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读书笔记

2024-10-02

四年级读书笔记(精选13篇)

1.四年级读书笔记 篇一

“与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你听说过吗?这句话来自于什么故事?对呀,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快乐王子》呀!

《快乐王子》是一个多么“幸福”的王子呀!也许,他并不是一位真正的王子,但他可以在那冰冷的冬天献身给穷人,那些富人会吗?连一件新毛衣也不会,能跟快乐王子比吗?所以,快乐王子就算丢掉了生命,他也永远是快乐而又幸福的人,这样的人不值得大家尊敬吗?老百姓就会把他当做王子,做他们的榜样,受到大家的尊敬,这难道不对吗?

确实,有些富贵人觉得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但他们知道要帮助穷人吗?他们贪图富贵,只知道吃喝玩乐,打骂奴才,嘲笑农民,真是白痴,可耻!还不如老百姓,老百姓也知道感恩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而你们呢?有眼无珠,有眼不识泰山,井底之蛙!连感恩也不会,你们还会干什么?心里只知道钱!钱!钱!

要想快乐和幸福,别忘了多多付出啊!

2.四年级读书笔记 篇二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 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 他敢睥睨天下, 是因为他学问非凡, 又性情率真, 固守“文章之德, 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 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 世纪的“文化昆仑”, 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 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 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 多页, “日札” (随意写的读书心得) 也有23 册2000 多页。

对照钱钟书, 我以为, 我们今天的中学生, 如果真想学习, 做到学业有成, 进而做学问, 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 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 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 现在是网络时代, 资讯检索很容易, 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 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 往往转瞬即逝, 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 不是真正的学问。 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 这样, 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 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 融会贯通, 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 女孩子, 个子不高, 小小的年纪, 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 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 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 原因很简单, 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 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 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 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 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 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 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 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 毫无疑问, 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 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 更快更好。

3.四年级读书笔记 篇三

这本书的作者世界奇幻文学大师帕。林.特拉芙斯,她笔下的主人公玛丽阿姨,在狂风中一只手捂住帽子,一只手拿着手提袋走进了班克斯家当起了保姆。她像神通广大的魔法师一样,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她能一下子很利索地坐上楼梯扶手滑到楼上。玛丽阿姨还有个神奇的手提包,包里有一条浆过白色围裙、一块肥皂……大家能想到的东西,她的包里都能拿出来,真是个百宝箱。

班克斯家里德两个孩子,迈克尔和简都非常喜欢玛丽阿姨,玛丽阿姨经常带着他们漫游世界,看到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到玛丽叔叔家做客,他们在空中做饭;他们还到动物园给玛丽阿姨过生日,他们一起到天上贴星星。玛丽阿姨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开心和喜悦,也给迈克尔、简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让他们变得更加懂事了。

我真希望玛丽阿姨也到我们家来,陪伴我一起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与他们一起漫游世界、一起贴星星、一起过生日party。

4.四年级读书笔记作文 篇四

读了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法布尔让我知道了昆虫有我们人类所不了解的特殊本领:比如埋尸虫,它会把我们平常觉得恶心作呕的动物尸体“卷”成一个肉球,给它的子女吃,而它却不和孩子们抢食,并一直会养育儿女一直到它们能独立生活为止;比如大孔雀蛾,有一种很特别的天赋:不管路有多远,天有多暗,途中有多少困难,它总能找到它的爱人;蝉,它会把吮吸的树汁当做武器,射向靠近它的生物;还有黄蜂,它们十分热爱干净,当它要死之前,它会从洞穴中爬出来,跌落到地上……

蚱蜢,我们一直认为它会啃食菜园、蚕食庄稼,但法布尔却通过长年的观察,为它澄清了真相:蚱蜢实际上更多地是吃杂草,顶多也只不过肯坏几片莴笋叶而已。

我十分佩服法布尔,他通过长期中发现了昆虫界许多的奥秘。我以后也要学习他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法布尔也让我认识到了:自然界的每个昆虫都有自己的本领和特长,和我们人类一样。我们不能歧视它们,同样,我们也不能歧视自己。还有很多潜力和特长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5.有关读书笔记的写作教学 篇五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阅读一篇好文章, 随手把优美的句子和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 就是摘录式笔记, 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储存语言,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勤记的习惯。编提纲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 这样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又便于借鉴原作谋篇布局的经验。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的要点简要地复述出来, 那就是一则内容提要, 和缩写差不多, 接近于作文了。

