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2024-10-07

《猫》郑振铎教学设计(共7篇)

1.《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篇一

《猫》教学设计(鲁盟)

教学目标

1.理解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2.体味作者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3.理解文章的主旨,从中获得人生启示。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从中获得人生启示。课型及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1分钟)

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动物。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教师板书:猫

郑振铎)

二、明确目标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三、活动一: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5分钟)1.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屏显:表格。来历,外形,性格,结局)学生认真浏览课文,然后根据要求说猫的故事,教师评价、点拨。

2.教师启发小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只猫虽然性格不一,但是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怎么?(亡失)在整个的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中,因为它们的命运都是亡失,课文整体上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四、说读活动二:说人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15分钟)

1.第二个板块的学习——说人。(板书: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要求同学们继续看有关养猫之乐的文字,看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 2.说人的养猫之乐(找出文中体现养猫之乐的句子)3.说人的失猫之痛(找出文中体现失猫之痛的句子)4.教师小结:养猫之乐,乐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快乐,乐在让我享受到夜晚睡眠的安宁,让我领受到如家人一般的温情。

5.启思导学:养猫给我带来了乐趣,所以一旦失去猫,就给我带来了辛酸和痛苦。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一些句子,哪些句子?与失猫之痛,作者的沉痛心情有关的句子。把它划下来,边读边划。下面开始,看谁找得最准确。(生边读边划课文)

小结:第一只:酸辛;第二只:怅然、愤恨、诅骂;第三只:更难过得多 前两只:痛惜

第三只:痛悔

6.小组合作:第三只猫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但它的死却使我这样的难过,而且还比前两只猫难过得多,并且“我家自此永不养猫”?

五、活动三:拓展延伸(10分钟)

观看有关弱势群体的视频。小组讨论,说感受。

六、结束语(1分钟)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与其他的小生命或弱势群体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我们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板书设计]

16.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悲

人:养猫之乐

失猫之痛

主旨:平等博爱

同情弱小

2.《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篇二

一、郑振铎与图书馆的渊源

郑振铎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驱之一, 且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及社会活动家等, 他一生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30年代, 他先后担任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及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 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图书馆里, 他接触到了瞿秋白、耿济之等著名文学家, 并在其影响下开始接触俄国文学, 并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与耿济之共同翻译了契科夫的著作《樱桃园》。在青年会的学习期间, 奠定了郑振铎先生的文学功底, 他有着浓厚的图书馆感情, 并与其结下了终身之缘。1929年, 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国立北海图书馆合并为北平图书馆, 并规定以后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将举办图书馆展览会, 其中印有筹赈水灾展览会目录, 这是最早郑振铎先生与国家图书馆的渊源, 其联系的纽带就是图书馆的赈灾展览。1932年, 郑振铎先生先后向北平图书馆捐赠大量的珍贵图书, 其中就包括他自己创作的《中国文学史》、《清人杂剧初集》等。这在当时是一种义举, 同时也是郑振铎先生遵循图书馆规章而进行的一种公益行为[1]47。

抗日战争胜利后, 郑振铎就在《周刊》上发表了《如何处理汉奸财产》的文章, 指出:“中国的博物馆及图书馆事业还处于萌芽时期, 而这些汉奸的图书恰恰成为中国图书馆惨淡经营的重要来源与需要。因此, 对这些汉奸的图书要进行无漏地全盘拿出来分配。”郑振铎一生唯书是好, 早年对书籍的收藏是出于其个人的爱好,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挽救图书的流失而开始了对书籍的搜集工作, 为中华文化精髓的留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 他搜集到的《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一书, 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奇迹。由于郑振铎等老一代同志的努力, 抢救了大批珍贵的图书文献。郑振铎通过个人数十年的努力, 共收藏图书近十万册、两万部, 其中以小说、戏曲、版画等收藏为主。如1931年, 郑振铎从他人那里购得的从宋元到明代嘉靖年间的古佛道刻本二百余种, 填补了中国木刻画资料的空白。同时, 1937年收藏的《邹式金杂剧新编》包含了近40种明清时期的杂剧,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发现。另外, 郑振铎还利用业余时间主编了《古本戏曲丛刊》、《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俗文学史》等图书[2]37。

