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合规心得体会

2024-07-21

银行信贷合规心得体会(8篇)

1.银行信贷合规心得体会 篇一

银行合规心得体会3篇

【篇一】

合规是每一名建行人的必修课,是保护顾客财产安全的有利抓手,是建行建立起经营服务的重中之重,是建行能够长久生存的生命线。

从个人来讲,合规就是要符合银行内从业的规矩。在为顾客服务过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都要符合规定,作为一名在大堂内为客户服务的员工我深有感触,能体会到每一个合规操作所带来的好处,比如双手去接顾客手里的证件,即表示出对顾客所办理的业务的重视,也表现出对顾客的尊重,能够缓和顾客在等待中焦躁的情绪;比如迎宾语“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能表现出一个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业务”两个字就将能够为客户提供帮助的范围固定在本银行业务的范围,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可以进行帮助的。

从银行整体来讲,合规就是用来抵御风险和保证自身长久稳步向前发展的立身之本。合规就是银行这座大楼的地基,唯有夯实的地基才可以抵御住名为风险的台风,也唯有夯实的地基大楼才可以越建越高,这夯实的地基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员工、每一位领导一起众志成城,保守好合规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样的大楼才可以获得客户的信任,才可以长久的屹立不倒。

合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作为员工应该积极学习各类银行业务的合规操作,先从《员工从业禁止若干规定》和《柜面业务操作禁止性规定》开始学起,通过观看那些违规操作的警告纪录片来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激发遵纪守法的热情,提高工作中的自律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抓整改、强内控、零违规”,自发地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做到遵纪守法,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争做遵规守纪的建行人,为实现建行持续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的既定目标贡献力量。

【篇二】

合规风险是信合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的首要配伍。合规是信合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大多银行为减少违规主要采取了两个努力方向。一个是改造流程与强化管理的方向,另一个是建立全员合规文化的方向,使合规行为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一、合规文化是以合规为荣、违规为耻的一种集体荣辱观。

它的运作机制是让大脑的犒赏情绪与惩罚情绪对合规行为的结合。即让合规与犒赏情绪绑定,这样,合规行为就会使人感到一种愉悦,人们称它为荣誉感;同时让违规行为与惩罚情绪绑定,这样,违规行为会感使人到一种难受,人们称它为耻辱感。人们提倡什么,唾弃什么,就是对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分配的过程,这种自然的结合即为文化本源。情绪经过人为的干预重新与推崇的事件相结合,即为文化建设。

二、违规经营和违规操作屡禁不止的原因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

文化建设的优点是文化一旦建立就有相对的稳定性,难点是合规文化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挑战。当合规犒赏情绪遭遇亲情、友情的犒赏情绪时,往往前者不敌后者,就在寻求两全其美之策时,违规也就悄然而至。因此,合规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常常会有遭遇战。在开展合规文化建设的时环境尤为重要。

三。规范的治理结构是合规文化生存的环境土壤

3.1监督者要给经营者制造压力。压力的最好来源是机构内部的实时监督

3.2监督者要受到重托才能充当守望者。那么又怎样防止监督者自身去指使下层违规呢?监督者同样需要一种情绪支撑,这就是信任、荣誉感,它需要给予重托来建立。给予每一聘任级的聘任权才能建立重托,进而激发信任感、荣誉感,实现一个代表的职责。而相互制衡的机制是既没有信任也没有压力的工作环境,它是导致现实中不忠实的主要原因。

3.3环境能激发人的情感和能力。人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环境。人们有这样的经验,当人们来到一个特别美丽、洁净而又规范的旅游景点时,就会出现自觉维护,不乱扔垃圾的现象。这时不是说一个人的素质马上得到了提高,而是环境激发的情感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

四、人之所以能够担当不同的角色,是因为不同情绪能够灵活转换。

角色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同一个范畴内不能担当两种不同的角色,它就是情绪侧抑制作用。否则就会造成角色冲突和角色暧昧。培植合规文化的土壤环境对监督者来说,就是要制造一个守望者的单一职能,接受上级领导的重托,受到高峰体验,这样才能够像救援队一样奋不顾身;对基层工作者来说就是受内部监督者接受实时监督,这样相当于上级领导常驻,保持常年的一定压力。只有规范的治理结构,才能抵御传统文化的回潮,改善合规文化所需的生存条件。因此,建立银信合全员合规文化的重要环节是要改良合规土壤环境。

【篇三】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讲述的故事中度过的,在他们的口中,有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包拯、有治军严谨、精忠报国的岳飞,他们的名字与事迹组成了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最为璀灿的一部分,当然,千夫所指的赵高、遗臭万年的秦桧自然便扮演了这段历史中当之无愧的丑角。为什么同样的人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天真不懂世事的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可笑的问题。

那是因为在一个人的心中,善良的天使与凶恶的魔鬼在进行着一场斗争,魔鬼用懒惰、贪婪、谎言、放纵、恐惧和不忠诱惑你走向无底的深渊,而天使则用勤勉、自律、真诚、责任、从容和忠贞带你步入人性的顶峰!父亲慈爱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我殷切的希冀。

