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2024-10-17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共11篇)

1.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篇一

论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大学生审美创造力培养

针对大学生对有机化学中美的认识不足问题,积极挖掘大学有机化学中的`美育因素,增加大学生的美感,构建大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多渠道、宽口径培养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作 者:黄四平龚孟伟 作者单位:黄四平(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威阳,712000;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龚孟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71关键词:有机化学 美育因素 创造力培养

2.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篇二

审美想象所创造的新形象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想象性表象。通过创造性的意志行为, 把意象外化为物质形态, 这就成了科学的生活的创造或艺术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二、欣赏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促进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是丰富间接经验和想象性表象的重要心理功能。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 词语和形象同时得到内化。作品积累多了, 就会使创造想象有了更多的“原料”。我们在有关大班儿童编故事能力训练的研究中发现, 用实验前儿童所编童话故事与实验后所编童话故事相比, 后者明显带有在实验中所学习的童话的影子。其他艺术品的欣赏也起到了发展再造性想象、储存想象表象的作用。例如:器乐曲和现代派绘画作品没有语义限定, 在欣赏中提供儿童充分的想象自由, 儿童可以借此把头脑中的原有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组织起来进行再创造或创造出新的形象。

三、丰富教育内容, 帮助儿童积累多种经验

在实验中发现这样的情形, 在组织活动中已经内化的技能和经验, 成了创造新形象的基础和核心。如要求幼儿画自己的“梦”, 绝大部分幼儿画出的梦都打不破“神气的树”的定势, 都在“树”上加工变化。如“小树、神气的树、一棵桃树、五彩缤纷的树、苍劲的树、温柔的树等等充满细节和隐喻的创造。每个人画得都不一样。但也应看到, 梦的内容有较多模仿, 就是受了童话“大树的节日”, 而后又画各种姿态、各种情感象征的树的影响。后来我们改变了这一做法, 加强了生活经验的积累, 与常识教育结合, 拓宽了观察内容的范围, 内化多种经验和技能, 可以使儿童的创造有更丰富的生活基础。

四、创造自由宽松的气氛, 鼓励每个人的自由创造

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 让每个儿童都有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正面反馈的机会, 这样会大大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我们比较主张让儿童在审美感知充分积累的同时, 进行比较随意的情感创造, 不强调有目的、控制的逻辑创造。

欣赏艺术作品、发展认识能力、积累欣赏经验、丰富情感世界和表象世界, 提供并激励自由创造、自由表现的时间、空间和各种材料, 传授某些基本技能等, 既保证创造实效性的不可缺少的诸方面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其中审美结构的内化是审美想象力发展的核心, 因为它积淀着审美形式要素和丰富的意蕴, 能激励儿童模仿和创造的欲望。在艺术教育中欣赏是关键。但儿童的欣赏不是纯观照性的, 而是多种感官参与的再造活动;儿童的创造也不是纯创造性的, 必须与欣赏相结合。在几个结合中, 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创造动力都得到提高。

五、在有组织的活动中, 促进想象和创造

1. 符号创造意象, 实现表象间的相互替代

皮亚杰认为, 再实验中, 可以有四种程序了解被试的心理意象, 一是内省的语言描述, 二是被试的图画, 三是从实验者准备的几幅图画中选择一幅最符合他心理意象的画, 四是通过姿势再现。我们认为这四种程序用语学前儿童艺术审美意象的创造和表达是很合适的。我们把皮亚杰的理论转换成教育行为, 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推进幼儿心理意象的产生和表达。例如, 根据乐曲声创造“我看见了……”的诗歌。如下:

(1) 倾听一段旋律柔和、轻快的、其中夹杂着河水流淌和小鸟欢叫的曲子;

(2) 跟随乐曲自由表达有韵律的动作, 把乐曲的意象转化为动作;

(3) 说说自己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什么, 用语言表达意象;

