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考

2024-09-06

如何应对高考(精选11篇)

1.如何应对高考 篇一

考试期间,考生万一遇到突发状况,就可能会给心理造成影响。总结往年经验,专家建议考生,遇到意外要保持镇静,切忌过度紧张。

■未带“双证” 速找家人

若没有带齐身份证、准考证,考生应立即与家人取得联系,让家人在开考后15分钟之内将证件送至考点。一般情况下不要自己回家拿。

■误带手机 关机上交

若考生带手机赴考,在考点外要记得将手机交给送考老师或家长。万一将手机带入考场,考生应在开考前将手机关闭,并交给监考老师。

■试卷有误 及时报告

考生领到试卷,应先作检查,若发现试卷有重印、漏印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应举手向监考老师报告,及时调换清晰完整的试卷。如不小心损坏了考试卷子或答题纸,也应立即向监考老师报告,调换备用试卷或答题纸。

■钢笔“罢工” 申请备笔

考试时如果突然笔写不出或损坏,考生可以向监考老师举手示意,说明情况,一般考场都会有备用的笔。考生自己也要多准备几支笔。

■身体不适 求助老师

若是因过度紧张而身体不适,考生应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喝口水,深呼吸片刻。如果感到腹痛或想呕吐,应及时向监考老师求助,不要硬撑。如想上厕所,也可举手示意。

2.如何应对高考 篇二

一、夯实基础, 加深理解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 试题设置有容易题、中档题、难度题。即使是有区分度的难题, 那些基础扎实的考生也能得分, 故在常规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重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及其相关性质的教学, 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等差、等比数列公式求解相应的基础题、中档题, 力争会解难度题。

如高考题:已知等差数列{an}中, 前n项和为sn, 且s10=100, s100=10, 求s110的值。

很多考生由于对数列是等差数列, 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理解不深刻, 导致失分。事实上, 只要学生基础扎实, 对等差数列性质理解透彻, 由数列{an}是等差数列, 则an=a1+ (n-1) d, am=a1+ (m-1) d, 那么不难得出 (其中n≠m, d为公差) , 同时也可从通项公式an=a1+ (n-1) d=dn+ (a1-d) 理解, 将直线方程与之类比, 公差d正好是斜率, 于是得到问题的简单解法:由从而解得s110=-110。由此可见, 夯实基础, 加深理解是何等重要。

二、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遵循从感性到理性, 由浅入深的规律。当学生对等差、等比数列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应对学法进行指导, 加强分析、综合、归纳的点拨, 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培养学生高考解题能力。

如: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后, 师生对数列这一章进行反思、分析、综合, 最后可归纳出求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类型1:an+1-an=d (d为常数)

类型2: (q为常数)

类型3:an+1=λan+c (其中λ为常数且不等于0和1)

类型4:an+1-an=f (n) (其中f (n) 可求和)

类型5:an+1=λan+f (n) (其中可求和)

类型6:an+1=anα (其中an不为0, α∈R)

类型7:给Sn与an的关系, 求出通项公式。

对于类型1、类型2它们分别是等差、等比数列, 可按相应公式求出通项公式。

对于类型3:an+1=λan+c可设 (an+1+x) =λ (an+x) ,

展开得an+1=λan+ (λ-1) x,

从而令 (λ-1) x=c, 即即数列为首项, λ为公比的数列, 从而可求出an的表达式。

对于类型4:已知an+1-an=f (n) (其中f (n) 为可求和) , 那么有:an= (an-an-1) + (an-1-an-2) +…+ (a2-a1) +a1,

即有an=f (n-1) +f (n-2) +…+f (1) +a1,

这样求出f (n-1) +f (n-2) +…+f (1) +a1, 即可得an。

对于类型5:由an+1=λan+f (n) 两边同时除以λn+1, 得

从而可得an。

对于类型6:已知an+1=anα (其中an≠0, α∈R) , 则两边取对数得logban+1=αlogban (其中b>0, 且b≠1) 。

那么数列为首项, α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可求出an。

对于类型7:若给定Sn与an的关系, 求通项公式an。

三、加强变式教学指导, 培养答题思维

近几年来, 高考解答题部分与数列问题相关的内容有一定难度,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有一定提高, 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 而且要求学生善于联想与转化, 能把一个新问题进行变式, 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认真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变化趋势,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加强学法指导, 使学生能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

例6: (2007天津) 在数列{an}中, a1=1, 且an+1=4an-3n+1 (n∈n+) ,

(1) 证明:数列{an-n}是等比数列。

例7: (2008全国Ⅱ)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a1=a, an+1=Sn+3n,

(1) 设bn=Sn-3n, 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例8: (2008四川卷)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已知:ban-2n= (b-1) Sn,

(1) 证明:当b=2时, 数列{an-n·2n-1}是等比数列。

这几道高考试题, 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 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是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其实,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尽量多角度去思考, 尽量寻求不同的解法, 不断创新, 拓展思维, 提高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类题就是小菜一碟。

