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记散文

2024-10-09

日本游记散文(精选7篇)

1.日本游记散文 篇一

一说到日本的温泉,喜欢看动漫的宅男宅女们想必两眼顿时闪烁出皎洁的光忙。随即自动脑补:烟雾弥漫的山中温泉,日式庭院的独特园林,男生明明进的是蓝色门帘的男汤,泡得正舒适爽朗,俩女生嬉笑着走进来,真是福利啊!嬉笑中的女生一扭头忽然发现池中的男生,尖声叫到“亚美蝶”接着一个木屐飞身过来。男生倒池的刹那恍惚中看见女生身后不知什么时候被谁换成了红色的门帘……

这是再常见不过的一幕,几乎所有的校园动漫都会大加渲染温泉这一集。至于重口味的程度,根据各人闷骚、腹黑分成不同的等级。当然,我属于初级(偷笑中…)。

不用多说,来日本的头一天晚上,我便做了个温泉的梦。这都要怪朋友在为我送行的那天晚上,大加渲染温泉这个项目——告诉我九十年代她妈因公事到日本出差,发现日本的温泉只有混浴。害得我一晚上都在梦里一丝不挂的四处逃避,滑倒不说,男生们都穿着衣服真是极大的不公平!结果就是起床的时候身心憔悴,疲惫不堪地拖着行李箱去了机场。你说,我朋友是不是害人不浅?!

其实,日本的温泉男女分的很清楚,每个温泉旅馆都会配有舒适的和服让你穿脱方便。另外提一句~蓝色的门帘上面写着“男汤”,红色的门帘上面写着“女汤”,毫无例外。只有少数的温泉还留有混浴,但是如果你想艳遇的话我劝你还是放弃,否则当作为男士的你心跳加速地跑进去后发现几个五六十岁的妈妈桑全都对你大眼瞪小眼,也不知道这是她们的福利呢还是你的。

日本的温泉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从北到南约有2600多座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质量还很高。日本温泉有“三汤”一说,日本人喜欢晚餐前、睡前、早上起床后各入浴一次——“先用木勺舀水浇头,约5-20瓢,入浴泡汤3分钟,起身休息,如此反复。”

酒店都有日本浴衣提供,按正确穿法也不复杂,穿浴衣一定要左襟在上,如果穿反了则会被误解为家中有丧事。据说这种穿法是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认为“披发左衽”为蛮夷之邦,日本人承袭这种思想,穿浴衣或者和服一定要将衣领的方向在自己的右手边。

我这辈子的温泉初体验是在日本三重县的伊藤山间豪华温泉宾馆完成,说来惭愧,很多初体验我都是在国外完成的,国内的我只是一个一心学习的学生,一出国,大胆开朗的双重性格便暴露无遗。所以呢,对于国内温泉,我并没有什么对比间的感受。然而,日本的温泉给我感觉更像是例行一件大事,每一个步骤分得一清二楚。

首先,你得换上酒店特意为你准备的浴衣。其次,你拿着雪白的毛巾踏着木屐噔噔噔来到泡汤的地方,上了榻榻米就把鞋子放到储存柜或旁边木质鞋架上。里面的房间铺的是用竹子扎成方方正正的瓷砖大小的地板,以便吸水易干。地板平面被磨得平滑无暇,根本不用担心扎不扎脚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要脱掉浴衣,把它们和毛巾整整齐齐迭放在隔间的储藏柜或是竹篮里,一丝不挂地拉门准备进去了。日本的温泉是禁止毛巾、泳衣等任何物品进入池内的。第一间是室内温泉,里面一排给你坐着洗干净身体的莲蓬头,每个人墙上一面大镜子,酒店会在每一面镜子下面精心放上洗发水、护发素、沐浴液,好让你对着镜子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这才可以开始泡汤。接着是室外温泉,日本的室外天然温泉大部分都在山林间,分为室外露天温泉和屋顶露天温泉。一般的水温都会比室内凉一些,但是要的就是感觉和意境。你可以看着旁边的小桥流水假山兰亭,也可以仰望着深邃的天空数星星,运气好还可以面朝大海听着澎湃的潮起潮落。微风会把你吹得半醉半醒,自然与生活通过这种形式别样的组合在一起,让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将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给大自然,唤醒你体内上万年前原始的觉醒。

也难怪每年日本有大约1.1亿人使用温泉,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我们旅行者来说,这何尝不是生命中一种最奢华的体验。

每到深夜人静,总是呢喃倾诉最好的时刻。随着窗外凉风拂过,繁华的街道悄然落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深夜随笔心情散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2.日本游记散文 篇二

