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共8篇)
1.乡土 篇一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差序结构一章,将中西方社会结构比喻为一捆捆柴与一圈圈水波,具体、生动、形象。他这样写到:西洋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俗话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逾推逾远,也逾推逾薄。这样的描写恰如其分、仿佛一捆捆柴和小石子丢在水面上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纹杳然眼前。柴与柴之间是独立的,有一定的距离,一圈圈的波纹彼此相连,牵一发动全身,所以费孝通先生又这样写到:在他们(西洋社会)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尽管已经全然没有以前那样完全,但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拉关系,走后门却全然不像礼俗一般被打破,相反,在某些时候是愈演愈烈。我想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自古就流行、强调考试的重要性了,因为只有考试才来得公平些、正当些。
在这种人情社会下,形成的常态是凡是都要找关系,讲交情。做手术要找关系,期望手术能做成功,更怕剪刀、纱布留在体内;小孩上学要找关系,期望老师能重视孩子,包括安排孩子座个好位子;做生意找关系,期望证照能办理得快些,花钱少些;甚至买东西有时候也要找关系,期望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以上种种,不胜枚举。作为法律人的法官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人,在这种找关系、走后门成为习以为常的时候,法官如何在这样的人情社会独善其身,不受这些人情世故的干扰,真的很难。所以我想为什么在中国不是规定法官独立办案,而是规定法院独立办案,是否也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想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的同时,其实也是个势力的社会,抹不开面子可能的违法行为会导致法官资格的丧失,如果没有这个光环,以己为中心的一圈圈荡漾开来的波纹也会因这个光环的丧失失去原有的牵连,小石子也就不像以前那般可以激起一圈圈的波纹,亲戚朋友也会纷纷远离你,如果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如守住法官的名声,保持一份原来的宁静。
2.乡土 篇二
课程实践有纵横两个逻辑:纵向是线性的程序逻辑,即课程纲要编制、教材(学材)编写与课程实施;横向是关系的协调逻辑,即课程实践的每个环节不断地受到周围相关因素影响,使课程实践或是得到促进,或是受到阻碍。课程环境研究正是对以上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它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乡土课程有别于国家课程,其课程环境建设既要遵守一般原则,又要充分关注其特殊性。本文就乡土课程环境及其建设中的几个认识与实践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对乡土课程环境的认识
1. 乡土课程环境的含义
乡土课程环境是指影响乡土课程实践(课程纲要编制、教材或学材编写、课程实施)相关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既可以独立分析,又彼此相互关联,综合地影响着课程实践的过程及其品质。就学校的视角而言,“课程环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课程计划中所有课程的整体环境;二是指课程计划中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的环境。两者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后者重要的环境。本文着重研讨的是学校乡土课程环境。
2. 乡土课程环境的层级
乡土课程环境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成三级。一是国家课程改革的大环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这一课程大环境为学校乡土课程改革实践指出了方向。二是区域课程环境。如根据本地区的社会发展、教育基础与资源特点等,崇明县颁布了《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乡土课程指导纲要》,为学校课程走本土化发展之路作了更为明晰的导向。三是学校课程环境。是否把乡土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并给予具体的落实,这是乡土课程最直接、影响最具体的课程环境。综观以上三级课程环境的关系,既有自上而下的导向、规范,又有自下而上的创生、完善;三者是否能协调一致,将深刻地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际面貌。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课程计划的长程设计与个性化编制,并能得到持续性优化,是使上述三级课程环境协同一致的关切点与可把握点。
3. 乡土课程环境的结构要素
从已有的实践情况来看,尽管乡土课程所涉及的环境因素非常复杂多样,但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有以下六个要素。一是政策导向。课程政策从根本上决定着乡土课程改革的走向,它总体上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及其在实践上的创生过程。二是组织管理。没有教研组织,没有评价标准,缺乏过程管理,乡土课程的质量就缺乏有力有效的保障。三是机制活力。乡土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学校大多是行为主体,需要有激情与智慧,以构建具有推进课程实践的活力机制,它涉及推进过程的创生活力。四是资源支持。从乡土课程的内容资源到实施过程的教学经验资源都不是现存的,它有一个建设与积累的过程,这些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乡土课程的实践质量。五是设施保障。乡土课程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过程体验与经历,课程实施的设施条件,如体验基地等事关重大。六是师资力量。教师是决定乡土课程最终成败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对乡土课程的热情、实践能力素养等直接决定乡土课程的实践品质。
4. 乡土课程环境的特殊性
课程实践的三个阶段,从学校的视角,对国家课程而言,其课程环境只涉及课程实施的相关因素,但对乡土课程,必须要从三个阶段各自的相关因素去寻找它的特殊性。
(1)课程纲要编制环境:区域土壤与专业团队。每块土地所拥有的历史积淀、承载的自然资源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是决定课程主题选择与这门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只有扎根本土,并能融通生活的课程才是好的乡土课程。课程纲要编制是一种规范的学术过程,它需要有一个精通课程理论与实践规范的专业团队,但广大中小学普遍缺乏这种专业力量,这成为当前乡土课程实践推进过程中的最大瓶颈之一。
(2)教材和学材编写环境:智力支持与优化制度。乡土教材的编写同样是一种专业的学术过程,通常与课程纲要编制是同一个团队。乡土教材编写除取决于专业团队的能力水平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及与真实生产生活的贴切性是编写好乡土教材的前提,但作为乡土教材的主要编写群体,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素养。能否得到社会专业团体或跨行业专家的智力支持,深深地制约着教材编写的视野与内容品质。二是与集全国或全市精英编写的国家教材相比,由一线教师编写的乡土教材通常会存在诸如逻辑结构不规范、内容编排不合理、内容呈现不活泼等一系列的问题,除了必须加强学术审议外,还需要建立教材持续优化的过程制度,在与实践、与专家、与执教教师、与学生的反复对话中,使乡土教材得到不断优化。
(3)课程实施过程环境:优质情境与创生机制。在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中实施,强调体验与经历,这是乡土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的乡土学习情境,包括真实情境、对真实情境的描写或影像记录、生动的故事等资源,这是保障乡土课程优质实施的重要条件。由于每所学校所在地所能提供的生产生活情境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这些情境总是在动态变化着的,因此,还需要建立一套鼓励教师积极结合乡土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并对实施过程进行不断创生的工作机制。
二、乡土课程支持性环境的建设
在持续二十多年对乡土课程的探索中,崇明对乡土课程的支持性环境建设也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究,我县在孜孜以求的实践探索中,积淀了宝贵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五大环境”和“十三个用”。
1.政策环境:为区域内乡土课程确立方向、提供保障
(1)用规划导向。首先,在崇明县“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之中,把“生态教育”品牌建设确立为发展目标,使我县乡土课程实践有了个性发展追求的明确方向。其次,在各校课程与教学计划中,把乡土校本课程(尤其是生态教育课程)建设纳入计划,并明确了各学段乡土校本课程开设课时在拓展型、探究型总课时数中所占的比例。
(2)用文件规范。2012年10月,我县教育局组织编制了《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乡土课程纲要》,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乡土课程实践给予了明确的规范。对乡土课程与教材管理,借用教育局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印发的《崇明县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教材管理办法(暂行)》和《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材与区域课程教材管理办法》两个文件作为主要依据。
(3)用经费保障。我县教育局对乡土校本课程建设、12所乡土课程基地学校课程改革试验与体验馆建设每年都投入了专项经费,并逐年有较大幅度的递增,有计划地扶助了一批课程开发项目,资助出版了一批有质量的乡土区域特色课程与乡土校本特色课程;对经过评审通过的县级共享乡土校本课程开发者进行了奖励。
(4)用人才激活。我县教育局党委在校长换届过程中,选派有扎实课程素养的教研员等担任基层学校领导。目前,相关学校已经成为我县乡土课程核心实验学校,并面向全国各地乡土课程的改革者,作了经验介绍与实践展示,在岛内外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2.机制环境:为区域内乡土校本课程确定规范、注入动力
(1)用激励机制激活课程动力。首先,从2005年我县率先把优秀的乡土校本课程归入县级科研成果评比类别,至今已有近二十门课程被评为一、二等奖。其次,在对骨干教师的考核中,明确提出了校本课程(尤其是乡土校本课程)开发要求。第三,为配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乡土课程专项评比活动,我县借用市的相关评价工具,每年组织一次乡土课程征集与评审活动。最后,我县教育局与教研室对各校乡土校本课程实践情况进行指导、检查与考核,并纳入学校学年度考核。
