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安全检查机制

2024-09-19

创新安全检查机制(精选8篇)

1.创新安全检查机制 篇一

创新督促检查机制 落实机关党建工作

哈巴河县结合机关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努力创新督促检查机制,组成联合督查小组,创新督查方式,不断加大督查力度,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党建示范点,有力地推动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整合资源,联合督查。哈巴河县委组织部围绕解决多头督查、重复督查等问题,成立由县党员服务中心、三民办、各党工委组织委员组成的联合督查小组。督查小组每月、每季度对县直各党工委及所属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每月走访3至4个党建示范点,并及时对其进行指导、考核评比。在督查中,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对涉及交叉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协调安排,督查发现存在的支部委员会未正常召开,相关会议记录不全等各类问题共75个;督查、观摩发现公安局党委的月考核机制,初级中学将民族团结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人民医院自主编印的“双语”教材和口袋书等亮点共5个,达到了联合督查的效果。通过这次整合资源进行联合督查,降低了督查工作的成本,提高了督查工作的效率,为今后联合督查奠定了基础。

注重实效,创新方式。改变过去简单查阅档案的做法,着力加大实地督查、现场督办的力度,推动督查方式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一是上下结合:督查小组与涉及督查单位的分管领导一道开展联合督查;一方面听取分管领导的汇报,掌握面上情况;另一方面深入工作一线查实工作进展,与党员、干部面对面了解情况,做到上下同步、双向督查。二是常规与随机结合:对督查单位范围内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随机抽查,采用访、查、问、看等方式,对有关人员进行访谈共计30余次,对记录、资料进行查阅20余次,对有关设施、场所进行实地察看10余次,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询问。三是过程与结果结合:督查过程中对工作紧盯不放,严格督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并跟踪督办,一抓到底;对于发现的亮点,及时总结成经验,积极推广。

推出典型,打造示范。一是落实工作责任。部领导牵头负责,负责整体意见、方案的制订,督促示范点工作进度,抽派专职人员具体指导创建工作,对示范点进行检查、验收考核;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针对性落实创建措施,培育建立了一批时代性、典型性、代表性、时效性较强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督促各党工委完善示范点打造方案15个,建立健全示范点工作制度,细化示范点创建标准和要求,指导各示范点建立工作档案,全面记录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不断促进示范点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加强经验交流,做好观摩互促互查。督察组在适当时间召开现场会议,组织观摩,走访党建示范点,相互沟通和交流创建工作情况,鼓励示范点创建单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点上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到面上去,充分发挥党建示范点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创建示范点的实际成果提高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2.创新安全检查机制 篇二

2012年是长江禁渔期制度实施的第11年, 也是湖北省武汉市对长江汉江管理实施“事权下移”的第1年, 市区二级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以打造“生命长江”为宗旨, 创新工作机制和监管方式, 形成了以市区渔政联动, 公安部门配合、检察机关和法院支持的新机制。对违反禁渔规定电鱼行为,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2008) 36号) 的有关规定, 对涉嫌的违法案件, 采取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新举措, 给违法分子予以严厉打击, 改变了过去以行政处罚为主的做法, 推进了“和谐渔区”的建设。

截止2012年禁渔期结束, 武汉市区二级渔政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禁渔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8次, 出动渔政执法车25台次, 出动渔政执法船、渔政快艇、公安快艇12航次, 查获12起电鱼案件, 暂扣电鱼船12艘, 查扣大功率柴油机组发电3套, 电拖网3部, 电瓶14台、逆变器11台、电捞9副, 渔获物共计290余公斤, 抓获违法电捕鱼18人, 全部移送到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其中取保侯审8人。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湖北电视台经视直播等新闻媒体, 对查处禁渔期电鱼的专项行动, 均予以报道。

通过市区二级渔政公安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有力的打击违法分子嚣张气氛, 遏制了电鱼等违法行为发生, 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威慑力。5月份以来, 未接到一起关于非法捕捞的投诉举报。在今后禁渔工作中, 武汉市将继续坚持市区渔政、公安联合执法工作新机制, 完善执法手段, 创新监督管理, 为确保长江渔业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3.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机制创新 篇三

1.突出“一个”重点,即以农机安全发展为重点

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前提。因此,农机监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推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切实做好安全发展这一篇文章。农机监理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安全责任、安全监管、安全防范、安全措施、安全整治等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农机化事业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

2.强化“两个”统筹

一是统筹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宣传氛围,强化农机手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是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农机监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和农机安全驾驶操作知识的宣传,通过设立安全生产法规及驾驶操作知识咨询服务台、通过移动通讯媒介向农机手免费发送安全生产提示信息及极端天气信息、免费发放安全宣传资料、悬挂安全宣传条幅、制作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开展下乡进村免费培训农机手、实施农业机械实地免费检验工作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监理人员深入农村中小学校、田间村头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安全生产知识,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商安全发展大计,全面提高农机手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二是统筹安全监管与安全整治工作。农机安全生产集规范、监管、整治于一体,重点是规范,重心是监管,难点是整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农机监理部门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力度排查安全隐患,强化整治措施促进农机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在例行农机安全检查和专项“打非治违”行动中组织监理人员深入作业站、住户、场院和田间扎实做好田查路检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纠正违章,依法查处无证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无牌拖拉机上路行驶、酒后驾驶、超载超速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大力度做好电动播种机、打浆机、插秧机、汽油弥雾机、大犁、旋耕机、助埂机等农业机械的监督管理和实地免费检验工作,因地制宜开展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机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应实行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行联合整治,以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基层农机监理部门要积极与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协调和配合,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强化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动态监管,严厉查处无牌无证、违法载客、酒后驾驶、不按期参加检验等违法违章行为。