经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 不难发现以上问题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都是一个递推关系, 求解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或求证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数列是等比或等差数列。在结构上有可类比之处。另外, 已知和未知间有一定的暗示, 我们不妨在“猜”与“凑”之间猜测解题的方向与突破口, 把已知的递推关系向所要求解的未知方向上转化、变形, 寻找他们的内在联系, 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基于此:

例6:已知:a1=1, an+1=4an-3n+1, 未知:求证数列{a1-n}是等比数列。

联想:将数列{an+1-an}看作一个新数列, 则它的第 (n+1) 项应为an+1- (n+1) ,

从而将an+1=4an-3n+1两边同时减去 (n+1) ,

并化简得[an+1- (n+1) ]=4[an-n], 从而问题解决。

例7:已知:an+1=Sn+3n, 未知:求bn=Sn-3n的通项公式。

解题方向:变形、转化出bn+1=sn+1-3n+1

联想:an+1=Sn+3n, 消去an+1用an+1与sn+1的关系,

从而:sn+1-Sn=Sn+3n, 即sn+1=2Sn+3n,

两边减去3n+1得sn+1-3n+1=2Sn+3n-3n+1=2 (Sn-3n) ,

到此问题得解。

例8:把b=2代入已知得:

已知:2an-2n=Sn, 未知:求证数列{an-n·2n-1}是等比数列。

猜想解题方向:将已知转化、变形,

使之产生得 (an+1- (n+1) ×2n) , (an-n×2n-1) , (an-1- (n-1) ×2n-2) 这样的项。

故首先考虑消去Sn, 用Sn与an的关系, 则由2an-2n=Sn…… (1)

将 (1) - (2) 得an=2an-1+2再两边减去n×2n-1得an-n×2n-1=2an-1+2-2n-1=2 (an-1- (n-1) ×2n-2) ,

从而数列{an-n·2n-1}是等比数列。

摘要:高考数列是一个难点, 我省考生得分率较低。如何应对这一情况, 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3.如何应对语文高考 篇三

试卷内容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种。所谓客观性试题,是指答案是唯一的,这类题是第一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中的3个选择题和5个名句填空,共32分;其余均为主观性试题,这类题的答案比较灵活,只要你答得合理,一般就不会失分。它包括作文60分、现代文阅读25分、古诗文阅读11分、和文言文翻译10分、处理语段主要信息6分、仿写5分,共118分。这类题主要考察了你平时的积累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训練有素,就不会至于难堪,因为他几乎涉及的是你的运用能力。下面我就分别谈谈它们的作法及复习方法。

对于作文,我们首先要分析材料的主要信息,把握题目的范围,然后确立你的写作意图,进而构思表达方法并选择材料或语言来表达你的意图。切不可浮躁得在没有把握题目要求时就写。对于一段材料,往往可以概括出几个要点,我们既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写,也可以针对所有要点写。总之,只要你在不脱离材料的情况下准确的表达了你的意图就行。在写作过程,你只需考虑按顺序用你的话写出你的观点,不必考虑符不符合哪一个名家的写法,因为文无定法。这样,你就会顺利写出你自己的文章。

关于立意的“高远”,其实无需过高的调子,什么共产主义,什么为国为民。这些当然不是不好,但是如果整片文章中不含这些情素,往往会因无中生有而影响得分。只要你的文章当中流露着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同情他人、有正义感、有廉耻心、有责任心、感激之心等,知荣知耻,就是所谓的立意高远。文章当中切不可流露出怀恨他人、社会或者羡慕权势金钱等不良因素。

对于作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时跟老师学习交流,多写未必凑效,关键在于你对文章主题的确立和框架的构思,在未动手前要了然于心,也就是要胸有成竹,要结构、脉络及纹理清晰,基本上要从开头到结尾清楚,然后下笔。其训练,最好是多听老师的分析及评价,切不可闭门造车。听讲之前,最好先自己分析、构思,然后和老师的对比,寻找差距。这样,就会逐渐减小差距,准确的分析题意,构思文章,并了然于手而顺利地写出。

至于写作训练,其实几天之内就可见效,只要把握了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和杂文的写法,就可以轻松面对高考。

关于现代文阅读题,作法关键在于带着问题走进作品,找到问题所在,反复比较,一般就能解决问题。问题往往在于程度、范围、数量、感情色彩方面的变化,往往是一字之差。至于他的复习,主要在于课堂,在老师讲解前,自己先思考再听讲,反复和老师的对比,和标准答案对比,就能逐步提高。

对文言文翻译,切记要通读全文,再联系上下文翻译。因为许多句子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而此刻要的是适合于本文语境的意义。翻译一般要直译,直译实在无法翻译时才能意义。翻译的效果要达到程度、范围、语气及表达效果等都不能改变,就是准确地把古人说的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如果有所变化,就不够正确。此项题目的训练,主要在于重要字词的把握,多见于规定掌握的实词和虚词中。

关于古诗词鉴赏,不仅要走进诗词,而且不要忽略题目以及注释、时代背景等。要走进诗词,须知诗词中的对象,其实是凝聚着作者情感的意象,也就是传达作者情感的符号。我们在鉴赏时,要审查出这些意象色彩、形象、声音等给人的感受,这个感受往往就是作者的情感所在。对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打乱它,重新组合,看它构成怎样的画面或情境,是明快还是暗淡?是欢乐还是悲哀?经过这样的审察,其情感是不难把握的。

