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共10篇)
1.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篇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水江中心小学校 田莉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和一些常见的民族知识;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3、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 ;
4、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水,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主题下的一个活动。这一活动又分“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民族习俗与礼仪”六个小的活动。根据教材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活动:“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开始安排的是一张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和各民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民族地区分布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乐祥和的愉快场景,使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建国六十周年华诞,在这个举国欢庆这时大街小巷都传唱着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我们也一起来聆听。(播放音乐)
2、看得出来,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个人,孩子们,大声说出歌曲的名字吧!(学生大声说:爱我中华)
3、(、解说点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板书:中华民族大家庭)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祖国这个大家庭的民族特色吧!
二、活动一:我知道的民族
1、同学们,在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们知道都生活着哪些民族吗?孩子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同学们你们想去了解这五彩缤纷的民族风情吗?
(鼓励大胆发言,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对说的较多的及时表扬鼓励。)
(2、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都是汉族的,老师也是汉族的。汉族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吗?)
三、做游戏了解民族特色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跟着你们到各个民族去和我们的兄弟姐妹打了个招呼!老师也带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客人,你们想认识他吗?那就跟着一起来猜一猜吧!
1、听歌曲猜民族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猜一猜,请同学们听歌曲猜民族,边听边思考,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这个民族的全称是什么?)
(1)播放歌曲(2)同学们猜猜
(3)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中国地图,新疆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4)边放视频边介绍:(“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它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除此之外,还有哈萨克族、锡伯族、塔吉克族、塔塔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都居住在这里。
2、看服饰,猜民族
(1)看视频,猜一猜是哪个民族,比看谁的眼睛最敏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苗族都分布在祖国的哪些地方?(出示地图)(介绍:苗族人口多,分布广。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很多地方都居住着苗族,他们按头饰和服饰的颜色区分,可以分为“红苗”、“黑苗”、“青苗”、“花苗”等)
其中:自治州6个,它们分别是,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23个,分别是,湖南的麻阳、靖州、城步,贵州的松桃、印江、务川、道真、镇宁、紫云、关岭、威宁,云南的屏边、金平、禄劝,四川的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广西的融水、龙胜、隆林,海南的琼中、保亭。上述的苗族各分布区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同时在一些地方与其它民族形成区域性的大牙交错式的杂居格局。
只能按最直观的头饰、服饰来作区分,于是有“红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称。
3、看民居,猜民族(1)播放视频
(2)师总结:同学们,看着这辽阔的大草原,让我们想起了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多美的草原风光呀!你们猜出这是哪个民族了吗?
(3)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蒙古族在祖国版图的哪个位置吧!(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他们能骑善射,所以又被称为“马背民族“,他们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
4、看视频,猜民族
(1)播放视频(同学们看出,画面上的是哪个民族了吗?)
(2)藏族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民族,他们居住在青藏高原,这里的人们信仰佛教,在他们的生活中宗教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布达拉宫里布满了来自各地朝圣者,他们手握经转行走在诵经道里,他们不辞疲倦的磕着长头,还有那一盏盏永不熄灭的酥油灯都表达着他们的信仰和虔诚,(出示地图)这里就是藏族同胞们居住的地方
5、(1)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新疆维吾尔族、苗族、蒙古族、藏族,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的版图,在广大的橙色区域居住的是哪个民族呢?
(汉族)
师: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它民族对于汉族来说人数相对较少,所以他们被称为少数民族
(2)(出示: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自治区)
师:我国的少数民族虽然人数少,但是分布广,全国各个地方都有少数民族来居住,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政府设立了民族自治区域,使少数民族能够真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出示:民族区域自治的定义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让他们各自行使自治权。)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区域自治区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找一找吧!
