顾儿女情长,荒废学业和前途。其次,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再次,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大学生的特点是年轻、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但是其各方面还不是很定型,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一是要通过利用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卡拉OK、文艺演出、漫画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身心;二是加强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婚姻的态度,调节同学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3、开展性道德、性健康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普及生活和心理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的健康。同时,要重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对个别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恢复信心,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4、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恋爱行为。对大学生谈恋爱要加以教育、管理和约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能只是当有的大学生恋爱越轨时,才加以处理和强调,平时则放任自流。要制定出规章制度、处理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而且严格执行,严肃纪律。

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浪漫和憧憬,随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恋爱问题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方面。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了校园内现实的问题。没有爱情的学业固然有点枯燥乏味,但离开了学业的爱情,如同在沙漠中播种,缺少坚实的根茎和内容,迟早会枯萎的。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做好该完成的事情,才能使人生更加丰富、充实和有意义。大学生们,发奋发图强吧,事业爱情双丰收定在我们奋斗后的明天!

2.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篇二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案例,试析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朝气蓬勃, 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愿景, 他们同样可以成为祖国的未来和栋梁。但由于家境的贫寒, 经济上的拮据, 他们的成长会面临更多的坎坷。高校除了要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外, 还要对其政治思想进行开导。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发文件强调, 把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与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一些挑战,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的政治思想调查

1、调查对象

笔者从几所高校随机抽取6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各300人。贫困生的标准参照教育部和财政部对贫困生的认定办法, 并结合各院校实际情况制定。抽取的贫困生中, 男生154人, 占51.33%, 女生146人, 占48.67%。非贫困大学生中, 男生144人, 占48.00%, 女生156人, 占52.00%。本次测试最终收回573份问卷, 回收率为95.50%, 其中有效问卷566份, 包括贫困生279份, 非贫困生287份。

2、调查结果分析

(1) 贫困生的政治态度总体稳定

在当前发展环境下, 高校贫困生的主流是好的, 他们基本上认可国家的政策方针, 拥护党的领导, 并积极向党靠拢。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 共产党员占23.33%, 入党积极分子占35.33%, 另外还有29.33%的人一直在努力争取入党, 这表明贫困生总体上信仰共产主义, 政治态度总体稳定。当问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有信心”时, 贫困生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将在21世纪发展壮大, 贫困生普遍认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 部分贫困生的价值观有所动摇

价值观是人对生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影响着人的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形成。价值观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制约。调查发现, 由于出生贫困, 一些贫困生的价值观有所动摇。关于“诚信”, 有9.3%的贫困生选择只有在严格的监督下才诚实守信, 否则就不讲诚信。少数贫困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扭曲, 这表现在他们的人生目标过于功利, 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调查问卷中, 关于“人生目标”的设定, 有7.3%的贫困生认为赚钱是第一目的, 其人生目标是“衣食无忧”。一些贫困生在申请学校补助时, 会虚构一些事实, 有的甚至撒谎。

(3) 极少数贫困生的道德水平滑坡

道德观的形成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 高校学生的道德观整体是好的, 但也有极少数贫困生的道德水平已经堕落, 深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由于经常处于贫困状态, 极少数贫困生害怕一直贫穷, 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盲目攀比, 走拜金主义路线, 有的甚至堕落到犯罪的深渊。调查发现, 在回答“如何看待通过不良渠道获得的金钱”时, 有3.7%的贫困生认为只有没有被法律追究就可以为之, 有2%的贫困生说不准自己会不会做, 还有1.5%的贫困生认为只要能得到钱, 没什么不可以做的。对比还发现, 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容易受金钱诱惑。

二、以案例为基础试析贫困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1、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优化育人环境

建设一批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 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特别是国家和高校对待贫困生的政策, 及时对贫困生的心理困扰进行指导和帮助。班主任或铺导员要定期看望贫困生, 经常和贫困生谈心, 教育贫困生要自强自立, 不能自暴自弃, 让贫困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 向贫困生周围的同学了解其生活状况, 掌握一些贫困生的生活习性, 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另外, 高校还要在校园环境方面入手, 大力优化育人环境。优良的育人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 培养好的校风、学风, 发挥学生会、班集体、社团组织的作用, 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 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的氛围, 逐步消解经济困难对贫困生造成的精神负担。

