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南卫视崛起原因论文

2024-11-27

浅析湖南卫视崛起原因论文(精选8篇)

1.浅析湖南卫视崛起原因论文 篇一

“末流”985湖南大学何时强势崛起!

长沙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宋的岳麓书院静立于此。铭刻于此的,是几个朝代的文化与思潮变迁汹涌淌过的痕迹。千年的文脉绵延不绝,曾经灿若繁星的岳麓书院一路延续,直至今日的湖南大学。然而,每次在贴吧、论坛讨论到湖南大学的时候网友总会冠于“末流”985之称。底蕴 | 惟楚有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的大门上,悬挂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幅名闻遐迩的对联,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蔡锷、唐才常、蔡和森、何叔衡、邓中夏、陈天华等名闻天下之士皆出于此。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尾峰的岳麓山东侧,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时任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位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不远千里到访岳麓书院,与主教张栻讨论《中庸》之义,盛况空前,史称“朱张会讲”。此次会讲开启了书院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极大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在随后的几个世纪,岳麓书院虽饱受战乱,但覆灭之后,却是更加强盛的兴起,弦歌不绝,笔耕不辍。难得的是,尽管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岳麓书院确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并于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岳麓书院千年的历史积淀也成就了今日湖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合并 | 院校调整遗憾错失湘雅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定名,并于1937年成为当时全国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原综合性的湖南大学被调整拆分,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然而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湖南省教委不同意湖南大学与湖南医科大学合并,导致错失了湘雅医学院。为什么当年的湘雅医学院没有给湖大?据当时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湖南省教育厅听取了省内拟进行改

革工作的高校的汇报方案:当时的焦点几方:湖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以及中南林学院都提出了初步的方案。当

时的意见是以湖南大学为主体,把卫生部的湖南医科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并入湖南大学,组建新的湖南大学,使之成为真正文理综合的大学,作为省内第一扶持对象

和省部共建的学校。另外,把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长沙铁道职业专修学校合并作为湖南的工科老大,将使湖南的高等 教育实现类似北大、清华;复旦和上交类似的格局。这个方案首先在湖大的党委会上就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当时还是校长的俞汝勤和当时的党委

书记刘光栋首先反对,原因是觉得合并医学院校会改变湖南大学的学科结构,同时由于医学学科和农林学学科范围已经超出了所预定的综合大学的框架,所以不赞成

合并湖南医科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而湖医方面的态度是最希望和湖大合并,但保留意见。尽管湖大的这次党委会上,许多的院系主任极力赞成同湖医和湖农的合

并,但是却仍然无法改变湖大书记和校长的想法,故方案搁浅。同时刘光栋和俞汝勤的关于在现有学科基础上适当延伸和加强热门学科的方案被强行通过了,就是后

来合并的湖南财经学院,以及两年后被迫再次并的湖南计算机专科学校。同时,由于湖大的最后决议方

案中没有湖南医大,所以湖南医科大学的归属就成了当时的一个焦点,卫生部当时明确表态原来所属的几大重点医科院校将同样采取直接化归地方管理的方法将这些院校推出了部署管理的行列。而此时如果湖南医科再没有院校可以选择同其合并的话,那么它就将面临着降级为地方省级院校的危险了,对于一个由美国耶鲁一手创建于1914年,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北协和,南湘雅”的著名医学院校来说,这个结局恐怕是最糟糕和最不愿被看到的了,出于这种情况,当时的卫生部又同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进行了协商,同时当时中南工业大学也极力希望能够与湖医联姻,所以后来的专家会再次对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

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没有包含长沙铁道专修学院)的合并事宜进行了论证,结论是三校学科互补,竞争结构不大,同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小重复建设,因此通过了这一论证方案,随后送交三校党委会讨论,在三校当时的三部委达成初步协议情况下,这个方案最终获得通过。随后在5月中旬,两校的两个方案同时上报教育部

和各相关部委,同时报湖南教育厅备案。至此,湖南高校变革的格局已经定型,分别是:湖南大学同湖南财经学院的合并方案,以及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的合并方案。发展 | 各方面发展成绩斐然时至今日,湖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原985工程和原211名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近年来也在不断发力并快速发展,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均成绩斐然。高端师资不断攀升在国家“双一流”启动和各省不断推出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之际,关于高端人才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而湖大近5年来的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却不断攀升。湖大现有全职院士6名、双聘院士3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千人计划”4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3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3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5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湖大共有3位教授当选两院院士,其中谭蔚泓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政清教授、罗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成绩放到全国也仅次于几所顶尖名校。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湖大的科研水平也毫不逊色。近十年来湖大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8016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7项,二等奖24项。而在2016年自然指数排名中,湖南大学位列全球大学第94名,中国大陆第12名;在化学学科榜单中位列全球第33名,中国大陆第9名;在物理学科榜单中位列中国大陆第47名。“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上湖大也位居全球第14位。学科建设成就卓著在国家“双一流”启动之际,学科建设显得愈发重要。在最近的一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位,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化学、工商管理、电气工程等学科成绩也表现不俗。而在2016年9月23号发布的最新ESI学科数据中,湖大共有8个学科入选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及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表现出色。契机 | “双一流”后发赶超的新机遇如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吹响了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号角,“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新目标,也是湖南后发赶超的新机遇。推进“双一流”建设,湖南具备较好基础:从学校层面看,湖南现有“985工程”高校3所,仅次于北京、上海,与陕西并列第三位,属于全国第一方阵;从学科层面看,有3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从科研层面看,高校承担了全省80%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从湖南省目前的高校格局看,基本可以确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三所985名校将获得湖南省重点扶持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特色大学行列。湖南“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科建设为引领,采取分三步走、稳步推进和提升的战略步骤,力争使一批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或全国一流行列,从而推动少数高校进入世界一流、一些高校进入国内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一流行列。2020年是第一步,其目标是努力使4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5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50个左右的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应用学院同类学科的前列;5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学院同类专业群的前列。在此基础上,争取3所大学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特色大学行列,5所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或国内特色大学行列,5所学院进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5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世界一流大学”要求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占本校学科数的1/2以上;“世界特色大学”要求ESI全球排名前1%占本校学科数的1/3以上。根据汤森路透9月2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包括在湘高校和省属高校在内,湖南省高校进入全球ESI前1%的学科共有32个。其中,中南大学总数达到11个、湖南大学8个、国防科技大学4个、湘潭大学3个、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各2个、南华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各1个。

