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2024-09-03

科学探究活动案例(共8篇)

1.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篇一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案例 《自己栽培芽苗菜》活动方案

一、校内活动过程

一、实施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栽培芽苗菜,运用已有知识、技能,亲自动手实践,领悟栽培芽苗菜的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2.通过自行设计栽培器皿,栽培芽苗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研究品质。

3.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活动方式 1.课前教师准备:

上网查找有关芽苗菜的各种信息。输入关键字“芽苗菜”检索有关资料。共检索有关网站707个,阅读、查找、下载有用信息。

2. 必备学具:①计算机②各种芽菜种子(灰豌豆、萝卜苗、绿豆、黄豆)③制作栽培器皿的材料(剪刀、镊子、塑料小盘、塑料小盆、纱布、脱脂绵、毛巾、海绵、牙签、吸管、餐盒、矿泉水瓶、塑料长软管、大桶雪碧瓶、冰淇淋盒、羽毛球盒等)

3. 进行3次活动:

第一次为基本活动(40分钟)第二次延伸活动(课后进行,8天)第三次举一反三活动(40分钟)

三、活动过程

(一)基本活动:你了解芽苗菜吗?

1.展示芽苗菜,每个组一盒。知道这是什么吗?见过吗?吃过吗?分组讨论,提出有关芽苗菜的问题。(例如学生提出的一组问题):(1)什么是芽苗菜?它是怎样生长出来的(2)怎样栽培芽苗菜?芽苗菜都有那些品种?

(3)无土栽培需要那些必要条件?那些蔬菜适合无土栽培?

(4)我们桌上的芽苗菜盒上贴有绿色蔬菜标签,什么是绿色蔬菜?食用它有什么好处?

(5)21世纪的蔬菜是在工厂中生产的吗的?(6)人类为什么需要绿色食品?(7)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什么?

2.学生用已知的各种方法查找有关资料。(1)上网查找芽苗菜的各种信息。(互联网、校园网)(2)学生处理信息

①把收集的资料制成知识卡片(①词汇②解释③来源)。②下载网上有关资料。③编辑有关内容的图片。

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类、归纳的能力。(3)学生互相交流信息、研究、讨论。

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资源共享意识。(4)请教农科院专家——王德槟答疑。

①无土栽培的芽菜与有土土栽培的芽菜之间的差别?

②家庭水培芽菜能否达到AA级绿色蔬菜标准?

③现在的科技水平能否利用海水栽培芽菜?

④水培芽菜水多了会不会发霉腐烂?

意图:培养学生对科学前沿问题的兴趣,激发使用网络等多种查找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科学素养,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

3.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培育芽苗菜。大家有没有信心运用自己了解的信息、资料亲自动手培育一盒更好的芽苗菜?我们每人先设计一份栽种芽苗菜的方案。

4.学生自己设计一份栽种芽苗菜的方案。(1)画一画设计图

(2)相互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想法。发言举例:

a我想多种几种芽菜,所以我设计的是“一拖四”栽培盒;

b.我想保证自己不在家的时候,芽菜也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设计自动供水装置;

c.我想精确计算发芽率,所以把培养盒用棉线分成30个小格;(3)大家互相评一评谁的设计更好。意图:培养创新精神。

5.学生运用准备的材料,按照自己的设计,动手完成芽苗菜培育器。例如学生制作的几种样式

(1)上下为餐盒,上面一层撒萝卜苗种,下面一层盛水,中间用纱布连接,保持水分(毛细现象),四角用牙签支撑)中间为冰激凌盒盛水,左右两侧为培育盒,小毛巾连接供水。(可做对比栽培,一边萝卜苗,另一边豌豆苗。)(3)把雪碧瓶一裁两半,上下套装,中间垫海绵片,用绵条供水。

(4)把矿泉水瓶挖去一面,成船状,下垫湿棉片,用自己设计的供水装置从水瓶口加水。

(5)在塑料小盆中盛半盆水,盆中放漂浮板,上垫脱脂棉或纱布,用棉线分成网格,分格栽种芽苗菜。(6)利用软管喷淋供水,节水型设计。

意图:学会独立的制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6.学生交流和互相评论,取长补短,改进不足。

7.学生选芽菜种子。(选种:颗粒饱满的新种子)

8.学生开始栽种芽苗菜。(课上完成)(选种浸种撒种)

(1)浸种:将种子用20-30度的清水淘洗2-3次。(2)撒种:均匀撒种。

(二)延伸活动:培育芽苗菜 — 灰豌豆、萝卜苗、豆芽菜。(在家中完成栽培活动)

学生回家后每天定时观察,耐心培育,定期记录。在家中坚持仔细观察,细心培育,准确做好生长记录。(适宜温度:20-25度,生长期:5-8天)

意图:直接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举一反三,展示成果,探讨开发家庭蔬菜基地

1.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精心栽培的芽菜:有的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绿油油的,十分惹人喜爱;有的稀疏,矮小,颜色发青黄;有的,一盒中的芽菜有一半高,一半低矮;还有一盒芽菜刚出苗。

2.师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每个同学种的芽苗菜都是同样的种子,长的却是这样千差万别?(学生发言举例)

