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2024-07-2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共9篇)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一

出席“2013年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的来宾有:广东省秘书学会会长杨桐、河南秘书科学院院长聂中东、台湾秘书协会原会长石咏琦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秘书赵锋应邀出席了会议。“秘书学专业委员会”顾问郑德源, 会长王世红, 第一副会长郭长宇, 副会长兼秘书长郝银奎, 副会长路振文、王守福、张文良、刘文清、张丽琍、杨继昭、杨剑宇, 常务副秘书长王振祥, 副秘书长刁侃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第一副会长郭长宇主持并致开幕词。

在开幕式上, 来宾杨桐、孟兆怀、聂中东先后讲话和致辞。杨桐会长在讲话中着重介绍了广东省秘书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工作部署。四川省秘书学会副会长、四川文理学院院长孟兆怀教授受叶黔达会长的委托, 简介了四川省秘书学会的情况并代表四川省秘书学会对“2013年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聂中东院长致辞, 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常务副秘书长王振祥宣读了学会老领导屈干臣、黄桐华发来的贺信, 并向与会代表展示了黄桐华同志书法贺词。接着, 会长王世红做了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最后, 副会长王守福、张丽琍先后作了学术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 会议对王世红会长所做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并审议通过, 同时审议通过了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及副秘书长的人选, 同时聘请了名誉会长和顾问。

2013年学术年会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强秘书学理论研究, 促进秘书教育的发展。

会议根据学术年会的主题分本科、专科和综合三个组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交流。会议期间进行了学术论文的评审, 副会长路振文、杨剑宇主持了评审工作。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5篇, 其中被评为一等奖2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32篇。

在闭幕式上, 首先由郝银奎同志宣布了新一届常务理事会和领导成员名单以及聘请的名誉会长、顾问人选。第四届理事会由王世红任会长, 郝银奎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路振文、杨桐、王守福、刘文清、张丽琍、杨继昭、张文良、聂中东、胡鴻杰、姜媛、蒋兴礼、孟兆怀任副会长, 王振祥任常务副秘书长, 刁侃、杨锋、张东昌任副秘书长;聘请范立荣、郭长宇任名誉会长, 郑德源、姚振生、屈干臣、任群、覃乃文、黄静波、孟进鸿、刘凤泰、黄桐华、张清明、郭建庆、姜炳坤、杨剑宇、张庆儒、杜永昌、周文建、叶黔达、王根生、侯玉珍任顾问。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二

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医学影像科技与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

湖南省医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

会 议 日 程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

上午一楼大会议厅1 08:30~09:00

开幕式

主持人:王

09:00~10:10

专家讲座

主持人:王小宜

胡鹏志

09:00~09:20

高分辨MRI显示脑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李坤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09:20~09:40

抓基础建体系来加强影像技术学科建设

余建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09:40~10:00

脑小血管病影像诊断

于春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0:00~ 10:10

茶 歇

10:10~11:50

专家讲座

主持人:王

周高峰

10:10~10:30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组图谱

蒋田仔,中国科学院 10:30~10:50

RA的影像学表现特征

李小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0:50~11:10

视网膜母细胞瘤影像进展及分析思路

鲜军舫,首都医科大学同仁医院

11:10~11:30

功能MR的数据驱动分析-寻找神经影像标志

志,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11:30~11:50

宽体探测器CT在灌注和能谱功能成像上的优势探讨

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2:30~13:30

卫星会

中放Reach病例读片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下午一楼大会议厅1

14:00~14:10

主席致欢迎辞

主持人:王小宜

14:10~15:30

主持人:谭长连

14:10~14:30

TASL在烟雾病的应用

姚振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4:30~14:50

丘脑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14:50~15:10

脊髓内肿瘤影像学特点与鉴别分析

李传亭,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15:10~15:30

茶 歇

15:30~18:00

中放Reach病例读片

主持人:金

15:30~16:00

病例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汇报人:秦

16:00~16:30

病例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汇报人:郑

超 16:30~17:00

病例3--湖南省人民医院;

汇报人:冯吕金 17:00~17:30

病例4--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汇报人:周宏 17:30~18:00

病例5--湖南省脑科医院;

汇报人:李秋云 点评专家:姚振威

李传亭

廖伟华

刘进才

18:00~18:10

总 结

主持人:王小宜

姚振威

放射影像诊断会场

2017年6月11日(星期日)上午三楼国际会议厅

08:30~10:30

专家讲座

主持人:刘建滨

唐陶富

08:30~08:50

胸部富血供病变CT诊断与鉴别

伍建林,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08:50~09:05

胰岛移植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09:05~09:20

一种新的磁共振靶向剂特异诊断肝癌的实验研究

肖恩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09:20~09:35

乳腺癌的磁共振诊断

刘进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9:35~09:50

基于PET-CT检查中病灶形态、功能、代谢信息的多模态诊断

王云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09:50~10:05

Revolution CT胸痛三联初步临床应用

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05~10:20

鼻咽癌DWI临床研究进展

于小平,湖南省肿瘤医院

10:20~ 10:30

茶 歇

10:30~12:00

专家讲座

主持人:刘

晟 王志强

10:30~10:45

颅内出血与钙化的磁共振信号特征与鉴别诊断

刘进才,南华大学附属笫一医院

10:45~11:00

影像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

张子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1:00~11:15

与治疗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廖伟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1:15~11:30

MRS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谭长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1:30~11:45