2.浅析湖南卫视崛起原因论文 篇二

1.1、从无到有, 俄罗斯网球发展历经艰辛

网球运动在俄罗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时代, 可是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前苏联的体育发展体系中网球运动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特别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成立过后, 一向被誉为“贵族运动”的网球从此便被贴上了“资产阶级奢侈品”的标签, 与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不相容, 以至于在当时的苏联遭到了冷落, 发展停滞不前, 这种窘境直至1988年才真正开始得到改善。1988年, 网球运动重新进入奥运会,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网球运动, 以求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 前苏联体育委员会做出了制度调整, 并允许运动员自己拥有一切比赛奖金, 正是在网球比赛高额奖金的利益驱动下, 苏联人开始注意并越发重视网球运动, 这也为90年代俄罗斯男子网球率先在世界网坛的崭露头角埋下了伏笔。

1.2、追随男子网球前进的步伐, 俄罗斯“粉红风暴”席卷网坛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网球运动重新进入奥运会。俄罗斯也迎来了网球史上第一位真正的世界级球星——卡费尔尼科夫。卡费尔尼科夫于1996年夺得法网单打冠军, 1999年又赢得澳网的单打冠军, 并且登上了当年年终世界第一的宝座。而之后崛起的, 素有俄罗斯“沙皇”之称的萨芬也在其职业生涯中两夺大满贯冠军, 实力相比前辈卡费尔尼科夫有过之无不及, 并凭借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了俄罗斯网球在世界网坛一面色彩鲜明的旗帜。

紧随着男子网球的前进步伐, 进入21世纪后, 俄罗斯女子网球却成后起之秀, 大有反超其男子网球的势头。2004年, 就被誉为俄罗斯女网集体崛起的一年, 首先, 米斯金娜勇夺俄罗斯女子网球史上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法网。同年, 莎拉波娃夺得温网冠军, 库兹涅佐娃拿到美网冠军。紧接着, 俄罗斯姑娘们又齐心协力赢得了俄罗斯网球史上的第一座联合会杯冠军。在之后的2008年, 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俄罗斯女网更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将女单金银铜牌全部收入囊中。

与俄罗斯男子网球的孤军奋战不同, 俄罗斯女子网球的在世界网坛的发展则采取集团作战的模式, 就像田径赛场上的肯尼亚军团, 来势凶猛且优势显著。时至今日, 俄罗斯女子网球已经成为了世界女子网坛一支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 2010年的WTA世界排名前20强中就有6人来自俄罗斯, 2011年为5人, 2012年俄罗斯女子军团的成绩稍有下滑, 但在世界排名50强里也占据了7人, 并且近三年来均有俄罗斯姑娘挤进WTA世界前三。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每年都不断有实力不凡新鲜的的“血液”注入这只本就年轻的队伍, 使之有足够的资本来与世界网坛的“列强”抗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俄罗斯女子网球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呢?这场“粉红风暴”形成的根本又在哪里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2、探究俄罗斯女子网球成功原因的探析

2.1、俄罗斯女子运动员具有网球运动所需的优秀内在条件

2.1.1、俄罗斯女网选手拥有优秀的先天身体素质

据统计, 现在的女子网坛中排名前十位的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76.4厘米。近年来, 先后排名WTA世界第一的威廉姆斯姐妹、克里斯特尔斯、莎拉波娃、萨芬娜、扬科维奇、伊万诺维奇和达文波特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82厘米。很显然, 这些选手拥有绝对的身高, 占有身高臂长的优势, 发球出手点高, 不但提高了发球的成功率与威力, 也创造了发球后抢攻的条件。而且在相持对抗中, 击球势大力沉。具备了女子网球男性化的所有条件。另外, 较长的四肢比例也保证了优秀运动员能有更大的防守面积。可以说, 绝对的身高保证了优秀选手攻防两端都占尽优势。

而俄罗斯人属欧罗巴人种, 四肢较长, 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俄罗斯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普遍身高都在175厘米以上, 莎拉波娃、萨芬娜更是达到了188厘米和187厘米, 这样的身高在男子运动员中都算得上优异了。虽然我们不能就此得出俄罗斯民族的体质优于其他民族的结论, 但至少不会比欧洲其他民族差, 和亚洲人种相比更是有明显的优势。

2.1.2、俄罗斯民族具有的坚忍不拔的性格

俄罗斯民族从来就具有“彪悍”的特性, 不光表现在体格上面, 更表现在精神上, 可以说, 勇敢强悍坚韧富有激情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的重要部分, 而这种性格正是残酷激烈的竞技体育所要求具备的。俄罗斯女孩们从四岁起就开始接受专业的网球训练, 比欧美其他国家早了近十年之多, 如果没有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没有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的意志, 是断然支撑不住的。所以从民族性格这个角度来看, 俄罗斯女网的迅速崛起看似偶然, 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靠的就是强悍的精神和努力奋斗的意志力。

2.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有效地推动了俄罗斯女网的职业化进程

竞技网球的职业化是指从事网球运动的人员, 将网球运动训练及竞赛作为一种职业, 使网球运动和竞赛朝着市场化、商业化方向运作的一个过程。职业化发展的好坏, 反映了本国网球整体发展的水平, 体现了本国网球与国际接轨的程度, 同时也影响着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比赛成绩。

俄罗斯的体育管理体制在经历上个世纪90年代的艰难探索之后, 随着普京政府对政策的全面调整, 俄罗斯的体育体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开始出现了一种有别于前苏联的“举国体制”, 又不同于西方国家社会自治型体育体制, 而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 在价值取向上是既希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又积极寻求社会和市场的作用。通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来引导和调控社会和市场的自由自治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的体育体制的协调运转和有机结合。既促进了体育项目市场化的发展, 又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国家管理”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既符合经济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国情, 又适应了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规律。

受此影响, 俄罗斯女子网球在其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支持, 各方面力量同时作用于网球运动的开展, 极大地推动了俄罗斯女子网球职业化的进程, 加速了与国际的接轨, 适应了网球这项运动自身发展规律。

