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探讨

2024-06-30

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探讨(共12篇)

1.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探讨 篇一

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初中阶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起小学作文从形式到理论都需要一种飞越。而现阶段初中学生的作文,一直是令所有老师棘手的问题,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低;写能力低下,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初中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呢?下面把我的作文教学上不成熟的做法在分析作文现状后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 分析现阶段作文现状

从老师来说,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就教给学生一些应试作文的方法。把作文固定成几类:三点式、分类式、开头式、结尾式等,甚至给几篇例文给学生背诵,以应付考试,但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学生作文雷同性的越来越多,这几年来的中考、高考的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难道我们的学生这样会写新时代的“八股文”不是应试教育的一种悲哀吗?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价、评估没有一套好的方案,由于中考的指挥棒,追求高分仍然是每所学校趋之若鹜的事。就作文教学来说,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靠的是多积累和多写。但教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想尽方法搞一些所谓的提高作文的“格式”和“技巧”来训练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学习能力、智力等的发展,也造成他们学习写作能力畸形的发展。

从学生来说,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与否对成绩影响不大,作文

只要把字写得漂亮就可以得高分;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单调,作文缺乏热情,作文时就说些空话、假话,表现做作,不能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文内容单薄、语言苍白、毫无感情抒发;有的寻章摘句,机械模仿,甚至胡编乱造,感情失真失度。学生对付作文形成了“套子”模式。如思维套子;选材套子。还有的学生拿到作文题以后,更是无从下手,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架势。对作文他们是既害怕,又无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境地。

二培养学生学生写作情感,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作文作出了要求:要说真话,抒发真情实感。然而,在我们传统作文教学中,忽视了作文内在审美价值,扼杀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和思维创造能力,功利色彩浓重,致使有些中学生的作文矫揉造作,没有真情实感,写的都是些与自己的年龄结构,心智水平不相契合的文字。而一篇好的作文犹如一部精彩的影视作品,留住生活的精彩,让人感受人间的真情.那,末,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这是大多数同学都要求回答的难题:

1丰富生活,增加积累

这是针对那些对生活缺乏体验的人来说的,让他们在人生百态中体味作文的乐趣。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学生的随笔写作往往是性灵之作,洋溢着作者的真实情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随笔可采用以下手段:

(1)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情。并及时记下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意识。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之后,启发学生:你们也为人子女,你的目光曾在双亲的身上停留过吗?你曾为父母为你的无私付出而感动过吗?激发之后,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验,然后在学生有了相关的情感体验后着手写作,就会有真情涌动!

(3)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与作文内容相关的情感体验。如观看影片的片段,听歌曲等方式,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中回味生活,激发感情。

2、在唤起阅读情感的同时再次唤起学生的写作情感:

课内阅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主阵地,应坚守这一主阵地,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教材在写作情感资源的开发和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写作的知识贫乏,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记流水账。或者刚开了个头,凑完字数以后,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洞,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所以,为了让学生改变这种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地步,平时要多进行阅读积累训练。

首先老师要对课文的重组和再创作。对作品的再度创作既可满足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帮助学生通过再创作进一步理解作品。重组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变换文体,也可扣住作品进行扩写或缩写。然后老师还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评点或交流。开设阅览课后,布置学生写随笔,对阅读内容交流点评,发表见解;并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派出代表,开好全班读书报告会。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思想,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激情。

最后还要加强相关话题的思考与写作。结合学生的阅读(包括观看电视、电影)的心得及平时讨论的热门话题,提供相关话题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思考。

(3)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它既降低了作文的写作的难度,又会使学生有写作的榜样。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该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例如学生在学完鲁迅先生所描写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后,可以鼓励他们模仿写一篇人物肖像的小作文,要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的描写,表现这一人物形象性格。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

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4)鼓励学生创作发表

任何人要想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出优秀作文进行发表。例如学生写出好的作文以后,教师要积极鼓励并推荐他们把自己的作文送到学校学校报刊编辑小组,让他优秀作文得以发表。这样,会极大地刺激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从作文中找到自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创作的积极性。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多读多写,提高作文水平,才能解决长期困扰语文界的一大难题。

三 培养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热情

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明确作文教学目标,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教师要明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从生活中合理选择素材,安排材料;(3)以写记叙文为主,叙议并举;(4)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5)借景抒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6)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7)写人记事,立显个性;(8)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9)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事物;(10)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11)写常见的应用文;(12)扣住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写简单的议论文。所以教师要在作文训练形式上记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国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创造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我们教师应尽量避免这种过程,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取材——构思——记叙——推敲——评价,它的特点与学生的写作过程相一致,整个过程体现的是“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创作个性得到良好地发展。在不同文体的训练形式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线文体训练,彼此之间仿佛是独立的学科;而我们应该采用不同体交叉的综合训练方法,三种文体相互穿插,相互渗透。这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规律,是作文教学的共同发展趋势。

采取多样的,灵活的作文批改方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作文教学就不可忽视。从指导写作到作文批改,教师都要精心备课,力争做到省时得法。

(1)教师精批细改 精批细改要求的是“要有启发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的批改质量,而不是教师在作文本上批改的数量。应为每一次作文训练目标是具体的,较为单一的,不可能在一次作文批改中

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一次作文训练就能达到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效果。作文训练是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机结合的过程,只有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分步实施,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和达到目标。为此,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不可能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全面地具体地精批细改,这样会使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笼统,学生不易把握训练重点,相反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此次作文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况且每篇作文都采用一种批改,也就达不到批改的目的,发挥不了批改应有的诱导,帮助和激励学生努力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都“精批细改”。而教师在批改中要注意:

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划出文章的病句和错别字。

2、逐句逐段地对文章进行修改,适当加上眉批。眉批写在作文的边框空白处,不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乱涂乱改。

3、复阅全文,纵观整体,写上总的评语并评定分数。

4、做好评改记录,记下评改时发现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阅读的感受,摘抄典型素 材,为讲评作文做好准备。

