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2024-10-27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9篇)

1.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篇一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充分利用县域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科左后旗城镇化建设以建设蒙古族生态旅游城镇为目标,坚持南移东扩的发展格局,抓规划、绘蓝图,抓建设、强基础,抓管理、上档次,抓美化、变面貌,各项基础工作整体上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科左后旗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县域工业集群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城中村、城边村的改造力度,做大县城、做精集镇,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甘旗卡镇建城区面积13.24

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口近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万人)。老城区三街六路总长29.12公里,新城区道路为九街五路,目前已完成铺设20公里。完成的重点工程有:(1)城市道路工程。重点建设了博王大街、潮海街、巴彦路延伸、团结路延伸、建设路延伸及南工业园区路网工程。(2)市政工程。通过实施亮化改造,镇区路灯总数已到3000盏,亮灯率达95%以上。新建、改造高标准公厕100余座,人行路彩砖硬化面积30万平方米,更新、扶正路边石8万延长米,新铺和改造雨水管网100公里。(3)园林绿化工程,每年自繁自育在各街路栽植各类花卉30万株。镇区绿化覆盖率26%,人均绿地达到24平方米。(4)集中供热工程,目前供热面积已经达到120万平方米。(5)垃圾处理场工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即将竣工。(6)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能力近期1.5万吨/日,远期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运行。此外建筑开发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五年来共完成各类房屋建设工程271项,面积146.83万平方米,投资14.73亿元。

(一)科学规划管理,拓展城镇空间。科左后旗投资135万元,聘请北京、沈阳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新一轮《甘旗卡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金宝屯镇城市总体规划》、《甘旗卡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甘旗卡镇区5.44平方公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甘旗卡镇37平方公里和金宝屯镇18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工作,构筑了甘旗卡镇“东

扩南移”的发展框架。同时,科左后旗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城镇与产业相协调的原则,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全力打造以甘旗卡镇为龙头、重点城镇为纽带、梯次推进、配套呼应的城镇发展格局,总体布局为“一线四镇一区”。“一线”,即阿古拉——博王府——大青沟旅游精品线;“四镇一区”,即甘旗卡镇、金宝屯镇、努古斯台镇、阿古拉镇、大青沟旅游景区。科左后旗计划到2020年,将城区面积扩大到22.5平方公里,可容纳城镇人口15万人,城镇化率达60%。

(二)完善基础设施,塑造城镇美好形象。科左后旗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在旧城区改造中,着重实施了“三街六路”主干道和部分巷道的改造工程,累计完成街路改造33万平方米,并新建住宅楼52.7万平方米。同时,重点抓“三街三路一河一桥”改造工程和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打造文明、整洁、规范、有序的城镇环境。目前,镇区道路硬化率达90%,排水、排污管网覆盖率达90%,通讯、有线电视主干道全部实现地埋,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0%;在新城区建设中,本着“推新区、拉老区、设施配套一步到位”的原则,以新建博王大街为轴线、商业中心为枢纽,吸引相关单位入驻。新建街路28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了博王大街、双合尔街、科尔沁大街、巴彦南路及配套工程,充分凸显了新区“优、美、亮、绿、畅”的特点;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将工业园区和城区有机结

合、统筹规划,实施了镇东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和镇南工业园区1平方公里的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和平整土地等工程,使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伴随着工业园区交通、供水、供热、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甘旗卡镇南工业园区新入驻大项目厂家8个,哈布哈铸造园已有10个铸造项目落户,甘旗卡、金宝屯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55家。

(三)突出民族特色,提升城镇品位。科左后旗规划实施了体现蒙古族服饰文化,以蓝、白为主色调的蒙古族风情一条街建设工程,对33栋原有建筑进行整体改造装饰,设计蒙古包造型13处;修建了体现蒙古族祭祀风俗的阿古拉广场、体现蒙古族建筑风格的满达步行街和体现现代建筑风格的娜仁步行街;完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双合尔公园及连接新、旧城区的城中河改造工程,并将部分苏木镇冠名为镇区新建街路名称。同时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突出抓好社区、广场建设。累计投资2800万元,先后完成了世纪广场、体育广场、火车站前广场、双合尔公园迎宾广场、文化广场、阿古拉广场和新区广场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投资700万元,对封闭式赛马场进行了维修和扩建。此外,还积极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鼓励建筑单位在一定规模的小区内投资建社区,完善社区活动场所和办公条件。

2011年,为加快城镇化建设,全年实施“绿化工程”、“道路工程”、“住房保障及管网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科左后旗以建设蒙古族风情和生态旅游特色城镇为发展定位,突出抓好甘旗卡主城区绿化、亮化和展示民族文化景观带建设,以及宾馆、餐饮、购物、娱乐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供热、给排水管网改造及并网、道路改扩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廉租住房、教育园区等惠民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建设品位。统筹抓好金宝屯等重点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增强集聚和承载产业发展能力。抓好旗镇村公路网络建设,配合市里做好高速路、一级路和国道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在加快新城区“三横三纵”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实施了大青沟街铁路下穿桥续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及管网连接、廉租住房、旧城区巷道改造、供热管网铺设、城区公厕、镇区绿化美化亮化等群众普遍关心的工程项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规划执法管理体制刚性不足。县城及乡镇建设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指导,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滞后,致使规划控制缺乏依据。同时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员的监控和指导,规划实施难以落实,规划执法刚性不足。部分居民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二)城镇辐射带动力不强。全旗除甘旗卡镇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城镇产业建设滞后,旗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严重缺失,竞争力不强。

