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2024-11-10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基础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

保定中心小学

刘表果

2015年8月6-10日,我有幸参加了三山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专题研修班为期4天的培训,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回顾这几天的学习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现将参加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第一天上午是参观《学军中学》和听学军中学办公室主任张同华所作的《学军中学办学特色》》的讲座,下午,张韫《大数据改变教育》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如何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并且从张韫的《大数据改变教育》讲座中让我明白大数据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每时每刻发生着。第一个变化在于思维路径的改变——从演绎转向归纳,在“去经验”的过程中找到真正重要的教育影响因素。第二个变化在于信息真实性的凸显,让信息从可疑到可信,使研究者能够真正获悉真实的情况,第三个变化在于个性化教育具有了可能性,真正实现从群体到个体。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可以为教学增添光彩和活力。

二、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第二天,是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周飞关于《信息化浪潮下的教与学》,培训过程中周飞老师围绕着“为何做?”、“做什么”和“怎么做?”三个大问题进行专题培训。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张各国教室教育模式图片,伴随着周老师生动的讲解,让大家明白了“课堂无选择、学习少自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遭遇了巨大挑战,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课堂转型势在必行,这是新时期教育对我们教师队伍的要求。接着周飞老师还用图像详细分析了我们传统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

1、备课-未成语调先有情;

2、上课-语不惊人死不休;

3、作业-纸上得来终觉浅;

4、辅导-大珠小珠落玉盘;

5、评价-吹尽狂沙始到金。这种传统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所以出现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课外进行知识传授,就是在课外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材料,先初步消化吸收;在课内进行吸收内化,就是在课内老师进行答疑解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不是强行灌输,真正达到了学生会的不教,只教学生不会的,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三、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第三、四天是考察杭州的《采荷三小》和听校长《做点让孩子们感到幸福的事》讲座以及听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胡小勇的有关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教学经验讲座,讲座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翻转课堂教学的5把金钥匙,这种对传统教学思想的颠覆,区别在于翻转课堂教学它重思考,而非听课、重课前,而非课后、融合多种学习行为。翻转课堂将记忆、理解、思考和应用等多种学习行为融合在一起。而传统课堂中,上课学习,课后复习的模式使接受知识,解读知识、思考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行为分离开来。而多种学习行为的融合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翻转学习者在课堂中被动的身份,转而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何给予学习者足够的自主性,如何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思考,如何指导学习者的有效学习,都是在开展翻转课堂中需要我们思考的。否则就会像原文作者所说,只是翻转了“形”,却没翻转“神”,是不成功的翻转课堂。听后收获颇丰。

通过4天得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与不足。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2.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甘肃省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甘肃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全面阐述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以“互联网+”思维为视角,为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1 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甘肃省委组织部依托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甘肃干部网络学院,大部分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及相关高校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网站,内容日益丰富,功能日趋强大,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网络基本覆盖各地各部门各领域,作用日益显现。目前,该平台具备信息发布、在线学习、教学考评、培训管理、课程共享与交流互动等功能,汇集国内相关课程1 000多门。2016年3月份以来,举办了“四个全面”“全省精准扶贫”专题网络培训班,先后培训干部10万人次,在助力全省大规模培训干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大连)的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相比,与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建设,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顶层设计重视不够。2016年8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作为甘肃省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并未提及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未将其纳入到相应的政策与工作体系中去,忽略了信息化建设对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大作用,这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缺憾。第二,资源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培训单位相对独立,形成了各自办学、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各单位在资源开发立项时少有查新,没有充分调研其他相关单位同类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和优质资源得不到推广应用的现象。第三,重硬件,轻软件和数据库建设。部分单位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实际需求模糊不清,过度采购硬件设备和搭建网络,重复建设,轻软件和数据库建设的误区,导致软件开发利用不够,数据库建设缺乏,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第四,技术管理高素质人才短缺。各相关部门现有的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大部分技术人员只能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应用,没有熟练掌握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信息认知、网络建设、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

2 推进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总结甘肃省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其发展现状,就如何推进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2.1 顶层统筹,倾力打造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

虽然甘肃省委省组织部建立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甘肃干部网络学院,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课程资源建设尚不完善,截至目前,上线课件数量共有1 169个,存在课程资源建设模式单一、统筹规划不够、微课程匮乏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强化顶层统筹,完善工作机制,整体推进全省干部教育智慧网络培训平台建设。第一,要加大内容研发。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开发或购买课件资源,建立门类齐全、内容全面的培训师资库和在线课件资源库。及时更新网络课件,制作10分钟以内的微课程,有针对性地满足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丰富和完善更加适合于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课程资源体系。第二,要注重高效管理。要对面授培训的需求、计划、考勤、评估、档案和师资进行全面管理,支撑各级单位培训管理、组织、实施、评估工作的无缝协作与流程化管理,全程记录培训过程,辅助干部教育管理部门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使培训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第三,要优化平台性能。网络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是“连接”,只有“连接”才能实现干部培训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员覆盖、资源共享。甘肃干部网络学院要按照权威标准,不断改进技术,设计和研发超大规模智能化云平台,以支撑大规模干部学员同时在线学习,满足新时期全员在线学习的需求。

