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局长完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的思考

2024-08-20

民政局局长完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的思考(精选3篇)

1.民政局局长完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的思考 篇一

察布查尔县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全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为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起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任的村干部队伍,察布查尔县建立健全选任、培训、管理、激励四项机制,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建立选任机制,不断拓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渠道。针对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村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制定了村级后备干部选任标准,在学历、能力、年龄和具体表现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党员推荐、公开选拔、组织考核确定的方式,重点在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军人、农村优秀人才中按照“一职一备”的要求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目前,全县共选拔335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干部,其中大学生村级后备干部134名,农村优秀人才后备干部100名。

二、健全培训机制,提高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县、乡党校分别制定村级后备干部培训教育规划,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考察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党的知识、市场经济、农村法律政策和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手段,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形式,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今年以来,县、乡党校共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外出参观学习28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3期,培训375人次,已有25名村级后备干部到县直机关进行挂职锻炼。

三、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为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管理,制定《察布查尔县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暂行办法》,出台了六项制度,即一是报告制度,村级后备干部每季度、每半年向村党支部和乡镇场党委分别汇报一次思想

工作情况;二是谈话制度,乡镇场党委派专人定期与村级后备干部谈话,准确掌握思想工作动态;三是考核制度,村党支部每季度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考核;四是民主评议制度,支部大会每半年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评议;五是定期调整制度,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按照选拔程序进行一次调整;六是档案管理制度,乡镇场党委对确定的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的花名册和选拔、培养、管理等相关资料要专门建档。

四、实行激励机制,增强村干部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为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激励保障机制。一是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目前,乡村党组织共为117名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为282名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二是提高工资待遇。目前,全县村干部年人均报酬为 7000 元,比2005年增长3000元。三是推行星级奖励,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将村干部的工资划分为基本定额工资和星级奖励工资两大块,其中,村干部星级奖励工资根据村干部的学历、任职年限、表彰、责任考核、村级经济发展状况等情况确定。2008年,发放村干部星级奖励报酬11.904万元。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热情,增强了村干部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2.民政局局长完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的思考 篇二

一、当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部门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面对新情况、新要求, 当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 还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不够”。

1.考核评价内容制定不够细致。

目前干部考核评价内容尽管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 但都比较原则和笼统, 内容不够具体, 操作性不强。同时, 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和差别不好区分, 也难以反映考核评价对象的本质个性和潜在能力。

2.考核评价指标设置不够量化。

一方面, 实绩分析虽然列为了考核评价的内容, 但只有定性评价, 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考核评价者仅凭感性认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作出评判, 而且实绩考核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整个领导班子完成任务的情况, 对领导干部个人基本不涉及;另一方面, 考核评价指标的设置比较笼统, 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 考核评价过于简单。

3.考核评价方式和方法使用不够完善。

从近年各级领导班子的届中、届末考核工作来看, 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普遍采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实际工作中, 这些方法均实行定性评价的方式, 基本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即由考核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对被考核评价者作出评价, 多数考核评价者只能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取向, 凭感觉、凭经验、凭印象来分析评价被考核对象, 致使综合评价缺乏应有的深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4.考核评价结论认定不够精准。

尽管2006年中组部出台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对考核评价的方法、内容及评价指标等进行了修改完善, 但在具体工作中, 对显绩与潜绩、真绩与假绩、短期的实绩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绩的认定仍然比较困难, 班子实绩和个人实绩难以区分, 对取得实绩的过程和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方面还有差距。考核评价结论比较笼统, 除个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者被评为不称职外, 其他人员千篇一律的为称职;一些能力、实绩都不突出、不胜任现职或不称职的干部, 难以通过现有的考核评价界定出来。

5.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多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 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惩和职务升降的重要依据, 但也还存在结果运用不够充分的情况。例如, 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尽管连续多年考核为优秀, 但因处于弱势部门或其他客观原因, 有时很难被组织发现和重用, 错过了组织使用的最佳时期。