2.3、俄罗斯已形成有效且完善的运动员培养体系

俄罗斯女子开始网球训练的时间很早, 米斯金娜与德门蒂耶娃6岁时就一起进入莫斯科斯巴达克俱乐部学习网球;莎拉波娃第一次拿起网球拍时只有4岁, 14岁便成为职业球员;萨芬娜出身于网球世家, 也于14岁成为职业球员。而对其其他一些欧洲国家, 14岁的女选手还没正式接受专业训练。针对这些年纪较小的运动员, 俄罗斯网球教练也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训练方法, 俄罗斯教练倾向于发现运动员的弱点, 帮助他们克服瓶颈, 如果运动员不能适应教练的方法, 通常的做法是更换教练而不是强行适应, 这样更能挖掘出选手的个性这样, 使到一些身体素质并不出色的运动员, 也能够迅速提高成绩。与此同时, 一支优秀的本土教练员也通过锻炼的已日渐成熟。同时也形成了多种有效的人才培养及输送模式, 包括网球学校、俱乐部、经纪公司和家庭培养等多种模式。

此外, 通过对俄罗斯优秀女网运动员进行比较, 发现她们都有在国外接受训练的经历。通常情况, 女孩们首先会在国内接受青少年网球培训, 打下扎实的底线基本功后, 再前往网球运动更为普及、网球水平更为高超的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例如, 米斯金娜和库兹涅佐娃14岁时留学西班牙, 德门蒂耶娃到法国深造, 莎拉波娃9岁时到美国著名的尼克波利泰尼网球学校。正是利用这一整套完善的运动员训练体系, 俄罗斯女选手进入世界排名前20名平均只需要4、5年时间, 效率非常之高这, 被认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俄罗斯女子网球的崛起对我国女子竞技网球的启示

3.1、“举国体制下的职业化”符合我国国情, 但需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以适应了我国女子竞技网球发展的现实需求

中俄两国都是地域辽阔、经济欠发达且发展不均衡的新兴经济体国家, 要保持和提高竞技体育的竞争力, 提高女子竞技网球水平,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调控。虽然举国体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但是举国体制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目前来看,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完善举国体制上, 俄罗斯所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完善具有借鉴与启示效应。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市场经济下的举国体制”虽然为俄罗斯女子网球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体育体制必须包含中国特色, 不能盲目照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共同办体育的新道路, 应在竞技体育发展上保持我国现行女子网球“举国体制下的职业化”的优势, 而在体育市场运作, 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与民间团体的力量, 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依靠政府与市场的协作, 共同促进我国女子竞技网球的发展。

3.2、坚持走职业化道路, 努力与国际接轨

其实对于网球运动, 特别是对于女子网球而言, 中俄双方都认识到了坚持职业化道路对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女子网球职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 中国与俄罗斯都先后意识到网球运动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 都积极先后与国际接轨, 走网球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向职业化方向靠拢。在网球运动员培养机制方面, 两国政府都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出钱出资解决运动员面对的困难, 鼓舞和扶持运动员走职业化的道路。可俄罗斯女子网球更早的与国际接轨, 职业化时间更长, 也更彻底, 当然取得的成效也更大。无论在对职业化的理解、执行方面, 还是运动员训练、选材方面我国还是有一定差距。

职业化是未来网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飞”模式就是职业化发展的产物, 李娜、彭帅等女子运动员“单飞”后取得的成功也说明了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但与俄罗斯相比, 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国家需进一步明确定位, 努力与国际接轨, 把握女子职业竞技网球的特殊规律, 同时要根据中国的国情, 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 按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体育运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探索并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网球发展规律的我国女网运动员职业化道路。

3.3、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是我国女子竞技网球发展的保障

俄罗斯女子网球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的体育项目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保持常胜不衰, 关键在于这个国家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和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数量及质量, 所以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是我国女子竞技网球发展的基础。

探索建立和完善的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高水平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体系应借鉴俄罗斯女网的发展经验, 大力支持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鼓励开办网球学校和网球俱乐部。管理上实行一线由国家承担, 二三线由政府扶持, 其他则吸纳社会力量的原则, 并加大对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奖励力度。在经费投入上不能像过去那样只重视“奥运争光”, 而应学习俄罗斯, 将大部分经费用于青少年网球人口的培养中去。对于有潜力的女子运动员, 也可像俄罗斯女网那样多多采取“送出去”的方式, 把有条件的运动员在进入职业网坛前就送到国外, 借助网球事业发展较好的国家来帮助我国运动员成长、成才。

3.4、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是培养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关键

长期以来, 中国竞技体育的训练体制都是一种“广种薄收”的模式, 网球也不例外,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但由于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 组织管理效率低下, 常以巨大成本打造竞技体育塔尖的极少数精英运动员。

3.河南卫视:植根本土 文化崛起 篇三

这是河南卫视。从《梨园春》到《武林风》,从《华豫之门》到《知根知底》,从《汉字英雄》到《一起读书吧》,不盲目跟风专注做文化,不比资金投入比节目品质,结合“文化中国、文化卫视”的频道整体定位,河南卫视的自办节目逐渐摸索出了适宜的发展方向。

正如河南卫视总监徐涛所言,河南台不是一个大台,做娱乐不是河南卫视的强项,在观众分众化需求越发明显的今天,河南卫视必须寻找差异化的生存路径,依托河南浓厚的传统文化资源,重点开发有品质的文化节目,形成了河南卫视独特的“调性”。

节目研发:将文化进行到底

将文化进行到底,是河南卫视坚守不变的创新精髓。河南卫视副总监郭昕晖表示,河南地处中原,积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内容包罗万象,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装”不同文化类别的节目,是河南卫视节目研发的主要思路。

反映戏曲文化的《梨园春》在中国第一个开启了草根擂台。2013年,《梨园春》以常态节目季播化的方式,对栏目多年来所掌握的节目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节目有意识地融入娱乐化的表现手法、时尚元素的包装、明星嘉宾的互动,为传统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2月到5月,《梨园春》平均收视率较去年同期增长55.96%,15—54岁观众群增加28%。

以武术文化为基调的《武林风》引入国际赛制和综合格斗概念,使赛事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2013年卫视跨年晚会大战中,河南卫视推出《武林风2013跨年功夫盛典》,在全国同时段排名第8(CSM媒介研究35城市数据),成为跨年晚会的一匹黑马。河南卫视借助“全球功夫盛典”的契机,成立了WLF世界自由搏击理事会,这是中国首个世界性的搏击协会,对弘扬中国武术,以及中国武术与世界搏击规则接轨产生重大影响。

