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的参考教案(通用8篇)
1.古诗两首的参考教案 篇一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
这一课共编排了两首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一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诗人写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全组诗共七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全过程。诗的题目是“寻花”,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写花,从满蹊(分布)、干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这不同角度写,使人印象深刻,不觉得重复。后两句写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
《菊花》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这是一首咏菊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
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请学生给大家背诵学过的古诗。
2.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人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还要把诗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深入到诗境中去悟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解题,介绍作者。.
1.请学生根据注释解题。(在江边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两座高峰。自幼好学,很有政治抱负。漫游各地,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住在长安,生活贫困。
安史之乱后,弃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草堂。晚年离开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诗歌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字眼)。
(“黄四娘”是谁?“自在”什么意思?“娇莺”什么意思等?)
2.分组互助学习,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黄四娘”,杜甫的邻居。“自在”是指自由自在。“娇莺”是指黄莺娇柔的歌喉。)
3.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意。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两句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低垂下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两句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放开娇柔的歌喉不断地啼唱。
四、提问题,悟诗情。
1.“话”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诗中的意思变成头脑中的画面呢?我们不妨针对诗中词语来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给前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鼓励学生提问题,教师可做示范。
(“什么样的小路上,开满了什么样的花?这些花压得枝条都怎么样了?”)
(2)针对这些问题来想一想,当时的情境怎么样呢?也就是说,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3)出示一张场景图画投影片,启发学生思维。
(黄四娘家门前有一条曲折的小路。小路旁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成千上万朵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地弯下了腰。)
3.给后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学生分组讨论提问题。
(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2)针对这些问题来想一想,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留连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上下追逐着、戏闹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好像在说:这里多美呀!)
五;想画面,咏诗句。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看到、听到后的反应。
(感叹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
2.指导朗读。
(采取学生练读、评读的形式,要求读出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悦心情。)
六、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
1.学生自画。
2.集体交流。
七、作业
: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课题:菊花。
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他是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与白居易等酬唱频繁。诗与白居易齐名,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元氏长庆集》。
二、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舍
斜
尽
2.再读古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绕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组互助学习,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绕舍”是指环绕着房屋。“似”是好像的意思。“更”是再的意思。)
4.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意。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环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隐士陶渊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觉得太阳已渐渐西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对菊花情有独钟,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可观赏的花。
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意,指名说。
三、提问题,悟情境。
1.学生分组针对诗中词语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
(1)秋天的菊花丛开得怎么样?
(2)谁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样观赏菊花?
(3)菊花开过后花坛什么样?
3.针对这些问题想一想,你头脑中的画面是怎么样?
(开得正艳的菊花这一丛、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围竞相开放。我绕着篱笆看看这丛,又看看那簇,有时还蹲下来认真观赏。菊花开过后,这房屋的周围也就再没有可观赏的花了。)
四、想画面,咏诗句。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
2.咏诗句、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评读的形式。
3.试背这首诗。
五、选做作业
: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
、看拼音写词语
、按要求填空。
1.“菊’’共——笔,第四笔是——。
2.“陶”共——笔,第九笔是——。
3.“此’’共——笔,第五笔是——。
、多音字组词。
卸
别
叫
更、解释下面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
蹊:
留连:
自在:
恰恰:
独步寻花:
《菊花》:
秋丛:
绕舍:
篱:
尽:
更:、无把诗句补充完整,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自在娇莺恰恰啼。
2.——似陶家,遍绕篱边。
、知识积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诗人还有
2.你还知道杜甫写的什么诗?能写下来吗?