影像诊断医师的司法意识

谭利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1:45~12:00

肺癌MRI诊断

方向军,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2:00~12:10

闭幕式

医师论坛会场

2017年6月11日(星期日)上午

地点:三楼合肥厅

08:30~10:25

专家讲座

主持人:李文政

容鹏飞

08:30~08:45

医学影像精准处理与3D打印建模

廖胜辉,中南大学信息学院

08:45~09:00

胎儿小脑发育与后颅窝畸形的产前MRI评价

徐和平,湖南省儿童医院

09:00~09:15

胸痛相关病变的影像表现

张亚林,长沙市中心医院 09:15~09:30

儿童肝脾淋巴瘤影像学表现

科,湖南省儿童医院

09:30~09:45

腹部增强扫描延迟期的临床应用

龙学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9:45~10:00

颈部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喻奇志,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

10:00~10:15

Melas的影像诊断要点

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0:15~ 10:25

茶歇

10:25~11:25

专家讲座

主持人:李

10:25~10:40

冠状动脉CTA:如何更准确的服务临床?

周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0:40~10:55

儿童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思路

鹏,湖南省人民医院

10:55~11:10

高分辨MRI对透析导管血栓性并发症的评估及临床应用

裴贻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1:10~11:25

乳腺导管样强化病变的MR诊断

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1:25~11:56

大会发言

主持人:李

11:25~11:33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MRI检查策略及MR诊断

张田荪,新宁崀山医院

11:33~11:41

MSCT在胰腺炎肝损害治疗前后疗效的应用

周伏强,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11:41~11:49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ffusion kurtosis MR Imaging in breast lesion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factors 黎

格,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1:49~11:56

以囊性改变为主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影像表现

冯吕金,湖南省人民医院

影像技术分会场

2017年6月11日(星期日)上午三楼长沙厅

08:30~10:20

专家讲座

主持人:胡鹏志

司徒卫军

08:30~08:50

MRI多模态在脑肿瘤的临床应用

李真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08:50~09:10

磁共振头颈动脉血管壁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倪红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09:10~09:25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规范

胡鹏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09:25~09:40

ZOOMit 技术临床应用初探

周高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9:40~09:55

CT、MR在3D打印技术中的价值

陈学军,湖南省肿瘤医院

09:55~10:10

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肝脏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探讨

卞读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0:10~10:20

茶 歇

10:20~10:50

专家讲座

主持人:胡鹏志

司徒卫军

10:20~10:35

MRI伪影及对策

余立新,湖南航天医院 10:35~10:50

浅谈外周循环系统CTA血管成像的扫描技术策略

何卫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0:50~12:02

大会发言

主持人:周高峰

沈宏荣

10:50~10:58

320排CT在尿毒症上肢造瘘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李知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0:58~11:06

11:06~11:14

11:14~11:22

11:22~11:30

11:30~11:38

11:38~11:46

11:46~11:54

11:54~12:02

冠脉CTA的扫描及“后处理”

翔,湖南省人民医院 Revolution CT临床应用

卓,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颅内动脉壁磁共振高分辨成像技术 周理超,长沙市中心医院

探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与MSCT表现

姚景江,长沙市中心医院 脑室内畸胎瘤5例影像诊断分析 江登科,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投照条件的个性化优化 江小青,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黑血SPACE序列在婴幼儿胆道成像中应用价值 魏伟安,湖南省儿童医院

前瞻性冠脉CTA的个性化低剂量扫描 吴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三

与会代表首先听取了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所作的题为“提升文化自觉,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专题报告。报告首先指出,我国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以文化为动力引擎,全面提升软实力,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书法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文化修养,是目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郭振有在报告中还强调了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他说,汉字书法是中国人伟大的创造和发明,是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汉字书法不仅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的汉字书法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发扬书法教育审美、育德、启智、健体功能,使全体中小学生在健康文明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接班人,那将是我们全体书法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崇高目标。

郭振有同志还对当前开展书法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其

一、书法教育工作者应当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尤其是社会转型、矛盾突出、群落浮躁,网络虚拟的大环境下,更应沉下心来,扎实工作,持之以恒,又无反顾,将书法教育打造成一项有影响有意义的惠民工程。其二,要用书法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改变当前社会过分重视学习西方,轻视继承传统;重理工,轻人文;重功利,轻素养的倾向,使社会得到均衡发展。其三,通过我们的持久努力,改变当前国人对书法文化的欣赏兴趣逐渐淡漠,鉴赏水平日趋低下的状况,使广大民众从片面逐利、尚俗的生活状态下解脱出来,进而完成向健康的艺术的雅致的生活方式的转型。其

四、我们的书法教育要着眼于普及性,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写字要心平气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汉字写得正确、美观,这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成长都大有助益。其四,要大力提倡“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口号民,将书法育人的功能发扬光大。其五,要通过多种渠道,秉取多种方式,加大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书法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书法教育夯实基础。会议还听取了中国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四

依托文化底蕴、领略时代风骚、触动沉睡心灵

海南华侨中学 李红庆

(海南•海口市海秀大道59号570206)

10月海南岛依旧是明媚的阳光、碧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而深秋的长沙却是阴雨缠绵,带有迷雾的潮湿,寒气袭人,感觉到像家乡秋末冬初季节,习惯了这种季节的我或多或少找到了一点思乡的安慰。这次我有幸作为海南省正式代表参加了在长沙市举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2届年会,有机会了解了这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楚汉名城”,她是湖南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长江开发带的依托中心。长沙地处美丽富饶的湘中河谷平原,东依罗霄、西接武陵、南依衡岳、北瞰洞庭;长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近距离地接触,能聆听他们的教诲,同他们探讨新课程改革、考试与评价、选课与内容的设置诸方面的问题。现将在长沙赴会、考察、参与专题讨论及所感受体会汇报如下:

一、一、会议主要议程安排 1、10月25号上午报到,地点:留芳宾馆;下午海南代表队部分教师到长沙市雅礼中学参观学习,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2、10月26号上午8:45~12:00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2届年会在长沙市第一中学逸夫楼会议厅举行大会开幕式,会议代表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央教科所的专家、学者,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高等师范大学,教育出版单位的教育专家、学者和知名中学教师,参加会议代表近300人,会议由湖南省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采用《大会专家报告+分组专题讨论+课堂教学观摩+各省为单位的参观考察》的模式。

大会首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方明一致开幕词,会议围绕学会确定的课程与教材、教学与学习、评价与考试、信息技术四个领域进行交流。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学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安排三位专家作大会报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泠沅教授用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革新”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文林研究员作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材----基础教育数学教材改革之我见”的报告;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编审章建跃博士就学会参评论文作了总结汇报。

二、名校数学教学观摩课

会议期间,代表们分别到长沙市第一中学去听课与参观。长沙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12年,是湖南省最早的公立中学,曾迭用“长沙高级中学”、“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等校名,1952年定为“长沙市第一中学”,为全国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现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中学、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名师云集、治校严谨、人才辈出而著称,以“公勇勤朴”为校训。近100年来,毛泽东、朱镕基、周谷城、周立波、谭盾等杰出人才,以及孟少农等13名两院院士均先后在该校求知解惑。

长沙市第一中学听课与参观由会务组成员、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阎娟娜老师组织。提供给代表们观摩的两堂课分别由长沙第一中学的马罗老师、唐晓春老师执教,课后由阎娟娜老师、特级教师赵强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两位教师深刻,细致的点评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编审章建跃博士就两堂观摩课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深层次应思考的问题。

10月27号,代表们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观摩教学。代表们首先参观了学校校史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执行学校、湖南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是湖南省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学校历史近100年,其前身是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于1905年创办的唯一学堂,1912年学校更名为湖南私立广益中学,1955年1月更名为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校培养了四万多名三湘学子,李立

三、柳直荀、欧阳予倩、康濯、朱镕基、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氏三兄弟”(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张履谦、朱之悌、何继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等杰出代表。校长助理刘邵来教师主持欢迎仪式,樊希国副校长在会上讲话,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数学教研组的情况。代表们认真观摩了周华教师、苏林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课,教师罗培基、刘邵来两位教师对研究性课进行了点评。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顾冷沅教授,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处副处长参加了观摩课。

三、参观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

10月27号下午参观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深厚文化底蕴,渊源的历史沉淀所感动。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办,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晚清(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皇,后又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62年定名为湖南大学,历史已逾千年。被当世学者誉为“千年学俯”。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麓山寺创立。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开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四、参加专题讨论

这次会议就“课程与教材领域”;“教学与学习领域”;“评价与考试领域”;“信息技术领域”进行了专题交流,我共参加了三个领域的讨论。(1)参加了章建跃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李教授、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善良主持,课程与教材领域的讨论,大家对课程改革的方向给与了肯定,但对新课程标准的螺旋式的编排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螺旋式排法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许多老师希望把教材按知识内容改为直线型的排法,章建跃博士对直线型排法给予肯定的回答,但教材的编写受新课程标准的制约,还是希望下面教师在选课方面多花点精力,把内容尽量理成直线型,广东省中山市代表、山东省代表、我本人在会议上也发了言,一直认为教材的编写问题成堆,教材没有进行实验,大面积推进过程中负面的影响很大,审定过于草率,会议总结发言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文林研究员作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材----基础教育数学教材改革之我见”的报告,在报告结束时特别强调了自己之我见:教材改革是一代人的大是,他的周期可能是20年,或许更长,是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大是,做错了该认错的要认错,个人的名誉是小事。(2)我参加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任子朝老师参加的“评价与考试领域”专题交流,大家讨论学分的认定,一致认为中学的学分与大学学分该有质的区别;关于微积分是否纳入高考试范围,经过大家讨论:认为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应该纳入高考考试范围;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省市,考试应由各省自己决定方案,但代表们还是希望国家考试中心应对自命题的省市实施有效的指导。(3)最后一天参加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题讨论,这个小组以深圳教师为主,他们硬件设施相对于全国而言要好些,另外他承担了国家的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题研究,应该承认他搞的的确很好,其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湖南省在教学硬件设施上也不错,我们其他教师专门去考察了湖南省下面的地市县的中学情况。我根据这几个领域的讨论及与章建跃博士,任子朝等老师的当面交流,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制定了华侨中学08届数学科课程安排与选课配套方案。

五、几点感受

(1)我们与兄弟省市比较起来,我们教师的论文写的水平与别人相比有很大的距离。别人的论文写的规范、系统、数据有说服力,基本上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问题,有相当多的论文是集体承担做的研究工作,而我们只是个别的经验而已。

(2)教学研究与兄弟省市比较,我们实质上还没真正意义上可操作的计划与制度,我参观的学校的教学研究都搞的很不错,特别是名校都注重集体备课,集体讨论。教育大省他们教学研究也是大省,就新疆教育欠发达的地区的北疆的教学研究都的很好,北京、上海、深圳这些经济、文化生活较发达的地区都有相当多的人把时间用在教学研究上,他们写的论文、做的研究工作都是很细致的。

(3)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除了他们的各自的办学特色外,都有共同点: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支独领风骚的名师队伍,有知行合一的校训,有一批情愿坐冷板凳搞教学、教学研究的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五