6.考核评价人员素质不够整齐。

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中央和省、市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干部考核评价的办法和意见, 不断规范干部考核评价工作, 但是, 由于缺乏专门从事干部考核评价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干部考核评价队伍, 往往是考核前才临时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考核评价组, 经过短期培训便投入工作。许多干部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不熟悉相关政策及规定等, 难以对考核评价对象作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给考核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是准确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以中央2009年新出台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试行) 》、《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试行) 》、《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 (试行) 》为指导,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逐步形成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1.要树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理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干部考核评价应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并把它贯穿到整个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全过程, 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要充分尊重群众在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意见, 真正体现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二是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要全面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的表现, 同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 既要考核“显绩”, 也要考核“潜绩”, 既要看干部当前做了什么, 又要看给后任留下了什么, 对长远发展打下了哪些基础。善于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干部考核评价工作, 把干部看清、认准、识透。三是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要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上来, 从注重经济建设转到“五个建设”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并重上来。四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立足当前, 又着眼长远;既注重当前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 又注重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等措施的评价, 从注重眼前发展转到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上来。五是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五个统筹”的要求, 合理设置考核评价的内容, 力求全面、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

2.要坚持正确的考核评价原则。

建立一个科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 在现行考核评价机制的基础上, 根据工作实践不断创新。具体工作中, 应遵循和把握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在整个考核评价体系的设置上, 要全面体现党和人民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要求, 以便于全面把握干部的综合情况。同时, 也要注重工作实绩的考核评价, 要全面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履行岗位职责, 实现责任目标的实践中所取得的绩效。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原则。在考核评价指标的设置中, 既要充分考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共性目标上需要完成的工作, 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班子和干部的差异性, 分门别类地设置考核评价内容和标准, 合理分配各项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 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下干部的实绩。三是坚持发扬民主、群众公认的原则。在考核评价工作中,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方面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另一方面要把工作实绩拿到群众中去, 进行满意度测评。真正把人民群众赞不赞成, 拥护不拥护, 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评价工作实绩的尺度, 通过干部群众的监督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来保证考核评价的公正进行, 让群众成为领导干部实绩的最好检验者和最高裁决者。四是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为增强考核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考核评价标准的设置, 必须清晰具体, 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 做到客观、精确, 减少模糊度, 避免考核评价内容的空洞;难于量化的也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定性要求, 强化考核评价项目的可比度和可度量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随意性, 使指标的设置与对干部的客观要求相符合, 与其岗位职责的内容相一致, 做到责权统一、客观公正。

3.要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

实践证明, 只有科学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内容和考核评价指标, 才能考准考实干部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因此, 必须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 科学设置考核评价内容和考核评价指标。如:同样是县 (市、区) 领导干部, 不同的区域, 工作的思路、内容、任务、重点和难点都不一样, 因此考核评价内容和考核评价指标设置也就不一样。又如:同样是对领导干部“能”的考核评价, 那么对正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主要内容是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识人用人或应对复杂局面等能力。而对副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主要内容是组织协调、处理复杂问题、开拓创新、团结凝聚群众等能力。通过科学设置考核评价内容, 进一步体现干部考核评价的合理性。再比如, 同样是对领导班子“绩”的考核评价, 那么对乡镇 (街道办事处) 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考核评价指标, 可以细化为贯彻落实县 (市、区) 委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服务地方科学发展、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经营、招商引资、地方财政收入及增长、地方生产总值及增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 (社区) 基层组织建设、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教育工作、新农村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等。对县 (市、区) 直部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考核评价指标, 可以细化为贯彻落实县 (市、区) 委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服务地方科学发展、发挥单位 (部门) 职能作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服务的意识、招商引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单位自身业务水平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等。