(2)用审核机制规范课程行为。我们开发了“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区域共享课程教材审核申报表”“崇明县区域课程和校本课程教材审核评价标准”等系列工具,实行对区域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评审指导,规范课程行为。凡是经过两轮以上实施,并通过审核的课程,由课改办颁发“崇明县中小学县级共享课程证书”,并予以经费资助。
(3)用完善机制提升课程品质。根据学校需求或基于教研员的专业判断,把有潜质的乡土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跟踪完善计划。我们组建了由岛内外专家组成的乡土校本课程专业指导团队,对纳入计划中的课程进行课程编制指导与课程实施的现场观察指导。
3.联动环境:为区域内校本课程构建支架、展现个性
自2005年以来,我县构建了“生态崇明”县级课程体系,基本做到了学段全参与、学科全渗透、学校全覆盖、文理大综合。在课程推进上,我们选择了“县校联动”的行动策略。
(1)用牵动促进校本课程实践。在“生态崇明”县级乡情教育课程牵引下,我县校本课程呈现了“生态教育”的区域个性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果: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教育的优秀乡土校本教材(或科目),锻炼培养了一支成熟的校本乡土课程研发与实施的教师队伍,配套建设了一批生态教育体验基地,创造出了一批有地域或学校特色的优秀经验。
(2)用互动优化县级课程品质。“生态崇明”初中县级课程的推进,催生了大量校本课程,这些课程为县级课程的优化提供了很好的资源。2005年,在区域“生态崇明”课程顶层设计方案中,高中学段被定位为研究型课程。多年来我县各校自主开展了大量小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2011年,我们编制了具有较高开放性的“生态崇明”高中研究型课程。
4.素材环境:为区域内乡土校本课程提供矿床、滋养内容
(1)用我们的“复杂”让教师“简单”。为让崇明的教师知晓,并更方便地用好崇明岛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近年来,我们在县级层面上分别开发了《生态崇明》《崇明县生态科普报告集》和《自然崇明》三本科普读本,通过人手一册赠阅和生态科普“进百校,讲百课”活动等方式,把崇明岛生态教育素材资源比较完整、科学地呈现给教师。
(2)用科学滋养课程内容。《生态崇明》和《崇明县生态科普报告集》共涉及崇明岛生态的30个专题,先后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崇明县水利局等跨行业21位专家进行了攻关研究。崇明岛是一个资源宝库,据初步统计,有116位研究生的博士论文研究崇明岛,专家们还出版了28本学术专著。《自然崇明》一书是基于大量情报研究而编制的。这三本读本为我县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内容极其丰富、科学性强的素材资源,为其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 援助环境:为区域内乡土校本课程进入专业、排忧解难
(1)用培训增强教师课程专业素养。我县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师教育课程,被立为首批市级学分银行课程;另外有四门与校本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被确立为县级培训课程。先后对六百多位教师进行了市级专业培训,两百多位教师参与了“研训一体”的岗位持续培训,八百多位教师接受了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的短期培训。2007年,我县开创性地组建了“崇明县乡土课程研究工作室”,两期所培养的学员共20位,这些学员成为了崇明地区乡土课程实践的探索者、排头兵。
3.乡土中国,有多“乡土”? 篇三
何谓匠户?明朝立国之初,大致沿袭元代的户籍制度,按职业类别,将全国人口分为民、军、匠等户种,凡以手工业谋生的,大都被括入匠户(军户中也有匠户,称作军匠)。同时规定,匠户“役皆永充”,匠役遂成为世袭的营生。匠户又分轮班和住坐两类,前者每隔一至数年前往京城或指定地点服役一段时间,而后者则固定在京城、省城等地的官办作坊服役。傅、刘等人属住坐工匠,以织造绢匹为业,统归四川布政司所属的织染局管辖。作为住坐工匠,他们每年必须织造一定数量的绢匹上交织染局,又需轮流解送本局绢匹到京城的承运库缴纳,而这正是他们此番进京的目的。
傅、刘等人本该于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承担解送的任务,但本年四川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因此一直没有上路。嘉靖二十八年,方在织染局的敦促下,启动解运程序。明代的解送任务是项繁重的负担,负责解送的民众,亦即当时所谓的“解户”,因此倾家荡产者是常有的事。拿四川织染局的解运来说,衙门只提供额定的运费,解户在解送期间的盘缠及相关衙门胥吏的需索,都由解户自己掏腰包。傅习等在得到本局的通知后,开始着手筹措盘缠。按照老祖宗立下的规矩,解运的盘缠共计一百两,由本户的各个家庭分摊。由于有的家庭拖欠,傅习出发前总计收到近九十两白银。这是嘉靖二十八年年初的事。
本年三月,傅、刘二人收完本年绢匹四千五百一十六匹后,上报织染局,织染局再呈报布政司。布政司按往年的规例,动支库银一百六十二两,作为“水脚”(运费)和备办木料、卷箱、扛架等解运器械的费用。待傅、刘等备好解运器械后,布政司又会同按察司,将上述绢匹并运费交由傅、刘等领解。最后,傅、刘等前往抚按衙门挂号。一切办理停当,他们便从成都城东的锦官驿启程前往京城。
从成都到京城,有水路、陆路两种走法:陆路是经过陕西,路程较短,仅四千三百一十里,但需走栈道,路小而险,且运费高;水路是走长江、运河,路程迂远,比陆路长一倍多,但运费较廉(综合《寰宇通衢》《一统路程图纪》的记载)。可能由于解运的物品较多,走水路便宜,傅习等选择走水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江上游滩多道险,他们在启程之时,特地备办了猪、羊、鸡、酒、香、纸等,“烧祭开舡”,此后又陆续在嘉定、云阳、瞿塘、新潭、黄龙庙等处办叁牲、香纸等“烧祭神福”,祈求平安到达京城。
傅习一行自四月启程,九月初五才抵达京城,费时近五个月。到京城后,首先是投店住宿,并租房安顿运来的绢匹。接着是到工部挂号,再将绢匹送到承运库验收。承运库是明代内府的主要仓库之一,各省解送的绢匹就在此处缴纳。在此期间,傅习等打听到,到承运库办理缴纳手续前,必须先行交纳数百两的所谓“茶果”银,这大抵是送给仓库主管的见面礼。于是傅、刘等设法凑了白银二百七十四两,赴承运库缴纳。十二月初二,傅习因盘缠不足,先行返乡。次日,傅雄等前往承运库缴纳绢匹,但承运库验出内中有两百余匹不合格,责令掉换。傅雄等只好花钱设法就地到商铺掉换好绢。最后于次年二月十九日再次前往承运库缴纳,实收后赴工部销号、领批,方才打道回府。从路程推断,他们返回新津的时候,肯定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历代判例判牍》第三册,313—317页)。
在明朝的那些岁月,因当差而外出奔波的,绝不限于傅习等匠户。明代三大类户籍中,民户、军户跟匠户一样,或需承担繁重的解运任务,或需前往他乡服役。朱元璋在设计财政体制时,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力求不跟货币打交道,因此衙门的各种杂役和公共工程的修建,都采取佥派差役而不是征税的办法。衙门的各种差役,举凡钱粮的解运、地方治安的维护、衙门杂务的操办、监狱的看守,乃至木柴的砍伐、柴炭的搬运、河道的修治、仓库的修葺、物料的搬运、官物的运输、公文的投递、运河水闸的开启等,都从民户中间佥派。这些差役的服役地点,多半是在县城或附近的乡村,被佥派的民夫,离乡而不必离土。但钱粮、物料的解运就不同了,明初没有商业性的物流机构,原则上也不可雇人代役,这档子事还非得由被佥派的民众自己来完成。到了明中叶后,漕运改由卫所解运,大多数民户才从这项繁重的徭役中脱身出来。
说到钱粮、物料的解运,明初建立了一套看似古怪的制度。这套制度的古怪之处,是税收的上缴和财政的下拨,无需由户部经手,而是由税收的征缴单位,将户部额定的划拨经费,直接解送到财政使用单位。背后的考虑无非是为了节省来回京城的解运费用。但问题在于,对口的经费使用单位经常不止一个,这就意味着,征缴单位必须派人分头承担解送任务,因此,非但民众不一定得到实惠,反而出现相当荒唐的做法。比方说洪武末年,五千名金吾卫军士的军饷,不是由国库支出,而是指定应天府内五千个纳税人户,把他们应交的税米直接送到这五千名军士的家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51页)。这种做法无疑是对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凡被佥点负责解运的粮长和里甲户,往往被弄得家破人亡。《醒世恒言》有个故事,说的是张廷秀逃生救父的事,谈到张家祖上是个粮长,结果这个差役“坏了人家”,搞得张家倾家荡产,到张廷秀祖父一辈,“已是寸土不存”,还是无法摆脱这个要命的差役(《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军户的总体待遇就更糟了。明初的兵源,来自被括入军户的民众。像匠户一样,军户也是世袭的。军户所占比重,各地不一,有的地方(如福建)相当于民户丁口的一半(《闽书》卷之三十九)。为防止军人开小差,他们一般被调到外地服役,因此,他们不得不抛下妻小,到数百里乃至数千里外的卫所当差。更麻烦的是,这些阿兵哥不但要义务为朝廷站岗放哨,连路上的盘缠、服役期间的衣衫等,都需自行筹措。若是死于服役的卫所或前往卫所的途中,衙门会前往原籍地勾补。为了保证充足的兵源,朝廷还规定军户不得脱离原来的户籍,不得自立门户。但军役如此繁重,军人开溜的现象自然还是时有发生。
nlc202309082139
说明代不少民众活得很苦很累,不是要帮他们倒苦水,而是希望借此指出,明代虽以农业立国,乡村人口占了很高的比重,但明帝国的子民,却未必尽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很少跟村外世界打交道。理由是,明初建立的那套户籍赋役制度,在客观上为民众的空间流动提供了驱动力。换句话说,明代有相当一部分民众,为了完成衙门的差役,被迫离开家乡,出门远行。从这个角度看,明中叶开始实行的各种赋役改革,尤其是十六世纪中后期各地推行的“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通过将赋役折纳为银两,以物的流动减少人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将民众从强制性的空间流动中解脱出来,其影响应该说是革命性的。此后,强制性的空间流动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但毕竟已经大不如前,商业的逻辑冲淡了制度的逻辑。在市场供需驱动下的空间流动,成为那个时代空间流动的主要形态,利润和生计成为驱动民众出行的主要动力。
笔者的老家福建,素来山多田少,不少地方号称“七山二水一分田”,为了谋生,经商的人很多,明人张瀚就称闽人“寡于积聚,多行贾四方”(《松窗梦语》卷之四),他们活动的空间范围是很大的。特别是泉州人和漳州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濒海优势,唐宋以来就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到了十六世纪,更不惜违反朝廷的海禁政策,利用厦门对岸的月港等港口,与东来的欧洲人做生意。明后期在帝国境内流通的白银中,数千万两是来自南美和日本,它们多半是由闽商经手,源源不断地从这些港口进入中国内地的。为了与官兵对抗,在海上立足,他们甚至进行军事化,组成亦商亦盗的武装商业集团,泉州安海郑氏集团的兴起,就是一个例证。
郑氏集团的缔造者郑芝龙,早年随母舅前往澳门经商,在跟葡萄牙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他们的语言,而且与他们建立了生意网络。不久他去了菲律宾。后来加入李旦海盗集团,李旦死后,接替他的位置,成了这个集团的头领,逐渐成为左右东南沿海的主要势力。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跟父亲一样,不仅是个空间穿越者,也是个文化穿越者。他出生于日本平户,母亲为日本人。他继承父亲的事业后,继续与日本人和欧洲人做生意,而且生意越做越大,建立了半独立的海上商业帝国。满人入主中原后,郑成功曾多次与清军交锋,失利后,遂攻略台湾,赶走荷兰人。一六六二年去世前,他派遣使者前往马尼拉,威逼西班牙人俯首朝贡,并打算发兵攻打他们。要不是由于猝死,郑氏很有可能建立一个规模不小的海洋帝国,那么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该会是另一番模样吧?