反映收藏文化的《华豫之门》2013年引入新的制作理念,在节目形式以及灯光舞美等方面进行了全新改造。两个不同版本的鉴宝节目,一个鉴宝“玩物”,一个夺宝“玩人”;一个静,一个动;一个充满悬念,一个充满益智色彩和激情;一个相对低端,展示寻常百姓的收藏故事,一个相对高端,表现收藏精英的智慧和激情,互补性极强。

用综艺方式做姓氏文化的《知根知底》,在2013年推出“名人之后”和“稀有姓氏”两种特别版,将传统文化进行时尚化表达,使观众更易于接受。最近,河南卫视推出网络脱口秀栏目《网络大当家》,在文化批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7月11日,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共同打造,旨在弘扬汉字文化、推广汉字规范使用的季播节目《汉字英雄》开播。《汉字英雄》整体投资超过2000万元,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制作、共同研发、共同营销、共同外宣、共同发行,开创了网台联动的全新模式。

《汉字英雄》由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担纲制作人和主持人,于丹、张颐武、高晓松作为节目嘉宾(“汉字先生”)。节目一开播就以新颖的形式、精彩的内容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被观众和网友评价为:“有趣又有意义,既富文化内涵又不失娱乐性。”

郭昕晖表示,《汉字英雄》三个评委中,于丹、张颐武会对汉字渊源、文化背景进行讲解,于丹也会谈到教育问题,给选手一些提醒,有妈妈式的关怀。长年生活在国外的高晓松,会给选手和节目一种新思路的开拓。

《汉字英雄》冷峻的舞台效果,让节目能从无比热闹的荧屏中跳出来,也传递着一种文化坚守,能够引起观众共鸣。节目开播后收视一路攀升,4-14岁的年轻观众数量剧增,7月19日第四期收视率达到0.6186%(CSM媒介研究71城市数据),排名省级卫视同时段第7。

与节目实时互动同步推出APP,是《汉字英雄》的另一大创新之举。使用这款APP的手机用户可以与节目现场选手一起答题,最终互动积分最高的适龄手机用户将有机会来到终极决战现场,与优秀选手同场PK争夺最后的赢家。《汉字英雄》APP软件上线后,仅在节目首播一周内下载量就冲破10万,且用户首日留存率最高达40%以上,成功开创多屏时代多终端全新联动模式。

国庆前后,又一档新节目《一起读书吧》(崔永元主持)将与观众见面。河南卫视节目研发部主管马宇表示,这是一档比较安静、专注的读书节目,以真人秀+访谈为主,混搭多种形式,与大家一起感受阅读的乐趣,第一季书目将以世界文学名著为主。

电视剧采购:不拼资金拼故事

2012年的《小麦进城》《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民兵葛二蛋》《我的娜塔莎》《穆桂英挂帅》,2013年的《箭在弦上》《妯娌的三国时代》《门第》《与狼共舞》,河南卫视的热播剧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我们不是大台,还没有到花钱买演员的阶段,所以不会拼资金、拼大牌,不管什么题材,强情节和强情感是我们购剧的主要思路。”河南卫视节目购销中心主任黄洪说。

今年,河南卫视在每周五、周六22:30特别推出“中国好故事”电视剧品牌战略,“中国好故事”剧场定位于重温荧屏经典,以多集连播的方式播出历年来艺术性强、格调高雅、观众口碑好的经典老剧。5月24日推“中国好故事”首部剧《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收视同时段增长了42.7%,排名省级卫视同时段第11位,较以往提升了3个位次(CSM媒介研究33城市数据)。

“电视剧要以归零的心态看,观众是顺流的,上下片子之间衔接要有一定的延续性。”黄洪表示,河南卫视在采购电视剧时除了看重剧目本身的特质,还要考察它的带动效应,力求做到购剧系列化、大剧支柱化、编排主题化。比如《妯娌的三国时代》之后,河南卫视接档了《岳母的幸福生活》,后者从演员构架到故事设置,与前者几乎同质,最终,这部电视剧创下了极好的性价比——采购成本5万元/集,平均收视全国14,最好收视全国第6。

8月1日河南卫视黄金档“星光剧场”推出功夫巨制《叶问》,接下来重点剧目还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决战燕子门》《龙门镖局》《兰陵王》等。

三位一体编排格局

2013年河南卫视以“整合资源,精簡版面,点、线、面结合,横向延伸,纵向拓展”为总体思路编排版面,晚间时段形成了“2+1+1+2”的播出模式,即2集黄金剧+1个自办栏目带+1个季播栏目带+2集月光剧(周日为“1+2+1+2”,即《梨园春》+2集黄金剧+1个季播栏目带+2集月光剧),以形成用剧场类节目编排“聚拢人气”,用文化类节目带“彰显品质”,用大型活动和季播节目“寻求突破”的三位一体编排格局。

今年暑假档,河南卫视以《汉字英雄》为核心进行整体版面编排。7月11日至8月30日每周四、五21:25是《汉字英雄》的首播,随后是《汉字英雄》之前赛事的重播,或介绍节目台前幕后故事的衍生节目《解密汉字英雄》。进入复赛阶段后,将在晚间22:30档集中推出《汉字英雄》精华版,以进一步利用和盘活节目资源。一周双播,首、重播联动,主栏目、子栏目互动,递进式播出,这种多样化的编排方式在河南卫视并不多见。

河南卫视副总监刘志峰表示,频道有新节目或大型活动推出时,他们会根据新节目或活动各自的不同样态和特点,充分调动各种编排和宣传手段,通过针对性编排、错时编排、季播编排等操作策略,实现新节目,尤其是季播节目的编排灵活性和播出多样化,实现编排效益的最大化。

暑期《汉字英雄》收官后,河南卫视将在9月份恢复原有编排构架,国庆期间将有《一起读书吧》《收藏的美好时光》《成语英雄》等一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节目陆续上线,年底还将推出《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进一步强化河南卫视的文化质感。

(胡里)

4.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 篇四

二是日本的民主改革。日本在二战以前虽然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是是很不彻底的资本主义,保留很多的封建传统,所以在二战以前的日本基本上还是专制国家,真正的民主制度并没有建立。在战争后,美国介入日本,可以说在日本拥有绝对的权威,由美国来改造日本,美国当然建立一种和他的制度相仿的国家体制,所以日本的民主制度确立起来。实际上,市场和计划仅仅是经济手段,和国家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民主制度,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只不过是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罢了。所以,我的观点,资本主义就是民主国家。至于是实行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计划经济,那是国家体制的选择。在民主国家,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也就是说每个人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就很可以相互制约,而这种制约又可以减少社会的腐败和浪费,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所以,日本经济的崛起,不能不说是体制的因素。

