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2024-10-1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通用12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自08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在我市成立运行以来,我站依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以及相关各类文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

根据上级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适应当前基本医疗需求,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我站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0大类41项服务根据《规范》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认真核对相关数据,重新梳理、归档。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项目执行情况:

1、截止日前,我站已建立规范健康档案XXX人次,规范电子档案XX人次,占辖区内人口XXXX%

2、孕产妇规范管理X人,管理率X%。

3、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患者XX人,管理率XX%。

糖尿病患者XX人,管理率XX%。

4、重性精神病患者XX人,管理率XX%。

5、传染病防治,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管理报告,管理结核病患者X人均已结案。

6、0-6岁儿童管理XXX人,管理率XX%。

7、老年人管理XXX人,管理率XX%。

8、健康教育,截止日前开展健康教育讲座X次,宣传栏更换X次,受教育人数达XXX人,发放宣传材料XXX余份。

9、卫生协管,多次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卫生督查并责令整改。

根据自查结果,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归纳如下:

一、项目规范执行:

1、根据文件要求,2011年7月份以前的部分健康档案更换未完成。

2、相关数据底册未能及时更新。

3、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4、儿童健康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5、孕产妇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7、重性精神病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病人及家属不配合甚至存在抵触的情况,致使相关人员入户调查、电话随访无果。

8、中医中药相关宣传教育不到位。

二、政策管理

1、责任分工不够明确,致使相关工作未做到位。

2、绩效考核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致使工作人员的热情不高,直接降低工作效率

3、没有明确的文件及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止日前各项公共卫生项目仍然是遵循自愿的态度,只要居民的意识不到位,就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到位。

4、相关医院、妇联、接防、结防、居委会、派出所机构联系方式联

系人不够明确,态度模糊,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沟通,导致信息更新滞后,管理不到位。

三、根据自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根据自查问题,我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方案。

1、加快更换2011年7月份以前的档案,抽调人力。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医疗服务的前提下,让护理、公卫人员等全力更换档案。加快电子档案更新,抽调人力集中精力,人闲电脑不闲,充分利用资源更新电子档案。

2、相应的慢病及孕产妇、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采取空闲时间突击随访、明确态度、耐心告知、仔细讲解,取得居民的理解及认可,争取把工作完善到位。

3、健康教育方面,以点带面、宁缺毋滥。组织部分健康意识高的居民拉动其他人,做好宣传工作,要让居民学到东西,要让居民得到实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二

资料与方法

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月报进行汇总分析;收集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定期报告的年度所有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监测报表。

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方案,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 制定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考核指标体系, 成立项目考核督导工作专家库, 在考核前进行集中培训, 统一考核方法和流程[1], 采取查看卷宗、随机抽查健康档案、现场调查、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

资料整理与分析:对本年度考核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定性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定量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 某区已经建立464727例电子档案, 总体合格率94.14%, 使用率24.57%。去除大学生计算各类重点人群完成数量:高血压建档32 878例, 年内管理27 750例, 规范管理21564例, 血压控制人数17 637例, 健康管理率31.39%, 规范管理率65.59%, 控制率63.56%;糖尿病建档10 016例, 年内管理8 367例, 规范管理6 485例, 血糖控制人数5 303例, 健康管理率57.76%, 规范管理率43.28%, 控制率63.37%;老年人电子档案38 958例, 年内管理19 376例, 老年人查体15 343例,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30.86%;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847例, 规范管理222例, 病情稳定466例, 规范管理率26.21%, 控制率55.02%。

讨论

本次调查将辖区内各管理项目的合格活动的电子档案进行等距抽样, 抽取各单位一般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档案各10例总计50例档案, 其中一般人群健康档案为年内新建档案。对档案的真实性规范性进行核查, 并对所有档案进行电话核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较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开展老年人查体工作,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高, 电话真实性、群众满意度高。

经过近两年的产后访视服务强化培训和督导,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后访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服务满意度较好。入户时间方面, 产后访视新模式成功运转后, 产后访视入户时间明显提前, 电话随访平均入户时间在产妇出院后8 d。调查发现, 全区0~1岁儿童基本能够按照计划免疫时间按时参与查体, 全区1岁以内小龄儿童系统查体较规范, 管理较好。3~6岁儿童健康管理逐步规范;全区儿童保健健康管理工作正有序进行, 儿童保健工作覆盖率符合工作规范。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站均按照文件要求和各项规定, 积极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建设和管理工作, 卫生监督协管档案全部建立, 整理比较规范, 资料较齐全, 各类相关表格填写及时, 信息上报较及时, 上报率100%。

调查发现电子系统内存在重复档案及使用率很低的旧档案, 档案更新不及时, 导致无法联系本人或家属;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档案需继续梳理, 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点人群电子档案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的情况;存在部分重复档案、旧档案, 导致系统内重点人群数量虚高;精神病患者、老年人查体各单位开展参差不齐, 部分单位重点人群的查体、随访尚未录入完毕。个别工作人员对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不熟悉, 对系统使用不熟练, 不规范档案较多, 导入的数据存在问题, 需要继续核实更新。建册孕妇系统管理不到位, 各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建册孕妇系统管理不到位问题, 缺少对孕妇的健康随访及检查记录。早孕建册率仍偏低, 对群众针对性宣教及村 (居) 摸底工作落实不好。存在流动儿童管理不到位问题, 多数流动儿童健康档案由于儿童住所变更, 未及时参与查体, 也未进行电话随访, 无结案记录。部分单位缺少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定期考核, 或者考核资料过于简单, 缺少考核细节, 考核次数过少。

