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24-08-13

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共10篇)

1.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光阴如梭,一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XX年即将过去,XX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努力把陕西儿童哮喘之家新浪博客办好,让它成为宣传儿童哮喘健康知识,促进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平台,为我省儿童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目标。

xx儿童哮喘之家新浪博客于XX年9月1日建立,是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哮喘专病门诊侯伟教授开设的儿童哮喘防治专业园地。其宗旨是报道我省儿童哮喘新进展、开展学术交流,普及哮喘防治知识,提高我省儿童哮喘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医生和患儿家长了解儿童哮喘的疾病知识,让哮喘患儿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5年来陕西儿童哮喘之家新浪博客在推动我省儿童哮喘规范化防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及同行的称赞,目前访问量已达到173500人次。

XX年xx儿童哮喘之家新浪博客共发表各类文章89篇,其中儿童哮喘20篇、特殊病例4篇、医学科普8篇、医药专栏24篇、心情写真22篇、生活感悟2篇及其他文章9篇。报道各类学术会议及活动28次。共上传图片139张照片,通过这些珍贵的图片,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们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XX年9月17日下午侯xx教授有幸参加了由新浪陕西、医邦网及健康第一线共同组织的“健康陕动、网赢天下”医疗、医药、健康与新媒体发展分享会。亲眼见证了“陕西健康新媒体联盟的”正式启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医疗健康服务行业这个最后的“堡垒”也已经开始动摇。必须尽早转变观点,适应新的互联网时代,参与到新媒体中去,为医院、专业和个人树立良好的品牌。

正如在xx儿童哮喘之家新浪博客建立之初的“开篇前言”中写的那样“我们的团队多次参加全国呼吸疾病、过敏性疾病、儿童哮喘防治学术交流活动,经常邀请国内知名儿童哮喘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在参与这些活动中都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和照片,我们不断增加到这里,让大家看到他们的风采…”相信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哮喘治疗、管理、教育及预防的知识一定会吸引您。

xx儿童哮喘之家新浪博客在过去的一年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患儿和家长的要求还有很大地差距,我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关心、爱护、帮助和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XX年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哮喘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每个哮喘患儿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2.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一、充分认识以德治国要从少年儿童抓起的必要性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离不开对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而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处在基础地位。特别是少年儿童时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 正处于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一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当代少年儿童生长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 他们的成长环境明显改善, 家庭结构、营养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使得他们生理、心理的成熟期前移, 必然要求道德的养成期也往前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必须从小奠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必须从小熏陶;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孝敬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必须从小培养。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为指导, 不失时机地对少年儿童进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 帮助少年儿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他们从小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好思想好品德。

道德需要继承, 每一代人都是从少年阶段开始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优良道德传统的责任;道德还需要发展, 每一代人都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根据时代的要求把道德推向前进。少年儿童群体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德治国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

二、努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少年儿童思想道德体系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

应将努力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相衔接的、具有鲜明少年儿童特色的思想道德体系, 作为中小学思想教育实践。这个体系应该包括道德规范、道德实践和道德榜样, 其中要体现我国优秀道德传统精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方向。

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基本关系的规范, 以此为结构, 构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体系, 有助于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地进行道德教育, 有助于既分阶段又比较完整地使少年儿童逐步了解最基本的道德概念和感受道德形成过程, 对道德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初步的认识, 提高他们对参与道德实践的浓厚兴趣, 培养他们积极、严谨、求实、活泼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新时期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应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构建道德实施体系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要发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其次要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以体现“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思想。还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第三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第四要组织好校外活动, 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第五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切实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把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 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第六要构建全方位教育格局, 鼓励社会各界和家长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共同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七要注意发挥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60多年的历史证明, 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对少年儿童的引导始终坚持以德为首, 全面发展;不断地将党的要求经儿童化后播洒在广大少先队员的心田的作用。我们要从推进以德治国战略的高度, 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摘要:文章从探索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入手, 指出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构建新时期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

3.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篇三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 现状 策略