(4) 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画出来。

通过前三个步骤, 对象的内化——外化——内化之后, 再组织儿童绘画, 儿童画就能比较稳固地反映自己所编诗句的形象, 也能较多地表现出了画面形式的个人特色。

2. 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的互相迁移

根据联想的原则, 每一次迁移都有更多的内容被整合进艺术审美意象之中成为新的创造。以文学创作为例:首先必须选择一个能扩展意象的作品, 例如, 诗歌《谁见过风》;第二步, 欣赏诗歌, 引起再造想象, 产生诗的意象;第三步, 观察并感受自然的风和制作的风 (电扇) , 体验风吹到身上的感受以及吹向物体所产生的现象;第四步, 对幼儿提出续编要求, 使幼儿已经内化的表象、意象、情绪等审美记忆内容得到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意象, 用语言加以表达。幼儿编出了许多新的诗歌形象:当头发丝轻轻飘动的时候, 当塑料袋在空中翻跟头的时候, 当桌上的纸片散落到地上的时候, 当爸爸的雨衣鼓起来的时候, 当树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的时候, ……是风从这里吹过。

3.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角色游戏是借助于一些材料、虚构人物、语言、情节开展的, 只要教师重视并长期的指导, 每个孩子都会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真尽责, 虽然他们知道这是假的。它极像成人演话剧, 比故事表演更含有真实自然和即兴创作的成份, 因为游戏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教师应引导他们多多观察、感受、体验周围的人、事、物, 供给必要的材料, 鼓励和引导幼儿虚构人物和情节, 创造与角色身份相一致的语言和动作推动游戏的开展。这表明:儿童能通过语音、语调、速度的调节来适应角色语言的需要, 即使在小班, 也完全能够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语感形象。幼儿的“演剧”潜能很大, 尤其是大班的孩子, 善于运用平时对不同社会角色的观察, 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游戏中的角色形象。

无论哪一种方法, 在集体艺术创作活动中, 免不了相互模仿, 但儿童的模仿只是“受他人启迪、为我所用”。教师应细心了解儿童的创作意图, 鼓励幼儿间的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让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这样有助于潜能的全方位看法和创造力的多侧面培养, 教师应有效地加以利用。

摘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均处在活跃期, 因此学前期培养儿童的审美与创造力则是促进其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3.培养创造力,从审美开始 篇三

青少年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能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中加入美术元素,让他们爱图画、爱作画,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的表达能力,还能开发个人的创造潜能。

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难道美术也与培养创造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有关联?笔者就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发明是如何诞生的?首先要有好的点子孕育在创造者的头脑中,如果想都想不到,根本谈不上发明创造。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绝不会做出发明创造。然而,当你想到了一个发明创造点时,怎样让大家知道呢?这就需要表达出来。

如何表达呢?一是用语言文字,二是用图画。发明创造中的许多结构只用语言文字根本表达不清楚,甚至无法表达,用图画则一目了然。美术的重要性在此不言而喻。

发明需要超越现实,要把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想象一定要先行。头脑中想象的绝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奇特的图像,这图像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创造。可见,发明创造离不开图画,发明创造的原理,结构都同图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早在自行车还未诞生的年代,人们压根就没有自行车的概念,不知道自行车是长什么样。它最初的原型只能由发明者在头脑中构架,再依据所想的图样做出来。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看似简单的自行车也难以问世。

想象是什么?想象就是“构思”。要求学生作画时,大家就开始构思,画什么?怎么画?这其实就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过程。这种想象力就其本质而言,与发明创造中的想象力是一致的。

比如自行车还没出世时,轮子、架子、凳子、扶手等,都是早已存在的东西,想象力的作用就是将它们组合到一起,变成了最初的自行车。这一过程,正是赋予人们创造性的过程。

做思维训练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组合起来,看看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组合之后的结果可谓形形色色。如下图所示,对其中的每一个图,大家都有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解释(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事实证明,图画与文字相比,具有下列优势:

1.图画比文字更形象;

2.图画比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大;

3.图画比文字含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4.图画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

5.图画比文字有更多的色彩;

6.作为创造依据,图画比文字直观。

以上比较,充分说明美术教育在发明创造中是具有不可缺的地位和实际作用。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在现代工业设计所应用的领域中,如:建筑、机床、武器、列车等,从外观造型到内部结构,无论是哪样,都需要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作为一名工程师或者设计师,仅有美术修养,决不能取得优秀成果,顶多只是重复和模仿。

美术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渠道。借助美术可以窥见设计者的思想,美术此时承担着交流工具的作用,成了工程界的语言。站在这种高度看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天地会更广阔,对美术教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美术教育不只是培养画家、雕塑家、造就艺人,而且应作为工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教育。

如今,我们周围的建筑千篇一律,我们的城市大同小异,我们的生活被光秃的混凝土所带来的持续的形式和色彩上的荒芜所羁绊,在现在这样一个大工业化设计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师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能体会到自己对未来世界的责任所在。这同工业设计人员缺乏创新能力、缺乏美术修养是离不开的。