(2)学生自改 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在批改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作文评改采 用百分制。

2、用红笔评改。要有条有理,绝对不要在作文本上乱勾乱画。

3、统一修改符号:错别字圈出并改正在边框空白处,病句划线并在线末打上问号,好句佳句划上波浪线,其余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4、请按量化标准分项给分,最后算出总分并写好评改评语。作

文评分一律写在题目右边,批改日期一律用汉字写在总批的右下边,书写要工整。由自改片断逐步过渡到自改全篇,是一种飞跃,让学生修改一篇完整的文章,首先要引导学生统观全篇,总体考虑,从大处着眼。如作文的中心是什么,合乎题意吗?所写材料是否能表现中心,是否把突出中心的部分写具体了,等等,然后再对症下药。当初稿写成后,培养学生朗读初稿的习惯。这是朗读自改法。有些错别字、漏字、病句、笔误,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还可以把作文读给同桌听,旁听者更容易发现问题。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通过批语和修改符号指出问题,这样长期坚持,学生自改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总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依赖于学生持之以恒的多读,多说,多思,多写才可能收到效果,它依赖于教师长期耐心点鼓励引导。

2.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探讨 篇二

一、丰富素材, 厚积薄发

学生每次写作, 最愁的是没有东西可写。一写就是假话, 文章怎么会感人呢?究其原因, 就是手头缺少素材, 笔下不能生风。针对这种情况, 我决定先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着手。

1.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 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写作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所以积累素材首先要留心生活, 在生活中积累, 把作文训练过程看做是学生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学生刚入学, 我就指导他们从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提炼作文素材。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 写前组织学生开展“我夸奖他 (她) ”“我佩服他 (她) ”“他 (她) 真行”等即兴演讲的主题活动, 让学生观察同学, 分析自我, 体验美丑, 从而进行写作。其次让学生带着任务走进社会, 有目的地观察社会, 感悟生活, 避免闭门造车, 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自然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积累生活素材的有心人。

2.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学生要扩充作文素材, 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一味地多写, 不如有选择地多读, 读懂读好一篇寓意深刻、内容丰富、文字精练的文章, 强于写十篇平庸的作文。我除了利用阅读课训练学生阅读外, 还开展了每天阅读半小时———“我最喜爱的课外书”推荐活动, 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 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这样在班级中营造了一种争相读书的好氛围。学生爱读书了, 眼界开阔了, 写作素材也累积了不少。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写出好作文来。

二、把握时机, 激发灵感

写作文需要灵感。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因偶然的机遇而疑窦顿开, 思路贯通, 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人处于灵感状态时, 注意力高度集中, 意识十分敏锐, 思维十分活跃, 工作效率极高。作文有了灵感, 才可情动于中, 发之于外。灵感往往需要人们去捕捉。在作文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把握时机, 巧妙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 就能使学生思想活跃, 作文质量显著提高。

1.创设情境, 触动学生真情

如写《我的妈妈》习作前, 为避免学生写空话, 我先请学生看《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部电影, 让学生在电影中感受母爱的伟大, 母爱的平凡。看到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便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妈妈都是伟大的, 她把对子女的爱溶解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 让我们也拿起笔来, 歌颂自己的妈妈。”这次作文写得十分成功, 学生都能从小事中反映母爱的伟大。

2.热情评语, 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的习作本身有它的可贵之处———真实, 当然, 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不成熟。对于没有经过指导的习作, 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来就不容易了, 教师千万不能置之不理, 更不能予以否定, 应该抓住作文中的闪光点, 用热情的评语鼓励他们,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

三、放飞想象, 张扬个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中央教科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中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课题研究, 让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想象、张扬个性, 让写作成为学生心灵驰骋的草原。

1.放飞想象,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中要开掘学生身上联想和想象的潜能, 帮助他们拓展这一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运用得好, 则“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审视古今”, 文章就意境开阔, 醇厚隽永。

2.张扬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探讨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听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03-01

学生的听力水平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得到成果,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创建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加强初中生对英语的应用和接触,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这样才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作用。

一、英语听力的重要地位

我们学习英语是从听力开始的,听是一切语言类学科的开端,对于英语来说更是如此。作为英语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听力使我们了解英语的大体意思,掌握英语特点。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根据对方的几句口语就可以判断出他说的是那一种语言,这是听力起到的作用,即使我们并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根据单词我们即可以判断。按照学习语言的习惯,学习英语是从听开始的,然后是模仿读写,最后是理解表达。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训练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听力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初中生增加对英语的感悟能力,促进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英语听力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有关听力障碍的问题。学生自身的英语发音不标准会影响听力水平,词汇量的匮乏,英语语法掌握不牢固都会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比如discrete---discreet、solitary---solidary、aptitude---attitude---eptitude---latitude---altitude 天资---态度---合适---纬度---海拔。很多学生在听到发音相近的单词时都不能很好的辨别出来,这是初中生英语听力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2、对英语听力重视程度不高。学校不关注学生听力水平的培养,是听力水平提升的最大问题。很多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英语听力在试卷上占据的分数无疑是最少的,这就使得学校忽略了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在其他的方面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英语听力的练习时间大大缩减,很多学校自己的月考中英语都不设置听力部分,教师讲评英语试卷也只是简单的对一下听力答案就进入下一个部分。

3、教师口语朗读和音频差距过大。学生最初学习英语的时候,是跟着教师朗读单词和短语的。有些英语教师的发音并不是非常标准,学生学习英语时习惯了这个教师的发音,其实已经进入了误区。教师教授学生英语应该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口语发音,这些音频的发音都是非常标准的,不会误导学生。学生逐渐适应着这种学习方式之后进行英语听力就能够接受了,不会出现听不清的问题。

4、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听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英语的过程,听力需要初中生通过有关内容的联想、分析、判断,最终选出正确答案。但是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够理解英语对话中包含的深层意思,选出的答案比不是最佳答案。例如:W: I wish Jane would call when she know she'll be late.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we've had to wait for her.

