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篇

2024-08-25

自然辩证法概论篇(精选6篇)

1.自然辩证法概论篇 篇一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心得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其学科地位不能被取代。质疑、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指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社会的进步,并且与研究生的教育密切相关,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对***老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训练方法,对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1]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自然辩证法学科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研究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进而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自然辩证法描绘了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图景,与19世纪对机械自然观的反动,对物理世界时间的发现、进步进化观念的兴起一脉相承,它们共同酿成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系统观、整体观。自然辩证法延袭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方法,强调了思辨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自然辩证法学科是开放的,它的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

虽然本课程的课时较少,但对我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让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接触或者不是很了解的知识,收获颇多。然而自然辩证法不同于普通的政治课,这门课与理工科的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在其过程中总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提供的方法论反过来会影响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或许是有意识的,或许是无意识的。而自然辩证法就为完善和拓展我们的世界观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可以开阔自己思路和视野,学会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范围来思考问题,所以自然辩证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指导和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自然辩证法中科学技术的一点感悟。

一、质疑、积极求新和盲从、墨守成规

我曾认为科学技术活动就是用前人已经总结好的理论去从事解决难题的活动,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事件、代表性思想的学习和深入了解,我进一步意识到所谓科学并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探索过程。教材中的知识并非是科技工作者一蹴而就的,而是无数前人经过艰苦探索,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经历一次次创新、一次次失败、一次

次完善而成就的。历史上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对科学发展做出卓越功勋,不是因为他们有超越于常人的智力,而是因为他们在认识自然界、解决问题时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甘于因循守旧、积极求新的精神状态,他们拥有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寻根究底的怀疑精神、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望、不盲从的独立品格、求新冒险的意识和灵敏多变的思维等科学创新精神。伽利略对比萨大教堂吊灯的摆动感到好奇,由此研究出单摆的等时性原理;道尔顿为母亲买袜子,对颜色的判断感觉到亲奇,由此开创了色盲症的研究;哥白尼大胆质疑权威的“地心说”,提出“日心说”,从而掀起了一场近代自然科学的哥白尼革命;塞尔维特不迷信教会支持的盖仑血液理论,坚持独立思考、独立研究,提出血液循环的思想,并为捍卫这一思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加深了我对质疑、积极求新精神的理解,让我明白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要沿着前人足迹继续积极探索、勇于开创,而不是墨守成规、照搬照套。

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培养创新的思维方法

创新[2]离不开科学方法,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而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广义的科学方法论,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正是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途径。从某种意思上说,科学技术哲学也是这一当代的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发展中最先进的方法论。因此,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应该关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变化,正确了解和把握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的关系,通过对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克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偏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思维方法上不断加强自身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实验

科学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但是科学理论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经过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最后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实验的过程,我们需要利用实验这种形式和方法来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古代科学实际上几乎是完全没有实验研究的,而大多是一些原始观察和经验描述,像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也是依靠及其简单的设备在偶然条件下实现的。现代科学实验是在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发展起来的。较之于直接观察和经验描述,科学实验有很多优越性,它可以通过对实验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把事物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发出来。科学实验是分析研究的一个必须要阶段,没有这种过程,就不可能在更高层次上有正确的综合。总之,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脱离

科学实验而空想理论,难免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爱因斯坦有旬名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事实上,现在社会上不少“专才”缺乏整体观,有时从“专”中走不出来,陷人思想狭隘的境地。这种被描述为“Ⅰ型”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哲学[4]借助于科学和哲学把自然与社会联结起来,形成自然→科学→哲学→社会→自然的大循环的联结方式,以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宏观的构思为人们展示了自然和人类文明协调发展的辩证法,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理论,填补了人们知识面的不足,引导人们在孤立的知识块之间编织起联系之网,形成一幅较为完整的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图景。要通过对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活跃思想,跳出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加深从整体上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由“Ⅰ型”过渡到“T型”,从而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对于我们进行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科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这学期在***老师的引导下,使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一个概述性的了解,我知道这是一门很广博的学问,需要自己日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习。同时我认为***老师给我们传递的信息中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日后应当在人生当中,多运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思考,使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意识形成我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最后,我想感谢***老师带给我的这门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得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有意义,对我今后的成长、发展、对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均有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傅德本.论自然辩证法及其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刘冠军.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02(5).[3]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余远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自然辩证法概论篇 篇二

