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环境教育教案(通用8篇)
1.内蒙古环境教育教案 篇一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地方课程
内蒙古历史与文化
教 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天苍苍 野茫茫
第一节茫茫草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到内蒙古草原以及草原的种类。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
重点:学生了解内蒙古的个大草原的特点,面积。难点:各大草原的历史文化。教学方法:多媒体 课型:授课。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一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在中华大地上一直传承了上千年各种所描绘。歌中所描绘的雄阔雄浑壮阔的景象,苍茫绮丽的风光,正是地处祖国北疆后毫无边际的内蒙古大草原,呈现出的多彩画面,茫茫草原和壮丽的山川,大漠是古代北方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一方热土,也是内蒙古历史与文化形成壮大,进而走向辉煌的渊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茫茫草原》。
二、过程
首先让我们了解神奇的内蒙古大草原,内蒙古大草原特点是神奇而壮丽碧色连天,一望无际,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中一共有呼伦贝尔草原,还有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面积八百四十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处牧业基地。
锡林郭勒草原面积与一期一千九百万公顷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一典型草原为主的草原。那么这里也是博客和蒙古长长大调整掉繁荣胜景的故乡,那么对于草原他。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绿色家园,那么指的就是草原。在草原文化中。草原中是有厚重的文化几千年来草原先民及其子孙子孙草原游牧民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那么都包括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双剑文化等你农耕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狼图腾英图腾等便成为历史上曹艳丽化精神内涵的闪光点
(四)小结:
内蒙古大草原包括了呼伦贝尔草原,有锡林郭勒草原。那么对于草原,他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绿色家园。以及有介绍了厚重的草原文化。其中包括了科尔沁草原文化。
(五)板书
第一节茫茫草原。
一、内蒙古大草原:包括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
二、草原是北方游民北方游牧民族的绿色家园。
三、厚重的草原文化。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了内蒙古大草原。充分体现了我们内蒙古草原的文化以及特色。
第二节巍巍群山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到蒙古高原的历史文化。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蒙古高原文化。2.教学难点
了解阴山与阴山岩画以及阿拉善山的历史背景。3.教具:ppt
三、教学内容
(一)导入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与蒙古国接壤的绵长的边境线两侧横亘着绵延起伏的蒙古高原,他就是草原民族所赞誉和崇尚的草原的蒙古高原。
(二)讲授新课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东部东北不和黑龙江省北部呈东北一西南走是我国的著名山地长达一千四百公里宽约二百到四百五十公里,海拔最高可达两千零三四米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他有绿色保护职称。我们又介绍了阴山语音,燕山研研华阴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其中。著名的适应山羊话是穹庐家族图。
阿拉善山阿拉善山及贺兰山地处阿拉善高原志东银川平原之心城南北走向为内蒙古和宁夏姐们姐们。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四、课堂小结。
蓝色的蒙古高原,阴山与阴山岩画和阿拉善山。
五、板书
第二节巍巍群山
(一)蓝色的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二)阴山与阴山岩画
(三)阿拉善山。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了解蓝色蒙古高原的历史文化以及阴山阴山岩画的历史背景以及阿拉善山,地理环境以及宗教文化色彩。
第三节大漠无垠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到沙漠的种类以及文化。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内蒙古三大沙漠的名称以及沙漠中的丝绸之路。2.教学难点 沙漠的文化。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广义的沙漠还包括黄荒漠地带的戈壁等。内蒙古的沙漠戈壁沙地面积总面积约三千万公顷,真可谓沙海茫茫浩瀚无垠。
(二)讲授新课
沙漠简称是沙质荒漠的简称,广义的沙漠包括荒漠地带的隔壁的。那么内蒙古的沙漠戈壁杀敌总面积约三千万公顷。上海茫茫其中商铺面积一千一百二十九万公顷比东南沿海一个省的面积还大集中分布于狼山,贺兰山以及西的以西的荒漠地带。那么对于我国三大沙漠主要包括了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在大漠中有自己的风景,特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他们仇视人王伟奉命出使塞上途经阿拉善大漠深处居然要塞时所著所做的使至塞上一诗中的名句,那么沙漠中有自己的文化丝绸之路,随着北方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这些民族以及西域各国乃至周边国家同中原王朝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大漠中的交通道路变从无到有,迅速拓展开来,形成勒绿洲四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课堂小结
沙漠简称以及内蒙古三大沙漠的类型,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大漠孤言。这是沙漠文化中的鲜明性象征,沙漠中的丝绸之路。
五、板书
第三节大漠无垠
一、浩瀚的沙漠。
二、大漠孤烟山
三、沙漠中的丝绸之路。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沙漠中的文化特色,以及内蒙古的三大沙漠。沙漠中的丝绸之路。
第四节滔滔母亲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母亲河的种类 2.让学生掌握母亲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教许玉清和的种类及文化
(二)教学难点
母亲河的历史背景
(三)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黄河是流经内蒙古最大河流在内蒙古境内干流长八百三十公里,刘云伍人机十四十四点三五万平方公里,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处西拉,木伦为蒙古语意为黄色的和为溪流园北园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南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洪山北路白草沟古称黄水。偶尔古纳河系黑龙江南园蒙古语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流。
(二)讲授新课
黄河世世代代哺育着沿河两岸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引导着他们开创并弘扬着举世瞩目的,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西拉木伦河,著名的草原帝都辽上京辽中京遗址及在此遇刺区域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左右的历史。额尔古纳河。是啊,黑山头古城曾是成吉思汗包底哈萨尔封地的政治中心,于是蒙古族文化与俄罗斯文化逐步和谐交融。
四、课堂小结
母亲河的种类:黄河、西拉木伦河、额尔古纳河。
五、板书
第四节滔滔母亲河
一、黄河
二、西拉木伦河 三、三额尔古纳河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掌握母亲河的种类以及母亲河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单元 远古文明与草原青铜文化
第一节旧石器时代与大窑文化
一、教学目标
1.大窑文化及其三个世界之最。
2.无定河上游的“河套人”、呼伦湖畔的远古人类。
二、教学难点 大窑文化 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几十万年漫长的。岁月里。原始林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工具。一口采集植物花果增进和进行娱乐活动而谋生,人类历史进入了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及旧石器时代。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旧石器时代与大有文化。
(二)讲授新课
大窑文化诞生第所发现的石器制造场地面积之大,经历年代之久出土石器制品,至多在全世界都是最罕见的堪称世界。之最。无定河上无定河上有的核桃仁。核桃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证明了中国原始人类的延续性和氧化链条的完整性。呼,伦湖畔的远古人类。悲剧金三万至两万年前呼伦湖一带已有远古人类的活动,他们已于点和采集为谋生的重要手段,其生存年代距今约一万年至八七年前。
四、课堂小结
大窑文化及其三个世界之最,无定河上游的“河套人”、呼和湖畔的远古人类。
五、板书
第一节旧石器时代与大窑文化
一、大窑文化及其三个世界之最
二、无定河上游的“河套人”
三、呼伦湖畔的远古人类
六、教学反思
让学生充分了解大窑文化及其三个世界之最。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遗存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中华第一村、中华第一凤、中华第一龙、中华早期城防工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华第一村、第一凤、第一龙。2.教学难点
中华早期城防工程。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被称作新石器时代。这时人类广泛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是经过家加工的磨制石器,人类社会进入了原始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人们主要从事处牧业和农业并逐渐地定居。
(二)讲授新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昭乌达金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1.5公里的田野,台地上发现了距今约八千年的古人类聚居村落村落遗址。及中华第一村兴隆洼文化遗址。2004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专家在出土于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的一件属新石器时期的陶背上发现蜂鸟造型。称中华第一凤口风呗。考古发现证明内蒙古赤峰地区是中华民族龙凤呈祥文化意识与传统的发祥地。197年出土于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考古人员在包头市成交阿善沟门村西侧的台地上发现了一处距今六千年左右的人类聚落城防工程一致称为啊,禅文化遗址。
四、课堂小结
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遗址包括第一中华村: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华第一凤:陶凤杯、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中华早期城防工程:禅文化遗址。
五、板书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遗存。
一、中华第一村:兴隆洼文化遗址
二、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寺
三、中华早期城防工程:阿善文化遗址。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了解以及掌握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遗存。
第三节草原青铜文化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天下第一剑东湖、东湖青铜器古代北方铜都大井古铜矿。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天下第一剑及东部青铜器 2.教学难点 大井古铜矿 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北方游牧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草原,青铜文化在燕山南北地区,特别是鄂尔多斯高原地带都有大量匈奴时期的青铜器出土这些距今三千年前后前前后就被北方游牧民族派上用场的精美帝青铜器物最先引领了草原青铜文化的潮流。
(二)讲授新课
天下第一剑为前导的短剑累青铜器起源于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创造这一草原青铜文化的应该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有何深远,影响的,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前身贝迪核桃部落的先民。东湖青铜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昭乌达金赤峰市翁牛特旗古墓中发掘出青铜短剑,彤彤刀等文物被确定为是聚集两千八百年前后西周东中期东湖人的遗址。古代北方铜都大颈骨同大军鼓铜矿,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同步的大井古铜矿遗址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中兴村北山的南坡上,根据科学测定,这应该是东湖人矿质文明和青铜文化。
四、课堂小结
天下第一剑、东胡青铜器、三大井古铜矿。
五、板书
第三节草原青铜文化
一、天下第一剑
二、东湖青铜器
三、古代北方铜都大井古铜矿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掌握与了解天下第一剑东湖青铜器以及大军鼓铜矿的知识。
第三单元 古代草原民族的兴衰
第一节北魏的崛起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北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北魏的兴起文化交流与发展
二、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北魏的崛起的历史背景 2.教学难点
北魏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掀背式东湖的分支,东湖被匈奴冒顿善于击败后,其余中一部分退治污还删一部分进入鲜卑山塌米,珊珊明镜宗玲分别称为不还和掀背。
(二)讲授新课 拓跋鲜卑建都盛乐。胜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我一水草丰美帝阴山南麓草原,希望黄河东有白取水杯有荒干水精河绕城流过。北魏的兴起。三百九十六年。北魏的到武皇帝。解散了原来的部落组织是个不民族统一成为北碚国家的便民消除乐部落上层称雄割据的分裂隐患。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北魏国士达到鼎盛时期。北碚文化交流与发展贝贝朝时期草原民族与中原地区的音乐歌舞广泛交流为为大观一直到隋唐时期宫廷乐舞仍然是一草原民族的音乐舞蹈为主。在这些石窟寺中有大量的雕塑,造像壁画汇聚了不同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是相约四季的文化瑰宝。
四、课堂小结
北魏的崛起的历史背景、北魏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五、板书
第一节北魏的崛起
一、拓跋鲜卑建都了盛乐
二、北魏的兴起
三、文化交流与发展
六、教学反思
让学生充分了解北魏崛起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交流与发展。
第二节突厥、回纥的兴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突厥的兴衰史
2.使学生了解突接回和突厥回和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突厥、回纥的文化。2.教学难点 突厥的兴衰。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突厥世纪城匈奴鲜卑之后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草原民族。突厥政权建立不久试点密统领十大首首领带兵十万人攻占了西域各地自立为可汗在突厥西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突厥人原为一桶铁著称,曾受柔然的同志。围棋在阿尔泰山一带制铁被称为锻炉。
(二)讲授新课
突厥的兴衰史。突厥人的经济已触也为主,特别重视洋马并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可汗长拥有骑兵数十万。突厥人四季迁徙,游牧个部落。划分牧场,各有数地突厥人崇尚勇武一战死为荣。突厥人因不堪忍受柔软的压迫起兵造反,大败柔然获得解放语。五百五十二年建立了突厥汗国,第二年。木杆可汗几位随后击灭柔然微幅塞北建立起冬至刘海以西西窒息海南底程程北大北海的强大草原帝国。回和的变迁回和人与突厥人同源。回和人已经没图腾去回旋轻捷如胡志毅堂堂中原四年改称回鹘。突厥回和的文化输出救人,大约在五世纪时创造并使用文字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中第一个创造文化的民族,近代在蒙古高原发现的突厥汗国时期的悲鸣及词汇丰富结构完整行文流畅生动感人,说明隋唐时期突厥语言文字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四、课堂小结
突厥的兴衰、回纥的变迁、突厥、回纥的文化。
五、板书
第二节突厥、回纥的兴替
一、突厥的兴衰
二、回纥的变迁
三、突厥回纥的文化
六、教学反思
让学生充分掌握与了解突厥的丽丽突厥回纥的历史文化。
第三节辽、金、西夏王国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充分掌握辽国金国西夏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辽金西夏王国历史文化。2.教学难点
辽金西夏王国的历史背景删。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湖游牧于大兴安岭南部西拉,木伦河流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于九百一十六年建立国家好奇单后改为聊。女,贞元初诉称居住于白山黑水之间。完颜不率先种植五谷制造舟车建筑房屋烧炭炼铁逐步强大起来,征服了各补一千一百一十五年部族首领完颜阿骨阿骨打称帝,号称围巾。西夏国为党。像组建立党项族是西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原居住和黄一代一处牧业为主。兔养牦牛,马洋丽影牲畜。
(二)讲授新课
辽国以契丹族为主体统治对象,既有契丹西蒙古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也有汉族渤海人等农耕民族。金国芹了,以后实行政治改革将原来部落联盟时期的勃极烈,参与议事决策的观致逐渐改变,为中央集权制有皇帝总揽大权设置百官巩固了统治基础。西夏建国之之后逐渐改变原来的部落制实行中央集权制设置官署制定修改完善法律。
四、课堂小结
辽国的建立与历史文化巾帼建立与历史文化西夏国建立与历史文化。
五、板书
第三节辽、金、西夏王国
一、辽国
二、金国
三、西夏国
六、教学反思
让是学生充分掌握辽国、金国、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
第四节绚丽的辽文化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了文化的语言与文字儒学以及绘画与雕塑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儒学与教育 2.教学难点 绘画与雕塑 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契丹人倒入鸡蛋人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并重世纪城发展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注重倡导和促进游牧文化与高度发展的汉文化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从而创造了有木华雨含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了文化。
(二)讲授新课