2.古诗两首 教案 篇二
江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指导朗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绝、钓”两个字让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千山()()(),万径()()()。
()()蓑笠翁,()()()()()。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
2.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3.解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4.学习生字: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
5.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
6。汇报自学成果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7.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8.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课堂作业
3.《古诗两首--村居》教案 篇三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学习古诗《村居》,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背诵。
〖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理解诗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前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跟春天有关的古诗《春晓》,能背诵吗?(全班齐背)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的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作者,补充解释“首”,再解释“村居”)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村、居、醉、烟、童、散、忙),这是出现在古诗里的生字,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生齐读生字)
2、让学生运用“利用熟字学生字”的方法识记生字,并尝试组词,重点说说 “醉”、“童”、“散”的识记方法。
2、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
3、指导书写:
处:强调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要拉长包住上面的笔画; 知:右边的口要写得稍低一些; 忙:强调“忄”的笔顺。师范写,再请生书写。
二、理解古诗,感悟意境
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把春天描写得非常美丽。现在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并且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需要停顿的地方在哪里?跟读《春晓》有什么不一样?(师范读,生倾听,回答问题:第四个字。师:请大家拿起铅笔在第四个字后面画一条斜杠表示停顿。生画线,师:你们能把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生朗读。)
2、师:读完了这首诗,有谁能告诉我这首《村居》写的是具体什么时候的景象?(生:二月。)
3、二月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谁能把诗中描写二月景色的诗句读出来?(生读前两句。师解释“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等的意思,请生再读。)
4、这首诗还写了春天里的一件什么事情呢?(同学们放学后,一起放风筝)放学了,可以到外面去放风筝,你们开心吗?(生:开心)谁能读出同学们放风筝时开心的样子?
5、古代的人们把风筝叫什么?(纸鸢)
6、颂读古诗,练习背诵:全班背,男女生比赛背,指名背。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村居
高鼎
处
知
4.9古诗两首(教案) 篇四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等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意思,体会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叶绍翁、王维的资料。
2课时
(《夜书所见》)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教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诗人叶绍翁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夜书所见》。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可适当进行补充。)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清丽,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饶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其中,《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学生大声地读),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夜书所见》,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了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
2.教师:刚才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听: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同学们有没有读懂呀?
5.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可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
(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写一写。
7.教师:生字能读能写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
8.教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呢。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要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先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2)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风声。)(3)第二行诗句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自己。)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4)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落了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起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你会很容易想起什么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5)我们班有别的地方的同学,当你们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6)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我们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7)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
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教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学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教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同学们:“知”字是什么意思呢?(生自由回答。)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们在玩些什么呢?
(4)教师:是的,当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时,就越会想到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学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时,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夜深了,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6)指名读诗,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这首诗的大意已经基本弄懂了,那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
2.这个游戏好玩吗?和同桌也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教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生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学生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6.教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请你们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诗人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
九、课堂小结。
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背诵《夜书所见》。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学生齐读课题两遍。教师范读诗文。(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学生齐读全诗。
二、理解题意,了解全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出示课件)(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教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学生:老人节)(2)忆:想念,思念。(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
(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2.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出示王维相关资料)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3.自由诵读这首诗,自己初步领悟诗的大意。
三、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1.出示句子:独在异乡为异客。(1)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2)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3)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4)那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作外乡的客人。)2.出示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1)每:每当。(2)逢:遇到。
(3)倍:格外;加倍、更加。(4)“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5)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6)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3.出示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2)为什么要登高?
