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六篇高考优秀作文

2024-10-09

2024年广东省六篇高考优秀作文(共9篇)

1.2024年广东省六篇高考优秀作文 篇一

2011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六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满分作文六篇】

懂得有你

从过去的“大家好,我来了!”到现在的“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知名歌唱演员上台问候的改口,让我到了一种谦逊的美德,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换位的思考,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懂。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这位腕儿终于懂事了:懂得了观众才是衣食父母,观众才是载舟的水,观众才是把你当回事的人。

因为懂得,所以感念。

高考入场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一个个接受安检进入教室,老师们按程序把试卷一张一张发到他们手上,总是不断地有听到“谢谢”的声音,在这样紧张的时刻,这样的一声声“谢谢”,是感激,是体谅,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良好素养,令人感动。因为他们懂得,老师们不仅是在尽一份职责,为他们保驾护航,更是怀揣着一份良好的祝愿,送好他们高中阶段的最后一程。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小护士已经是第二次没有扎中血管了,本来就红润的脸蛋此时更是憋得通红,手有点微微发颤。“别着急,小妹,慢慢来,就当是给大姐扎针灸吧。”一句诙谐而暖人心的话,让小姑娘平静了许多,终于,有鲜红的血液流入到针管里。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曾经,也是那些温厚的长者的许多的宽容和鼓励,才让自己这么顺畅地走到今天。

因为懂得,所以尊重。

给楼道的管理员一声问候;为出门的老人按久一点电梯;帮家政的阿姨削个苹果;给一脸茫然的外乡人指个路;向大雨中练摊的农妇多买几个西瓜,回来再到处送人;把淘汰的旧衣服清洗干净,用塑料袋装好小心摆放在垃圾桶边„„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也有为生计奔波的时候,也有处境艰难的时候,也有老而不便的时候,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我们的乡亲,我们的长辈,尊重某个时候的我们自己。

因为懂得,所以敬畏。

无知者无畏。不知敬畏,是因为源自无知。碰了壁了,可能才知道原来父母的容忍是爱的呵护;跌得惨了,可能才明白自己原来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被打败了,可能才发现原来有无数对手的实力不可小觑。栽了跟头的苏轼终于知道了有一种虫子叫“黄狗”,有一种鸟儿叫“明月”;有了对比的廉颇终于明白了有一种品德叫做“心怀天下”,有一种胸怀叫做“大局为重”;降了白旗的日本人终于见识到了一个民族叫“中华”,有一种精神叫“不屈”;非典了甲流了地震了海啸了泥石流了,人类才可能逐渐意识到有一种谬论叫“人定胜天”,有一种法则叫“咎由自取”,有一种天伦叫“敬畏自然”。

但愿有朝一日,我们都能懂得,因为有“你”,我们的世界才能幸福而圆满。

把自己看淡

小泉涓涓,入大海方可不涸;孤松傲立,入山林方可不折。泉入乃成其大,松入林方成其广。只有把自己看淡,愿与他人汇成海集成林,方可成就不朽。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请君拨开历史的风烟,你可听见战马嘶嘶西风长啸。在这声响之中,我看见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事实真是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韩张萧三人实能将军,但刘邦能将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很轻,换来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

把自己看得重极高极者,亦有之。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名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有极强的优越心,与之相伴的是极重的妨忌与脆弱的自尊。他们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几乎可称之为“唯心者”的病态体现。这种人的生活可想而知,众叛亲离而已,医学上用两个字概括之——“有病”。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如是说。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日夜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便同时大了。冰心奶奶曾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

把自己看淡,是因为别人帮助自己太多。那位知名演员若无观众的捧场,她如何知名?牛顿若无伽利略笛卡尔胡克的帮助,他怎能总结出三大定律?开普勒若无第谷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他怎能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李白十五习剑术,孙策十七立江东。我今年少,亦为十七。我的眼前有无限天地,我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我知道这非我一己之功。若非我的父亲如西西弗斯般坚韧地推我日日向上,若非我母亲如该亚般时时给予我力量,我今日断非如此!我爱我家,我们把自己看得极轻,把对方看得极重,所以我们家的爱,很浓很浓。

老子曰:“夫之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朋友,像那知名的演员一样把自己看淡吧,把自己看淡,让时间成就你的浓,让他人成就你的荣!

低姿态的高贵

有一种高贵叫做低姿态。

你也许有些不解。从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声中成长,习惯了抖动着思想,张扬着个性,习惯了鲜衣怒马红刀的年少轻狂,为何要放低姿态,去俯身闻身边的花香?那就请放慢脚步,且听我与你细说。

你可知谦谦如玉的君子的姿态吗?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子,伸出手,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俯身的一刹那,君子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这世间,馨香流淌。

高中的头颅也许是你豪迈意气的标志,但脚下你不曾留心的石块也许会绊住你的脚,漂浮的思想若没了根系,不肯低头俯身,便会感到空虚与渺茫。俯身,也许生命的风景就在路旁,待你去发现。

你可听说过,弘一法师圆寂之时再三叮嘱弟子在身体旁放置一碗清水,只为使嗅味而上的蚁虫在焚烧之里能有个安身之所。人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放在尘埃里,注意到了世界的蚁虫,如此的低姿态,令人何等动容!他俯身在淤泥里开出的花,洁白、硕大、缀成一片,点亮了他人生的风景,铺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渺远而奇绝、凛然而热切。

我注意到你目光中的惊讶与首肯了。你为弘一法师的低姿态而动容。那么,再听我说一说。

你可知道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已。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你的眼神中开始有了神采。你的脑海中勾勒着一代画师的形象,我听见心中在说,放低姿态,俯下身,也是一种高贵,一种高雅。

是的,你受到了震动,你内心的波澜透过目光传到我心底,但,我还有话要与你说。

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一对等待多时的母子轻声说了声“对不起”,感动了世人;林志玲在一次商业演出中与人拍照,因身高太高,她弯腰与人齐平,七十多位影迷排队,他弯了七十多次,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中摘下来,送到人间,无数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贯日长虹,骀荡春风。

你可知,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漂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命将诗意盎然,截取一段便可成诗成画。

我看见你眼中的豁然开朗了,你嘴角上扬,眼光中有神采在飞扬。

你呢?你问我。

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地芳香。我答。

2.201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带您去看花海

◎广东考生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那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上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正是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

荷花淡淡地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她怀里,糯糯的声音问:“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哟,可问倒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这些,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她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高更远了,你自嘲地说:“唉!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认识自然,不留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点评】大道至简。本文的“至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题简。题好文一半。题目“带您去看花海”是全文一以贯之的线索,富有诗意,很吸引人。二是结构简。全文绝无枝蔓,浑然一体。今年作文的关键词“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途径、感受自然的结果,作者用不长的篇幅将其掰开揉碎,扣题充分。三是题材简。作者选择的环境、事件、人物简单却富有表现力。此外,本文文体特征突出,情理并茂,详略处理得当。

【佳作展示】

走进香山之中

◎广东考生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走进其中,走进自然。

走在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红火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希望向天边飞去,也让我知道了自然的神奇,鸟带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美丽的景象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中为你驻足!