上述两种笔记固然不算作文, 只是读书纪要, 但已经具有积累材料、巩固记忆、开发智力、培养良好学风的多种功能,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 学写读书笔记, 应先学会写摘录和提要, 养成随读随写, 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为进一步学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打好基础。

体会式读书笔记通常称为“读后感”。它与摘录式、提纲式笔记的主要区别, 就在于它是作文形式, 以抒写自己的读书心得为主。写读后感, 是一种综合训练, 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摘要能力、感受能力和评论能力, 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更为全面, 更有效益。所以, 我们强调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那么, 怎样写读后感,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第一, 形式上把握三个要素, 结构上构建大体框架。一篇读后感一般包括读什么文章, 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也可以说是读后感的三大要素。至于其他内容, 比如怎么读, 遇上什么问题, 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等, 也可以如实记述下来, 但要根据写一篇读书笔记的命题意思来决定取舍, 确定详略, 与写作用意有关的就写, 无关的就不写或少写。因此, 对于次要内容也可以顺带写一些体会, 不写也不会影响它的完整性, 但是, 主要的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 写读后感, 跟阅读一样, 也要分辨主次, 抓住原作的主要内容不放。每篇读后感都必须具备读什么, 概述要点, 抒写体会这三要素, 这是写作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第二, 以表述感受为主, 以摘要引用为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处理概述原作内容和抒写个人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即通常所说的“读”与“感”的关系。写读后感, 读是前提, 心得体会来自阅读实践, 是由原作引发的。所以, 写作时务必根据原文来谈感受、体会, 绝不能脱离原文内容而东拉西扯, 无的放矢。这一点学生较容易做到, 一般不会凭空而论, 往往是运用摘录、提要等方式引述原文要点。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往往复述过多, 述感太少, 不懂得读后感应以写体会为主, 也不善于引申自己的阅读感想, 写出来的读书笔记几乎变成了原文的复述或提要, 喧宾夺主, 详略失当。因此, 要继续引导学生分辨主次, 使他们确立述感为主, 引述为辅的写作原则。

第三, 引述要准确精练, 述感要思路开阔。要写出一篇主次分明的读后感, 必须在引述和述感方面下功夫。就引述而言, 力求摘录准确, 提要精练, 三言两语就能把原文的要点说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 摘录式、提纲式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读后感很有帮助。就述感而言要扣紧原文, 联系实际, 开动脑筋, 生发感想, 力求想得深广一些, 活络一些, 切不能就事论事。教师应当抓住文章的主旨加以引导阐发, 但是, 切不可一味地强调一种思想, 一个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的学生可能就文章的某个非主要的思想观念有独到的见解, 独辟蹊径往往出奇制胜, 这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应作出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然而, 这就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此方面应该努力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笔者以为首先应认真研读范文。研读范文是上好课的前提, 对于范文读得要广博, 要精深。广博就是尽可能多做些相关阅读, 平日要勤于积累资料, 或做资料索引, 或制作卡片。切忌只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上课。把范文理解得“厚”了, 上课才能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精深就是在广泛占有资料、对范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抓住精华, 或思想内容上的, 或表达形式上的, 掌握教学的重点, 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心中没有重点, 什么都讲, 学生到最后不知所云, 什么都写, 到头来文章平平, 缺乏节奏感和详略主次。其次, 要精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应努力发挥教师的特长进行读写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 进行精辟的讲解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也是激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 因此,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好教学, 还要写好教案。教案的体例、格式没有特别的规定, 但教案一定要实用。“江始出于岷山, 其源可以滥觞”, 青年教师从认真备课做起, 能够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6.小学四年级的读书笔记 篇六