M: I agree. But she does have to drive through very heavy traffic to get here.

Q: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解析:本题是推理题,女生说:“Jane已经不是第一次迟到让我们等了,我希望她能事先打电话告诉我们一下”,可见女生对Jane迟到的作法是不满的。 男生又说:“I agree. But she does have to drive through very heavy traffic to get here.”(我同意。但是她到这里的确要遭受很拥堵的交通。)由此得出,男生对此事的态度是理解或宽容的。Jane可能被堵在半路了。有些学生只是理解了表面的意思认为男人同意女人的说法,也埋怨Jane,事实上男人为Jane辩解了。

三、提升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策略

1、激发学生听力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听力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的音频有很多,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听力教材,可以给学生播放外国原声电影,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迅速的提升,原本较为无聊的听力课变得生动有趣。

2、听前准备过程。听力的题目都是先发给学生的,学生在听力开始前要认真的做好准备工作。仔细地阅读试卷给出的材料,学生利用听力播放前的几分钟熟悉听力内容,读懂题目选项有利于初中生听力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此外,根据试卷中给出的题目选项学生可以捕捉有用的信息,以此来推测听力内容,增加选择的把握。记录听力材料中的疑问词、年份、地点,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听力。

3、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学生所采用的听力材料都是从外国人的思考角度编写的,学生用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去做题难免会有些影响。学生在听力时喜欢把听到的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做出选择,简单的把英语句子翻译过来很可能就误解了这句话的本意,结果导致懂得这句话中的所有单词,却不能翻译出这句话的正确意思,影响了初中生的听力能力。教师在听力教学时尽量的引导学生用英式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听力题目,通过帮助初中生了解国外的风俗习性、生活方式、礼貌礼仪等,让初中生对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清楚认知。

四、听力能力提升的反思

教师要足够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辅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只有教师足够重视才能够让学生对听力学习认真起来。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英语角的方式增加学生对英语的运用,拓宽学生的语言接触范围,让学生的口语发音能够标准,听得懂音频中的美式、英式标准发音。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自我反思,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不足,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进行改进。教师完善自身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改进教学方式、设立有效的教学情境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听力。

参考文献:

[1] 廖 亮.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2010

4.浅谈怎么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篇四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语文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学的必要途径。初中阶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起小学作文从形式到理论都需要一种飞越。

初中生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较少,因此也就很难写出情节动人,说理深刻的;但是,初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接受力强,因此,摹仿就成为提高作文水平最有利的途径。如何摹仿才能潜移默化地去指导创作呢?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去分析范文。如:让学生先分析范文的构思。先让学生思考如果写这个题目的作文将怎样写,再与作者的构思作比较,找出区别与不足,这样就较清晰地接受了新的写作思路。让学生找线索。线索是学生写作常被忽略的问题,所以要重新认识它,线索也是的血脉,因此血脉“通”,自然“活”。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要让学生去体会语言。体会语言的流畅自然、体会语言生动的表现手段、体会语言基调与主题表现的关联。让学生用“心”去做到这点,并说出的写作意图。可以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摹仿的目的是创作,不是教条主义,不是照本宣科。摹仿是要学生开阔视野,打通思路,继承别人,丰富自我,有所创新。

由于命题作文的条条框框,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层层束缚住了,教师应打破条条框框让学生思想解放出来。如教师在作文课出题目《雪》,对学生先不做任何要求,让学生随意写,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像一支风筝被《雪》这根线拉着在湛蓝的天空中飞翔,有的同学会借景抒情,有的会借景忆事,有的会写雪中童话,有的会写成随笔……五花八门,但都是学生思想的闪光。最后,各种类型的都读一读,让学生交换思想,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得到大大的扩展,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就是遇到命题严格的作文也可以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了。

命题作文仍是当前学生作文的一种形式。那么教师对作文题目正确地把握便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否则,就会有“一失足成通篇恨”的遗憾。教师在做启发性指导时,可以遵循这一原则:(1)将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可理解为是让写“生活中一件深刻而美好的往事或一件美好的事物”。(2)将具体的题目抽象化。如《爸爸的目光》可理解为是让写“歌颂伟大父爱的,以目光做线索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经常对题目做一下启发的指导,增强学生写作的热情,使许多同学从“山重水复”中走出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有了这种认识,就会大有起色。标点符号能使语言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贴切,更到位,正确使用它能收到语言文字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初中语文课本三册《爸爸送书》里面:

60多里路……/一本无用的书……

此处的省略号可谓“无声胜有声”,表达的是那种深沉而凝重的父爱,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以表达,“两个省略号”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的认识,这将对学生作文增添许多妙处。

5.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探讨 篇五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令老师头痛的是批学生的作文,特别在我们农村学校,一个班每次交上来的作文合格的了了无几;令学生头痛的是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今天大力提倡减负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

我们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时刻牢记写作方法的渗透。每讲一篇课文,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明确,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关键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的。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生就会顺藤摸瓜、一步步走进作者的部局谋篇中来。从结构到手法、到修辞,一点点,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从朦胧到清晰地感悟到写作原来就是这样写。每讲一篇文章,就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如果自己写,会怎样写。特别是讲读课文,这一点一定要做到位。在讲《春》这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上,在读中让学生从内容、写作手法、写作顺序或角度、修辞等方面进行赏析,学生从中掌握了课文内容也掌握了写景作文的一般方法,既提高了赏析文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讲《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济南的冬天特别之处在哪?学生感悟到: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我随机抛出一个大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济南冬天这一温情特点的?整节课,学生围绕着这样一个大问题开始寻找答案,从内容到写法再到修辞。然后让学生把《济南的冬天》与《春》进行比较,最后老师提出与写作有关的问题:为什么两位作者都能写出这样优美的经典之作呢?学生的回答中都提到了作者善于观察、热爱生活。有个学生还引用了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随机进行点拨: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的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写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会那么活灵活现,才能达到神似。在我们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

