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精选8篇)
1.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篇一
如何做好应届毕业生“管理培训生”项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是人才难觅可以说是全体招聘人的共识。因此,很多企业借鉴外企的做法,设立了“管理培训生”项目,尤其以应届“管理培训生”项目较为常见。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好像以“管理培训生”的名义,才能吸引关注。的确应届“管理培训生”项目,是业内公认的实现低成本储备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有效手段,尤其通过“管理培训生”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企业有深厚的“知遇之恩”的归属感,有很好的忠诚度抵制竞争对手的诱惑,对企业的组织架构稳定以及长久发展都益处良多。
但是在笔者了解的企业中,真正把应届“管理培训生”项目做到对企业有如此贡献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项目开展2年,“管理培训生”已流失殆尽,最后不得不夭折。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招聘环节
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早早的就开始忙的不亦乐乎,从内部
需求收集、汇总整理、上报批准,到学校联系、现场准备、招聘实施,简直是打一
场人才争夺战。好像是该做的都做了,有什么不妥吗?
招聘环节是整个项目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招到合适的人才是将来
能否培育出人才、留住人才的前提。而吸引人才的标准不仅仅于薪资、成长空间、而更在于人才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喜欢这个企业。但是在招聘面试的短短十几分钟、几十分钟里让人才相当程度的了解行业、了解企业是不现实的,所以招来更多的是
与企业“一见钟情”的人才。“一见钟情”有多少最后成为“一生良缘”,所以,两
年以后的“离婚”很正常,“闪”的快“离”的快。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建议不要做“歼灭战”而要做“持久战”,招聘工作要深
入校园,在学生毕业前两年,通过学校社团推介、参与课题研发、发布学生研究项
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让对所在行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企业
组织的行业研究中去,并与直接的已学和所学结合,让对行业感兴趣的同学加深企
业印象和企业了解。经过这样的预热和磨合,将大大加强“一生良缘”的产生几率。
2、项目架构设置
“管理培训生”项目一般都由企业人力资源部牵头、各部门配合。但是,现实
情况往往是员工入职后,人力资源部起个头,做个企业介绍和基本公司制度介绍,然后就成了引导员,按照培训计划,把培训生带到一个一个部门接受培训。部门的人一个是觉得最后不一定来自己的部门工作,再一个就是本身工作都很满了,还来
这么多人问这问那,会降低部门的工作效率,所以敷衍了事。这样的操作已经为员
工流失埋下了伏笔。
因此,必须为“管理培训生”项目设立清晰的架构和明确的责任。“管理培训
生”项目一般应该由人力资源部总监牵头项目总负责人,各部门也要有相应的高级
管理人员参与到项目架构中,而且明确部门内的每个导师,对于“管理培训生”项
目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规范,并积极和严格的按照规范操作。
3、评估机制有问题
学员的评估一般的企业在项目实施中还是设立的,但是往往由导师进行评语性
评估,流于形式。企业讲“入模子”,我们就是要对学员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来让他看清自己,调较自己的方式和行为。因此,学员评估应该是导师结评、同学
互评、每日点评想结合的体系进行。
对于导师以及项目管理团队的评估,往往企业容易忽略,感觉好像这是额外的工作,不应该有指标性要求,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认识。导师及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的评估也应该是360度的,尤其应该与学员的结业考核成绩挂钩,并进入各自的岗位KPI。
4、辅导交流体系欠缺
在“管理培训生”体系中,往往容易突出“学”与“教”,但是对学员的辅导交流体系的设计往往缺失。这个体系应该包括:
a)直接上级:对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b)高层管理人员:提升其观察、思考问题的高度。
c)职业发展专业人士:提供成长方面专业的咨询。
d)师兄:刚学会开车的人教开车特别有针对性。
e)同伴:交流学习经验。
通过架构设计和相应的活动组织设计,如果能充分发挥上述辅导交流体系的作用,将取得出乎意料的实践效果。
5、培训期过后设立后续计划保障培训生的持续成长
在培训期结束后,在企业人才培养和人才任用上,至少高层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倾斜,为“管理培训生”在企业的发展创造快速通道。当然,要注意业绩导向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否则容易形成小团体主义。
本文作者系凡森聚力管理咨询合伙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公司及网站网址,如需采访、约稿,请联系010-64467622。
如有稿件请投至邮箱:fswztg@163.com
2.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篇二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初步的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但是, 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 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 管理精力被牵制, 管理水平无法提高。随着市场开放性程度提高, 国外建筑投资商和承包商进入, 政策法律、法规逐渐国际化,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 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建筑市场发达的分包体系是国外建筑业的特点之一
国外大型工程承包公司同国内的工程公司相比管理人员比例高, 素质高, 在承担项目时, 将所有的具体施工任务分包出去, 专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最终会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中小型的专业分包公司人员专业素质高, 专业设备齐全, 公司规模小, 易于管理, 专业划分详细而全面。专业分包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提高自身的同时, 也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为了防止过多的分包层次, 国外也要求承包商在项目管理中, 采取自己负责施工和分包管理相结合的形式。
2 我国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2.1 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分工更趋专业化, 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 专业化趋势正体现了这一要求。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多变, 要求企业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2.2 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 促进了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包企业的发展。
产品的价值由基本值和附加值构成,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基本值已相近, 产品价值的提高便更多体现在附加值上, 专业化生产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 必然引发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
2.3 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
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 充分说明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企业发展, 低层次的向各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
3 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3.1 为增强核心竞争力, 大型建筑企业必将甩掉低端生产资源, 专注于项目管理。
对专业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来说, 提高管理能力, 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 使用机械设备, 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是必由之路。劳务队将发生分化, 其中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渐稳定下来, 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 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承包企业, 既走劳务承包, 又走专项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
大型建筑企业一旦抛弃低端资源, 必然更多地依赖于分包商来完成任务, 分包管理能力要增强;而专业的分包队伍和劳务队必须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 使用新型机械设备, 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3.3 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的需求。为了适应变化, 总承包商会
