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调整

2024-10-06

战略性调整(8篇)

1.战略性调整 篇一

坚持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并举

全力推进安吉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中共安吉县委安吉县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31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深化“生态立县”战略,主动适应宏观形势的新变化,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13.5%;财政总收入8.44亿元,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5亿元,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50元,分别增长12.8%和10%。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思想行动在复杂局面中高度统一。及时掌握干部群众中存在的不适应宏观调控形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等苗头性问题,层层召开形势分析和专题学习会,及时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四个坚持四个注重”上来,即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的深化;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加快城市化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操作。同时,采取“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倒计时攻坚”等策略,全面推进了12项重点工程,及时把干部群众的注意

力和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

2、经济在严峻的要素制约中持续增长。按照“远近结合”的方针,着力推进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一抓要素制约缓解。坚持“让电于民、节电于工”原则,引导企业自备发电,新增自备发电装机容量5.01万千瓦;充分发挥小水电顶峰作用;开工建设110千伏城南变电站。全面清理各类建设用地,盘活工业用地近1500亩;突出抓拆迁和供地工作,为发展拓展空间。积极争取外埠银行对重点项目、优势产业和企业的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开放股权,争取民间资本投入。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2+4主导产业。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引导企业走集约发展、内涵提升之路。加快推进天子湖现代工业园建设;完成转椅特色园一期;启动建设竹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转椅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企业家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首批先进制造业基地项目18项,完成投资3.11亿元。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3亿元,增长23%。1—11月,竹制品和转椅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和30.8亿元,分别增长18.1和33%;工业用电量增长4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7%。三抓针对性招商引资。成功举办接轨上海活动周和生态文化节,以节为媒,以上海为主平台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以外引外、以民引外。今年1—11月,实到外资7800万美元,全省利用外资综合排名第16位;引进内资17亿元,增长40%。四抓外贸出口。针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鼓励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做强一般贸易。1—11月完成自营出口1.95亿美元,增长78.4%。

3、三农工作在市场引导、行政推动下加速转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年直接支农补助达4590万元,增长44%。三农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是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在严格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笋竹、白茶、畜禽、种苗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5%。加快农业企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进程,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110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70余家,其中两家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组织;建立省级以上标准化基地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万亩,17个农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年粮食增产11%。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向非农化转移。扎实开展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完成目标的131%。大力发展旅游富民经济,开辟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的新空间。全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门票收入2600万元,分别增长52%和71%,其中农家乐床位增加到4000张,增长87%。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率达65%,其中今年新转移1.1万人;农民现金收入新增部分65%来自非农产业。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4.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6%。三是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双十示范、双百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等民心工程。累计完成582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受益率达到55.6%;新建通村公路256公里;启动农村垃圾处理网络和污水处理。山川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山川乡高家堂村被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

4、社会稳定在平安创建中得到巩固。认真贯彻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启动“平安安吉”创建工作。层层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防范体系构建、安全生产责任。认真实施领导下访约访、联合接访、信访听证会等息访制度,实现“零进京”上访和敏感期无集体上访。开展了“反盗抢、控发案、强基础”专项行动。1—11月,全县刑事立案增幅低于市均14个百分点,破案率高于市均6个百分点,治安案件查处率高于市均12个百分点,万人发案率也略低于市均水平。

5、服务环境在狠抓效能中得到优化。实施素质工程,建设学习型机关,切实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实施阳光工程,改善审批中心服务质量,全面完成二轮审改,建设政府招投标中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监督工程,完善效能投诉中心建设,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典型效能案件通报曝光制。严格执行“四项禁令”,继续深化创满意单位活动、乡镇个性化考核和机关工作人员立体考核。

6、执政能力在强化基础中有了提高。扎实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加强科局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议事规则。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轮训或挂职锻炼干部700人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推行县管领导干部任期、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乡镇党政正职等制度,“三推两决”乡镇长1名,公选副科级干部8名,差额票决乡镇党政正职10名。认真贯彻两个条例,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五廉”活动,推行党政“一把手”任期承诺制。

一年来,我们不仅经受了“检查多、矛盾多、挑战多”的考验,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必须抓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增长质量的问题;二是如何加快城镇化,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三是如何创新发展旅游,带动和提升第三产业的问题;四是如何缓解土地、电力尤其是资金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五是如何争取杭长高速、天荒坪(二)等重大项目尽快上马,实现安吉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六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机关干部服务效能的问题;七是如何提高县委驾驭经济、统筹发展、维护稳定、狠抓落实能力的问题。

2005年,我们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工业作为第一方略、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利益摆到第一位置,把干部当作第一资源,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努力推进安吉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力争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明年的工作重点是:

1、突出抓工业,致力于强化产业支撑。按照二产强县、一产稳县、三产兴县的方略,致力于开放带动,特色发展,不断强化产业支撑。一是牢牢扭住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继续走有鲜明生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二次创业两条腿走路,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同步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两手抓,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集中更多的财力和土地指标,优先用于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推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做大块状经济。加快转椅、竹制品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和品牌经营,争取在五年内把椅业、竹制品产业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分别超100亿元和60亿元的制造中心。争取明年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1家,培育产值超3亿元企业7家,培育产值超1亿元企业8家。争取明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9项,其中上亿元项目7项,5000万以上项目10项。二是用抓工业经济的思维抓农业。积极培育“四位一体”(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生产从自然人向法人转变,农产品从直接商品向工业加工品转变。着力推进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着力打造面向上海的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加快构建与大都市市场有效对接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面向“三农”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支农力度,优化支农投入结构和绩效。三是以改革的精神和办法抓旅游突破。创新旅游经营和管理机制,实质性启动县旅游集团公司组建,整合旅游资源和市场,增强自我发展和融资能力;明年努力实现旅游人次300万,旅游收入9.5亿元,门票收入3500万元,分别比今年增长15%、27%和30%;分步调整旅游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争取1—2个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成功。三个度假村开工建设。