辽文化的语言与文字。契丹与数二泰语系与蒙古与同源有些词汇相通或相近。文学以史学聊过文物,人文人既有七单元文字创造也有汉语写作。儒学与教育辽国统治者借助儒家思想巩固某政权,因此。尊崇孔子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的主导思想绘画四绘画与雕塑七单人尚华草原风光和棋社人物辽国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绘画名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语言与文字、文学与史学、儒学与教育、绘画与雕塑。
五、板书
第四节绚丽的辽文化
一、语言与文字
二、文学与史学
三、儒学与教育
四、绘画与雕塑
六、教学反思
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文化的炫丽多彩。
第五节成吉思汗与大蒙古国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大蒙古国的建立与强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强盛。2.教学难点
成吉思汗陵及其祭祀。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贵族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雄才大略,用兵如神,一武力兼并了蒙古高原各游牧部落结束了大漠南北草原上长期战乱的局面,促进了整体意义上的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壮大统一了,我国西北和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创建了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
(二)讲授新课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生于一千一百六十二年,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贝尔至今是贵族家庭。它顺应蒙古民众的愿望,经过南征北战统一了蒙古部落与。1206年被蒙古各部推举为大汗,号1称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主体民族蒙古族起源于古代,东湖西蒙兀室韦部落。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后其子孙在漠北肯特山一带建立了奉祀成吉思汗的陵寝。
四、课堂小结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大蒙古国的建立与强盛,成吉思汗及其祭祀。
五、板书
第五节成吉思汗与大蒙古国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大蒙古国的强盛
三、成吉思汗陵及其祭祀。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成吉思汗与大蒙古国。
第四单元 元明清时期的内蒙古
第一节忽必烈建立大元
一、教学目标
2.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元朝的建立以及迅速发展的经济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
重点:元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难点:迅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方法:多媒体 课型:授课。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蒙汗蒙古汗国建立后一蒙古草原为同志基地所行体制政策也多,从草原地区特点出发攻灭西向金国芹后,随着统治地域断不断扩大。提出了十体制政策适应旱地特点的新要求,公元1251年蒙哥盼纪委生命奇地忽必列总。管寂寞男蒙古籍汉地军政事宜,忽必烈任用了一批汉族官员并提出用汉人治理汗滴遗憾法经营中原的政治主张。
(二)过程
1259年蒙哥汗试试1260年忽必烈发动进攻并继位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结束了堂妹以后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元朝对于处也采取补扶持的政策在牧区提倡打水景。修棚圈。改善牧场,生产条件。
四、小结:
元朝的建立的1历史背景以及迅速发展的经济对贸易与文化交流。
五、板书
第一节忽必烈建立大元
一、元朝的建立
二、迅速发展的经济
三、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掌握与学习元朝的建立历史背景以及元朝的经济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第二节大延汉与阿拉坦汗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学习大延汗统一蒙古以及阿拉塔汗与土木川的开发。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大延汗统一蒙古 2.教学难点
阿拉塔汗与土木川的开发、三娘子修建“库库和屯”。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元末元朝末年政治衰败,灾难频发,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起起云涌朱元璋乘势而起于1368年攻占元大都建立明朝元顺帝仓皇撤离被牵草原史称北园。
(二)讲授新课
十五世纪后期成吉思汗后裔巴图蒙克继承汗位称代言汉在富人版图还是请的辅助相统一各部重建汉朝。大连汗去世后,蒙古各部又陷入彼此纷争的割据局面十六世纪中期右翼土默特部阿拉塔汗强盛起来,并在明嘉靖二十一年以后数次与明朝交涉,希望开展冒雨遭到拒绝。土默川的经济繁荣是阿拉塔汗的实力大为增强,一时间大量汉族瓦工石工木工铁工雕塑工化工油漆工具车图没穿。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市民大一的巾帼英雄便亲切地把倾城称为。
四、课堂小结
达延汗统一蒙古、阿拉塔汗与土木川的开发、三娘子修建的“库库和屯”。
五、板书
第二节达延汗与阿拉坦汗
一、达延汗统一蒙古
二、阿拉坦汗与土默川的开发 三、三娘子修建“库库和屯”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掌握达延汗与阿拉塔汗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清朝对内蒙古的统治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掌握蒙汉联姻盟旗制度大西门肯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蒙汉联姻 2.教学难点 盟旗制度 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真谱的统一女真各部的满洲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在与蒙古科尔沁等部的作战中发现蒙古民族是个强悍为英勇善战的民族努尔哈赤为了使蒙古各部归附满洲并利用其帮助入驻中原取代,明朝便采取蒙汉联姻及满洲皇室与蒙古王公世代通婚的政策作为巩固清朝统治的一项重要国策。
(二)讲授新课
满汉联姻没满蒙联姻国策的实行是蒙古王公贵族效忠于清王朝满洲皇室与蒙古贵族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形成乐清王朝的猛。忙蒙政治联盟。经常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从清纯得远开始。实行不急制度。即对归附的蒙古各部划定界限逐一变为扎萨科齐从蒙古亡国贵族中选任张下课管理奇正,然后指定竖起组成一个萌确定一位张晓克维盟盟长清末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开垦内蒙古牧场的重大事件,大兴门口深刻地影响了蒙古牧民的生计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满蒙联姻、蒙旗制度、大兴蒙垦
五、板书
第三节清朝对内蒙古的统治
一、满蒙联姻。
二、盟旗制度。
三、大兴蒙垦。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充分学习清朝对内蒙古的统治。
第四节源远流长的蒙古族文学
一、教学目标
3.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充分学习掌握民间文学诗歌。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重点:诗歌集、经典著作。难点:民间文学。教学方法:多媒体 课型:授课。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神话传说是草原民族在原始社会时代产生的文学形式及内容多与民族的起源或民族的起源创始人有关蒙古族的民歌十分丰富,有个的海洋支撑一歇会儿吧,蒙古族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哲理的思考,对情感的抒发PSP大玲的诗歌。原始带北方地区已出现了,专门以讲故事换取衣食谋生的人称为小说人。
(二)过程
首先让我们了解神奇的内蒙古大草原,内蒙古大草原特点是神奇而壮丽碧色连天,一望无际,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中一共有呼伦贝尔草原,还有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面积八百四十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处牧业基地。
锡林郭勒草原面积与一期一千九百万公顷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一典型草原为主的草原。那么这里也是博客和蒙古长长大调整掉繁荣胜景的故乡,那么对于草原他。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绿色家园,那么指的就是草原。在草原文化中。草原中是有厚重的文化几千年来草原先民及其子孙子孙草原游牧民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那么都包括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双剑文化等你农耕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狼图腾英图腾等便成为历史上曹艳丽化精神内涵的闪光点
四、小结:
民间文学、诗歌、经典著作
五、板书
第四节源远流长的蒙古族文学
一、民间文学
二、诗歌
三、经典著作。
五、教学反思
让学生充分学习了解掌握源远流长的蒙古族文学。
第五节蒙元时代的教育与科技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蒙元时代的教育科学成就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蒙元时代的教育科学成就 2.教学难点 技术成果 3.教具:ppt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成吉思汗深知发展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对于民族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性,他曾告诫子弟大臣。不要用金银珠宝装饰自己要用道德和文化才能充实自己。
(二)讲授新课
1261年设置学校及管理官员掌握蒙古教学是一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广泛交流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梦圆时期重视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特别是手工业的技术水平,不仅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元代开发的有李红的朋友,男友男友描金等新品种不仅丰富了瓷器的品种,也为明清致辞工艺技术的更趋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梦圆时代的教育科学成就。
四、课堂小结
蒙元时代的教育科学成就技术成果。
五、板书
第五节蒙元时代的教育与科技
一、教育
二、科学成就
三、技术成果
六、教学反思
使学生掌握学习蒙元时代的教育与科技。
2.内蒙古环境教育教案 篇二
一、现状分析
(一)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
分析比较财政性教育经费(即公共教育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教育支出总量和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囊括了内蒙古预算内和超出预算部分的支出,能够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内蒙古公共教育支出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内蒙古2003年以来的十年中,GDP增长十分迅速,财政性教育经费也随之增长。除2006年之外,内蒙古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基本在3.0%到3.5%之间波动,并从2010年开始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内蒙古注重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配套提高教育经费的投入。然而,直至2012年,公共教育支出占全区GDP的比重最高值仅为3.49%,就国家提出的4%的要求而言始终没有达到。从绝对规模上看,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仍不够大,支出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着全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素质的提升。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从相对规模的角度对比内蒙古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能够反映出自治区对教育财政投入规模有待提升。如下表1所示,尽管自治区在2003、2004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06年以后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不断拉大,2012年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0.8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自治区财政性教育支出规模不够大、增长幅度较小、总量需要提高。表明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GDP增速极高,对教育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却具有一定的迟缓性。
百分比
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计算所得;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数据来源为: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 http://www.cutech.edu.cn/cn/rxcz/2013/12/1387909760558085.htm
(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
通过对比分析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可以反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反映教育在内蒙古实际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从图2可以看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在12.5%至14.2%之间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这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经济社会文化的投入进行相应的调整,也显示出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缺乏稳定性,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育在全区工作中的地位。结合表2可以发现,除缺乏201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数据外,其余年份中,内蒙古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比重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不断拉大。整体而言,尽管教育支出伴随着财政支出情况一并向上增长,但自治区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均没有达到国家15%的标准,总体规模始终不足,财政预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可能由于全区近年来投入到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金额较高,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所拨付的财政预算不够充分。
(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百分比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计算所得
二、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GDP总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大小,从而影响到财政支出用于教育领域的数量和结构。相比较而言,北京、上海等发达省份GDP总量较高,且财政收支规模较大,因此可用于教育问题的公共资源较多,教育支出总量也就较多。可见,财政教育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广泛的开发利用,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GDP增速排行榜的首位,经济增长速度得到可喜的变化。然而就全区GDP总量而言,2012年排在第十五位,与东部发达省份仍有较大差距,可以用于发展教育的财政力量有待提高。
(二)相关政策
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决策者的政策决定和政策导向将很大程度影响经济发展动向。同样作为公共事业范畴,内蒙古自治区的财政支出也要顾及科技、文化管理、卫生事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合理调整公共支出结构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投入总量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在我国,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在高校招生问题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降分录取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也影响着自治区公共教育支出总量与增幅的变化。
(三)人口因素
人口的总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着自治区财政教育支出情况。人是教育支出的对象,人口数量对教育支出情况起着基础性的影响。在一定的财政能力状况下,人口总量的提升就必然增加财政教育支出的负担,相应地需要扩大教育支出规模。通过内蒙古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6至2011年间,随着人口总量从2392.4万人增至2481.7万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支出总量始终呈上升趋势,并由110.92亿元迅速增至390.69亿元,短短6年之内增长到3.5倍之多。在校生人数从2006年的738.27万人减至2011年的686.24万人,始终呈现递减趋势。与此同时,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却不断上升。可见,自治区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问题及对策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对教育问题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育在全区发展中已经被摆在突出的位置。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对,自治区公共教育支出总量上仍存在问题。首先,全区的教育支出规模有待提升。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而言,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有待提高,需要从数量上赶超发达省份、达到国际上占GDP的4%的基本要求,相关投入的上升空间仍然很大。其次全区公共教育支出比重也不够稳定,需要将教育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再次,对教育支出监管力度不够大也是如今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资金流向不够明朗,相关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实际应用于教育的经费及其成效有待考量。
因此,笔者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调整和改善教育支出相关政策和结构,采用多元、多渠道的方式帮助自治区财政教育支出更加合理、使用更加规范,并提出以下几点参考建议:
第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教育支出法治化。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资源大省,仅仅依靠短时间的能源开发与利用是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实力提升的目标的。自治区应放眼未来,将教育发展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重视少数民族受教育情况,制定相应年限内的教育发展战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努力提升自治区人民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应制定相关法律条文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实施细则,通过法律手段规范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力度,细化支出结构规范,让自治区教育支出有法可依。
第二,建立多元融资渠道。自治区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不能单单依靠政府拨款,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加融资能力。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多元民族融合的特征,广泛吸引外地和外商投资,建立具有民族特色、专业的高等教育特区,开展联合办学项目,完善大学城等高等教育聚集地的项目融资能力。此外,还可以大力吸收社会捐赠,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吸纳资本,获得相关企业的关注,也可以增加高校联合项目和社会活动吸引来自基金会和其他社会慈善机构的财力支持。
3.内蒙古化德治理交通环境见成效 篇三
静态管理,规范整治交通秩序。今年以来,大队将城区静态交管,规范停车秩序作为亮点来抓,把解决困扰县城市区交通秩序的“停车乱”、“停车难”问题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先后在辖区主要干道设置了提示标牌,施划停车线和停车位。同时对静态停车进行了规范整治,对乱停乱放行为进行摄录曝光,对驾驶员不在现场的违法停放车辆实施拖拽或滞留,直到作出处罚。
动态交通管理,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结合“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道路交通安保工作,大队对辖区主干道及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控,从严整治,同时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突出交通违法现象,按照“高峰站点,平峰纠违”的勤务模式,本着“什么问题突出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强化路面管控和区域管控,不间断地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治理,进一步净化了交通环境。
事故黑点整治,提高事故预防水平。大队每月都要对城区交通事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交通安全标志不齐,交通设施陈旧等问题进行排查。通过工程改造,完善安全设施等综合措施,受到了辖区群众的欢迎。
宣传教育,营造文明交通氛围。以“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为主题,大队在深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同时,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
集中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城区交通违法的特点,结合“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道路交通安全保卫战,大队在城区开展了不间断,持续长期的交通集中整治行动,集中力量解决民众意见大,反映情况多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在日常管理中实行执勤组民警包路段的工作责任制,将城区主要街道由民警承包到位,明确巡逻时间、工作任务和工作效果,实行绩效考核。
4.蒙古筷子舞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筷子舞基本动作
2、组合短句学习
3、完成《筷子舞组合》
教学要求:
1、掌握筷子舞基本动作要领
2、能够运用蒙族舞风格表现筷子舞欢快而又抒情的舞蹈特点。
3、配合队形变化完成组合学习
重点难点:
1、筷子舞是学生入学来第一次使用带道具的舞蹈,因此对筷子的制作,拿法,舞蹈中筷子的朝向都应详细介绍,力求学生熟练运用。
2、筷子在不同体态,不同位置所击打出来的声音不同,要能够区分。
3、地面部分的筷子舞动作难度较大且比较辛苦,鼓励学生努力掌握。授课时数:3课时
1、筷子舞站立部分基本动作
2、筷子舞地面部分动作学习
3、配合队形,完成组合 教学过程:
一、基本介绍
1、筷子舞:以前是蒙族的礼仪舞蹈。常在宴会上出现。过去是男子的舞蹈。蒙族男子在酒喝到兴奋时,随手拿起桌上的筷子,跟随的音乐节奏,击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跳起欢快的舞蹈。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筷子舞演变为蒙族舞蹈的一个部分,道具筷子也变成了扎着红绸的两大把。舞台上也出现了女子表演筷子舞的身影,具有特别的韵味。蒙族的筷子舞也可以运用到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融合一些蒙族动律特点,加上道具,也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2、道具筷子的制作:准备材料:十双筷子,两条对角一尺左右的红绸,尼龙线。制作筷子舞道具,首先要准备两把筷子。一般是十双筷子,分两手拿。如果舞者是孩子,可以适当减少。筷子以竹木材料最佳,这样敲击出来的声音最轻脆。接下来要做的是,在每根筷子比较粗的一头钻一个小孔,然后用尼龙线将筷子分两组串起来,最后绑上红绸的一角扎住。这样道具筷子就完成了。注意:筷子不要扎得太紧,要让筷子尖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敲打起来的声音才会松弛好听。
3、筷子拿法:双手全把握住筷子教粗的一头,让红绸和筷子尾部靠近小指一边。预备时,筷子横拿,筷子尖相对而不要朝前。
二、站立部分基本动作:
1、平步打肩:1拍走左脚,右手筷横敲左肩,左手筷体后擦腰后,双手打开到四位。2拍走右脚,双手对称。3拍上左脚有转身一周,手动作同1拍。4拍动作同2拍。
2、平步打背:面5点预备。1拍走左脚,右手筷高擦背,左手筷低擦背后,拉开到右五位,左三位。2拍上右脚,双手对称。3拍上左脚右转身面1点;右手筷横敲左肩,左手筷体后擦腰后,双手打开到四位。4拍向1点上右脚;双手对称第3拍动作。
3、踏步后重心位击胯:1拍右脚向右迈一步,双手筷横击双胯。2拍撤左脚呈踏步后重心,双手再击胯打开到三位。3拍左手筷击右肩。4拍右手筷击左肩。5~8拍对称反复。
4、展翅位击胯:
1、2拍左脚向左迈一步,双手筷横击双胯后打开到三位。
3、4拍撤右脚呈小踏步,双手筷横击胯后打开到四位;上身前倾,抬头看前方。
5、6拍向前上右脚呈前弓箭步,同时双手筷经击胯后向前平举。
7、8拍左腿顺势跪地,双手抽回击胯,上身直。
5、肩胯连击:
1、2拍大八字位左脚重心,双手筷从上向下连击肩和胯。
3、4拍双手自然下垂,保持左脚重心,屈膝;上身略前倾,送右肩;眼看1点。
5、6拍上身站直左手自然下垂击左胯;右臂体前顺时针甩一个立园。
7、8拍右手自然下垂击右胯;左臂顺时针体前甩一个立园。
三、跪地部分基本动作:双膝跪地预备。
动作1:8拍完成。1拍上身左前倾,双手筷击左前方地板。2拍双手上提击双胯。3拍上身直,双手继续上提,击双肩。4拍双手提至五位。5~8拍向右前倾对称1~4拍动作。
动作2:8拍完成。1拍双手在头上向左横着击双筷。2拍双手向下走,向右横击双筷。3拍继续向下,向左横击双筷。两手臂从上向下走了一个“S”形。4拍提上身提右筷。5拍右手击右肩,左手击左胯。6拍上身左侧前倾,右手向左前擦地;左臂后摆。7拍提上身,右臂上提至右五位。8拍左手击右肩。
四、组合动作: 1、2*8:全体向8点、2点、1点,走四次平步打肩。1点走两次
1*8: 1*8:竖排单数同学先左后右,做踏步后重心位击胯两次。双数同学走圆场步五位交替柔臂;四拍向前走,四拍返身向5点走。1*8:以上两组同学互换动作。2、1*8:全体面向1点,做一次展翅位击胯。
1*8:1拍变双腿跪右手托按掌位,上身前倾。从左侧竖排开始做,每排占一拍时间。如:第一排做1;第二排做2;三排做3。7拍全体双手筷击双肩。8拍上身左前倾准备。
2*8:全体做跪地筷子动作1,四组。3、3*8:做跪地动作2,三组。
1*8:全体起立向1点做平步打背动作一组。4、3*8:全体做肩胯连击动作三组。横排一、三排可按5、6、7、8、1、2、3、4的顺序做。
1*8:全体右转身,1~4拍面向5点做肩胯连击动作的1~4拍。5~8拍继续反复上面1~4拍,并将动作逐渐放慢,结束。
5.蒙古小夜曲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体验歌曲的意境。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模仿——探索——参与——表现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教学设想:
学唱这首歌的难点是让学生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在聆听范唱前,教师可以讲故事的形式,边讲边唱,以启发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唱歌曲时,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边唱边想象,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包括自制的)伴奏,进入音乐情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主,逐步树立学生在群体中的表现自我能力。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坐去往蒙古大草原的客车,我是今天的导游,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之行吧!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蒙古大草原,这里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牛羊一群群,这里的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住的房子,叫蒙古包,他们出行主要依靠的是骑马,所以蒙古族又叫“马背上的民族”。
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看他们来迎接我们了,他们手里捧着洁白的哈达,端起酒杯,这是献给客人最好的礼物,这里的人民个个能歌善舞,拉起他们最喜爱的马头琴,看那边,正在给我们表演摔跤,这也是欢迎我们的一种仪式。
2、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在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上,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群群羊儿自由自在的吃草、远处牧民的蒙古包结实、漂亮、牧羊姑娘穿着迷人的衣裙,挥动着鞭儿,轻轻打在小羊的身上„„太阳快下山了,牧羊姑娘敲打着竹棒,呼唤小羊赶快回家(教师边击舞板边唱第一乐句)。
小羊儿跟着妈妈跑过来,还洒下了一路的铃铛声(教师边摇串铃边唱第二乐句)。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鼓着肚子唱起了歌(教师边奏蛙鸣筒边唱第三乐句)。这时候,牧羊姑娘也为小羊点燃了一盏灯,并且告诉小羊说:我把灯火点着啦(教师边轻轻敲击三角铁,边唱第四乐句,并减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蒙古小夜曲》,教师板书课题。2.认识打击乐器
同学们刚才听得很认真,有谁认识老师手里的乐器?(课件出示图片认识乐器)。
依次让学生听辨蛙鸣筒、串铃、三角铁、舞板等乐器的音色,并认识其形状,掌握其不同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牧羊姑娘组、小羊组、青蛙组、灯火组,依次用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或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教师:听一听牧羊姑娘是怎样用歌声来讲述这个美丽的故事的。
(听录音范唱)
歌曲听完了,你听到什么了? 分析歌词,太阳快要落山了,牧羊姑娘赶着一群羊儿要回家,星星亮起来了,牧羊姑娘点着了灯火,告诉小羊不要害怕。
2、再次聆听,并画出旋律线 让我们再来听一次歌曲,同学们要拿起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根据旋律的高低画出旋律线。(师板书旋律线)
教师:对,音乐可以带领我们翻山越岭、上下台阶 教师:像什么?(旋律山)教师:大家再看一下这些山峰有什么特点?
3、律动表现旋律
教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这些旋律吧。(带领学生随乐做律动)
教师:让我们再听一遍乐曲,用动作将它表现出来。
4、找出这首歌曲里面出现的音符有哪些?并总结特点:整首歌曲都围绕
这一条旋律变换节奏
5、分组演唱歌曲:
教师:让我们也用歌声来唱这美丽的故事吧。学生有表情地接龙演唱歌曲。(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唱一句,理解歌词并简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编曲,并按节奏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拍手)
6、学生齐唱歌曲,加入乐器伴奏。
三、挑战自我(练习最后一个乐句的合唱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蒙古族民歌,大家已经唱的很好,又给歌曲加了伴奏,可是老师还是不满足,想把这首歌变得更好听,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让它变变变吗?看这里,将学生分组,学习二声部时,牧羊姑娘和妹妹一起点燃灯火,理解旋律的走向,教学时强调学生表情和声音。
四、综合表演
6.蒙古族民俗常识教案 篇六
1、狩猎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狩猎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狩猎民俗,培养学生团结、坚韧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狩猎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狩猎民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狩猎曾是蒙古民族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方式,牧民常把它视为生活的来源,猎取野兽作为食物的朴充,用它们的皮毛做衣服,或出卖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
1、祈赐猎物
蒙古人认为山狍野鹿、豺狼虎豹都是上天的“牲畜”,只有祭天才能得到猎物。各地在出狩之前,都要进行专门的祈祷和“召唤猎物”的烟祭,祈求上天赐下猎物,才能“出有所猎,归有所获”。届时每一户人,集中在事先约好的禽兽较多的地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狩猎长者在高出点燃篝火,用带来的香火祭天神。
狩猎前的准备工作,也在一种神秘的状态和气氛中进行。他们不说出猎的日期,只是悄悄地传送马粪蛋,暗示什么时候大家集中。这期间大家见面办事,都要和和气气,避免争吵磕碰。谈及飞禽走兽,也不能口出秽言。即使某座山上没有野兽,也不能直言没有,而要说:“可能有吧,近日没有看到”特别忌讳在家里谈论打猎的事,因为灶神爱翻闲话,万一她给山狍野鹿透出风去,大家就什么也打不着了。还怕野兽警觉,谈及猎物时尽量避免直呼其名,只用它们彼此明白的行话代替。
2、爱惜猎物
人们往往以为猎民是很贪婪的,似乎碰见的野兽都要杀掉,实际上蒙古民族猎民却是很讲狩猎之道的。猎物既是上天的赐予,珍惜猎物便是猎民的美德。什么季节狩猎,什么地方狩猎,什么野兽可杀,什么野兽不可杀,在法律上和道义上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记载着一条忽必烈大汗禁止所有各国臣民在每年三---十月间行猎的命令,违者“严惩不贷”,其用意在于使“每种猎物能够大限度地繁殖起来”。几百年来,在蒙古人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传统猎风。一般忌讳捕杀怀胎、带仔母兽及幼兽。谁若猎取这些野兽,就被看作是最无能的男人,受到百般揶揄。围猎的时候虽然要求不跑掉一头野兽,但是并不把钻进包围圈的野兽全部斩尽杀绝。围猎的最后,总是以放生大批幼兽和带仔母兽来结束。一旦围猎结束,任何人不再触犯野兽。打猎也忌讳“断群”:猎取十头以上的兽群,总要放掉几只。历史上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弟,曾把野兽当作“牲畜”看待,将其捕捉以后打上火印,作为私有财产的标记,而后放还野地。打猎多是为了吃饭和度荒,牧民观念中没有囤积居奇和赖以发财的思想,加之地广人稀,狩猎有道,野兽便能孽生繁衍起来。
3、原始古老的分配
牧区有句谚语“打猎靠各家,猎物众人拿”,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分配方式。如果你在野外碰着谁打着猎物,你完全有权利同猎人一样得到一份猎物,不必为“无功受禄”而自惭形秽。因为既然猎物天授,就应当人人有份,都有权利享受这种“天赐之物”,猎人不得独吞,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可是猎物的头、皮和心肝,一定要留给那个猎人,这个人也往往视此为最大荣耀。在常人看来,它们并不是猎物最好吃的部分,为什么偏偏留给猎获者?因为古人认为,野兽的灵魂就附着在这一部分上,用它祭了敖包,它就可以早升天早转生。把它送了人,以后便打不着野兽了。这是蒙古人重精神、轻物质的浪漫气质的流露,直到今天还能看到,而且从猎物发展到牲畜,从狩猎发展到祭祀。
2、游牧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游牧民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配以蒙古族游牧图片进行课件演示,学生欣赏。
师:你知道图中是哪个民族吗?(蒙古族)这是什么场景呢?(蒙古族的游牧场景),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蒙古族的游牧民俗,你们感兴趣吗?《游牧民俗》。(教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源于生灵的五畜命名
师:“五畜”指的是哪几种牲畜?
教师指名回答后,大屏出示五畜图片 全班同学再齐声读一遍
师:根据五畜体型的大小可分哪两类?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哪些牲畜为大畜?哪些牲畜为小畜? 以上,分别是学生回答
师:是啊!蒙古人特别重视对牲畜的保护和喂养,他们爱护牲畜,保护牲畜,提高牲畜的存活率。这样,聪明的蒙古族牧民就可以保证畜群的规模的稳定。蒙古族牧民以水草为第一,牲畜第二,为了水草能很快恢复,牲畜能就近吃到新鲜牧草,人们不辞辛劳地进行游牧。蒙古族长期以来保持着独特的游牧方式,他们遵循畜牧业生产规律,实施四季放牧。
你们想了解牧人与牲畜怎样和谐相处的吗? 板书:人畜相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页,人与牲畜的和谐相处 师:牧人与牲畜是什么关系?
生:牧人与牲畜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生产对象的关系,牲畜是牧人不会说话的“朋友”和“伙伴”
畜牲是常用的骂人话,可是蒙古人从不对牲畜所粗话,更不打骂,对马以朋友相待。以情服畜,以畜管畜,发挥头羊、儿马的作用。放牧呈半野状态,任其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采食玩耍。即使牲畜犯了错误,触犯了牧民,也不处罚。师:蒙古牧人可真了不起,“感化”牲畜是牧人与牲畜和谐相处的典型范例。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蒙古牧人的品格,爱护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身边的动物和谐相处。同学们能做到吗?
请你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与你身边的小动物和谐相处的?
三、拓展延伸:
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蒙古族游牧的情况吗?请你们欣赏图片
四、总结升华,实践延伸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蒙古族游牧民俗》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学 生谈收获。)
师总结:我们蒙族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感受着生活,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有信心吗?
3、交通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交通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交通民俗,开扩学生的视野 =。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爱草原的交通公具,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设问1:马为什么被誉为“牧民的翅膀”?
设问2:什么是勒勒车?它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被誉为“草原之舟”?