2.2 整合资源,真正实现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师资库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是网络教育培训中的两大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为其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建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

(1)共建。在“互联网+”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实需求,研究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制定长远规划,做到有计划安排、有领导分管、有效果评价、有考核监管与有分工协作等。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立条块结合的资源共享和流通机制,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服务模式,避免各部门独立采集、独立保管,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促进部门、区域、城乡与行业间信息化建设的业务协同,立足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地设置建设任务,提高一站式服务的整体效能,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2)共享。要对VPN虚拟专网升级改造,利用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特色课程、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政策解读、地方创新实践最新成果等优质课程资源,采用VPN虚拟专网技术实现甘肃省与全国各类各级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如视频会议、视频直播、远程培训、网上课堂和网络交流论坛等。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的优势,推动培训资源向下延伸,让甘肃省干部共享高端优质的培训课程。甘肃省各党校、行政学院及社会主义学院等培训机构要积极采取自主开发、组织征集、合作开发、委托开发与市场购买等方式,加强干部网络培训资源建设,对自主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培训资源,应积极主动向全国干部网络学院和其他平台推送。

2.3 强化科技支撑,研究开发移动互联客户端系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0.1%。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触手可及,分享无处不在。为适应移动互联的集中爆发,建议有关管理部门: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移动端APP的开发投入,从内容设计、课件形式、学习方法与页面布局等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让广大学员用户使用更智能便捷的移动端学习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干部学习时间有限的特点,要充分借鉴MOOC平台的优点,大力开发微课和慕课,用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在线测试来方便干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和消化。

2.4 分工协作,多渠道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

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的最核心要素之一,是信息化工作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教师与服务学员的重要保障。其内容包括媒体素材、题库、案例、课件与网络课程等。为更好地建设甘肃省干部教育资源数据库,省委、省政府应从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内容建设等因素,组织全省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多渠道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

第一,要充分利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上级培训部门提供的各类信息资源,发挥好其远程教学系统的传输功能。第二,制作甘肃省领导干部和外聘专家高质量讲话与授课资料的小视频。鼓励甘肃省广大教师参与到信息资源库建设,强化具有本土特色的数据库建设,丰富和完善藏书库、新疆区情和地方文献数据库,形成以社科图书文献为主,以院校优势学科为重点,体现甘肃特色的馆藏格局,也可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视频课程,充实视频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根据平台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通过直接购买等渠道获取授权使用其他商业机构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各类文献资料和视频资料。第四,还应建立学校资料数据库,用于存储学校的各类相关文献、照片、视频等资料,以备查阅和使用。第五,根据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需要,收集和整理已有的中央党校远程教学课程网、全球发展远程学习网、中国西部开发远程网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视频课程,充实多媒体教学资源数据库。

2.5 利用云计算全力打造“互联网+海量在线培训”新模式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教育培训领域的全面变革。培训对象由“数字移民”变为“数字原住民”;教学资源由纸质资源变为在线资源;教学环境由线下课堂变为“O2O”模式;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主导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互联网+海量在线培训”新模式已全面启动。

在这种背景下,甘肃省要紧跟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及时与阿里云(国内最大的云服务商)合作,借助其云服务器、负载均衡、数据库、存储及带宽等产品和服务,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云课堂服务。一方面可以解决干部网络教育培训中设备老化、带宽不足,运营维护压力等痛点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在安全可靠的运营环境中,为学员提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清华大学等权威机构的必修选修课程,和人民网舆情案例库、新华社电子资源、中经视频党政版、凤凰时政新闻、中文财经新闻、名校公开课、网上报告厅与数字图书馆等辅助的学习资料,还可给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学习提供流畅通道和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

2.6 创新管理服务,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3.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培训;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40-03

一、背景

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阶段,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结合新技术的教育管理创新及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索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支撑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

基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的现状做了一次调研。

1.调研目的

(1)了解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对国内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其他机构组织的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相关的活动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获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开展情况的真实信息。

(2)挖掘培训的真实需求。期望通过对这次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培训对象结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真实需求。

2.调研对象

有全国43家电大院校系统提供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00家中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20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和企业开展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