面对父母的解释,我似懂非懂的点着头,直到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一场这样的斗争,人生的走向也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选择。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我们对工作永恒的追求;礼貌待客,微笑服务是我们固守的经营原则;服从上级、强化管控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制胜法宝;服务高效、社会认可是我们全体金冠人最大的心愿。人可以浑浑噩噩,也可以志存高远;可以轻视自己,也可以庄严自我;可以人微言轻,也可以举足轻重;可以办事拖拉,也可以雷厉风行。有道是:我的灵魂期待什么,我便能够做成什么。如果说商品靠品牌打天下,那么,我说,人活着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满意是纲,放心为常,合规操作是保障。

什么叫合规?合规就是合乎规范,包括大的规章制度,也包括小的规则、秩序。我按照次序第*个走上演讲台,是合规;大家安静地坐在这里听演讲,是合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是合规;工作中,我们恪尽职守就更是合规。因为没有从事太多业务工作的经验,我对合规的认识比较朦胧,但是我明白,行业规范的遵从与自身的自律是密不可分的,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第一次认识到合规这个词,还是从一位金融业界的朋友口中得知,但我想,合规的意义应不仅仅局限于狭隘的单一行业,纵观历年来因为不讲合规而屡屡发生的行业事件,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因为不讲合规,我们已经经历太多的教训:一根头发引发的投诉、一件器皿带来的责怪、一个字符导致的损失、一次粗心点燃的愤怒难道,我们还跳不出这周而复始的怪圈?

反思这一系列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基层管理者监管不力的问题,又有业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但是,究其根本,十案十违章,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生事件的最主要原因,也体现出合规操作的重要性。从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看,行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内控管理比较混乱,相互制约关系被破坏,导致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严重,当个人的率性而为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当违规操作战胜合规意识之时,我们还能奢望建立一种规范的经营与经济秩序吗?

对我们个人而言,合规操作不仅关系到个人工作的规范与效率,更关系到企业利益与形象,进而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讲合规,一旦发生事件,再好的经营业绩也要一票否决!哪怕是轻轻的一碰键盘,就能使数百万元资金流失,给客户和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不懂合规,哪怕是小小的一笔业务发生差错,就能我们的帐务不平,不能正常下班、按时回家;摈弃合规,就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走上危险的不归之路。因此,正是合规文化保障着各项业务高速、迅猛的发展态势,也正是合规文化让我们不断的走向发展壮大。

树立新时期的合规文化是规范行业服务标准行之有效的举措,但是,如何让合规文化深入人心,如何又让合规文化融化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并形成一种习惯,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加强人格锤炼,恪守行业规范,为弘扬行业新风、促进行业发展进步尽职尽力,对此,我也感触颇多,以下是我个人对职业道德诚信、合规操作意识和监督防范意识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望大家不吝指教:

一、以德立身。

古语有云:百行以德为首。可见古人早就讲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做人,应该身先立德,做事,亦应该以德从业,坚决树立与不良行为做斗争的决心,万里长城尚且是由一砖一石垒起来的,恪守行规、树立良好行业风气的这道长城亦应由以德立身这块基石做起。

二、以慎处事。

合规文化的建设与实践绝非一朝一夕、一人一事便可以完成,它需要我们共同恪守、长期不懈的坚持,正所谓循规蹈距一日易,遵章守制千日难,保持严肃谨慎的工作作风、固守心中那道不可逾越的道德防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之上,慎于思、谨于行、安住心、守住身,小事当慎、小节当拘,许多行业事件的发生往往始于小节,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焚于隙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其悔不当初,不如从一开始就掐断心中那份诱惑,严把合规关,慎小处微,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

三、三省其身,超越自我。

社会在进步、行业在发展,我们面临的情况也在不停的变化,古人尚且知道君子日三省吾身,难道我们还比不上古人?

重视学习、尤其重视善于学习,学习领会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为思想充电、让观念更新,拓宽思维、提高修养,将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体系溶入合规文化之中,此乃建设合规文化之一省;

以镜为鉴可知美丑,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因为人情关、面子关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违规操作的事件层出不穷,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与家破人亡的惨痛教训屡见不鲜,难道我们还能见怪不怪的无动于衷?难道我们还要熟视无睹般重蹈覆辙?善于总结汲取经验教训,警钟长鸣,不为不仁之事、不取不义之财、不染不正之风、不干不法之举,以合规作为行为处事准则,此乃规避合规风险之二省;

融合规于实践,处处合规,事事合规,不仅要确保自身的业务活动符合本行业的规章制度及行为准则,更要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加强对合规精神的发扬与传播。

作为奋斗在行业基层服务最前线的一名普通员工,我们的言行与企业的形象息息相关,因为工作的特性,我们义无反顾的挑起了合规文化的宣传重任,以实际行动诠释合规文化内涵,尽心竭力演绎合规文化使者的真我风采,携手并进,通力打造依法经营、守法奉献、合规办事、全员信守的合规文化。此乃宣扬合规文化之三省。

合规文化的衍生,与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优秀传统密不可分,合规文化的建立更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黔江要发展,合规是关键!

