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婚礼的习俗

2024-09-02

南方婚礼的习俗(精选10篇)

1.南方婚礼的习俗 篇一

送月饼

现代特别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明代已开始流行。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环形大眼,三角眉,面色粉白,染着粉红色的脸蛋,表情不失童稚又透着一股英气、机灵劲儿,非常可爱。

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2.南方婚礼的习俗 篇二

一、迎亲

1、花轿

满汉的传统婚礼中, 都讲求用花轿接新娘。但不同的是, 满族婚礼中用马拉的花轿迎娶。马车上固定四根柱子, 四周和顶部用红绸围好并拉成羽翼状, 有的还在轿子两侧按上透明镜。

汉族迎亲的花轿是用人抬的。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八抬大轿”。汉族的花轿也有与满族相同的地方, 那就是同样都是红色绸缎装点整个花轿, 华夏习惯称男为龙称女为凤, 因此在花轿上有着龙凤呈祥的花纹。轿顶四周垂着彩色的穗子, 四角还各有四个金黄色的长穗。

2、迎亲队伍

满族的新郎是坐在马上迎前去迎娶的, 汉族的新郎通常是坐礼车或者花轿前去迎娶。满族迎亲时, 轿子不允许空着, 都要坐着压轿童子, 有的还有娶亲婆。压轿童子一般都是八、九岁的男孩子, 娶亲婆则是夫妻双全儿女双全的土命人。迎亲队伍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发, 队伍的最前面是打旗与灯笼的人, 紧随其后的是吹鼓手。后面跟着12匹对子马, 马上坐着伴郎, 伴郎之后便是披红戴花的新郎, 新郎之后就是接新娘的花轿了。

汉族婚礼上相比满族的迎亲队伍少了伴郎的马队。

3、接新娘

满族新郎到了新娘家后不能立刻下马, 要等小舅子来给牵马, 岳父给了压腰钱才能下马。同样的, 汉族新郎到了新娘家后也不能立刻进屋见新娘。

新娘上花轿, 满汉的礼节差不多, 新娘都不许自己走, 要由人抱上花轿。一般是由新娘的哥哥来抱, 如果没有哥哥的则由叔叔来抱。

二、婚礼

1、进门

迎亲的队伍回到男方家里后, 新娘就要下花轿了, 但同样的, 新娘脚不能落在泥土上, 于是进门的路上便要铺上东西, 让新娘踩在上面。满族人一般在地上铺的都是红毡子, 而汉族人则习惯的铺上毡席或麻袋。汉族称之为“传席”或“传袋”, 借“息”和“代”的音, 预示着传宗接代之意。

新娘进门都要讨个吉利, 于是满汉都有着各自驱赶邪气的方法。满人在新娘下花轿之前, 新郎要用弓搭上箭, 对着花轿连射三箭以驱赶一路带来的邪气。而汉族人则是在门口置上一个火盆, 让新娘跨过火盆迈进家门, 来驱赶邪气。

2、婚礼

新娘迎进家门后, 便是拜天地了。拜过天地送入洞房。在洞房门口都要放一个马鞍, 新娘要跨过马鞍, 以预示平平安安。满汉不同的是, 满族人通常在马鞍上放两串铜钱, 新郎要先跨过去, 然后新娘跨过, 新娘跨过后, 随行的伴娘就要拿起铜钱, 在新娘子的两肩上各搭一串。

在满族, 新房门口有个小女孩拿着两个壶, 壶内装着粮食, 壶口由红布扎紧, 新娘进门后, 伴娘将壶接过, 夹在新娘的两个腋窝之下, 同时还要撒上五谷。汉族也讲究五谷丰登, 早生贵子, 所以在新娘进入洞房的时候, 小孩子要在床上撒上花生, 红枣, 桂圆、五谷等。

满族的新娘被搀到屋里后, 要在南炕上坐一天, 被称之为“坐福”。这期间, 新娘是不可以下地的, 到了晚上, 新娘才能由伴娘送入最后的洞房。

新郎揭盖头。满族的新郎习惯用秤杆挑开新娘的盖头, 然后将盖头抛到屋顶上, 预示着称心如意。汉族也有用秤杆揭盖头的, 但相对来说不是那么传统。

3、饮喜酒

饮喜酒是喜宴上必不可少的, 而这个环节在满汉的传统婚礼上与现在是不一样的。

满族的喜酒与我们现在相同, 为喝交杯酒, 新郎新娘各执一杯酒, 绕过彼此的胳膊, 饮尽杯中之酒。同时要吃些食物, 例如, 面条, 象征着长寿;饺子, 象征着早生贵子等等。