什么是观察呢?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作为语文老师,只教给学生善于观察还不够,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就拿写景文章来说,要想文章写得生动,要多种感官抓特征,这是写好写景文章的关键。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情态的,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善于从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声响、味道等多方面去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些感官的综合参与,我们

用心爱心专心 1

就不能很好地把景物特有的形貌逼真地描写出来。以朱自清的《春》为例:作者通过视觉写春草“嫩嫩的,绿绿的”,写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通过听觉写蜜蜂“嗡嗡地闹着”,写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写牧童的短笛“成天嘹亮地响着”;通过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风里带着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多种感官齐出动,景物特征毕露无遗。这种方法在学生赏析精美语段时教师要适时注意点拨,根本不用单独拿出来讲,学生在写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了。

写景文章离不开观察,写其它类的文章同样也离不开观察,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人独特的外貌,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经过细致的观察是写不出来的。因此,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

课外阅读教学要与作文教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课外阅读中所选文章,都是文章中的精品,如果只让学生做完题,教师讲完阅读题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就失去了一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机会。在讲课外阅读时(现代文),让学生先了解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讲文中的问题,并且讲完后,让学生把精美的语段背下来。文中如果涉及到对学生写作方法上有帮助的知识或素材,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如果是文言文小阅读,可以把它作为写作素材的,要求学生背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累素材。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有些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时间讲,我就只让学生读,不用做题,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写作方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文章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

我们老师要把讲课外阅读当作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来做。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能不提高吗?还用我们老师天天唠叨着让学生回家看作文吗?其实,老师每天让学生回家写完作业后看一篇作文能有几个学生做到位呢?我们把课堂中的任何一堂阅读课都当作作文课来讲,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三、以课内讲读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仿写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学习了《春》一课,让学生以《家

用心爱心专心

2乡的春天》为题模仿写作,学了《济南的冬天》一课,就以《家乡的冬天》为题进行模仿,学了《童趣》一文,让学生写《年童趣事》,学习了寓言故事,让学生仿写寓言等等。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

四、在作文讲评课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讲评课,要让学生主持,让学生点评。先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对本小组的作文课前先进行批阅,各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从内容、选材、结构、写法、修辞、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点评,优点要提出,缺点也要指出,并且要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全程参与,老师适时点拨,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渠道有许多种,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能力实际上是把作文放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也就是,任何一节语文课,都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扶手。愿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为学生树起提高写作能力的扶梯吧,为他们开拓出一片灿烂而又广阔的天地吧!

6.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篇六

贵州省普安县江西坡镇民族中学罗扬

人们常说: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可见作文教学之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教师不但要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的精华,还要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转变老师作文教学的观念与学生写作训练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写作系统训练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初中新课标对各种文体提出不同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要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要努力做到有理有据;会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要达到训练目的,教师指导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就必须有系统性与层次性。初中阶段必须注重制定系统写作训练目标,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意识与善于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的能力,训练学生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然后根据具体训练目标,制定学年、学期写作创新教学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七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从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入手,反映自己对 1

生活的认识与感悟,然后再逐步扩大表现生活的范围,让学生敢写、爱写。教学可以重在指导学生观察方面,介绍观察的类型、要求、方法等,利用好生活积累,做好写作准备,再指导记叙文的分类和写作方法,就显得有一定的层次性。

八、九年级可以从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和简要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展开议论着手,把目标细化,提高训练效果。

二、开放作文的写作时间

在写作之前,通常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并适当点拨,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写出所要求的作文,以适应考场作文的需要。实际上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灵活的做法,在作文训练上提倡开放学生作文的写作时间,把定时作文与不定时作文相结合,既面向全体,又照顾特殊。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以往常常要求学生进行当场作文,限制一定的写作时间完成,虽然大部分学生按时间要求写了出来,却发现学生作文质量不高,往往东拼西凑,应付了事,难见好文章。这是因为学生受到时间的限定,心里感到压力,才导致作文思维受限制,自然难出好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灵活作文时间的方法,有时进行限时训练,有时不限时间,两者相结合,学生的心理压力下降,作文就会明显见效。当然,不同时间限制的作文要求不同,如不定时作文要求更高,它允许学生查阅资料,精心选材,修改完善,发挥较好的作文水平;限时作文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学生自由选择自然没有畏难情绪,写作就变得自由灵活了。

三、拓展写作专题训练

拓展指的是在原有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由课内到课外,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针对不同文体设置不同专题进行科学训练。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等。专题确定之后,具体训练分三步完成:

1、示范讲解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教师按教学专题精心备好课,根据课时安排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清楚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及基本技巧。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借助课文范文进行分析,重在讲清系统知识,就材料剪裁,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一些方法指导,使学生作文有章可循,训练有“文”可依。

2、仿写训练

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因此知识示范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写作的盲目性。如何仿写呢?对学生来讲,要经过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而最基本就是从教材中模仿。叶老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模仿价值的文章,如教朱自清的《春》后可写《春天》或《夏》、《秋》、《冬》等题目的文章。这样的习作模仿,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表达能力。

3.讲评再练

讲评作文应集中在本专题训练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文与个别不足的作文进行比较,选择适当的文章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范文提供给学生,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确作文值得学习

3借鉴的地方在哪里和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样不断地模仿、借鉴,逐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勇于冲破思维定势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创新意识自然就越来越多,从而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可读性高、感染力强的文章。同时,讲评绝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讲评之后再次作文,让学生充分掌握该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产生新的认识。

四、培养学生写作个性

写作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的直接体现。教师可以通过采取自主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学生的自主作文训练是作文训练中极为重要的方式,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作文水平,更能体现写作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学生自身生活的情感体验存在差异与学生阅读借鉴的差异。家庭、学校和社会气象万千,内容丰富,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都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文章是用“我”手写“我”思,抒“我”情的。“我”是文章的灵魂,无“我”之情,必使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无“我”之思,必使文章没有真知灼见。因此,教师指导初中学生写作文,最好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这样容易获得成功,引导学生选取自己亲自经历的或者耳闻目睹的人、事、物、景,并对此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悟,捕捉出最感动的一点,从而迸发一种强烈的写作激情,展开身临其境的联想、想象,倾注笔端,一吐为快。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形象和细节的积累,4开拓了学生的构思,使学生的选材范围更加广阔,能写出内容更加新颖、丰富的好文章来。