① 芽菜种的一半高,一半矮,是因为长的高的那面,向着阳光,光线充足。② 芽菜长的矮小,是水分不足,没有及时往蓄水盒里添水。③ 芽菜叶子发黄,光照不足

④ 芽菜刚出苗,可能是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不适宜。

⑤ 芽菜长的茂密浓郁的上温度、水分,阳光,器皿等各方面条件优异。

意图: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

3.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制做凉拌芽苗菜。

①动手割下萝卜苗;②清洗;③加调料凉拌;④共同品尝。

意图:体验亲自培育,收获的乐趣。获得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4.利用家中的室内、阳台等空间栽培蔬菜、花卉。

四、课后小议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生自己上网收集、处理资料,运用已有信息和技能进行设计和栽培芽苗菜。通过栽培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仔细观察、自主学习,总结方法,获得知识,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综合能力。

二、在家中完成栽培实践活动7——10天。学生放学回家后,每天晚上在家中坚持定时、仔细观察芽菜的变化,测量温度、湿度、生长高度,耐心培育,准确做好生长记录,做得很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拍照片、或录像)

三、展示成果活动。

1.探讨自己栽种过程中体验、收获、问题等。

2.讨论开发家庭蔬菜基地,芽菜、花卉及无土栽培知识的延伸。(出示图片、照片资料:无土栽培迷你西红柿、草莓、矮豇豆、凤仙小西瓜等;各种无土栽培袖珍仙人球、虎刺梅、蕨类、常青、藤绿箩等)

栽培芽苗菜这次活动,整个过程较长,学生们能够大胆创新实践、勇于探索,持之以恒坚持定时观察,认真作实验记录,全面研究分析,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质。这正是二十一世纪我国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具体体现。

2.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篇二

●案例简介

本文介绍的台湾科学探究式学习案例 (蝴蝶观察学习) 是利用BWL系统进行的。BWL是一个支持户外探究式学习的无线移动Ad hoc学习环境, 支持学习者在户外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这个系统中, 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无线的PDA, PDA带有一个IEEE802.11无线网卡和一个小尺寸的CCD照相机。教师用一个带有Wi-Fi无线局域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作为本地服务器, 服务器上有一个完整的蝴蝶数据库。所有学习者的无线手持设备以及这个服务器构成了一个移动Ad hoc学习环境。在进行蝴蝶观察时, 每个学习者都可以随时随地拍摄下蝴蝶的照片, 然后通过无线局域网传输到本地服务器上, 应用基于内容的蝴蝶图片查询技术去检索最匹配的蝴蝶信息, 检索到的信息也会实时传送到学习者的无线手持设备上。如果检索不到匹配的蝴蝶信息, 学习者可以将自己拍摄的蝴蝶和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教师可以应用BWL系统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指导。整个BWL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案例详细内容

这个项目设计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将探究式学习模式与传统的蝴蝶观察活动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BWL蝴蝶观察学习系统, 并通过友好的移动学习环境提供给学习者。整个学习模式包括四个模块 (如图2) 。

“自我选择”体现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蝴蝶的种类。在组建了Ad hoc网络之后, 通过观察蝴蝶的活动, 每个学习者都能使用CCD照相机拍摄到不同的蝴蝶图片, 然后实时地将图片发送到本地服务器上。基于内容的蝴蝶图片检索系统对蝴蝶图片文件进行处理, 然后系统向学习者的PDA上发送最匹配的蝴蝶数据文件, 如蝴蝶图片、生态学数据和相关信息等。之后学习者就可以很容易地学习他们观察到的蝴蝶的详细信息和数据。此外与最匹配的蝴蝶相似的蝴蝶数据还会提供给学习者用于区分和辨别。

“自我决策”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从提供的所有类似的蝴蝶信息中独立选择最精确答案的能力。在系统的图片数据库中, 有许多蝴蝶具有相似的特点。学习者随机选择感兴趣的蝴蝶种类后, 基于蝴蝶图片内容的检索子系统检索出最相似的图片, 学习者学习从提供的所有类似的蝴蝶信息中独立选择精确答案 (如下页图3) 。

如果学习者没有从图片检索子系统获得正确的信息, 可以使用日志子系统做注释, 描述他们观察的结果以及蝴蝶观察的过程和体验, 之后将注释传到服务器, 教师就会对每个学习者做出注释和判断 (如图4) 。

“自我修改”主要基于动态评价。因为学习者在自我决策的时候可能选择不正确的信息, 为了避免学习者的错误决策, 需要帮助学习者快速地修改知识, 训练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在教师界面中, 教师可以浏览所有学习者的日志和注释, 然后返回对学习者的评分和注释。之后, 学习者就可以从自己的PDA上看教师发来的注释。通过注释, 学习者检查他们之前的观察结果, 并动态地调整知识。

“自我检测”的目标是实施动态评估。为了实现自我检测功能, 首先设计了前测和后测子系统, 协助教师帮助学习者确定自己的学习水平。在动态评估过程中又设计了不同的评价表单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包括问题、提示和答案在内的所有数据都是从蝴蝶数据库中自动获取的。此外, 为了能加深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蝴蝶的印象, 测试题采用带有图片的问题形式提供给学习者阅读和测试。