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 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 为提高效率从而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要。专业的项目管理, 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小型专业施工队伍和劳务队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加强自身竞争力, 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这样其企业人力、设备资源能得到更多的利用, 生产效率提高, 利润增加, 从而增加其抗风险的能力。对社会来说, 专业化分工, 使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 多余的消耗减少, 基础的施工能力提高, 减少了直接的生产物质消耗, 这些变成利润储存起来。社会生产发展总是向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发展的。
4 现阶段我国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分包商施工质量不佳。
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 以次充好, 鱼目混珠;施工质量不符技术规程、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对策:在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等, 现场严把材料关, 总包方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 提高业务能力, 堵住分包商的空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动态检查, 研究质量缺陷, 分析原因, 指定改进计划, 实施和督促分包商改进。
4.2 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
对策:合同报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 采用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 实际考察, 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入;总包方督促分包采取措施加大培训投入, 必要时直接介入专项管理。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
4.3 分包商工期拖延。对策:总包加强现场进度检查监控, 制定激励、奖罚措施, 与有关各方及时沟通。
4.4 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 并且总是内敛的, 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
对策: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承担协调配合义务, 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 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 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 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4.5 总包商逃避自身义务。
对策:分包商要与总包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 切实履行合同, 承担各自义务;同时建立同期记录, 完善书面凭证。
5 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展望
5.1 专业化程度更高, 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 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分化。
总包对分包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加, 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商来完成;分包商将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 分包商的一些不重要的辅助性工作将会外包, 由更专业的分包商来完成。
5.2 组织更灵活, 组织界限将模糊, 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
化, 总分包将更多地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 (任务小组) 来完成工作。项目组织将会更趋灵活地组建, 分包商会更多地参与总包的项目团队工作, 合同的联系使各方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项目会有更多的补充协议。
5.3 管理将更规范化, 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 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 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5.4 分包商授权度更高, 分包商权力会增大, 总包商将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 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
3.如何做好土建项目的管理 篇三
关键词:建筑项目 管理 安全 质量 进度 资金
一、项目安全的有效控制
我们知道,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是以安全为基础的,安全平台搭建不好,其它方面的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项目建设中,安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爆炸、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无设备、备品备件、材料被盗等现象。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措施。
1.制度的制定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临时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并按章操作、作业区内防火器材如何配备、易燃易爆剧毒辐射物品如何使用及管理、施工现场安全标语及安全牌如何设置、“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及各种安全设施的设置及设备材料的运输、存放、看管、领用等能在事先考虑到的方面都要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使所有参建人员知道如何去做,并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依。
2.加强对参建人员的安全教育
一個大、中型的建设项目,往往是参建单位较多,人员层次较复杂,有施工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也有来自不同方面的民工,这种复杂情况就决定了人们对施工安全的认识必然会深浅不一。因此,很有必要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摸底了解,有侧重地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可采取集中学习、分发小册子、开办宣传栏等形式,以使大家都能够正确认识、自觉遵守规程。
3.要有安全检查监督措施
除了要求各施工单位配备安全员,指导检查本单位的安全施工外,建设单位也要指定安全员,负责对各施工单位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对安全工作进行协调,对发现违章作业的情况,要对当事人当场提出批评教育并要求其立即改正,同时,对所属施工单位可实施必要的经济处罚。
4.要为施工现场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及时清理易燃杂物及散落在现场的铁钉等。
二、注重项目质量的控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投资项目管理对质量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一个项目决定建设之后,要确定总的项目建设质量标准,其它任何方面都要围绕这一标准去实施。
1.确定工艺技术路线。
如果是自有技术,那么这一技术的成熟程度、在新建或技改项目中使用的安全系数应该是比较容易论证的;如果是引进技术,是全套引进或配套引进,就必须做充分的调研、技术交流和论证,这方面失败的案例是很容易找到,如,海南帘子布厂、中原制药厂,投资几亿甚至几十亿的项目,建成了却开不起来或者根本生产不出来合格产品,教训惨痛。因此,工艺技术的选择要慎而又慎。
2.做好项目的设计工作。
这也是决定项目质量大局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做好设计,就要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最好是选择设计过同类项目而又有较好作品、信誉服务较好的设计单位;对设计出的图纸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做好设计会审工作,力争无漏项,该修改的地方决不留到施工阶段;对施工中遇到的设计缺陷,要及时做出书面的设计变更。
3.选择业绩好、技术力量强、信誉高的施工单位,并要在施工中作好质量监督和检查,不能忽视任何一个不符合规范的方面,并要严把钢材、水泥等建材质量关。
4.选择业绩好、力量强、服务好的监理单位。
5.组织好设备的订货工作。
要对所需设备生产厂家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设备在市场上的使用情况以及能否满足自己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可到生产厂家或其它使用单位进行考察;对于一些关键大型非标设备要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进驻制造厂家进行现场监制;对到货设备要做好初步的质量检验工作。
6.把好设备的安装质量关。
要发挥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检验的能力和优势,保证每一台设备的安装都符合标准。
7.做好开车及生产准备的工作。
编制系统完善、切实可行的试车方案。在质量控制上,还要把好项目筹建人员的素质关,必须做到人员高度精简、高效,真正挑选那些精兵强将来参与项目的建设。
三、有效控制项目的进度
企业选定建设一个项目,是在看准市场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建设一个项目,如果组织不力,本来一年可建成的计划,可能三五年还不能投产,结果错过了市场机会。另外,项目建设期过长,投资也难以控制。那么,进度控制应具体控制哪些方面呢?
