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节英语课的得与失

2024-09-04

反思一节英语课的得与失(共14篇)

1.反思一节英语课的得与失 篇一

英语听说教学的得与失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要求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比较注重学生的听说训练。让他们真正能把英语学以致用。

在我刚接手我这两个班没几天,我就发现在我班上大多数的学生是男生,他们好动,缺乏耐心,而且基础都比较差,我想如果按照书上的内容和他们读完练,练完讲,这样他们对英语肯定没兴趣指挥越来越差。所以刚开始在课堂上,我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给他们讲一些书本外有意思的事,可是很多学生听不懂,后来我讲课语速适当再放慢,而且采用边讲边解释的方法,并加上夸张的动作配合,慢慢的越来越多学生对我用英语发出的指令性动作能做出响应,部分学生还能试着用英语和我交流交流。这让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原想这样的安排真是很完美的,听力得到锻炼了,口语也兼顾到了。就算要我每次备课都辛苦点,要多想些有意思的话题,要多创设更多不同的情境,但是只要能看到他们的进步,我也觉得这样就很值得。可是我发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样一来,我原本一节课能完成的内容,由于在课上要不断重复以及解释各种指令,我要用一节半甚至两节课才能上完。每次备课组活动时,我一般都是进度最慢的一个。加上我还要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在课上回答问题,课上给他们多些机会开口说英语,没想到到期中考试时,紧赶慢赶终于把新授课结束却没来得及复习,很多学生都比开学初退步了,这个残酷的事实逼得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原先我的预感是对的,只是我一直得意着我那微不足道的成果,心存侥幸一直没有去正视它,痛定思痛之后,我又尝试了新的方法,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一定确保先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还是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但是现在我不要求每位学生都开口,而且允许一本分学生先“富”起来,让愿意说的这部分学生经常开口说,而对于他们我是极其看重的,别的学生看在眼里,我相信对他们也是有鼓励作用的。

现在我也仍然不断在摸索中,寻找到更多好方法一直是我的目标和动力,我始终相信古话说“坚持就是胜利”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各种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在敢说的基础上想说,多说,会说。

2.反思一节英语课的得与失 篇二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 在目前我国中学生课业负担如此繁重, 教学资源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况下, 讲学稿的使用的确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是, 自讲学稿诞生以来, 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学生身上, 探讨学生从讲学稿中的收获有多大, 而忽略了作为讲学稿制定者和使用者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得与失。笔者根据自身的研究与思考, 认为作为讲学稿的编制者与使用者, 教师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之前的教案相比, 讲学稿的使用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们收获了什么, 又失去了些什么?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反思在讲学稿编制和使用过程中教师的得与失, 并以此为依据为讲学稿的编制与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师的得

在讲学稿诞生之前, 学校使用的都是教案, 它立足于教师的教, 基本忽略学生的学, 教案的编写由每一位教师独立完成, 教师之间很少有交流和合作, 而且,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也多是从自身角度考虑, 很少顾及学生的水平和观念, 教案的内容也只是教材内容的再现。然而, 与传统教案不同, 讲学稿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来那种接受式的学习, 整体上提高学习成绩, 而且, 由于讲学稿的编写一改传统教案的编写方式, 也使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 无论在专业能力、专业情意, 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有所发展。首先, 由于讲学稿是教师们集体备课的结果, 这个过程不仅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和进行教学创造;其次, 因为讲学稿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文本, 所以教师们在编写“讲学稿”时必须要比以前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况, 这会在无形中改变教师传统的学生观, 把学生看成具有一定经验的主动接受者, 而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再次, 讲学稿是对多种课程资源以及教材文本进行精炼和组合后的结果, 因此,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提炼相关内容和整合有用资源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整合课程资源和分析教材的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升。

1.教研活动下移, 促进不同教师发展

讲学稿是某一科目组的教师共同协作的结果, 由一名教师负责主备, 其他教师负责集体审稿, 主备教师参考其他老师的意见对讲学稿进行修改, 最终完成一份比较优秀的讲学稿。在这个过程中, 一开始先由年长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负责主备, 其他教师负责审稿, 新教师们可以在审稿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在与年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备课知识, 这比任何的培训项目都更加有效和可行。并且, 每一位年轻教师都有机会负责主备教案, 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年轻教师的机会, 他们不仅可以尝试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备课, 而且还可以从年长教师那里得到指导, 提高自主备课的能力。因此, 这个教师集体备课的过程不仅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和进行教学创造。

2.关注学生, 改变教师为主的理念

在教师专业情意方面, 由于讲学稿是教师和学生共用的一种教学工具, 学生是讲学稿面对的主要对象, 并且讲学稿的设计理念旨在倡导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 教师在进行讲学稿的编写时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分析, 对学生要学什么和应该如何学进行研究, 并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层次等等, 这就要求教师不得不把学生放在首位, 充分关注学生, 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 教师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视为具有一定经验的主动接受者,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以学生的进步为宗旨。

3.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

讲学稿不同于传统的教案, 它是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材文本进行高度整合和浓缩之后的结果, 讲学稿的编写要求教师要对课程资源和教材进行整合, 分析辨别其中有价值的、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内容, 而在这之前, 教师必须对所教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这对教师来说, 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当今信息时代下, 各种各样的资源纷繁复杂, 既有优秀的资源, 也不乏一些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低效资源, 这些低效的内容不仅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 还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而从这些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资源中选择适合的、恰当的内容, 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讲学稿的使用无疑发展和提高了教师辨别教材以及其他资源好坏优劣的能力, 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来说, 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从这一点来讲, 讲学稿的确有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教师的失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认识到了讲学稿可能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优势, 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 但是, 由于其自身固有的问题, 以及存在时间尚短, 发展得不够成熟, 至今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 也存在一些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所以, 对教师而言, 它同样是一个挑战。比如, 所有教师都使用同样的教案进行授课, 可能会抹杀部分教师的个性;整齐划一的“讲学稿”, 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 因此, 教师参照“讲学稿”进行授课, 也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有了“讲学稿”, 部分老师会过分依赖于它, 而忽视了自己课堂上的教学设计。