建议基层单位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数量, 重视技术指导单位的意见建议, 技术部门要定期培训与指导,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的要求, 实事求是地做好重点人群的查体及随访工作, 尤其是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查体工作, 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进一步提高建档质量, 定期更新档案, 梳理系统内重点人群, 将旧档、死档、假档尽快删除, 已经完成的随访要及时录入, 避免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等问题。加强建册孕妇系统管理, 采取各类适合本辖区服务条件的途径加强孕期系统管理。加强1~3岁儿童健康系统管理, 配备合理的工作人员, 对该年龄段未进行及时健康查体的儿童进行电话提醒。对于拒绝及时参与查体的儿童应电话了解儿童近期身高体重及健康情况, 并进行相应登记;可以通过群发信息缩小电话随访范围, 对于仍未按时返回查体的儿童进行进一步电话随访。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调查分析, 总结实施经验, 提出措施建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对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某地区在开展项目工作中, 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机构建设得到加强, 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全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遇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 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调查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三

四成受访者或其家人存在就业困难问题,农村高于城镇,其他市州高于成都市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受访者或其家人是否存在就业困难时,40.7%的受访者表示存在。分城乡来看,52.7%的农村受访者或其家人存在就业困难,较城镇受访者(32.8%)高出19.9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43.4%的其他市州受访者或其家人存在就业困难,较成都市受访者(29.3%)高出14.1个百分点。

受访者对目前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就业培训方面的满意率为70.8%,城乡及区域均差异不大。

进一步问及对就业培训哪方面不满意时,表示“开展就业培训少”和“劳动权益保护没有落实”的受访者最多,均为22.0%(详见图1)。

近九成受访者参加了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八成受访者认为办理养老、医保手续方便

调查结果显示,88.9%的受访者参加了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1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什么保险都没有参加过。从没有参加保险的受访者职业分布来看,主要为下岗/待业人员、家庭主妇和自由职业者。

当问及在当地社保或者医保机构办理养老、医保相关手续的便利程度如何时,表示“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16.0%,“比较方便”的占29.7%,“基本方便”的占34.0%。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4.0%和6.3%。

农村受访者表示不方便的占24.0%,比城镇受访者(17.7%)高出6.3个百分点;成都市受访者表示不方便的占21.5%,比其他市州受访者(20.0%)高出1.5个百分点。

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在当地医疗机构就医看病方便,对当地医疗机构服务满意率为76.6%,城镇均高于农村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看病的便利程度如何时,表示“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17.8%,“比较方便”的占31.8%,“基本方便”的占32.7%。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1.6%和6.1%。农村受访者表示不方便的占21.8%,比城镇受访者(15.0%)高出6.8个百分点;区域差别不大。

受访者对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满意率为76.6%。城镇受访者满意率为77.1%,比农村受访者(75.8%)高出1.3个百分点;成都市受访者满意率为78.7%,比其他市州受访者(76.2%)高出2.5个百分点。

进一步问及对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哪方面不满意时,表示“服务态度差”的受访者最多,为47.7%;其次是“药费高”,为46.8%;第三是“检查费高”,为31.0%;“过度检查和治疗”和“医疗技术差”并列第四,为20.1%。

半数以上受访者不清楚当地救助标准变动情况

当问及是否知道最近当地城乡低保、“五保”对象以及孤儿等救助标准变动情况时,50.9%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不清楚;7.1%的受访者表示有明显增加;19.6%的受访者表示“有一定增加”;22.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没变”。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表示不了解的为53.4%,比农村受访者(47.0%)高出6.4个百分点;分区域看,成都市受访者表示不了解的为54.7%,比其他市州受访者(49.9%)高出4.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对当地救助标准变动情况表示“不了解不清楚”的比重均较大,建议相关部门应注重加强惠民政策信息的宣传力度。

对当地政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满意率为67.0%

受访者对当地政府目前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满意率为67.0%。分城乡来看,农村受访者满意率为68.6%,比城镇受访者(66.0%)高出2.6个百分点;区域相差不大。

进一步问及对当地政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哪方面不满意时,表示“申请保障房条件门槛过高,没有申请资格”的受访者最多,为27.0%(详见图2)。

受访者对小孩入园、上学方便程度,以及对当地幼儿园、中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均较为认可,但乱收费现象仍不容忽视

78.3%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目前小孩入托儿所、幼儿园方便,城镇高于农村,其他市州高于成都市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地目前小孩入托儿所、幼儿园“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20.9%,“比较方便”的占27.1%,“基本方便”的占30.3%。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4.1%和7.6%。

城镇受访者认为方便的占80.7%,比农村受访者(74.8%)高出5.9个百分点;其他市州受访者认为方便的占80.3%,比成都市受访者(70.8%)高出9.5个百分点。

81.1%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目前小孩上小学初中方便,城镇高于农村,其他市州高于成都市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地目前小孩上小学初中“非常方便”的受访者占21.5%,“比较方便”的占27.9%,“基本方便”的占31.7%。认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分别占12.2%和6.7%。

