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观后感(共6篇)
1.《查令十字街84号》观后感 篇一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网上得知《查令十字街84号》是2016年十本最畅销书之一,有幸从阿彬那借来读之。它让我度过了两个“青春洋溢”的下午,非常感谢阿彬。
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里面,大多数文字朴实无华,其中记录了美国纽约女剧作家海莲与英国伦敦的一家旧书店之间的书缘与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传播,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成为全球爱书人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里,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互相取暖。
一切开始于穷困的海莲对古旧版书的喜爱以及她囊中的羞涩。由于受不了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海莲便按《书评周刊》上的地址,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恩波书店写了封信,求购旧版图书。很快,回信和书都寄到了。在书店员工弗兰克的努力下,海莲家里是“架上罗列多善本,箧中广纳皆美卷”。双方的信任由此搭成,温暖的相知借助娓娓道来的书信,很快使远隔重洋的两个人从陌生人变成知己。彼此之间的友谊、情感或许还有心思,也随一桩桩原本单纯的买卖自由流窜漫溢开来。
五十年代的英国百废待兴,物资实行配给制。海莲给书店员工寄来火腿、鸡蛋、香肠、丝袜等,作为回报,弗兰克在英国各地奔波,为海莲觅书。日子一天天过去,书信成为他们平静流淌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就这样持续了20年,直到1968年12月22号弗兰克去世的那一天。弗兰克永远地走了,他与海莲的书信戛然而止。一切似乎已经结束,却又好像重新开始。
海莲接到弗兰克离世的噩耗时,迅速赶到查令十字街84号,当她走进即将被拆迁的也是她魂牵梦萦的书店时,距离她第一次给这里写信,时间已整整过去20年。她就像怀春20年之久才得已见到梦中情人,手足无措地想告诉书店的主人:“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她信守了承诺,可店里只有冷风拂过挂满泪珠的面颊。究竟是什么让纽约这位单身女子千里迢迢为了伦敦小衔上一个破败的小书店如此伤心?是书缘,还是情缘?她到底想了却一个什么样的心愿?
我们可以想像,20年从未见面,却一直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奔波,彼此的模样也一直只能出现在对方的想象中,没有丝毫金钱与权利的污染,只因为他们都爱书,我想书中一定有他们无法抹去的青涩记忆吧。
初读此书,感觉最多的是海莲爱书的激情。回翻此书,却能触摸到书中流淌出来的美好情感。透二十年的往来书信,除了索书、找书、寄书、寄物品、表达谢意,我找不到一个“爱”字,但细心品读,还是能通过称呼的变化和不失优雅的调侃感受到一些情感的羁绊。由于距离,更由于弗兰克是一位拘谨的中规中矩的有家室的英国绅士,我更愿意把这种羁绊理解为高尚的友谊或者精神之恋。原来,看似平淡真实的书信,如你不去细细琢磨,根本品不出书外的味道。你听,海莲在1969年4月11号的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经在数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思先生也不在人间了,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英国玄学诗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话“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去,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另一种更好的语言。”可以套用一下,当爱情以另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她也并非被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了另一种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叫责任,叫蕴藉,叫沉思,还有一位,叫怀恋。
应该说,这也是一本哀悼伤逝的书——纪念心灵在20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万事万物都在持续流变,珍爱的人或物都不可能永恒,如朝霞,如春花,如爱情,海莲通过这本书信集把这场奇遇写成书,一定是为了让这场奇遇有更加坚强的抵御时间冲刷的力量,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也不会因奇遇的消失而消失。
云中谁寄锦书来,相知何必曾相见,用此话来表达这些书信所蕴含的海莲与弗兰克之间的感情是再合适不过了。从一开始,我就期待两个主人公能见面,可读到最后,弗兰克却永远地走了,心中满是遗憾与伤感。