3.调研方式

通过对调查对象公开网站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信息、招生简章、通告通知以及学员公开发表的培训心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全国44家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近三年来开展过各种级别和类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

4.调研内容

调研信息内容涉及培训的主办单位、培训规模、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

5.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涉及了43所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调研了20多家教育服务类企业,获得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培训共153期,其中以师范院校和电大开办为主,高职院校有不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而中职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训。

(1)在开办规模上,根据培训班类别的不同会有两种较大的差别,一种是对外的招生培训,影响力较大。一般由电大和部分师范院校举办,诸如面向全省或全市的集体培训,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但规模都相对较大。另一种是对内的培训,影响面也较窄。主要是面向校内的教师或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培训规模基本在几十人以内。

(2)在培训方式上,除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过为数不多的在线学习及视频会议方式的培训之外,其他院校和机构进行的均是线下的课堂面授培训,并且一般是一至两天的短期培训。

(3)在培训对象上,主体可以分为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三类。这里培训对象是按照培训机构开设课程针对的目标人群进行的分类,其中,管理人员针对的是各院校校长、教务处领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包括教务教学系统管理人员、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等,还有其他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社会上信息技术爱好者。在此次调研获得的153期培训中,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有88期,面向技术人员的有63期,而面向管理人员的只有7期。

(4)在培训课程内容上,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内容也会呈现明显的偏向性,但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理念类培训、技能类培训及应用类培训。就目前的开展情况来说,以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培训居多,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面向管理人员的统筹规划与实践应用类的培训还比较少。

(5)对于培训内容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内容的三个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并得到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关注热点的转移情况。

A.理论理念类培训

从2011年到2013年,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转变,从一开始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认知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理念和思考,仅仅一年后的2013年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行业便开始关注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管理的反思与改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原则的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及在线学习、终身教育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知识领域。

B.技能类培训

技能类的培训也经历了从计算机基础、网络软硬件知识、多媒体制作技术、教育管理及教学信息化平台操作、网站设计与开发培训转向课程开发技术、互联网资源的高效获取与利用技能、课件制作与课程建设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智能交互教学方式、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培训内容。

C.应用类培训

应用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平台的应用和管理培训较多,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上的培训还比较欠缺。

6.调研的不足之处

此次调研主要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没有进行培训主体的直接探访。只对公开发表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对于没有在网站或其他公共渠道上发布消息的培训并未作统计,因此所搜集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但这只作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总体上的把握,而各院校培训开展的情况和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endprint

三、调研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呈现以下特点:

1.培训项目缺乏长期稳定性

由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短期的培训课程较多,定期的培训项目较少,缺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培训的机构和组织。各级各类院校举办培训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外派培训对于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随机性,不能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

2.培训覆盖面较窄

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培训活动主要是面向学科教师,针对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还比较欠缺。

3.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在调研得到的培训信息中发现,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集中在网络化信息化软硬件的操作使用等新技能的培训上,缺乏涉及学校信息化统筹规划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训。

4.缺乏科学的培训教材

纵观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学院学习的教材大都来自培训讲师个人制作的PPT,没有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的统一学习资料,在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上难以得到保证。

5.培训方式没能与时俱进

虽然现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但从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培训绝大部分是短期的面授课程,很少有通过线上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的引申和延续。

四、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建议

不管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部署,还是时代科技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教育管理和辅助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都呈现出极大的需求,根据对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方式调研得知,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参加培训(59.61%)、团体协作(16.94%)、专家讲座(13.68%),这与实际方式自学(56.68%)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形成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兼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渠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需求。

1.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体系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规模庞大,所需求的教育管理、教学指导与应用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工作者当时所接受教育的能力范畴。应急性、零散的随机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这一长期性的需求,必须建造能够满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的规范性培训体系,不仅要有传统的面授课堂培训,还应有与面授课程相关联的在线学习资源做培训的引申和后续应用及反馈,教育信息化培训现阶段亟需专门性的培训渠道来提供长期稳定的培训服务。

2.开发针对具体岗位和人员的专门性培训教材

教育信息化能力需求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工作岗位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职责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有效性,就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不光要考虑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同时也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自身的特点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另外,在教材审核上,应将能否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作为衡量标准,同时,由于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培训内容也要跟上持续更新的节奏。

3.线上与线下结合

目前来说,市场上具有良好学习体验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还没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学习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门户网站上的招生通告和报名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培训内容是不是所需要的知识,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个人的预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圈子方便共同讨论困惑的难题,以及培训结束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能不能依托线上的学习通道反馈给讲师和更多的学院,进行持续性的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因此,在筹备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之初,就将培训的延续性作为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4.培训资源共享

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是极其耗时耗力的事情,但大部分培训班在面授课程结束后便束之高阁,利用率与开发成本严重不相符,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课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机会也比较小,也造成了培训费用昂贵的现状。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历教育如网易公开课等已经开始引进各种优秀资源,充分发挥学习平台的作用为学习者服务,作为教育信息化本身内容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线上的网络渠道将开发的课程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同时也将培训课程本身曝露于公众的审核与评判之下,大浪淘沙,优质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推广,更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进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涛,吴青青.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吕艳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个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1(30).

