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汉族传统节日

2024-09-02

小年是汉族传统节日(精选9篇)

1.小年是汉族传统节日 篇一

小年节日的传统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由来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历史溯源折叠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民间祭灶折叠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探源折叠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传说

普遍传说灶神是位俊朗的美男子,因此中国北方由男丁祭拜灶神,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之说,或许为“严男女之防”的表现,如实在不得已,祭拜时必须戴着斗笠遮掩面貌。

廿三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晋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2.小年节日习俗 篇二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节日由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小年节日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3.小年有什么传统讲究 篇三

祭灶王

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扫尘土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吃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吃饺子

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间还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做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吃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小年,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在佛教中的意义

佛家认为,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小年的意义是护法安僧、清净内心、赞叹他人。

护法安僧

小年的时候,民间都要祭灶,灶王在佛教里,指的是监斋菩萨紧那罗王。紧那罗王是“天龙八部之一”,据《河南府志》上说,元代末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头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烧火棍,在厨房做杂务,尽职尽责,十分勤劳。由于地位不高,寺中无人知其姓名和法号。

后来,刘福通带领红巾军突然围攻少林寺,危急关头,这位行者冲出山门,身体忽然长高数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紧那罗王也”。红巾军惊恐万状,到处逃邃,少林寺免遭大劫,但这位行者也随后圆寂。从此监斋使者受到供奉,并建立了紧那罗殿。

监斋菩萨一般供奉在“大寮”,又称“香积厨”,办造饮食的地方,叫做“大寮”,在《维摩诘经·香积佛品》里提到,香积佛国的香气为十方三界第一,他们会用香饭供养诸佛菩萨,因此佛门的大寮又被称为“香积寮”。

如今佛弟子纪念监斋菩萨,就是要学习他老人家不畏一切困难,护持寺院,护持常住,当寺院有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使灾难化解。护持三宝,是第一个佛弟子的责任。监斋使者,火部威神,调和百味荐唯馨;灾耗永无侵。护法安僧,清众永蒙恩。

扫尘净心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而在佛教中,扫尘的意义在于,扫除自己内心的尘垢,“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拭,未使惹尘埃”。佛世时的圣弟子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以持诵“扫尘除垢”四字,而成大阿罗汉的。

周利盘陀伽禀赋甚钝,记忆奇差,也欲出家。兄长摩贺盘陀伽尊者教他念四句偈。周利盘陀伽学了三个月之久也未能学会。兄欲用呵斥的方法教导,故责令他回家,但他涕泣不愿走。佛陀得知后,教其扫尘除垢,替精舍做清洁工作,周利盘陀伽非常努力地去作清洁洒扫工作,由于他依教奉行勤奋清洁洒扫,其业障由此得以清净消除。

此后,周利盘陀伽努力静虑思维修习这些偈颂文义,最终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佛法中的扫尘的意义,即是要扫除自己内心贪尘痴慢疑等尘土,从而内心清净,努力修行,而证道果。

爱语利生

过小年的时候,民间要吃甜食,叫灶糖,以灶糖奉行给灶王,是希望他到天上去多给天帝讲好话,以便降福人间。看似迷信,但换一种角度来理解,在佛教中,就对应着教人说柔和语赞叹别人,不要说粗恶语伤害别人。

4.基督教与汉族节日的相遇 篇四

以儒释道思想为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即使当今中国社会正经历剧烈转型,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根基还是离不开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过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基督教就是其中一股强大的势力。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放宽宗教政策,基督教在中国各地广泛传播,信徒人数不断增加。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有更广泛和深刻的相遇。笔者发现在中国本土获得基督教信仰的这部分信徒中间,他们一方面生于斯,长于斯,受传统文化控制,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教义相悖,信徒又不能原样地遵守传统,例如拜神、祭祖、给死人下跪等等。

不过作为一种普世性宗教,基督教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对其形式作一系列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也就是说基督教在各地呈现本土化、民俗化趋势。中国文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大杂烩”,善于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河南,由于信仰人数众多,甚至一个村、一个乡都信,基督教和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这种融合实际上是两股强势文化的对话、互动。在二者的对话与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趋势:基督教本土化、民俗化以及传统民俗的基督化。

基督徒生活分为宗教生活(礼拜、聚会)和日常生活。笔者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家乡广元三自教会的信徒春节活动为个案,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法,对其春节期间的主日崇拜进行深描,展示基督教如何本土化、民俗化;并对信徒春节期间日常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展现传统民俗如何受基督教影响。