课题申报流程

填写《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式四份) →交相关部门审核、盖章→快递或邮寄至课题管理办公室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课题管理办公室交总课题组审核盖章→课题管理办公室向申报单位返回《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二份及相关批复文件一份→申报单位交书面《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组织开题。

1. 申报单位需逐项填写总课题组发布的《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 注意学校填写“实验基地”版;教研室酌情选择“实验区”版。一式四份原件, 必须是电脑打印, 以免出现成员姓名错误。课题负责人签章为本人手写, 打印无效。

表格可在翼课网 (www.ekwing.com)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www.ncneedu.cn) 下载;或通过email向课题办公室 (ktbgsh@126.com) 索取。

注:实验基地 (实验校) 需附上《实验课题申报单位基本信息登记表》一份。

2. 实验基地 (实验校) 必须在单位盖章之后, 再报当地教育局或教研室审核并签章;实验区报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签章。

3.《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各项内容要逐项认真填写, 论证要严谨、充分, 表达要明白、准确。

4.每个实验课题组研究人员不得超过16人, 负责人 (组长、副组长) 不得超过2人。

5. 课题管理办公室收到《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后交总课题组审核批复。立项后课题管理办公室留存两份申报材料, 其余材料寄回申报单位和主管单位存档。

6. 申报单位收到课题管理办公室返还的《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及相关批复文件后, 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批复之后两个月内, 递交书面《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 并组织开题。

7. 为避免重要文件遗失, 课题证书及通知等相关重要文件一律采用快递方式寄达课题实验单位, 相关成本费用由课题单位承担。

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课题管理办公室联络方式: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6号院30号楼A座805室

邮编:100176 电话:010-87163329 传真:010-87163269

联系人:董老师

网址:www.ekwing.com (翼课网) www.ncneedu.cn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六

2008年3月22日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

上午好!

武汉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成立,至今已满9年,原名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现改名武汉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这预示着我们工作的内涵更丰富了,责任更重了。去年7月,按市学会工作布置,开展了重新登记工作,我们召开了理事扩大会议,民主选举新一届的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和理事长。现在,我受武汉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的委托,向大家做2008年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工作总结

自99年,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研究会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区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单位的支持下,我们专业委员会依托现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团结和组织武汉市各行业有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科研的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问题和中心任务,开展学术活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里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学校、面向教师、面向实际,大力组织和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学术活动,做到了以学术活动来推动学会工作的发展,以学术活动来凝聚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以学术活动来展示学会的生命活力,充分发挥了学会学术功能的作用,为促进我市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为实现武汉市教育的信息化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现就多年来学会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立足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努力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1.与时俱进,努力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本研究会成立之初,正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之时,它改变了信息的社会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造成了信息的多元性、易得性和可选性,从而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理事会组织全体会员及全市信息技术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35号]的文件精神,引领他们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围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展开一系列研讨评比活动。

2007年武汉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上的发言第1页,共6页。

2000年~2007年,我市共举办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六届、优秀论文、优秀案例评比三届,共收作品200余件,评选作品数百件,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百余件(次)。

2.积极推进教材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研究水平

2000年以来,我院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组织了省级《信息技术》教材、教参及教学光盘的编写工作,本会部分理事会成员和部分会员骨干教师参加了教材、教参及教学光盘的编写,占总编写人员的98%。教参编写人员占总编写人员的100%,七年来教材不断发展更新了五个版本。我们及时抓住这个优势资源,组织全市教师的教材教法培训,及时、透彻地传递新的课程理念,整体提升教师的教法研究、课程意识及课程研究水平。

2006年,以我市教师为主体的编写团队,又完成了武汉版《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教材,在顺利通过了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的基础上,又被选上全国中小学教材推荐目录。新教材的出版使我市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和科学,在全省和全国部分省市已广泛使用并获得好评。

另外,我们还编写了剑桥少儿信息通讯技术及认证培训教程《剑桥少儿ICT》学生教材和教师用书,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奥赛培训培训教材。

3.加强师资培训,传播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

2003年至今,我们已经举办了两轮初中和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和相关的新教材培训班。在这期间,共计有100多人次主讲过全市信息技术公开(研究或展示)课和全市教材教法报告;每学期推出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累计不下100多节次。所以这一切,都是让教师们领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重要的不是每一个具体的技术本身,而是要给学生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培养一种素养。使学生知道,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干什么,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达成课程的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此外,我学会还为兄弟城市培训师资,传播信息技术教育方法,为全省信息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积极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向纵深发展,构建数字化学习课堂

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无论是对教还是学都是有力的工具。学,不仅仅是指学习信息技术必修课,还要看在其它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度和广度,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之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已成为学会一项重要的工作。

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组织了专题研讨会。有的会员率先在自身的兼职学科中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涌现出一大批优质课和教学能手,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改实践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整合的整体水平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

就小学来看,近7年来,我市共有46人次参加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比,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大赛,其中获一等奖的就有20人次,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市常青实验小学的《网上购书学问大》一课在获得全国信息技术推荐优质课一等奖的基础上,又被选拔到日本参加国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2004年,我市正式出版一本《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集》。

2005年,有几十所小学参与了中央电教馆和美国WORLD LINKS组织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并已圆满结题,并参加了美国甲骨文教育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Chink.com”远程合作学习项目;首次申报成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中央电教馆“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专项课题和青年课题;武汉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研究开展正在进行中。