3.落实“三化”建设

一是监理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首先是监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其次是各级监理机构均应参照公务员管理,监理人员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再之是要加强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监理人员必须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行政执法及业务技术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证、监理员证及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从事农机安全监理相关工作,同时监理机构要定期安排监理人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并要注重培养监理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主动服务意识,做到着装规范、服务周到、待人热情、执法文明,努力提升农机监理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是监理工作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监理人员工作学习、考勤、岗位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安全生產责任、责任追究、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廉洁从政制度等工作制度,严格规范办事程序和办事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和自我约束的工作管理机制。并且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将执法依据、办事程序、办事人员、办事结果、收费标准及项目、办事时限、技术咨询及服务电话、监督电话等内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其次是监理人员要分工明确、强化责任、主动配合、互相监督,实行承诺服务和首问负责制,做到按岗位定人定责定目标,全面推行收费人员、办证人员、受理人员和审批人员“四员”分离,既要做到有严格的分工负责,又要有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更要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要切实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做到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既县级农机部门与乡镇农机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乡镇农机站与农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农机监理部门与农机驾驶人员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层层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逐步建立农机安全生产的互动联动机制。

4.创新安全生产检查方式方法 篇四

酒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李鸿英 张志君 安全检查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最简接、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预防事故、发现隐患、指导整改的必要工作。在工作落实上存在检查目的不明确、检查内容不全面、检查方法不科学、检查结果不真实、检查整改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用足用活安全检查手段,提高各级安全监督管理质量和效益,是贯彻落实“隐患治理年”目标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生产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明确安全检查目标任务。“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滋生事故的土壤。隐患不除,事故难绝,消灭一个隐患,就是避免一次事故,放过一个隐患,就是纵容一次事故发生。隐患哪里来,不可能由生产经营单位送上来,也不可能坐在办公室编出来,只有通过各级认真细致、反反复复的检查得来,只有通过广大从业人员的自查得来。检查的态度决定检查的质量,检查的方法得当,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检查只会成为无用之功,无为之劳。要深入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级必须树立安全检查无小事的观念,特别重视安全检查、坚持经常检查、深入具体检查,以求检查一次解决诸多问题。检查前要有明确的计划,搞清检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分清检查的责任;做好检查的准备,提前学习相关政策规定,熟悉相关内容,掌握基本方法,做到有备而去,防止盲目蛮干、随意任性、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和无功而返。

二、把握安全检查重点内容。安全检查各有不同,内容千差万别,却有规律可循,就安全生产来讲有共性可言。一看证照。查这个企业有没有取得各有关单位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业主有没有资格证;特殊工种操作证办了没有,过期了没有。二看制度落。查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有没有,内容全不全,符不符合实际,各种记录记载规不规范,依据制度规定一项一项核实、一条一条严格检查。三看责任。查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特别是主要岗位、关键部位人员的责任清楚不清楚,工作程序、方法要领掌握不掌握;对发生的事故是否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查处,效果如何;四看标识。查有没有设置安全警示语牌、警示标志,从业人员知道不知道相关要求,熟悉不熟悉生命通道等自我保护知识;五看培训。查三级教育是否落实,有没有教育资料,内容合不合理,记录真不真实、效果是否突出。六看现场。查生产场所秩序,工作环境符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环境标准;操作人员是否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劳动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正确佩带、正确使用;有没有不安全行为,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操作纪律的人和事;生产岗位上有无迟到早退、脱岗、串岗、打盹睡觉现象;有无在工作时间干私活,做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七看设施设备。相生产设施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仪器仪表是否显示正常值;安全设施设备是否配备、能不能用,人员会不会操作。

三、转变安全检查方式方法。检查方式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突击性检查,那种方式管用就用那种方式,不为形式所拘。安全检查的方法有自查、互查、抽查,调查。具体实施来讲听汇报,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本状况。听生产经营单位说些啥,看领导重视不重视、安全工作思路对不对,执行政策规定严不严,所做的工作实不实。先听后听还是边看边听由组织检查人员自行决定。查资料,核实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记录。看是否建立安全档案、基本数据是否准确;生产记录是否经常、规范、清楚;安全事故隐患是否建立台帐,有没有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看现场,看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秩序;应到的地方必去看,能去的地方多去看,多到那些容易忽视的角落、平时到不了的地方和人家不情愿让你去的地点,多走一些人家没安排的路线,防止牵着你鼻子走,看查到的是不是与他讲的内容相一致。提问题,带着问题下去,在生产经营单位找答案,该问的必须问清楚;边查边问,只要有疑问,该弄明白的一定要弄明白;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企业领导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区分层次、内容对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基本要求、掌握程度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四、做好安全检查后续工作。对于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区分性质和程度,区分轻重缓急,指导企业及有关单位进行认真的分析,帮助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资金,强化整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坚决进行治理。凡是能够马上整改的,要立即督促整改;对于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列出时间表,限期整改,并制定预防事故的应急措施;对于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要采取果断措施,该罚就罚、该停就停,绝不心慈手软。同时,检查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周而复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要坚持进行回头看,反复抓,抓反复,巩固整治效果,防止旧的隐患整改还没治理完毕,又产生新的安全隐患。通过强有力的安全检查把每个人、每件事、每个环节、每个过程的安全隐患真正查清,督促企业落实领导责任,落实建设者、管理者、生产者责任,以安为要,督促整改,还清旧账,不欠新账,以安全检查的高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5.安全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篇五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安监局史宗保