二、郑振铎的图书馆生涯与贡献

1917年, 郑振铎先生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 毕业后在上海火车站工作, 后又经过沈雁冰先生介绍到商务印书馆工作, 并担任《小说月刊》主编等职务。1929年, 郑振铎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及《世界文学》杂志主编等。在抗日战争时期, 他积极参加中国文艺界的抗战联合会, 并从事抢救中国文化遗产的工作。新中国建立后, 郑振铎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五四革命时期, 郑振铎先生就在北京的一个图书馆里面抄录唐代刘知几的《史通》, 几乎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全部花在图书馆里面, 特别是将当时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里的有关文学及社会学的书籍全部读完。1927年, 郑振铎先生赴欧洲留学, 当时他就给自己订下了一项重要学习计划, 其中就包括要走遍欧洲各大图书馆, 并阅览它们的奇书及中国的古典书籍。在到达巴黎的第二天, 他就去巴黎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在郑振铎先生借到一本非常珍贵的敦煌抄本《太子五更转》时, 他激动得两手颤抖。在巴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他几乎将自己的时间完全用在了图书馆, 遍阅了馆藏的罕见书籍, 如古代中国的经卷图籍等[3]22。在英国伦敦逗留期间, 郑振铎又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常客, 那里保存着中国敦煌石窟的经卷善本, 而当时的图书馆规定不能抄录, 他就背熟一段, 然后到吸烟室里默记下来。

1935年, 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原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的何炳松非常赏识郑振铎的学识, 请他担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图书馆馆长一职。郑振铎在任职图书馆馆长期间, 对图书馆的文献搜集工作进行了购置、分类整理、学术研究等, 对图书馆的制度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在文献搜集工作方面, 郑振铎先生有着其独到的见解, 他首先提出了图书的采访应秉承主动积极的精神多渠道采集。他在其《漫步书林》中提到:“买书、访书要在有限经费的条件下, 不但要针对读者的需求, 而且还需要采用人员对所采学科知识的了解, 不能毫无目的的全面采集。在采书渠道上尽量采用多渠道访求的方式, 不能一味拘泥于形式, 被动等待。”郑振铎先生在当时资金紧缺的情况下, 尽量压缩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编制, 而增加图书的购置资金,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并主动了解各系部的需求, 实行为用而藏的方式, 极大地促进了暨南大学教学、科研体系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文献采访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郑振铎还非常重视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工作, 鼓励学校教师开展学术研究, 并创办了《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暨南学报》等, 并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以推动图书馆的学术研究。20世纪50年代, 郑振铎先生亲自主持了新中国第一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训练班, 并多次出访国外, 借鉴他们的图书馆管理知识与经验[4]1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郑振铎是十分显赫的人物, 他不仅有渊博的知识, 而且还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先后曾在英法图书馆查阅资料, 重点是查找流传在外的中国古典书籍, 为保护中国的古籍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国外图书馆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图书馆, 就如同没有博物馆一样, 是非常可耻的事情。”他还曾设想要建立乡村、区域、省立、国家等四种类型的图书馆。郑振铎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机构, 必须有相应的专家才能提高图书馆学的学术水平, 提倡要奖励那些对图书馆学术有特殊贡献的学者, 以发挥图书馆作为理论研究阵地的功能。另外, 郑振铎还非常重视图书的保管工作, 1951年, 郑振铎兼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当得知陈清华因生活困难, 想出售自己收藏的宋元古籍、善本时, 会同时任北京图书馆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先生敲定购买陈氏遗存书籍, 并于1955年购回其图书的一百多种。1947年初, 《北平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中还记载了当时的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先生曾两次致函郑振铎先生的义举, 对其捐书活动表示感谢。郑振铎一生都与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先后担任了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化部副部长等, 领导了新中国的图书馆工作。郑振铎在图书馆工作中, 非常重视调查研究, 提倡专家选书、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这极大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及图书馆在学校, 乃至社会的影响力。总之, 郑振铎在几十年的图书馆生涯中, 不断积累了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经验, 这对当今的图书馆事业还有着重要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松.郑振铎与图书馆[J].津图学刊, 1998 (4) .

[2]李志忠.郑振铎与国家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1 (11) .

[3]平保兴.胡适、郑振铎图书馆学思想比较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0 (1) .

3.郑振铎猫教学反思 篇三

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为“生命之趣“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它所写的却不是人的悲剧,而是猫的悲剧,故事平常而又平常,意义似乎也很有限,但经过作者的一番加工,写在小说里,却产生了辩证的效果,它不止能唤起学生对动物的怜悯之心,而且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可以说本文唱响的是一首“弱者的挽歌,人性的牧歌”。

针对这样的文章主题我想换一个方法导入。于是我发现作者郑振铎的姓名很有意思,“铎”古义为大钟,寓意警示,不恰好和本文所表达的主题相关吗?所以我从作者的姓名入手,设计了导语,配上悲伤警示的音乐,激发学生深思,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效果确实不错。看来只要敢于求新求变不怕失败,总将有所收获。