这本书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通过取经人和妖魔的斗争一级妖魔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和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统治的腐朽、秩序的混乱。

作者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就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

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就是寇善人还魂,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我为寇员外死于非命而遗憾,又因悟空相助得复活而高兴,故事情节的变化也牵动着我的心,仿佛使人置身此情此景之中。

7.学做读书笔记提升阅读能力 篇七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 我们关注的是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和篇章中词汇、句型的归纳和讲解。在课堂外,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文章, 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拓宽词汇量和知识面。但是, 有时很难掌握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效果。因此, 我们开始尝试让每个学生写英语读书笔记 (book report) , 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跟踪和掌握学生阅读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所提供的英语报刊, 基本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 阅读能力不同, 同样的文章可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难易也会有差别。因此, 在做英语读书笔记时, 要求学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学生的读书笔记必须包含有以下几点内容:文章名及作者;阅读内容, 可以摘抄, 节选一段也可以;阅读心得, 学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想法, 字数不用太多, 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定;星级, 给所阅读的文章标上星级, 以表明文章的难易度或重要程度。

第二, 写出推荐指数和学生认定的文章难度。因为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 可能同一篇文章对于不同的学生阅读后会有不同的感受。首先, 写出推荐指数 (从五星到一星, 表示强烈推荐到一般推荐不等) , 从而可以掌握学生对于文章的喜好程度。其次, 写出此文章的难易度。主要分为三个:easy ( 简单 ) , medium ( 中等 ) , diffi cult ( 难 ) 。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再细化为:too easy ( 过于简单 ) , easy ( 简单 ) , medium ( 中等 ) , diffi cult ( 难 ) 和toodiffi cult ( 太难 ) 五个等次。通过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阅读的笔记, 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同学需要在词汇方面加强, 哪些同学适合推荐稍难一些的课外读物或文章。有了对比,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阅读的指导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第三, 用2-3句话概括所读内容的梗概, 并指导学生使用一般现在时态来概述。要求学生用2-3句话来总结故事大意, 看起来很简单, 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一篇文章要说的东西有很多, 但是要归纳为2-3句话, 学生就要学会分类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 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故事的五要素who, when, where, what, how在2-3句话中可以充分表现出来, 而且句数的要求会激发尤其是程度较好的学生的热情, 使用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较高较难的句式, 以使文章的信息更丰富, 表述更准确。此外, 教师对于学生讲述内容时所用的时态一定要有指导。学生喜欢用过去时来讲述故事大概, 但是在书评时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才准确。这个指导必须是长期不断的过程。

第四, 写出此篇文章阅读后最喜欢的事物和原因。这部分可长可短,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好主题句, 并分层次对主题句进行补充说明。此外, 还要用好连接词, 如, fi rstly, secondly, fi nally, besides, in addition等以使文章连贯流畅, 条理清晰, 有逻辑。

第五, 用3-5句话概括此篇文章能让学生联想起类似、有趣的经历或记忆的东西。这是选做部分, 因为有些文章叙述的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 或者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这部分可由学生自由写作, 有感而发。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写的言简意赅、通顺流畅、语句正确。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笔, 或者使用一些简笔图进行形象记录。也可以使用一些笑话做简单信息录入, 以减少长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无聊感。

第六, 记录所读文章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型, 要通过阅读文章复习日常学习中的词汇和短语句式等。读书笔记所记录的信息要简明扼要, 要点清晰, 能有效地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作用。如果需记录的信息量过大, 就要有主次之分。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一些省略、速记、缩写等学习技巧, 充实整个阅读笔记的信息量。

第七, 创建一个笔记系统 ,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文章 , 记录文章主要情节概况, 以便读后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顺应相关考试的要求。使用一个大纲格式 , 便于区分学生笔记的不同部分, 使教师在批改时可以比较不同学生读书笔记的优劣。培养学生学习或创建一个自己的速记模式, 快速记下所需信息的能力。

