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2024-08-17

综合实践教学故事(精选9篇)

1.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故事

-------早餐营养搭配

对于鸡蛋,很多人都知道,例如: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它富含各类营养,是人类常食用的食品之一。若鸡蛋有受精,约经过21天会孵出小鸡。鸡蛋含蛋白质,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脂肪中含多量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蛋黄素;矿物质有铁、磷、钙等;维生素A、B2.B6.D、E和烟酸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医疗效用。

所以,一提起这个话题,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可是,说来说去,都是对鸡蛋这个事物知识层面的了解,总也没有跳出一个固有的的思维模式,让人觉是在泛泛而谈,不够生动形象,不能够打动人。

如何引导他们去更好、更生动地理解这一事物呢?组内的老师们经过的研讨后,认为:如果换用鸡蛋的口吻来叙述,把这种单纯的讲述改成一种拟人的形式,是不是会生动很多呢?不过,这涉及到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班的学生能领会得很到位么? 于是,我在一、三班进行了一次尝试。

上课铃响了,我拿着几个鸡蛋和一些糖、盐、十三香、辣椒粉等调料走进教室,同学们看到我手中的东西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故作神秘地拿起一个鸡蛋,说:你们知道她是谁么?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鸡蛋呀!我大声地纠正:“不,她是一位鸡蛋女士。”“哦!知道啦,那个大一些,一定是位鸡蛋先生了!”我又把带来的各种调料拿起来,“现在,这几位客人要到鸡蛋小姐的家做客,同学们说说,哪一个客人会受到欢迎,又有谁会被拒绝呢?”

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纷纷扮演起了鸡蛋先生、鸡蛋女士、糖小姐、盐奶奶、辣椒大叔和十三香兄弟,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有的同学说:“我是鸡蛋女士,我最喜欢的朋友是糖小姐,快快快,请上座”;有的说:“我,是一位鸡蛋绅士,盐奶奶是我的老朋友了,里面请吧”还有的说:“虽然辣椒大叔和十三香兄弟总是对我们虎视眈眈,可既然来了,就进来调节调节气氛增加点新鲜感吧!”„„

趁着同学们的这股热情劲儿,我不失时机地总结道:如果能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你就会在了解事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多一份对它的理解,就会更生动、形象地阐述你的研究。这就叫做换位思考。有的学生立刻就说:对呀,我们可以用蛋类的口吻来讲故事,也可以用不同细菌的口气来对话,还可以把锅碗瓢盆也变成会说话的朋友„„ 我又趁热打铁:“对事物是这样,对人也一样,如果能经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就会比较全面、客观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就更容易理解他人,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同学们不住地点头。原本认为很难理解的道理,在实践中变得通俗易懂。

在整个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一直兴趣盎然,遇到问题了就会主动换个角度去想一想,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提高了,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办法、出点子。就连家庭的餐桌上,也不时会看到他们的“大作”。

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换位思考,并逐渐养成习惯。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将是有益的。

2.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篇二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认可并欣赏自己的名字,是幼儿形成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本次活动以了解名字的含义、感知名字的独特并欣赏自己的名字为主要目标,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感知、体会、交流、想象中,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大胆交流名字的由来。

2.体会家长在名字中蕴含的对自己的期望,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把幼儿和教师的姓与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在纸片上,姓和名分开挂到“宝宝树”上。

2.磁力扣、磁力黑板。

3.“响亮的名字”展板、“好听的名字”展板、“独特的名字”展板。

4.旋律重复的欢快音乐。

知识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与孩子谈谈起名字的故事和名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写有教师名字的纸片。

师:知道这是什么字吗?这是老师的名字。×××,我姓×,名叫××。

1.引导幼儿发现名字的秘密,了解名字的独特性。

(1)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咱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这样大声说:嗨,我叫×××。声音一定要响亮,让所有小朋友听清楚。

(2)幼儿找名字,拼名字。

师:大家认识自己的名字吗?这儿有棵“宝宝树”,里面藏着你们的名字呢。看谁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姓和名,然后把自己的名字完整地拼到磁力板上。(用磁力扣固定)

(3)观察名字中姓和名的次序,了解孩子通常跟谁姓。

师:我们一起来看,×××姓什么?叫什么?×××姓什么?叫什么……

小结:通常名字的第一个字是我们的姓,后面的字是我们的名。

李××小朋友,他姓什么?他为什么姓李不姓王呢?一般孩子跟谁姓?

