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精选6篇)
1.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 篇一
读中国通史有感
最近公司组织一次看书学习的活动,回想确实很久静下心来读一本完整的书了,而通过看书会收获很多,但是我的性格里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注意力很难集中,而我又非常想学习很多东西,无论做什么或者是听别人说话注意力总是集中不了,尤其是一些我不感兴趣的东西,根本没印象,而对于一些感兴趣的又记不住具体的内容,当我去描述的时候总是不能描述清楚,不知是我表达能力所致,还是对事情本身不够了解,缺乏思考。总之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我的自信越来越弱,总是被否定,被批评,为什么我总是做错事呢,也许只是因为我是这个团队里最没有地位的,成绩最差的,能力最差的,不,我不相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我的弱点恰恰是这些优势无法展现出来,所以导致这种不利状况。所以我更要强大自己,提升自己,在生活中被批评才能使我们更加强大,因为这样才能更加完善自己,克服自己的缺点,去忍受一些东西,既然别人批评你,那肯定是有批评之处,我要做的是不要让同样的批评再次出现。以下为我看书心得:
中国通史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部分。昨天晚上主要看的西汉部分,确实刘邦虽然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刘邦比较谦虚,能笼络贤臣,通过吸取商朝灭亡和秦兴旺的历史教训和经验,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案和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从古代开始,大到建国立业,小到经商做生意,都知道借鉴前人好的经验和吸取前人失败的教训,这个一直沿袭到现在仍在使用,所以有些东西当我们看到正确的一面时,它就真的能够帮助你成功。从历史来看,而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君主帝王,必须懂政治,会用政治手腕,而不止是你多么会带兵打仗,韩信、项羽就是很好的例子。提到刘邦不得不说他的老婆吕后,其实吕后也算是女皇帝了,他在刘邦去世后,想方设法得到控制政权,手段狠毒,但是也给老百姓带来不少好处,延续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外通过和亲保持和匈奴的和平,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为汉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秦始皇虽然是暴君,但是他的很多东西还是沿袭了下来的,当时能够统一六国,说明他也是有很强的军事才能的,但是统一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听从李斯(崇尚老子的法家),没有真正的将法家运用,只是片面的学习,提出了一系列焚书坑儒,君主立宪制、统一货币等政策,制定很多限制的制度,来迂腐人们的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害怕有人反他。其实统一人的思想这点没有错,但是他的方式错了,因为只有思想一致了,做起事来会很容易达到共识,少了一些争执,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开早会,举行公司活动,举行统一培训,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些都是为了让大家彼此更加熟悉对方,有统一的认识,就会朝着公司的目标方向向前冲。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耗费相当大的人力修筑长城,真是那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其实他也挺累的,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肯定不希望别人抢走,谁都不甘心,但是思路误导,如果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一片和谐,谁会反对他呢,爱护老百姓而不是压制老百姓,那老百姓会拥护他,反动的人也不会活跃起来,因为没有人支持。所以当人被权利和欲望冲昏头脑时是不清醒的,失去判断的。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当了国君,要什么有什么了,唯一不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命,官再大再有能耐最终都要死,而且还没有任何预兆,于是就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当然长生不老之药在纣王的时候就有提到,至今仍然没有,所以无论你现在怎样的活着最终都要走到自己生命的终点,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无论我们是怎样的活着都要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不管走在哪里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传递正能量的好心人,还有那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的朋友们,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有阳光和充满爱。最后还留下了著名秦始皇秦兵马俑,说明了他也想到了会死,而且为自己死后做了很好的准备,追求不死只是一种梦想,一种追求,这个建筑说明了秦始皇计划着虽然不能一直活下去,但是在另一国家要继续自己这种国君的地位和生活,等于说这一切也是为了延续不死所享受的东西,但是在另一个国家他真的可以享受这些吗?从这些历史事件也可以看出是秦始皇的自私害了他,他的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无论什么时候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忘了周围的人,我们只有先去和别人分享了才会有可能得到别人和我们分享的东西,达到共享,这样大家都知道了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为什么大海大呢,因为它能接纳百川。
技术部:
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2.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 篇二
《中国传媒科技》对话高层领导,传达最新战略指示,高屋建瓴,给大家指点迷津,规划方向。《中国传媒科技》走在科技前沿,普及最新的科技创新概念,思路,让读者可以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激励着技术人员们不断充实丰富自身,更好的投入本职工作。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充实丰富自身,汲取新的知识。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将最新的科技转化为自身工作中的动力,《中国传媒科技》无疑是为我们补充营养和动力的加油站。它的触角伸向各地,甚至探向世界,把最新、最好、最潮流的科技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触手可及。它的“科技前沿”、“特别关注”、“专题”、“访谈”等栏目,很好的把握了当今科技发展的脉搏,用大量的科普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当今科技的最新动态。是技朮人员最好的科普读物。
3.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 篇三
班级:环工3班
学号:201230230310
姓名:林立
读《全球通史》第31章:中国与日本有感
【前言】《全球通史》是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享誉世界的作品,其中第31章“中国与日本”主要对比了19世纪中叶,远东这块最慢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地区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万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也经历了从抵制到接受。从照搬到演绎的过程。但相比于邻国日本,近代中国似乎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慢一拍。本文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近代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一、中国与日本面临西方入侵的相似性