而汉族的传统婚礼, 喜酒叫做“合酒”。所谓“合酒”, 就是酒杯以线相连, 新郎新娘各执一端, 相对而饮。酒杯象征两位新人, 以线相连代表着异体同心。

4、其他婚礼小环节

随着满汉文化的不断发展、融合, 两个民族互学互取, 也出现了很多两个民族都有的婚礼环节。结发便是其一, 新郎新娘各取一缕发丝, 将两缕发丝梳在一起, 结发夫妻就是由此而来的。

闹房是少数民族婚礼的喜好。闹房有很多种, 地域不同, 方法不同, 也有雅有俗。

而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汉族婚礼是庄严的, 很少嬉闹。

三、礼服

新婚典礼上, 新郎新娘的漂亮礼服也是客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 尤其是新娘的打扮。那么对传统婚礼上新人的服饰, 满汉又有何区别呢?

1、样式

满族的传统礼服为男子马褂, 女子旗袍。新娘的长发梳成辫子挽于脑后, 头戴漂亮的扇形冠, 既大拉翅。脚底穿着绣花鞋, 鞋子中间有着10cm高的木质鞋跟。

2、颜色

中国红象征着喜庆欢乐, 婚礼上新娘一袭红装更预示着日子红火。然而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婚礼上, 虽说红色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满汉也是不同的。尤其是汉族的传统礼服。

前面提到汉族的传统婚礼讲究庄严, 因此与满族的礼服相比, 汉族的婚礼服饰大多为庄重的黑色, 而后配以红色的边幅。

满汉的传统婚礼习俗当然不是寥寥几字就可完全讲明白的, 所以, 在此, 我仅仅做了一般的研究与阐述。如果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不如大家一起研究我们的民俗吧。

参考文献

3.疯狂的婚礼习俗 篇三

印度:树婚

印度一些地区的迷信认为,有些女孩生而成为“芒里克”(即火星、土星同时位于第七宫时出生的人),受到诅咒,将要克夫。为了破除诅咒,必须在结婚前先和一棵香蕉树举办婚礼,然后砍倒那棵树。

印度:偷鞋

印度一些地区在举办婚礼前,新郎必须把鞋脱下来藏好,让新娘及其家人去“偷”。如果新娘“偷走”了新郎的鞋,那么新郎必须花点小钱把鞋“要回来”。

韩国:敲打新郎的脚

在一些韩国婚礼中,新郎的脚着实要受到一番“折磨”,人们用冻鱼或棍子敲打新郎的脚。

法国:喝泔水

法国一些地区的婚礼结束后,宾客会把各种剩菜兑水送到新房中,让新郎喝下去。新郎不喝,宾客就不走。

俄罗斯:假扮新娘

俄罗斯婚礼上,新郎见到新娘之前,要给点钱,如果彩礼够多,新娘就会出现。如果彩礼不够,新娘的朋友就会假扮新娘出来迎接新郎,直到新郎追加彩礼。

中国裕固族:新郎向新娘射箭

中国裕固族婚礼上,新郎会向新娘射箭,当然,这种箭是没有尖头的。射箭完毕,新郎把箭折断,寓意新婚夫妇永结同心。

瑞典:宾客吻新人

在瑞典的婚礼中,如果新郎或新娘离开对方单独行动的话,宾客就会趁机亲吻另一方。

罗马尼亚:绑架新娘

罗马尼亚曾有“绑架新娘”的传统。男人可以诱惑自己喜欢的女人和他私奔或是“绑架”她,如果两三天内,女人的家人没有找到他们,那么这个女人就可以成为男人的合法妻子。

德国:打碎碗盘

德国婚礼上,宾客赠送给新婚夫妇碗盘。然后新人将它们打碎,碗盘摔碎的声音能驱散恶灵,保佑婚姻生活美满幸福。

4.南方冬至美食习俗 篇四

1、汤圆

大约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明清以后,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汤圆祭祖、祭灶的。顾禄在《清嘉录》(1830)卷十一里记载:“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豇豆沙,芦菔丝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