小结:一般情况下是跟爸爸姓,也有随妈妈姓的。

(4)观察、比较,了解名字的独特性。

师:这些名字姓是一样吗?姓李的有谁?姓王的有谁?一样的姓而且在同一个班,可以做朋友真开心啊。来,同姓的幼儿击掌、拥抱一下。还有哪些姓?有姓不一样名一样的吗?除了字不一样,我们的名字还有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有四个字的名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姓名排列。

小结:你们名字都不一样,与众不同,都很独特。

2.探寻名字里的故事。

(1)请幼儿介绍自己名字的故事,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师:你们这些好听的名字是谁给起的呢?他们为什么给你起这样的名字呢?谁能大胆说说你的名字小故事?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名字里面包含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2)引导幼儿说说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

师: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较响亮、铿锵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较温馨、文雅、清新。

(3)说说对自己名字的感觉。

师:你觉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样?是比较响亮?还是很独特?还是听起来很美?请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应的展板上(响亮的名字、独特的名字、好听的名字)。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是响亮的名字,有×××……这是独特的名字,有×××……这是好听的名字,有×××……认识字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块儿念。

3.进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性。

(1)喊喊名字。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名字吗?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把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喊出来吧。喊到谁,谁就站出来。(按顺序喊每个幼儿名字)

(2)唱唱名字。

师:你们好听的名字还能唱出来呢!不信你听:教师哼唱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谁,谁就站到中间。(随音乐按顺序唱每个幼儿的名字)

4.引导幼儿给自己取小名儿。

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班还有一个小朋友叫xx呢!他是谁呢?可是,他为什么有两个名字呀?对,一个是大名,也叫冠名,一个是小名儿,小名儿是昵称。谁有小名儿?说说看。

师:我喜欢“康乐”这个小名儿,因为它代表健康快乐。你们能给自己起个小名儿吗?试试看!也可以和好朋友一块儿商量。

师:让老师把你自己起的名字写下来,带给爸爸妈妈欣赏欣赏!

活动延伸

3.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篇三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应用故事来向学生说明一定的道理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这更是教学乐于应用的教学素材。英语故事不但是小学生喜爱的阅读资料,更是教师搜集教学资料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故事或者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故事的情节不但可以有利于课堂授课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丰富课堂的知识与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优点

故事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优点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一)加强小学生语言表达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和使用知识,在我们的概念里很容易扭曲“学”与“用”的真正意义,认为只有学会了知识,才能够对其进行应用。但是,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与“用”是结合在一起的,小学生正处于对各种事物的初级认识阶段,会将所学的语言应用到日常的表达上。故事教学法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小学生学会认识方位词in/on/behind/near的时候,小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其读音,但是要学会应用却不容易,这是教师可以采用狼来了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小孩第一次欺骗的情节中采用“There is a wolf in the cave.”,在第二次可以把句子适当改成“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使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区分方位词之间的差别。教师在教学的在过程中采用表演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对话使小学生融入到故事的角色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方位词的意思及表达形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知识是互为统一的有机体,丰富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素养通过语言来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在于了解本国文化的精粹,领略外国文化的意义,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高度重视,让小学生明白中外文化意识的差异,掌握正确的交际方法,培养自身文明的好习惯。故事当中所涉及的文化可能会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地理人文等各个方面,所以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

二、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实施条件

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需要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息息相关,下面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对故事教学法的实施条件进行说明:

(一)对教师的要求

评价故事教学法取得成绩的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选取的故事类型与教师的表达。在对故事的设定与引用方面看教师本身对故事的理解以及课堂的讲授的氛围。如果教师在情节设定过程中以学生理解的角度为主,那么其设定的故事情节必定是受学生喜爱,在表达方式上对情节加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其课堂效果必定是成功的,所以,教师的想象力与童趣是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课堂的氛围与渲染力

故事教学法的主要是靠教师对故事故事的展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故事的氛围中。比如在动物单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Who is coming”来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的氛围中,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食指放到嘴边神秘的“嘘”一声,这时学生便会竖起耳朵仔细听并且思考到底是谁来了,老师的情感感染着孩子,在这时教师带领学生讲目光聚集在屏幕上,这是孩子便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说出各种各样动物的名称来,教师在学生的热烈反响中公布答案,在公布答案的那一瞬间小学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肢体语言及表情。肢体语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之一,这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灵活的示范,如对“run/jump”的展示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跑一跑,跳一跳来使学生融入课堂氛围[3]。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瞪大眼睛,张开嘴巴来向学生诠释“strange”,皱着眉毛以示“no”,微笑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的“agree”。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故事情节展现的淋漓尽致,也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三、小结

故事教学法的作用在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情感的感染效果,将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不是完成给定的教学任务,而是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想要使学生感到英语好学(easy to learn),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乐趣(enjoy oneself),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秦大俊,李丽雪,常丽颖.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江苏师范学院研究教育学院学报,2013,

121(13):1324-1331

[2]黄梅英,荔萍萍,宫小宇.探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J].河北石家庄英语培训机构,2013,10(16):2446-2447