工业设计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而美术教育要有新的内容和要求,工业工程技术要与美学完美结合。

工业设计和美术教育一旦结合,内容将更为丰富,例如:将美术教育融入课堂,开展小小工程师、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这将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设计一个小板凳,设计一个门把手,通过这样的活动,从小处提高艺术设计人员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这些作品中有的可以申请专利,有的可以转化为真正的产品。无论是美术艺术专业,还是其他工科的设计专业,当前的教育方式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脱离实际,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不仅需要艺术家,更需要一大批工程师、设计师。工程师、设计师的工作更贴近生活,他们工作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生存环境的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

人们总觉得科学研究很神秘,总以为那是少数科学家的事。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科学研究,也能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那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

科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一个毫无观察能力的人,肯定不会有发现。科学研究要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在反反复复的观察和思考中有所顿悟。科学研究的这种能力也与美术行为分不开。写生要观察,要能抓住重点,还不放过细节,这不正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要具备的能力吗?

人们经常交口称赞名家的美术作品画得逼真,“逼真”是什么?通俗地讲:逼真就是和其描绘的对象看上去一样。达到这一境界,除了高超的作画技艺,对描绘对象需要有细腻、深邃、持续的观察能力,这是表达、模仿和再现事物的前提。

把观察的事物表现在图纸上,这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思考观察的对象,琢磨表现的手法。科学研究涉及所有的领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经济、国防、政治、体育、艺术、外交等都离不开科学研究。

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擅长绘画,绘画不但陶冶情操,还助推着他们的科学研究。实验中每一点形状的变动,每一点颜色的改变,都不能逃脱他们犀利的目光。美术,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发明创造教育、工程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的基础,加强青少年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学美术不只是画师、雕塑家的阶梯,而是开发创造潜能,担当各行各业工作的基本素养。

美术是一种动脑又动手、用心又用功的活动,美术教育越早越好。美术教育不同于数学、语文的教育,美术本身就在生活中,一点儿也不抽象。

4.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篇四

论前期创造社审美现代性追求中的矛盾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早追求审美现代性的文学团体之一.但在追求中却出现了无可避免的矛盾.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吸收矛盾、自我的肯定和否定的矛盾、文学的审美与功利的矛盾等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创造社现代性追求中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对其转型的影响.

作 者:冯芳 郑琴 Hong Fng Zheng Qin  作者单位: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刊 名:中国水运(理论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5(6) 分类号:B83-05 关键词:前期创造社   审美现代性   矛盾  

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篇五

在21世纪里,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面对国际竞争白热化的新形势,有关专家于1999年4月对我国青少年的创作能力进行了社会性的测试调查,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青少年能关注自身的创造力,但具有初步创造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仅占被调查者的4.7%,可见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创作能力相当低。像这样,我国青少年怎么能在国际间市场白热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今天立足呢?《路甬祥谈创造人才的培养》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考试的机器,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的知识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它贯穿于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全过程,而学科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主战场、主阵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创造氛围,帮助学生冲破定势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当今学生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心理上的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不敢有超越的创造。因此,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开发的教育氛围和环境。要实行民主管理,给师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鼓励师生各抒己见。一是鼓励学生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消除其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成为师生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的乐园。三是创造教育园地,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校园文化环境。

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知识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生活与劳动教学的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这就是把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构成知识教学圈,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提高到第二课堂教学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训练能力的“驿道”,按照“课中学—课中练—生活用”的能力训练中学的系列,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能力的发展。譬如在课外兴趣课上,我的老师曾经上过一堂以“有非典的日子”为主题的课,在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讨论在有非典的日子里,大家经常做的是些什么事,(洗手、戴口罩、打扫卫生)经常看到的面画是什么(医生穿戴严实,抢救病人,环卫工人,商店阿姨、学校老师不怕辛苦到处消毒)并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大家自由探讨,可以用记忆画,想象画,宣传画及绘画日记等多种形式来真诚流淌抗击非典的心曲。这样把教育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最后回归课堂,学生的作品充满感情,情绪饱满,使学生的知识活化,培养了创新意识,实践了创造能力。