4.郑振铎的《猫》的教学设想 篇四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本文安排两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2.作者介绍.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每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四、研习课文第—部分:第—只猫的故事 1.学生齐读课文第—部分.2.指名学生复述第—只描的故事.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是自身的形态,刚宋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五、小结本课.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口寸,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六、布置作业.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2.思考文章的主题.3.整理课文字词,学会运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猫的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2.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②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1.默读第15、16段.思考: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指名回答后归纳: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思考: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讨论后明确:第—、三句话是—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2.学生自由诵读第17—29段.提问: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3.学生齐读第30—34段.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阅读讨论后归纳: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四、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文章的主旨.明确:阅读文学作品,允许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应该多侧面地理解,从中吸收更多的思想营养.对于课文的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不作统一答案:

2.本文采用了第—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3.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五、小结.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5.猫教案郑振铎 篇五

十五里园中学丁玉爱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2、抓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习惯。

学习重点:抓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播放有关动画片中猫的图片,如蓝猫、虹猫、加菲猫、黑猫警长、星猫、机器猫)看来大家和猫早已是老朋友了,现在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走进猫的世界,去聆听一段动人的养猫故事。(板书课题)

二、诵读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一共写了几只猫,重点写的哪一只?

四只(还有一只黑猫)重点写的是第三只

2:勾画出描写猫来历、外貌、性情和一家人对它态度的句子。

(学生速读勾画)

三、品读轩

1:你喜欢哪一只猫,可以用这样的句子说话

我喜欢______猫,因为它________,看______段,_________句。

例如:我喜欢第一只猫,因为它活泼,看第一段“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我们”一家人对前三只猫的态度怎样?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第一只喜欢第二只更喜欢第三只不喜欢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3:为什么不喜欢第三只猫呢?

因为它不好看、不活泼、不頑游、忧郁等等

4:这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怎样了?(用原文回答)

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5:“我”对待三只小猫亡失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一只 酸辛第二只 怅然第三只 愧疚(难过、自责等等)

我并不喜欢第三只猫,它也没给我带来很大的欢乐为什么他死后我却更难过?

因为我冤枉过它、误解过它、打过它,猫的死亡主要责任在我,猫的悲剧是我一手造成的所以对它的亡失我更加难过。

6:文章哪几段表达了我这种心情?

品读30——34段,教师在语速语气和重音上做指导。

四、探究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是一只可怜的猫:它来的可怜(被人遗弃,无家可归);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喜欢它);去的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听!它临死前向我们人类发出了质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关爱这可怜的猫吧!

为猫断案关爱动物

(一):A: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的猫?

B:我根据什么断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鸟?

C:可怜的猫为什么要“凝望”鸟笼?

D:聆听猫心:那声悲楚的“咪呜”,包含了怎样的深意?

(二):作者在文章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你还得到什么教训?

五、诉说吧

深情诉说让我们文采飞扬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听听。(学生畅所欲言,老师适时点拨)

六.教师寄语:

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也许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

也许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

也许你不是最顺利的,但你可以是最乐观的------

同学们,不论你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 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6.《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篇六

一、文学史编写与“文学”观念转变

随着思想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全新的“文学”观念开始引入。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胡适的《尝试集》,再到新戏曲的创作,全新的“文学”观念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同时“整理国故”运动与“古史辨”疑古思潮兴起,胡适明确标举“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将民国时期的文学概念引入到对中国传统作家作品的评价之中,成为当时文学史写作的最重要的指导理论[2]551。

在教育层面上的改革进一步提供了文学史创作的空间。当时按照教育部《中学校课程标准令》规定,国文一科,于第三学年授“文法要略”,第四学年授“中国文学史”。关于当时教授文学史的情况,于《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第126期刊登的《文科国文学门文学教授案》一文可见一斑[3]。文科国文学门设有“文学史”及“文学”两科,其目的本截然不同:

“习文学史在使学者知各代文学之变迁及其派别;习文学则使学者研寻作文之妙用,有以窥见作者之用心,俾怎进其文学之技术。教授文学史所注重者在述明文章各体之起原及各家之派别,至其变迁遞演因于时地、才性、政教、风俗诸端者尤当推跡周尽,使源委明了。教授文学所注重者则在各体技术之研究,只须就各代文学家著作中取其技能最高,足以代表一时,或虽不足代表一时而有一二特长者,选择研究之。”[3]