1924~1925年, 鲁迅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著作的文艺理论《苦闷的象征》和随笔集《出了象牙之塔》, 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达到了高潮。厨川白村认为, 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底, 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文艺是苦闷的象征, 苦闷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出了象牙之塔》中厨川白村指责了国民的妥协、虚假、小气、自大、保守等世态, 痛陈本国没有独创的文明和卓绝的人物。而这一时期适逢鲁迅、周作人人生最仿徨、苦闷的阶段。鲁迅遭受了兄弟失和、大病、被革职、打官司……与许广平恋爱又饱受非议。周作人避祸日本友人家中, 有家不能归, 况几年来一直与长兄形如参商。心里身外, 障碍交困。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产生了共鸣呢?

首先, 是对个性表现的充分重视。厨川白村这样诠释创作:“在里面烧着的生命的力成为个性而发挥出来的时候, 其间就有着真的创造创作的生活。所以也就可以说, 自己生命的表现, 也就是个性的表现, 个性的表现, 便是创造的生活了罢。”“在Essay, 比什么都紧要的要件, 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个人底人格的色彩, 浓厚地表现出来。”他极力主张宏扬、表现个性, 只有这样才能成其为文艺上的创作。这与鲁迅推崇的“尊个性而张精神”的主张和周作人“言志的散文是个人文学之尖端”的观点甚为相合。张扬个性、抒写自我成为鲁迅、周作人进行文学创作努力的方向。

其次, 是散文创作中从容潇洒、随感漫议、轻松自由、任意而谈的闲话氛围的营造。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中谈到现代散文时, 有一段诗意的叙述:

“如果是冬天, 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 倘在夏天, 则披浴衣, 吸苦茗, 随随便便, 和好友任心闲话, 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 就是Essay。兴之所至, 也说些以不至于头痛为度的道理罢。也有冷嘲, 也有警句罢。既有humor (滑稽) , 也有pathos (感愤) 所谈的题目, 天下国家的大事不待言, 还有市井的琐事, 书籍的批评, 相识者的消息, 以及自己的过去的追怀, 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 而托于即兴之笔者, 是这一类的文章。”他们的散文如同老友对坐, 任心闲话中神游一番, 题材之广, 范围之大, 无不可谈。在亲切自然、和谐放松的氛围里, 与读者平等交流, 兴之所至, 文之所从。

再次, 他们自我心灵的对语与任心闲谈相对时, 创作又充满了紧张感和沉重感。这又与厨川白村文艺创作是苦闷的梦或象征相契合。厨川白村突破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局限, 将生命力扩展为整个生命的冲动, 强调社会性因素的影响进而认为文艺是人的生命力遭受压抑之后所生苦闷情绪的象征性表达。社会的动荡不安, 严峻的现实斗争, 使二周倍感失望进而怀疑自我价值意义, 陷入思想危机。他们的创作, 缘于寂寞苦闷、自我安慰、自我认同的需要。纷繁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散文, 鲁迅《野草》中有7篇直接以“我梦见自己”开头, 用“梦”的形式演奏自己在幽冥花园里的狂想曲;周作人则把自己的作文当做一个聊以自娱的如意好梦, 明知是梦却依然盼望在梦境中多流连。创作变成了他们内心的渴望、情感的诉求, 只能将生之痛苦、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自我欲求转移到文字中去。他们的散文以其包容性、开放性和灵活自由的特色担此重任, 成为周氏兄弟苦闷的象征。

面对心灵的苦闷, 周氏兄弟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鲁迅走出了象牙之塔, 以出击来痛快淋漓地宣泄苦闷, 他向往的是在风沙磨砺的大悲痛中体味生命飞扬的极致, “是站在沙漠上, 看看飞沙走石, 乐则大笑, 悲则大叫, 愤则大骂, 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 头破血流, 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周作人则开辟了“自己的园地”, 在江村小屋里, 靠着玻璃窗, 烘着白炭火钵, 喝清茶, 同友人谈闲话。苦闷于他而言, 在闲谈中慢慢消释。在审美的意义上, 周作人选择了和谐的优美, 鲁迅选择了崇高的壮美。

摘要:鲁迅、周作人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以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文艺论著《苦闷的象征》为一个原点, 挖掘其对于鲁迅、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殊意义。