“1842年的南京对中日两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年中国签署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对中国来说。它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鸦片战争中。中国就萌发了新思想,这其中林则徐和魏源是当然的代表。早在战争没有打响之前。林则徐就已组织人手翻译外国书报,仿制西洋军舰,还组织编写了《四洲志》。其后的魏源把《四洲志》续写成《海国图志》。还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之后,又有姚滢,严复等人出现。但他们全是旧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从那个口号当中就能看出问题。师夷的目的仅仅在于制夷。假如成功达成目标。那么制夷之后去干什么呢?不用多想,等四方安定,自然又是升平盛世吧!更何况此时的北京朝廷还是一片死寂。
此时的日本,虽未开国,但已有所行动。其中的代表就是佐久问象山。他于这一时期向幕府提出了“海防八策”,其中提出了最基本的一些海防建设方案。1853年之后的幕府和明治政府初期都延续了这些政策。1853年黑船来日之后。幕府虽然充当了不幸的历史角色,但依然抓紧向西方学习。许多影响日本至今的制度,就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例如日本海军的远航制度。虽然幕府的所作所为依然是为了维护其腐朽统治,依然还梦想着“两百年太平”,但其反应速度要比京城朝廷快得多。可就像一切腐朽的东西一样,不论是江户幕府,还是京城朝廷,在新事物面前显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二、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比较
“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本同的方式。日本能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相形之下,中国却不能重新组织自己以迎接西方的挑战。”
近代中日历史的不同面貌,主要是由近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工业化的不同成效所决定的。
关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两国在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两者的结局却不同:日本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学者们多强调两国政府的方针和措施的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洋务运动不仅没有触动、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明治政府很快从以官办工业为中心转向大力扶持民间工业,而洋务派却始终对民间工业加以控制乃至压制。明治政府采用西方近代经济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法,而洋务派却拒绝采用西方近代经济制度,将衙门作风带入企业经营管理。在技术和管理上日本很快由不得不依靠西方人转变为自立,而洋务派却始终没有摆脱对西方人的依赖。明治政府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意识比洋务派更强烈,措施更得力。
三、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一场战争——甲午海战,验证了中日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中国依靠洋务运动建立了北洋水师,日本也建立了日本联合舰队。但中国还保留着封建制度与落后的军队管理体制,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其他东方国家当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之后,日本这时便迫使朝鲜接受一些内容不十分明确的要求。传统上,朝鲜人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但他们还定期向日本纳贡。因此,1894年,当朝鲜为镇压起义请求援助、中国为此向那里派遣一支小部队时,日本人的一支海军分遣队也登陆了。两支军队发生冲突,1894年8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地被击溃了,1895年4月,北京不得不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并再开放四丁通商口岸。
日本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并利用战争赔款继续壮大自己,跻身列强行列。
四、近代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差异的原因
“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建成时,西方称此为比强兵劲旅更可怕的“黄祸”。然而军事不能孤立于政治之外。政治的腐败导致军事成果最终化为乌有。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4.初读《中国通史》有感 篇四
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工作处 周鈺桐
作为一个理工科毕业的人,平时稍有关注文史哲类的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性质的变化,深深地觉得自己的学识浅薄,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学历的提升,让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成为了可悲的有知识没文化的可怜人,故此,工作之余看看小书,读读历史,不说以史为鉴,至少也免去在日后偶然碰见时的尴尬局面。
之所以选择这本吕思勉编著的《中国通史》,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其
一、吕老著书让我想起了老一辈学者那种不知浮躁为何物,专心通读二十四史的学习精神,这也是当代社会浮躁的镇定剂。其
二、《中国通史》是很多的文史类学生的必读课外书,期包含的信息是全面、完整的,是可以在像我这样的文史类荒漠的大脑中带来绿洲的书。其
三、也是本书的亮点,是最为吸引我地方,全书的一多半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尽管叙述的过程中引用的经典使得文章看起来比较拗口,但是面向读者,无论是中国人,亦或者是外国人,都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以前认为的历史,是本书中所介绍的政治历史,所以一直有认为历史就是某个人对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某件事情的一个记述,然而历史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社会的根基是一个个普通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行为就是反应的文化,文化同时也决定了历史的进程,所以研究历史不能将文化割裂出来,因此以前的想法就是一个误区。我们这代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文化我们又能有多少的了解,而且文化影响了政治历史故而文化史应该是我们更加需要了解的。
《中国通史》中文化史介绍从婚姻、族制、政体一直介绍到阶级、兵制、学术、宗教,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法,从个体出发一直到社会,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各种体制,研究是循序渐进,有点及面的。类似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正所谓方法相通。仔细品读,深觉震撼,吕老不仅在结构上设计精妙,在行文中更是体现出大家沉淀后的才华于渊博的知识,在文中引用的经典,说明各种文化现象、行为的出处,又使人觉得一切就是那么的自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十分值得我们仰望和学习的。看过通史中的引用,在想想自己论文中的引用,感觉生涩突兀,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正所谓终生学习,突然间觉得自己离开学生这个身份之后缺少了那种对知识的敬畏,一切变得无所谓,变得不那么谦卑。幸好寒假无所事事之时,心血来潮,弄到了一本,及时的让我有了思想的转变。
5.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 篇五