一、选择课堂内容

自然科学概论是针对文科专业开设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文科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学习目的不强。另一方面,现有大部分教材,从纯理工科的角度撰写,内容相对枯燥,很难吸引原本对自然科技就不感兴趣的文科学生。针对文科学生,笔者从学生已有的人文历史政治等各科基础知识出发,关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在教学中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整体观点,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

在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古代近代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政治总是结合在一起。中世纪欧洲处于教会统治时期,当时基督教扼杀求知欲,焚烧图书馆,摧毁了大量先进科技,欧洲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高峰跌落谷底,社会黑暗,民生困顿。政治上的黑暗导致了科技的落后,在中世纪漫长的黑暗岁月中,欧洲的科技基本没有发展。而在欧洲没落的同时,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穆斯林的创教教义上明确写到“学问虽远在中国,必当求之。”早期阿拉伯人为求学远赴中国而丧命被誉为和参加圣战一样的光荣。阿拉伯人不仅向东方中国和印度学习,也想古希腊罗马学习。在追求知识的氛围下,阿拉伯人不仅从中西方学习各国先进的科技文化,他们自身的科技文化也迅速发展,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天文学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峰,随着科技的发达,阿拉伯迅速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大部分学生熟悉了解这段时间相关的经济社会政治,但对于科技发展并不熟悉。在讲述科技史时,笔者联系政治社会形态,结合学生已有的政治历史人文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学科之间关联越来越强,日趋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雾霾天气与环境能源问题日趋严峻,荧光材料的使用大大节约了照明用电量,极大地节约了能源,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荧光材料。但同时众多采用荧光材料LED的广泛使用,却对健康尤其是眼部健康产生一定危害。蓝光成分比较多,人们视力得不到保障,更有甚者,强蓝光使得黄斑病变发病率增加。将不同学科、不同方面的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整体系统观,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不恰当使用科技带来的危害。

二、改革课堂形式与课程检查形式

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注意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课程检查的多元化。

多媒体和网络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方便有效的工具,同时也展现出科技进步给教育本身带来的影响。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变得声像并茂,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了板书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传播了更多知识,加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另外,授课不再是教师单一讲课,也安排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当下热点前沿课题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课堂讨论,如引力波,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讨论,既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根据某些课题,如近些年来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等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调研,整理成课件,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分组讨论与课件讲解都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结语

通过《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真正认识到该课程对社会生活的帮助,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真伪科学,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自然科学的素质是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自然科学概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通过选择课堂内容,改革课堂形式与课程考核,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自然篇 大峡谷 篇三

对热爱户外运动的大游来说,能去科罗拉多大峡谷探险,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自然的奇迹,到了这里,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抑或是人类在大自然造物主面前的渺小。”就连奇灵,面对大峡谷,也受到了深刻的震撼,“它带给你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慑,所谓人类的历史,时间的流逝,在这道鸿沟面前似乎也只能归于一粒沙尘。”

大峡谷以其规模巨大、丰富多彩而著称,它保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岩层,从谷底向上整齐地排列着北美大陆从元古代到新生代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并含有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包括砂石、页岩、石灰岩、板岩和火山岩。这些岩石质地不一,颜色随着一年中不同季节里植被、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在同一天里,大峡谷也会因时间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黎明初升的太阳使远方的崖壁闪耀着金银色的光彩;而日落时晚霞把裸露的崖壁映衬得像火焰一般;在月光下,两侧崖壁呈白色,衬着靛蓝色的阴影,十分醒目。

美国作家约翰·缪尔当年游历了大峡谷后写道:“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确实,这样雄伟险峻的大峡谷突兀地横亘在人面前,实在很难让人用常规的理由解释它的存在。很多人难以抵挡一探究竟的诱惑,选择骑骡子或骑马去谷底闯荡一遭,体验的不过是当年西部牛仔驰骋荒原的生活。美国西部片里常出现的牛仔骑马挎枪飞奔在寸草不生的红土地上的情景就是当年大峡谷地区的写照。很多西部片都还在这里取景,因为这里的西部风情最纯粹。今天,数以千记的游客,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大人物,都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情来到这里。