(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3)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4)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大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乡念亲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3.以叙述的口气,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4.教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
2.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3.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或妹妹,想想你在重阳节登高的时候,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课堂小结。
异乡游子,最不能割舍的就是思乡的情怀。这首诗就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日里对家乡和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轻轻吟诵,禁不住让人感慨万千。
本课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诵读和理解的关系。承接前面的教学导入,我采用的方式是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诗文,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美。在这个环节当中我利用搜集来的古诗歌曲和古诗说唱配合学生进行诵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和吟唱中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不断熟练字音。然后,我通过媒体展示资料,使学生了解古诗相关背景。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体验诗人的处境和情感,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诵读。
5.古诗两首教案 篇五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因时代久远,语言精炼,表达简洁,意蕴深长,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学生对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情、意境、韵味的感悟,需要日后来咀嚼,需要人生阅历来丰富。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设计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而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感悟对诗句的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这两首古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回乡偶书》描绘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表达诗人无限的感慨。《赠汪伦》描绘的是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意。古诗语言凝练、准确而形神兼备。课文中的每一首诗都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浸润着诗人真挚的情感。为使精美的言语和美好的情感和谐的积淀在学生的认知领域世界里,设计时考虑: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美好的情操;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初步感知、细读品味、情感升华、课堂小结)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资料)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
2、揭示题目:
当时的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回乡偶书》。
4、据题质疑:
(1)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指名说题目的意思)师生交流,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偶:偶然;书:写)(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由介绍贺知章导入新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更好的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师:自由读诗,把每一个字、词的读音读准确,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2、生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出示课件)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开火车读生字新词;齐读生字新词。(适时表扬读的准确的学生)
(2)指名读诗 ;分组读诗 ;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你们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指名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那么,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B、引导理解:“乡音”一词
师:①小朋友,咱们班有四川人,安徽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 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理解“乡音”一词。)鬓毛:头发 衰:白了
C、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D、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E、师指导感情朗读诗句一。
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出示课件)
A、师:请小朋友仔细读一读,贺知章回到家乡来到村口,二)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B、交流并小结: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C、师指导感情朗读诗句二。
4、感情朗读整首古诗并尝试背诵。(出示课件)
5、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出示要求)设计意图:结合对古诗的理解,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使学生的诵读与口语表达得到同步训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要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分析﹑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其间穿插了多种形式地读,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表演读,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动脑动口,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升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目的.四、交际拓展,情感升华。
1、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
2、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并进行口语训练)
(师准备交际材料一份: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贺知章也笑着激动地说:“我呀也是这个村的人,在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你们欢迎我吗?”孩子们听了,高兴的说:“欢迎您回来,老爷爷去我家做客吧!” 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孩子们那么热情,就更加激动了,激动得流着眼泪说:“谢谢你们,家乡真好啊!”)设计意图: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古诗精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象,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提高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五、小结。
1、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齐声背诵古诗)
2、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事情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朝
思念家乡
热爱家乡
附:相关资料 作者背景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注词释义
偶书:偶然写出来的。
鬓:耳边的头发。
衰:古音读作cuī。指鬓发稀疏、斑白。
古诗今译
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名句赏析——“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首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前两句写游子重回故乡,淡淡的叙述中含有不可言说的兴奋和激动,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走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让;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本诗千百年引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原因
第一课时测试题:
1、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正确补充下列诗句: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交流资料、学习古诗、扩展学习、引导课外练习)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背诵的《回乡偶书》吗?(指名背诵,全班齐背)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千古名诗《赠汪伦》,这首诗的作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很多古诗,你们还记得吗?(回忆原来学过的李白的古诗,师背前一句,生对后一句)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师板书课题:赠汪伦)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师: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出示课件):
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检查自学情况:
① 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
