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管理制度

2024-10-19

可燃物管理制度(精选6篇)

1.可燃物管理制度 篇一

可燃气体和氧气含量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为规范船舶及海工(以下简称船舶)建造过程中舱室可燃气体和含氧量检测要求,确保船舶建造安全,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船舶建造密闭舱室含氧量和含有易燃易爆或可燃气体舱室气体含量的检测。(以下称测氧和测爆)

3检测仪器

测氧仪和测爆仪应经国家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并按规定的检验周期进行检验。每次使用前应依照其使用说明书或有关资料的规定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待确认该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开始测检工作。测检结束后,再一次复核仪器的正确性,证明仪器在测检的全过程处于正常状态。

4检测人员

4.1测氧和测爆由经过培训取得检测资质的人员实施。

4.2检测时实行双人工作制。检测人员在检测时必须有一人进行监护。监护人不需有检测资质。

4.3检验人员要穿好劳动保护服装、防滑鞋,戴好安全帽和手套,根据情况使用合格的呼吸器以及安全带或安全索。所用手电筒或照明设备应为防爆型。

4.4进入油舱、油柜进行测氧和测爆人员严禁携带火种、手机、对讲机等物品,严禁穿着化纤服装和穿带钉鞋,禁止带黑色金属下舱,应佩带防毒面具。

5含氧量检测要求

5.1合格的氧气含量在19.5%~23%。检测合格的舱室应在其道门口处悬挂醒目的检测数据板,应注明船舶名称、舱室位置、检测数据、是否允许进入、检测人及检测日期等参数。

5.2船舶建造过程中,凡被封闭的油舱、隔离空舱、箱柜、容器罐等需进行作业,作业前应进行含氧量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舱作业。

5.3检测时应先在道门口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深入舱室或容器内检测。检测人员发现测氧仪报警必须马上撤离,待进行有效通风后继续进行检测;也可利用长检测管代替人员进入舱内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方法由各企业自定,但是有人作业的舱室必须下到舱底检测)。

5.4已加油的油舱等存有可燃气体的舱室进入前还应满足可燃气体检验要求。

6可燃气体检测

6.1凡属下列部位,确因需要进行热工作业及使用非防爆型电动、气动工具和内燃机设备等,必须到所属企业安全部门申请检测,取得《可燃气体检测证书》《氧气含氧量检测证书》后,方可施工:

6.1.1

船舶建造盛装过易燃液体、气体的容器、管道(如油舱、油柜、油罐及液化石油气贮罐);

6.1.2

乙炔站(发生器、瓶)、制氧站、液化石油气库(站)周围禁区内;

6.1.3

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贮存场所以及加油站、油漆间等;

6.1.4

油漆、泡沫喷涂作业和使用丙酮、乙醚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及其周围禁区内;

6.1.5

动力管系的动力沟。

2.可燃物管理制度 篇二

报警器涉及人身与财产的安全防护,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列入的计量器具, 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的规定, 实施定点定期的强制检定。

近年来, 为了防止爆炸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按照河南省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统一部署, 河南省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南阳市的报警器进行了调查, 并依法进行了年度强制检定。

1 报警器计量检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计量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使用单位的计量安全意识不强, 重点防火部位的报警器安装数量较少, 安全隐患较为严重。根据GB 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安全验收评价导则》、SY 6503-2000《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规范》等有关规定, 凡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厂房和场所, 应当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漏报警装置。

个别单位不按要求在多个重点防火部位安装报警器, 仅安装一台应付检查。虽然质监部门针对在用的报警器进行检定, 但由于使用单位应该安装的报警器数量较少, 所以达不到应有的安全预警作用。

1.2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报警器产品质量不合格情况突出, 起不到应有的预先报警作用。按照有关规定, 报警器生产厂家应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防爆合格证》、《消防许可证》后, 方能在市场上销售与安装。在河南省南阳市销售报警器的有十几个生产厂家, 但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生产报警器的厂家, 技术力量雄厚, 产品质量较好, 计量性能稳定, 检定合格率高。但是, 一些厂家未取得有效的资质证明, 受经济利益驱动, 却依然在市场上销售与安装不合格的报警器,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1.3 使用操作不当