2、突出抓“一号工程”,致力于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强势推进针对性招商引资。严把投资强度关,科学设置单独供地企业进入门槛,鼓励“零土地”招商。集中更多的要素资源用于二产招商,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营造投资综合环境新优势。重视引资质量,把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人才、先进理念结合起来,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大一区一园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理顺园区机制体制,大力开展园区招商,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四个率”;强化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明年努力实现协议外资2.8亿美元,实到外资1.3亿美元,实到内资16.5亿元。积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出口整体效益。鼓励企业到外地参展参会,建立原材料基地。切实做好出口主打产品反倾销和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工作。

3、突出抓城镇,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一主三副五镇六十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推动城镇加快发展、农村跨越式发展。一是把中心城市做丰满。进一步完善建成区功能,完成城西水厂、垃圾综合处理和文体中心等重大基建项目。尽快启动筏湖景区、凤凰山公园项目,进一步引山入城、引水入城,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二是把副中心城镇和一般镇做强做特。加快天子湖工业园和孝丰、梅溪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孝丰、梅溪、高禹等副中心城镇发展。依托在竹木制品初级加工、生态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做特一般镇。三是把中心村做实。切实加大行政村撤并的力度,拆除空心村、萎缩小型村,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继续实施康庄工程、十万农民饮水工程,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薄弱村脱贫工程、“双十双百工程”,推进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优质教育工程、东海明珠工程,推进以教育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异地致富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突出抓平安建设,致力于构筑和谐社会。围绕率先达标抓创建。一是建立健全维稳机制。进一步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治安防控机制等六大机制,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二是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和城乡社区、社团、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三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认真解决好城市改造拆迁、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群众具体利益问题,从源头上消除矛盾隐患。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高度重视做好困难群众工作,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

5、突出抓保先教育,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能力提高年”为载体,以提高五种能力为内容,以争创“好班子”活动为形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特别是发展经济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能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真正把村级组织班子建设好,夯实基层基础。

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市委全会精神,勇于创新,攻坚破难,努力推进安吉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2.战略性调整 篇二

一、充分认识加快企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 必须加快企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后, 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千方百计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美元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积极推进“再工业化”, 大幅增加研发投入, 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 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企业只有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才能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平能化积极拓展宽领域、深层次的国际化合作, 先后与杜邦、巴斯夫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集团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 石墨电极、帘子布等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功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在全世界叫响了中平能化品牌。

适应国内环境变化, 必须加快企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凸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 国家经济发展正由重速度、重规模加快向重质量、重效益转变,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入转换期,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将对企业长期发展和当前的生产经营带来深刻影响。中平能化集团产业发展不均衡, 能够支撑集团发展的优势产业少, 大部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集团煤炭产业行业位次下降, 行业影响力减弱。针对这些挑战和问题, 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 抢抓新机遇, 谋划新举措, 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统一的发展, 促进企业可持续科学的发展, 必须加快调整企业产业结构。

保持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保持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必须把调整产业结构贯穿发展的全过程, 在调整中转变, 在转变中调整, 在发展中提升, 在发展中增效。

中平能化集团成功实现了由单一煤炭产业向“相关多元”发展转型, 由依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向实现经营与资本运做双轮驱动转型, 由平顶山本地向跨市、跨省、跨国经营转型, 打开了企业做大做强, 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

营业收入由2005年100多亿元增长到2010年1066亿元, 企业位次居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第75位, 较2005年跃升了122位。集团的原平煤集团, 原煤产量由2005年3305万吨增长至2010年5000万吨。进入“十二五”时期, 集团要实现“3个转变”, 即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由传统能源向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重转变, 由实业经营向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转变。经过5年努力, 年营业收入要突破2000亿元, 资产总额突破2000亿元, 煤炭产量超亿吨, 利税超200亿元, 挺进世界500强行列,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

二、企业产业转型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才能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 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技术一流、竞争力强的优势支柱产业,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平能化集团制订“以煤为本, 相关多元”发展战略,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上下游一体, 资源充分利用的产业链, 形成“4+5产业格局”。4大核心产业是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五大辅助产业是高新技术、煤电、现代物流、建工建材、装备制造。

强力推进煤炭采选产业的发展。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 是能源化工企业生存之本, 发展之基。调整煤炭产业发展布局, 提升存量,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中平能化集团“十一五”期间, 原煤产量由3305万吨, 增长到5000万吨, “十二五”末煤炭产量超亿吨。进一步调整煤炭产业发展布局, 实施稳住本部、发展两翼、开发西部的发展战略, 谋划好资源储备、新的产业集聚区建设, 保持煤炭产量平稳增长,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百万吨级尼龙产业基地。尼龙化工产业要持续提升优化, 提升产业规模, 优化产品结构,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项目建设, 合资合作和新产品研发力度, 完善产品体系, 推动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 充分利用炼焦后所产焦炉气中的氢气、苯等原料生产尼龙66盐, 做强做大尼龙66盐产业链, 实现规模和效益立体化升级。建成世界一流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 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

科学发展煤焦化产业和盐化产业。依托集团公司煤电盐资源优势, 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主动意识, 持续调整升级, 大力推进内部资源整合, 重组产品相同或相近的独立法人企业, 扩大单个企业规模, 提升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实现规模化、高端化和精细化发展。建成全国千万吨焦碳产业和百万吨级盐化基地。

进军新能源新材料,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安全可控程度高等特点, 要加强与新兴能源龙头企业的合作, 积极稳妥发展光伏硅刃料、锂电池隔膜、多晶硅、芳纶等国家支持的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产业, 努力把新材料、新能源由集团的先导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核心产业突出, 辅助产业要做优做强。加快建设物流贸易、装备制造、建工建材等辅助产业, 要围绕和服务煤炭主业的安全与生产, 找准定位, 创新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使其更强大。要开辟特色发展路径, 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建成国内最大的碳化硅精细微粉及制品生产企业, 建成世界先进、国内最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企业。

三、加强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国家确定钢性的节能减排目标, 低碳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 是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是增进企业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中平能化集团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 大力实施环境治理,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 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高碳产业低碳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持续实施清洁生产, 4年来实施各类高中废方案1896项, 完成后预计年节能量7482吨标煤, 节水21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3490吨, 化学耗氧量1396吨, 可创经济效益达1.16亿元。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 五年累计共完成各类污染治理工程及设施改造220项, 总投资达20588.6万元。这些项目全部完成后, 每年可增加减排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能力达4400吨和7500吨, 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环境面貌。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节能量49.6万吨,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34%, 累计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470吨, 二氧化硫减排量3680吨。累计投入节能减排资金10亿2千多万元, 完成节能减排工程394项, 排放总量分别比“十五”末降低3 5.6%和3 3.2%。