通过系统这样支架式的设计, 学习者能真正拥有探究式学习所培养的自主、自立、自信的学习精神。实验初期, 由五年级的24名学生参加用户实验。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 其中一组有BWL系统支持, 另一组有书籍支持。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活动。所有的蝴蝶观察活动在一个蝴蝶养殖农场进行。观测任务被分成了四项。每一个学习者都必须观测到三个新的需知的蝴蝶种群和三个已知的蝴蝶种群。这六种蝴蝶种群的知识被安排在前测和后测的系统中进行测试。两个小组前测和后测的成绩如图5所示。

通过学习活动前测和后测的对比分析可知, 与没有BWL系统支持的小组相比, BWL组在学习活动之后较之前呈现了很大的进步。

3.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 篇三

案例一: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各种各样的纸”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感知绉纸、手工纸、硬纸板等各种纸张的特性,如纸板坚硬、餐巾纸轻软、手工纸薄脆等。为了进行更直观的比较,教师指导幼儿按不同牢度将撕下来的纸有序黏贴在记录表上。

分析:对于大年龄幼儿来说,他们不仅能用语言表述“坚硬”“松软”“薄脆”这些感觉,还会借助生活经验用各种替代的方法来表达(如画上芝麻饼干表示手工纸的薄脆),可是这样的表达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困难。案例中教师采用的记录方法既方便又直观,可以让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地认识事物的属性,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当然,实物黏贴也不是任何活动都适用。一些容易黏贴、大小合适的探究材料(如树叶、纸张、布等)比较适合采用实物黏贴的记录方式。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提供一些实物照片或实物简笔画,这与实物黏贴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二:落下来

一次秋天外出活动时,孩子们看到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树叶,便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迎接树叶落下。于是,教师设计了活动“落下来”。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餐巾纸、沙包、“丫”字形纸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落下的情景。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向教师报告他们的发现:“餐巾纸落得很慢的!”“餐巾纸飘来飘去的!”“沙包是快快落下来的!”“纸片转着圈落下来!”“纸片转起来像直升机(螺旋桨)!”……

孩子们兴奋地借助肢体语言与教师、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了经验分享。当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把树叶落下来的样子记录下来时,孩子们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于是,教师当即用“直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沙包下落的过程,用“曲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餐巾纸飘落的过程,再用“螺旋线条”帮助幼儿记录“丫”字形纸片飘落的过程。

分析:在活动前教师曾自问,小班幼儿能不能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对小班幼儿认知及记录等方面能力的了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教师便预设了师幼共同记录的方式。果然,经验交流的情况坚定了教师原先的预设——利用集体记录帮助幼儿共同记录所观察到的情景。教师还自编儿歌“沙包落下来,直直快快”、“纸片落下来,转着圈儿”、“餐巾纸落下来,摇摇摆摆”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集体记录是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幼儿交流、巩固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经验,而且解决了幼儿记录的困难,为幼儿学习记录提供了榜样。

案例三:运水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于是,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一个空盆,还提供了一些工具。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运用工具去“运水”。在一次次“运水”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使用工具,认识工具。

游戏结束了,“谁的本领大”成为幼儿交流、记录的主要内容。教师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张记录表格(如图一),表格中的工具暗示小班幼儿要有目的地去尝试各种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笑脸花朵图案,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在每种工具相对应的空白处黏贴上不同数量的笑脸花朵,以表示这些工具运水本领的强弱。

分析:在大班我们也组织过类似活动,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格(如图二)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幼儿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实验顺序,还记录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班、大班这两张记录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纸浅显易懂,直观形象并具有趣味性,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使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并容易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幼儿自主的空间较大。

为什么小班和大班的记录表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是小班幼儿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很少,记录能力也很不足,所以教师提供的记录表格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而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记录。

4.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篇四

科学教研组

我组的校本研究以促进学生探究为发展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在新课程中如何促进师生发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教师能以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同事培养了教师的教研对话精神。教研组教研活动就是研究学生、研究学习目标和内容(课标教材)、研究教法,会聚到教学执行与教学实效。从实践来看,学校各教研组的建设与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学校课程执行力的建设提升与教研组建设直接相关。下面是我们科学学科的一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一、教研活动概况

1、教研主题:创设情境,注重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2、活动时间:2011年9月——10月

3、组织负责:教研组长

4、内容: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5、课例执教:李卫霞 等

6、活动成员:全体科学组教师

7、活动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步骤一:发现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时间:2011年9月17日 地点:科学办公室 对象:全体科学组教师

“课堂研究仅仅应该看作是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小层,而不应该被看作是去寻找医治疑难病症的妙方或是被看作是追求点石成金的奇迹。”校本教研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得好就是问得好”,因此课堂提问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灵魂,抓住了课堂提问也就牵住了课堂教学的“牛鼻子”。

2、如何进行课堂管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七分管理,三分教学”,三七开也许有点夸张,但课堂管理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3、如何提高课堂讲解技能。不管是怎样的课堂,讲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之一,没有必要赘言。

1、课标要求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2、课题研究需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3、产生问题的因素(1)教材因素

教学的内容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或教学形式,重新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率。

(2)教案预设因素

A、开放教学目标,张扬学生个性。

B、开放教学的研究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3)学生因素 通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等环节,激励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开放教学的空间形式,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化。