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
设计意图:中年级识字教学虽不是重点,但对难记的字教师必须强化,帮助学生记忆。③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
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抓住“忽”字体会。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这种激动的心情,请大家再读,看看是哪个字?这个忽字仅仅表示突然吗?为什么会是突然呢?(李白意想不到,出乎意料,)就在李白将欲行的一刹那,岸上响起了踏歌声,这是李白根本就没有想到的,看到当地的民众用如此隆重的仪式为李白送行,李白此时是万分激动啊。因为他明白这是汪伦特意为他安排的。此时,李白会想到些什么(想起这些天来,汪伦对他的盛情款待,想起汪伦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照,)所以诗人不禁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有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4.配乐背诵,(出示课件)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设计意图:
让朗读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用朗读的加以体现?带着这样的思考阅读有关诗人的资料,有关友人之间的故事,学生读出了李白为意想不到的相送“惊喜“,为了解自己的个性“感动”及读者对友人之间的情深“赞颂”等不同的情感,实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
四、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6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教师提供古诗学习方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别董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设计意图:整首诗的学习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加强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习。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习惯,又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
五、引导课外练习。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赠汪伦
李白:唐朝 珍惜友情 珍惜朋友
附:相关资料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6.古诗两首教案 篇六
咏柳
教学目标
1.学习《咏柳》,理解诗句意思。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引入课文题目,了解作者
1.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古诗,回忆一下,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古诗。)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咏柳》,板书题目。
4.解题:咏,用诗词的形式描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同学们观察过春天的柳树吗?(教师出示图片或挂图。)
5.介绍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他少年就以文辞而出名。晚年与李白交友,善酒后作诗文。
二 自读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这首古诗。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看图思考:这首古诗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 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咏yǒnɡ
碧bì
妆zhuānɡ
裁cái
剪jiǎn
2.练习读诗,检查读得是否准确。
3.理解重点词语。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嫩绿的柳树枝叶。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细叶:柳树新萌发出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似:好像。
四 逐句理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碧玉妆成一树高”(句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玉般翠绿的新叶。)
“万条垂下绿丝绦”(句意: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句意: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句意:原来是似“剪刀”的二月春风裁出来的。)
五 欣赏诗句,体会诗的意境
1.全诗共有四句,哪两句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实景?(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比喻)怎样比喻的?(把柳叶比作碧玉,把柳枝条比作丝绦。)
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多,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3.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什么?(作者的想象)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合理的想象,把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注意把握节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根据诗句的描写,结合自己的想象,把诗中的景物画下来。
六 背诵古诗
自由背,分行背,同桌背。
七 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古诗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春日
1.教学目标
1.学习《春日》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 指导预习
1.自读古诗。
这节课我们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根据课文中的注音,同学们自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卡片,订正读音。
泗sì水
滨bīn
紫zǐ
(2)指名朗读《春日》。
3.简介作者。(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4.解诗题。(“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二 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待过的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2.“无边光景一时新”。
光景:风光景物。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
全句的意思:那里风光无限,刹那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3.“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随意。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天的面貌。我国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
4.“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三 欣赏诗句,体会意境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万紫千红总是春。”)
你能想象出作者当时看到的景致吗?(在春风的吹拂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 练习背诵
7.古诗两首 乞巧教案 篇七
教材 分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教学 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 重点 了解民间传说 教学 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 准备 PPT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拓展阅读
8.9、古诗两首教案 篇八
夜 书 所 见 叶 绍 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作者介绍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我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有一年秋天,叶绍翁离开家乡,一个人远在外地。一天晚上,风吹着梧桐树哗啦啦地响,好像,秋天到了,连树叶都怕冷起来。看着一江秋水,满天的黑暗,听着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想到自己漂泊在外,诗人怎么都睡不着,心里觉得更加寒冷
忽然透过窗户,他看到不远处的篱笆间有盏灯火,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孩子用细枝从缝穴中小心翼翼地捉蟋蟀,尽管已经很晚了,却玩得十分投入。诗人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捉蝴蝶、逮小鱼的快乐情景,那时也是这样的无忧无虑啊!可时光过得飞快,自己早已告别了那美好的童年,此时此刻一个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于是,诗人起身坐到书桌前,在寒冷的秋夜里提笔写下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篱落:篱笆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勾起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释: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释: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释: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美丽的传说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重阳节习俗
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敬老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晚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温馨、祥和、健康快乐的晚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作业
【古诗两首的参考教案】推荐阅读:
古诗两首语文教学教案06-30
古诗词参考文档阅读09-23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09-04
4古诗两首10-12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07-11
4古诗两首教学反思07-15
四年级20课古诗两首07-27
5古诗两首导学案09-10
人教版二下17古诗两首10-08
3古诗两首每课一练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