天气不似预期,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堆叠。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中。人们似乎在雨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当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雨模糊了它们,却给它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它们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机会太少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合着树叶与雨水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自始至终紧扣材料,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秋雨,同时又写出了香山丛林的气息,突出了对自然的亲近。文章从头至尾都在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心灵去感知香山,情文并茂,抒情散文特征明显。“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诗句的引用,自然妥帖。文中的联想、想象非常优美、丰富而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值得点赞。

3.2009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 篇三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

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小李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他竟要求更换。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重头再来;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里,纳闷不已。

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他做了厂长,就提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李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晃悠悠地走了。

小王回去跟张师傅一说,张师傅怒不可 :“常识?狗屁常识!现在社会就是人人讲关系,人人攀关系,才滋生了一大堆不学无术的蛀虫,才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不要听他胡说,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有过硬的技术才有前途,这才是常识。好好学吧。”小王点点头,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苦学生活。

一年后,培训结束,适逢国家需要高技术人才之际,优秀的张师傅做了厂长,在厂里掀起“学扎实技术,为国家效力”的热潮,小王以优异的理论成绩和过硬的技术操作顺利毕业,升任高级技师,月薪过万。至于徐科长,由于亲戚受贿被捕,自己也因为没有实际才干而下岗了。小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得重新从学徒做起。

厂里又分配了一个师傅给小李,培训开始当天,小李惊讶地看见迎面走来的竟是小王。莫非?“没错,我就是你的师傅,”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看着小李愣住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点评】

点评人:周小蓬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如此常识》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中少有的一篇记叙文佳作。文章通过两位刚进厂的年青人拜师学艺不同态度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把拉关系、托人情视为谋求个人发展“常识”的人,揭示了按照这种“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前途的道理。考题要求考生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和看法,本文这样写就切合题意,主题鲜明,且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

这篇文章的形式和写作技巧也值得称道,首先是标题写得很有水平,用了一个“如此”就点明了全文批判讽刺的态度。其次,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结构紧凑、严谨,前后呼应;作者对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叙述清楚、精要,故事的结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第三,文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也颇生动、准确、传神。

2009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知之 行之 思之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点评】

点评人:胡家俊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

高考评卷在内容方面以“切题”为第一考察点,本文围绕“常识”这一主题词作文,对“常识”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作者从“易有三训”开始,导引出“常识”的三种境界。然后从如何应用“常识”的三种境界,分别论述对于“常识”,要知之,要行之,要思之,层层深入。相对于众多考生对于“常识”的平面理解,该考生的理解深刻程度是要高人一筹的。

在表达方面,本文论证技巧运用娴熟,把丰富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到文章中去,论据的使用精而恰当。全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互相照应,浑然一体。文章语言流畅,且略带古典气息。说这是一篇有一定文化含量的高考作文,实为不过。

4.2024年广东省六篇高考优秀作文 篇四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透视】

一、关于作文题的命题意图

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由话题作文逐渐演变为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元并存,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特别是新材料作文,在余闻的《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于《语文月刊》发表后,其关于新材料作文的高度评价引发了新材料作文训练和考查的热潮。但为确保课改顺利平稳过渡,广东省今年的作文题并没有选择考前大热的新材料作文,而仍然命制了已经考了九年的话题作文,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在写作能力的考查上,广东省今年的作文要求考生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写作空间大,能有效地区分考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导语的设置有助于考生理解题意和拓展思维,从而降低了审题的难度。考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从不同角度选材立意,运用记叙、抒情或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完成作文。另外,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广东省对错别字扣分的评分细则作了调整,以期促进考生端正书写态度,重视书写规范。同为话题作文,但今年的作文更为符合广东考生的实际,很简单的一段提示语,然后就是作文的要求。审题并不难,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话题平和。“传递”的话题没有“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么晦涩,材料没有2006年“雕琢心中的天使”的喻意性故事,提示语比2005“纪念”的材料更为简洁明了,既可写具体的传递,也可写抽象的传递,譬如一种精神、一种传统,只要在在传递范围内就可以。

高考作文评卷组长 陈妙云 教授在评点今年的高考作文时,认为这个作文的审题难度系数为0,理由有四:

(一)考生对于已经考了九年的话题作文的题型应该是比较熟悉的,这个平稳过渡也太平稳了。

(二)今年的话题只有一个词“传递”,清晰,简单,一目了然,即使水平较低的考生也不需要再从材料中挑选关键词,更不需要琢磨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内在的某种关系等等,就是一个关键词“传递”。

(三)考生对“传递”的理解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困难,也不会存在什么歧义。

(四)提示语简洁明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句主要提示了“传递”的两个作用,一是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二是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第三个分句主要提示了可以传递的内容。这种提示考生一般都能理解,不会无话可说。

出题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体现了评分标准的考查说明,因为在考查说明中没有一个审题难度的考查,在没有任何审题难度的前提下,着重考查考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考查的点比较集中,考生的竞争完全落在写作能力差距的高下。这种没有难度的考题对于考生来说,竞争的考查点也更集中了。

对评卷老师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写出二类以上的作文,如果不好好地品读文章而采用跳读的方式评卷的话,很可能给优秀作文也打一个平均分,造成对优秀考生的不公平。因此,要避免把优秀卷评为二类卷,要客观地落实作文的4个考查点,使优秀考生能脱颖而出。

二、关于“传递”话题的理解和把握

“传递”的意思是由一方传给另一方,没有必要要求考生一定要写完一方如何传,一方如何接,诸如此类有很多种变向,如在文章中只写传递一次的,是不是就比不上传多次的?为了解决评卷教师在评卷时的一些疑问,评卷领导小组就“传递”话题的审题解读作了如下归纳:

(一)“传递”的本义和引申义

“传递”的本义是指一方交给另一方。“传递”的引申义是很宽泛的,可以引申为传授、传播、传承、传送、传达、传告等等,只要有“传”的意思就行。陈妙云 教授还特别强调,凡在本义或引申义来展开话题,都应判为在话题范围内的作文。

(二)如何把握“传递”

从“传递”的含义来看,考生可以写“传”,也可以写“递”;从“传递”的内容来看,考生可以写传一个具体的物件,如一个苹果、一个茶杯、一张纸、一支笔等等,也可以写抽象的“传”,如思想、情感、态度、情绪等等,甚至也可以

写介于具体和抽象之间的“传”,如记忆、补忆、经验等等。总之只要考生是在写“传”,无论写传什么,都行,话题非常开放自由。

(三)从“传递”的次数看

考生写一次“传递”是可以的,写“传递”多次也是可以的,“传递”次数的多少并无优劣的差别,不能说写“传递”多次的文章就比写“传递”一次的文章优秀,关键要从作文的几个考查点看文章本身的水平。写“传递”一次写得好的文章,得分可以比写“传递”多次但又写不好的文章得分要高。

(四)从“传递”的关系来看

可以写“传”和“接”,如把什么东西“传”给某个人,某人把它接过来;也可以只写“传”,不写“接”,不要苛求考生。有“传承”的意思,也可以,不能说是偏离题意。

(五)从“传递”发生的原因来看

可以写主观性的“传递”,也可以写客观性的“传递”。什么是主观性的“传递”?就是主观上有意识地“传递”某一种东西,非常主动、明显地“传递”。还有一种是主观上没有传递,但让人客观上感觉到了“传递”某一种东西,特别是精神、意志、品质层面的东西。

(六)从“传递”的方向来看

可以写单向的“传递”,如祖辈—父辈—子辈—孙辈,或从左面传到右边,或从上面传到下面,总之是一个方向的“传递”;可以以写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递”如你传我,我传你,互动式的,或多向交错,展转曲折地传。

(七)从“传递”的话题角度来看

可以写为什么要“传递”,“传递”有什么好处,“传递”的目的、原因等等;可以写怎样“传递”,如前人留传下来宝贵的东西,我们如何把它“传递”下来,如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粤剧如何使它能够继续“传承”下来,能否引导人们多喝广东的王老吉凉茶;可以写谁在“传递”,粤剧不能只是老人们消闲娱乐的方式,还需要培养年轻人传承下去;还可以写“传递”什么,写“传递”的具体内容。总之,以上所列方方面面都视为在话题范围之内,没有优劣之别,没有必要评价哪一方面的立意更好,评卷时只要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要把注意力放在对“传递”认识的深刻度、丰富性和创造性方面给予评价,同时着重考查考生对话题认识的表达水平、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

【评分细则说明】

高考作文是写给评卷老师看的,由他们给考生的作文打分。今年参加作文评卷的老师都是全省各地抽调上来的中学骨干或资深教师,其中有不少多年以来一直参与高考评卷,有着非常丰富的评卷经验。语文800多名评卷员中有560多人参加作文的评改工作,共24个小组,组长全部为华南师范大学中 文系的 老师。在作文评卷中,所有评卷教师必须认真领会作文命题意图,吃透评卷精神,并且严格按照高考语文“等级评分的标准”来评定每一位考生作文成绩。

和去年相比,2007年高考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有4个变化:

(一)增加了考查考生能力的说明

今年作文考查点的设计是很科学的,实际上是考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人才综合素养的能力,又是培养人才很重要的指标。这4个方面的考查能力,是对选拔条件很好的指引,对评卷以及中学的作文教学很有指导意义,在评卷中每位教师应该自始至终把握好作文题的考查要求。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有特别表现的考生,这是值得培养的人才,应予鼓励。而2、3、4个考查点本身就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

(二)发展等级由12个点浓缩为4个点

发展等级的4个点分别为立意点、材料点、语言点和见解、构思点,这样评卷比过去12个点的操作容易多了。以前发展等级是没有单独专项设立评分等级的,今年这4个点又分成4个等级。凡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表现力强和见解、构思新颖的就给10-8分;凡立意较深刻,材料较丰富、语言表现力较强和见解、构思较新颖的就给7-6分,依次类推。今年发展等级的变化使评卷的可操作性更强了。

(三)对考生作文的整体等级更加清晰

过去发展等级是不分等的,评卷时很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今年发展等级的变化使得作文的等级很容易就呈现出来了。评卷领导小组确定,一类卷为60-49分,二类卷为47-38分,三类卷为35-25分,四类卷为22-0分。在具体评卷时,根据作文印象,给它一个整体评价,先定等级,确定是一类卷、二类卷、三类卷还是四类卷,然后再分项给分。这样容易操作,容易把握,也比较准确。

(四)关于错别字的扣分说明

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关于作文错别字有明确的规定: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但广东省高考评卷时根据实际,做了一点小小的变动,就是作文中出现1-2个错别字不扣分,到第3个错别字才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错别字扣4分就已经封顶了。

作文等级评分细则明确了三个板块:基础等级50分,分两个板块——内容25分和表达25分。内容4个项目,以内容和题意为主;表达4个项目,以文体和

语言为主。发展等级10分,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者,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一类标卷作文】

薪尽火传

广东考生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那么一回事。人的骨肉最终必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递三世可至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人类伟大之处的体现。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有位革命者写过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正是精神传递的最好诠释。为什么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会有那么多的烈士们前仆后继?那一串数不清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丘(邱)少云„„这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革命的精魂。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无数的灵魂在闪光,但其实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辈的生命之薪传递下来的精神之火。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要传递,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传递下去,便是我们对它的责任。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中,还能有多少个丛飞?有多少个焦裕禄?多少个任长霞?是他们传递着这个火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去留住这些星星之火,然后传递予我们以及子孙后代。

也许传递一个口信,传递一封邮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

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仍不得不传。传递是我们生存的印记,是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镌)刻的痕迹。而这些火,正是照亮我们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去了它们,前路便将陷入黑暗。

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

【标卷解读】

专家评分:24+24+10=58。即内容24分,表达24分,发展分10,总分58分。

【亮点剖析】

5.广东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 篇五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广东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如此常识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串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

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小李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他竟要求更换。

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从头再来;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里,纳闷不已。

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

他做了厂长,就提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李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晃悠悠地走了。