城镇受访者认为方便的为82.7%,比农村受访者(78.7%)高出4.0个百分点;其他市州受访者认为方便的占81.7%,比成都市受访者(78.8%)高出2.9个百分点。

67.5%的受访者表示目前当地小孩入园、上学存在乱收费现象,城镇较农村更为突出,成都市较其他市州更突出

当问及当地目前小孩入园、上学是否还存在收择校费、捐助费、培训费、课本费等乱收费现象时,仅有32.5%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上不存在”,其余67.5%的受访者均表示存在。其中,13.1%的受访者表示“普遍严重存在”;14.0%的受访者表示“多数有所存在”;40.4%的受访者表示“个别有所存在”。

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表示“基本上不存在”的占27.1%,比农村(41.0%)低13.9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成都市受访者表示“基本上不存在”的占20.2%,比其他市州受访者(35.7%)低15.5个百分点。

受访者对当地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率为84.9%,成都市高于其他市州,城乡相差不大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地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占9.9%,“比较满意”的占27.8%,“基本满意”的占47.2%。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11.6%和3.5%。

分区域看,成都市受访者满意率为90.0%,比其他市州受访者(83.7%)高出6.3个百分点;城乡相差不大。

近七成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及社区(村里)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满意,城镇高于农村,成都市高于其他市州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及社区(村里)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的满意率为69.1%。城镇受访者的满意率为73.3%,比农村受访者(62.5%)高出10.8个百分点;成都市受访者的满意率为75.1%,比其他市州受访者(67.5%)高出7.6个百分点。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四

根据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对我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卫生院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公共卫生科、村卫生站工作会议,研究整改方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定整改方案:

1、公共卫生科负责涂家辖区全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管理工作。各村卫生站配合公共卫生科开展好服务工作,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

2、对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指出的问题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公共卫生科负责落实对辖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3、村卫生站必须按照公共卫生科安排的公共卫生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村级公共卫生目标任务的完成。

4、加大指导考核力度,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到公共卫生科。

二、整改后的阶段性成效:

1、加强了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文件及考核制度,完善组织管理。

2、加大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录入工作,规范内页资料的填写齐全,确保档案资料和电子档案资料的合格率,确保了指标任务的完成。

3、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认真开展了对政府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按时每月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并积极指导村卫生站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4、按时分村每月开展好预防接种工作,未出现预防接种事故和暴发流行,规范使用信息化建设并完成了每月信息化录入工作,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做到了表、卡、证、网四一致。

5、建立健全各项传染病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准确上报传染病报告卡,严格了自查工作,加大了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规范了结核病奖惩制度的落实,确保了目标转诊任务的完成。

6、规范了妇幼报表的填写和资料分类管理,建立了例会制度,做好了特殊检测登记工作,加大叶酸发放,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的调查、管理、发放等工作。

7、各村将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学习及时限期整改,整改后各项工作取得有效改进,老年人、慢病管理及相关资料,电子档案完成较好,但居民健康档案改进稍差,一些相关信息及数据仍然缺乏真实性完整性。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从事公共卫生人员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2、个别村医生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二类疫苗宣传不到位,接种率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重点对学校、政府健康教育制度、宣传栏建设的指导工作,及时完善相关资料。

2、加强村医生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生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五

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

我院于9月15日接受了县卫生局组织的2014年上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我院得分为964.09分(满分1000分),为了能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辖区居民真正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县卫生局关于2014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情况的通报》(盐卫〔2014〕188号),针对我院在本次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措施

由分管院长负责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的落实,统筹安排,修改制订好工作方案和考核细则,分解任务,落实人员,规范会计核算,细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将工作稳步推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及时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在院组织乡村医生开展培训,同时加强对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培训和电脑操作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管理,层层落实

1、健康教育 组建本院健康教育专家组,制定工作计 划,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有记录;平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进行多元化宣传,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

2、居民健康档案 及时指导督促乡村医生建立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加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正确、及时将随访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健康干预措施等动态信息录入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将健康档案的建档率、规范化建档率、合格率和使用率提高到考核要求范围,要求档案信息务必真实、动态管理。

3、儿童保健 规范开展儿童保健工作,通过育儿学校加强育儿知识宣教,及时记录活动资料,做好新生儿访视等常规工作,提高访视率,重点做好高危儿及营养性疾病儿童管理,提高管理率,使各项管理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4、孕产妇保健工作 规范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继续做好孕产妇早孕摸底、早孕建卡工作,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的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工作,使各项管理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5、老年人保健 加强院内培训和督导,按照老年人管理规范要求,加强老年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重点是完善健康体检表和健康干预措施的落实。

6、慢病管理 继续加强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率,对随访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随访干预措施,在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现率和规范化管理率的同时,加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通过门诊就诊、健康体检等途径,提高发现率。

7、适龄儿童预防接种 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一项持续而持久的工作,搞好免疫规划工作,提高接种率,降低可预防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时接种扩大免疫疫苗和加强免疫疫苗,提高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加强与辖区托幼机构的联系,做好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工作,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8、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严格执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各项制度,加强培训和院内检查,及时规范上报。

9、卫生监督协管 根据卫生监督协管任务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任务和临时性任务。

四、加强团队管理,发挥集体作用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六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及整改情况的汇报

