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

2024-09-08

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共8篇)

1.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 篇一

博志复旦考研网

2014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

博志复旦考研网最新推出买专业课精编赠送课程活动、报VIP高辅计划送ipad活动。全国各高校专业课内部辅导现已开课,VIP高辅计划、无忧通关计划、一对一精英计划、雏鹰计划等,全程强势出击,报名有优惠,赠送专业课课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2014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清单。

详细的全套资料清单如下:

第一部分、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册)》 王运熙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至第四卷)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修订本1至4)游国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欧洲文学史(第一至三卷)》 李斌宁 商务印书馆

《中国文学史(上中下)(精装)》 章培恒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 北京三联书店

第二部分、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复习精编

以下两本为高分考取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童鞋精心整理,为报考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必备材料。

2014复旦大学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复习精编

适用专业: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所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初试是完全一样的。考试科目均为808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此套材料通用。

此书详细内容清单如下:

(1)考前必知:学校简介、学院概况、专业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

(2)考试分析: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3)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4)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5)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强化冲刺阶段可直接脱离教材而仅使用核心考点解析进行理解和背记,复习效率和效果将比直接复习教材高达5-10倍。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权威、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6)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该内容包含

2007-2013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7)备考方略:详细阐述考研各科目高分复习策略、推荐最有价值备考教辅和辅导班、汇总考生常用必备考研网站。

2014复旦大学文学语言综合知识考研复习精编

适用专业: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所有中国古代文学、民俗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现代汉语语言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初试是完全一样的。考试科目均为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此套材料通用。

此书详细内容清单如下:

(1)考前必知:学校简介、学院概况、专业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

(2)考试分析: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3)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4)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5)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强化冲刺阶段可直接脱离教材而仅使用核心考点解析进行理解和背记,复习效率和效果将比直接复习教材高达5-10倍。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权威、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6)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该内容包含2007-2011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7)备考方略:详细阐述考研各科目高分复习策略、推荐最有价值备考教辅和辅导班、汇总考生常用必备考研网站。

第三部分、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目

复试科目:专业知识综合能力

考试方式: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文学史

文学语言基础知识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

须考核项目

2.本系拟招收70%左右推免生

专业课资料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的,除非有新的消息,目前就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些资料结合教材复习足够了。我们本校的同学现在复习考研也无非使用这些资料。如果再有新的消息,博志复旦考研网或者专业考研群会公布相应的补充和增加资料。

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复试信息)均来源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权威可靠,信息准确。

2.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 篇二

近三十年,高校教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热情很高,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就有100多篇。总结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为进一步推动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目前还未有人做这项工作,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为之。

一、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现状的理性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直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又是新闻传播、广告设计等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开阔学生历史视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时代变革的冲击下,这门传统课程正遭遇新形势、新观念的挑战,状况不容乐观。研究者们以教授这门课程的亲身经历对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所面临的境遇进行了理性分析,一致认为该课程已经步入多层困局。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社会实际需求和大学人才培养这个层面来看,该课程步入了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与古代文学史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困局。很多研究者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古代文学作为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渐趋冷落,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正被边缘化。在一些学生看来,古代文学只不过是“故纸堆”、“老古董”,与现代社会存在巨大的时代距离,从而有意生发隔膜与疏离之心,学习古代文学的动力也远远比不上学习那些具有应用价值的专业技术课程。有的研究者则站在就业形势严峻这一角度分析,认为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信心日益缺失,更注重实用性能力的训练,因此竞逐于考证而罔顾专业的学习。大学生功利心越来越强,对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质疑。部分研究者承认这种质疑确有它的正当性,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古代文学史课程门庭冷落还有教学本身抱残守缺、缺乏活力等因素在内。

第二,从古代文学史课程本身的发展变化这个层面来看,该课程步入了教学任务有增无减与课时持续缩减、学术成果不断翻新与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的困局。十多年来,古代文学史课程的课时一再受到挤压,呈现持续减少的态势,教学任务却有增无减,二者之间就形成了极深的矛盾。对于这一现象的描述,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众口一词。不少研究者进行过统计,教育部1980年关于文学史教学的课时时数定为346课时,现在一般高校执行新规定为256课时,大部分师范院校已经把这门课程的总学时缩减到200学时左右,有的甚至不到100学时。部分研究者还以本校的实际情况现身说法,如韩山师范学院原先每周4节课,现减为3节,以一个学期18周计算,一学期就少了18节[1]P149;云南民族大学原先总学时数约为702学时,现缩至288学时[2]P25;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实行学分制后,由原来的288课时削减到180课时[3]P93。可见,当前文学史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课时严重不足,这是目前各高校教师的普遍反映。除课时量严重不足以外,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当前古代文学史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也不尽如人意。“3000部以上的各类中国文学史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客观存在。在已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中,教材类文学史占据了相当的份额。”[4]P56教材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但就其质量而言,则佳作寥寥无几。教材的滞后导致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这无疑需要有人做出新的尝试和新的突破。

第三,从教学施予者与教学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层面来看,该课程步入了教师授课模式单一与学生学习兴趣大减、教师科研水平日渐提高与学生文学素养愈来愈弱的困局。很多研究者发现,现阶段各高校该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同小异,都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一言堂”、“填鸭式”、“注入式”、“满堂灌”。相反,学生受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影响,学习模式却呈现多元化。所以,学生听课兴趣降低亦在情理之中。不少研究者总结了其中的主要原因,认为是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固守传统,枯燥乏味,现代气息少,所以难以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自然而然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越来越差。随着高校对师资建设的重视与日俱增,古代文学史的教学队伍在不断壮大,大量高学历教师被吸引进来。客观地说,现阶段古代文学史教师的科研水平的确在快速提高,但不能与教学活动有效衔接,不能直接转化成教学改革的推力。有的研究者批评说,部分高学历教师科研意识强而教改意识弱,擅长按照自己的学术理念设计教学活动,课堂几乎变成了纯粹展示其个人学术成就或科研心得的场所,教学内容学术性较强,而应用性相对缺乏。近年来,中文专业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大幅度减少,造成文本阅读能力低下,文学素养逐年下降。有研究者做过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学生从1998到2008年阅读过四大名著和《聊斋志异》的足足下降了几倍至几十倍,其他的小说作品更是无人问津[2]P26;江西师范大学两届学生仅55%阅读过文学作品选所选录的作品,借阅并深入研读过相关文学典籍的不到20%[5]P89。这样发展下来,很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的两极分化,致使教师有对牛弹琴之感,学生有听和尚念经之感。