大量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以及农村小学教育实践都充分说明,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这与留守儿童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状况、较为严重的情感创伤与心理问题以及较差的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在这种既有状况为教师个人之力无力全然改变的情况下,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改善学校教育等途径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是可行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研究是当下相关研究的主要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以及与家长沟通中的切身感受,也说明了这两者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主要部分的主要原因。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合理。前者,如相当部分的负有监管责任的祖父母辈,有一方或者双方是文盲的现象出现,或者因田间劳作等占据几乎全部时间等,而致出现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现象。后者,同样与前述原因相关,祖父母辈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上所持观点也多是不合理或者错误的。如对留守儿童的放纵、溺爱、物质至上,对其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的忽视,对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而家长没有责任、或者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而自己只负有管理孩子吃穿住行和肉体健康的责任等,这都会造成“问题+留守儿童”的出现。

2.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尽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督促与学校的自觉觉醒,近些年来农村小学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但是受制于农村小学所在地的社会风气与学校本身的因素制约,很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其一是物质条件的不具备,即如前述办学条件等以及教师所付出额外劳动的待遇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等;其二是观念问题,既与学校领导对待留守儿童教育的观念有关,也与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观念有关。在家校联系的主动性缺失一点上,如主动联系次数较少等,即可充分说明问题。

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策略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多方面,就学校与教师的能力所及,至少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基本上是失控的,因而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就必要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互联以及面对面的日常沟通或者借助现代化通讯工具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并在沟通中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影响家长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而影响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其一是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案例影响父母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影响父母慎重抉择是否需要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打工而留下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其二是影响家长认识到,如果必要将孩子寄养到祖父母辈或其他家庭,则一定要挑选好寄养方,保证对方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时间精力等有助于对孩子生活的照顾和学习辅导。其三是通过日常沟通与具体案例影响对孩子负有监管责任的祖父母辈,加强对孩子学习和心理需求的关注程度,引导那些祖父母辈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来自家庭的有效且正确的教育,既“养”且“育”才会保证孙辈的健康、优秀和美好的未来。

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教师的日常班级管理更为如此。教师的管理对留守儿童而言,首要指向的应是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温暖,惟其如此才会有助于他们愉快地接受来相关管理和教育。做到这一点,第一,转变观念是第一位的。留守儿童的“留守”并不是他们的错,“留守”是一种社会现实,更是对教师管理创新的激发,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第二,针对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与所需,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亲情教育赋予无形,如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微笑的动作、一个对学生病痛的些小物质付出,或者举办与之相关的活动等,都会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满足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

总之,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就必要教师以正确的教育观念来影响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行为的发生,并保证自己相关教育管理工作的几乎全部措施指向学生所需。只有这样,才能使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取得期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皮文彬.让留守的世界更美好——对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2013,06:150-150

[2]杜新楠.浅谈农村班主任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J].青春岁月,2015,13:77-78

4.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二是建立爱心档案,构建留守学生心理教育管理体系。为每名“留守学生”建立了爱心档案,记录、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根据每位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五自”(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教育,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发展。

三是实施“五心”教育,加强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各重大日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利用母亲节开展“回报妈妈的爱”等活动,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卞家泉社区及南仓峪村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以来的工作体会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卞家泉社区位于钢城区开发区,有1300多人,南仓峪村是艾山街道最南边的村,两个村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185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12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2、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3、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4、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5、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2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办事处、开发区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四、成绩和困难

经过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老师们都在无私奉献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6.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篇六

留守儿童的关爱、管护、教育和管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的新课题,需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动态监测机制,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结合我镇实际,在全镇范围内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动态监测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大力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中小学校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实体,各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

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少年档案登记管理制度。各中小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认真调查和登记,建立包括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地址及其法定监护人详细地址和电话等内容的专门档案,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进程及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建立留守儿童少年监护人联系机制。结合家长会及特殊节假日,各中小学每学期定期召开了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加强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都要对每位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外家长联系档案,确保留守儿童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联系,并让留守儿童定期和其家长进行通信和通电话,增进他们的亲情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教育效果。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学校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结对帮扶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情感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上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

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自律自强”教育。各校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各校通过开展留守儿童生日班队会、主题班队会、师生交流会、以及形式多样的等主题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礼仪习惯,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各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工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组织协调配合,逐

步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对留守儿童共同教育监管的网络。动员一些退养在家的教师、退休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发挥他们的热情,组织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对留守儿童开展帮扶教育,开展留守儿童的跟踪教育服务,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蛋奶工程”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各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7.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七

数据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问题。本文作者是长期从事农村初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线班主任老师, 所带班级中90%的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 下面结合自己在这几年带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工作感受写成文字, 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