这,是一段书缘,也是一段情缘,我为之动容。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东西也许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来演绎,我猜想,这也许就是海莲为什么把这些书信结集成书的根本原因——她想在书缘和情缘之间牵上一根红丝线,使二者成为永恒。
从此书的最后一封弗兰克女儿希拉写给海莲的信,我们可以愉快地猜出,由于有了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之间还会“缘”来“缘”去。书缘,情缘,不了之缘,有缘真好„„
2.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 篇二
“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数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查令十字街84号》
随着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2》的热映,电影中为男女主人公穿针引线的书《查令十字街84号》再一次升温。这本书讲述的正是一段关于书店的美好缘分,尽管从头到尾也并未出现一字爱情,但是纽约与伦敦之间远隔重洋的书友之间的脉脉温情,却已经超越了一切。
故事中的女主角海莲·汉芙是居住在纽约的剧作家,而男主角弗兰克·德尔则是在伦敦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这家书店就位于伦敦的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两人原本不过是买书人和卖书人的关系,却在找书买书的过程中成为了默契的挚友,而且最奇的是两人居然终其一生素未谋面!你实在很难解释二人的关系,因为女作家虽然单身,但男经理却有妻子儿女,所以若说两人有奇缘,却也很难将这份感情升华一二,更不要说远隔重洋了,唯有围绕着书这一话题,将两人素白却深厚的关系继续下去。
这本小说的体裁非常别致,完全由书信构成,两位书虫的鸿雁往来从1949到1969,绵延了二十年的时光。谨慎而自持的经理德尔在伦敦负责寻找汉芙需要的书籍给她邮寄过去,而作为客户的汉芙却渐渐和德尔产生友谊,而开始帮助处于战后萧条中,生活艰辛的书店众人,给他们寄送迫切需要的鸡蛋、火腿等物。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两人保持这样的书信交通,有时候看到德尔那种身在物资极度匮乏之中希望获得朋友帮助却又为了维持着英国人的那份矜持而显得隐忍又陈恳的态度,真是觉得满微妙又有趣的。但是即便深深牵挂着伦敦的书店,尽管竭尽所能对他们进行帮助,尽管她身边的人在去往伦敦的时候替她探访过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但是直到德尔去世,汉芙本人也未踏足英国的土地,更不曾去过查令十字街84号。
这本小说还曾经被拍成过电影,德尔经理的扮演者是安东尼霍普金斯,这位老戏骨在里面将书店经理的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绝对是秒杀众人的温厚绅士的大叔!小说的结尾是忧伤,在书的最后,汉芙写到:“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现实中的结尾也同样忧伤,因为许多这本书的粉丝或是资深书虫到达伦敦后都会想要到查令十字街84号探访那家传奇的书店,但到了那里一看却发现根本没有书店,而只有一家与文艺温情毫不相关的快餐厅麦当劳。
尽管在同一条街上,你依然可以发现不少奇奇怪怪的旧书店,里头卖着各种各样的书籍,看起来相当有魅力,但是你心心念念想找的那家“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却早已踪迹杳然。它也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也曾迎来过像萧伯纳这样的文豪,也一定曾经见证过或许不止一对汉芙和德尔这样的人物,但是它早已在70年代的时候,因为经营者的陆续亡故,这家书店关门大吉,随着伦敦的浓雾消失在了人们的眼前。徘徊在查令十字街的街头,想到小说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情节,不免令人感伤。好在伦敦旧书店从来都多,卖一切的,卖单一作家作品的,卖地图的……而且还时不常会碰到一位就像德尔那样绅士派头十足的店主,但是怎么说呢,就好像金庸在《白马啸西风》里所写的那样: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3.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三
再拿起《查令十字街84号》,读到最后一封信,是海莲写给到英国度假的朋友凯瑟琳的信。
“布莱恩在电话里对我说:‘如果你手头宽裕些就好了,这样子你就可以跟我们一道去了’。我一听他这么说,眼泪差点儿要夺眶而出。”
“大概因为我长久以来就渴望能踏上那片土地……我曾经只为了瞧伦敦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电影。”
“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读到这里,泪流满面。从头开启那些越洋书信,了解海莲和弗兰克,了解关于读书和藏书,了解工作的态度,了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和英国……
1、海莲和弗兰克