“文学史”一科的教授目标在于让学生知悉各代文学变迁及其流派,注重讲授各类文章起源及派别,对于其时背景必须交代明了。而“文学”一科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文章之妙,研习为文之技巧,注重讲授各朝有代表性的文人作品及其技法。文学史一科在中学、大学教育中的普遍引入掀起了文学史教科书编写热潮。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胡怀琛《中国文学史概要》等均是在此潮流之下完成的。

随着文学史著作的大量产生,文学史概念及文学史选材标准逐渐形成了相对确定的范式。在此时期文学史的编写过程中,《诗经》作为上古重要文献,成为中国文学史家绕不开的要点。一方面由于胡适等人所倡导的白话运动及新文学运动,打倒了传统《诗经》研究的“经学”教化传统,发掘了《诗经》作为中国最古的“歌谣集”的“真相”,使得《诗经》成为先秦时期与“新文学”概念最相契合的文本。同时又因为在大量的文学史中,秉持“历史的进化观”,开始追溯中国文学的源头,在这一过程中《诗经》成为中国早期最成熟的“诗歌总集”文本,被纳入诗歌发展的脉络梳理当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时期文学史教科书中对于“文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的变化,以及《诗经》在此类教材之中实际上所处的位置。民国时期的各类文学史教科书大都把《诗经》放在了中国文学开端的地方,这不是偶然的现象。此时期文学史教科书花费大量篇幅反复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早期的重要作用,有许多原因值得探讨:其一,西方文论的影响;其二,《诗经》在传统学术中权威地位与其经学性质;其三,《诗经》朗朗上口的特点与胡适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学的界定;其四,“古史辨“思潮影响下,《诗经》成为先秦时期唯一可信的史料。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完成于1932年,由北平朴社出版,全书70余万字,分为三卷。作者指出此书写作目的在于“指示读者以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的过程和整个的真实面目”[4]1。郑振铎认为,民国初年出现的大量中国文学史著作,由于文学观念差异,导致其在选材及论述要点上产生了重大的缺陷,其认为这些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皆是“肢体残缺”“患着贫血症”[4]1的。作者在序中言及非为了成“一家之言”,但是由于此书在叙述视角及选材上的精准,成为早期中国文学史编写史上的重要作品。《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本质上体现了郑振铎对于“文学”的总体观点。这种“文学”概念包含了旧文学与新文学,甚至外国文学的内涵。

二、郑振铎的“新文学”观

1921年1月10日,郑振铎、瞿世英、沈雁冰、蒋百里、郭绍虞、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并在《文学研究会简章》中提出了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本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5]1。强调了其对于沟通世界文学、传统文学来创造新文学的愿望,“新文学”注定有别于“传统文学”。

文学研究会成立当天,沈雁冰发表《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一文,文中指出“传统文学”观念中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文学者、赋诗之臣,“常被帝王视为粉饰太平的奢侈品”。而且在旧文人眼中文学皆是“有为而作”,“是替古哲圣贤宣传大道”,“是替圣君贤相歌功颂德”,过分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偏离了“文学”的“本质”[5]55。另一方面,将“文学”视为“消遣品”,“得志的时候固然要借文学来说得意话,失意的时候也要借文学来发牢骚”[5]56。沈雁冰认为这两类极端观念忽视了“文学”作为个人情感抒发层面的意义,并批判了古代对于文学者身份认识的“错误”。沈指出古代的文人皆为帝王贵阀服务,又或者写一人之得失,非“国民的文学”,同时他批判了古人为文好替圣人立言的“错误”。他认为“帝王贵阀”的文学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现在应该建立“民众”的文学,“文学的目的是综合地表现人生”[5]57。

同年,郑振铎在《文学的使命》一文中将“文学”的使命概括为四个层次:“个人的思想与情绪的表现;对于时代的环境的情感的流露;人性的解释;飘逸的情绪,与高尚的理想的表现。”[5]72这里的“使命”可以用“人的文学”(周作人语)来具体概括,这些观点在总体上体现了“五四”学人对于重建中国文学的期望,同时这四个层次也最终体现在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在完成了“文学使命”的探讨之后,郑振铎进一步提出了“新文学观”。