这种自主训练还表现在写作体裁的变化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写随笔、写片段、写日记、写周记、写话题等,学生普遍反映都喜欢不加限制的作文,因为这种作文有更多丰富的思想情感的流露,更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写作兴趣一来,思维活跃,文章就活了。

五、创新作文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应吸取课标精髓,实现多角度评价。明确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作文的发展,多些鼓励,多些具体,多一些衡量尺度。评价可以从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和个性创意等方面进行,采用生生互评、自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优推先,促进学生作文发展。

1.学生互评与自评

“文从改中出”,传统的作文批改,常常是教师“精批细改”,弊端已是有目共睹,教师工作量大,苦不堪言且效率低下;学生迷迷糊糊,一知半解只能一塞了之,造成改与不改一个样。而把批改权交给学生,具有明显的好处。学生批改作文比老师认真仔细,大部分学生对同学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老师批语的关注程度,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当然,在交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教给

5学生评改方法。例如:教育名师魏书生要求学生从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中心、选材、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这是有借鉴意义的。笔者在作文评改方面推行学生互评方式较早,教师让学生批改前,先规定修改符号,让学生明确修改程序。刚尝试时,学生很有兴趣,但出现学生不敢动手改,无从入手改,把握尺度难以确定等问题,教师在指导中逐步归纳问题,学生逐步掌握了方法,使得批改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有益的尝试,如学生可交换互批,也可结成评改小组讨论批改,可固定批改对象,也可经常变换。学生互评后,学生还可进行自评,针对同学的评语再阅读进行自我评价,与同学的评改观点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作文要求的认识,取长补短,提高能力。

2.教师再评

教师经过学生的互批互评与自评,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阅,这时作文的格式、书写、语言、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教师可以集中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同时也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进行再评语。

7.如何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 篇七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 作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关资料显示, 90%高中的尖子生们, 都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 指导学生热爱写作, 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 在高考中写出优秀而高分的作文, 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 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提高高中生的作文水平, 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 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勤思考, 勤动手, 收集写作素材

对于高中生而言, 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素材可谓浩如烟海, 写作信息无可限量。但各种写作信息都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 阶级色彩, 社会道德意识, 民情风俗观念, 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 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 或深或浅, 或长或短, 或浓或淡, 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 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显出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 以此设置作文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 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 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

二、提高拟题功底, 增添作品亮色

1. 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 在确定材料后, 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 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 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如, 《送你一只金凤凰》这篇文章, 作者反映的是随着党的政策好转, 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题放在一件极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来深化。家景不好的莲姑向狭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车一用, 在自行车出小毛病之后, 桂嫂扬言要莲姑赔偿损失费;文中有莲姑一句气话“秋收结束, 我送你一只金凤凰。”一句平淡的话, 被作者别具匠心地用来做题目, 显得极具深意, 把党的正确领导下, 人民日渐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题深刻反映出来。

2. 根据材料来拟定文题。

好的文章, 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这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好作文, 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联想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 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 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 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这样拟题, 从内容上讲, 可以加重加厚作品内涵, 使主题得以较大幅度的凸显;从修辞角度上说, 这种具有类比性材料的反复叠加, 本质上对主题就有鲜明的强调作用。此类文题的设置, 因为它在形式上隐含了基础材料, 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及主旨的把握就带有较大的模糊性。也正是这种模糊性, 使文题本身具有较大信息张力的同时也为读者了解全文主旨设下悬念。而从读者欣赏作品的角度来看, 其思维过程为: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主题。这一过程与作者的创作思维过程恰好相反。作者看到文题后, 最先关注的是联想材料、基础材料, 进而涉及基础材料;读者在对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行分析感悟之后, 才能叩响文章主题之门, 才能使主题得以深化。

三、扬长避短, 娴熟运笔

8.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探讨 篇八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练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12-01

一、初中物理课堂练习的目的

要在物理课堂中加入课堂练习,深化对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就必须意识到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及其目的。之所以要在课堂上,在进行过基本的理论学习之后展开练习,一是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一知半解之处,他们对知识点还没有彻底掌握的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比教师自顾自地讲授效率要高得多;其次,对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部分,通过练习也可以得到巩固,记忆更加深化,所谓“学而时习之”就是这样的道理;最后,除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本身,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自己教授过程中的疏漏,改进教学方法,聚焦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出不理解的部分加以深化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物理成绩。这三个方面是课堂练习的主要目的,这与初中物理学习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物理学习难度大主要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十分紧密,由“物”而“理”,因此在进行学习时也不能纯粹地听讲和做笔记,而是应该结合学习的知识点,自己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比较快速地学习到物理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

二、初中物理课堂练习需要遵循的原则

上面已经谈到,在物理课堂加入练习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大有裨益。但是,如何能够将物理知识和练习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呢?这就必须谈到具体的课堂练习安排策略。

1、练习安排的层次性

物理之理,本身就包含了条理、体系化的意思,因此课堂练习的安排也需要有条理、成体系。首先是选题,教师应该挑选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物理题给他们进行练习,因为有的学生对物理的悟性高,有的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比较低,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不同的题给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和参考;第二是做题的数量,应该是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后,对物理题的讲解也要分明,注意解题方法,重点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总之,尊重差异,循序渐进是一个基本的设计物理题目的思路,也是在练习过程中必须秉持的基本原则。

2、练习目标的生活实效性

物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学习杠杆原理,生活中就有很多运用到这一原理的例子,比如剪刀的长短。因此,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练习题目,通过练习题目深化对生活常识的理解,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他们学习物理会更加用心,更加细心,也能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轮的学习中。当然,物理学习中有很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一些和生活关系相对疏远的内容,但是任何知识的来源都是生活经验,从经验上升为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3、练习过程的课堂时效性