[3]曹佩德,马林妹.创新教师发展之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4]杨渊云,周航.始终把教师培训贯穿于广西教育的全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5]王海燕.教师培训的意义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11(12).

[6]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J].青海教育,2011(Z3).

[7]曹志国.教师培训,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

[8]侯晓红.探析当前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的信息化[J].河南教育(下旬),2012(2) .

[9]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11).

[10]瞿凡.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途径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

[11]王晶.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5).

[12]王明高.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13]张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J].科技信息,2010(36).

[14]涂云海.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15]粟艳玲.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

[16]唐丽萍.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建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

[17]邹娅玲,王艳,邹艳梅.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经济师,2010(11).

[18]马宪平.经受考验 防范危险 开创首都干部教师培训事业新局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5).

4.园长信息化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一、幼儿园信息教育现状

我园是新成立的一所幼儿园,目前有大班2个、中班3个、小班3个,娃娃班1个,共有幼儿290人,专职教师30人。我园目前拥有一座教学楼,配备有多功能厅、保健室、会议室、图书室、资料室、财务室、门卫室和园长室等,设施齐全。

幼儿园虽然成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在幼儿教育信息化方面却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幼儿园成立之初就已经配备了电脑、互联网宽带连通,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每间活动室也都配备了电脑、电子教学白板、投影仪等,全园WIFI覆盖,方便教师日常教学。但是,教师们仅仅利用其打字备课、查找资料或下载视频,如果涉及一些专业性的课件制作、白板与电脑的互联使用及移动网络的拓展使用,则需要请他人完成,或闲置不用。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多数教师已经对电脑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实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从整体来说依然应用不充分,在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硬伤。

二、幼儿园信息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化层次低,利用不完全

5.教育信息宣传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教育信息宣传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两天的教育信息宣传培训让我对教育新闻宣传有了新的认识。中国教育报社山东站魏海政副站长提出,教育新闻的报道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把握主流,关照大局,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通讯员。中国教育报摄影部的鲍效农主任用一幅幅生动有趣、角度各异的教育宣传图片告诉我们,教育摄影要如实反映教育事实,不能为拍摄而拍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我们要学会善用媒体引发舆论关注和报道,用事实报道读者感兴趣、有深度的新闻。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新闻,只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通过这两天的培训让我对新闻宣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不是一件易事,成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更难。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多阅读新闻报刊,多积累,多观察,多记录。让阅读在我的教学之路中成为一种习惯,随手记录自己教育工作中的感悟,逐步为宣传学校,宣传我县的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信息教育化培训心得 篇六

11月16、17日,在我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2016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术报告会,聆听了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的《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处处长张鹏高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工作思路与重点》、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李亦菲的《创客运动背景下的教育创新》以及全国家校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主任兼教育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幼教频道主编刘强的《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四个报告。

虽然这次报告会的时间很短,但在学习了专家的报告以及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将日益加深,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通过这次短期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王珠珠馆长的《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报告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她讲的几种日臻成熟的教育信息化的模式,包括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上课、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研、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与教、利用网络活动学与教、利用学习分析系统促进教与学、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等,尤其是她提到的在线或实时互动的学习,我感触很深。在线或实时互动学习是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在线互动学习课堂,一般系统采用音视频传输以及数据协同等网络传输技术,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有效地学习环境。但王珠珠馆长用实例说明,在线或实时互动学习不应仅仅是线上是教师,线下是学生,线上线下这种互动,还应是线下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我的理解是,尽管

线上的教学资源丰富,但教师应利用线上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将线上的教学引申到线下,做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拿一节《小鸭子》钢琴曲音乐课举例,如果没有钢琴,怎么开展教学活动呢?可以利用线上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欣赏优美的钢琴曲。而线下的教师则可根据班级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谈下欣赏完后的感受,再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尝试用手脚打拍子,体会曲子的节奏感,甚至可以边绕圈走边打拍子,感受曲子欢快优美的表达。这种线下的活动实时传到线上,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本身也成为一种线上资源。这种教学的模式既体现了有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也有实时互动的学习,将线上的资源的有效性利用到最大化。