当然,在明清中国内地执商界牛耳的,是徽商和晋商。明末福建人谢肇
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五杂组》卷四)徽商与晋商的崛起,一方面固然与商业发展有关,另一方面却也与朝廷的典章制度有剪不断的关系。他们赚到的第一桶金,来自朝廷推行的“开中法”。明代为防止蒙古人侵扰,在北方边境驻扎重兵,合称“九边”。为了解决九边的军粮问题,朝廷出台了一个政策,凡将粮食运到边地者,可获得朝廷配给的盐引,获得盐引后,就可到指定的盐场卖盐,这就是所谓的“开中法”。不少徽商、晋商就是利用这一制度契机,赚得盆满钵盈,成为称雄大江南北的商人群体的。因此,如果说闽商多半在朝廷体制之外运作,徽商和晋商的经商之道,则相当注重与衙门的合作。
对这种空间位移的体验,是甜是苦?明清时代经常远足的人中,士人是值得注意的一群人。为谋取功名,他们必须到省城和京城赶考;求得一官半职后,因任官回避制度的规定,又必须远走他乡赴任。其中有游山玩水的雅兴的,人数可能固不在少,但一路上舟车劳顿不说,若是遇到盗贼,还可能丢了性命,因此,他们对远游的感受大概是很复杂的。普通民众既无士人的雅兴,又无富商巨贾购置“鲜衣怒马”的本钱,他们对逆旅的感受,可能还是比较苦涩的。明清小说中,便不乏对行旅辛酸的描绘。《喻世明言·杨八老越国奇逢》这样描述为商的苦处:
人生最苦为行商,抛妻弃子离家乡;
餐风宿水多劳役,披星戴月时奔忙;
水路风波殊未稳,陆路鸡犬惊安寝;
…………
偶然小恙卧床帏,乡关万里书谁寄?
一年三载不回程,梦魂颠倒妻孥惊;
灯花忽报行人至,阖门相庆如更生;
男儿远游虽得意,不如骨肉长相逢。
请看江上信天翁,拙守何曾阙生计?
苦也罢,乐也罢,不管出于对利润的追逐,还是来自养家糊口的压力,十五世纪中叶以来,越来越多的乡民还是离开了熟悉的故土,远走他乡。
当然,明中叶赋役改革后,强制性的空间流动已不再重要,远走他乡的人,在乡村毕竟不多见。为数更多的,是出门三五天的乡民。同样是徽州,腰缠万贯、几年不返乡的行商大贾自然不乏其人,但不时外出做小买卖的普通乡民,恐怕才是大宗。徽州婺源县,是个山多田少的地方,“每一岁概田所入,不足供通邑十分之四”,于是乡民“并力作于山”,“收麻、蓝、粟、麦,佐所不给”,并“以其杉、桐之入”,贩卖到毗邻的饶州和休宁,“易鱼、稻于饶,易诸货于休”,看来在这样恶劣的生态条件下,不做点买卖是无法过日子的。加之婺源没有贩卖官盐的盐栈,普通乡民必须前往休宁县买盐,他们“挑负诸土物逾岭零星贸易,价溢而劳瘁倍之”,由于路上辛劳,“故穷僻村氓,多食淡者”(光绪《婺源县志》卷三)。这些乡民行走的范围究竟有多大,过去我们无从考究。所幸近年发现的晚清当地乡民所记排日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第一手的关键史料。
排日账主要记录日常行事和来往账目,是介于账簿与日记之间的一种文类,且多半为乡民所记,不消说,其史料价值是很高的。笔者搜集的十三册排日账,是婺源一家程姓农户祖孙三代所记。程家种了几亩水、旱田,又在山上采山货、种茶叶,还经常外出做小买卖。他们活动的范围,往东到达浙江境内的开化县,往西到达江西境内的德兴、乐平等地,活动半径达到两百多华里。程家频频造访的地域范围稍小,西起婺源西乡的市镇赋春,东至休宁东乡的重镇屯溪(今黄山市),活动半径也有一百多华里。太平军到来之前,程家从事的一宗买卖,就是到休宁、婺源边境的溪口镇买盐,挑到他们生活的婺北地区以及西乡贩卖。有时他们甚至穿越省界,进入江西浮梁等地贩盐,这已算是贩卖私盐的行为了。婺源西乡与毗邻的浮梁县,盛产鱼、米和油,程家在这一带卖出盐巴后,就地购买这些货物回家,这样来回都不打空。太平天国运动被扑灭后,程家又时常做挑夫,帮婺源重镇清华的茶行,挑茶到溪口一带贩卖。从程家的个案看,普通民众离乡出行的主要动因,早已不是为衙门当差,而是为了养家糊口了。
nlc202309082139
其实,说程家出行完全是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全对。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七月,程家的户主程发开到休宁县城卖葛粉,葛粉出手后,跑到歙县拣日子。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闰七月,他的次子程允亨前往歙县看病。次年八月,又利用到屯溪贩卖黄精的机会,顺道到休宁县城看病。程允亨媳妇的娘家,在二十华里外的一个休宁小山村。程允亨经常到这个村子走亲戚,有一次到那里观看目连戏,流连忘返,接连住了四五天。还应提到的是进香。程家进香地点主要有三处,一是村子附近半山腰上的金刚岭,一是村东的山峰高湖山,一是休宁西部的齐云山,其中以齐云山最为重要。
齐云山古称“白岳”,是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的真武崇拜中心,其地位仅次于武当山。据排日账记载,程允亨父子共前往齐云山进香五次,年份分别是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和光绪七年,每次往返时间都是四天。他们途经的路线和在山上参与的活动,在账中基本上没有留下记载,唯有道光二十六年九月的进香活动,稍微留下了一点信息。此年九月二十三日,“己上齐云山拜老爷,溪口歇”,说明程家前往齐云山进香,取道溪口,并在溪口休息一夜,老爷,就是真武,又称玄天上帝。二十四日,“己溪口上齐云山拜老爷”,当晚应该在山上的道观过夜;二十五日,“己齐云山拜老爷打醮,下山回转庄前歇”,这是第三天,当日在山上打醮。他们还会前往山上各处重要的道观烧香、求签,账中夹带的几张诗签就是明证。此日仪式结束后下山,在庄前休息。二十六日,“己庄前拜老爷回家下马”,这是第四天,从庄前返回家中。
进香之旅持续时间不长,但对明清时期普通民众的影响不可小觑。作为一种宗教活动,进香为普通民众体验超自然世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再者,不少进香中心为招徕远方的香客,提出“照远不照近”的说法,说是香客的家乡越远,获得的庇佑越多。这种说法无形中将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拉入同一个社会文化空间,从而为普通民众观察、接触、认知来自其他地域的人群,走出他们的身份、职业、地位加之于他们的生活空间的诸多限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不管是强制性的空间流动,还是自发性的空间流动,从来自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从事不同职业的傅习和程允亨身上,可以窥见一个我们不怎么熟悉的传统中国。面对这个陌生的中国,笔者不禁想起费孝通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问题:传统中国的“本色”是什么?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指出,传统中国村与村之间的关系是“孤立、隔膜”,这是因为,乡村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民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造成“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因此,他们“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中国·乡土本色》)。但事实上,不管是由于时代和制度造就的客观条件,还是出于他们自身走出小地方的主观诉求,像傅习、程允亨这样的普通民众不单有可能,而且有必要频频走出他们生活的小世界,时常与村外世界打交道。在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否应该追问:乡土中国,有多“乡土”?
