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共11篇)
1.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一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黄红梅
摘 要:德育教育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之一,地理教学中有丰富的德育素材,本文在阐述中学地理德育目标、特点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德育途径,把地理知识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地理教学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德育
渗透
中学教学
地理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它贯穿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中。而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学科优势。因此探索学校课程中的德育途径,充分发挥地理课程教学德育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
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即为国家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与国家规定的中学生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在实施每单元地理课的教学中,上好每堂课,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逐步完成中学德育目标。具体的要求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中学地理德育的特点 2.1依存性
依存性是指德育在地理教材中没有独立的体系,而是依存于地理知识之中。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要寓于地理知识的传授之中。2.2协作性
协作性指德育有些内容的传授需要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联合协作完成,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2.3随机性
随机性要求地理教师注意从教材中挖掘出包含的德育因素,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引导学生把分散的,不系统的,不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集中起来,发挥其德育功能。2.4渗透性
渗透性是由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比地理知识的接受难得多,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细雨润无声的精神,为学生心田播种,扶植他们奋发向上,成为欣欣向荣的长青之树。3.中学地理德育内容 3.1 课本中挖掘德育素材
挖掘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都可以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得以体现。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
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等。高一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3.2 生活实践中获得德育素材
新课标提出: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以我们生活的成都为例,成都城市的交通现状与问题,成都的城市化及其问题,成都的城市规划的变迁,成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成都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成都的气候变化,成都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成都的工业发展与变迁,成都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4.德育渗透的途径
4.1地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德育过程的基础,通过活动进行德育是德育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不仅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还融于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如气象,地震、矿物标本采集等,课外活动以它的课外姓、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作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做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研讨课题等各种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外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提倡每个学生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注重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集体的活动,学生将会学会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感受到合作与宽容对于集体成果的
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天文观测,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如对月相的观测至少要坚持一个月,特别是下弦月相需要后半夜进行观测。坚持下来的同学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是事业成功的根本。
4.2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现在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不能吃苦,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凡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性格和积习,如果这些积习伴随着他们走上社会,很容易给他们自己和社会造成危害,而地理教学中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社会生态理念,有利于进行正确的人际关系和吃苦耐劳教育,地理教学使人明白,无论是社会中的个人,还是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要取得自身长足发展,要有正常的竞争和永久的合作以及人际关系协调的积极性,通过地理问题的教学,这些内容特别容易被接受,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如野外地质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的测量、企业三废物质处理的调查;当地的经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定等实践活动。参与这些地理活动都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工作的艰辛及工作中竞争和合作的团队精神,比较复杂的地理问题,只有在地理活动中发挥群体协作的优势,才能解决,因此,地理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建康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4.3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传授地理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渗透更要紧,教师自身的德行以及课堂上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
好的道德素养和优良心理品质的需要。
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最灵活的一种形式。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起了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世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4.4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小系统,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多方面合作协调,地理学科在这方面的作用很大,学校可以利用地理活动的机会,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如杜绝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号召,可以以墙报的形式来进行,使学生了解资源的有限性,使学生自我体验到资源的危机感,把“资源道德意识”融合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地理教师可以和学校有关部门协调,利用劳动课开展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其行为对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开展在校园内建立电池回收箱等形式的活动,让所有学生了解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使学生保护环境的做法成为自觉意识。4.5在设计练习时渗透创新意识教育
地理教学中涉及许多自然之谜,例如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之谜,外星人之谜,魔鬼三角之谜,生物起源之谜,恐龙灭绝之谜,板块运动力的产生之谜等等,此外,还有一些至今仍
有争论的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到底是不是由于二氧化碳造成的等等,地理教学也涉及我国经济发展有待研究的众多重大问题,这些尚无定论的内容都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好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写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练习,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地理教学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实施德育教育要有趣、自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还要注意施行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意志情感教育等,要善于使德育情感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http://www.bokee.net.[2]孙健.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08, 22(6): 154-157.[3]张兴.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技教育, 154-157.[4]荣军红.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刍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3(6): 259-260.