摘要:本文指出了企业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总结创新了安全管理机制----人人有责、系统抓、检查不重复、人员不浪费、压力层层有、严格事故前责任追究、落实安全关口前移。

关键词:安全管理机制创新

社会越发达,安全越重要。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国防安全是社会发达的重要标志。企业生产安全对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安全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百余年,成功的管理机制不乏有之。但是照搬移植到国内企业来,仍然很难起到理想的作用。这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造成的。因此,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文化、民众、企业现状的安全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安全管理通用的现行机制及运行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机制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人们后来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肌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生产安全管理机制是指国家或企业内安全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我国大型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通用的现行机制是:企业集团和二级公司均设置有各职能部门和安全监察局;三级公司设有各职能部门和安监处;四级公司(煤矿)设置有各职能部门和安监科;五级是区队,设有安全区队长或技术员等。上述的一、二、三级公司的各部门都对四级公司(煤矿)实施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所谓“安全检查”是重复性的、走过场性的、无效性的。安全监管一竿子插到底式的安全检查,是一群人在看一个人或几个人干活,形成“一人干大家看”的局面。一二级公司经常组织名目频多的、轮番轰炸式的安全检查,且每次每级检查都直接到矿井去,矿井及其上一级公司根本没有时间来干自己应该干的安全工作,只能频繁的天天迎接检查、应付检查。不论那一级到矿井安全检查,总是“匆匆忙忙跑一天,走马观花看条线,去的都是工作面,忽视隐患一大片”。

1这也就是某些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庞大,安全管理人员众多,安全检查特别勤,安全事故照发的原因所在。这样的检查,实际上是一、二、三级安全监管人员都仅仅充当了“矿井”安全检查员,并且是重复劳动、重复检查,看到的可能是同样一个问题(也不一定是隐患),说法可能不同罢了。真正的安全隐患查出来的较少。这样的安全检查对基层的安全工作并非有益,甚至有害。从表面上看,是上级重视了安全,实际上是相对削弱了整体的安全管理工作。重复的检查是技术的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现行的安全检查机制如图1所示。

2安全管理新机制探索

各层级做好各层级的工作。安全监管的上一层原则不应当替下一层或下二层干工作,大多数情况下最好不要一竿子插到底,那样不能调动下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能促使下级的等待、观望、依靠、应付。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安全管理新机制。安全工作要达到“人人有责、系统抓、检查不重复、人员不浪费、压力层层有、严格事故前责任追究,落实安全关口前移”。安全机制设计合理,安全管理人员少而精,让安全检查人员“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万”。形成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不浪费、安全检查不重迭的安全管理新机制。如图2 所示:

矿井(四级)一级负责全面安全检查,但突出重点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装缺陷”、“管理缺陷”和“设计缺陷”等;

区域公司(三级)做好重点补漏检查,查矿井安全检查中存在的遗漏方面,一月一个安全重点的巡检,逐个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保持某类的安全隐患消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再重复出现。

煤业公司(二级)重点做好大系统、设备配套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安全检查,认真严格落实重大隐患和非伤亡事故的责任追究,安全关口前移。督查区域公司安全

工作,帮助区域公司检查“系统缺陷”、“设备缺陷”、“管理缺陷”和“环境缺陷”等;

大集团(一级)做好安全督导工作。安全管理重在垂直考核;责任追究重在事故发生前;生产安全事故重在预防,重点突出安全关口前移。大集团注重寻找并推广下级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查找下“一”级的“管理缺陷”;研究解决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深入检查的方法和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不断研究更新安全考核的办法,督促各层级做好安全考核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程度的不断提高。

2.1用企业文化统一安全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为建设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强化安全管理,河南煤化集团用企业文化的核心“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统一安全管理新理念----“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要求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一切隐患都可控,一切事故都可防”的安全预控思想;在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中必须做到:“安全事故零目标、安全管理零缺位、执行制度零距离、生产组织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整改零搁置、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发生事故零效益”。把安全新理念向各级管理环节、人的行为、生产要素等方面延伸、细化,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实现安全理念与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

2.2机构健全人员精干

河南煤化集团内设立有安全监察局配备6人。对集团公司所属的煤炭、化工、冶金、电力、非煤矿山、装备制造、矿井建设、铁路运输等行业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二级煤业公司设有安监局配备人数不超10人,另配有10人左右的安全检查小分队。二级化工公司设有安环部配备3~5人。其他行业和三级煤业公司(矿)设有安检处(科),配备专职人员5~20人不等。各区队、车间配有安全员。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多在于勇,帅不在多在于谋。河南煤化集团的安监队伍健全,人员精干,管理方法得当,工作成绩显著。一年半来,全集团公司消灭了3人以上事故和煤矿瓦斯、水害事故的发生。

2.3安全双基建设重在考核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什么工作只要“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生产安全管理同样如此。河南煤化集团以“双基”建设考核为总抓手,做好安全工作,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安全“双基”建设,指的是基层建设和基础建设。

“双基”建设考核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每年或半年修改考核内容,把已经完善的工作内容不再考核,加上还需要完善的工作内容。一个阶段一部分重点的建设。建设好了形成习惯,巩固下来。

具体思路是:一二级安全监察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机构、从企业垂直层面上,组织一级考核一级,层层传递压力;从本级横向层面上,考核部门(系统)的工作到位情况。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系统)的作用,落实安全工作“综合治理”。