1922年5月,郑振铎在《文学旬刊》第37期上发表《新文学观的建设》一文,文中提出全新的“文学”观念,“文学是人类感情之倾洩于文字上的。他是人生的反映,是自然而发生的。他的使命,他的伟大的价值,就在于通人类感情之邮”[6]160。需要指出,郑振铎反对“所以言情而专言情之作”,如礼拜六之类,但是“载道”又何尝不是一种情。在“情”的界定上实际是取西方文学传统中所积淀而成的范围,并且将这种范围作为文学所应当承载的唯一主体。归根结底,郑振铎所提倡的“文学”根本在于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但这种情感又必须剥离“游戏的心态”与“载道”内容,虽然此两类内容为传统文学固有之内容。至此,可以看出,“文学”两字虽未变,但是其所指称之含义,已经完全西方化,表面上的“文学”“正名”,其实暗含了文学思想以及文学评价标准的彻底转变。传统文人的整体环境,决定其整个的生命体验必然与国家、民族之命运密切联系。从整个文化的层面来观察,中国士人历来重视的正是这种对国家民族的精神体验,而非个人的私己体验。所以从根本上来看,反对“文以载道”及“游戏”的心态,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传统文学,而最终只能转向对民间歌谣的搜寻。正是有了此种背景的铺垫,对《诗经》“本来面目”的重新研究才被提上了日程。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直接思想来源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一文,文章批判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品味”、“讨论”、“评点”等四种方法,将其归为“鉴赏”,而非文学研究,指出“原来鉴赏与研究之间,有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5]291。郑认为“文学”应当是人自然情感的产物,文学研究者应该秉持理性去探寻作者的情绪来源及其表达,“鉴赏”性的评论与谈话,多来自于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在本质上缺失了对于作品、作家本身的细致考察与观照。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新途径”:归纳的考察;进化的观念。归纳方法的使用对于文学的研究也具有了“科学”的方法,以此我们方能客观、真实地再现文学的发展进程。进化观的流传打破了中国信古的传统,去除了“以古非今”的流行观点。这些都构成了郑振铎总体的文学观念及其研究方法。郑振铎在前期“文学”观念逐步完成之后,终于推出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三、“新文学史”视野下的《诗经》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将中国文学史分为古代、近世、近代三期。古代文学包括了西晋以前的中国文学作品,《诗经》为此时期最早的结集作品。此时期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完全本土的文学时代。第二,是诗歌和散文的时代[4]13。郑振铎认为《诗经》是中国文学在“农业时代”逐渐成熟时期(殷商到春秋)“最为伟大”的著作,从辨伪的角度来看,《诗经》为远古时代“最为可信”的作品,在具体性质的定位上,提出:“《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4]15。他认为远古虽《诗》不止三百,但孔子删诗之说恐未然。此外,他在本质上否定了《诗序》,认为秦汉人对于《诗经》的解释使其遭受莫大的厄运,虽然《诗经》在地位上被抬高了,但其“真实”的价值却因为汉人的“附会”而被蒙蔽。郑振铎从文学发展的民间视角上将“《诗经》与《楚辞》”作为一章,放置在中国文学最早的源头上。具体来看,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对于《诗经》研究的观点。