到大峡谷有两条捷径。其一当然是坐飞机,使人能跨越时空去追溯天地间最不可思议的奥秘。其二是坐汽车。如有较宽裕的时间,坐汽车去拜访大峡谷,也许会因置身其间而感受更真实一些。不过,飞机上的俯瞰,在视觉上的感受较好。这是我们两位游侠在亲历后给大家的建议,大峡谷在他们的印象里,它的壮观就如一本书,人类可从这本书里探索地球的结构、生命的进化和大自然的侵蚀力量。

站在大峡谷边缘,几乎看不出科罗拉多河水的流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科罗拉多河貌似平静的河水竟是造成大峡谷这一地球表面巨大创伤的原因。数百年来,科罗拉多河就像一把连续不断的大锯,每天切割着大峡谷底部的岩层,使大峡谷不断地变深、变宽。科罗拉多河携带的泥沙含量之大,按当地印地安土著的话来说,河水是“稠不能喝,稀不可耕”。

人类在大峡谷地区的存在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公元1150年前,古老的印第安人普厄布罗部落就生活在大峡谷周围。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普厄布罗人留下的陶器和石头建筑。普厄布罗人为何突然离开自己生活的家园,至今仍没有一致的说法。他们就像在一夜间消失了。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普厄布罗人在大峡谷的活动时间持续到了1150年左右。哈瓦苏人是在普厄布罗人离开后,迁移到大峡谷的,他们的历史也有数百年之久了。

现在这里烈日依旧,红土犹存,只是牛仔都换作了游客。不管说什么都无法代替亲身的体会,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留待每个人自己去发掘的体验。有人说在这里每个人都能与自我面对,或许真是这样的。

相关链接:

4.自然辩证法概论 期末 论文2 篇四

熊煜华

2011101300

对死亡的思考

——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一个人的经历和境遇会影响很多东西,对人生的思考就是其中之一。可能是因为年幼时痛失至亲的原因,我在小学期间就开始去想关于死亡的问题。当然,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还不能说到了开始“思考”死亡的程度,这么说似乎有点拔高我的哲学思维觉醒度的嫌疑。毕竟当时,我只是在心里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就那些问题去幻想和体会一番。直至后来,受长辈及学校教育的影响,我开始能够接触到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其哲学体系中关于死亡的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我的思维框在了其中,在脑中设定了一些“真理”。但或许是心有不甘,也或许是无法得到实证性的检验和说明,并且对死亡的疑惑和不解在我脑中已然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一直以来都并没有真正地完全接受那些“真理”,不少的疑问还是时常出现,而同时又伴随着更多的疑问而扎根。

但,哲学需要解决的“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是我一直以来主要的疑问。因为之前在我心中,死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死亡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又是什么样。或者说,死亡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中,是一个瞬间,或者说是作为这个瞬间之后的一种状态,就像“活”一样,并不存在所谓“活”是什么的问题。关键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的特征,这种状态中人是否还为人,人的感知还是否存在,与“活”的状态是否还有交集,而所谓的“灵魂”是否只是人们的臆想等等。