其中汤圆还分大小,有馅而大的称为粉团,是晚上祭祖的供品,无馅较小的食粉圆,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2、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腊鱼、腊肉、腊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3、甜丸

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

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4、九层糕

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节“补冬”在台湾也成俗。冬节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古例搓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5、糍粑

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

制作前将糯米洗净,放入饭甑蒸熟后,趁热迅速倒进石臼,两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锤,不断使劲地捶捣,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转,使之捣捶受力均匀。捶至粘糊、绵韧状,趁热快速用手捏出小块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豆砂糖粉中随心翻弄几下,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扑鼻,味道极佳。

6、豆腐

广西地区冬至吃豆腐包,把豆腐炸成一个空心的,把肉放进去,蒸熟。在常州,一直流传着冬至前夜吃胡葱炖豆腐的习俗。并有“吃了热一冬、不吃冻一冬”的谚语。

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吃小葱烧豆腐。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7、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和糯米为1:2.5的比例,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5)。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次日把糯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

8、姜母鸭

最有特色的冬至食品,当属闽台一带的姜母鸭,当地人会在这一天用正番鸭佐以姜汁,炖一锅滋补鸭汤,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以讨吉祥。

厦门人喜欢在冬至吃姜母鸭进补。姜母鸭是用整块老生姜(不用切),去炖正番鸭,据说姜对身体很好,可以暖胃补肾。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用四物(当归、黄芪、熟地、白芍)去炖,或者枸杞、人参炖,枣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枣、红枣都可以,中医认为,枣能补气、补肾。

9、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5.南方过小年有哪些习俗 篇五

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

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

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过大年

6.婚礼习俗打造完美婚礼 篇六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婚礼习俗的寓意:

过火盆,踩瓦片 :婚礼仪式大门槛前需置火盆及瓦片,请新娘脚跨过火炉,再踩瓦片,俗称过火与破煞。过火盆,寓意为新生活红红火火,踩瓦片,寓意过去如碎片,开始崭新生活。新娘进大门,口中要唱好话,如过门槛唱:“过户橂,有吃又有穿”等等。

交杯酒:交杯酒表示夫妻相亲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一般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人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为几颗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调酒,分别让新郎新娘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意。

改口茶:大喜之日,新人用成双成对的茶杯向长辈敬茶。新人向父母敬茶,以谢养育之恩,并改口叫爸妈,然后拥抱。在敬茶时,每个茶碗中除了茶之外,加放红色的果子两枚,取“四平八稳”之意。茶最好用安徽宣城产“敬亭绿雪”,取“忠贞不渝”之意。敬茶的茶杯一般要准备两对。

中国的婚礼文化比较含蓄,婚礼上的传统习俗都是一种美好的暗寓,也是婚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的习俗不仅仅是在当天“表演”给宾客看,让在场的人见证你们的幸福,也是要新人将这些美好的寓意带进他们的婚姻之中的,让婚姻生活更加美满。表面上看也许仅仅是一场美丽的婚礼,但实际上,一场婚礼可以承载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古时候婚前是没有当众的牵手、接吻行为的,而喝交杯酒的意义就是在宾客面前代替接吻,象征着夫妻性生活的开始。如比如互换婚戒,戴上对方赠予的婚戒,就好比把对方的灵魂戴在身上,让物质升华为一种精神。

一场喜庆、浪漫的婚礼从古至今,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来。但是婚礼不仅仅是一场仪式那样简单,其中各种礼仪和礼节蕴含的寓意是一对夫妻。一个家庭受益一生的。如果能将婚礼文化延续的婚后的生活中,那么一对新人就可以享受到“天天结婚”的美好生活,让你们的爱情永不褪色。

7.南方婚礼的习俗 篇七

一、中西传统婚礼过程的差异

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 中国早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有简单的嫁娶观和相应的习俗形成了;而西方国家, 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 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这一习俗的不同。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礼仪, 尽管制度中不乏性别歧视又经历几多朝代变迁, 人们仍然坚持对这一礼仪的尊崇。西方基督教国家也因为对于信仰的坚守而一直沿用古老的婚礼习俗至今。下面是对于中西方婚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事项安排的对比。