(出示:在地图上找找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区域自治)师:我国一共有五个民族自治区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设立民族自治区吗?我国为了维护广大少数民族的利益而设立的。师:我国除了设立了民族自治区外,还在一些少数民族多的省市直辖市设立了自治州、自治县。这些都体现了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国少数民族不仅自主管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还广泛参加了国家的政治生活,五十六个民族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
四、升华品析民族平等、大团结,1、师:在我国许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记得老舍先生的《草原》吗?“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正是民族团结的体现。
1、导语:平等、团结,共同进步一直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主旋律,可是在这个安定的国度里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法份子。在今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一件骇人听闻的惨案。
2、(请看视频:)
(湛蓝的天空弥漫着销烟,大火吞噬着无辜的生命。当鲜血从躯体迸射,当知觉一点一点消失,可怜的人们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3、(放视频:一位受伤群众发出感概: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了,这么好的日子不过,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一瞬间,交通阻塞,人们惶恐不安。同学们,这可怎么办?)(鼓励学生发言)
5、善恶到头终有报,为人民造福受人们拥戴,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们把他砸个粉碎。(放视频: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
(10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三起重大犯罪案件7名被告人进行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艾尼·玉苏甫、阿卜杜拉·麦提托合提、阿迪力·肉孜、努尔艾力·吾休尔、阿力木·麦提玉苏普6名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塔衣热江·阿布力米提因具有重大立功表现,被依法从轻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中华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身份、地位、宗教信仰)
6、肇事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残留在民众心中的裂痕还在,国家并没有忘记那些支离破碎的场景,(是的,怎么能让灾难继续,怎么能让苦水漫延。)
(放视频,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国家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志亲临乌鲁木齐慰问受灾群众)
(孟建柱在新疆检查维稳工作 强调树立大局意识受中央委派,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7月21日至24日再次来到新疆,看望慰问奋战在维稳一线的干部群众、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并与各界干部群众座谈,检查、指导维稳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确保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特警支队、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武警新疆总队等地,孟建柱亲切看望慰问公安民警、刑侦专家和武警官兵,实地检查维稳工作。孟建柱说,你们恪尽职守、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英勇顽强、连续奋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当前,要清醒认识到新疆稳定形势的复杂性,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依靠各族群众,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破坏活动。在做好打击犯罪战斗队的同时,要做好维护民族团结的工作队、宣传队,把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落实到执勤执法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用忠诚维护民族团结,用真心换得群众的信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再立新功。
孟建柱还多次召开座谈会,督促检查各项维稳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他强调,在继续抓好维稳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加强防范工作,严防暴力恐怖袭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作用,深入到群众中去,把工作做实做细,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加大追捕工作力度,绝不能让严重暴力犯罪分子逃之夭夭。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属哪个民族,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依法处理,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在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局,孟建柱听取了主要新闻媒体负责人和一线记者的情况介绍和工作建议,充分肯定了新闻战线在处置“7·5”事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指出,新闻媒体要继续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公布事实真相,用事实揭穿谣言、谎言,让人们认清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险恶用心。对事件处置情况要及时、公开、透明地进行报道,接受群众监督。要让广大百姓了解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群众,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新疆“民族团结互助基金”累计收到捐款逾3.6亿元。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7日电(记者 潘莹)新疆设立“民族团结互助基金”捐款账户2周以来,截至27日18时,新疆“民族团结互助基金”累计收到全国各地捐款达36568.28万元。其中,陕西省委、省政府捐款3000万元,塔城地区个人捐款140.50万元。
另据记者从新疆慈善总会了解到,截至27日17时,新疆慈善总会累计收到捐款5608.33万元,上划新疆“民族团结互助基金”4000万元。其中,克拉玛依市财政局(民政局)捐款300万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117.77万元。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7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民族团结互助基金”,号召社会各界向“7·5”事件无辜受害者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捐款活动,专门用于做好此次事件善后、救治、安抚、帮扶等工作。)(“7。5”事件无辜死难者家属抚恤补贴提高至42万元。20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获悉,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中无辜死难的,抚恤补贴金额提高至42万元人民币。
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因社会各界捐款较多等因素,自 治区政府决定对无辜死难者家属的抚恤补贴金额从先前公布的20万元提高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20万元抚恤金由政府财政支出,20万元补贴来自于社会捐款;另外,还有1万元的丧葬补助金和1万元的慰问金。这样,每位无辜死难群众的家属可以得到42万元人民币抚恤补贴。
努尔·白克力主席说,提高抚恤补贴金额也是全国各民族团结的表现。)