2007年5月“第十一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展示会”暨“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技术课堂应用交流会预选赛”在武汉市召开,把全市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热情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在初中学段,近5年来,我市有214位教师积极参加了市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教学课评比。有37位教师参加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教学课评比会五届,共获得13个全国一等奖、13个全国二等奖、11个全国三等奖,成绩位居全国前列。

在高中阶段,2005年7月5日,举办了武汉市中学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赛。共有30位初、高中物理教师报名参加(其中高中组19人),高中组获得市级一等奖4名,市级二等奖6名,市级三等奖6名。2005年9月23日-2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无锡一中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赛”(大赛主题是:互动课件在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了互动、共享、探究三个特征)。其中我市有9件作品参加了在无锡举办的全国决赛,共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4名、国家级二等奖2名、国家级三等奖3名。

2007年11月,成功举办了“2007年武汉市首届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优质

课评比”,参赛课合计16节,评出市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三、组织武汉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各项能力竞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为配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会在市教育局和市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下,认真组织全市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普及活动和学生综合信息技能展示活动。活动的根本特征就是倡导“创新与实践”,重在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活动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抵御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侵害。

这项活动的前三届经过区、市、全国层层选拔,有160余名学生入围全国奖,这些学生分别赴深圳、广州、郑州参加总决赛,我市教科院和全市60多所学校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80多信息技术教师荣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优秀辅导员”称号。

2005年圆满完成了第三届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2个、二等奖42个、三等奖174个。

2006年7月,我圆满完成“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得全国一等奖10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28个,同时武汉代表队也荣获了优秀组织奖。

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圆满完成“第五届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其中获得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大奖2名,全国一等奖28名,全国二等奖82名,全国三等奖98名,并荣获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个人若干名。

近三年来,我们在“2005年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RCJ)大中华区选拔赛”,取得了青少年机器人舞蹈——中学组的亚军,并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2005年7月13日至7月1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JUNIOR的竞赛资格。

从1998至2007年,我市成功举办了八届武汉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参加规模逐年扩大,并从中选拔出大批优秀学生参加省级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我市学生都囊括省一等奖和大部分的二、三等奖,年年获得优秀组织奖。每年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比赛的学生也由我市学生囊括。

四、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发挥学科特长,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2005年,有几十所小学参与了中央电教馆和美国WORLD LINKS组织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并已圆满结题,并参加了美国甲骨文教育基金会合作研究

项目“Chink.com”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在市教科院的组织下,全市近17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北京参加了培训。武汉市的培训和研究活动效果得到中央电教馆领导及总课题组亚洲负责人LISA女士的充分肯定。

2006年,我们申报成功中央电教馆“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教并重”的教学策略研究》和青年课题《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策略的研究》,武汉市“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成员均以骨干教师为主组成研究团队,课题研究开展正在进行中。

五、着力学会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会成立之初,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还不足600人,首批会员有133人,几年来,学会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术研讨氛围,积极组织活动、开展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舞台,培养、锻炼、打造了一批青年骨干。近五年来,从他们中成长起来了市、区学科带头人,区级或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市区优秀青年教师;一批中、青年教师在省、市,及至全国的学科教学评比中获得较好成绩,并获得中、高级教师职称。正是这样一支年轻而又有活力的骨干教师队伍,用他们的青春谱写着武汉市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篇章。

以上成绩和我市信息技术教育良好局面的取得,是与我们学会所依托的武汉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是与武汉市教育学会的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更与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密不可分的。我代表学会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部分未来工作展望

目前,随着湖北省高中新课改的启动,武汉市中小信息技术教育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结合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未来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各区要积极完善区级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建设,积极申报市、区两级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会员,逐步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网络,建立好信息技术教师的精神家园。为此,会后我们将继续发展本年度市级信息技术专业委员新会员。

2. 我们要深入到各区,向区级学会领导、老师们学习,经常下校调研,深入课堂,与一线教师一起,调研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水平,将信息技术新课改的理念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化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标中的各学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等都要进行宣讲和充分的说明,使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之前,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3. 以评优活动带发展,积极开展中小信息技术课程四优评比活动,如开展2008年4月将开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2008年9月至10月将开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优质课活动。以课题为引导,以活动为载体,加快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步伐。

4. 加大培训力度,以中心教研组为圆点,辐射全市开展中小信息技术新课改的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到来为依托、为契机,推动全体中小学教师对于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都要重新认识及提升。通过开展一系列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培训,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使全市教师尽快的适应中小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从我们学会培养一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拔尖人才,将他们推荐到更高的平台去,以提升我们专业委员会的整体水平。

5. 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研究,通过对其他兄弟城市的调研,资料收集,结合目前武汉市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过进一步的调研,积极向市教育局相关部门柬言,推进中小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6. 在培养教师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我市信息技术教师的梯队建设做出贡献。

7. 加强优质数字化资源的交流与建设工作,促进我市区域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8. 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通过活动促动、通过课题研究带动等等多形式,让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化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全市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武汉市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会员同志们,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壮大,让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武汉市信息技术教育再创佳绩。

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七

及2011年工作计划安排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全球后经济危机的背景

下,我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钢国,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较快提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逐步得到落实。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的公布,进一步揭示了钢铁行业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2010年,在后经济危机时代,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推进中国钢铁产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积极为钢铁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冶金企业的科技情报工作至关重要,新形势下情报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对企业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各会员单位的研究议题。针对行业发展变化,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主任委员积极布臵学会工作,要求分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分会工作的新途径,立足服务,搭建平台,共享资源,促进和谐,提高科技人员科学素质,勇于参与竞争,增强冶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10年情报分会工作在中国金属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的指导下以及全体分会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分会秘书处认真按照学会章程和2010年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把服务会员作为首要任务,圆满完成了2010年度分会的各项工作。