读完全书我深深地感受到: 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 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 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提高党的威信, 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 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只有坚决反对腐败, 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古今中外, 之所以腐败成为人类社会的痼疾, 是因为腐败具有主体强势性、行为趋利性、确立相对性和现象普遍性等特征。究其成因, 腐败是极端个人欲望驱使下的必然行为, 同时也是权力失去监督的必然产物。私欲是产生腐败的原动力, 面对物欲, 面对私利, 面对诱惑, 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忘却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责任和重托, 忘却了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度。在“人生在世, 吃喝玩乐”的及时享乐主义,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封建家族主义,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浸润下, 他们的私欲在无限膨胀起来。于是, 在“灯红酒绿”“糖衣炮弹”“美女投怀” “重金轰炸”之下, 有人倒下了, 有人死亡了, 有人腐烂了。过分的权力集中, 让某些领导模糊了绝对权力与原则制度的界限, 加上必要的民主监督与制约的缺失, 其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的腐败都是从“第一拿”和“小意思”开始的。腐败是执政党肌体上的“毒瘤”,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机体上的“毒瘤”。要想切除腐败这个社会的“毒瘤”, 民主与法治是必不可少的根本保证。真正做到让人民去监督权力, 让法律来规范行为, 才能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试想失去了独断专行的权力, 有了无数双监督的眼睛, 谁还会堂而皇之、有恃无恐地去腐败呢? 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既能做到事后监督, 又能做到事前监督, 更能做到事中监督, 加强全程监督, 腐败分子还有孔可钻吗? 树立理想是帮助我们减少腐败的重要思想基石。孔繁森、焦裕禄等就是一座座现实的廉政丰碑, 他们的光辉形象昭示着人们, 我们不是为了利益而工作着, 不是为了享受而生活着。有了理想, 我们可以固守清贫地忘我工作; 有了理想, 我们才能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才华; 有了理想, 我们才能拒腐蚀、永不沾, 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深刻认识到, 在日常工作中, 要时刻以法律和廉政准则为镜, 鉴照自己的行为, 在灵魂深处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思想深处根绝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法纪等错误思想, 不断反省自己,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 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始终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 把握自己、管住自己, 走好人生路, 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坚持学习, 坚定信念
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 无不是放松了学习, 理想信念动摇, 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 究其原因, 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 放弃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 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滋生了“只讲实惠, 不讲理想; 只讲索取, 不讲奉献; 只讲钱财, 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因此,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自己要坚持深入学习, 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 大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醒能力, 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2. 坚持廉洁自律
我认为, 无论基层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 都必须从自己做起, 廉洁自律。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 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党员干部不廉洁, 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 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自重、自律、自醒, 排除非分之想,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 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用在干事业上, 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 耐得住艰苦, 管得住小节, 挡得住诱惑, 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古人说: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 办事公道。《中国: 阻击腐败》中的案例以及各个违法者的结局再次昭告世人: 在社会主义中国,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 不管地位多高, 权力多大, 只要违法乱纪, 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 必须严于律己, 以法律己。
3. 坚持接受监督
人总难免有点惰性, 非常需要别人的监督。作为党员干部, 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 特别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 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我们干部手中的权力如果失去监督, 就会成为谋取私利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所以,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要把握自己, 洁身自好, 清廉自守, 千万不要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因此, 我们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勇于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 是一面镜子, 经常想一想, 照一照, 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 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 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这些年我党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 包括各项监督制度, 我们一定要很好地贯彻落实, 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 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作用, 要在接受监督上带个好头, 把权力的运作置于阳光之下, 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中, 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滋生。
摘要:通过认真学习《中国:阻击腐败》一书, 受益匪浅, 感慨颇多。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 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 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原则的事情, 迈出了罪恶的步子, 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 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警钟,长鸣,腐败,监督
参考文献
[1]尹德安.开展"三个一"活动读警示教育书体会[J].活力, 2009 (11) .