(乌鲁木齐75事件受损商户可获减税照顾。在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受损的商户,税务部门将给予减税照顾,以帮扶受损商户减少损失,尽快全部恢复正常营业。记者从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获悉,在“7·5”事件中受影响的商户,乌鲁木齐市税务部门将给予调减1-3个月销售额的照顾,对因调减销售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对直接遭受损失的商户,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照顾;对直接遭受损失企业的财产损失,直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统计,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331个店铺被砸烧,许多商户受损严重。随着社会形势日趋平稳,乌鲁木齐大中型商场和超市已全部开张营业。目前,乌鲁木齐市商务部门正在敦促未恢复经营的商户尽早开门营业。
连日来,社会各界对各族受损商户给予了许多帮扶和支持。例如,新疆消防总队向331家在“7·5”事件中受灾的各族商户赠送了1000多具灭火器,并对这些受灾商户实施重点帮扶,以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以最节约的方式恢复经营。)
((出示:中华人民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地、团结,互助关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各民族都有行使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就是五十六个兄弟姐妹,虽然我们各有不同的特色,但是大家都相处行很融洽,和睦的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响《五十 个民族五十支花》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2.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篇二
【主题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2.能在祖国版图的相应位置指出五大自治区的范围和位置,能对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代表性特征进行感知、区分。
3.对我国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产生兴趣和进行探究、了解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看图片、识民族
1. 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课件或实物(钱币、服饰、图片)展示具有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服饰、饮食、礼节、民居、文字、歌曲、舞蹈、乐器、体育活动等等,或单独呈现,或组合比较着呈现。
3.學生边欣赏边猜测边感知。(提示:不必对学生的猜测进行评判纠正,重在激趣和直观感知。)
活动二:填一填,交流各自掌握的民族知识
1.填一填课本第71页的表格,独立完成,知道多少填多少,看谁填得又多又对。
2.小组交流,除了交流各民族的名称外,可以选择自己最了解的民族,就其独特的生活习俗、生产特点、文化、饮食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生代表汇报。(提示:先说说自己知道多少民族,然后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民族。时间上应充分一点,能展示实物或表演独特的民族歌舞就更好)
活动三:“对号入座”,了解少数民族的集居区域
1.课件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也可以张贴挂图。
2.教师报民族名,学生在地图上指画具体位置,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并说出自治区的名称、聚居区域的省份等。(提示:注意反复指画,反复强化,不要浅尝辄止)
3.把导入活动的课件、实物、图片等再次放映、展出,供学生欣赏,再判断,同时指画位置,介绍其相关风俗民情等。
活动四:熟记巩固,课后拓展
1.记一记、填一填。
①中国共有_________个民族,_________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_%。
②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由于_________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只占全国人口的_________%。
③平时常说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是指_________个民族人民的总称。
④全国设_________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他们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基本情况,知道了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吗?请大家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去广泛地了解,下节课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在班上互相展示、交流,有实物、图片和光盘更好。
点评:本设计在编排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采用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课外,让学生预先搜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和风土人情;在课内,采用了“欣赏歌曲、小组交流、对号入座、实物观赏、课件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收效明显,一是丰富了学生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增进了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时,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作了必要的教学提示,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永修县教研室钱跃进点评)(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白槎小学)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_教案1 篇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
2.能力:尝试多渠道地收集相关民族特点的服饰、文字、风俗等资料,并学会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从中了解相关知识。
3.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尊重、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2.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多民族的统一大家庭,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播放视频:爱我中华。
结合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的大家庭有哪些民族?(板书: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民族分布图上找一找各民族,并把找到的这些民族填在表格中。课件出示图片:中华民族分布图。
/ 5
播放课件:我所知道的民族。
2.开展“看谁知道的民族多”抢答竞赛。
小结: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汉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板书: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我们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设计意图:歌曲《爱我中华》拉开了此课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抢答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自治区。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播放课件:民族区域自治。