1.统一教案, 有碍于教师个性的发挥

讲学稿编写完成后, 所有教师必须按照讲学稿的要求进行授课, 这样一来, 每个班级的授课方式和内容都一样, 统一的教案、统一的授课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教师的手脚, 我们都知道, 教学不仅有预设还有生成, 很多时候, 课堂上临时生成的内容或许更有价值, 也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水平, 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做到在讲学稿的基础上, 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 很好地把握和处理课堂上临时生成的内容, 但是, 对一些新教师来讲, 要做到将两者完美结合, 并不那么容易, 这时候, 他们只能选择完全按照讲学稿上的内容和任务来授课, 忽视课堂生成的内容, 压制个性的发挥, 这或许能够达到讲学稿上要求的目标, 但是, 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一旦脱离讲学稿, 他们将束手无策, 无法发挥自身的个性。

2.整齐划一, 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

虽然说讲学稿是在充分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基础上编写成的, 但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讲学稿的编写不可能照顾到全部学生的个性, 只能是按照大部分学生的特点进行编写。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 如果完全按照讲学稿的内容和模式来进行, 难免会照顾不到所有学生, 对有些学生来讲, 讲学稿的内容过于简单, 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全部吸收消化。而对有些学生来讲, 讲学稿又太难, 凭他们已有的知识无法掌握全部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还完全按照讲学稿的模式来授课, 就会顾此失彼, 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导致一些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

3.依赖讲学稿, 忽视自身的教学设计

讲学稿一经成之后, 很多教师便“拿来就用”, 这在无形中造成了一些老师的惰性, 他们以讲学稿为权威和模板, 以为课堂上只要把讲学稿的内容讲完就大功告成了, 从此便不再动脑筋, 忽视课堂上的教学设计, 认为课堂上不再需要导入, 不再需要设计教学环节, 只要按照讲学稿的模式按部就班完成即可。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师对讲学稿的理解有偏差, 他们只注重讲学稿对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 而忽视了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其他两维目标是需要教师来完成的, 讲学稿并不是万能的, 讲学稿之外的教学设计就是实现其他目标的过程, 如果只是单纯地按照讲学稿的模式来授课, 而不再动脑设计教学环节, 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 对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也非常不利, 讲学稿不可能伴随教师的一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不需要讲学稿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并且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建议

作为一种相对新生的事物, 讲学稿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只有经过一遍遍的发展与改进, 才能够臻于完美。所以, 既然认识到了讲学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不利影响, 就要想办法改进, 尽量降低或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使其不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 也能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手段。在此, 笔者根据已有研究以及自身的经验, 提出了一点改进讲学稿的想法以供参考。

首先, 要正确认识讲学稿的本质。对于任何一种事物而言, 认清其本质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一种教学工具, 讲学稿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 不是教学的万能钥匙, 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讲学稿。讲学稿应该是教师在自身教学设计上的一个发挥和补充, 它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设计, 如果所有教师都按照讲学稿千篇一律地授课, 那所有的学生接受的内容将完全一样, 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原本丰富多彩的意义。教师们只有透彻地明白了这一点, 才不至于偏离讲学稿的轨道。

其次, 要科学有效地编写讲学稿。设计讲学稿的目的一是为了便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二是为了促进所有学生更好地发展, 如果讲学稿的编写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那么它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发展, 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样就背离了讲学稿设计的初衷, 所以, 在设计和编写讲学稿时应该分层次进行, 因为每个班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所有学生都按照同样的讲学稿进行预习和学习, 是不科学和不公平的, 对教师而言, 也是有碍于教师发展的。只有分层次设计讲学稿, 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和指导, 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而且, 讲学稿的设计应该给教师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给每个教师发挥自身个性的机会。

最后, 要恰当合理地使用讲学稿。无论何时何地, 教师必须谨记, 讲学稿不是万能的, 它只是一个教学工具, 不是教师的课堂设计。在使用讲学稿时, 教师要切忌唯讲学稿是用, 不能用讲学稿代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因为每一个讲学稿的编写都有一个主备教师, 对主备教师来讲, 这个讲学稿体现的是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但对其他教师来讲未必如此, 因此, 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班级学生的特点, 对讲学稿进行再加工, 以形成符合本班特点和教师授课风格的产品。而且, 教师还要时刻准备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 应变课堂上的生成部分。所以, 一堂只有讲学稿的课不能算一节好课, 一个只会用讲学稿的老师也不能算一个好老师。

尽管讲学稿已经走过了很多年的历程, 但是, 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因此, 需要学校和教师在编写和使用讲学稿时必须三思而后行。可以说, 讲学稿是一把双刃剑, 这个工具用得好, 学生和教师都受益, 使课堂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发展;用不好, 就有可能成为灌输式教学的新武器, 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还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 要将讲学稿编好并用好,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摘要:自东庐中学发明讲学稿之后, 其独特的理念和效果风靡全国, 很多学校纷纷效仿。在这个过程中, 大家都在关注讲学稿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却很少有人关注讲学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因此, 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析了在讲学稿的编制和使用过程中教师的得与失, 并提出了一点改进讲学稿的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讲学稿,教师的得,教师的失,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教育科学论坛, 2010 (10) .

[2]户秀荣.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学周刊, 2011 (3) .

[3]侯艳丽.关于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几点思考.学周刊, 2011 (28) .

[4]王益辉.“导学案”之思与辨.教育科学论坛, 2011 (9) .

[5]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教育发展研究, 2011 (20) .

[6]刘毅茹.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7]刘茜.另眼看“导学案”.当代教育科学, 2003 (24) .