二、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困局提出改革建议

既然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步入了多层困局,那么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就有解开这些困局的欲求。不少教师自觉地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变成试验田、实验场,并加以理性思考,取得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实际效果。

首先,面对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困局,很多研究者指出,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把握学科定位和审视培养目标。教学观念是施教者对教学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认识,能对教学活动发挥指导作用。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不少研究者认为,为了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需求,古代文学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增强现代意识,才能不落伍;教学中要将古代作家作品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与现代人生联系起来,深入挖掘作家的心灵世界,这样的古代文学教学才具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活力。有的研究者把这种转变称作“教育观的现代化”、“教学观念的现代性”。部分研究者还从学科定位上思考,认为古代文学史课程不是技能型课程,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充满理性思辨的学科,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放下功利心去面对,注重其内在的精神培养作用。一些研究者则对教育培养目标进行探讨,认为当前对教学目标的界定缺乏现代含量,多满足于文学史知识的介绍和文学现象生成的一种可知性追求,与现代人的生存缺少必要和有效的关联,故而提倡在教学目标方面应使古代文学史教学从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诗词吟诵和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并认为要突出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学生考核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和考试方法改革。相信这才是当前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方向,也是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有的研究者对此持折中态度,认为不仅要重视其实用价值,帮助学生实现理性知识向运用能力的转化,还要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当然,也有的研究者持反对态度,认为古代文学教学不必机械地紧跟时代,莫乱贴标签,应该保持独有的个性与价值。

其次,面对教学任务增加与课时缩减、学术成果不断翻新与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的困局,研究者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针对教学任务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有的研究者认为可通过一种原生态的把握方式提炼教材内容,在某些内容的授课上减少时数;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除了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以外,可在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加以弥补;个别研究者认为这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选修课局限于个别作家、流派、思潮等,不能代替文学史的全面教授,增加课时或压缩教学内容可能效果更佳。针对现阶段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新意的现状,一些研究者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既能吸收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事学术研究,不能停留在转述教材观点的水平上,应随时关注考古发掘的一些新材料,适当增补文学史,同时要善于怀疑和淘汰旧材料、旧观点和旧的理论体系,倡导研究性的教与学,使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部分研究者还主张让地方文化进入古代文学史的教学领域,认为可以改变视角和激发新意。

再次,面对教师教学模式单一与学生兴趣降低、教师科研水平提高与学生文学素养变弱的困局,研究者们主要从转换教师教学模式和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及学习主动性这两个方面寻找出路。很多研究者认为,教师教学模式的转换是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他们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宰的“一言堂”,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这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胃口,所以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进一步指出,要提高学生兴趣就必须转换教学模式,把“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教学,把“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变为借助网络、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绝大多数研究者看重其优势,认为可借助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的研究者主张应理性看待,认为先辈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也应该继承,还要防止无视文学课程自身的个性特点,把教学活动变成热闹的课件技术展示课、感官刺激课的情况的发生。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教学更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应该以学生的参与度为重要衡量标准。他们提出,教师应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必要的机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主体角色,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逐步激发、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有的研究者还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教师可在教学中触发学生的情趣体验,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由此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关于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研究的评价

近30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100多篇与此相关的教改研究论文,这样的势头无疑是令人欣喜的。这些研究成果非常清晰地反映了近30年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状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近30年来古代文学史课程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有了一些变化,但其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多大改观,同时由于社会形势和人们观念的变迁,这门传统课程正不断遭到挤压,日渐边缘化,这与当前复兴国学、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确实有改革的必要。这些研究成果也尝试提出教学改革的方向,有的主张走突出应用能力培养,跟上时代步伐的路线,有的主张走保持古代文学史本身特质,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路线,有的主张走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的路线,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建议皆有其合理性,为教师创新教学提供了参考作用。这30年的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研究显然卓有成效,不容轻视。

但是,笔者回头再审视古代文学史教改研究的现状和成果,认为也留下了不少缺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研究队伍里暂时看不到全国一流大学教师的参与。这里并非有轻轻侮其他大学教师的意思,笔者自己也是在非常普通的高校从教。一流大学掌握的教学资源和取得的教学经验相对来说要更丰富,教学理念可能也更先进,若能加入到研究行列中来,发表相关的成果,则必可进一步推动教改研究,提供新思维、新视角,分享新经验。第二,重复性研究比较普遍,创新成果不多,各高校之间没有统一协调的机制。在这100多篇教改论文中,重复立说的占了60%~70%,不能不说是资源和精力的极大浪费,不利于教改研究水平更进一层的提高,也不利于高校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地开展。第三,研究成果停于表层的较多,无法形成教改理论体系,而且操作性普遍不强。很多研究论文着重于教学经验的分析,泛泛而谈,能够给出改革实验数据的几乎没有,还有些论文草草了事,给人以简单应付的印象,深入研究和论述的并不多见。至于操作性不强,很可能跟古代文学史课程本身特质有关,但既然是教学改革,施之于学生的,就必须注意其操作性。第四,研究时还是不能睁眼看世界,尤其是西方的教学改革理论引进很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有其自身特点,然教学改革亦有共通性,西方上百年取得的教学改革理论可为我们提供借鉴,推进创新研究。

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有理由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未来的教改研究心存展望。首先,期待有全国一流大学的教师参与,增加研究队伍的厚度,开阔研究人员的眼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群策群力。其次,希望各教学单位联合起来,建立一种协同研究的机构或机制,互通有无,减少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再次,希望各高校能够建立教学改革的实验机制,多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教改实行前后的各类数据,为教改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也为教改措施的可操作性提供实际案例。最后,期待研究者们能够开阔视野,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关于教改的理论和经验,将它与我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片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许晓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4).

[2]曾庆雨.二十个月应对三千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的困境与思考[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5).

[3]孟庆彩.试探学分制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4]张泉.现有中国文学史的评估问题———从1600余部中国文学史谈起[J].文艺争鸣,2008(3).