每两周写一篇报刊阅读后的读书笔记, 对于上述几条, 可以全写, 也可以填写其中几个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选择。同学之间可以先相互传看, 合作小组内修改, 然后分批由教师批改和记录, 在班级展板上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由优秀笔记的书写者在全班面前大声朗读或叙述笔记内容。通过三个月左右的指导实践,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方面的提高:优秀学生不但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型报刊阅读任务, 其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小组活动的报刊阅读读书笔记的展示中, 优秀学生能大胆在全体同学面前口头汇报笔记成果, 既提高了报刊文章阅读和书面的写作能力, 又强化了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同时还锻炼了这些优秀学生在小组内兼做小老师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普通学生也能够在教师指导型的文章阅读中找到阅读的基本中心内容;通过词汇、短语、句型的摘抄, 复习积累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知识; 同时在写作表达上也有了一定进步, 阅读的兴趣也极大增强了。有阅读, 有笔记, 阅读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有展示、有共享, 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因此指导学生做好报刊阅读笔记,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蔡丽华.利用英文报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0 (2) .

[2]杜明业.高三英语泛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 .

[3]龚昭行.借助阅读英文报刊提高英语读写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 2006 (9) .

[4]郭丽华.谈报刊英语的特点及阅读技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 .

[5]葛文山.关于提高高三阅读训练效率的几点建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1) .

[6]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9) .

[7]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卡雷尔.第二语言阅读研究交互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9]刘庆思.从试卷设计看高考英语科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 (5) .

8.《小公主》四年级读书笔记 篇八

自从我读了小公主这本书我的心很惭愧,是因为主人公莎拉他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虽然爸爸、妈妈都不在了。可他依然是那么顽强没有以为爸爸妈妈的不在儿导致失控。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厅森。伯内特,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书主角莎拉由于家境富有,被送到了寄宿学校,成为了一位集万千宠爱一身的小公主。但由于父亲突然离去,她变得一无所有。但在困境中,她仍然坚持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小公主。

我们像是一朵花没有碰到这样的事,如果我们遇见了这件事,估计我们早已失控了。示意我们要向莎拉学习。

9.《桃花心木》四年级读书笔记 篇九

我还懂得了树是要扎根,自己找水源,不能浮在表面,浮在表面的树会一遇到狂风暴雨,一吹就倒。

我还知道人也是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能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能量,努力生长。

其中有这么两句鼓励着我:种树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是要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他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一停止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到。”

这就是伟大的桃花心木,不过这也要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独立自主、经受考验才行。

读了《桃花心木》后感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每当我读起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桃花心木》这一篇道理深刻的文章。

《桃花心木》这一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上中桃花心木,种树人给树苗浇水不是定时定量的。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让桃花心木苗子在不确定中长成百年大树。

以前,我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以遇到生活中的难题就去问爸爸,叫爸爸帮助我。爸爸老是说我不爱动脑子,总想依赖别人。我听了就嘟着嘴说:“多问是好嘛!”自从我读了《桃花心木》这一篇文章后,我身受启发。平时我老依赖爸爸,依赖别人。万一爸爸和大家都不在,我遇到难题怎么帮呀?所以我决定改掉坏毛病。现在,我遇到生活中的难题就用脑子去思考,如果实在不知道的话我就去问爸爸。爸爸说我变了,懂得独立思考问题了。

记得子啊三年前,我去到一个我爸爸朋友的家里玩。我看见了一个小孩头发长长的要去剪头发,可是他不干去。他要他爸爸一起去,他才去。可是他爸爸硬要让他自己一个人自己去剪头发。那一个小孩只好擦干眼泪,自己去理发店。作文

10.浅谈语文阅读中的读书笔记 篇十

善于读书的人, 总是在书上勾勾画画, 圈圈点点, 书写提纲, 加注批语, 从而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益和收获。在书中做笔记, 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读书方法, 用好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读书笔记的好处很多:

1. 随读随写的好处有。

随读随写, 帮助理解;随读随写, 启发思维;随读随写, 产生联想;随读随写, 产生创造;反复批注, 升华创新。

2. 随读随划记号的好处有。

随读随划, 巩固记忆;随读随划, 思想集中;随读随划, 重点突出;随读随划, 便于重读;反复勾划, 不断深化。

二、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

做读书笔记形式应根据阅读的需要而定, 常用的形式有:

1. 记号式。

就是在书上用图示符号表示自己思索的内容, 也就是做记号, 这样做有利于明确重点, 加深印象, 加深理解。在读书的时候, 就要善于用记号标出书中的重点字、词、句、段, 要善于运用一些图示符号促进阅读质量。如: (1)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 可以在前边加△。 (2) 需要特别引起注意或记住的, 可以在后面画上一个“★”。 (3) 用“——?”表示有疑问;用“——!”表示感叹或惊奇。 (4) 节内分层可以用‖隔开, 在逻辑段末尾可以加√, 并写上 (一) 、 (二) 、 (三) 等序号。 (5) 标自然节可以用1、2、3……用这些图示符号把疑点、重点、难点、收获表示出来, 留下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轨迹, 一旦进入对课文的深层探究, 这些直观形象的符号便迅速刺激思维神经, 让学生思维立刻有所警觉。

2. 批注式。

指在阅读过程中, 对文章内容、语言、修辞等方面进行评注。批注可以是“眉批” (文头) , 也可以是“旁批” (文侧) , 还可以是“尾批” (文后) 。批注多是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 佳句妙用等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 这种形式有利于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揣摩、体会语言的内涵与精妙, 往往闪现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3. 摘录式。

就是选择需要的部分记下来, 便于今后的查阅与运用。摘录内容非常广泛:好词佳句、哲理性的段落、文章知识、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等等, 把它记录下来, 记在搜集本上, 对今后的学习用处特别大。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储蓄力量。

4. 摘要式。

摘要又称概要, 是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 用确切简明的语言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对象和范围、手段和方法、结果和结论, 有时也包括具有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这种笔记形式能让学生很快把握住内容的精要部分, 让阅读更省时、更有效。

5. 提纲式。

是一种概括地叙述文章纲目、要点的结构式文字。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 只把那些主要内容, 概括式地写出来。记这种笔记, 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记住原文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和结构。

6. 概述式。

是对文章的一种概括表达, 就是把全篇文章或全书内容用自己的话精炼扼要地叙述出来。它比提纲详细, 比原文简要。这种笔记既可检查对已读内容的真正理解程度, 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心得式。

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 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这种笔记形式能帮助学生获得创造性的知识, 特别对学生的写作、情感表达、观点阐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经常写读书心得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读书笔记的注意事项

1. 做记号要精少醒目。

做记号要精少。要切记做记号不宜过多, 过多不但不能显出重点, 反而会弄得眼花缭乱。记号也要醒目。每一次阅读时,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勾划, 记号明显醒目, 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记忆。

2. 批注要精准简明。

写批注时, 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 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 要写到点子上。要选择好角度, 要有侧重点, 评论要精准, 不能泛泛而谈。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 联系生活实际, 适当引用名言, 引用读书时读到的有价值的例子。

3. 摘录要省时简短。

摘录的原文文字如果简短, 要求求全, 如果摘录的文字过长, 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 也可以采取缩写的办法, 然后在笔记本上做个索引, 以备以后查考使用。

4. 提纲要详略得当。

提纲的详略要根据需要来决定。如果原文有提纲, 就可以按原文提纲记, 有些句子也可以照抄。如果没有, 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提纲一般要有一定层次性, 要体现详略得当的特点。

5. 心得要联系实际。

11.城南旧事四年级读书笔记 篇十一

正如林海音写的那本《城南旧事》。自己所经历的童年是那样的不同寻常。第一篇《惠安馆》中说,一位思念未成亲的丈夫,思念刚生下来就被抱走的女儿的女人,被大家叫做疯子。她只是有一点精神恍惚而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还被传成疯子。只有小小英子瞒着家里人去帮助秀贞,找到她的女儿让她们能够团聚。小小的孩子做了一件拯救别人一个家庭的大事。英子正在绽放,绽放的是她那颗“童心花”、“纯真花”。大人的这两棵花,早已枯萎,或许已经再也看不见了。