勒勒车是一种蒙古式的牛车,在漫漫的草原上勒勒车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①牧民倒场,勒勒车可以搬运蒙古包。
②牧民结婚,勒勒车可以用来送嫁妆。
③干旱时,勒勒车可以用来拉水。
④战争时,勒勒车可以用来装运军用物资。
也许是世人喜欢把草原喻作绿色的大海,而勒勒车又用途广泛,所以被誉为“草原之舟”。
1、勒勒车
古称“辘轳车”、“牛牛车”等,是蒙古人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勒勒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上脚由两根车辕和十条车撑构成。勒勒车自重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甚至上千斤,可用来搬运蒙古包和食物、柴草等。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一个妇女或儿童就可驾驭数十辆。
2、蒙古轿车
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用羊毛毡包裹形成篷帐,遮阳挡雨,防风御寒,专供人员乘坐。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
3、库房车
勒勒车上放臵长方形木柜,柜外用铁皮或生牛皮包封,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第二课 生活民俗
1、服饰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服饰民俗,了解蒙古族的审美及智慧 教学过程:
1、服饰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黄、深蓝色。冬袍是毛料面的羊皮袍。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妇女的帽饰、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喜穿软简牛皮 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 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 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 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2、顾站冠
元代流行于蒙古族妇女中的一种高帽。长约一尺,筒状,外包丝绸织物。花色品种各异,上面还装饰着各式珠宝及美丽的孔雀毛。根据所戴的“顾姑冠”可识别其身分和社会地位。在电影《马可·波罗》、《成吉思汗》中都可见到戴着这种冠帽的妇女。
3、蒙古靴
服饰工艺品。有皮靴、布靴(马海靴)之 分。《马可·波罗游记》载:“应知大汗赐一万二千 男爵袍服各十三次,并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驼皮靴一双, 靴上绣以银丝,颇为工巧。”不里阿耳靴即香牛皮靴,以补花盘肠纹做装饰。女用布靴常以通体杏花、山丹、牡 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
4、摔跤服及摔跤靴
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摔跤靴则是摔跤专用鞋。坚韧、厚实,靴子上有皮带,穿时将靴底和靴筒缠绑牢固,以防滑倒和踢脚时脱落,且便于勾缠对方。
2、饮食民俗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饮食民俗的特点。
2、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美食 教学过程: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
蒙古族传统食品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这种称呼极富色彩感和生动性。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而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再细究蒙古族的饮食,则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奶食中又分为食品和饮料,食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等。
能歌善舞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当你一踏入蒙古包,主人首先会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汉族地区多以“满杯酒半杯茶”为敬,而蒙古族却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饮过奶茶,主人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让拉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
好客的主人还会为您准备其他几道丰盛的美食来款待您:
全羊汤: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是将肥嫩的绵羊就地宰杀,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佐料,进行蒸煮。待水滚肉熟时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色、香、味俱佳,大家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马奶酒:蒙语叫奇格,是牧民夏季的最好饮料。把马奶倒入容器中,不断地搅拌,直至发酵变酸,提取出奶油后,纯净的乳清就浮在了上边,味道变辣时就成为马奶酒。
奶茶: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倒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烤饼:在新疆牧区的蒙古人家里,几乎都会制作一种烤饼,蒙古语称为“海生包尔斯克”。这种饼用发面,但不放碱,和面时放牛奶、酥油或奶皮子和少许盐。面和好后,用手压成圆形,放在尖底铁锅里用文火烤,等一面烤成焦黄色后,再扣过来烤。烤好的饼便成凹形的大圆饼,形似一个尖底的大铁锅。饼呈金黄色,充满了奶香味,吃起来非常可口。
3、居舍民俗
教学目标:了解蒙古族居住的特色及特点。体会蒙族人的智慧。教学过程:
导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广为流传的《敕勒歌》中所提到的“穹庐”,就是蒙古族特有的典型的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古时,汉族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幕”、“毡帐”、“毡房”、“毡包”,蒙语则称“格尔”。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是了解蒙古民族风俗民情的一步小百科全书。
蒙古包是由陶脑、窝呢、哈那、毡墙和门组成的。天窗,蒙古语称“陶脑”,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它可以排烟、通气、照明、采光。窝呢,即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搭包时,各部分连接固定后,除天窗外,其余部分都用围毡覆盖,用马鬃马尾绳拴好拉紧即可。门框为木制,门帘用柳条和马鬃、马尾绳编织。贫苦牧民的蒙古包由4个哈那或6个哈那组成。富裕牧民的蒙古包由6个哈那或8个哈那组成。王公贵族的蒙古包由10个哈那组成,能容纳50—60人。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具有了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蒙古人把蒙古包的天窗制做成日月形,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光芒四射状。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反映蒙古人对日月的崇拜,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早已认识和掌握了蒙古包的计时功能。早期的蒙古包一般由四个哈那组成,每个哈那可安装14根乌尼,4个哈那共安装56根乌尼,再加门框上安装的4根乌尼,一个蒙古包总共有60根乌尼杆。每个乌尼杆之间形成矿角,围绕天窗的60根乌尼杆形成360角。蒙古包的这种角度分配方法完全与现代钟表相一致。日出到日落,阳光从天窗射人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在包内顺时针绕一周,牧民根据太阳光线照射的不同位置,把一昼分为12——14个小时,而且对每小时给予了准确的命名,以便准时安排生产和生活。蒙古包套脑
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人。
蒙古包搭拆容易,搬运方便。牧民随季节变化游牧,需要不断地拆包和搭包,而蒙古包的构造却是既简单又科学。搭包拆包通常出自妇女之手,几小时之内便可以完成。蒙古包像个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塞外冬季多刮西北风,矮小的包门向南或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易袭入包内,门外雪也不易堆积。蒙古包是用数根细木棍和毛皮拴结而成,拉开时便成蒙古包墙壁,拆叠起来还能当牛车的车板。羊毛毡虽显粗糙,却能避风雨,御寒暑。因此,包内冬暖夏凉,住起来特别舒适。蒙古包支架
包内地上的铺设,因贫富而异。一般牧人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富户除铺一二层毡子外,上面再罩花毯。蒙古族有尚西的习俗,因而在蒙古包内的西北面放置装有佛龛、佛像、祭品的佛匣子,北面放置床桌,西南面的“哈那”上悬挂牧人所用的马鞭和其他骑马工具。在牧人眼里,这些东西十分重要,绝不能放在东边。东边一般放置竖柜,东南面则放置炊具。
普通的蒙古包外,往往以柳条或榆树枝围成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等燃料。在古时,每户都有勒勒车。勒勒车排列于蒙古包的周围。
虽然蒙古包的构造方法都一样,但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仍有所区别。纯游牧牧民的毡包是要随时转移的,因此其构造、形状、大小及包内格局虽然与固定式蒙古包相同,但其支架不必埋入土中固定,院内不必用木栅围起,包内的装潢也比较粗糙。而固定式蒙古包,虽然同样是用毛毡做盖和墙,但与转移式蒙古包相比,其墙基埋入地内,毡包周围用土夯实,院内要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讲究。
蒙古包这种居住形式,至今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蒙古族牧民逐步定居,改住起脊土房。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大都结束了游牧生活,改为定居。
第三课 语言文字
1、蒙古语言
教学目标:体会蒙古族语言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导入:“伴我人生的蒙古语决不忘却的文化,生死相依的草原誓不背离的故土”,这是一句几乎所有识字的蒙古人都能背出的诗句。
一种民族语言,对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来讲,是它保存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繁荣的沃土。假如一种民族语言被外来语言所代替,那就意味着那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已经宣告崩溃,而且发展方向已经改弦易辙。换句话说,从一种民族语言的现状可以看出那个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在现有条件下的活力和前景。把语言与土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提醒人们不要放弃,是那句著名诗句经久传诵的生命力所在。
蒙古族通用语言为蒙古语。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分东蒙古(内蒙古)厄鲁特、喀尔喀、巴尔虎、布里亚特等方言。
呼盟除喀尔喀方言外,其他方言都有分布。这些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别。厄鲁特是清时西蒙古的分支,讲厄鲁特蒙古方言,至今保留着厄鲁特语音、语汇特点;巴尔虎与布里亚特本为一个地域的蒙古语,但巴尔虎受俄语、汉语、东蒙古方言影响很少,却因与喀尔喀部杂居而受其语言影响较大;布里亚特蒙古在民国年间从苏联布里亚特迁入,他们所用的蒙古语不但在语音、发音上有其特点,而且在词汇中从俄语借用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社会活动和教育的普及,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言也趋向统一,但各自的特点仍保留着。
2、蒙古族文字
教学目标:初步感受蒙古族文字内涵 教学过程:
蒙古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据中外史乘记述,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以后,蒙古族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这种书写系统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现在称作回鹘式蒙古文。其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至今尚未发现直接的文献记载。据后人对这种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出19个字母。其中,5个表示元音,14个表示辅音。每个字母视其出现在词里的位置不同,写法略有变化,分词首、词中、词末3种变体。拼写时一般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但是,有时一个词也可分作两段书写。拼写规则不严密,重文别体较常见。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到右。标点符号有单点(相当于逗号)、双点(相当于句号)和四点(用于段落末尾)3种。现存用回鹘式蒙古文写成的文献中,最早的是《也松格碑》(1225)。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颁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今通称“八思巴文”)后,回鹘式蒙古文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元代后期,回鹘式蒙古文又逐渐通行。到17世纪时,回鹘式蒙古文发展成为两支,一支是通行于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使用的托忒文。
现行蒙古文与回鹘式蒙古文相比,有如下特点:一些字母的形状有了改进,更便于连写;一些字母的写法发生分化,分别表示不同的读音;补充了拼写借词时使用的一些字母;拼写规则趋于严密,一个词不再分写成两段。到了比较晚近的阶段,有些词和附加成分的规范写法改成接近现代口语的形式,并增加了新式标点符号。现行蒙古文字母表包括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圆唇元音o、u和、ū分别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多数情况下在词首是一种写法,在词中音节首是另一种写法;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
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语文工具书以及译成蒙古文的汉文典籍、佛教经典,据中国有关方面统计(1979),近150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用蒙古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文学等方面的图书,其中包括中外名著的译本,并发行了多种报刊。
托忒文是1648年卫拉特僧人咱雅班第达(那木海札木苏)在蒙古文基础上改制的。字母表包括31个字母。其中,7个表示元音,24个表示辅音。4个圆唇元音分别用不同字母表示,o或u,与ū的写法有区别。辅音字母d、t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混用;阴性词里的ɡ、k用不同字母表示。表示z、c、╫、呇的字母,与蒙古文相比,在字形和读音安排上有所不同。设置了表示长元音的附加符号,并且规定了表示长元音的双写形式。由于做了这些改进,托忒文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音系统。
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人转用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俗称“新蒙文”。这种文字的字母表比俄文多θ、Y两个元音字母。长元音用双写字母表示。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喀尔喀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四课 传统艺术
1、民歌
教学目标:了解蒙古族民歌 教学过程:
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长篇叙事的歌,如著名的《嘎达梅林》,它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
猎歌:来源于原始狩猎歌舞,内容大多直接模拟古代猎人们的劳动生活或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神态,有时是寓言性的动物叙事歌。代表作有呼伦贝尔盟的民歌《小白兔》、《三百六十只黄羊》等。
牧歌: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赞美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牧歌的歌词既善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草原牧歌这一独特民歌体裁及其风格的形成,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蒙古族音乐的草原风格就是指牧歌风格。牧歌的曲调高亢、嘹亮、宽阔、舒展。节奏悠长、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而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赞歌:其内容主要是歌颂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赞美家乡的山川湖泊等。多在那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等特定场合演唱。如《成吉思汗颂歌》、《辽阔清秀的故乡》、《西辽河颂》等。赞歌的曲调简洁有力,节奏规整鲜明,较少华彩性装饰音。旋律的起伏不如草原牧歌大。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与合唱。有些古老的赞歌,还有简单的和声。这样的民间合唱蒙古人称之为“潮尔”,由两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出粗犷的固定低音,男高音则演唱悠长的曲调。