从1949年至1969年,一个英国书店的店员,一个美国的小作家,因书结缘,一封封越洋书信,一个苛刻的提出择书要求,一个认真严谨的选书,透过书信,看到了那个不拘小节、没大没小的汉芙。海莲,看到了那个埋头认真做事、温和有耐性的弗兰克。海莲说,你是最懂我的人。弗兰克的妻子诺拉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
两个人通信交流20年,从未谋面,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因为爱书爱读书所结下的友谊,才是最纯正的吧。
弗兰克:“夏天又快到了,预料会有更多美国游客到英国来,然而我们所期盼的”那位美国游客“却仍独独教我们望穿秋水。”
海莲:“到了六月,也许我就可以启程赴英,自己去逛‘我的书店’---如果我胆子够大的话。隔着三千英里的安全距离,我写了一堆没大没小的信,我大概只会悄悄溜进去又静静踱出来,而不敢告诉他们我是谁。”
2、关于读书
海莲提到多次她读书的方法,她喜欢读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她喜欢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她买书是为了收藏和重读,买的书一定是读过觉得值得再读的书,书的印刷和包装一定要精美,她说,如果买一本从未读过的新书,就像是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她不认可买书来,潦草读完,然后束之高阁的做法(我就是)。对于不想重读的书,她都要每年清理。
她的.方法值得我借鉴,书是要读的,不是选来收藏的,何况花钱买书也是有时间价值的。读书很快乐,如果可以交流读书,将是一件更快乐的事,即使观点相异。如培根言,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
海莲:“我寄给你们吃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3、关于工作
在弗兰克去世后,在书店秘书写给海莲的信中,说到弗兰克先生在书店服务已超过四十年,对于一辈子做一件事,忠诚于书店的弗兰克,真心的喜欢。海莲算是一个刁钻的客户吧,可弗兰克总是用英国式的谦逊、敬业,满足客户的要求,卖几本书,再附信,在现代的社会看来,效率也许太低了,但这恰恰却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让商业或工作不再那么简单冰冷,在得到物质的满足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关怀,或许等我们不再那么浮躁,真正能认知自我存着意义的时候,又会回到那个时代,选择那种生活方式,获得那种精神层面的宁静与富足。
工作,并不一定就是挣钱,让客户满意、交到朋友,宁静以致远,我喜欢的做事态度。
海莲:“我已经叫复活节兔子给你捎个蛋,希望它到达时不会看到你已经慵懒而死了。”
读完略有遗憾的是,弗兰克和海莲通信20年,却从未谋面,但对于一个浪漫的故事来讲,足已。
4.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600字 篇四
这是一个穷困潦倒却乐观自信的小作家和一个古板旧书商之间的通信来往,结集出版后却被奉为“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何以被奉为圣经?我并不太理解。
海莲,生活拮据,以写字为生,结实儒雅又富有学识的书店经理弗兰克,在长久的通信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愫和友谊。志趣相投的男女很容易产生共鸣,就好像《明亮的星》里,那位孤芳自赏的芬尼小姐,因为一本诗集而对济慈发生爱情。
海莲与弗兰克的第一封信,是请求弗兰克帮忙找一些书,弗兰克则回复她关于书的情况。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们的信从中规中矩到心心相惜,海莲成为“弗兰克先生的汉弗小姐”,弗兰克是“海莲的弗兰克”。连那间海莲一生从未踏进的书店,也在海莲的朋友们口中变成了“海莲的书店”。他们的交流在谈论书之外,开始有了生活,情感,信仰方面的交流。
有趣的是,弗兰克的妻子和儿女以及他的同事们也先后加入了为海莲写信的队伍,海莲在邮寄书款之余,也会为处在困难中的“英国朋友”们寄去一些生活物资。虽然他们从未见面,海莲却已经像是老友般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好奇弗兰克妻子诺拉对海莲的态度。后来在诺拉与海莲的通信中,诺拉坦诚自己曾经嫉妒过海莲,因为弗兰克是如此喜爱读海莲的信,而自己却从未与丈夫有过如此知心的交流。
寥寥的一段话让我脑补了这样一个故事。妻子偶然发现丈夫经常与一位美国女士通信,两人你来我往,每当收到信,丈夫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认真而沉浸地回信。或许这位妻子,也曾在丈夫同事们的玩笑话里捕捉到一丝暧昧讯息,女人的好奇心总是很强大的,有一天,她终于看到了那些信,从信里,她感觉到那位美国女士学识渊博,且幽默风趣,与丈夫志趣相投,与自己截然相反。虽然信的内容毫无苟且,坦荡光明,她仍然出于一个女人的敏感和不安,试着按照信上的地址,寄出了自己的第一封信。
诺拉能向海莲坦诚自己曾经的嫉妒心,说明她早已解开心中的芥蒂,在后来的交往中,海莲多次为诺拉一家寄送生活物资,诺拉也赠送海莲一条邻居老太太亲手织的围巾。这两个磊落的女人,很快便结成了友谊。(写到这里,我不禁笑了一下:这要是放到中国的电视剧里,会不会又是一场“回家的诱惑?”)
