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感手记

2024-06-26

教学随感手记(精选15篇)

1.教学随感手记 篇一

《称赞》教学随感

校教研活动上,我执教了人教版新文《称赞》。这是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可见,“称赞”的效果是多么神奇啊!联系班上有些孩子总爱挑别人的毛病,不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我觉得学习这篇文,让他们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称赞”就是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平时,我们常常在使用“称赞”,但通常表述为“表扬”、“夸奖”。如何让文本迅速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呢?我在前设计了“启发谈话”,先当场表扬画画得好、字写得好的小朋友,再让学生夸夸其他同学的优点,并让受称赞的同学谈谈受到称赞后的心理感受。这一环节设计是想要让学生通过相互夸奖,明白“称赞”就是通常所说的表扬、夸奖,让学生亲身感受“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学习文后,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称赞的神奇效果。为了让他们学以致用,亲身体验称赞的魅力,我设计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下(或回家)后,学着称赞身边的人,并试着做一好事,把受到的称赞记录下来,做成一张可爱的心情卡。后,我粗略统计了一下,马上就有十几位同学身体力行,去夸奖身边的小朋友。我想这就是文的魅力吧!第二天,我阅读学生制作的心情卡,发现有许多同学不约而同写到了受到某某同学的称赞,心里很高兴。也有许多同学写到在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受到某某的鼓励,有了自信,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看来,孩子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称赞的无穷魅力。

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朗读是二年级学生一项重点训练项目。为此,我引导学生从文找重点词句,采用自由读、同桌对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指导朗读,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文的理解。

如: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让学生加上表情读、动作示意读、同桌对读。老师在评价中不时地称赞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身临其境地朗读,体验人物的心情,我组织学生在文本上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并随机采访小演员受到称赞后的感受。

文中,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情趣,我采用了分角色配乐读的形式。音乐营造出一种童话般的氛围,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主人公的情感,通过情感内化,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生字认写分开后,认的多,写的少,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识记生字呢?我尝试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并教给一定的识字方法。首先让学生在自由读文时,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让学生请教书上的“树叶老师”,熟读生字。然后用游戏形式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带音节读,去拼音读。为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我还设计了“小刺猬”和“小獾”的名片,通过看图片,阅读短小的儿歌,既让学生认识了这两种小动物,又复现了本的生字。紧接着,让学生寻找生字的规律识记生字,如“猬”“獾”都是“反犬旁”,这类字往往形容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这样,学生就触类旁通了。

回想上的过程,我发现还有许多不足。如在讲到小刺猬的称赞带给小獾自信这个难点时,如果更深入挖掘一下,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当你有点泄气的时候,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和称赞吗?那时你心情怎样?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理解“泄气”、“自信”的具体含义。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别人做得好,需要称赞,别人做得不好,更需要鼓励”的道理。

虽然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这篇文留给学生的是无穷的思考。同样也留给老师们一些启示:请用理解、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寻找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教学随感手记 篇二

一、反思集体备课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 它并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古语说“有的放矢”, 教学反思应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 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

二、反思所持有的教案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 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案的反思可以从多角度着手, 例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A的第二单元《生日》一课时, 由于生日是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熟悉的内容, 所以课始, 我就围绕着这些方面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When’s your birthday?When’s your mother’s birthday?When’s your father’s birthday?When’s your best friend’s birthday?”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问题, 这样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来了, 很快就引入正文。

三、反思教学过程的“沟通”和“合作”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Unit 6 Holidays一文中, 由文中所学的9种节日, 我们可以拓展到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这就需要生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学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 生发出创新火花。

四、反思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成功的教育制度, 成功的教育者, 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因类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 各领风骚,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

3.教育教学随感 篇三

一、端正自己的态度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用这句话给自己压力,不去从学生身上找理由。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我在(3)班牢骚满腹,一味怪罪我的学生,学生遇到困难怎能不去找寻借口,怎能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不能正确把握、看待这个问题,我自己不开心的同时,我的学生必然也不会开心、快乐、轻松地学习。所以,我把摆在面前的这一难题看作考验我、挖掘我教育智慧的机会,看作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挑战。