2、让贫困生参与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培养贫困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有效方法。实践锻炼可以让思想教育的空间发生变化, 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可以是实践的参与者, 二者在实践中形成互动, 增进了解, 改变了以往受教育者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教师的指导下, 贫困生结合老师的要求, 参加各种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对于提高贫困生的思想水平是很明显的。首先, 实践锻炼让贫困生深入生活, 了解社会现实, 树立起劳动的观念, 贫困生可以加深道德认识, 提炼自己的品格, 进而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其次, 通过实践锻炼, 贫困生的生活技能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在实践锻炼过程中, 贫困生可以进一步融入学生团体,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因此, 高校应该充分为贫困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 多与社会组织合作, 建立起锻炼贫困生的长效机制。

三、结语

贫困生也是校园的一部分, 他们也可以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由于种种原因, 贫困生一直是高校内部的一个弱势群体, 高校应该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目前, 我国高校已经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当然, 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未来其方式方法还需要逐渐探索。在21世纪的今天, 高校逐渐以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方法对待贫困生的教育, 贫困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就一定能得到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志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途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5) :109-110.

3.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篇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法;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必经途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我们以正确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我们的进步。因此,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尤为重要。“案例教学法”就是比较完善有效的一种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为特征的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联系现实的对比,以培养被教育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并由此确立正确价值观。“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教学中,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与其周围环境所进行的信息交互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重视合作、讨论等方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建构能让学生进行理解、交互的环境,通过学生在此环境中的感知,去影响其对相关事物的看法。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教育过程中,实现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讨论、分析热情,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利于改善教育活动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想政治思维的发展。

二、“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1.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所涉及的问题与个人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因此,在其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音频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充实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通过对所提供资料、案例的分析、探讨,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内容与自己的密切关系,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理论与社会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既要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联系社会实际,针对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关心的各方面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答。“案例教学法”中,教育者往往依据将要进行的教育内容,精心选取学生感兴趣、有社会代表性的案例,通过的案例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教育者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现实,而学生在讨论、分析、解决教育者设定的问题的过程当中,也不断领悟理论的精髓,自觉将其运用到思想活动和事物分析之中,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并灵活运用。

3.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为了将“案例教学法”合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会密切关注当下社会发生的重大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紧扣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体现时代的脉络。将具有时效性的案例引入课堂分析中,学生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便能随时掌握天下大事,追随时代的潮流,关注时事焦点,分析当今社会,从而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无奈局面,让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者关注点、学生思维眼界都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时代步伐。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相结合

矛盾具有两面性,世界上不会全是正面案例,也不会全是负面案例。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代,经过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一方面对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成为我们认识完整的、真实的世界的一个途径。通过对反面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学习者对社会产生合理的期待,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从而在思想上产生“预防免疫”效果,提高辨识是非的能力,增强思想上抵抗消极信息的能力。正面案例则有助于学习者感知社会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留内心的“真、善、美”,在对正面案例的分析中提升对世界、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坚定自己的信仰,走好自己选择的道路。同时,在正反案例选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注意比例。

2.道德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道德与法制自古以来在我国就备受推崇,尤其在当今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道德与法制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社会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传递道德与法制理念,提高学习者的道德水平,增强学习者法制观念。二者合理结合,才是在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要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在案例的题材选择上要注意道德和法制的结合与平衡,在案例的分析中要注意道德和法制的多重角度审视,在对案例分析结论的总结时,不仅要体现道德的说服力,还要体现法律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1]刘有为,冯文全.案例教学:德育中不容忽视的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篇四

学院(部):姓名:

案例标题:

案例类型: □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帮困助学

□就业指导□学习指导

案例描述:(字数300-500字)