3.大学的得与失 篇三

曾也无数次幻想过大学生活,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在那被视为天堑般的高考的无形压迫下也顶住了压力,忍受住了那暗无天日般的高三生活。曾也想过,不为前途,只为结束那如青灯黄卷般的“苦行”,只为积压了三年的苦累在最后那刻的释放,甚至觉得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大学,似乎并不只是一个地方,好像这个词承载了太多太多。因为它,能体现那十二年的价值,而或许在这之前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样的未来,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来比喻一下,就像是系统给我们默认了一个方向和目标,在这之前,我们这些用户没有足够的权限去查看和选择自己的未来。所以所有的努力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取得那权限的所有权,去运行自己想要的程序。

离开了家人,我们就如那游子般飘荡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中,这天地很大,太大了,大到有时候会害怕它的广度和深度。小时候仰望星空,看到的只是碗大的天,长大一点后,看到的是井大的天,当有一天求学它乡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去定义所看到的星空了。

其实,这天还是那天,这星还是那星,只是自己变了,物是而人非了。家人父母所安排的路终究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去明白自己真的热爱追求的是什么才最重要,不能走自己的路就不能真正的成长,更别提成器。

大学里,才真正明白,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了。学习上,有学霸,生活中,有风云人物,有焦点人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细节,都有人在努力。有时候,呆呆的望着别人,却唯独漏了自己。很多时候,忙啊忙,却不知道自己忙什么。到了学期末才恍然过来还有试要考啊,这不是“天堂”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烦恼呢?到后来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就如梦一场。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我只是生活在大学中,并不是拥有了大学。

到了大学,整个人是属于自己的,好像是自由了,但却像断了头的苍蝇,无处可飞。今天决定在学业上下一番功夫,却发现自己生活上一团糟;明天想要拾掇下自己,又发现功课给落下了;因为这些苦恼了,想放松一下吧,却发现好像自己就没认真坚持过。又说到感情生活,是啊,大学里最美好的也莫过谈一段纯粹的恋爱了。但缘分这种东西谁又能说的清,它就如同参禅悟道一般不可说出来。或许冥冥中还是会有些定数的吧,到最后算来算去那还是随缘吧。大学终究也只是人生的一段过场,或许它美丽,但也如烟花般易冷,如繁花般也有过尽时;或许它也清苦,就如同苦行僧般的修行,尝过的是酸甜苦辣,五味杂尘。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它或许就像入海口的海港一样,我们是将要启程入海去拼搏的帆船,它给我们最后一段的保驾护航。在大学里,我们得到了自由,却因此失去了自我。因为放纵了自己,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将面对那茫茫大海前找到自己,好好正视自己,然后沿着属于自己的方向远行。

比起中学时的纪律严明,大学里太多的时候是free style,后来在一次次想要好好做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律比他律更严更苦。或许这就应是我们本来的生活吧,一个人终究要展翅翱翔,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是要被迫做什么事,而是应该要去做什么事。穷则要独善其身,才能达而兼济天下,不管有没有天下为公的大德大志,首先是得独善其身,否则谈什么理想和人生。

所以,这是成长的历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总有一段路是那么的泥泞难行,若是这些磨难是一碗苦的不能再苦的中药,那我也得毫不犹豫的将其喝尽。

若说这些磨练是大学带给我们的而也是成长所必须的话,那大学同时也赠给我们了一些珍贵的礼物,就如同我们得珍惜的那可能是最后一段的同学情。或许我们都曾因为各自的事情而忽略了同学间的情谊,但这种情谊却真实存在着,一寸情堪比一寸金。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短短四年相聚,却又要各自奔东西。远飞的大雁终究要还乡,但沿途的风景却不会忘。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份美好也要懂得珍惜。

4.强势领导的得与失 篇四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照美国大选,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外向、健谈、善辩、有掌控力、善于与人打交道。一谈起成功的领导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乔布斯、马云这样的,外向、强势、有掌控力。其实这是一个偏见,因为很多一样成功或更成功的人,可能会很内向、柔和且不具有攻击性,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就是因为从性格上说,他们不想让我们看到。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天生具有“领导像”,这种领导具有的领导气质可以使他在逆境中奋进,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的优点主要在于:

1、源于自己内心一种强烈的驱动,他善于制定并描绘愿景,并能够把愿景传达给团队,由此打造一个卓越的团队。

2、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个人魅力,能够团结一批人向一个目标奋进。

3、具有领袖气质,善于用政治手腕掌控人心。这种领导即能让下属不感觉疏远,也不会让下属过于接近自己,以保持一种神秘的掌控力。当然,他们的缺点也非常突出。

一是固步自封,难以改变。一个强势领导人一旦形成定见,轻易不会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偏执”。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正确,那么组织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如苹果),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错误,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灾难(很多,却不为人所知)。

二是剥夺下属的思考力,不会培养接班人。现在很多爆得大名的老板或职业经理人,人们都会很怀疑一件事,他们离开的话,这个组织还能不能继续辉煌?三是王权思想严重,最终结果是下属都围绕着他去转,而不是围绕着组织的绩效转。山东某知名新能源集团,其一下属公司原来在外地办公,活得风生水起。可是自从被老板叫到总部基地办公后,公司立刻乱象丛生,据子公司负责人讲,其主要精力都用来应付老板让老板高兴,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公司事务。不独有偶,该集团另一外省子公司负责人曾感叹:“为什么我们还活得比较滋润(比其他子公司)?就是我们离老板远一些,不经常被‘关照’。”

一个领导人,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无论强势还是中庸,因为身居高位,往往会被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下属蒙蔽。只有那些能够真正反躬自省、不断自我更新的领导人,才是成功的领导人。

5.论数学竞赛的得与失 篇五

现代意义的中学生数学竞赛源于匈牙利1894年举行的一次数学竞赛。继匈牙利之后, 罗马尼亚于1902年组织过数学竞赛。此后30多年, 再没有其他国家举行此类赛事。直到1934年, 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举办中学数学竞赛, 第一次把数学考试与奥林匹克体育竞赛联系起来,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此而得名。1959年7月, 罗马尼亚罗曼 (Roman) 教授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举行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简称IMO) , 之后每年7月 (一般在中旬) 举行一届, 轮流在世界各地举行, 参赛选手是20岁以下的中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加强科技领域的后备力量, 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共同进步。