具体方法是:集团公司安监局制定适应全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考核及兑现办法。认真严格推行“双基”建设每月百分制考核,建立了“集团----公司----矿(厂、车间)----区队----班组”五级安全考核体系,直至考核并兑现到每个员工。

安全“双基”建设考核结果,必须与下一级公司全部人员的工资30%以上挂钩,与下一级公司领导的当月奖励挂钩。考核要特别注重及时兑现。河南煤化集团安全管理实行正向激励措施,煤业公司和矿井以90分为基础,化工企业以95分为基础,考核得分每超1分奖工资总额的0.3%。逐级考核后,安全工资或奖励注重月月兑现到职工。通过安全双基建设的考核和兑现,把职工练好基本功、干好标准活、规范化操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河南煤化集团通过安全“双基”建设的层层考核,公司的煤矿、化工等危险行业的安全程度、文明生产、员工技能、精神状态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安全有了保障。化工企业的“跑、冒、滴、漏”现象得到了治理,厂区异味问题基本解决,厂容厂貌焕然一新。通过考核,全体员工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解决了企业多年来不能解决的安全技术和生产技术难题。通过考核,促进了安全工作的层层落实。制度再也没有假、大、空、套话现象,落实再也没有棚架现象。因为,考核方法是要对照制度去跟踪查看落实情况,要求闭合管理。如:二级煤业公司通风或机电部门制度规定:每月到矿井去检查一次。安全“双基”建设考核组针对这个规定,查看其到矿检查的记录、隐患整改通知单和整改闭合单,从隐患单和整改闭合单上选择某个矿的某几个问题,再到某矿去核查;核查矿井是否按“五定”原则进行了整改?整改的时间是否与闭合单相符?在核查的同时,检查发现在此方面是否还存在有其他安全隐患?如果存在有,说明该系统(部门)安全职责仍有不到位之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该部门考核得分就会低。通过类似的考核和检查,促进了系统(部门)和每级机构的业务水平、责任心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矿井和各部

门安全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迈进。通过考核,形成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合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得到了真正落实。

2.4安全关口前移重在落实事故前责任追究

等出了事故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实际上已经晚了。安全关口前移就是要在事故没有发生前进行责任追究,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发生非伤亡事故就要实行问责制,消灭人身伤亡事故于萌芽状态。

矿井检查出来的重大安全隐患由矿井自己组织追究,涉及到矿井无法解决的,报告上级协助解决;一二三级公司检查出来的重大隐患,原则上由本级负责追究。如果发生非伤亡事故的,根据事故等级分层级追究。通过事故前责任追究,也是安全隐患排查的过程,也是教育干部职工的过程,也是完善相应措施弥补漏洞的过程。如:河南煤化集团通过对中原大化公司一次非伤亡事故的认真调查和责任追究,引导中原大化公司安全管理适应了新机制,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安全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企业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分公司和车间主动进行事故预想、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安全关口得到了真正的前移。

2.5安全综合治理重在“抓系统、系统抓”

“系统”是指集团所属各级公司的业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不能仅靠“安全监管机构”的单打独斗,要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充分发动并依靠广大的职工群众,形成企业安全人人关心人人干的“人民战争”局面,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搞好,企业安全形势才能真正好转。

企业的各系统(部门)的职责不是只管生产或运营,业务保安也是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系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技术,实际就是围绕“安全高效”而产生的技术。因此,各系统不能等安监部门检查出了安全隐患,他们才去处理,而是应当各系统自己去发现本系统的问题,想方设法去整改、完善,达到安全运转的目标。

“抓系统”如何抓,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对“系统”的安全双基建设考核和兑现标准,考核系统的管理制度和职责是否到位,月月严格考核到位,安全工作“系统抓”就可以得到有效开展,企业安全基础就有了保障。系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如果被安监部门或其他系统检查出来、而本系统没发现或发现了没整改,那就是分管“系统”(部门)的失职,就是进行安全管理责任追究,落实“安全关口前移”,消灭事故于萌芽状态。

职责是否落实到位,不听汇报的怎样,主要看系统检查或排查的安全隐患情况、督促整改情况。抽查系统(部门)检查的问题是否形成了“检查—整改—复查—解决”的闭合程序。

3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门学科,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的。安全管理创新的主题,就是围绕“安全关口前移”,把事后追究变成事前追究,运用某种方法为载体得到真正落实,企业安全工作就有可能搞好,企业安全就有保障。

安全管理创新机制在河南煤化集团的实践----落实事故前追究,抓双基建设考核兑现,通过对所属的煤炭、化工等高危行业实施后的一年半来看,新机制是适应的,效果是显著的。河南煤化集团涉及煤炭,化工,非煤矿山,冶金、矿建、轴承、装备制造、电力等众多行业。人员19万,煤炭产能已达7000万吨∕年。经营收入、资产总额双双突破1000亿元,利税超110亿元∕年,2009年比上年煤炭产量增长29.1%、利说增长24.44%。一年半来,河南煤化集团公司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07,企业全面消灭了一次3人以上事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创新安全检查机制 篇六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进行了细化分解,制订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考核认定实施意见》,提出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达到的43项基本条件,由安监站牵头对照标准逐项落实,并实施考核认定。对生产经营单位达不到基本条件要求的事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责令限期予以整改,对逾期不予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安监部门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罚。通过认定考核和督促整改,促进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实施严格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强化本质安全,筑牢安全生产基础。为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推进实施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

为确保“安全生产落实年”各项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及措施的落实,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全县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乡政府制订了六项工作机制。