《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讲得都是英子那株“童心花”。直到最后一章,她小学毕业了,她告别童年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她意识到自己应该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这对全家人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大小姐长大了,可以独立了。但是“童心花”再也不会重新开花了。

12.四年级读书笔记100字 篇十二

以下是聘才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四年级读书笔记100字,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读书笔记(一)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拜读了海伦.凯特写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书,虽然她双目失明,可她却用双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写出了这本巨作,着实让我佩服。它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活是平淡的,而生命却是宝贵的!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我们感受到了海伦.凯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她的坚强,也给了全世界所有的有眼睛的人心灵的启迪!这不得不让我想到海南边防站的解放军叔叔,他们站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皮肤每天在高温与风吹日晒下早已红肿晒破,可一直坚守岗位,从不离职,在需要时随时可以献出自已的生命,用平凡的一生谱写着一曲曲不平凡的生命之歌;也让我想起教室的老师们,她们在黑板上传授我们真理,引导我们求知的灵魂,指引我们生命的方向,让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甚至青丝变成了白发;这些可爱的人们,用不同的生活方式谱写着一曲曲不同的生命之歌!

可有些人,他们只是用自已宝贵的生命,坐在家里,感叹世事的不公,蹉跎着年华!还有那些所谓的富人,成天只知道大鱼大肉,享受荣华富贵,一顿饭就要成百上千元,他们本可以把这些钱捐给孤儿院,让无家可归的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吃上一顿饱饭,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是多么明显的差距啊!

我们,虽然只是小学生,却也可以同海伦.凯特一样过不平凡的生活。“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是的,学习,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能体现无限的价值,让自已活的更加光彩有力!四年级读书笔记(二)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编写的,它以日记体的形式讲诉了主人公恩利柯在家庭、学校当中发生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

故事当中不仅有善良、可爱的恩利柯,还有他的小伙伴们:有品学兼优的德安西,乐于助人的卡罗纳,还有爱搞恶作剧的弗郎蒂等。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卡罗纳,因为他乐于助人,帮助同学,维护班级秩序,惩恶扬善,他的这些行为令我非常敬佩。而让我最讨厌弗郎蒂,他不但喜欢作弄同学,还严重地损坏学校的设施,为此,被学校开除,但他一点悔过之心都没有,因为他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为他讨回了学籍,他居然不感激还在笑……

文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不同的道理,但是都离不开一个字爱。“爱”分很多种,有对祖国的热爱,善良的母爱,宽大的父爱,对同学的关爱,对学习的热爱,对弱者的怜爱,对物品的珍爱,我们也要有一颗纯真、善良、充满爱的心。我们更要学会感恩,感恩生养我的父母,感恩给予我知识的老师,感恩帮助过我的同学……

《爱的教育》就好像一只动听的乐曲,一杯冲洗我心灵的清水,一桌美味的精神大餐……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家园。”

四年级读书笔记(三)

《舒克和贝塔航空公司》这本书是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书目中的一本,书中主要写了两只小老鼠舒克、贝塔分别开着飞机和坦克,帮助小蚂蚁搬家、找回丢失的小老鼠、医治受伤的小麻雀……小动物们为了表示感谢,帮它们建立了一个航空公司。

在我身边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那是去年里的一件事情,午休结束时,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涌进教室,只见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跌倒在了楼梯口处,可是同学们推推搡搡的,却没有一个人过来扶他一把。我飞快地跑到了他的身边,伸出手来将他扶了起来,看着他安全的走进教室后,我才放心的离开。没成想,我的一举一动被正巧路过的刘主任看在了眼里,他立刻表扬了我,并且在全校广播里进行了通报表扬,同时还激励同学们向我学习,又给班级加了分。听到老师赞美的话语和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我无比的自豪,所以我要把这种风格继续发扬光大。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助人为乐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不仅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在帮快乐着自己。所以,我要向舒克和贝塔学习,你们真是好样的!四年级读书笔记(四)

晚上睡觉前,按照惯例,把妈妈买的那本《睡前小道理》翻开来看,正好看到了“森林清洁工屎壳郎”这篇文章,让我看后印象很深刻。以前要是看到这个长得很丑的虫子会很讨厌,但是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再也不讨厌它了。