三是仍然有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虽然在战争中遭到比较大的破坏,可是人才基本保留。另外日本的工业基础也仅仅遭到大约20%的破坏,并没有完全丧失殆尽。相比交欧洲的国家,以及遭到日本洗劫的中国,日本受到的损失要小得多。

四是对被侵略国家财富的掠夺。日本在战中不仅对被侵略国人民进行疯狂的屠杀,还进行经济的洗劫。但是从中国南京运走的金银首饰,就有6000吨之多,更不要说从上海、苏州等等富裕的中国运走的财富了。在中日全面战争前,日本人均的jdp小于中国,可是在战后却超过中国。日本还大肆掠夺中国的煤炭、石油、矿产等等资源,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日本,不仅让其在战争中造出无数的武器弹药,还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日本人还通过发行债券疯狂掠夺占领区的财富,战后华北占领区的通货膨胀率竟然是日本本土的130倍。为了掠夺财富,日本甚至派出黑社会到中国来,绑架那些企业家、银行家,威胁他们交出巨额的财富。不仅仅对中国如此,对被占领区的其他国家亦然。可是战败后竟然只交出不到掠夺的6%的财产。

五是美国的支持。美国占领日本后,日本就节省了国防开支,可以全心全意的发展经济了。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日本采购很多东西。中国美国的帮助下等国家主动放弃战争赔偿。

5.近代欧洲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篇五

政治上的这种多元化主要是它的地理状况造成的。欧洲是由许多半岛组成的一个大半岛,地形支离破碎,不同地区在历史、气候和特产等方面有显著不同。除了在与亚洲接壤的地方有广袤的平原外,欧洲其它地方没有面积很大的平原,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地形是不能为骑兵帝国提供有利的条件以便其迅速实现统治的。莱茵河和多瑙河是欧洲两条主要的河流,但它们不像恒河、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黄河和长江那样形成广阔而富饶的流域,为勤劳并易被征服的农民大众提供粮食。欧洲山峦与低地相互交错,山脉和大片森林把分散在流域的人口中心分隔开来,随之也就将各个经济贸易中心分隔开来。这一切给欧洲政治带来了重大影响:它既使建立统一控制变得困难,又减少遭受象蒙古人那样的外部势力蹂躏的可能性;相反这种多样化的地形为分散政权的发展和继续存在,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地区王国、边境贵族领地、高地氏族和低地城镇联盟构成了欧洲的政治地图,“罗马陷落后任何时期绘制的地图,看起来都象一块用杂色布片补缀起来的被单,这块被单的图案每个世纪都可能不同,但从来没有一种单一的颜色可以用来标明一个统一的帝国”。

政治多元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欧洲具有多样的民族。可以说,民族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欧洲特殊的地形阻碍了大陆人们之间的交往而造成的。同时,气候差异也造就了人们不同的性情。尽管同在一片土地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却没能形成共同的语言、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在欧洲,在不同程度上大约讲43种语言,使用的文字有三种;这加剧了欧洲之间的差别。”⑤从而也形成了它政治分裂的传统。

国力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崛起的基本条件。国家力量的核心是军事力量。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⑥在冷兵器时代军事上的变化助长了欧洲政治分裂的局面,一项军事技术的变革或作战技术的突破就可能帮助一个国家压倒其竞争对手。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各国之间的战争从各个方面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战略战术上,更强调战略和政治行动。在军事布局上,军事力量呈现出越来越集中的趋势。在技术上,筑城技术的变化最重要。长枪、火器的使用使防御比进攻显得重要,“大约到1500年,法国和英国的国王已经在国内获得大炮的垄断权,从而也使原来的薄而高的城墙的难以抵御大炮尤其是金属炮弹的缺点突显出来”⑦。炮兵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由注重大炮的制造转为注重搬运的方便和准确性、炮架的改进。同时发明了炮耳,以及可以随身携带的火器;发射武器逐渐占主要地位。在军队④

组织上,封建骑士及其士从的人数相对减少,而雇佣兵被广泛使用,军队组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军事技术的进步。当时欧洲在城邦之间,其后在较大的王国之间形成了原始形式的“军备竞赛”的萌芽。

6.浅谈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篇六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日本经济崛起

众所周知,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性质的主要体现。近代日本国家第一部宪法,是1889年制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其核心是“天皇主权论”。该宪法规定,“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是国家元首,纵览统治权”,把天皇的权力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有两个好处,其一,谁控制了天皇,谁就可以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军部控制了天皇,把日本带到了万劫不复的法西斯深渊当中;其二,东窗事发之时,不用付任何责任,因为天皇是战时国家的最高军事统帅,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和最终决策者,同时天皇受到宪法的保护,因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名义上的罪魁天皇没有判处绞刑,那么为天皇尽忠的日本军人,更不会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有何不妥,因为他们是为天皇而战。

战后在美国监督下,日本经历了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1946年颁布新宪法——《日本国宪法》首先对天皇权力做了明确规定。宣布:天皇拥有了和普通人一样的人格,天皇已经不是一个神的概念,而是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现代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同时名义上保留了天皇制,这使广大国民不至于失去长久以来的习惯和精神寄托,使人们在经济生产中有自由民主的精神又有精神上的皈依,这无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在宪法序言中庄严宣告:“日本国民……决心消除因政府行为再次发生战争的惨祸”。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中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以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新宪法改变了日本政体,是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天皇由站前至高无上的国家主宰跌落为“日本国的象征”,以天皇专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转变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新宪法是一部反封建、反军国主义、反战争的和平宪法,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可见,战后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实现经济腾飞,首先得益于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美国扶植——日本经济崛起的有利条件

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消除日本再次成为威胁的可能性,彻底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巩固和加强美国在远东的冷战基地,美国当局强烈感到有促进日本经济复兴的必要,因此他们在1948年以后对日本经济的复兴关心起来了。

为了帮助日本恢复经济,从1948年起,美国对日本先后提出了“日本经济安定九原则”,“道奇路线”、“肖普税制改革建议”,同时,根据“娄甘方案”进行了日本的贸易改革,扩大了商品进口,实行“饥饿输出”和“单一汇率制”。这些彻底的改革是强制进行的,对根除日本战后通货膨胀非常有效,并且使得广大国民从经济统治下解放出来。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占领军——盟军总部拥有的对日本国民的绝对权威为背景,日本政府是很难办到的。