一、广元基督教的概况

广元位于川陕甘的交界处,是过去四川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是各种文化和工商业的交汇地。宗教也在此交汇,过去佛教和伊斯兰教在这里共存。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广元更早受到外界的影响,基督教在广元的传播在川内也是较早的地区。广元基督教属基督新教的两支派:一是英国差会的中华圣公会,另一支是美国差会的福音会。

《广元基督教堂纪念碑》记载:广元光绪十四年(1888),英圣公会传教士张悟道从汉中来广元,初到是在街头布道传教士,带有‚金鸡纳霜‛、‚山道年‛等西药出售。继租石氏东街为传教所。嗣后传教士接踵而至,购房建立礼拜所,派教友赴乡讲劝。信教人数渐多。石龙沟建福音堂一所,男女教徒约千人。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五年(1904-1909)间,英国中华圣公会继派传教士车桂贞(音译)来广元传教。车从英国募捐,请来英国工程师改建原东街石氏祠堂,即今日东街圣公会礼拜堂。民国6年(1917)广元基督教会成立,由川东教区颁发执照,悬‚中华圣公会‛吊牌,传教延至1950年12月,同时广元牧区受伤害内地会的协作指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基督教活动得到恢复。1984年1月22日廖运掌在成都按立为牧师。

在这里有广元基督教传统从清末延续至今,虽在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特别是“文革”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人们大拆毁教堂、焚烧圣经、打击基督徒,基督教沉寂一时,但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待从教日渐宽容,人们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基督信仰。加上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认同和接受基督教。广元的信徒逐渐增多,在四县三区都建立了礼拜场所,并有专职侍奉的牧师和传道人,信徒具有一定规模。

二、基督教本土化、民俗化——对一次新年主日崇拜的记录 2013年2月10日是农历大年初一,正值星期天,所以也是基督徒礼拜的日子。虽然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基督徒依然很重视过春节。春节和新年的第一个主日重合了,所以这一天在中国基督徒心目中意义非凡。在在主日崇拜的过程中,随处可以看见信徒们敬拜上帝的同时,欢庆春节。依照当地的风俗,一般大年初一人们都呆在家里,初一过后才挨家挨户走亲访友。一说法是初一走哪家去,会把那家走穷。所以初一礼拜没有受到春节的影响,信徒们不去别家,而去神的家,神的家不会被走穷,因为他们相信神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一切都是神的。这一天连信心不坚固,偶尔来礼拜的信徒们都来了。信徒们齐聚广元利州区三自教会的福音堂来敬拜上帝。下面是春节主日崇拜具体流程: 1、8:30-9:00 预备:集体赞美 2、9:00-9:05 开始:代表祷告 3、9:05-9:10 宣读使徒信经 4、9:10-9:20 唱诗班献唱 5、9:20-9:30 青年团契献唱 6、9:30-10:10 牧师证道 7、10:10-10:30 圣餐礼拜 8、10:30-10:35 公布春节活动安排 9、10:35-10:40 结束:诵念主祷文,唱阿门颂

笔者接近9点走进教堂,两层楼的教堂已经快坐满了。此时,信徒们正在唱赞美诗,这是主日崇拜之前的预备。唱赞美诗是基督教仪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圣经有“这百姓是为我所造,好述说我的美德”(《圣经•以赛亚书》43章21节)。赞美诗的作用是以诗歌的形式赞美上帝,以优美的音律引导信徒被圣灵充满,以更好的属灵状态敬拜上帝。基督教音乐传入中国以后,为了有利于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逐渐有些信徒创作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赞美诗。这个时期的赞美诗音乐上多采用西方圣乐旋律,歌词采用中国用语。广元教会信徒以老年人为主,最早那批中国化的赞美诗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所以教会信徒齐唱的一般是由基督教两会编印的红色封面《新编赞美诗》。与以往不同,春节的主日崇拜中,带领赞美的同工选用的赞美诗歌内容多事关于春节的,比如《一岁又过歌》、《新岁初临歌》、《新年欢喜歌》等等。

开始崇拜了,主持人要求大家肃静,借着代表大家祷告。祷告内容大部分与春节有关,希望信徒在春节期间警醒,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并代祷上帝在新的一年坚固众信徒的心,求乞上帝保守信徒的信仰和生活等等。代祷结束后,全体起立,宣读使徒信经。