屎壳郎有6条腿,鼻子长长的还带着往上翘,黑乎乎的身体,就像个小臭虫。可是,它却是位森林清洁工,动物们的粪便拉出来后,它们就把分散的粪便聚集起来,堆成球状再吃掉。这样,森林里就会干干净净了。以前是我错怪它了,光看到它的丑就觉得很恶心,像个害虫,不应该是我们的“好伙伴”。我告诉自己:以后千万不能以貌取“人”了,外表不起眼的“人”,可能正是为我们的生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抚摸我的头。她告诉我,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现象。例如环卫工人,他们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更不怕脏,为的就是把我们生活的城市打扫的干干净净。可是还有很多人不但不理解他们,甚至还瞧不起他们,觉得他们从事的工作即低下又卑微,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带来光彩的一面。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没有了他们,我们也将会生活在一个脏乱的世界里,路面上到处都是垃圾,粪便漫的到处都是......我们还能穿的漂漂亮亮的去上学或是工作吗?到时候我们恐怕只剩下愁眉苦脸了。我告诉妈妈:以后我再也不乱扔垃圾了,看到环卫工人我要亲切地喊他们叔叔、阿姨......以后我要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再也不轻视他们了。

四年级读书笔记(五)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我十分幸运地得到了这本书,它是班主任王老师赠送给我的书,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第二,书中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感人了,超级阿嬷仿佛有魔力似的,让贫穷的生活充满创意和乐趣,让原本伤心失落的昭广有了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下面就跟着我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1945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炸毁了作者昭广居住的广岛市区,也带走了他爸爸年轻的生命。因母亲无力抚养,年仅8岁的昭广被送到了更艰苦的农村佐贺,与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没有菜,外婆用木棒拦截河上游流下来的菜;没有柴火,外婆用木棒拦截河上漂下来的枯枝。外婆就连走路也绑着磁铁,吸一些废铁钉,卖钱维持生活。在外婆眼中,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在极端艰苦的日子中,乐观的外婆总能想出神奇的办法,让生活充满温暖、力量和希望,让家里永远充满笑声……外婆是当之无愧的超级阿嬷。

13.四年级读书笔记 篇十三

巴黎公社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诚如马克思所述,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 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 在其政治实践中, 公社彻底拒斥了原有的国家机器,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恩格斯对此有精辟的总结,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 ——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 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 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 它对所有公务员, 不论职位高低, 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六七法郎。这样, 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议机构的代表规定限权委托书, 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2) 恩格斯继续谈道, “这种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的情形, 已经在《法兰西内战》第三章中作了详细的描述”。 (3) 在《法兰西内战》第三章中, 马克思谈道: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 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 它既是行政机关, 同时也是立法机关。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 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 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它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 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 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 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 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 (4)

由此不难归纳出公社在政治制度上的主要特征:其一, 普选制, 其成员由巴黎各区普选产生的代表组成;其二, 受命代表制, 其代表须对选民充分负责、积极回应, 随时可被撤换;其三, 议行合一, 公社并非议会式的, 而是兼管行政和立法;其四, 摒除特权、力求平等, 公社废除了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 仅支付其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

公社委员阿尔蒂尔·阿尔努在数年后回忆自己当选时的情形时谈道, “我赞成最彻底地实行强制委托;我认为不应该由候选人阐述他的思想让选民接受, 而应该由选民表达他们的意愿, 让候选人考虑这些意愿是否与自己的想法一致, 他的良心是否允许他支持这些愿望并使之实现。” (5) 可见, 受命代表制在当时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 也是不少代表所真心认可的政治理念。

马克思对公社代表制的评价

如上所述, 巴黎公社践行的是受命代表制, 主张代表听命、受控于选民, 积极回应选民, 且后者可随时将其撤换。那么, 马克思究竟如何评价这一代表制度呢?在第三章中他谈道:

公社是法国社会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 因而也就是真正的国民政府, 而另一方面, 它作为工人的政府, 作为劳动解放的勇敢斗士, 同时又具有十足国际的性质。 (6)

马克思无疑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极为失望, 他甚至讥之为“议会清淡馆”。在他看来, 这种机构不仅无助于捍卫人民大众的利益, 反而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阶级压迫和政治欺骗的工具。与之相反,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 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7)

那么公社是如何避免以往代表制度的弊端、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利益代言人的呢?