至于艺术手法,我们要对这些术语有所把握,它既包括谋篇布局方面的,也包括修辞手法,甚至于词类活用和个别字的妙用。这些手法,如虚实、动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等,要把握这些名词,然后就能准确评价。这个板块的复习,最好事借助于鉴赏工具书,看名家评价,不要贪多,只要认真地领会几十篇就够了。

再下来就是仿写题,这道题只要平时留心,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抓住几次模考,就能拿下。对这道题的训练,我们在平时把它当对联对待,就是先分析他的结构,再按照结构填补词语及句子,使语意相对。如果每次都这样做,考场上就不会再迟疑。还有一种训练法,就是在读诗时,对于律诗中间的两联,你读了上句,想想下一句改写什么,然后再看作者的。这样,久而久之,你不进可以完美作对联,而且会上升为诗人。

还有处理主要信息题型,形式为提取主要信息,如概括语段意义、拟新闻标题和抽取关键词语,这实际上是找中心句或中心词并加以完整化;或扩充语段,如文绕几个中心词写几句话,表达某种情境,这实质上是造句或添加修饰语,其实只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就行,只要你克服了“怕”,有点自信,就绝对能完成。

对于客观部分题,前六道选择题,你如果像对待现代文阅读那样,也就不难了。当然,文言文阅读的关键障碍在于那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上,需要逐个解决。

语言用中的三个选择,一个考的是成语的运用,需要积累,并把握它的各种色彩及语言环境。这些成语,散见于各册课本,一般资料都有总结。一个是病句修辨析,需要对句子成分有所把握,并掌握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结构混乱、不合逻辑、搭配不当等。如果你舍得半天的功夫看看这些基础,也许就不再为难。

一个是整理句子顺序的,这主要考察了你的逻辑思维,也就是顺序。本题相对难一些,但只要你不慌不狂乱,仔细审查语言环境,还是可以选对的。这道题,在动笔前,你最好先看看答案有几种开头,然后在可能出现的情况中试填,也许会节省许多时间。

还有一个就是名句填空,看起来比较多,但实质上来源于要求背诵篇目,只需要我们搜集那些篇目并读熟就是了。

4.如何应对高考 篇四

很多考生越临近考试,睡眠越差,他们白天学习明明很累很辛苦,到了晚上也极度困乏,但一闭上眼,反而睡不着了,越睡不着就越烦躁不安。

解决之道:接纳现状

在这个阶段,入睡困难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考生首先要顺其自然,接纳现实,不要自己把自己吓到了。入睡困难主要是心事太多,一闭上眼,大脑其实还在不停地工作,总是患得患失,想入非非。建议考生闭上眼后什么都不要想,进入无意识状态。没有心事了,入睡自然就容易了。

有的考生可能平时在学校睡眠不好,周末一回家反而睡得很香,日上三竿才起床,但同时也会抱怨自己,对睡懒觉很自责。其实完全没必要自责,偶尔睡懒觉是对睡眠不足的补偿,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外,平时睡不好的考生也可以暗示自己,睡不好没关系,周末可以好好补,这样就会慢慢让自己把注意力从入睡困难中转移。

表现2一有杂音就会分心

有些考生在冲刺阶段容易分心,外界一有杂音就会影响自己复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越想专注越静不下心来学习,进而让情绪烦躁不安。

解决之道:坚持运动

学习易分心也是内心紧张的表现,考生想集中注意力学习,但总是事与愿违。考生首先要平复自己的心绪,如果分心了,就先让自己从学习中转移出来,不要对自己的分心太纠结,允许自己的思绪短暂的“神游”,避免让自己的情绪烦躁。

另外,运动可以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建议高三考生坚持运动,要明白“10分钟愉悦的有氧运动=1小时高效的学习”。保证每天10―20分钟的体育锻炼,但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鼓励户外运动,比如慢跑、踢毽子、打羽毛球等。有些男生爱好足球和篮球,适当玩一下也无妨,千万不要打对抗赛。

表现3很努力成绩上不去

很多考生到了这个阶段都会遇上高原期,学习很努力,但越努力,成绩却越上不去。随之而来的就是紧张和烦躁,自信心受到打击等。

解决之道:高效率学习

越学越努力,越努力成绩越上不去,这其实也是科学规律。越临近考试,考生心理压力越大,往往会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得过多过满,以为只要完成了学习计划,学习效率就能提高。其实学习也要遵循规律,把每天的学习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学习计划。比如上午记忆力好,可以多复习需要强化记忆的知识点。

另外,劳逸结合特别重要。很多考生到了这个阶段会惜时如金,自觉地放弃休息时间。实际上,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状态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大脑未得到足够休息,考生要明白,勤奋≠成功,有张有弛才能坚持到最后。因此,每天一定要抽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让大脑彻底放松,锻炼的时候不要想着学习,要快乐地锻炼,心理暗示自己,“我现在的运动快乐了,接下来的学习就高效了。快乐运动=高效率学习”。