(4)教师因素

现在的教师拥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解放思想,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共同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步骤二:寻找理论依据,学习理论知识,合理设计教学 时间:2011年9月30日 地点:科学办公室 对象:全体科学组教师

1、寻找理论依据,学习理论知识

为了使科学课程的目标不再是口号,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称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地知识。

(理论学习资料)《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等。

(讨论要点)(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摄像安全措施。(4)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分析教材,提出教学设想

在获得理论知识支持后,我们教研组对六年级上册的《登月之旅》一课进行了讨论,李卫霞老师备课。详见附1教学设计。

步骤三:课堂观察记录 时间:2011年10月10日 地点:六年级八班教室 成员:全体科学组教师 步骤四:集体评议、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是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反思的形式有执教的反思、同伴的反思,通过教研活动不同层次人员的反思、讨论,形成集体智慧。

1、执教者的反思:

在《登月之旅》这一课,应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交流、自主探究。

第一,利用图片展现月球环形山与地球陨石坑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为在地球环境下模拟月球环形山奠定基础。

第二,在把沙子倒入盘子后,应轻轻摇晃,使沙子成水平状,以便在实验中成坑明显。

第三,引导学生确定模拟对象,即沙面模拟月面;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手电筒光模拟阳光;丢石子的动作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行动;以保证模拟实验目的明确,观察有效。

第四,做这个实验时,最好先做不同大小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再做同样大小的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分别测量沙坑的深度。

第五,在遮光条件下用手电筒照射石子坑,看到的现象会更加明显,也更像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环形山,这样引导观察更有效。

2、同伴评议:

张秀茹老师:这是一堂比较精彩的科学课!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蔡教师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提供了丰富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

张宝莲老师:李老师按照《课标》中提出的科学探究所要经历的几个科学过程和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这几步骤来进行,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行探究。在探究中认识探究。只有这样,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慢慢形成,探究能力才能一步一步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会深入自己的内心,这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个简单的科学常识,即磁铁有磁性,而这一常识,蔡老师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系列科学实验来感受体验并得以明白的,这体现了科学课实验为主验证科学原理的原则。

王彩凤老师: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要以探究为中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蔡老师的课从一个简单的导入入手,实用而不花哨,一上课就直奔主题,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通过两个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得到了人类在探索月球之谜的研究之路上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这需要几代人坚强的毅力和无尚的智慧来完成。

牛燕梅老师: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集体活动时间和空间比较好的得到了保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教师设计的2个实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第一个实验中,教师为学生准备好了材料,引导学生如何做实验,如何填写实验记录表并成功完成这个实验,得到相关科学概念。

3、专业引领

这次组内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收获很大,不仅是因为李老师的精彩讲解,更是因为教研组深刻的课后反思和分析。这次活动充分说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活动是搞好教学研究的保证,丰富课堂实践和深刻的教学研讨扎实、有效。

(1)、以“做科学”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素养

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不仅仅需要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即实践、探究、体验的活动。

(2)、注重科学课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3)、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实践与探究的空间。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

三、活动反思

1、树立了校本研究的全新理念。

在进行校本教研之前,很多老师对此概念都有些模糊,经过这次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认识到要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有目的、有主题的进行研究。学校要发展,要办出自已的特色,凸显自已的个性,就必须动员教师这块最大资源,要整合各方力量,集思广益,制定和完善适合于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

2、民主平等,文化支撑

通过全组教师的集中研讨、备课、说课、听课、课例研究,教学展示等多种研讨活动。教师们在研究中明确了认识,在研究中得到成长,在研究的状态下教学,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合作交流意识,促进教师教学观察指导、自我反思调控,不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使整体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有效,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就一定会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扎实有效的路子。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组的校本教研活动会更有特色、有时效性,并且越来越精彩。

附件1:

六年级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六年级 科学 李卫霞

教材分析:

本课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目前惟一亲自登临过的星球。干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在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表达了人们飞向月球的美好愿望。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人类经过不断开拓进取和不懈努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船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学情分析:

学生对月亮和有关月亮的神话很了解,但不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这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知道环形山的形成。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教学策略:

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沿着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自主探究月球的特点,利用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并通过沙盘模拟实验探究环形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及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2、体会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了解宇宙的帮助。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学生:收集有关月球及人类探月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首先老师想让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

2、播放一段月色溶溶的录像。

3、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学生交流)

4、这么美的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们能说出一两个来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二)初识月球,了解环形山。

1、仔细观察一下,从这幅月面图上,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大大小小的坑)

2、(出示环形山文字)描述得真详细,早在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时,就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坑、高地和平原,伽利略把这些坑叫做环形山。

3、知道什么是环形山了,有谁知道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吗? 真不错,我们的同学都已经知道了。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出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配合环形山图片)

(三)质疑探究,讨论实验。

1、看着这些环形山,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会产生很多问题,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怎样撞击?陨石为什么会撞击月球?撞击的陨石哪去了?为什么这些环形山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板书)

2、同学们探究的欲望真浓,这些问题,也是正是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今天我就着重来研究环形山为什么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这个问题,其他的同学们以后再研究好不好?