2.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二
因此,地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下面笔者谈谈在地理教学中是如何渗透德育的。
一、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其树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所以,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在国情教育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还要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给学生讲清我国的国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二、进行学科知识 的 综 合 渗 透 ,培 养 学 生的道德素养
地理是自然性、社会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中如果能把这些学科有效地整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趣味,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并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比如,在讲到“洋流的运动”时,我会渗入历史课中郑和下西洋及中世纪欧洲三角贸易的知识;在讲“对流层分布规律”时我会引入一首诗:“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然后提问学生:如何解释这句话?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对不对?在讲到“热力运动的海陆风”时,我会提出80年代的一首歌《军港之夜》里的这么一句:“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尽情地摇”,然后提问学生: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这样的设计提问,能让学生形成用科学的知识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态度及求真务实的价值观。
三、抓住教学中 的教育契 机 ,适时渗透 德育
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的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教材专门设计了资源专题、环境问题专题和可持续发展专题,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大力推进德育的良好契机,但是往往教材的理论性较强,但只要教师巧妙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时,如果仅仅讲课本知识是很乏味的,于是我引入了许多有关中国资源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材料阅读、问题设置、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由陆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引申到中国资源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分析并思考现实社会中的现象等。这样本堂课不仅成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日常教学中应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渗透德育的方法。
四、关注历史时事,延伸德育知识
适当、有机地补充历史故事和当前发生的时事要闻,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气息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国策和世界形势,从而延伸德育知识。
3.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探究 篇三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不足;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不足
1.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的德育意识不强
应该看到,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教学实施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德育意识,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就难以有效地实施。在传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真正核心,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为主体,如果将高中地理教学比作一场正在上演的教学大戏,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就是这场大戏上演中的真正主角,而学生则是这场大戏中的配角。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地理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总是以考试作为教學实施的“指挥棒”,以基础知识讲解与习题练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待改进
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采用的地理教学的德育方法是相对单一的,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尽管一些教师也能够注意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但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比较刻板。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总是习惯于运用那种简单、空洞的说教来开展德育,没有有效地结合学科的特色进行德育的实效渗透。德育虽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脱离了教学本身而“另起炉灶”,这样的德育渗透,往往是“画蛇添足”,没有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此种德育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满足学生德育的实际需要,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法急需改进。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1.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
通过上面对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对于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要重视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就要改变教师旧有的教育理念,要以“生本”思想引领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地理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德育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师本”思想,树立德育意识,这是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实施的重要保证。
2.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德育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开展德育渗透才能够更具实效性。也只有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才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的更好实现。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对现有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将一些德育元素引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来,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将那些与学生的德育实践相贴近的德育内容与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德育内容渗透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让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内容融合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来,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有效促进德育的更好渗透。
3.在地理教学活动和探究中渗透德育
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探究的环节里,渗透德育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来合理设置德育的目标,力求在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德育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大化。比如,民族区域的地理常识中渗透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海洋领海中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国土疆域与领空中的国家安全的教育;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公民责任的教育;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公民权利及义务的教育;环球地理教学中的胸怀全球、国际义务、世界和平的担当意识的教育;活动与探究的教学环节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奉献精神、团结合作意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人文品质的传输,等等。所有这些德育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日积月累,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忧国情怀和责任感,不断树立立足祖国,放眼世界的境界,不断优化自身的道德品质。