正文字体:仿宋小四,1.5倍行距

案例分析:(字数400-600字)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1.5倍行距

解决方案:(字数800-1000字)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1.5倍行距

理论提升:(字数500-900字)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1.5倍行距

5.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篇五

一等奖

积淀底蕴、以文化之——打造“前湖”文化品牌 繁荣发展大学文化

目标化牵引、课程化建设、特色化服务、规范化推进 ——以“大学生村长助理服务团”为平台 创新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3+1”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

树道德标杆、建精神平台,弘校园正气,谱感动之歌——记“感动昌航”魅力大学生评选活动

追寻先烈足迹,挖掘红色资源,弘扬井冈精神,唱响红色旋律—— “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社会实践活动

八年兼程、军魂育人

实施“1+3”模式选聘辅导员,创新辅导员用人思路及方式

实践双惟、赢在终点、积极构建高校素质教育新模式 ——双惟实践班

孔目湖讲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新模式

立足赣南老区,扎根客家摇篮,坚持以“精气神”文化办学育人

二等奖

井冈山大学 2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 3 江西理工大学 4 江西教育学院 5 江西师范大学 6 华东交通大学 7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8 南昌工程学院 9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10 南昌工程学院 11 宜春学院 12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14 景德镇陶瓷学院 15 华东交通大学 16 江西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好载体——音乐舞蹈诗史《井冈山》

建设网上党支部,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建立学生工作“师生网络互动平台” 家庭生日party “感动师大”人物评选

建立互学互帮机制,实现共融互补目标 “爱心超市”搭起连心桥

创新文化建设载体 打造水文化品牌,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运用“PDCA循环法”,创建“星级党员责任区”,实现“一名党员一面旗” “新闻热点课堂面对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之创新实践“道德法制剧”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的运用

网络面对面——构筑三位一体的绿色空间,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 一次特殊的家访

构建永葆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新机制 传承绿色梦想,引领思政新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案例

南昌大学 18 南昌大学 19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1 九江学院 22 江西理工大学 23 江西农业大学 24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25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26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28 江西师范大学 29 江西农业大学 30 江西蓝天学院 31 宜春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实施文化育人自助模式,培育有文化的国际使者—“周末之约•文化快车” 红为魂、诗为形——“红诗会”引领校园红色文化

国旗日日升、好事月月评、红歌年年唱——围绕主旋律构建德育长效机制

“四个一”特色活动,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形势政策网络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成长创新工作案例

一重身份、双重管理、多个舞台 “一联系一”模式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

沐浴经典,成才成人教育工程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昌海特色”国防生培养模式

让心灵阳光普照

创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构建讲师团,夯实素质基础

全省首家心理沙盘的启用使心理咨询工作取得新突破

神奇的“优点轰炸”——基于寝室的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之一

建立三级预警干预网络,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 1 江西蓝天学院 2 江西蓝天学院 3 赣南医学院 4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5 南昌大学 6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7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9 赣南医学院 10 南昌航空大学 宜春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唱响青春,歌颂祖国,以青年的名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

三等奖

以“特色示范楼”建设为载体,提升公寓文化品位,强化宿舍育人功能

组建全国首家残疾学生社团,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发展舞台

励志照亮人生、服务奉献社会——用红色苏区精神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 “133”模式探索

五项措施打造高素质专职辅导员队伍 以青年的视角走近青年,以青年的声音引领青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契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开展辅导员读书活动方案案例 班级“挂钩”活动育人谱新篇

爱心传递,让生命更坚强—— “贫困大学生励志文化周 ”社团建设创新案例

聆听学者心语,感受思想魅力

做好主题班会教育,助飞大学生健康成才

建立心理委员工作站开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机制

江西农业大学 15 井冈山大学 16 江西师范大学 17 南昌航空大学 18 井冈山大学 19 江西中医学院 20 上饶师范学院 21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24 华东交通大学 25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6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7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8 江西师范大学 29 江西中医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学长辅导制度建设与实践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青年和谐成长——教育学院《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案例 加强网络舆情机制建设,发挥网络思政教育功能

洞悉学生思想动态,引领学生时代潮流——记卧龙网网络思政教育 做特殊“减法”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打造学习法律知识的奇葩——“今月说法”特色创新活动