课堂练习不仅仅要把握好层习性和实效性,更加明显的一个要求是要掌握好时间。毕竟,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其中一部分要用来讲授基本的知识点,是一个双向传输的过程,另外一部分时间才能交给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点。那么如何具体地分配教学和练习的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不能顾此失彼,既不能忽略练习的重要性,也不能有失偏颇地一味强调课堂练习。只有学习和练习的有机结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有效练习,教师可以提前做好规划,根据本堂课的内容的难易程度自己班里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4、练习内容的科学合理性

到了具体的练习内容的安排方面,教师必须保证练习内容的科学合理,才能使物理练习产生积极的效果。首先,课堂练习已经是依附教材进行的,根据每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不同,从教材知识点出发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其次,练习题目最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纯粹地计算。因为物理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发散思维,学会解题方法,而不是生硬的计算套路。这几要求教师在设计题目时,一定要学会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和具有开放性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发他们思考。

综上所述,物理学习难度大主要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十分紧密,因此物理教学应该结合学习的知识点,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比较快速地学习到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技能。初中物理课堂练习的安排需要遵循层次性、目标的实效性以及课堂时效性和练习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王洪生.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探究式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5)

[2] 寇荣祥.浅谈初中物理知识难点突破[J].好家长,2016(08)

9.提高初中生口语交际水平策略论文 篇九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初中生 口语交际 策略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学习至关重要,在这方面,首先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从思想上加强认识,行动上加强学习,教学中加强目的性训练,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教师一定要好好研读新课标,把新课标精神贯彻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 明确口语交际试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中考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还是很重视的。一般占据6、7分左右,有的地方设一道大题,里面含有两三道小题,彼此都有联系;有的地方设置三道大题,每题各自独立。不论以何种形式考查,占据多少分数,口语交际表达题在今后的考试中都被提到了一定的重视度,是今后考试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此题得分率并不高,就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巧妙地运用口语交际,如何去迎合命题人的意图,结果答非所问,或者答案不标准,不恰当,同样得不到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事实。中考中此题的得分情况确实不容乐观。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但是现实也是十分的公正。如果同学们平时注重口语交际表达运用题的训练,掌握了此类题的回答技巧,那么在答题时也不至于落得个七零八散,不知所云。

比如河北省的中考题,是这样来考查同学们口语交接能力的: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该题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正体现了中考考查同学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判卷时,一个是合情合理分,一个是语言表达的顺畅分,另一个就是准确分。学生如果做到这三点,那么就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反之,则会与高分失之交臂。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七册上第一单元的写作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便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第八册上的综合性学习中也提到“走上辩论台”这一环节,实际上这也恰恰体现了初中语文课本是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

10.提高税务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篇十

税务管理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决定了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是依法治税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税收改革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特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提高税收的法制化程度

(一)规范和完善税收立法。在税收立法中要遵守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要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税法的透明度。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加快税收基本法的立法工作;二是要提升各主体税种的法律层次。

(二)提高税务执法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税务执法关键在人,重点在基 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征管方式仍是粗放式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人海战术,税务人员的执法素质参差不齐,征管科技含量低。税务执法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税收执法亦缺乏相应的透明度。为此,要不断地加强税务人员“两个素质”的教育,切实提高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加强司法监督,健全司法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健全同司法机关的 联系制度,充分借助司法机关特有的执法权力预防、制止和侦察各种税务违法犯罪活动,协助和保障税务机关依法行使法定职权,维护税收秩序。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司法机关的法律责任,加强司法监督,以此鞭策司法部门自觉主动地为税收工作保驾护航。

二、进一步深化税收改革,加强税务机关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最大 限度地降低税收成本

(一)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分工明晰、职责明确、运行高效、协调配合的征管机构。根据税收征管改革和建立大征管格局的需要,按照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合理设置机构,扩大税收征收管理的幅度,提高征收的集中度,实现税务组织的扁平化。

(二)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有效的人事政策对税务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彻底打破“吃大锅饭”、“铁饭碗”的局面,强化竞争机制,实施激励机制,以能定级,按级奖励,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为优秀人才的发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税务机关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规范化建设。主要从加强征管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岗责体系、规范业务操作流程、落实责任追究、严密执法

监督、提高征管科技含量、提高部门间信息共享度等方面入手,制定和实行完备的工作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四)适时进行税制改革。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税务管理的具体实践,对我国的各项税制进行改革。

三、拓宽税务系统人才开发渠道,加强税务执法人员的知识

更新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税务机关要根据现代税务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拓宽税务系统人才开发的渠道,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资源,以满足现代税务管理的需要;同时,要系统地加强对现有执法人员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特别是对法制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税务人员自觉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税务执法队伍。

四、加强税法宣传,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实践证明,税收宣传在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保证税收改革顺利进 行,推动各项税收工作的开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税务机关要克服宣传中的形式主义,要切实以税法宣传为手段,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目标,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宣传,为依法纳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和推广税务代理制度,规范发展税务代理业务,外化征管成本

11.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作文;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63-02

笔者所从教的学校是山区学校,山区初中生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语文基础差,作文存在不少的问题,现状十分令人担忧:错别字多、语句不通、语病也多;无话可说、东拉西扯、层次混乱;内容空乏、言之无物、中心不清。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1.学生语文基础太差,字、词、句都难过关,写作时心理压力大,再加上要写五、六百字,畏难情绪加剧,难写出像样的文章。2.山区条件差,可供学生读的书不多,家务活又多,读书时间少,头脑空空,缺乏写作的材料。3.教学方式陈旧,教师没注意引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去获取材料,练习又缺2少系统安排,有很大的盲目性。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从而提高山区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培养山区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什么事都一样,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主动参与、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兴趣。