为了重建日本产业,美国又给日本以经济上的援助,不仅援助额每年增加,而且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以只限于永湛领取救济拨款进口的粮食、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到包括了用占领区经济复兴基金进口的工业原料和燃料,从而使日本许多产业解决了原来原料,燃料不足的局面,使生产和出口有了迅速增长的可能性。

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由于美国当局进一步通过“经援”和“特许订货”大力扶持日本,从而使日本渡过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在经济上出现了一片意想不到的繁荣景象。基础薄弱的日本经济从此走向了完全稳定,一举实现了经济复兴。可以说,朝鲜战争中的美国大量“特需订货”是促进日本经济复兴的一针强心剂。

三、岛国细民的文化心理

作为列岛国家的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周围3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不过37.7万平地方千米,与周边的中国、俄罗斯相比,她只能算是一个“侏儒”。而且,日本坐落在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上,这使得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还有,日本境内有100多处随时可喷发的活火山,这些火山一旦喷发所造成的灾害是毁灭性的。除此之外,日本还要受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样的地理环境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经济上的压力,使日本人总感到生存的困难,造就了日本人敏感的心理特征还强烈的忧患意识、生存意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敏感和谨慎的态度,随时把自己至于紧迫的环境中,辛勤劳动,把消极的抑制作用转化为促进作用,把忧患意识百年为民族凝聚力,同舟共济,团结奋斗。

日本这个群岛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敏感的心理特征与强烈的生存和忧患意识外,就是民族性格的细腻。日本的“小”使得日本人在经济上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处处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做事认真。日本学者圆了源指出“日本人不擅长慢悠悠地制定长期规划或耗费几代人来完成规模宏大的工程,但在寄身意于微小,出色完成任务的训了方面有出类拔萃的一面。今日的日本电子工业技术的成功,也许就是科学与日本人的传统美感相结合的产物吧。”同样的,“从喝茶、吃面条简单的生活小事,到制造成电路、机器人、汽车、摄像机这些复杂精密的产品,日本人都是以一种近乎宗教虔诚,一种追求艺术完美的认真态度对待的”。这种虔诚的认真态度,创造出了风靡世界的高质量产品,把日本推向世界。

日本的“小”,使得日本人在经济上勤俭持家,日本人的储蓄率世之高是世界上少有的。这种高储蓄率除了日本人防备灾害、经济困难外,还与崇尚节俭有关。民间投资的主要来源是家庭储蓄。家庭储蓄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流入企业,成为企业扩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对于改善战后初期日本资金匮乏的情况是极其有利的,对战后初期日本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7.明代前七子派崛起的原因探析 篇七

一、弘治文坛话语权的下移

前七子中除康海以状元之姿身居翰林外,王九思、王廷相虽初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但不久即分别被任礼部郎中、兵科给事中等职,居于翰林的时间不长,其余四人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皆郎署中人。明前期,文归馆阁,即使茶陵派继起,依然多以阁臣身份笼罩文坛,未脱台阁习气。至弘治年间,文坛话语权由馆阁向郎署下移,文柄不再独操于馆阁,为前七子等身在曹郎的文士能够登上文学舞台提供了契机,也使更多的士人开始在公务之余肆力文事,正因文学创作主体身份的变化,文学从表现内容到旨趣追求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刺激了弘治文坛的中兴。 具体而言,“文归台阁”的局面被打破,文学话语权向郎署下移表现在三个方面:

1.成、弘之后,古文词的修习不再专擅于翰林,而普及于其他官员及士子。前七子派成员崔铣《洹词》载:“自孝皇在位,朝政有常,优礼文臣,士奋然兴。高者模唐诗、袭韩文……弘治末,颇知习左氏、《史记》矣。”[1]卷一一这种修习古文词的蔚然成风,为前七子擎起复古大旗振兴文坛提供了群众基础。

2.弘治以前,翰林执掌文事,部曹者一般专致吏务,弘治时,职业界限开始变得模糊,郎署之臣于闲暇时肆力文事,“敬皇帝缵绪御寓,昭德广化,函夏敉宁,蛮貊率俾,亭徼释警,干戈载戢,学士大夫乘时清燕,群聚率励,赜探远剖,大肆力乎文事。”[2]122对于这一变化做出更为明确表述的还有何乔远:“明兴、词赋之业馆阁专之,诸曹郎皆鲜习,至梦阳而崛起为古文词……然梦阳之文词出风入雅,凤矫龙变,而其道大振。”[3]18

3.诗歌酬唱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一些饯行的场合,如李梦阳就在《送杨希颜诗序》中记述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送别诗会,杨希颜欲返乡展墓,临行前“诸王、诸将军暨群大夫、士与执事者壮君归也。于是佩玉者、冕者、绅者、绂者、 车者、马者、俎而醑者咸祖君至,至鲜不歌也,有鸿篇焉,有寥言焉,有铿锵而参差者言,有严而鼎鼎者焉,有敛而逸放而井井者焉。”[4]卷五二参与此次饯行会的上至高官,下至黎庶,大多自觉地赋诗以赠,且不以高下为意,足见是时诗歌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并成为人们普遍为之的一种文体,文学的下移也可由此窥得一斑。

另外,不同于明初文臣专意政务,纵偶为文事,亦要以其能 “裨于世”为借口,弘治文臣、士子则为文艺而文艺,将文艺作为独立审美对象去关照,热情地投入到文事活动当中,并将其撰写入自己的诗文当中。李梦阳有 《酬秦子以曩与杭子并舟别诗见示,余览词悲离怆然婴心匪惟人事乖迕危信手二十二韵》追忆当年文事:“忆年二十余,走马向燕甸。缙绅不识忧,朝野会清晏。嗜酒见天真,愤事独扼腕。出追杭秦徒,婉娩美柔翰。探讨常夜分, 得意忘昏旦。雪雨亦扣门,仆马颇咨惋。葳蕤香山阁,崷崒蓬莱殿。登频穷日力,延揽侔壮观。”[4]卷一五徐祯卿有《怀往二首》,其一回忆弘治朝云:“昔我逢休景,结交共云翔。秦客穆修矩,鲁生蔚令章。同声展言笑,四座发芬芳。北牖湛清酒,明月出西方。广署灭流尘,兰灯扬朱光。极意连篇翰,良夜殊未央。欢宴丰时豫,千秋焉可忘?流光一朝绝,抚膺增慨慷。”[5]卷四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时诗歌不再被目为闲事,并得到大力倡扬,但七子派对于世道与文学的态度,仍以前者为重,如王九思在序张治道集时,记康海为张孟未能入仕而惋惜,“昔者对山康子盖尝叹息谓予曰:‘眼中落落,惟有张孟,独孟独有经济之才,弗究于用,乃使之从事文学间,岂不为世道惜世?’予深以为然。然自今视之,进则修业,退则修辞,其道一而已矣。”[6]238显然,在康海的观念中,修辞较修业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王九思认为两者“道一”的看法,则提升了文学的地位。