3.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 篇三

这些为侵略中国而来华“侦探”的人以当时日本中坚一代的思维方式看遍中国,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国家曾经出现过被誉为世界三圣之一的伟人,曾建筑过长达万里的长城,曾出现过无数位英雄和诗人,但对于这些,现在的人们已毫不在意,只是沉醉在美酒和鸦片的香味中悠悠沉睡”。他们带回国的信息令日本信心十足肆无忌惮地攻打这个“虚弱”的国家。这些人身负军事和外交重任,笔下的游记明显露出日本政府对他国的野心,如《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说是游记,实际上是1874-1876年间日本人曾根俊虎来中国大陆刺探军事情报的一部实地“勘探记”。常出现“若与清国交战,攻占盛京时可先取此北陵”之类的句子。曾根俊虎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每到一处均详细记载该地的风土人情,城池大小、山川形势等。这部“勘探记”对于后来日本侵略中国的军事价值可想而知。

至此可说,对曾根俊虎及以其为代表的旅华日本人的心志,我们已略窥其奥。那么,再去读他们数十百年前写的中国游记,有何益,又有何趣?

益与趣决不嫌少。譬如,曾根俊虎撰《北中国纪行》,将之作为军事情报来读固然味同嚼蜡,但是文字却成为了解清代各地状况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不妨将之看做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社会的风情画——书中所述住店行路的情形,官场往来的仪节,时人交际的风俗,实在是历历如绘;而其书记载各地物价、气温及地形图,稍作整理,也不失为可贵的史料。因此,虽其人已矣,世界大变,他的书终有一读的价值。

此外,“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是一套丛书,第一批面世的几册,除了曾根之书,还有小林爱雄、夏目漱石、中野孤山,芥川龙之介、竹添进一郎等。比如中野孤山写了1913年从上海溯扬子江而上,穿越三峡,深入四川腹地,直至昆仑山麓,对沿途的逐一考察。对城市、小镇乃至山川,都详细记载其历史沿革,地理形势,物产、人情风俗等。因为它所记录的一些景象或情况,因历史变迁(如三峡水库的建成),在这些地区已经难得一见。这为我们研究长江流域人文景观和自然地理提供了宝贵资料。

日本近代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1921年3月至7月前来中国游览,先后游历了上海,南京、九江,长沙、洛阳、天津、北京等地。《中国游记》就是这次旅行的记录。该书不仅涉及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而且对风景名胜、戏剧、风俗,甚至对其时中日局势都有详细的描写。在此旅行中,他拜见了章炳麟、郑孝胥、李汉俊、辜鸿铭、胡适等知名人士,并留下了谈话记录,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

竹添进一郎撰《栈云峡雨日记》,摹山范水,涉笔成趣,不容轻易错过。《栈云峡雨日记》一书记录了竹添进一郎一行三人1876年5月2日从北京出发,经河北、河南进入关中,横跨秦岭栈道进入四川,顺流下长江,过三峡,8月21日抵上海的旅程。这部游记,有日记有诗作,有实录有感发,诗文并茂,生动优美,有评论认为,“简直可以跟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吴船录》媲美”。

4.日本东京游记作文 篇四

镜头一:快乐的“米粒族”

在这次旅行中,我认识了一批新朋友,还荣幸地被选为“米粒族”成员之一。“米粒族”这个大家庭是由旅游团的小朋友组成的。我是“米粒族”中的大米,其他成员是:小米、紫米、小米粒……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我和小米是因为要同去厕所才最先认识的,哈哈!紫米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熟识的,至于小米粒嘛,她是一个小不点儿,总缠着和我们玩,我们无可奈何地接纳了她。在异地他乡,“米粒族”的小朋友个个热情、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就像一个温馨、快乐的大家庭。大家一起商量玩什么内容的游戏,有什么美味大家一起分享,谁遇到不愉快的事大家逗他开心……我爱“米粒族”。

镜头二:榻榻米“宫殿”

我们入住的洒店是日式特色的榻榻米房间。打开房间大门,里面是一扇推拉门,我慢慢拉开门立刻被惊呆了,哇!里面就是我想象中的榻榻米宫殿。只见榻榻米的左侧是铺好的被褥,右侧是衣柜和一排小柜子,再往里摆放着一张方桌,上面放着讲究的茶具。阳台和房间也有一道日式特点的推拉门,阳台上放置着休闲放松的桌椅,落地窗宽敞明亮。我激动不已在榻榻米上连翻了几个跟头,像条小泥鳅似的“哧溜”一下钻进了被窝里,又钻出来,蹦蹦跳跳兴奋无比。晚上,我和小米组织了一个庆祝活动,我们俩穿上日式和服,一会唱歌、一会跳舞,一会又练起了武术,疯狂拍照。我们俩还当起了服务员,给两位妈妈沏茶,递点心,忙忙碌碌服务了一晚上,真是太有趣了!榻榻米是我们的乐园。