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创新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验成功,引发创造力,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大课题。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再度创造力,要让学生体验前一阶段创造成果的愉悦感,总结经验,还应多鼓励、多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思考,以求获得新一轮的创造。譬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时,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然后教师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启发他,把当前的愉悦感转化为以求再度新创造的动力,产生新的创造思维。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有独创画面时,就更要让其体验成功,可把其作品放在展览室让全体师生去观看,去观赏,去赞叹。或在学校里开展“小发明”、“小创造”评比活动,激发起新的求知欲,达成新一轮创造,以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再度发展。

6.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篇六

1、带孩子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从小的时候就可以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与都市建筑比起来,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更容易刺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孩子提供能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公园里看看花花草草,尽情地玩堆泥土和玩沙的游戏。

再长大一些,可以带孩子去看看各种建筑去领略各种景点的人文风采或是带孩子一起去科技馆里看看一些科技展览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以及通过自己的感官体会,能够帮助自己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能够很好的锻炼孩子想要去创造的一些想法。

在带孩子去各个地方游览的时候,家长朋友们可以先了解一些相关的景点内容和知识,不要光停留在让孩子看风景上的状态。正所谓“三分看七分讲”,只有把景点的古迹名胜给孩子讲明来龙去脉,让孩子对于新鲜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2、让孩子专注的玩,满足好奇心

不要限制孩子探索的欲望,孩子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喜欢探索新的环境,如果孩子对某件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父母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自己专注的玩儿,这样既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也可以在孩子玩的过程中让孩子有机会创造出自己新的想法。家长朋友们可以在一边观察,但是千万不要去纠正,有时候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会把小花画成绿色,这样也是一种新奇的想法可以在孩子画完结束以后去问问孩子的想法,然后给予适当的点评,并且能够赞赏孩子告诉他这样做是非常大胆有创造性的。通过家长的引导孩子才会对于创造性非常感兴趣,而不会认为自己是做错了事情。

又或者孩子在玩玩偶的时候把小气球套在了玩偶的身上,给它当裙子,这样也是不错的做法,既给玩偶准备了新的衣服又展示了独特性,还开发了气球的新用途。家长朋友们在看到孩子有创造性做法的时候,要有教育孩子的敏感度,并且能够及时的引导孩子和鼓励孩子,在当下给予孩子肯定,这样远比比过后奖励孩子有效许多。

3、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朋友们在和孩子日常的沟通交流当中,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说得不对或是说得逻辑混乱,你也可以多夸奖孩子: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这是孩子对自己想法自信的一种表达,也是能够真正走向执行的第1步。只有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够有动力去实现,而不是一味的闷在心里,不告诉别人。

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有个孩子说他长大后的梦想是“想飞”,当时幼儿园的老师直接就回复一句:“你是谁呀?凭什么能飞呀?”仅仅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导致孩子第2天早上起来,无论如何说都不去幼儿园了。家长也很错愕,直到和孩子聊了许久,孩子才幽幽地说出,因为老师说:“我不可能会飞。所以我也不想去幼儿园。”

当孩子讲出自己想象的故事时,或者说出自己的梦境,即便老师和家长觉得无法理解,或者觉得不符合逻辑。也不要随意批评,不要打断。尊重孩子,耐心地聆听孩子们的感想和想法,并且要给予认同,可以提问,但不要伤害孩子的创造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浪漫的天使,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对未知无限的渴求,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创造力,也许孩子今天说他想飞,明天就真的能够登上外太空呢?

4、多带孩子参加运动

多和孩子一起进行运动,即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好处,也能够通过运动,来刺激孩子的创造力,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曾经做过调查,找到一些人做创造力的测试,把被试分成散步组和休息组,最后测试结果显示,散步组成绩比休息组高出60%。还有很多名人的灵感迸发,也常常来源于运动,如村上春树喜欢跑步,海明威热爱拳击,菲利普.罗斯每天游泳。还有很多的作家,音乐家,科学家,都见证了运动对自己创造力的影响。这些运动都能够锻炼脑部发育带来创造力的产生。

5、养成阅读的习惯

从小就要和孩子养成一起阅读的习惯,阅读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从书中汲取知识和营养,补充自己的大脑,从而能够把自己大脑中储存的一些内容激发成自己的东西,并从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只有通过学习别人的优势,这样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创造。

