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旅游

2024-06-29

民俗文化旅游(通用9篇)

1.民俗文化旅游 篇一

民俗与旅游文化

[日期:2008-03-13] 来源:旅游系作者:旅游 [字体:大 中 小]

(1)教师简介

刘慧,讲师,旅游文化硕士。

(2)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中国各地的民俗和其他相关旅游文化的概述,系统地介绍民俗旅游的概念、种类、基本理论和架构,详细阐述了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的民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旅游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对众多民俗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3)预备知识

历史学、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学习目标

民俗与旅游文化是一门为本科生开设的以中国民俗和中国旅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课,它是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各地区的民俗呈现给学生。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上的学习和方法训练,特别是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感受及必要的教学实践,了解和认识到中国多彩的民俗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综合文化素养。并且希望学生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领域、广博学识,并尽可能地多参加社会活动,积累经验,早日投入到建设中国的行列,为繁荣祖国经济服务。

(5)重点和难点

第二至第八章为本课程的重难点章节。

(6)模拟试卷

本课程为考查课,没有模拟试卷。

(7)题库

本课程为考查课,没有题库。

(8)参考资料

1、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5、吴忠军.中外民俗与礼仪.东北财大出版社,2007.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7、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贾蕙萱,沈仁安.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焦宏昌.中外禁忌与礼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0、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社,199011、王献中.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书局,1991.12、赵锦元.世界风俗概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13、吴忠军.中外民俗.东北财大出版社,200514、崔唯,肖彬.世界民族服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15、覃光广.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16、穆子尧.中外传统习俗1001.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17、戴平.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王锡龄.中华风情大观.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19、王景海.中华礼仪全书.长春出版社,1991.20、张世满.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1、杨英杰.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2、赵建峡.中外民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23、张世满、王守恩.中外民俗概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4、张世满.旅游与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5、石通扬.塞上江南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6、徐华龙.浦江淞沪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7、徐艺乙.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8、石通扬.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9、叶春生.岭南百越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0、刘筱蓉.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1、色音.内蒙草原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2、王天津.明珠海南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3、萧放.荆山楚水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4、段友文.汾河两岸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35、云中天.节俗——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36、王军云.中国民居与民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37、云中天.礼仪——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38、鸿宇.堪舆——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39、云中天.民居——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0、云中天.相术——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1、李少林.中华寺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42、邱扶东.民俗旅游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3、云中天.服饰——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4、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45、云中天.禁忌——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46、李少林.中华饮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47、叶大兵.头发与发饰民俗:中国的发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48、蒯大申,祁红.中国人的民俗世界,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49、(美)邓迪斯 著,户晓辉 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0、陶犁.民族民俗风情赏析,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51、余志超.细说中国民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52、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3、徐赣丽.民俗旅游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民族出版社,2006.54、云中天.鬼神——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55、陈建勤.生肖趣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6、河南省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57、中原民俗丛书,海燕出版社,1997.58、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59、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60、刘魁立.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61、李英儒.春节文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62、崔普全、刘国荣、崔逸.大年前后——中国传统节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63、黄诗洁、黄兵.中华传统礼仪,气象出版社,2004.6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65、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6、宋兆麟、李露露.中国传统节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6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68、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6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70、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7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2、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73、周旗.南阳旅游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74、刘克、许宛春.南阳民俗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75、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76、林惠祥.民俗学,商务印书馆,1943.77、陶立瑶.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78、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民俗文化旅游 篇二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文化生活的支撑。在“和平、发展”主题的推动下,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而言,对立趋于缓和,发展占据主导,社会基本平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大众旅游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它对促进社会交流、传播民族文化、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大众旅游的发展还孕育和催生了民俗旅游。近年来,世界各地,争先恐后的包装和开发了许多民俗旅游的景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浩浩荡荡的全球旅游大军的部分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

民俗旅游和大众旅游一样,发展步伐是大的,发展态势是好的,是一种健康、向上、有益的趋势。本文想重点探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定义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借助一定的民俗事象而开展的各项旅游活动。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旅游载体,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让游客参与,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二、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推动民俗旅游发展,对实现我国旅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民俗旅游大部分具有投资小、风险不大、经营灵活等特点,有利于民众开发经营,有利于发展城乡周边游,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游客来到乡村欣赏自然风光,吃农家饭、住农家房、体验农村文化,大大推动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也把农民带上致富之路,有效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推动民俗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游客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民俗是最好的窗口之一。我国有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民俗旅游正是得益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服饰、饮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是民俗旅游的文化因子。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的团结,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各个民族原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底蕴,然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众多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在许多游客中,最需要了解的是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是神秘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正是游客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要想体验到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友善智慧的象征。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游客了解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也有利于游客认识和谐文明的新中国。