小王回去跟张师傅一说,张师傅怒不可遏:“常识?狗屁常识!现在社会就是人人讲关系,人人攀关系,才滋生了一大堆不学无术的蛀虫,才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不要听他胡说,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有过硬的技术才有前途,这才是常识。好好学吧。”小王点点头,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苦学徒生活。

一年后,培训结束,适逢国家需要高技术人才之际,优秀的张师傅做了厂长,在厂里掀起“学扎实技术,为国家效力”的热潮,小王以优异的理论成绩和过硬的技术操作顺利毕业,升任高级技师,月薪过万。至于徐科长,由于亲戚受贿被捕,自己也因为没有实际才干而下岗了。小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得重新从学徒做起。

厂里又分配了一个师傅给小李,培训开始当天,小李惊讶地看见迎面走来的竟是小王。莫非?“没错,我就是你的师傅,”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看着小李愣住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甘肃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世界,我们需要有心人

乡村的夏夜,杨柳低垂的小河边,躺在凉席上,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听着、望着,天空中点点繁星突然化作片片流萤坠落于地,飞向黑暗流淌的夜晚。

那些穿短裤衩,在柳树下玩泥巴的伙伴们追在你的身后,欢笑充满整个夏季。

妈妈讲的那个在荧灯下读书的古人的故事,激励我,伴我走过无数个无风的,闷热的日子。

流萤,小小的身影,点点的光辉,飞行在整个黑暗的角落,为迷茫的人送去星星的希望,为燥热的凝固的空气,带去一点流动,为死气沉沉的夜晚,送来丝丝安心。

你渺小。

是的。亿万兆光明的排行榜上,你没有自己的位置。白天,你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你知道,像太阳般光辉显赫的人是瞧不起你的,月光的晚宴上,你才会翩翩起舞。可你并不自卑。因为你坚信光明是永恒的,它会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存在。

当太阳下山以后,光明由蜡烛继续着;当蜡烛被风雨吞灭了以后,光明由你继续着。你伟大。

是的。你带着那微小的闪着小小的光芒的小灯笼飞舞在每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因为你参加了光明传递夏令营活动。你执著地紧握着接力棒一直将光明传递到天亮。

谁不想拥有太阳的光辉灿烂,谁不想拥有十五的月亮的可爱面庞,谁不想拥有苍鹰搏击天空的双翅,谁不想拥有猫头鹰洞察一切的锐利双目?

可是,我们毕竟不是太阳、月亮、苍鹰,假如微小的流萤就该从此自怨自艾,垂头丧气,闷闷不乐,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小小流萤却用微弱的光点燃了整个夏夜。有一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苍山覆雪,依然明烛天南。有心,山重水复疑无路,依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心,即使开轩面对场圃,却依然把酒话桑麻。

忘不了夏夜,奶奶的故事。忘不了树下,游戏的孩童。忘不了角落中,把着灯笼,力求飞得更远、更亮,燃起更亮的流萤,忘不了在心田,装一颗流萤,告诉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执著、自信地走下去,诗意,成功,自然的生活就在前方。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切的失意,缺憾,挫折也许会成为你迈向成功的风帆!

广东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以你为邻

城市里,有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有一闪而过的脸庞,也有忧愁抑郁的目光。生活中的快节奏在机器的喧嚣中沉积,人的精神也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中变得空虚。但倘若能够在纷繁中

建造一间自己的精神小屋,便能吟叹“心远地自偏”了。

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精神小屋,与其真善美的人为邻。与他们为邻,我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想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情。

透过左边的窗子,我看到了与清茶为伴,与书籍为伴的季老。季老,您是一代“国学大师”,是“学术泰斗”,是“国宝”。可是您把这三顶帽子都辞掉了,您说“环顾周遭学问之深者大有人在,国学大师岂不折煞老身?”作为您的邻居,我了解您的淡薄,明白您睿智的目光背后所经历的沧桑。不过是想专心致志地翻译《罗摩衍那》,不过是想尽心尽力地保护一些经典的文化,您却在文革中屡遭打击。是天欲摧人吗?我抱着疑问,却从您巍然的笑中找到了答案。是啊!当上天赐给你荒野时,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季老,您知道吗?以您为邻,我受益匪浅。您是我精神的邻居,用您一生的淡然与执著告诉了我什么是淡泊,又告诉了我“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真的,我想谢谢您!

透过右边的窗子,我看见了躺在病床上打点滴的您——莫里老人。莫里老人,请容我像您的学生一样喊您一声“师傅”。您虽患重病,但作为您的邻居,我知道您并不会自怨自艾,也不会自我放纵自我绝望。您在昔日那般疯狂地随歌舞蹈,舞出您的生命奇迹;您在得知病症消息时仍那么珍惜生命,坚持以乐观旷达的情绪感染身边每个人,其中包括我。您知道吗?曾经让绿叶嘲笑颓废的我因与您为邻,受您的乐观熏染,我也勇敢面对阳光了。谢谢您!在我心里,还铭记着泰戈尔的哲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与您为邻,我学会了很多;与您为邻,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终于,在喧嚣的城市中,我找到了属于我的蓝天!

与你为邻,与真善美的人为邻!

江苏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绿色生活

近年来,什么“绿色理念”,什么“低碳生活”,大行其道。A市领导班子决定:顺应时代潮流,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生活„„

由于A市靠山,且境内有一湖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A市市委决定,由环保局牵头,在湖边建设一块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区。

A市领导的工作效率很高,不久“A市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区”就奠基开工了。

奠基那天,A市领导基本都来了,场面很壮观。不想壮观的奠基场面惊飞一只在附近栖息的野鸭,结果野鸭慌不择路地撞上正在竖立的标牌,伤了翅膀,扑棱棱地落在湖里,恰巧这一幕被当地最具影响力的一家晚报记者拍到了,并发表在报纸上。

第二天,环保局刘局长看报时,发现了这一幕,立马叫来秘书小王:“那么重大的场合,重要的地区,怎么能出这事呢?快去叫人去拯救那只野鸭!”很快,秘书小王就带着人去了,在湖边他们幸运地找到了那只奄奄一息的野鸭,并迅速组织动物医生进行抢救。很快,野鸭的伤口就包扎好了。经过专家鉴定,这只野鸭,只要调理得当,不要一个月,就能顺利飞翔了。

刘局长很高兴,每天都要向秘书小王询问情况,亲自探望受伤的野鸭。

时间过得很快,野鸭顺利康复了。在放生那天,刘局长亲自来了。大家一致推选刘局长当主放人,并请来几家媒体,特别将当初拍下野鸭受伤的晚报记者请来了。

第二天,刘局长便上了各家报纸的头条,什么“保护动物模范”,什么“爱心领导”的名头,全被记者加在他的头上。市领导也打来电话,夸奖他为全市人民绿色生活上了一节模范课,并且要在年终政绩报告会上进行表扬„„