二、帮助学生查找差距

每次单元测试或统考之后,在(3)班我都会把两班的分数段写在黑板上,和他们一起分析和(2)班的差距在哪里。学生似乎显得非常不高兴。我问他们:我为什么这样分析?有些学生说,我在变相地批评他们。其实他们看待问题显得有些悲观。我深情地告诉他们,我这样做是为了给他们指明努力目标,我要和他们一起努力赶上(2)班或是缩小与(2)班间的差距。同时告诉他们,我目前要把我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给他们。所以,我把对每次考试成绩的分析,不是当作批评他们的理由或依据,而是看作和他们一起奋斗和努力的起点。

三、与学生真诚地沟通

一次,我问(3)班的学生,我和他们相处时最快乐、最开心、最能给我成就感的是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们考出好成绩。”我告诉他们:“不完全是。最高兴、最幸福的是看到你们每个人的点点滴滴的进步。”这是对他们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地取得进步,也是我教学的原则和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交流,我的学生清楚了我对他们的要求是每个人取得最大的进步。

四、根据具体情况,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及时表扬学生。课上,我问了学生一个开放性的问题:What do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f we want to join a charity walk?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回答要注意天气,有的回答要注意穿舒适的鞋等等,其中,钱同学回答: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arrying enough water because we’ll feel thirsty during the walk.她非常流畅地,没有任何口误地用这样一个复合句回答了我这个问题,当时,我用了一个词“perfect”给予表扬。我及时用这样的赞美语言,我想我对她的表扬会给她终身学好英语的信心。

2.对学生严格要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班上好的学生同样严格要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加强个别辅导,培养学生自信。我在初二(3)班,因为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中等生成绩上不去,所以我尤其关注中等生,关注他们的作业情况,关注他们课堂听课效率,仔细分析他们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给这十几个中等生面批。每次面批作业的时候,从不会因为有我强调的问题出错而批评他们,而是耐心告诉他们,如果把我强调的知识好好理解、记忆,一定有很大的进步。这样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4.进行自我反思。有些方面与我的学生相比,我的心胸显得有些狭窄。初二(3)班某同学,期末考试仅仅得了20分。说实话,我心里想:要是他不在这个班多好啊,那样的话,班上均分可以提高将近2分。就是这样心里巴不得他走的学生,每次遇到我,都会亲切地叫我一声:“老师好!”其实,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身上各有优点。这样想来,我没有任何理由嫌弃甚至怪罪我的学生。

无论我们的学生成绩怎样,他们都有巨大的潜力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我们没有理由去嫌弃他们,甚至于去侮辱他们的人格,轻易地伤害他们的自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用心去爱我的学生,去呵护他们成长!如果他们是小草,我应该努力让他们能够装点大地;如果他们是树木,我应该努力促使他们成为栋梁!

4.教学随感 篇四

细细想来,刚上学时几乎所有学生、家长都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那种自信心却越来越少,同时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呢?

原因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1)期望值过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扭曲了教育,那真是“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2)考试太多太难

考试越考越难,学生信心越考越少。(3)教师的关注程度

为了“升学率”年级越高,教师越关注那么几粒“种子”,严重损伤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此,我力求做到:(1)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成绩有高低,但是人是平等的。(2)降低测试难度,让成绩找回信心。(3)转变教育观念,从“教书”转向“育人”,从“关注成绩”转向”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5.教学随感 篇五

1、数一个划掉一个,这样数过的数就标上了记号,不会为排列混乱而扰乱视线。

2、先数出10个数圈起来,再数出剩余的。

学生在掌握数20以内数的时候,一开始看到这么多的数有数不过来的感觉,后来运用这些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我让学生打开第一个信息窗,数一数有多少只企鹅,学生大声呼叫:“这么多怎么数啊?”我平和地说:“仔细观察,耐心地数下去,你会成功的。”一会儿,学生争相说出答案。又有同学数错了,这使我想起了上学期11-20以内数的认识,那些方法对于100以内的数来说,不是太灵便,还有什么好方法能尽快的数正确呢?我总结了以下方法:

1、对于一堆一堆的数来说,可以一堆一堆的数,,数完了这一堆,再数下一堆。

6.《“东方之珠”》教学随感一 篇六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6

吴江市实验小学

邱学红

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东方之珠”》这篇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美丽、繁华。因此,教学本,我既注意到型特点,更注意到教材的特点,老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图画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爱“东方之珠”——香港及爱祖国的教育。