利用历史人物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浅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实践 全面启动“新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开展“六个一”活动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

公寓运作模式

思想碰撞,让廉洁在青春里扎根 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构建以区校共建为主要载体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问题解决取向心理咨询理念在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应用的案例报告

春风化雨引领校园舆论,润物无声创新思政教育

“5+2”学生党建工作法的科学实践 原创诗歌朗诵会

让民族之花开得更加鲜艳——大学生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 景德镇陶瓷学院 31 赣南师范学院 32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34 赣南医学院 35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37 江西蓝天学院 38 江西理工大学 39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40 南昌理工学院 41 赣南师范学院 42 江西蓝天学院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44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45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用典型引导大学生创业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加强学生信息宣传员队伍建设,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武装当代大学生——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全过程课堂参与教学法为例

班级本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的新探索---班级心理保健员模式

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

在学生社团设立团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创新典型教育,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典型教育见成效

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映机制 寓教于乐,在快乐中成长

走出集体习得性无助的困惑——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案例报告

创新思政工作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精心营建心灵港湾

组建全省首家“爱心流动血库”,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

服务学生发展,厚德致用促进成才----我院“爱心社”的创立

用名家诗篇滋润学生心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活动创新案例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学生抗挫折教育新模式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47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南昌大学 49 赣南医学院 50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51 上饶师范学院 52 九江学院 53 江西师范大学 54 九江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56 江西中医学院 57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58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60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61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62 南昌航空大学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课堂时政教学”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开展“警民共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前湖诗会、海纳百川、感悟心灵:弘扬高雅艺术,构筑青年学生文化的人文高地

用论坛搭建平台,用团队凝聚力量——打造专家型辅导员队伍

以课堂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专题为形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养成教育方式,构建素质培养途径 大学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创新实践 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认识自我,寻找人生不灭的灯塔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创新 突出“高职”中心,承扬传统文化,丰富时代精神

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拓展思政教育新途径

用心指导、用爱奉献——学生的感恩教育

与团队意识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案例 大学生社交恐惧问题心理咨询个案一例 创新创业教育主导作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江西中医学院 64 赣南医学院

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活动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案例

6.思想叛逆性学生教育案例 篇六

内容提要:

现在农村中学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并且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出去打工,工作繁忙,还有一些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很少自己教导孩子。许多的学生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隔代教育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他们自私自利,不明事理,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不知所措。而且叛逆思想逐渐形成,喜欢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如果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对他们进行教育,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将会使他们一生受益。以下是一些具有叛逆思想的学生通过班主任正确引导转化的案例。

一、背景描述

1、八年级开学的第一天,一位家长领来了一个学生来到我面前,恳求我收下他的孩子。那是一个其他班主任都拒绝接受的学生,名字叫许洋,身材不高,但很结实,皮肤黝黑,一看就是长期在外面玩晒太阳造成的。七年级时犯下了太多的错误,调皮捣蛋,并且上网成瘾,翻越围墙更是家常便饭,屡教不改,老师们看到他都非常头痛。孩子的家长也恨铁不成钢,他父亲怕我不收他并当面保证:说如果他再不听话,就要打死他。看到他父亲愤怒和无奈的眼神,我暗下决心,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收到了班里。

2、学校的一次运动会上,我所在的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一个叫朱明的学生在几个项目上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可他在平常的学习中,表现很差,不少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爱讲小话,打瞌睡,整天无所事事。对学习厌烦,平时仗着自己身强体壮,欺负其他同学,甚至连老师都不放在眼里。

二、存在问题

许洋进班后,我发现这个学生虽然很调皮,但其实很聪明,由于是单亲家庭,缺少母爱,所以脾气很倔强。而他的父亲是个大老粗,脾气暴躁,动辄打骂孩子,这样就更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处处和老师家长对着干

通过调查发现,朱明的父母长年不在家,且两人感情不好,经常吵架,又疏于管理,教育不够,对孩子的心灵伤害很大。从小学开始,朱明就不愿意读书,说就是不让他们高兴,而且还有一定的暴力倾向。

三、教育过程:

针对前者,我主要采用感化与鼓励相结合。有一次,他犯了错误,我及时通知了家长,并在一边反复劝告家长对待孩子要耐心,不能一味打骂;要让他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缺点,并帮他改正。听我的劝说后他若有所思,后来他父亲当着我的面告诫他说:只要有进步,遵守纪律,今后绝不打骂。从此以后,经过他父亲和我对其心灵的沟通,发现许洋比以前听话了许多,而且看我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份感激。我一边鼓励许洋认真学习,并让他担任劳动委员。每当他有些许进步,就及时表扬。从此,他变了,开始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一年后的期末考试,还进入了全班前十名。

对于后者,我主要采取心里引导,让他看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优点。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价值。抓住开运动的机会,我和他进行了几次长谈,肯定了他在体育方面的天赋,大力表扬他在体育方面的爱好和成绩。并且介绍他加入学校的体育训练队,鼓励他争取在中考时作为体育特长生录取。从此,他有了信心和目标,训练尤其刻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安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他取得了铅球和铁饼两项冠军的好成绩,并打破了当时的记录。有了精神上的寄托,有了目标,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变了一个样。与同学们的关系也逐渐好了起来。最后在第二年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被车胤中学录取。

四、分析评价

(一)、爱心,让顽石点头

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初中的许多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过多的批评与责骂,会让他们更加厌烦,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如果班主任能够多关心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在友善,宽容,平等的环境中,他们会成长得更好。

(二)、赏识,让枯草发芽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予鼓励和赏识,从他们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着手引导。给学生打开另外一扇窗,让他们带着自信和祝福上路,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班主任工作也不能一成不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顽石也会点头,枯草也会发芽。

7.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篇七

一、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可能性

(一) 法律案例的特点

法律案例的编写严谨、典型, 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正确使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并培养其法律意识,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故事趣味性强, 且情节复杂。

法律案例以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主线, 内容涉及经济、恋爱婚姻、劳动以及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等。法律案例中人物间的激烈冲突, 很容易吸引学生跟随着冲突的发展, 去思考主人公应该怎么做, 不应怎么做, 进而会把相关信息反馈给自己, 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则会水到渠成地成为学生选择的行为准则。

2. 具有真实性。

法律案例是发生在生活中甚或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 它的真实性特点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更大的震撼。马加爵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点琐事连杀四名舍友, 是什么让天之骄子变得如此残忍?马加爵临刑前与记者的一番交谈道出了悲剧发生的缘由:人没有理想没有抱负, 就很容易在意生活中发生的琐事, 就很容易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而斤斤计较, 胸无大志是人生的一大悲剧[1]。

3.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法律案例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个时代的法律案例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诸多社会问题, 透过这些问题能够看到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状况。针对人们的思想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是思想教育的应有之意。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 但是教育繁荣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一就是在校大学生屡屡出现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 并且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 其中以财产性问题居多, 这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发展经济不可忽视人们的思想教育, 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二)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实效性弱化。

重利轻义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弱化的主要表现, 因为随着高校的扩招, 每年大学毕业的人数急速增长, 但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增长过快的毕业生人数与社会的岗位需求严重脱节,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在就业利益的驱动下, 在校大学生自然更青睐专业知识这一硬实力, 忽视思想素质培养这一软实力。合适的法律案例的展示, 能够使大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事先做人!

2. 大学生对思想教育理论的正确性存在质疑。

在学校, 大学生听到的是教育者对“诚实守信”的溢美之词, 在校外, 大学生看到的是某些不法经营者投机取巧赚取巨额财富。耳听与眼见的巨大落差使得大学生质疑思想教育的正确性。当我们把大量因不“诚实守信”而落入法网的法律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从内心反思良好的思想品质对事业的影响。

总之, 鲜活的法律案例因其特有的优势, 能很好地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弥补大学生思想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中单调枯燥的不足, 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能够与思想教育互融共促、有效整合。