一、2010年的主要工作

1.由秘书处牵头组织国内企业调研

我国钢铁企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下,钢材出口骤减,大量的企业亏损,导致减产、停产。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主任委员安排分会秘书处相关人员自年初牵头进行了大量的企业调研活动,调研企业的生产、运行、竞争力状况。

此次走访企业活动得到了学会总部的大力支持,先后走访了宝钢、武钢、包钢、马钢、东北特钢、沙钢、首钢、中冶南方、中冶东方等30多家钢铁企业和工程设计单位,详细交流了当前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采取的有力措施,秘书处力所能及的提供科技信息方面的支持。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这项活动,扩大调研范围,提高各会员单位参加分会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并为更多的会员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2.承接国家部委、学会课题,加强课题和项目运行

在全球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工信部、钢铁协会、金属学会都加大了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兼并重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根据有关部委要求,积极组织《节能技术筛选与评估》、《材料工业简报》、《钢铁协会用钢行业研究》、《东盟钢铁工业状况研究》、《“十二五”发展战略建议》、《应对低碳经济策略分析》、《世界钢铁厂》等行业热点课题的立项和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于行业政策的制定、企业产品定位、成本控制、竞争力分析等都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3.继续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丰富学会网站内容 分会网站成立后,一直是分会秘书处对外的一个窗口,设臵了学术信息、企业交流、钢铁纵横、科普天地等栏目,成为了会员交流的平台,依托于中国冶金信息网为会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更全面的信息技术保障。2010年对网站进一步维护及更新,坚持做到学会工作与活动及时上网,坚持做到分会活动上网,保证这一与成员单位沟通交流快捷通道的畅通。

4.筹备201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钢铁工业的全面、协调 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及宝钢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于9月25日-2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论坛主题为“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节能进步 提升竞争能力”。

论坛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等专家到会做精彩专题报告,共同交流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通过技术创新,推进工序节能、系统节能、综合利用和低碳经济实施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措施。

论坛的圆满举办提升了金属学会情报分会的影响力,锻炼了分会队伍,更为分会成员单位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行业高端学术平台,奉献了众多精彩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为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指导、做出了贡献。

5.筹备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工作会议

为提升分会理事单位竞争情报实践运作水平,帮助企业构建竞争情报体系,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搭建钢铁行业的竞争情报分析交流平台,加强各理事单位的交流与学习,分会筹备了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会议与“201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同期举办,总结一年工作,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分会成员单位围绕各单位竞争情报工作开展实际进 行探讨和交流。

6.积极参加金属学会总部及各分会举办的会议及活动 2010年中国金属学会总部和各个分会陆续举办了各种专业会议和有关活动,情报分会秘书处代表成员单位积极派人参加,及时了解和掌握总部和其他分会工作开展情况,与各个分会开展积极联系和工作交流。参加总部及各个分会会议具体如下:

3月参加了福建“2010年工作会议”;

5月参加了北京“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

5月参加了金属学会的“冶金科技周-节能减排培训”; 6月参加了九江“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 8月参加了迁安“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 8月参加了内蒙古“2010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 9月参加了北京“第十届国际轧钢大会”。

7.继续参与金属学会总部组织的技术研究工作 2010年,情报分会充分发挥国外资源和综合技术优势,积极参与金属学会总部组织的技术研究工作,分会秘书处协同有关研究人员每月为金属学会总部编辑、提供《国际钢铁技术内参》,为金属学会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专家顾问团及高级会员定期提供国外钢铁技术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保证金属学会领导和专家及时了解国外钢铁技术最新发展,加强 对国外钢铁科技进步的跟踪研究和学术交流,加强国外钢铁前沿技术向国内钢企的介绍推广,提升情报分会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硬能力,在金属学会系统树立了良好的情报分会形象。

今年还协助总会参加了中国科协美国专利利用的课题,该课题因为数据繁多,挑选困难,分会利用了自身的人员及技术优势,为课题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目前这一工作还在进行中。

8.学会的日常工作

重视学会的日常工作,建立紧密性、多层次联系纽带。例如同中国金属学会总部的联系,包括经常性的请示、汇报,协助总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各会员单位的业务信息交流、沟通、合作;分会秘书处一直抱着热爱学会工作和本着尽量满足会员需求的宗旨去为大家服务。

二、2011年分会工作要点和目标

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国内钢铁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需求不旺、出口锐减的不利形势,承受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能满足广大会员单位在激烈竞争中更有效的了解行业形势和政策变化,及时准确的获取情报领域的学术动态,情报分会对2011年的工作做如下设想:

1.继续抓好学术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主业,也是学会的立会之本、活力之 源。随着行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分会将有针对性的组织2011年各学术委员会的活动,逐步搭建各专业学术交流的平台。目前情报分会共设立了竞争情报学术委员会、信息资源学术委员会、情报调研学术委员会。三个学术委员会在情报分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活跃了学术气氛,增强了分会的凝聚力。

2011年拟在情报分会总体工作基础上增加几个学委会单独交流与活动,并进行细化、侧重工作开展。竞争情报学委会将紧密围绕分会组织的论坛、理事会积极开展工作;信息资源学委会将围绕会员单位进行信息资源交流、网站建设、出国组团积极组织交流;情报调研学委会将以分会课题选题、组织实施为工作重点。

2.筹备2011年分会理事会换届会议

根据2011年的工作计划和各理事、会员单位的需求,情报分会将在中国金属学会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的共同指导、协调下,做好第六届情报分会的换届工作。