接着是唱诗班献唱和青年团契献唱。唱诗班所选唱的是《从岁首到年终》:

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主啊 又带领我们 主再来的日子 来到了新年 又接近了一年 从岁首到年终 从岁首到年终 感谢主耶稣一直牵我手 在主爱中永远享受 他使我们的的路径 但愿我们的脚步 滴下了脂油 一直向前走 佳美的脚踪生命路上走 空中要与主与主来相逢 生命路上走 与主来相逢

青年团契选唱的是《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新年更有新气象 新的一年 新的开始 做一个新造的人 脱去旧人 穿上新衣 享受主的恩典 为主发光荣神益人 荣耀主的圣名

弟兄姊妹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肩并肩我们手儿牵着手 忘记背后 努力面前 向着标杆直跑 紧紧跟随主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新年更有新气象 新的一年 新的开始 做一个新造的人 脱去旧人 穿上新衣 荣耀主赞美主 为主发光荣神益人 荣耀主的圣名

弟兄姊妹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手拉手我们一起赞美主 忘记背后 努力面前 向着标杆直跑 紧紧跟随主

唱诗班和青年团契所献唱的赞美诗也都是关于新年,可见教会礼拜的“年味”很重。相较于全体信徒所唱的唱诗班和青年团体的献唱风格更多样活泼,歌词更亲切,内容更贴近生活,能够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唱诗班人员有15人左右,均为中年女性。青年团契由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组成,上去献唱的为青年团契的代表,有11人左右。受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影响,唱诗班和青年团契,一般分开聚会,分开排练诗歌,所选的诗歌风格不同。唱诗班所选的诗歌偏向于传统民乐,这次礼拜中所选《从岁首到年终》正是种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诗歌;而青年团契的基督徒更偏向于流向音乐风格,《新年快乐》正式一首内容简单直白、节奏轻快、朗朗上口的诗歌,听上去了街头巷尾所听见的拜年歌没什么差别,只是歌词改成了基督教的内容。

此后,牧师做了简短祷告,开始证道。证道在基督教礼拜中是又一个重要环节。信徒们由于对圣经了解不深,以及属灵生命幼小,对于圣经的话语的认识也不深。一般的信徒就像小羊一样,需要想牧者一样的牧师帮助他们认识上帝的话语。牧师把自己对话语的理解分享给信徒们的过程就是证道。证道就像父母把东西嚼碎,直接喂给婴孩一样。春节期间牧师证道的内容也是关于新年的经文: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新约•腓力比书》三章12-14节 牧师结合经文分享了新的一年基督徒应该以“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的态度开始一年的生活,并且希望一直都拥有这种态度,牧师还提醒信徒很多中国传统风俗与圣经违背,坚决不能去做,例如拜神、贴门神、烧纸钱、穿带有龙衣服等等,告诫信徒春节期间要警醒,不要忘记主的诫命。

牧师证道结束后,接着举行圣餐礼拜。圣餐礼拜往往是隔一段时间才举行的。圣餐礼拜对于基督徒有很特殊的意义,他源于圣经中记载耶稣被捕前最后的晚餐。《新约•路加福音》二十二章19、20节: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圣餐礼拜主要的目的是纪念主耶稣为世人而死,救赎了全人类。在春节期间举行圣餐礼拜,可见全体基督徒对于春节的重视,也是为了强调圣洁,要信徒们在节日期间不要沉醉在节日安逸放松的氛围中,而玷污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圣餐礼拜结束后,牧师公布春节期间教会活动安排。春节期间教会从初一到初三都有活动。初一下午有表演,初

二、初三有聚会。笔者除了初一上午的主日崇拜,教会其他的活动都没有参加。不过从信徒那里打听到了一些表演和聚会的信息。初一下午表演有唱诗歌、舞蹈、诗朗诵、小品、乐器表演等等,表演形式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春节庆祝没有什么区别,但教会和其他社会团体庆祝的内容不同,教会春节演出内容都是赞美上帝的恩典,所选用的音乐都是基督教赞美诗歌,相较于社会上其他的演出强调热闹欢愉,基督徒表演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多了几份庄严之感。教会初