(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工作机制。由县安

委组织安监、乡镇或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县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情况进行考核监督,经考核认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达标单位由乡政府颁发《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达标单位证书》,并在全县通报表扬;经考核认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单位由考核单位出具《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认定意见书》,列明整改事项,责令限期整改,并报安监站备案,对需要整改的事项由相关监管部门下达整改指令书,依法监督整改。对限期内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由相关监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和采取相关强制整治措施,并在全县曝光批评,向社会予以公布。县安委会要求,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辖区、系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持续改进,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二)安全生产事项定期报告工作机制。县安委对各乡镇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实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隐患整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新设立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月报告制度;对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重要工作事项实行季报告制度;对重大问题、安全事故或突发性事件随时报告。

根据相关事项的报告情况,县安委及时分析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三)安全生产督查督办工作机制。要求各乡镇政府、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实施监督,确保监管到位。对重要工作事项和乡政府、县安委安排落实的相关工作要及时处理,按时办结。

根据安全生产重要工作落实要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由县安委及其办公室分类提出,实行分级督办制。一般工作和日常监管由县安委及其办公室调度督办,必要时提请乡政府督查室督办;重点工作和问题提请分管县长调度督办,由乡政府督查室下达督办通知,乡政府督查室跟踪督促;由乡政府办公室下达督办通知,由县安委、监察局跟踪督促。促进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落实和突出问题的及时解决。

(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强制工作机制。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及时排查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每月组织检查不少于1次,车间每周不少于1次,班组每天不少于1次,工作岗位随时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报告、评估,制定整改方案,组织实施整改。

各乡镇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有关监管部门要按照监管职责,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依法责令立即排除或限期整改;对发现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照规定予以报告和实施监督管理;对企业整改隐患的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及时复查,对不按期整改或拒不整改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当事人,有关监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移交县人民法院依法实施强制执行;对阻碍行政执法、暴力抗法、拒不整改隐患影响公共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由公安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实施治安处罚;对不能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有关监管部门依法给予停产停业整顿或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供电部门根据执法部门的通知停止供电,经有关监管部门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供电;

按照法律规定需要暂扣或吊销有关证照的,由工商等发证机关依法暂扣或吊销其有关证照。

(五)安全生产奖惩激励工作机制。建立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重要工作事项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县安委会年终对各乡镇政府和县直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进行考核。按照年终考核得分,确定安全生产先进乡镇和县直监管部门。乡政府对先进乡镇和部门进行表彰,并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对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分别给予记“三等功”或相应物资等奖励;对达到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分别给予荣誉和物资奖励。

对当年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和县直监管部门,乡党委、乡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对连续二年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和部门,除通报批评外,乡党委、乡政府对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实行“诫勉”;对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和部门,乡党委、乡政府对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降职调整;对完不成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或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在全县具有较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实施“一票否决”,取消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监机构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切评先树优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单位领导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六)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要求发生重伤以

上和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安全事故,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报告安监、监察、公安部门和工会组织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并积极组织自救。有关部门和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乡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并立即组织救助。乡政府按照规定权限组织事故调查或配合调查。

事故调查组除依法按程序进行调查处理外,安监站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按照事故情节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公安部门要及时介入,按规定控制相关责任人员,根据事故情况,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及时追究刑事责任;及时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事故单位和个人财产或银行帐户;乡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配合负责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经批复后,由安监、监察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对事故以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并监督及时落实。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创新安全检查机制 篇七

相关立法以及研究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立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章规定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中涉及到了“举报”, 但只限于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对食品安全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以及不规范执法行为的举报, 并没有规定群众参与的举报政策。《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首次发布全国性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一、充分认识实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工作机制, 三、奖励资金来源和奖励标准, 四、明确有奖举报范围, 五、加强对有奖举报工作的组织领导。上海市发布的《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建立全覆盖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工作制度, 并明确规定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范围和条件, 提出统一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标准, 简化举报奖励金发放程序, 严格责任追究等建议。

有奖举报的流程

目前实行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主要由消费者、企业内部员工等主体参与, 举报人通过热线电话向举报中心反映情况, 说明举报对象、住址及其违法行为等。举报中心将通话进行录音, 并将相关信息转交食药监局。食药监局根据举报信息分析是否属于其执法范围, 如决定不受理该举报, 会将决定反馈给举报人, 如果举报人不满意相关决定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复议决定仍不满意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食药监局一旦受理举报, 会派出执法人员到现场核实情况, 如果情况属实, 会根据具体情况及现场证据做出处罚决定, 但如果情况无法核实, 执法人员也会将信息反馈给举报人, 举报人对决定不满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结案后, 执法人员会将举报信息、执法情况、相关证据等记录在案, 如果举报人愿意提供真实身份, 食药监局会根据具体情况发放奖金, 但举报人如果不愿意提供真实身份, 奖金将不予发放。企业不满行政处罚, 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对于复议结果仍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有奖举报制度运行现状

举报制度运行背景

近年来,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无法抑制食品造假、掺假行为的发生, 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 会逐渐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使劣质食品充斥整个市场, 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 食品安全话题难以避免的被再次提及, 来自食品行业的多位代表委员、主管部门负责人、食品行业专家及科技界人士, 就“中国食品安全形势如何面对‘新常态’”的主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讨论话题则围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保险、食品药品安全科普教育等热点展开, 有奖举报制度作为群众参与政府监管的新模式也受到一定关注。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现有研究