2 数学竞赛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数学竞赛最早开始于1956年, 主要由华罗庚、苏步青等一批数学家发起, 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首次中学生数学竞赛只在个别大城市举行, 还没有推广普及到全国。自1996年, 此后十几年, 我国数学竞赛一直处于休眠状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才逐步恢复。这一时期, 数学竞赛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竞赛的试题质量进一步提升, 竞赛的规模逐步扩大, 从个别城市向全国发展, 从高中数学竞赛向初中、小学延伸, 竞赛的规则制度更加完善。自1981年以来, 我国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国内数学竞赛, 选拔了一大批青年数学人才, 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奠定了基础。我国于1985年首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并屡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比如, 今年第54届IMO在哥伦比亚落幕, 我国参赛选手又一次获得团体总冠军。据统计, 截至2013年7月, 我国共参加28次IMO, 获得了18次总冠军, 成为世界上获IMO总冠军最多的国家。

3 数学竞赛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讲, 数学竞赛的开展, 特别是IMO在中国的举办, 提高了人们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数学竞赛作为选拔人才、激励人才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崇尚数学、追求真知、大胆创新、刻苦攻关的热情,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它引起了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的重大改革, 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注重数学基本知识的教学导向, 打破了初等数学的封闭体系, 使初等数学推陈出新。同时, 它促进了中、小学数学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 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从微观角度来看, 开展适当适量的数学竞赛活动,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严谨学生的逻辑推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能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增添活力。然而, 数学竞赛活动的过度开展和非正当动机, 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得从1991年第31届IMO在我国的成功举办说起, 由于我国选手在历届IMO中, 一直名列前茅, 让全世界对中国的数学教育刮目相看, 从而我国掀起了一股数学竞赛热潮, 各大高校、普通中学以及广大家长也被深深卷入其中。再加上我国部分高校招生时把数学竞赛的获奖情况作为高考加分和免试录取的条件之一。这更加助长了这股热潮的影响力。这股热潮, 既有中华民族数学潜能的激活, 也有功利思想的驱动, 还有创收动机的推波助澜。

学习数学如同审美, 应超然物外, 这样才能进入审美的境界, 产生审美的愉悦。参加数学竞赛, 应该是追求真理, 探索创新的过程。在竞赛中渴望取得好成绩无可厚非, 但是将成绩和名次作为个人的追求与抱负, 未免过于功利。奥数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人人学奥数, 会使其变味, 而把奥数作为争取高考加分和免试录取的首选渠道更是可悲。陈景润甘于清贫, 几十年如一日, 证明了“1+2”问题, 使得哥德巴赫猜想有了突破性进展。欧拉晚年双目失明, 口述论文60余篇, 为数学各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 过分的功利化湮没了学生的好奇心, 羁绊了学生探索创新的脚步, 正如有人说,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高斯, 是因为中国的聪明人都想着升官发财。

另外, 严酷的竞赛也有可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窒息其创造性思维。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说:“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第一名, 这是中国青少年的光荣, 但是, 我要说一句, 奥林匹克竞赛中的题目都不是‘好’的数学。在几个小时内能做出来的题目, 多半是一些技巧。”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 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和论证, 而是想象力的发挥。高智商的儿童大多会成功, 但只有极少数能够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原因就在于此。奥数出题范围绝大部分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 难度远远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固定求解模式的问题一般不属于奥林匹克数学, 竞赛数学有其高超的技巧, 而这些技巧在日常教学中用得不是十分普遍, 所以没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很难领悟这些技巧, 更不要说灵活运用了。据专家研究表明, 大约5%的超智力学生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 这就是说奥数教育实质上是精英教育, 而这5%的超智力学生中能通过层层筛选到达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最后, 繁重的赛前训练还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奥数班用奇奇怪怪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有些题目, 学生花费一天的时间也一筹莫展, 家长也是爱莫能助, 这不仅挫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浪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 也加深了家长对数学竞赛本质的误解, 不利于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

4 结语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对待数学竞赛, 我们要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对获奖者, 我们应有平常心态, 对未获奖者, 我们也不能随意否定。成固可喜, 败亦欣然, 成败皆可, 重在参与。作为家长和教师, 面对奥数狂潮, 也要格外冷静, 理性思考, 要学会把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 把天才摧残成不健全的儿童。同步地, 学校教育在注重学生学术培养的同时, 还更应该关注他们人格的成长。其实, 最关键最核心的是, 各级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要负起责任, 明令禁止学校招生附加奥数及其他各种竞赛的条件, 让数学竞赛与升学和择校脱钩。在实施禁令的同时, 要整顿各种“冒牌奥数教练”及一些“冒牌奥数机构”, 让全社会了解真正的奥数。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数学竞赛良好的初衷, 才能为人才的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

摘要:数学竞赛作为发现和培养数学优秀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备受人们的关注。数学竞赛尤其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开展, 在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数学竞赛的起源, 数学竞赛在我国的发展, 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着重对数学竞赛的得失进行了辩证分析。

关键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罗增儒.中学数学竞赛的内容与方法.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2.4.

[3]王青建.数学开心辞典.科学出版社, 2010.

6.期中考试的得与失 篇六

期中考试结束了,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一切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但是看到失分的地方又有点不甘心。

可是我不能沉浸在分数中自怨自艾,我想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在于人会反思。我很喜欢一句话: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样的错误犯两次。

总结这次考试,其实有得有失吧。失去的不过是分数,而得到的则是很多!