二、初三都有聚会。聚会不同于礼拜,没有固定的形式,以祷告、赞美和分享为主。教会买了水果、瓜子和糖,大家边分享感受、经历,边分享事物,氛围很融洽。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忙着走亲访友、祭祀神明、敬拜先祖,教会则是基督徒一个不可错过的场所。信徒们忙里偷闲地来看演出,参加聚会,围成一圈,促膝长谈,其乐融融。

三、传统民俗的基督化——对信徒春节期间日常生活的观察

中国传统春节的许多风俗与基督教教义相冲突,例如不能上坟、烧纸钱、祭祖等等。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可以追溯到圣经中上帝给以色列百姓的十诫,《旧约•出埃及记》二十张3-7节:‚除了我以外,你们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信徒相信耶和华上帝是独一的真神,没有除耶和华以外,再没有别的神,让他们敬拜,就连拜人拜物,都是犯了拜偶像的罪。而中国人有很多民间信仰与圣经中的诫命违背。春节期间很多活动与民间信仰有关,所以在基督徒中这种矛盾就更为突出。面对这些冲突,信徒们对传统春节活动做了一些形式上的改动,以协调传统与信仰之间的矛盾。所以信徒们的春节日常生活受到宗教的影响而基督化。

信徒们很明确春节期间像参加庙会、祭拜灶神、贴门神等祭祀神明的行为是不可做的,家家户户都不能张贴神明的画像或供奉塑像,因为圣经中说的很清楚“除了我以外,别无他神”,信徒们万万不会这么做,因为怕犯下拜偶像的罪。信徒们就连印有龙的衣服也不会穿,带有龙图案的春联、红包、壁画,总之凡是带有龙的东西,信徒都会敬而远之,因为圣经中龙是魔鬼撒旦的象征。

信徒中间争议最大的是是否能够祭拜祖先。中国是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国家,孝文化是儒家文化重要要素。中国自古形成了祭祀祖先的孝文化传统。而基督教虽没有明确规定不能给祖先上坟,但是也把这种行为视为拜偶像。到底可不可以祭祀祖先,这个争议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清之际的“礼仪之争”。这种矛盾至今还存在,包括广元地区。广元地区每年春节期间,人们会到祖先坟前磕头、烧纸钱。信徒们大都是后来信主的,过去一直遵守这种传统,但是如今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教会的牧师和大多数基督教派对祭祖的态度比较宽容,认为可以改变过去祭祀中的迷信成分,春节祭祖可以和基督教相符。信徒们也去上坟,不带元宝、蜡烛,不烧纸钱,不磕头,只是在亲人的目前放一束花,伫立在墓前以记惦逝去的亲人。

贴春联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基督徒也不例外,但是内容却大不相同。传统春联反映了中国人的现世生活的追求,是以现世生活的美好愿望为主要内容的,如对福、禄、寿、和睦、平安等的祈盼。而基督徒的春联却换成了对上帝的赞美、感恩和祈求,如:“至高荣耀归上主 全地人民福无疆 神爱中华”、“福音钟声传四海 救恩颂歌播五洲 神赐洪恩(传扬福音)”、“神赐福风调雨顺 主施恩国泰民安 凡事谢恩”。为了显示与传统春联的区别,基督教春联上都印上了十字架、和平鸽等宗教符号,使人很容易看出贴春联得知这家人是信耶稣的。

如果说春联还可以算做传统文化中非宗教的部分的话,门神则有着不可忽视的宗教涵义,其作用是驱赶妖魔鬼怪,保护家宅平安,毫无疑问是与基督教信仰相抵触的。基督徒家里不得张贴带有偶像的图画,取而代之的是以“福”“爱”、“福音”“救恩”或“年年主赐平安福”“岁岁主施快乐春”、“耶稣是标杆”等字样贴于门上,这些字样正上方是十字架,四周配以和平鸽、鲜花,或在下方印上圣经中的祝福话语。门贴一般在教堂和网上都有售卖。还有一些传统的春节才用的小的装饰,也都被进行了基督教化的改造,如春字、福字、日历都被加上基督教的十字架基督教对春联、门神等传统形式的改造和利用,无疑可以使基督徒的春节看起来更“像”传统春节。无论其内容如何,春节时期各家各户的大门口都有喜庆的红色,就会与社区中春节的气氛相适应。