一些单位的报警器由于安装使用时间较长, 没有及时维护和保养, 线路老化, 探头损坏、失灵, 导致零点和量程严重失准。该报警时未报警, 不该报警时乱报警, 报警器成为应付安监、消防、建设等主管部门检查的摆设。质监部门技术人员在部分液化气站检定时, 部分单位的安全员等到计量检定人员到来后, 才给可燃气体报警器控制器通电, 严重不符合报警器操作规程, 根本就未长期使用, 报警系统完全成了摆设。部分单位没有指派专人全天24h监控报警系统, 甚至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仅凭主观臆断, 没有使用便携式报警器进行巡检, 这是对社会和公众利益严重的不负责行为。

1.4 后续监管乏力

质监部门大多只能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气体充装发证单位要求提供报警器的检定证书, 对于石油化工等领域涉及较少。一些使用单位仅按照安监、消防和建设等部门的要求安装报警器, 但是主动申请计量检定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相当数量的报警器成为应付安全检查的摆设, 长期未经检定,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质监、安监、建设、消防等监管部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监管合力, 报警器检测信息沟通不畅, 导致在部分重点危险化学品区域造成监管真空地带。

2 提高报警器计量管理的建议

2.1 明确职责, 划清监管责任

作为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成单位, 质监、安监、消防和建设等主管部门, 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对报警器均有具体的法定要求, 应当依法对报警器的设置安装、安全使用管理、计量检定等全过程实施监管。

1) 建设部门应该按照规定要求, 对报警器的设置和安装提出规范和要求, 监督燃气生产、供应部门和施工单位实施报警器的计量检定, 未经检定合格的不得安装投用, 同时监督使用单位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 消防部门在日常防火监督工作中, 对报警器的设置、使用管理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发现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应督促整改和依法查处, 并将报警器计量检定等相关情况及时通报质监部门。

3) 质监部门要建立报警器计量检定工作计划和检定管理机制, 加强安全计量法制宣传教育, 强化监督检查, 督促法定技术机构制定检定计划, 落实检定任务。对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 应充分履行职能, 严格依法查处, 并将相关情况通报消防、安监和建设等部门。

4) 安监部门应将报警器的配备、使用、检定作为使用单位安全检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内容, 在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中严格要求, 对未按规定安装或使用未经检定及检定不合格报警器的生产经营单位, 在涉及充装、经营、安全评价等行政许可时, 不予受理。

2.2 积极协调, 加强部门监管

近年来, 一些省份的地级市的安监、质监、消防和建设部门, 如河南省郑州市、江苏省南京市等, 已经有2个部门或3个部门甚至4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加强报警器的管理工作。2013年以来, 气体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层出不穷, 质监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协调安监、消防和建设等部门, 按照各自职能把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计量检定作为重点检查内容, 纳入年度安全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这将强有力的推进报警器的计量检定工作, 排除报警器的安全隐患, 形成“抓质量、保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

2.3 资质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 质监部门应制定相关规定, 对经营、销售、安装报警器的单位, 必须取得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消防认可证书》、《防爆合格证》等资质证明的报警器, 并报当地质监和消防部门登记备案。否则不得安装、使用。报警器在投入使用前,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必须经过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 方能投入使用。凡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报警器使用单位, 必须限期整改。整改后再经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后, 方可使用。报警器生产资质发证部门应对报警器生产厂家和经营单位定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必要时可以按照许可证管理条例取消许可证, 这样从源头上大大加强报警器的产品质量管理。