1.制订合理的项目建设工期,根据工期要求编制总的网络进度计划。
(1)对于中小型项目,进度计划可采用“甘特图”(也叫做线条图或横道图)的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明了直观,易于编制。
(2)对于大型工业项目,因其工序繁多,协作面广,常常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即用网络图来表达项目中各项活动的进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中各项工作的时间,确定关键活动与关键路线,利用时差不断地调整与优化网络,以求得最短周期。在整体网络计划的基础上,还要根据项目的进度情况编制二级、三级的进度计划,如,某一项工作的整体网络计划时间为3个月,那么,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项工作,就要制订次级的进度计划,可制订为第一个月要完成多少工作,第二个月要完成多少工作,第三个月要完成多少工作,然后,在月度计划的基础上,再根据进度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每周进度计划以及每天的计划。
2.要有保证进度的措施。
对于各项工作的招标进度、项目设计进度、设备采购加工进度、建筑安装进度等都要有相关人员去督促办理,并将每一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人。因此,工作的进展需要从上到下一级督促一级。同时,要监督各施工单位的工作,督促其要保证相应的施工机械、施工人员,并按照进度计划去组织施工。当实际进度与计划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计划,以保证上一层计划的如期完成。施工进度控制和其它活动一样,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即,编制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和计划的偏差及影响因素、采取纠正措施,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建设单位还要及时协调各施工单位的施工配合,这就需要项目负责人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1)施工方面。施工组织不当,劳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合理,各施工单位或各承包商之间相互干扰等。(2)技术方面。施工单位有时会低估施工技术的困难,重视不够;有时会对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没有全面理解,导致盲目施工,造成返工。(3)不利的施工条件。如,遇到长期的恶劣天气,无法施工;农忙时劳动力不易组织等。对此,建设单位要定期或根据需要召开有各有关方面参加的协调会,一是听取各单位工作的进度情况及了解存在的问题;二是当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时间,为顺利施工提供条件。
四、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和控制
1.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设计。
在项目决策之后,控制投资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设计。长期以来,我国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设计质量、进度、工程技术比较重视,而对工程造价考虑较少,“肥梁、胖柱、深基础”等现象多有发生,给项目建设单位造成了很大浪费。因
此,有必要要求设计单位经济和技术并重,将项目多余的功能去掉,对造价高的功能实施重点控制,从而最终降低工程投资,实现建设项目的最佳经济效益。
2.要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严格控制进口设备,在有把握的情况下,能用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的,就不买进口设备。
3.搞好各方面的招标工作。
招标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复杂的竞争式贸易方式,是一个严肃的法律行为。招标人员要熟知招标程序和招标技巧,还要了解法律、金融、经济、外贸等知识。要对项目的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建材等全方位、全过程地实施招标。通过规范的招标,使各方面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要实施科学的项目管理。
管理出效益、管理省投资是不容置疑的。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贯彻于从项目筹建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包括对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应严格控制非建设性的费用支出,杜绝铺张浪费的现象。
5.要认真细致地进行预结算审核。
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要跟踪审查设备材料的订货、工程预算、工程进度款拨付等;在工程的后期,重点审查工程的结算。具体来说,工程预结算的审查是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最后阶段,因为工程项目的余款额也只有在审查后才能确认。为避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预结算方法上发生重大分歧,产生尖锐矛盾,还需要委托有资质的中介审计机构进行合理审计。许多送审的项目,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高估冒算的现象,有的竟高于应投资额30%以上,真是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经过中介机构的公正审计,所产生的纠纷也就比较容易解决。
五、小结
4.如何做好“城中村”物业管理项目 篇四
经过23年的风风雨雨,深圳的物管在众多物业人的共同努力和细心呵护之下,如今已茁壮成长。曾几何时,深圳的物管几乎成为了中国物管的代言,这是让每一位为深圳物管默默贡献着的物业人的喜悦!纵观深圳这20多年来的历程,我个人认为深圳之所以长期走在全国的物管行业前列,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管理理论、方法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城中村”的物业管理模式,就是深圳物管的一种新尝试和新挑战。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北京、上海尤其是深圳这样新兴的大都市,就出现了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具有居民小区外型可是又相当于村落生活形态的特殊群落,人们俗称为--城中村。“城中村”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从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必然产物。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发达城市,目前都有“城中村”的存在,并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扩大。
“城中村”的现状
深圳“城中村”的物业产权和业主构成非常复杂,业主和使用人的比例严重失调,人口密度高,人员素质、职业、文化程度差距极大,外来人口是本地户籍人口的10-15倍,治安问题严重,“脏乱差”是深圳“城中村”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在深圳渐渐迈入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据统计累计已有300万以上人口居住在“城中村”!