“压岁钱”有压邪除祟的意思,但在历史的变迁中,其民间信仰内涵淡化,基督徒只把给“压岁钱”视为一种传统风习。有些信徒选用带有福音图案或者圣经话语的红包包“压岁钱”,寄托了对小孩美好祝愿,祝愿小孩在主里面健康成长,成为合主心意的人。

5.小年夜的传统习俗作文 篇五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弃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柳腔戏《张郎休妻》、茂腔戏《火龙记》都是说的灶王爷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

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这种粥,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过小年吃糖瓜的习俗仍在民间盛行。

6.2022小年北小年南是什么意思 篇六

小年北小年南顾名思义就是南北方的小年日期不同,是指南方有一个小年,北方也有一个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与日期。

小年宜吃的传统美食

灶糖

灶糖是北方的小年传统美食,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因为小年跟祭灶是同一天,所以小年这一天,灶糖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的传统美食。灶糖就是用麦芽糖制作而成的,然后外边粘上满满的一层芝麻,吃起来特别的甜,但是有点粘牙。据说吃灶糖是为了黏住灶王奶奶的嘴,让她不要乱说话,这样来年才能诸事顺利,顺风顺水!

饺子

饺子是咱们华夏民族的传统美食,俗话讲,好吃不过饺子,但凡是重大节日,总是少不了要吃上一顿饺子,所以小年的时候,饺子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小年吃饺子的时候还有说法,因为我们这里历来有“送行饺子迎风面”的习俗,小年包饺子是为了送别灶王爷,让他上天言好事,少言坏事!

火烧

在很多地方还有小年吃火烧的习俗,这里的火烧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烧饼,但是这一天吃的烧饼一定是圆圆的,而且越圆越好!因为小年这一天,出门在外的游子们都要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而圆圆的火烧则象征着团圆,另外吃火烧还有来年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寓意!

小年的习俗有哪些

1、贴灶神画像

灶神是小年中最重要的神,而祭灶是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以求的辞旧迎新。

2、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3、大扫除

“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同时小年的这一天,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可谓是很有意思。

小年经典古诗

1.《二十四日》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欲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

2.《小年》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3.《醉眠》

年代:宋 作者: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4.《黄龙寺》

年代:清 作者: 闵麟嗣

万木乱参天,孤峰对铁船。 客因看画至,寺以伏龙传。

宝笈悲前代,薄团坐小年。 松花吹不定,半落讲堂边。

5.《祝二岩》

年代:宋 作者: 戴复古

仆本山野人,渔樵共居处。 小年学父诗,用心亦良苦。

搜索空虚腹,缀缉艰辛语。 糊口走四方,白头无伴侣。

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 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

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 遍参百家体,终乃师杜甫。

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 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

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 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二严我所敬,二严亦我与。 我老归故山,残年能几许。

平生五百篇,无人为之主。 零落天地间,未必是尘土。

7.小年是汉族传统节日 篇七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虽然离喜气洋洋的大年还有几天,但是那喜庆的气氛随着小年的到来显得愈加浓烈。今年全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听不到那“啪啪啪”的爆竹声,却并不影响人们快乐的心情。大街上依然张灯结彩,美丽而热闹。

其实从清朝雍正年间就开始有过小年的习俗,皇家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会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习俗。而这个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在南方我们过小年一般会祭灶、吃年糕、掸尘。

说起过小年,我最怀念的还是在乡下奶奶家的情景。每到腊月二十三,奶奶就会把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神像贴好后,就是排放供品了,这是我最爱做的事,我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有序地摆上一些糕点,水果,还有清水、料豆。其中,后两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的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我问奶奶,为什么要这么做?奶奶说,是为了让灶王爷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有意让他嘴甜,光说好话。这习俗可真有趣,

听奶奶说以前吃年糕就更有趣了,家人先蒸出香喷喷的糯米饭,然后放在一个容器里不停地捶打,直至变得粘稠,再放进一个模型里,这样年糕就做好了。因为是自己做的,所以吃起来会格外的香。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做年糕的方法基本上不见了。掸尘顾名思义就是掸去家里的灰尘,以迎接美好的新年。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好奇地拿起爷爷自制的“大扫把”,在家里掸来掸去,弄得到处烟雾蒙蒙,奶奶不让我做,说把身上弄脏了,可我却总是乐此不疲。

8.今天是小年日记 篇八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了。我们这里说的是小年。记得没结婚以前,每年的今天,爸爸妈妈都会在家里煮好多好吃的东西,还有杀鸡杀鸭子的供奉天地和祖先。