中平能化集团以实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目标, 围绕煤炭、煤盐化工、尼龙化工等主业,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上下游相关产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拉长资源利用产业链条, 并尽可能地对副产品和“废物”吃干榨净, 达到效益最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最高目的。随着产业的融合, 炼焦后所产焦炉气中的氢气、苯成为尼龙66盐原料, 把煤炭采选、煤焦、尼龙、化纤、氯碱等上下游产业连为一体, 成为世界上最完整的、附加值最高的煤基化工产业链。

四、加快企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点启示

产业结构调整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 紧盯市场需要。企业是调整结构的主体, 是否要调整结构, 关键还是看市场需要。市场需求将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产业发展最终要接受市场检验, 因此,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应当紧紧盯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 力争使供给结构能及时契合需求的变化。当前, 全球消费市场正在向节能、环保、低碳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新技术、新创意刺激着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抓住机遇, 主动应变, 才能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主业,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还是要围绕主业、突出主业、做好主业。在做好主业理念指导下, 推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布局, 打造若干个支柱产业, 做大做强, 使其大规模产出, 现在比重大, 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 发展快于其它产业, 能够扩大就业, 产业关联度高, 长期预期效果好, 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 是企业机体的栋梁, 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 做优做强辅助产业, 首先是搞好对支柱产业的生产服务, 进而扩张对外开拓, 从而帮助该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确立竞争地位, 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成功产业一般是由很多产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

产业结构调整要着力打造一体化产业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节能减排。国家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 确保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50%的目标。落实这一目标, 因此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等体系。应加强对节能与提高能效、洁净煤、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等。能源化工企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产业链延伸升级和产业集群分工协作, 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高碳产业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 节能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企业, 实现企业科学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要强化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永葆活力的生命源泉。调整产业结构, 要致力自主创新。今天的投资结构, 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企业兴建大项目投资要更多地体现在结构优化上, 以投资带消费, 以消费促投资, 把扩投资和增就业有机相交融, 创造更多需求。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使新上的项目, 新搞的投资, 确保自主创新, 在未来的发展中能赢得主动。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领域的投资, 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培育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是指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调整产业结构, 企业应强化科技创新, 增加研发投入, 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到突出位置,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建设创新支撑体系,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摘要:企业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主攻方向, 具有重要意义, 着力做好企业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 提高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必将为企业科学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关乎企业的未来, 要着力推进。

3.美国中东战略和中亚战略的调整 篇三

从实际操作看,奥巴马上台后最为重视的是中东和中亚战略的调整。

一、美国的中东战略

奥巴马的中东战略和政策有三个支柱:

第一,走出伊拉克。这样可使美国卸掉一个大包袱,也可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及其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但决不意味着美国会放弃自己在伊拉克的利益,特别是能源利益。比如在石油大项目招标上,美国仍会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也让其他国家拿到一些项目,比如中国最近已拿到了几个油田开发项目。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国也无力独吞所有项目。

第二,管住以色列。奥巴马上台后,一直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会谈,反对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建新的定居点。据调查,目前美国犹太人中支持奥巴马对以色列政策的达到57%。如果能够排除美国国内“以色列院外集团”这一障碍因素,奥巴马就可进一步对以色列采取行动。这次美国在中东核问题上支持对以施压,还支持对以色列袭击援助加沙船只进行国际调查,都表明了这一点。奥巴马已经看到,这是大势所趋,如果不能管住以色列,中东和平进程无法推进,美国的中东战略也无法推行。

第三,遏制伊朗。这是美国的长远战略,也符合温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利益。奥巴马着重使用软实力和多边外交,拉欧洲、俄罗斯、中国一起搞对伊制裁,但是制裁的效果是有限的。美国对朝鲜的政策已经从无核化转向防扩散,今后对伊朗可能也是如此。不过以色列不能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可能会贸然采取行动。美国当然不能听任以色列采取行动,必须时时注意以色列的动向。遏制伊朗究竟是用软实力还是硬实力,美国国内也还争论不休。

二、美国的中亚战略

美国对中亚的政策有个演变过程。2005年,布什政府积极推动中亚的“颜色革命”,但其结果很不理想,比如在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后上台的人物比以前的更糟。其后,美国接受了某些学者提出的“大中亚战略”,重点转向经济,极力推动中亚和南亚的整合。

奥巴马上台之后,基本接受了大中亚战略中的经济内涵,但更侧重于阿富汗,将其作为一个整合南亚和中亚的枢纽,而且更加关注巴基斯坦。目前,美国在适度增兵的同时又想要摆脱阿富汗这个无底洞,为此奥巴马抛出了2011年从阿撤军的时间表。美国已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国,美国确实要离开阿富汗,中国作为邻邦要做好准备。从目前情况看,奥巴马的阿富汗新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四个:其一,能否说服其他国家向阿富汗派兵或增兵; 其二,能否确保进入阿富汗的战略通道,特别是驻阿富汗联军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和稳定;其三,能否保持阿富汗选举后局势的稳定,并提升阿富汗军警的战斗力; 其四,能否加强巴基斯坦政府的掌控力,使其继续打击塔里班和宗教极端势力。 正是在这四个方面,中国和上合组织正在发挥或可能发挥重要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美国、北约极力拉中国和上合组织一起应对阿-巴困局的原因。

4.战略性调整 篇四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畜牧业三大工程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四个突破,全省畜牧生产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面临新形势,分析新情况,今后全省畜牧业工作应站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加以大力推进。

一、充分认识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促进粮食转化。如果简单地从粮食生产总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来分析,目前的粮食看上去是多了,但是如果从粮食质量结构和国民膳食结构的深层意义上来分析,目前的粮食问题主要是转化问题。例如,中国人的早餐能够推进到牛奶加鸡蛋的水平,每天早餐消耗的粮食至少要半斤,是传统早餐的两倍以上,推进早餐革命将大大地加速粮食的转化。目前粮食供应充裕,价格低廉,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将粮食资源转化为肉禽蛋奶等动物性蛋白,减缓粮食阶段性过剩压力。