7.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篇七

关键词:职业教育审美,技能,审美

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中存在着这样的模式: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职场高级技能人员。职业教育就是“中国制造”的产物, 要面向社会需求, 为企业培养劳动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也就是说, 它的培养目的本身就是让一个有技能有素养的工匠尽快适应职场需求。因此, 职业教育的培养重心毋庸置疑就在它的技能方面。在二十一世纪初国家出台的几个文件中, 都明确指出,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它虽然确立了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的培养目标, 但重点仍在就业与技能培养上, 要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 职业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进专业设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上水平上有了很大突破, 但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却还是一个很大的盲区, 它也成了职业教育在一段时期内无法提高自身水平和价值地位的一个瓶颈所在。

高职教育是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而且其“职业教育”的属性, 也是高职教育“质”的属性。然而, 职业教育在作为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中, “审美”教育的培育也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正因为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而且其“职业教育”的属性, 才是高职教育“质”的属性, 所以职业教育必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能力培养。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而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所以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教育固然有它的培养重点和角度问题, 职业教育目标无疑也主要是培养职业技能人员的, 但一个工匠如果不懂得审美, 没有美的情趣和直觉, 那它永远也就只配当一名受图纸和设计者限制的低劣之辈。时至今日, “中国制造”已经向“中国创造”迈进, 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成为一个产业大国。因此, 在“十二五”期间, 随着国家产业战略的调整, 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必然要转型, 必然要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内容。

当一个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成为一名高级技师之后, 他所需要的并不只是制图、造表、测绘等技术层面的能力, 还需要有把产品设计或加工、生产得让消费者心理愉悦的审美能力。美是人自由创造的结晶, 人类只有在自己创造的对象中, 才能反观自身的伟大与优美。职业教育应该通过美的涵育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中国制造虽然已经响誉全球, 然而, 低附加值和以低廉劳动力成本为代价的中国制造, 对环境的破坏和人口福利成本的一去不复返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 中国产业政策正在朝着“中国创造”的方向发展。这中间, 高技能人才当然是急需的, 而高技能的一个“高”字, 也正是它不同于一般研究性大学和普通中职学校的意义所在。“中国创造”所要求的, 在本质上看, 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它是一种生命活动的过程, 体现为人的主动、自觉的能动意识。因而, 我们不仅应把审美体验视作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 而且还应该将其视作一种有意识活动。一个学机床加工的职业院校学生, 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把一个机器部件加工成可用的物品, 而应该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艺术品。制造飞机的, 也绝不会满足于飞上蓝天, 而是在其飞行性能上、直观感受上、乘坐舒适上、驾驶需要上都符合人的实际需求和审美感受。学管理的, 当然也不只是把一个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管理得正常运转即可, 而是要达到员工与领导的和谐相处, 人在单位中有在家的感觉, 单位的运转十分流畅。而这样的效果才有可能达到美的境界。

我们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 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新型工业化道路, 应该由那些既有高技能又有审美能力的人才来践行, 这样才能完成新时代国家创新的任务和使命。人的审美追求, 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 创建和谐世界, 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提高审美能力, 才能使他在未来的工作中以“美的规律塑造”自我和产品, 才能有美的精神状态和审美意识, 达到对自我和他者的愉悦。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态势。

一国的教育是其国力和发达程度的晴雨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 遇上了千载难逢的转机时代, 只有在职业教育中不断强化审美教育, 让每个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我和产品, 中国创造才会真正走进自己的艳阳天里。这就要求每个职业教育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要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水平的意识, 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加强审美教育, 涵育审美意识, 提升审美体验, 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从而达到人生的升华和所从事行业的跨跃, 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对劳动力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而且对其美的认知和感受能力, 对新生事物的认识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个职业院校的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审美能力, 是很难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的。

参考文献

8.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农村 中学美术培养 审美意识 创造力

中学美术课是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问题。为此, 我们对所在部分农村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我认为有如下因素:

一、校外因素: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忽略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校内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过去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了一定转变,但也只是在形式上的转变,教育意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没变,总是被应试教育的观念所困扰,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审美培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校外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认知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美丽的大自然,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因而应该给他们属于自己的发挥创作自由,让他们从兴趣开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要了解其学科的功能和特点。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在实施授教过程中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独特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比如雕塑课,农村学生一般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但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玩"泥巴"的时代,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很有必要。运用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中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 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写生,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9.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九

一、充分认识“审美感受”的重要性

1.审美感受是开启写作大门的钥匙。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发牢骚:学校的天,学校的地,老师的教诲,到底有什么可写的呢?童年、少年、青年如此而已,又有多少值得回忆的呢?于是常听到一些老师埋怨:现在的中学生身在“宝山”为何却“不识宝”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对“宝”缺乏必要的辨识鉴赏的能力,缺少一颗辨识的心;二是没有挖掘“宝”的能力,无法使“璞玉”变“宝石”。