那时候在家里过小年是觉得很幸福很开心的一件事情。正在有了一种过年的感觉。现在结婚了,有了家了,对于过年,自己都很怕了。因为过了年自己就又长了一岁了。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就越怕过年了。今年过小年是最清贫的了,没有任何的过年的形式,没有分开以前,老公的大哥二哥还是回来跟我们一起吃一顿饭的,那时候老公有一点点钱,也很舍得为他的家人花钱,而他们呢一个个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公公也是这样。

而今年分开吃了,本来我以为公公他们会跟我们一起吃饭的,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老公的二哥也没有回来。老公的一家人我真的不想说太多,他们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也许这样过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们不用花那么多的冤枉钱。但今天还是有点失落的情绪,有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

9.小年是汉族传统节日 篇九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对象:农村老人,负责婚礼事务的人及相关人员

四、调查目的:

1、通过对婚礼习俗的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生动的文化细节。

2、对比中国古代汉族农村婚礼中的传统习俗与现在汉族农村婚礼中的习俗,了解习俗的变化。

3、通过对婚礼习俗的描述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五、地点选择:

(一)地图如下:

(二)地点选择的考虑因素: 调查点满足的三项条件:

1、城市化程度小的农村;

2、汉族地区;

3、家乡。

六、调查方法:

1、访谈:

访谈对象:村里老人,准备婚礼的有经验的中年人,新婚夫妻。

2、实地观察:参与婚礼前的准备以及全程参加婚礼。

七、调查过程:

在中国,你若问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人们可能多少回答出一些来,或是服饰、或是建筑、或是风俗等等。但是如果你问汉族的文化特征,人们回答起来可就难了。调侃的人可能说,除了少数民族特征以外的都是汉族特征,亦或没有特征就是特征。我们看到,当下的汉族正以自己的大大咧咧、漫不经心,一点一点地丢失自己的文化传统。

此次的调查,我仅尽我所能记录下看到的信息,希望自己的描述不遗漏任何生动的文化细节,并希望通过对传统习俗的描述使我们能够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黄坝村及其周边村落的婚礼持续时间是一天,但是婚宴前后持续的时间是三天。以下我们将分三天描述婚礼具体准备及过程。

第一天:“讨嫁妆”

婚礼前一天早上一大早村里的已婚妇女就会应邀来到新郎家帮忙,根据请来的厨师(一般都是农村人,以给要办大事的人家做酒席谋生,闲时也可能会有别的谋生手段)的要求择菜、洗菜、洗碗等,方言称这种行为为“打杂”。当然,厨师是有报酬的,而打杂的人没有。因为是在家里举办宴席,并且亲朋好友都会前来祝贺,所以,第一天早上会在村里其他人家借来足够的水瓶和炉子、大桌子和长板凳等等。

早上忙完一些杂事之后就差不多到了中午,吃完午饭之后,男方家就要去女方家讨嫁妆,这时之前定好的“13个”去讨嫁妆的年轻人就分别挑着从村里借来的足够多且是双数的并且已经贴好红“囍”的箩筐(箩筐里有40斤连着尾巴的用红纸包着的猪后腿和两条用红纸包住身体露出头和尾的鱼,本来还应该带上一只公鸡、一只母鸡的,并把公鸡带回来,这里双方考虑到婚礼结束后家里没人了,鸡不好处理,所以就省去了)出发去女方家。现在因为男女双方家距离比较远,所以都是坐车去的。(随车去的还有乐队,农村称为其为“洋鼓洋号”,因为以前是不请乐队的,而是从别人家借来喇叭、锣鼓并安排会操作的亲戚朋友敲打。乐队在出男方村口之前和进女方村口之后都必须演奏。通常被请来的乐队,除了会被付给相应的钱以外,还会给多少不等的烟和喜糖。)但是车不能停到女方家门口,必须隔一段距离。到了女方家之后,会有人安排讨嫁妆的人坐下来喝茶、吃点心。而女方家这时会有人负责先在箩筐里垫上红纸,再将嫁妆一一装进箩筐里。等到嫁妆装好了,讨嫁妆的人就会等在女方家门口接嫁妆。这时女方家门口会摆两条长板凳,板凳下方是红色的桶,桶里放了一根红蜡烛和一面镜子,装好的嫁妆都要从这上面经过才能出女方家的门。除了嫁妆之外,女方这边还得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跟着去男方家。方言中,称这个小女孩为“移家伙”,我也不清楚这在普通话里该叫什么。(这个小女孩会在男方家呆一天,等第二天婚礼结束后随女方家的亲戚回去。)