2.4 媒体监督, 增强安全意识

报警器的计量检定与计量管理工作还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仅仅满足于固步自封的检定工作, 只能使计量工作的道路越走越窄, 失去了社会认可度也就失去了计量工作的生命力, 所以必须要大力宣传有关计量法律法规, 提高使用单位的计量法制意识。宣传开展报警器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报警器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计量检定工作缺失的危害性。同时广大计量工作者也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 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切实把国家质检总局的“计量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使报警器的安全计量检定工作深入人心, 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计量检定的良好风气, 为今后的计量工作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安全计量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报警器称之为使用单位的“安全眼”, 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可借助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质监计量、安全生产、消防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形成监管合力, 适时曝光一批拒绝检定、对安装报警器的安全预警作用认识模糊、安全意识较差、敷衍应付的单位, 以起到警示和安全教育的目的, 相信对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会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GB 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S].

[2]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S].

[4]GB 500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3.莲花苑社区 可燃物清理工作总结 篇三

为做好莲花苑社区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可燃物清理工作,居委会结合社区特点制定了可燃物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整合力量增加重点区域排查次数,不断加大清理可燃物、防火安全宣传的力度,在社区内多次开展可燃物清理专项行动,完善防火安全体系,提高社区安全防火能力,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居委会通过居动员居民、党员、志愿者进行社区可燃物清理工作,召开全体居民代表和党员大会,动员大家积极进行可燃物清理工作并且给大家详细的说明了隐患重点区域,协调小区保安、保洁员配合居委会进行可燃物清理工作。利用宣传栏、横幅对可燃物清理工作进行宣传,通过“低碳环保健步走”活动带动居民共同进行社区内的可燃物清理,并在活动中大力宣传可燃物清理工作的必要性和春节期间防火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社区居民、党员、保洁员、志愿者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了全民动员的良好氛围。

通过社区防火体系的运作,社区内积极进行了可燃物清理和隐患排查工作。第一阶段:小区东侧绿地和1、2、3、5号楼楼前绿地内堆积了许多干草枯枝,通过保洁人员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已基本清理完毕。小区西侧墙上干枯的爬山虎是火灾隐患重点,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保安对其进行重点防控,此阶段共清理枯树枝20板车、清理落叶700kg、清理堆积杂物50处、清理废旧家具6件。

第二阶段:小区内的7、8、9、10、11、12、13号楼内的废旧纸箱已基本清理完毕,并对清理过的楼门注重检查防止再次堆放。同时居委会协助首发集团将小区南侧墙外堆积落叶进行了清理。春节期间燃放后的炮皮、炮筒是造成火灾的重点隐患,居委会协调物业保洁人员对小区内的炮皮、炮筒及时进行了清理。此阶段共清理枯枝落叶8车,清理堆积杂物20处、清理废旧家具2件,可燃垃圾100余袋,炮皮、炮筒800kg。

通过社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莲花苑社区内可燃物清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将会继续保持对可燃物清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绝不松懈,防止火灾的发生。

清理落叶

清理楼道废旧纸箱

清理阳台废旧纸箱

清理落叶

清理杂草

4.可燃物管理制度 篇四

1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蒸气报警装置宜设置在下列建筑物和场所:

(1)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库(罐),

(2)用液体燃料或天然气等作燃料的锅炉房等建筑物内,

(3)根据工艺需要装设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地方和场所。

2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报警探测器宜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可燃性气敏检测和报警装置,设固定型可燃性气敏检测报警装置的建筑物或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气敏报警系统,有条件时亦可与火灾报警系统综合组成自动喷气、喷泡沫等自动灭火控制系统。

5.可燃气体相关知识内容 篇五

可燃气体很多,如氢气(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乙烯(C2H4)、丙烯(C3H6)、丁烯(C4H8)、乙炔(C2H2)、丙炔(C3H4)、丁炔(C4H6)、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等。