3.积极筹办下一届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战略论坛 一年一届的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战略论坛以成为钢铁行业内的一项品牌,每年针对行业内的重点确定主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作为每届论坛的承办单位——金属学会情报分会,也会秉承为会员单位服务、为行业服务的宗旨,认真筹备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竞 争战略论坛。

4.完善分会网站功能,加强分会网站的建设

要充分发挥网站作用,加快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网络系统为广大会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要加强学会网站管理,树立精品网站意识,不断完善网站功能,扩大网站信息量,在面向行业、服务会员中,努力突出学会工作特色。为加强会员间的交流与互动,及时发布行业政策和学术动态,分会秘书处拟在网站上创办相关栏目和电子会刊,定期将最新信息发送到各会员单位。

5.围绕竞争情报体系,深化业务研究,为金属学会领导和专家提供支撑

国内钢铁企业如何应对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科学决策已经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这些对我们科技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通过竞争情报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对科技人员加强业务提升,提高科技人员的自身素质将是2011年学会工作的重点之一。

分会还将继续组织出版好为金属学会领导和专家提供的《国外钢铁技术内参》,注重选题、密切跟踪、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金属学会领导技术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继续对国外钢铁企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进展进行 跟踪研究,为学会总部撰写和提供《国外典型钢铁企业竞争力报告》、《世界钢铁工业年度科技发展报告》。

6.参加金属学会总部和其他分会会议、加强分会与各兄弟单位的横向合作

与兄弟单位紧密合作是情报分会一直以来的工作宗旨。在中国金属学会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一直与各分会单位积极合作,参加各分会的活动,相互学习。

同时,情报分会将积极组织有关分会会员单位积极参加2011年金属学会组织的年度工作会议、金属学会年会、国际炼铁大会等主要国际研讨会、有关展览会及各个其他分会举办的专业会议和活动。

中国金属学会情报分会

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八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 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课程创新的深入开展, 从而为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创设更适合的成长环境, 2014年10月21日~23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京民大厦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等领导、专家, 与来自美国、英国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教育同仁, 连同全国各地五百多位小学教育界的校长与教师代表们, 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焦课程创新”这一主题, 坦率深入地分享思想, 赤诚热烈地交流心得。

一、开辟课程方向:以未来视角把握育人要求

课程方向, 既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也要满足未来社会的迫切需求。对此,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在大会致辞中有深度阐释。她通过解读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敏锐地觉察出未来对人才培养的三大要求:“育人基础性的要求”、“育人综合性的要求”与“育人选择性的要求”, 认为“教育绝不能关起门来办学, 需要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务实创新的行动——从育人的‘出口处’确定我们前行的方向和目标, 从育人的‘入口处’确定我们前行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部全国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呼应了李烈理事长的课程观点, 他在所作的报告《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教育治理变革》中认为, “国家人才需要看小学课程”, 而核心就是英才教育课程与实践能力课程。

开辟课程方向, 要着眼于育人的未来需求, 也要立足于当下的教育实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 “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应该要做到五点:一是把握教育发展大的趋势, 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二是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 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让他们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三是加强课程改革, 进行课程创新,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四是高度重视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五是建设好管理体制,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领导职能。钟秉林会长特别强调, 只有将课程改革与教育趋势、教育观念、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结合起来, 课程改革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从时间纵线而言, 课程设计者要面向未来;从空间幅度来说, 课程还要放眼世界, 要有开放的心态与开阔的视野。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在其《从学生发展核心素质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报告中指出, 要从中国文化发展和国际视野的视角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再以核心素养为灵魂进行课程设计。报告以前瞻性的思考深入探讨了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给与会者以深刻的启发。

二、落实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如何设计课程内容?如何落实课程理念?国内外8位代表围绕“课程创新”在研讨会上各自作了20分钟的专题发言。

(一) 从人出发

课程必须要为人服务, 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感受, 重视学生的体验, 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

北京小学副校长陈立力的发言《四级课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从改革课程、改革课堂、改革课时、改革课业四方面, 介绍了北京小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在北京小学, 依据一年四季节令不同, 设计出了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系统课程:春天是“律动健身周”课程, 夏天是“读书实践周”课程, 秋天是“科技创意周”课程, 冬天是“传统文化周”课程。

“以人为本”不能是一句空头口号, 而应该是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忠实实行的根本原则。来自美国的肯尼迪·洛克校长以几个问题、一个故事引起了现场参会人员的深思。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创新?儿时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游戏?洛克校长的几个问题, 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之火, 让大家意识到教育应该回归到最初的出发点——人的发展。接着, 洛克校长还以一个“天鹅的故事”, 讲到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友爱的精神, 认为老师比课程更重要, 团队研究是最重要的课程文化。洛克校长以生活实例说明尊重人、呵护人、关爱人是课程的根本, 老师应该以平等的视角与学生交流, 要能俯下身子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二) 自主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 设计课程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之内, 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课程媒介,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 切身体会, 大胆实践。通过自主体验的方式, 掌握各种本领, 领悟人生奥秘, 从而真正将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 提升个人素质, 锻造创新精神。

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在愉快教育理念下, 创新校本学生自主课程, 校长鲁慧茹如此介绍愉快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生活:学生在校的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元的, 学生在校的生活应该是生动多彩的。为此, 学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符合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 “乐高机器人课程”、“海洋生物课程”和“陶艺课程”等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 涵养学生的素养,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台北市松山区健康国民小学杨士贤校长强调自己学校“在乎每一个学生”, 以“日进课程”和“志新活动”让学生找到自己, 并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在实践中感知, 在实践中锻炼。