小结:我国的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非常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我国在一些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自治区,让少数民族能够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2.了解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及它们的分布情况。播放动画: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学生交流互动:你了解到哪些民族自治区? 3.呈现相关素材。播放课件:宪法规定。
/ 5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素材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回答。
小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不但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还广泛参与了国家的政治生活。
4.课件出示图片:少数民族代表。
小结: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大家融洽和谐地生活在祖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使我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大致分布情况,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知识,五大民族自治区等,使学生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第二课时】
(一)说说自己的民族。1.播放动画:学籍登记表。
通过填自己的民族,引发学生对民族的关注。2.开展“猜猜看”活动。
播放动画:猜猜看——这是哪个民族。播放动画:再猜猜——这又是哪个民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猜一猜画面中是哪两个民族,并尝试介绍自己的民族。
小结: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感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1.播放动画:56个民族。播放视频:部分少数民族概况。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从介绍中了解到哪些民族?不同民族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
2.围绕民居、服饰及歌舞,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
播放视频:民居。播放视频:服饰。
/ 5 播放视频:民族歌舞和乐器。
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根据课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可自愿组合成美丽民族服饰组、有趣民居组、民族歌舞艺术组……并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展开研讨:
(1)你知道这些民居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2)从上面的介绍中,你发现这些民族的服饰特点与什么有关系了吗?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例子吗?
(3)根据傣族人民歌舞的内容,你能大致想象出他们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吗?从锅庄舞的场面中,你能感受到藏族人民性格中的哪些特点?从对歌中,你能看出壮族人民的哪些智慧?了解民族乐器及乐器背后的故事。
播放课件:乐器及其背后的故事。
引导学生探究服饰、民居、民族歌舞都与当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的关系。
小结:每个民族的民居、服饰、歌舞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秀丽,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每一个民族就是其中一朵璀璨的花朵,而且每朵花都各具特色。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各自独特的文化风俗,这是智慧、勇敢、勤劳的结晶,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探究傣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歌舞,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知道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各自独特的文化风俗,这是智慧、勇敢、勤劳的结晶,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第三课时】
(一)多彩的民族节日。播放课件:多彩的民族节日。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上面的介绍,你了解到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节日?民族节日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民族传说和信仰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研讨。可以讲节日来历的故事、现场模拟节日场景等多种形式,感受体验节日的意义,同时尝试去探究节日与民族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民族传说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板书: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二)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播放视频: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你喜欢哪个民族的体育运动?你们民族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 5 这种活动有什么特色?展示了你们民族的什么精神?
学生交流研讨。
小结:这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而且常常伴以歌舞、音乐,把竞技和娱乐结合在一起,既是文化娱乐活动,又有益于增强体质,深受少数民族喜爱。每种运动都源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与本民族的特点紧密联系,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民族文化共同的财富。(板书: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民族节日的兴趣,通过对节日的汇报交流,让学生感悟出节日文化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信仰、生活态度、历史与传统,反映了民族的个性和精神。通过了解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会出在各自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同的民族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三)民族习俗和礼仪。1.播放课件:民族习俗与礼仪。
结合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是哪些民族的习俗和礼仪?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习俗与礼仪?这些民族与你的民族在生活习惯和待客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可说一说,模拟做一做。去别的民族地区旅游过的学生,可以通过照片,回忆旅游时所了解的民俗风俗;如果本班有其他民族的学生,可以请他重点交流本民族的习俗和礼仪。(板书:习俗和礼仪)
这些不同的礼仪和习俗表示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热情。2.播放动画:做客。
结合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假如你就是远方来的小客人,你觉得该怎样做呢?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不同的民族?你是怎样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理解差异与尊重差异”在民族友好交往中的意义。(板书:理解,尊重,不同)
总结: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一朵花都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正是这些汇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也应该尊重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让中华民族更加和睦、更加团结!