1.《诗经》分类探讨。

郑振铎注重分析《诗经》的文学性,从“文学“角度出发,抛弃了《诗序》对于诗篇的解释,专注于从文本中发觉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其引入了现代的分类方法,直接取代传统的《风》、《雅》、《颂》的三分法。(1)否定《风》、《雅》、《颂》三分说。郑振铎认为在《诗经》的研究当中《风》、《雅》、《颂》最能引人“迷误”。《毛序》载:《风》即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雅》即“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7]272。孔颖达《毛诗正义》明确将《风》、《雅》、《颂》作为“诗篇之异体”;朱熹《诗集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风》为“里巷歌谣之作”,《雅》、《颂》为“朝廷郊庙乐歌之词”[7]272。首先,从内容上的差异来看。郑振铎认为最早的《风》、《雅》、《颂》解释已经确不可考,孔颖达、朱熹等人“强为之说”,谬误大矣。他认为从具体的诗歌内容来看,《风》、《雅》所涵盖的诗歌在内容上多有相类。《小雅·白华》与《卫风·伯兮》在内容上来看,都写“怀念离人”,两者并无太大差异。因而《风》、《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大雅》中部分祭祀乐歌与颂的内容亦有重合。因而综合来看,《风》、《雅》、《颂》并不是内容上的分类。其次,从入乐来看。郑樵在《通志·乐略》中指出“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强调“诗”、“乐”本身是结合在一起的,并进一步指出十五《国风》是以“风土之音”的差异而分列的;《大雅》、《小雅》是朝廷音乐的区别;三《颂》是祭祀音乐的差异。梁启超《诗经题解》根据此说提出了四体分法,认为《风》为“民谣”,《周南》、《召南》、大小《雅》皆为“乐府歌词”,《颂》类似于具有诗、乐、舞三者结合性质的“情景演出”[8]152。郑振铎在综合前人之说的基础上,指出在古代音乐已经失传的情况下,“牵强”地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附会其中,并无益处,至于二《南》与《风》、《雅》、《颂》并列之说,从二《南》现存的诗歌来看,《柏舟》、《卷耳》等诗篇明显不具有乐歌的性质,就更谈不上以音乐为理由将其单独列出了。(2)提出《诗经》内容三分法。郑振铎认为从现存的文献来讲,最为可靠的《诗经》分类方式,便是依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因而其依据《诗经》的内容将其具体分为三大类。一为“诗人的创作”[4]40。郑振铎认为《诗序》所记载者多有误说,其中最可靠的为诗篇之中明确提到作者的部分。《毛序》记载周公、召穆公、凡伯、卫武公、芮伯、黎侯、共姜、公刘、秦康公、仍叔、尹吉甫、史克等三十余诗人。郑振铎从梳理文意的角度认为《诗序》所载有误,他认为如果根据《诗序》的记载,周公则是“周代第一个大诗人”[4]41。《诗序》记载《七月》、《鸱鸮》两篇为周公所作,郑振铎认为从内容上来看《七月》全诗充满了对于不劳而获之人的怨恨,甚至是诅咒之意,诗歌整体上是一首“农歌”。其中可信的具体诗人,只有尹吉甫、凡伯、孟子、家父几人。二为“民间歌谣”[4]46。郑振铎指出这一部分诗歌多采自民间,作者无从可考,这类歌谣因为产生时间、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差异从整体上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情调”,并进一步做了分类。此类之下有以《将仲子》为代表的“恋歌”;以《桃夭》为代表的“结婚歌”;以《螽斯》为代表的“悼歌”及“颂贺歌”;以《七月》、《大田》为代表的“农歌”。郑振铎认为西周时期的作品,以《大雅》中的《文王》、《绵》及《小雅》中的《六月》、《出车》等为代表,呈现出一种“歌颂赞美”的整体倾向,整体上多为叙事诗。这些诗歌“追述先王功德”,“歌颂当代勋臣的丰功伟绩”,此外还有部分为祭祀家庙时所使用的“祭歌”[4]41。后期的代表有《柏舟》《伐檀》。郑振铎认为正是由于社会离乱、周室衰微及频繁的战争,使得诗歌表现出“一种感伤、愤懑、急迫”,他们多感叹离乱,“怨愤当局的贪墨”,表现时人生活的痛苦艰辛。三为“贵族乐歌”。郑振铎指出此类诗歌多为贵族朝廷所作,内容上多为宴饮、祭祀乐歌。此类之下有以《文王》为代表的“宗庙乐歌”;以《云汉》《访落》为代表的“颂神乐歌或祷歌”;以《鹿鸣》《伐木》为代表的“宴会歌”;以《车攻》为代表的“田猎歌”;还有以《常武》为代表的“战事歌”。郑振铎认为在这些之中以“宴会歌”最具特色,这些描写贵族宴饮的诗歌,部分表现出一种“清隽”的特征,从结构上来看大多类似,句法也相类似,可能是由同一种“主题”演变而来。