[3]史丽媛,邹义明.关颖.应用故事教学法,优化小学英语词汇教学[J].湖南长沙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杂志,2013,18(125):

1304-1310

4.大班综合:名字的故事 篇四

时间: 2012-4-25 作者: 胡培伟来源:早期教育活动意图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认可并欣赏自己的名字,是幼儿形成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本次活动以了解名字的含义、感知名字的独特并欣赏自己的名字为主要目标,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感知、体会、交流、想象中,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

活动目标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大胆交流名字的由来。体会家长在名字中蕴含的对自己的期望,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把幼儿和教师的姓与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在纸片上,姓和名分开挂到“宝宝树”上。磁力扣、磁力黑板。“响亮的名字”展板、“好听的名字”展板、“独特的名字”展板,旋律重复的欢快音乐。

知识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与孩子谈谈起名字的故事和名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写有教师名字的纸片。

师:知道这是什么字吗?这是老师的名字。×××,我姓×,名叫××。引导幼儿发现名字的秘密,了解名字的独特性。

(1)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咱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这样大声说:嗨,我叫×××。声音一定要响亮,让所有小朋友听清楚。

(2)幼儿找名字,拼名字。

师:大家认识自己的名字吗?这儿有棵“宝宝树”。里面藏着你们的名字呢。看谁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姓和名,然后把自己的名字完整地拼到磁力板上。(用磁力扣固定)

(3)观察名字中姓和名的次序,了解孩子通常跟谁姓。

师:我们一起来看,×××姓什么?叫什么?×××姓什么?叫什么……

小结:通常名字的第一个字是我们的姓,后面的字是我们的名。

李××小朋友,他姓什么?他为什么姓李不姓王呢?一般孩子跟谁姓?

小结:一般情况下是跟爸爸姓,也有随妈妈姓的。

(4)观察、比较,了解名字的独特性。

师:这些名字姓是一样吗?姓李的有谁?姓王的有谁?一样的姓而且在同一个班,可以做朋友真开心啊。来,同姓的幼儿击掌、拥抱一下。还有哪些姓?有姓不一样名一样的吗?除了字不一样,我们的名字还有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有四个字的名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姓名排列。

小结:你们名字都不一样,与众不同,都很独特。探寻名字里的故事。

(1)请幼儿介绍自己名字的故事,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师:你们这些好听的名字是谁给起的呢?他们为什么给你起这样的名字呢?谁能大胆说说你的名字小故事?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名字里面包含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2)引导幼儿说说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

师: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较响亮、铿锵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较温馨、文雅、清新。

(3)说说对自己名字的感觉。

师:你觉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样?是比较响亮?还是很独特?还是听起来很美?请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应的展板上(响亮的名字、独特的名字、好听的名字)。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是响亮的名字。有×××……这是独特的名字,有×××……这是好听的名字,有×××……认识字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块儿念,进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性。

(1)喊喊名字。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名字吗?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把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喊出来吧。喊到谁,谁就站出来。(按顺序喊每个幼儿名字)

(2)唱唱名字。

师:你们好听的名字还能唱出来呢!不信你听:教师哼唱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谁,谁就站到中间。(随音乐按顺序唱每个幼儿的名字)引导幼儿给自己取小名儿。

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班还有一个小朋友叫xx呢!他是谁呢?可是,他为什么有两个名字呀?对,一个是大名,也叫冠名,一个是小名儿,小名儿是昵称。谁有小名儿?说说看。

师:我喜欢“康乐”这个小名儿,因为它代表健康快乐。你们能给自己起个小名儿吗?试试看!也可以和好朋友一块儿商量。

师:让老师把你自己起的名字写下来。带给爸爸妈妈欣赏欣赏!

活动延伸

5.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篇五

相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广大考生们都知道,《综合素质》这一科目最难的一个部分应该就是写作了。写作要想拿高分,除了观点明确之外,还要有合适的论据来帮助论证观点,那么搜集素材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了,所以,希望广大考生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平时多关注一些教育类的小故事,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述几个教育名人的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故事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佛祖巧妙的用人之道,充分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个故事可以运用在因材施教的论点上。

故事二:善于倾听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

【分析】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倾听的重要性。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故事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喜欢虾,这好啊!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脚有多少只?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分析】孩子放学回家忙着捉虾,这事若落在我们手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家长传来!左一个“不遵守纪律”,右一个“不注意安全”,通常会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故事四:懂得幽默

这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座位上专心地阅读、写字,我站在讲桌前批改他们的练习册,当改到小康的作业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字又宽又大,格子塞得满满的。于是,便随口说了一句:“小康啊,你的字该减肥了。”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丝毫没想到的是,下课后,几个平素快嘴的孩子将我围住了:“老师,你今天批评小康真幽默,我们喜欢你这样说话。”体育委员帅帅说道:“老师,我们犯错误时,你要能像今天批判小康那样,我们肯定喜欢你了。真的,我们喜欢这样的批评。”