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对促进高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实施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薛彩云.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
4.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四
摘要:本文结合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从地理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着手,从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教育因素,丰富德育教育形式,身体力行,感染学生的角度,力求达到地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地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甚至部分地理工作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地理教学的深刻意义。笔者虽在农村,但一直坚守这块“阵地”,并努力进行尝试和改革。并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有几点思考。
1.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首先,新教材地理内容的综合性很强,更加强调人地关系,这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空间,而丰富广博的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地理教学中的德育要素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分类。其次,地理主要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这为开展德育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一个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上生存条件的人,一定会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经济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等地理问题做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起为公共利益而学习的良好动机。那么如何实现地理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和谐相融呢?笔者认为,把握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老师及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才有可能实现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统一的目标。而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三个方面加以实现。
2.研究教材:从知识内容上发掘德育教育内容
2.1用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善于通过展示我国地理国情的优势,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善于通过指出我国地理国情的劣势,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如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很少;又如经济飞速发展,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等。使学生在产生必要危机感的基础上,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
2.2以地理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
地理教学中有一条线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为主线,以“人地和谐”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教育。笔者在讲到资源等内容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挖掘有关“森林资源短缺”现状,惋惜地教育学生,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荒地,黄河长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学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森林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广开渠道:从教学方式上丰富德育教育
3.1开展实践活动扩展德育教育的课堂
初中地理特殊的角色为地理老师扩展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即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自然。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如在“人口”内容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定“泗洪农村家庭人口构成”的主题,组织学生对本辖区(村)部分家庭人口构成进行统计,如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外出务工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认识家乡人口现状,发现家乡人口存在的问题,既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维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3.2举办辩论和知识竞答活动活跃德育教育氛围
老师可以将一些知识点做成竞答题,在班中分组或以个人形式参加竞赛,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编题,自行组织比赛。同样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对一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4.身体力行:在教学风格上深化德育教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德育本身就是一种个人素质的修炼和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只有以身作则,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才能真正感动学生。要实现这一点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4.1课堂上尽情展现风采
地理学的特点就是“杂”,即知识面广,包罗万象。开学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问题,我从地理学角度加以解释。学生会惊叹我知识的渊博,这为学生喜欢我这位老师,喜欢地理课打下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尝试用较快的语速说出一连串联系较强的知识,如我会一口气说出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说出某一区域内的国家和其首都。这种较快的带有激情的讲述有时会取得教育教学上的巨大成功。
4.2课堂外内塑品格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吸收和模仿力强,因而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言传不如身教,想要进行德育教育,老师自身的素质是关键。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以完善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总之,只有将老师崇高的个人魅力和精神目标融于地理教学之中,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以把握学生情感为中心,以翔实深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以激情满怀的教学风格感染学生,最终达到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梁学军.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德育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4):125-126.
[2]胡文海.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探[J].池州师专学院,(4):7-9.
[3]荣军红.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刍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259-260.
5.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五
内容提要:
通过教师对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一课的设计,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家乡的农业园区的情况搜集和问题研究,并对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课堂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并分析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基本原理。2. 了解家乡农业发展。
3. 体验对家乡农业园区的合理规划及发展方向规划。能力目标: 1. 认识现代化农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2.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乡农业园的规划之中,体验农业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综合决策过程。德育目标:
1. 现代社会的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珍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意识,努力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3. 体现学以致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4.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 课前准备:
课堂分为三大部分:
1. 根据问题研究中的案例,了解现代化农业园区;
2. 了解汕头市及自己生长地周边地区的农业园区状况; 3. 为家乡农业园区发展出谋划策。课前学生分组:
1.选择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其余同学进行改善措施的研究。
2.第1、2、3组负责案例中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模式图绘制及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基本讲解,对园区的优势进行分析。
3.第4、5、6组负责对汕头市周边农业园区进行了解和情况介绍;对园区的优势进行分析。4.其余同学负责对不同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提出合理化建议。课前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网络、报纸、图书室等查阅资料,各组间可以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
[目标确定]
■[展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引入]
沼气系统。
[学生活动] 展示5小组对汕头市周边地区立体农业模式的研究
(教师适时提问引导)资料查找及PPT展示:
1. 该模式在汕头周边地区非常适合开展,因为有丰富的水源条件,气候条件也很适宜。2. 承包鱼塘的农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 很多农户在该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形成了以鱼塘为主,钓鱼、休闲、饮食、娱乐等为一体的农家乐模式
4. 但是在交通不便的地区,该模式较为单一,更多只依靠鱼塘的养鱼收入。
[学生活动] 展示6小组对汕头周边地区鲜果采摘园模式的研究
(教师适时提问引导)资料查找及PPT展示:
1. 在汕头周边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鲜果采摘——农家乐的模式
2. 周边的赏花、摘果的农家乐模式也非常流行,各有特色,如杨桃采摘、草莓采摘、荔枝采摘等,都在此基础上发展。
3. 该模式既为农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举多得。[教师小结及评价] 1. 同学们的准备都很精彩,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我们的家乡,也让我们了解了家乡农业的发展。
2. 各小组不但有农业模式的展示,更可贵的是有自己的分析,能够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对事物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在以上时间,我们都了解了汕头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针对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或者你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信息进行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你对家乡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还有什么良好的建议?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讨论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教师小结] 总结同学们的建议,有以下几条:
1.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和政策的投入;
2. 在更多的地区推广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农业、立体农业等模式。3. 在进行农业园区建设时,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跟风。4. 要改善交通条件。
5. 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建设要规模化,形成产业链,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6. 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还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7. 应该拥有更多的地区特色,才有竞争力。
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我们成都及周边地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发展建议。下课后有时间,大家可以更多地了解现在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和引导,也可以涉猎国外的一些良好的发展模式。更希望大家在长大后建设家乡时,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将我们学到的现代化农业理念运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记住现代化农业的几个重要的关键词:绿色环保、立体、节约、循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因地制宜。
6.物理德育渗透案例 篇六
《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五年节的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学中应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对以后研究问题,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情分析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样学生要正确认识它,也要克服日常经验带来的错误认识,所以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实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澄清错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能有效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
(3)知道实验推理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理想条件下的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了解科学进步的漫长、艰难的历程,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教学用具 斜面、木板、小车、毛巾、棉布等、多媒体课件等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出示小车,提问:如何让物体运动起来?
演示
1、用力使小车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提问:从以上实验中,可以看出力与运动存在什么关系?
师:你的观点与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你就是现代的亚里士多德。
课件:亚里士多德头像及观点
师:今天这里还有一位伽利略
课件:伽利略头像及观点
历史上,科学界对这两种观点争论了一百多年,到底谁正确呢,学了今天的课程,就能做出判断。
进行新课:
课件展示:小车从斜面滑下,将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时间。
1、提出问题: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假设: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各组代表回答
(评价:同学们思考非常到位)
课件展示:
影响小车前进距离的因素:
小车质量 水平面的阻力
斜面坡度 小车起始高度
教师:如果要研究小车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的阻力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
非常正确,请大家根据现有器材,设计一个研究方案。
3、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改变?
(鼓励)
还有吗?
同学们的回答简练而且全面,综合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得到了今天实验的操作方法,哪位同学归纳一下。
归纳得非常精彩。请思考,这样的实验方法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
研究小车前进的距离 控制的条件:斜面坡度、小车起始高度、小车质量相同
与水平面的阻力的关系 改变的条件:水平面的阻力(不同表面)
4、进行实验,分别指导。
提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5、分析论证:
a、三种表面谁的阻力最小?从三次实验现象得到怎样的描述?
b、若表面再光滑一些,则小车所受阻力将怎样?前进距离呢?速度减小的程度呢?
课件展示:初步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在水平面前进的距离越长。
c、沿着这个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任何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
推理:如果小车不受外力,将会怎样运动?
出人意料地大声赞扬:你答得太对了!
即: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原来静止的物体呢?
6、得出结论
总结上述两点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课件: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7、评估交流: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成立条件又是什么?
结论呢?
什么情况下静止,什么情况下匀速直线运动?
精彩!从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所有的物体都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在物理上称为惯性,我们将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去研究。
回顾我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用到了哪些方法?