设计意图:本活动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和礼仪,如:献哈达。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对“做客”的讨论和让学生感悟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要做到尊重和理解。
4.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篇四
教案
单元分析
单元题名称
五十六朵花
单元教学内容
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
2欣赏:《瑶族舞曲》。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对羌族、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体验感受,加深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特点的认识。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和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阿喽喽》。
3聆听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并能体验到乐曲速度和情绪的变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歌曲的学唱与欣赏曲的聆听中能体验到羌族、瑶族、彝族这些少数民族歌、舞的音乐特色。
2能够勇敢、自信地参与跳锅庄舞、伴奏、唱歌等音乐活动,并能投入、热情地表现音乐,并进行相互配合。
教学难点:
歌曲《阿喽喽》中反复出现的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混合节拍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
2专心听赏,并能够从整体上初步感受《瑶族舞曲》的音乐结构,利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阿喽喽》是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混合节拍,二拍子容易掌握,但是突然转到三拍子节奏就掌握不好,就连平时领悟强的学生都可能有困难。
措施:可以利用集体练习、比赛提趣的教学方法,既能解决问题,也能增加学生的节奏感。对堂中的个别差异要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利用律动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区别,或者熟悉歌曲后,找一找歌曲中有几处是三拍子,随音乐在三拍子的地方做律动等。
问题:《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是从低年级一直延伸到高年级的,但由于时间的原因,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可能已经淡忘了。
措施: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时间帮助学生将前面四个单元的《五十六朵花》进行简单的梳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5.五十六朵花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6.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总目标:
1.继续培育学生民族平等、民族友爱的观念,尊重和学习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传统。2.继续积累各民族各地区民歌的音调,使民族音调在头脑中生根。3.学习几个少数民族舞蹈的动作,大胆、热情地表演。建议课时:5课时 本单元教学内容:
歌曲两首《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 欣赏歌曲两首 《小放牛》《猜调》
欣赏乐曲《送我一支玫瑰花》 音乐活动 《我的家在日喀则》(集体舞)
本单元教学重点:
背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和 《其多列》,了解苗族、哈尼族和藏族的简单情况,学会苗族和藏族踢踏舞的简单动作。
歌曲《苗族儿童庆丰收》
欣赏《送我一枝玫瑰花》〈猜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唱欢庆气氛的《苗族儿童庆丰收》歌曲,加入锣鼓渲染气氛。2.模仿吹芦笙和敲铜鼓的动作。学做几个苗族舞蹈的动作。3.欣赏民歌两曲,区别童声合唱的音响效果与齐唱的不同。4.边唱边模仿弹奏冬不拉的动作,倾听弹拨乐器声音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感受《送我一枝玫瑰花》
1.教师谈话: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出示课件:各民族画面)请你们看,这里有那些民族呢?今天老师准备带你们到另外两个民族去游玩。你们听,是什么车来接我们(教师在钢琴上弹出汽车,火车声)那我们想座什么车去?
2.火车是怎么叫的?呜!下面我们用5的音按音乐火车的节奏发出呜的声音。
教师:各位旅客,我们的音乐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呜……(全班学生用呜发出火车音乐,并用脚来感受节奏)小朋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出示课件:云南画面,放“猜调”音乐)云南的小朋友唱起了歌在欢迎我们呢!我们和他们一起唱好不好?
3.感受律动。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音乐火车又要出发了。呜……(学生继续做开火车的动作)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出示课件:新疆画面)对!我们来到了新疆,新疆的小朋友高兴的跳起了《送我一枝玫瑰花》歌舞。
二、新授歌曲
1.谈话:音乐火车继续出发了,呜……我们又来到了什么地方?来到了苗族,苗族的小朋友吹着芦笙、唱着歌在欢迎我们呢!
2.录音范唱师拿出芦笙,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知道这是用什么做的拉吗?
生:竹子。师:这是苗家人最喜欢的乐器,每年我们都要举行赛芦笙,小伙子们跳的芦笙舞棒极了,想听歌声吗?