学生教育管理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管理, 然而,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 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回到家后, 基本上把全部的时间用在看电视、玩游戏和干家务上, 很少能主动地去复习所学知识和完成家庭作业, 学习缺乏热情, 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应付了事,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 留守儿童的纪律性及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生活习惯不良, 不懂尊重他人、我行我素, 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 顶撞老师, 其中一些人甚至抽烟、喝酒、打架、逃课, 不服管理, 说谎骗人, 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 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还不成熟, 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主要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的影响。父母长期在外, 不能对孩子进行持续性的正确引导, 任其发展, 当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时, 没有及时地辅导和纠正。常年累月, 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较大的问题, 如自卑、孤独、冷漠、孤僻等。

4. 监护管理不够强。

留守儿童大多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 在他们眼里, 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 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 身体健康不生病, 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 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5. 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

家长由于长期不在家,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不知道, 有时只是在电话里问问学习成绩、考了多少分、在学校听不听话等, 但没有实质性地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家中负责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限, 也不可能在学习上对孩子进行更多的辅导。时间一久, 自然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6. 缺乏家庭教育。

在和学生谈话过程中, 我特意做了一项调查, 就是看看班里有多少学生会定期主动地给父母打电话, 与父母进行沟通, 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结果是全班只有不到20%的学生偶尔会给父母打电话沟通,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缺少了父母的家庭管教, 学生与父母的感情变得逐渐冷淡。

7. 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堪忧。

前段时间一篇新闻报道, 震惊了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及在外打工的家长。江西宜春一个家庭, 6个孩子5个游泳全淹死, 原因就是这几个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 全部由爷爷、奶奶照看, 悲剧也就发生了。空巢村内的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被一一放大, 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二、班主任应做的工作

1. 加强责任意识, 做一个班级管理的有心人。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亲长期不在家, 缺少家庭教育, 这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新的考验, 特别是从事一线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 已成为学生管理的核心人物。与以往不同之处是, 此时班主任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所担负的责任, 班主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 掌握班级每一名学生的综合动态, 抓好班级班风建设, 做好安全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 做一个认真负责的好班主任。

2. 建立学生家庭信息卡, 定期与家长联系沟通。

班主任老师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留守儿童家庭成员及家庭经济情况, 知道留守儿童现在的照看人情况, 知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 知道留守儿童的家庭详细地址;与学生父母的定期电话沟通要跟上, 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好的、不好的, 进步的、退步的, 都要与家长沟通, 建立双方联系方式, 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管理办法。

3. 落实家访制度。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家庭教育这个主要教育阵地基本丢失, 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家访这一卓有成效的管理工具, 确保一个学期每名学生都要家访一遍。在家访工作中要做到访前有准备, 访中有记录, 访后有总结。利用家访的大好时机与看护人详细沟通,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 掌握班级档案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4. 成立并抓好班级“两支骨干队伍”建设。

“两支骨干队伍”是指班级思想教育骨干和班级安全管理骨干, 班主任是两支骨干队伍的总负责人, 在班里挑选思想过硬、行动积极、思想上进、责任心强的学生成立骨干队伍, 明确工作职责、工作任务, 开展日常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5. 加大个别谈心力度。

通过这几年的带班经验, 绝大部分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 渴望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当学生表现好取得优异的成绩时, 班主任表杨要及时跟上;当学生遇有心理问题和思想波动时, 班主任谈心工作要及时跟上;当发现学生犯错、学习下滑时, 班主任谈心工作更要及时跟上。班主任谈心工作还要做在平时, 课间休息、课外活动、作业辅导、寝室查寝都是和学生谈心的大好时机, 班主任要大概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在干什么, 需要什么。

6. 树立班级榜样, 结成帮扶对子, 严格学生日常管理。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班主任要善于抓典型, 树榜样, 利用班级优秀的学生带动班级管理, 把班里分成若干对子, 成绩好的优秀生带需要帮助的学困生, 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 特别有效地调动了班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严格学生日常管理方面, 班主任要制定科学严谨的班级管理制度, 并坚决落实到底, 当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规定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处罚措施。