2.《诗经》作者探讨。

郑振铎在书中集中探讨了《诗经》作者的情况,他从文本出发结合文义的梳理,对前人的“附会”之说提出了尖锐的批判。通过这些批判,试图“还原”《诗经》作为“诗歌总集”的“真实面目”。郑振铎在序文中提到“文学乃是人类最崇高的最不朽的情思的产品”,而文学史的主要目的“便在于将这个人类最崇高的创造物文学在某一个环境、时代、人种之下的一切变异与进展表示出来;并表示出人类的最崇高的精神与情绪的表现,原是无古今中外的隔膜的”[4]5。因而郑振铎在书中特别注重对于诗歌作者的辨析,通过还原“真实”的《诗经》,从而将《诗经》文本与读者之间所掺杂的“附会”内容祛除。(1)论《七月》《鸱鸮》非周公作。《毛序》载《豳风·七月》《豳风·鸱鸮》为周公所作,“《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7]388。《毛序》认为此诗为周公遭受变故,因而陈述先人风化,以表达王业的艰难。郑玄《笺》注进一步指出“周公遭变者,管、蔡流言,辟居东都”,指出周公因为遭受管叔、蔡叔的诽谤,故有此诗。郑振铎认为此解不妥[7]388。他认为《七月》一诗从所记述的内容来看,首先,它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性质上实为一首“农事歌”;其次,诗歌强烈地控诉“没有衣服”,不知如何熬过一年,诗人强烈表现出一种对于艰难现实的悲愤之情。郑振铎认为,这些情感的宣泄明显地显示出诗人为一位衣不蔽体的农夫,因而绝不可能为周公所作。(2)论《荡》《常武》非召穆公所作。《诗序》记载《大雅·荡》《大雅·常武》三诗为召穆公所作,“《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7]552。《诗序》指出此诗为召穆公因周室衰微,厉王昏庸,导致天下纲纪昏乱,因而作此诗。郑振铎认为《诗序》说不当,从内容上来看,《荡》表现的是士大夫对于国家的担忧与伤心,认为本诗为叙述文王告商的故事诗,可能为史官所作,诗歌恳切严肃地模拟了文王的口气。同时指出,此诗也可能是一首歌咏文王事迹的“史诗”。《诗序》认为《常武》为“召穆公美宣王”所作。郑振铎认为此诗与召穆公无关,此诗实际为一首叙述“宣王征伐徐夷”的“战争叙事诗”。(3)论《宾之初筵》非卫武公所作。《诗序》载《宾之初筵》为“卫武公刺时”所作。郑振铎指出诗歌并无刺时之意,从诗歌所铺叙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歌咏宴饮之诗”,进一步指出此诗在结构上层次明确,条理清晰,在《诗经》宴饮诗中为“难得佳作”。诗人从叙写宾客入席及主客列坐到笙鼓演奏,再到开宴再到宾客皆醉,最后以“匪言勿言,匪由勿语”作为结语以示“诤谏”之意,诗歌完整地展现了一场上古时期宴饮盛会,生动异常。(4)论《日月》《绿衣》非庄姜所作。庄姜,据《左传》所载,为卫庄公夫人,《毛诗序》载《邶风·日月》一篇为“卫庄姜伤己也”,认为此诗为庄姜哀叹自伤所作[7]299。朱熹在《诗集传》进一步提出“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为庄姜向日月倾诉内心所作[9]24。郑振铎认为庄姜之事为前人“附会”之说,指出此诗应是一首“是怀人之诗”,从《日月》内容来看,诗歌实际是借日月的起兴来表现自己被抛弃的痛苦。同时他认为《绿衣》实际为恋情诗,诗歌摹写男子怀念他的已失的情人。

3. 恋情诗的深切涵咏。

郑振铎认为“民间文学”是促进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其最能切合于民间的生活,跟随时代发展,因而其自身便也时时刻刻在“演进”着。同时“民间文学”形式也是时时刻刻在变动着,没有一成不变或永久固定的定型。此外,由于民众生活的地域性,使得“民间文学”也“随了地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式样与风格”[4]11。其认为“民间文学”最能体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的情感,同时这种情感还带有了地域性的特点。因而在对《诗经》的研究当中他非常重视其中的“民间歌谣”,其将《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概括为四种类型,其中又因为“恋歌”最能体现了青年男女的活力,故其在书中使用大量篇幅对其作了具体介绍。

郑振铎认为在《诗经》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便是铺写男女爱情的“恋歌”,他们是“最晶莹的圆珠圭璧”[4]48。这些民间歌谣与众多贵族乐歌及诗人忧时之作,放在一起,犹如“客室里挂了一亮晶晶的明灯,又若蛛网上缀了许多露珠”[4]49。郑振铎对《诗经》“民间歌谣”中“恋歌”的具体分析如下。(1)从整体的风格特征来看,表现了真挚而恳切的情感;在语言上婉曲深入而又“娇美可喜”,表现了周代青年男女情感生活及当时的风光景色。有的诗歌描写女子等待情人而不至的娇嗔;有的描写了与相爱男子散步于田亩之间的欢乐与甜蜜;有的描写男女清晨之时的恋恋不舍。(2)郑振铎指出了《卫风》《郑风》《陈风》《齐风》中“恋歌”的地域特色,特别是结合了“新文学”之中常用想象场景,文学解读意味浓厚。他认为郑卫之声历来被视为“靡靡之音”,朱熹直斥之为“淫”诗,深为“封建卫道士”所痛心疾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卫风》中的“恋爱”并未能在数量上真正构成并肩的态势。从具体特点来看,《郑风》中的“恋歌”在形式上表现出一种“倩巧”之美,抒情上倾向于“婉秀”,但时而又呈现出一种女子特有的“媚态”。郑振铎认为《郑风》在写女子对于爱情的态度时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尚,一方面写女子思念爱人而羞于开口,另一方又“怨恨男子不去追求她”,特别有一种小儿女心态。其中最典型的莫属《褰裳》中所描写的“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一句,读之便觉小女儿之娇嗔。《陈风》则具有一种“幽隽可爱”风格,以《月出》较为突出。其诗“大似在朦胧的黄昏中,听梵婀玲的独奏,又如在月色皎白的夏夜,听长笛的曼奏”[4]49。郑振铎指出“齐国濒临于海”,加之“浓重的商业色彩”与“多方士”的地方特点,导致了《齐风》在思想上面多“玄妙空虚”,对于爱情并未十分看重。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完整地再现了“新文学家”眼中的“《诗经》真相”,其众多“文学”主张亦多有体现。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研究《诗经》的文学视角过分地注重与传统的差异,导致了对于传统研究方法的全面否定。郑振铎虽然批评了传统的“文学鉴赏”与“真正”的文学研究的区别,但是如果仔细看来,《诗经》的“文学研究”完全摒弃传统“文学鉴赏”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对于《诗经》中众多诗歌篇旨及其风格特点的分析上可以看出端倪,其依然是一种文学鉴赏,不过这种鉴赏换用了白话而已。至于归纳方法的使用,使得对总体性理论的需求日增,因而对《诗经》的文学研究转变成为理论的附属品。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助长了理论的泛滥,而理论的代差又使《诗经》的文学研究每每落后。理论的泛化使得文学研究过度强调宏观的把握而缺乏细节的体认。这一方面可以称其为文学“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毫不避讳地称其为文学的全盘西化。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所谓的“文学研究”,“归纳的方法”,其实强调的是研究者对于作品的对象意识,强调以作品为研究客体,两者之间以材料证据联系,这也是与传统不同的。具体地来看,其所主张的文学研究缺乏一种情感的投射,使得文学研究变成了一种类似科学实验的体验而非情感交流。