2、发展农产品加工。这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的重要差距。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可以有效地发挥调节生产的“蓄水池”功能,也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突破口,在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80%,蔬菜水果类占15%,谷物类占5%。

3、转移农村劳动力。经济学家认为,畜牧业是带动农业发展的中轴产业,向前可以带动种植业,向后可以带动食品、皮革、毛纺、饲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食品制造业是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业行业,饲料业在发达国家被列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轨迹是从发达的种植业到发达的畜牧业,再到发达的加工业,进而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因而,发展畜牧业,可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大的空间。

4、改善国民的膳食结构。目前我国的膳食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畜产品为主的动物性蛋白摄入量的多少。例如,法国人的食品消费支出结构为肉类30%牛奶15%、水果蔬菜13%、谷物面包12%。就其中的牛奶一项,发达国家的人均占有量是200公斤以上,国际平均为90公斤,日本为68公斤,印度为60公斤,泰国为19公斤,我国为6.8公斤,我省为1.7公斤。

5、增加农民收入。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据统计我省农民现金收入的25%以上来自于畜牧业。目前,农民饲养一头奶牛纯收益在5000元左右,一只山羊60元左右,一只鹅10元左右,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6、现代化农业的标志。国际上对现代化农业的指标评价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发达的畜牧业,一般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左右;二是发达的加工业,要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发达国家为3倍左右。

二、当前推进畜牧业工作的三个重点

(一)积极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调优品质,强化区域发展,改善生产条件,稳步提高总量,加快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步伐,逐步建立起与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畜牧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下面几个要点。

1、稳定生猪----核心是在稳定总量的同时,实现质的跨跃,将生猪生产从二元杂交全面推进到三元杂交。生猪生产历来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又是国民荤食中的当家品种,因此在稳定总量的前提下,实现生猪生产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将生猪生产从二元杂交推进到三元杂交。这几年的推广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盱眙会议为标志的起步发动阶段,提出了规划性意见和实施措施;二是以新沂会议为标志的全面推进阶段,明确提出发展三元猪生产“两条腿走路”的技术路线,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意见;三是以苏州会议为标志的加速发展阶段,把推广苏太猪和人工授精技术确定为今后全省发展三元猪生产的两个主要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活动,全省三元猪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已经由1996年的不到5%提高到1999年的35%。今年要继续加速二元母猪扩繁基地和重点乡镇示范扩繁场建设,加快苏太猪和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进程,加大家畜改良站的仪器更新步伐,全面推行精液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年底达到40%以上的规划指标。

2、提高家禽----核心是加大地方禽种的选育开发力度。家禽业是我省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近年来,地方禽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走势,无论是禽肉产品还是禽蛋产品,无论是价格还是发展速度都好于外来禽种,这是家禽生产调整结构,适应市场的好时机。今后,要在提高引进禽种的生产水平和降低直接生产成本的同时,积极利用我省的资源条件和省家禽研究所的国家家禽基因库,加大地方禽种的选育和开发力度。积极开发江苏黄羽肉鸡、如皋黄鸡、南通狼山鸡、新扬州鸡、高邮鸭、太湖鹅等地方禽种的选育和杂交利用,探索最佳利用途径,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努力提高地方黄鸡、鸭、鹅在家禽业中的比重,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3、大力发展草食畜禽----重点是是优先发展奶牛、肉羊和鹅。发展草食畜禽是优化畜牧业产品结构和切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从近两年来畜产品的价格行情统计来看,草食畜禽中的奶牛、肉羊和菜鹅的产品价格一直呈现阳线态势,是畜牧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亮点,今后应继续加以重视和发展。奶牛的发展,要坚持“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以南京奶业集团为中心的江南奶业经济带和以徐州市乳品公司为中心的徐连奶业经济带,并逐步带动苏中腹地的奶业生产。抓好奶产品的质量,全面组织实施牛奶单产七吨工程。肉牛的发展,要以国家首批跨越计划肉牛项目为契机,加大肉牛的品种改良、后期育肥和产品分级等技术推广工作,尽快建成我省西陇海线和淮宿两个肉牛发展区域。肉羊的发展,要通过波尔山羊国家“948”项目和“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改良海门山羊和徐淮白山羊,加快山羊的肉用化进程。要重视和开展湖羊的肉用性能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尽快在全省建成沿江、沿海、淮北、丘陵山区四个肉羊发展区域。鹅的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优良鹅种的推广、饲养技术的创新、加工流通的带动,在全省形成里下河地区、低山丘陵地区和环湖周边地区三大养鹅主产区。兔的发展,要巩固现有产区,重点提高种质水平和商品规格。

4、积极开发特畜禽----重点是推进区域化特色商品基地建设。适应市场需要,开展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市场流通主体作用,开发蜜蜂、鹌鹑、肉鸽、梅花鹿、乌骨鸡、肉狗、野鸭、鹧鸪、珍珠鸡、七彩山鸡等特种动物生产,提高生产效益;坚持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建立特种动物生产经营的区域基地;积极开拓特种动物产品消费市场,针对各类特畜禽产品的市场消费特点,开发蜂制品等天然保健型、滋补型和专用型名特优产品,通过发展加工进一步提高效益。

5、适度开发牧草饲料----重点是发展饲料饲草业。优质牧草的种植和利用是农业结构调整对畜牧业提出的要求,也是提供的机遇。要将加强丘陵山区草山草坡和沿海滩涂草场的开发和改造,逐步建立起人工或半人工优质牧草基地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要根据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加产量高、营养丰富的饲用玉米等饲料作物面积,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增加玉米或牧草间套种面积,逐步建立起与粮-经-饲三元结构相适应,与畜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饲料饲草业。

(二)加速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1、提高对畜产品加工业的认识。一个好的加工项目和企业可以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和促进当地支柱产业的形成。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各级农牧部门在指导工作的方式上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要跳出生产抓生产,重点研究和解决畜牧生产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产业高度来认识畜产品加工业对生产的带动作用。要立足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设区域性特色商品基地,积极参与畜产品加工产品的开发和企业的创办工作。