(一)适当降低要求,减小心理压力。让他们感觉到写作任务能完成,逐步对写作产生兴趣。适应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二)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写作。身边事物比较熟悉,写起来轻松,感觉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三)创设情境,活跃气氛,激励创新,引发兴趣。作文时,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

(四)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作文出头露面,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山区学生的作文难见报,可多选读学生好的文章或好的片断,也可在“学习园地”里展出,有条件的还可把较优秀的习作打印成册,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进步的快乐,从而增强信心。这还可激励其他同学去努力,去争优,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注意指导学生积累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写作时就只好瞎编乱造。因此,指导学生不断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写作题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作文材料就越充足、内容就越充实具体。

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漠不关心的人,是不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的。应引导学生参加生活实践、人际交往活动及其他各类活动。

2.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怎么观察生活呢?①要随时观察,即要时时关注生活,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良好习惯。②要用心观察,即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观察,从琐碎的小事中挖掘材料,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点。③要反复观察。当学生对生活现象产生困惑时,更需要再观察、再思考,使认识更清晰、更深刻。④要动笔记录。通过写观察日记或观察片断,把观察到的人、事、物、典型语言、所产生的感受记录下来。⑤要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多参与、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情”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亲身体验,反复思考,才能丰富写作的材料,才会写出充满“情”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材料。本来写作的材料都来自于社会生活,但一个人的阅历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对过去、现在所发生的事都去直接观察、感受。广泛阅读,就可帮助我们了解不可能亲自去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

1.要解决书的问题。山区初中生可读的书不多。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可以在班上组建图书角,也可让学生互相交换读。

2.要对阅读的方法进行指导。要教给学生阅读、积累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时灵活运用所积累的材料。

3.要多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来激励学生阅读,检查阅读效果。阅读过程中要勤于动笔。阅读,要多着眼于读书的态度、观点、方法等的指导。

作文,首先要有一定的材料。没有材料就如同一台没有原料的机器,不能生产出产品。头脑中有一个充实的材料“仓库”,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激励学生多动笔练习写作

熟练的工夫来自于长期的勤学苦练。如果不动笔写,头脑中的材料再多,都不能转化为有用的材料,更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勤练是必要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坚持练习写作呢?

(一)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让学生明白:开始写不好是正常的。正如小孩学走路,开始时总是要摔跤的,但只要坚持走,久了,就学会走了,再后来就可以跑了。写作也是这样,只要坚持,不怕失败,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会获得成功。

(二)防止学生的自卑、自负心理。一些学生开始劲头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停下来了。有的因多次低分的失败而自卑,有的受到几次表扬而自满。这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大障碍,要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些问题。坚持练习,不断努力,逐步体会、摸索、掌握写作要领和技巧,才会真正有所进步。

(三)改换练习形式,增强新鲜感。同一种形式练习多了,学生缺乏激情,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因此要各种形式交替练习,使学生有兴趣参与。

四、辅导学生多修改自己的作文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在修改过程中有一个重新思考、重新构思、重新认识的过程。指导学生修改自己文章,可以养成学生严谨认真对待写作的态度,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辅导中,要致力于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养成认真阅读、反复修改的习惯。

(一)辅导学生修改文章时,要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顺着学生的思路,多进行因人因文而异的辅导、修改。

(二)运用不同的修改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1.同类毛病,集体辅导、修改。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体辅导,然后要求学生各自找出文章中的同类错误,自己练习修改。

2.个别交谈,当面辅导修改。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可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3.老师标注符号,作为提示,让学生自己修改。针对各个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给他们的作文标注上个性化的符号,或作修改内容和方法的提示,把学生经过努力能够修改的地方留给他们自己修改。

4.分组讨论修改。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三至五人一个组的小组,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通过讨论,甚至争论,达成共识,提高修改能力,培养自觉修改的习惯。

提高山区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长期坚持,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师生共同努力,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实践研究 篇十二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二、学生写作误区

(一)学生把作文比作作品

学生认为作文写作是一种神圣的事,他们从心里把作文定义为作品,故而认为作文要写出很多了不起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此,从选材开始绞尽脑汁寻找写作素材。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所处的环境以及所经历的、体验过的东西或事物有限,另外,在知识层面也相对浅薄,大脑中所存放的新鲜的、奇特的东西还是不足的。这样,多数学生开始认为写作困难,是件苦恼的事情,对作文有种恐惧感。

(二)学生认为写作文是少数人可创造的

有些学生认为写作不是一般学生所为,尤其是好的作文皆出于作家,有些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并且失去信心,厌烦作文写作,更是产生了心理阴影,周五的作文,周一就开始忧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生将作文想象得太复杂,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无需渲染的地方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时间。

(三)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作文水平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作文辅导班便层出不穷,各种辅导班更是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许诺短期内迅速提高作文水平。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区,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得到迅速提高,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耐性,重在坚持,因其并不是短期内即可出现效果的,所以说想要在有限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不现实。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三、作文水平低的原因调查

(一)阅读量不足阅读品类不多

对于一些中学生而言,阅读有价值的书籍相对较少,特别是受到了电视电影多媒体等传媒手段发展的影响,使他们不用读《三国》,也能看三国,不用读《复活》,也能把《复活》讲得头头是道。电影电视等多媒体技术以其多样性、集成性(即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和交互性的优势吸引着人们,但是这些媒体确实不能代替阅读,现代传媒只是对文学作品通过编导的过程来再现形象或理解感情。阅读则是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把不可以或不便以有形的画面来再现的内容,来再现在阅读者的脑海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阅读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这两种能力。

有的同学读的书也不少,但是写作能力依然不高,究其原因是阅读不得法。一是所选内容不恰当,二是阅读过程中只追求情节或感观刺激,喜欢猎奇性的东西。所以老师应让学生在阅读时从语言学习目的、从写作的目的出发。目的性明确才能增强阅读效果。这就像走路,你给自己规定了一个目的,借助一定的工具很快就可以达到目的地,没有目的地走也可能偶然达到那个目的,但那是很偶然的事。