1、读书内化

朗读不仅能优化学生语言感知的过程,而且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标》关于阅读的建议中这17个字,要求我们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笔弱多临秦汉贴,辞穷多读古今书。”恪守它,我们就不必在语文教学中付出事倍功半的代价。

《“东方之珠”》第二段讲浅水湾风光旖旎,文中用词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语感的好教材。因此,本段的教学侧重点应放在朗读上。初读后,我让学生找出这段中最美的句子:“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如何能读出“舒服”的感觉?这是一大难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画面展开想象,尽情领略“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海湾风光,不知不觉进入“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的意境中,再配以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让心儿“飞翔”,使学生一下子体味到了这种“舒服”感。接着经过自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练习,学生就能很好地感悟到那优美文字效果,为运用语言埋下了伏笔。

2、细心感悟

一篇文,特别是语言优美的散文,要让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与用词的精当,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情景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对文的重点部分、关键词句要咬文嚼字,引导学生细心品悟,领会用词的精妙。

《“东方之珠”》中铜锣湾一段描写概括简洁,但“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三个词语较难懂,可以通过对照画面,联系句子来理解。如理解“鳞次栉比”,我没有先让学生生搬硬套说出这个成语在字典中的意思,而是出示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让他们看看香港的摩天大厦是怎样的,学生都说“摩天大厦很多很多。”“摩天大厦一幢挨着一幢,一排接着一排。”“摩天大厦密密麻麻的。”就这样很好地悟出了“鳞次栉比”的意思是形容楼多。接着我再出示香港大街上人流如潮和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画面,学生一看,就能形象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形象理解,学生记起来更加容易,又可以丰富知识,增加词汇积累。

香港的夜景更是瑰丽无比,教学第四小节时,我先用出示夜香港图,让学生观察想象美景,通过朗读比较,理解“港湾里的灯光”和“马路上的车灯”一是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一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一静一动,美丽极了,明亮极了。学生反复朗读这两句,想象此时此刻,自己犹如站在太平山山顶,轻风徐来,美丽的维多利亚湾夜景尽收眼底,再次体会香港夜景的绚烂多姿,感受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3、语言积累

(1)、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学习语言需要适当的记忆。学生的头脑中积累了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段段精彩的句群,乃至一篇篇精致的美文,会给他的语文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东方之珠”》是一篇背诵积累语言的好教材。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已经初步体悟到文语言的精练优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我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背诵积累。比如第三小节“海洋公园”的背诵指导,我首先抓住重点句子的重点词语,如“碧波荡漾”、“顶球”、“钻圈”、“嬉水跳跃“等,再让学生观看录像,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指导朗读,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学生基本上都能背出来了,而且背得很轻松。

(2)、三年级的孩子是作文起步阶段,在这堂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如教学第四节香港铜锣湾的繁华景象时,我让学生在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的基础上,再充分利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成语也可以形容繁华景象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热闹非凡”,有的说:“川流不息”,有的说:“人山人海”,还有的说:“水泄不通”……于是我出示一组表示繁华景象的成语,让学生齐读成诵。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久而久之,还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当然,在这堂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如教师自己的情感投入还不够,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等等,希望今后能不断完善。

7.教学随感手记 篇七

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欣赏活动的建议中提议:鼓励学生对音乐展开联想与想象, 用口头描述、撰写诗歌散文等形式, 表达鉴赏心得。在多年高中教学的实践中, 我进行了反复的尝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音乐随感写作的意义

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音乐教学的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或方法, 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 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

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在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中, 一些声乐作品因为浅显易懂, 学生容易接受, 但是一些经典的器乐曲, 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耐心仔细地聆听。而对于这些乐曲, 每一个人都只有在投入地聆听之后才能引起共鸣, 才能对乐曲有自己的理解。

二、音乐随感写作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 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随感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音乐活动, 需要有恰到好处的引导。在实践中, 我尝试了下列一些方法:

一是告诉音乐的标题, 让学生根据标题先展开想象, 然后在听的过程中再作比较。这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标题和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音乐, 学生如果单纯从字面上理解, 在听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想象和音乐相差甚远。另一种情况是标题概括了音乐的内容, 这时候学生会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场景再现了。二是把要听的乐曲的相关资料印发给学生, 对作品的背景、音乐特点、作者等等直接告诉他们, 让学生在阅读后聆听音乐, 在聆听过程中阅读音乐的逐段介绍。几种方法中这种效果最弱, 学生写出来的随感比较苍白, 没有自己的感情, 对音乐的理解仅限于阅读文字的提示。

三、音乐随感写作的要求

8.读《教学工作漫谈》随感 篇八

一、薄弱学校的教师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

随着择校浪潮愈演愈烈,许多农村新修的教学楼成了一幢幢空壳子,部分教师成了孤家

寡人,带着十来个学生维持着剩下的“秩序”。诚然,我们沒有办法改变不尽如人意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不要总埋怨学生差,差生多,首先问问自己“我尽力了吗?”“我改变了这个学校多少?”“我培养了多少名优秀的学生?”“我做到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的职责吗?”……虽然,在薄弱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困难重重,但我们教师只要首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心里装着学生,哪怕只有最后一名学生,我们也要对得起家长、学生、学校对教师你的选择和信任,那才是灵魂工程师的最高境界。

二、用充满智慧的方法来管理学生。

薄弱学校的学生差生多,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会

有差异,学生从小也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或形成一些极端的世界观。作为薄弱学校的教师,更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每天早上、上午、下午预备铃响起,必须在值班长的监督下,捡完地上的纸巾;做作业不管答案对否,字一定要工整,卷面整洁,否则重做;课上说话的同学多,由学生集体制定解决措施,由专人监督执行;把学生座位旁边的每一块墙、地、玻璃承包给每一位学生管理,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积极推进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从新课改在全国推广以来,薄弱学校的新课改之路走得有点累,有点慢,原因无非还是学生差,差生多,基础差,素质差,而魏先生告诉我:“智力因素在自学的成绩中只有一小半的功劳,一多半的功劳属于非智力因素。即人的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所以,根据薄弱学校的现状,不是说把学生24小时关在教室里就能提高成绩,相反,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另一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转化为激励学生努力的动力。教师也要积极利用各种活动机会,和学生近距离接触,多角度接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赞美学生,激励学生,从而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9.《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听课随感 篇九

开学已有一段时日,参与了几次教学培训,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今天下午的培训主题是《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先不管几位主讲的心得有多么精彩,会后王云校长一句诙谐的话,却一语中的,“各位老师不要听了心动,回去却一动不动”。会场顿时笑声一片,但我以为这笑声当属会心一笑,因为她说出了大部分老师的心声,其中也包括我。

每每坐在会场,神情严肃,如小学生一般认真听讲,在台下心潮起伏澎湃,暗下决心,回去要如何如何,但事实却真如王校长所说,放下笔走出会场,激情也随之退去。今天这句话实在触动了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回去无论如何要写点什么,才不枉今天培训会上的心动,一定要督促自己把心动变为行动。听课、培训,不外乎是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但学了不用,学也白学,还不如不学。

今天的讲座有三节课,我以为马老师的最为精彩,实用。不仅阐述了为什么要写教学论文,还提出了目前撰写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更细述了论文的各种要求。一些理论让我茅塞顿开,文思如泉涌,一个又一个的论文标题赶集似的往心头涌,心下当然是窃喜的,随手记下备用。

10.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篇十

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这种“半截子”人才,怎能在改革开放中参与国际竟争?怎能满足正处于快速、剧烈、深刻变革之中的社会之需求?又怎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11.浅议小学语文教学随感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惯;激情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像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应当必备: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潔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二、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

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

三、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1)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④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

从更广的视觉看,会读书,说到底是会学习。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训练方法。学生要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可能学好语文。新课程不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但训练肯定还是要的。是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总得以训练为基础。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常用讲幽默、笑话、俏皮话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观察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像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说话,学会写,学会交际。即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能力,要求达到能说、能写和与人交际的标准。

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虚与实的关系。当然这里的虚,不是无,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务虚还要务实!即必须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他们现在的发展,也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对立统一的,万万不可割裂开来。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关怀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此这样都是不行的,所以还是要本着学生的发展着想。