2011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谁让健康档案离了谱》为题,对安徽省怀远县“层层截留卫生经费,造假档案完成指标”问题进行了报道。节目所反应的问题引起了上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市卫生局于2011年2月15日上午组织各卫生院和社区负责人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上王市长针对我市前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要求各单位认真吸取安徽省怀远县虚假健康档案这一时间的教训,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力度,杜绝虚假健康档案事件在我市发生。

会后我院及时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乡村医生进行了集中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王市长讲话精神。要求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及乡村医生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自查和整改,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现将自查和整改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度。2011年我社区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由慈兆胜同志具体负责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同时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董立明同志任组长,社

区副主任王敏、慈兆胜同志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分别由各科室主任组成。要求各承担该项工作的社区各科室及卫生室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工作,积极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在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必须入户为村民进行健康查体和随访,并由户主签字,做到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同时,严守纪律、层层落实,争取做到奖优罚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因工作玩忽职守而给广大群众带来损失的人员,我社区将根据规定给予处罚,绝不姑息。

二、强化项目考核。

我社区认真学习把握《昌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及办法》,下大力气做好日常性、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落实奖惩制度,我社区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发放了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助资金,同时我社区将不定期到各村卫生室就2011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考评结果同财政补助资金挂钩,严格兑现。

三、严格项目管理。

为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我社区建立并健全月报告制度,要求各卫生室于2日前将上月本辖区内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完成数量报社区办公室,由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进行汇总并于每月的3日前将汇总情况报市卫生局相关科室,确保项目目标如期实现。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七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深化医改五项重点任务之一, 是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新医改推出的一项全新工作, 各地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固定、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可借鉴的工作经验, 探索建立一套有效项目推进模式、切实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各级卫生部门和项目管理者十分关切的话题。

1 存在问题

1.1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任务过重

2009年, 国家启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项。2011年又新增卫生监督协管, 并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拆分为2个项目, 国家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至11项。项目实施前, 除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外, 其余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大多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项目实施后, 所有工作任务下沉, 全部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承担, 造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猛增。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除承担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6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外, 还要填写、录入、汇总、整理每个项目的各类表格, 而且经常需要走村串户调查摸底、登记、访视、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上门服务等, 加上农村居民外出打工、城市拆迁等原因造成人口流动大, 户籍与居住地分离, 服务对象跟踪管理难度非常大, 给基层带来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1.2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数量和能力双重匮乏

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前, 芜湖市很多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长期存在重医轻卫的现象, 有的机构只有1~2名人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有的甚至仅有1名兼职人员, 与繁重的工作量相比, 人手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基层卫生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大多都是护理人员或临床医生, 科班出身的公共卫生人员十分少。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没有单独列支培训经费,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很多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进行系统培训。即使有参加过培训的, 也都是短期、不全面, 难以让基层医护人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后, 无论是对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还是质量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 而基层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并未有较大的提升, 难以适应项目工作需求。

1.3 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

有的地方卫生、财政部门间没有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 卫生部门负责实施具体工作, 不管经费配套、支配使用;财政负责经费下拨和使用管理, 对项目具体工作一般不太了解, 经费下拨与工作进度难以做到同步。项目经费按每人每年一定数额拨付辖区全人口经费, 而经费使用情况受建档率、重点人群基数及健康管理率等实际因素影响, 拨付的经费和使用的经费很难刚好一致, 不是存在经费结余, 就是出现经费不足。另外, 少数地方财政供给差, 甚至还存在经费截留、抵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等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问题。

1.4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落实不到位

国家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全部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 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指导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负责, 一些地方实际上没有足额保障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经费。有的地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对象主要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没有纳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目标考核中, 难以调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积极性。随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每年的自身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很难抽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来指导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另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两者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 业务上指导、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而且它们是同一辖区共同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平行机构, 管理的人口既存在重复覆盖问题, 又存在都不管的空白地带,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间存在履职不清问题。有很多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主动性差, 坐堂待诊的服务模式没有转变, 重医轻卫现象仍然存在, 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消极、怠慢。

1.5 过于追求数量指标

公共卫生服务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短期内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难以评估, 很多地方均以建档率、重点人群管理率等定量指标来评价项目实施成果, 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又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 层层加码, 一味追求数量指标。而恰恰相反的是, 很大一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手不足、服务能力达不到要求, 当要完成的数量指标和政绩、帽子、饭碗等挂钩时, 加之造假成本低, 甚至能得到默许、鼓励, 造假就成了必然, 出现央视报道的安徽省怀远县居民健康档案造假现象也就更不足为奇了。

2 对策

2.1 强化宣传, 促进群众知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对象覆盖城乡所有居民, 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的知晓率, 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具体操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介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内容和进展情况, 大力提高群众知晓率, 既促进城乡居民主动接受国家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又推动广大居民参与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的监督, 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质量不打折扣。

2.2 组建适宜公共卫生服务团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涉及临床、护理、公共卫生、检验等多个医学专业领域。建立由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 是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每个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应不少于3~5人, 至少应涵盖临床、护理、公共卫生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 针对覆盖居民数量, 来建立适宜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数。根据目前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工作量, 一般一个由3~5人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提供的服务最多能覆盖2 000~5 000人, 否则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在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时, 应按比例增加每个团队专业人员数和团队数, 这样才能确保建立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适宜工作需要。