文学话语权的下移,在很大一方面源于短暂的“弘治中兴”,当时孝宗皇帝朱祐樘锐意革新,大兴文治,礼遇文臣,为话语权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康海《何仲默集序》云:“弘治时,上兴化重文, , 士大夫翕然从之,视昔加盛焉。”[7]430王廷相《空同集序》云:“弘治中,敬皇帝右文上儒,彬彬兴治。于时,君臣恭和,海内熙洽,四夷即叙,兆甿允殖,8轩无靡及之叹,省寺蔑鞅掌之悲。由是,学士大夫职思靡艰,惟文是娱,不荣跃马之勋,各竞操觚之业,可谓太平有象,千载一时矣。”[8]423陆深亦记录道:“方孝宗万几之暇,雅意文事,多所述作,每一书进御,儒臣类有陟赉酬劳也。”[9]卷五一由于孝宗皇帝对文事的重视与雅好,在短暂的承平之世“形成了中兴的政治理想与进取的人生态度”[10]129,文臣“思以文献润色鸿业,藻饰大猷”[11]1。

二、茶陵派与“陈庄体”流弊的负面刺激

前七子派之所以能够崛起于文坛,并振臂一呼,使弘治、正德间,词赋文章为之一变,除了因前文所论文坛外部环境的变化造就了改革的时机,还有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学内部发展机制的推动,具体而言,即茶陵派与“陈庄体”所逐步显露出的流弊对前七子派复古理论的负面刺激。关于此一点,陈书录在《明代诗文的演变》第三章第一节就提出了这一刺激的效应,但他最后将之归结为:“由于被‘陈庄体’和茶陵派的负面及其流弊‘所激’,引起了前七子情绪上的偏激和理性思考上的欠缺,进而导致了他们在文学主张和诗文创作中的矫枉过正。”[12]198似乎对前七子要求过苛。其实,在弘、正诗坛急需变革的关键时刻,茶陵派与“陈庄体” ” 确实表现出了不符合社会需求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弊端,并影响了明诗发展的进程,而前七子力矫其弊,是从此一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至于“偏激”之论则亦是矫枉必须过正的必然表现,否则变革就难以彻底。

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派成员早年多自认茶陵中人,与李东阳有师承关系,且受其影响与奖掖而登上文坛。因此,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在打破台阁体独尊,促使诗歌由附庸政治向审美过渡,尊诗体等方面对前七子派诗歌革新的开启之功是不言而明的。但是,随着弘治文坛话语权的下移,高高在上的台阁体的平和雅正之音已不能适应郎署成员对诗文的需求,郎署文臣更迫切地需要在文学中表达由于君臣和谐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理想和进取精神,更希望于诗歌中表现一种昂扬的精神与斗志,而李东阳等茶陵派中人因身份无法摆脱台阁习气,必然无法适应弘治诗坛的变化,而为前七子派等郎署文臣所不喜。另外,由弘治转入正德, , 明武宗荒诞无道,宦官刘瑾等八虎又专权于朝,使得郎署文臣之前建立起来的政治理想和进取精神瞬间破灭,然而这些弘治朝新进的士子由于早期的意气风发,身上的棱角尚未被磨去,使得他们面对腐败、黑暗的朝廷能够做到刚直不阿、威武不屈,这就与经历了长期宦海生涯,形成圆融世故性格的李东阳截然不同。李梦阳等敢于指斥时弊、揭露宵小,于诗文之中表现激切之情,而李东阳则阿附皇帝与刘瑾,以平和之气取媚时眼,这就形成了二者的对立与冲突。因此,在茶陵派渐趋萎弱流弊的负面刺激下,李梦阳等前七子成员毅然扛起复古的大旗,以汉魏、盛唐的昂扬气象拯救腐靡、饥弱的诗风。

“陈庄体”是指以陈献章与庄昶为代表的诗歌,陈献章与庄昶推尊、师法北宋哲学家邵雍,主张以诗歌阐发性理,故其诗歌又称为性理诗、性气诗。邵雍身为哲学家,专言性理,诗歌创作乃其余事,四库馆臣评价他:“自班固作咏史诗,始兆论宗。东方朔作诚子诗,始涉理路。沿及北宋,鄙唐人之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词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13]1322这样一种“以论理为本,以修词为末”的诗学主张,深刻影响了陈献章与庄昶的创作与诗学理论, 使其诗歌沿宋代以理为诗一路,充斥了大量的理学内容,所谓: “不曰太极,则曰鸢鱼;不曰乾坤,则曰经纶,曰位育。”[14]而对诗歌的形式等法度鲜少关注,以致“诗不入法,文不入体,又皆不入题”,“诗文偶然有合,或高妙不可思议;偶然率意,或麤野不可响迩”[13]1487。虽然陈献章论诗亦主性情,称:“大抵论诗当论性情,论性情先论风韵,无风韵则无诗矣。”[15]161其所作山林诗简淡清雅,大有妙趣。但陈献章自己却并不喜以文人自居,且竭力与之划清界限, 他曾说:“他人读拙诗,只是读诗,求之甚浅,何足与语此也。抑犹有未尽者,更讽咏之:‘千周燦彬彬兮,万变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虽拙作之浅陋,能以是法求之,恐更有自得处, 非言语可及也。”[15]203更喜以理学家身份示人的陈献章作诗的目的多是以诗明道,于诗歌之中传达其理学思想,认为“天不能歌人代之”,如《示湛雨》:“有学无学,有觉无觉。千金一瓠,万金一诺。于维圣训,先难后获。天命流行,真机活泼。水到渠成,莺飞鱼跃。得山莫杖,临济莫渴。万化自然,太虚何说?绣罗一方,金针谁掇?” 《与民泽》:“圣人之学,惟求尽性。性即理也,尽性至命。理由化迁, 化以理定。化不可言,守之在敬。有一其中,养吾德性。”[15]278皆理学讲说。而庄昶则绳趋尺步邵雍《击壤集》之体,更有“赠我一壶陶靖节,还他两首邵尧夫”之语。因此,陈献章、庄昶诗歌多溺于理学,流于粗率。而这种以理为诗的宋诗做法与弘、正时期的复古以尊诗体的潮流亦相背驰,所以,李梦阳在《缶音序》中直接批评“性气诗”道:“今人有作性气诗,辄自贤于“穿花蛱蝶”、“点水蜻蜓”等句,此何异痴人前说梦也。即以理言,则所谓“深深”、“款款”者何物邪?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又何说也?”[4]卷五二“穿花蛱蝶”、 “点水蜻蜓”出自杜甫,而陈、庄所作性气诗出于宋,李梦阳鲜明地亮出尊唐抑宋的态度。李梦阳本就欲严辨诗、文以尊诗体,振兴诗坛,但宋人以文为诗、以理为诗的破体做法实与李梦阳初衷相左。 所以,即使陈、庄所作有“可并唐人者”[16]782,其性气诗以理为本、粗率鄙俗之流弊亦会被李梦阳拿出来作为抨击的对象,以警世人, 但说“‘陈庄’失误,殃及宋诗”[12]192则似有不妥。