最初的思考是纯粹而痛苦的,因为我无法去自由体验死亡,无法自我感知死亡,同时,也没有任何可确信的说法记录任何活着的人和死者有过沟通和交流,至少我自身并没有出现过。念及此,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到前面所说的一个问题——死亡与“活”这两种状态的交集是否存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交集的定义并不包含作为死人的躯体和活人的肢体接触。如果两种状态之间有交集,有信息的交换和流动,那从较绝对的意义上来说就自然不存在无法感知死亡,无法确知死亡状态的这种我们认定和接受的事实了,死亡将不再是神秘而需要想象和猜测的,就将成为一种可为人们所普遍了解的形式和情景。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也只有玩弄巫术者或盲目迷信者等极少数的人号称能够和死人交流,架起生死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这极少数之中也有绝大多数是被证明只是骗人的把戏而已,可信度实在太低。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能够说,能为我们所感知的活与死亡的交集是不存在的,存在于“活”这种状态的我们并没有接收到死亡者跟我们的交流,我们主动发送的交流也并无回音。所以,对于死亡的一切思考都只是想象和推测,只是基于自身的认知进行的一种猜测,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既不能让自己确信,更无法期待别人接受。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没有感知,却并不能绝对地意味着这种交流不存在,正如我们没法通过我们的肉体感知周围磁场一样,我们和磁场的交互作用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我们无意识在做的某些事情,也可能正是我们和死亡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相互的沟通,有了交集,而我们却不自知。谁又能确切地肯定,某些真正可以“通灵”的人,不是在别人继而自我的否定中忘却、略去了这种能力?或者说成为了“正常人”眼中那一群神经错乱的人? 这种思考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痛苦的,不确定性却又让人永远无法停止这种思考,满意的答案永远都无法得到,所以一旦深陷,从正常人到神经错乱或许也只是一转眼的事。但这种思考却又是极其纯粹的,我们不需要屈从于任何“正确”答案,不必满足于前人的任何理论,不用被迫接受任何先哲的著名论述。我们可以独立思考,独立感知,即使没有满意答案也自有其意义。

由于之前所说,活和死亡者两种状态之间交流的无法感知,使得死亡的特征也无法为我们有生命的人所获知。因此,即便是死去的人仍有感知,仍能将其感知依附于腐烂的肉体、对死亡的思考——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熊煜华

2011101300 枯朽的骨头,甚至是化成的泥土,也无法为我们所确切知道和相信了。死亡特征和死者感知的问题也就只能是在我们想象之中驰骋,被各种各样的故事、小说和电影所影响,形成我们脑中的图像和画面。当然,我们仍然可以像哲人一样,通过自己的某些理论逻辑形成自己的观点,将想象变为思考的一部分,继而将思考变成一种哲学观点,在哲学观点上适当发挥,指导我们的“活”。说到这里,史铁生这个名字就不由自主的出现在我的脑海。在我对死亡有一定思考但又有很多地方无法释然的时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适时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了,当时的欣喜有如遇到知音一般。他在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思考死亡,虽然最终体现在那篇文章中的对死亡思考的描述只有那么几句——“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种欣喜并非因为他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而是在学校教育中接触到对死亡的探讨让我兴奋,同时让我知道许许多多跟我一样的非哲人在思考死亡,对死亡有着万千的疑问。而史铁生对死亡的思考并没有触及到死亡本性的问题,只是探讨了应该怎样正确面对死亡。接下来,他在文中探讨了“怎么活”的问题,这深得我心。这或许正是我们作为“非哲人”的思考方向——舍弃对死亡本性的无尽探究,转而从对死亡的思考中提升出我们应该怎么活。不得不说这是很现实的一种思考方式,但也是尊重人生命的人性化的思考。既然死亡不可知,不可探,不可明了,不可抗拒,何不顺其自然、把握当下,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所意义呢,让自己安然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最朴素的死亡观。看来中国无论古今,思维方式和结论都是大抵相似的。

然而,西方人则有所不同。由于自身对哲学研究的局限和偏向性,我只阅读了早期古希腊的死亡哲学思想,而其中尤以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为最主要。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死亡哲学思想也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思考。