3、同学们,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会跟什么因素有关?

(与陨石的大小有关、与陨石的下落的高度有关、与撞击的速度有关、与方向有关„„)(板书)

4、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模拟一下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情景。

5、大家想一想,我们可用什么来模拟陨石?用什么来模拟月球的表面的土壤,也就是月壤?

你怎么会想到要用沙子的呢?(覆盖整个月球表面的月壤,由岩石碎屑、矿物颗粒、玻璃、陨石碎片、粘合集块岩等组成的松散堆积物。)

6、好,现在模拟的材料我们都有了,如果我们假设这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该如何来做?

预设: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在沙盘上形成的坑的情况。师: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一定要从同一高度丢下呢?怎么样才会使石子是在同一高度落下呢?

生:双手平举、用直尺来固定高度、两个人举到同一高度„„

小结:我们要验证环形山的大小是否与陨石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必须要注意让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出示)

7、那如果我们的假设是环形山的大小是与陨石的高度有关,那这个实验又该怎么做呢? 预设:将大小相同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丢下,观察在沙盘中形成的坑的大小。师(追问):石子为什么要大小相同?

生:因为我们要判断是否与高度有关,石子的大小必须是相同的,否则就无法判断。

师:这大小相同的石子我们应怎样来选择?如果用同一个石子,我们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取石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形成的沙坑破坏了。)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从不同高度丢下相同大小的石子。)

8、同学们考虑得真细致,在实验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丢石子时力度要均匀;重复做时,要把沙盘重新抹平;最后形成的沙坑要放在那儿,不要抹掉;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四)模拟实验,交流发现。

1、同学们需要的材料,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请大家根据各组的假设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做一做这个模拟实验,提醒一下,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注意点一定不能忘记哟,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既快又好。

2、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

3、交流:哪一小组先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

(五)日照实验,了解观察时间。

过渡:同学们刚才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和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还有些其他的因素,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研究。现在我们来看看在沙盘中形成的这些沙坑,怎样才会看得更加清晰呢?

1、如果我们能借助一些东西的话,你认为可借助什么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这些石子坑?

2、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手电筒的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照一照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看什么角度看到的沙坑最明显,记录员要及时将看到的记录下来。

3、交流实验现象

师:好,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组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手电筒直射时沙坑和它周围的沙子都很亮,坑看上去不太明显,而斜射时,沙坑就会形成影子,明暗非常明显,沙坑也就看得很清楚。

4、我们都知道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所见到的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后反射到我们地球的。根据刚才的实验你认为什么时候观察月球的环形山效果最好?

(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影子;农历初

七、初八和22、23左右,阳光斜射,在明暗分界限处的环形山立体感强,所以这些天效果好)

(六)飞天登月,再识月球。

1、从古时候起,人们就一直渴望着了解月球,更多地认识月球,甚至幻想着能飞上月球。人类的登月梦想实现了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来一次登月之旅吧!(板书课题:登月之旅)(课件播放“阿波罗号”登月视频)

2、亲历了月球之旅,相信大家对月球又有了更多的了解,人们登上月球后还有哪些发现?

(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今天我们是随着美国的“阿波罗号”登上了月球,我们有没有希望搭乘中国自己的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呢?

2、有!虽然美国早在1969年就实现了载人登月,但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课件播放“嫦娥一号升空视频)

播放《嫦娥一号》登月实况。

5.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篇五

1、感知磁铁的吸铁特性,研究磁铁的玩法。

2、让幼儿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3、尝试运用磁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玩一些磁铁类相关的小玩具。

物质准备:人手一份活动材料:磁铁、铁制品、木制品、布制品、塑料制品等。

活动重点:

通过尽可能地鼓励幼儿进行实践,尝试将非铁制品与磁铁进行相吸,玩不同的磁铁游戏。

活动难点:

支持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学习同伴的经验,让每个幼儿都能有体验和发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故意把一些小铁钉撒落在地上,提出问题:“怎么办呢?请小朋友想个好办法,让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铁钉捡起来。”

试着让小朋友用磁铁去吸,总结出:这个黑黑的小东西叫“磁铁”。

二、认识磁铁。

让幼儿观察磁铁都有哪些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等。

三、分小组动手操作:

1、让幼儿试着动手操作,看看盒子里的东西哪些能被磁铁吸起来?并且小组合理分工,一个小朋友担任记录员,一个小朋友担任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朋友认真地做实验,为那两个小朋友提供正确的信息答案。

2、教师大黑板上出示统计表,让幼儿上前打“∨”、“×”

四、生活拓展:

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为什么?

五、游戏:《小猫钓鱼》

小朋友用教师提供的小鱼竿去钓鱼,看看有什么发现?说说为什么?

六、总结:磁铁只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6.大班科学活动:滚进山洞科学探究 篇六

【活动目标】

1.感知薯片桶、纸杯、饮料罐等物体滚动路线的不同。

2.运用所获得的经验和提供的材料,探索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

3.感受科学探索实验的乐趣,体验成就感。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斜坡、“山洞”、饮料罐、奶粉罐、积木等、纸杯、没有把的塑料杯、绕线筒等若干。

2.皮筋、毛线、双面胶等辅助材料若干。

3.记录表、笔每组一份。

4.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感知薯片桶、纸杯等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

(一)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玩“滚进山洞”的游戏,看,这是什么?待会儿你们把这些滚筒放平在斜坡的绿线上,然后把手放开,让它自己滚下去,看看有什么发现。四个小朋友一组,找个斜坡去试试吧!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引导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三)师幼分享、交流操作结果。

1.分一分。

引导语:哪些可以滚进山洞?哪些不能滚进山洞?