我一直认为文字比语言更容易走进他人的内心。人在写作的时候,其实是与自己对话,一支笔总是自然而然地流露着此时此刻的真实想法,剖析着自己的内心,而在语言交流中,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违背自己的本意,因此,文字能比语言更加打动人。顽固地不爱沈从文的张兆和不是也没躲过沈从文的“情书攻击”吗?
或许二十多年的书信往来早已让信之彼端的两个人有了超越友谊之外的情谊,海莲的朋友和弗兰克的同事们的揶揄和调戏就是证明。然而这些“调戏”并没有让这段感情最终发展成为爱情,他们的关系,最终是发乎情,止乎礼。
在生活最苦闷的时候,海莲借酒浇愁,也只是说一句,“弗兰克,能够懂我的人只有你了。”书信,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稳固而安全。
5.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 篇五
这本书是读书群里的群友推荐的,于是自己买了一本拿来读。拿到书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虽然不如海莲在信中描述的那样,皮装封皮、烫金字体那样精致,但封皮的设计也是非常精美的了。外面包着一层米白色封皮,上面印着中棕带一点绿的字体,是我喜欢的颜色,有一种复古的味道,正中还有一张旧书店的照片。里面是硬底封面,底色是墨蓝色,字体应该是玫瑰金色又带有一点粉,整个包装设计非常舒服。
我迫不及待的把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因为是书信体,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短一点的篇幅就一页纸,稍长的两页。全书记载了双方自1949年10月5日至1969年1月29日的来往信件,直至德尔先生去世。看着一封封短小而真挚的信,我能感受到海莲在收到喜欢的书时的欢呼和喜悦,能感受得到书店店员在收到海莲的物资帮助时的感慨与激动。让我非常感慨的是,双方从未谋面,却能在不断的书信来往中让友谊长存二十年之久,那是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单纯而美好。
读海莲的信总能感受到她的活泼和幽默,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应该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仿佛能感受到,一个女作家在自己的公寓里写着自己内心的文字,不会孤独和彷徨,平静的享受着阅读和写作。她在不知道德尔名字时这样写道:我会在包裹上注明由你——FPD——代转,天晓得你叫啥;在苦苦等书的日子里她写道: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吗?我啥也没收到!你该不是在打混吧;在描述自己的长相时她写道:至于我的长相,大概就跟百老汇街上的叫化子一样“时髦”吧!我成天穿着破了洞的毛衣跟长毛裤,……房东认为他犯不着为了一个窝在家里摇笔杆的小作家,而整天开着暖气。当海莲称呼德尔急惊风时,当海莲说汝等无赖时,我自己忍不住笑出声……
而德尔的信大部分就是在说自己又找到哪些书,并给海莲挑选她可能感兴趣的书。我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书的了解,对于海莲的了解,这一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和饱览群书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海联真挚不渝的情谊上。
信中随处可见海莲对书的态度。她说,我从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也许喜欢旧书的人就是在寻找和期待在书中和有缘人相知与相遇。
海莲还写道: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身厮守的书,只需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五十倍于此。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还指望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阅读真的是最简单又最奢侈的事,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可以在书的世界里和作者相遇,在那个世界里自由翱翔。
在这个阅读匮乏的时代,有不少声音在倡导阅读,而大部分焦虑的人就开始在买买买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仿佛买了这些书就像读过一样,仿佛看了书评就觉得自己完全懂了一样,仿佛看一遍就领会了书的真谛一样。作为一个有点焦虑、内心又有点虚荣的我来说,当然也在此列。除了一些育儿书籍外,至今书架上还摆着很多从未翻看的书,有的甚至连塑料封皮都没有拆开。我对自己说,重要的是认真看了,从书中得到了养分和力量,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和思考。就像海莲所说: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倒是旁人都很惊讶,依我看,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也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消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过,当他们看见我把书一箱一箱的往外扔时,却又露出一副“这怎么得了”的表情。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买了一本书,好——读过了,好——上架,好——没事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第二回,可是呢,“丢掉?万万使不得呀!”为什么使不得?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足惜!