7. 紧抓学生成绩和学习自觉性不放松。

学习成绩是衡量现有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的主要依据, 成绩的好坏更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要制订全班及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 时时在班里做一些学习小竞赛、小比拼、小测验, 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成绩下降和落后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 而是与学生一起找到问题的原因, 寻求解决的办法。教会学生学习, 不只是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 要自己主动地去学习,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养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8.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的严与宽 篇八

留守儿童从小遭遇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又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失去了亲情的滋润,得不到鼓励、表扬、抚慰和关爱,他们心灵孤独,缺少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易受到各种负面影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孤僻、冷漠、自私、自卑、不合群、易冲动发怒、自我封闭等不健全的人格障碍。另外,他们安全隐患意识不强:跌伤、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等其他意外事故时不时发生。大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学业成绩总体偏下。

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班主任管理提四点对策:

1.对班主任自身基本功要求从严,对涉猎面程度则从宽

班主任的素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对学生教育的状态和结果。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外,班主任还要适当关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与自己教育教学的紧密相关的最新教研成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方法指导。另外,班主任的基本功还体现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做好学生摸底工作,将其表现记入档案备查。

2.对品德要求从严,对于不良品德出现的反复则从宽

小学中的留守儿童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无防范意识,易受多方面影响,因此,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品质行为要从严要求。首先要从“留守儿童”档案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其次,班主任可通过一些事例和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加强集体主义、文明礼貌意识,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习惯。留守儿童改变某些不良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把 “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无私地爱学生,对他们的转化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不要求他们一次做到位。

3.对安全问题要求从严,对学生的自选活动放宽

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学校管理应充分考虑到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使事故防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班主任应注意从留守儿童在校的细微变化中,察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的个性不同,班主任还应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生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

趣及专长,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4.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从严,对学习分数则从宽

9.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篇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就在全乡范围内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小学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倪有志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小学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

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小学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小学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全乡确立了七十一对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中心小学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小学、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小学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小学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4、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小学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陈集乡水利希望小学

10.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篇1: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此,特制定本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共创美好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根据上级有关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实践育人的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巩固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 长:戴厚嘏、王善魁

组 员:孙芮红、杨霞、吴东、陈敏、魏龙恩、张亚楠、卞士林。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地址,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有关内容。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64-4552466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以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活跃和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篇2:

为了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20xx〕32号)、《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民生办〔20xx〕1号)和《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0xx〕6号),根据县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关会议讲话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特制订柯坦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区教育民生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拓展家教,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四、成立组织 明确职责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

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篇3: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落实XX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美好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活动内容

(一)目标任务 针对我班30多名留守儿童得不到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绩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不违法犯罪,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二)工作内容 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民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惑,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据调查,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识上的辅导。

2、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妇联、团委、镇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我们组织这一次活动,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以便影响本地区不在利用游戏厅、网吧、舞厅来坑害未成年人.特别是要与学校加强协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4、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凡牵手扶助联系留守儿童从初一开始,直至18岁之前,重点是初中阶段。联系要求: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意见,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大局的意识。

四、活动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 4月上旬

2、征求意见阶段 4月下旬

3、召开座谈会 5月中旬

4、拟定活动方案 5月下旬

5、实施活动计划 6月

五、活动的效果

群团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凝聚广大群众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要使广大群众认清形势,正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更多的农村家庭积极投身到富民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大潮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奋斗。

六、考核及奖励。

考核奖励分为两块。一块为牵手扶助志愿者、班主任。以初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习成绩总分名次为考核基数,到第二学期期末,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每上升1个名次,被考核人加10分,保持在班级前5名的加10分。学生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以学校处分为依据),另加20分,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的加10分。

依据上述加分的办法,每一学年累计得出的加分总分即为牵手扶助志愿者及 班主任老师的考核得分,考核分是多少就奖多少元。牵手扶助人员所得总分等于包保留守、单亲儿童各自所得考核分的总和。学校班主任按本班相关学生所得考核均分为实际考核得分。

第二学年的考核就以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为依据,加分办法不变。

另一块是奖励学生(不含学校正常奖励)。设有班级优秀奖和越位进步奖。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在班级前第一名的奖100元,2—5名的即为优秀奖,奖学生30元。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比第一学期期末(或上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名次进步达5名的即为进步奖,奖学生15元。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篇4: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道口乡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导主任汲广然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学期末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上一篇:心得体会,护理服务心得体会下一篇:安全知识网络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