3.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 篇三

课 题 组:《现代语文》学科年度报告课题组

专题研究人员:张明远 王培臣 陈晓丽 倪春雷 王胜男 徐婷

编者按:由本刊“学科年度报告”课题组策划、张明远等人撰写的《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综述》,终于出炉。尽管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它更多的是一种探索与尝试。今后我们将每年推出一组学科年度报告,总结一年来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成果,敬请关注。

2005年,中国的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学术会议众多,科研成果辈出,“国学热”进一步升温,理论界思想活跃,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五届“《文学遗产》论坛”及“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坛”,可谓为当前古代文学的研究指点了江山;“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中国古代戏曲文化学术研讨会”等会议的举行,在古代文学研究的专题化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杜甫诗歌与时代精神”、“纪念陆游诞辰880周年暨越中山水文化”等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昭示了我们推陈出新的愿望与能力;《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等国家项目的结题出版,《<公莫巾舞歌行>新解》等一大批颇有创新意义的论文的产生,所有这些,都表明了200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初步繁荣。

一、古代文学科研

学术会议:

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是非常活跃和频繁的。单单是规模较大的学术会议,就有三十余起。现据笔者搜集整理的材料,汇总如下:

3月26日,湖北省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荆楚文学与荆楚文化”研讨会在荆州召开。会议由长江大学文学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十八所高校及相关科研、出版单位的近六十名代表。与会代表就荆楚文学与荆楚文化、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4月2日-6日,第二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隆重召开。本次学术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和文学院、中国韵文学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著名学者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六十名专家出席了这次盛会。专家学者们围绕韵文文体及其关系研究、诗学研究、词学研究、戏曲及其他研究等话题展开讨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4月6日-8日,“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坛”在徐州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古代文学研究者陶文鹏、黄霖、叶长海、祝尚书、蒋寅、傅道彬、姚小鸥、钟振振、张伯伟、王兆鹏、陈庆元、沈松勤、吴相洲、张毅、刘祯、胡可先、胡大雷、李山、张剑、吴敢、赵兴勤、张仲谋、陈洪、李昌集等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缺失什么”,学者们围绕这一话题,就古代文学研究还有多少尊严、文学研究的“文学”在哪里、理论是“标签”“酒瓶”还是思想的结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4月11日-15日,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和四川宜宾学院主办的“中华文学史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宜宾召开。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分会”的筹备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分会章程》,拟定郑杰文、周延良、罗国威、韩格平、程章灿、陈广宏、张鹤泉、李浩、刘真伦等人为“古代分会”召集人,陈才智为秘书长。本次研讨会是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五十余篇提交会议的精彩论文,六十余位与会学者会上会下的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以及正在酝酿中的学会网站、专刊和课题等,无疑将对文学史料学学科的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和理论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月16日-17日,由河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和《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河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古代戏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七朝古都开封召开。来自大陆各省市及港台地区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康保成、宁宗一、徐子方、罗斯宁、姚小鸥、徐振贵、赵义山、李昌集、陈维昭、段启明、何贵初、曹世耘等参加了这次盛会。总结古典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展望新世纪古代戏曲研究,拓展戏曲研究的边界,以开阔的视野进行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热点。同时,与会专家学者们还特别关注古代戏曲研究与当下戏曲现状的联系,探索传统戏曲振兴之路。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发掘和考察戏曲与其他文学样式及相关学科的互动关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4月16日-17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诗歌通史》(十卷本)第三次编委会在北京市政府宽沟招待所召开。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十位主编李炳海、赵敏俐、钱志熙、吴相洲、韩经太、张晶、左东岭、王小舒、王光明、吴思敬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在2004年《中国诗歌通史》第二次编委会的商议编撰结果的基础之上,详细讨论了每位主编提交的样稿,并对全书的基本内容和撰写原则的最后审核和具体细节达成了共识,确定了下次编委会会议的具体时间以及最终的交稿时间。

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暨全国第十四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于5月21日-22日在诸葛亮故里沂南召开。襄樊、南阳等诸葛亮学术研究会代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等专家学者出席了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和汉文化研讨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7月1日,为期五天的第十一届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李白研究会、新疆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会议邀请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出版社、新闻媒体等机构共八十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有关李白生平事迹的考证、作品背景、文本解读、李白思想性格等,仍是本届大会关注的主要课题。此外,这次研讨会还涉及了李白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李白与杜甫、孟浩然、高适等人思想、创作的比较等课题,反映了在李白研究中总结成果、开拓新领域的追求。

由中国屈原学会主办、包头市职工大学承办的2005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于7月18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来自欧美部分国家、日本、韩国及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六十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一百一十多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一百二十多篇。专家、教授们总结了中国屈原学会成立二十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楚辞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探讨了古老的楚辞如何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表示要努力普及屈原作品,弘扬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8月18日-2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及文艺学重点学科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成功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日韩学者共四十余人。大会共收到会议论文四十篇。会议学风朴实,体现出以学术问题为中心的特色。

8月21日-24日,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三届学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及古籍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文学评论》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的百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既有罗宗强、邓绍基、吴新雷、张燕瑾等老一辈学者,又有陈洪、左东岭、胡明、廖可斌、蒋寅、陈书录、陈广宏、郭英德等中青年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九十余篇。本次会议的宗旨是推进明代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深层研究,加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合作与交流。会议反映出的一些新特点,首先是研究理念的转变,其次是新方法的广泛运用,再次是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挖掘出深层的文学思想内涵。此外,文献搜集和整理方面的研究也颇有收获。

8月22日,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2005年会暨东鲁地方文献与文学研讨会在烟台师范学院召开。《大力开展海洋文献研究》(山东大学,郑杰文)、《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张稔穰)、《<金瓶梅>的早期传播及其成书时间与作者问题》(山东大学,王平)、《建国以来王士禛研究的综述》(山东师范大学,裴世俊)等论文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重视与好评。

第三届中国戏曲学术研讨会于8月24日至8月26日在江西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艺术百家杂志社和江西省艺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着重关注了戏曲与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戏曲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并对戏曲走进校园、走进大学生课堂,提出了一些较可行的建议。

8月25日,“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办。会议的宗旨是探讨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理论内涵及其学术史,以推动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进展。参加会议的有刘世德、程毅中、石昌渝、董乃斌、马振方、萧相恺、张俊、段启明、黄霖、沈伯俊、温儒敏、陈平原、郭英德、侯会、陈文新+、谭帆、钱志熙、张鸣、刘勇强、竺青、潘建国、顾青等近四十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