12.教学随感手记 篇十二

源于以上的现状,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师与计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校本教研活动。大胆的实践, 让我们一起邂逅了计算的美丽。本次校本教研活动中共有六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计算教学实践, 教师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案, 演绎了一个个精彩。

一、情境———计算之花生存的土壤

教研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 把抽象的计算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丰富、生动、熟悉的情境中探究算理、掌握算理。如教学“9加几”, 教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羊村运动会”情境:运动员进场检票 (口算复习) ———比赛套圈 (新授9+3) ———比赛投球 (新授9+4) ———颁发奖杯 (新授9+7) ———乘车回学校 (复习巩固:根据车票上的算式乘上相应的13路、14路、16路公交车)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愉快地参加了一次羊村运动会, 寓教于乐, 丝毫没有枯燥的感觉。

情境就像一个“磁场”, 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生动、熟悉的情境容易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的氛围, 从其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中学习计算。又如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师创设了三只小猫钓鱼的游戏,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一只小猫钓到了0条, 第二只小猫也钓到了0条, 第三只小猫还是钓到了0条, 三只小猫一共钓到了多少条鱼?由于学生以前学过了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因此很快就能说出是3个0相加, 也就是3乘0。接着通过增加小猫的数量, 学生又列出几个0与整数相乘得0的算式。在具体的情境中, 学生理解、掌握了“0与任何一个数相乘都得0”这一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的趣味性。

二、操作———计算之花成长的雨露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生 (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 学习数学时基本上都要借助于直观手段和实际操作活动, 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所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动作感知———表象 (通过语言) ———概念。因此, 在计算教学时要运用直观手段和实际操作活动将数概念和计算结合起来, 并将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 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如教学“9加几”时, 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凑十法”的——

1.实物操作。盒子里面摆9枝铅笔, 盒子外面放2枝铅笔, 怎样移动就能一下子看出一共有几枝铅笔呢?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从外面的2枝铅笔中拿1枝到盒子里就装满了10枝, 外面还有1枝, 10枝加1枝就是11枝。通过动手操作, 将抽象的数学计算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便于学生建立意义联系, 建构“9加几”的算理。

2.画图操作。左边有9个☆, 右边有3个☆, 怎样圈就能一下就看出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从第一层次的实物操作转入圈一圈操作, 进一步建构“9加几”的算理, 并为抽象算理奠定了基础。

三、体验———计算之花盛开的阳光

计算教学要避免程序化地叙述“算法”, 应让“算法”在学生具体的实践体验中逐步形成。

这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有一位老师的教学内容是“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 ”。在这次的教学中, 她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竖式计算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有的从十位算起, 有的从个位算起, 整节课教师也没作任何评价, 也没有总结出计算方法, 全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竖式计算。评课时对于她的这一探索引起了不小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 计算方法要统一, 如果在笔算的起始课上没有统一, 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势, 认为笔算随便从哪一位算起都可以, 对以后的教学会带来负面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 这一课只需提一下, 可以不统一算法。因为在不进位加法中, 无论从哪一位算起都很方便, 学生感受不到“从个位算起”的优势;下一课教学“进位加”时再讲, 不会影响后面的教学。

由于这次教研活动出现了争执, 因此临时决定让这位老师又上了第二教时“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进位、退位) ”。课堂上, 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尝试例题的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体验到“从十位加起”的不合理性, 从而自己得出“从个位算起”的结论。

传统的教学能避免学生走弯路, 效率高, 在这种“高效”的掩盖下, 学生是学习的机器, 没有自己的探索、体验, 学到的只是一种“死的知识”。然而, 学生通过自己探索、经历过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

思考是美丽的, 实践是动人的。课堂上, 学生获得发展时豁然开朗、心领神会的神情是如此生动迷人!“枯燥”的计算教学原来也可以演绎出美丽和精彩!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建立数感、获得数学结论、解决数学问题等都仰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但计算教学总是和“枯燥”、“简单”联系在一起。为改变这种情况, 游文小学的数学老师与计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校本教研活动。大胆的实践, 让老师们一起邂逅了计算的美丽。