1.婚礼前

1) 配偶的选择

在选择配偶方面, 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婚姻双方的当事人并没有选择配偶或拒绝配偶的权利, 父母以及在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陌生人——媒人才是婚姻的真正主导者。即使父母不在了, 家中的长辈也会代替父母履行这一职责。一个家庭选择另一个家庭的第一标准则是“门当户对”, 也就是要有同样的社会地位或者同样的财富, 其次才是对方的品貌和修养, 可见婚姻是一项家庭事务而非个人的事情。

西方国家中, 尽管也存在家族与家族之间因为利益的联姻, 但结婚还是有着高度自由的。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 是任何人都不能被剥夺的权利, 即使是父母也不可以。在中世纪, 崇尚战争的骑士们甚至为了爱情不惜进行生死决斗。一般来说, 在选择结婚对象中男性为主动方, 女性则受教条和礼仪的约束采取保守态度。尽管如此, 年前的女性们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也会采取眼神或言语的暗示来传递意愿。

尽管西方国家的婚姻观较为开放, 但在选择配偶时宗教信仰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基督教徒很难和犹太教徒结婚。

2) 求婚

说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 那一定要提到“六礼”, 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本段讨论“婚礼前“的礼仪, 因此“亲迎”这一礼本段不做说明, 在下一章“婚礼中”再做讨论) 。这一娶亲程式, 周代即已确立, 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这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 是新人结亲时必须遵循的准则。

一、纳采: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 请媒妁往女方提亲, 得到应允后, 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二、问名: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 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 卜吉合八字。三、纳吉: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 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 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四、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五、请期:又称告期, 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六、亲迎: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

西方人的订婚远比中国人的随意简单, 但也不失庄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双方认可了彼此, 这时男士要正式地向女士提出请求:“你愿意嫁给我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但却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女士接受了请求, 他们就会办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 请一些亲密的人参加, 规模不大, 旨在向他人传递“我们要结婚了”这样一个信息。西方人中意的结婚日期是法定假期、节日或周末大家比较轻松的时候。

2.婚礼中

1) 婚礼地点

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 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 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方便照顾丈夫与公婆。这一点也反映出了中国女性在婚姻当中的附属地位。在西方国家中, 出于对基督教教义的尊崇, 人们更希望他们的婚礼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 教堂是最理想的婚礼地点。也有人在婚姻注册处简单地完成婚礼, 同样会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

2) 婚礼服饰

中西方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彼此传统婚礼服饰的不同。中国服饰强调统一不突出个性, 西方服饰以表现人的本质美为前提, 显示人体曲线, 彰显个性。中式的婚礼喜庆, 男女双方也要身着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礼服;西方的婚礼浪漫庄重, 男士的纯黑或纯白西服, 女士的白色婚纱更能体现婚礼的纯洁。

为了要使婚姻长久, 中国的母亲们会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为她们准备从内到外的新衣, 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 也嘱咐新娘不能不能穿戴任何有“短”字的服装, 如短袜, 短衫, 这些都会预示着婚姻的短暂。西方的婚礼中有条不成问的规定, 新娘的服饰中一定要包含“新、旧、蓝、借”四项装饰。“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 象征新生活;“旧”指母亲或长辈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 代表亲人的祝福及传承;“蓝”指新娘的小饰物或花束是蓝色的, 象征纯洁的爱情及对爱情的忠贞;最后“借”是指向别人借的东西, 代表财运。

从这点上看, 尽管服饰相差很多, 但表达的意思相似, 这样说明了人类文明是相通的, 可以在延续自己文化的同时相互融。

3) 婚礼过程

从颜色上看, 中式婚礼以热情的红色为主, 西式婚礼则以纯洁的白色为主。在我国, 白色代表丧事或不吉利的事;在西方, 红色象征血腥和战争,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在同一文化中对立的颜色却在另一文化中传递着相同的信息。

从声音上看, 我国的婚礼要越热闹越好, 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 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 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多。西方人认为柔和的《婚礼进行曲》配上安详的氛围才能更容易得到上帝的祝福。

从行礼仪式上来看, 中国新人的婚礼必须要由男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 主要的仪式是:“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大礼。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 表示说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 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西方的新人们往往选择牧师来主持婚礼, 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 要在上帝的面前相互宣誓:“从今天开始, 相互拥有, 相互扶持, 无论是好还是坏, 是富裕还是贫穷, 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 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