【分析】幽默,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育情境,它让本来难堪的批评变得友好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幽默传达了监督对学生的尊长和信任,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幽默的老师不仅不认为学生的过错行为是出自恶劣的动机,有时还假设动机是善良的,这种“文过饰非”的假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能激发起学生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

故事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6.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篇六

整理者:余剑英邮箱:yujianying12345@163.com

大白马的故事

那是我在东北林区插队时的一段往事。虽然光阴流转,却不能在我的记忆中抹

去。

大白马是生产队里一匹公马,高大威猛,雄壮剽悍。负责饲养和管理它的是车

老板老穆。

有一天中午,我正闲着没事,忽听有人告诉我:“大白马出事了!”我跑去马

厩一看,拴着大白马的两跟粗粗的缰绳已被挣断了。原来,其它马匹都用一根缰绳

拴着,为了管住剽悍的大白马,特意给它拴了两根缰绳。这天中午,大白马正在吃

草料,听见二队的马群在叫,而且听出了骒马(母马)的叫声,便顾不得吃草料,

狠命地挣脱了缰绳,朝二队的马群跑去。

当然,二队的领头公马决不能让它胡来,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嘛。两匹剽

悍的公马展开了一场决斗,几个回合之后,大白马占了上风,它将对手压在身下,

并死死地咬住了它的脖子,眼看对手就要死在大白马的嘴下。

在当时,马是公共财产,并且价格不菲,咬死了其它生产队的马是要赔的,而

我们队里即使倾其所有也难以赔偿呀。队长急得不知所措,拿起鞭子狠狠地抽起了

大白马。而大白马仍然死死咬住对手的脖子,队长于是让两位车老板一起抽大白马。

每一鞭子下去,就是一道血印,大白马就会哆嗦一下,但它始终不肯屈服。这时,

队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颤抖着挤进了人群,对着队长的脖子就是一巴掌,然后怒

气冲冲地说:“王八犊子,你抽它干啥?”

队长分辩道:“不抽它,它咬死人家的马咋办?”老人说:“你咋那笨呢,还

不快去找老穆?”

队长恍然大悟,忙推了推身旁的我:“去呀,快去呀!

我飞跑着到了老穆家,从他家的窗户跳到了炕上(东北房屋的特点,窗户很低,

离地面只有一米来高)。老穆吃饱喝足正晾着白肚皮打呼噜,我推了推老穆,对他

喊:“快醒醒,出事了。”老穆睡眼朦胧,直嫌我打搅了他,我拍着他的白肚皮又

叫了几遍,他才彻底醒来,弄清原委之后,急忙拿起马鞭跟我跑了过去。

老穆远远地看见几个人在使劲抽打大白马,一面心疼地骂了许多难听的街,一

面快步来到现场。老穆也不打大白马,只把马鞭重重地插在地上,原先死不松口的

大白马一下子没了底气,灰溜溜地站起来,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慢小步走回马厩。

回来后,队长甩下一句话:“狠狠地打!”可老穆没舍得打。大白马已经被吓

得浑身哆嗦,吃了半截的草料也不敢再吃了。老穆沉默了半晌,抚摩着它说:“你

小子好样的!”说完,把一桶草料倒在食槽里,又说:“奖励你的!”

那天下午,老穆没舍得让大白马出车干活。

一年以后的秋天,老穆、我们几个知青还有队里的几个人押车,大白马驾辕,

到山上运送砍伐的松木。松木被摞得高高的,用钢缆和粗麻绳捆住。上山很顺利,

下山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下山的时候,老穆使劲勒住四根钢缆和一根粗麻绳组成的车闸线。车子靠着巨