4.《乡土中国》赏析(定稿) 篇四
1011021018
10市场营销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就是蓬蒿人。
身在农村的我从来不以自己的起点区和别人相比,英雄不问出处。况且我爱农村,我爱这里的宁静,爱这里的风景,爱这里的空气,爱这里的一切。不管是早晨虫儿的鸣叫,还是夜晚青蛙的夜歌,我都喜欢。不管是淳朴的民风,还是这里特别风俗,我都爱不释手。
《乡土中国》虽说是中国,其实所有的农村都差不多。闻绿叶而知青山,只要知道了我家乡,就能感受全中国。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
不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个社会所体现的特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特点。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特性。所以要谈社会的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人。
世界上民族众多,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他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包括风俗,宗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性格特点。一个民族的性格是他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位于南欧,两侧分别是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形高低起伏,加上地中海气候,是不适宜发展农业的。当雅利安人迁移到希腊时。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适宜农业发展的地方,后来就建立起“半权力社会”。多数则选择了航海贸易的行当,形成了“城邦社会”。航海就意味着不断的变化移动,不可能长期和固定的人交往,同时也得不断的和陌生人打交道。航海和贸易也不可能完全依附某一样东西,所以他们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竞争。不断的移动和竞争最终带来了一种崇尚自由的品性。在《圣经》中,时常可以看到先知们带着自己的部落迁移,同时也由于自由和反抗压迫等不断地进行战争。
希腊是“城邦社会”他们的城邦是由不断从外面迁移来的人组成的,而不是土生土长的,对城邦事务进行管理时,就必须协商,最后妥协,这就形成了名著的传统。不仅城邦内部如此,各城邦之间由于力量相当,不能形成专断,所以也表现出一种协商和妥协。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地处岛国,土地稀少,且多火山地震,生态环境恶劣,所以日本人对土地有着特别的渴望,同时也有很深的危机感,这也就造就了二战时日本的“大陆计划”,企图征服中国,征服世界。在一部日本影片中,日本即将沉入海底,而多数国家对此置之不理,对日本移民也不断排斥。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民族沉重的危机感。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日本人给人以心胸狭隘之感,喜欢剖腹自杀的也只有日本比较常见。日本也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民族之一。
所以一个国家所处区域的环境和天气等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有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同时是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农业,这使中国成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东部有漫长的大海,南部大多是高大的山地和丘陵,北有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则更有世界第一的青藏高原,在加上后来修的万里长城,中国几乎处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之中,而中国人也体现出更多的保守性。当然这只是大环境,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对土地的依赖,也就是处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对土地,气候,水利有着特别的要求,一旦选择一块地后,人们便不愿意迁徙。由于人口的增加等带来的粮食的增加,也很少有人另外去开垦土地,而是通过精耕细作来增加产量。而精耕细作的技术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所以安土重迁,重传统,不愿对外开放。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化的时候,不同的文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社会制度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在氏族社会靠的是“武力”,在向国家转化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农业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主导的分配,形成了高度集权和专制的封建社会,而以希腊为代表的工商业文明则选择了“财力“为主导的分配方式的社会。除了性格和制度上的不同,在文化方面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以哲学为例,西方的哲学是思辨最强的,中国的思辨和保守二者兼有,而印度的哲学则是思辨性性最弱。
乡土社会即熟人社会,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是一个人为中心的框架型社会关系。在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发散出去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没有给人安排具体的权利义务,在这个基础上由个人自主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而是安排了一个框架,每个人把不同的人往这个框架上放。每个人都有父子,母子关系,但是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社会对具体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是通过对一类社会关系制定了规则来实现的。儿子必须顺从父亲,但是不会说某个人必须顺从自己的父亲。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等级秩序的体现,但从本质上说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规范着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了远近亲疏。春秋战国时的”礼“要求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这就要求在社会中分出远近亲疏,即区别对待。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林黛玉和他是姑表,而薛宝钗是姨表,所以林黛玉不薛宝钗亲,可见远近亲疏的深入人心。
其次是无诉。在古代,进衙门先打三十大板,刑讯逼供更是常事,善恶全凭那个高高在上的县老爷的眼睛。乡土社会的人怕打官司,出了官司不好打外,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官司可打。由于生活在熟人社会中,谁是谁非大家自有明鉴,有过错的人必然要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所以打官司几乎没有必要,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会进衙门打官司,法律也因此而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再次是男女有别。男女有别是保持男女之间的距离。大家子的男女分分房别院的居住,平时也很少往来,像贾宝玉那样的则叫封建社会的叛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男女授受不亲,否则就是越礼。在农村中则表现为不可偈越的男女分工,女的就呆在家里干活,交往的永远都是婆婆大娘之类的人物,男的有空时也很少呆在家里。在中国社会中同性关系亲密,异性生疏,在西方社会是恰好相反的。
最后是“长老制“。长老制的普遍体现就是”孝“,家里的老人永远都是最高权威,任何人不得侵犯。在一个家族,以前那些浸猪笼的事例来看,族长的权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私刑也是受到官方认可的。在一个乡里,则表现为那些特别有权威的人,比如说阿Q正传中的赵老太爷等人物,他们没有任何职位,却人人都听从他。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固然不能再叫乡土中国,但中国的乡土性却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依旧还是熟人社会。
舆论的力量。以前曾听说过一个案例。一个外出务工的女青年回家后钱借给了同村的人,因为是熟人没有打借条。后来那人赖账不还,并且还不承认借过钱,女青年没办法只好挂上一块牌子在街上哭闹,希望大家为她主持公道。这就是乡土社会的一种特性,寻求道德和舆论的帮助。却很少想到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直到现在很多人仍有很多人借钱不打借条,认为熟人这样做显得生疏,足以可见维权意识的淡薄。
重远近亲疏。人在社会中必然有远近亲疏,但如果不分场合的运用就是一种错误。在社会中走后门,找亲戚的风气很严重。许多人刚上大学工作都已经安排好了。提拔自己的亲戚,通过别人拉近关系,以获得某个职位,这样的例子数见不鲜,贪污腐败也因此而多了不少。“有关系“是对大多数人的一种不合理中的排斥和挤压,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和现代社会的公正平等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给外国人的映现要么就是冷漠要么就是热情过头了。对于一个不认识的人中国认识冷漠的,或许是因为保守的天性,或许是心怀戒备,总是保持着远离和事不关己的态度。但对于熟人,中国人很热情慷慨。爱饭桌上可以为你夹无数次菜,饭后争着埋单,可以无偿的做很多事
自私自利。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柏杨老先生提到的“臭鞋大阵“,就是自私自利的最好体现。在每家的门前,除了一堆鞋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杂物,整个公共过道几乎被完全占用,家里面却干净的一尘不染。当然这种状况随着公共意识的提高和物业公司的进驻有所好转,但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依然随处可见。可见公共意识的淡薄。
现在在农村进城务工是一种潮流。农民工可谓是地道的乡土人。农村人不常使用自己的名字,刚进城时他们每次使用自己的名字时总是别别扭扭的。在农村名字只有上学等才会使用,而且都是别人在使用,平时使用的都是外号或者小名等,在刚进入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时,他们是很不习惯的。农民工打几年工挣够钱后,通常都是回家去修房子,然后娶妻生子,做点小买卖,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除了现在在城市立足很难外,他们的那种安土重迁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现在的农村了解法律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法律的观念依旧没有转变过来。法律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把要不会来的钱要回来,得到应有赔偿的工具。这相对于权利义务观念还有还有很远的距离,不仅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力,还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和有积极维权和履行义务的态度。美国的一位90岁的老太太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走了几千里路,最后终于到达了美国国会,被称为“90老太的长征“。她的行为不一定可取,但是她身上所有的这种意识确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美国联邦大法官称赞她说,”美国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就是靠像她这样的千万万人推动的。“所以对于真正的法治,不是单靠普法就能实现的,还有最重要的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改革的大潮下,各种观念纷纷入主中国,中国再也没有几十年前那样全国统一的观念。熟人社会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逐步解体,陌生人社会逐步完善。
熟人社会在中国了这么久,它也并非一无是处。熟人社会重道德。我们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两大制约机制,法律只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更注重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在熟人社会,道德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做事讲究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乡邻之间的舆论则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在陌生人社会里,道德的作用明显降低,穷凶极恶的犯罪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乡土社会很有利于良好人性的培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对法律的盲点有很好的描补作用。
现在在城市里大多数人是各过各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很少,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生活越来越少,这也造成了人情的冷漠。随之而来的焦虑症,忧郁症等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面对熟人社会时,必须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将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5.乡土文化 篇五
农村拥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都是历史的见证,它能为农村美术教育者提供丰富而有形象的史料。因此,作为21世界新型的农村美术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乡土文化,优化农村美术的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美术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表现美,从而创作美。研究乡土文化到研究乡土美术,让同学们知道农村也有宝贵的资源和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保护自然资源和自己的家园,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历史中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各个地区仍存有大量的名族个性、区域风格、乡土气息的美术资源。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灿烂的乡土文化。丰富的乡土文化为当地乡土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地群众创作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些在美术教育中都发挥着很大作用,作为美术教育者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处的良好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等等。美术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这对当地学生审美认识、家乡情感和思维活动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乡土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乡土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与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三、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育的开发
乡土文化对发展、传承自身名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例如,安徽凤阳的民间剪纸、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等等传统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同时在挖掘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开拓、探索。
动手又动脑,是美术课的一大特点,也区其他学科优势所在。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的同时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给学生自我发挥想象的自由空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的个性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创作自己的作品。
作为美术教育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范画,说尽作画的要求何创作思路。在这种方法下,虽然学生作业整齐划一,也体现了一种水平,但是这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水品,极大的压制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美术教学过程,不应该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的扩展,而更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扩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21世纪的现代农村美术教育应该结合所处的地理优势,灵活运用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来的劳动成果,积极的运用到美术课堂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使农村美术课堂也能统一起来,能够使乡土文化特色能够更贴近现在美术教育课程。例如:作为安徽凤阳农村的美术教育者,应该分析该地所拥有的地理优势,把这些特有的文化特色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们主动去学习。美术课堂上,完全可以利用当地的民间剪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性。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用于欣赏教学中,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乡土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农村学生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6.乡土气息散文 篇六
2009年12月18日 分类:个人日记
快要过年了,每到夜晚,看到天上繁星闪烁,总感觉其中的一颗星星一定是我小时候放的洋灯(又称孔明灯),依然悬挂于苍穹之上„„ 小时候,整个村子里有一台电视就不错了,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过年惟有的乐趣对我们小孩子来讲,就是放洋灯了。每到正月初五之后,在家的男人们没事可干,就做起了洋灯,于是到了夜晚,我们吃好饭就跑到家前屋后,仰望夜空,寻找天上那越飘越远或越飘越近的洋灯,那激动历历在目。
当然最有趣的要算自己做洋灯了。一帮小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找来了细长的芦竹(家乡的河岸边长的一种类似于竹子的植物),将它劈成粗细适中的藤条,我们小孩子就是将刮掉藤条中结巴处的竹刺,以防刺手。弄好后屁颠屁颠地送给大人们,这时候总免不了得到大人们的毫不吝啬的表扬。于是我们更加愿意当做他们的帮手,全然没有现在叫自己的儿子干事却总给老爸撅嘴的现象。大人们先把两张白纸加以黏合成桶状,然后取另外一张白纸将它进行折叠,裁剪,使其成漏斗状,并将它于桶状黏合,形成一体。之后把我们削得光滑的藤条依据纸桶的大小用铁丝扎紧,把藤条圈用糨糊固定在纸桶的底端,最后用铁丝做成十字形放置在藤条圈上。这样一个洋灯的雏形就成了。反正有时间,于是大人们就不停地做。我们也兴奋地数着堂屋里堆积越来越多的洋灯。
当然做好了,还有关键的灯芯不能马虎,因为灯芯的好坏决定了洋灯飞得高和远。于是家长带上一包好烟来到村里开拖拉机的人家中。一支烟换来一桶废旧的机油,现在看来这可是最划算的了。回家后找个破布浸在机油里,一般都要浸上一两天方可。
等待黑夜来临的过程让人觉得漫长。熬到晚上,天上的星星宛如调皮的孩子眨巴着眼睛,注视着我们。大人们手捧洋灯,小孩子手抓稻草,浩浩荡荡地来到田间,在一块没有庄稼的地方停下。我们小孩子将稻草等放到中间,此时所有的人自发围成一团。个子高的大人会拎起洋灯的尖顶,下面有两三人托着藤条圈,慢慢地移到火把的上方。热气调皮地钻进了洋灯的肚子,慢慢鼓起来。扶顶的人此时松开手,只见洋灯左右摇摆,如蠢蠢欲动的雨后竹笋。只听见下面托着的人喊道:“等下,等下,快要升了。”“不忙,等会,让里面的气足点,升得才高。”„„火光照应着我们的脸,通红通红的,感觉不到丝丝的寒意。“快,挂油布!”只见燃着的油布团快速地挂在铁丝的十字中心上。一松手,洋灯快速地升空,田野里传来兴奋的喊叫声,更有甚者会随着洋灯飘去的方向在田野里狂奔、追赶着„„几十双眼睛目送着洋灯的远去,依然兴奋地议论着洋灯飘到哪里?会被人接住再一次放飞?当洋灯也成了一颗亮点,如天上的繁星。孩子们会把多余的草把放到没有燃尽的火堆上,点着后,手举火把,呼喊着,追逐着„„ 空旷的田野此刻变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随着生活的提高,现在人们不仅过年的时节放洋灯,就连传统的“七夕”“中秋”也放起了洋灯,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人往往在洋灯上写上美好的祝福,随洋灯的放飞、升空、飘移„„双手紧握放在胸前许愿、许愿、许愿„„那份虔诚让人感动。
今昔相比,我们放飞的是耍乐,他们放飞的是祝福!