思乡曲:在蒙古族民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蒙古族享有盛誉的《母子歌》、《阿莱钦伯之歌》等,便是宽阔台汗时期的思乡曲。思乡曲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武士思乡曲,即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念故乡的歌曲。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中的莲松树》。另一种是妇女思乡曲,即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如科尔沁民歌《诺恩吉亚》等。思乡曲的艺术性较高,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结构严谨,调式运用丰富而大胆,转调离调手法很多。
礼俗歌:是在特定场合演唱,带有生活风俗性、实用性的民歌,如宴歌、婚礼歌、安魂曲等。宴歌主要演唱于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饮宴场合。婚礼歌在婚庆上演唱,曲调热烈、欢快。这类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主人们愿意聘请那些有名望的歌手在结婚仪式上演唱。安魂曲是在举行葬礼时演唱。曲调悲切哀婉,庄重肃穆。多为齐唱或合唱。摔跤歌是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摔跤比赛时演唱。每当双方摔跤手跳跃出场时,由男高音歌手领唱,其余人以固定低音式的和声予以伴唱。
短歌:也称短调民歌,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主要在东部蒙古族中盛行。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
叙事歌:叙事歌的曲调简短,结构方整,带有浓厚的说唱性。其演唱形式均为自拉自唱,用四胡或马头琴等乐器伴奏。演唱者也可以根据情节、刻划人物的需要,随时插入评述性的对白。产生和发展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地区。反映的题材主要有歌颂人民起义斗争和英雄人物的,如《嘎达梅林》、《英雄陶克图之歌》等。表现爱情悲剧故事的,如《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等。反对宗教束缚,向往世俗生活的,如《东克尔大喇嘛》、《宝音贺西格大喇嘛》等。
2、呼麦
教学目标:
1、了解呼麦是如何产生的
2、对蒙古族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呼麦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呼麦是在古代蒙古人中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唱法,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种唱法是利用咽喉、口腔、鼻腔甚至胸腔等部位同时发音,一般来说至少能发出一高一低两个声部,二者高低之间甚至能达到6个八度的距离。呼麦的产生和发展,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产物,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被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蒙古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
3、传统乐器
教学目标:认识蒙古族乐器 教学过程:
蒙古族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马头琴:
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用白松木料制作,通身长约1米余。琴杆呈半圆柱形,平面为指板。琴杆上端以雕刻的马头为装饰,故名。由音箱、琴杆、琴弦、弦轴和拉弓组成。音箱木制,呈梯形或长方形,用马皮或羊皮蒙面。琴弦系精选两缕马尾为之。琴弓用拇指粗细柳条制作,呈半月形。其演奏方法颇为独特,用指甲或手指关节由内侧向外顶弦,高把位时则用指尖触弦左侧,难度较大。
雅托噶: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又称 “筝”、“蒙古筝”。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等地。宋、元时代,宫廷、民间、军中已广泛使用。《元史•礼乐志》载:“宴乐之器,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南宋孟珙《蒙达备录》云:“国王(指木华黎)出师,亦以女乐随行„„多以十四弦筝弹《大官 乐》等曲。”当时通行的有十三弦和十四弦筝。明、清以来,蒙古族民间、王府、寺庙中流行者弦数不一。现代流行者有十六弦,伊克昭盟十弦、十三弦,乌兰察布盟十三弦、十四弦,锡林郭勒盟十二弦,云南丽江十四弦等。琴体多用整块木料挖制,盖拱形木板为面,长130—160厘米。底之左、中、右各开“一”字形音窗,四周及琴面两端镶嵌云卷图案或全龙图像为饰。张丝弦或羊肠弦,一弦一柱,移动弦柱可以调音。按五声音阶定弦。音色粗犷、洪亮。奏者席地盘腿,琴体平置腿前,或将琴首端置于右腿上,尾端搁地,亦可设琴脚、支架、平台,置琴其上。右手拇指、中指、食指戴骨制指甲拨子,以托、劈、挑、剔、勾、弹等手法拨弦发音;左手指辅以按弦、颤弦、抹弦,食指亦可配合与右手交替弹拨。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20世纪80年代,制成高音十二弦、中音十六弦、低音二十一弦三种改良雅托噶。高音者清脆明亮,中音者圆润柔和,低音者浑厚粗犷。三者配合使用,总音域将近四个八度,音量增大,表现力更丰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是蒙古族民族乐队的主要乐器。
蒙古琵琶: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音箱呈瓢形,薄木板盖面。板面左 右各开一月牙形音窗,边沿绘民族图案,下部两侧绘云卷图案,头部较长并向后弯,左右各设弦轴两个。颈部设四相、十 三品,张丝弦四根。常用以独奏或歌舞 伴奏。古代宫廷乐队亦曾用。
蒙古四弦琴: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清代宫廷音乐》称之“月琴”。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形制多样。见于《蒙古族古乐器》一书者,音箱有方形、枣核形、圆形、桃形、六角形或八瓣梅花形等。薄木板盖面,有的面板两侧设月牙形或圆形音窗。杆长无品,琴头以鱼尾形、菱形、云卷形等为饰。音色清脆明亮。可合奏、独奏。
恒格勒格:
蒙古族膜鸣乐器。又称“恒格里”,通称 “蒙古鼓”。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元代盛行于宫廷和民间。清代用于宫廷卤 簿大乐中,多达二十四面。民间用于喜庆节日和歌舞伴奏。今用于藏传佛教活动。鼓框木制,高15—20厘米,两侧各设一金属小环。鼓身涂朱红、蓝或绿色,绘金色双龙或花纹图案。双面蒙牛皮或羊皮、马皮,面径40—80厘米。有的鼓面绘制龙像。鼓相上粗下细,敲击处突出,尾部向下弯曲。演奏时,将鼓系带挂在奏者身上,或将鼓置于鼓架,双手各握一槌敲击。可行奏、立奏或坐奏。赤峰市民族歌舞团改良的低音、中音、高音恒格勒格已用于合奏和伴奏。
蒙古族大鼓:
蒙古族膜鸣乐器。又称“罐鼓”。鼓身木制,形如倒置的高筒罐。其身涂色,并绘花纹、云卷 图案。弧形木板面,中间开直径约5厘米的圆孔,上蒙皮革。是古代蒙古族军队的战鼓。
4、传统说唱艺术
教学目标:了解蒙古族的说唱艺术 教学过程:
好来宝:是蒙古族民间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它起源泉于东蒙地区,为祝词与赞词逐渐演变成,实际上是联韵的口头即兴诗。篇幅短的好来宝,廖廖数名;篇幅长的好来宝可以说唱几天。好来宝多在节日、婚礼等各种喜庆仪式上进行演唱。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机智幽默,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很受广大农牧民的喜爱。附: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蒙古族曲艺之一。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好来宝”的蒙古族语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的运用十分普遍。从而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又酣畅淋漓的特点。好来宝题材多样,除一般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识性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
新中国成立后,产生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如艺术家毛依罕的《铁牛》等。好来宝音乐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活泼,唱词朴实优美,语言形象动人。用蒙古语演唱,表演者均为男性,以四胡伴奏,有三种表现方法:单口好来宝,演唱者自拉自唱;对口好来宝,2人表演;群口好来宝,是六十年代由本区乌兰牧骑根据传统好来宝的演唱特点创作的一种曲艺形式,由4-6人齐唱、领唱、对唱等形式表演。其题材内容多以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为主。
20世纪初叶以来,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出现多样化,徒口表演的简单形式称为“雅布干”;有乐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和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雅布干”形式,也因表演者人数的不同而有一个人的单口表演,和两个人的对口表演两种形式。在节目内容上,也形成了叙事、嘲讽和赞颂三种类型。除表现本民族生活的节目如《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等之外,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内容也被好来宝艺人进行编演。
5、传统舞蹈
教学目标:欣赏蒙古族传统舞蹈的美 教学过程: 蒙古族舞蹈的来源 蒙古族舞蹈是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蒙古族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它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邝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在这里我主要分析“筷子舞”以及盅碗舞,它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着重要的位置。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古至今喜庆佳节时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始,都是由一位年长者咏“朝奥尔”领衔,众人伴唱(无词)。如果是体育活动,就开始射箭、摔跤;如果是狩猎,就骑马上路出走;如果是宴庆,那就唱祝福歌饮酒欢乐。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跳娱乐性集体舞到处可见。少数民族中有好多是生活用品在舞蹈中充当道具,如;筷子、酒盅、扁担、竹竿、雨伞、板凳等,凡是能抒发情感的,他们都用来跳舞。蒙古族的“盅碗舞”和“筷子舞”也具有这样的心理渊源。“盅碗舞”及“筷子舞”的发生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盅碗舞”则主要流传于鄂尔多斯一带。从前,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和宫廷的清规戒律,席间不准敲击碟,碗和酒盅。也不准敲打大把筷子,因为这是被认为不吉利的举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不断出现变化,后来的一些人不受古代风俗习惯的约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些与古代风俗相抵触的现象。节目仪式的目的和内容也和过去不完全相同,人们把过去那种受宗教仪式和封建道德限制的节庆,改变为群众娱乐活动。在喜庆佳节时,人们热情奔放,宴庆欢歌跳舞时,情不自禁地敲碟,敲碗,击盅,击筷子,流露出欢悦的情绪,以致把碗,碟,盅,筷子当作了舞起来的道具,筷子和盅碗舞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的。
盅碗舞的产生及发展
盅碗舞属于礼仪舞蹈,多出现在庆典酒宴上,内容包括请安,敬酒等仪式。过去由男性艺人表演,后演变为女子舞蹈。舞者头顶一只碗,双手各持两个酒盅,用食指,无名指夹住上面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盅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两盅之间留有空隙,可以敲击作响。表演开始,随着音乐和身体的动律,盅子相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或双臂伸展曲收,在胸前环绕,或碎抖双肩,或原地旋转,具有高难度的技巧性和十分丰富的表演艺术性,盅碗舞的动作风格舒展流畅,柔美端庄,给人一种精湛典雅的美感。筷子舞的产生及发展
筷子舞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及人声伴唱下,由男子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手持一把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同时配合以耸肩,踏地或下腰等动作,情绪热烈欢快,节奏鲜明,风格粗矿强健,表演往往是由慢转快,或原地或行进,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6、传统美术
教学目标:欣赏传统美术,感受蒙古风情 教学过程:
图案一词,蒙语统称为“贺乌嘎拉吉”。因为盘羊的犄角卷曲好看,所以一般类似犄角形卷曲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它类型纹样称为“贺”,随着日用工艺品和图案艺术的发展,人民把一切器物的造型设计和各种纹样都称为图案了。所以图案,就是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的装饰的平面设计图。
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比如各种用具,木箱、铜壶、银碗、桌子、马鞍、驼鞍等,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或多或少和图案有着密切的联系。
牧区常见的牛车,一种是棚车,蒙语叫哈木特日格,和过去城市中的马拉轿车相似,车篷用毡子围起来,冬天棚的前部还有挡风的毡帘,这是牧民(特别是妇女)出门的交通工具。这种棚车,都用各种图案装饰。有的加花边,中间缝有主体图案,看起来十分美观。还有一种“勒勒车”,无棚,十至十五辆车串在一起,一个人只要赶前面的一辆车,后边的也随着走,在最后一辆车上系一只铜铃,走时车摇动,铃就自己响起来,赶车的就能知道后边的车是否脱开。远远望去,一节一节好似列车一样,这正是古人所说的“胡车相随而鸣”的景象。这是生活中富有美感的图案景色,如果在晨曦或晚霞的映衬下,这一剪影又是非常动人的,无怪乎它常被摄影家所重视,一些搞装帧设计的美术家也很珍重。生活中的服饰,也有各式各样的,比如鄂尔多斯和锡盟的蒙古袍不一样,而锡盟的西乌旗和其他旗的蒙古袍又不一样,锡盟和它的邻居哲盟(现通辽市,站长注)、昭盟(现赤峰市,站长注)又各不相同。这些服装的装饰花边和服装式样的设计,都是精巧而美观的。鄂尔多斯地处海拔两千米之高原上,民气昂奋,情调热烈,他们妇女的服装多是蒙古袍,配以长坎肩,给人以明快,雄健的感觉,锡盟乌珠穆沁旗的服装,则是古朴、大方的蒙古袍,使人感到千里草原的那种广阔的胸怀。
哲盟扎鲁特旗和昭盟北部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靴子使人看了非常喜爱,这些靴子的式样和纹样的设计也是各有特色。灵巧的马海靴配以佛手和云纹图案更显得轻快;纯朴的布里阿耳靴配以变形盘肠山型图案,则觉得象大山一样稳重。
我们看到的各种马鞍和驼鞍的式样又不同,锡盟的马鞍和哲盟的马鞍自有区别,这些不同的马鞍和驼鞍的式样的设计也颇具匠心。
在叫“那达慕”大会的摔跤竞赛中,摔跤手们在嫩绿色的草地上身着特制的色彩鲜艳的套裤和绣花坎肩,这些服装也是各式各样的,其服装式样和纹样设计按照耀武扬威的精神精心安排的。
蒙古族妇女,很讲究头上装饰。头上的装饰绚丽多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这种妇女戴的头饰各盟都不一样,与服装相配十分美观,各种头饰的设计也是一种优美的图案。牧民生活中所用的绣花毡(密缝毡子)、蒙古刀等也有各种各样的式样,上面的装饰纹样也不同,都是按照物体的不同形状设计的,它们既是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
牧民们用牛奶制成奶豆腐等美味奶食品,常年食用。奶豆腐的各种形状,上面都印有图案。他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但味美,而且还要有观赏美。
蒙古包内各种物品的安排配置,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蒙古包是圆形圆顶,用编壁式“哈那”围起来的毡帐。“哈那”是很多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杆用皮条穿联而成的,拉起来就是图案化了的圆型围墙,搬迁时即折叠起来作牛车的车板。这是一种既科学而又符合美学原理的设计。以上只是举些生活中的实例,从中可以看到图案涉及的范围之广,它几乎接触到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它。图案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对群众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使人们感到生活中美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这实际上在激励着人们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加倍努力工作。蒙古族民间图案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是蒙古民族的宝贵财富。
第五课
竞技民俗
1、体育竞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体育竞技知识。2.热爱蒙古族体育文化。教学过程:
一、彪悍的博客竞技
鄂尔多斯那达慕中的摔跤比赛,以鄂尔多斯搏克为主。鄂尔多斯搏克,是蒙古式摔跤的一种地方形式,是非常自由式的摔跤方式。用毛毡制作的摔跤服上面将腰带斜搭在肩腰之间,双手攥紧不放,使用腰部扭动,手部摆动和双腿拌踢等技巧摔倒对方,这完全是力量均衡式的较量。鄂尔多斯式摔跤不分年龄、不限时间。由于有时持续时间长达半天,也是耐心、恒心、信心与决心的较量。