7.感悟人生中的得与失 篇七

感悟人生中的得与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与失”是我们每个人最常遇到的一对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事业、爱情、婚姻、健康、财富、幸福、成就,也影响这每个人生命的质量与数量、人生的成功与失败。那么,这一对矛盾具体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请看下面的简述:我觉得人没有纯粹的得,更没有纯粹的失,正所谓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当你正在得到时,同事也正在失去。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有失去才能有得到。任何得到都是以失去为代价的。得到的越多,往往失去的也就越多。胜败不在一时,得失不在一事。一时之得失要服从一世,一事之得失要服从全局,个人之得失要服从于社会。

人不能缺的是德,不可失的是信;人最应拥有的是社会责任心,最不该有的是自私心。“得与失”这一对矛盾,对我们的人生影响重大。面对得失,该得就得,该失就失,一定要理智理智再理智。

8.90年代电影改编的得与失 篇八

在这种情形下, 根据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改编的电影以其深厚的文学基础及文学性和电影性的结合, 以其对国人日常生活经验的生动描述, 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国产电影的质量, 挽回了人们对国产电影的信心, 重新激起了观众的兴趣和关注。90年代, 根据小说改编拍摄而成并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的电影有30多部。这些改编影片也是冲击世界影坛的主要力量。其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无疑是张艺谋, 他在这一时期的8部电影, 全是改编作品。可以说, 正是这些改编影片使中国的电影艺术真正走向了世界。由此, 90年代的改编电影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国产电影的艺术质量, 也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信心。这可说是这一时期电影改编的最大收获。

其次, 影响并推动了小说的创作。进入90年代后, 大量改编作品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人通过“看”而不是通过“读”的方式来了解一部小说, 小说为电影提供文本基础, 电影则使小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如今的法则是作家借电影来增势, 图像的力量为文字壮胆”【1】, 一些被电影捧红的作家继续期待着电影导演的青睐, 为影视量身定做小说。在创作手法上, 这些作家在小说里突出了语言的动作性、具象性和画面性, 极力将对白、动作以及图像等电影表现技巧运用于他们的作品中, 作为体现主题、人物、情感的主要手段, 以画面的切换和调动来叙述故事。景观和场面成为小说叙事的基本手段, 叙事让位与画面, 景观支配着叙事。电影的其他表现技巧如蒙太奇、平行剪辑、快速剪接、声音过渡、特写、叠印等, 都被小说所模仿。

细数90年代的电影改编, 我们发现, 绝大部分改编作品都来自于当代小说, 根据现代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寥寥可数。现代文学作品政治功利性强, 远离当今的审美经验, 但它们在社会进步中所曾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它们所包含的深刻思想、艺术内蕴, 应该得到当代电影艺术家应有的尊重。电影除了娱乐功能外, 还有教化和审美功能, 作为最具大众化品格的电影, 对自身功能的实践不能有失偏颇。改编现代作家作品是中国电影的传统, 而90年代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改编不尽如人意。

与90年代电影改编取得的成就相比, 这一时期电影改编理论的建构显得薄弱。对“电影改编”这一理论术语的理解还存在着分歧, 学者们也大多把电影改编视作电影编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着重于改编的具体方式方法, 很少有人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进行关照, 相应的改编论著极少出现, 只有汪流的一部《中国的电影改编》。

摘要:90年代的电影改编数量多, 成就大, 不仅提升了国产电影的艺术质量, 对作家的创作方式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然而, 它忽视了对现代文学作品的传承, 在相关的改编理论的建构上也有所缺失。

关键词:电影,电影改编,影视创作

参考文献

9.大一的得与失(范文模版) 篇九

大学里的所得:

1).走出了大山,知道了世界之大,世界很精彩。

古人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太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城市,但是她至少不再是崇义了。太原,这是我走出的万里路的第一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同时是我小天下的第一步,所以很是值得纪念一下。同时,这也是我这一学期来最大收获---知道了世界之大,世界很精彩。她让我以一个全新的视野、目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不再局限于一乡一县,鼠目寸光。

2).有了一大堆好朋友,N多难忘的瞬间,M多兄弟姐妹,不至于生活空虚。寝室里,教学楼上,图书馆旁,一个一个老据点里,都有我们的身影,天南地北狂侃一通,那时的快乐不是语言所能描述的!谢谢我在这里的所有的朋友,不光是因为你们给了我美好的记忆,还是因为你们都是我的真朋友,没有人任何世俗的成分在里面,是在互相尊重互相欣赏的基础上的真诚相处,这是一生的财富。

3).学会了独立自主的生活

没错,是生活,不是生存。因为我现在衣食住行的没一分钱都是来自于我的父母。若离开了他们,我根本就活不下去,至少不会像现在活的那么惬意。但是,一年的既独立又群体的大学生活,真的教会了我很多的东西。使我身上增添了些许的成熟的气质,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群体中生存下去。

4).加入了学生会,交际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开学不久,怀着这样的好奇心与新鲜感,我参加了学生会的招新,部门是我很感兴趣的学习部。庆幸我加入了这样的大家庭,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各个学院里面志同道合的人,为我以后的发展扩展了人际网。朦朦胧胧的大一,顺着大流过着日子,并不落下学习,也明白到大学应该以学为主。相对来说,我的工作量不大,但每次都必须和其他干事一起协作才能完成。如此,协和、交际、动手等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学里的所失:

1).失去了奋斗的雄心,懒惰了下来。

在开学前一两个月还能按照高中的一切来要求自己,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原来的激情渐渐地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坚持不了每天六点准时起床,坚持不了每天的三圈长跑,学习也慢慢地变成了被动,没有了相互比拼的劲头,学习的最终的目标好像就是不挂科一样。如今,再次回到以前的高中,尽管看着忙忙碌碌的高三的学生们,却似乎很难找回那种当初挑灯奋战而不知疲倦的感觉了,远了,似乎已经离自己很远了。很不想堕落,可惰性滋生,不可自拔。

2).没有规律,生活不完整。

大学一年,没有打过网络游戏,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过一次电影,也没有去打过一次篮球,没有好好旅游过一次(即使是本校附近的景区),没有认真地看过小说什么的,当然,更没有爱情,有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虽然自得其乐,但毕竟也是不完整,是有的缺憾,缺少对于生活的本质的发现,缺少感情的经历,毕竟对于自己行走社会是一种不好的影响,生活不在于某些方面有多好,而在于整体最优化,特别是在这回忆往昔的日子里,更是一些失落。