5.如何应对高考 篇五

运动法

如果这一个月内你比较焦躁,今天学习学不进去了怎么办?课间的时候做点运动。你们会发现,考试让人焦虑、紧张,但是跑步、冲凉的时候人的心理上肯定不会紧张。因此,在觉得自己处于焦虑紧张状态时,让自己运动起来。通过运动,可以将身体上的放松转变为精神上的放松。

现代社会,抑郁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汇,但运动员很少抑郁,因为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而这正是快乐的生化基础。一些研究表明,经常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人大多是那些不爱运动,愿意思考,有着悲观思想的人。考前考生每天坐在教室中,一心只想着学习、考试,不与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出去运动,自然容易抑郁和焦虑。因此,如果考前感觉到比较焦虑的话,就可以出去运动一下,转换一下心境会比较好。

音乐法

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听一点音乐。哼一哼歌曲。如果紧张的话你会发现唱歌都会跑调,而把一个歌曲哼得比较平稳了,就不再焦虑了――所以说,听音乐或者唱歌都是缓解焦虑的好办法。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半夜起来觉得自己焦虑,睡不着觉就唱起来了。排解自己的不良心态应该以不损人利己为前提。

想像法

利用一些想像力,常给自己一些强的、好的暗示。例如有的人长得很漂亮,但她觉得自己并不漂亮;有的人长相一般,但是自我感觉良好;显然,后者的心情会更加舒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越来越漂亮也是很有可能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考生能把自己想得很强大,考试的时候自然不会焦虑。而如果整天前怕狼后怕虎,考试时总想着这不行那不行的话,最后可能会真的不行了。在心理学上,这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也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的预言往往就成为现实。

我对大学毕业生能力的判断比较准确,我认为不适合考研究生的学生往往以考不上告终。但这其中总有个别学生不管别人的看法,就觉得自己能力不错,通过自己的努力真考上研究生了,并且各方面的成就都不错。而相反那些自己觉得自己不行的,往往就真考不上。所以有的时候并不是你的智力、你的知识达到什么水平使你达到一个什么成就,而是你对自己的一个看法,有没有一个强的自我暗示,所以我们要对自己鼓一下气!

深呼吸

我们平时都会有一个体会,当一个人心情平稳的时候,往往身体也是放松的,反之,当一个人身体放松的时候,心情也往往是平稳的,

所以,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紧张心情,完全可以通过生理上的放松而实现,而深呼吸,恰恰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办法。

深呼吸具体怎么做?采用鼻子呼吸,腹部吸气。双肩自然下垂,慢慢闭上双眼,然后慢慢地深深地吸气,吸到足够多时,憋气2秒钟,再把吸进去的气缓缓地呼出。自己要配合呼吸的节奏给予一些暗示和指导语:“吸……呼……吸……呼……”,呼气的时候尽量告诉自己我现在很放松很舒服,注意感觉自己的呼气、吸气,体会“深深地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的感觉。重复做这样的呼吸20遍,每天两次。

深呼吸虽然很简单,但常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遇到紧张的场合或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的时候,不妨先做一次深呼吸放松。

焦虑调节注意事项

备考时,情绪调节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注意:

1. 不要放在考前才做调节

情绪调整应该是生活中经常要做的事,不要在考试之前才想到用一些方法来缓解自己的情绪。不要以为某种调整情绪的方式――例如深呼吸法――我已经知道了,现在用不到,也不用练,到考试之前练练就行了。焦虑的处理是需要一定的预先准备的,如果情绪调整方法不熟练的话,自己并不能因此放松下来,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做好这方面的练习。

2. 不要临时用新学会的方法

不要在临上考场前或者在考场上临时用最新学会的情绪调节方法。有同学说:“平时我没注意,到考试前几天我紧张,我就报了一个班,通过自我催眠来缓解自我焦虑。”自我催眠的确可以缓解焦虑,但是刚学学会的方法远谈不上熟练运用,在考场上自我催眠,万一失败睡着了,就耽误大事了。靠前应该构想出一些情况,在什么情况下会遇见什么样的压力,然后再把应对这些压力的调节手段想好、练熟。不要临时用什么最新的方法,要用最熟练的。

3. 不必刻意追求放松

6.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应对高考论文 篇六

摘要:语文在整个高中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然而很多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对它却充满了恐惧感。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它看似简单,但是考生在高考中却不能考出一个如意的成绩,所以学生万万不能怠慢语文,教师也要采取各种策略来提升语文课的授课质量,促进提升学习者对语文的学习及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考;语文;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高考对语文的要求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迫使教学中加大语文的教学力度,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能够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优势,确保语文教学效果,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既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还要有利于学习者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促成素质教育更好发展的目标。本文探讨了学生在语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让语文教学提高质量增加效率的策略。