二、神奇的赛马技巧
蒙古马和阿拉伯马曾是世界两大名马,蒙古马就是蒙古族长期精心培育的优良马种。蒙古族爱马,赛马也是男女老幼最喜爱的活动。
每当春末夏初,给马打鬃、去势、印号,许多青年人来帮忙,除干活外,赛马成了习惯。就是几人在一起放牧或路上相逢也要跑几千米比比谁的骑术高,看看谁的马儿快。每当草原举行那达慕大会,近者方圆五十公里。远者上百公里以外的牧民,纷纷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披红扎彩的长距离赛马。蒙古族赛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旧称赛马、射箭、摔跤为男子三项竞技。蒙古赛马比赛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届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规则介绍:比赛一般以红旗或口哨为令。比赛开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鞭策马,竞相追赶,观者欢呼鼓掌跺脚助威,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赛马结束时,一般要举行授奖仪式,获奖的马匹和骑手要并排列队于主席台前,先由专人在台上唱颂赞马词,接着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撒奶酒或鲜牛奶等。
三、精湛的射箭技法
射箭,是蒙古族古老久远的一项竞技运动。它源自于蒙古族早期狩猎时代用弓箭自卫和猎获野兽的活动,后来在作战中他们又用弓箭射杀对手。在成吉思汗时代射箭比赛已经出现,成为蒙古族一种竞技娱乐活动和蒙古民族擅长的武功之一。鄂尔多斯蒙古人,几百年来守护、祭祀成吉思汗弓箭。成吉思汗弓箭,作为八白宫供奉圣物之一,在鄂尔多斯人心目中是神圣的。因此,在那达慕大会上的射箭比赛,主要为继承传统、显示鄂尔多斯蒙古人威风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开始时,祝颂人用鲜奶抹画弓箭,并念诵《弓箭赞》: 从苍天而降临 扬可汗圣主威风 震慑顽敌之魂魄 武士着装之徽星 驰骋骏马之伴随 用金银装饰的 宽大的黄色弓啊 我们赞颂你 你是
神州大地万众 吉祥幸福的象征
射箭,分骑射和静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
骑射,就是从奔跑的马上向左右目标射箭。参加骑射的人数不限,对骑马、弓箭都无统一要求,射场一般有宽4米,长85米至100米的跑道,设三个靶位,每靶相距约25米,从第一靶开始依次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彩色布袋。靶位距跑有一定距离,每人每轮一马三箭,共射三轮为九箭,最后以中箭多少决定胜负。
静射,就是站立射靶。蒙古族射箭活动用的靶,在早期有草靶和牛羊皮靶,近代才出现了毡靶或棉布袋靶。比赛用的弓在民间有传统的榆木弓和柳木弓,高档次的为牛角弓和钢弓、塑弓。现代射箭,在距射手15至20米处设一靶牌,靶心向外以次为黄、红、兰、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射中最里面的得100分,然后依次为80、60、40、20分。此外,还有一种靶的靶心是活动的,箭中靶心会自动掉下来。
四、有趣的掷布鲁运动
布鲁是蒙古族狩猎和放牧的工具。早期的布鲁大都是榆木制作的,后出现头部带有金属的布鲁。按用途和形状的不同,布鲁可分为“朱日很布鲁”、“图古乐根布鲁”和“海雅木拉布鲁”3种。“朱日很布鲁”用铜、锌、铁、铅铸成鹊卵大小的椭圆形小球,然后用铁线串起拴在布鲁头上,多用于野外行走或夜晚出行时当作防身武器。“图古乐根布鲁”在布鲁头部用刀刻制细而深的花纹并灌入铅而成,用于掷远和打猎。“海雅木拉布鲁”头为扁形,握柄为圆形,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布鲁。布鲁比赛分掷远和投准两种。掷远布鲁为“海雅木拉布鲁”,投准布鲁为“图古乐根布鲁”。掷远时按一定的距离,用规定布鲁掷远,掷出最远者为胜。
教学反思:
2、智力竞技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智力竞技。2.掌握一定的智力竞技技巧。教学过程:
一、游牧生活的演示—沙嘎游戏
在蒙古民族漫长的生活岁月里,产生了许多种体育和娱乐性游戏,而玩“沙嘎”就是其中的一种掷骨游戏。
玩“沙嘎”,蒙古语又叫“杰林亥衣那”,意即“扔六十个子”的游戏,因以六十颗黄羊腿腕骨为子而得名。黄羊腕骨细小精巧,十分适合于这种游戏。如没有黄羊骨,也可用普通羊腕骨代替,但需打磨棱角,使之圆润光滑;沸水熬煮,使之存肉尽剔,且呈乳黄亮色为宜。“沙嘎”的玩法一般以四人以内为宜。因为此种游戏需取用蒙古包中矮柜之盖以为盘,盘小人多,玩起来不方便,所以二人游戏者居多。如四人参加游戏,则两两人为对家,其余二人为另一组。游戏至多六个人参加,而此时则需两付“沙嘎”,分两个盘子进行游戏了。
二人游戏时,先取两子掷于盘上,若两子形状各异,则由另一人再掷,直至其中一人先掷出两子形状一致者方可开局。开局者满捧六十子撒于盘上,观察子与子互相有无重叠压倚者,有无撒出盘外六子及以上者。如有上述情况,则判为犯规,由另一人再撒,直至最低五十五个子均在盘中,且子与子间互不相侵,方可以指相弹,并根据子的四个面坐、站、躺、卧形态,分别以羊、马、山羊、骆驼名之,使名称相同的两子相弹碰撞,不可出盘,也不可碰撞其它子,如此便算吃掉一子,从盘上取下,握在手中。其中玩法很多,有的规定握在手中的子满十个才能放在盘外,否则即犯规;有的规定欲碰撞哪个子时,就不能再中途变换碰撞别的子,也不准以手指指点点,只许静坐默察,然后动手弹子。如此这般,直至两人将盘中子尽行弹完,以弹掉的子多者为胜。
也有一种玩法是在盘中只剩数子时,一方可添手中子相同枚数于盘上,直至将盘中子尽弹入囊中而告结束。
准时按一定的距离立一物,选手投三次,投准多者为胜。
二、狩猎生活的智慧—鹿棋
鹿棋是蒙古族传统的竞技娱乐项目,蒙古语里称作“包哥吉日格”,它是蒙古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棋类。鹿棋有很精致的木雕鹿和狗的棋子,棋盘绘在木板上。但平常游艺时可以用牛羊的踝骨和小石子做棋子,把棋盘画在纸上或沙土上,便于人们可以随处下鹿棋。
三、草原智者的游戏—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蒙语称为“沙塔拉”,亦写为“喜塔尔”,这是阿拉伯“沙特拉兹”的转音。是自蒙古古代社会就流行的一种棋种。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相同。但是蒙古象棋又有自己的特色,如马无别足限制和不得最后将死对方的官长,官长和车之间一般不能易位,需易位时,先动官长向车走两格,然后让车从官长上面跳过去,马或驼不能直接做杀,一般不允许吃光对方,要给对方留一子。它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交替排列的六十四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与国际象棋的的棋盘一模一样。浅色的叫白格,深色的叫黑格,棋子也分白黑两种,共三十二个,双方各有一王、一帅、双车、双象、双马和八个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在民间,玩蒙古象棋仍然是古波斯的走法,这也是国际象棋原来的走法 教学反思:
第六课 礼仪民俗
1、人生礼仪
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人生礼仪。教学过程:
一、诞生礼
蒙古族人民对于生儿育女极其重视,所生婴儿无论男女,均在婴儿落地后即在家门外树立标志。如生婴儿为男的,即用榆树枝条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挂在门外。如所生婴儿为女的,就在门外挂一个红布条。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礼仪式,备办酒席招待亲朋,以示报喜。洗完后用羊皮襁褓把婴儿包起来,并以传统习俗用黄油等奶食涂抹婴儿额头,祝福他健康成长。
婴儿满月时,再次屠牛宰羊,张设酒宴大飨亲友,以示庆祝。亲友所赠礼品中,唯婴儿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赠送各种讲究的裘皮,夏季多为绸缎、布匹,如果婴儿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还要送牛羊或骏马。
婴儿在襁褓时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一般皆备有木制摇篮,篮内铺有软物品和荞麦皮厚褥子,婴儿仰脸卧于其中,并用布绳紧紧地绑起来,枕的是装满糜米的小硬枕头,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行与体形都好看。在摇篮挡头上挂有古钱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一般婴儿满月后即入摇篮,首次入摇篮时要举行小型摇篮宴,并用黄油等奶食涂抹摇篮,以示庆贺。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般在室内用布为婴儿隔开一角,以遮挡风寒。为保持婴儿身体的正常体温,还要为婴儿铺盖上用驼绒制做的被褥,把明沙炒熟后装在两个布袋内,轮换放在婴儿肚腹两侧。在备有摇篮的地方,把摇篮放在母亲身边,母亲时常以手摇动,有的还哼着摇篮曲,令婴儿安睡。在婴儿大小便的地方,放上易吸收潮气的经过热炒的明沙,湿了再换新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解决得既方便又卫生。笔者就是在这种传统的摇篮里被紧紧绑着长成人的,未见体格有何异常之处。现虽已达古稀之年,健康状况良好,身体还挺硬朗。这也许是得益于我的民族的传统的抚育方式吧。今天除在家乡民间仍有人使用这种摇篮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我的三个孩子就不是经过旧式摇篮的捆绑长大的。他们现在也很健康,都是年轻有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而这当然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分不开的。
二、人生的祝福—剪发礼
剪发礼是蒙古族人生三大喜事之第一大喜事,是蒙古民族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的凝聚点而存在的民间习俗,是海西蒙古族非常讲究的人生礼俗。海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四周的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及茫崖行委等地区,海西蒙古族人口为2.48万人。
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由于长期群落独居,因此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在孩子未长到三岁前,孩子的胎毛不准剪发、不准染尘、不准洗梳;剪发礼首先要掐算剪发吉祥日;仪式首先剪发贵人开第一剪,其次是家剪,三是客剪;参加剪发礼的客人要给被剪发孩儿赠送礼品;一是哈达,象征吉祥如意;二是年幼母畜,象征财富,是孩子的第一笔财产,它与孩子一起成长、繁殖;剪发礼赞词是对孩子一生的教育珍言。海西蒙古族剪发礼体现了具有民族信仰和崇尚观念的价值趋向,并立足于海西蒙古族人生礼俗之首,所以,它具备了民族习俗、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海西蒙古族剪发礼具备了传承歌曲、赞祝词的重要作用,使剪发礼歌曲、赞词得以保存。海西蒙古族剪发礼赞词和歌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习俗及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呵护和寄托等,蕴涵着教育、哲理、思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剪发孩儿的人生第一课。
三、生命的里程—成年礼
成吉思汗祭奠的第三天,是一年一度的成人仪式,又叫做查干苏鲁克祭,每个满十五岁的少年都要在那一天参加仪式走向“成人”。关于查干苏鲁克大典的来历,在鄂尔多斯有几种传说。一种是:成吉思汗刚到五十大寿之时,忽染贵恙,两月后方愈,遂谓从此了结八十一天的凶兆,便在三月二十一这天,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母马之乳,向九十九天祭洒,并将“溜圆白骏”涂沫成圣,谓之玉皇大帝的神马;另一种传说是:成吉思汗五十岁那年春天,碰上罕见的荒年旱月,成吉思汗认为春三月主凶,是个凶月,必须使之逢凶化吉,于是就用九十九匹白母马之乳,向苍天祭洒。将一匹白马用白缎披挂,使之成圣,作为“洁白的畜群”的象征加以供奉。以后每年举行这一仪式,便称之为“查干苏鲁克”祭典。在元代所著的《十福经典白史》中也明确地记载,“成吉思汗系母马九十九匹,洒祭鲜奶”。史书《水晶珠》中也写道:“成吉思汗五十岁之辛未年,属于客鲁连河畔之时,用宝马之初乳,向无上苍天献祭,并将此事好生定为法令,降旨蒙古全国而行之”。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以前他的祖先就用母马之乳洒祭苍天。成吉思汗于1211年,在客鲁伦河畔举行过查干苏鲁克大典。查干苏鲁克大典,是因为挤洒九十九匹白母马鲜奶而得此名。这一大典,也称“鲜奶祭”仪式。查干苏鲁克大典,是以萨满教的习俗继古老的祭天、祭祖仪式而延续下来的庆典、祭祀活动。庆典、祭祀活动意在祈求苍天和祖宗保佑人畜兴旺,大地平安。
四、生命的延续—婚礼
蒙古民族远在十二、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习俗。当时,除王公贵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贵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讲求伦常,严格辈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过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当然这种聘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据《蒙古秘史》记载,少年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亲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时的婚礼仪式也比较简单。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带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禅,德薛禅见铁木真“其目有烨,其面有光”,便说,“我有小女,亲家请婚之”。于是也速该到德薛禅家,“及观其女,则其面有光,其目有烨”,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马作为给字聘妇的定礼,如此而已。据说,从那时起,蒙古族称女婿为“胡里根”,就是把难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结婚仪式,元、明以来受汉族和满族婚礼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其成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下哈达(即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
相看,就是男儿到一定的年龄,其父母即为之五色对象,得知某家有闺女,年岁相当,则托媒到女家提亲,然后两家父母彼此往来,互相了解家庭情况及男女性情,观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时,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如只说某年某月有朋友来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响。蒙古人娶媳妇设三次宴才过门。
第一哈达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亲宴,娶亲去七人。下哈达或哈达宴,即男女两家父母以为合意,选定订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带着哈达、烧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将订婚称为下哈达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达为头礼,定下儿女亲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达宴上议定彩聘礼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选吉日,约媒妁与亲友若干人,携带男方准备的牛、羊、布匹、绸缎和烧酒送到女家过礼。女方也邀请近亲若干人,共同议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后来定亲和过礼这两个仪式,其界限并不明显,有的把这两个仪式合并在一起进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过程和仪式,只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彩礼数目之多少,婚礼规模之大小,全由双方家庭的今年经济条件来决定,贫富贵贱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数,认为九是最大的数,所以聘礼都从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礼居多。
举行结婚大礼时,新郎穿礼服。科尔沁地区则扎两侧坠白布“箭巾”的腰带,“箭巾”上挂腰子状的小荷包,头戴红缨帽,脚穿绣花大绒面黑色马靴,配挂弓箭,骑“质孙马”,因为就是图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马。与伴郎和主婚人等数人,携带象征长寿的“金龟图”和彩车前往女家迎亲。当到了女家门口时,女家则故意闭门不纳。这时双方都有一名职业和半职业祝颂家出面,以极其优美的诗句高歌长篇颂词,引经据典地回答彼此的提问,说明原委。在经过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顶门哈达,始请新郎和迎亲人员入门。新郎呈献哈达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纳之后置于室内正中。然后设丰盛的整羊酒席,与女家邀请的宾客一起款待迎亲人员。正席开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换穿女方备制的新衣。送亲人员随之,新娘与其几个姐妹同乘张彩蓬车,由女家送亲人员陪伴。这时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声哭叫,否则被认为缺乏家教。此时,男方正张灯结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来,及至,新娘与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礼,以示家道兴旺。拜火礼毕,新娘另入一室梳妆打扮,换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见公婆和诸亲友,行叩头礼,男方举办的结婚大宴开始,仍是一片歌声,边饮边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亲人员临走之前,长辈们还要到新娘住处恭喜和庆贺,并用一块石头压住新娘的后衣摆,预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妇。当送亲人员喝罢欢送酒,起程回去时,新郎和伴郎等还要乘马欢送一程,大家都尽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并以夺帽为嬉。真是有呼有应,又嬉又戏,情景好不热闹。