苏格拉底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是个文天祥式的人,他在被判死刑之后却安然赴死完全不愿意用其他手段免死,抱定他“男子汉应该在平静中死去”的人生理想。而他对死亡的态度,和他死亡观是息息相关的。简单地说,他对死亡的认识就是:对人而言,死亡是“好坏尚未分晓的境界”。只有“神”能够回答生死及其本性问题。他以不可知论的形式把前人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回答都悬置起来,他的提法是:“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同时,他承认自己在死亡本性和境界上的无知,并认为这是自己“智过于人”的体现,因为“不充分了解,不自命知之”。可以说,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和态度深得我心!在我看来,正因为生和死之间交流的不可感知,我们根本无法断然下结论,即使是有再强大的逻辑推理也根本无法得到验证。但是我们所能推测的就是死亡无外于苏格拉底所述的两种情形:毫无知觉或者灵魂犹在。也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对待死亡极其坦然:“其一,死者若无知觉,则如睡眠无梦,又有何可怕,甚至有不少的妙处,能感受到宁静;其二,死若是由此界迁居彼界,则所有亡过者,包括诗人、英雄和哲学家,便都可以全在彼处,畅谈辩论,岂不快哉!”这种死亡哲学可谓有令人豁然开朗之效,也正是我心中所想。不过,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或许并不是哲学所提倡的,与哲学的精神可能有所违背。即便如此,它仍不失为一种极好的人生态度。

跳出不可知论,来到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的死亡哲学观。他们的死亡哲学观基本上代表了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的最高成就。

德谟克利特坚持用物质原子的运动变化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创建了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并提出了“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的唯物主义的死亡哲学命题。他认为人及其身体的毁灭也同自然万物的毁灭一样,都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或者“解体”所致,把人的死亡还原成了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这和我们从小学到的唯物主义论基本是一致

对死亡的思考——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熊煜华

2011101300 的。但是不同的是,他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灵魂和世界万物一样,也是有形体的,也由原子构成,但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能构成灵魂,只有那些“精致的、光滑的和圆的”原子才能构成灵魂。同时,他还认为灵魂是可死的,灵魂的死也即是构成灵魂的原子的离散和毁灭。在对待死亡的态度方面,他认为“逃避死亡的人是追逐死亡”。因为其一,惧怕死亡、逃避死亡的人是在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生活,怀着对地狱的恐惧而活着的人是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的;其二,这样的人为了逃避死亡,便势必不能尽到他们做人的责任,很可能过上邪恶的、失节的和不洁的生活,这样的活便不如说是“慢性死亡”。德谟克利特的死亡哲学是值得赞赏和敬佩的,他对死亡本性的描述很符合我们的审美,并且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似乎可信度更高。

柏拉图在哲学路线上和德谟克利特是根本对立的,这也体现在了死亡哲学上。柏拉图认为,“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但“灵魂不死需要许多证明才能使人信服”。他也对这方面有不少的证明,围绕“回忆说”、“理念论”等有不少的论述,但或许是我的哲学基础不够,这些证明在我看来很多地方都有牵强之嫌,或者说在逻辑上并不怎么讲的通。因此,我也并没有强烈的意愿去试图理解他的观点。但他关于灵魂不死的论述之详细具体、面面俱到,不得不令人敬佩。柏拉图认为,死亡是不死的灵魂离开肉体监狱而获得释放重新进入理念世界,而灵魂就其本性而言是永恒不死的、自动自由的,因而是唯一适合在理念世界里生存的,一旦它取得了人的形式,就降落到有生有灭的事物世界里,就难免要受到俗累,受到外在事物和身体的束缚,从而丧失其自在自由的本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把死亡看做是对灵魂的解放和拯救,看作是灵魂恢复其自在自由本性、重新过适合于自己本性的纯粹理性生活的必要途径。这位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的死亡哲学,让我对死亡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不再局限于我们教育里根深蒂固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唯心主义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而对死亡的思考,必然会伴随我今后的“活”而长久存在下去了。

5.《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读后感 篇五

学位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后读后感

本学期开始,学校开设了《自然辨证法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近一学期老师对自然辩证法的讲解和自我阅读学习,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却也感觉到学习到了一点儿内容。以前我只是简单的认为哲学是一门跟自己生活无关的事情,只是考研的工具或仅仅是一门选修课,但通过这学期的了解学习,慢慢地发现哲学与自己的学习生活也有指导性意义。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而哲学正是一种高级的思想,让人了解自己,了解自然。哲学叫我们学会一种辩证的价值观,以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面对社会,生活,人生。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认识自然、社会,如何去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及完善自己的生活。正如人类对自然千百年来的探索一样,我们对生活及社会的一切也同样充满着好奇,有了这样思想才指挥我们付诸于行动,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需要这种好奇心,需要有这种态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自然辩证法学科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研究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进而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自然辩证法学科是开放的,它的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 1