摘要:欧化文学观念的广泛传播及文学史体例的引入,使得中国学者开始写作符合西方文学概念之下的文学史。以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为研究案例,分析《诗经》在“文学史”视野下的全新定位。《诗经》的文学再评价,代表了晚清民国以来,经学在面对西化文学的转变与消解,同时其中亦蕴含了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转变。

关键词:郑振铎,“新文学”,文学史,《诗经》

参考文献

[1]董乃斌,等.中国文学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0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佚名.文科国文学门文学教授案[N].北京大学日刊,1918(126).

[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贾植芳.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文学研究会资料[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6]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良友出版社,1935.

[7]十三经注疏(阮元刻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北平:清华周刊丛书社,1930.

7.《猫(郑振铎)》导学案 篇七

1、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

2、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慨。

3、联系生活,感受身边善待平凡生命的举止。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慨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与瞿秋白、耿济之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他和茅盾、叶圣陶、耿济之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文学革命活动。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2.背景资料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一、课前预习(相信自己,我一定行!)。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课后生字词语,及阅读中感觉有疑难的字词句;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污涩()怂恿()蜷()伏 惩戒()

.....怅然()相称()忧郁()虐()待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妄下断语:。②畏罪潜逃:。

③提心吊胆:。

4、文章写了几只猫?在作者养猫的经历中,哪一次养猫,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只?请你划出文中有关于它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最后结局的相关语句。教师补充。

三只猫,用墨一致吗?作者着重写了哪一只猫?前两只猫可不可以删除?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 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详略 铺垫)

(二)合作探究

2、自己养的三只猫,作者对待它们的态度感情和你有什么不一样?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吗?并读一读这些语句,想想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提示:小组内先交流:读一读表现我心情的语句。说一说,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同学评一评,读出了这种情感了吗?应该如何读?)① 养猫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色彩。

(哪个词语表现了“我”快乐的心情?新鲜的色彩,重音读一读。)

② 我坐在藤椅上笑着消耗一两个小时的光阴,在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哪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快乐?笑 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想象一下,静谧的庭院,摇摇晃晃的藤椅,活泼可爱的小猫,心情如何?)

③“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④“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体会一下,“小侣”表达出我怎样的心情?如同家人一般逝去的感受。)⑤“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抱着一丝侥幸,正是喜爱这一只猫的体现。)

⑥“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⑦读一读29-33,体会作者痛悔的心情

分析一下,第三只猫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那么第三只猫死了以后为什么我却是这样的难过,要比前两只猫难过得多呢?

(除了冤枉,还有遗憾: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三)拓展提升

3、动手写写:了解了这三只猫的结局,对捉去小猫的过路人,对周家丫头,对文中的“我”,等等,你最想说什么?请你以这样的句式,说一句感悟的话。“(对于)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请选取一个对象,畅所欲言。

读过三只猫的故事,读过作者的心声,我们不仅与猫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分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同学们,作者仅仅是在说猫吗?我们分明有种错觉: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点评储备:

第三只猫: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郑振铎: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三、课外延伸。

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结束语:

上一篇:清晰的近义词下一篇:机电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