2.银行信贷合规心得体会 篇二

一、操作风险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1. 操作风险的概念。

对银行操作风险进行定义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操作风险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为是多种多样的, 在不同领域中的操作风险的特征很可能是有很大差别的。英国银行家协会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 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从1998年到现在,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一直沿用这个定义。因此我们大体可以了解, 和操作风险密切相关的四大因素, 即人、流程、系统、外部事件。

2. 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近年来, 随着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普遍加强以及全社会信息透明度的日益提高, 商业银行陆续暴露了一批违法违规违纪案件 (职务犯罪、金融欺诈、违规操作、错误决策等) , 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 金额巨大, 情节恶劣, 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也给银行业信誉带来了损害, 严重影响了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操作风险几乎覆盖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从操作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其可导致的损失程度来看, 主要表现在:一是可预计损失的风险。即银行在日常的营运活动中比较频繁地发生的失误或错误而导致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严重程度一般不大。二是不可预计损失的风险。即银行在经营中发生了严重地超乎寻常的失误或错误而导致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小, 但严重程度一般很高。三是灾难性损失的风险。即银行在经营中所遭受突如其来的内部或外部对银行的生存产生直接影响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极低, 但是其后果非常严重, 足以使银行破产或倒闭。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一是所有者虚位, 导致对代理人监督不够。二是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运作时, 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还没有真正起到相互制衡作用。三是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 很容易导致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同时, 分支行主要负责人的权力过大, 也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四是内部控制能力逐级衰减。由于国有商业银内部管理链条长、层次多, 信息交流不对称, 又没有良好的全流程监控, 致使分支机构潜伏和暴露的问题令人防不胜防。 (2) 没有真正建立起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一是在管理与发展的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区, 将风险管理与加快发展对立起来。二是传统的东方文化沉淀影响了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 操作人员在制度执行上, 从上不从制, 从师不从制, 从习惯不从制, 使许多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全面。有的将操作风险理解为只是“操作中”的风险、“操作性”的风险, 有的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等, 认识上的局限导致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不全面、不系统。 (3) 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控制不足与控制分散并存, 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二是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 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监督。对业务人员监督的多, 而对各级管理人员监督的较少、制约力不强, 内控制度缺乏刚性。三是内控制度的权威性不强, 责任追究力度不大。四是部分分支机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观, 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 (4) 金融创新和电子化建设带来的风险。一方面, 商业银行为抢占并扩大市场份额, 不断推出金融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服务举措, 在产品、业务和服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倘若没有配套的内控制度的及时跟进, 就会引发新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 商业银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也使银行在各个地区的经营和各项产品的经营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 若系统建设滞后就会使总行难以对分支行进行准确到位的内部监控, 如果银行的电子化处理系统出现问题, 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二、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防控银行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 风险是与商业银行相伴生的产物, 吸收风险、分散风险、化解风险是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核心职能。商业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 商业银行是处理风险的机器, 风险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当前, 在面临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外部监管要求越来

●郑璐

越高的形势下, 要实现省级分行党委提出的“全面落实‘业务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机制和运作体系’的‘四个转型’, 强力提升‘内部控制力、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目标, 就必须加大操作风险防控力度, 扎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1. 加快内部改革步伐。

它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为防控操作风险提供基础平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因此, 要加快形成并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人员合理的制衡和支持的高层管理架构。加强制度约束, 有效降低内部关联交易和内部人控制的道德风险。二是建立集中化、扁平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战略规划、营销、决策、信息等方面, 积极探索和尝试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加速业务流程整合, 实现业务集中规范处理;建立覆盖全业务、全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客户经理制、产品经理制和风险经理制, 确保人才专业化培养和配置。三是理顺风险控制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关系。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机构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的沟通, 防止出现风险管理真空或重复管理。创造条件对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实施风险管理人员、会计负责人以及法律合规人员的派驻制, 前移风险控制关口, 增强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2. 加大合规文化建设力度。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建设上。因此, 一是重视制度建设。要遵循“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以及“一项业务一本手册, 一个流程一项制度, 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 认真做好对现有规章制度的评估和梳理工作, 及时进行相应的补充、修订和完善, 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 严禁出现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 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提供制度基础。二是健全完善监督纠正机制。健全授权授信体系, 实行统一法人管理和授权;建立必要的职责分离, 以及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关系的制度;明确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不相容岗位及其控制要求, 对于重要活动应实施连续记录和监督检查;着力完善内控的科技手段, 提高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在此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内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自律监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排查各类风险隐患, 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 坚决纠正并限期整改, 把问题的查处与修正制度和强化制度的执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坚持“以人为本”。在企 (下转第247页)

(上接第245页) 业经营管理诸要素中, 人才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人既是管理的对象, 又是管理的动力。这是因为, 健全的体制要靠高素质的队伍去坚持和完善, 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要靠高素质的队伍去掌握和运用, 政治优势要靠高素质的队伍去体现和发挥。所以, 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 是对人的管理, 包括对人的道德、能力和良好的激励相容框架的实施等。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合规文化”教育, 强力灌输遵章守纪和合规文化理念, 强力灌输“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合规文化内涵, 使全行员工自动自发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二是制定并普及行内法制建设。要从规范干部员工的行为入手, 突出法制教育和案例剖析, 通过“惩戒人”达到“规范事”的目的, 实现从“管人”到“管银行”的科学传导。通过剖析已发问题来揭示业务风险点和薄弱环节, 为守法意识淡薄、业务操作违规行为敲响警钟, 增强全员防范案件的责任感, 教育全行从思想意识上和行动上自觉防堵各类案件。三是深入开展案件防范技能教育, 组织全员认真学习《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干部道德风险防范指引》和《中国农业银行防范案件工作指引》, 增强案件防范的敏锐性和自觉性, 提高防范案件的整体能力。