是人文科学,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世界。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当今科技时代,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科学研究探索或实验室里的闭门造车,事实上在科学研究还需要哲学这种更高层次的方法的指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课程,其核心就是为研究生今后从事科学学习或科研探索以及工作生活提供一种辨证思维的方法。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不只在自然辩证法课上得到学习,在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中也有所涉及,专业课上讲方法强调的是方法的工具性,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强调方法的工具性,但更强调的是方法的可批判性。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这种优势起到了补充、深化专业课方法教学的作用,让我认识到不仅科学知识可批判,科学方法同样有局限,科学知识需要创新,科学方法同样需要创新,科技史上大凡伟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难有遵循固有的程式和运用现成的方法,科

学大师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或伴随着创造出新的方法。作为研究生,更应该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古人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探索研究需要有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人类的认知还是有限的,没有绝对的真理,要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能轻信他人的观点。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深入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它的精髓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人类社会经过了悠久历史岁月,对大自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奴隶社会时期,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文化底蕴与信仰不同,逐渐形成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西方文化主要起源于希腊文化,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求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常常和他们的宗教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把探求事情本原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并从中找到乐趣。而中国的自然观与其对比有相似也有不同,“老庄”的道家思想也注重了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但更强调自然与人的统一,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古希腊把自然作为一个与人的主体并列的客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并且他们相信其背后都是有规律的,因此对其研究更大胆,更具体,更深入。而中国文化一直对自然心存敬畏,并把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用推测类比来印证和解释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缺乏对自然的深入的研究。

另外一方面,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历史传承精神,经过悠久历史的沉淀,同人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培养我们在实践中追求自

己想要的东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在现在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然而精神享受却相对滞后,而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精神上的追求,那我敢肯定地说这个社会是病态的,最终会走向灭亡。而一种优秀文化的沉积,是狂沙吹尽剩余的黄金,因此我们应该发扬和珍惜。做好文化传承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十一世纪,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我们要更加有理性精神,对待事物我们要用理智做先导,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片面看问题。包括我们对待人生及生活的态度,如果遇到一点点挫折就退缩,放弃,想到自卑,自杀,这未免得不偿失,首先你失去了生命,其次,你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再次,你给关心你的人带来了痛苦,“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见你没有正确认识人生,认识挫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看似错误的,可能偏偏是正确的,更何况一件现在公认的事实,放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可能就是谬论,什么都是相对的,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认识是联系的、发展的,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要联系实践,联系一些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全面的去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重点。

6.对外贸易概论论文整理篇 篇六

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是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我国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30年发展中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1.1978年--1986年来料加工阶段。2.1986年--1992年进料加工阶段。3.1993年--1999年结构转换阶段。4.2000年以后,成为全球产业制造链的组成部分,中国初步成为“世界工厂”。

一、定义: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加工贸易仍然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302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12年的20098.2亿美元。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3439.5亿美元,增长3%,占我外贸总值的34.8%。其中出口8627.8亿美元,增长3.3%;进口4811.7亿美元,增长2.4%。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816.1亿美元,扩大4.5%。

在此期间,除2007、2008年外,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稳定在48%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地区分布却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而中西部地区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速度上看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加工贸易的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并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这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也使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鉴于此,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三、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技术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近1/4的企业技术水平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在企业类型上,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内资企业中技术整体实力最强的群体,国有企业的技术实力没有显现,是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一大不足。

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依次排列为:满足客户需要提供生产和服务能力强,劳动力成本低,质量一流,技术先进。其中,劳动力成本优势位于第二位,表明劳动力价格低廉仍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强项。技术要素在四项选择中居末位,并且比重远远低于其他三项选择。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体来看并不具备技术优势,劳动力优势仍是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

这些现象表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水平仍然很落后。在加工贸易中,通常情况下跨国公司技术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东道国国内先进技术水平,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的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并且跨国公司将我国的加工贸易置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链条,从技术上阻碍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妨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二)国内产品缺乏竞争力