1 、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加工或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得来的,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其比重为空气的1.5-2倍。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如果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液化石油气加有一种特殊的臭味,一旦泄漏,即可察觉。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1.5-9.5%时,遇到火种就会爆炸,因而一定要防止泄漏。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助燃。1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30立方米空气。因而燃气器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2、天然气天然气是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具有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天然气蕴藏在地下约3000— 4000米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比重0.65,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天然气公司皆遵照政府规定添加臭剂,以使用户嗅辨。根据天然气蕴藏状态,又分为构造性天然气、水溶性天然气、煤矿天然气等三种。而构造性天然气又可分为伴随原油出产的湿性天然气、与不含液体成份的干性天然气。如果家里天然气漏气是很危险的,因为过多的甲烷弥漫在空气中,虽然不会中毒(天然气无毒),但是容易造成窒息.遇火还会引起规模不等的爆炸。天然气爆炸极限:5%—15%。

3、瓦斯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温度在一定空间内容易发生爆炸。

4、甲苯,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5000mg/kg(大鼠经口);LC50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5、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氢和烷烃、烯烃、芳烃等。煤气有毒是因为其中的CO、芳烃等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使人昏迷不醒甚至死亡,在低浓度下也能使人头晕、恶心及虚脱。所以,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应经常检查输气管道、灶具和有关阀门,每次用完后应紧闭阀门,严防泄漏。

6、沼气是有机物在隔绝空气和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的条件下,经过沼气细菌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余为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和硫化氢。其中甲烷含量约为55%~70%,二氧化碳含量约为30%~45%。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二.可燃气体燃烧化学方程式

氢气:2H2+O2==2H2O

一氧化碳:2CO+O2==2CO2

甲烷:CH4+2O2==CO2+2H2O

小分子烷烃:2CnH(2n+2)+(n+3)O2==2CO2+(2n+2)H2O

小分子烯烃:2CnH2n+(n+2)O2==2CO2+2nH2O

小分子炔烃:2CnH(2n-2)+(n+1)O2==2CO2+(2n-2)H2O

硫化氢:2H2S+3O2==2SO2+H2O

6.可燃物管理制度 篇六

关键词:大唐大坝,飞灰可燃物含量,影响因素,措施

0 引言

对于现代化火电厂的发电机组来说, 不仅要保证生产运行的安全性, 还要着重考虑生产过程的经济性。电厂的经济性涉及汽机、锅炉、电气、热工、化学和燃料等各专业, 而锅炉效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有统计表明, 对于现代火力发电机组, 锅炉热效率每提高1%, 将使整套机组的热效率提高0.3%~0.4%, 标准煤耗可降低3~4g/kwh。从锅炉效率考虑,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排烟损失是其中两个主要的热损失, 因此需要重点研究这两项损失。但排烟损失的降低是有限制的。所以, 降低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是节能降耗的突破口。而在此项损失中, 飞灰可燃物含量占有主要位置。因此, 深入研究影响飞灰可燃物含量变化的因素, 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 飞灰可燃物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当煤粉气流在炉膛内的燃烧和燃尽过程不充分时, 势必造成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 表现为飞灰可燃物含量升高。影响飞灰可燃物含量的主要因素有:燃料性质、煤粉细度、锅炉负荷、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炉内空气动力场等。

1.1 燃料的性质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经典的燃烧理论认为, 煤粉燃烧过程是在挥发分燃烧完之后才开始焦炭的燃烧。因此, 燃料性质中挥发分的含量对煤粉燃烧的影响最为重要。当燃用挥发分较多的煤时, 容易着火, 燃烧也易于完全。这是因为:挥发分是气体可燃物, 其着火温度较低, 着火容易;挥发分多, 相对来说, 煤中难燃的固定碳含量便少些, 使煤易于燃烧。挥发分从煤粉颗粒内部析出后使煤粉颗粒具有孔隙性, 挥发分越多, 煤粉颗粒的孔隙越多, 与助燃空气接触面积越大, 因而易于燃尽, 燃烧损失较少。反之, 在相同因素下, 挥发分低的煤较难燃尽、燃烧损失较大。对于高挥发分燃煤, 挥发分燃烧释放出大量热量, 形成燃物含量较低;相反, 对于低挥发分燃煤, 则容易引起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升高。