4.要采取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方法。

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是考核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保证。具体工作中, 一是应进一步改善考核评价的具体方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延伸考察、个别谈话、综合评价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方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今后的考核评价工作中, 应结合实际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如, 对各类定性评价, 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内容和具体指标, 确定相应权重, 赋予相应分值, 使政绩考核形成从定性转化为定量, 又从定量到定性结论的过程, 得出比较确切、科学的考核结论。二是应进一步改善考核评价的具体方式。一方面, 着眼突出考评主体的广泛性进行改善。坚持把上级评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本单位评价、基层群众以及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考核评价干部。要坚持组织评定。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定。要坚持社会评估。注意吸收媒体、纪检监察、政法、审计、信访、统计、计生等部门、“两代表一委员”以及考评对象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参加评估, 建立社会性评估体系。要坚持群众评议。加大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民意调查力度, 全面推行机关作风建设评议, 将评议纳入日常化、公开化、民主化轨道, 把群众评议、投诉举报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 开辟专门的群众意见收集渠道, 同时开展明察暗访, 严厉查处损害经济增长的各种行为和人员, 着重从制度和考评机制上促进机关干部忠诚履职、高效办事、优质服务。另一方面, 着眼突出考评程序的公开性进行改善。“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对干部的考评, 不是要看领导满意不满意, 而是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在对干部的考评中, 要增加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政绩公示等环节, 增加考评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让群众了解考评的内容、标准、方式和结果, 提高群众参与考评的积极性, 加大群众评价的权重, 改变注重领导评价而忽视群众评价的考核倾向, 使各级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更好地结合起来,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对个别考评者缺乏对考评对象负责和对组织负责的精神, 只对个别领导的意图负责, 在考评过程中象征性征求群众意见走过场的现象, 要严肃查处。

5.要加强考核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

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核心, 是对考核评价结果的正确运用, 应进一步确立“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 以此来引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一是把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相结合。根据实绩考核评价情况,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 对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委以重任, 真正实现“能者上”;对群众公信度差, 工作实绩居后的领导干部, 视不同情况, 严格按相关规定给予组织调整, 真正实现“庸者下”。二是把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管理相结合。完善干部考核评价结果反馈制度, 采取发放“成绩单”、向被考核单位通报情况等适当形式, 将考核综合评价意见向被考核单位和对象进行反馈, 改变以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上级考核评价自身工作表现知之甚少的情况, 增强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透明度, 激励各级干部爱岗敬业, 营造学赶先进、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同时, 对实绩突出的班子主要领导和考核评价为优秀的班子成员, 应大力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评价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领导班子, 应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考核评价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领导干部, 应采取调整交流、免去现任职务或降职、引咎辞职等措施, 促使广大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把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针对考核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应认真帮助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制定措施, 限期整改。对能力和素质不适应的干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适时安排其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或选派进行挂职锻炼,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6.要加强考核评价队伍的自身建设。

各级党委应切实加强干部考核评价工作队伍的建设, 重点是推进考核评价主体的专业化, 不断提高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强化教育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要根据干部工作的发展变化, 按照考核评价主体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政策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 使其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 能认真研究考核评价艺术, 掌握基本技巧, 去粗存精, 去伪存真, 全面正确评价干部, 防止思想方法上的主观随意性、片面化和绝对化, 提高考核质量和水平。二是要实行资格认证, 优化人员配置。要建立考核评价主体资格认证制度, 对考核评价主体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工作能力、职务身份, 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对从事考核评价工作的干部, 要通过考试、考核, 认证其资格, 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持证上岗, 以此确保考核评价干部队伍的高素质。在组成考核评价组时, 要注重考核评价组成员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考核评价组成员知识结构要涉及党务、经济、法律、统计、管理、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领域, 提高考核评价人员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建设专业考核评价队伍, 实行专业化考核评价。

摘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当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还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从树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理念、坚持正确的考核评价原则、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采取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方法、加强考核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加强考核评价队伍的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 逐步形成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干部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