(三)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传的生活文化现象。民俗旅游则指主要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客体的旅游,从文化的角度看审美和自娱是旅游的内核。民俗旅游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平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生活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所要求的精髓。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所弘扬的精神实质是完全吻合的。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简单来说,提倡宣传弘扬这种文化,既高雅又实在,推动它的发展,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四)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设

3.民俗文化旅游 篇三

[关键词]旅游图书;漓江流域;旅游文化;民俗记忆

[作者简介]韦家瑜,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及示范(2012BAC16B00)之子课题四: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2012BAC16B04)资助项目。

旅游文化早在宋代就已经十分盛行,是古代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与其相关的旅游书籍也应运而生。《水经注》《大唐西域记》《法显游记》《徐霞客游记》等著作对我国地形、物产、风俗的描述,让一些景点扬名海外。这些人文自然景观在旅游业推动下,其自身民俗文化也得到关注和保护,民俗文化成为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漓江流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千百年来桑海沧田、河流改道、雨水侵蚀,塑造了漓江两岸鬼斧神工的神奇景观。早在南宋时期,漓江就因山清水秀成为文人墨客、游历爱好者竞相探寻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漓江流域成为第一批被列为国家重点的名胜风景区,漓江流域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成为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点。

一、漓江旅游图书发展概述

漓江风景名胜早已蜚声海外,大多数人提起桂林就会想到漓江,但具体到有关漓江的一些细节就很难说清楚,这时介绍漓江、宣传漓江风土人情的旅游图书就发挥了作用。漓江旅游事业开展得较早,详细介绍漓江景观和人物风貌的旅游书籍较多,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介绍漓江的旅游宣传图书已经明显归类,体现出咨询、文化、图片、广告等特征,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在以咨询为目的介绍漓江旅游的图书中,漓江沿途的吃、住、行、购都在书中有详细介绍,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介绍,旅游指南是此类图书的代表。随着旅游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日益多样,传媒之间也产生了相互竞争态势。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提升自身存在价值,以旅游指南为主的咨询类图书也开始转变风格,在漓江景区旅游指南介绍上,不但详细介绍旅游路线和消费建议,同时也给散客、自驾游游客在旅行安全和救助上提供帮助,对景区沿途道路状况、加油站、医院位置都详细介绍标注。这种对景区细致周到的介绍,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

和旅游指南类的咨询图书不同,对于漓江景区民俗文化介绍的旅游图书更加专注介绍漓江附近民族特色,如少數民族服饰、饮食、习俗等,并配发大量图片,将当地民族历史传说、历史传承相关典籍都进行详细介绍。这类图书是挖掘漓江文化内涵深层次的典藏类图书,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阅读这一类旅游书籍的读者,文化层次一般都较高,有很好的文学鉴赏能力,这就需要这一类文化民俗旅游书籍在编撰上以体现精品文章为主,在内容描述上突出文学艺术之美,让读者在精神得到愉悦的同时,从文章中感受另一种文化意境,产生对漓江美好的想象空间,从而诱发去旅行的冲动。

除上面介绍的两种,还有一种是以风光旅游图片为主的旅游图书。这类图书以画面为卖点,辅以相关文字,是我国旅游图书中销量最多的种类之一。在介绍漓江旅游的图书中,漓江冠绝天下的沿途风景被摄影师逐一记录在照片中,加之高质量的彩色印刷效果,将漓江独有的民俗风情、瑰丽山水等记录在内,通过图片使读者沉迷于湖光山色的景致中,如同身临其境。

广告类图书也是旅游图书的种类之一,这类图书是由漓江景区内旅游企业和相关附属服务机构通力合作,以提供相关信息、推广旅游服务产品的一种图书形式,这种图书一般以免费发放为主,可让游客对漓江景区服务和景观有大概了解。

从现阶段来看,旅游图书发行因时代变化呈现不同特色。从印刷质量上,传统的胶印已经被铜板印刷所取代,其印刷更加精美,色彩还原也更加真实自然。在取景上,摄像器材更加先进,摄像技术更加专业,照片更能反映人文自然风貌。除了传统纸质印刷旅游图书,以电子文稿形式为主的电子旅游图书也相继问世。这种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旅游书籍,不但能直观展示读者想看的内容,而且还能看到动态视频效果,其影响更胜传统纸质旅游图书。