1.2 煤粉细度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煤粉越细, 单位质量的煤粉表面积越大, 加热升温、挥发分的析出着火及燃烧反应速度越快, 因而着火越迅速, 燃烧所需时间越短, 燃烧越充分, 飞灰可燃物含越低。另外, 若煤粉很细, 颗粒外面的焦炭燃烧后, 不易形成较大扩散阻力的灰壳。但煤粉过细, 又会使得制粉电耗增加, 因此, 在锅炉运行中, 应综合考虑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制粉单耗的要求, 使之达到最小, 即寻找煤粉经济细度, 以保证较高的锅炉效率和较低的飞灰可燃物含量。另外, 煤粉颗粒比较均匀时, 飞灰可燃物含量也会相对减少。

1.3 锅炉负荷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锅炉运行负荷降低时, 燃料消耗量减少, 水冷壁的吸热量随之也要减少, 但相对每kg燃料而言, 水冷壁的吸热量反而有所增加, 从而使得炉膛平均温度降低, 挥发分释放速度变慢, 此时一次风量和总风量往往也偏低, 燃烧过程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进行, 影响煤粉的着火, 造成飞灰可燃物含量上升;同样的煤粉在高负荷时, 供风量增大, 虽然煤粒在炉内停留时间有所缩短, 但会使炉膛的容积热负荷增加, 有更高的炉膛温度水平, 容易燃尽, 有利于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

1.4 过量空气系数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过量空气系数较小, 则煤粉在贫氧条件下燃烧, 煤粉的燃尽度相应较小, 造成炉膛出口处飞灰可燃物含量较大。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 逐渐达到煤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量值, 炉膛出口处的飞灰可燃物含量逐渐降低。从燃烧的角度看, 炉膛过量空气系数存在一个最佳值, 随着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的提高, 炉膛中氧气浓度增加, 煤粉燃烧反应速率增加, 从而降低了飞灰可燃物含量。但当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时, 会使火焰燃烧温度降低, 煤粉氧化燃烧速度降低, 从而影响煤粉的燃尽, 使飞灰可燃物含量增加。

1.5 配风方式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在保证一、二次风良好汇合的条件下, 只有合理分配一、二、三次风的风量, 才能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一次风风量越大, 为达到煤粉气流着火所需吸收的热量越大, 到着火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同时煤粉浓度也会相对的降低, 这对于燃烧都是不利的;一次风量过小, 不但减少着火燃烧初期的氧气, 使得反应速度减慢, 阻碍着火的继续展。一次风速不能过大, 若风速过大, 在其中的大颗粒可能因为动能过大而穿过燃烧区不能燃尽, 造成飞灰可燃物含量增加;风速太小会使气流无刚性, 造成偏转, 破坏炉内动力场, 并且其卷吸高温烟气的能力下降, 这都会造成不完全燃烧。在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后送入二次风, 补充一次风中煤粉燃烧所需的氧气, 使它与着火燃烧的煤粉气流强烈混合, 促使煤粉的燃烧和燃尽过程。二次风如果在煤粉着火以前过早的混入一次风对着火是不利的, 尤其是对于挥发分低的难燃煤更是如此, 因为这种过早的混和等于增加了一次风率, 使着火热量增加, 着火推迟, 势必增加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飞灰可燃物含量上升。但如果二次风过迟混入, 又会使着火后的煤粉得不到燃烧所需氧气的及时补充, 这些都会使炉内燃烧不完全, 飞灰可燃物含量增加。

1.6 炉内空气动力场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炉内保证良好的空气动力场, 不仅可以加强高温烟气回流, 强化煤粉气流的加热, 而且还可以使煤粉和空气良好混合, 保证煤粉的充分燃烧。这不仅对着火后的燃烧阶段非常重要, 而且对于燃尽阶段也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在燃尽阶段, 可燃质和氧气的数量已减少, 而且煤粉表面可能包裹有一层灰渣, 通过加强混合扰动, 可增加煤粉和空气的接触机会, 有利于煤粉的完全燃烧, 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