参考文献

3.民政局局长完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的思考 篇三

一、村级干部队伍的现状 --村级干部队伍素质偏低。突出表现为:村级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年龄偏;村级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偏低;掌握的现代科技文化水平偏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据统计,某乡12名支部书记中,初中文化程度的9名,占75%;高中文化程度的3名,占25%。50岁以上5名,占42%,40岁以上7名,占58%。--村级干部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陈旧。随着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随之增多,相当一部分村级干部的素质、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等已越来越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村干部认为“示范引导,说服教育”的新办法复杂、费力、费时、费心,工作上倾向于老办法、老经验、老套路,留恋于计划经济时代简单、实用、无风险的行政命令,导致工作中干群之间矛盾增多,干群之间关系紧张,形成了“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让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状。--村级干部为民意识淡薄。有的村干部在工作中由于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不知如何开展工作,而存在畏难情绪;有的村干部认为收入偏低,工作环境差,工作任务重,工作开展难,存在当干部吃亏的思想;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年龄大,干不了多长时间,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守摊思想;有的村干部满足于过去的一些成绩,自我感觉良好,存在按经验办事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群众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的思想、生产生活不闻不问,对群众的冷暖漠不关心,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将群众放在自己的对立面,遇到矛盾绕道走,当“老好人”“和事老”,甚至在开展工作中抱着“单纯的群众利益”和组织讨价还价,在个人生活中不注意形象,言行举止不注意形象等。--村级后备干部匮乏。宗族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影响,在职班子对后备干部的选拔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后备干部不足使有些班子出现“不调整不行,调整无合适人选”的“两难”境地。--村级收支矛盾凸现。由于税费改革前各村收入较多,灵活性较大,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了,村级收入减少了,收支矛盾突出了。据了解,某一行政村14个村民组,1600人,现有村干部5人,村民小组长和育龄妇女小组长28人,享受补贴的老干部2人,全村全年共需工资支出3万余元,办公费、计划生育支出、报刊费、征兵及军属慰问费、学习及差旅费、五保户供养费、公益事业维护费等年支出需2万余元,而农业税附加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合计不足3万元,加之村无任何集体收益,年短收2万余元。

二、村级干部的心态 一是存在工作负荷大,后顾之忧重的心态。村级干部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常年是风里来、雨里去,在农业税征收、计划生育、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具体工作中,直接面对群众,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在领导与群众之间两头受气,工作难度大。加之工作环境艰苦,吃饭不应时,生活无规律,致使一些同志积劳成疾,得不到有效的医治;有的常年带病工作,离岗或退职后生活无保障;有的对养老、扶小和自身状况忧心忡忡,比比别人自己甚至变成了贫困户,感到寒心,对工作缺乏信心,热情不高,干劲不足。二是存在职务好卸,债务难甩的心心态。在过去工作中,为完成“三提五统”、地税、县乡工程、科技推广等任务,往往是人人想办法、个个出主意,有的从信用社、营业所贷,有的找乡直单位磨,有的跟亲朋好友借。据统计,D乡从金融单位贷款348.8万元,找别人借款173万元,两项合计521.8万元(不含利息)。他们揪心这些盖有私章的贷(借)据用什么来还,金融单位三天两头下传票,亲朋好友上门哭闹要钱。有的把希望寄托在清收“陈欠”上。D乡共有“陈欠”(农户欠村的)481.2万元,扣除单身汉、外出户、特困户只能收回80%,偿还部分贷(借)款,只有9个村可维持几年。但是,目前税费改革政策中明确规定“三年内完成清欠”,谁敢闯红灯。话说回来,有的农户连农业税都不交,对陈欠只字不提。有的把希望寄托在“转移支付”上。认为“转移支付”是唐僧肉,人人想吃,可人人又分吃多少呢? 三是存在税金难收,工作守摊的心态。当前,由于工农“剪刀差”不断加大,农村举家外出人员不断增多,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加之“钉子户”、“难缠户”、“特困户”的不断增多,导致农民税金一时难以征收到位,感觉到工作压力大,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严重弱化了村级组织职能。有些村干部消极怠工,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守摊思想,有的甚至连一些政策宣传、群众教育、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基础性工作都不能很好地开展,进而出现政策棚架,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断层,民事纠纷、治安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调处等现象。四是存在在家干不如在外赚的心态。受利益驱动,村干部卸职、离任呈上升趋势。据了解,从2000年到现在D乡卸职7人、离任13人,其中在税改后有6人卸职和离任。由于这些村干部头脑活、思想解放、组织能力强,在外地从事个体商业、运输、建筑等行业,收入十分可观。受他们的影响,目前有的正在等待观望,有的已与外地联系用工单位。