新娘过门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炉灶倒灰,煮茶做饭,打扫房屋,开始承担家务,参加劳动。同时脱下华丽的嫁衣,换穿不加绣饰的、色调朴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老成持重。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门,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儿的大小两次“额尔格勒特”(意为探视)之后,即女儿过门后十三天半个月内娘家要去人看望一次,这次叫“巴嘎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视”,因此去的人少。再过半个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儿一次,这次叫“依克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数比第一次多。并在这次探望期间,双方两亲家母商定新娘回门的具体日期和住娘家时间的长短。
蒙古族的婚礼歌很有意思,虽也有地区之分,但总的有上马迎亲、闭门迎亲、闭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新娘上马、新娘拜火等几大系列的宴歌。婚礼歌以祝、赞词贯穿整个婚礼议事,大都用比喻、夸张手法。届时,人们按照婚礼本身的客观进程,分别在不同场合演唱。因为这些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礼仪要求特别强,先后次序上不能有半点差错,所以在结婚议事上,往往要聘请吟诵祝、赞词为职业或职业的民间艺人来唱。他们博古通今,能言善辩,以动人的歌声和风趣的谈笑来活跃气氛。
蒙古族的男婚女嫁至今还留有远古时代抢亲婚俗的烙印。如:布里亚特的抢枕头,鄂尔多斯的抢折羊脖胫骨,科尔沁的抢羊胫骨等,就是作为婚礼仪式的戏剧性场面保留下来的古老遗风。其中,科尔沁的抢羊胫骨的“沙恩吐宴”,就别有一番情趣。
这是女方的第二酒宴,也是姑娘嫁日前的一次小型晚宴。其特点是新郎和伴郎同新娘的姐妹们共同入席,席间由女方的首席姑娘和新郎之间争夺“沙恩吐”——带踝骨的羊胫骨。即将结束少女时代的新娘也是当然的参加者,但此时此刻,她还不能同自己的终生伴侣见面,只能悄然躺在众姐妹的背后,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遐想中度过。
这桌酒席名曰“公平席”,其实并不尽然,倒有几分“偏袒”女方之嫌。因为本应归新郎所有的那块象征儿女联姻的羊胫骨,在女方司仪的安排下,乘新郎不备之际,端上桌子就被女方首席姑娘抢先夺取。席间引起一阵哄笑。接着,首席姑娘抢先执刀切三片“手把肉”,一片一片地递给新郎吃,表示婚姻美满,生活富裕。这也是一次打趣的机会,首席姑娘总是要切三大块非肉给新郎吃,而且故意让新郎伸长脖子才能吃上,这又引起一阵哄堂大笑。这时有一长者出面帮新郎说情,姑娘们不依,要新郎唱歌,唱到满意时才奉还“沙恩吐”。于是善唱的伴郎或特邀歌手,唱起“母亲的歌”颂扬伟大的母爱,感谢妈妈的恩情;唱起“姑娘之歌”,赞美姑娘的美丽和贤惠,向对方索取“沙恩吐”,一直唱到“赞沙恩吐”。歌中唱道:玲珑的小“沙恩”/连着骨头连着筋/只要“沙恩”在呀/大腿小腿不能分/珍贵的小“沙恩”/连着血肉连着心/“沙恩”若比人哟/连着男女两家亲„„
唱罢了“沙恩”,再唱“报时歌”,起程时辰已到,时间催人快登程,女方的姐妹们这才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把羊胫骨交还给新郎。因为待到举行拜天大礼时,以夫妻双全、儿女满堂著称的主婚父(为新娘分发及料理婚事的老人),还等着用这块“沙恩吐”骨为新娘分发绾头,把一对新人的头发联结起来之后,这一对男女的生命才算是真正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白头偕老的结发夫妻。
蒙古族的婚礼习俗,如今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有益的婚姻关系的同时,又发展形成了适合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经济特点,居住地域特点的婚姻关系,如:不要彩礼,自由恋爱等。在婚礼仪式上,也减少了那些过分繁琐的礼节和浪费财物的形式,但仍保留着嬉戏、唱歌、跳舞、吃喜糖,以及男女两家距离较远可以在女家举行婚礼等既实事求是,有富有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
五、生命的礼赞—祝寿礼
祝寿和过本命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给老人祝寿的人家,主人家的儿女们的从年底开始就准备设宴。初一就开始来迎接陆续到来祝寿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选定一个吉日,再通知众乡亲、朋友、亲戚等。
祝寿仪式比较简单,席间,来宾们都为老人敬酒、献哈达和礼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语称“朱来”。然后叩拜主人,表示感谢主家招待。祝寿的礼品通常有:马、牛、绵羊或羊乌查、皮长袍、棉长袍、夹长袍、靴子、烟、荷包、钱等。礼品品类一般占“三”数。祝寿完毕,祝寿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赠烟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给月饼或一二元零用钱等。
蒙古族也有过本命年的习俗。六十一岁以前过本命年规模较小,也叫过寿年,但不搞聚会庆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近邻旧居,为某个人过本命年,提前准备好礼物,正月赠送表示祝贺即可,当年纪到六十一以后的本命年,庆贺活动的规模较大些。
祝寿的小辈要送绸缎袍面、棉毯、糕点、瓶装洒等。
六、生命的中结—丧葬礼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家中有病人时,最忌讳夜间来人进入病房。病危时,全家人及至亲朋好友都守在病人枕边。病人死后,全家举哀。蒙古族在很早以前,家中长辈如果死了,只说“老了”,而不说“死了”,以示尊敬。比如《蒙古秘史》在记述成吉思汗背着他母亲诃额仑暗中夺了胞弟合撒尔的百姓时,说诃额仑知道此事后很气愤,在心情忧郁闷中“早死了”,也就是说“气死了”。可见蒙古人使用这个敬语的历史之悠久了。
蒙古族的丧葬仪式,在十一世纪以前,和临近的乌桓、鲜卑、契丹族相同。乌桓人死后,把死者生前所乘马以及所用之衣物,都要烧掉,至亲“有哭泣之哀”;鲜卑族人死后也是把“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契丹族人“死亦无棺椁,惟以毡裹其尸葬之中野纵马践其上”。蒙古族古代也是这样。《黑鞑事略》中说:蒙古族人死“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为平地。”据明初叶子奇著《草木子》关于元代蒙古人送终之礼的记载:“元朝宫里,用(木字旁完字)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地,深埋之。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以。”多桑说,成吉思汗死后所葬之地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解辨墓在何树之下。其后裔数人,亦葬于同一林中。命千人守之。
古代,蒙古族平民百姓死后,其葬仪是比较简朴的,他们讲究“夫葬以安,遗体既安,多赀以殉,何益。”(见叶子奇《草木子》)这也说明,蒙古族人民是很讲求实际的。古代蒙古人丧葬习惯的益处很多,首先深葬,墓地“人莫知也”。元以前蒙古诸汗及其他贵族之墓地,至今很少为后人所发现;其次是讲究卫生,生前所用之物品都烧掉,无论因何种病而死,均不致于传播开;再就是讲究实际效用,生前尽量生活得好些,病时家人尽量照顾周到,使其减少痛苦,死后葬礼从简,不“多赀以殉”。
蒙古族的殡葬仪式,经过元、明、清各朝代以及雅片战争后至解放前的几百年中,有许多变化,虽然在某些方面仍然保留着蒙古族丧葬仪式的有益部分,但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好的或不好的习惯。例如野葬,是蒙古族的传统丧葬仪式,古代蒙古族的这种葬法为将尸体送至野外,“勿露其骨”(《蒙古秘史》),“深埋之”(《草木子》)。这当然是很好的安葬形式,但后来却把野葬演变成“天葬”。人死以后穿上新衣新鞋用白布裹身,放在驼、马背上或车上,然后车、马、驼在野外颠簸前进,尸体在颠簸中所坠地即为葬地,也不掩埋,把所穿衣服脱下来,任野禽野兽啄食。这种葬法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比如认为死者遗体三日内为禽兽啄食完了,是后人的吉祥之兆,反之则认为死者生前有罪,需请喇嘛念经,替死者消灾、忏悔、祈祷,甚至为了让禽兽尽快把尸体啄食殆尽,有的还要把黄油涂在死者身上。这种葬法并不是蒙古族传统葬法,不知是缘于藏族还是缘于喇嘛教经典,其史源尚待考。后来蒙古族接受佛教影响,也有了火葬的习惯,不存骨灰,把骨灰撒在高山或江河中。有钱人家还送到五台山安放骨灰。蒙古族的土葬用棺椁,这大概缘于乌桓和鲜卑族,乌桓人死后“敛尸以棺”,鲜卑人死后“虚设棺椁”,成吉思汗“柩归蒙古”后,曾“陈柩于其大妇之翰耳朵中。”蒙古族的土葬仪式,在清代后颇为盛行,除牧区仍实行野葬,寺院或受寺院影响较大者仍实行火葬外,农业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人民,有清一代几乎都实行了土葬。葬法为:选择好墓地,掘墓穴,中等以上人家在穴中还砌砖或石,死者穿普通衣服,放在底部宽而上部窄的棺木中,将棺置于所掘之墓穴内,上盖以土。送葬时,家族之至亲及好友皆随棺到墓地,向死者致哀。
清代,蒙古族中的王公贵族死时,殡葬仪式按清制甚为讲究。家属以布帛把死者尸体裹严纳于棺中,在王府置三年或七年,谓之停柩。在停柩期间叠石造屋,藏棺其中,谓之陵。并设户常住陵旁,称守陵户。守陵户的多少,根据死者的品位有定例,如亲王为十户,郡王为八户,固伦公主与郡王一样,贝勒、贝子为六户,和硕公主、郡主和贝勒、贝子相同,镇国公、辅国公为四户。一般官吏如对清朝没有功劳者,皆不得有守陵户。现在内蒙古各地所见之蒙古王公的陵寝,多属清朝以及解放前死亡之王公贵族者。
在解放前,蒙古族的殡葬仪式,既有蒙古族的传统部分,也有受到喇嘛教影响的部分,还有受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部分。一般来讲,属于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部分的,比较纯朴。而受喇嘛教影响的部分,则具有较多的宗教迷信色彩,如请喇嘛念经超度,向寺院及喇嘛赠送牲畜、布帛、钱财以及其他物品为死者祈求冥病等皆是。
有些地方的蒙古人,长辈死后要守孝和祭七以及祭百日,即长辈死后每七天祭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在这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作乐、百日内不宴宾客。这和汉族的守孝很相似,这种丧制缘于儒家,蒙古族可能受儒教所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蒙古族人民的殡葬仪式,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好部分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更科学、卫生、礼仪的内容。火化日益普及开来,许多地方已经备火化殡仪馆,改变了过去在死者身上涂黄油露天火葬习惯。土葬皆以家族为单位备有坟垄,死者的遗体和遗物都有了更为科学的处理置方法。缅怀哀思的形式和时间也更讲求礼仪,如为死者开追悼会,安葬后每年春季到陵地扫墓,向子女讲述继承长辈勤劳、节俭以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优良传统等,都是对先人缅怀和悼念的很好形式。教学反思:
2、交际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见面礼、敬茶礼、敬酒礼文化等要点;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交际礼仪。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三大礼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介绍了蒙古族的人生礼仪,今天我们学习蒙古族的交际礼仪。板书课题:交际礼仪
二、学习新课
师: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交际礼仪。1.和睦的见面礼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好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假如你有机会来蒙古包里作客,立即被好客的牧民拥着进入蒙古包。鄂尔多斯蒙古族礼仪是有客必待,不分远亲还是近亲,不管常客还是初来的人,均以满腔热情,真诚相待。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来客人要在院子外下马,牵马进院子。同样客人是长辈或老人时,主人要接过马缰,晚辈要像刚见面的长辈施礼请安。这都是因为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进屋后,主人要让客人上边坐,若主人是老人,则客人请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以西为尊,所以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东侧则为女主人或媳妇专坐的位置。不论主人、客人,在得到长辈的允许之前,一律半坐待主人吩咐坐稳时,方可盘腿就坐。
宾主落座以毕,便进一步详细问好。从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平安,牲畜兴旺,草场繁盛,一直问到邻里太平。被问的人照例回答很好很好!互相问安时,即是某方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的等到长谈中才慢慢说明。在当时是不允许说一些不吉利和不顺心的事情的。至此,迎客礼仪告一段落,大家拥坐蒙古包,开始谈日常之事。师生练习见面礼 2.温和的敬茶礼
假如你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立刻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当主人请你品尝时不要拒绝,否则要伤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遗憾。蒙古人不怕不别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兴。接受主人的茶饭后,忌讳一点也不吃;忌讳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着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讳随便撒倒奶子;遇到别人端奶走过时,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尝一尝再走。(播放视频)3.崇高的敬礼酒
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的敬意时,常把甘醇的奶酒,满满的斟在银碗里,托在洁白的哈达上端出来,恭恭敬敬地献给客人。在高寒地区,也有喝酒的习惯,蒙古人视酒为食品的精华,朋友见面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传统礼节,客人若表现出客气的样子,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特别是在鄂尔多斯的地区,劝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热,歌词如:“远方的客人请您喝一杯奶酒,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是我们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通常客人接杯畅饮或转赠给别人,劝酒才算罢休。宴请尊贵的客人,或举办喜庆酒会,讲究摆整羊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设宴时,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内正上方,摆一、二、三席,包内右边偏角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贵宾、长辈等排列顺序入座。客人就坐后,厨师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条,放在羊头上,之后,再将羊尾肉切成若干方形小块,放入盘中,双手高举过头,捧给做在第一席上的贵宾品尝。然后,主人将餐刀柄双手递给第一席的贵宾前,贵宾观看后,随着切割一切,然后抬回厨房,切成若干正方形小块,放在盘子里,上席进餐,作为蒙古族的最高礼遇。欣赏《敬酒歌》 4.待客禁忌早知道
喝茶的忌讳:敬茶时忌讳满杯;忌讳用左手倒茶;忌讳从门里向外倒茶水;吃饭喝茶时忌讳长吁短叹。
食用红食禁忌:在品尝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时,忌讳衣冠不整,除无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弹洒德吉;啃骨头时忌讳残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时,忌讳咬着吃,应该用刀或用手撕着吃;食用完的骨头,忌讳用相互敲击;平时的肉食品中,忌讳食用牛胆囊和狐狸肉,狗肉、猫肉。吃饭禁忌:忌讳给客人食用无盐的茶饭;吃热饭时忌讳用嘴吹气;忌讳倒撒食物;饭后忌讳伸懒腰。
总之,到牧区作客,必须注意这些细小的日常礼节上的禁忌,这是不仅是对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我们心情愉快的一个保证,当然,若是你对这些禁忌一无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况下,真诚地道歉,他们也是可以原谅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吗。课后反思:
第六课
节日民俗
1、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四大节日节日。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四大节日。教学过程:
一、光明使者的祭礼-祭火节
祭火在内蒙古大部分地方腊月23那一天祭火神(即灶神),少数地方则在24日进行。据说,因为有一次一些部落因长途迁徙,推迟一天到达目的地而延误了祭火日子,便形成了这样的习惯。祭火神的主要祭献物是煮熟的山羊胸骨、五彩布条、阿穆苏(奶油粥)、酒、点心、草香、茶叶、干红枣等。先清除掉火撑子里的灰烬,为火撑子换上新的火台,点燃新火,周围点燃四盏佛灯 你也可以投稿,然后主祭人(一般是户主)诵读祭火词,同时把祭献物慢慢放进燃烧的火灶里。祭火词里说道:
九十九天神创造的火种,也速该祖先打出的火苗,像扫除旧年的灰尘一样,蒙古人特别重视在新年心理上的健康愉快和亲朋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如在过去一年当中和他人发生过相互抱怨的事,春节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互相敬烟,失礼一方表示道歉,双方和好如初,愉快地共度佳节。(播放视频)
师:除夕之夜是我们汉族的大年夜,蒙古族的除夕之夜又是如何的呢?