9月11日,由浙江工业大学与中国宋代文学学会、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工大开幕。会议聚集了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的傅璇琮、王水照等一百七十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宋代文学专题研讨活动。会议还收到内容丰富的研究论文一百二十四篇。

9月22日,“杜甫诗歌与时代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平江杜甫墓祠举行。来自美国、韩国、埃及、喀麦隆等国家和国内从事“杜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杜甫研究会、平江县政府等联合举办。研讨会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专家学者认为,平江杜甫墓是“诗圣”杜甫真正的卒葬地,它的开发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杜学”研究的光大与发展。

同日,由天津市台办、市文联、市台资企业协会和台湾中华书学会共同举办的津台企协杯·海峡两岸楹联诗词大赛揭晓。此次大赛共征集到楹联诗词原创作品一万二千多件。9月28日,由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诗词学会和上海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的“走近孔子”诗词演唱暨楹联新作展又在上海文庙举行。七十多岁的诗词作家姚昆田还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七律《环球几度会群伦》。在国庆节前夕,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则喜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新晃古称夜郎,李白、王渔阳等大诗人都曾留诗于此。

9月23日-26日,由西北大学和台湾淡江大学联合主办,两校文学院共同承办的“海峡两岸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西北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三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出版机构、古籍整理与图书情报单位以及巴西的国际意识高等研究中心共八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六十余篇。此次论文与会议讨论所及,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关于当代学术背景中的古典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的学理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关于目录、版本、校注、辑佚与辨伪等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史与作家作品的文献学研究。

9月23日至26日,2005年湖南省古代文学年会暨柳宗元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永州召开。与之相应,9月24日至25日,“中国·永州柳宗元诗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湖南永州零陵区举办。此次活动由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发起,中国柳宗元研究会、湖南省教科院、永州市教科中心、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州一中等单位协助,并得到了永州市人民政府和零陵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该活动旨在通过著名教师对《江雪》、《愚溪诗序》、《小石潭记》、《钴拇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驳复仇议》等柳宗元诗文的教学授课和永州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柳宗元诗文教学与永州靓丽山水的有机融合,逐步将永州建成为柳宗元诗文教学科研中心。国内知名的柳学研究学者和优秀中小学教师近二百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9月26日,中国邮驿发展史暨全国第三届蒲松龄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高邮召开,会议为期两天。同日上午,蒲松龄纪念馆揭牌仪式在盂城驿举行。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世硕,山东蒲松龄纪念馆馆长、蒲松龄研究会会长、研究员王幼学,牛津大学博士、波摩纳学院教授、亚洲语言文学系主任白亚仁(美国)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冒雨参加了揭牌仪式。

10月14日-16日,由河南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主办、商丘师范学院承办的“河南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商丘市丽晶酒店召开。来自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省内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近五十人参加了会议。著作五部。会议安排了四场学术报告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四十九篇,及《宋元音乐文学研究》、《商丘文学通史》、《屈宋论考》、《龙湖集编年注析》、《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等五部著作。

第五届“《文学遗产》论坛”由《文学遗产》编辑部、西华师范大学主办,阆中市人民政府、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绵阳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协办,于10月19日—22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北湖宾馆举行。《文学遗产》的编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的六十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周勋初、刘世德、陈伯海、王水照等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三十八篇,讨论的热点主要是古代文学研究的本位与研究角度方法、不同时期文体特征的研究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文学与地域之关系研究。

本月,由湖北楚都酒业有限公司举办的楚瓶贡酒文化研讨会暨宋玉研究会2005年会,在素有“七省通衢”的古城襄樊隆重召开。襄樊市各级领导及来自全国的楚文化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共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就楚瓶贡酒的历史文化渊源进行探讨,并对《宋玉故里在宜城》、《浅谈宜城酒文化》等论文进行了相互交流。

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1月1—2日在黄庭坚故里江西修水县召开。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人民美术出版总社、中国社科院《文化遗产》编辑部、南昌大学和华厦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主持了此次学术活动。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八十多位古代文学及书法研究专家傅璇琮、杨庆存、陈永正、陶文鹏、钟振振、黄宝华、水赍佑等应邀参加了这一盛会。

11月4日,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韵文学会、绍兴文理学院、绍兴市文物局主办,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与瑞和度假村协办的“纪念陆游诞辰880周年暨越中山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绍兴开幕。会议主要内容包括陆游诗词散文史学等诸多方面造诣的研究、陆游作品的人文精神与当代社会的关系、陆游与其他文学家的比较等。同时,研讨会还深入探讨了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和越中山水文化等诸多问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复旦大学中文系首席教授王水照等出席会议。

11月4-7日,由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研究会主办,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2005年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学术研讨会在海滨城市湛江召开。与会代表共八十余人,收到论文七十四篇。其中宋俊华先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视点较为前沿,熊国华先生则提出了诗歌的瞬间语境问题。

也是本月,由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主办,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洛阳白园、洛阳香山寺管理处、洛阳白居易研究会承办的“2005白居易诗歌国际研讨会”在洛阳召开。白居易曾在洛阳居住和行吟了十八年之久,与会学者表示,他的杰出诗歌艺术成就已成为东亚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应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白居易研究学会,并加强与海外同研究领域学者的交流。研讨会共收到论文三十余篇。

由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阜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于11月20-22日在阜阳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刘跃进、胡阿祥、池子华、等共120余人与会。会议收到研究论文八十六篇,淮河文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同时,在淮河文化重要思想、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

国际儒学论坛第二届会议——“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2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包括港澳台等地在内的全国共一百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学者们一致认为,儒家人文精神具有人文、人性、人本、人道的深刻内涵,它不仅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特征,而且影响了东亚、东南亚乃至欧美地区,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繁荣。儒学人文精神不仅属于中国,而且为世界文化所共有,应该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和谐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2月17日上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年会暨2005年年终总结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与会者包括十多位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全体教师。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汇报了2005年度工作和2006年度工作计划,诗歌中心科研项目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诗歌通史》为中心,以《中国诗歌电子文献数据库》、《中国诗歌研究史》、《20世纪中国诗歌史资料选辑》、《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丛刊》为辅的系列重大项目规划。