李亦菲博士通过《创客运动背景下的教育创新》报告,全面解读了创客的本质和现实意义,使我对创客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创客分为三种,娱乐创客、产业创客、教育创客。

对三种创客的比较

我们最关心的教育创客,创客教育注重知识教育目的、知识内容结构乃至教师角色等方面的调整,不只是技术性问题,不应只局限于机器人制作、3D打印机的使用,更是教育思想的变革,非附加创客教育课程所能及。对于主体教师或者是学生而言,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我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创新的想法自然会产生。而这种创新是脚踏实地的,并非天马行空而不切实际。细致的观察自己、朋友圈和社会的需求,走出学校,走向生活,创意将源源不断。推进创客教育的学校则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创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提供创客空间,传授造物技能,给学生各种机会。这样一来,最起码培养了最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简单的有创意的教具、学具、科普展品,就显得没那么遥不可及了,从简单的做起,有了良好的体验,慢慢深之广之,从一个学科跨到另一个学科,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教育信息化是一把钥匙,是开启教育改革大门的必然选择,同时,教育信息化又充当了教育改革的急先锋,只有把教育信息化实施好了,才能让教育的带头性永葆生机,教育的大旗才会屹立不倒。

7.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对教育技术培训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培训内容的偏差。在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同于信息技术, 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 其直接后果就是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局限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从而使针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意义、作用大大降低。所以准确地把握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概念, 有助于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全面辩证的认识, 使教师在实践中能自觉地、科学地提升自身教育技术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有密切的联系, 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 各自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研究范畴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估;信息技术则属于技术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信息, 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变换、传输与评价。[1]目前,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但仅把它视为促进和推进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或解决教育教学难题的重要手段, 显然是不科学的。教育技术培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纽带。

误区二:培训对象不全面。目前教育技术培训主要针对一线教师, 注重一线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 忽略了各级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 而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有更高层次的认识, 才能有效引导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 能更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有利于增强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进而有利于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注重培养教师自主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

1.善于利用教育技术的在线资源。刚开始接触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对教育技术中纯技术部分的掌握, 通过参加培训快速入门是一种不错的传统方式, 但技术发展快, 学科教师不可能对每一种新技术都能在培训班学习, 因此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把重点放在培养教师善于利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善于利用教育技术进行自学的能力, 例如通过网络上非常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中许多教育软件的应用都有在线学习。培养教师利用教育技术中的在线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也是目前应对教育技术中迅速发展的新技术的有效途径之一。

2.参与研究共同体开展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应用研究[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目前教育信息化所进行的一项巨大任务, 针对目前信息化环境中教育技术缺乏贴近实践层面的理论用来直接指导实践应用的现状, 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相关的专家、学者等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技术在网上组建对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应用进行研究的共同体。学会与人合作是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教师,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理应有意识地培养教师参与网络技术支撑下的研究共同体进行学习、研究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具有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应具有了适应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能力, 这比单纯教会教师掌握几种软件的应用意义更为重大。教师具有了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 在面对教育技术中“教育”和“技术”两方面的发展时就能应付自如, 游刃有余地实现自我学习, 自我发展。

注意培养教师辩证认识教育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在信息化环境中不能忽视技术的作用但更不能过分依赖技术,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各种条件和外界因素的制约, 教学领域出现的问题, 也往往不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就可以解决的, 教育技术不是万能钥匙, 它无法解开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难题。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自动地改善教学效果, 教师的地位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明确了这一点将有助于教师正确看待自身的作用,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角色, 努力探索能有效提高教学绩效的技术。

教育是人性化的工作, 教育教学改革如果单从技术装备、技术培训等入手, 不可能有根本性突破。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黎加厚的《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一文中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核心问题是看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 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3]目前我们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技术的教学运用中仍然存在两极分化, 一部分基本不了解, 也不用, 还有一部分有过度使用的倾向。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站到帮助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他们生命存在质量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的高度, 使教师和学生免受机器般的待遇, 使教育变得枯燥、缺乏人情味。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将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有效地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其培养过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培训的内容、对象及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都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利明.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1:1-7.

[2]胡瑞峰.网上区域型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 3 (1) :73-79.