2.3 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

一方面要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责, 建立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方案制定、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工作。另一方面要厘清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间关系, 建立两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工作外, 还应承担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指导和评价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分工上, 要按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配备、能力建设、覆盖人口等实际情况, 划定各机构的服务半径。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手十分少, 服务能力不具备, 难以建立适宜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 可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主体, 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纳入其服务团队。健康档案建立、管理和重点人群首次随访、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应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承担健康教育、定期随访、信息报告等一些技术要求不高、就近方便群众的服务工作。

2.4 强化项目经费管理

要坚持政府主导, 倡导财政、发改、卫生等部门通力协作, 建立健全本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实行专户管理, 专款专用。每年年初要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将上级拨付和本地配套的经费统一纳入预算范围, 逐一编制到各个项目每项工作, 年终要对全年项目预算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决算, 结余资金纳入下一年预算范围, 不得克扣、抵用下一年拨付经费, 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充足。同时, 要强化经费使用的财务监督和效益评价管理, 结合项目工作推进情况, 开展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既保证了项目工作和经费使用步调一致, 又确保了经费支出合理、使用规范。

2.5 加强督导考核, 推行奖优惩劣

各级政府要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纳入民生工程, 根据各地工作实际, 建立健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定性考核不仅要考核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还要考核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考核内容应包括组织领导、人员配备、经费拨付及使用、社会满意度等。定量考核主要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主体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要求, 考核各项服务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结合定性、定量考核结果, 按工作数量、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等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结果应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定期校验、项目资金拨付、预算安排等重要依据, 实行奖优罚劣, 对不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或不具备承担能力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逐步淘汰出局。同时, 在项目实施5年或更长一个周期后, 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估, 将辖区人均期望寿命等居民健康水平提升情况、城乡居民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作为考核评估地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效的最终标准, 确保项目达到预期实效。

(本文编辑:温冬爱)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八

【关键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北京市某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补助资金。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则是落实此项惠民政策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 合理确定各项服务补助标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质量,在绩效考核后安排和拨付资金。虽然财政和卫生部门在资金的管理、项目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也存在着项目成本测算不科学、会计核算不严谨、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一、北京市某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1.经费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承担对全国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经费,以及对一些特定卫生问题、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费用;二是市级资金,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卫生费用;三是区县政府资金,主要用于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和运行经费。2014年国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原30元提高至35元。主要用于部分项目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北京市某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强,2014年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8元,购买服务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45元,按照辖区人口374.5万人计算,补助金额为10825.20万元。全部资金来源于区县政府资金。

2.成本补偿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种补偿方式,一种以项目耗材消耗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一种以收费价格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部门已负担了全部人员费用和机构运行的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仅给付耗材成本的补偿方式;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不完全负担人员及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购买服务的补偿方式,以《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98版)为依据测算补偿金额。根据11项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43个服务内容分别进行计算。

3.经费分配

卫生部门通过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综合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进行“12+1”频次的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经费。2014年国家基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包含两个部分内容:

(1)根据工作当量分配

根据工作当量分配金额占前三位的项目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这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在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居民对相应服务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项目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便于开展都有不分重要的关系。排名最后的为中医藥健康管理,该项目为2013年国家新增项目。统一项目服务标准、成本测算、信息系统升级对该项目工作的年度开展都有所影响。

①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该模式的分配不能完全体现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一,该模式受成本补偿因素的影响较大,成本补偿高的项目在分配金额中所占比例也高。第二,由于有些工作的开展没有耗材支出,故在分配中没有体现。第三,部分农村地区受拆迁的影响,随着服务人口的减少服务当量的提供也相应减少。

②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更加严重。第一,该模式的资金分配基本能够体现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二,由于该模式的财政投入与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存在差距,仍然存在绩效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的现象,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更愿意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第三,领导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2)根据考核结果分配

卫生部门综合日常考核(30%)及年终考核(70%)成绩进行年终奖励分配。这一方式避免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考核前突击完成工作,不能实现工作常态管理的问题。不同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奖励明细表,如表1所示。奖励分为优秀(≥95分)、良好( ≥ 85分且<95分)、及格( ≥ 80分且<85分)和不及格( <80分)四个档次。连续两年考核不及格将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补偿不科学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是一种成本性补偿资金,资金量的多少与提供服务量的多少是相一致的。以北京市98年制定的医疗收费价格作为成本补偿的依据,已严重背离了现在的市场规律,不能科学的反应提供服务的价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补偿应包含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公用经费三部分,缺一不可。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區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许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由于没有耗材支出故没有得到相应公用支出补偿。同时也会给财政部门造成错觉,认为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只需要物资消耗,从而影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政策的制定。

2.项目管理不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按照项目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层层分解指标,整合项目资源,落实具体任务,从而使目标人群真正受益。项目工作开展只重表面形式,服务虚化,未形成日常管理机制,总是在年底绩效考核前突击完成任务。作为项目管理重要一环的资金管理也没有真正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3.经费拨付不及时

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财政部门每年项目经费拨付要在年终绩效考核后,经费拨付进度与日常工作开展出现脱节现象。造成财务核算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时,都需要重新进行数据调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4.会计核算不严谨