学术论文与著作:

2005年,学术论文与著作也是洋洋大观,可圈可点。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与专著,全国各级刊物及出版社发表与出版的古代文学方面的论文与专著,更是不可胜数。学术论文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所编辑的《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所附的“索引”,每期就有二百余篇,十二期下来,便是两千余篇;而2005年度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则全文收录了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共三百零一篇之多。就古代文学方面最权威、专业的刊物《文学遗产》而言,2005年共发表古代文学方面的专业论文一百零五篇(不包括“札记”“访谈”在内,当然以上两者有小部分重叠)其他杂志就很难一一统计了。由于在笔者截稿时,尚没有见到包括2005年度全国新书总目等在内的相关资料,故难以对05年度出版的古代文学方面的专著给出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古代文学方面的论文与专著,其多产多收,已是事实。从总体上来看,2005年的古代文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于对浅层次的思想艺术性的简单评价,而更加注重厚实深遂的历史感和对艺术奥妙的理论概括”(《文学遗产·编后记》,2005年6月);重视实证研究,并寻求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最佳结合点,让文学研究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和更美的飞翔姿态,学术视野更加开阔。诸如文学编年研究、文学地理研究、作家物质生活状态的考察等研究课题,则“很可能成为新世纪的学术增长点”(同上)。本年度,宏观综述性研究,势头依然强劲,如雷恩天等《20世纪唐文研究回顾与反思》(《学海》,2005年2月)、狄宝心《20世纪以来的元好问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1月)、杨再红《20世纪中国古典悲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南开学报·哲社版》,2005年3月)、叶舒宪《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学术交流》,2005年1月)、纪德君《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6月)、李圣华《近四百年竟陵派散文研究史述》(《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1月)等,而传统的文学热点,诸如《水浒传》、《红楼梦》,则继续受到学者的关注。千百年来在藏雪域民族中传唱不衰的《格萨尔》,也成为05年度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如马都尕吉的《论<格萨尔>的程式化结构特点及其传承规律》(《西藏研究》,2005年1月)、熊黎明《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叙事结构比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2月)、班玛扎西《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若干母题的比较研究》(《西藏研究》,2005年2月)、里太吉《<格萨尔>谚语分类小议》(同上)、韩伟《<格萨尔>史诗原型的独特内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3月)等,研究皆有一定深度。

2005年,古籍数字化仍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文学遗产》第一期首发《关于古代文献信息化工程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互动关系的对话》,揭开了古籍数字化讨论的序幕。至第五期郑永晓《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的未来》,则更进一步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探讨了程序设计语言对古籍数字化的影响。同时,本期还发表了韩丽霞、谢卫平介绍北大数字化成果的《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数字化成果概述》的文章,让我们初步领略了数字化的神奇魅力与强大功效。此外,陈力《中文古籍数字化方法之检讨》(《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3月)、王敏《我国古籍数字化之解析》(《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年6月)、朱开忠《对于古籍数字化的思考》(《数字与缩微影像》,2005年3月)、李明杰《中文古籍数字化基本理论问题刍议》(《图书馆论坛》,2005年10月)、由明智《古籍数字化需要树立整理的观念》(《中国出版》,2005年10月)等,也都从古籍数字化的观念及方式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文体学研究亦渐成气候。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文学遗产》,2005年1月)及《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展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可谓是宏观阐述文体学学科性质及研究现状、研究前途的文章,钱志熙《再论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则是继04年《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后又一篇深化拓展之作。其他又如赵秀凤等人《文学文体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蔡安延《学科的交叉融合之美——浅论文学文体学》(《理论月刊》,2005年8月)等,也是颇有见地。

以上是对05年度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些总体性概述。下面我们根据相关资料,择其要处再简述一二。

4.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 篇四

作文:网络与社会生活

要求:不少于200字。不可进行诗歌创作。

专业课二: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判断题:(共30小题,每题1分)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

1、楚辞《九歌》

2、元曲四大家

3、《儒林外史》

4、《四库全书》

5、建安七子

三、论述题(3选2,每题40分)

1、谈谈先秦散文的发展状况及特征

2、举例谈谈李白与杜甫的诗歌特色,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对后世诗文诗作以及诗派的影响。

5.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 篇五

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时间:2008年1月

考生请注意:

1.本试题共四道大题,共3页,满分150分,请认真检查;

2.答题时,直接将答题内容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内容无效;

3.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试题代码和试题名称;

4.试卷不得拆开,否则遗失后果自负。

一、名詞解釋(25分)

1.三家詩2.漢樂府3.古詩十九首4.建安風骨5.沈宋

二、填空題(20分)

1、寫出下列書籍的作者或編者。

①《楚辭章句》②《詩集傳》③《瀛奎律髓》

④《白氏長慶集》⑤《玉台新詠》⑥《絕妙好詞》

⑦《古文辭類纂》⑧《元曲選》⑨《原诗》⑩《古小説鈎沉》

2、寫出下列作家撰著或編寫的書籍。(每人至少寫出一部)

①蕭統②殷璠③姚鉉④洪昇⑤鄭樵

⑥高則誠⑦馮夢龍⑧馬致遠⑨郭茂倩⑩章學誠

三、問答題(選作其中三題。60分)

1、蘇軾評陶淵明詩“質而實綺,臞而實腴”,葛立方亦曰:“大抵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落其華芬,然後可造平淡之境。”二者皆道出陶詩的風格特色。請聯繫具體詩作分析之。

2、簡述“初唐四杰”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試結合作品論述王維的“詩中有畫”。

4、請結合具體作品及下列有關材料試比較宋代著名詩人梅堯臣和蘇舜欽二者詩風的异同。

歐陽脩《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有時肆顛狂,醉墨洒霶霈。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揀汰。梅翁事清切,石齒潄寒瀬。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後輩。文詞愈清新,心意難老大。譬如妖韶女,老自有餘態。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蘇豪以氣轢,舉世徒驚駭。„„