二、漓江地区民俗风情文化在旅游

图书中的体现

漓江流域不但是桂林旅游文化的招牌,也是广西乃至中国向世界推广的旅游胜地。漓江流域世代生活着壮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一直按照传统习俗生活,是一种原生态的呈现,这种原生态生活方式也成为漓江旅游中的一个热点。人们在感受漓江瑰丽山水的同时,也感受着当地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

旅游图书在介绍漓江民俗时,大都以相关民俗特点进行宣传,从民族居住的住宅结构、山寨特点,到民族服饰、起居劳作、民族饮食、民俗舞蹈,都逐一介绍,将游客感兴趣的民族内容详细展示。同时,图书中配以各种精美图片进行讲解说明,多角度介绍漓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特点。在这些旅游图书中,除了详细介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各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也被详细解读。如侗族花炮节、冬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等,这些民族节日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的风俗,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对中外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漓江流域的旅游发展。

三、漓江旅游图书对民俗文化传播的意义

漓江流域有浩瀚苍翠的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有着古朴、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服饰、饮食、节日、宗教各具特色,其中一些传统民间习俗因推广开展较早,已经形成大范围影响,成为漓江有名的民间文化名片。民俗记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表情,这些与众不同的民俗记忆,对中外游客极具诱惑力。旅游图书对这些民族文化的介绍,一方面会使游客更加了解漓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民俗特点,有力促进漓江流域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以旅游为契机,在旅游经济得到充实后,对自身文化进行很好的补充整理,使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推广。

旅游图书与旅游活动紧密相连,它承载着对旅游目的地文化风光的宣传介绍,以休闲的语言、图片,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介绍当地风土人情,使游客在了解旅游景点相关内容的同时,提升游客的旅游兴趣,促进游客在景区进行有选择性的消费。如今,漓江流域的民俗美景成了美丽、浪漫、温馨的代名词,透过如诗如画、返璞归真的人文自然景观,漓江流域秀美山川风貌已不仅仅是一个符号,随着旅游图书的大力宣传,漓江流域旅游文化产业将变大变强。

[1] 李肇荣,黄进. 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研究——漓江流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之二[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8).

[2]赵赞,李丰生.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桂林漓江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3] 易庆召. 新时期我国大众旅游图书出版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 .

4.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研究 篇四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小芳学号:2012235139

指导老师:黄丽

目录:1.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2.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収展中很重要

3.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4.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摘要: 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正文: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中国民俗文化,是指中国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中国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中国民俗旅游开发,无论对中国民俗文化抑或是我国的旅游业来说,都是有益的。我院在旅游项目策划和规划中,注重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使其与旅游产品融合起来,给旅游地披上一层文化的外衣,增加旅游地的文化底蕴,这是旅游地能够持久生存的保障,同样对游客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发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源品位的评价应从各方面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困难,更主要的是决策与发展机制,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关键是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徇和借鉴各地积累的经验。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一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这些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所反映的不仅是东西部旅游发展的关系,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关系,也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区是一个主体性的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既有一个如何借鉴东部经验,也有一个怎样结合西部实际的问题,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商务”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类的旅游产品,它们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观光为主、还是参与为主,如何开发利用比较科学,都还缺乏比较充分的总结和概括。

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发展中很重要。旅游与文化是相对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发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迚一步提升。大家比较认同和接受的观点,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于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涉及了精神文明,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三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因此搞绝对禁锢和封闭的保护,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是重要的路子,国内外不少地区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5.民俗文化旅游 篇五

——针对游客的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是。。大学的学生,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市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中旅游管理对民俗文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促进北京市乃至全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我们特发放此问卷。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我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您放心如实填写,衷心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请在符合您情况的唯一选项中画“√”)

1. 您的性别是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是

A 0~18岁B.18~25岁C.25~50岁D大于50岁

3.您的学历

A 究生及以上B 本科或大专C 高中生D 高中以下

4.您来自于

A.北京市平谷区B.北京市其他市区 C.非北京市的中国其他省份D.其他国家

5.您来本旅游区旅游的次数

A 1~2次B.2~4次 C 大于4次

6.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将军关村的民俗文化的A.电视,报纸等新闻报道 B.书籍查阅 C.政府宣传 D.实地考察了解 E.他人介绍F.其他(请注明)