刘局长很高兴,觉得今年升职有很大希望,决定小庆贺一下。于是,下班回家后,带着家人到市里最好的饭店去吃一顿。

6.2024年广东省六篇高考优秀作文 篇六

1. 从内容上看,今年的18套作文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意的指导思想非常鲜明,广东题尤为优秀,由“黑白胶片时代”和“数码技术时代”两个部分组成,以照相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生活与情感的影响为材料,没有直白地奔政治术语式的题旨,甚至没有出现“科技创新”之类的表述,更没有出现“科技改变人的生活”等提示,但因为有“老照片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这样洋溢着温馨情调的语句,与“数码相片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等科技气息浓郁的语句,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事。材料语境不同,而凸显“时代进步与特色”的精神,贴近现实、关注生活、思考人生的趋势则一脉相承。因此,考生立意的广度得到了明显拓展,深度得到了明显开掘。

当然也有变化。与去年材料中存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三组关系不同,今年则以“时代进步”这一鲜活的概念入题,引进“比较”的思维方法,让人在各有其优劣的纠结中感悟和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的生活及情感体验的关系。

2. 从要求上看,今年延续了去年的提法,作文的角度、文体依然为“自选”,立意依然为“自定”,标题依然为“自拟”。

变化在于,前些年流行的“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等表述形式虽再度缺席,但“引发”的拷问和要求依然隐含其中!

3. 从思维上看,力度显著增强。照片忠实地记录人们即时的精彩瞬间,生活中欢乐的场景与细节,岁月带给自己的酸甜与苦辣,时代风云的变幻与演绎,无一不是如此。作文题以“照片的呈现形态与保存”为中心,对比着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影响,焦点在“改变”:黑白照片虽“少”而“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数码照片“多”但“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黑白照片会“渐渐泛黄,日益模糊”,而数码照片则完全相反。这是典型的“比较”思维,然而比较的结果既不是定位在“孰优孰劣”上,也不是定位在“取谁舍谁”上,而是定位在人从中可以享受到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便捷上。但又不仅仅是“比较”思维,还有显而易见的“辩证思维”存在于字里行间:黑白照片易泛黄且日益模糊,数码照片从不泛黄,这是从技术的角度说的。但前者利于亲情的沉淀、积聚和感受,所以“永不褪色”,而后者虽“从不泛黄,永不褪色”却让值得珍惜的“点滴”极易被稀释,两者一“用‘心’”来保存和记忆亲情,一“用‘技术’”来交流与分享。

二、试题启示

近几年来,广东省高考作文题命制一直走的是稳健之路,且在稳健中渐趋成熟,非常具有自己的特色。总计有:

1. 不跟风,有平稳的坚持。

每年高考,都有一些省市的作文题会因为指导思想上偏向“社会政治”而一定程度地偏离语文学科的根本特色,比如材料中或者标题中赫然出现“诚挚”“和谐”“信任”“梦”等风向标性质的概念和术语,把考生原本可能出现的灵活思维和创意作文胶着在既定的圈子里,限制学生的思维触觉伸向更其宽广的领域,有“牵着考生的鼻子走”的嫌疑,泛政治的意味或者打政治化的擦边球的意图比较浓厚。广东题则坚定自己“平实却意蕴丰富”的良好导向,目不斜视,心无旁骛。2013年的材料始终不出现“爱心”等词语,而是让考生自己去思考,去琢磨,去提炼,去表达。而这正是语文学科尤其是十八九岁的高中学生需要养成的语文习惯和能力,不能坐等别人给思想来充填自己的大脑。

2. 不偏怪,有沉稳的气度。

高中学生还处在中学阶段,是远未成熟的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他们的生活经历远远说不上丰富,情感体验也非常肤浅,让他们谈论、评价成人世界里的东西,要求他们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本身就违背了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的基本规律。有些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根本不顾及高中学生生活与心智的实际,用一些拔高了的、抽象的甚至空洞的概念去考学生,考查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不说,还会给高中语文教学造成错觉。

近几年的广东题,绝不出偏题怪题,而是一般都提供一段平实而内涵较丰富的导引语,它们有时候是作文材料,更多的时候则不是。无论如何,这些导引语都贴近生活,直面人生,其中提到的事物和现象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或者将来会遭遇上的,以此来引发考生思考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困惑。《与你为邻》,切中人对情感取向、交际对象、相处相容等生活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回到原点》,聚焦于人对生命方式与质量的深层思考。2013年根据三户人家对捐赠的接受与拒绝,进行人格尊严、自强自立、善假于物等生命“义”“理”的选择与阐述。这些话题,与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比较适切,基本上可以说在他们的生活范围之内而又略有超越,那就是对人的生活、生命的精神层面的适度关注。“适度”非常关键与重要。

三、备考策略

根据广东省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我想提供几点备考策略供高三师生参考:

1. 多“点”聚材。高考作文无论怎样命制,都离不了“内容规定”与“形式要求”两个方面。就备考过程中的素材准备而言,“量”已经不成问题,只要翻开报纸杂志,拧开收音机开关,打开电视机新闻频道,联通互联网网线接口,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就会扑面而来。关键在于质量。

高考作文内容的核心是关注“人(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的心灵、人的精神、人的生存,涉及“寻觅与拷问”“净化与提升”“比较与选择”等范畴,并体现为“有与无”“精与粗”“取与舍”“扬与弃”“独与众”等辩证关系的哲学思考。明白了这一点后,再以“自己”为圆心,以“自己与他人、它事、它物” 的关系及其调适为半径画一个圆,凡进入这个圆内的都是有用素材。素材的“面”不需多广,但“点”应该尽量多一些。为此,要准确、强势介入内涵丰富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素材宜谨慎,因为对他们的诠释与评价远未“盖棺”而“论定”,就是说,用今天的观念和眼光去审视,他们很多时候会不合“时”宜。材料与观点脱节,也就有这个因素。

2. 多“向”散材。内含丰富的素材,往往具有“多维度”解读的可能性。臧与否、舍与得、近与远、明与暗、优与劣,都是维度之一。所以,对于同样一则素材,要尽可能寻找到多个切入的方向,或局部,或整体,或因果关系,或要素分合,作多向发散,发散的方向越多,得到的感悟越多,写作的思路也会越开阔和灵活。