从婚宴上来看, 我国的传统婚宴是在男方家举办。礼成后新郎会一一想前来贺喜的宾客敬酒答谢, 女方则不宜抛头露面回洞房休息。婚宴的钱一般由男方家来出。与我国婚宴不同, 西方婚宴比较自由, 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 并伴有一场舞会, 宾客多送礼物而很少直接给礼金。婚宴的钱一般由女方来出。

3.婚礼后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 结婚的第三天是新娘协新郎“回门”的时间, 即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答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的时间。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传统“以夫为天”的思想, 旧时出嫁后的女儿很少能再次回到娘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回门”就是女儿与父母的最后告别, 是传统婚礼的最末并且最重要的一项仪式。

与中国传统婚姻相反, 西方的新婚夫妇们在婚后第一项事情是离开家人朋友去做一个简单的蜜月旅行。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 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 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 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 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

至此, 整个婚礼全部结束, 新婚夫妇开始他们正常的婚姻生活。

二、中西方传统婚姻礼仪的差异分析

1.婚姻观不同

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 “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礼记》·《昏义》) ”, 可见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 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 就是以婚姻作筹码, 换取和平的交易, 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婚姻被视为家庭甚至国家的要事, 而非个人的私事, 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 利益才是最终的标准。

在西方, 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 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 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 是个人的私事, 所以, 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 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 而不是家庭的利益, 家族的声望。

2.信仰不同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体现出中西方信仰的不同:一个中国的孩子捡到一个钱包不会占为己有, 原因是他的父母告诉过他那是“不道德”的;西方的孩子也不会这样做, 因为他相信“上帝在看着他”。

事实上中国人并没有固定的信仰, 人们只会尊崇“道德”的约束, 而这些道德的标准来自儒家思想。儒家认为“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 (《礼记》·《昏义》) ”, 夫妇的关系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 即男主女从的夫妇关系。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 强调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确立了父权、夫权的亘古不变的牢固性, 实际也确立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卑下而屈从的地位。

在西方, 人们的宗教信仰很明确,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因此他们的婚礼也要按照信仰的宗教的教条来举办。基督教是对西方人影响至深的宗教, 他们的婚礼要有上帝的见证, 牧师的主持和结婚的誓词。基督教的神强调男女平等, 都是上帝的儿女, 不应该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生育观也与“重男轻女”的中国人有很大差异, 男孩和女孩都是爱情的结晶, 都会受到父母的疼爱。

3.婚神不同

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 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 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 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 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 认为人一生下来, 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 姻缘早以天定。因而, 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

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 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 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 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在西方神话传说中, 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 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 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 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 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 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 进而缔结成婚姻, 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 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三、结语

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 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 还有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 了解彼此文化中的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好的掌握这些差异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 同时促进与其他文化的融合, 跟紧文化发展的浪潮。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rry A and Richard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A].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鸿宇.婚嫁[M].广西: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

[4]李荣建, 宋和平.外国习俗与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5]完颜绍元.婚嫁[M].上海:上海古文出版社, 2003

[6]万建中.婚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7]岳娟娟.嫁娶[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8]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4

8.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八

【关键词】婚礼习俗 中西文化 差异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整体看来婚姻是我们文明前进明显的特征。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巨大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很大区别。中国的婚礼是比较严肃的,而西方国家的婚礼则是轻松而又愉悦的。这些传统婚礼习俗映射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囍”字的,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参考文献:

9.谈谈婚礼习俗的由来 篇九

摘要:婚礼是每个人人生中一次很重要的经历,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结婚习俗都各不相同,这里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我的家乡的那些结婚的婚俗,看看现代社会的婚俗是否与古代的婚俗有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结婚现象古代习俗现代发展

一、常见的家乡的结婚的现象

我来自于江苏泰州的一个农村,在我的家乡,结婚这个行为的发生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就以男方为主来说):

结婚之前:一般男生到二十四岁以上还没有处对象的,他们的父母就会开始着急,然后开始着急找媒人,让媒人寻找合适的相亲对象(自由恋爱的就不必了),然后大体看看生辰八字合不合,接着就是男方提着礼品去女方家了解对方的详情,倘若双方彼此都感觉可以,那么就会继续交往下去,大概过个几个月,两人相处情况不错的话,这时看双方的意愿,一般都会开始着手订婚事宜,会准备三金或是四金,倘若订婚的时候没有,一般都会在结婚的时候准备。接着订婚之后过多久结婚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并没有一定的时间。