二、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价值观、理想观、道德观、法制观、爱情观等很多方面的教育, 法律案例对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 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能够起到指导与预测的作用, 不同类别的法律案例能够指导大学生的行为, 让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受社会上享乐思想的影响, 在校的大学生物质攀比心理严重, 盲目攀比导致近年来大学生财产性犯罪逐年递增。王某为了给女朋友买生日礼物, 不惜把曾家教过的一名11岁小男孩绑架;周某为了买一款更高档的手机, 不惜拦路抢劫……法律案例的展示能够让大学生预知绑架、抢劫的法律后果, 畏于法律的严惩而谨行, 进而自觉树立有法必依的法制意识。

(二) 能够纠正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

中学时期重视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对价值观教育有所不足, 再加上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进入大学以前学生的价值观往往是不成熟、不系统的, 所以大学时期成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进入大学后, 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明显增多, 因此他们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必然会受社会中一些黑暗、腐朽堕落的人和事影响, 使得不少大学生面对诱惑时迷失自我, 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法律的强制性使得大学生不得不考虑违法犯罪的代价, 在对得到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权衡之后, 不得不扭转错位的价值观[2]。

(三) 能够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的态度

对潍坊科技学院、潍坊学院、潍坊教育学院等十所高校调查显示, 恋爱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因爱生恨, 毁对方容貌的有之, 杀死对方的有之, 大学生对待恋爱的迷茫,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

法律案例蕴涵的丰富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进而能够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使之自觉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所以, 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是必要的举措。

三、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途径

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 恰当地援引法律案例, 能够极大地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在这一措施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 整合方式应多样化

要做到把社会的主导思想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指导思想, 教育方式应多样化。信息网络化是时代鲜明的特点, 大学生也喜欢从网络获取信息, 所以实现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首选方式是利用校园网络平台, 实现案例的网络化;其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选取恰当的法律案例教学也是实现两者整合的重要方式;再次, 通过墙报、宣传栏等校园文化宣传法律案例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警示作用。

(二) 整合应选准契合点

法律案例能否起到预想的思想教育作用, 找准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契合点是关键因素。要选准两者的契合点,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准确掌握大学生思想困惑的原因。

只有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困惑, 找到问题的根源, 才可能对症下药, 我们选择法律案例进行宣传教育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譬如, 针对大学生对待爱情的盲目与盲行, 开设一个爱情专题法律案例的宣传, 会激荡大学生的灵魂, 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王某与美丽的空姐邂逅, 并一见钟情, 之后展开猛烈的追求, 不知美丽的空姐已是有夫之妇。但空姐为了报复花心的丈夫答应了王某的追求并开始了同居。王某为了讨空姐的欢心时常牺牲工作时间与她相聚, 从此对工作心不在焉, 最终丢了报社首席记者这一难得的职位, 工作没了, 收入没了, 美丽的空姐也因此离开了王某, 王某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王某一气之下将俩人亲密的照片上传到网络, 美丽的空姐因此被航空公司开除。空姐气不过, 一纸诉状以王某侵犯其隐私权、名誉权起诉到法院, 法院经审判判决王某承担1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 王某与空姐最终两败俱伤。这一法律案例促使大学生不得不进行反思:学业爱情, 孰轻孰重?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游戏爱情最终会导致什么结局?这种真实的法律案例援引入教学过程中,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充分挖掘法律案例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

法律案例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法律知识, 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譬如, 盗窃、抢劫、绑架等一类的财产性犯罪, 折射的是大学生的拜金主义思想;侵犯著作权一类的犯罪折射的是大学生的诚信思想;侵犯隐私权、名誉权一类的案件折射的是大学生尊重他人的思想……要实现法律案例的思想教育功能, 必须充分挖掘蕴涵其中的教育内容。

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对法律案例的筛选, 充分发挥在两者整合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譬如, 发现大学生周末、假期兼职打工上当受骗的现象, 选择劳动合同纠纷方面的法律案例对大学生加强安全防范的思想教育[3]。