三、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认真抓好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责任落实工。,县、乡、村应结合实际制定出教育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具体化,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明确,责任要落实,督促检查要到位,从而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二是紧紧围绕当前农村工作实践,将教育培训工作与参加对象及其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层次、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分期分批培训,确保教育培训

取得的实际效果。三是精心组织安排,努力丰富培训方式,利用现场参观学习、电视、现身说法等形式,提高培训的效果,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二)选拔党性强、作风正、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在具体操作上坚持三条标准: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作风,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能在短期内打开局面;三是热爱、熟悉农村工作,懂经济、会管理,能带领群众为振兴农村经济、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大步奔小康;四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任期和任务,使选拔到村任职的干部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加强经常性地检查督促,使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减少村干部职数,实行交叉任职。如何改变“僧多粥少”和“三个和尚没水吃”被动局面,我们认为,减少村干部职数,实行交叉任职势在必行。一是村干部年工资三、四千元,生计难以维持。二是乡村的大型建设告一段落,常规性的计划生育工作也走上了规范化轨道,现在的村干部轻松多了,无非是收收陈欠和农业税、地税而已。如果千人以下的村配2-3名干部,千人以上的村配3-4名干部还是可以的。例如汪埠村有12个居民组、1124口人,目前只有2名村干部相互交叉任职,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A乡千人以上共有15个村,千人以下共有7个村,可减少村干部20名左右。

(四)积极尽快地化解村级债务。对已发生的贷(借)款应按照分类处理陈债,严控发生新债、任期目标化债、落实措施还债的原则,逐笔进行登记建立台帐,一笔一笔核实。对农民直接受益的生产性投入而形成的债务,根据谁收益,谁负担;对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债务,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逐年偿还,集体经济比较困难的村,可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在村“一事一议”筹资中安排偿还债务;对由于管理不善,开支过大形成的债务,直接划给责任人承担;对村组有息借款形成的债务实行统一换据挂帐,确实属于借款性质的,应弄清借款原因和用途,该由集体负担的必须报乡镇审核后作为借款处理,并视村集体还款能力,与债权人签订还款协议书,未经集体研究巧立名目擅自借款的,落实到责任人,集体不予入帐,集体不支付利息;高息借款形成的债务一律采取停息、降息、挂息的办法化解。凡变动每笔债务都必须统一报乡镇农经站入帐,月月核对公布防止债务体外循环。

(五)加大税法宣传,严厉打击偷、逃、抗税行为。税费改革后,A乡的农民负担由过去的人均116元减至57元,全乡只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农税总任务的90%,但是过去欠款户多、金额大,没有遭到打击,如果今年放松了对“对抗户”的征管力度,明年将会出现更多的“对抗户”。对那些有钱不缴的“对抗户”一定要按照税法予以严惩,真正起到杀一儆百优化纳税环境作用。对“对抗户”的征管方式不防采取“谁种田,谁缴税;谁看门,谁缴税”的办法,保证税金及时收缴到位,以减轻村干部的经济、思想压力。

上一篇:电大准备什么材料下一篇:化妆品销售2019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