在人员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仍列支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无关的各类津贴、补贴;在耗材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耗材支出与实际规范化管理人群使用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公用支出方面,摊销不合理,没有制定科学的分摊比例。单项资金支出公用金额较大,无法判断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

5.财务监管不到位

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财务管理角色被弱化,许多单位把项目资金管理当作是业务部门的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隔离在业务管理之外,造成了财务管理在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发挥财务决策、监督、控制职能。

6.社会效果不明显

社区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不高,即使已享受了其中的某项免费服务项目,但也未能与国家为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联系起来,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自己应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

三、对策建议

1.科学测算成本,保障补偿机制

卫生部门每年应结合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对每一个项目动作当量值进行调整,同时对每当量值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公用支出以及耗材支出根据最新的人事工资政策和物价指数的调整进行精细化的测算,以确保成本补偿的科学性。做到“与时俱进”,并及时将测算结果反馈至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便于各项工作开展。同时通过科学的成本测算,对财政部门制定更加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体系发展的补偿机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2.规范项目管理,强化资金引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辖区人口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达标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分解到部门和个人,落实责任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日常管理机制,将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项目管理常态化。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对于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重点工作以及全区的亮点工作适当提高当量值,通过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最终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3.加快拨款速度,提高资金效率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或“季度预拨”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对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的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拨款中间环节,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以确保各项目工作按进度开展,按进度结算。同时便于财务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规范会计核算,提供精准信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对项目设置明细账核算, 做到项目资金来源清楚,去向明确, 使用明白,及时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 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不得支出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无关的各种津贴、补贴;耗材支出应符合项目管理人群的要求;公用支出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首先根据工作当量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支出中分摊,第二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当量值所占比例进行二次分摊,保证公用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通过耗材支出、公用支出、人员支出分层次的会计核算,使经费使用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完整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呈现。

5.强化财务监管,确保全程控制

财务人员要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树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管理地位,不能只是承担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工作,还应了解具体的业务规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事前积极参与、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6.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参与意识

卫生部门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渠道;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上门面对面随访、义诊、发放各种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知晓并熟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促使广大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自觉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让全区居民都能充分地、平等地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陈文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20).

[2]姜颖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雷丽琴.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3).

[4]于梅,于润吉.对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太慢的分析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8(1).

[5]王永新,郑凤春,刘妍苏,王敏,于润吉.规范公共卫生项目经费管理行为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C].中国卫生经济,2014(9).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篇九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我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服务质量,逐一实现均等化,我中心对 2009年至今,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兰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解放北路41号,占地2300平方米,服务辖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中心2009年由上海援建为非盈利性医疗机构,辖区聚居着汉、维吾尔、回等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84%以上。中心下设兰干、海江、前进、英阿瓦提、红光、迎宾、绿苑、朝阳八个社区,管辖东至市公安局、英阿瓦提北路,西至北大街,北与温宿县接壤,南至东大街、迎宾路;中心承担着辖区44422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二)项目的基本性质,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本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社会公益性,主要内容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提高知识: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本中心就将此项工作做为重点来抓,专门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任组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多次召开研究部署,经常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明细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全面自查,严格考核: 此次自查由陈主任亲自组织,通过听取各个负责项目人员汇报,查看档案的形式进行,自查的内容主要为:

1.项目组织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

为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实现项目预期工作目标,本中心切实加强和规范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户核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本中心通过集中建档,上门建档等方式来提高建档率,进一步提高了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截止2017年12月底,累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0604份。

健康教育:根据2017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发放资料、举办健康讲座等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我中心2017年举办讲座36次,公众咨询活动12次。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同时,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升。预防接种:不断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建设,儿童一类疫苗全年接种40237剂次。自开始实行网络上报预防接种以来,提升内涵管理水平,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

传染病防治: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强化 疫情的调查与处理。传染病防治网络直报。

结核病管理:结核病工作开展以来,面对面服药率100%,为治疗期的病人提供免费的营养早餐,积极推荐疑似结核病人就诊,宣传国家的免费政策。

妇幼保健管理工作:中心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工作,0-6岁以下儿童数累计建档1938人,健康管理数1938人。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240人。按照《规范》要求,我中心对辖区内孕产妇每年至少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2017年我中心健康管理孕产妇总数218人,孕产妇建卡218人,建卡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218人,系统管理率达100%,对孕妇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孕前咨询、指导和免费增补叶酸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在中心妇幼保健科及各站妇幼保健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每月辖区上报制度,加强了辖区妇幼保健率。

慢性病:积极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工作,对发现确诊的高血压3818 例,规范管理2293 人,糖尿病发现1639例,规范管理980人,实施重点慢性病人的规范管理和随访。

老年人:中心建立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目前建立健康档案2220人,完成老年人体检1192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1192人。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积极开展重精管理工作,发现73 人,规范管理73人。

三、存在问题

1、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不健全。由于本中心实际情况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比例不足,没有固定的人员负责,现公共卫生负责人为兼职,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要。

2、项目执行水平有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覆盖面存在不足,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使用率偏低,已建档案部分存在缺项、漏项、体检不及时等不规范现象。

3、老年人、慢性病人系统管理不规范,部分居民电话变更或搬迁,未能及时更新信息,导致部分档案无法核实。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重点人群工作作为我中心工作的重点,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工作目标。