大的惯性下滑。没想到,一根闸线突然断了,车子失去控制,疯狂地往山下冲去。

山坡崎岖而陡峭,道边的壕沟里满是大大小小、棱角尖利的石块,掉入沟中非死即

重伤,即使躲过这一劫,车上摞的高高的粗圆的松木也足以让人毙命。老穆大喝一

声:“小子们,快跳车!”也许是觉得在劫难逃,也许是被突如其来的灾祸吓傻了,

没有一个人跳车。眼看死神步步逼近。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大白马大声嘶叫着,前

腿腾空立起,同时屁股紧压地面,力图使车子停下来。

大白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与不停下滑的大车搏斗,大车终于在它的奋力一搏中

停下了,而它还在用尽全力保持着与大车抗衡的姿势,直到我们安全下车。然而大

白马,那匹救了我们身家性命的大白马,却受了重伤――两条后腿骨折了,再也站

不起来,屁股上的皮肉被掀掉一层,鲜血淋漓。

在其它大车的帮助下,我们和大白马都回来了。然而大白马却遭到了被宰杀的

厄运――虽然像大白马这样的重伤是完全可以医治的,但,治好以后它也不能再驾

辕了,只能干一些拉套的轻活,况且治好它要一笔不少的钱,队里穷得实在拿不出

这笔钱,即使有钱也舍不得给一匹没用的牲口医治。

就这样,大白马注定了要被宰杀。

老穆不忍心看着自己孩子一样的大白马挨宰。他请求队长把大白马埋掉,可队

长说大白马又不是有病,而且还没有死,埋了它干啥,宰了它全队老少还可以解解

馋。

大白马终于被宰杀了。早上还生龙活虎地去拉松木,晚上就变成了队里男女老

少的盘中餐,它还救了我们一命啊,多么可悲!人们纷纷拿着自家的盆来领肉,脸

上看不出悲哀的表情,或许,有些人的心里还在为吃马肉解馋而高兴。老穆――那

个从不轻易流泪的壮汉子,流着泪蹲在一边,任谁劝他去领肉都不肯,嘴里还不住

地骂着什么。

这就是大白马的故事。

故事随着大白马生命的终结而永远结束了。它却在我心底变成了一种不可触摸

的痛,始终难以释怀。大白马不过是一匹驾辕拉车的畜生,但它的.忠勇与无畏,比

起人类的某些行为,诸如尔虞我诈、利欲熏心、背信弃义、栽赃诬陷等等,不是足

以让人类汗颜吗?而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没有想过,那些忠勇的动物的生命,

其实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其实没有权力剥夺这种生命的尊严

和价值。然而,在那段岁月里,有几个人会想到所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更何况是

一匹马的生命。可悲的其实不仅仅是被宰杀的大白马,更是妄自尊大的人类自己。

但愿大白马的故事永远只是往事。

军功马的故事

伊吾县城很小,在两山相夹之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县城就顺着小河而建。它的地势险要,是通向蒙古共和国的通道。小城很幽静,很短的时间就将县城浏览了一遍。

在伊吾县空荡荡的宾馆,服务员为我打开了标准间,我连忙谢绝,询问其它房间,她遗憾的说:“楼后老平房有四人间,每床十元。”我高兴的开了房间。服务台坐着一位维吾尔姑娘和一位操甘肃口音的汉族中年妇女,从后者脸上我看出是一位在此地生活多年的人,就随意的谈了起来。我问这里都有什么人文景观,虽然在来之前我已阅读了一些伊吾县的旅游资源介绍,但许多都因太远和时间的局限而无法成行。她说:“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就这么大的一个小县城,人口也少,又不富裕,就两坐干石头山。”我下车时看到在县城对面高耸的石峰上有一个小土屋,就问是什么建筑,她说:“那是一个土碉堡么。”我一听就觉的有故事,急忙询问其前因后果,她讲了起来。

解放前这一带常闹土匪,解放军进疆后,这一带也常有土匪骚扰。当时,解放军有一个连的战士在这里驻扎。有一天,突然有一股土匪窜到这里,围攻了伊吾县城。一个连的战士投入了战斗,但土匪人多势众,将战士们包围。战士们坚守在山顶碉堡,那是面向县城最高的山峰。面对几倍于战士的匪徒,战士们顽强的坚守着。激烈的战斗白天黑夜的持续着,但即是钢铁之躯也难以抵抗长时间滴水全无的煎熬,干涸的石山没有一滴水,县城唯一的一条河被匪徒控制。在这干渴难忍的时刻,连里唯一的一匹军马担负起了驮水的任务。战士们给军马背上捆好两个大木桶,让它自己从后山很远的小路绕下去,时儿混入匪帮的马群中,悄悄绕的小河边,卧入水中将两只木桶灌满,在悄悄绕回山上。一天、两天…整整四十天,它都一如继往的冒着生命危险重复着艰巨的驮水任务,为战斗的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增援部队赶到了,战斗胜利了,它也荣立了三等功。被称为军功马。听着这个迷人浪漫的故事,我无法抑制攀上那山峰,登上那碉堡的欲望,急匆匆的沿着宾馆对面的小路攀缘而上。小路是人们常年的踩踏形成的,在有些险要的地方用石块简单的进行了垒筑。越爬越陡,看似很近的山顶却让我汗流不止,气喘吁吁,不得不时时的停下脚步休息。不多时,忽然听到山上有时断时续的讲话声。我停住脚步,举目搜寻,在前面小道的拐弯处出现了三个身影,我快速的赶了上去。走近时才发现是三个孩子。三个伊吾县城的小女孩,假期上山玩的,同路而行忘了痨累,很快就到了山顶。山上风很大,山顶巴掌大点地,却能纵观四方。土碉堡为两层,第一层为半地下室状,我朝下一看心里直发怵,风吹的我只好谨慎的立在那里,不敢随意走动。对面的山坡上是烈士陵园,同行的小女孩也在为我讲着军功马的故事,仿佛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军功马的故事。这时,我问起那三个小女孩有谁的爷爷曾参加过那次战斗,两位女孩相视摇了摇头,另一位年纪小些的说她爷爷曾参加过那次战斗,她爷爷经常给她讲军功马的故事,小女孩说起了她的军功马的故事。