“城中村”实行物业管理的意义
农村人口在全国13亿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可能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因此,“城中村”如何改造、如何管理、如何使其与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同步,就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除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之外,作为最可能直接与“村民”接触、与社区接触的物管企业,一旦进入这一被城市居民小区物管遗忘的“物管盲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城中村”作为城市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改造,提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紧跟深圳向着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前进的步伐。因此,“城中村”的物业管理更是具有长远和深刻的意义。
“城中村”物业管理的开展
深圳市金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早在1995年就对金坑山庄实施物业管理。金坑山庄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整个小区有400多户,居住人口达1万多人,70%以上为流动人口。小区管理处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解决小区“脏乱差”问题,对小区实行24小时保安管理以及巡逻制度,在小区各安全死角设立治安岗,每幢楼房前都放置垃圾桶,清洁工每天早晚两次对小区进行全面的垃圾处理和卫生打扫,管理人员实施了晚上值班及假期值班制,接待小区住户投诉和咨询等。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完善,有效地维护了小区社会治安秩序,改善了小区卫生环境。与此同时,管理处为了进一步丰富小区住户的生活,根据小区住户的兴趣爱好,举办了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如象棋、拔河比赛等,不仅活跃了小区的气氛,也增进了管理处与住户的沟通。10年来,小区房屋的出租率不断攀升,如今已高达99%。目前小区正逐渐走向成熟、健康和文明。笔者近期有幸来到该小区进行实践,对“城中村”物管进行初浅的探索,并获得了在“城中村”实施物业管理的直接体验。
总结金坑山庄的物业管理,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学习和倡导:
1、业主档案管理
“城中村”的产权复杂,这是一种普遍现状。一般都是由村投资公司集资开发,然后卖给村民,再由村民转让或出租给第三者,而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产权不明晰。因此,物业管理进入“城中村”,首先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对产权人进行立档及建立完整的资料。同时,作为发起人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机构,对产权人或使用人进行物业管理知识的宣传,提高其物业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对业主委员会的选举采取弹性成员,成员结构不仅要有产权人,也要有长期使用人,以及临时居住人(特别成员),这样才能使不同结构人群的不同需求和建议得到满足。业主委员会在“城中村”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管理费的收取,对流动人口(租户)或使用人的管理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城中村”的管理过程中,如何与业主委员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流动人口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现代化的超常规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与开发区。大量人口的流动既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廉价劳动力与生力军,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外来人口的生活、居住、计划生育、就业等问题。然而在对城中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如何有效地对“城中村”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首先,通过与村居委会的沟通并与其建立共建关系,对小区内居住人员进行资料归档,以户为单位,做到及时追踪和资料的更新。同时协助居委会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和管理。虽然“城中村”人口流动量较大,但管理处也要做到入住一个就对其进行资料的登记、建档。对每一位住户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基本情况的掌握,这不仅有利于日后的管理和服务,也有利于协助居委会等相关部门的有关工作;其次,在就业问题上,管理处可设立信息栏,定期发布一些最新就业信息,为小区待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平台和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该小区管理处针对区内居住人员情况正在筹划与有关部门建立外来务工维权服务中心,为众多进城务工者提供法律支持,维护其合法权益。只有设身处地的为住户解决其最为关注的困难或问题,才能更好地赢得业主或使用人(租户)的认可和支持。
3、治安管理
“城中村”的治安管理,可以说是一件头等大事,也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人口流动量大,且流动人口的背景复杂,直接影响到治安管理。金坑山庄小区整体结构属于封闭式,整个小区只有一个出入口,相对于深圳多数敞开性“城中村”而言,较有利于管理。该小区对物品放行严格实行由业主或使用人签字许可制度,确保小区财产安全。与此同时,也与小区所属管辖的公安警务、消防等部门达成共建安全文明社区的共识,并对小区住户进行定期的消防知识、治安管理的宣传,同时管理处还与其建立了应急措施和消防演习机制,从而大大提高小区治安管理水平。
另外,深圳下沙村、皇岗村、草埔村等地已经正式的引入了物业管理,但目前它还只是处于试点阶段,它还需要很多的物管企业参与“城中村”的管理和建设,需要更多的物业人为“城中村”管理献计献策,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总结“城中村”的特点,对其实施物业管理,首先就要处理好三大现实问题,即建筑物质量差、消防安全标准低甚至还有违章建筑以及建筑密度高、村开敞性大;外来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物业产权人结构复杂。解决五大难题,即业主问题;管理费问题;治安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封闭式管理问题。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外来人口找到家一般的生活环境,因为他们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市民还不能享受同样待遇,很难真正融入城市,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在城乡间来迁徙,既没有安身立命的自我认同,也找不到安居乐业的归属感,因此,为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人口营造一个家一般温暖的生活环境和空间,是“城中村”物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5.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篇五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建设单位要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工作;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活动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基建财务报表。唐山项目中冶天元大厦年底即将开工,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执行上述规定,提出个人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损失浪费、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但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领导的重视密不可分。建设单位的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合理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安排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财会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赋予财务管理人员相应的职权,如与项目有关的各项会议均需财务管理人员参加、不合规的付款申请拒绝支付、参与合同签订等方面的重要权力。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发言权,才能充分发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严格要求基建财务人员是做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基建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补充规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解释;了解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工程知识,还应当认真学习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法制观念,提高责任心。
基本建设项目一般投资额较大,需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多,如果基建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制观念淡漠,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基建财务人员的责任心、法制教育极其重要。
(三)加强与工程人员的工作沟通。
项目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投资控制、工程结算价款支付、费用报销等方面,都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与工程人员的协调配合,因此,加强彼此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项目建设合法合规。财务人员参与工程例会也有利于了解工程进度及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彼此的联系与沟通。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各项投资支出真实、合法。具体内容应当包括:
(一)严格工程款支付审核程序,保证按合同及进度付款。
可按以下流程进行:施工单位进度款申请表→ 建设单位项目部审核签字→监理审核签字盖章→跟踪审核的中介机构审核签字盖章→建设单位分管领导签字→财务审核→付款(均使用转帐支付)。