(三)公用设施滞后,城管机制不够健全。城市建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缺口大,制约了市政设施建设。县城主街区人行道狭窄,没有公用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不健全等影响了城市发展。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乱”的现象,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管理难以监管到位,损毁严重;县城物业管理缺乏,影响城市宜居环境形象和城市品位的进一步提高。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是诸多因素共生演化发展的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城镇发展活力。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

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转变政府职能,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改革,以经营城镇的理念,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以项目为龙头,实施捆绑式开发,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同时,依托城镇,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

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循环生产、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城镇和社会。

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以城区为枢纽、建制镇为节点,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和重复利用率,坚持主干电网建设和配电网建设并重,完成城镇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城镇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保证绿化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质量更高水平,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区服务、老年设施建设。

展现特色文化,打造城镇个性风格。注重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开发,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实现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双赢。积极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加大旅游休闲度假区、多功能体育文化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在传承和弘扬优

秀地域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明,展示现代城市气息,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区为契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乡镇等活动,提升居民素质,凝聚人心,搞旺人气,提升城乡建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要注重规划的先导性,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的总体要求,突出打造城镇个性风格。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

突出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镇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精神文明社区为契机,引导市民出行文明、秩序文明、言语文明,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总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2.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篇二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小康社会

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并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近20年来, 中国正在经历不断加速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城镇化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推动了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改善和城乡收入的缩小。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虽居全国较高水平, 但城镇化速度和质量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对吉林省城镇化水平、速度及质量等进行分析, 探讨适合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相应城镇化质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为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 城镇化水平提高

统计上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镇化水平。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10年11月1日, 吉林省城镇人口为1464.8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53.4%,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比较, 城镇人口增加133.7万人, 城镇化水平提高3.7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水平高3.4个百分点。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在全国31个省 (市、区) 中居第11位, 比2000年后移了4个位次, 但在全国仍处于较高水平。

1. 城镇人口增速较快。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10年11月1日吉林省常住人口为2745.3万人, 同2000年相比, 10年间全省总人口增加65.1万人, 增长2.4%, 年平均增长率为0.24%。其中, 城镇人口由1331.1万人增加到1464.8万人, 增加133.7万人, 增长10.1%, 年平均增长率为0.96%。城镇人口年均增长速度是总人口的4倍。其城镇化水平由49.7%扩大到53.4%, 提高3.7个百分点。纵观吉林省10年间人口发展, 不论总人口还是城镇人口, 其总量均呈增加趋势, 但从增长速度看, 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比总人口高7.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总人口, 故使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2. 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在缩小。

从对近几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看, 吉林省9个市、州城镇化水平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990年为59.5个百分点, 2000年为43.1个百分点, 2010年为36.2个百分点, 10年间差值减少6.9个百分点。说明吉林省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存在不平衡性, 但差异在逐年缩小。

从吉林省9个市、州城镇化水平排序的变化看, 10年间排在较高水平的前3位 (白山市、延边州、吉林市) 和后3位 (白城市、四平市、松原市) 的位次均未发生任何变化。发生变化的是长春市由第6位提升到第4位, 通化市由第4位后移到第5位, 辽源市由第5位后移到第6位。综上看出, 10年来吉林省市、州间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不同, 但基本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提高幅度排在前3位的是松原市、四平市和长春市, 排在后3位的是白山市、辽源市和吉林市。

(二) 城镇化速度放慢

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达到3.20%, 而吉林省同期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只有1.13%。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为42.7%, 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提高到49.7%, 10年间提高7.0个百分点,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9%。城镇化水平在全国的位次由1990年的第6位下降到第7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为53.4%, 比2000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72%, 比上一个10年低0.77个百分点, 下降50%。城镇化水平在全国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7位下降到第11位。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吉林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速度在全国位居第25位, 2000年到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在全国位居第29位。城镇化增长速度不断减缓。

(三) 城镇人口规模结构不合理

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状况是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映, 也是城镇人口集中度的表征。

2010年吉林省共有各种规模的城市28座, 其中, 特大城市 (>200万人) 1座, 大城市 (100万~200万人) 1座, 各占全省城市数量的3.57%。中等城市 (50万~100万人) 6座, 占全省城市数量的21.43%。小城市 (50万人以下) 20座, 占全省城市数量的71.43%。从居住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比重来看, 居住在大城市及以上规模的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39.53%, 中等城市人口占全部城镇人口的23.43%。吉林省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吸纳了吉林省63%的城镇人口, 而吉林省另37%的城镇人口居住于小城市和小城镇。

(四)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缩小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较快发展, 吉林省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乡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均有明显提高和改善。但2010年, 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与全国及东三省比较见表1:

单位:元

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来看, 2010年, 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绝对值在全国位居第10位, 比2000年上升7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在全国排序的上升, 说明吉林省农村发展比较快,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 在一定程度上对推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有着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 城镇化水平起点较高但进程缓慢