1.7 热风温度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热风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粉气流的初温和炉内的燃烧工况。对于同一台燃煤锅炉,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 通过提高热风温度可以提高煤粉气流的初温, 使燃烧室壁面温度增加, 从而减少把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的着火热, 有利于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

1.8 燃烧方式对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燃烧器的投运方式会影响煤粉在炉膛中的停留时间, 从而影响其燃尽率。当投运下部燃烧器时, 煤粉在炉膛中的停留时间延长, 故燃烧较充分, 飞灰可燃物含量就相应减少。

1.9 燃烧工况对飞灰可燃物的影响

炉膛温度和火焰中心的变化, 改变了煤粉燃烧的外部条件, 必然对飞灰可燃物产生影响。当炉温较低, 火焰中心抬高时, 煤粉燃尽程度差, 飞灰可燃物将增加;当炉温较高, 火焰中心适宜时, 飞灰可燃物将降低。燃烧动力工况对飞灰可燃物影响重大。喷燃器的投停方式, 各层、角二次风压的配比, 一次风率的大小, 三次风的角度都将响炉内的燃烧工况, 飞灰可燃物随之而变化。

2 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措施

从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 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关键就是需要煤粉在炉内达到完全燃烧, 也就是在保证炉内不结渣的前提下, 以得到最高的燃烧效率。根据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因素,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 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

2.1 保证燃用煤的煤质

针对现在各厂锅炉燃用混煤的情况, 应该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配比。另外要根据所用煤种, 选择合适的煤粉细度。

2.2 提供最佳的过量空气

应综合考虑排烟损失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使锅炉在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下进行燃烧。供应充足而又适量的空气是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 一般通过燃烧调整试验确定。

2.3 尽量提高炉膛温度

通过提高送风温度来提高炉膛温度。选择适当高的炉温, 可使煤粉着火加快, 燃烧过程进行得也快, 燃烧容易趋于完全燃烧, 有利于降低飞灰可物含量, 提高锅炉效率。

2.4 保证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在一定炉温下, 一定细度的煤粉要有一定时间才能燃尽。适当的提高停留时间的措施有:投运下层燃烧器, 选择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

2.5 保证炉内良好的空气动力场

选择合适的一二次风率、风速, 使得炉内形成良好的空气动力场, 使得煤粉和空气良好混合, 燃烧充分。

2.6 保证三次风的带粉量在设计范围, 并且选择合适的三次风率和风速

2.7 强化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扰动和混合

要做到完全燃烧, 在保证足够高的炉温和合适空气量的前提下, 还必须使煤粉和空气能充分扰动、混合, 及时将空气输送到煤粉燃烧表面上去, 这要求燃烧器结构特性及其一、二次风必须良好配合以及具备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

2.8 燃烧工况的调整

增加锅炉负荷时应遵循先增加风量后增加粉量的调整原则, 防止炉内短时缺氧燃烧。在正常负荷下, 调整汽压时应均匀地增减各给粉机的转速和粉量, 避免切投部分给粉机进行调整。风粉配比适当, 保持较低的一次风速和一次风量, 使煤粉进入炉膛后能迅速着火, 火焰稳定且充满程度好, 不偏斜。制粉系统开停时操作要平缓, 风源倒换时尤其应注意避免大幅度波动, 减少对燃烧工况的影响。

3 结束语

通过对飞灰可燃物含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找到了造成飞灰可燃物含量升高的原因。由于其中很多影响因素都是相互耦合的, 所以以后在实际的运行操作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影响因素, 以达到锅炉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集控运行规程[S].

【可燃物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可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08-01

上一篇:廉洁谈话方案下一篇:留言板留给高中同学的毕业留言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