4. 建立激励相容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一是要切实增强内控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 无论是体制创新、机制创新, 还是业务创新, 都必须突出强调内控的有效性和风险的责任制, 由业务先行向内控先行转化, 由被动接受稽核检查向主动申请合规监督转化, 促进全行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化。另一方面, 要把内控评价结果纳入对分支机构综合业绩考核的范围。同时, 通过“内部审计情况通报”, 客观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扩大各分支机构自我评价的视角, 从内控的角度全面认识操作风险和管理漏洞, 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审意见, 引导分支机构优化内控环境, 提高内控水平。二是建立高管人员市场化的激励约束制度, 包括到任离任审计制、年薪和期权激励制、高管人员良好行为准则制等, 使得从基层行到总行的管理人员都能置身于良好的激励相容的框架之下。三是加强执行力建设。通过坚持不懈地灌输教育, 使全行每一位员工都能把善抓执行作为增强一级法人意识的政治素养来追求;把善抓执行作为当好称职领导、合格员工的履职能力来提高;把善抓执行作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高效作风来提倡;把善抓执行作为上行下效、政令畅通的经营环境来建设;把善抓执行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忘我投入的工作激情来培养;把善抓执行作为提高团队战斗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必由路径来创造, 以此实现全行管理境界的新跨越。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摘要: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任何一家银行无不把风险控制管理列为其基本管理制度。文章就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如何防控银行操作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3.银行合规走向国际化 篇三

在2009年3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中国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韩国、墨西哥和俄罗斯一道,获准成为该组织的新成员国。

加入巴塞尔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将全面参加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严格执行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标准及法则。

事实上,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一直参照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多项监管指引来调整自己的业务构架及价值取向。如业内耳熟能详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文件《Basel I》与《Basel II》早已在国内银行界推行。

作为对巴塞尔委员会有关银行合规监管指引的回应,2006年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文件,规范在全国银行业的合规管理并要求全面地实施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负责合规管理职能的部门、团队以及岗位。

近几年来,面对金融机构违法违规事件频发的紧迫形势,作为风险管理体系核心之一的合规风险管理,日益受到中国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

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根据国际惯例和本国银行实际状况,多次发文要求国内商业银行重视合规工作,以强化和改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杜绝各类大案要案以及减少违规事件的发生。而过去发生在银行的一些案件,绝大多数都是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结果。

高官账户是否“高风险”?

境内外银行之间合规管理的理念差异始终有一个“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问题。尽管与国际接轨是大趋势,而消弭各国监管范围差异是巴塞尔委员会追求的目标。

但现实中,中外银行家在认识上的观念分歧始终存在。曾有外资银行经理发问:2006年7月由国家6部委(建设部、商业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这既然是“意见”,那么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吧?中资银行人士答:若不听,后果很严重。

再比如,将银行客户中的“政界人士”列入本行客户名单中的另类:“需要强化尽职调查过程的高风险类别”,是国外银行通常做法,许多进入中国大陆的跨国银行秉承这一“国际惯例”。

然而,这与我们的传统思维、价值理念相悖。试想一下,在银行客户中,将那些经过组织部门千挑万选、德才兼备的政坛之星、将那些省长市长们列入“高风险名单”序列,这样的做法实在不是中国银行家所能接受的。尽管国际、国内的经验都已证明,权力与腐败密切相关,高官落马可谓司空见惯。

实际上,由银行户头牵出的高官弊案近年在海外并不少见。

例如2007年澳门廉政公署对澳门运输工务司原司长欧文龙的受贿案调查取证相当顺利,因事发前香港的银行早已将其列入“高风险客户名单”而特别关注,提供的资料非常详尽,连其办理业务时的原始资料也特意保留。故澳门廉政公署顺利地在香港追回超过3.5亿港元的银行存款和现金。

2008年美国纽约州州长斯皮策因为身份特殊,其私人账户被发现有大笔转账款项,都是汇往一家名叫“皇家俱乐部”的高级卖淫集团而事发,导致斯皮策辞职。这是纽约州近一个世纪以来首位被迫辞职的州长。如果没有商业银行对在任政治家账户的高度关注,这件事很难揭发出来。

当然,外资银行如此关注“政界人士”客户,并非自诩肩负反腐重任,而是未雨绸缪,顾忌此类客户假道银行敛财,令经办银行背黑锅,最终名誉受损。这与银行合规的宗旨——“规避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相一致。

从国外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实践看,合规管理不仅是满足外部监管的需要,而且是促进银行自身业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合规管理不仅是防范声誉风险的手段,也是实现银行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中国商业银行应该从上述个案中得到借鉴。

平衡国内合规与国际合规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颁布实施了《爱国者法案》,建立了全球金融反恐、反洗钱的监管架构。该法案第317条规定“对外国洗钱者行使长臂司法管辖权”。

有人会问:在他国境内办理银行业务,美国人管得了吗?然而,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导致任何国际金融机构以及任何国家的银行,只要经营国际业务就离不开美元支付,也没法不跟美国金融机构打交道。在《爱国者法案》下,美国财政部下设FINCEN和OFAC两大机构,只要下令切断美国银行与其认定的“外国违规银行”往来,即使这家外国银行是百年老店也招架不住。