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工业布局规划是吉林省城镇化保持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但改革开放后, 吉林省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2个百分点, 在全国居第6位, 仅排在京、津、沪及辽、黑之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5个百分点, 比1990年减少2.7个百分点, 在全国居第7位, 比1990年下降1位。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只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 比2000年减少9.8个百分点, 在全国位次下降4位, 居第11位。

从发展速度看, 排在吉林省后5位的重庆、海南、山东、湖北、山西等城镇化增长速度都大大快于吉林省, 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 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有可能下降到第16位, 更可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不仅应该包括城镇化量的扩大, 更应该包括城镇化发展质的提高。截至目前,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工资等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看, 除医疗保健外, 各项消费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小城镇聚集效益和规模效应提高缓慢

由于近年来高度重视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 吉林省小城镇不仅构成了全省城镇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为吉林省人口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但是, 尽管吉林省小城镇数量和规模总体扩张较快, 但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小城镇规模小、建设标准低、缺乏聚集效益和规模效应, 不能不说是吉林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001年后, 吉林省开始注重小城镇建设质量问题, 加强了对中心镇和示范镇建设, 加速合村合乡并镇步伐, 2010年末全省有建制镇425个, 比2000年末减少28个。在吉林省, 全省有70%以上的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足3万人, 全省有70%的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不足4000人。

一般认为, 小城镇人口规模只有达到5万人左右时, 才能正常发挥城镇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吉林省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小, 城镇规划起点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而且产业结构偏重于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而, 吉林省小城镇不仅缺乏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和聚集效应, 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对周边乡村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 城镇人口省际迁移呈净迁出状态

人口迁移流动特别是省际人口迁移流动对吉林省城镇化具有负面影响, 劳动年龄人口和高素质人口的迁出不利于吉林省城镇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吉林省城镇省际迁移表现为净迁出。2010年, 省外迁入吉林省城镇的人口为36.9万人, 城镇迁往省外的人口为118.9万人, 净迁出人口为82万人;迁出人口是迁入的3.2倍。迁出人口中, 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和高素质人口的比重均高于迁出地的平均水平。

迁移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能力高于迁出地人口的平均水平, 是市场环境下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规律。吉林省城镇人口省际迁移表现为净迁出, 一方面说明人力资源的流失, 另一方面说明迁出人口在迁出地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把握好以下要点, 统筹发展, 彰显特色, 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科学定位, 合理布局, 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科学管理, 塑造形象, 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强化领导, 更新观念, 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保证;多头并举, 改革创新, 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以此推进城镇化进程, 为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 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力度

在推进吉林省城镇化的过程中, 在继续做大做强大城市的同时, 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以县城为基础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城市化的行政指向, 造成了县城成为农村城市中的“龙头”。除了少数县城不是首位镇 (在县域范围内人口规模最大、经济最发达的镇) 外, 吉林省绝大部分县城在县域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主导性优势。农村的县城是农村行政、生产、流通、交通、服务中心, 它们是城市之“尾”, 但却是农村城镇之“首”。农民同城市打交道主要是通过县城打交道, 城市文明向农村的传播也主要是通过县城。因此, 县城应作为未来城镇化的量的扩张的“突破口”和增长极点。

同时, 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中小城市, 形成与大城市和现有中小城市的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这既可以形成并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又能避免城镇过于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费, 还可以避免一些特大城市过于膨胀造成的“城市病”。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大城市, 使大城市的人口远远超过容纳限度, 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及时跟上, 将加剧就医难、上学难等系列问题, 由此大幅拉高生活成本, 降低幸福指数。通过有序的小城镇建设, 就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弊病。

(三) 加强各项制度建设

城镇化绝非单纯的城市空间扩张, 其实质是通过相关制度改革和建设, 使农民转化为市民, 真正融入城市。要加快促进“空间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的转变, 推进城镇化步伐, 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如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就业制度、土地使用和住房制度、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是最为根本的。“只有农民变市民, 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

3.新型城镇化与收入倍增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收入倍增 农民

0. 引言

我国的居民收入不均,在城乡中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居民收入增加,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较好地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我国的国内消费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较为庞大耕地面积却有限,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农村的生产效率也较低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收入倍增计划也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1]。

1. 新型城镇化与积极影响

1.1 概念释义

所谓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是针对以前的城镇发展方式而言的,相较于原来的发展方式而言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城镇化其实就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农民进行农业转型的过程。由于在以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当下的新型发展模式就需要避免这些问题或者是解决这些问题,探究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模式。例如,我国在以前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对于环境的保护却不重视,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

1.2 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1.2.1 促进农民收入倍增

经过新的城镇化发展,我国的城镇居民数量倍增,城镇以及农村的基础设施都获得较大改善,很多的农民到城市就业,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最为主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转变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

1.2.2 富裕農村劳动力

城镇化的发展会直接减少我国的农业劳动者,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让农村富裕的劳动力也参与到非农产业中。这样在农村中的劳动力可以留在农村就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样了进一步促进了农民的收入。例如,在我国的某个乡镇中,在城镇化改革前原来的5个农村劳动力相当于城市的1个劳动力获得的劳动价值,经过新的城市化改革以后,很多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进行集约化生产或者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来提高乡镇的农业生产效率,2个乡镇的劳动力相当于1个城市劳动力,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富裕了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民在农村的就业率也相应提高了,自身的价值也实现了[2]。