2.捕蝉
2009年12月09日 分类:个人日记
小时候,家居农村,总喜欢夏天。放眼远眺,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随风飘扬,枝头摇曳,树叶低头细喃,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成了绿色的海洋。太阳慢慢升高,空气中开始弥漫着闷热的躁动,这时陆续响起了蝉(俗称“知了”)鸣声,时长时短,时高时低,使人更加心烦。尤其到了午休时刻,蝉叫得更欢,此起彼伏,不知疲倦地用激扬而舒畅的调子蛊惑着烦闷的夏日。难以午休的父亲嘴里总是骂着:“这该死的知了,还让不让人睡呀!”。但我们的听来,却是最美的呼唤。等父母睡熟之后,我们蹑手蹑脚地偷偷出门,捕蝉去了„„
捕蝉必须有好的工具,空手是没法捕到的。先从河边找出非常长的芦竹砍下,去掉叶子,用刀削去竹结处的叶刺。再用网兜缝成袋状,将它固定在铁圈上,最后把铁圈固定在芦竹的顶端,像圣诞老人的帽子,一个简单的捕蝉器就这样形成了。我带着伙伴们头顶烈日,肩扛芦竹,朝声音最响的大树走去。凭经验,声音越响,蝉的个头往往较大。到了树下,刚才还叫得正欢的蝉鸣声戛然而止,只有远处的蝉声依然响起。难道我们判断失误?于是睁大眼睛向上寻找。这时候蝉一点声息也不发出。由于蝉蛰伏在树枝上,颜色和树皮差不多,不仔细寻找是难以发现的。这时候不能急,越急越找不着。“我们可以假装离开,留个人躲在树后留意蝉声的方向。”其中一个伙伴提议。于是我们一行人浩浩汤汤地假装打道回去。离开没多久,先前的蝉鸣声骤然响起,我们互相对望,然后不约而同地发出哈哈的笑声,因为只要声音响起,留在树下的伙伴就会很快的发现。看来,蝉终究没有我们聪明。果然传来伙伴兴奋的呼唤声“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快”。我们立即掉头,可到了树下,蝉鸣声又突然消失了。不过顺着同伴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了一只体型肥硕的蝉。于是我将带有网罩的芦竹慢慢的向上移动,在离蝉将近1尺远的地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确无误地将蝉罩住。这时的网罩里传来的却是绝望的嘶鸣声了。当然也有不走运的时候,网兜将要接近蝉的时候,蝉也狡猾地带着“吱吱”的鸣叫声逃之夭夭,仿佛嘲笑我们的愚蠢。
那时的蝉很多,即使到了夜里村庄里也能听到蝉鸣声,与村外稻田里的青蛙声遥相呼应,你歌我唱,倒使本来宁静的村子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无法入睡的男人们一边纳凉,一边找着乐子。于是来到一棵高大的杨树下,堆起树枝,燃起篝火。不多时,只看见一只只带着尖锐鸣叫声的蝉呼啸着俯冲下来,落在火中,或落在火边。这时候,早已等在旁边的孩子飞快地拣起那晕头转向的蝉,扔到手中的塑料桶子里。第二天饭桌上,必然有碗香味四溢的油炸蝉肉。现在的孩子恐怕难以吃到这天然的野味了。
后来,从书中才知道,蝉的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幼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经5次蜕皮,需多年才能成熟。据说北美有一种蝉,幼虫会在土中生活长达十七年,才爬出地面羽化。雄蝉之所以鸣叫,那是吸引雌蝉进行交配,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一旦交配完成,雄蝉立即死去。十七年的蛰伏,换来个把月的生命,难怪雄蝉会尽情歌唱。可童年的我们只顾自个儿玩乐,将一只只即将走向生命辉煌的蝉过早的扼杀,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残忍和无情------那不仅是一只弱小的蝉,而是一具活生生的生命!这样一来,有了刽子手般的负罪感!转念一想:童年无忌,心里释释然!
3.家乡的老龙河
2009年12月04日 分类:个人日记
家乡的老龙河是贯穿全市东西走向的一条长江支河,长近百公里,宽约百米。传说,天上有条龙,遨游到家乡上空,看到这里风景如画,便飞落下来休憩,就形成了龙河。据老人们讲,老龙河原来有99个弯,那是龙歇的时候伸的懒腰。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过,我家门前确实有一段水面,延伸出来,弯弯曲曲,大约几百米,河面戛然而止,俯瞰确实像爪子。这平添了我对老龙河神秘和虔诚的崇拜。
很小的时候,我一哭鼻子,父亲总喜欢带我到河边看船。那时候条件不好,能看到一条船算是不错了。印象中要想看汽车的话,必须走几十里的路到县城里才能偶尔看到,曾经我就想过汽车真是个稀奇的怪物,靠什么力气能拉那么多的人或物在马路上撒欢呢?所以每次站到岸上,带着激动的心情看着远远的河面,远远的,有一黑点,父亲就说,快,马上有船来了。于是睁大了眼珠,使劲地遥望。河风捎来了船上机器的通通声,我的心也扑通扑通地跳动着:那是小船,还是大轮船?船越来越近,终于看到了,瞧,水面被船分成的两股浪花,使劲儿拍打着岸边,冲刷着河边的沙土,发出哗哗的声音。“大船,大船!”才哭鼻子的我现在立即眉开眼笑。要是看到船队(前面是一条冒着黑烟的铁船,后面拖着几条,甚至十几条小船),此刻的我必定会挣脱爸爸的拥抱,在河边来回跳着、跑着,同时嘴里默默地数着“1、2、3„„”船继续向前航行,后来越来越小,成了一个黑点,最终消失眼前的时候,心里充满着不舍和期待,现在想来都觉得搞笑。
后来我稍会游泳,老龙河更成了夏天里的好去处。三两天,父亲总喊上几个邻居家的男人,穿着短裤,头顶木盆,去摸河蚌。此刻我嚷着也要跟去,一般情况下父亲都是同意的。于是我就光着屁股,屁颠屁颠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路上,总少不了开着我们小孩子的玩笑,或荤或素,现在想来总洋溢着温馨。
到了河边,看到河边没有女人,有的大人也会脱下裤头,赤条条地下河,先向对岸游去。不过,他们一般都是两手举着裤头,这就是所谓的“踩水”。我是不会的了,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实在心痒就在岸边来回游着。此刻父亲总提醒我不要到河中间去,那里深。
大人们游得差不多了,就分散开去,然后在离岸不远的水中,寸步移动。如果脚碰到了河蚌,就慢慢细心地用两脚挪松河蚌四周的淤泥,然后用脚丫夹住河蚌,同时手迅速地接住。然后用水洗去蚌壳上的淤泥,高举头顶,向我炫耀着,那得意劲让我心里恨恨的。当然碰到比较大的河蚌,而且陷得比较深时,一般大人们都要跃出水面,两手向下前倾,像跳水运动员那样潜入水中,在水底使劲力气将河蚌挖掘出来。一般都要几个来回。当然碰到更大的,一般要几个人配合,多次来回才能搞上来。记忆中最大的一个河蚌足有脸盆那么大,后来蚌壳成了猪饲料缸里的铲子了。我们不能去深水区,只能在岸边够得着的地方摸蚌。幸运的话,会在河藻里摸上一只螃蟹出来,那高兴劲儿也让大人们羡慕不已。
大约一小时左右,就能摸上一盆子河蚌,大大小小堆放在盆里,有青有黑,煞是好看。回家之后,后面事情就是母亲们的了。到了晚上餐桌上自然多了河蚌面饼,韭菜炒蚌肉,甚至大锅的青菜蚌肉汤,我们肚子吃得滚圆滚圆的。那个鲜美劲儿到现在都让我回味无穷。
长大之后离开了家乡去外地读书,工作,看到外面的山山水水,总想起家乡的老龙河——童年的快乐之河,现在的牵挂之河!
4.凉爽的夏天
2009年12月02日 分类:个人日记
儿时,最渴望的是暑假的到来。如果放假的时候带着一张奖状(小学阶段只有1学期没有获得奖状),那会换来近两个月的疯狂。在这段时间里,我就象断线的风筝,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捉蝉、掏鸟窝、挖鼠洞等,其中最喜欢的要算游泳了。
那时的河水很清,没有现在的污浊,都能看见河底的水藻,还有游弋其间快乐的鱼儿。另外由于每户都有几个孩子,所以不像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保护。说句不好听的:死了一个都不会太伤心。于是家长的放松造就了我们快乐的童年。
每当天稍微热的时候,我们要好的几个伙伴便不约而同地来到离家最近的小河边,然后一字儿排开,对着河水,拿出小鸡鸡,看谁尿得最远,嘴里还不停议论哪条鱼能走运喝到我的童子尿营养液。尿完后我们飞快的脱下裤衩,光溜溜地站在河边,嘴里喊着“1、2、3,跳!”,这时我们像一条条泥鳅同时跃向河中,“扑通扑通”溅起的水花让岸上不会游泳的孩子羡慕不已。哦,原先的炎热被凉透心底的河水所瓦解。咦,脚底痒痒的,原来有些胆大的鱼儿吮吸着我们的脚底板!这时我们使劲拍打着水面,那些鱼被我们的疯狂吓跑了。于是我们向它们游远的地方追去,此时的水中,我们成了鱼,鱼成了我们!