1. 有奖举报制度的主体

有奖举报制度主体包括: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政府。消费者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主体, 没有消费者的参与就无法谈及有将举报制度。消费者有举报的权利和义务, 也有享有举报信息受到保护的权利, 得到奖励的权利。生产者和经营者则是处于被动地位, 作为被举报的对象, 经营者、生产者有义务规范企业行为, 提供安全的食品, 也有义务接受调查。政府则是作为管理者出现, 有义务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维护市场秩序。与此同时, 也有权利展开调查。

2.各主体相关利益的阐述

从主观能动性上来说, 消费者最具积极性, 经营者和生产者则是消极抵抗。但其实这种观点有些太狭隘, 虽然短期来看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利益会会受到损失, 但长期来看对他们也是有利的。企业效应就是依靠消费者对其的信赖和偏好形成的, 如若每个消费者都参与了食品安全举报, 那么必定会了解哪些企业是“问题企业”, 这样一来好的企业会越来越好而“问题企业”怎面临被市场抛弃的局面。在此过程中, 政府起到了公布信息, 引导消费者真确行使权利, 净化不良市场的作用。不难看出, 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要让政府有效地利用内部资源就需要有统一的管理体系, 这就要改变以前分散式的食品监管制度。

对有奖举报制度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1. 食品安全举报制度所设奖金规定简单化, 举报后得不偿失而放弃举报

对于当前食品安全举报制度所存在的奖金规定简单化、举报后得不偿失而不进行举报的问题, 现有文献中提出的解决方法为:从民法上来说, 举报人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而私法之债的诉讼时效可以达到两年, 所以,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奖金的领取时间也应该延长。从维护举报者权益和政府工作效率两方面考虑, 建议奖金领取的时间定为1 年。

2. 举报者信息保护制度不完善, 力度不大

很多举报者面临打击报复的风险, 可以适当实行匿名领奖制度、匿名举报。在运行中, 举报人可以和工作人员预定举报的密码、举报处理结果、奖励领取方式等。

对于制度运行的民众反馈及反思

1. 民众反馈

目前民众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立法了解程度不高, 导致大家没有很强的维权意识,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社会宣传力度还不够, 致使普通民众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的救济途径不多, 难以真正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在目前不容乐观的安全形势下, 民众对于加大监管力度呼声很高, 较多民众认为目前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 无法对违法获利者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总体来看, 民众对于有奖举报制度都抱有较大期望, 也都希望可以通过配套措施建设让有奖举报制度落地, 真正让公民参与食品监管当中, 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环境。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实质上是公民具体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监督权, 实现公民民主监督的方式。核心价值, 就在于将政府监督和公民的民主监督有效结合起来, 创造了依靠群众参与、监督、表达的制度机制, 从而有效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对于民众反馈意见的反思

人民群众是食品问题的直接受害者, 所以他们愿意积极打击食品违法行为, 同时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较为便利的行为。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 难免会有人发现一些非法生产、加工问题食品的情况, 倘若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度层面提供反映问题的平台, 就能持续得到各种有效的信息, 进而采取一种相对主动、快捷的行动方式打击食品违法。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总体上来说是一种遏制食品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相对于职能部门质量抽查等其它信息获取渠道而言, 它不仅能开辟一种相对低成本的信息获取渠道, 而且能增强职能部门的执法能力。

有奖举报制度还可以对食品非法生产、销售企业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增加其违法成本。而且, 由于一直存在着一种被举报的可能和风险, 那些非法生产者就不得不增加各种“防御性”支出, 而这种“防御性”支出在量上如果大到一定程度, 使违法者不能因违法行为而有利可图, 那么这种违法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遭受多次处罚后, 使其因违法行为成本过高, 逼迫企业回归良性竞争的轨道上,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吸引顾客, 而不是单纯的压低生产成本。

救济方式

从总体情况来看, 目前上海市实行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受到了重视, 但在配套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 难以真正落实该制度。职能部门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宣传, 加快跨行政区划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加大对举报人身份信息的保密制度建设。

首先,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牵涉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 还需要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作为监管部门, 食品药品监管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宣传有奖举报制度, 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一制度, 参与其中。客观来说, 由于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限制, 再加上非法食品生产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和隐蔽性, 食品卫生监督等政府职能部门几乎不可能完全及时地发现和查处所有不法行为, 如果可以充分有效发动普通民众参与监管, 不仅可以提高效率, 还可增强公民的公民意识, 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 责任意识淡薄, 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仍需加强。

其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经营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市县或者一个省份, 民众的流动性也在加快, 如果监管方式仍然局限于行政区划, 则会使很多人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我们不仅需要在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把控好, 还需要在食品流通过程中掌握安全信息, 而这些信心如果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就难以从源头上进行监管, 对于执法力量有限的职能部门来说加强各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

最后, 加快对举报人的保密制度建设。对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 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等的人员, 以及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举报人员, 应适当提高奖励额度。同时, 应严格执行举报保密制度, 严惩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对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以及伪造举报材料骗取或者冒领奖金的, 要追究相应法律责任。通过地方法规建设, 进一步落实有奖举报制度, 避免让举报人遭受报复。这不仅仅需要在部门规章层面进行规定, 还需要在国家立法层面加快人大立法进度, 尽快制定出台《保密法》, 切实保障举报人利益, 同时明确行政机关的保密责任。如果执法机关不能承担起窃密的责任, 难以使举报人真正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公众利益。