2、进一步明确负责人职责,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 入基绩效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本中心各科室对卫生服务站工作的指导、培训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3、加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落实更新,对工作突出的人给予一定的 奖励。

4、规范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流程,认真学习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知识,加强人员培训,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 训,使其全面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使用等基本知识、提高健康档案质量,确保2017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的完成。

兰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十

一、项目实施情况

1、建好用活健康档案。根据省四版规范要求,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系统,加强了社区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建设,通过“浙里办”APP向居民开放健康档案。开展了重复档案清理工作。

2、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区健康教育所和各医共体分院充分利用服务网络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健康水平。

3、积极落实预防接种依法依规实施,相关接种率达到规范要求。加大投入,全面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全区10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扫码接种率达100%,后置打印率达100%,电子签核覆盖率100%,终端查询覆盖率40%。全面落实预防接种规范的要求,每季度对各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一次预防接种质量工作督导,督导结果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开展常规季度督导和专项排查整治。

4、全面落实儿童、孕产妇保健。全区开展规范的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做到保健工作部署到位、措施到位。及时掌握儿童人数,设立系管儿童花名册,对辖区内儿童按系统管理进行保健,开展辖区高危新生儿访视、儿童眼保健等服务。实施高危儿童及营养性疾病的筛查,对高危儿童及营养性疾病列入专案管理。

5、扎实开展老年人保健管理。结合年度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发现的重点慢性病人及时纳入社区慢病管理,进行定期随访。

6、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对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开展随访服务。根据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年版)、省卫计委《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工作规范》(20xx年版)要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管理信息系统持续完善应用。

7、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动态管理。通过建档立卡、处方面诊、加强工作台账的动态管理,使我区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8、做好结核病患者管理工作。通过及时转诊、规范结核病诊疗、建设维护运行结核病“一站式”结报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使我区结核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所有纳入社区督导随访管理的结核病患者实施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9、稳步推进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结合老年人体检和儿童保健门诊在全区推进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指导服务工作,利用中医药手段为老年人群和儿童进行保健服务。

10、规范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进一步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报告体系,开展可疑传染病暴发和聚集性症候群主动监测,做到疫情及时、规范报告,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及时有效处置。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率、规范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均达到要求。

11、积极落实卫生监督协查。以镇、街道为单位,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单位、公共场所卫生单位均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资金使用和管理

根据《关于下达20xx年度二级单位预算的通知》(奉卫[20xx]26号)、《奉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奉卫[20xx]70号)要求,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预算安排、拨付进度、结算方式、使用范围、等规定,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管理。

三、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度,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严格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和规范要求开展工作。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全区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疫苗和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全区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新生儿访视率、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早孕建册率,5次产检率,产后访视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影响未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均完成20xx年半年度省项目办任务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稳定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20xx年全区转诊率,系统管理率,规范服药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

四、主要问题及改正措施

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十一

第一要走跨越式发展之路,确保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民族地区面临赶超和发展转型双重发展任务。一个地区要在经济上实现赶超,保持一个较高的速度是必须的。

第二要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由要素和资源开发驱动向效率驱动。在新常态下,随着全国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动力,从供给方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投资驱动,现阶段主要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的增长。

第三要禀赋结构升级,继续加强资本投资,进一步提升禀赋的质量与结构。特别是要加强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改善投资结构。另外,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继续加强交通骨干网络的建设,实现互联互通。重视民族地区农村和边远地区水电气及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把实现区域内市场的一体化放在优先位置,扩大本地市场范围。

第四是产业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特别重视特色制造业(民族用品制造业、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旅游产品的生产等)的发展;依靠互联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第五是扶贫开发,坚持两轮驱动,把整体推进和把握精准相结合、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实现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稳定脱贫。要对目前的贫困县制度进行反思,建立贫困县的退出机制,设计一种正向激励机制,而不是目前的逆向激励,激励贫困县早日脱贫,而不是争取“贫困”。

第六要改革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四川民族地区不宜把经济指标,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唯一甚至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要综合考核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等。

第七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和完善包容性制度。包容性制度有几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经济自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要明确界定和保护产权;再次就是要有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 篇十二

1 缺少统领全局的公共卫生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现有的涉及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往往仅涵盖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部分内容,仅保障某一领域的工作开展,这些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有的存在重复与冲突,甚至会因某些强势部门的利益而削弱对其他部门的关注[6]。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并不只是医疗技术问题,单靠卫生部门是无力承担的,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其范围不断拓展,要求不断提高,内容不断深化,其制度安排及具体实施需要有政府与社会的参与,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因而迫切地需要一部公共卫生服务的母法来统领全局。通过公共卫生法来约束政府部门的行为,强化政府的责任,明确政府对医疗机构管理的参与程度,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性质及目的、内容、供给模式,公共卫生投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使医疗卫生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明确公立医院的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完善其运行机制和人员编制、待遇水平、人才培养制度等。建立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7]。甚至对违法行为的惩处、问责等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制定部门法规、地方性行政法规,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医药卫生法律体系,这对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保障人民享有公共卫生权利,维护人民健康,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工作重点不突出,急于求成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国家出台十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了重要的考核指标,为今后规范地开展服务指明了方向。但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诸如“建档率、管理率”等指标的高低,甚到将其变成了衡量政府部门政绩的指标。这使本来就不富余的社区医生很大一部分精力都从群众最需要的临床服务中转移了过来。医改不可能一蹴而就,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只能循序渐进。在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是缺医少药,相对于健康档案来说,老百姓需要迫切解决的是基本医疗问题,有病能治、有病治得起才是他们的心中所想。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定要因地制宜,明晰目的,抓住重点,立足长远,稳步推进。如果不顾当地实际需要,一刀切地竭尽医疗资源用于完成所谓的公共卫生服务,而置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于不顾,反而会适得其反,是不会让群众对医改满意的。