2.说一说。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边的滚筒可以滚进山洞,而另一边的滚筒不能滚进山洞呢?

小结:原来,两头一样大的滚筒滚起来直直的,所以能滚进山洞;一头大一头小的滚筒滚起来会拐弯,所以不能进山洞。

提出问题:那么,这些会拐弯的滚筒往小的一头还是大的一头拐弯呢?

二、再次探索,进一步了解纸杯、塑料杯等的滚动方向。

(一)幼儿操作、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1.介绍记录表。

2.幼儿操作、记录。

(二)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师:两端不同大小的滚筒往哪一头拐弯?

(三)梳理小结

小结:原来,一头大一头小的滚筒总是往小的.一头拐弯。

三、第三次探索,尝试运用辅助材料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

(一)自主选择材料,合作探究改造弧线滚动物体。

1.提出问题:怎样让这些滚筒不拐弯滚进山洞呢?

2.介绍材料。

3.幼儿分组操作。

(二)展示幼儿作品,分享交流改造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改造的?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为什么它不会拐弯了呢?

小结:原来,不管用什么材料,只要让这些滚筒变得两边一样大小,就能滚进山洞了。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各种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着小滚简进山洞的情境展开的探索性的料学活动。孩子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探索、发现,历经探索、改造、交流的过程、活动的组织教师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提问和梳理,使科学教育更有价值。

本节活动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开始”,我引发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探索兴趣。“朝向哪边拐弯”、“怎样让它滚进山洞”等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迁移并运用已获得的经验进一步探索。之后,我用简练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操作的方法,使幼儿的科学教育更有价值。

2.积极动脑、动手,使科学活动更有意思。

在“滚进山洞”中,幼儿发现易拉罐和纸杯滚动的路线不同。“怎样让纸杯滚进山洞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幼儿迁移已有经验,用皮筋、毛线绳、双面胶等辅助材料改造纸杯,改变纸杯的滚动路线。这种又动脑又动手解决问题的尝试,让科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3.联系生活并回归生活,使幼儿的操作活动更有意义。

我利用生活中这些常见的物品,创设了探索的情境。让探索活动更加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回归幼儿的生活,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兴趣,更有意义。

4.教师教态、语态较好、善于关注幼儿、师幼互动好,课堂氛围轻松有效。

各个环节清晰,层层递进。教师语态富有变化、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善于观察发现幼儿问题,并且能适时适当做出引导,充分给与孩子探究的空间与兴趣。

存在不足:

1.在执教过程中,第一个环节介绍滚筒时未交待清楚,在操作前教师提要求时不够清楚。

7.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篇七

一、邂逅———教师要做科学家勤观察, 善于抓住瞬时的触发点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的求知欲非常旺盛, 但这种好奇只是幼儿对事物的直接兴趣, 往往也是无意识的。因此, 当生活中出现科学活动的契机时, 教师的作用就变得至关重要。

案例:美丽的邂逅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 看着孩子们晃动的身影, 想起昨天刚和儿子猜过的谜语, 我灵机一动, 边走边给他们猜起了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 我到哪, 它到哪, 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 紧紧跟在我身边, 猜猜它是谁?”孩子们有的说“是燕燕老师、小蓝老师”, 有的说“是老师的头、手、脚……”“到底是谁呢?看仔细了哦!”这时, 点点突然大声地嚷了起来:“我知道了, 老师的好朋友就是她的影子, 老师, 我说得对吗?”好多孩子也跟着大声说:“是影子, 是影子, 真好玩。”

教师角色扮演

影子常常伴随着我们, 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并没有在意到它的存在, 而我采用猜谜的方法、并通过有意识的体态动作, 即在有阳光的操场上走来走去, 引起了他们对身边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影子这一科学现象的强烈好奇, 从而产生了认识的兴趣。因此, 当生活邂逅科学的那一瞬, 教师要做一个有着强烈探索欲的“科学家”, 用自己的热情引领幼儿去发现科学、走近科学, 使他们对科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相识———教师要做医生, 精诊断, 敏锐捕捉孩子的兴趣点

无意识的邂逅以后, 便是相识, 此时, 教师的任务是要引领幼儿去触摸科学、感受科学。

案例:欣喜的相识

当孩子们发现我的影子之后, 都开始兴奋地找自己的影子了。点点高兴地叫了起来:“老师, 我也有影子, 你看, 我的影子在这里呢。”其他幼儿也兴奋地说:“我的在这, 我的在这。”这时我发现调皮大王非非正到处乱窜, 跑得满头大汗, 我很生气, 刚想抓住质问他, 非非似乎有所察觉, 忙跑过来对我说:“老师, 我的影子为什么老跑来跑去, 我抓也抓不到它?”“我的影子也会跑, 我的也会, 我的也会……”欢呼声此起彼伏。我犹豫了片刻, 心想:“既然孩子们把球抛给了我, 我何不顺势把球抛还给孩子呢?”于是, 我就说:“影子这么调皮啊, 我们就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吧!”就这样, 孩子们忘我地玩起了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游戏。