救济方式

1.加大有奖举报热线宣传力度

举报热线12331 的“知名度”不够高, 电话举报热线不像110、120、119 那样广为人知。为了加深公民对举报热线的记忆与熟悉程度, 笔者认为可把每年的3 月31 号设为有奖举报全日。在3 月31 号展开全国性的有奖举报宣传活动, 今年有个别城市也进行了宣传日活动, 但是这样的范围还不够广, 力度不够大。我们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使得331 有奖举报日像315消费者保护日一样广为人知, 并且让广大民众参与到宣传中。

2. 加快有奖举报热线解决问题的速度

从举报接到举报到有信息反馈至少需要2-3 天的时间。对于时间上的滞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 我国现行的是小政府, 大群众的政治理念。就是尽可能的限制各个部门工作人的数量, 而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政府管理。这样一来, 个人承担的工作量将会加大, 很难在短期内解决案件。 (2) 有将举报制度整个流程处于刚刚起步发展阶段, 由于没有实践证明哪个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员, 那个环节可以适当的减少人员, 所以存在内部工作人员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这就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造成行政资源短缺的假象。

由于该问题是需政府在工作实践中慢慢调整完善的, 所以笔者认为时间滞后性并不是出现的很大问题, 而是必经阶段, 也有待以后更多的研究者提出更好的行政框架。

3. 消除有奖举报的误区

举报误区是指:举报者以为举报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但当自己无法提供证明时就会放弃举报。但就上海市有奖举报而言, 实际上, 举报者不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在举报的时候只需要填写相关信息, 政府工作人员 (此处指食药局) 将会进行实地考察。

4.加快建设全国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经营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市县或者一个省份, 民众的流动性也在加快, 如果监管方式仍然局限于行政区划, 则会使很多人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由于行政主权原则, 各地方政府不可能跨省监管。这使得当前很多消费者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也使得有奖举报受到一定的限制。加快建设全国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会解决此类问题。不仅需要在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把控好安全, 还需要在食品流通过程中掌握安全信息, 而这些信心如果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就难以从源头上进行监管, 对于执法力量有限的职能部门来说加强各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政府间的交流可以将食品运营环节一一联系起来形成:原材料——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的体系追踪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假如一种食品的原材料在杭州, 生产加工厂在苏州, 而在上海销售。一个北京游客来上海买了该类食品, 回到北京发现有食品安全问题投诉举报的时候如何进行?按照现有模式, 该消费者如果向北京有奖举报热线举报, 北京有关部门会以“该案件属异地, 无管辖权”拒绝受理, 如此这般消费者很难再去找其他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如果建立了全国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该消费者就可以很便利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北京无权拒绝受理, 而是立马联系各个环节的地方政府, 交接工作, 这很大程度的维护了消费者权利。该模式最大的创新是把各个环节涉及到的地方与人联系起来, 只要你属于其中任一一环节你就可以依据此维护自身利益。但该模式的设想也存在相应问题。比如行政资源的不足, 地方政府合作难以平衡各自利益等。

5.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 开通多渠道举报形式

就目前有奖举报的现状来看电话热线有奖举报比较‘火热’, 也是最为常用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太单一, 也不易问题的系统归纳。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 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微信等社交平台, 都能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建议各地政府推行微信举报平台。其一, 微信举报给举报者提供了便捷的举报平台, 举报者可以随时关注案件处理动态, 并能在朋友圈传播引起广大人群的关注。这一切无形中就产生了对违法行为的威慑作用, 也起到了宣传推广作用。其二, 政府可以随时在微信平台公布一些最新查处的案件, 还可以随时公布一些商家的信用信息和如何维权, 如何辨别真假物品等相关法律信息。让公民在饭后茶语的娱乐休闲时间里, 掌握一些维权知识和了解政府动态。这也是透明化政府与小政府大群众最好的体现, 这种互动模式可以让行政走入民间, 让公民成为真正的政府管理者。其三、微信随时公布的相关动态流传速度快, 覆盖面广。对于违法者来说起来到了警示作用。

规范邮件举报模式。邮件举报虽然便捷程度不如电话或微信, 但是邮件举报可以让消费者充分的描述违法行为, 提供相关信息与证据。邮件举报也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分类处理案件, 搜集证据, 留存档案, 反馈信息。

提供短信举报平台。有些人或许不怎么用微信, 有些情况不方便电话举报那么短信举报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6.建立吹哨人保密制度尤其是内部举报人员保密制

“吹哨人”原意指的是见到违法行为就吹哨的人, 后来引申为“内部举报人”, 是指代表政府起诉任何收到或使用政府资金并从中获利的合约人和其他实体的欺诈行为的个人。

对于举报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举报人, 应当提高奖励额度, 同时应严格执行举报制度的保密, 严厉惩罚对吹哨人 (即举报人) 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通过地方法规建设, 进一步落实有奖举报制度, 避免让举报人遭受报复。

8.创新安全检查机制 篇八

摘要:文章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构筑创新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安全与文明同行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等三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管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国务院明确提出2016年开始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对外发布《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高校校园安全则承担着为建设一流大学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构筑创新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工作不可滞后。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营造安定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构建安定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

1.1 明确目标定位,统一工作思想

安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进步的重要前提,是保障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的首要条件。构建安定有序、秩序井然、融洽祥和、职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大学环境,必须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大学这一战略任务的总体要求,转变在高校只有教学和科研出效益而保卫工作只是负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安全也是效益,稳定也是政绩”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观念是首位的。