原来农村里有许多的树木,家人或邻居就把成材的木头锯下,或长或短,扔到河中浸泡,据说这样会使木性更坚固。为什么我们不做一个木筏呢?不知道谁提到这样的一个好主意!说干就干。我们将凡是漂在水面上的木头收集到一起,然后安排岸上不会游泳的孩子回家找些绳子或铁丝。先把最粗长的木头放到中间,其次按长短大小,两边对称依次摆放,用绳子从最外边的一根木头按“倒8”方式将木头头尾固定。呵呵,成了,就连岸上不会游泳的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毫无畏惧的坐上来。
就这样,任木筏带我们漂向哪里,就连家长们看到了也夸我们的聪明。有时累了,顺势躺下,才发觉木头上面的疙疙瘩瘩让脊背很不舒服,于是我们又找来杂草铺在木头之间的凹槽中,并找来了破旧或遗弃不用的席子铺在上面。还真管用,既软又舒服。
不过,夏日的阳光实在厉害。没多长时间,我们又在木筏上面支起 了几根粗长的竹子,搭成了帐篷。先用绳子在上面绑成网状,然后将从河岸边现采的芦苇叶子铺在上面。这时的阳光只能从芦苇叶之间的缝隙里透射进来,就像一条条光束,煞是好看,就这样一座“天然游艇”产生了。当我们躺在上面,脚垂挂在水里,看着天上的白云、蓝天、小鸟,那感觉不言而喻。有时劳累的亲人们也趁着晌午短暂的时光躺在上面享受这难得的清凉。
就这样,夏天的炎热对我们而言是那样的凉爽和惬意!
5.玩具
2009年12月01日 分类:个人日记
和孩子们说,我也想写一篇关于同名的作文,于是有了这篇。
当儿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看到喜欢的玩具,主观认为儿子也一定会喜欢,便不加思索的买下。当儿子稍微懂事起,看到满盒子的各种各样的玩具,那睁得滚圆的眼睛里写满了兴奋和喜欢。于是,家里乱了,桌上是残肢断臂的各种玩具;地上满是零散的玩具部件„„每每看到这些,我满是心疼,而儿子却张开乳牙流着口水,“咯咯”的笑着。
那些玩具给了儿子快乐的童年,也给了我无尽的回忆。
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自然买不起玩具。可是玩的时候,不能手无寸铁呀。于是很小的时候,爸爸成了我的玩具制造商,一块废木头,经过爸爸的手,很快变成了一把“手枪”。从同伴们的眼中看到的羡慕自然让我身价暴涨——“小队长”的干活,往日的“死对头”这时候便成了我们的敌人。于是,金黄的油菜地里,红红高粱地中,甚至半人高的小麦地依然成了我们的战场。当邻居看到自家田中一片狼藉,心痛之后自然一阵告状。于是,在小村庄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拿着竹子(或藤条)的家长在后面喘着气,嘴里恨恨的嚷着“你这个死牙儿(家乡的口头语),我让你玩„„”前面自然是拼命逃跑的孩子,不过大部分孩子都是边笑边回头看着掉在身后越来越远的父母,然后胜仗般地笑了。此时围观的邻居这时候谁也不会阻拦我们,更多的是挡着气势汹汹的家长,然后都像看场大戏般的朝着我们大笑„„
当然有时候换了爸爸,一般也逃不了,自然少不了一顿“竹笋炒肉丝”。我们鬼哭狼嚎般的声音自然招引了妈妈的一顿责怪:“都是孩子,哪个不玩的,你都当爸了,这么大了还玩呢!”然后拉着我们自顾快走,留下“暴君”爸爸一人干瞪眼。不过,手枪自然会没收,但时间不长,总会被我们找到,于是田地里、树从中、沟渠边又会响起我们冲杀的呐喊声„„
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现在想起总是那样开心,正如现在流行语:“痛并快乐着”。
当我们慢慢长大,自己也成了能手,于是一把钳子,一块布,几根皮筋和一根钢丝,做成了一把“弹弓”。常常看到我们星期天满村的跑。这不小鸟可遭殃了,它们在我们的攻击下,带着无助的鸣叫重新寻找新家,这时候换来的是我们一阵狂笑。慢慢地,我们的“枪法”变准了,竟然也能将鸟打下来,我们更加兴奋,于是脱毛、去肠,偷油、搭锅„„摸着粘有鸟毛的嘴唇,现在想起都觉得这是世上最美的野味了!不过,有时候也不走运,由于只顾仰头寻找鸟儿,于是乎,“扑通”一声掉进了身后的粪池中,幸运的,会在大人的帮助拉上来;背运的,则成了亲人永远的伤痛。到现在,邻居张阿姨每看到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拭着眼角的泪水——因为她的儿子就是这样夭折的。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隐隐作痛。看着眼前儿子的玩具,虽然也能听到他那无邪的笑声,但我总觉得儿子却没有我们那时玩得疯狂和开心。
童年的快乐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我自言自语道„„
6.别看《蜗居》的理由
2009年11月30日 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吃中饭的时候,我和老婆就前天晚上她唠叨一事和她谈了我的想法。
前天晚上,我在电脑旁,老婆莫名其妙的冲我发火,说电脑成天看,她看10分钟也不同意?然后象老太婆,唠叨,还是唠叨„„后来我实在恼了,我一通怒骂,当时有怒发冲冠的感觉。可今天她告诉我,主要是看了《蜗居》,结尾处看到宋死了,想不开„„
所以,结婚了,千万不要让老婆看《蜗居》,准备结婚的,千万不要让准老婆看《蜗居》,因为坟墓等着你;恋爱的,千万不要未来老婆看《蜗居》,因为说不定老婆也是其中的女主角;情窦初开的,也是千万不要让女朋友看,因为你说不定还没小贝好„„
综上所述,没看《蜗居》,那是遗憾,看了《蜗居》,遗憾还有!!
7.说说《蜗居》中的海藻------感恩
2009年11月30日 分类:个人日记
听一朋友介绍,奋斗了三天,终于一气呵成地将《蜗居》看完了。想想多可笑,这三天,早上的早饭免了,中午就一菜加白饭,晚上粥,为啥?老婆看了这电视剧,一是舍不得不看,所以不做或者简单做饭,二是因为郁闷。说真的,过去了几天,我的心才稍微转阳。看了网络上关于这电视剧的评价,褒贬不一,不掺和其中,只想说说自己心里话。
这电视剧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空前关注,我想最根本的就是该剧情十分现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我没有多少高尚的情操,也没有多么低贱的卑微,有的只是觉得之所以让我郁闷,那是因为心灵的震撼。姐姐海苹看似为生活靠自己的奋斗,妹妹看似贪图荣华而灵魂的出轨,其实不然。我觉得妹妹海藻是个好姑娘,可以说很大的一部分为了报恩,因为心中的姐姐给了她难忘的童年,给了她曾经的幸福,正如剧中所讲,有时候姐姐比妈妈还要亲。有人说,那后来海藻不是变得那样让人憎恨!是吗?如果结尾不出现海藻归还存折的镜头,我会和你一样的想法,可事实是退还了钱物,说明她对于宋的是一种真感情哦。自始之终,海藻都被宋强烈的浓郁的爱所包围和浸透,试问,如果你在生活中作为女人,被老公或者别的男人所宠爱,或者你作为男人,被妻子、知己或者N奶所关心,你没有感动和幸福???我想不要违心的说,我不!除了你的心是石头,不,是钢铁做的!即使这样,还水滴石穿铁杵磨针呢!!
之所以喜欢海藻,除了美丽的外表(我是男的,爱美之心,路人皆之,我不虚伪),其实最让我喜欢的是她感恩的心,说心里话,我想一个人如果连感恩都没有,还能叫人吗?试看生活中有许多的忘恩的例子,结局或者下场有几个好的?其实我想这就是忘恩负义的报应!命运对他的惩罚!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谁都会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或者无情,难道是社会的原因?我想不,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灵作怪。扪心自问,面对坏人使坏的时候,你会挺身而出?有——自己的家人受到侵犯的时候会;面对别人受伤的却很少,寥寥无几,星星之火,但不可以燎原,最后会成为一种回忆。正因为这样,感恩,友善等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人们在埋怨的时候谁又会自己撒下一粒感恩的种子???
说心理话,对于我的家人我很孝顺,那时因为他们给我了许多童年的幸福,如果他们童年对我虐待,我不怕背着“X跑跑”的骂名,也会说上我不可能对他们怎么善待。所以从这里讲,感恩是一种交换甚至是投资,没有先前的付出,谁愿意做赔本的买卖?正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而总想着收获,甚至不劳而获,才觉得感恩越来越稀少和珍贵!
感恩之心要有,具有了,你才觉得生活中的不快,原来是那么的美好!比如:看到红灯总是那么心烦,其实那要感谢上帝给你安全恩赐;遇到工作中的烦心,那要感谢金钱购买不到的生活阅历的积累„„这样想的话,那你觉得感恩之心宛如常青树!
所以,理解海藻,懂得感恩,生活才美好!
8.妈妈的生日
2009年11月23日 分类:个人日记
昨天是妈妈的生日,要不是妻子的提醒,我又一次忘记了。想想都感到惭愧。因为每年自己生日那天,妈妈总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想吃什么„„而我已为人父,却没有记住一次妈妈的生日。
其实别人总说,自己也这么认为,生日,是妈妈的难日。是呀,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就没关心过自己的生日。或许以前是因为家庭的贫穷,过不起生日。因为那时确实处于吃了上顿,就愁下顿的岁月,没有多少人会记住自己的生日的。妈妈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自然更加不会记住自己的生日。可纳闷的是,每年逢到儿子生日的那天,妈妈总能变魔术似的从家中的小瓦罐团坛子里捞出一小撮大米,淘干净后用自制的纱布包紧,放粥里煮,熟了,妈妈将白纱布捞上来,妈妈一边吹着手中的纱布,一边开心地叫着我的乳名∶“华儿,今天是你的生日哦,妈妈煮米团给你吃了”。这样,我的饭碗里自然是白花花的米团,妈妈的碗里则是能照见人影的粥。妈妈却依然能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碗
里的稀薄。
记得去年的某天,我突然想到没多长时间妈妈要过生日了,于是对妈妈说:“妈,你马上要过生日了,那天我回家给你过生日”。谁知妈发火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过什么生日,你不要瞎花钱,再说现在的日子哪天不像过生日,又不是过去没吃没穿的”。我无言,妈妈的脾气我知道,她劳碌了一辈子,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可敬爱的妈妈呀,为什么每次儿子生日的那天,你总要叫儿子买点喜欢吃的?甚至孙子的生日,也会命令似的叫我一定要带孙子去吃KFC,买蛋糕,螃蟹(都是孙子喜欢吃的)等等?可到了自己的生日却变得那样的“吝啬” ?妈妈呀,现在儿子可以说也能挣到饭吃了,甚至也能常吃好点了,可为什么你还要拒绝自己的生日呢?唯能解释的就是,妈妈的心里永远装着儿子,从来没有装下自己!!