首先, 公社的代表制度有利于民众对代表进行控制, 从而促使代表恪守其责任。由于人民可随时撤换不称职的代表, 行使权力的代表们由人民公仆变为人民主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其次, 公社实行政务公开原则, 有利于民众对它进行监督。“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 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 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公众。” (8) 第三, 公社代表均由民众从自己的人群中选举产生, 有利于增进代表与被代表者的联系。最后, 所有的公职人员均以同样的方式产生, 整个政府机构完全由人民的代表来执掌。

“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的口号, 因为它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 即常备军和官吏。公社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至少在欧洲是阶级统治的通常赘瘤和必要伪装的君主制度的否定。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但是, 无论廉价政府或‘真正共和国’, 都不是它的终极目标, 而只是它的伴生物。……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 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9)

显然, 对马克思而言, 公社的受命代表制度对于破除传统官吏、实现廉价政府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而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 公社的这种代表制度有利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有利于增进他们的利益。如果说公社的实质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受命代表制度则是其实质的实质。事实上, 正因为代表均由普选产生, 选民可随之对之撤换, 公社的政治制度才鲜明地体现了民主的本义——政治平等。 (10)

简短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不对巴黎公社赞赏有加。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其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但是, 它终究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尽管它的精神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赢得了胜利。

在分析公社失败的原因时, 不少人指出, 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 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 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他们由此得出结论, 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 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 采取正确斗争策略, 去夺取胜利。毛泽东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谈道:巴黎公社何以失败这样快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 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 (二) 对敌人太妥协太仁慈了。因此, “我们欲革命成功, 必须努力集中行动一致”, “有赖于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来发号施令”。同时不能对敌人仁慈, “我们对敌人仁慈, 便是对同志残忍”。 (11) 很显然, 他的这种认识受到了列宁思想的影响。巴黎公社的失败既激发了无产阶级领袖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联想, 也促使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应当俱备的条件。在《国家与革命》中, 列宁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怎么办?》中, 列宁明确提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 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12) 正是凭借政党理论和灌输理论, 他成功取得了俄国革命的胜利。国共两党也先后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 通过强势政党来引导革命、发动其他阶级、争取革命胜利。

革命的成功和秩序的维持需要权威, 需要有力量的组织, 需要有组织的宣传机器。但是, 在受命代表制下, 公职人员缺乏独立性和领导力。诚然, 他们对选民的意愿有充分回应, 对自身的责任亦不乏清醒认识, 这样避免了他们由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主人。但是, 这样的代表制无法提供稳定和力量, 无法形成具有统慑力的权威和秩序, 因而也就很难有效面对国内外的强大敌人。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在后来取得成果,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列宁对马克思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他看到了一个先进、强势的组织对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重大意义。尽管无产阶级的政党仍然宣称代表人民大众, 但他们却拥有极大的独立性和组织力, 他们不再是人民的“传声筒”、“受命者”, 而是成了他们的领导核心。这究竟是对马克思代表观的背叛, 还是对其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政权的夺取和巩固需要权威、精英、组织以及意识形态的灌输, 但所有这些又都必须建立在人民大众的平地之上。如何使得人民的公仆不至于变为人民的主人, 并同时防止人民代表组成的政府软弱无力、权威扫地, 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伯奇, 朱坚章译:《代表》, 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出版公司, “民国”六十七年版。

[2].张福建:《代表与议会政治》, 《行政暨政策学报》, 第四十五期, “民国”九十六年十二月。

[3].Hanna.F.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4].John Dunn, Democracy:the unfinished journey, 508 BC to AD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Gordon S.Wood, 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1776-1787,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Press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9

上一篇:庄子其人其书下一篇:客户服务管理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