(二)规范二类费用的报销审批,保证各项费用支出真实、合法。
1.取得合法合规的票据种类。设计费、监理费、咨询费等应取得综合服务统一发票;行政规费应取得行政事业性统一收据或非税收入缴款书等;会务费应取得会务费发票。严格杜绝收取不合规票据,如白条、三联收据、以建安发票代替综合服务发票等,保证各项费用支出的真实、合法。
2.费用报销时按规定附上相关证明资料。明确哪些费用项目必须签定合同,如:设计费、监理费、咨询费等,报销时必须将合同作为报销的附件。同时,财务人员要参与合同的签定,所有合同财务均要留存一份。对所有合同内容、单位名称、合同金额、付款时间、结算方式等内容编制统计台帐,便于按合同约定严格执行。会务费应附会议通知、会议纪要;材料及办公用品应附验收清单。
(三)切实做好实物资产管理,保证帐实相符。
明确材料、固定资产、设备采购、存货等实物资产入库、领用及移交手续。到货应有验收记录,领用及移交应有多方签字记录。建立实物资产统计台帐,详细记录各项实物资产的品名、规格型号、采购数量及金额等内容,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保证帐实相符。
四、科学合理地设置帐务,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严格按基本建设有关规定,对每个基本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原则上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这有利于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也有利于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特别是明细科目的设置要科学、合理,一方面要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另一方面要与批复概算明细相稳合,有利于随时分析概算执行情况;同时,也要考虑编制竣工决算报表时计算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需要。建立辅助帐薄,便于管理。如实物登记台帐,工程结算款支付及发票开具情况台帐等。
五、做好财务分析总结
(一)分析投资完成情况。
定期统计各项费用支出的累计发生金额,并与批准概算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可能存在超概算的情况,是否存在概算外投资;是否存在超规模、超标准的问题;各项费用支
出是否属于规定的开支范围,是否超过控制标准。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建议领导层及时办理报批手续,或提出其他的整改建议,以保证项目建设程序合法合规。
(二)及时总结各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及时对内控制度进行分析总结,评价现有制度是否存在缺陷,是否需要完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三)定期编报财务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进度、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分项投资完成情况及投资总额、概算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等。财务人员应与工程人员协同配合,重点应从以下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分别提出整改建议:
1.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在项目进度、质量、投资控制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方面是否尽职尽责;
2.基本建设程序方面是否履行了各项报批手续;
3.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等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是否存在违法违规;
4.各项资金的到位情况是否与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是否存在资金缺口;
5.资金使用管理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是否存在不合规支出等方面的问题。
六、及时准确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表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人员,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
(一)认真做好财产及帐务清理等编制准备工作,保证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前帐、表、证、实表相符。
1.财产物资清理。具体包括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帐务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各种材料、设备、工具、器具等,要逐项盘点核实,填列清单。对应变价处理的库存设备、材料以及应处理的自用固定资产进行公开变价处理。
2.债权债务清理。对工程费用及按实结算的二类费用,应催促工程人员牵头尽快办理工程结算,形成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均签字认可的定案表。财务根据定案表进行帐务处理,真实反映各项负债。对各项应收、应付款项及时收回或清偿。支付工程尾款时应按规定留取质保金;结清个人欠款。
3.催促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以便按实列支竣工验收费用,对相关人员未报销的其他各项费用催促尽快报销,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工程投资支出。
4.对管理费或业务招待费超支、单项工程报废损失等需要事前报上级财务部门审核批准的事项,及时形成上报文件,以取得帐务处理依据。
(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要求。
6.浅谈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及其重要性 篇六
摘要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组织形式,改善了对各种人力和资源利用的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的方法,从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对管理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项目管理 管理特点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管理重要性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
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被当做项目来处理的运作; 2.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
3.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特殊性(临时性、柔性、强调协调性); 4.项目管理的体制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 5.项目管理的方式是目标管理;
6.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种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 7.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具有先进性、开放性。
二、施工单位企业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及其重要性
1.要完善项目经理队伍管理。实行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工程质量,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必需懂业务、善管理,既能抓住重点,又能调动项目部成员的积极性。加强项目管理就是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项目的优越性,发挥项目管理小而精、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把工程质量建设推向一个新台阶。
2.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项目经理合格与否是保证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一是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要经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人尽其才;二是实行项目经理答问制度,对任何工程的投标或承包施工,都应由评委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提出问题让项目经理回答,再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是否中标或承担施工;三是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跟踪管理,通过详细、全面的资料,全面反映其管理水平,并运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把外部压力变为内部动力,促进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提高。3.加强项目内部管理。项目内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更是工程质量好坏的落脚点。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管理,就是要坚持施权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其次是要求每个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编制项目管理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分包监控体系和经济约束体系,把工程项目质量落到实处
4.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首先,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其次,搞好技术交底。再次,进行安全控制?,建立安全责任制。第四,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第五,安全员要落实到位,同时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第六,搞好文明工地,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和工作区要分开,材料堆放整齐,道路通畅,标语牌位置要醒目,污水排放要有排水系统。
5.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经济效益原则;二是科学合理原则;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三、监理单位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及其重要性