[2]魏文学, 李庆伟.构筑反腐倡廉堤坝[J].当代经济, 2004 (07) .
[3]王秋艳.浅谈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科技创业家, 2012 (05) .
6.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 篇六
既然季教授试图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那么本书不乏制度设计及说理,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其对大变局下中国法治的顶层设计。既为顶层设计, 自然是指向性的, 文中给出的指向性的顶层设计即为司法的非民主化。之所以使用司法的非民主化来说明, 因为不确定司法的民主化是否直接对应的是司法的职业化。季教授也没有讲清楚, 中国法治的发展是否要走司法的职业化道路, 但是肯定不能直接走司法的民主化道路。从能动司法、“大调解”、以人民满意度作为司法评价的标准等入手, 季教授的观点是“大调解”带来的法院“零判决”导致法院的“无责任”;司法迎合群众带来司法腐败及“众愚政治”。他给出的分析路径为司法本身应当追求的是一种调整而非应然的作用, “在混淆应然和调整之后, 法律的调整功能势必因应然之争而大幅度减弱;一旦连单纯的调整问题都不能有效解决, 那么秩序本身也就呈现分崩离析之势了” (1) 。他举出的事例即南京彭宇案, 本身一个能够在规范层面上简单解决的案件, 因为加入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而导致案件的解决被牵扯到应然层面, 最终变成了一个司法疑云, 并且成为法学历史上的一个笑柄及社会道德滑坡的证明。
在季教授看来, 司法民主化就是把审判权与问题分离, 而让法院直接面对应然层面的问题, 这也是司法民主化的最大弊病。民主与司法之间是不同的, 民主就是解决“由谁做主”的问题, 而司法是为了保证法律的正当性, 如果将民主与司法对应起来, 其实是用少数人的民意来修正整体的民意, 这必将导致立法民意与司法民意的冲突, 甚至会出现审判人员为了舆论压力而违背法律。
季卫东教授从司法的目的推导出司法的行为范式, 即司法的调整行为, 也就是说司法或者说法治应当调整社会行为, 而不是树立价值。持相同态度的学者不在少数, 比如说北京大学的陈端洪教授, 其指出司法活动本身应当承担一种理性、公正的角色, “司法对民意机构的最大责任是忠实地执行法律” (2) 。我亦是如此认为, 尤其在中国当下语境下。当然, 世界上一些法院一直在争取政治上的话语权, 甚至影响整个政治进程, 最为出名的是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 马歇尔大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仅巧妙地避开了正面的政治冲突, 而且为联邦最高法院争取了足以抗衡立法机关及行政机关的利器———司法审查权。即使司法审查权自诞生以来, 一直存在着有违民主性的天生缺陷, 但是联邦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的行为与结果都被尊重及妥善地遵守, 这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的政治、法律智慧、社会对法律的信仰息息相关, 而社会对法院、法律的信仰, 应当是法院严格遵守法律并公正审判带来的。然而, 现在我们国家尚缺少这种由公正审判、法院起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用带来的社会对法律、法院的信仰, 何谈直接由法院改变整个政治格局, 或者说由法院推动社会的改革呢?所以, 当下司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严格地实施法律, 忠诚地执行法律, 独立地实施法律。
既然法律的目的是实施法律, 那么司法就应当去追求职业化而非民主化、大众化。因为一般主张的司法民主化, 即司法应当顺应司法过程中的民意诉求, 遵从民意导向。不得不说司法顺应民意能够提高对司法的一时社会接受性, 但是司法顺应民意是不符合司法的规律的, 即与司法的公正性与独立性存在紧张关系, “一个公正的———从实定法的立场看———决定并不必然与民意相一致” (3) 。如果司法严格地遵守法律, 这样却与民意不相符的话, 那么只能说法律与当下民意不相符, 这应当是议会的问题, 而不是司法的问题。而司法若弃法律于不顾, 只迎合民意, 长远来看, 司法的公正性、可预期性都将不复存在, 最终会导致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既没有公民对法律或者司法的信仰, 再加上权力集团出于对司法改革目的的本能排斥, 还有法官本身的政治、法律智慧的匮乏, 司法改革寸步难行, 法治国家建设遥遥无期!