镜头三:登富士山

今天,我们旅游团去登著名的富士山。富士山的山路特别有趣,车子上下山时,走过的山路会响起乐曲声,上山时奏的是“欢迎曲”,下山时奏的是“欢送曲”。导游介绍说,这两段山路是经过了特别处理的,当山路和大客车摩擦时就会发出音乐声,这真是太奇妙了!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终于登上了海拔6776千米的富士山五合目。山上云雾缭绕,和山下温差比较大,感觉有点冷。我迅速从妈妈包里掏出夹克穿上。嘻嘻!多亏我有先见之明。云雾裹住了富士山,好像为富士山披上了一件薄纱。站在富士山上放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一会儿,云雾慢慢遮盖了富士山的半边脸。我赶紧让妈妈拿出照相机,“咔嚓!咔嚓!”把我和富士山在一起的美好时刻抓拍了下来。我还在山上精心挑选了两张印有富士山的明信片,寄给了远方的姥姥和爸爸。

镜头四:游迪士尼乐园

东京迪士尼乐园是世界上最大的迪士尼乐园。走进大门,我仿佛来到了童话世界。灰姑娘城堡、怪兽电力公司、小熊维尼蜜罐……哈哈!都是我喜欢的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每个游戏前都排满了人,虽然天气非常热,但大家的热情不减,执着地排队等待着。我连玩了“森林历险”、“小人国”等游戏,可我最喜欢玩的.当属小熊维尼游戏了,为了玩这个游戏,我整整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这个游戏馆整体是一本《小熊维尼》书,书上有图画和故事内容。馆里摆满了立体的一页页的故事,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我和妈妈乘坐在蜜罐直通车来到了维尼的世界。这是一个卡通天堂,跳跳虎在我们眼前蹦蹦跳跳的,我们的坐的车也随着上下跳动。接着我们来到了维尼的星空世界,车子来回旋转,小熊维尼神秘的忽隐忽现,其他小动物也穿梭在花草中,感觉像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最后我们来到了充满蜂蜜香甜味道的蜜罐世界,此时憨态可掬的维尼正躺在蜂蜜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着它的美味点心——蜂蜜,我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虽然排这个游戏的时间很长,但我和妈妈都认为很值得,因为乐趣无穷啊!

5.日本游记作文 篇五

到东京的第一天,我们前往了浅草寺。浅草寺门口有一个非常大的红灯笼,上面写着大大的“雷门”二字,旁边是圆睁怒目的风神和雷神。穿过热闹的仲见世商店街,就来到浅草寺的山门。特别有趣的是,山门背后有两个特别大的草鞋,估计只有神灵才有这么大的脚。临近山门的一个角落有非常多的抽屉,原来是抽签的地方。因为好奇,我也抽了一个,打开竹签数字所对应的抽屉,居然抽到了一张“吉”签。妈妈很高兴,说签文的意思是我会遇到特别好的,学习也会有很大进步。

除了浅草寺,明治神宫也很有名。不过因为去年去过京都,我并不觉得这个神庙特别漂亮,哪怕它的鸟居十分壮观。不过在明治神宫我们幸运地看到了日本的传统婚礼。新娘穿着纯白的和服,带着白色的帽子,缓缓地走在队伍的前面。后面是新人的亲友,大部分都穿着漂亮的和服。我在一边拍了很多照片,惊叹日本和中国的婚礼有太多的不同。我们中国人的婚礼喜欢红色,喜欢喜庆,日本人的婚礼就显得安静许多。

到了东京,一般都要慕名去观赏富士山。从东京开车约两个小时,司机突然和我们说,富士山就在前面。我抬头找了半天,才发现一座纯白的山矗立在眼前。和以前看到的宣传画不同,的富士山是纯白色的,孤独但却坚定地树立在地平线上,群山仿佛都被它震慑,不敢靠近它。山腰浮着一道云彩,使得整座山若隐若现,充满神秘感。司机连声说我们运气好,说富士山需要有缘才能看见,有时晴空万里,但山头的云雾仍然会遮住山顶,无缘看见神山仙姿。可惜富士山并不适合攀登,我们游览了河口湖和浅间神社之后也就打道回府。

日本是动漫之国,而秋叶原就是宅腐文化的聚集地。我不是很懂妈妈所说的日本宅男文化,但是我特别喜欢扭蛋,因此走了很多路来到秋叶原的扭蛋会馆。我非常幸运地扭到了限量版的玩具,整个旅途都爱不释手。我还去了台场的乐高中心等市内游乐园玩。在乐高中心我设计了一辆汽车,通过了两个坡度的测试,工作人员都向我竖起大拇指。