1.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代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一般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1)范围。项目范围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并控制哪些工作内容应该包含在项目范畴内,并对其他项目管理过程起指导作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与范围是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均进行“三控二管理一协调”(即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2)时间。时间管理亦被称为进度管理,它对于项目进展的控制至关重要。在范围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调整合理的工作排序和工作周期,时间管理可以在满足项目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使资源配置和成本达到最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进度是计划的时间表,应该按计划安排进度。计划决定需要做什么、谁去做、花多长时间、成本是多少等问题。(3)成本。项目管理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通常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一是制订资源计划。资源计划确定了为完成项目中各活动所需要的资源(人、设备、材料)。WBS是项目资源计划最基本的输入,需结合各种资源的使用要求,制订出项目的具体资源需求。二是进行成本估计。利用工作细分结构
(WBS)、资源需求、资源单价和活动时间估计等成本要素,通过有关算法或项目管理软件得到项目的成本估计,即可算出完成项目所需各资源成本的近似值。三是进行成本预算。利用成本估计及 WBS确认的项目的细目,考虑到项目的进度,将成本分配到项目的具体细目上,为每个工作包建立总预算成本(TBC)。一般规律是,当实际成本超过累计预算成本(CBC)时,就要注意调控了。四是进行成本控制。(4)质量。从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高度来控制和规范项目团队中各方的行为。
2.监理单位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建设。项目管理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项目管理单位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禀赋将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影响成效的最主要因素。工程咨询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具体地说,必须掌握各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的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咨询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社会、对国家、对客户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到诚信公正,严守秘密。
四、建设单位(业主)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及其重要性 1.业主是把资金投向工程建设市场的人,是工程建设市场的原动力,是他们推动了建设市场的发展,对于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他们也是最根本的动力。充分发挥业主的积极性,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让其的推动力直接到达建设项目,将会极大地提高工程质量。
2.业主是推动建设市场运转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工程质量提高的最基本的动力。因此,对业主加强监管不能伤害到业主的投资热情,伤及业主投资热情的监管是不成功的。对业主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有的放矢,必须首先分析业主的行为动因。业主之所以有投资行为是来自于他们对投资回报的期望,这种投资回报多为经济方面的,也可能有精神或其他方面的,业主的投资行为一般不会以工程质量为终极追求目标,业主所真正关心的是投资回报,工程质量仅仅只是业主实现其投资目的的手段之一。当工程质量成为业主实现投资回报的必要条件时,他们会发自内心地、千方百计地提高工程质量,这时来自业主的提高工程质量的驱动力就会非常强大;当工程质量不影响业主投资目的的实现甚至是阻碍了其投资目的的实现时,业主便不再会发出很大的推动力,甚至会发出负推动力。因此,加强业主对工程的管理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要素。
五、结束语
7.如何做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篇七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非常多, 项目工程的优劣受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有关质量控制因素的影响, 也关系到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是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企业立足的根基可以说是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以及相关参考资料,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1 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
在工程设计前, 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要求等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并严格的控制施工的各个阶段、以确保逐一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对重大或关键过程的施工除了要有具体的方案外, 要抓好关键过程的控制工作, 施工过程中更要有创新, 根据自身的特色项目负责人要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有关施工方案并要求其符合本工程, 组织会审并征求专家意见, 除了应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复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复查的基础上, 还应进一步的强化复核关键过程工作, 提高工程的技术含量, 同时应杜绝因施工引发的质量事故, 新技术、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应得到积极的促进。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 严格按规范施工, 施工单位应组织力量按照规范编制各类施工统一的施工措施、制度、施工规定, 并做到动态管理, 所有的施工程序一定要经过正确地、及时地、严格地审查, 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 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坚持严格检验, 并及时调整每道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工序。施工人员首先进行自校, 然后由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校审,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当检验工作, 参与同一工程施工项目的人员建议不要互校, 这样问题不容易被发现, 工程质量也不宜被提高。
人、料、法三项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五种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中最重要的三种,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们是重中之重。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和管理的全体人员是这里所指的人, 影响工程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 主要从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技能两个方面加以体现。
2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
只有严格对自己要求、将人员的素质提高, 才能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局势下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严格的同时还应注意运用激励制度。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后, 应能够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的权限。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管理工作、责任监督做到位, 并放权到位, 只有这样加强队伍管理, 才能建立一支能打硬仗、配合默契、精诚团结的管理团队。
3 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关键
工程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 他负责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 并来策划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施工前期阶段, 项目负责人要组织好方案评审、论证、验证等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将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好, 将各种资源协调调度好。项目负责人在施工完成后要关注整个工程产品的质量。在满足使用功能及工艺要求外方案阶段的设计, 设备订货、招标文件的要求也应符合。在施工阶段要逐条落实在评审中各相关部门所提出的意见, 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条款的执行情况是必须重点检查的, 以确保一次通过施工审查。主动组织人员做好现场施工工作, 也是项目负责人要做的工作之一, 这样才能保证控制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所以, 人员素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
4 对新进职员要注意做好培养工作