此外,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 司法与民主是不相同的两回事, 应当保持距离。首先, 司法并不是发源于民主制过程中, 在专制下依然存在司法;第二, 司法的本质是理性中立的, 而作为一种决策机制的民主注重的是个人偏向, 二者是不同的。在司法推进过程中, 以法律这种民意的体现为准绳, 体现了司法需要得到民意的支持, 但是司法与民主还是不同的, 不能用民主的方法来推行法治建设。贺卫方教授发表《不走回头路》一文, 认为中国司法改革不能走司法民主化路线, 应当推行司法职业化。张千帆教授走得更远, 他在《司法大众化是个伪命题》一文中, 直接认为本身就不存在司法的大众化, 因为在司法过程中出现的大众的声音, 其实不是大众的真正的声音, 司法大众化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是个伪命题。即使真正存在司法民意, 最终对于司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权力, 权力享有者顺应了民意, 干预了司法, 也就是说司法大众化即使存在, 作用也是间接的, 而非决定性作用。
当然, 也有支持司法民主化的。陈忠林教授撰写《中国法治:应当怎样向前走》一文, 强调法律不能偏离一个社会民众普遍认同的常识、常理、常情, 因此民主化优于职业化。何兵教授在《司法民主化是个伪命题吗?》一文反击张千帆教授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他推出, 其一, 司法的过程本身并不存在价值选择;其二, 司法也不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环节。同时又祭出西方国家的陪审制, 主张司法民主化。我认为司法的非民主化不是说司法改革、法治建设不需要公民的支持。当然需要, 而且是主要支撑, 主要指的是司法过程中应当唯法律与事实是瞻, 在公正与独立中获得民众的信仰与支持, 而法律本身就是民意的体现, 何谈司法不民主?但是无论季卫东教授、贺卫方教授还是张千帆教授, 他们的主要意图应当是反对在司法过程中顺应民意, 用民意对抗、压制法律的情形。而这几年的司法民主化提法, 的确是在司法中考虑民意的“大调解”等。至于国外的陪审制度体现司法的民主化, 我认为贺卫方教授的解答非常好, “人民陪审制……是司法进入相当专业化之后对于制度的某些缺陷的纠正, ……陪审制度是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分专业的倾向”, (4) 也就是说陪审制度的确体现了司法民主化, 但是这是司法改革或者发展到一定阶段, 主要是实现了专业化以后, 为了弥补专业化的缺陷应运而生的制度。但是现阶段, 中国尚没有司法专业化的前提, 遑论建立其基础上的陪审制度。
综上所述, 在当今语境下, 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或者说是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不应当是司法民主化。当下中国的司法尚不能严格地按照法律, 独立、公正地完成调整功能, 并得到民众的信仰, 在这种情形下要求司法顺应民意, 更会加剧公民对司法的不信任, 使得司法离民主越来越远, 更何况民意可能只是被权力利用的民意, 并不是真正的民意呢。
对于很多学者所说的共同推进司法专业化与司法民主化, 这是一种完美主义者的想法, 也是中庸文化遗留的思想, 理论上我们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尽管都知道这是不可行的, 除非现在我们只是将司法民主化认同为司法遵循法律这种民意的表达。
摘要:笔者阅读《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后引发对司法民主化的思考, 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 并分析了持不同观点法学大家之间的论辩, 得出司法改革方向不应当是司法民主化。
关键词:司法民主化,法治,司法改革
注释
11季卫东.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37.
22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评[J].中外法学, 1998 (4) .
33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评[J].中外法学, 1998 (4) .
【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推荐阅读:
历史通史整理-先秦时期06-21
全球通史 读后感07-25
中山大学世界通史考研09-17
科学通史(版本二)尔雅满分答案06-19
读中国家规有感06-24
读《乡土中国》有感900字07-07
读《中国梦是什么》有感09-15
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有感07-26
观2012感动中国有感10-05
观感动中国人物有感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