1.2.3 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广大农民虽然依旧居住在农村,但是农民不再是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在一个农村家庭中,青年人会在城市就业,他们的收入是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青壮年的父母还会在农闲的时间到城镇兼职工作,找一些零散工作来增加家庭收入,农业生产时也会引进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或者生产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样一个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整体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的青壮年到城市生活与工作,很多的优秀青年在大城市中学习与工作并且逐渐在城市定居与生活,因此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的农村优秀资源都流进城市,在农村中留下较多的是老年人以及留守孩童,因此在农村的人力资源上就存在较大的劣势。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储备自身的资源的话,对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经济增长都是不利的,更多的投资机会以及就业机会都还是留在城市,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缺乏竞争力,人们的生活也无法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3.收入倍增的措施与方式

3.1 提高农村管理方式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加速度以及收入增加的水平都会远高于农村,这是由很多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城市的经济结构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城市的收入增加相较于农村会更加容易。农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需要改变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转移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在政府的支持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通过规范管理以及社区化的建设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2 改变农村经济结构

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农村也可以借鉴城市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链条扩大经济收入水平,也为乡镇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例如,在农村中不仅可以发展农业生产,可以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如某个乡镇中有丰富的脐橙果树,不仅品种繁多而是味道甜美多汁,很多的农民除了完成自己家庭的农业生产外,农闲实践会在果树园兼职一些散工。果树园不仅将脐橙买到当地的超市,还和广东、福建、上海等大城市的私人企业主进行合作,果园提供脐橙,果商直接上门收脐橙,这样就保证了销售量。在脐橙园扩大生产的过程中,还可以直接在城镇周边建立果汁加工场,利用城镇的廉价劳动力,引进先进的压榨技术等进行生产与加工。另外,还把脐橙园改造成为一个农家乐,不仅可以自主做饭,还可以体验田园生活,开发乡镇旅游项目。这样脐橙园就成为一个产业链条,不仅是供货商,也是私营企业主,进行自主生产与旅游开发,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4.结束语

城镇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因为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起点过低,需要探究更多的解决方案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提高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池善聚等.农民培训工作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 2011,(11):171.

[2]杨重光.新型城市化是必由之路[J].理论参考.2010,(2):9-11.

4.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四

发布日期:2014-12-09 阅读数: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6.3 %上升到2013年的67.76 %,城镇的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城乡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升级优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区环境与生态建设较大改善。本文对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现状及特点

(一)城镇化发展处于较高水平。

广东城镇化经过20世纪末高速发展后,进入21世纪达到较高水平。2000-2010年,广东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0.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13年末,全省城镇人口721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7.76 %,比全国高14.03百分点,分别高于江苏、浙江、山东省3.65、3.76、14.01个百分点,仅低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参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城市化发展进程三个阶段的研究理论,目前广东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率达84%,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二)人口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镇,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业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2013年广东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三大产业构成为23:42:35,二十多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左右。从GDP构成看,2013年全省三大产业构成为4.9:47.3:47.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一致。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全省已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发展、东西两翼稳步发展、粤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格局,以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目前广东有4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个,200-400万人城市2个,100-200万人城市7个,50-100万人城市6个,20-50万人城市4个,小城镇1132个。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建制镇建成区面积30多万公頃,城市燃气普及率94.93%,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6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8.0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4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7%。统计表明,广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

(四)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城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461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25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3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71万人。广东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2学年,广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6万人,有158.5万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占总数的52.7%。医疗卫生方面,全省城镇地区卫生事业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有较大幅度增加,人均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在社会保险方面,2000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15.18万人,2013年末增加到4183万人;2000年参加全省医疗保险5043.22万人,2013年达9179.75万人。

(五)城镇化拉动效应明显。

城镇化发展拉动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比2010年增加13804元,增长23.5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分别比全国高22.76%和3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13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43元,分别比全国高33.91%和25.91%。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34.13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34.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29.23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33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为49.0 %,广东城镇家庭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农村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六)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

十二五时期,随着“双转移”战略的逐步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增速开始快于珠三角,导致全省人口分布格局和城镇化发展开始发生改变。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9.38%、40.45%和45.98 %,分别比2010年提高1.67、2.78和1.69个百分点,同期珠三角地区提高1.31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粤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省内城镇化水平差距开始有所缩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广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伴随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有的问题和矛盾显得相当突出。

(一)大部分外来人口还不能享受本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6903万城镇人口中,户口不在本地的有3000多万人,外来人口占城镇人口一半以上。近年来,尽管广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解决流动人口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广东是外来农民工最大的集中地,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很多外来人口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报显示,2.5亿农民工参保率还比较低,多数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对象,城镇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在珠三角地区,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城镇内部出现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新的二元矛盾;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收入的逐步提高,举家迁移的情况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地小孩要在城镇地区上学读书,更多外地老年人要在城镇安度晚年,外来人口集中珠三角城镇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城镇中外来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处于较差状态。

目前,大量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是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广东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达50个小时,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偏大,但农民工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居住条件看,多数农民工在城镇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集体宿舍或出租屋,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处于较恶劣状态。多数外来人口生活在城市底层,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融入城市的难度较大。