结婚之时:双方需要协调一下,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吉时举办婚礼(很多人在领结婚证的时候也是要选择一个好日子的,我们一般都以办婚礼为真正意义上的结婚)。男方需要给女方礼金,女方也会准备嫁妆。然后在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家里都会贴上“喜”字,在结婚的前一天,新娘必须是在自己家里的,新娘还要开始去理发店做头发,化妆,穿婚纱,这一天新娘不能卸妆,需要等待结婚当天的来临。结婚当天,新郎的婚车会从男方家出发来女方接新娘。当然,新娘不是这么好接的,会有一些伴娘在新娘房门前出问题考考新郎,只有经过了考验,新郎才会被允许进入房间去接新娘。在接到新娘之后,会出发去办婚礼的地方,可以是酒店,也可以是男方家里,这个看个人意愿。接着新郎新娘会在众多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完成结婚誓言和婚戒交换,还会让新郎新娘同咬一个苹果,一人一边。接下来就是新郎新娘逐个地给亲朋好友敬酒等等。宴请结束之后(通常男方跟女方都会分开举办一次婚宴,宴请各自的远亲近邻等等),就是俗称的“进洞房”了,很多朋友都会“闹洞房”,增加婚礼的欢庆程度。还有就是在新床上撒上果子,如枣子、花生等等,寓意早生贵子。

结婚之后:婚礼之后剩下的就是新娘“回门”了。新郎会陪同新娘一起回门,并且还必须要带着礼品,不能空着手去。

从这些现象可以总结整个结婚的主要步骤就是:相亲(有对象的就省去了这一步骤)、合八字、订婚、选“好日子”、送嫁妆、贴“喜”字、新娘化妆、迎亲、宴请、闹洞房、回门。

二、分析现代婚俗与古代婚俗的异同

1、相亲

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是通过红娘将素不相识的两个男女约到一起,见面这天相亲的男女都特别注意个人的形象,力争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如果男去女家相亲,一定要梳洗整容,衣帽一新,痴苶的男娃们,父母或家长还要教他到女家后怎样敬烟敬酒,怎样说话称呼,怎样端饭待人等,然后在媒人和父母或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女家,其举止大都是拘禁呆板有余,潇洒大方不足。

而在现代,媒人选好合适的对象之后会通知男方,并带着男方的父母还有男子本人去女方家拜访,然后两家交流交流,好彼此多了解了解,增进情谊。

2、合八字

合八字,相传到清朝才兴起来。据说,明朝末年有位叫王铁珊的大臣,苏中里下河人氏,此人甚是忠厚耿直,避乱在家,一心想摆脱“伴君如伴虎”的生涯。无奈皇帝爱贤,竟准了他“汉不招驸马,满不中状元”的条件,传他进京为官。其后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位聪明美丽的公主,一心要招汉人为驸马。其时,王铁珊虽早已辞世,然“汉不招驸马”的禁规尚未失效。那些继王铁珊之位的臣子们,不想皇帝违约,便利用皇帝迷信“三生”因果报应之说,搬出婚嫁“合八字”的命术来。在“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这八字中,除五行诸如“水火不相容”外,主要以男女双方的生肖属相为准。比方说,一方属羊,一方属虎,即“羊入虎口”,命相不和,相克。臣子们以此为借口,直谏皇帝不得违先皇邀王铁珊出山之约。于是上行下效,结婚“合八字”之风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现代社会,一些地区的婚俗中早已经没有了“合八字”这一习俗了,也有的地区仍然延续着这一习俗的发展,但是可能是由于自由恋爱的普及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也或多或少的减少了“合八字”的必要性了。

3、订婚

在古代,订婚称为“纳徵”,这一步是正式订婚,婚约正式成立。“徵”着,“成”也。但“纳”了以后才算成,不纳不算成。“纳”,无非是“纳”钱财。俗称“财礼”,也叫“彩礼”。男方纳了彩礼,双方订立婚约。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婚约一旦订立,就具有了法律效力。那是的法律,不仅保护婚姻,也保护婚约。任何一方悔婚,除了要受到社会谴责之外,往往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官方或者社会,认定一个婚约是否有效,就看女方是不是接受了对方的彩礼。