歐陽脩《六一詩話》:聖俞、子美齊名於一時,而二家詩體特異。子美筆力

試題代碼:848共 3 頁第 1 頁1

豪雋,以超邁横絶為奇;聖俞覃思精微,以深遠閑淡為意,各極其長。雖善論者不能優劣也。

魏泰《臨漢隱居詩話》:蘇舜欽以詩得名,學書亦飄逸。然其詩以奔放豪健為主。梅堯臣亦善詩,雖乏高致,而平淡有工,世謂之蘇梅,其實與蘇相反也。

5、下面是蘇軾在黃州期間所作的三首詞作,請你談談它們體現了蘇軾怎樣的人生態度和胸懷。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疎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却囘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却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髣髴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却營營?夜闌風静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四、閲讀理解(45分)

給下面的文字加上標點,並回答問題。

唐興官學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硏練精切穏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後文變之體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効齊梁則不逮於魏晉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律切則骨格不存閒暇則纖穠莫備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顔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昔人之所獨專矣使仲尼考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苟以為能所不能無可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予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摸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元稹〈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

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沈鬱太白夢遊天姥吟遠離別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少陵如節制之師少陵詩憲章漢魏而取材於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則前輩所謂集大成者也觀太白詩者要識真太白處太白

試題代碼:848共 3 頁第 2 頁

2天才豪逸語多卒然而成者學者於每篇中要識其安身立命處可也(嚴羽《滄浪詩話·詩評》)

1.給原文加上標點(重抄在答題紙上)。(10分)

2.元稹、嚴羽認爲李杜詩有何異同?結合李杜作品談談你的認識?(20分)

3.對於“李杜優劣論”,談談你的了解和認識。(15分)

6.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考研笔记 篇六

1.名词解释:《鲁论语》

2.简答:《论语》的文学特点:

a.《论语》是什么?(名词解释)简短语录,辞约义丰。

b.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表现其形象和性格。如子路的坦白直率、曾皙的潇洒不羁等。

3.简答:《老子》的文学特色:

a.《老子》是什么?

b.形象化的说理。老子往往通过有形物来说明阐释无形理。如“道”“无”“德”“处柔”等抽象的概念。

c.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4.简答:《墨子》的文学特点:

a.由小及大。连类取譬,逐层推理。如《非攻》上篇,反对侵凌性的不义战争,运用具体可感的事例,相互比喻,增加形象性。

b.质朴无华,遣词造句的口语化。

c.整体而言,《墨子》重理性轻感性,追求质实不讲文采,文学价值不大。

5.简答:《孟子》的文学特色:

a.雄辩(把握对方心理、设置机括,气势丰沛、是非鲜明,长篇大论、铺张恣肆)

b.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如“挟太山以超北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

c.“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6.名词解释/简答:《庄子》三言(重言、寓言、卮言)

7.简答/论述:《庄子》的艺术特色

a.异彩纷呈的故事情节

b.奇幻诡谲的想象

c.空灵飘忽的行文风格

d.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e.细腻逼真的描写

f.谐趣和讥刺横生

7.《荀子》、韩非子的说理文:

a.《荀子》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成熟的说理文形态。

b.《荀子》长于比喻,少用寓言。

c.《荀子·赋篇》对与汉赋的关系(p120)

d.韩非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e.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采用历史故事,阐明道理,表达思想,较之《庄子》,显得单调。)

8.论述:先秦说理散文/历史散文的发展。

不仅要对作家作品及其文学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还要加以贯穿,使之呈现出发展的动态,也就是“史”,这样就可以看出文学观念的进步。简单来讲,先秦说理散文从萌芽到成熟、从语录体到论说体,其文学价值由低到高

9.名词解释/论述:《诗》《骚》(承:人文精神的高扬与政治现实的关怀;变:表现手法、审美趣味。)、《庄》《骚》(代表的是先秦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10.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a.思想的深邃,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泉。

b.确立后世说理文的体制。

c.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

d.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词汇成语、修辞手法、语言风格)

十二、秦汉政论散文

1.名词解释:《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思想成分驳杂、文章短小、说理平实、寓言故事)

2.简答:分析李斯《谏逐客书》

a.秦国因修建灌渠之事下令驱逐所有外来客卿,于是李斯上书。

b.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强盛的事实,以表示客卿不曾有负于秦。

c.其次叙述秦始皇看重异国异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其重物轻人的事实。

d.最后分析纳客与逐客的利弊。

e.文章敷陈谐偶,颇具纵横家法,使重物、轻人形成对比,事理昭彰。

3.简答:西汉初期散文的创作情况

a.以与治国有关的政论为主,针对问题而发,行文平实明白;又受战国纵横文风影响。这一时期散文重要的作家有:贾谊、晁错。

b.贾谊。(以浓厚的忧患意识指出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序紊乱、经济无序的问题,气盛而情浓;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如《治安策》“臣窃惟事势······”;气势犀利、情感激扬、切实晓畅,如《论积贮疏》;铺排渲染的纵横家风。)

c.晁错。(切中肯綮,质实朴厚,擅长分析,提出可行的对策,如《论贵粟疏》;具有战国策士遗风,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d.枚乘《上书谏吴王》(体现文人而非政客之色彩);邹阳《狱中上梁王书》(纵横情浓)。

4.简答:西汉中后期散文的创作情况

a.这一时期散文呈现出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议论政事的新特点,代表作家有董仲舒及刘向。

b.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其作品主要有《春秋繁露》《天人三策》;行文逻辑严密、联类引证、雍容沉稳,无纵横气。

c.刘向。(其奏疏结构严整、逻辑清晰,正论、反证、总结、落脚。其《战国策叙录》情感浓郁,气势纵横,文采出色。其《新序》《说苑》为代表作,逸闻琐事,承《左传》写人笔法,独立成为故事,寓教化训诫之意,类于志人小说,最具文学价值。)

d.当然有与董、刘之不同的文风。(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抒写个人怀抱,以情感真挚胜。又如桓宽《盐铁论》(名词解释)以史为鉴,言切时事,对话文体,简洁犀利,质实平直,无纵横气,但个别章段情浓气盛。)