(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大量人口聚集于珠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城镇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导致大城市和珠三角人口过度集中,小城镇发育不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广东小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4.19%,低于同期全国39.72%的平均水平和江苏的36.32%、浙江的39.24%。广东小城镇镇区人口增长缓慢且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导致数量庞大的人口集中到大城市,使珠三角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大量集聚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大城市问题的出现,给社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主要目标是稳步提升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推动1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力争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广东新型城镇集化的首要任务。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融入。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各类城镇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境遇,加快农民工和个来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优化城镇规模布局,提高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水平。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珠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构建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振兴和城镇体系的加快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坚持走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发展路子,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城,发挥好县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改革创新,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现代治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带乡”的城镇化,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稿单位:农村处

5.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篇五

【关键词】金融;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

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面临问题和挑战

1.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尽完善

目前,在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乡镇金融机构分布较少,虽然融机构网点有覆盖,但区域分布不均,缺乏有效的信贷指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城镇化的发展中,农村城镇贷款的操作制度与专项贷款不够完善,各项贷款优惠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涉及农村金融发展的共基础设施服务建设与土地制度改革等仍未到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缺乏前进动力,主动性不强。另外,农村乡镇的国有商业银行网点较少,在县域入驻率低,支行存贷比低;而地方法人机构受存贷比偏高,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2.城镇建设开发贷款主体缺位

按照规定,镇政府不能作为承贷主体。因此,金融对小城镇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缺少合适的承贷主体。而城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各种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靠政策优惠与补贴维持运营。直接对政府部门贷款的行为不满足政策条件,导致城镇建设开发失去了承贷来源,这成为金融信贷投入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困难。因此,城镇建设开发面临着承贷单位难、担保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3.融资结构不完善,创新不足

为了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需求,交易成本低、贷款手续简单的民间金融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资金手段,但由于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的制约,民间金融监管缺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另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在产品开发上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针对性不强,资金供给不足,银行业基于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需求。同时,市政债券逐渐面向资产证券化,但是缺乏新型融资模式的应用,金融资源到不到有效配置,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二、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项建议

1.改进信贷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产权制度

我们必须明确市场定位,改进信贷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市场,应尽量减少无序竞争,引导特色化竞争,比如农业银行可以结合政策优势加强在城镇公共设施方面的金融支持;股份制商业将重点放在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上;各种信用社应明确面向社区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城镇小微企业与农业产业企业的金融合作。另外,应激发产权制度的创新活力,可以利用各种土地融资业务聚金融资源;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集体贸易的进程,努力建立起产权交易市场。对于金融产品,应注意把握城镇化建设中的产业链,将生态意识融入城镇特色建设中,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运作模式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满足城镇化发展的多方位需求,实现以间接融资为向直接融资的过渡与转变,利用财政投资吸引民间投资,通资本配置的改变,提高收租分红比例,使市政债券公益化。对于城镇龙头企业,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创业板的上市融资;对于中小企业,应引导其利用集合票据进行票据融资。政府应颁布更多的财税激励措施,补偿企业的信贷风险,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先进行合理的建设规划,建立有效的金融运作模式。可以将事业单位作为承贷主体,以政府和企业法人共同组建信用作为担保,为建设的融资环节带来新的活力。

3.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城镇建设的信贷市场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比如社会信用风险、政府决策风险、担保有效性风险等。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应注意把关风险防控环节,认真考察项目的合法性,保证信贷风险的可控性;应严格落实项目资本金,根据城镇经济发展情况预测财政收支情况,客观分析政府债务与偿债能力,制定计划确保贷款的稳定性;允许农村使用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促进经营权的流转交易,逐渐开辟自由的产权交易市场。另外,应构建有城镇化建设融资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新时期市场的变化,明确自设的竞争优势,不断深化利率市场的改革。政府应引导特色化竞争,出台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和谐的市场环境,保证金融的公平竞争,为促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还应强化城镇的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的相关产权制度,激发城镇化的创新活力。

三、结束语

6.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篇六

中公教育清远分校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图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网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报告政府工作。

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信心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7.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篇七

目前, 我国新型城镇化正在快速发展阶段。在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 达到6.91亿人。2000-2013年间, 中国的城镇化率从由35.88%增长为53.73%, 年均增长1.37%;城镇人口从4.58亿人增长至6.91亿人, 年均增长2118万人。从官方公布的中国城镇化率来看, 年均增速逐年上升, 从我国部分省份的人口比重来看, 较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占比较高, 如上海、北京比重高达90%, 这些地区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后续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同时, 安徽、四川、新疆、河南等地的比重则较低, 后续城镇化发展空间巨大, 这些地区的收入提升潜力不容忽视。

二、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分析

(一) 金融支持城镇发展工业化

首先, 金融可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形成金融资本投放企业,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提供就业岗位,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其次, 金融可促进工业内部生产链上专业化分工, 优化工业结构内部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生产技术创新, 提高技术效率;延长产业链, 使得工业生产率大幅提高。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前的严格评估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 促使企业研发和使用先进技术, 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产方式。

(二)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 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农村走上繁荣, 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而金融支持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有效的推动器。