一、精心备课,简要讲解

实际上语文教学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避免没有意义的对话,从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语文本来就是广博丰富的,还能与有关的历史知识相融合,授课者可以很轻松地把这些知识讲述出来,但关键在于如何确定真实讲课的内容。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文章,可以讲抒情,可以谈语言之美,还可以讲授散文的欣赏等,有些教师就是把备课中积攒的知识全部展示给学习者,分不清教学的主次,这样学习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理所当然地降低。其实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其让学习者在众多的新知识中惊慌失措,不如让他们放慢速度,经过长期的积累,必然会对这门学科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要围绕文章的题目,让学习者思索:写的是荷塘和月色,还是荷塘的月色?把这作为起点,让学生领会散文之美,然后指导学习者去认真地阅读文章,品味语句的优美,体会文章思想,做完散文欣赏的步骤,提高他们的文章评析能力,教学目标集中,课堂上讲解的减少了,留给学习者的空间就增加了。当然讲得少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讲,也不意味着乱扯,这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胸有成竹,备课要精益求精。如何用三年的时间将语文课程学完并留出充分时间准备高考,教师需要选出要讲的内容,和需要细讲的知识,给学生构造一个多彩的语文王国,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学到知识。

二、充实课堂内容,改善授课模式

语文课堂是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要用丰富的课堂内容抓住学生注意力,减轻学生负担,突破语文教学的屏障,最大程度地提高授课效率。学习者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他们足够活跃,这样才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授课中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可以有利于学习者积极性的提高,还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堂活动,如填字、成语接龙、经典古诗词背诵等让学生参与讨论,优化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更贴近课堂教学的主题,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始终保持在充满热情和灵气的气氛中。比如戏剧《雷雨》,作为戏剧单元的典范之作,完全可以通过它帮助学习者建立对戏剧的认识和鉴赏评价。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学生理解不了戏剧,也无法进行鉴赏。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讨论+写作”的教学模式,先安排学生观看电影《雷雨》,结束后用一些时间让他们讨论印象深刻的情节,最后要求他们写一篇简要的戏剧评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帮助学生提高了戏剧鉴赏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需要注意:教师需要使学习者不仅能够解决一般问题,而且能够引发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会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上进和创新的境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学生语文写作严重格式化,学生每天钻进课本学习方法技巧却忽视了个人独特的生活感受,教师需要让学习者学会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觉得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和探索较为匮乏,所以就要指引学习者善于发现,习惯于从各个角度探索事物的本质。在课堂的授课中,指引他们对书本、名言等进行透彻地探究。比如,在讲述《林黛玉进贾府》时,可指引学生从不同方面解剖《红楼梦》的思想,可以让学生从本节课中出现的所有人物的着装、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性格,然后将此方法运用到相似的文章中去,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得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变化。还要多读多写,古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传世之言,“破万卷”就是尽量增加阅读量,只有增加阅读量,眼界才能变广,才能做到博学多闻,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不仅要增加阅读量,还要练习写作,在课堂上,可以督促学生写日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当地夸奖,让他们爱上写作。教师还应当督促学生广泛阅读,学会引用和借鉴,把读和写联系在一起,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便会被引发,写作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创作困难的问题可能会被解决。

四、结语

自从教育部对高考进行改革后,语文就被高度重视起来,在高考中的分值也占比很大,特别是前几年还出现了空前的“汉语热”,汉语也成为了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作为一名中国教师,更有义务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用心教学,努力培养学习者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出新型的教学策略,赶上时代变化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桂巧艳.走进新高考的语文教学策略之浅见[J].小说月刊,2016,(5):232-232.

7.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高考 篇七

———题记

高考就像一场赌博,勇者即使输得很惨,也不会畏惧,反正已被逼上绝路, 满身是伤又能怎样,鲜血淋淋又能怎样? 踩死痛苦、踩死压力、踩死胆怯,踩死没理由来的恐惧,然后踏着它们的尸体坦然地走过去。

每个人的高考经历只有一次。谈起高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忆;应对高考,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经验之谈。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高考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记得今年快高考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同学的妹妹说她自己压力很大,和她聊天就能明显感觉到她对高考很紧张,还说自己快考试了,脑子一片空白,说着说着就哭了。后来我给她耐心分析与劝慰,她才慢慢调节过来。其实上述例子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在每年快高考的时候都会出现,这叫做考前焦虑症,具体表现就是考前压力大、胸闷、紧张,脑子里学不进去东西,做题也做不进去,明显比之前差很多。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应对高考。

面对高考,每个人都会紧张,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是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因为适度的紧张反而会给自己一些压力和动力,让自己学得更好。面对高考,最重要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因为在四、五月份时,学校老师也不会讲太多新的知识, 你要做的就是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能在高考场上把自己之前会的知识都忘了,导致高考考场上不会做题, 这是最忌讳的事情。

有些同学一出考场就拍脑门说:“哎呀,那道题我本来会的,做错了,当时怎么想的,白白丢了好多分呀!”还有同学会在考完赶紧回家去看书,他们知道考试内容在哪一页,但是他们就是没理解、没记住, 所以高考场上也没有做对。其实说这些例子就是和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同学说一说, 高考之前要做的就是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复习,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累了的时候就听听音乐、出去散散步,或者和知心的朋友交流一下, 互相鼓励、互相进步,一起成长,一起迎接高考。

其实经历过两次高考的人最有体会如何应对高考。我有一个表妹,本来是一个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的人,学校的老师、 家长、同学都认为她是一个肯定能上一流学校的人,可是由于心态问题她第一次高考失利,分数刚够普通大学。后来她自己不甘心,决心复读,复习那一年,她吸取第一次高考失败的教训,保持良好的心态,每天积极向上,按着自己的计划复习,终于如愿以偿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殿堂。