2、继续抓好畜牧业百项一体工程建设。畜牧业百项一体化工程项目大部分是畜产品加工项目,从三年多来的实施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了一批对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如南京奶业集团、桂花鸭集团、雨润集团、老山制药有限公司、金象集团、徐州乳品公司、高邮鸭集团等。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和资源的对接,要引导不同层面、形式多样的利益连结。

3、各级农牧部门要积极创办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我们的系统优势、技术优势、与基地和农民的连结优势,积极参与畜产品加工是今后推进服务产业化的重要方向,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徐州市多管局所属的徐州市乳品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对徐连地区奶业发展具有重大辐射作用,日销液态奶30万瓶,年利润700多万元的乳制品加工企业;高邮市多管局利用所属的种鸭场和加工企业优势,创办了高邮鸭集团,已发展成为年加工蛋品3500万只,辐射带动养鸭60万只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为高邮市鸭业经济的龙头。

(三)完善畜牧业体系建设

畜禽良繁体系、疫病控制体系和饲料生产体系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保障支撑体系,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地要高度重视、增加投入,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1、畜禽良繁体系。近年来,全省建设了35个国家级和省级种畜禽场,共栏存种畜15265头(只)、种禽96800只,成为全省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排头兵和良种规划实施的重点依托场。值得欣慰的是,重点种畜禽场大都在农牧系统内,如苏州太湖猪育种中心育成的“苏太猪”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在全省开始推广;中东集团栏存良种猪3000多头,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良种猪基地;省家禽研究所的地方禽种基因库,保存了全国各地的家禽良种资源;省牧校的华东地区水禽示范基地,种鸭饲养、孵化、鸭产品加工等设施先进,成为省内最大的种鸭场;徐州种公牛站、江苏波尔山羊良种繁育中心拥有夏洛来、西门塔尔等肉牛良种和被誉为肉羊之父的波尔山羊良种;金陵种兔场加强种兔繁殖选育,兔群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此外,宿迁市波尔山羊良种繁育中心也加快建设速度,并在品种改良中开始发挥作用。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快重点种畜禽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种畜禽质量,扩大供种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一是科技兴场。重点种畜禽场是我省畜牧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依托,育种方面,重点场要舍得进行科技投入,舍得引进科技人才,并与科研教学单位合作,开展针对性的科研工作,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饲料饲养方面,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科学饲养;防疫灭病方面,必须强化疫病监测。二是以法治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越是开放,越要加强法制管理。以法治场体现在行政管理方面,就是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加强技术监督。此外,现阶段还应把品种质量监测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逐步规范这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实施疫病监控,将种畜禽场的疫病监控作为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先决条件;疫病监控部门要定期检测畜禽的健康状况,并视情节轻重作强制淘汰和通报处理,直至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疫病监测部门的检疫监测要实行有偿服务。三是改革强场。种畜禽场要适应时代潮流,加快改革,不断在体制上、机制上和组织形式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实行股份制等新的经营体制。

2、动物疫病防制体系。近年来,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动物疫病防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不仅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动物疫病对社会的极端危害性,确保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在疫病防制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这是世界发达国家疫病防制的一条主要经验。防疫检疫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各级农牧部门是防疫检疫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一个健全的疫病防制体系,没有一支稳定的防疫检疫队伍,防疫检疫工作的各项有效措施将无从落实,因此,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稳定机构、稳定队伍、稳定体系,保证这支队伍能拉得出、打得响。全省疫病防制工作要严格按照“外堵内防”的总体方针,落实外堵内防的具体关键措施,搞好畜禽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深入推进“放心肉”工程的实施,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查违章、正行风、树形象”活动,进一步规范检疫监督行为。实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项目,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整顿规范动物保健品市场,积极开展药物残留监控和检测工作,促进“放心肉”工作内容的延伸。要将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纳入法制化、标准化管理轨道,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禽产品卫生安全。

3、饲料生产体系。在进一步做好秸秆利用和种草养畜工作的同时,要重点提高全价饲料使用率和强化饲料质量监测。要根据目前的畜禽生产方式仍以专业户适度规模饲养为主的实际,扩大畜禽浓缩料和添加剂生产,开发草食畜禽的配合饲料,提高饲料的优质化、专用化和系列化比重,发展现代化饲料加工企业。要加强省、市级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制定产品标准,完善检测设备,培训技术队伍,加强对市场和生产企业饲料产品的抽检力度。要重视对畜禽产品卫生安全,特别是畜禽生产中是否使用激素类饲料药物添加剂方面的宣传工作,消除消费者对猪肉、鸡肉中是否含有激素残留物质存有的疑虑。

三、因地制宜,切实加快特色畜牧业建设

加快畜牧业发展,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除了在指导思想、认识观念和产业政策上作出相应调整外,还要切实加快以下三个转变:一是在生产方式上由一家一户小生产为主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主转变;二是在区域发展上逐步实现由自求平衡向立足市场、优化配置、培植优势产业转变;三是在产品开发上逐步由大宗产品向特色、名优、精深产品的转变。

1、加快畜禽规模化养殖进程。据统计,目前我省规模养殖水平为: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16%,蛋禽(年存栏500只以上)40%,肉禽(年出栏2000只以上)80%,规模奶牛场栏存比例为40%,其它畜种大部分以个体小规模饲养为主,规模水平总体偏低,与逐步开放,准入条件不断提高的国外市场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欧盟的肉鸡市场有望在近期对中国开放,我省虽然已基本通过了欧盟兽医专家的验收,但由于我省上水平、上规模的肉鸡饲养场和加工厂较少,规模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另外,上海生猪市场实行准入制以来对我省形成的竞争压力也值得我们重视。规模化生产是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商品率和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各地要结合目前的实际加以切实推进。苏南地区和城市郊区要充分利用菜篮子工程建设形成的基础设施、种畜禽场和规模场等有利条件,加快建设初步具备出口条件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基地;苏中地区要注意引导民营资本,加快形成以专业大户为主体的规模养殖格局;苏北地区要大力推行以专业乡、专业村为主的专业户适度规模连片养殖,提高其规模优势和综合生产能力。