3. 多“线”用材。多点积累素材、多向解读素材,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考场写作时多线用好素材。用素材非常有讲究:

一要全面考虑所准备的素材与具体的作文题有哪些“相契合”之处。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点是,作文题是让考生临场写作时“借用”的,借命题人所制之题去叙说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抒发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去阐述或证明自己对特定人事的情感与态度。比如前些年作文题中命题人问的“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上述材料”就是考生思维的触媒,考生所想到的任何东西都离不开“上述材料”,所以要善于“借”,借题发挥。提供清人阮元的杂诗“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是让考生论述如何种植水生作物的,考生必须找到诗的内核是“因‘水’制宜”,然后衡量自己准备的素材中有没有“因‘××’制宜”这个要素。《与你为邻》一题,则必须准确理解“为邻”这一核心,把握“‘自己(我)’与‘你’为邻”这一对关系,可以是“比邻而‘居(座)’”,也可以是“以‘某种道德品质、思想情绪,某位楷模人物’为精神支撑相伴前行”。其中的每一方面都是“线”,如果素材中不具体这样的关系或不能分离出类似的“线”,则一定要舍去。

二要围绕“相契合”之点去叙述素材。一则素材可能有好几条线可以用,但真正高度契合的应该只有一两条线。我们说的“多线用材”主要指平时训练而言,多线以开拓用材的领域,以便对接上更多的作文题。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区教研室)

7.2011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 篇七

看到这个题目,我差点笑岔气过去。

窃以为,这是有高考史以来最平庸的考题。如果再算上1300年的科举史,估计也能排上前三甲。

因为“拒绝平庸”这种事,既是人的本能、也是天地万物的必然法则。拿这个当考题,比“我要吃饭”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饭尚且可以暂饿一顿,平庸却是一刻不能的。我的同桌小丽就说过“饿死事小,丰胸事大”的豪言壮语。虽说全丰到腹部去了,但她坚持不懈的努力却是值得肯定的。

我身边的女生都不平庸,至少看起来不平,哪怕做假也要做得连绵起伏,至于垫了几层海绵,我就不知道了。她们不会让我数,我也没兴趣数海绵。

拒绝平庸的不止是MM们,也不止我们这些读书考试的人。还包括世上每一个小商小贩、工人农民。前几天有个不平庸的农民做了件不平庸的事,让我汗颜之至:像我们这样的泛泛之辈,虽然放过炮仗,但只有除夕才舍得。而且燃放数量少,非但舍不得几处同时燃放,其威力也小得仅限于听听声响。可是那位不平庸的抚州农民却在三个地方同时燃放,其声音大到连汽车和门窗都炸碎了。

拒绝平庸的不止是我们人类,还包括其它动物,比如猪和狗。连猪都知道肉不可以长得太平庸,太平庸的肉不好吃,于是拒绝平庸的猪们就努力地多长瘦肉、少长肥肉。猪长瘦肉说到底还是为了给人吃,而狗却从另一个高度成就了它们的不平庸:它们是不甘心被吃的。这不,它们召集了几百名粉丝把高速公路给堵了。就算顶着强买强卖的帽子也要做一群不平庸的、不被吃掉的狗。

拒绝平庸的不止是生物界,还包括自然界,比如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注定是不平庸的,面对别人的质疑,他很冷静地说了一句:“如果没有我,干旱更严重。”这足以让两千年前舌战群儒的孔明先生立刻失去威风。别人质疑三峡的存在导致了干旱,可是谁都无法证明这个论题,因为历史是不可以重来一遍试试的。换了那些平庸之辈,明知别人无法证明,最多会说“你拿出证据来”,可是三峡不说这样平庸的话。它的一句“没有我更干旱”的精彩反驳,气势恢弘地反将一军,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招数用到了极致。

由此可见,拒绝平庸的不只是MM、不止是人类、也不止是动物界„„拒绝平庸是宇宙天地万物存在的最基本法则。如今把这个话题拿到高考试卷上,俨然当成一个崇高的追求、当成一个奋斗的目标,那简单让人笑掉大牙。

回到原点

苦读寒窗十二年,今日始坐此桌前。一看作文题目够犯贱,我一路千辛万苦走过来你叫我回到原点?你以为我是屈原?高考作文不让写诗歌就潜水两千多年?真的回去你保我本科线?真的回去你保我重点?真的回去你保你妹心甘情愿?

废话不连篇,试卷见真言。出题专家大过天,我一届考生安敢妄断言?欲书真情一片片,无奈真情不值钱。锋芝端午传婚变,回到原点谁不羡?可叹那踪迹渐行渐远,要是那么轻易能回到从前,六天前我还想小过个童年。既然想拿分又不能以真情赚阅卷老师个涕泪涟涟,那么就只能随随便便写写感言,拼个八百字来凑一篇。

如果可以回到原点,中国的教育制度会不会还这么贱?大热天的整一帮人呆在考场上玩试卷。如果可以回到原点,中国的监考老师会不会还这么闲?大热天的盯着一帮人在考场上怎么玩试卷?如果可以回到原点,中国的高考考生会不会还这么癫?大热天的被两只狗盯着继续玩试卷。

不管回不回得到原点,悲剧地是我已坐在这个地点,望穿试卷数着钟点,饱含深情地书写着零星点点,期待着高考后新的人生起点。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限,伤今朝似水年华缺钱。回到原点,青春又该如何演变?忽觉两道猥琐目光闪过视线,转回眼前,两狗盯着我嘴角偏,意必奸。你妹的老子正郁闷间,要不是在考试你俩绝对遭扁。考场碎碎念,太上老君灵感速速现。助我才华横溢迈步跨天堑,文思敏捷昂首过深渊。回到思绪原点,继续文章铺垫,落笔生花花惊艳,笔走龙蛇蛇蜿蜒。震撼乾坤磨灭英雄剑,睥睨天下凋落玉人颜。

回到原点,我用一颗倔强的心重新载入盖世神篇„„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风轻拂过你发边,缠绵于我指尖。我抬起你下巴末端,绽放一段惊世情缘。不要说我太过善变,我只是想体验一下断背之恋。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我嘴里叼着半根烟,徐徐喷吐缭绕于你面前。我以我万世泣鬼英姿赌你千秋骄人容颜,惊起赌坛腥风血雨连连。不要说我太过疯癫,我只是想了却一桩豪赌之愿。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我鼻孔还有些许粉末流连,眼眸在你的抚摸下越发憔悴内敛。我很享受地汲取着最后一滴灵魂甘泉,世界兴奋得和着悦耳的音弦。不要说我太过沦陷,我只是想感受一次神仙之玄。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你将**要义铭记在心间,我在你身后为我们布置完美升天。你我功德圆满模糊了生死的界限,风吹过卷起熊熊火焰。不要说我太过短线,我只是想领悟一些众生之源。