其他的暂时没有想起来,就这几点吧。

10050941-31陈诗祥

10.物理教学的得与失 篇十

10月11日,赵玉萍、王登、詹先锋三位教研专家在赤岩初中精心组织了为期一天的南区物理学科联片教研活动,上午有四位教师上了原汁原味的抽查观摩课,下午与会教师集中进行了评课、说课专题研讨。其气氛之热烈,安排布置之紧凑,教师参与之积极,共同会诊之踊跃,活动内容之丰富,可与当年教材教法过关大会讲、课堂教学合格化大比武相媲美。最后县师训教研中心赵玉萍、詹先锋、王登对各位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说课作了精辟的点评、精细的指导、高屋建瓴总结了这次联片教研展现的亮点和暴露的问题。

一、展现五大亮点

1、从各校对联片教研的态度看:各校领导班子对联片教研高度重视,非常关注。全体教师热情高涨,特别积极,都能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联片教研”会为契机,以提质增效为目的,掀起了“校际合作,联片教研”的热潮。

2、从物理教师的阵容和精神风貌看:年轻化、专业化是最大亮点,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巨大,大幅度提升南区物理教学质量前景乐观。

3、从抽查的绩效看:备课、上课、评课、说课的专业素质正在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都能在教学常规中得到体现,钻研课程标准的水平正在升位。

4、从教学流程的环节结构看:“三激”、“四为主”教学思路清晰。三激: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解惑意识;激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感悟生活意识。四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互动为主流。

5、从教学设计方案看:注重三维目标的科学定位与分解细化,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理性研讨,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与合作互动。

二、五大问题

1、与东区、北区、城区相比,接受新理念总是慢半拍,仍呈现出外界春风悠悠,里面涛声依旧,这“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闭塞,导致着观念滞后,方法僵硬,思维迟钝,也严重的制约着南区教育质量的新突破。

2.缺乏鲜活的教研氛围,校本教研皮面化、形式化,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改步伐不快,效率不高。

3.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少数教师上课课堂气氛要么沉闷、要么满堂哄,这是教师教学之大忌。

4.课堂问题的设计欠合理,教学策略欠科学,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夯不实,抓不细。仍存在着以教代学,以讲代练,导致学生厌学。

5.备课、说课不规范,仍是循规蹈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11.探析资产减值准则的得与失 篇十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2006) 》, 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关键是其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中, 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 资产减值的作用正是在合理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如实反映资产价值, 提供有利于投资者决策的会计信息。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 旧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相关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同时允许企业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这样, 公司就可以根据需要, 通过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利用资产减值来试图扭曲真实的会计信息毕竟是权宜之计, 内幕揭发所产生的危害是巨大的, 意味着投资者与企业的两败俱伤, 干扰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康发展。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年度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在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发挥突出作用, 同时进一步扩大了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 符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资产组”和“总部资产”概念的引入等变化, 提高了资产减值的可操作性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对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有积极作用。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突破与进步还体现在:新准则中除规定资产减值确认后不得转回外, 资产减值的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明确,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以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商誉。针对存货, 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则分别适用其各自的准则要求, 使资产减值的运用范围进一步贴近企业资产的应用实际。此外, 在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披露上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 不仅要求披露各项资产减值的金额, 还要将重大资产减值的产生原因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加强了会计信息的监督作用, 弥补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在信息上的不对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由于是以资产负债表日资产减值的迹象来判断是否进行资产减值的计提, 新准则中关于减值迹象提供了相应的标准, 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作出明确定义:“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针对在企业实务中存在的, 无法对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单项资产, 新会计准则引入“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 明确规定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必须分摊到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 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在会计人员实际操作中为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提高了资产减值的可操作性。

2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矛盾与弊端

2.1 真实性与相关性的探讨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财务报表列报部分中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需要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将本应计入各期间费用、投资损益和其他支出的各项资产的减值损失归集到同一科目下并直接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 这使得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针对资产减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是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的实行却同时压缩了企业的利润指标, 与新准则为杜绝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冲突。另外, 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需要公允价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随市场环境波动因素影响的数据, 因此, 资产减值损失作为营业收入的抵减科目在报表中列示的确值得商榷。

2.2 盈余管理的留存空间

是否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规定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企业通过资产减值操纵利润?事实上在操作中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漏洞仍然存在。首先, 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是以账面价值减去资产减值与预计净残值为基础确定每期折旧额和摊销额的。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会导致折旧与摊销金额减少, 对应费用支出的减少, 从该角度看也会起到提高利润的效果。其次, 准则规定资产在处置时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 起到抵减成本的作用, 怀有利润操作动机的企业即可对期末即将处置的资产预先计提一笔资产减值损失待处置资产时仍可虚高当期利润此外资产减值不能转回并未针对一切资产, 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外, 一些资产的减值损失可以被转回, 例如: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的减值等, 此类资产依然存在成为企业盈余管理工具的可能性。最后, 新会计准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配有相应的减值规则。例如:在与资产账面价值的比较中, 存货需确认其可变现净值, 长期资产需确认其可收回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需确认其公允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需确认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 一些资产需要划分到资产组中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组的划分却缺少切实可行的依据, 不同的划分方式很可能导致不同结果的资产减值情况, 为企业粉饰报表操纵利润留有一定空间。

3 完善资产减值操作的建议和趋势分析

3.1 修正会计准则不足, 完善监督管理办法

资产减值真实性与相关性的冲突提醒我们, 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 真实可靠是会计信息的基石。因此, 一方面, 当确凿的证据表明资产价值有所回升, 允许资产减值的冲回并对减值转回的条件作出严格明确的规定限制, 同时针对资产减值中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制定明确的指导标准, 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系统性和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另一方面, 资产减值损失作为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 列于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之下, 利润总额之上, 体现为非日常业务发生的损失可能更为合理。