7.您认为将军关村的民俗文化保存现状怎么样

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好E.较差

8.您对将军关村的民俗文化旅游的相关管理的满意程度

A.很满意B.较满意C.不满意

9.您认为将军关村在旅游中旅游管理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如何

A.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存和发展 B.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保存和发展 C.没什么影响

10.您认为将军关村的民俗文化与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相比,其最主要的特色在哪里

A.民俗文化的历史B.民俗文化的影响C.民俗文化的发展前景D其他(请注明)

11.您认为影响将军关村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当地民俗文化自身的特点 B.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C.资金不足 D.相关基础设施欠缺 E.其他(请注明)

12.您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将军关村民俗文化的影响

A.有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B.不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没有影响

13.您认为就目前将军关村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中最应加强哪方面的努力

A.食宿环境B.交通设施C.民俗文化的保护 D.旅游景点的设置 E.对外宣传 F.其他(请注明)

14.请简要地谈谈在这次旅游中,您对将军关村民俗文化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您对将军关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在旅游管理方面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篇六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 ,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

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 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

7.民俗文化旅游 篇七

一、智慧旅游概念的产生背景

2014年是我国的智慧旅游年, 建立了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 还完善了景区门票的预定系统, 使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得以顺利应用, 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也更加完善。旅游行政部门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和景区作为开发主体, 和互联网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使智慧旅游得到更好的发展, 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旅游推动了旅游信息化的实现, 在整个过程中, 利用三维可视化、移动通讯等各种技术, 游客实现了利用网络渠道, 对各种旅游产品进行查阅和订购, 并且可以针对旅游产业的新业态进行分享和交流。

二、概述智慧文化旅游

(一) 内涵和外延

2015年9月16日, 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 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智慧文化旅游涵盖了旅游产业链中涉及的各种链条, 这些链条包括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景区, 以及具有运营作用的公共交通部门、旅行社、餐饮公司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智慧文化旅游主要是依靠政府进行投资的, 政府居于主导地位, 社会企业主要负责设计任务, 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 对政府实现智慧管理, 对景区和商家实现智慧营销, 对游客实现智慧服务,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 游客可以更好地观赏和体验文化旅游资源, 深入理解文化资源。

(二) 特征

智慧旅游主要是利用电子设备, 使管理者可以实时进行管理, 游客可以结合路线和计划,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效的变更。智慧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就是酒店、餐饮、交通等各种服务环节, 利用平台化实现旅游信息的共享, 也可以有效整合资源, 游客可以及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从而获得更高效的旅游体验。智慧文化旅游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主要是因为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更新, 还会创意地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三、智慧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 开发和管理机制

智慧文化旅游的开发主体是旅游部门和景区, 根据景区当地的政策和景区的特点, 才可以确定景区归属到建设、文物、林业等各个部门。开发客体则是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客体是指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的旅游资源文化, 主要包括当地的语言、风俗、饮食、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

智慧文化旅游的模式, 指的就是政府自身的旅游管理职能进行转化, 可以完成服务职能。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社会招标, 建设智慧文化旅游平台。景区可以直接管理和维护这个建设平台, 利用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 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企业加入平台当中, 从而有效地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政府要利用官方的渠道, 有效地宣传平台的各种服务, 从而使平台的服务得到有效的推广, 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行业, 还可以促进智慧型城市的良好建设, 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平台建设机制

利用平台当中的大数据, 管理部门可以将动态信息实时发布出去, 将新闻公告进行更新, 有效统计市场数据, 对景区当中的安全和交通进行实时的监控, 规划和管理文化旅游资源, 还可以获得来自游客的投诉。利用OTA技术, 将智慧旅游的服务功能进行完善, 也可以实时查询、咨询。利用物联网技术, 将旅游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提高。智慧旅游营销的重点就是文化资源, 通过各种形式, 利用多媒体平台, 可以分享游客的游记, 展示景区的路线, 发布具体的旅游产品, 大力宣传文化旅游。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 将已经消失的资源进行恢复, 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当中要具备地面咨询服务器的铺设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物联网的建设。开发客户端, 需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各种需求, 将用户的体验进行有效的提升, 开发出更多的客户端产品, 从而更好地覆盖各种终端。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 利用智慧文化旅游的模式, 可以对文化旅游资源给予保护, 智慧化管理旅游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智慧文化旅游, 可以将传统的旅游产业进行改变。

摘要:旅游产业和互联网进行融合, 产生新的业态, 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 从而找到具备发展潜力的模式, 借助于综合文化旅游, 得到智慧文化旅游这种新业态, 定义智慧文化旅游, 并且结合案例, 得到有效的开发模式, 促使互联网和文化旅游进行有效的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旅游,智慧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舒波, 翟燕霞.基于BOS理论的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研究:以河北临城县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4) :121-126.