7.变教学事故为教学故事 篇七

关键词:教学,事故,故事

语文课上,老师正在讲解杜甫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师说:“大户人家的酒肉多得发臭,而道路上却有贫穷人被冻死的尸骨……”老师还未说完,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你对杜甫的诗句解释得不合理。”老师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从诗句可以判断是冬天,既然能把人都冻死,那么肉就不会发臭,怎么能闻到臭味呢?更何况酒是不会发臭的。再说,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是较低的,说豪门贵族家里的酒肉多得发臭也不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该学生的话说完后,教室里静得出奇,不少同学看看老师又看看提问的同学,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

在教学中,学生发现并指出老师教学中的问题,或者对教师的见解有异议,这是许多教师都碰到过的尴尬事情。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学习广开了的“言路”。课堂上学生的异口异声或“众说纷纭”往往让教师措手不及,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此时应具备三个法宝。

一、虚怀若谷的胸襟

像前面所讲到的那个老师,他所遇到的那个学生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简直就是“离经叛道”,因为他竟敢在大庭广众指出老师的不是,要知道在传统的教学秩序中,老师说的话不亚于圣旨,是真理,谁敢质疑?之所以学生们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教室里静得出奇而不是炸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就是明证。而一般的老师则可能为了维护其“尊严”,或多或少地都会生气。那么,故事中的情节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那老师颇感意外,但很快镇定下来,对敢于提出异议的学生说:“那么,你认为该如何解释呢?”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老师的解释不合理。”

听到这儿,一般的老师恐怕会更生气,这不是岂有此理吗?而此时,该老师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从气候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实际分析,该同学的提问是有道理的,老师没有注意到這一细节,所以一时也不能给大家作出科学的解释,课后请大家再去查找一些资料,下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老师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向学生要答案。

“老师,我们查过《新华词典》,词典的解释和你说的一样。”政治课代表说。看到其他的同学也没有补充,想必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于是,老师作出了以下回答:“同学们,昨天那位同学的疑问是有道理的。‘臭’另外还有xiù的读音,意思是‘用鼻子辨别气味’。这样一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理解为‘大户人家的酒肉的香味不停地飘出来,而道路上却有贫穷人家冻饿致死的尸骨’更合情理。表明两大阶级截然不同的处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实质。该同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老师的这番话使同学们倍受鼓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试想,那时那刻,如果这位教师没有虚怀若谷、虚心学习的胸襟,这堂课的后果又将会怎样呢?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又会怎样呢?

二、实事求是的态度

某堂公开课上,化学教师在作演示实验前的讲解:“当我们把燃烧着的金属钠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时,将会看到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

学生们的目光凝聚于集气瓶中,等待着上述现象的发生。然而,集气瓶中出现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全班大惊。老师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带着微笑问学生A:“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A不语。他是化学课代表,他为自己所尊敬的老师在公开课上出现的课堂事故感到担心。

然而,老师仍在为学生鼓气:“实事求是,看到什么说什么!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老师,我没看到白烟,而是黑烟!”A鼓着勇气回答。

“你的观察很仔细。”老师在勉励学生,并进一步启发:“这样看来,刚才燃烧的东西就不是金属钠了!可是,这的确是块金属钠。那么,刚才为何燃出黑烟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其贮存方法。”

全班活了,学生C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

“你说对了!”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向大家介绍:“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粘在金属钠上的煤油处理干净,结果发生了刚才的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打算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烧下去。请大家想想,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

“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大家提出了这种预言。

被重新点燃的金属钠,还冒着黑烟。只不过在集气瓶里黑烟在变淡。老师将燃烧着的金属钠再移至另一氯气瓶中,这时燃烧变剧烈了,似乎听到了“嘶啪”的响声,集气瓶中白烟在翻滚。

“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老师向大家宣布。这时,全班响起掌声———不仅是学生的,还有听课老师的。

这位老师不回避失误,而是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学生坚持正确的意见,求出真知。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实在可嘉。

三、因势利导的方法

一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在讲解、示范完立定跳远的要领后,便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可还有一半同学掌握不好,老师便吹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这时听到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学生吓得四处乱窜,更多的学生拥上前去围观。只见一个男孩子趴在地上用手戳那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最调皮的王强吗?体育课上他从来没有老实过,立定跳远没学会又来捣蛋。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当他看到正在慌乱跳跃的青蛙时,便灵机一动,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正好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相像吗?于是他顺势引导起学生来:

“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蹬的?”