所以,今年生日那天,我中午就叫儿子给妈妈打电话,祝奶奶生日快乐。从免提的声音中听出了妈妈的兴奋和激动,我的眼里湿润了,妈妈其实也渴望过自己的生日,只是妈妈不想因为自己的生日而麻烦儿子,一个电话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了。电话打完后,我和妻子立即上街买件衣服(妈妈知道了,肯定又生气了),权当给妈妈的生日礼物了。路上我对妻子说:“索取的少,奉献的多
——这就是我的妈妈”。
明年不论多忙,我一定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陪妈妈过生日。
9.秋天的落叶
2009年11月20日 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我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同样的题目,却让我读来素然无味。问题不想多说,只是批改的时候,突然有种冲动,想写下来,于是来到这里。
秋天,总给人丰收和喜庆的感受,因为遍地的金黄和饱满的谷穗,给人充满了快乐,所以印象中到了秋天,总能听到亲人爽朗的笑声。在这 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嘈杂声中,给人以希望和憧憬。
秋天确实是美丽的,瞧,那颜色斑斓,让人旋目,金黄的稻浪给人丰收,火红的枫叶给人热情,就连遥远的天际总是那么瓦蓝透彻,时不时的白云宛如仙来之笔点缀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仿佛也成了一点水滴,慢慢浸透于其中,成了那一点绿,一点红,甚至一点蓝,将它们稀释,不,是它们将我融化!
秋天,前者是热烈的夏天,后面是严寒的冬日,感觉就象是个缓冲的季节,这不正象自己走过的岁月吗?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回忆起那年轻的岁月,那份冲动和激情依然回味和难忘。曾记得上学逃课,下河摸虾,瓜田摘瓜。。。摸摸屁股,那细长的竹痕依旧疼痛,只不过多了些悔恨和留恋而已。自己也象儿子一样成长,恋爱,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进行,突然,觉得自己也有点老了的感觉,曾经的狂妄,梦想,都宛如断线的风筝,随风飘扬。那份激情和冲动变少了,甚至没有了,难道也要进入生命中的冬季???
一天,偶然发现父母的头发变成花白,做饭的锅底残留污物,才觉得父母真老了,他们也曾经年轻,也曾经梦想,可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着我这个不太争气的儿子,即使错了很多,也依然疼爱的儿子,从没有觉得时间的流逝,带给他们的是岁月的珍惜,他们依然劲头十足的为儿子,甚至孙子而忙活,仿佛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休息和劳累。而秋天的落叶其实也如父母,落叶归根,起于枝头,始于根底,融入泥土,生成沃肥,为来年的丰收和成长尽献最后一点力量,也算个圆满的结局,却毫无怨悔之意。
7.乡土 篇七
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融通生活的重要渠道与实施条件。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根据乡土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乡土资源,按一定结构组合成的供学生乡土学习体验活动的场所。其建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将现有的社会资源转化成学校的实践体验基地,这种方式是在不破坏社会资源原有布局的情况下,根据乡土课程实施的要求进行适度的改造。二是在学校中新建一个乡土课程实施的场所,这种建设方式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本文将重点讨论后者,即将乡土资源搬进学校,构建乡土课程实施环境的价值、特征和建设要求。
一、对乡土课程实施的助推作用
乡土课程实践基地对乡土课程的实施具有强力的助推作用。这里将从乡土课程实施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来阐述其重要性。
1. 实现乡土课程内容的“具象”呈现
乡土资源一般以原生态的形式,散片状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很难满足乡土课程实施的需要。因此,乡土课程的编制是乡土资源从“具象”向“抽象”进行了转换。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课程开发者依据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对乡土资源进行重新的调研、搜集整理,并按一定系统进行有规律的集约呈现,从而使“抽象”的文本课程,转变成“具象”的实物型课程。这种转变,从根本上丰富和完善了乡土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2. 为教与学的行为转换提供了真实的教学情境
乡土课堂需要“教”与“学”方式的转型,即教的方式由“为教会而教”向“为主动学而教”的转型,学的方式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型。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学习,尤其是乡土生活情境问题的解决学习,是“主动学”发生的一个前提。为学生提供“主动学”的时空保障,是实现“教”的方式转型的基础。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乡土生活情境,这种情境就存在于学生身边,能有效地解决“主动学”的时空限制。
3. 为“大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了时空保障
乡土课程教学活动偏爱“大课堂”的组织形式。“大课堂”的内涵既是指教室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指实现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性实践活动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乡土课程实施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组织形式要求。学校的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将乡土资源以微型或模拟实境呈现于学校中,不但有效地解决学习时空的制约,也是乡土信息的流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使“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4. 更有效地促成学校与社会的融通
乡土课程是融通乡土生活的课程,融通生活无疑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要坚守、特别需要强调的教学原则。学校与社会的融通是实现“融通生活”教学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乡土资源、社会生活场境以不同的方式在校园中的集中再现,形成一种“微型的社会情境”。学校的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学校与社会融通的重要桥梁,是实现跨时空校园学习与社会生活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认知和经验,能够在学校的基地中进行验证和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乡土知识和生产生活技能可以先在学校的基地中进行体验,然后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5. 更有效地促成乡土课程育人目标的达成
乡土课程的特殊目标是培育有乡土情怀的人。实践证明,空洞、抽象的课程内容以及单调、乏味的讲授式教学难以培育出具有乡土情怀的人。学校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为乡土课程提供了有效实施环境,这只是“培育具有乡土情怀的人”的基础,其更大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能够充分地浸润于“乡土情境”的氛围中,长期受乡土历史文化、乡土自然环境的渲染,促使其对乡土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怀。
二、学校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的特征与建设行动
在学校中创建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实质是将与乡土课程有关的乡土资源或乡土情境,通过不同的媒体使其在校园中进行再现,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活动的乡土课程实施环境。学校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的类型很多,且不同于社会陈列馆、学农基地、科技活动室。以下将从基地建设的几个核心要素分析着手,结合裕安中学的“崇明县湿地教学馆”的建设过程,对其特征及其建设行动作初步的探讨。
1. 基地设计的“三个突出”
例1,崇明县湿地教学馆是以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校“湿地家园”乡土课程为建设依据,以崇明丰富的湿地资源为背景,以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乡土情怀、传承崇明岛精神为目标,以体现学生参与式学习活动为宗旨,通过模拟实景、图文和影像视频等不同的媒体,构建的集湿地知识学习、湿地科普宣传、学生活动体验为一体的教学环境。
从上述崇明县湿地教学馆的设计理念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它与社会陈列馆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湿地教学馆是在课程理念指导下所建设的,是服务于学校“湿地家园”校本课程的一个场馆。二是湿地教学馆的建设目标清晰地指向了“生态文明理念”和“乡土情怀”的培育,以及“崇明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而不只是对湿地知识的了解。三是湿地教学馆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真实的情景,为“湿地家园”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教学情境。由此可见,学校乡土课程体验基地设计目的一是突出“课程”要求。基地的设计要以课程理念为指导,要以校本乡土课程为建设背景。二是突出“育人”目标。基地的建设不在于乡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在于乡土情怀的培育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是突出“教学”需求。基地是为乡土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各类媒体资源的呈现都要有利于教学活动。
2. 内容选取的“三个关注”
例2,“湿地家园”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湿地的类型与功能”“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与崇明发展”“湿地资源的利用”等几个章节。为此,湿地教学馆主要安排了四个展区。一是“崇明湿地”展区。二是“地球之肾”展区,梳理出崇明所有湿地的名称,组合成一个肾的形状,表现湿地的功能。三是“沙洲文化”展区,以人文为主,主要选择了崇明岛精神、崇明民居、崇明方言、崇明航运、崇明水利、崇明农业等几个方面,反映崇明人在利用湿地、改造湿地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与奋斗精神。四是“生物多样性”展区,以崇明东滩湿地为例,呈现了生活于东滩湿地的六十多种生物。
学校乡土课程体验基地建设首先要关注校本课程内容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需求。体验基地既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校本课程很重要的呈现形式。学校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与校本乡土课程是否匹配,这是评价基地是否具有实用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要关注资源的本土性。乡土课程体验基地是乡土校本课程实施的场所,为乡土学习提供一个真实的场景。只有利用本土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直接经验,才能激发乡土课程学习的热情。三是关注资源的经典性。学校乡土课程建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传创乡土文化,区域标志性的资源或充分反映区域特色的资源,将更有乡情教育的价值。
3. 呈现形式的“四个要求”
例3,崇明湿地展区以崇明实际的地理特征和湿地的分布为依据进行空间布局,这种布局寓意崇明湿地“沧海桑田”的演变过程。走进展示区横跨在眼前的是河流的模拟场景,河道里摆放了几十种仿真的水生动物和植物,河道上方架着一座木桥,它是走进湿地展馆的唯一通道。模拟河道的右边相连的是崇明东滩湿地的大幅写真喷绘,左边相连的是人工河流、稻田、养殖塘等湿地的写真场景。这里还提供了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反映湿地利用方式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灵活地吸附于场馆写真喷绘的任何一个区域。