2.生活不能简单等同“素材”。

生活并非就直接等同于写作的题材,文学也不是简单的生活翻版,只有当作为写作的人的主观感知、审美感受融入生活,并产生了某种共振之后,生活对写作的基础性才能发挥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的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中学生正是多愁善感的年龄,而他们对周围的生活却熟视无睹,这正是写作实践中由“物”到“意”认识矛盾的困惑。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惑?在作文教学中,我个人做了一些探索。

1.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是一种能力的熏陶与培养,它抽象而近玄妙,但并非不可捉摸。选入中学教材的典范之作,无一不是融入作家审美感受的结晶。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注意这方面的适当点拨,审美感受乃写作之源的观念便会自然流向学生的心田,融入他们的血液。

2.生活中引导学生实践审美感受。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得到生活的真谛。我们要满腔热情地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热情歌颂,对假、恶、丑则无情鞭挞。

还要热情地关切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从审美的角度作出分析思考,使审美表象变为审美意象,及时地记录下来。

三、如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第一,透过现象,由表及里。

要真正感受生活,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认识水平。中国有句古语:“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早在多年前,一个普通的数字“8”,在社会上突然走红,公司开业选逢“8”的日子,含有“8”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汽车牌照竞相争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真体味思考,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思想行为。事实也证明:真要想“发”,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仅有美好的愿望是“发”不起来的。

第二,分析事物,去伪存真。

生活纷繁复杂,学生阅历有限,因此我们应告诫学生:“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只有通过辨析,才能识其真伪,明其利害。我们要关注时代变革的热点话题,共同讨论评议,把握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辩论题《竞争一定会影响人际关系吗》,就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竞争有进一步的认识、理解、感受,从而培养其辨析事理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启动联想,由此及彼。

客观世界是一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复杂交织的图画,要认识这幅画,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对画面的组成由此及彼地思考感受、审美联想,使其具有“一叶知秋”的能力。镜子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东西,围绕它发散思考,广泛联想,大家就会想到“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作品是生活的镜子”、“镜子可以还原人的美貌,也可暴露你的污点”等等,还可联想到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古训。

第四,定点观察,多维感受。

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感受,反复体味,往往会有不同的体验。如写“太阳”,我们可写“旭日东升”、“雨后日出”、“夕阳西下”等系列习作。以《时钟》、《窗》、《砖》、《火》、《水》、《雪花》等为题,可拓展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出心声,写出个性,不人云亦云。

第五,强化感受,展示自我。

平淡的生活孕育着丰富的生活美。譬如我们可以把“自我”作为线索,感受体验。人生漫漫路,童年的乐趣,少年的忧愁,早已由时间老人撒在了我们记忆的地垄里,等待着我们用思想和感受为它们“施肥、浇水”。回味那逝去的时光,感受那份缤纷和灿烂,那份眷恋必将牵着那鲜丽活泼的形象、载着那温馨馥郁的泥土之香向我们姗姗走来,学会了审美感受的学生会欣然拥抱它们。写一些回忆系列的短文,把童年留在记忆中的原始胶片,用感受之液把它冲洗出来,会带给学生一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自信。

10.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十

一、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瑞士画家利奥塔德在《论绘画原理与法则》中说:“绘画是最令人吃惊的女巫,她能通过最明显的不真实使我们相信她是完美的真实。”克利也曾说过:“美术并不重视人们已经看到的东西,而是通过创造使人们看到事物。”怎么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说,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一)风格特色欣赏。一种风格,像一种文化的趋势一样,建立起一种期待的水平,一种心理定向,它以超常的灵敏性显示偏差和修正,如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一棵树是中国画家还是荷兰画家画的。通过中西美术形态流变,进行美术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欣赏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的,如秦汉理性化的秦俑展示与西方黑暗中世纪时期拜占庭、哥特式、罗马式的比较;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兴寺庙壁画,而此时文艺复兴的西方提倡的是人性、科学和个性自由。

(二)情节与形式。“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绘画长于直接地再现外在世界,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为了将自己内在的情感幻象传达给别人而创造的,它必须饱含感情,从而给人以精神感染力。柯罗在树顶上、草地上和水面上所见到的是善良,米莱在这些地方所见的却是苦痛和命运的安排。《伊凡杀子》似乎最能体现惊心动魄、让人窒息的场面;《拾穗者》体现的却是平凡的美丽与命运的安排。