首先,我国国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含量低。有许多国内企业目前仍然存在着管理水平、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缺乏创新能力,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无法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其次,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引导机制,很多企业并不了解国际标准,所生产的产品与进口品在质量上、技术含量以及价格上仍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替代。再次,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使我国许多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很低。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研发、设计等环节大多在海外进行,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更倾向采用国外生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同时,许多国内产品存在着价格偏高、交货延误、运输缺乏保障等缺陷,因而削弱了其竞争能力。

(三)劳动力素质低且数目庞大

劳动力优势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然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但是根据加工贸易“微笑曲线”原理,那些人力资本(体现为知识技能的丰富而非人员数量的多少)比较丰裕的国家可以在产业链中做增值率的高端部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并不高,人力资本供给不足,能够大量供给的主要是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简单熟练劳动力(人力资源),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只能做产业链中增长率较低的低端部分,缺乏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高端和中端领域里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即使在低端部分的中间加工制造环节,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也仅为日本的4.1%,美国的4.4%。

“微笑曲线”理论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电脑专家、宏基集团的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根据他从事电脑信息技术行业的多年经验,在波特模型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的,如图1所示。其基本含义是:某一产业的微笑曲线由上、中、下游部分不同附加值而产生,在中游的生产制造部分,其附加价值最低、利润空间也最小,在上游的研究开发与设计或下游的营销与售后服务,则附加值较高,利润空间也较大。

(四)相关政策不健全

首先,我国的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我国的产业政策鼓励“进口替代”,促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而贸易政策则提倡“出口导向”,刺激技术密集型加工出口的增长。而我国加工贸易中,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享受着贸易保护和产业倾斜政策,另一方面,却由于我国处于加工贸易低技术环节,技术的外溢效应不明显,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导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能力不高,“进口替代”在低水平上不断重复。其次,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不健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存在着缺陷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制约。此外,对境外投资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既造成了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缺乏充足的外汇资金,又降低了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跨国公司理论说明以低工资水平为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将导致中国经济贫困化增长。

跨国公司一般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标准化阶段的产品安排在中国生产,看重的就是中国低工资水平的比较优势。此外,标准化阶段的加工贸易还会带来中国贸易粗放式增长,是中国贸易条件、贸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没能很好地促进中国技术和产业进步,因此廉价劳动力是不能打造国家竞争力的。要继续加快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直将生产的比较优势建立在以牺牲国民福利为代价的低工资水平上,而应打造新的生产优势。

四、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

(一)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品的价值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占据了研发、技术与资本密集的零部件生产以及品牌、分销等高附加价值的产业环节,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成品组装、简单的零部件加工等低附加价值的产业活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多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纺织、服装和家电等消费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总体来看,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悬殊,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仍然处于低端产业层次。要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从全球价值链上不断升级。就要从“简单的组装—复杂的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等逐步做起。

(二)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首先,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对此,我国需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同时强化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引导,实行加工贸易产业评估制度,向高端产业环节升级,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以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条

1、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弱化,而资金、技术等优势将不断加强。因此,我国应向具有研发、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迈进。要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加强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的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提升企业从事OEM(委托制造)配套能力,努力向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发展,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2、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

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国加工企业不仅要提升加工制造、装配、检测、包装等非核心价值环节的能力,还需具备应用性研发、工艺、外观设计、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附加服务等更加系统化的功能。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

(四)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调整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

据前所述,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小,且处于国际分工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主动权被外资企业所掌握,其发展规划受到外资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权。为此,要加大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提高其适应市场的能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加工贸易;要赋予内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营造有利于内资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内资企业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特别是纠正一些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外资优于内资”的观念,避免“内资给外资让道”的现象;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提高同国外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促进我国内资企业生产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

(五)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增加就业等。要做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管工作,有赖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赖于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必须积极、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综合协调的整体效能,实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形成促进与监管的整体合力,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构建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指向的创新体系

(六)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相应的产业集聚及产业地区转移现象。

上一篇:家乡的惠山泥人优秀作文下一篇:冷链药品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