[2]欧阳鹏, 卢庆强, 汪淳, 等.乌镇3.0: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小城镇规划思路探讨[J].规划师, 2016 (4) :37-42.

[3]李欣华, 吴建国.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贵州郎德模式的成功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 2010 (4) :193-199.

8.民俗文化旅游 篇八

【关键词】龙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形象策划

旅游市场经济同样是“好酒也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也愁嫁”。好的旅游资源如果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包装策划以及宣传推介,其知名度就难以提高,吸引游客数量也十分有限。放眼过去,展望未来,发展汨罗龙舟文化旅游的关键,在于依托资源特色,打造品牌形象。

1 树立精品意识、塑造形象

汨罗龙舟文化积淀丰厚,无处不在的文化印记,构造出了其独特的人文魅力,但是长期以来龙舟文化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却没有形成应有的名牌效应。如何根据文化旅游的特色,在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心目中树立个性鲜明,主题突出的旅游形象,是龙舟文化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旅游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一个旅游目的地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往往是吸引游客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纵观国际国内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无不具有鲜明的旅游形象。比如“意大利——露天博物馆”、“香港——动感之都”、“长沙——璀璨星城”、“昆明天天是春天”、“椰风海韵醉游人”的海南印象等等,这些旅游形象推广工程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给当地带来良好的旅游经济收益。可见,形象是旅游区的灵魂,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工具。汨罗龙舟文化应打造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以形成在整个世界的垄断地位。

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品牌意识差、市场竞争力不强。要加大建设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的力度,打造好“龙舟文化遗址遗迹游”、“龙舟文化民俗游”、“龙舟文化名人游”等文化旅游品牌,重点建设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等精品景区(点),并将其穿珠成串,打造出一批黄金线路,增强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加强龙舟文化的旅游形象建设。旅游标徽作为重要的旅游地的形象标识,最能够彰显历史文脉和文化特色,可用屈原像或者龙舟模型等作为标徽的图案。此外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以及旅游交通部门的装潢、命名,工作人员的服装等,都应体现龙舟文化形象。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围绕“龙舟精神”,统一形象策划,强化龙舟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积极拓展国内旅游发展的空间,扩大海外市场的客源,提高市场占有率。

2 打造龙舟文化旅游形象的具体措施

一是整顿好车站、码头附近的治安环境,树立醒目的龙舟文化旅游宣传口号标识,搞好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适当增添屈原及龙舟雕塑,将龙舟文化的概念贯穿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增强屈子祠等景点的可进入性,充分利用汨罗位于岳阳和长沙的中段这个良好的区位条件,缩短游客进入屈子祠的时间,减轻费用。

二是要统一规划,科学管理。景区旅游形象往往最能影响游客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因此从景区的环境,到接待人员的服务技能等各个方面,都要统一规划,科学管理。要加快旅游景区景观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标识、公厕等配套设施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景区和重要旅游线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体现旅游功能,增加旅游项目,利用优雅的环境,把它建成人们的度假胜地。

三是策划好主题节庆活动。旅游区主题旅游形象的塑造要产生持续稳定的效果,关键在主题节庆活动和主题旅游形象的紧密结合,这是因为一个鲜明而且一致的主题节庆活动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持久的生命力。如洛阳的牡丹节,青岛的啤酒节,哈尔滨的冰雪节等都给当地的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要进一步提升龙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可策划举行下列主题节庆活动:“文化之江、龙舟之源”——汨罗江民俗节;“蓝墨水的源头”——龙舟文化艺术节;举办一系列以“龙舟杯”命名的摄影、书法、绘画、诗歌、雕塑、剪纸、歌舞大赛。

四要继续办好国际龙舟节。岳阳市委、市政府在连续举办 10 届龙舟节而又停办了几年后,毅然决定恢复龙舟节,并把龙舟赛场由南湖迁回汨罗江,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节办赛机制。要恢复、巩固、提升龙舟文化之源和龙舟故里的应有地位,使汨罗江作为龙舟文化发源地这一理念得到正本清源,打造好龙舟品牌,启动汨罗江龙舟产业园的建设,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此外,要借助于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传媒在国际上广泛宣传龙舟文化,逐步争取让龙舟竞技项目参与到亚运会、奥运会常规项目活动中来。

五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促进旅行社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队伍;进一步加大旅游人才培训的力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强化法律意识;导游和其他旅游公司成员要在工作当中注意仪表、举止、言谈等,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为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在旅游公司经营活动中,旅游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定期深入旅游市场,常抓不懈;建立完备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帮助旅游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建立口碑效应。

参考文献

[1]杨罗生.竞渡本招屈考―兼论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其文化意义[J].云梦学刊,2006,27(06):48-52.