从接受角度看,形式具有先行性,是艺术的语言与组织结构。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美术反映客观的真实性,即再现的真实性与表现的真实性。抽象艺术比起照相写实更难以理解接受。当学生看到波洛克的画时,不知道画的是什么而不是感觉到了什么,于是把抽象绘画归纳为两类让学生欣赏,分别以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为代表。

(三)美术作品的边缘内容讲授。这部分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后人的评议,需要我们针对某一作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把艺术家的心理反映出来。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公众感悟、认识到不同时代、社会、民族和不同阶层的具体生活情景、文化模式、艺术表现风格、心理性格,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人生的真谛。“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美术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据独特的优势。

二、审美能力的提高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天赋与专业技能。艺术所能达到的一切并非都能被传达出来,艺术以技巧掌握为先觉条件,艺术家越伟大就肯定越是本能地回避他掌握的技巧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在艺术的问题上只是在有方法的地方才能有意愿。画家只是被那些能用他的语言表现的母题吸引,更倾向于去看他所画的东西而不是他所看见的。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呈现在公众的心理上,公众通过现实的联想,更接近于艺术家所见所感,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艺术家向我们提供了可以观察的不可视的心灵领域的幻觉,但要知道如何运用我们的眼睛还是个问题。天资好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去理解,后天努力、悟性低的学生更易受到专业技能的限制。

(二)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生活变化,工业发展,科学进步引起人的审美观的变化,艺术情趣迥然。现在许多学生都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卡通动漫充斥脑海,让他们去喜欢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术作品很难,更甭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神论”“韵论”了。美是客观对象的某种价值或吸引力,就其存在形式来说,它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感觉不到就无法去欣赏美,无视美的存在。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会支配对艺术的情趣爱好,但这并非是件坏事。花朵否定花蕾,果实取代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同,互不相容,但它们的流动性却使之有机统一,构成整体生命。

(三)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知识可以影响我们看事物的方式,一切艺术困境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对视觉世界的认识。忽视学生已有认知,一味追求“纯艺术”,是错误的倾向。注重学生自主体验是关键,这样才能有助于理解力的增强、知识的积累,审美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四)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艺术家总是脱离不开生活的时代,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异,社会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会出现审美观的不同,标准也不一样。个人艺术实践经验不同造成各个方面的不统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鲜明的例子。这给教学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但美始终是存在的,经得起时间考验,正如罗丹所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回答他的心灵。”

(五)艺术家与大众欣赏。艺术作品一旦成为审美对象,也就是得到欣赏,它就成为沟通创作者即美术家与欣赏者的桥梁。美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思想感情,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去了解美术家,即成对话关系。如果艺术作品不符合大众欣赏口味,那两者之间也就无法沟通,艺术家也努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大众去了解他们心中的艺术,但两者之间肯定是有距离的,艺术是不等同于生活的。

三、坚持真善美统一的审美理想是艺术欣赏教学的宗旨

艺术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文化中的其他门类有着同等地位。人们期望从艺术欣赏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鼓舞,不是压抑、消极颓废和血腥与暴力。艺术应该趋向于真善美,坚持以大美的原则进行教学,不迎合有悖美的标准的误导、诱惑,通过美术欣赏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陶冶,情感的滋养和崇高理想的精神鼓舞。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 .4

[3](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幻觉》,周彦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11.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欣赏教学 自主性 作品内涵 艺术魅力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大部分教师讲授时间很多,学生学的机会很少,这样的课,不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趣。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調?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

三、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可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假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紧跟上述欣赏过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学生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放上一曲《黄河号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这时的欣赏主体(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纤夫)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调动相关的各种感觉实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这时学生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本身就由理性参与了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当学生进入联想境界后,教师如能和激昂的语调在音乐声中诵出俄罗斯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到伏尔加河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象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拉纤夫们在痛苦的行进。”这时学生们原先模糊的,朦胧审美享受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那优美而辽阔的伏尔加河风景与倍受苦难的纤夫处境鲜明对比,仿佛是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混然震颤,学生开始随主人公一起痛苦、挣扎,逐步进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采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设置情景等“不择手段”而为之,往往事半功倍。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

我们教师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上一篇: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下一篇:学校科普教育2021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