二、圆满的象征-除夕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 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 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 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 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 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 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 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 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 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 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 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 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 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 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 到午夜的习惯。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除夕习俗
三、和谐的象征-春节
农历正月,蒙古族称为“查干萨拉”,即白月也称大年。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拂晓前首先叩拜天神。祭天结束后,迎接火神,向火神祭撒奶酒奶食等。上述礼仪结束后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薪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师:有一首清明节的诗歌,谁来背诵一下。(指名背诵)师:谁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一下(指名)我们来学习蒙古族是如何过清明节的。板书
四、故者的思念-清明节
按照蒙古族传统,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黄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苏和说,有些村屯还要宰杀猪羊并在坟地上搭起锅,向先人坟墓献馐斯(全羊)。
据了解,蒙古族人民在清明节祭奠时,一般对老祖宗(五世以上者)坟墓,各家要共同祭奠。之后,把祭奠后剩下来的酒食聚集在一处,人们按辈分、长幼依八字形排坐,由长者给每人分酒食,接受分赠者向长者请安问好,以此共同悼念祖辈和失去的亲人。
不同地区的蒙古族祭奠习惯也略有不同。在通辽市,清明节要到祖坟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后,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全羊),然后到附近打猎。在兴安盟,清明节当天吃乌审肉(冬季留存的肉),同时分送给邻居,清明节前后3日上坟祭祖。
课后反思:
2、蒙古族的丰庆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丰庆节日马奶节、那达慕节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四大节日节日。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四大节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这就是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马奶节
二、丰美的象征-马奶节
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蒙古民族牧养五畜和挤取乳汁加工各种奶食品,是他们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内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饮食来源,所以每年开始挤新奶时都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并进行聚会庆祝,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其中马奶节古老而具有典型性。
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末举行。马奶节前,牧民宰杀牛羊,准备各种奶制品,以迎接参加节日活动的客人。
节日里,赛马是主要活动项目,参赛的马匹全是从两岁小马中选出,象征草原蓬勃兴旺。赛马结束后,还进行摔跤,拔河,打“布鲁”(一种投掷运动),唱歌跳舞等活动。
二、欢乐的象征-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课后反思:
第八课 信仰民俗
1、自然崇拜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蒙古族的自然崇拜 教学过程: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原始人认为自然物和自然力有灵魂、精神和无穷的力量。因此他们崇拜和信仰自然物。所谓的最有威力和能保佑平安幸福的自然物质和力量。自然崇拜物由于各民族的生存居住的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蒙古族的自然崇拜物里主要包括天、地、敖包、火等。
1、天之崇拜
天,蒙古语叫“腾格里”。蒙古人崇拜和信仰“上天”和“长生天”。自古以来天与蒙古族渊源甚深。《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的祖先是奉天命而生。其后,成吉思汗一生事业无不靠天力,无一事不归于天。《蒙鞑备录》中也记载了鞑靼人特别敬仰天和地,每事之前必提到上天之事。《鲁布鲁乞东游记》中也有一段简短的祭天仪礼叙述。这些都充分说明蒙古族自古以来有拜天,祭天之俗。帝王到百姓无不崇拜天,祭祀天。他们是如此地相信天之助力,天之缘的超自然的力量。天是抽象的概念。最初人们以方位来代替天,把东方当作天的象征。后来就把山,河,敖包或建一个祭坛作为天的象征来祭祀。祭拜的山、河成为圣山,圣河。山上的树不能伐,石不能拿,草不能牧,果不能摘,水不能饮,鱼不能钓。因而建一个祭坛祭天最为普遍。蒙古族的祭天分为官方祭祀,民间的公祭和户祭三种。一,官方祭祀。官方的祭祀时间不确定。有的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有的三月庚戌,有的四月初八或八月八日祭天。祭品民间也各有所不同。元代朝廷祭天仪式最为隆重,用一匹纯色马,羊,鹿,野猪各九或各二九十八只来祭天。祭祀时还烧香,燃柏叶并祭礼神玉。二,民间的公祭。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七月初七或初八,九月初九等日子开始祭天,历时三天三夜。过去的民间公祭活动由博来主持。祭天时博的一支系幻顿来主祭。祭天又分为“白祭”和“红祭”。“白祭”是指用奶制品祭祀天,“红祭”是指宰杀牛羊祭祀。一般祭天的作法是在院中摆放一辆勒勒车,车辕子朝西南方向,车上放凳子,或在院中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中方位插上九色旗或东、西、南、北、中方位插上五色旗,中间铺一个毡子,毡子上摆一个供桌,供桌中间放一个插一面蓝旗的装满粮食的升。供桌前点燃一堆篝火。用全羊作供品,把羊心掏出来直接上供祭天。主祭的幻顿穿上神服、神帽,手持单鼓,幻顿手持旗帜领头向天叩九九八十一头来表示对天的敬意。接着主祭幻顿开始呼请叫天。据《科尔沁博艺术初探》中记载的呼叫天的主要唱词是媚天、娱天内容的。
2、大地之崇拜
崇拜大地也是神化自然力、崇拜自然力的信仰之一。蒙古人认为大地是万物之母,也是保护子女、五畜、五谷的女神。所以把大地称为额和德勒黑,意为大地母亲。蒙古人把大地作为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来崇拜,这与他们依赖自然草原生活有密切联系。他们把上天和大地连结在一起,称上天为慈爱的父亲、称大地为慈祥的母亲。把天和地信奉地数化为“上九十九天,下七十七地”。蒙古人崇拜大地与崇拜长生天一样是从古传承来的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马可波罗游纪》中记载了古代蒙古人的祭地之习俗。如:名称纳赤该,谓是地神,而保佑其子女、牲畜、田麦者,大受礼敬。各置一神于家,用毡同布制作神像,并制神妻神子之像,位神妻于神左,神子之像全与神同。食时取肥肉涂神及神妻神子之口,已而取肉羹散之家门外,谓神及神之家属由是得食。蒙古人用羊肉、奶食、圣酒祭地并跪拜大地,以祈求大地的保佑和恩赐。平时饮酒时蒙古人也把酒的德吉献给大地。
3、日月崇拜
日月为宇宙之光,蒙古人崇拜日月的核心是光。光和蒙古人有着不可分的缘分。蒙古人认为自己是光的后代。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只斤氏族的祖先孛端察儿就是日月之光孕育而生。其阿阑豁阿丈夫死后,每夜日月之光从窗而射,光浸其腹,怀此子而生。所以把日月之光当作祖先来看待。日月给人们温暖和光明,因此蒙古人特别崇拜它并通过祭祀来表达自己崇拜和敬畏之心愿。从古至今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拜日月习俗。每日清晨日出和正午日照时祭日。还有求育男婴时举行拜日活动。或遇到灾害、病疫蔓延时也虔诚祭日,以求解脱。每月初和月中十五、十六日进行拜月活动。还有得眼病、祈求生女儿时也祭月。每年正月初二为公祭日。祭日月多用马奶酒、白酒、鲜奶进行洒祭礼。祭祀日月时朝向日月叩拜、致祭词、献洒祭礼。由对日月的崇敬和视日月为神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禁忌习俗。禁忌对着太阳和月亮大小便、仍垃圾、吐唾、谩骂和泼水。日蚀和月蚀时人们大为恐惧,说日月被天狗吃掉或被妖精吞没,因此便敲打铜盆将天狗和妖精吓跑。蒙古人严守这些忌条,以免带来灾难和不幸。
4、星宿崇拜
蒙古人不仅崇拜日、月,也崇拜星宿。蒙古人对星宿的崇拜与他们的生产方式密不可分。因为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人不可避免地经常夜牧,并在多年观察夜空气象中产生了对星宿的崇拜和信仰。蒙古人主要崇拜的星宿是北斗星,蒙古语称道兰额布根(七老翁);北极星,蒙古语称为阿勒坦嘎达斯(金钉子);三犬星,蒙古语称为古日本瑙亥(三只犬)或古日本敖敦(三颗星)。很早以前蒙古人当中流传着北斗星的祭祀并传下来了七翁祭祀经书。蒙古学者策·达木丁苏荣论证为民间文学性质的萨满作文的七翁经书后来变成为佛经性质,并列入甘珠尔,所以七翁经不是译文而是真正的蒙古作文。因此,七翁的祭祀、经书起源与蒙古族民间当中北斗星一年春夏秋冬总是有规律地运转,视为神奇。所以崇拜和祭祀北斗星。北斗星的祭祀在蒙古人的星宿祭祀里占重要地位,每月有固定的祭日,一年祭祀十二次。如:农历正月初七、二月四日、三月二日、四月二十七日、五月五日、六月二十三日、七月二十日、八月十七日、九月二十日、十月十一日、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八日等。祭祀是先备好干柴,然后蒙古包或庭院东北角仿造北斗星堆起七个小土堆。夜幕降临,北斗星全部出齐并人们能看到时开始祭祀。首先土堆上边挖个小坑放备好的干柴,然后点燃。再用点燃的香和柏松净化代表七翁的星。接着火中投入羊肉、果点、茶叶、红糖、奶皮子、白酒、奶酒等供品。参祭人铺上洁白的毡子,朝东北方向跪成一列,叩拜七次或九次。还献上七次或九次的洒祭礼。北斗星(七老翁)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个星叫孙地、第二个星叫布日娃巴达剌、第三个星叫阿斯利思、第四个星叫奥如吉尼、第五个星叫额讷日德、第六个星叫日依瓦地、第七个星叫毛勒巴日。
5、山水崇拜
山水崇拜是古代蒙古族的自然崇拜的重要主成部分。蒙古人认为高山峻岭、大江大河都有神灵存在。蒙古人把自己居住区域内的雄伟险峻的山称为神山,晶莹碧透的江湖称为神河,冬夏长流的泉为神泉来祭祀。他们认为神山、神河、神泉能保佑五畜兴旺、风条雨顺、人丁安详。因此他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动神山神河的一草一木,对它进行祭祀和膜拜。他们焚香诵经,祈祷山水神灵保佑蒙古人交鸿运。蒙古人怀着虔诚之心祭祀不而罕合勒敦山。远在12世纪末,蒙古族先祖成吉思汗被蔑儿乞惕部落追捕时,隐藏于不而罕合勒敦山才得救。据《蒙古秘史》记载:帖木真总下山来,椎胸告天说:“我的小性命被不而罕山遮救了。这山久后时常祭祀,我的子子孙孙也一般祭祀。”说起,向日将系在腰上的带子挂在脖子上,将帽子拿在手上,屈身跪了九跪,洒马奶祭奠。从此成吉思汗的子孙世世代代祭祀不而罕山直至今天。蒙古族各个部落公祭的山水有阿尔泰山、博格达山、罕肯特山、杭盖山、牟尼山、克鲁伦河、土拉河、色楞格河、额尔奇斯河等名山名川。除此之外各地区的部落有自己祭祀的神山神河。据《蒙古风情》一书记载,东乌珠穆沁旗和科右前旗有索岳勒吉山的博格达峰、扎鲁特旗有扎鲁特罕山,赤峰地区有赤峰红山、巴林旗赛汗罕山(黑山)、巴彦罕山、玛尔钦本布热山、达尔罕山,林西县与克什克腾旗交界有阿鲁亥拉罕山,克什克腾旗有黄岗梁、赛罕坝,阿鲁科尔沁旗有阿巴嘎哈喇山,呼和浩特有翁贡山,土默特旗有茫汗哈喇山和土默特黑山,乌拉特旗有姆纳山,包头一带有白云鄂博山,阿拉善旗有阿拉善山;新疆蒙古地区:有阿尔金山、腾格里山、阿拉套山、巴尔鲁克山、赛尔山;甘肃蒙古地区:有祁连山、野马山、马鬃山;青海蒙古地区:有日月山、鄂拉山、柴达木山、巴颜喀喇山;辽宁蒙古地区:有医巫闾山、努鲁尔虎山、黑山;黑龙江蒙古地区:有蒙古山、多克多尔山;云南蒙古地区:有凤山;喀尔喀蒙古地区:有博格达罕山、拉钦王达山、宝拉干山、纳勒罕山、巴图罕山、罕肯特山、敖特浑腾格里山等。河套地区的蒙古族祭祀黄河,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族祭祀西拉木伦河,青海地区的蒙古族祭祀青海湖(呼和诺尔)。
6、崇拜火
祭祀火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传统习俗。在蒙古人看来火是神圣、纯洁的,它具有使一切东西净化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蒙古人自古以来有着用火净化万物之俗,以驱除所有的污秽之物,排除一切不良想法和清扫一切邪恶势力。古时人逝世后,逝者所用的物品、亲属以及安葬者都要通过火的净化。蒙古汗国时期的外国使臣、王公和其他人以及赠送的贡品都要经过火的净化才能会见皇帝和进入宫廷。进行火净仪式时烧起两堆篝火,在篝火附近立一支3米左右高的长矛杆,用绳索将两杆连起来,绳上挂一些布条。人、家畜、帐幕、物品等就在这两堆火中间进行净化。到了现代用火净化脏东西的习俗普遍存在。有些蒙古地区夜间来客人,家人夜归或病人回到家时,都要经过火的净化,才能进入家门。帽子掉地被人畜踩过,要用火净化。妇女作完新衣服,尤其是给喇嘛做新衣服之后,用火净化。小孩发烧也要用火净化。蒙古人的打猎、游牧生活中火是不能缺少的,所以蒙古人把火与生活、生命、传宗接代甚至繁育兴旺联系在一起。新郎新娘结婚时必须跪拜火,只有拜了火才算夫妻。这象征着赐予吉祥、幸运和生儿育女。蒙古人还把继承家产说成为继承灶炉,蒙古人的季子——“斡德恨”接替炉灶。“斡德恨”的意思为接替炉灶之火的人。
2、祭祀仪式
教学目标:领略蒙古族的祭祀仪式。感受蒙古族的文化 教学过程: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也叫“脑包”或“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堆成的石堆,极个别有土堆。
锡市敖包有:额尔德尼、白音查干、胡日不泰、哈玛尔宝力格、喇嘛海哈沙图、奥尔格勒、玛尼图宝力格。珠勒格图塔黑雅其、巴音宝力格塔黑雅其、巴润海日罕、德格吉胡、楚古拉干敖包等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敖包:在锡林郭勒大草原各地都有。各地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园坛之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层,重叠作圆锥体,周围涂上白土,高者达十余丈,形似烽火台,远望又如尖塔。
敖包的数目,各地不等,有的是单一的敖包,有的是“敖包群”即七个敖包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衬三个小的敖包。也有一个大敖包居中,东、南、西、北各陪衬三个小敖包成为十三个敖包群。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这是草原上最美好的季节。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但是还可以看到一些替代的礼仪,有个别地区用硬币、炒米、奶食品等放在敖包石堆下面。祭祀时,还在石堆上面的柳枝中央竖起一根装饰着代替珠宝的杆子。
7.内蒙古环境教育教案 篇七
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介绍, 早在2010年底, 自治区党政联席会决定:从2011年起对普通高中蒙古语授课所有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学生及普通高中汉语授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实行免学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2013年, 这一政策将覆盖到全区所有高中阶段学生, 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据了解, 在加紧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同时, 2012年, 内蒙古还决定把高校生的人均经费定额从5500元提高到7400元, 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实施乡镇苏木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工程试点。
8.内蒙古环境教育教案 篇八
关键词: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一、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其家庭教育无法跟上现在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再加上内蒙古农村牧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无法通过更好的方式让幼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使得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在现在的内蒙古牧区家庭教育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家庭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内蒙古农村牧区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并且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不断的探讨。因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本文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来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出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且根据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这样也可以更好的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研究本文不仅对于促进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家庭教育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也为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价值以及实践意义。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落后
因为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比较落后,这也使得家庭教育落后,这也是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现状。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人员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在这方面没有给予重视。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落后,这就让幼儿从小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样一来,由于幼儿的家庭教育素养较低,在日后的成长与发展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二)家庭教育观念不足
而且,家庭教育观念不足也是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存在的现状之一。家庭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就是由于家人教育观念不足,内蒙古农村牧区很多家庭都认为家庭教育并不重要,就这样进一步忽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一旦在思想观念上落后,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那么就会在实际行动上落后,这样就会使得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无法得到家庭的重视,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
(三)缺乏家庭教育资源
最后,缺乏家庭教育资源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比较难以解决的现状。因为内蒙古地区比较偏远,相对来说经济落后,教育资源也比较落后,这也使得家庭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内蒙古农村牧区但每个家庭都是忙于牧区的工作,家庭里并没有闲置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来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而且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落后,很多的人都是忙于生计,但是没有精力却顾及幼儿的家庭教育,这样就无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家长自身的素质
家长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家长自身素质较低,那么从小就会给幼儿树立一个不良的榜样,会使得幼儿模仿自己的家长,形成一系列的不良习惯。同时,如果家长自身的素质较低,那么也不会有更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家庭素质来教导幼儿,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如此一来,就会使得幼儿从小就会养成一些坏毛病,这样也会使得幼儿严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只有家长自身的素质比较高,才能够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养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并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及楷模,这对孩子家庭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生活环境
当然,家庭生活环境也是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内蒙古农村牧区幼儿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这样就会从小给孩子心中留下一个阴影,并且让孩子从小都接受一些不良的习惯以及生活,这样会给孩子提供一些不聊的家庭教育。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优越而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那么从小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让孩子从小就会接触到良好的东西,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的社会背景
家庭的社会背景也影响着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家庭社会背景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地位,良好的家庭社会背景可以让孩子受到良好的尊重,并且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你会让孩子明白尊重与被尊重的含义,让孩子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而不断的努力。当然,如果家庭社会地位背景不好,就会让孩子从小受到歧视,这样就无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尊重,也无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内蒙古农村牧区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欠发达,这也会使得他们的社会背景不好,那就影响到了幼儿的家庭教育。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从而促进内蒙古农村牧区幼儿的健康成长。当然,在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中,家庭以及家长对于幼儿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并且家长自身的素质以及观念也是影响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家长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提高幼儿的家庭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渝江.农村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2]庞国斌.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唐维国.家庭教育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1(2)79-83.
[4]徐福荫.家庭教育方式创新与多元发展[J].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5]董亚芬.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影响[J].外语界,2003(1).
[6]裴秋艳.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1.
[7]卢强.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J].电化教育研究,2013(9):91-97.
【内蒙古环境教育教案】推荐阅读:
内蒙古远程教育平台11-01
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之探讨10-17
内蒙古少数民族08-20
内蒙古考试题库09-25
内蒙古工业大学答辩07-19
内蒙古昭君墓导游词06-16
内蒙古民族团结活动月11-17
内蒙古医科大学校本部07-02
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四实习报告07-13
内蒙古烤全羊的导游词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