作为一个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我建议大家不要太在乎高考之前的名次和荣誉。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名次和荣誉,其实是道美丽的风景,只能欣赏。考得好,不骄傲,继续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要明白,这不是高考,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自己更加优秀; 考得不好,也不要气馁,更要明白,这同样也不是高考,你需要查漏补缺,让自己能拿到更多的分数,提高自己的成绩,为高考做准备。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高考前的热身,只要把握好每一次考试,吸取经验与教训,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好就行了。

高三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之下,查漏补缺,弥补之前的漏洞,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让自己学得更好,争取得到更多的分数。要明白,分数就是一分一分争取得来的,你多记多背一个知识点,或许你就会多一分,就会超过几百几千人。正如《致青春》那个班主任所说: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提高一分,你就可能干倒上万人,扛得住,给我抗;扛不住,给我死扛。

所以,作为一个即将要面临高考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抛弃、不放弃,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与计划,并不断坚持下去,贵在坚持、赢在坚持、成在坚持,相信每一个付出努力的同学都会在六月收获硕果累累,圆梦六月,注定辉煌,天道酬勤,上天定会眷顾每一个付出努力的人,希望大家加油,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8.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 篇八

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在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例如读王雏的《过香积寺》,首先要认定标题中的“过”,是寻访,而不是“路过”。读张籍的《秋思》。由题目及诗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要注童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如2003年全国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如2005年山东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四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嘱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人或往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主要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詩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要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六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比如《秋思》一诗,撇开游子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信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非常真切而细腻地表现了长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关切之情。本题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当然,只要言之有理,对诗歌的赏析允许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关于本诗的细节,如果认为是游子在匆忙之中千言万语说不尽,那也是可以认同的一种解释。

9.如何应对高考 篇九

1、梳理知识点

越是学到后期,英语的很多知识点就越应该梳理,比如词汇、语法还有句式等基础知识都要进行梳理,分模块整理,这样我们复习会更方便一些,而且要重视生活词汇的拼写,注重熟词新意,在练习与复习中努力的提炼自己。

2、提升综合技能

英语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想要提高英语,除了笔试外,听力也还是要多去训练的,听力训练贵在坚持,每天要安排半小时来来听英语听力,不管你听不听得懂,反复听,直到听清楚为主,长期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你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

3、训练应试技能

10.应对高考名言 篇十

1、腰板挺得笔直的人,终究不会走在攀登者队伍的前列。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4、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诱惑。

5、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6、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7、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8、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9、计划要细,动手要早,落实要准。计划与目标、行动一致。

10、永远要寻找比自己更积极的人,比自己更积极的环境。

11、遇到会做的题:仔细;遇到不会做的题:冷静。

12、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13、作为一次经历,失败有时比成功更有价值。失败可以给我们留下更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思考。

14、说穿了,其实提高成绩并不难,就看你是不是肯下功夫积累――多做题,多总结。

15、专注自我提升,不要左顾右盼,紧紧抓住每一个5分钟。

16、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17、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18、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19、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20、人生伟业的建行,不在能知,而在能行。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2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3、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4、淡薄功利,轻装前进;不计付出,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5、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

26、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8、人生终有许多选择。每一步都要慎重。但是一次选择不能决定一切。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前方。

29、坚强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坚强的心是自己炼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坚强的人是自己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做一个坚强者,无畏任何艰难!

30、永远清楚,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

31、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32、小溪---在生命的长河里,你前进的步伐每时每刻都拨动着大海心中的琴弦。

33、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34、学习中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自己进步的标志。

35、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沉下一颗心,以不变应万变。

36、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37、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天道酬勤。

38、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高考的舞台,秀出你的精彩;一宿好睡眠,精神百倍;一颗平常心,沉着应对;一口长舒气,放松压力;一条短信,祝你金榜题名!

39、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40、生活可以充满挫折,但是我不能失去信心,道路可以崎岖不平,但是我不能放弃前行,人生可以充满绝望,但是我不能放弃希望!

41、学会宽容,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42、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43、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44、四分学识智,三心细耐恒,二成应试法,一片平常心。

45、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

46、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7、决定心理的那片天空是否阴霾甚至是乌云密布的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心情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失败。

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49、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

50、五年以前,曾经有一段美好的中学时光摆在我的面前,可是我却不知道珍惜。到了现在,我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还会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要说:我一定上清华!

11.如何应对中高考语文增分 篇十一

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其中,对中高考分值的调整,尤其是语文增分一项引人关注:从2016年中考开始,语文将由120分增加至150分,同年高考语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此改革方案一出,立刻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据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均在酝酿中高考改革,而北京的改革方案无疑是风向标,也就是说,语文将逐渐奠定在中高考总分中“一家独大”的地位,成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这项改革的用意何在?增加的分数在各类题型上如何分配?语文学习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局?家长和学生又该如何应对?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个话题。

改革措施影响深远

北京市此次中高考改革是近几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语文增加30分更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某网站发起的“你如何看待北京高考改革”的投票中,超七成网民投票支持,认为对国学教育的重视应该反映在分数上。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认为教育回归国学是历史的倒退,无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国际化。那么,北京市此次高考改革的各科目分数调整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呢?