3.2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健全有效市场体系

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也在不断成熟与完善, 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必然趋势。《国际会计准则36号———资产减值》规定当资产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有实质提高时, 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允许转回。为了防止企业借此恶意操控利润的行为, 国际会计准则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只有当决定资产真实价值的会计估计发生实质变化时, 才能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将减值损失转回, 不包括由于货币时间价值导致资产价值提高的情形。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操纵利润, 扭曲财务信息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在完善会计准则的同时, 我们应该认识到, 确保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行不能单纯依靠准则变得完美, 正如规定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来遏制利润操纵的结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盈余管理问题, 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产生冲突。探究财务造假的产生根源, 涉及公司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收入动机和职业素养、市场价格、信息体系的透明有效, 市场监管监督力度等诸多方面, 需要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才能使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真正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2006)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12.人生的得与失作文 篇十二

这本书写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加上文章结尾的生命感觉的点睛之笔,在轻松的氛围中启发了我。里面有很多部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与时间赛跑》这一栏。有这样一个故事: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先生在高中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他想在高中三年级辍学,并在大学里多次补考英语。为了改变这种困境,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记忆句子。他喜欢堵车,因为堵车时他有时间记忆句子。他喜欢排队。他一排队就记住句子。我觉得我再也不会在那里了。结果,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了第二名。

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很忙,没有空闲时间。事实上,忙碌的人有很多空闲时间。有效利用业余时间的人也是有效率的。无所事事的人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因为他们是低能儿。

我们总是感叹时间太少,新的时间在叹息之间流逝。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那些充分利用时间的人才会觉得时间太少。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为了钱杀人,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13.集中办学的得与失 篇十三

奈曼旗某小学教师

正文:这是2005年发表在通辽日报上的一篇关于奈曼旗集中办学的文章: 治安镇是一个蒙古族较为集中的地方,过去在村村办学的格局下,该镇的九个嘎查都相应地建起了蒙古族小学。由于校点布局分散,生源少,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流失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今年,镇政府投资万元,新建了一处占地面积平方米,校舍平方米的花园式蒙古族小学。还建起了高标准的学生宿舍,修建了可同时容纳人就餐的多功能餐厅及勤工俭学基地。还择优录用了名教师。使全镇的九所民族小学的名学生全部到该校就读,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年以前,奈曼旗共有学校所,随着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出现了班额严重不足的情况,造成了教育资源闲置和办学效益低下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全旗教育事业的发展。奈曼旗本着精简效能、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实施集中办学。探索出了苏木乡镇集中、分片集中、高年级集中三种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集中办学模式。全旗先后撤并规模小、效益低、危房严重的中小学所,使学校总数减至现在的所,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布局框架。目前全旗中小学危房比例由年的%下降到%,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

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并避免了因布局分散造成的高耗低效运作,满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文周俊玲 巴特尔)

个人认为集中办学的有点很多,像文中提到的可以改变教育资源闲置和办学效益低下的局面、降低危房比例、优化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地方财政支出、满足社会对优质资源的需要等诸多方面。但是随之带来的困难也值得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困难一:入学后的食宿问题。

入学后大规模学生的食宿问题,尤其是食宿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要放在重点的工作。

如学生的自理能力也受到关注,一些孩子太小或者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给学校生活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

困难二:住宿后学生自理能力差

困难三:贫困地区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问题。

困难四:离开父母后孩子的心理变化的不定向性及缺少家庭教育、关爱的问题

双休日学生集体回家,为节约成本很多家长选择雇佣小客车接送,所以出事就是几十个家庭的灾难,值得我们重视。学习方面:课上老师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但是一些家庭作业由于缺少父母的督促指导就会成为部分学生的负担,甚至还会造成部分学生抄袭的现象发生。

一个孩子能否顺利成长,离不开两种基本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两者比起来,我以为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孩子从出生到上学之前,都在是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父母是给他们最重要影响的人。上学之后,家庭影响仍然非常重要。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但却不无道理。试想:如果父母好吃懒做,而非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很困难的。大人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正所谓的身教胜于言教。

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或者是由爷爷奶奶负责照看孩子的行为

上,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缺失对孩子成长会造成消极影响,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抚慰。爷爷奶奶是“隔代亲”;另一方面,老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落伍。据报道:由爷爷奶奶一手溺爱带大的孩子,三分之二出现人格健全问题。“养不教,父之过”,是我们传统的古训,父母给

了孩子的生命,就应该负起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并且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在分享着孩子成长的快乐。

心理方面:离开父母的孩子,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后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产生紧张、烦躁、忧伤、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适应期的最大障碍,又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老师的心理疏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同时,学生长大的过程是一个心理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父母的介入,对一些新事物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心里极有可能发生扭曲,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所以说我们教师除了在学校要教育好学生,还要关心学生的家庭教育。就要使得学生留在父母的身边成长,这就与集中办学相排斥了。

多年的学校工作,我接触了大量的学生,当然也和各种各样的家长打过交道。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从家里做起,从自身做起,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正面的影响。孩子上了学之后,再加上学校的教育,绝大多数孩子能顺利成长,直到升入上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当然,也存在着个别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把一切推给学校或推给社会。虽然学校里也有思想教育,但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孩子

们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只靠学校里的思想教育是很难完成的。

14.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篇十四

一、洋务外交的背景

晚清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碰撞的大环境之下,这是两种区域、两种文明的较量。鸦片战争可以说是改变中国近代外交的一个转折点。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这一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在对待外国人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华夷”观念,通俗的说就是仍旧带有优越感。第二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这是清政府外交上的一个过渡时期,既保留了传统的对外政策,又开始逐步采纳西方的一些理念、政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第三阶段,洋务运动破产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掀起,中国开始被迫全面进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我们这里重点要论述的是处于过渡时期的洋务外交情况。