能否在国内合规与国际合规上找到平衡点是关乎银行国际业务拓展的大事,这也是许多国家的“违规银行”愿意支付巨额罚款的原因。

例如2005年美国政府指控荷兰商业银行伪造交易单据,对其罚款8000万美元;2008年1月美国以同样理由对劳埃德TSB银行罚款3.5亿美元;即便是号称中立、信誓旦旦为客户保密的瑞士银行,也在美国监管机构指控其“帮助美国富翁逃税”的压力下低头,2009年2 月被迫接受了7.8亿美元的罚款决定。

固然美国的“长臂司法管辖”严重损害了另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美国、美元强权的体现。但在现实当中,如何适应国际金融监管、维护自身利益是一个新的课题。

除去美国强权政治的特殊性,对他国在本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各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没有任何境外银行机构可以逃避监管;监管应当是充分的。”这是巴塞尔委员会倡导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巴塞尔委员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堵塞国际监管中的漏洞。

但其中处罚分寸的拿捏却颇费功夫,尽管在维护市场原则、平息商业纠纷背后所涉及的国家利益被淡化了,然而情况远比一句“生意归生意、政治归政治”要复杂。

例如近几年来,日本金融厅先后查出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等国的6起外国金融机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案件,并分别处以吊销营业执照、无限期停业等处分。要处罚如此有背景的跨国金融巨头,当局也多有顾虑。日本金融厅曾数次汇报,取得了时任首相小泉的支持方才行动。

4.银行合规心得体会 篇四

一、做好信息收集,多角度分析问题,理性决策。人的一生总是要做出各种不同的决策,学习上的、工作上的、生活上的,很可能一个决策就改变人的未来发展道路,因此要尽可能的多采用理性决策。怎样才能做好理性决策呢?第一要针对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而且要尽可能的收集全面,第二要根据信息建立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第三要做好方案的评估,第四要选出最佳方案。在做决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锚定效应和框定效应,多换位思考。做好了这四步,就能更好地应对处理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减少决策偏差。正如课堂上学习的陈天桥创业案例中所写到的那样“在每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陈天桥的创业故事都会重写。”我们也一样,在每个转折点,我们都要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慎重决策,这样才会给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不偏离自身理想的发展道路。

二、避免判断与决策偏差,做好风险管理。在工作中,由于个人知识、素养、成长环境、教育经历、工作背景等因素影响,我们的思维会出现各种偏差,有感觉偏差、认知偏差、记忆偏差、环境偏差,可能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现“群体思维”,而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及风险的产生。从巴林银行倒闭的这个案例中,我再次感受到风险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肇事者尼克。里森违规操作,加之严重的赌徒心理,过于乐观地估计形式,然后又隐瞒重要信息,在利益驱动下,完全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再加上巴林银行混乱的内部管理和不得力的监控措施,使巴林银行失去了多次遏制风险进一步扩展的机会,最终导致百年银行毁誉一旦。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在与市场的博奕过程中,将风险锁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做好风险管理。

三、按照三参照点理论,做好底线调控与目标调控,管理好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决策。我们常常会给自己制定一些奋斗目标,以此来不断激励自己为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可我们可能很少考虑过自己的底线是什么,有时还可能将底线就设置为了目标,也因此无法管理好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决策。例如在给客户理财的时候,就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他的底线、现状和目标是什么。这样才可能为客户制订出可行的理财方案,告之客户在何种情况下可获得高的收益,在何种情况下可保本不亏。否则如果只乐观的设定益目标,那么在出现风险状况时,客户将很难接受和认同。

5.银行合规心得体会 篇五

会议首先学习了省联社李亚华理事长在全省农商行“守规矩、防风险、建设合规银行”会议上的讲话。会议指出,此次在红安举办的学习班意义重大,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精神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抓好金融安全工作需求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需求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监管措施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工作部署的需要。

会议要求每一名员工、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严守政治规矩、严守组织规矩、严守工作规矩、严守廉洁规矩、严守道德规矩。大力防控信用风险、大力防控市场风险、大力防控操作风险、大力防控流动性风险、大力防控案件风险、大力防控股东风险、大力防控声誉风险。

6.信贷合规心得体会 篇六

一、转变观念,迎面时势任务挑战

从综合柜员转换到客户经理岗位,如何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及技巧、更好地把握工作重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前的综合柜员岗,营销平台相对侧重于柜面,而客户经理则要走出柜台、走出营业大厅,将信贷服务带到客户经营场所、带到客户家中,实地了解客户基本情况、资产状况、经营信息,全面调查客户贷款用途、偿还能力、风险要素等等。

根据新岗位的特点,我制定了自己的工作“五部曲”:深入学习领悟信贷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认真分析目标客户群,做到“有的放矢”;对筛选出的目标客户主动走访宣传,做到“上门营销”;按制度流程严格落实贷前、贷中、贷后相关工作,做到“尽职尽责”;密切关注客户贷后经营状况,做到“全面追踪”。

当前,安陆农商银行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微贷主业地位已形成,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抛弃老旧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将“坐门等客”向“上门找客”转变,将“单一拓展”向“综合营销”转化,真正打通获客渠道。

二、强化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工作中自然是“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活学活用,业务开展自然也受到影响。