3.感受旋律。
学吹芦笙动作,跟音乐哼唱lu。4.跟节奏读儿歌,做动作读儿歌。
5.词曲合起来轻声唱、分男女声对唱、齐唱。
三、歌曲处理
1.师:苗家出了个大歌唱家宋祖英,你听过她的歌吗?谁能学两句? 生:表演
师:我们都来学学她的味道,演唱“牧童谣”。师:寨子里的人爱热闹,怎样使歌曲更热闹? 生:商量,实践。2.苗族舞蹈。
师、生:围成圆圈,在《苗族儿童庆丰收》的歌声中,跳起苗族舞蹈。
四、小结
师:我们一起唱歌跳舞,歌唱我们的欢乐苗家,今天太高兴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拍张照片,做个纪念吧!一、二、三、茄子!
《其多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其多列”歌曲,了解哈尼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如长刀(常用的劳动工具)、竹筒(盛水用)、竹叶、衣服上的花纹等。
2.区别抒情与欢乐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采用将“花”插在“花瓶”里的形式)教学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参加游戏者每人自报姓名,让大家熟悉自己的音色。2.先不蒙眼睛练习一下。以熟悉游戏规则和方法。3.蒙住眼睛,分批进行游戏活动。4.老师纠正不明确规则的同学。
二、律动(感受“其多列”)
小朋友,我们来用动作感受一下哈尼族民歌“其多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
三、学唱歌曲《阿西里西》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歌曲中大家在干什么? 2.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3.听录音拍节奏哼唱。4.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其多列——快来)5.初步学唱歌词。
1)集体跟琴轻轻演唱。
2)分组演唱。
6.介绍名称和基本奏法,分组探索,还可以有哪些奏法 用堂鼓和小钹为歌曲《其多列》作伴奏
四、歌表演
7.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2. 能力目标: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情景法、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1:爱我中华
学生2: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师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学习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学生简答。
教师出示图画: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简答。
教师归纳投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教师: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学生讨论,简答。
教师: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投影出示我国民族地区分布图。学生观察并试着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教师:你知道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简答(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板书)
教师出示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应选少数民族代表360名左右,在360名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中,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生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为320名,满足了55个少数民族均有代表的要求,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分配与十届全国人大相同。其中,蒙古族24人,回族37人,藏族26人,维吾尔族22人,苗族21人,彝族20人,壮族44人,布依族7人,朝鲜族9人,满族20人,侗族6人,瑶族6人,白族4人,土家族15人,哈尼族4人,哈萨克族5人,傣族5人,黎族5人,傈僳族2人,畲族2人,高山族2人,其他少数民族各1人。
教师: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教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教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教师: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师过渡:一家人在一起,有时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了矛盾和冲突怎么办?
学生思考、简答。
三、坚持民族团结(板书)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谁能介绍一下这四张图片吗?
学生简答。
教师:第一张:这是2005年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向新疆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第二张是:2008年12月11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日,在广西南宁市民族广场由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鼎名的“民族团结宝鼎”赠鼎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三张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第四张是:这是2008年12月27日,胡锦涛在地震灾区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初级中学看望慰问师生。
教师:除了国家重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们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你知道吗?
学生简答,教师补充。
教师:然而,有些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了人神共愤之暴行。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教师出示材料和图片:由“三股势力”在境外煽动境内实施的“7·5”事件造成197人死亡,其中,无辜死亡156人。1080人受伤;260余辆机动车被烧被砸,209家店铺、门面和2幢楼房被焚毁,过火面积达56850平方米,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6895多万元。
教师:你怎样看待‘三股势力’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哪些危害?
学生: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破坏了民族的团结。
教师:7·5打砸抢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深刻的警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1:国家的繁荣昌盛总是与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学生2: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教师:7·5事件发生后,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纷纷表态,谴责分裂分子的暴行。我国政府也严惩凶手。事实证明,分裂分子的行为是不会得逞的,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教师过渡:作为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团结,更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板书)
教师: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经济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简述课外收集到的材料。
教师:这种差距的存在有何危害?