回到原点,再续缘„„

终于写到作文终点,抬头依旧碰到两双狗眼,俯身看表时间还剩一点点,于是风声席卷,讲台那头突兀泛起一波潋滟:

“老师交卷——”

老师: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我拿着红笔,改着今年高考试卷。看得我眼泪连连,大笔一挥考生回家耕田。不要说我太过贱,我只是想改多几年试卷。

“跑题太远——”

回到原点

尼玛!你们这些阴险的出题者,就这样对待我这么一个复读生吗?上一年以为“与你高考为邻”已经结束的我,仅仅因为改卷人犹如“海豹特种部队”作案之神速,秒杀拉登叔叔一般,秒杀了我的文章《与你为邻》,而回到高考的原点,参加浮云似的的高考。到底这是肿么了?

神马是“原点”?听老子说“道”还不如听“老子”说道:诗云——

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瘦肉精。

地沟油,敌敌畏,无根豆芽,孔雀绿。

毒黄瓜,塑化剂,齐齐抢购工业盐。

毛发酱油,三聚氰胺,墨汁薯粉嗨翻天。

大头娃娃何须怕?神州遍地化学家。

日本核漏何须怕?百毒不侵是中华!

看吧,改卷官,你吃了那么多好东西,腰不酸腿不疼了吧,尿尿也大力些吧!你回不去原点了,锋芝恋也回不到原点了,药家鑫也回不到原点了,貌似房价物价也回不到原点了。

除此之外,我纳闷,我苦恼:中国人口之多,竞争之大,想凭借一次高考跻身堂堂“重本大学生”之行列简直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越像机器人的考生却越容易进。喜爱追求真理的高中生却难以被大学发掘。我们求知若渴的心一次又一次都被“深宫老嬷”般的老师浇来冷水——理由是“这个知识高考不考。你还是多把时间花在高考题上吧!”

也难怪,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学校强迫一切为了“薪水奖金”的老湿去强迫一切为了“出路”的孩子变成一切为了“高考”的考试机器。制度让我们消去了角,抹去了棱,一板一眼,愚昧无知,浑浑噩噩,碌碌终生。让不同的人变得一个鸟样。社会问题我们熟视无睹,个性心声我们置若罔闻。学校培养我们为了个所谓“功名前程”而甘于变得自私自利,变成行尸走肉。

钱学森爷爷您就看着吧!国内就算有您说的“人才”,就算能突破应试制度的桎梏,也难以逃避食物百毒的侵蚀。官场腐败,学术腐败,楼价坚挺,食品有毒,人心功利,面对一个又一个绝望,小弟我虽然拍砖但仍然表示鸭梨很大——我们黎民百姓伤不起,我们黎民百姓回不到原点„„

我知道我写了改卷爷你不喜欢看的东西,此时此刻我也明白自己回不去拿到卷子时的原点。但希望您打个零分给我吧,这样一来拙文就可以和它的姊妹篇《与你为邻》团聚咧。

另外,感谢您,希望您吃多点无害的食物。我还是送首小诗给考官您:

傲枝虽立天涯处,不敌污浊天万里。

葱茏青春已不再,捡尽寒枝泪沾衣。

身心受害的我们回不到“原点”了。但我还是能放弃考试,放弃束缚,回归本心,回到——原点。

最牛四川高考零分作文 ——最美的青春

最美的青春

当喝着知名厂商毒奶粉长大,当庆幸自己身体没有得结石,却依然固执地认为这是意外,我暗自侥幸写下:相信未来!

当上学花掉十几万血汗钱,当一年奋斗买不到放马桶的地方!

我依然固执地认为这是暂时困难,在蜗居的简棚里写下:相信未来!

当女朋友成为别人的二奶,当发现新交女朋友是小三,我依然固执地沉默这是巧合,在凄凉的墙壁上写下:相信未来!

当富二代朋友开着宝马驶过,当学好物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

我的骚动心扉有些动摇,忍着抱怨写下:相信未来!

当天上人间大款们抱着美女作乐,当发现一晚消费抵得我一年薪水,我的内心无比愤慨!

吞着泪水写下:相信未来!

当富士康男女接连十多连跳,当知道一跳能换到四十万元,我才知道那些人的勇气,什么让他们别了最美的青春!

当地震天坑到来的时候,却发现穷人没有惊慌,世界在此刻是多么祥和,此刻,没有了不公,没有了不平,也没有了例外!最美的青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我轻轻的招手,告别美丽世界!

毒奶粉、地沟油、高房价,都将一一离我远去,我将去另一个完美的世界,不要说我无情,其实都是无奈。

别了,最美的青春,从明天起, 我进入另一个世界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8.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猜想 篇八

1、请以“不同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命题意图及审题立意:当今社会,人们对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都会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从语法角度来看属于偏正短语,“声音”是中心语,即所要写的对象和范围。它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一切的声音,也可以理解为“ 观点”。“不同”作定语,是“声音”的修饰语,是写作的重点和重心。“不同”是个性化的评价、看法、观点、角度、态度。可用“三问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读出立意的角度。如:不同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不同的声音;怎样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如何对待不同的声音等。

2、流行歌《再回首》唱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其实每个人都追问过社会、别人或自己。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临终前追问温家宝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史铁生追问过生命,人为社么活着„„你自己追问过什么呢?