谈及洋务外交的背景,实际上就是在讨论两种国际体系的碰撞。早在16世纪初,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脚步,不少欧洲国家就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在随后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欧洲人陆续来到亚洲,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国际体系开始碰撞,即我们所说的朝贡体系与近代民族国家体系。所谓的朝贡体系,其核心观念是植根于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即华夷思想。在这种体系之下,把中国看作为世界的中心,周边国家都是落后的“夷”,从而形成一种鲜明的阶级文明对立。但是到18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再一次掀起了对外扩张的浪潮,用他们大炮加商品的外交征途,不断挑战东方国家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规范。尽管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屡屡失败,但对外思想仍以旧有的朝贡体系为标准,没有认同西方的外交手段,或者说是炮口下的被迫认同。这种认同是在大炮的震撼下,在各种条约的胁迫下,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展开的。

二、洋务外交的特征

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再一次失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各个条约以及附属条约的规定下,清政府被迫割让了更多的土地,通商口岸也开放了更多,国家主权不断遭到侵犯。由此,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开始做出一些调整,虽然很大程度是“不得不调整”:在遵守条约的基础上,清政府建立了一些新的对外机构,按照西方同行的国际法则与西方国家开展国际关系。虽然清政府开始尝试进入西方近代国家,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仍然占据了人们的心理,洋务运动虽然是向西方学习的重要阶段,但洋务外交仍旧带有鲜明的矛盾性与过渡性。

1. 对外观念新旧交杂

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东西方外交理念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差序与平行的矛盾,而二者从本质上看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外交理念。以中国为主导的东方国家,强调的是华夷尊卑的理念,注重的是藩属国对宗主国的附属。而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独立和主权的平等。在对外的基本观念上,洋务外交最主要特征就表现在被迫放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优越理念,而转变为主动接受西方列强的平等甚至是被压迫的观念。所谓的新旧观念胶着,指的不仅仅是这一时期中保守派和洋务派外交理念的矛盾,也包括洋务派自身在被迫接受身份转变时的矛盾心情。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洗劫北京城的巨大耻辱,不仅仅给清朝统治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也让很多开明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他们承认西方先进武器背后的科技、经济实力等都是不容小觑的,并且承认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一部分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世界格局是不是已经开始变化。除此之外,有关洋务外交中有一点事实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出现了两次觐见礼仪之争,这种礼仪的争论看似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而这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晚清统治者以及知识分子放弃心中最后一丝“天朝上国”思想的无奈。

2. 常驻使节制度的建立

洋务外交时期,很明显的一个外交特征就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交往原则并行。所谓的双轨措施,一方面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外交体系开始在中国出现,例如外国公使入驻北京,清政府也派遣使节驻外,进行国际交往活动。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中国与一些仅存的朝贡国之间仍旧采用旧有的模式进行交往。例如在英国侵略缅甸的时候,还曾让英国承认朝贡的传统做法。在中西方的交往过程中,晚清政府虽然很大程度上是被迫接受了新规则,但也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接受的过程中,抵御的心态始终伴随。

此期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常驻使节制度的建立。近代外交体制建立后,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国与国之间互派使节入驻,处理外交事务。1860年外国公使入驻北京,再到1876年中国第一个对外使节前往英国。但实际上,晚清政府全面建立这种使节制度,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外国人派公使入驻北京,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长久利益。而遣使驻外,也是常驻使节制度内容的一部分,诸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均没有明确规定中国需要派遣大使,外国人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只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更大程度上仍旧是清政府自己认识到过去做法的局限,表现出其克服传统观念的过程。

三、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我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很多时候都需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去看待。洋务运动没能拯救日落西山的清政府,也没能挽救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但是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洋务运动的外交政策还是起到很多的积极作用。

从改变传统观念的角度来看,在洋务运动之前,虽然民间已经有知识分子开始倡导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师夷长技”来改变中国现状。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也让沉醉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清政府醒来。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列强,清政府虽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在接待外国人时,仍旧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但事实证明,西方列强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落后而无知的夷人。清政府被迫建立了使节制度、总理衙门等一系列的制度、机构来让中国融入近代西方国际社会之中。洋务运动兴起后,洋务派官员们开始自上而下的带领人们向西方学习,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技术,对于转变中国传统的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洋务运动掀起后,随着对外政策的改变,清政府设立了一批新式学堂,教授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除此之外,还选派公费留学生去国外学习。这种主动与国外交往的过程中,不仅仅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外交人才。

不过,正如前文所言,洋务运动时期的外交带有浓厚的矛盾色彩,并且最后洋务运动也难免走向了失败。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洋务派们看到的是西方列强先进的武器和科技水平,却因为自身立场问题,看不到中国问题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洋务派官员们采取了看似开明的外交政策,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不得已而为的。虽然洋务运动期间,国家公平法已经逐步被清政府接受,但是在两种力量悬殊的对比中,清政府仍旧是被动的。占有优势的西方列强并没有强迫清政府接受一系列的外交理念,但是在力量对比之下,已经失势的清政府只能主动的接受现状,并且尝试了解与自己站在对立面的西方列强究竟是什么模样。

清政府在被动接受西方国际外交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建立一些看似符合国际要求的外交政策、机构来捍卫自己的礼仪,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促进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却始终改不了统治者封建国家观念的束缚,也就导致了洋务外交必将走向失败。而洋务运动的破产,直接告诉清政府,单向西方学习先进器物还是远远不够的。而后,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签订《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数千年的朝贡体系外交终于完全土崩瓦解。

四、结语

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希望从器物层面改变中国社会。从本质上说,虽然洋务运动在近代工业、军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尤其在外交上培养了很多人才,也让近代中国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但洋务运动的本质仍旧是为了恢复清政府的元气,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也决定了洋务运动的外交政策并不能转变中国社会的现状,也改变不了近代中国屈辱的世界地位。今天,中国国力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考量历史,仍旧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发展仍然不乏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正旭.从洋务运动审视中国近代化特点[J].凯里学院学报,2016(4).

[2]郭翠翠.从制度建设角度看洋务运动的缺陷[J].传承,2016年(4).

[3]杨天地.洋务运动时期西学东渐对高校英语教育发展影响研究[J].兰台世界,2016(10).

[4]赵九州.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J].党政干部学刊,2016(10).

上一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家一起唱歌》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