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解释,大幅度提升语文学科分值,是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同时,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他强调:“这一变化不仅仅是对语文简单的重视,像过去那种只靠死记硬背范文考出好成绩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告诉记者:“学生更多的时间还是应该放在母语上。现在很多学生写字不如从前,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十分清楚,适度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变,作为高校也会适应基础教育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对所谓的“国际化”深表忧虑。他说:“我分析了中国近100年教育走的路,发现中国教育越来越呈现国际化趋势,而中国本身的东西越来越少。就怕再过一段时间,孩子们都不知道鲁迅是谁了。从国际上看,没有一个国家把外语放在一个终身学习的重要位置上。例如,日本的国际化很明显,但这个国家也没有全民学外语。对于外语,很多专家建议,应该将其变成社会化考试,类似于计算机考试一样,同时加强中国文化素养教育。现在已经完全西化了,其实,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发展,了解自己本国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只有在对自己本国文化也熟悉的情况下,中国人的国民素质、自信心、创造力才会提升。此次就是想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带动整个教学均衡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北京市此次改革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是今后的教学改革一定要跟上,才能很好地完成改革。”

专家们一致认为,北京市此次中高考改革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语文一家独大,成为第一学科。此前,全国各地中考和高考,分值最高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此次北京市中高考改革,增加语文分值、数学不变、减少外语分值,使得语文一家独大,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学科。以高考为例,语文180分、英语100分、化学80分,那么在分值上,语文就相当于外语和化学的总和。其意义在于,考生语文学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中考、高考的成败。

第二,语文将拉开考生们的分数差距。语文学科的特点是要求日常积累,不可能短期内迅速提分,考生不可能得零分,也不容易得高分,所以此前语文成绩拉不开分数差距。此次改革给语文增加30分,情况将发生变化。以高考为例,语文总分150分时,成绩好的考生能得130分左右,中等考生能得100分左右。2016年语文总分增加到180分,所增分数应该是增加难度,而不是基础部分,所以成绩好的考生可望得170分,而中等考生提高有限,分数会在105分左右。如此,尖子生和中等生在语文一科上就有可能拉开65分差距。因此,这次中高考改革势必造成分数差距前所未有地加大,弱者愈弱,强者愈强。

第三,可能造成考生浪费大量精力,学习成绩不稳定。语文成绩如此重要,考生们必然予以空前重视。但语文学科的内容外延很大,仿佛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考,结果容易导致学的没考,考的没学,学深了,却考得十分浅显,学浅了,却考得很深。盲目地学习,浪费过多精力,考试时发现不止是语文成绩没提上去,同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学习语文的计划性非常重要,还要知道在哪些方面努力,否则在中考和高考时有可能吃大亏。

第四,小升初择校政策将发生改变。一所学校是不是名校,受不受家长重视,最现实的是看这个学校学生在中考和高考时的成绩。此前,小学阶段数学最重要,语文次之。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中学生在中考、高考总分的高低,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将是语文成绩,因此各中学在选拔学生时,必然侧重小学阶段的语文尖子生,尤其是那些在阅读写作、文学常识、文言文方面更有实力的孩子。所以,这次改革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是,语文在小升初择校时的重要性不会低于,甚至会超过奥数。

分数可能增在何处

此次改革,语文所增加的30分会落实在哪些方面?这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各地数十位资深语文教师,将他们的分析汇总如下: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考试都要考核考生5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文学常识和文言文、阅读、作文。根据北京市教委的解释,可以肯定的是,所增加的30分不会平均分配给这5个方面,而是有所侧重,下面一一分析。

1.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通常是指字词书写、拼音、句子排序、病句修改、选词入句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其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小学阶段,语文多指“语言文字”,而在中学,语文多指“语言文学”。中考和高考都在中学阶段,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来看,不可能把重心放在字词拼音上,因此,中高考虽然分值增加30分,基础知识方面分值应该保持不变。而且,基础知识系统性不强,是耗时耗力又收效甚微的“硬骨头”,不建议考生在这方面花过多时间。

2.综合性学习方面: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试题题型最为复杂,主要有信息提取类、活动策划类、材料探究类、图文转换类、广告宣传类、传统文化类,以及上述各类题型的综合考核,里面涉及的各种题型,更是数不胜数。但究其实质,无非是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和文化素养。长期以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语文教育圈内的共识,也是必定要增分的部分,估计会增加6~10分。

3.文学常识和文言文方面:中考属于毕业性考试,所以文言文会考很多课内的文章,检测平时学生学得怎么样,而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要拉开分数,所以文言文侧重课外的文章。这是中考和高考最明显的差异,以后这个差异会更加明显。这方面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比重是22%,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比重是28%,相对较高。按所占比重不变,总分增加30分,这方面也会增加6~8分。

需要注意的是,改革后的语文试卷,文学常识和文言文的题量很可能增大,还可能会增加古诗词赏析类的试题。古诗词赏析进入中高考一直以来呼声很高,因为它最能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积累,而且难度较大,在选择性的考试中很容易拉开分数。所以,考生在这方面要特别予以关注,最好能增加一些相应的训练。