对于农业龙头企业, 金融支持通过直接融资系统、间接融资系统、信用担保体系三个子系统, 为农业龙头企业融资。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和内部各层次应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如以间接融资支持企业兼并收购, 以信用担保体系支撑股票和债券的发行, 以金融机构为发起人、采取向社会公募或向特定对象私募的形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通过购并或公开上市撤出, 以信用担保体系与银行信贷相结合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金融创新建立新的切实有效的融资方式, 寻找能真正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途径, 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 金融支持农村农民市民化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一大部分农民将面临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对保险、社会保障和自主创业的需求以及消费信贷的需求增加, 在多样化的现代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的情况下, 使农村居民逐步运用各种现代金融服务, 增强城市生存生活能力。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一)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和新兴项目融资有待加强

不同的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对金融的需求不同, 如第一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固定资产少、生产季节性强、利润低, 融资需求具有频率高、融资成本承受力低的特征;第二产业中的企业项目投资较多, 融资需求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的特征;第三产业中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周转快, 融资需求具有额度小、期限短的特征;新兴产业处于初创期, 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 融资需求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而且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对金融需求也经历着从简单的存贷款业务向信托、贸易融资、外汇汇兑、债券发行、上市指导等综合性服务转变的过程。但目前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 竞相盲目地把大量信贷资金投向相同的大项目、大企业, 造成低水平重复投入, 而小企业和新兴项目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也不利于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 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方面存在着城乡失衡的问题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撤并和信贷权限的上收, 金融体系在城乡之间布局失衡, 金融机构的网点布置、人员配备、信贷配置等都集中于中心城区, 在欠发达县域和小城镇的配置明显不足, 吸收的县域资金也大量聚集到中心城区, 优先用于中心城区的建设与发展, 使得原本就缺乏资金的小城镇捉襟见肘, 城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投资资本。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中小金融机构虽然发展较快、数量较多, 但其资金实力、运营能力、结算渠道、抵御风险的管控能力却远逊于国有商业银行, 客观上削弱了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三) 金融支持居民消费方面存在着门槛高的问题

城镇化必然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的改变, 对金融产品的认识会随之加深, 消费贷款意愿逐渐增强。但目前, 金融机构的个人信用贷款业务严重滞后, 存在着流程复杂, 材料繁多, 担保困难等问题, 难以满足居民运用金融工具解决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教育消费等金融需求, 降低了小城镇对人才的吸引力, 间接地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智力支持。

(四) 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狭小且融资工具少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融资主体出现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份额非常少。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能够满足不同融资主体需求的融资渠道狭小。与此同时, 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屈指可数, 且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社会资金的流入。

四、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着力点

(一) 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的金融组织体系, 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营性金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服务格局, 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发展壮大地方股份制银行, 加快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信托公司等应将金融服务从大城市延伸至中小城镇, 为城镇经济主体提供证券投融资和保险服务。

(二)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利用财政资金设立引导资金, 将社会各类资金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 要加强指导和协调, 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提供符合经济原则的项目方案, 保证城镇建设的经济效益, 增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信心。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那些具有明显的社会正外部性效应、但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在前期介入的早期项目提供融资。

(三) 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服务, 推动产业城市化进程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和工业园区的金融支持, 为不同类型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从信贷、结算、理财等方面开展“一站式”服务, 创新服务产品, 提升服务层次, 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加大对城镇特色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 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品种, 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加大农业现代化支持, 大力运用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信贷新模式, 支持新型城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提升品牌效应。

(四) 创新新型城镇化金融供给的产品与制度

通过创新, 找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 在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建设效率的同时促进金融业的发展。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 就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积极创新完善小城镇建设金融服务功能, 创新小城镇系列信贷产品, 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权益型的融资工具, 如资产证券化产品、产业基金等, 吸引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 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摘要: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 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新型城镇化更追求质量和效率, 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情况下, 如何适应城镇化建设要求、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建设的新型城镇化金融体系,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对策

参考文献

[1]陆宇生.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以苏北盐城市为例[J].金融纵横, 2013 (7) :20.

[2]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济南:.山东大学, 2012 (5) :30.

[3]刘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J].北方经济, 2012.12.11.

[4]曹鲁峰.加快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13.6.15.

[5]李月敏.浅析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J].中国证券期货, 2013.5.25.

[6]张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6.6.1.