(二)积累不足

多数同学在阅读时没有做读书笔记、记日记的习惯,所以积累的材料很少,一到写作文时脑中空空如也。我们应该准备一个阅读笔记本,随时记下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有时阐述一下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等,这既可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可以积累资料,陶冶情操,锻炼提高思维能力。另外,学生还要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学活动。如参加征文比赛、影评活动等等。特别还要强调的是,要重视培养阅读写作的兴趣。郭沫若同志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事实上,读名篇佳作,可以享受其意境、情趣和艺术美,写文章,可以抒情达意,这实在是乐在其中,其乐无穷的。

再则涉及到兴趣的问题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对兴趣的引导不够到位,真正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少,而凡是感兴趣的同学,写作能力没一个不是不断地提升,这一点是肯定的。越是不会写作的同学,越不爱写作,那写作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三)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离不开独立的思考,现在特别提倡思维的创新,这一点是现在的中学生所最缺乏的一点。一个伟人说过,“思考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乐的事情”,任何一个文学大家都同时是一个思想家,他们都最能思索,最能创新。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现在很多事情家长包办的多,教师代替的多,使同学失去了很多独立思维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思考问题,反映在写作中,就是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四)就是不常写,不练笔

不管是谁,不管他有怎样的水平,如果不常写文章,他的能力就不会得到长进,对中学生来讲,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越是差,越是不写,造成了恶性循环。正像知道了游泳知识并不一定会游泳一样,懂得写作方法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作文要写得好,还须常练笔。只有勤练笔,才能把从老师、书本那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去,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迁移。

(五)缺乏写作技巧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即“直”“庸”,“直”则“板”,“庸”则“无味”。倘若望之如一马平川,无浪平湖,就不会有多少人去观赏;如果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一粒石子,那么就会激起水波荡漾,荷花摇曳,游鱼沉浮,游人就会驻足观赏,并引起他们的种种联想和感受。写文章也是这样。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死气沉沉,读来便会索然寡味,令人厌烦。

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要点

(一)增加学生亲身经历

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样的文章。”《课程标准》作了同样的表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有了经历才有发言权,同样,让学生亲自体验过,他们才会有经历,才会有话可说,才会有内容可写,才会伴随真情实感在文中。魏书生老师在让学生写感恩的作文时,他首先带着学生去烈士林园扫墓,孩子们多少都有些触动,然后回来再写。我儿子上三年级了,他老师曾有让他们制作一件小手工,再将制作过程记下来,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再写秋天的景物,儿子写得头头是道!众多例子都说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再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二)发扬好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他们更加愿意通过网络来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在网络书籍的选择上是没有人进行把控的,各种杂刊充斥着学生的大脑,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所以要让学生有读好书的习惯。“好书”要有个范围,而这个范围需要老师进行把控,将好书书名列出交于学生。

(三)要学会勤思考

比如说阅读,每读一篇文章,要理解、领会作者如何立意、谋篇、行文,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组织语言文字,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等等。要推敲好词、佳句的妙处,同时,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掌握了某些知识,就要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能派上用场。总之,阅读时要勤思考,只有把学思结合起来,才能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再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在欣赏电影电视时怎么分析评价一个人物等,都能促进思维的训练。

(四)要经常练笔

要想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必须勤写勤练,否则写作水平很难有长进。俗话说:勤写则笔下生花。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须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譬如,每天坚持写写日记;每读完一篇文章就写写心得体会;经常写点小文章去发表……总之,我们只要能坚持天天练笔,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长进。

(五)加强阅读,增加积累

选择阅读内容:学生读什么好呢?当然是好文章,尤其是名篇。首先是课文,它们经专家们精心挑选,能代表各类文体特点,且十分适宜学生们学习,必须首先把这些文章学好。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开辟第二课堂,向课外阅读阵地延伸,得益于课外。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学习积累,要记下书里的好词佳句。最好是备一小本子,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摘录和学习语言。同时,还要贵在一个“积”字,持之以恒。正所谓“涓涓清泉,汇成江河”。只有天天学语文,日积月累,你的语言才会越来越丰富,为写出好的文章奠定基础。遗憾的是学生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须知,文章是以语言为第一要素的,语言功底若不过关,写好文章就成了“空中楼阁”了,所以,学习语言始终应是读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古人读语文,就十分重视语言的学习和积累,现当代的很多文人作家也是如此,他们特别重视名篇佳句。这种学习方法确实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加强写作技巧

1. 审题

现在作文审题降低了难度,尽管不断提倡开放性、创新性,但降低难度不是没有难度,强调开放、创新不是不要限制和约束。审题要以意为主,“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

2. 选材和立意

作文素材,一源于生活,二来自阅读。没有生活的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会枯竭;没有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就不能开放。

文章的材料要从现实生活中去选择和提炼,绝不可以脱离现实凭空捏造。另外,对占有的材料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东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

3. 构思

构思巧妙是作文取胜的前提,要写得精彩,又要写得“机智”,用王蒙的话来说,就是“亏他想得出来“。

第一:以小见大,平中见奇:洒脱地举重若轻地面对重大题材;热点问题巧妙结合;人生哲理的朴素闪光等。第二,相反相成构思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依据事物内部相对方面或相互矛盾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联接起来,从而获得同一性,由此来构筑文章结构。简言之,好的文章应具备以下要素:(1)扣题准,不枝不蔓。(2)文化内涵多,体现在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语句上,引用的诗文、典故准确恰当。(3)逻辑思维力强,说理深刻、透彻。(4)语言变化多。句式运用灵活多变,采用多种修辞,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掌握以上几点,一篇施展成功的作文就不在话下了。

摘要:笔者分别从学生写作误区、作文写作水平低的原因和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要点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陈仲梁.纵论语文教育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金加锦.构建“生活作文”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小学语文教学,2001(02).

上一篇:协会内部的规章制度怎么写下一篇:风花雪月的日子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