13.一个数学老师的教学手记 篇十三

下午半天的时间都在家访,在满是泥泞的道路上艰难的跋涉,满腿的泥水,回来时已经是晚上7:00了,学生围上来,问长问短,并告诉我他们发生的乐事,疲劳也就一扫而光。

看数学作业本。让我大吃一惊,作业中做错较多的学生不少,有十几个人。今天讲的有理数的加法,并不是太难理解的内容。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否在退化。

和参加家访的同事一起,在街上去吃饭。处理了一些其它事情,已经是晚上第三节晚自习。开始唰唰唰的改剩下的作业本,改完后急忙把作业本抱到班上,把做错多的学生的本子发下去,先让他们自改,并让他们做相应的练习。不过一看这十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在那个希望人人能够毕业的升学考试中,数学得分在40分左右及40分以下的人,其他人的作业也还过得去。

袁小明将改错后的作业本再次交给我看,看着满篇的叉子与杠子。我开始由衷的表扬起他来。

师:你的作业有两点值得表扬。一是你的作业把过程步骤详细的写出来了,这是我没有要求的,比如在计算-2+(-3)时,你能把中间的思维过程写出来,表明你积极参与了今天的课堂,尽管表达有误,也很正常,改正后就不会出错了;二是你的作业与众不同,表明你没有“参考”(不忍心说抄)别人的作业,你很诚实,老师喜欢这种做法。希望以后能够坚持。并让他做几个类似的小题,已经能顺利的做出来。

又一个同学熊波举手:“老师,我不会通分,小学我就通不来分?”师:你能发现你的问题,也就是一种进步,通不来,我们一起来吧!先看1/2+1/3 如何算?

学生不能做出来。向它讲解了如何把 1/2化为3/6,希望它能把1/3 的分母化为6,他没有能够成功。我只好给它分析并写出全部过程来。接着让它计算1/4 +2/3。他能够依样画葫芦的算出来。我计划着好好表扬他。

师:你看,通分很简单嘛?你很快就弄清楚了。

生:可是为什么要通分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你看,当分母一致时,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就转变成了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此时我们就很容易将其加在一起。

生:我明白了。

(继续表扬,数学上不好找,就找其它的地方来表扬)

师:前面两周在制订班规时,你写的班规很认真,有思想见地,你应该可以把学习搞得很好的,相信老师的眼光与观察。小学的学习是不应该得那点分的(小学升学数21分),你应该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要相信自己。我充满信心的、非常肯定的给他说这番话的。学生充满信心的去做家庭作业去了。

有一个女生,理解知识上有困难(小学升学数学39分),除了耐心的讲解,别无它法,讲解多遍后,仍然不能完成(+8)+(-15)。我在心中筹划着,在适当的时机、找个合理的理由表扬表扬她,让她能

充满信心的面对人生、面对学习,机会会在哪里呢?

我心里想着,就是这样的学生,三年后,在老师与同学们的鼓舞下,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就可以去和城里面的学生,无论是参加数学竞赛、班级的平均分、及格率,还是升学率就可以去比一比了,可以和城里面最好的学校去争霸了!

一个女生举手了,问我一题:已知|x-4|+|y+2|=0,则2x+y=__。说答案是6否正确。

师:(这个女生的成绩与智力在班上算是冒尖的了,就是家庭贫困,想考考她)你能不能说说你的做法?

生:绝对值的结果是正数或零,如果有一个为正数,则都不可能使两个绝对值相加得零。要满足条件,则每个绝对值都为零。

14.小学班主任教学手记文章 篇十四

小学班主任教学手记文章

汪曲姬(湖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湖南省电教

馆特聘专家、全国“百名优秀班主任”)

所在学校:衡阳市石鼓区都司街小学

从教时间:

最喜欢的作家:刘墉、李少白

最喜欢的书籍:《朗读手册》《活了100万次的猫》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阅读、远足、听音乐

生命因你而灵动

命运的安排,我成了一名孩子王。领着校长郑重交给我的那个班,我惊喜又新奇,暗下决心一定得教出个样子来。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天性活泼、顽皮的孩子们总是惹是生非,闹剧不断,我整天在纷繁的班级琐事纠纷中疲于奔命,狂躁不安。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教室里翻看一本学生期刊,几个小家伙跑过来,睁着大眼睛,好奇地问:“老师,这是什么书?好看么?里面都讲些什么呀?”我见他们感兴趣,顺势说:“这本书里的故事可多了,想看吗?只要你们听话,我就给你们念!”从此,我发现只要我念书给他们听,教室里就格外安静,他们的眼里闪着光芒,从那份静谧中我读到了欣喜、渴望与美好,我想那就是文字的生命力,也是语文的`生命力。是语文把这群尚欠雕琢的玉石温润了,开始显示出他们的灵性;是语文让我这颗躁动的心沉静了,开始寻找生命的追求。