4.阅读方面:阅读方面的分值肯定会增加。此前由于有分值限制,阅读文体难以做到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都考到,现在分值增加了,就有可能增加题量,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高考时,阅读的范围将扩大,三种文体有可能都考。需要提醒的是,尽管语文增分的同时一定会增加考试时间,但考生一定要在平时注重训练阅读速度,否则阅读三篇文章有可能耽误过多时间。

5.作文方面:作文是对考生表述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综合考查,肯定会增加分值,有可能从60分增加到70分,字数要求也会相应增加。

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高中语文项目主管杨洋先生认为,最有可能增加分数的题型是作文,其次是文言文和古诗词赏析。他说:“从对北京试卷的分析来看,文言文多以选择题为主,古诗词最多才8分,所占比重较小。此次提高语文分数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而文言文和古诗词赏析是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学最重要的考查方式。”其他省市的专家也赞同杨洋的分析,提醒各地考生要针对这三个增分点做相应的训练,尽快适应改革后的中考和高考。

针对性训练不可少

为帮助考生了解改革思路,适应改革后的语文中高考,本刊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语文教育专家和资深教师,针对最有可能增加分值的作文、文言文和古诗词赏析,探讨训练和应考之道。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现汇总如下:

作文的训练重点是立意深刻。

与会专家和教师一致认为,改革后的作文试题会对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考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贴题。作文阅卷是流水线作业,阅卷老师没有时间悠闲地欣赏每一篇作文,所以,学生要学会写流水线式的作文。首先要求作文必须贴题。所谓贴题,就是要在作文的第一段出现紧贴主题的关键词,让阅卷老师一眼扫过去就知道这篇作文没有跑题。

第二,详略得当。语文分值增加,考试时间和作文字数也会相应增加,学生必须适应,必须对字数分配有全盘的谋划。如果总怕写不够字数,前面铺垫太长,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得当,造成全篇混乱,主次颠倒,肯定会失分。

第三,立意深刻。如果作文增加10分,有可能会加大审题难度,并对考生作文的立意进行深入考查。这是训练的重点。如果写得太浅,很难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要写出立意深刻的作文,要求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课外阅读量,尤其是要阅读名著原文,另外还要拓展知识面,善于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

第四,提高文字敏感度。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上的敏感。通过阅读名著和日常训练,考生要学会感受文字之美,内容之美。二是表达上的敏感。有语感了,写作文时可根据内容需要写出一些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文字。这就要求考生勤练笔,勤思考,逼着自己去表达,再就是增加课外阅读,多积累优美的书面语。

文言文的训练重点是字词。

基础教育阶段的文言文难度并不大,考生不必有恐惧感。纵观几年来的中高考,文言文题型和考查内容的核心其实就是古汉语字词的字义和用法,即一字多义和一字多用。这类字词,高考考生需要掌握的不超过1400个,真正要考的多义字和多用字,也就140个,包括虚词20个左右,剩下100多个是实词。掌握它们,就是训练的目标。家长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复习资料,把这140个字词及其多义和多用内容打印下来,要求孩子每天掌握10个,两周就能基本掌握。

古诗词赏析要七步走。

古诗词赏析有可能作为新题型出现在中考和高考中,许多考生不知如何下手,其实赏析古诗词是有步骤的,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考点,考生只要按以下步骤走,就不会遗漏要点。

第一,意象赏析。意象就是一首诗里面可以用来传递情感的具体事物。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就是意象,四个意象联系起来,就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气氛。怎样赏析?只要写出“这两句诗,作者通过大漠、孤烟、长河和落日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气氛”就可以得分。

第二,修辞赏析。古诗词中只要出现修辞就对它进行赏析。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修辞手法是夸张。

第三,色彩赏析。只要一首诗中出现的色彩超过两个,就要对它进行色彩方面的赏析,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考生要明确点出“黄、翠、白、青四种色彩营造出了优美的画面感”才能得分。

第四,动词和动静结合赏析。例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生”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烟的缥缈、雾气的蒸腾,“挂”这个动词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直泻而下的气势。动静结合也是赏析点,例如“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前一句是静景,后一句是动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了诗情画意。

第五,表现手法赏析。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手法是衬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现手法是对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手法是象征。

第六,通感赏析。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使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例如对“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钱钟书评论道:“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通感赏析要求考生全身心地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第七,思想内容赏析。思想内容就是诗人想通过一首诗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是古诗词赏析必考的内容。比如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敬佩之情,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内心苦闷,等等。通常课本所选的诗作都会有这方面的提示,考生一定要背下来,以备考试之需。

本刊认为,面对此次改革,考生不要自乱阵脚,不要单纯地关注分数的变化,而要注重概括、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的增强;要紧跟老师的步伐,配合老师对教学节奏和内容的调整,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要不断分析总结,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做到心中有数,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不断思考、解决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课外阅读,尤其是多读文学类书籍。

另外,家长应引导孩子平时多关注生活,因为说到底,生活是语文的源泉。

上一篇:安监人员职责下一篇:初中生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