(三) 变革大学生思想评定方式

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评定实行严格的加减分制, 比如, 参加院级歌咏比赛得一等奖加10分, 二等奖加5分, 三等奖加2分;参加院级体育比赛加2分, 参加市级体育比赛加10分, 参加省级体育比赛加20分……得分越高思想评定成绩越高, 这种思想评定方式严重背离了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的目的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 把社会的主导思想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 进而外化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行为。在我们学校教学实践中, 对大学生思想的评定与上述加分因素脱钩, 而对思想道德进行“纯粹”的评价, 力求摆脱“功利”的影响。

(四) 学校领导要重视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

利用法律案例进行思想教育, 必须要搭建优良的宣传平台。宣传平台的搭建, 需要资金的支持, 而学校领导的支持是资金获取的先决条件。没有相应宣传平台辅助, 法律案例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就会成像水失去了源头、树木失去了根本。同时, 学校领导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人力资源, 积极与司法部门联系, 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近距离聆听法律案例的机会, 真正做到法律案例进大学生的眼、入大学生的耳、进大学生的心。

摘要:法律案例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在高校育人过程中, 法律案例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互融共促、有效整合。在两者整合的过程中, 要注重找准整合的契合点, 注重整合方式的多样化, 还应变革大学生思想的评定方式。

关键词:法律案例,大学生,思想教育,整合

参考文献

[1]罗苟新.法律案例在大学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 (3) .

[2]何江坤.浅议法律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8.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篇八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94-01

一、借助多媒体优势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动画的应用。动画作为一种近代出现的媒体表现方式,目前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将动画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快进入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从而可以缩短生活和理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沉浸在其中。例如在进行“建设思想道德”一课时候,可以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结合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且将其制作成flash动画,通过动画展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道德,从而对道德品质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漫画的运用。相对于一般直观教学措施而言,漫画更具有幽默和夸张的特点,可以展现出更强烈的艺术性和美感,将知识融入漫画中,相对于单纯的讲解知识,借助漫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地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道德和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厚。例如在进行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教学时候,可以为学生展示“人来了、狼来了”两则漫画,通过鲜明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到目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正确措施,明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对于视频资料的应用。通过国外的研究数据我们发现,人们通过语言形式,借助听觉可以记住大概15%的知识;借助视觉可以记住大概四分之一的知识;而当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之后,可以记住的知识可以超过50%。所以借助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料,可以让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环境问题的危害”课题讲解的时候,在课堂上进行水质恶化以及森林滥砍滥发导致的河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的视频的播放,不需要为学生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明确和深入的了解。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应用

(一)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设施无非是书本、粉笔、黑板以及自己的嗓子,如此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累,所以导致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构建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开始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产生兴趣,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之后,可以显著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以及板书的缺陷。在进行法律相关教学的时候,我在课堂刚开始时候为学生播放了我自己的制作的法律相关的flash动画,鲜艳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将课间时候玩散了的心又重新集中到了课堂中。

(二)通过营造情境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想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感情和意境,就需要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入手,具体可以借助各种事例来进行表达,传统教学过程中,因为绝大部分的教师口才并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级别,所以并不能达到所期待的效果,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副精彩的画面、一段适当的音乐和一组符合时机的视频短片,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重点的“防微杜渐”主题的教学时候,针对很多学生错误认为我们的生活与法律之间存在很远的距离的情况,我尝试在课堂上引入迟志强的案例,并且借助flash动画为学生们播放迟志强的《铁窗泪》动画,将迟志强的事例详细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深刻感受和理解。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获得更多有助于教学的信息,使得学生的认知更加具有时代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运用各种信息,可以更快更全的传授新的知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具有这些特点之后,可以有机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国内及国际形势、国内当前热点信息、国际焦点等,使得信息量显著上升,充分剖析时代发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思想品德教学中就“意志坚强”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中出现的“英雄少年”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度地对本堂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片段,并且提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学生可以快速接受最新的信息,并且可以对其充分认识,直至佛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

三、总结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确可以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需要明确认识到的是,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抛弃之前的教学方法,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应当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工作,具体的环节依然需要教师进行处理,所以教师应当认真准备多媒体材料,确保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真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的训练[M].商务印书馆,2007.

[2]朱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彩虹的诗歌下一篇:笔盒的遭遇小学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