8.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继续教育 城镇人口 研究

城镇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城市规模会不断扩大,城市的人口数量会不断增多。我国实行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促进了人口在城市间的合理流动,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人口问题,一些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的文明程度不一致,城乡居民的思维方式不一致导致行为上的矛盾,外来流动人口增多导致城市居民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还要继续加强人口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流动人口的继续教育问题以及本地居民的继续教育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城乡居民、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城市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建设,为了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必须加强人口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的基本素质,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新型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促进人类的不断发展。下面本文分别就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流动人口继续教育问题以及本地居民继续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一、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城不断加快,城市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现阶段,全国共有农民工约1.2亿,当然还有许多潜在农民工,所以城市中农民工数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多。但是城市中这些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文明程度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绝大多数,还有极少部分是文盲。新时期农民工更加向往城市的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外出就业动机,但是他们收到文化程度偏低的限制,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与他们的初衷和梦想有着很大的差距,无法得到稳定的收入。在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前,农民工就比较容易产生激动情绪。农民工在选择职业时有比较大的盲目性,因此农民工强烈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现在的状况,国家和社会要满足他们的诉求,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与此同时,企业对农民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农民工的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这就造成企业和农民工之间无法达成一致,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增加他们的工作能力,是他们的工作能力符合企业的需求,也能使他们更容易地找到工作,实现他们的梦想。现阶段,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问题就是社会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投入不够,教育培训市场设计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屈指可数,培训市场也比较混乱,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严重降低了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训学校教授的内容也与农民工的真正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没有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开设相应课程,不符合农民工个体发展的需求,培训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不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实際能力。多数企业也没有根据自身和农民工的需要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培训,致使企业和农民工都无法真正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企业和农民工都不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阻碍了企业和农民工的长远发展。同时,农民工自身对继续教育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详细的学习规划,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很难做出科学的实施方案,即使农民工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但是农民工学习的时间有限,很难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加之农民工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会增加学习的困难,降低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性。总之,由于教育不能适应农民工多样化及企业发展的需求,目前的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民工自身的科学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农民工自身必须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建立完整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吸引社会各界资金进入到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积极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当中,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自觉完成自身的转变,不断增加自身的就业和择业能力。继续教育的内容不仅仅要重视提高农民工的基本技能,还要对农民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使农民工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使自己真正融入到城市当中,在陌生的城市中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在对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时,要特别重视青少年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因为他们是农民工的主力军,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支柱,他们的发展关系到城市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青年农民工的教育力量,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使他们在继续教育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他们的能够符合企业的就业要求,增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总之,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会使城市获得更优秀、更全面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对农村而言一些有技能的农民工在返回家乡时,会促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会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流动人口继续教育问题随着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间的人口交换十分频繁,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在一些大型城市中,流动人口已成为这些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这修流动人口的能力和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而有些人文化程度比较低,有的甚至没有读过书,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这种现状导致了大批流动人口在就业上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高素质人才会很快在新的城市中立足,找到合适自己的就业机会,而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流动人口就只能从事一些比较低级的职业,不猛真实体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因此,对流动人口进行继续教育刻不容缓,这关系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关系到流动人口自身的价值和梦想能否得到实现。在一次对流动人口参加继续教育原因的调查中显示,他们选择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原因是提升自身的技能、增加自身的工作收入,在寻找新的工作时有更好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流动人口选择参加继续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他们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的素质,早日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愿望。虽然流动人口参加继续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大部分流动人口都没有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流动人口之所以选择到大城市中就业,主要原因就是增加自身的收入。而且在城市中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工资又不是很高,这造成了他们经济上的困难。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既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人,造成他们无法承担继续教育所需要的费用,即使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愿望也是有心无力。社会和企业对于流动人口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也很少,致使流动人口无法参加继续教育,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家庭成员和企业管理者对流动人口参加继续教育都不够重视,家庭成员认为流动人口参加继续教育是在浪费钱,不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企业管理者对于流动人口参加继续教育也不够重视,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不够。他们认为流动人口不会长期在企业干下去,而且当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的能力后会跳槽到其他企业,因此不愿意在继续教育方面花费太多心思。流动人口个人因为各种原因也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许多年龄大的流动人口认为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必要,也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意愿。很多文化程度较低的流动人口认为继续教育不会对自身产生太大作用,认为只要维持现阶段的水平就可以了。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流动人口也不愿意拿出资金投入到继续教育上。这些问题都左右着流动人口继续教育的选择,造成流动人口继续教育的落后局面。面对上述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继续教育问题,加大对流动人口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对于收入较低、家庭负担比较重的流动人口,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对这些流动人口给予继续教育补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进行继续教育。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流动人口继续教育中来,企业要与培训机构加强联合,使培训的内容更符合企业的需求。政府要对流动人口培训学校进行相应的补贴,简化审批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培训学校的数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基本一致。鼓励社会各界联合办学,为流动人口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流动人口进行继续教育。

三、本地居民继续教育问题面对城市中大批农民工与流动人口,城市中的本地居民要改变传统观念,政府要引导和教育本地居民,不要排挤和歧视农民工及流动人口,将农民工和流动人口视为“自家人”,这样才能使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找到在陌生城市中的归属感,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

四、结语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时代对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现阶段的技术和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力度,提升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不断增强特们的社会竞争力,早日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愿望。

参考文献:

[1]吕莉敏,马建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及策略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

[2]高友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教育问题[J].学理论,2010,(19).

9.河北省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 篇九

[摘 要]河北省已进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中期阶段,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目标、以外向型工业化为中心动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土地为主要内容、以规模扩张为发展方式、以物质资本大量投入为驱动要素的传统城镇化模式造成大量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中小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小城镇比较分散。这种城镇化模式直接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空间过度集中、经济结构失衡、环境严重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反思传统的城镇化模式,探索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无疑对河北省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模式;国际经验;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40-0077-03

1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特征,因此需要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对其界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有着不同的实现形式。因此,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高效发展的多元化演变过程。其本质上是一场以人为中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其基本目标是城乡和谐的城市化,其基本模式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表明,新型城镇化最早就是源于对传统工业化和传统城市化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提出的。人们普遍认为,建立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的城镇化过程,在耗竭自然资源存量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

2 新型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2.1 城乡发展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

国际经验表明,凡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业也相应地较为发达。美国是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解决了粮食和原料问题,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农产品的出口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积累资金。日本在城镇化过程中,重视城乡总体布局,力图避免“贫民区”现象的出现,在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方面较为成功,政府在关注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同时,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的健康发展,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城乡鸿沟。而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城市的扩张而忽略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