8.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育技术;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对全球信息化宏观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挑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被视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成为各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对策之一。

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分析

1.培训的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教育技术培训的关键是培养教师把技术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就是寻求运用教育技术解决自身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

2.培训方法陈旧单一,缺少互动交流。目前的培训方式多单纯采用讲授式,受训教师参与机会少,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同时,培训中缺乏交流,培训教师无法掌握培训的真实情况。

3.培训难以满足个别化需要。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仍普遍沿用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操作方式,试图用统一的教学内容、需求多样的教育对象,不能满足个别化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往往容易对教师重复同一层次的低水平操作技能培训不能促成教育技术与诸学科的整合。

4.只注重培训本身,不注重培训绩效。目前多数教育技术培训功利性明显,为证书而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忽视了培训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即培训的绩效问题。培训的绩效不仅包括培训的行为,还包括培训的价值。

二、信息化环境对教育技术培训的适应性

当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的现实:教师教育技术意识淡薄;追求技术上的形式化;缺乏信息技术环境下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缺乏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1.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培训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教师培训,有效解决在职教师学习的工学矛盾问题,提高教师培训效率。

2.有利于满足教师的个别化培训需求。信息化学习环境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教师仅仅会使用教育技术的一些操作;二是熟练掌握操作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把IT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三是把IT作为学生认知工具。

3.有利于实现学习过程的互动协作性。单向传输的传统培训模式不利于有效培训的实施。信息化学习环境造就了双向互动,实现同步或异步交流研讨,并可借助适当软件工具进行协同创作。

4.有利于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教育技术培训是学习教育技术,同时又是利用教育技术进行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实现多感官的优化组合,有利于构筑开放型学习环境,为任务驱动学习等培训新方式提供可能。

5.有利于形成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感性认识。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最直接的案例,实现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的统一。“融技术于课程”的培训要比“基本技术技巧”的培训对教师更有帮助。

6.有利于跟踪评估与绩效改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一定的信息平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培训,完善培训效果评测制度和激励机制,推进培训的应用成果分享与后续跟踪评估的一体化进程,对教师终身教学体系的建立起推动作用。

三、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在培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整个教育技术培训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在学校师资培训中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能够切实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1.培训目标。

从信息化社会需求、教师教学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教育技术培训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理念。转变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培养教师树立科学的、基于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加强教师改革传统课堂的意识。

(2)基本知识。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教育技术工具知识的掌握水平,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掌握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3)应用能力。使每位教师获得实践层面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能力,提高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形成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能力。

2.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置需要考虑学校需求、教师发展要求和教育技术学科特点。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包括教学论、学习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方法,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等。

(2)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开发技能等。

(3)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教育技术应用方法与案例与课程不同层次整合的方法与案例等,旨在形成并逐步提高教师融理论于教学、用技术于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3.培训方法。

教师培训具有成人学习的特点:学习自主性、协作性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宜采用任务驱动、专题讨论等适合成人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方法,面授、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相结合。(1)案例教学法。典型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培训者与受训者直接参与,共同对教育技术各层次的教学应用案例进行讨论、反思,促进交流,同时激发实践的兴趣。(2)自主探究法。受训教师以自学为主,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参加网络专题讨论,交流经验,展示自我。(3)任务驱动法。培训者根据受训教师对教育技术学习的实际需求,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实际问题+自主探索+专家引导=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4)协作学习法。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协作,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通有无;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4.培训考核。

培训不仅要注重教师学什么、怎样学,更要关注培训的效果,即教师将新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的能力。培训效果往往通过培训考核加以考查和保障。培训考核是整个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是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绩效跟踪反馈与改进过程。

5.支持服务。

要顺利完成培训过程,完备的支持服务必不可少,包括为满足受训教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提供的学习条件等各种学习资源及全方位的帮助与服务。信息技术为更有效地实现培训支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托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平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自主训练模式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9.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纳雍县龙场中学

王家武 2017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纳雍县教育局举办的关于贵州省2017年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培训中有幸听了黄厅长的讲话及两位专家的精彩的视频讲座,受益匪浅!

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育职业的专业性。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开展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个老师,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日益普及。把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则赋予了教育信息化的双层属性,即 “技术”的属性和“教育”的属性。从技术角度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了解了 “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知道“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是今后教学的一种大趋势、大变革。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教师能省时省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针对我们学校实际,对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有以下建议:

1、建好学校网站。学校网站是对外宣传学校办学情况,对内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是学校信息发布的渠道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其宗旨是“宣传学校、构架桥梁,服务师生、资源共享”。

2、做好教师网络资源备课,形成规范的教师电子教案。

3、要求学校电教处室对全校教师对班班通的使用进行分批的培训,做到不论年龄大小,每一个老师都能熟练使用班班通进行教学。

4、继续使用好学校移动网络校讯通,做到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5、建议每班与家长建立一个qq群,学生的德、能、勤、绩等让家长随时了解和关注。

6、建议开放学校的微机室,教育学生合理使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10.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纳雍县勺窝镇希望小学 拟写人:马泽 时间:2018年7月13日