学生: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等
教师:面对东西部的差距,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
学生:缩小差距,实行西部大开发。
教师: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何意义呢?
学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提高西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加快东部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教师: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未来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教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8.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 篇八
初步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感受描绘民族服饰美的.快乐。
激发了幼儿对民族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每个民族都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饰特点是什么。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少数民族》;
图画纸,铅笔,油画棒,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幼儿活动前对中华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中国的民族
(一) 教师: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们周围生活着哪些民族?
(二) 教师: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字?知道他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他们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二、做一做: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1页,用线连一连,看看各个民族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画一画:
(一) 阅读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2-4页,进一步了解藏族、维尔族和傣族的风俗习惯。
(二) 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各民族的状况,并做出小结。
(三) 在藏族、维尔族和傣族三个民族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幼儿动手绘画,进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样民族服饰的美。
(四) 将小朋友绘画作品放在学习园地,大家一起欣赏评论。
教学反思
9.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作文700字 篇九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听到这句话,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没错,我们伟大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彼此关心着对方。团结互助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点。
团结就是力量,身为黄炎子孙,中华民族的人们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么多为国牺牲的英雄烈士,有许许多多的都是少数民族的同胞们,如:卓恺泽、丘逢甲、罗福星、井勿幕、包森……他们大公无私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中国因为有他们这样的英雄好汉,所以给新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是,如果人们不团结起来,那再好的人才也无用武之地了!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我们有那么多人。
民族也是多彩的,每个民族都各有特色。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节日,如藏族的洛萨节、苗族的杀鱼节、藏族的歌圩节等。每个民族的美食文化节也让人受益无穷,拉祜族的烤肉令人馋涎欲滴,普米族的猪膘肉真是回味无穷,美味极了!蒙古族的奶茶又香又甜……而且,民族服装也非常美丽,各具特色,白族的`妇女穿着红色丝绒的小褂,土家族的姑娘穿着露水裙……反正,我最喜欢苗族服装,衣襟、头饰上布满了银铃,走起路来“叮铃叮铃”的,让我感觉心情甚好!
团结,因为有爱在流淌……大家一定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吧,这么多伤者,他们几乎要么是被救出来的,要么是为了救人而负伤的……因为心中有爱,才能这样不惧怕死神的威胁,并且能从死神手里夺回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心中有善,才能这么舍己为人。地震当天,他们一个个对生存的渴望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志愿者不求回报的从四面八方赶过去,就是为了他们的心愿而奋斗着!
10.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篇十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强调教师:“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活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走进儿童的生活,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拓展他们心灵的空间。
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师,当我面对同一节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教学时,只因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出现不同,从而在三个班教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面对这三个不同的结果,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探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好大的一个家》主题单元中的第一课,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我国的民族认知和民族团结教育。第一堂课的教学,我按照传统的做法,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和教参,直到自认为所有的内容都吃透了,也准备充分了,才走进课堂。我预料:这部分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因为“民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生活中没有人为民族挂牌。因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学生的提问。上课了,我用问话的形式开了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族’这个词吗?”
生:“知道!”
“你喜欢哪个民族?”
生:(沉默,茫然,没有回答)
“那你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
生:“威海族的。”
生:“中国族的。”
……
孩子们没有任何疑问,也没有任何兴趣,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于是,我费尽了口舌,从民族的生活习惯到民族的风俗文化,自认为很尽力、很到位、很清楚地讲了一节课,但从学生的表情看,“民族”留给孩子们的仍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遥远的感觉,他们并没有获取知识的快感和对这一主题的深刻认知。我知道我失败了。
后面还有两个班要上这一课,我应该怎么办?
第二次探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使学生成为“乐之者”,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于是,我想到了多媒体对孩子的巨大吸引力。我重新备课,利用网络技术下载了大量的民族生活图片,并精心选取了几个人口较多的民族(蒙古、维吾尔、藏族、傣族、朝鲜)风俗的音像片段,经过剪裁重新组合,还利用这些资源,制成了精美的拼图游戏。把整堂课设计成教师提供资料、学生有选择地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
新的一课开始了——
“哇!——”,“啊!——”在一片惊叹声,几十双小眼儿不由自主地瞪得圆圆的,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
“真美!”