2、加速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继续建设江南、淮南、淮北三条高效特色畜牧业产业带,建成十大畜牧业产业化群体。苏南地区要大力推进集约化生产,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种畜禽生产,建设江南高效畜牧业产业带。以猪肉深加工企业和生猪良种基地为龙头,推进集约化养猪,建成江南生猪产业化群体;以肉鸭深加工企业和肉禽种质基地为龙头,发展规模肉鸭生产,建成江南肉鸭产业化群体;以乳品加工企业和规模化奶牛场为核心,通过实施联合、加工、消费三个突破,建成江南奶业产业化群体。苏中地区实行建设商品基地与发展规模养殖并举,依托良繁体系,稳步推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类运销中介组织,完善市场销售体系,建设淮南高效特色畜牧业产业带。以肉鸡、水禽良繁基地为核心,养禽大县为依托,建成淮南家禽产业化群体;以商品瘦肉猪基地县为依托,乳猪、苗猪、生猪初级加工及肠衣、肉脯、肉松、猪鬃等特色产品加工为突破口,提高三元杂交猪比例和规模饲养水平,建成淮南生猪产业化群体;以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建设为核心,以山羊交易批发市场为依托,建成淮南山羊产业化群体。苏北地区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畜禽养殖专业户,推进规模化商品基地建设,形成区域规模优势,建立健全良繁体系,扶持发展运销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建设淮北高效畜牧业产业带。以秸秆养畜示范区、县建设为重点,徐州市乳品加工企业、波尔山羊繁育中心、肉兔产品出口基地为依托,建成淮北草食畜禽产业化群体;以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为依托,以扶建生猪运销合作组织为重点,建成淮北生猪产业化群体;以家禽生产、流通、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一批基地乡镇,建成淮北家禽产业化群体;以淮阴肉鸽、草鸡,沛县肉狗、连云港水貂、梅花鹿等特色商品基地为依托,以乳鸽、肉狗等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扶持发展运销经纪人和各类中介组织,建成淮北特畜禽产业化群体。

5.战略性调整 篇五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首要方面。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调整经济结构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当务之急和根本着力点。根据汕头市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应把握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一世界性潮流,把结构调整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机制,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利用世界经济结构加快重组的机遇,从我市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出发,注意发挥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积极采用资本、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模式,获取新的国际分工优势。

四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二、按照“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把经济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遵循江泽民同志的讲话要求,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致力落实经济结构调整的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加速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的转化,争取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企业组织结构、增创民营经济优势等方面有所突破,构筑与国际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形成能够有效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首先,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结合我市的产业发展特点,在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要求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壮大优化汕头工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为重点,着力引导、扶持工业企业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纺织服装、塑料制品、食品轻工、玩具工艺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加速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化工医药、感光材料、新型包装和建筑材料等先进技术型工业优化升级,扩展产业链;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形成具有汕头特色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经济增长点,以资本密集的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

二是发挥汕头特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积极拓展提升第三产业。巩固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物流业、房地产业。要以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发展物流业,要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高物流管理的社会化和组织程度,变粗放管理为集约经营,使物流企业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要深入发展连锁、超市、代理、配送、网上销售等新型经营业态和营销方式,以电子商务手段改造传统的营销手段,规划建设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网络,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发展,最终达到大流通促进大生产。大力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先导型产业,鼓励发展能有效引导消费、促进社会转型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保健、新闻出版、广告会展等“知密型”第三产业,全面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的建设,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挥汕头处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骨干节点的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信息化应用工程,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速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切实加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和城市现代化,比较效益高、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重点发展蔬菜水果、水产、畜牧、花卉、食用菌五大主导产品,大力发展设施、生态、观光农业;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大力促进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推进以汕头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学园为龙头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加速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及产品加工业的渗透,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水平,基本形成以汕头特区为中心,辐射粤东及周边地区的开放型农业产业体系。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快推进我市海洋资源产业化进程。突出海洋综合开发和管理两个重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初步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资本密集、多元化、开放型的海洋经济体系。

第二,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特区辐射功能。采取“新上一批、提高一批、转移一批”的策略,以突出保税区、高新区特定区域功能开发,加快工业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强区域内外企业间合作,促进区域内外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市区北区以高新区和各级科技工业园为基地,以重点大型企业为骨干,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型工业;南区以发挥保税区和广澳深水港的综合功能为重点,发展以资本密集、大运输量的石化、新型材料、船舶修造工业为主体的临港工业。潮阳、澄海两翼要着力推进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工艺玩具、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的升级换代,引导企业向工业区和中心城镇聚集,加速产业化、基地化、现代化进程;南澳县以充分运用海岛开发试验区政策、区位和资源优势为动力,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风能发电、海岛旅游产品加工业,积极拓展对台经济合作,努力建设生态岛。

第三、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我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朝着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方向发展的。其中,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是核心和关键。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入手,产品、技术、区域、劳动力等结构的调整才有实施的载体。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做强做大一批。我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推动企业上市;实施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主要行业形成具有龙头地位的骨干企业;突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等手段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调整结构、促进升级的依托。如超声电子集团、海洋集团、宜华集团等企业,通过扶持和培育,让它们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集团。

二是搞专搞精一批。根据我市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建立小企业同大中型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形成小企业对大中型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发挥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培育和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力培训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是关闭破产一批。对于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厂必须依法关闭。尤其对我市自来水取水源进行污染的纺织、印染、洗涤等企业更要采取有力措施,及早关闭。同时,对于国有企业中那些产品没有市场、资不抵债、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也要解决退出市场的通道,实施破产关闭。不抓紧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结构调整就迈不出大步,国民经济素质就难以提高。

第四、增创民营经济优势。民营经济是汕头经济的主体力量。多年来,民营经济对推动汕头经济的腾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00年,非公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0%以上,出口创汇40%以上。一批民营科技企业脱颖而出,在国家和省认定的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0家。进入新世纪,在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引导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立与国际市场规则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努力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包括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速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化进程;增强民营科技企业整体创新能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企业家群体以及探索和发展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