在勺窝镇教育管理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于2018年7月13日参加纳雍县勺窝镇教育管理中心培训点的学习,经过卢荣老师主讲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中《班班通的使用,鸿合软件的使用,PPT基础教程基本操作,图形图像的采集、处理,声音与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处理》的学习,让我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期1天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把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修养是工作完成的基础。

首先,了解了能力标准和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及依据,了解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明确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与能力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次,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形成了三个课程系列,构成了培训课程框架。了解了四类课程主题相对应的能力要求,知道了依据四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具体培训课程。

第三,了解了如何设计课程,形成课程体系。了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的开发。第四,了解了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要点。知道了当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超市”之后,就要进入课程实施阶段,即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这些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培训前的不知到知,从听说到了解,我对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任务和需求。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提升工程完成的前提。

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现代社会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三、坚持不懈是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后继发展的保证。

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并不应该在短期内就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更新出现,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不懈地主动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并不断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方才能真正转变观念,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从而让自己“懒”下来。

11.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一

1.社区教育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现状

1.1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强

在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上,在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内容上都并未涉及过多的信息技术校本理论指导,使得很多的知识无法在教学之中无法展开,教学成果无法鉴定。

1.2社区教育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任务重

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社会各行业对其重视度十分高。但是在社区教育之中,并不了解校本培训任务,因此无法展开相应的学习。加上校本培训所学知识面过宽,培训任务重,培训质量并不高。

1.3很多的教师教学方式不正确

校本培训的方法、功能和价值,很多的培训老师并不完全认识,并存在很多的误解。传统的社区教学模式板书与教师主讲,浪费太多时间,拖缓了教学进度。而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能够在课前准备好要讲解的内容,并存储于电脑中,在课堂中就可以直接向学生进行展示,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培训老师一时之间无法转变教学方式,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1.4教学资金不足

足够的教学资金是进行社区教育的支撑点,很多的社区教育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因为资金不充足,无法购买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无法正常展开,无法引用教学设备,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开展。

2.社区教育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方法

2.1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

在社区教育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之中,教师应该增强对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视,而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测手段,它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监测学生在学习中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生状况与结果进行合理开发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

信息技术是一门复杂、系统性较强的科目,要实现科学教学,教师必须对相关校本培训方法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在收集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完成科学化管理和运用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培训方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这对校本培训后期的科学化管理与调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必须基于准确、真实的根本原则,根据不同的培训方法之间的区别选择信息技术,用高效的方法实现训练数据的收集和管理。

2.2改变社区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质量差、效率低等局面,就是因为大多教师不会开展多种教学来使信息技术的抽象化学习变得具体化。依据教学目标及要求,可以将信息技术名词、句子融入信息技术中,贴近实际,进而能更加更加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达到调动学习兴趣。 加上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较为乏味,而运用信息技术的云教学平台,可以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使教师及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全面、顺畅、及时。

2.3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机制可以使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期间不断取得进步及成功,正确认识自身,树立自信心,促使其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完善该机制时,要重视凸显出评价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并重视形成评价机制后促进发展教学的作用。社区传统的评价机制是使用终结性评价,就是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但这种评价不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须确保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凸显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导地位。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合理完善形成性评价。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档案袋,该档案袋具有保存及分析的作用。教师依据评价标准在计算机上设计评价表格,不但可以记录学生完成作业及课堂测验的情况,还可以对其课堂表现、课堂练笔等进行记录并评价。开展小组活动,小组内的成员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中的评价系统,对自己及小组其他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再由该系统进行合理地整理,并存于每个学生的档案袋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从每个学生的档案袋里发现其进步及成长。这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在成长中的需求,从而鼓励学生,促使其不断进步。

3.总结

12.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二

创新干部培训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 关键在于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决定了我国干部培养也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实现, 信息技术对实现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多样化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党校是培养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 党员干部能力的提高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来不断创新。凭借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与我国党校的教育环境相结合, 使党员干部培训教育模式走向信息化的道路, 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素质及能力的党员干部, 为我国的政治建设与完善提供优秀的管理者, 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2.信息技术下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多元化