此项工作主要包括: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培养、施工人员的培养及监理人员的培养等, 不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 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 并加强他们的内外沟通能力, 更多技术水平高、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才能满足施工企业的需要, 从而使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建设主体到处钻空子, 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5 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不仅仅是指狭义上的产品质量, 还包括工作的质量, 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工作的质量。现代工程项目的复杂度较之以往呈指数级倍增, 项目正在朝着规模化、大型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工程项目的进度需要、质量要通过更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才能得到保证, 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 已经成为在项目管理中的必然趋势。
5.1 策划。
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分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策划。一组或一个文件都可以是所形成的策划结果, 多种文件形式, 如采用的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都可以在内。而一般包括的策划内容主要有: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质量管理组织、职责;质量目标和要求;技术、对施工机具、人员等资源的需求及对其的配置;场地、水电、道路、临时设施规划、消防;影响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及其因素分析;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控制措施;进度控制措施;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其他有关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策划的内容是在工程项目上,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的具体应用。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在编制前有关人员应充分了解, 应在施工过程策划时确定关键工序, 明确其控制措施及质量控制点。施工企业应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 其批准应在实施前。发包方或监理方应对按规定策划的结果加以认可, 工程项目质量及策划结果的实行应能得到动态管理, 相关文件规定内容的实施应得到及时调整、监督。
5.2 施工设计。
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设计时应首先明确职责、明确其程序和要求, 施工设计的管理也应得到策划并实施, 施工设计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应加以确定。对设计的相关规定执行情况是施工设计评审的依据, 也可采用审查、批准等方式进行。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 施工企业应明确, 评审因变更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 同时要保存相关记录。
5.3 施工准备。
实施施工准备时, 施工企业应依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施工企业根据项目管理需要, 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按规定向项目经理部确定阶段进行交底、交底的层次, 并将记录保存。在施工前通过交底确保被交底人了解本岗位的相关要求及施工内容。在施工准备阶段报验的内容应包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管理人员和根据工序配备的各工种人员及特种测量结果、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作业人员、分包方、进场的材料设备等。技术交底一般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施工前进行。交底采用培训、口头、及书面等方式进行。交底的依据包括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施工图纸、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等。施工机具、质量要求和目标、环境要求及操作要点等是交底的主要内容。对于常规的施工作业, 可适当简化交底的内容和形式。
5.4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5.4.1 质量控制的内容。
项目经理部应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主要包括:操作人员的调配应符合规定, 特种作业要求、持证上岗的要求及其他对施工质量有影响人员的要求, 这些都是对操作人员的规定;设计文件、验收标准、施工图纸、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等应正确的得到使用;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检测设备、施工机具等都应按规定配备;及时按规定对施工进行检查、监测, 对工序的技术检查、复核、施工过程参数的监测和必要的统计分析活动应包括在其中;按照相关要求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 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策划;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一般包括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不同专业交叉作业的环境控制措施、现场试验环境的控制措施以及按照规定采取的其他相关措施;实施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的监控;半成品、成品的保护措施应采取实施并监督, 其中施工企业使用或构成工程产品一部分的发包方财产都包括在半成品和成品防护的范围内;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要得到有效的监控;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5.4.2 确认施工过程。
施工企业根据需要对施工过程应事先进行确认, 一般包括对操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鉴定, 并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认可施工机具;应定期或重新对材料、人员、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确认。
5.4.3 施工过程中的沟通管理。
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应在施工企业中保持, 对相关信息按规定的职责、方式进行管理。应按照规定结合项目的规模、特点和专业类别确定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处理的方式。
5.4.4 标识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应具有可追溯性,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过程、进度进行标识。通过施工日志、任务单、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各种检验试验记录, 检查、验收的情况等施工企业可将施工工序所处的阶段逐一的表明, 按照策划的顺序使得施工工序得以确保实现。
5.4.5 施工过程中的记录。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施工企业应建立, 施工中的交底记录、专项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岗位资格证明和上岗培训、施工机具的管理记录、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监督检查和整改记录、质量管理相关文件、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都包含在其中。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及时、完整、准确的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编目、保存;记录的内容和记录人员应有追溯性。
5.5 缺陷责任期的质量控制。
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问题容易暴露的时期, 即为缺陷责任期, 它通过试运行, 会暴露出来一些质量问题, 形成质量缺陷。在实际工作中, 对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要加强, 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 并分清责任, 限期整改、处理。办理工程交工验收手续后, 在规定的期限内, 因施工、勘察设计、材料等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 要求施工单位负责更换、维修。对各种修补工作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和验收, 保证修复质量, 提供给运营管理单位一个合格的工程。
5.6 服务工作。
保修、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都是服务应包括的内容。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服务应按规定的职责进行策划, 并组织实施。施工企业应对服务的需求信息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响应, 对服务质量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检查和验收。有关信息施工企业应及时收集, 以便今后用于质量分析和改进。
6 结语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并能从施工准备、施工全过程等各环节进行控制, 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所呈献出的工程也一定是优质的。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质量管理, 要视质量为企业发展的生命。
摘要: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工程施工任务, 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依靠, 取得任务后通过对项目组织实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必须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实施建设好每一个施工项目, 做到节约成本投入, 是建设完成每个施工项目的关键所在, 也是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复杂程度、规模、专业特点等成立项目经理部, 这是施工企业要想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由该项目经理部负责管理, 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质量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作者:本丛书委会.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8-01.