[2]刘石林.汨罗江畔屈子祠[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9.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篇九

[摘 要] 通过分析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以及民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破坏的三种形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由于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异常,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是,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已走向消亡。本文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

一、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

1.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民俗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征,尤其是原始民俗旅游村,稍加投入改造就可以接待游客了。当地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载体,所以许多居民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而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增加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内涵,可以充实和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增加旅游经济收益。

2.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都在发展变异,只是进程快慢而已。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使原本习以为常的民俗成为可以转换成财富的 “珍宝”,就可以促使人们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使之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适当的旅游宣传,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这是抵制民族同化的有效手段。同时我们可以用发展旅游的收入帮助其长久保持、恢复一些已失传的民俗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3.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增强旅游产品的生命力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层次的提高,外出旅游的目的已不再单纯是为了观光、猎奇,而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文化品位、增长知识和休闲娱乐等多重目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我国目前的旅游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而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挖掘民俗文化,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可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新需求,以充实旅游者的精神生活内涵。

二、民俗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致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民俗文化的变异。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俗风情的同化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本地或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所取代的现象。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民俗得以保存下来。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地,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接待地人们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方式等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在逐渐汉化的同时,人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也逐渐退化和遗失。

2.伪民俗和民俗庸俗化在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开发旅游经济学研究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陈红玲,裴锐南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或企业为了某种目的,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根本不属于当地的民俗,从而使民俗虚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于功利主义的动机和短期行为意向,一些旅游目的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性的旅游开发,造成民俗文化商业化。旅游地的文化成了商品,为了迎合旅游者,一切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 使本来丰富多彩而健

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显得肤浅而苍白,失去了旅游地文化的风格和品位,致使民俗文化庸俗化。另外,不尊重民族的信仰、意愿,随意解说、展示他们的习俗,伤害了民族自尊和宗教感情。

3.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互动的,双方都会受对方的影响而变化,但事实上,异地文化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影响更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旅游者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强烈冲击、影响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并可能造成一些消极影响。表现为:旅游接待地居民传统的观念意识发生变化,经济状况、经济意识、社会关系、审美倾向等的改变,甚至滋生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事情。

三、民族文化的保护对策

1.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规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地的风土人情、礼俗习尚、民间歌舞等人文旅游资源,是确保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在规划中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状况、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分析,权衡利弊,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分区进行配置,按步骤进行开发。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同时,在开发中要体现保护的原则。规划还应根据资源的配置情况,合理地划定资源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一经批准通过就应严格遵守,不要随意变动。

2.正确认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目前,旅游地居民以至一些开发商、管理者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支离破碎,对其价值不了解,这是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破坏、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正确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中使这些独特的资源得到恰当的体现和弘扬, 才能调动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避免民俗的庸俗化。所以,我们要加强舆论宣传的作用,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另外,我们要把握好发展中的扬弃,在保留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适当吸收外族文化的精华。在消费方式上,要引导人们往符合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方面发展。在供给意识和行为上, 要引导旅游地居民立足于旅游地所具有的传统特色,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的产品来反映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3.正确对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民俗的封闭性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独特的民俗风情被同化。发展必然会造成民族传统习俗的破坏,而传统习俗的破坏又使该地区失去一种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宝贵资源,失去一个文化的种类。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发展与民族民俗保护之间,尽量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采取相对封闭措施是一种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方法。如,通过建立“民俗文化村”、“生态博物馆”,以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的村落的相对封闭性,延缓传统民俗的变异。

4.健全法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法规,设置与健全旅游市场检查队伍和保护管理机构,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干预,对有损旅游地形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制裁,加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等,能够有效保证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依法治旅是管理和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基本方略,在立法上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另外,政府可以有目的、定期的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如民俗节庆、民俗表演等,组织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参加。通过亲身的参与,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民俗的文化气氛,增强他们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的作文700字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