1.2 加强政治引导,建设理论载体

首先,高校领导应始终把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学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做到“有灵活学习方式、有周密学习计划、有相对固定学习时间、有单独学习记录、有准备充分中心发言、有严格的考核考勤”。其次,要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开展富有时代特征的活动。例如,建党周年纪念日,红军长征胜利周年纪念日系列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遵守党章,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等。同时,树立师德教育的典型,积极挖掘身边楷模的先进事迹,通过宣传激励和教育他人。例如,在 “五四”青年节、“七一”、教师节表彰一大批教师、学生先进典型,不仅在师生中弘扬社会正气,而且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1.3 规范制度管理,搭建思政平台

制度是工作的依据,没有良好的制度作基础,会使得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抓好各项防范工作,杜绝各类事件隐患,消除各种事故苗头,是建设“平安校园”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要重视制度建设,一旦形成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转移到学生宿舍区,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校园文化进公寓、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公寓等举措,在学生宿舍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宿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基础文明的重要场所。

对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要耐心帮教,开展心理辅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健康的人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可采取在校园网上建立思政网、心理咨询网等。

2 坚持安全与文明同行的发展道路,奠定和谐稳定、高雅纯朴的文化基础

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都是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有机结合。

2.1 实行民主管理,推进政治文明

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团代会、学代会制度。为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教职工代表审议行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讨论决定重大改革方案。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重视民主党派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民主党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年召开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

通报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听取他们意见;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民主党派在思想、组织、参政议政等方面得以健康发展。

2.2 开展合作共建,推动精神文明

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自1987年始与武警南通市消防支队结成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双方坚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致力于“共学雷锋、共树新风、共建精神文明”,优势互补、互办实事,取得了令人鼓舞又催人奋进的成绩,为南通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中宣部、总政治部颁发的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多年来,共建双方都把共建工作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使之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

军民合作共建要坚持“敞开校门,请进来,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开放校园文化。请社区代表和单位职工代表来校参观图书室、实验室、微机房;参加班级主题活动和学生座谈,感受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使他们在对学校的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中得到教育和熏陶。所谓“走出去”,就是传播精神文明。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内各类活动,把精神文明传播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南通开发区中兴街道富民社区自2011年起开展合作共建,成效显著。

2.3 加强党风建设,培养廉政文化

广泛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反腐形势教育,唱廉政歌曲,评勤政好干部,参观党风廉政展览,写廉政承诺,办廉政教育橱窗,真正使党风廉政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头脑。通过建立完善的责任网络和科学的考核制度,努力构筑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

2.4 打造特色文化,营造高雅氛围

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打造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五四”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给广大同学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成为广大青年自己的节日。比如:组织开展了“高雅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主题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各种主题的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走廊上学生们的书画作品、名人警句、法治画报等教育软环境的建设,使师生处处感受到良好的文化、法治氛围的熏陶。

3 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构建适应发展、促进发展的工作模式

由于各高校近年来高速发展,办学环境等因素的急剧变化,校园安全工作的对象、环境、内容及要求等诸多要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客观现实要求高校校园安全工作不仅要有创新观念,而且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创立新的管理机制。

3.1 建立与学校管理体制结构相适应的党委领导下的一校多制安全工作管理模式

(1)对学校的经济实体或实行承包制的创收单位采取承包合同制管理。将安全工作有关要求、考核标准、奖惩措施一并写入承包合同,按承包合同规定进行考核和奖惩。(2)对学生公寓等物业管理部门或单位实行契约制管理。

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校方(部门)与物业管理方等有关责任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学校应采取“主动介入”的方式加强对物业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3)对于校园公共场所、要害部位和无具体责任单位的区域,由保卫部门直接负责管理。(4)对各院系、部门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的原则,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保卫部门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对全校(包括承包单位在内)的安全保卫工作负有指导、检查督促、考核等职能管理责任。(5)对于跨地区的各校区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即在宏观上实行学校统一领导指挥、统一管理制度、统一部署要求、统一考核奖惩标准;在微观上则实行以块为主,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2 改变过去综治工作年终一次性考核的单一考核方式,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

年终一次性考核由于掌握的情况有限,评价难以客观公正,因而往往易留于形式而影响基层工作积极性。为此,在考核时间上应采取按月考核、学期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在校园网上征求考核意见、问卷调查、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等进行民意测评与保卫部门平时考核、被考核单位自评和学校组织年终考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对全校各基层单位的综治工作尽可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鞭策先进促进后进。

3.3 构建安全预警机制,制定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

要建立信息工作组织,完善情报信息收集、报告制度,构建覆盖全校的立体信息工作网络,组建各个层面的信息员队伍,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要求,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预测、预防和矛盾化解工作,制定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预案。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需要更加重视信息工作,做出准确的预警,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3.4 建立安全监督指导及激励机制。严格的监督指导机制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环节

建立多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机制:如经常开展校内安全检查,建立安全事故通报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等。对职能部门、院系、直属附属单位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签订年度责任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安全保卫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作用。对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未发生安全突发性事件,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安全工作不力,疏于防范以至突发安全事件影响较大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

综上所述,在探索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道路中,构筑创新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是势在必行的,但它是一项覆盖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才能夯实平安校园建设基础,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稳定有序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李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实践与启示[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80页.

[2]杨江;王华彪.坚持以人为本抓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J].职业时空,2009年:第173页.

[3]马士龙.构筑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创建平安校园[J].时代人物,2007—12:第92页.

[4]王耀辉;刘天荣.论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第2期:53页.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校园安全管理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与疏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880041);

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共青团干部“提-促-学-带”四位一体培养机制研究”;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常态下高等院校共青团干部提-促-学培养机制研究”2015年立项课题;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新常态下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RS-2015-1031);

上一篇:感悟人生十大经典下一篇:国家公派研究生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