8.如何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 篇八
关键词:工程建设 项目档案 科学管理
1 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特点
项目档案是基本建设项目档案或重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简称,它是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改建、维修及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项目文件材料总称,它是档案大家族当中的一大门类,是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设项目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
工程档案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时间跨度比较长。以我公司靖西二线输气管道工程为例,当初的建设周期为7年(2003—2009年),而工程档案管理周期将地质勘探阶段包括在内整整10年时间(2000-2010年)。二是所涉及的专项报告多。如我公司靖西二线输气管道工程档案涉及地震、地灾、环评、水保、考古、防洪、遥感、安评等。三是档案种类多,数量比较大,而且载体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我公司靖西二线工程建设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以及实物档案等种类,载体形式有纸质、磁带、光盘、硬盘、照片、探伤光片等。四是参与建设的单位多。一般的工程项目,根据管线长度的不同分为若干个合同标段,并且由包括数字化管道建设单位等多个不同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另外还有设计、勘察、检测及监理单位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共同参与。
2 工程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档案宏观管理上普遍存在“重工程建设、轻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大部分的工程在即将竣工或投产时,才将档案资料纳入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竣工后,完全依靠档案管理部门基本不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人员,完成整个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立卷和归档等一系列工作,使得最终形成的档案就脱离了工程实际,且不能保证档案的齐全和完整性。
2.2 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未能将项目形成的档案进行开发和编研工作,使得档案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价值。像我公司的档案室,一直以来只是机械的收集、存放档案,最终档案室只当作资料的借阅部门。
2.3 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保护设施不完善,多数档案工作还停留在零散、慢速、低效的手工操作阶段,不具备系统、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2.4 档案实体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人员不深入现场,频繁变动,对工程整个建设过程没有系统的概念和理解,使得最终形成的项目实体档案资料存在以下问题:①收集不齐全,存在丢失现象;②档案整理与工程建设不同步进行,在项目验收前才进行突击整理;③接收人员对档案审查把关不严格,由于设计变更、图纸版本不同、数据及工程量的改变引起的图实不符等,均在大量的档案资料中存在;④缺少原件,签字和盖章手续不齐全以及字迹不清、污损和复写资料等无效文件也很普遍;⑤忽视录音、录像、照片等非纸质档案的收集、整理;⑥忽视了档案本应具体的实用内容及齐全、完整性,片面追求格式装订、盒脊表面形式,不利于日后档案的查询、利用。
3 做好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3.1 组织协调,发挥龙头作用
建设单位要积极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在项目档案工作中积极组织、协调本单位和参建各方的项目档案工作,检查、指导本单位和参建各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及时制定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统一的业务标准,并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工作计划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的相关条款之中;构建项目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归档考核措施;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化档案管理机构作为公司全面负责项目档案工作的重要职责,统一领导、统一管理,认真依法履行对公司内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直属单位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职责,督促、指导各部门、各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从制度上、组织上规范全公司系统的项目档案工作。
3.2 提前控制,实施同步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要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项目申请立项时,项目建设单位的相关部门即应开始进行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审查工作,项目竣工验收时同步完成文件材料的归档和验收工作。
建设单位把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的管理程序,将项目档案工作的要求贯穿于立项、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保证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重要措施,这是目前我国家行业、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档案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
坚持同步管理,提前介入项目管理,是项目建设单位档案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档案部门要结合项目建设的特点,及时了解国家、行业相关业务标准、规范,掌握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明确各部门、环节、阶段应归档的项目文件材料范围,同时提出具体整理要求,并按时参加项目的开工交底、阶段检查、设备开箱验收、交工验收、竣工验收,把好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形成的项目文件材料,避免项目档案工作的被动和滞后,确保项目档案成套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的质量要求。
3.3 纳入合同條款,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
合同是约束项目双方的法律依据,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合同管理是进行可控规范项目档案工作最起效和实用的办法之一。我省已经竣工的西汉高速公路、咸阳机场二期工程、韩城二电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在项目档案工作中都较好地实施了合同管理,合同文本中有关项目档案工作方面的条款详细、具体,明确项目参建各方的违约责任,有些项目单位在合同中还明确提出了项目档案在工程质量保证金中所占的比例和数量,同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参与合同中关于竣工档案资料乙方相关条款的起草,在施工过程中还参与工程进度款项的支付控制,使项目档案工作真正具有了一定刚性约束力。
3.4 创新管理模式,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使项目所有文件材料的收发归口统一管理,在项目开工建设前,针对具体项目建立档案编号体系,将文件材料管理与档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标准化、一体化管理。
对暂时不具备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项目,要及时将项目建设各环节、各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图样目录录入微机,实施纸质、电子文件的“双套制”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后一并移交建设单位的档案部门。
3.5 不断提高项目建设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项目档案工作专业性较强,近些年来国家又陆续颁布、修订了不少项目档案工作的行业规范、业务标准,这些规范、标准内容新、要求多,项目建设单位一定要认真对待,不断开拓思路,积极为档案专、兼职人员创造必要的学习平台,强化业务培训,增加交流,不断提高项目建设单位档案专(兼)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建设单位要转变项目管理观念,统筹安排,统一考虑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工作体制,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培训工作,并将其渗透到相关部室及每个施工技术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在项目管理中逐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档案业务标准的实质,深入现场,结合实际灵活处理,使标准更贴近于实际。只有这样,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郭兴华.论国家重点工程档案的管理[J].水力发电,2001,(12):65-66.
[2]阎朝科.更新观念,搞好重点工程档案的管理.中国档案2000(4):26-27.
[3]刘志兰.针对水利工程特点,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档案学通讯1998(6):41-42.
[4]贺韬.惠泽三秦、造福人民[N]. 陕西日报,2009-01-4(4).
[5]余敏,赵玉华,郭波,等.管道供气、管网输配企业管理与经营实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6]王莉英.推行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之我见[J].陕西档案,2008(3):32-33.
[7]四川石油勘察设计院.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8]陈小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J].陕西档案,2008(4):29.
【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资金管理08-09
如何做好科室管理09-20
如何做好员工关怀管理09-23
如何做好仓储管理09-26
如何做好中层管理者06-30
如何做好班组质量管理08-01
职场如何做好时间管理10-07
如何做好化工设备管理10-10
如何做好酒店管理工作10-22
如何做好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