这种方法叫实验推理法。
那么请大家思考,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吗?请说明理由。
回答正确。当然,虽然不能用实验验证,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现在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本节小结:我们今天花一节课的时间就解决了曾在科学史上争论了一百多年才解决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说明,科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地质疑和探索才能够推动其进步。今天我们班上的“伽利略”同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为了鼓励他坚持真理、敢于质疑的精神,我决定奖励他一个砸中过牛顿的幸运苹果。
颁奖
回答: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回答:用力推或拉
观察
生:要维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
(惊奇)
生: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兴奋)
阅读。
观察
思考
讨论后回答:小车的质量、斜面的倾斜度、小车下落的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思考后回答:保证小车的质量、斜面的坡度和小车的起始高度不变,改变水平面的阻力。比较小车在不同情况下前进的距离。
思考,讨论
生:改变水平面的状况,让小车在同一个斜面滑下;
先让小车直接滑在木板上,滑一次,然后分别在上面铺毛巾、棉布再重新做一次。
生:必须从相同的高度开始滑;
生:小车必须是同一辆。
生:在水平面板上铺上不同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小车滑下,归纳:改变水平面的状况,分三次让同一辆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板上滑行的距离。
齐答:控制变量法
分组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什么都不铺的时候阻力最小,可以看出: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
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会越小,前进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小车的速度将会不变,一直运动下去
生:如果原来是运动的,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保持不变。
将继续保持静止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齐读
回答:一切物体,不管原来是运动还是静止。
不受外力的作用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生1:实验
生2:还有推理
回答:不能,牛顿第一定律说的是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的情况,但我们周围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因此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生1:我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生2:科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学习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坚持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
复习旧知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意外的评价激起学生兴趣。
两位著名人物的两种观点的对撞,引发学生好奇。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科学探究方法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7.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深刻认识到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迫切性, 因为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建设和谐新世界”都需要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尤其是作为人类灵魂塑造者——人民教师的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教育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是时代的呼唤, 是社会进步的强烈要求和具体体现。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 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 与智育、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 理应担当重要角色,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也明确了这一点。因此, 如何渗透德育意识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 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 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善于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择善而从, 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 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 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发挥。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体现一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它不仅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政治标准, 也是道德规范, 它可以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 克服自卑感,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的第一要求。例如, 我在讲授“中国疆域”一节时, 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广大———960万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三大国, 我们祖国位于亚洲东方, 处于北温带, 气候温和。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俱全, 有绵长的海岸线和许许多多的大小海岛, 有不少名山大川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 有品种齐全的农副产品, 有一望无际的林海, 有四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在教学中, 生动形象地将这些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更觉得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可亲可爱, 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幸福和自豪。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讲授“中国行政区划时”重点强调香港、澳门和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二、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的学生面临的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兴起, 对地理德育会带来很大的干扰与消极影响。如:无视国家有关法令, 私自开矿、淘金、伐木、大肆毁坏自然资源与国家财富;为谋私利获回扣, 舍近求远“吃”价高质次的原料;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公路、水路上任意设卡, 罚款, 非法谋利;搞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 阻止正常的商品流通;为追求经济效益, 全然不顾环境效益, 造成水质、大气等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等生态破坏。种种问题告诉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呼唤现代人要有现代地理意识, 呼唤人们弘扬与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高尚的道德观, 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如果都能具备这些观念, 那么他们将来就能成为健全的社会公民, 为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修复、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师应注意挖掘教育点, 抓住时机, 画龙点睛, 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
四、国情教育
在国情教育中, 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 最不可忽视的是两分法的原则。在地理教学中, 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 就要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同时, 又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国情劣势。
五、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们许多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我在讲《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时就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服饰, 如汉族的端午节、元宵节、赛龙舟,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 并讲述它们的起源和意义, 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使他们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这样, 我们才能弘扬中华文化, 实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美好愿望。
8.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八
一、创设情境教学,优化德育效果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借助生动的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利用主题鲜明的图片、寓意深刻的漫画、真实直观的录像、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歌曲等来创设教学情境,既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又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德育渗透其中。例如,在讲“四川”时,我先播放《神奇的九寨》,从这首歌的MV中突出秀美画面和多山险峻的景色,又从李白的《蜀道难》来突出四川的地形特征。在让学生欣赏美丽四川的同时,又插入了一些关于汶川地震及救援的场景,让学生体会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渗透德育要有艺术性