工作以来,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习,并报考银行从业等门类考试。在此过程中,我不仅扩充了知识视野,同时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环境的转换。扎实的知识体系,是我勇于迈开步伐营销拓展的底气,是我无惧困难奋力攻坚的动力。

三、遵规守纪,推动业务稳健发展

近年来,安陆农商银行多措并举,积极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其中关键之一就是不断规范信贷从业人员行为,确保严格遵守廉洁纪律及规章制度。20xx年来,安陆农商银行积极践行廉洁金融建设相关要求,推进廉洁信贷工作落实。贷款发放后,县行集中对借款人进行抽查回访,打造诚信、高效、廉洁的“阳光信贷”形象。同时,积极推行“四项机制”、进一步加强贷款审计、对不良贷款组织遍访等等,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信贷工作氛围。

7.银行信贷合规心得体会 篇七

在2010年的监管工作会议中, 监管当局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2012年实行《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定:修订框架》并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运用现代风险量化技术来管理银行风险,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 最基础的层面就是落实合规风险的管理, 而合规风险的管理又落脚于对银行业务经营的每一个流程环节、每一个风险点、每一个员工的岗则的管理, 因此合规风险的管理与目前正在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中展开的流程银行建设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如何将合规风险的管控与流程有效结合, 如何在管控与经营发展两者间寻找平衡点, 运用怎样的方法和技术落实合规风险的管控, 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和对策。本文通过对流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 以江苏省农信社流程银行和合规风险管理建设为例, 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流程银行的建设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落地和全面风险管控。

一、合规性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及流程银行内在逻辑关联

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指导原则颁布以后,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响应。合规已成为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 更是银行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无论从监管需要和银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 都显得十分必要, 其重要性都不容忽视。正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多次强调指出的那样,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刻理解合规风险管理内涵, 应用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随着现代银行监管的发展, 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及监管经验做法, 加强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合规建设, 建立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成为函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总体上来说, 合规风向管理都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中国商业银行管理的一次革新。

1.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

首先, 合规风险管理涵盖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中。从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可以看出, 全面风险管理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 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全部五要素之外, 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要素。其次, 合规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随着国际银行业对合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到位, 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 已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 合规风险已与银行其他风险一道被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最后, 合规风险管理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全面风险管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合规风险是商业银行其他风险产生或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导致银行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生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诱因, 所以, 在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 需要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风险管理部门充分沟通协作。

2.合规风险管理是流程银行建设的需要。

流程银行建设与合规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 相互支持。流程银行的建立从根本上将合规风险的管理通过流程这条主线联结起来。将原来分散化、弱关联的合规风险评估、识别、量化、缓释和监控通过流程集中起来, 使流程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反应及时、动态敏捷的立体网络由于合规风险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某项流程活动, 因此, 流程作为商业银行的微观基础活动, 其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整体合规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对流程合规风险的有效管理, 并对流程逻辑进行优化集成, 就形成了银行的整体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路。

同时流程银行的建设过程, 也是重新审视流程是否科学、规范、合规的过程, 利用对流程的合规评估来达到规避合规风险、精简企业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商业银行运作效率的目的。商业银行只有树立起流程管理的理念, 才能从整体上落实执行力、提高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的质量, 这是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基础。正因为流程银行是合规风险管理的载体, 而且流程银行正是中国商业银行目前改革的重点, 所以中国商业银行可以借流程再造这个契机在流程再造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推进, 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才能落实到实处, 才能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二、江苏农信流程银行建设与合规风险管理的落地

合规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已得到了国内银行界的普遍认同, 江苏农信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其落地。随着江苏农信基层法人农商行的改制进程快速推进, 全面风险管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 合规风险管理也逐渐发展成为江苏农信系统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在理念上, 江苏农信提出, 合规风险管理应该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转变, 由原来的事前、事后管理风险逐步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风险管理, 并将合规风险管理建立在以流程为中心、持续测试和持续验证的基础上。因此, 江苏农信自2009年以来通过流程银行建设培训、2010年全省流程银行建设试点并在2011年逐步推广等系列工作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落地。

作为江苏省流程银行建设两家试点单位, 泗阳农村商业银行 (以下简称泗阳农商行) 流程银行建设项目的特色———打造以农户、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核心的“阳光品牌”, 建设有泗阳农商行特色的流程银行。泗阳农商行业务具有“额小、分散、户数多”的特点,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进行战略澄清、组织优化和流程优化, 改善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 泗阳农商行流程银行建设

在流程银行建设的过程中, 泗阳流程银行与外部咨询方一起利用访谈、调研、讨论、分析等方式对全行风险管控能力进行诊断, 对每个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 调整银行组织架构, 提高银行风险管控能力。

1.打造“1+1”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和客户分类分层营销工程。

泗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该行主要服务对象是大量的农户、个体工商业户及中小企业。对此, 将客户按照六类三级 (六类:个体工商客户, 种、养、加客户, 股东客户、企业客户、股东发展客户、外出务工客户。三级:普通级, 优质级, 核心级) 的标准, 对城区和农村客户实行市场细分, 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套餐, 实行差异化营销模式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和客户资源, 对优质客户群体提供高附加值、定制化的服务满足。推出有针对性的“凤还巢”、“安居宝”、“金钥匙”、“中小企业联保通”等信贷业务新产品, 目前, 该行已形成五大类近30种的产品组合, 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可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 切实提升了产品服务的竞争力。