5.简答:东汉散文的创作情况

a.这一时期则是对西汉虚妄文风的指斥为主,展现出士人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b.桓谭《新论》:行文朴实无华,开抨击虚妄之先河,反映文风趋质之倾向。

c.王充《论衡》:提出疾虚妄、反华伪、斥模拟、排晦涩的创作主张,并亲自实践,勇于忤俗逆流而昭彰事实,行文明白畅达,如《艺增篇》。

d.王符《潜夫论》:切中时弊,明白畅达,铿锵简练,富于情感。

e.仲长统《昌言》:文风较为质朴、论辩激烈;受老庄影响,写得潇洒美丽。

f.少量抒写个人情感之文。如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朱穆《崇厚论》《绝交论》。

十三、两汉史传散文

1.论述:《史记》的文学特色:

a.精巧的剪裁与安排。(《左传》:文学性的剪裁与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互见法(名词解释):本人传记写主要性格与事件,侧面性格与事件置于别人传记之中,作用在于:形象完整,性格突出。太史公善于一传之中写人之复杂之性格,精心选材,详略得当,如对项羽性格的塑造。

b.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左传》:刻画人物性格神形必现,有立体感)

不同 篇章、一篇之内、并列对比、正反对比,又以次要人物作为主要人物的衬托。

c.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左传》:生动的场面描写)

紧张的场面营造激烈的矛盾冲突。如“荆轲刺秦王”。

d.出色的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左传》:传神的细节描写)

以细节刻画人物,如作为庶人的李广杀霸陵尉之情节足见其负能使气之一面;以人物独白、他人言语披露人物心理。

e.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左传》: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项羽“彼可取而代也”与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

a.闾巷之人的入传。体现其进步的历史观与开阔的视野。

b.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不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揭示性格性格形成的原因。

c.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

d.神秘的传奇色彩。把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

d.善于运用多种叙述方式与描写手法。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

3.论述:《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a.史传文学的高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骈文出现以前“古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b.后世散文的楷模。中唐以后,唐(韩)宋(欧)古文运动兴起,唐宋八大家、明代归有光、清代桐城派。

c.士人品格的典范。

d.叙事文学的养料。写法、作为题材提供了丰富的人物原型、体裁、叙事方式。

4.名词解释:“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5.简答:《汉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a.班固具有正统的儒家观念,不具有司马迁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更不具有深刻的批判意识。

b.人物:描写事实、记录言行,不入情感,却见形象。如对苏武气节的描写。

c.风格:详细严密,工整凝练,排偶藻饰,崇古好雅,与《史记》形成对照。

6.名词解释:《吴越春秋》《越绝书》(杂史类的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末年五月争霸的历史,事实之外有离奇荒诞的故事,《吴越春秋》较胜,对后世叙事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十四、两汉辞赋

1.名词解释:赋(特殊文体、非诗非文、但又是诗文综合体,源自于《诗》《骚》、先秦散文,最早见于荀子《赋篇》,说理比物连类、夸饰铺排,主客问答。一种以抒情为主:辞、骚;一种以状物为主:汉大赋;一种则是抒情小赋)

2.简述:西汉初期辞赋

a.贾谊:抒情述志、情感浓郁,又有幽愤后的豁达。如《吊屈原赋》《鵩鸟赋》;多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旱云赋》善于写景状物,文采斐然。承精神,变质朴。

b.严忌《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为汉赋写作提供基础)

c.枚乘:对辞赋发展做了开拓性贡献;《七发》开创大赋(一是铺叙描摹,夸饰渲染;失去情感;语言繁难华丽;主客问答。)

3.论述:汉代大赋创作情况及文学特点

a.司马相如:(名词解释:《天子游猎赋》,比拼文才,游戏文字,而不在抒情言志,存在着创作意图与客观效果的反差,讽刺意义薄弱)《子虚》《上林》,将大赋创作推向高峰。)(名词解释:《长门赋》)

大赋对楚辞的新变表现如下:

采用了问难体制,句式整齐排偶;

丧失了真情实感;(刘熙载《艺概》: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空间、段落、句子、辞藻的极度排比;(一是片面使用排比;二是空间的排比发展到了极限。)

直接单纯的铺叙描摹为主要表现手法。

b.扬雄(名词解释:扬雄四赋《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扬雄对大赋的发展:

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一是写祭祀,二是从京师写到外郡等。

加强了“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艺术上的变化有:篇幅缩短,描摹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

但从根本上言,扬雄并未改变汉大赋铺张扬厉、劝百讽一的基本模式。

4.简答:汉代纪行赋的发展情况

a.纪行赋是什么?(是抒情赋的一种,主要记叙旅途,抒发感慨,源于刘歆《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创作)

b.主要作家作品有:班彪《北征》、班昭《东征》、蔡邕《述行赋》。

c.文学特点:先叙路上见闻,然后即景生情。艺术水平较高

d.作用:开后世游记文学与山水诗的先河。

5.名词解释/简答:“京都赋”创作情况及特点

a.关于“都洛”“都雍”的争议,所以产生了“京都赋”。

b.京都赋的开端是杜笃《论都赋》。

c.成就最高、影响巨大的是班固的《两都赋》。(以东都宾与西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来结构全篇;不再以园囿田猎、宫殿景观、山川物产之类,而重在铺叙京都观念;加强了讽喻劝谏,表达作者思想;但规模宏大、描摹夸饰难脱大赋影响。)

d.张衡是赋史上承先启后的作家。《二京赋》还写都市生活,京都赋极致,汉大赋的绝响。

e.其他赋家的京都作品。

6.简答:论述东汉抒情小赋(述志赋)的兴起

a.东汉抒情赋主要有纪行和述志赋(作家在社会**、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的作品)两种,它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有关,又反过来影响后者,使赋这种文体在抒情言志的道路上向前发展。

b.代表作品:冯衍《显志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穷鸟赋》、祢衡《鹦鹉赋》

c.形制短小、无夸饰堆砌;抒写情志怀抱、个性鲜明。

十五、两汉诗歌

1.名词解释:楚歌(《安世房中乐》、艺术表现简俗质直:遣词造句的直白,直叙直抒,实话实说,不甚追求艺术表现。)

2.简答:两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a.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如《东门行》《妇病行》

b.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c.讥刺达官显贵的诗。描绘富人显贵奢侈,颇具漫画意味。《鸡鸣》

d.抒写爱情、婚姻的民歌。如《江南》《上邪》《有所思》

e.表达人生哲理的诗。如《长歌行》

f.“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诗经》民歌创作精神的继承,但显得悲凉厚重。

3.简答: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a.叙事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

b.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也有善于比兴的。

c.语言质朴浅白,富有表现力。变为杂言和五言,不再有重章,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作用。

4.简答:东汉文人五言诗创作情况

a.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咏史》,用词质朴。

b.秦嘉《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抒情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c.《古诗十九首》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

5.论述:《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a.内容(人同有之情):离情别绪、人生失意、生命无常、思念浓情

b.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感具有普遍性,写得不具体,用比兴手法,产生共鸣,留下想象的可能性。

c.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情感真挚,艺术手法自然天成。

d.情景交融。白描、比兴、象征

e.语言浅近而意蕴深厚。多用叠字,精警凝练。

十六、魏晋诗歌

1.名词解释:建安风骨、建安诗歌、建安七子(何为建安?风骨所自?有何特点?)