(三) 不断探索

课程理念作为教育思想的宝藏, 要想真正实践, 还要有落实的途径与方法。因为任何课程理念都无法快速、简单地解决所有复杂、现实的教育问题。课程创新要想取得突破, 教育者必须要抱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与卓越的努力。香港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的邓薇先校长, 30年的探索让人深受感动, 更让人见证了长期坚持的态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芦咏莉副校长一切归零的思路, 更是来源于清醒的认识与审慎的思考。

在教育过程中, 课程理念只有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不断突破,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聚焦课程创新: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课程理念需要课堂来贯彻实行, 因为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播各类知识的主阵地。研讨会上的两节公开示范课, 也很好地展示了北京实验二小与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不同的课程特色。

北京实验二小施银燕老师展示的《比和比例》的数学课, 以侦探破案的形式, 让课堂饶有兴味。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点评其为“情景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刘可钦校长认为其“在教学与创新方面, 起了很强的示范作用”。

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周云燕校长展示的语文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重视字词、诵读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得到了北师大郑国民教授的充分肯定, 他认为优秀课堂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 情感与情感的交流, 心灵与心灵的启迪”。

课程专家、上海市建平中学原校长、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作了《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的学术报告, 他把课堂教学分为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三个等级, 更从思维层次、开放程度与文化品位三个方面, 对智慧课堂作了深入探讨。

课程创新究竟应该怎么设计、实施、评价, 有哪些问题与困惑, 又有哪些感悟与思考, 23日下午, 学术年会以课程体系、课程文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创新论坛的形式, 同时分组展开热烈的研讨。

课程体系创新论坛, 从博大宏观层面思考教育的基本问题, 从顶层设计入手, 格局开阔。论坛中, 代表学校有从国际视野来探讨课程设计的, 如浙江省杭州绿城育华小学的《国际视野下的绿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河南省实验学校鑫苑外国语小学的《小学双语课程体系研究报告》等;有从儿童心理视角构建课程的, 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的《创想自由的国度——儿童创想课程构建的校本研究》;还有从“立德树人”来探索德育课程途径的, 如重庆巴蜀小学的《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综合实施德育课程》, 认为教育是“做的哲学”, 应该把“大的追求化为小的动力”。

课程文化创新论坛, 探讨既要注重地方的本土性、特色性, 又要关注世界的丰富性、广博性。课程文化创新是不同区域文化与办学理念的结合, 目标在于以国际视野培养特色学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小学将课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 创设多样化、民族化的校本课程,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阳光课程”体系, 其中国之魂的国学课程、蜀之韵的“川剧进校园”艺术课程, 彰显了课程文化创新的独特魅力。

课程内容创新论坛, 各代表学校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重庆市巴蜀小学的“体育项目式学习”课程, 以项目的方式设置课程, “为学生一辈子的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服务”, 令人印象深刻。

课程实施创新论坛, 各代表学校分享了实施课程的具体方法。浙江省金师附小《还给孩子九十九——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杭州市学军小学《玩转数学观点报告》都展现了其颇有创意的实施方式。

课程评价创新论坛, 关注课程的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评价效果。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认为必要、适当的评价, 能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让学生在高昂的状态下更乐意去探究, 由此确定了“小学信息技术课探究学习有效评价”, 通过发现学生探究学习的问题、梳理学生探究学习指导方法、总结有效性评价的标准与体系, 构建了信息技术课的系统评价。

四、推进课程改革:在沉淀和梳理后继续担负使命

五个分论坛以思维的激烈碰撞、教育的火热激情, 完成了课程创新的各个论题, 启迪了众多参会者的教育智慧。分论坛结束以后, 五个分论坛代表在梳理本组观点以后, 汇合众人精彩言论, 代表本组进行发言。

学术年会闭幕式上,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孙章存宣读了《关于全国第七届学术年会微型录像课表彰的决定》和《关于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表彰的决定》, 表彰了第七届学术年会微型课语文、数学、英语与其他学科的一、二等奖获得者, 以及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学术年会最后,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苹作了《在聆听中理解和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学术总结》的报告, 从学术研究、课程创新、学术会议以及本次提交的论文质量等方面发表了看法, 认为责任使命和视野是学术研究的推动力, 态度以外, 实际调研、理论学习、概念界定和系统思考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关键。她认为课程是心灵发展的过程, 是学生生长出希望的过程;课程在客观上是教师的专业性和人性, 在主观上是学生发展的空间;课程是学生与目标、学生和教师、学生与知识、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也是国家目标与学生需要的契合的过程, 还是学生走向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过程。

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 篇九

2011年是我省医疗卫生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哈尔滨市急诊急救护理专业委员会在市医学会的领导下,在市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团结协作下,圆满的完成2011年的工作任务。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三好一满意”精神为指导,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充分认清形势,紧紧抓住机遇,创造和谐环境,促进全面发展,围绕急诊急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会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必须不断提高护士素质和能力,注重塑造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培养护士的礼仪修养,加强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树立先进典型,鼓励无私奉献,展现护理行业新风。因此学会请市二院神经内一科护士长殷翠华讲了《护士的职业形象与医院效应》。并邀请哈市第二医院肛肠科护士长肖丽萍主讲《行为方式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与会的护理人员认识到一个医疗方案,医师是设计者,护士是实施者,有了护理工作,医师的治疗意图才得以实现,临床工作才得以完善。

哈市第二医院护理部刘俊立

上一篇:封山禁牧的通知下一篇:第 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