2.零售业务批量化处理。

通过引入“信贷工厂”和德国IPC公司基于现金流的放贷技术, 实现零售业务批量化处理。在打造“信贷工厂”中, 该行为农户、具有小微企业性质的个体工商户、大额农户以及中小企业研制推出标准化的产品, 设计统一的流程化作业模式, 对业务环节逐一细分, 并根据不同客户类别设计标准化的信用评分指标和体系, 进一步扩大信贷覆盖面, 丰富业务产品种类, 提高贷款发放的效率, 降低运作成本。

3.再造核心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该行按照“高风险长流程, 低风险短流程”的基本思想针对竞争环境和客户需要的变化, 从核心流程出发, 对银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目前, 已经形成“一书一图两表” (即一个岗责说明书、一个标准作业流程图、一张风险点明细表、一张内外规映射表) , 共有包括信贷、负债、电子银行、风险管控以及后勤保障等业务在内的298个流程图和1 980个风险点库, 为下一步流程定型和风险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4.重塑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和组织架构。

构建“前中后台相分离, 一二三道防线界定清晰”的流程银行组织架构, 按照业务、管理流程以及部门职责设定岗位, 明确和落实每个岗位的职责、任职要求等, 并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传递反馈沟通机制, 保证信息快速传递与落实。

(二) 建立基于流程银行的GRC综合集成风险管控平台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目的是主动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合规风险评估体系, 构建灵敏有效的合规风险分析评价机制, 开发合规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监测和报告的全流程风险监测信息系统。

在优化流程的同时, 该行挖掘流程各个环节存在的关键风险点, 利用专家经验法提出风险应对措施, 并对每个风险点标注相应的内部与外部法律、法规及准则, 使流程的每个环节对应到银行各部门的各岗位, 借助Visio工具把用信流程和涉及部门岗位描绘出来, 然后按照上述思路梳理各个关键环节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已经对应关联的内外规。清晰的流程图亦可同时展示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其定位。

在优化和规范化后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基础上, 利用嵌入工作流的IT化GRC综合集成管控系统对银行业务的各流程环节进行实时控制, 提高业务效率、客户服务能力以及事中风险管控。该系统平台内嵌了如下功能:我的岗位模块 (包括每个员工相应的岗位职责、每天的代办事项等) 、流程体系模块 (全行所有业务的流程和风险点及对应的内外规) 、内外规管理模块 (对内外规的识别、管理和分析) 等相关内容。通过建立“风险事件管理”的“后评价机制”, 对银行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监督、控制, 提高事后风险管控能力。在此基础上, 借助GRC综合管控系统不断积累数据, 按照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要求, 推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三、江苏农信试点流程银行建设与合规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

通过泗阳农村商业银行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与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实践, 江苏农信也在同时深化对流程银行以及合规风险管理的理解。通过建立流程银行体系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二者在信息系统上的整合,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并将进一步总结加以推广。

1. 流程再造与落地, 实现公司治理机制流程化落地。

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基础和根源。从国外实践的经验来看, 一个有效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在银行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关形成一种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股东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人员组成、作用、责任及应承担的义务决定着银行的经营行为和效果。通过流程实现公司治理机制的流程化落地, 一方面将决策流程落脚到IT化的流水线作业上, 另一方面将对风险的治理, 通过管控系统进行风险和相应的管控人员的匹配。

2. 重塑组织架构, 打造前中后台三道防线。

首先实现前中后台相分离, 明确一二三道防线。以泗阳农商行为例, 在流程银行建设中, 形成的组织架构如下:以前台 (业务营销总部, 包括公司部、个金部、电子银行部、分支机构) 、中台 (授信管理部、信贷管理部、财务会计部) 、后台以及支持保障部门 (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科技部、监察保卫部、工会) 为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和主要风险责任主体;以合规部和风险部为风险管控的第二道防线, 为第一道防线提供风险管理指导、支持和检查;以稽核监审为风险管控三道防线, 从而构建有效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整个前中后台的相关职能部门构成银行的一道防线, 是风险责任的主体, 由风险部、合规部组成银行的二道防线负责全行各类风险的识别、监测、计量、转移和规避。

3. 整合作业系统, 构建风险管控体系。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 合规性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类风险, 发生频率高, 监控难。以泗阳为例的“基于流程银行的GRC综合集成管控平台”中的合规风险控制模块包含了合规支持系统与合规管控系统两大子系统, 合规支持系统用以支持日常合规工作, 力求降低银行的日常操作风险, 提高业务流程效率;合规管控系统用以动态管控银行的全面风险情况, 以增强银行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四、基于流程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合规理念内化与反嵌。

合规风险理念或者说合规文化是整个合规管理体系的思想灵魂, 应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占据首要位置。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 使员工深切理解监管要求和规定本身。合规理念应当深入人心, 从领导层到高官层再到业务层,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形成合规思维, 使合规理念内化为员工心中的应然意识, 在全行上下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人人遵从合规、主动适应合规、合规创造价值, 这也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中对合规文化的追求。