“真好!”
“蒙古人接待客人真有趣!”
“维吾尔族人的房子真漂亮!”
“傣族人的孔雀舞真好看!”
……
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用动感的画面,多变的音响把人的思维、情感带入某一时空,实现对未知世界的了解和认识,这是信息技术独有的特点。当孩子们的眼前出现美丽的葡萄架,一望无际的草原,奔腾的马群,热闹的泼水节,隆重的望果节……“民族”的一切都在撞击着他们的心灵。
孩子们坐在电脑前,迫不及待地点击着画面。
拼图游戏开始了,几个小脑袋这一堆、那一簇地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指指点点,不一会儿,成功后此起彼伏的低呼声又充盈着教室的每一角落……
信息技术带来的人机互动的学习环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这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对民族知识的探究。
教完这一课,我的心里有一份激动:我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一堂课上得确实很成功!
回到办公室,我兴奋地回味着刚才课堂上的一幕幕情景,高兴之余,我心里掠过一丝疑问:难道这一课就真的这么好吗?就没有一点遗憾和不足吗?能称得上是一堂完美无缺、经得起推敲的课吗?我重新审视这堂课。
我发现,孩子们在这堂课中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惊喜和好奇,而其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却没有被凸显出来,“品德”与“生活”两个词被淡化。
第三次探究
我重新进行思考:课标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是什么?这一课的编写目的又是什么?我的教学是否很好地达到了这一要求?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我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吗?还有哪些地方资源没有被我充分利用?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这篇文章编写的目的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对于国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正确地进行交往,才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这才是我们这一课的核心。而这一点,我原来忽略了。于是,我豁然开朗:原来我这一堂课的轰轰烈烈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的翻版,我不过是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罢了。我还有一个班的课要上,我决定再次重新设计这堂课。
我查阅了威海族方面的有关资料,发现威海有46个少数民族居住,我回想我所接触的少数民族,我们班的学生中就有从延边地区来的朝鲜族,我们在华联门口繁华的街道上,还常常会看到从新疆来卖葡萄干的维吾尔
族人和卖土特产的西藏人……我找到了设计灵感。
新的一堂课又开始了。我精神焕发地走进了教室。
“小朋友,林老师是汉族人,每到春节,我们全家人都要凑到一起包饺子吃。到了元宵节,要吃汤圆……你呢?能告诉我,你是哪个民族的吗?”
生:“我也是汉族的,过春节我们家还要剪窗花呢!”
生:“我也是,过春节一定要吃鱼!”
……
“有没有不是汉族的小朋友?”
生:我是鲜族的。
“能给我们说说你们家里人都爱吃什么?过什么节?怎样过节吗?”
生:我家爱吃打糕。过节时大家要凑到一起比赛打秋千,还要比赛走,是顶着一个大坛子走……
从自己、自己身边的人认起,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了解、认识民族,这让孩子们感到“民族”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真切的感受让孩子轻松地理解了“民族”这个词。
接下来,我又贯穿运用了上节课的多媒体精华,最后,我还特意增加了一个环节:
“小朋友,如果现在你到了蒙古族,主人为你唱了祝酒歌,献了哈达,你会怎么做?
(一生表演接受哈达,敬天地后喝酒的动作)
“如果你到了傣族,人们向你身上泼了一大盆水,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感到很幸福,泼的水越多,说明他们送给我的祝福越多。”
“如果有别的民族的人到我们威海来,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生:“请他吃威海的大虾!”
生:若是回族的,不能用猪肉招待客人。
生:“带他游刘公岛!”
……
一份亲情增加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时音乐响起来:“56个民族,56枝花……”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此时的歌声已分明融入了孩子们的幸福和自豪,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被拓宽了。
体会和感悟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6-16
科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10-25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08-27
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07-12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检测试题07-15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07-03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08-12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