6.日本游记作文 篇六

五彩缤纷、热闹非凡的迪士尼乐园,是孩子们的梦想城堡。华丽的花车游行精采绝伦,帅气又美丽的舞群,震撼我的心,令人回味无穷;充满欢笑声及尖叫声的游乐设施,更是让人即使排队排二个小时也不想错过的据点,可怕的鬼屋、惊险刺激的云霄飞车、可爱的小布偶、好玩有趣的赛车,让我玩得不亦乐乎。

我也喜欢日本的美食,那精緻的点心、料好实在的章鱼烧、酥脆可口的炸虾以及令人食指大动的龙虾大餐,令人难忘的好滋味,让我现在回想起来还会口水直流呢!

整齐的街道、翠绿的草木、奼紫嫣红的花朵,以及和蔼可亲的人群,深深吸引着我,令我讶异的是,水龙头的水竟可以生饮!日本的一景一物的确与众不同

7.文言文阅读—游记散文 篇七

明·徐宏祖

丁丑(公元1637年)正月十七日。晨餐后,仍由新庵北下龙头岭,共五里,由旧路至络丝潭下。

先是,余按《志》有“秦人三洞,而上洞惟石门不可入”之文,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无从觅所谓上洞者。土人曰:“络丝潭北有上清潭,其门甚隘,水由中出,人不能入,入即有奇胜。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伏藏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余闻之,益喜甚。既过络丝潭,不渡涧,即傍西麓下。盖渡涧为东麓,云阳之西也,枣核故道;不渡涧为西麓,大岭、洪碧之东也。

北半里,遇樵者,引至上清潭。其洞即在路之下、涧之上,门东向,夹如合掌。水由洞出,有二派:自洞后者,汇而不流;由洞左者,乃洞南旁窦,其出甚急。既逾洞左急流,即当伏水而入。导者止供炬爇火,无肯为前驱者。余乃解衣伏水,蛇行以进。石隙既低而复隘,且水没其大半,必身伏水中,手擎火炬,平出水上,乃得入。西入二丈,隙始高裂丈余,南北横裂者亦三丈余,然俱无入处。惟直西一窦,阔尺五,高二尺,而水没其中者亦尺五,隙之余水面者,五寸而已。计匍匐水中,必口鼻俱濡水,且以炬探之,贴隙顶而入,犹半为水渍。时顾仆守衣外洞,若泅水入,谁为递炬者?身可由水,炬岂能由水耶?况秦人洞水,余亦曾没膝浸服,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而洞当风口,飕飕弥甚。风与水交逼,而火复为阻,遂舍之出。出洞,披衣犹觉周身起粟,乃爇火洞门。久之,复循西麓随水北行,已在枣橡岭之西矣。 (选自《楚游日记》)

1.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由洞出,有二派 派:通“脉”,支流

B. 遇樵者,引至上清潭 引:带领、引导

C. 余乃解衣伏水,蛇行以进 蛇:一种爬行动物

D. 久之,复循西麓随水北行 循:顺着、沿着

2.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俱以沛公言报项王

B. 余闻之,益喜甚/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 贴隙顶而入,犹半为水渍/若无罪而就死地

D. 俱温然不觉其寒/苏子愀然

3. 下列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是一个注重实地考察的游记作家,尚且会被《志》所“误导”,可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完全依赖书本知识。

B. 作者听了当地土著居民关于“神龙蛰伏藏处”的话后,“益喜甚”,充分表现了作者希望能见到“神龙”的强烈愿望。

C. 作者在上清潭的洞里“解衣伏水,蛇行以进”,形象地说明了作者为探奇揽胜而亲身实践的精神,也从侧面启示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游之乐”。

D. 本文短小精悍,记游清晰,不仅在写法上注重详略得当,而且善用对比,如通过“我”和“导者”、“仆”人的对比,反衬“我”注重亲身实践、甘冒风险以求得“游之乐”的精神。

4. 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伏藏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

②既逾洞左急流,即当伏水而入。

③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

5.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水 由 洞 出 有 二 派 自 洞 后 者 汇 而 不 流 由 洞 左 者 乃 洞 南 旁 窦 其 出 甚 急

6. 文章写“土人”“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和“导者”“无肯为前驱者”的用意何在?

上一篇:雷锋事迹读后感下一篇:返乡创业,回报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