同学们睁大眼睛开始认真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他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身体全部展开了。”王强跳起来答道。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巧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试一试呀?”

“想!”学生们齐声回答。他们有的跟在青蛙后边,有的斜眼望着青蛙,很快领会并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一只惹祸的青蛙竟然帮了教学的大忙,这完全得益于教师的随机应变与因势利导。

受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理论的影响,有些教师把自己看成是布道者,而把学生训练成虔诚的教徒,把学生管理得死死的,不允许学生活起来,更不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像案例中的教师一样,抱着一种虚怀若谷、虚心学习的胸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求真务实的精神;根据问题的实际特点因势利导,巧妙点拨,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把一场眼看就要生成的教学事故生动地变为教学的经典故事,进入柳暗花明的教学新境界。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8.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篇八

【关键词】综合;实践;综合之窄;实践之难

从字面上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于“综合”和“实践”,其魅力也在于“综合”、“实践”。但它需“综合”,它还是课。因此,它又是复杂的。

“综合”之难在于综合。小学阶段,有很多的“专业”课程,如语文、数学、音乐、信息技术、科学……这些课程无疑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最基础的课程。但细细分析,在专业课程之外的空间,哪门学科填补?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其中之一。

综合什么?小学的课程,一般来说无须分得那些细、那么专业,理应侧重于“综合”。既是“综合”,里边应无所不包,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也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细细想来,在小学,既是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综合的,只不过是以语文为主的综合;美术里,不也有数学、地理知识,更有光学、建筑学知识。所谓“触类旁通”,意思即是知识不仅有深度还要有宽度。

综合是无处不在的,自然的课程都是综合的,只是有侧重而已。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课程越来越显得专业,甚至到了考什么教什么的地步,课程意识淡化,考试意识浓郁,离课程的本质越行越远。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较强的自主开发空间,学校和教师都有着一定的开发权限。这样的权利交给学校和老师,那么,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实际开发,更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予以开发,物尽所优、人尽其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不断地探究和完善中,其间也有不少困惑。

综合之窄。本来综合在于其宽,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不从小处入手,走向狭窄。首先是地方资源、学校资源、教师资源的有限,还不足以有能力真正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刚开发时的热情和兴致遭遇了能力、眼光、意识的短板。事实上,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再怎么挖掘,大多是资源有限的,有的甚至不足以形成课程。开发课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线教师热情再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达不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是难以开发课程的。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大多数学校只能从“小处”入手、从“低处”开始、从“狭窄处”寻求突破,但一般的结果是,探讨多年,当初在“小处”的依然是“小处”,当年是“低处”的依然在“低处”,从“狭窄处”出发的还没有找到开阔处。综合之狭,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宿命。

实践之难。一是教师本身缺乏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实践能力有所退化,缺乏实践意识,更缺乏实践能力。殊不知,很多能力和知识都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书面学习、书面考试是永遠无法代替实践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是探寻真知的重要途径,是科学研究重事实、证据的意识的渗透。二是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践材料不足、实践空间狭窄。学生被大量的书面作业捆住了手脚,加上实践机会少,即使有实践,也只不过是意思一下、走过场,大多数学校其实不具备实践的场所和条件。作为课程的实践,不是简单的工具、材料,而是要有科学的甚至实验室的装备,做科学的探索。即使是查阅资料,也最好能有高档次的图书馆。三是,作为无须考试的课程、自己开发的课程,有的学校并不十分重视,甚至课表上有,实际上不认真对待。总体而言,综合实践课程还未走上课程舞台。

综合实践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知识不但要广播,还有在某个方面比较精深,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其次,综合实践,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个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深度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宽度。第三,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有科学性、趣味性等组成的。

如果能够把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其他课程中,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作者简介:

9.综合实践教学故事 篇九

教书十年多年,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总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所以我无法声泪俱下.只有一颗真心,和向学生无限敞开的胸怀.当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脉搏时,感觉到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充实还是迷茫,都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下面是我在在教学中记下的一点感受。

“走进心灵”有时候并不是教师针对学生频繁的谈心,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赋予智慧的教育,去感染、触动、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当然需要技巧。所以面对这样的心灵,教师首先要做心灵发现而不是灌输----教育者在系统地实施自己预定教育步骤的同时,还应敏锐地发现并细心扶持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从他们的失误挫折中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