因为我是一个手工爱好者,对于书中赠送手工桌布的那一部分也非常喜欢。海莲在看到桌布时说,这是一条漂亮的爱尔兰绣花桌布,米黄色的底布上以手工绣着古典的花草图案——全是各自不同颜色、浓淡有致的花儿,我真迫不及待的想披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水袖、优雅地举起手,幻想自己执着一只乔治王朝的古董茶壶,轻轻的斟上一盏茗茶……可以看出海莲对这份礼物的喜爱和珍视。
信中说,虽然老太太做了许多手工刺绣,却几乎全都自己留着。用这双老手做的东西有幸能交到喜欢它的人手上,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老太太一个人终老一生,但她一定不孤独,因为有手作陪着她,每一个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除非遇到真爱,否则绝不割舍。德尔在信中还告诉海莲如何清洗、保养桌布,可见爱手作之人对于手工作品的呵护。每一个收到手作礼物的人都应该小心翼翼,精心护理,只为手作上留下的温度和故事。
关于对书店的描写,是海莲的朋友在信中描述的。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息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常年积土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极目所见全是书架——高耸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书架,橡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已褪色仍径放光芒。看到这些,仿佛就像自己置身于书店一样。
6.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 篇六
记得在叙事奇特的《寒冬夜行人》里,卡尔维诺就以一对男女读者从相遇相知到最后结婚的故事作为主线,尽管在其中负责牵线的是一本印刷“错误百出”的书。同样,《查令十字街84号》也承载着一段与书有关的情缘,作为一部现实存在的书信集,它是一位热情开朗、终身未嫁、嗜读经典旧书却穷困潦倒的美国女编剧海莲·汉芙和一位严谨礼貌而不失诙谐、终身奉献于古书事业且已成家的英国绅士弗兰克·德尔二十多年来的书缘与情缘的见证者。
“查令十字街84号”是英国伦敦一家旧书店“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地址,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嗜爱旧书的海莲看到了这家书店的旧书出售宣传单,她便试着寄了一份想买的书单过去,而德尔先生就在这家书店负责收发信件与搜罗旧书,于是一段长达二十年的却始终未曾谋面的交流就这样开始了……
怀着对书名的好奇开始阅读,慢慢发现,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这本书信集,有着穿越时空召唤人心的魔力。随着信件上时间的推移,你可以看到他们之间有某种东西在慢慢变化:女主人公以自己特有的热情活泼叩击着大洋彼岸一个严肃认真、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的心,而那位先生也以自己的幽默恰到好处地回应;他们对对方的称呼也越来越温和,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一个欣喜地接纳一本又一本喜欢的书,一个默默地搜集对方喜欢的书……这个故事像每个爱书人想象中的那样,穿过承载前人思想的书本,与冥冥之中的另一个人相识,相知,然而,最终却没有像每个人都盼望的圆满结局那样,甚至一生都未能相见。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一贫如洗的海莲是不幸的,她甚至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凑齐去一趟魂牵梦萦的英国的钱,直到最后得知德尔先生去世的消息以后,仍然没能成行,只是拜托朋友,“若你们恰好途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读来令人心酸不已。然而,那样纯粹、隐秘而又会心的一段感情,又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啊。就像柏拉图说的那个寓言:每个人生来都是被劈成两半的,世界之大,人海茫茫,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遇到自己的另一半,能遇到另一半的那些为数不多的人大概都是最幸运的。海莲能够在一次偶然的买书活动中遇到真正懂自己的知音——德尔先生,这样的幸运大概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吧。
读一本书就像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而这次的世界,没有私欲,没有占有,没有贫穷的悲苦,没有困境下的苟且,有的只是阅读好书的欣喜,一丝不苟的纯粹,心与心的交流以及跨越大西洋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