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实现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 要想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 必须充分认识到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突破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 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2.1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近年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主要是利用USB线与电脑连接来进行信息通讯, 然后再利用投影仪将电脑上所显示的教学内容投影到交互屏幕上, 通过鼠标或者特定的笔来实现电脑与白板屏幕的同步操作, 构成一个交互式的大屏幕教学环境。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可视性与可触性较为突出, 清楚地记录着每一个操作步骤与结果, 便于学员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使用白板屏幕可以激发学员进行小组讨论, 便于学员们进行思想交流, 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具有内置资源库的特殊功能, 针对教员所给的主题, 学员们会根据自身的经验与认识而形成与教师的预设答案不同的多种答案, 如此一来, 便拓宽并丰富了资源库。学员也可以在教室课堂上进行标注或者在某一段视频添加注释, 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 便于教师了解学生, 通过整理学生提出的建议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2.2 利用无线设备实现远程教育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网络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等多方面的应用比重, 对于干部培训教育而言, 网络教学也是新型的教学模式。网上授课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网上授课与课堂授课成为了干部培训教育的两大形式, 学员可以采用这两种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 由于有线网络建立的成本较大, 可以通过采用移动数据设备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展开移动教育。移动教育是结合多种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及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来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比如教师与学员进行交流的时候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来实现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教育活动, 可以突破时间与地点对教学活动的限制, 实现远程教育。

2.3 利用游戏软件实现寓教于乐

由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 学员的学习热情与记忆力都在衰退。针对这一现象, 以教育为目的的游戏软件出现了,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用教育游戏场景来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游戏硬件与软件的不断完善, 3D游戏及虚拟情境的开发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在干部培训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在干部培训的教育过程中, 有一些话题与内容不便于大众传播, 而在虚拟的情境中可以不受硬性条件的限制, 使学员能充分了解其内容。通过采用游戏软件还能使学员牢记重要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 从而加深学员的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 对相关事件及任务进行评价所引用的例子中, 只是以旁观者的眼光去评价, 而没有以当事人的视角来感知。通过运用游戏中的虚拟性, 能使学员身临其境, 增强其感官上的认知, 引领学员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索。

2.4教学培训资源信息化

党校的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培训组织模式, 在当代的干部培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教学设计充分展示教学内容, 以图像、声音及色彩等多样化途径将教学内容以直观感知的形式来进行传递, 形成丰富的教学内容信息载体, 也就是课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表达形式来使学员受到信息知识的熏陶, 培养学员的信息能力。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形式的多样化, 做好课前信息的收集与储存, 课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课后信息的运用与创造。由于干部在党校中的学习时间较短,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增强干部日后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 实现教学的高效性。信息技术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实现教学的先进性, 还能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认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可以实现学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资源共享, 保证教学的质量, 提高干部整体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对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多元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无线设备远程教育, 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使教学资源信息化。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实现人们生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除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外, 在教学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以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提供较强的技术保障。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形成了互动式、网络式及游戏式等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 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有用的机关干部人才。通过信息技术的与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搭建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 为干部的培训质量的提高提供硬性技术条件。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辛愿.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程及经验[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9 (01) :136-137

[2]胡宇平.新时期党校干部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08) :96-97

[3]李华, 杨国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04) :171-172

13.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冯延平

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国家级培训,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们,能够接触远程教育,步入信息课堂,能够运用先进网络采集信息,内心深感肩负重大责任。

我是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很庆幸,有西北师范大学为我们提供有网络培训的机会,有热情大方、认真负责又富有耐心的辅导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短暂的学习使我终身受益,为我今后的教学拓宽了道路,让我珍视好好把握,为顺利进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网络化的进程,也正一步一步临近,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课件”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件中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能使抽象、深奥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缩短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变静态的挂图为可操作的动态的画面,变教师的单一说教为形象的视听剌激,变抽象复杂的问题为简单具体化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势必会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也会相应地扩大。想,只要老师们在设计课件时,能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那制作出来的课件就一定是实用的!我们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

教育技术培训对我的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科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通过教育技术培训能使教师更能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育三种模式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更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

空间,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通过六个模块的培训学习,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尤其是老师讲的一些常用软件使用时的小技巧,我认为非常实用。学习的过程中更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14.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育局为进步教师的本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惬机。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辟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把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增进学生的发展。暑假教育局举行了计算机培训,我积极参加了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好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对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习又陌生,固然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爱好,经过老师的讲授,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下载各种软件,如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具有了自己的邮箱。学习是辛劳的,但我认真的去把的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天天的学习任务。这次培训学校从教师的实际培训动身,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学习了Word的操纵,Excel的操纵,等操纵。本次培训时间固然很短,但对我来讲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县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换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换和合作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应用这些知识,不断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固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每位老师都很有耐心,对我们提出的各种题目,总是一遍遍地讲授,这让我很受感动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交换中,我收获颇丰。我不但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利用,要请教师必须进步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熟悉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利用,教师不是像之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展开教学。所以这类教学必定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进步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这次短时间培训,我深深体会到: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熟悉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但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文章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出自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毕生学习、不断完善本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把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应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搜集、组织、应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换,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绩要请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毕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假如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把握计算机操纵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换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请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上一篇:21世纪英语报答案最新下一篇:高飞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