8.浅析湖南卫视崛起原因论文 篇八

今年1月29日,三一重工在德国科隆市投资1亿欧元建设覆盖整个欧洲市场的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计划年产工程机械产品3000台,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欧元,利润总额4802万欧元:2008年6月,中联重科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获得了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赛法公司100%的股权,中联重科跃居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首位:此外,山河智能也曾于2007年显露出其海外并购的计划。

不仅如此,湖南品牌的机械产品还在国内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说是独领风骚。相关数据显示,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已联合将混凝土机械的研制推向世界领先水平,混凝土拖泵占国内市场80%的份额,目前奔驰在国内铁路干线上的电力机车,70%以上产自湖南;远大的非电空调在同类产品中的销量居世界第一,在欧洲市场也高歌猛进:2008年,中国铁建在湖南株洲投入巨资组建了国内首家高速铁路轨道产品集团,其产品正批量生产供给高速铁路建设。

湖南已成“工程机械制造之都”

湖南省统计局报告显示,2007年,湖南省机械行业产值首过1000亿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81.22亿元,增长32.8%,高于全省规模工业8.5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1.0%;2008年湖南机械行业1790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15亿元,同比增长45%,主营收入1981亿元,同比增长46%。

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湖南是当之无愧的“工程机械之都”,这里拥有很好的基础条件,有实力、有能力发展成为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品牌群落,目前在境内上市的企业里,来自湖南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这三家上市公司市值占机械行业上市总市值的50%,这些企业增势很快,几年来年均增长50%以上。

其中,技术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调查显示,79.9%的湖南装备制造企业家认为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71.2%的企业家认为企业家精神对创新产生很大影响。湖南省1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10个在装备制造业。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三一重工每年把5%至7%的年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已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93项:中联重科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350多个;2004至2006年,湖南装备制造业中,进行产品创新的企业234家,高出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25.6个百分点;进行工艺创新的企业有1.87家,高出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

其次,品牌意识渐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大也给湖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2006年,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421家,占72.3%,大大高出全国装备制造业39.1%的平均水平;申请专利的企业239家,占41.1%,高出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26.8个百分点;注册商标的企业283家,占48.6%。

装备制造业品牌群落正快速崛起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品牌集群效应也逐渐显现。周强表示,湖南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仅长沙市就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制造重点企业,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双双进入了世界工程机械的30强,部分优势企业开始成为本土成长的跨国公司:中联重科成功收购意大利赛法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工程机械制造供应商;华菱与安赛乐-米塔尔开展战略合作,引进电工钢、汽车板、不锈钢三项世界先进技术;湘潭电机与美国铁姆肯公司合作制造风力发电机主轴承:南车时代收购加拿大Dynex Power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高功率半导体制造基地。湖南崛起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品牌群落,是很有可能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说,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迫使装备制造业“抱团取暖”,2008年,中联重科一口气收购了陕西新黄工、湖南车桥,华泰重工,信诚液压和世界混凝土机械前三强之一的意大利赛法,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联重科期望与合作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生产、采购的协调运作。

调查显示,与国内其他地区同行业企业相比,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以自主研发为主,2004至2006年,湖南省77.9%的装备制造企业或企业集团的产品创新是独立完成的;装备制造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工艺创新自主研发比重为7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这正是湖南装备制造业几年来连续保持超高增长速度的根本所在,也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仍然能够逆势崛起的原动力。

自主创新加横向联合确保“弯道超车”

据有关调查表明,湖南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的比例为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与其他企业和国外机构合作研发的比重分别为8.5%和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和0.5个百分点。

有专家总结,目前,湖南的机械制造企业个体自主创新能力强,但企业间合作创新程度仍然不够高,主机企业与配套企业的技术衔接不顺畅,关键零部件的合作研发较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育有待进一步成熟,湖南省应加速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充分集聚与整合集群内的创新资源,带动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升级,扩大集群内创新的扩散效应,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政府引导是产业提速之策。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将工程机械列入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之一,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府部门将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积极引导生产要素的积聚,支持相关企业资产重组,为龙头企业开辟低成本扩张的路径,同时加大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加快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配套建设。

周强表示,2009年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工电器等优势产业;着力推进产业整合,做优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包括华菱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装备制造企业在内的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鼓励核心企业按照主导产品集约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的模式,以提供工艺,技术、品牌、质量标准等方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这些相关政策的提出使得湖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备受鼓舞,龙国键说:“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个规划方向令人鼓舞。中联重科十七年的发展,正是因为通过实施‘裂变——聚变’的战略,持续完成一系列围绕主业发展进行的重组、并购,从而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的。”

向文波表示,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具体的惠及政策还有待细化和实施。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的建设更加不能投机取巧,而是要团结起来,形成群落合力,抵御国际大企业的冲击。他还提出,三一重工希望与中联重科等湖南的制造企业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使双方互相促进,做大做强,如可集中湖南的技术力量和实验设施对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进行集体攻关,在这方面还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支持和协调。

上一篇:六月份销售的工作总结下一篇:报纸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