3 未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社区工作举步维艰

国家在发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化管理方案的时候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开发与之相配套的信息处理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利用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全省,甚至全国的联网已无硬件上的障碍,但是各地自行开发的信息系统存在着标准、功能以及构成要素不一致,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数据无法共享、信息安全等级差、管理流程繁琐的不足。各个条线根据自己对项目化管理的理解及自身的需求设计开发的管理系统无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规范,数据存储不规范,有的甚至只是简单地将记录的载体从纸质变成电子方式存储,各地、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重复记录,无谓地增加了工作量。健康档案就是一个典型,通过居民就诊、学生体检、妇保、儿保、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条线工作均能采集到大量的健康信息,但因为缺少统一规范的信息管理软件,这些资料只能束之高阁。因此,建立功能齐全、设计规范、管理精细、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行的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应通过该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新农合信息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等数据共享与对接,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集成资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将基层卫生人员从繁重的健康信息采集中解放出来,为统计分析、监督管理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料,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利用已获得的信息去分析居民健康状况,适时介入,进行健康干预,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4 社区医务工作者待遇太低,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社区医务人员的利益令人遗憾地在医改中被冷处理了,在完善医疗保障、降药价、增服务背景下,保障医务人员的利益显得很苍白[8]。一是未能建立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后,政府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人员设岗定岗,工作需要的人员因岗位设置问题而不能录用,医改后增大的工作压力挤占了进修学习、学术活动的机会。二是医改后绩效工资水平低、不能体现工作价值等问题极大地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一些相对优秀的人才另谋高就,基层医疗行业人才已现颓势,年龄与知识结构的断层已初步显现出来。通过在收入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设置、培训或业务进修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以增加社区医生的自豪感,才能为这个行业留住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安心其职业成长与付出。

5 对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宣传不够重视[9]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必须强调公益性原则,最终建立起惠及全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光是政府政绩的指标,更是群众的健康需求。但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我们的宣传还很不足,在形式上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的传媒方式,在内容上没有通过公益宣传,让社会明白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让群众明白卫生部门能做什么,在做什么。故未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甚至对出现的问题没有以正面引导为主,造成社会的误读。应让群众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在全社会营造出认识医改、重视医改、关心医改、支持医改的良好氛围,从而引导群众的自我管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选择正确的就医观。不然,社区卫生服务政府部门办得很闹心,卫生部门做得很吃力,社会组织支持很消极,社区群众认同很不高,社会效果达不到预期。

6 没有建立完善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10]

开展绩效考核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建档率、管理率等硬指标很难反映工作实效。而医疗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不容易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很多工作实际上是很难量化的,无法确定一个准确、合理、科学的衡量尺度[11],比如对一台需要多科室合作的手术来说,很难将业绩准确地划分到每个人身上。如果弱化基本医疗的指标,模糊了不同岗位的专业性,使得社区医生会选择放弃临床业务上的钻研,不利于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临床风险不能在考核中体现,许多医生就不愿花精力、冒风险去处理疑难杂症,从而出现工作消极、变相推诿病人的现象。如过多地强调了考核过程的复杂性,又会使绩效工资制度成另一种大锅饭,失去了绩效的意义。我们期待的考核机制就是工资水平足够高,各岗位与职称档次之间距离足够大;遵循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业绩标准制订的科学、客观;业绩衡量指标要公正有效;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三方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进行综合考核,以工作质量为基础、居民满意度为核心,严肃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晋升晋级、评先树优、绩效工资发放等结合起来[12]。通过绩效考核建立起的激励机制应该是一种优良文化,不但有利于激励人人奋力,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更要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应该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医改的一个有力尝试,在起步阶段暴露出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我们应看到,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福祉,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只要我们能举一反三,认准目标,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卫生政策,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满足人民群众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探寻有效控制疾病流行的方法,提高对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努力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差异,就必然能改善卫生状况,对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EB/OL].2011-05-24/2015-11-2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fybjysqwss/s3577/201105/51780.htm.

[2]中国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惠及全体城乡居民[EB/OL].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12/25/content_11936415.htm,2011-12-25.

[3]余苏珍,王力,王素珍,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6):478-479.

[4]袁艳.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困境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0-11.

[5]陈丽,舒展,姚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8):23-25.

[6]陈丽,姚岚,舒展.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2):206-209.

[7]乔俊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基于我国分权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7):5-7.

[8]朱晓丽,代涛,王芳,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2):121-124.

[9]赵晓斌.如何正确看待与积极应对媒体对医疗卫生的负面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63-64.

[10]练惠敏,胡正路.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1):74-76.

[11]江一民,杜兆辉.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估中的效率指标[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19-620.

上一篇:简报(组织)下一篇:走进新时代,歌词,串词,朗诵词,报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