但是在当今社会,订婚不需要订立婚约,只是需要宴请亲朋好友就可以了,而且现在还想也是可以悔婚的(当然这是个人问题),悔婚之后不会像古代那样承受很严重的后果。

4、选“好日子”

好日子就是所谓的婚期。在古代,男女到了婚配的年龄,要结婚了。男方选好了好日子,请媒人送到女方去,请求女方同意,就叫“请期”,就是“请求女方同意结婚佳期”的意思。这一步,媒人还是要带钱物给女方的(古代也有以雁为礼物的)。有些地方,这一步俗称“送日子”或“送好日”。

在现代社会的城市里面,不一定有什么仪式,但双方选定一个日期,这是绝对必要的。但在农村许多地方,则至今还是男方请媒人将选定(其实是事先双方协商定了的)的佳期送到女方。也有些家庭,佳期是请术士选定的,或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时间段,让术士确定若干个吉利的日子,双方就在这些日子中算一个。这个阶段,不论以前如何,女方仍可以想男方要求彩礼,作为同意佳期的条件。佳期一旦确定,没有重大的事情,就不能更改。到了佳期,就行结婚礼。当然,在此之前,双方就互相协调,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5、送嫁妆

送嫁妆,即发奁。女儿出嫁,首先要准备嫁妆。近代多流行于汉族某些地区。陪嫁由女方自备,其种类可分为铺陈、摆设、日用等物品,因世俗视嫁妆多寡而论新娘身份高低,故而一般人家不得不倾其所有,大事铺排,以争体面。陪嫁物多为衣服、蚊帐、被絮、澡盆、脚盆„„ 在现代社会,嫁妆多为车、房以及其他物品等等,也有的是直接以钱为嫁妆,但这些都是可以根据男方的要求而决定的,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

6、贴“喜”字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人们办喜事的时候,总爱在门窗上贴上个大红喜字,据传说,这一习俗与宋代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上京赶考之时,机缘巧合对出了马员外为女儿择偶出的对联,幸运地被选作女婿。结婚当天,正当新婚夫妇拜天地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京林宴”。马员外听后,重开酒宴。王安石喜上加喜,脸色三分醉意,就在红纸上挥笔写一个双喜字贴在门

上,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联,走灯飞虎结丝情。从此这一习俗便流传开了,更是一直流传到现在。

现代人结婚往往还是喜欢在门窗上贴上“喜”字,倒不是说真的是流传于以前的那些传说,而是更多的是想图个喜庆,图个吉祥。而且“喜”字一直都是用红纸剪裁的,那是因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希望。

7、新娘化妆

新娘在喜日前夕,就要忙着打扮自己了。用化装、造型等手段,弥补缺陷,突出优点,展现新娘外表之美。按民间传统,新娘打扮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婚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南北民间都流行着古色古香的沐浴更衣、“上头”、“开脸”的礼仪习俗„„ 开脸,亦称开面。所谓开脸就是用刀剃掉、或用两根线互相绞合,用以绞尽脸面上或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开脸必须在婚前一日进行,而且必须有儿女双全的有福的妇人来完成。近、现代某些地区仍有这样的礼俗。巴金先生的小说《春》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蕙要出嫁了,周氏来给蕙开脸,她一面用丝线仔细地绞拔蕙脸上和颈上的汗毛,一面絮絮地对蕙讲了一些到人家去做媳妇的礼节。开脸之后便是蒙上“盖头”,或坐轿、或骑马前往夫家了。

我们家乡如今结婚已经没有了那些所谓的“开脸”之类的了,现在结婚的时候只需要在婚礼前一天,到特定的做新娘妆的店去做好头发、化好妆就可以了。

8、迎亲

迎亲就是新婚大喜的日子,新郎亲自去迎娶新娘。亲迎这一步,是狭义的婚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婚礼。古代新郎迎亲,一般是用花轿或者船,在花轿或者船上都使用红色来象征喜庆与吉祥。

而在现代社会,更多地是使用喜车代替了古代的花轿和船。婚礼中用的汽车,也要装饰一番,如插上一些玫瑰,贴上几个用红纸剪的“喜”字,或者红纸黑字或红纸金字的祝贺词句等等。而且,喜车不止一辆,有新娘和新郎专用的,也有其他人如双方父母、兄弟、亲友等用的。