9.2024年广东省六篇高考优秀作文 篇九

一、“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的相似性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是一道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写作题型,材料有两段文字,从形式来说是属于多则材料作文,而2013年的作文题属于社会现实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作文题,从形式上来看是属于单则材料的作文题,并且是由共同内容共同主题引发多种做法。在此,我们姑且把这种由共同内容共同主题引发多种做法或者多种评论的作文题型命名为“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材料作文”。从形式上看,“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这两种题型不同,但实际上它们却有共同之处。

(一)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是多则材料,表面上看每一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则材料写的是汤因比选择出生时代和地点;第二则材料包括了三个意思:一是涵娜选择生在一世纪以前,二是伊雷娜宁可生活在未来的世纪,三是居里夫人认为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们甚至可以把第二则材料归纳为一个内容,就是居里夫人通过引述别人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的看法。两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经过解读后我们发现,这两则材料都暗含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我们把它叫做写作范围),那就是“时代与生活”。

而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讲述的是从“富翁捐助贫困家庭”这个内容引发的不同做法,材料的主题或者说写作范围很明显,那就是“捐赠或者慈善事业”,在写作中,脱离了这个主题,单纯写“接受”“拒绝”都是不切合题意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多则材料作文”,还是“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这两种作文题型都各自有共同的主题,只不过“多则材料作文”的主题隐藏在各则材料之中,需要我们全面理解以及更细心地归纳概括。

(二)都有多种做法或者多种评论

多则材料作文中各则的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呈现不同的做法、不同体现或者不同看法,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就体现了不同人的选择以及选择背后隐藏的不同看法。而“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的这种题型是针对一则材料引发不同的做法或者评论,如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就是从“富翁捐赠”这个内容引发不同的做法。再如这道作文题: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就是针对研究生所说的话引发的不同的评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这两种题型相似点还在于它们分别在同一主题下引发不同的看法、评论或者体现不同的做法。

二、“多则材料作文”的类型与审题方法技巧

近年来有不少人去探究归纳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前人总结的这些方法也是比较成熟的,在此,简单归纳为三个步骤。

1.全面理解材料,紧抓多则材料暗含的主题。多则材料虽然各自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写作范围,写作的时候抓住其暗含的主题很重要。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两段文字中都涉及到了“选择”,于是有部分考生把“选择”一词当作了写作范围,但是材料暗含的主题是“时代与生活”,写作时,考生只注重了“选择”,而忽略了“时代与生活”,这属于题意解读不充分。

2.逐则分析对比,辨明材料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多则材料共同的主题后,还要找到材料的“异”,这个“异”其实就是材料之间不同的关系。根据这些不同的关系,多则材料作文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

(1)相同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提供的几项材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要找出材料间的共同点。例如: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理解以上几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三则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涵,都是讲“积累”,因此我们从这个共同点切入进行审题立意。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材料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治学”,所以作文的时候不可以脱离这个范围单纯写“积累”。由此,材料的立意为:治学要注意积累。

(2)相反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是两则材料是相反关系并暗含有很明显的道德是非取舍关系,那么可以选择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一方去立意或者还可以根据两则材料的不同点探求原因。例如:

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endprint

理解以上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两则材料一则的内容是“不团结没有水喝”,另一则是讲团结合作最终把米抬进洞里。根据两则材料很明显的是非取舍关系“团结与不团结”,我们选择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的一方——需要团结;或者探求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由此,材料的立意为: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相对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容不同,但所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进行立意;但是有些材料内容并不全面,是互为补充的,只有辩证地看待,才是科学合理的,因此需要把它们综合起来立意。例如: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全面理解以上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两则材料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发现全面地去理解材料,综合起来立意会更好,于是立意为: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其实通过上述审题我们可以知道,相同与相反这两种多则材料作文类型的审题方向比较窄,不符合高考材料作文多方立意、多角度立意的特点,所以,相对来说,这两种作文题型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低的。

3.深层挖掘,审出题意。全面理解多则材料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看到表面的意思,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再进行立意。如上面“但丁名言与波兰谚语”的例子,往深一层次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这“路”并不是我们所讲的大马路,而是人生之路。

三、“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的审题方法

既然我们前面说“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来给“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审题立意呢?

例如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这是属于单则材料多种做法的作文题型。按照多则材料的步骤,首先是抓主题抓范围,很明显,其主题是“捐赠或者慈善事业”。接下来是辨明关系,这三家的做法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因此属于相对型,于是我们可以从其中之一入手进行立意,甚至可以综合起来谈,比如说“谈接受方式”“谈捐赠方式”。最后是深挖立意,即从表面的“拒绝接受赠款”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尊严”,从“偿还赠款”看到“感恩”。

再如以下这个例子:

最近《爸爸去哪儿》在湖南电视台热播,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引起众多网友的争议。有人认为对待孩子需要严厉,赞同采用“狼爸”棍棒式教育;有人认为应该采取民主式教育,家里大小事都让孩子参与讨论;还有人则认为放任式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单则材料多种评论”的作文题型,其主题是“教育”。几种看法与评论都有各自的道理,属于相对型,我们可以从其中一种教育方式切入,甚至可以综合考虑。深层次挖掘后,可以有如下立意。从严厉的角度:①严师出高徒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③“棍棒”能打出好教育。民主的角度:①教育需要民主②教育需要沟通。宽松的角度:①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②过度教育不可取。综合角度:①严厉与民主教育双管齐下(“狼爸”与“羊妈”并行)②浅谈中国的教育方式③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因为相同与相反类型不常见,因此本文就不针对这两种类型举例分析。

四、“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审题立意的更高要求

“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这种题型很符合命题人的意图——力求人人有话说,让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立意。虽然作文题意没有高低之分,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往往有些立意更能凸显学生深刻的思维以及写作能力。如2013年高考作文题,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有话说,你可以选择“拒绝”这个角度,你也可以选择“接受”的角度,但是有些学生综合去评论“接受方式”或者“捐赠方式”,无形之中就凸显了他们的辩证思维,写得好的话,这种文章还是能更胜一筹的。因此笔者认为,针对这种作文题型,优秀的学生在能够驾驭的基础上审题立意应该追求更高的一个层次。那么,对这一类作文题型的审题怎样才能更准确,更胜一筹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能够清晰地辨出大主题里面的子主题。材料的大背景大主题比较容易读懂,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找到子主题,从小处入手,这一点很重要。例如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富翁捐赠,三家有不同的接受方式”这一内容大家都能读懂,但问题是如何从小处入手找切入口,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分析阐述,这是一个关键。

2.能够从表层意看到背后隐藏的内涵。例如前面所说的从“路”看到“人生之路”,从“拒绝接受赠款”看到“尊严”。

3.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辩证的看待并不是单纯的结合,而是更全面更高一层次地看到问题所在。

当然,能准确把握题意,并且能把握一个能彰显自己思维品质与语文综合素养的题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优秀的学生在平时审题训练时应该对自己有更高要求,在切合题意的情况下审出更深更具有内涵的题意,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并不能完全对应,它们审题立意的方法也许是相通的。本文只是试图找到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中探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考生在解读这两种作文材料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上一篇:员工销假制度下一篇:历史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