2. 构建全面的合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要创建覆盖商业银行各个机构、各个业务条线的合规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应以集中化的运行模式在各个分支机构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和合规岗位, 以确保合规风险管理覆盖所有的业务条线, 所有的分支机构, 所有的产品领域以及所有经营活动的组织, 使合规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二是通过构建标准化的合规管理流程, 不断识别合规风险, 并通过不间断的评价保证业务流程的风险可控及可操作性。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建设, 通过合规风险管理系统的流程管理功能、监测功能、支持功能, 能够有效整合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的资源, 提高管理水平。

3. 综合集成风险管控平台的改进方向。

泗阳农商行“基于流程银行的综合集成管控系统”采用三层浏览器/服务器 (B/S) 结构开发, 是当前信息系统开发的主流模式, 具有比较好的可扩展性。浏览器/服务器 (B/S) 结构采用WWW方式对服务器进行访问, 具有图形化界面、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用户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对于银行业, 其安全性好、保密性高的优点, 非常适合银行业的生产环境。该系统目前尚处于小范围、小规模的试运行, 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发现各类问题,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该平台系统还存在功能有待完善、系统数据库与核心系统数据库接口尚未实现对接等提高方向。随着一定数量的数据积累和运行实践, 系统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信息化、智能化优势。

参考文献

[1]Nicolas Racz.Governance, Risk&Compliance (GRC) Status Quo and Software Use-Results from a Survey among Large Enterprises[C], 21st 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2]Nicolas Racz, Edgar Weippl, Andreas Seufert.A process model for integrated IT 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 management.

[3]GMI Article for Oprisk&Compliance-short[J].GRC, 2008.

[4]Marc Dupuis, Barbara Endicott-Popovsky.Top-Down Mandates and the Need for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Risk Management, andCompliance in China-A Discussion.

[5]徐振东.银行家的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6]易颜.从“合规性监管”到“风险性监管”——中国银行监管转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4.

[7]陈杰.对农村信用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3) :22.

[8]刘满佳.国有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0.

[9]胡一骏.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改造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8.管控与合规成银行IT新方向 篇八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凸显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监管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正变得越来越严格。中国银行业多年来在央行、银监会的双重监管下,一直都执行着较高的监管标准,伴随中国银行业和银行监管业体制机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资产规模、经营效益、结构改革、监管体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中国银行机构的业务种类、创新水平等方面距离国外仍有很大差距。

加强IT应用建设

规避金融风险

对外开放、混业经营、加大业务创新是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中国银行机构自身在合规经营、风险管控上还有很大不足。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间,国内银行业警钟频敲:2009年广发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整合官涉嫌在重组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不当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2009年北京农商行商务中心支行被骗贷数亿元案件曝光;2010年齐鲁银行发生巨额金融票据诈骗案;2011年鄱阳农信社发生近亿元监守自盗大案。处于深化机构改革、提升经营能力时期的众多银行机构,面对各种各样的市场、操作、信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多年来,央行和银监会就银行在市场、操作、信用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出台了多项文件加以规范指导。从2007年开始,银监会开始在国内部署实施《巴塞尔协议》;2009年3月,银监会加入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巴塞尔协议3》的出台更清晰地表明,风险管控、合规经营将成为银行机构未来关注的重点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在《巴塞尔协议》的指导下,银监会提出了对各类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银行机构纷纷增资扩股、上市融资。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下,国内银行机构也纷纷自发加大了对风险控制、合规经营的投入力度。资质优良的国有、股份制银行都投建了相关的系统。

信息技术是实施各类风险管控、合规经营的重要手段。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90%以上的金融风险事件都与IT间接相关;在已经报告的损失事件中,50%以上的事件与IT间接相关。银行机构必须以IT为工具,通过强化数据基础、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开发风险计量模型、推进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流程整合等措施,逐步落实各项有关要求。银行机构实施风险管控、合规经营会涉及许多系统开发,并影响相关设备、服务的采购。

中小银行面临变革

中国银行机构主体间差异巨大,与国有大行相比,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本充足率偏低。随着监管层的阶段治理重心开始向中小银行转移,国内中小银行机构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如城市商业银行实施省域的合并重组、跨区域经营,农信社的合并、改制等。

近年来,监管层对国内银行机构的整体改造使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满足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因为业务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原因,中小银行仍存在诸多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如发展战略仍以规模扩张为主,缺乏对精细化经营的投入;内控体系仍未有效运转,与中小银行经营能力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产品严重不足等,表现如下。

1. 陈旧核心业务系统的更新,将引发中小银行对风险管控的重视。

作为银行机构最重要的应用系统,核心业务系统直接决定着银行的业务效率、创新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目前,国内多数银行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已使用了多年,其业务流程、功能种类已远不能满足现今银行业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银行机构开始再造其核心业务系统,以增强竞争力。

2. 区域扩张力度的增强、业务准入的丰富,给中小银行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一直以来,以城商行、农村类金融机构等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在经营区域、业务种类、资产规模等方面都较国有银行有着巨大的差距,但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落实,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差异化经营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小银行开始更多实现跨区域经营、不断丰富业务种类、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IT应用水平的薄弱、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给中小银行带来了各种潜在的风险压力。

3. 中小银行数据、应用层的上移给总行带来更大风险隐患。

继国有银行普遍实现数据集中后,借合并重组、业务整合的浪潮,中小银行开始将其数据层、应用层向总行迁移,这给总行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中小银行机构将进一步加强数据集中、应用集中的实施,而IT层面的风险管控也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涉农维权典型案例下一篇:经典留言板上的毕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