9、宴请

宴请是跟亲迎在同一天进行的。古代宴请宾客的高潮是在男方家的晚宴,新娘在拜完堂之后就随着新郎一起进入新房了,之后新娘会一直待在房间里等着新郎,而新郎则是走出房门,到大堂中去给很多亲朋好友敬酒,在古代的婚礼宴请的习俗中,新娘是不需要露面给亲朋敬酒的。

在现代婚礼上,也是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但是与古代不同的是,新娘不必独自一人在坐在新房内,她们可以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0、闹洞房

古代的婚礼,闹洞房是整个结婚最热闹的场面。拜堂之后,约从未时开始、亥时结束,共五个时辰举行闹房,有喝交杯酒、破果碟、拦新娘、送新郎新娘、撒帐、戳床等十二个程式,还可插入耍大伯头、嬉老公公、捉弄新姑爷、捉弄伴娘等四项活动。按照习俗,每个程式动作必须说若干喜庆的话,其内容雅俗共赏,令人捧腹大笑。即便有些语言、动作超过常规,也是俗规所允许,不得翻脸反目。

现在,婚礼上的“闹洞房”依然存在。在婚宴结束之后,新郎新娘就往新房,亲友们有的回家,有的则也到新房,还要“闹新房”,不乏闹到半夜方才离去的。还有“嬉老公公”这一程式也还是存在的,在我们家乡遇上有人结婚的时候,总会看到男方的父亲被画了一个大花脸,然后被几个亲戚好友压到卡车上,然后绕着镇子,伴随着响彻天际的锣鼓声。这个俗称“扒灰”。

11、回门

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

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

在现代,回门一般是在婚后的第一天,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一般还要带上一两桌酒菜,这些习俗跟古代相比没多大变化。至于回门的天数,现代也已经没有那么多拘束了。

三、总结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或许古代的一些婚礼习俗一直会继续延续下去,我们也会乐于传承这些习俗,也或许,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的婚礼习俗会越来越多的融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让我们的婚俗种类越来越丰富,也为结婚这一繁琐的礼节添上不少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国民俗学通识》赵杏根陆湘怀东南大学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化讲义》 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南方春节习俗与食物一览 篇十

汤圆有团团圆圆之意,因此很多地方过年都会吃汤圆。在我的老家一般是大年初一吃汤圆,还会在其中一个汤圆里面包一个硬币,如果谁吃到有硬币的汤圆就表示他来年运气好。汤圆的种类非常繁多,可以在家自己做,也可以上超市买速冻的。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自己做汤圆了,大多数是在超时买回来直接煮就是。记得之前跟着爷爷婆婆的时候,汤圆都是自己做的。他们大年初一那天很早就要起床,准备馅、皮等,忙活一早上,就为了让大家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吃上汤圆:团团圆圆。

2、吃粽子。

绍兴人习惯在春节包裹粽子,绍兴人一般用箬竹叶片,此叶片烧煮后亦具有清香之味。用粽叶包成的粽子,有浓浓的清香之味,食之宜人。除了以纯糯米包成的米粽、在糯米中加入豇豆或赤豆的豆粽外,现在还有不少味道好的鲜肉蛋黄粽、栗子粽等。在大年初一吃粽子,意为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3、吃火锅。

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过年不少人喜欢吃火锅,一来无论荤素,各种美味都可以在火锅中吃到;二来过年吃火锅寓意红红火火,讨了个好彩头。很多火锅餐厅特意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套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个特色火锅,暖意融融,气氛也不错。

4、吃年糕。

南方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5、中国人过春节,或称过农历新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主要是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带的老百姓。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调味品中,喜欢放一点糖。感到更好吃!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6、上海人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

7、充满着南方特色饮食文化的菜肴,味道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就算是简单的食物烹饪方式也很是讲究,不管是冷热程度,还是味道的酸甜苦辣都是能影响食物的味道,总体来说南方过年吃的东西还是很出色的,带有民族韵味的。

全国过年习俗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扫尘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年末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祭灶神

南方农历十二月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4、贴对联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5、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6、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压岁钱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7、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8、拜年

上一篇:省骨干教师个人培训总结下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