初中生正处在成长期,逆反心理很强,正确的德育观正在逐渐形成时期。我们在进行德育时,要善于思考、善于动脑,讲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易于接受,潜移默化地达到我们的预期教育效果。换句话讲,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具有艺术性,才能达到我们最终的德育目的。
例如,在讲解“新疆的气候”时,一开始我这样讲述:“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的俗语吗?”我稍微停顿了一下,这时几十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起望着我,迫切地想知道下文,课堂上静悄悄的,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俗语。我问道:“为什么早晨穿着皮袄,到了中午就穿纱,而且晚上还吃西瓜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是由于新疆的气候决定的,新疆的气候具有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干旱的特点。”接着我就给学生介绍《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我人民解放军在新疆那种非常恶劣的环境中与国民党残余部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生生不息的斗争精神激励着学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这样,我就间接地把舞台艺术的场面搬到讲台上来了。
三、谈话是渗透德育最直接的方式
在德育中,谈话是与学生最基本的、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有效的。谈话在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运用得较多。如我在讲“森林资源”时说:“美丽的长白山是我们的家乡,更是我们的骄傲。她是全国乃至世界都非常著名的旅游景区,大家说说国内外游客为什么不远千里来到我们的家乡呀?”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是因为我们这里有美丽的天池;有的说这里能看到一年中四季的风景;还有的说这里有天然茫茫的原始森林;等等。最后我加以总结:“我们的家乡之所以能吸引四海宾客,是因为这里有美在天然、贵在原始的独特风光,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热爱家乡,同学们就应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珍惜和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然后我话锋一转说:“我们的家乡虽然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我国人均森林资源还很不足,和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日本森林覆盖率达到70%,名列世界前茅。赢得了‘绿色王国’的美誉。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就应从保护环境、爱护树木开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是德育渗透的保障
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约束性较强,教师照本宣科,对教材知识过于依赖,不善于涉猎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从而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教材内容与教材资源的狭小界限。因为教材虽然是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就德育内容而言,它的“可联系性”很强。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这就要求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了解每一节课中地理知识的相关联系。教师有了宽广的知识面,就会在教学中把德育自然而然地寓于其中,学生也会很自然地接受德育知识。
9.语文德育渗透案例 篇九
教《金色的鱼钩》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老炊事班长三次“笑”的外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 ‘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他还“摸了摸嘴”,假装先喝了。这是为了动员三个小病员愉快地喝鱼汤。第二次,老班长见到三个小病员都端着鱼汤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长没有喝鱼汤),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喝下去”。第三次,老班长看着他们喝完了鱼汤,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让学生懂得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10.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篇十
宋晓霞
一、计划宗旨
作为学科教师,不能只单纯地传授学科知识,而必须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在授 业的同时传道,透彻地了解教书与育人、授业与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把学科中渗透德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归宿,在传授知 识的同时,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
二、总体要求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要点及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本学期在历史教学中,着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突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授课效益。加强分类教学研究,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同时强化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历史知识,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三、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历史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有实事求是、尊从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认识交流与合作,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掌握七年级阶段要求掌握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要历史概念的含义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历史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学生课外历史知识的积累。
6.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7.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历史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8.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9.紧扣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挖掘渗透的内容。
11.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十一
【 关键词 】高中 地理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基本职责,必须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体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更应该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树立“以德为首”的德育教育理念。根据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适时渗透德育信息,“寓德育与智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渗透,润物细无声
地理学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素材,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径。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和德育价值。使学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除地理学的本身特点之外,学科之中的很多章节都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去感知地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即教育。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地理知识浩瀚无边,包罗万象。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
3 感受家乡秦皇岛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爱不爱自己的家乡,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程度,热爱家乡与报效祖国是密不可分的。
4 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教学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内化
实践是最有效的德育大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校内或校外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视其为地理学习的一部分。在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独立自主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5 结语
树立“以德为首”的德育教育理念,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深挖教材中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同时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注意渗透的可行性,强化渗透的反复性,善于抓住教育点,适时找准切入点,自然妥帖的抓住时机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在地理教学园地上怒放。
【参考文献】
[1] 保庭春.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科研究,2012.
【地理德育渗透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08-24
德育渗透教学反思09-11
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总结06-26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总结09-19
环境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10-26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探讨08-04
思索与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09-28
初中化学论文:浅谈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