教师角色扮演

在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 并觉察到自己的影子会动之后, 我开始诊断和思考他们此时最想要的是什么, 怎么样的活动才能既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又有利于他们的探索发现。此时, 我没有强迫他们去思考“影子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 而是顺势组织了一个踩影子的游戏, 让幼儿在无形中发现“原来大家的影子都会跑, 这是因为影子总是跟着自己跑”的道理, 进而发现“影子其实就是阳光照射下的自己”。在快乐的游戏中, 幼儿的热情始终高涨, 探究的欲望也在无形中被调动了起来。

因此, 在美丽的邂逅之后, 教师要扮演“医生”, 精确诊断幼儿最需要的活动和最适宜幼儿的活动, 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 真正做到引领幼儿去触摸科学, 感受科学。

三、相知———教师要做魔法师, 巧引导, 及时生成适宜的探究点

相识之后便是相知, 如何引导幼儿对科学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感知, 便是教师此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巧妙的引导方能使科学产生魔力, 从而牢牢地吸引幼儿, 使幼儿自然而然地走进科学、融入科学。

案例:立体的相知

影子游戏之后, 孩子们似乎也跑累了, 都围到我的身边, 兴奋地告诉我:“老师, 我踩到了婷婷的影子。”“我踩到了豆豆的影子。”“我也踩到了。”“这有什么稀奇, 我踩到了四个影子。”“我踩到了五个。”“我踩到了六个。”正在这时, 一旁的点点和林林争了起来, “我的影子长。”“我的影子大。”见到这个情况, 我马上启发幼儿去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影子,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的影子最长。”“我的影子胖。”“老师的影子最大了。”“我的影子有两个小辫儿。”“我的影子小小的。”“原来影子也是有长有短, 有大有小的, 那你们会给影子排排队吗?”我说。孩子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甜甜的想法很特别, 她说:“我只要给小朋友从高到矮排队, 影子也一定是从高到矮排好队的。”最后大家一致推荐甜甜来给大家的影子排队, 以证实一下她的想法。在甜甜的组织下, 大家从高到矮排成了一排, 小朋友的影子果真也很听话地从高到矮地排列着。正当孩子们为甜甜的好办法欢呼鼓掌时, 太阳突然躲进了云层, 影子全不见了, 孩子们一副很失望的样子。没想到太阳很快又露出来了, 大家的影子又跑出来了, 我的灵感又一次跟着跑了出来。“你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吗?”我神秘地问道。小朋友们抓耳挠腮地想开了, 还不时地议论了起来, “太阳没有了, 影子也就没有了。”“可是有太阳的时候, 怎么把影子藏起来呀?”“你看你看, 凡凡的影子就不见了呀!”原来凡凡站在老师的身后呢。“我有办法了!”“我也有了!”孩子们有的躲在了花丛的阴凉处, 有的躲在了树下, 还有的竟然趴在地上, 用手抱着头, 缩着身体, 有的缩在了同伴的身边, 贴得紧紧的……“你刚才把影子藏在了哪里?”腼腆的小扬说:“我的影子藏在了泥土里。”许多小朋友大笑了起来, 我并没有否定他, 而是鼓励孩子们继续说。孩子们有的说:“我的影子藏在了花里。”有的说:“藏在了地上。”“藏在了树里。”……

教师角色扮演

我如魔法般生成探究活动, 让幼儿实际参与,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自然地在游戏中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 如:排序、对应、点数、比较等, 去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体验探究乐趣的同时全方位地感知影子中蕴含的多种科学原理。在上面的案例中, 孩子们的做法和回答多么天真而有趣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影子不见了, 只是被更大的物体影子遮挡住了, 所以才看不到的。看似他们的答案都错了, 但用现代的科学教育观念来看, 对于幼儿来说, 真正的科学道理并不是我们成人认为正确的科学知识, 而是幼儿对这一科学现象自己富有想象的解释。所以, 在活动中, 我没有一味地要求幼儿用成人的所谓“科学”语言来表达, 而是用一种包容、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幼儿在自由观察、探索中, 用生动的语言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对影子特征的认识, 同时, 又自然地发现了许多影子的秘密。

因此, 相识后的相知, 教师要扮演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巧妙设计和引导, 及时生成适宜的探究点, 引领幼儿去领略科学的神奇和美妙, 从而使他们真正走进科学, 融入科学。

四、期待———教师要做红娘, 睿智生发探索的延伸点

影子游戏中, 孩子就像快乐的小鸟, 尽情地翱翔在科学的世界里。当生活活动结束, 我们的影子游戏也将进入尾声, 此时, 怎样引发幼儿后续探究的兴趣, 使幼儿对科学充满期待, 这是我们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案例:无限的期待

晨间活动即将结束, 影子游戏亦接近尾声。趁着孩子意犹未尽之时, 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关于影子, 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下, 孩子们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点点说:“我想知道晚上会不会有影子。”小扬边挠头边说:“没有了太阳, 那肯定就没有影子了。”“我觉得也是!”琳琳接着说。这时, 爱思考的凡凡反驳了:“灯光下也会有影子嘛!”“对呀对呀, 我看到过的。”甜甜接话了。“影子黑黑的, 一点都不好看, 我在想能不能变出各样颜色的影子来!”凡凡又来了个出其不意。“我们的影子上都没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的, 这是为什么呀?”“影子上怎么看不出我在笑呀?”……孩子们问出了许多源于生活且非常天真有创意的问题, “你们的这些问题真的很有趣, 以后我们再一起去发现更多关于影子的秘密, 好吗?”