有些学生,他们的求知欲较旺盛,性格活泼好动,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文明,但在学习上,成绩不稳定,学习态度也是时好时坏。这类学生的转化是很关键的,若引导的正确,他们就会很快树立信心赶上来;若引导不好,则会比一般学生更容易掉队。刘鑫就是这样的学生,他很聪明,课内学习较为轻松但常容易自满不求上进,并且常受表扬处于顺境中,自尊心极强,而这学期刚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就很不稳定,忽上忽下,作业也是时好时坏。在他的期中总结中也出现这样的话:“我知道我能学好,只要稍用点心就可以。”这是个不好的苗头。他在前半学期有很大的进步,曾代表班级在国旗下演讲,被评为三好学生,而进入后半学期,他有些“飘飘然”了。在学习乘方时,刘鑫的作业完成的很不好。虽然布置作业的内容很简单,他也基本能掌握但作业中总有一些小问题,不是丢了这就是错了那,提醒他,他的话又是“只要我用心,一定会全对的,我考试的时候肯定都能答对。”

在学习乘方时,刘**的作业完成的很不好。虽然布置作业的内容很简单,他也基本能掌握但作业中总有一些小问题,不是丢了这就是错了那,提醒他,他的话又是“只要我用心,一定会全对的,我考试的时候肯定都能答对。”上数学课时,讲完一道关于乘方的例题,我叫了三位同学上黑板练习,当然其中有刘**。在练习时,他最早做完题目,高兴的下去坐在位子,看着没做完的同学,可不一会儿他却跑了上去拿起板擦开始修改,修改好坐在位置上,一会儿又跑上去改了,最后着急了,竟用小手直接擦了粉笔字开始修改。台下的学生也笑出了声,看得我又生气又想笑。我知道这时不能直接生硬地进行批评,如果直接批评反而会产生坏的效果,只能“智取”。等四位学生都下去了,点评完四道题之后,我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好!现在大家来共同完成一道题”。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x+y)×(x+y)×(x+y)×(x+y)×(x+y)=? 教室里立刻有学生喊道:“5×(x+y)„”

可以看得出学生对于乘方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于是我顺势引导大家“是不是5×(x+y)这样计算?”立刻有学生反驳:“是(x+y)的5次方”。我微笑着肯定:“很对,开始计算。”一分钟后,大家纷纷举起手,看来已经算出来了,我一直等到禹宏伟也举起手,才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一出,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我知道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刘**你认为呢?”(x+y)×(x+y)×(x+y)×(x+y)×(x+y)=5x+5y”“很好,刘**你请坐,我们来一块看看这道很神奇的题。看看一双好奇而疑惑的眼睛,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进入到我所设置的情境中,于是我接着说:“在平时大家觉得,60分是及格线,100分比较难,而90分是一个可以引以为豪的分数了。但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环节却又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以乘方为基准最终产生结果的,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以这种掉以轻心“很不错”的90%的态度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因此,每一天的学习你只能做到90%,那么5天之后,你的成绩不是5个90%的平均值,而是59%----一个被淘汰的分数,那么更多90%会怎样呢?”刘**站起来,红着脸说:“会比59%还要差,只有每天做到100%最后才能做到100%。”我知道他明白了,看着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着理解明白的光点,我继续说,“这道数学题,除了教给我们怎样进行百分数的乘方,同样还教给我们怎样学习。我希望大家将这个算式写在课本最明显的地方,天天提醒大家,每天坚持做到100%”。孩子们动手开始写了,我看着禹宏伟也动手认真写着的样子,心中有一丝高兴。第二天,刘**的作业很认真,全对了。下面还有一句:“坚持100%”。在之后的学习中虽然刘**也有小毛病,需要我常提醒,但经过这事件后,刘**已经向一个更优秀更认真的方向发展,心里很欣慰。就是说工作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细微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环节都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各环节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是以乘法为基准最终产生结果,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学生的学习在老师的命令和规定下那样只能是“+”,只有发挥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并对学习提起兴趣才能是“×”,老师的教学也同样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在这之间联系的同样是“×”,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同老师之间的符号。只有这个符号用对了才能将过程控制效应完全达到,否则即使你再怎样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努力都不能达到这个效应应有的效果。在这里有人会说你所说的符号“×”不就是兴趣和主动,对,就是兴趣和主动意识。新课标之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可见兴趣与主动的重要,但是当人们都在提倡兴趣与主动的时候,却发现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就像文学家头脑中的灵感一晃即逝,怎样做到检测和巩固,这才是“×”与“+”的根本区别。“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过程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习它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由这些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使数学教学迈上新的台阶,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成为人的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文化素质。它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内容溶于一体,如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有的数学思想方法则与相关的内容溶为一体,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

上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下一篇: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