2.2 重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镇化的速度差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成为发展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早在19世纪,德国便创造性地开展了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如在1881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就标志着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以后几年又相继通过了关于建立医疗保险、事故保险以及伤残和老年保险的立法,1969年又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定了《农民养老金法案》,自此,德国正式建立了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构成的社会保障网。英国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英国政府制定了《老年赡养法》、《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法案,到20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3 注重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城市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及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如美国的帕洛阿尔托小城镇,全镇只有5.6万人,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毗邻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发展以电子软件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使该镇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之一。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发达国家也非常注重城市特色,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和钢铁城匹兹堡、法国的葡萄酒城波尔多、荷兰的港口城市鹿特丹、意大利的服装名城米兰等城市,均以独特的城市竞争优势而屹立于世。

2.4 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适度同步

国际经验证明:过度城市化是病态城市化,既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也不能带来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还会产生严重的“城市病”;滞后城市化则是发育不全的城市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利于现代化的实现;只有同步城市化,才有可能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避免或缓解、消除“城市化”。

2.5 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合理,必须集中与分散结合

城市化是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的社会经济过程,也是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普及的过程,集中型的城市人口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分散型的城市化使城市人口适度分散到中小城市,大城市适度分散到郊区和卫星城。国际经验表明:城市不是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越多越好,城市过少、过小、过于分散,就会影响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河北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硬性的城市化规模政策,既要考虑大城市较大的人均产出,又要考虑大城市较高的劳动力、土地和军民生活费用;既不鼓励大城市的发展,也不抑制大城市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使标准的制造业生产活动分散到中小城市,而使大都市地区的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服务、研发以及非标准化的制造业上。因此,城市必须合理布局,集中与分散必须恰当结合,使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搭配适当。

3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3.1 城乡定位不准确

由于受行政区经济影响,河北城市发展仍各自为政,致使城市定位不准、角色混乱,进一步加重了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矛盾。乡村发展定位仍以自然经济时期自给自足的乡村居民点功能为主,使乡村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城乡功能定位不准,二元结构突出,导致城乡产业发展脱节,使乡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根本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3.2 城乡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城乡体系结构仍存在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乡村规模过小、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的河北省城市首位度仅有1.254,说明首位城市经济实力偏小,经济辐射能力不足,没有形成相应的核心城市,从而加重了河北省内城市间以及城乡间协调发展的矛盾。同时,河北省乡村居民点的规模小、耕作半径有限,已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导致农民工两栖型生活方式长期存在。

3.3 城乡产业不衔接

城市功能定位不准,区域内城市发展目标大体相似,导致城市经济结构雷同,城市间联系不紧,难以融合。无差别竞争,行业与企业缺乏必要的分工与协作,低水平竞争激烈,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各城市间的竞争明显大于联合,摩擦高于融合,分力大于合力,严重削弱了区域综合发展能力,抑制了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高。城乡地位不准,城乡发展各行其道,城乡产业发展脱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导致区域内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严重影响城乡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和城乡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4 城乡生态不耦合

城乡结构不合理、城乡定位不准确、城乡产业不衔接,城乡发展各行其道,导致城乡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脱离,城乡生态不耦合。城市发展呈摊大饼式无限拓展蔓延,导致耕作区、水域等生态功能面积不断缩小,河流等生态廊道遭到极大破坏,严重阻断了土地的呼吸,植物的生长,水系的循环,尤其是生态流的转换。与此同时,乡村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应有财力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三废”物质进行有效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乡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致使城乡生态环境不耦合,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4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对策

4.1 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优化城乡结构体系

统筹区域发展资源,突出重点地区,把构建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布局的主体形态。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市为主体,构筑环首都城市群;以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市为主体,构筑冀中南城市群;以秦皇岛、唐山、沧州市为主体,构筑沿海城市带。重点加强石家庄、唐山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突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在保证县城(县级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中心镇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建设,严格科学选址,科学预测发展规模,提供合理的产业支撑,与中心镇乃至县城进行有效衔接,建设年限可不做具体要求。

4.2 以新型工业化为纽带,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以新型工业化为纽带,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实施和二三产业的有效集聚,将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提供有效的、稳定的工作岗位,才能保证农民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能够长期定居城镇。同时,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粮食加工业还是拉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价值、走“工业兴粮”之路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给予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地、贷款、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4.3 以城乡资源开发为基础,完善城乡体系结构

城乡统筹的基础是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完善的城乡体系结构。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效对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目标,最终使城乡得到共同提高,表现为城市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再度发展,以及乡村经济、社会方面的积极提高。城乡统筹互动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是其最永恒的动力。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生态流的畅通无阻是城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支撑体系。

4.4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经济要发展,环境是保障。实践已经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当前,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形象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焦点,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都在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抢抓发展先机。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河北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的之一。

4.5 以“四化”协调发展为引领,有序推进河北新型城镇化进程

纵向看河北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工业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信息获得滞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等。为此,必须实施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信息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加快信息化,有效地支撑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使农民工及其家属真正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真正在城镇就业生活,才能使他们原有的农村土地得以流转,农用土地经营规模扩大,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时,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还将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红根.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农村经济,(11).

上一篇:党员个人自我鉴定投稿下一篇:小木偶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