在别人去讨嫁妆的时候,新郎会在家里洗澡,洗澡盆里会放13个一元硬币和7颗红枣。而在新郎洗澡的时候,新郎的妹妹就在门口等着,等新郎一出来就进去倒洗澡水。其实这里并不是一定要将洗澡水倒完,只是用水瓢舀起一瓢洗澡水,目的是为了向新郎要倒洗澡水的喜钱。当然新郎不是只给钱不收钱的,在他洗澡的时候主持婚礼杂事的人会向他的姑妈、舅舅等亲戚收新郎洗澡的喜钱。新郎洗完澡之后会换上礼服,捧上他叔叔买来的东西(农村称为“号洞子”,包括一副对联、一条红色丝绸和一块匾)去叔叔家,方言称该仪式为“火号”,之后红色的丝绸会挂在新郎的脖子上,其余东西由新郎的叔叔捧着回新郎家。回到新郎家之后,会将“号洞子”挂在新郎家客厅。之后就是准备晚饭,正式的酒席就是从第一天晚上开始。

晚饭过后,男方会准备第二天接亲所要的东西,包括13个要给女方的“梅子”,13个里面装有1元、5元、10元钱不等的红纸包,用红纸包好的13个桂圆、13个红枣、13颗糖果几个糕等。

第二天:“接亲”及“婚礼”

农村接亲上午下午都可以,这里是下午去的。所以上午就是一些准备工作,中午宴席过后就出发去接亲了。接亲的人也有13个,并且也有乐队,但是接亲从男方家出去很容易,但到了女方家除了新郎会被放进去,接亲的其他人就会被拦在大门外。这时专门负责调解的人就会与拦门的人谈条件,拦门的人一般都是要香烟、喜糖,经过协商大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一致意见后,调解人将烟和糖塞进门缝,此时接亲的人就会一哄而上冲进大门。

此时,新娘的房间里,在新郎一进入新娘的房间,会有专门的人在新娘的床头点上两根红烛。而新娘坐在床上不肯起床,待男方给了相应数目的起床钱并许下结婚誓言之后才会起身,此时新郎负责给新娘穿上红袜子、红鞋子,然后双方互相戴上结婚戒指。之后由新娘的兄弟将她背出家门,在出大门口前,新娘要踢倒横在门口的长板凳并向后撒一把筷子。出了家门后,所有人(包括接亲的、新郎新娘、送亲的)要从与来时不同的路出村,农村讲究的是东进西出,即从东面进村,从西面出村。新娘一进男方家门,就会有人负责在客厅点上两根花烛。而与进新娘家门不容易一样,一对新人想进新房也需要给守在新房里的人烟和糖。(协商过程与进新娘家门差不多。)进入新房之后,由“搀亲奶奶”主持,在两个碗里各放7颗红枣并倒入开水,新郎新娘一人一碗,但是吃法是搀亲奶奶从新娘碗里取一颗给新郎吃,并从新郎碗里取一颗喂给新娘。剩余的散给围观的小孩吃,农村习俗说小孩吃了之后不尿床。至此,婚礼仪式就算结束了。在传统习俗中晚宴之后是有闹洞房的,但是现在却很少了。大家在宴席之后几乎都各自回家去了,剩下打杂的人负责整理。

第三天:宴请打杂的人

经过两天的忙碌,在第三天,打杂的人都很辛苦了。所以在婚礼过后这一天,会专门为他们准备一场酒席。

补充:农村婚宴从几年前多为素菜,最荤的菜是鸡汤,变为了每桌必有螃蟹、甲鱼、鸡汤等荤菜而少见素菜。邻居之间都会在婚宴排场上相互比较。

八、调查中的问题:

1、因为只有一场婚礼,所以搜集的习俗不够全面。

2、由于个人表达能力有限,有的习俗可能表达不清或者被忽略了。

3、很多仪式,道具都是用方言表示,无法转化为普通话表达。

4、很多仪式都不知道其原始意义。

九、总结:

上一篇: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联抬头怎么写下一篇:【热门】五年级叙事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