从那开始,我和孩子们时而沉浸在童谣的律动中,时而为“丑小鸭”的命运而担忧,时而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时而幻想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降临身上……慢慢地,他们长大了,学会了独自安坐品读,习惯了闲暇便与书相伴,变得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更尝试着舞文弄墨,深深地陷入语文的乐趣中。

孩子们的激情感染了我,在和孩子们一同阅读的过程中,我沉迷于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折服于刘墉的豁达睿智,陶醉于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最值得庆幸的是,我在书中认识了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于永正、窦桂梅……他们用生命对语文的诠释与演绎深深打动了我。慢慢地,我也变了,学会了遇事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淡定,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重要。

有了精神的引领,我更加迫切地想要将这份灵动转移到我的课堂。(本网网 )抛开书本,摈弃题海,我和孩子们一块儿行走在大街小巷,品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我也会和他们静静端坐,在一首悠扬的乐曲中,来上一场别有韵味的诗词朗诵;饶有兴致时,我们更会网上较量,来场即兴作文接龙,PK一番……

我们的语文没有了书本、教室的约束,没有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只有激情无限的朗读,只有灵动自如的写作,只有成长的痕迹。我在语文的天地里挥洒自如,畅快淋漓,不停给自己以挑战,不断给孩子们以惊喜,不时给自己以成功的愉悦。

感谢孩子,是你们让我在语文天地里找到生命的意义;更感谢语文,是你让我的生命灵动鲜活。

师友评论:

15.教学随感手记 篇十五

1 3G手机通信实现了动漫与手机的对接

近年来, 手机的网络服务技术发展迅猛, 在不断地创新和开发中, 3G手机通信应运而生, 它可以提供高速的音画、影像及数据的同时传送。这使传统漫画行业有了一个全新分支和赶超海外的新起点, 特别是以WAP为代表的新型移动增值业务, 为手机与漫画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国手机动漫市场的年增长率已超过500%, 其用户已突破1亿多户, 整个产业链大约年收益达70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将借助无线增值业务领域的空间, 快速扩大用户群, 同时结合动漫业务的特点, 使动漫与手机结合, 让更多的移动用户体验动漫的时尚和动漫带来的快乐。随着动漫产业在娱乐行业的不断渗透, 用户群体逐步向成人群体拓展, 因此, 手机动漫将成为增值业务领域用户的拓展型业务, 拉动着喜爱动漫的青少年和成人用户群体。基于以上优势, 中国移动吉林移动公司与吉林动画学院强强联手打造原创手机动漫作品与制作, 共同实现双方的共赢。

我院的漫画专业的创作, 如插图创作、漫画造型、故事漫画、四格漫画都与手机彩信有很好的对接, 手机彩信在电信业务盈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以唯美的画面和幽默、风趣、搞笑、时尚、实用、流行等元素的融入, 受到广大的用户的欢迎, 作为漫画专业创作的插图可直接制作为彩信供客户应用。可爱的漫画形象和表情在手机或网络中一直是倍受欢迎的作品, 漫画专业每年可以创作设计上万形象, 进行商业应用。可爱的卡通形象传播可以经过市场检验再进行系列作品制作推广。四格漫画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受到广大3G手机使用者的喜爱。天气预报、股市行情、饮食健康、笑话娱乐咨询等都可以用以上形式进行创新表现。

2 新媒体手机动漫工作室的方案探索

2.1 创新探索

在新媒体手机的平台上, 漫画和动画不需要再泾渭分明, 这两种形式可以相互利用改编, 进行漫画的动画化和音像化、特效化, 增加可看性。

(1) 真人漫画, 名人漫像———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一个剧情, 增加娱乐性的同时, 让漫画明星产生名人效益, 这是个亮点。