教师角色扮演

“关于影子,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一个问题, 引发了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 也因此而生成了许多自主探究的延伸点, 我想, 这就是生活邂逅科学的魅力所在, 也是科学生成活动的价值所在。因此, 在一次生成活动接近尾声之时, 教师要扮演的便是红娘的角色, 睿智生发探索的延伸点, 使幼儿对下一次邂逅充满期待。

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篇八

一、元认知的概念及其价值

元认知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中。弗拉维尔对元认知作了一个简化的界定: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通俗地讲,就是指人的自我学习能力。

元认知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意识性,能使学习者明确自己拥有什么知识,自己正在做什么,做得怎样,进展如何;二是调控性,使学习者能随时根据自己对认知活动的认识,不断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并使认识活动能有效地向目标逼近。因此,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体现为深层次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二、元认知与科学课程的关联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在科学探究的分目标中,也有相应的要求: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综观儿童元认知发展的历程,元认知调节有一个从他控走向自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中介作用,故教师应当思考如何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来使学生从他控状态进入自控状态。这有赖于教师的计划、策略、言语暗示和提醒等。在探究式科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要把教师的授课策略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是要增强学生科学学习的自主性及反思能力。

三、在探究实验中应用元认知监控的实践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材,其编写特色是让学生经历典型的探究活动。现以其中的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中“摆的研究”一课为例,重点介绍如何在探究活动中抓住各种生成性问题,利用提问等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将学生的思维过程显性化,引发其思维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实施教学目标中的“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知道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与“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这一部分时,就可用元认知监控理论,对学生面对的问题进行追踪指导,引导学生将面对的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测量实验,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实验的关键在于分别针对“摆长、摆幅与摆锤重量”三个影响因素设计对比实验,最后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分析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但事实上,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改变一个条件,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实验操作是有难度的。学生的关注点都在变量上,而注意控制变量,就会因为忽略对不变量的控制导致实验失误。

因此,在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们改变每次实验的摆绳长度,但是要保证摆锤和摆幅不变,如果忘记了怎么办?怎样做才能不忘记?”经过快速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想到可操作的方法——把摆锤和摆幅的设定记录下来,写在表格的最左边。这时教师可以追加提问:“原来绳长、两倍绳长、三倍绳长设定为多少才合适?”每个小组先把实验参数写下来,快速浏览过后,笔者发现,对于摆绳长度的设计,有一个组是这样定的:2厘米、4厘米、6厘米(因为这套装置绳长可以设置到18厘米,因此这样的参数可以提出来讨论)。当笔者把这组参数提出来时,五年级的学生并没有出现“一面倒”的意见,对于这样的设置有什么不好的问题,只有个别组认为可以设置到18厘米的装置,而现在只用了6厘米,有点“浪费”材料。最后的讨论结果是,这个组还是按照这样的参数进行实验,但是每个组在实验时,更加注意可能出现的情况了。

经过全班讨论后的实验记录表,修改了实验参数的记录形式,于是三个参数都出现在记录表里了。其中不变的“摆锤”记录为“( )倍重力”,“摆幅”记录为“( )度”,而“摆绳的长度”则增加到“原来绳长:( )厘米;两倍绳长:( )厘米;三倍绳长:( )厘米”。通过增加了这样的记录,能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保证变量的有效控制,得出比较好的分析结果。

最后汇报添加实验的原因时,一组同学说:“实验参数的设置除了要有一定的规律外,还要考虑尽量把差距拉开,这个实验,如果只是改变了绳长的2厘米,就需要多做很多组,实验的时间和次数就要增加,原来练习册上提示成倍增加摆绳的长度,就是希望在3次实验之后能得到明显的结果。”这样,学生就真正思考到了实验参数的设置意义,初步了解到了设置参数的一些要求。这一系列过程,让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做到了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实践后的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也面对这样的问题:假设固定的一个小组是4个人,那么,4人的认知能力差异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便难以兼顾。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差异非常大,有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而有的学生则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缺少自我效能感,更缺少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学习上被动应付现象很严重。

同时,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教学观察发现:由于小组想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其成员就会把决定权交给各方面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由其担任组长,决定实验的内容、方式、步骤等,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结论;而其他同学则逐渐“被分工”,仅仅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和判断组长提出的结论;甚至小组中会有个别各方面能力较弱的同学,放弃思考和讨论,只负责操作。所以,小组中最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别,尤其表现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而笔者倡导的元认知监控更多地强调自主监控,如果学生经常处于别人的监控之下,其元认知能力就会越来越低下。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学习汇报下一篇:1-5总务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