鼓励为非公有经济加快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鼓励各地市对优秀中小企业实行规费收取的封闭管理,每年由分管专员市长或分管县市长带领有关部门集中办公1—2次,有效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使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经营管理;鼓励各地市依法涵养税源;鼓励各地市在工商领证、土地征用等方面为非公有企业提供“一条龙”便捷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经济每次大的发展,都创造出新经验、新特点,也推动着我们有新的探索、新的认识。领导推动、市场拉动、利益驱动、能人带动、环境松动,既是过去我省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特点,也是今后加速推进需要重视的基本经验。

领导推动。我省既是地处中西部的内陆省份,又是国有企业占较大比重的老工业基地,发展非公有经济往往与旧体制、传统观念、教条思维发生较多碰撞,领导推动对加速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全省各地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动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群雄争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慢进亦退的新趋势。

市场拉动。市场竞争的选择和淘汰对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为鼓励非公有企业在当前全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短缺发展到现在剩余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快速发展,省和各地市将帮助中小企业通过“三网一平台”获取信息,使他们按照市场需求导向,把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既能够跟踪企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技术进步前沿,努力开发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在政府的扶持下,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开发电子、通讯、医药、生物、环保等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事实证明,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最深刻的动因,没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的优势难以发挥,仅仅停留在机制创新而没有技术创新也是“短命诸候”。

利益驱动。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鼓励人们合法地追求物质财富。从我省非公有经济发展看,在国家政策鼓励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下,利益驱动对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在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中,在企业内部采取员工购股、法人持股、让利参股、要素入股、人力折股以及厂长经理年薪制等措施就是为了加大国有和集体资产存量盘活的力度;在企业外部采取涵养税源,费用缓征,贷款贴息等政策,是为了给优秀中小企业创造资本增值的有利环境,鼓励其创出优秀经营业绩。为缩小我省经济发展与沿海省市的差距,鼓励非公有经济能跑则跑,能跳则跳,能快则快,能联则联,一切从有利于培育山西经济增长点的实际出发。

能人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因可以说是机制上的利益驱动加发展上的能人带动的组合。厂长经理的素质维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运。培育企业家既是投资,也是“储蓄”。优秀的厂长从哪里来?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和自学成长者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正值精力充沛时,为选用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基础。聚财先聚才,聚才先聚心,聚心先造就带头人。非公有企业的优势是产权清晰,但优选小企业经营者的重要手段是公开选聘。

对非公有企业要以“改革分是非、发展论功过、业绩定取舍”,鼓励优秀中小企业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凭着对事业的追求,把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与经济资源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环境松动。经营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非公有企业的兴衰。经济落后往往与环境不宽松相伴。要引导政府中有关检查、收费的部门做企业发展“助推器”,“吃税人”必须服务于“纳税人”,蛋糕做大才能有共同利益,企业萎缩,自己将被解职,机构将被撤消。我省只有加大环境松动的治理力度,才能创出松宽环境,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涌进

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础和前提。落实“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第一位的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工作中来,为我市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坚持面向市场,切实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重点提高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水产业、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优质农产品的比重和农产品的加工比重。一是要大力提高果蔬设施化种植水平,扩大反季节高档蔬菜比例,不断提高蔬菜生产和加工的质量档次,提高蔬菜生产经营效益。要把水果上山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抓好未利用的10万亩宜果山坡地开发工作,形成名优水果规模生产与经营基地。二是要加快海洋开发工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稳定近海捕捞,探索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增加苗种繁殖数量,提高育种技术。三是大力发展家畜和珍禽生产。要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积极发展肉牛和水奶牛,提高草食家畜和家禽的比重,发展节粮型牧业,并在规模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一批上市量超过万头的大型猪场,上市量超过10万头的养鸡、养鸭、养鹅场,带动整个禽畜业的发展。四是要发展名、特、优、稀、新农产品,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选育、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强化名牌意识,重视名牌品种的培育、商标注册,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要着力于农产品的保鲜生产设备、储藏包装设备、加工生产线的引进,发展多品种、多风味、高档次的速食品、冷冻系列品和保健营养品。力争至2005年,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至2008年达到55%。

6.战略调整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篇六

一、动态适应原则

在战略调整过程中,增加战略决策的柔性,使其可以根据新信息加以修正。

因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企业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这就要企业战略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适应性,进而要求战略具有动态适应的能力,战略方案具有一定的柔性。

二、有效控制原则

企业的控制性是指在一定环境变化条件下,企业能通过控制内部管理系统的方法,影响和控制环境受控系统,以达到预期企业战略目标的能力,

因为,企业与环境实际上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企业对自己进行了积极改变的时候,将使企业在环境的变化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对环境的变化将有更好的预测,进而有助于企业战略调整的成功。

三、局部调整原则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对战略进行局部的调整。由于战略决策本身要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随时进行全面的调整将使企业的工作完全陷入战略调整之中,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

同时,各种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往往也是从一个个方面开始,因此企业应该先对影响最大的方面进行调整。

7.战略性调整 篇七

一、“十二五”经济发展数据分析

(见表1)

“十二五”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取得一定的成就的,尤其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三大产业比重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服务业在2013年在工业中重中占到了46.1%,这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在现在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也要重视对这几个方面的管理。(见表2、表3)

从当前的消费情况开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比较稳定的,但我国的城市与农村整体消费的差距在逐渐的缩小,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的,尤其是现在的农村发展经济还缺乏一定的支持力,要想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获得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强化合理改善农村与城市建设问题,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并合理分配经济,保证分配公平性。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我国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需要抓到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从重点问题出发可以更好的提高经济结构调整的效率。

1. 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十二五”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论是经济改革,科技创新和还是经济战略性调整都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前期的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所执行的经济建设者的角色,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经济建设。但在现在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政府不能只是简单的强调行政职能,更应该考虑到市场调解职能,转变政府的经济建设者角色,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靠近,努力的推进廉洁高效的政府建设,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供更好的保障。

2. 强化国有经济的重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支持力量,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要重视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同样也强调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动,让国有经济在发展中更多的覆盖到国家经济命脉中,比如说资源,矿产,通信,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通过强化自身的经济改革来提高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影响力。