湿地教学馆场景的布局和呈现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情境的真实性。在空间布局上,充分展现了崇明湿地的现实分布状态,使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表现出了崇明湿地从滩涂到良田的发展演替过程。二是呈现方式的多元性。可以看到,场馆中更多地采用了模拟场境、喷绘写真、微型实境、视频媒体等四种表现方法,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但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湿地的特征,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为学校乡土课程的实施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优秀的实践体验基地必须是真实地反映乡土的特色,有效地记录资源的特点,对课程的实施具有实用价值。这就对基地的呈现形式提出四个要求。一是真实性。能够通过真实的情境,真实地记录或再现乡土特色。二是多元性。通过不同的媒体和手段,呈现资源的特征。三是趣味性。呈现的情境给学生一种神秘感,能够令其产生学习的冲动。四是教学的实用性。内容的呈现必须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通过学生的探究、体验、实践,才能获得新的认知和切身的体会。
4. 基地建设中的“四方联动”
例4,崇明县湿地教学馆建设的第一次研讨在裕安中学举行,出席对象有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课程专家、东滩保护区的湿地专业研究人员、“湿地家园”课程建设负责人、教学馆承建人员。通过四方的共同研讨,最终确定了湿地教学馆的建设方案。在湿地教学馆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文本等材料内容,都要经过课程专家、湿地研究人员审核,在建设过程中,承建方的一些改动或者一些新的想法,也需要通过四方的研讨,才能最终确定。
湿地教学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普宣传馆,对于学校教师来说,只能提供基地建设的思路、要求。承建人员的优势在于按图施工,但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缺乏课程意识和对湿地的科学认知。四方联动,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能够有效地保证湿地内容与呈现方式的科学性,能够从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要求,对基地进行更好规划和设计,确保基地的实用性。任何形式的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的建设都是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行为,都会遇到资源利用和呈现形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问题。寻求多方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发挥各自所长,开阔视野,利于建成更实用、更有价值的体验基地。
5. 基地优化的“三项行动”
例5,湿地教学馆初步建成后,根据“湿地家园”校本课程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对湿地教学馆的每一个场景都进行了教学项目的设计,共设计出16个教学活动项目。通过试验性教学,对教学活动项目和湿地教学馆的布局与设施等进行了微调。同时,我们又组织了几次校本教研活动,让所有学科教研组在湿地教学馆中设计与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项目,并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提出湿地教学馆的优化措施。
任何的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都会涉及“怎样用”和“如何用好”的问题。基地建成,只代表着将文本性的校本课程以实物状态予以呈现,它还需要通过三项行动优化。一是激活行动。将实物态呈现的校本课程,通过活动项目的开发,转换成具体、可操作的活动,只有这样师生才可以在其中有品质地开展学习活动。二是调适行动。根据活动的具体需要,通过增设小道具等形式,提高基地与教学活动之间的适切度。三是扎根行动。体验基地的建设,为乡土课程的学科渗透提供了很好的载体,通过学科活动项目的开发,让乡土课程在学科扎根,最终实现在学校扎根。
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对乡土课程实施具有实际的促进作用,对乡土课程在学校扎根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如何扭转当前学校基地建设“重科普,轻实践”“重表面,轻内涵”“重建设,轻利用”等不利现状,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编后语:
本刊“课程建设与实施”栏目开设至今已逾一年半。在作者宋林飞及其同道的辛勤努力下,让我们分享了崇明教育的“乡土味”,为当前课改拓展了视野,增添了新的关注点,注入了新活力,尤其是为学校如何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乡土情怀,履行社会文化功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案例。
8.乡土 篇八
在我国当代文学历史中,很少有其他的小说种类像乡土小说一般能够长盛不衰。从鲁迅被冠以“乡土作家”之后,历代大家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家都认为自己是乡土小说作家。其写,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格调迥异,侧重点也呈现出差异性,然而他们却共同造就了乡土小说写作的黄金时代,为沉闷的文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笔者在下文中将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
当新文学时期迈入第一个10年阶段,《中国新文学大系》就诞生了。这是由各编纂人写成的导论,对10年的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阐述。当中,作为当时的社会主流写作类型,乡土文学开始被界定与研究。
例如鲁迅,其是从自身的角色特点——远离家乡、侨居城市来进行写作的,其写就的乡土文学包括故乡的记忆、文章的情感格调、离乡的感受等。此处,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乡土文学中的离愁别绪,已经不单纯是我国唐代诗句中所描绘的客居异地的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思念只是外出的人们因异乡与乡关的地理间距所引发的,而乡关这个概念是凝定的,缺少时间的波动,它由三类时态,即过去、现在、以后,以此来影响乡土文学创作。因此,在乡土文学里,拥有三类相异时态的乡土描绘景象:一是过往的、目前已经消失的、让作者极为挂念的家乡;二是暗黑因素繁多、招人厌恶的家乡;三是期待中的新家乡,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执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这种以三类时态抒发思乡情怀的离愁别绪中,存在一个乡土的伊甸园—失乐园—重新拥有乐园的思辨思维。其实,这是一种潜在的逻辑。在发展期的乡土文学中,还要以心绪或感情作为引导,还没有升华到明朗的理智认知。发展一段时间后,这类潜藏的逻辑转换成了理智的思辨逻辑,当初隐约的思想情感,演化成浓郁的乡土缅怀情感,对既定区域形而下的乡土怀念升华为对整个国家当前存活模式与以后命途的形而上的研究,乡土文学的思维与感情韵味形成,让乡土文学的根基更为牢固,并由此而诞生乡土文学的创作热潮。
从发展期乡土文学的趋势与涵义来看,鲁迅在二三十年代的归纳与评论可谓一语中的。然而,其对乡土文学内藏的进步潜能还没有进行研究,也并未预估到以后乡土文学创作将成为潮流。所以,虽然是鲁迅先生最早开始给出乡土文学的定义,其侨居首都并首先描述了故乡的情景,然而鲁迅没有承认自己创作的文学是乡土文学。笔者揣度,鲁迅所写的作品中思乡的离愁别绪还处于感受态势,不能囊括其思想。但是,其曾指出许钦文为其第一个短篇作品集起名为《故乡》,并指出其作品隶属乡土文学范畴。根据这种想法,当鲁迅自己的作品问世后(《故乡》),其实在潜移默化中也变成了乡土文学作者。实际上,鲁迅以乡土为阐述对象的小说,正是乡土文学的一种。鲁迅自身,加上任职于《浅草》的废名、沈从文等,均为二三十年代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
鲁迅的《故乡》,开头便阐述“我”超过二十载后重新返回家乡时的所见所闻。在作品中,在“我”的潜藏意识中,家乡早已改了容貌。印象中到处可亲可爱的家乡被时间的洪流埋葬在了“我”的意识中,其情景无法再追寻。当“我”闻知妈妈提到童年时期的好友闰土时,这情景又探出了头。鲁迅在描写其和闰土的往事时,包含“我”与闰土的交际与友情编织的回忆图像。而鲁迅另一部小说《社戏》,其印象中的场景变为了现实,写的是“我”与一些家乡伙伴听社戏、盗罗汉豆的有趣事件。这所有的内容,在鲁迅的小说中,已经不单纯是对过往人事的怀念,而目的是在于构建一个人们相互间、人与环境间一派祥和生机勃勃的人类的精神家园。
这样的境界,就是已成过往的家乡的象征。
但是,不管是《故乡》或是《社戏》,这过往的家乡的美的画卷,却是目前家乡近况与城市生存环境造就的。饥饿、苛捐杂税、兵灾、官僚导致的不堪负重的人生景象,让闰土变得木讷、神经质;让豆腐西施这种农村美女失去了原来的恬静与朴实的品质,变得凶恶,只为自己打算。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打破了以往家乡的一派祥和的氛围。而在另一部《社戏》中,“我”的两回城市听戏与少年时代听戏的强烈反差,并非来源于戏剧,而是来源于听戏所呈现出的人文环境——城市与乡村人们间的隔阂,其为当年极富人情味的家乡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暂且不探讨“我”印象中的家乡的魅力,文人对从村庄到城市生存环境普遍的感觉正在失真,这也是乡土文学中关于以往家乡的相同的心理背景。这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感受,致使乡土文学更多地成为了批判文学。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等,是有关普通人物悲惨遭遇的阐述,其都体现出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垂死挣扎;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许杰的《惨雾》等,记录了包含水葬、冥婚、乡村打斗等乡村的迷信行为,阐明其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王鲁彦的《黄金》等,则将重心转移到家乡的当代流变,因为当代文化的入侵,乡土圈子内人物间的关系变成了罪恶的钱财贸易,不得不让人感叹世风日下。而鲁迅的乡土小说,如《祝福》《阿Q正传》《离婚》《风波》,已经不单纯是对家乡人物的穷苦命运的描述,而是直接指向家乡人物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自己的描写让更多的人关注乡土人物的精神世界。
以上所阐述的小说呈现的家乡情景,着眼于家乡目前的生存模式,并未发现有过往的美梦,也并未出现有关家乡未来的美梦,进而让乡土文学中一部分作家被冠以写实派的头衔。乡土文学中的写实派,到30年代,如茅盾、张天翼等作家,从普通的家乡痛苦现状的描写过渡到对乡土的社会阶层的解析与评论,进而演变成普罗文学,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乡土小说。但是,在二三十年代,也有另外一部分文学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依然无比眷念以往的家乡。这样的情况,来源于作家对当前家乡与寄居大都市的生存形态感到双重不满。这部分文学家是家乡梦的追寻者,同时又极力否定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例如,在废名前期的乡土小说内,满是类似鲁迅《故乡》中的悲凉,而《莫须有先生传》的精神历练,也是废名一直所寻求的道。文中讲到,源于城市人的粗俗,莫须有先生才有了遁世与隐居的意图。而卢焚也是对家乡感到厌恶,从而产生避世而居的念头,结果让人极为绝望;沈从文离开湘西的初衷,是源于其在20岁以前对家乡的印象,沈从文撰写了家乡的黑暗现状,让其犹如身处阿鼻地狱。来到城市以后,沈从文发现其面临的城市生活情景,又产生了对自然本性的普遍失望。城市人生与家乡场景的互参,让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开始定型。
正是这类对目前的家乡与城市人生境况的双重绝望,让这部分文人极为眷顾以往的家乡。《竹林的故事》已经昭示出废名的避世意图,乡土意识强烈的作家们,在这种剧烈的反差中思考人生,不得不说极为中肯。
综上所述,不管家乡与以前的样子有何区别,重新返回伊甸园、重新建设伊甸园均表达了文学家对故乡的爱。从科学的视角来讲,都是空中楼阁。而正是这类空中楼阁,成为中国乡土小说的指引灯塔,让乡土文学家不至于迷失方向。笔者认为历史上对这类想法全盘否定的状况必须改变,将其当作乡土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部分乡土文学家“洗清冤屈”。
(河北衡水市第一中学)
【乡土】推荐阅读:
乡土地理感想08-16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7-30
《乡土情结》教学方案08-19
读乡土中国有感11-07
高二叙事作文 :乡土之情09-12
中山市乡土地理10-29
读《乡土中国》有感900字07-07
2010年乡土桥乡党委书记基层10-04
思品课堂植入“乡土资源”的实践与探索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