(2) 校园真人四格或漫画———以现实中的人为蓝本创作真人四格或漫画, 一定会吸引年轻人的眼光。

(3) 微型绘本小说在手机增值业务中是重要项目之一, 为小说绘制漫画故事, 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4) 流行偶像电视剧漫画———根据偶像剧改编漫画版故事, 让经典重现。

(5) 宠物爱好者的动物漫画———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养动物的知识, 也会受到宠物爱好者的欢迎。

(6) 动漫作品与手机读者的互动———手机动漫也可像短信一样加强用户的参与性, 手机动漫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阅读漫画故事的途径, 基于手机的沟通功能, 可在漫画故事中开辟交流空间, 读者与读者之间沟通、交流、互动, 提升文化品质。

(7) 经典短信漫画集———以漫画人物的形式配画外音来“说”经典的短信, 不同于原来的文字短信, 这种形式更活泼有趣, 在未来我们也可以给使用者自己配音的程序, 进行用户兴趣培养。

有了手机动漫系列人物造型和故事, 潜在的市场认同产生了明星动漫效应, 可开发出动漫产品, 如名人造型、公仔、玩偶、系列图书、吉祥饰品、商品商标版权、轻工产品等版权出售注册。

总之, 我们创意的故事与主题都要和当代时尚的生活趣事、情感、矛盾和困惑以及就业等相呼应。在用户人群中寻找共鸣来吸引用户的眼球, 我们的创意将锁定年龄介于15~35岁手机不离手的年轻人, 制作校园幽默四格, 以漫画形象为主角简述青年人的文化生活、精神娱乐的需求, 并且坚持多种风格、注重创意, 让广大的手机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到新媒体带来的文化盛宴。

2.2 民族动漫———原创内容系列

2.2.1“中国节日吉祥语”动漫系列

以中华民俗文化中最具吉祥喜庆的人物“福”“寿”“禄”进行再创作, 重新按现代人的思维设计漫画造型, 重新组织节日祝福语, 编写创意剧本“中华民俗节日吉祥语动漫大放送”系列短片, 每条10~30秒。以视听的福音为主题, 结合动漫特有的本体语言, 展示动漫的时尚、幽默、滑稽、趣味等卖点, 打造出老少皆宜的系列手机动漫作品, 声画并貌, 在快乐中传承着民俗文化的礼仪, 传承着尊老爱幼的传统风尚, 让传统文化和幽默漫画产业传入千家万户。

2.2.2 地域性幽默文化手机动漫产品

如二人转笑星大联盟漫画系列造型篇, 根据二人转的经典小品剧目, 以及经典词语、地方语, 制作成动漫作品。根据小品中的剧情、片段, 创作出系列手机动画剧情, 最终形成地域性手机动画的文化品牌。

2.2.3 吉祥故事版手机动漫、彩信

(1) 喜剧小品明星“吉祥用语大拜年”系列, 用明星的声音配上他们的动漫形象, 突出手机动漫的时尚特色。

(2) 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选系列, 制作成四格动漫, 让用户在快乐动漫中领悟到幽默、哲理同时传承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 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民族文化素质。

四格漫画是漫画专业重点课程, 目前拥有大量的优秀作品, 故事多、立意新, 形式多样, 也是打开手机动漫用户多元化的另外一个窗口。四格漫画服务于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以短、小、精为创意起点, 重在品质和创新理念。目前手机动画工作室学生已经加入手机动漫彩信工作室产业实践, 与移动公司合作正式投入上线运营。学生在创作之初就要考虑到商业的运作及市场的应用, 这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动漫绘制的技能, 还要将其应用于市场, 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 手机动漫工作室的漫画手机彩信作品转发量已名列前茅, 是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功体现。

3 结束语

吉林动画学院手机动漫工作室作为手机动漫人才教育、储备的人才基础, 通过学院学、研、产一体化的教学发展模式, 使动漫专业的学生不仅把传统的专业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 也能够参与到最新的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制中来, 这样的经验值得推广。

摘要:吉林动画学院与移动公司强强联手打造3G手机动漫原创与开发, 实现与手机用户互动, 共同开发手机动漫产品。为学生提供了动漫应用于新媒体实践平台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验证和深化了我院学、研、产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

上一篇:《将相和》的说课稿下一篇:协会五月份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