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课件

2024-07-15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课件(共3篇)

1.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课件 篇一

课件简介:

史海拾贝—“六尺巷”的启示

清代宰相张英和叶侍郎毗邻而居,两人同在京城为官。叶家修墙院占了张家三尺地面,张老夫人为此修书送到京城。张英作诗回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接信后立即令家丁将院墙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将院墙后退三尺。

讨论:

1、如果张英和叶家互不相让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2、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如果张英和叶家互不相让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①打官司,让官府裁决;

②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③大打出手,酿成惨剧

2、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与人相处,应该胸襟开阔,谦让友善。

2.《生活需要宽容友善》说课 篇二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运河中学的王银燕,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让人三尺又何妨》的第一框。第七课在第二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它前面承接教材我与他人交往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我与异性、我与集体交往的内容。学好本框题的内容,让学生感悟到宽容友善的重要性,就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需要,在生活中要做到宽容友善,学好本框为下面一框《如何正确把握宽容友善》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宽容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认识到宽容友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知道生活需要宽容,尤其是要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2、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活动,能够运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学会宽容 待人,做到知行统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要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 本课的重点是宽容友善的重要性,知道生活中需要宽容。把握这个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现实社会中,由于缺乏宽容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有很多,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寻找生活中不宽容他人、待人不友善的现象,并加以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不要宽容。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在他们身上那种以我为中心,自私的情感很浓,要他们宽容自己的朋友,亲人可能很容易做到,可是要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在心理上可能一时无法真正接受,所以把握这个难点,我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

1.指导学生自由讨论交流,你觉得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不要宽容,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心理的感觉说出来,老师不急着做点评,都给予积极的肯定。

2.创设一个情景,运用心理咨询上经常运用的一种咨询技巧“同情”,也就是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理上能够接受,我们要宽容的对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塑造人的思想,并以思想指导实践行动的德育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在思想上感悟知识,更要促使学生在行动上落实所学知识。考虑到学习对象是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感性思维能力较强,而理性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在参与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学生的思辩能力。

1、教学准备:

①课前让学生收集、查找古今中外宽容方面的名言警句小故事。②课前找学生交谈,了解学生们在平时与人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宽容友善方面问题

2、教学方法:

①情境创设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到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②亲身体验法: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情,体验、理解其中所蕴涵的道理。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直观的感受认识,可以例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有关与人相处、交往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有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思路

1、导入新课:利用学生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例子,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引出课题。即贴近学生生活,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讲故事说宽容:通过老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以及关于宽容的名言,让学生感悟到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谈生活悟宽容:例举校园中,宽容与不宽容正反两个例子,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感悟到宽容的重要性,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加深对宽容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填写句子这一环节,把对宽容重要性的认识表现出来。

4、创情景践宽容:为了达到知行统一的目标,通过创设对于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不要宽容这一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最终得出:我们要宽容的对待所有的人,包括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很难,所以,在这里我通过换位思考,情感滋润等细节的处理,让学生感受到对与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确实需要宽容。

5、尾声:通过一幅对联,让学生加和横批,达到强化主题的作用,通过教师寄语,滋润学生的心田,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冲突》

导入采用了学生身边的一件事实实在在的事,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来自学生的生活,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学生对当时情景的猜测和人物的分析,以及大胆的假设,让学生认识到,生活需要宽容,从而引出课题《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二、新课

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1、老师讲故事

《负荆请罪》

这是一个拥有宽容美德的典故,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知道宽容这一美德很重要。

2、你还知道哪些宽容的故事和名言吗?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宽容的故事和名言,收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心灵滋润和净化的过程,通过这些名言和故事,让我们感悟到,历史上凡有所建业的人,无不有着宽容的胸襟,宽容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3、园生活剪影:

刚才说故事也好,讲名言也吧,都是历史上的,是过去的,有同学可能会说,那些离我们太遥远了,要真正让学生能信其有,还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所以接下来我就把视线一下子拉到我们的校园里,发生在校园里的两件截然不同的事。

正反事例对比,通过学生的讨论,结果很快就显现,生活中需要宽容。其实在我们同学身边这样的事可以说天天发生,所以接下来我又把视线往前推进了一步,从别人身上回到自己身上

4、你说我说大家说:

学生所讲,就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可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加深刻,宽容了别人结果就怎样,没有宽容,结果又是怎样,学生讲的头头是道,(这里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要做正确的引导)。这正反对比实际上就是讲的宽容的重要性,如何把他具体化,于是我设置了一个活动----填写句子

5、填写句子: 通过填写句子这种方式,再次让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认识到宽容很重要,生活中需要宽容,所以要他们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到宽容也就很容易。可是对哪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不要宽容?这对他们可能是一个考验,刚才我讲过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在他们身上那种以我为中心,自私的情感很浓,所以如何突破,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6、讨论:对哪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不要宽容?

这里可以用讨论的方式,也可以用辩论的方式,正方是要宽容,反方是不要宽容,总之不拘泥于形式,目的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感觉说出来,尤其是那些认为不能宽容的同学,你一定要让他们说,把自己心中淤积的不快、不满说出来,然后你再通过下面的环节对他的心灵进行安抚和滋润,他就容易接受,如果你不让他发泄出来,硬是强加给他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想法,那他潜意识里就有排斥感,就无法让他真正接受。接着我就创设了一个故事情景,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滋润

7、故事: 《做过一次贼,就永远是贼吗? 》

故事听了让人心里很有点不是滋味,尤其是故事的最后,汤母有感情的大声喊叫,从他的声音中我们感受到他的那种无助和无奈,很具有心灵的震撼力。在问题的设置上,通过情景猜测,和换位思考,尤其是引导学生去感受那种不被别人宽容和原谅的无助和无奈,从而产生渴望别人宽容的心里需要,进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我们要宽容的对待所有的人,包括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到这我们整个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一个环节,给对联加横批,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突现主题的作用

8、给对联加横批:

9、教师寄语: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滋润和安抚,也包涵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祝福,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布置作业。

针对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我设计了一份《达标思考题》,其中一个“心理实验室”,测测你的气量有多大,通过让学生实话实说做完16个心理检测题来了解自己的气量有多大。另一个是拓展题:给一位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或自己伤害过的人写一封信,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想法。【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关于宽容友善的名言 篇三

2) 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 ——雨果

3)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警言

4) 幽默带来悟力和宽容,冷嘲则带来深刻而不友善的理解 ——阿格尼斯·雷普利尔

5)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 ——威廉·詹姆斯

6) 上帝是宽容的,人类却并不宽容; ——维吾尔族

7) 你认为是炮弹的,在宽容慷慨气 ——宋·朱熹

8) 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 ——屠格涅夫

9) 友谊!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说这个字的时候指的是茶余酒后愉快的谈话和相互间对弱点的宽容!可是这跟友谊有什么关系呢? ——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

10) 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 ——詹姆斯·格兰

11)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 ——海尔普斯

12) 我不知道是否有别人比我从父亲那里所得的更多。我用父亲的豁达应付环境的变故,用父亲的乐观创造自己的前程,用父亲的鼓励与宽容的方法教学生和孩子,用父亲对大自然父亲的爱好来陶冶我自己的性情。 ——罗兰

13) 施行教人宽容。 ——狄斯雷利

14) 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托尔斯泰

上一篇:小学作业检查小结下一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