3. 强化科技体制创新。

科技是生产得第一推动力,在现在经济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下,最不能忽视的就是科技的推动力。现在西方国家强有力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很大一部分就是依靠高科技产品的支持,但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发展过程中,所要依靠的还是一些科技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现在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制造国,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却是非常薄弱。要想将中国的工业生产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就必须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体制,依靠更好的科技来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 重视产业发展平衡性。

我国经济发展中很大的特色就是“第一产业发展不稳,第二产业发展不大,第二产业发展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大”,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还依靠自然环境,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运用大机械生产的地区较少,农业生产不稳定[2]。在工业生产中,我国的工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发展类型多是重工业和一些纺织加工业,这样造成了我国工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而对于新兴服务业,我国改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发展比较缓慢。所以要想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最需要的就是重视产业发展的平衡性。

5. 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我国的资源和经济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首先进行经济深入改革的就是东南沿海地区,并且相对应的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策略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改革和经济的深入发展,现在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越来越大,这样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是非常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的,所以要想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需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应对措施

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有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向。

1. 加快需求结构的调整。

在十二五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出口转内销,要想实现这一经济的发展就是通过调整国内的需求,并且通过培养国内的消费需求,调整需求结构。同时在国外的出口方面也要进行调整,合理完善出口规模和类型。

1.1.扩大国内需求量。我国的国内市场是有一定的活力的,但要想保证国内的需求量,就需要扩大国民的消费力,用内需来更好的拉动市场经济更加良好的发展。国民的消费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体系配合。培养国民需求的前提是要让人民有钱消费,并且有一定的保障可以进行消费。所以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中小企业的建设,更好的推动国民保障问题,让更多的人民可以有更好的就业条件和保障。同时要完善分配制度,让更多的人民享有相对公平的国民值分配问题。同时这样的工作要依靠于完善的政府体制进行,提高国民的消费力。同时也要给人民提供便利的消费,合理的引导人民消费。在提供便利的消费过程中,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的消费场所,提供多种类的消费方式,同时更加要强化的是建设完善的消费保障体系,可以让消费者更好的去维护自己的权利[3]。但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不成熟,所以要引导人民进行绿色消费,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逐步形成完善的消费体系。

1.2优化工业投资发展方向。我国现在的工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工业发展并没有形成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想保障工业的长期发展,就需要优化工业投资发展方向。在进行工业投资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把投资方向放到高新科技发展方面,这样的投资可以更好的打开工业发展领域。并且把工业投资发展的更多的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发展的均衡化。同时除了国有经济的投资,也要强化民间投资,实现企业和工业的良好发展。

2. 调整产业结构。

要想对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保证产业结构的平衡性和合理性。

2.1.改造制造业。中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我国的许多制作业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业发展的经营规模,多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是依靠一些旧的生产工艺,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制造业生产水平比较低,要想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对现有的制造业进行一定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有的生产过程积极采取新工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并且对于一些老旧的机械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新这也可以有效的提高的制造水平。同时国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制造业进行创新,用更好的技术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要尽量的选取新型的生产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2.2.重视对高新产业的培养。现在的国际市场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就是高新科技产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等科技强国利用科技进“工业再生产”,非常有力地能推动了高新科技市场的发展。可在现阶段,我国的高新产业还非常薄弱,这样就使得我国经济缺乏长期发展力,所以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对高新产业的重视,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培养适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新产业。

2.3.推动服务业发展。服务业作为国家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应当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服务业还是在三大产业中产生污染附加值最小的行业,但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支持力,但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是非常广阔的在经济发展的结构中,要强化服务业所占有的比重,推动经济结构加合理和完善。

2.4.强化绿色经济的建设。我国经济前期的经济发展是以重工业和高消耗工业为主,所以工业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就是高消耗,低产出的现状。随着现在全球环境的变化,国际上在环境问题上也逐渐达成了一致,同时国际环境保护对我国工业生产中的二氧化氮的排放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现在的工业生产中应该控制一些高耗能的工业,同时大力推进绿色工业的建设,加大工业科技创新,利用更好的生产技术来减轻工业污染,提高我国的绿色工业比重,利用绿色工业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

3. 重视区域经济调整。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低下,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力,所以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过程中,要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采用更好的方式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3.1.实行区域整体发展策略。展也提高,要想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就需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十二五期间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强化各个地区的经济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利用高新科技减弱工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并且利用西北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新经济,同时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中,也要重视对边疆和弱势地区的扶持,通过地区之间的统筹发展来实现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也可以更加合理的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3.2加强城镇化建设工作。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带动的是城镇化的发展,并且需要城镇化来进一步的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城镇化发展速度却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要想推动城镇建设的合理化,就需要根据城镇建设规律,依靠大城带小城和发展卫星城的原则来进行城区建设和布局,以大城市建设为基础,以中小城市建设为重点,合理进行城市布局,并且对于城区建设中要合理解决人口户籍和管理问题,推动城区建设的良好发展。城区的合理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并且给予人民一定的生活保障,所以城镇化建设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3.3.加强新农村建设。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我国同样是农业生产和需求大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可以为我国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柱,所以在“十二五”实施过程中,我国也强调了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强化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的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性,提高人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新农村的建设也可以有效的拓宽农民生产的渠道,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的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三、结束语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同样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强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地位,通过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推动我国经济你的良好发展,提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平.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J].科学社会主义,2012,02:131-133.

[2]刘忠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06:15-18.

[3]曹鲲.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路径与策略[J].经济论坛,2013,03:59-61+87.

[4]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课题组,孟建民.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07:21-24.

8.联想:管理战略调整 篇八

在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当着上万联想员工高调公布了“创想合伙人计划”,宣布要通过体系化的设计,让每一个业务依循自身特性顺畅发展,让每一位联想人从公司业绩的成长中获利,让全体联想员工成为与公司利益紧密关联的合伙人。

2016新财年,联想将拿出2亿元人民币的长期激励,奖励100位在战略执行、客户导向、业务成绩上有突出表现的非高管员工。这是联想近年来架构和内部机制最大的一次创新。

上一篇:今年的愚人节作文下一篇:提升公众安全感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