2.简答:建安诗歌创作情况及其特点

a.曹操首开风气。(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时事,少数自拟新题之作,如《薤露》《蒿里》;启发后人杜甫、白居易;形成了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艺术风格,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

b.曹植:(前期作品: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报负,如《白马篇》,也有对战乱的悲慨与人生的叹息,如《送应氏》;后期多表现壮志未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如《赠白马王彪》;艺术成就:建安诗坛最有成就的人,一是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述志言怀;二是“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披文质”;三是壮大雄健豪放;四是语言华美表现在浓烈的情感与鲜明的声色,在文人有意为诗有所发展;五是注重对称回环之美,律句律联,善于起调,工于发端,警策语振起全诗。)

c.曹丕:一是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燕歌行》二首,逐句押韵;二是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风格便娟婉约、纤丽清新。三是善写游子思妇与抒怀之作,追求悲凉之美。

d.七子诗歌创作及蔡琰五言《悲愤诗》。

3.名词解释:正始诗歌(时间,即“正始”;嵇、阮;玄风)

4.简答:正始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a.政治时局是影响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使得韬晦曲折,追求人生境界;

b.玄学思潮对正始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影响更为重大。人与自然,山水诗思想滥觞。

c.文学创作出现哲理化倾向。玄言诗滥觞,咏怀诗议论化。

5.简答:正始时期诗歌创作概况及艺术特色。

a.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一是具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表达人生无常,创造空旷寂寞的意象氛围;二是清逸玄远之美,是庄子式的理想境界;三是用典颇多,语言清丽流畅,善用比兴、象征渲染气氛;四是融哲理、情思与意象,创造抒情组诗的形式,开左、陶先河。

b.嵇康诗歌虽不如阮,但:一是创造了诗化了的人生境界,如《赠兄秀才入军》;二是诗中作峻切语,表达对世道人心险恶的激愤,抨击社会,如《秋胡行》;三是于四言诗另辟蹊径。

c.应璩、何晏。

6、简答/名词解释:太康诗风(士人心态的变化,抛弃建安、正始风格,代之以“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如潘岳《悼亡诗》,婉转凄恻,悲不自胜。

b.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陆机达到拟古的高峰,拟《古诗十九首》之十二,《短歌行》是曹操的翻版。

c.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注意排偶,描写细腻。

7.名词解释:《文赋》

8.简答:西晋刚健诗风

a.注重内心真实感情的抒发,形成一种不事雕饰慷慨悲歌的刚健诗风,是建安诗歌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b.左思(西晋诗坛第一人;一是有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达胸怀;二是常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对门阀制度猛烈批评;三是有些诗作又表现了遗世归隐的超脱思想。左思在艺术上继承建安风骨,“文典以怨”“左思风力”;一改班固《咏史》之质木无文,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

c.刘琨:存诗四首,《扶风歌》《重赠卢谌》,写国家**,壮志报国,有刚健雄放之情致。

9.名词解释/简答:游仙诗(渊源、得名、两种内容、郭璞)

郭璞《游仙诗》十首

a.内容:一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以隐逸或游仙表达不满。二是写求仙长生,服食采药,创造浪漫的神仙境界。

b.情采斐然,形象生动,色泽丰富,与玄言诗大异其趣。

10.名词解释/简答:玄言诗的发展历程

a.正始时期,嵇康、阮籍已有玄言成分;

b.西晋玄学家不工诗,故只有少数人以玄言入诗;(广义的玄言诗)

c.东晋中期玄言诗成熟和高潮期。

d.东晋末年,玄言成为诗中残余,式微。

11.简答:玄言诗的思想内容

a.内容上谈论老庄玄理,也有佛教,抽象玄虚,淡乎寡味,背离艺术原则;

b.另外就是山水之中谈玄说理,写山水,对山水诗及后世冲淡自然、旷达闲适的诗风多有影响。

11.论述:陶渊明诗歌

a.陶渊明:“开千古平淡之宗”(《诗籔》),达到了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

b.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描绘田园风光、刻画躬耕生活、记录农夫交往,描摹意境,表达心志)

c.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苏轼之评价,一是源于其心境平和散淡,而在于诗歌语言质朴。《诗品》、元好问评价。

d.此外,陶还有豪迈之一面,如其《读山海经》写得慷慨激昂、豪情万丈;此外还有悲愤不平之句,也有忍饥受寒之音。

十七、南北朝诗歌

1、名词解释:永明文学(p353)、永明体(p354)、宫体诗(注重声律,辞采丽靡轻艳)、徐庾体、北地三才(温子升、刑邵、魏收)、竟陵八友(p354)、元嘉三大家(p346)、吴歌西曲

2、论述:南北朝诗歌发展流变

a.刘宋元嘉。

刘宋时代背景:思想领域玄学不占主要地位;世族文人无权,多感慨;好山水。

元嘉诗歌变化:情思代替玄理,哲思回到感情;由淡乎寡味到对艺术技巧的追求。

元嘉诗歌的特点:一是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并不是作为玄思之载体,而是山水为正题,正是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根基。二是变玄言为抒情,大量拟古、拟《古诗十九首》、拟乐府;三是出现了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元嘉三大家”;四是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谢灵运山水诗: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第一,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玄言尾巴;第二,在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把握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情思韵味,朝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第三,对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谢诗如出水芙蓉”;第四,谢灵运山水诗还是初期产物,意境不完整,有佳句无佳篇。

鲍照:出身寒族、感情浓烈,少宫廷色彩,有慷慨悲凉之气。诗歌内容丰富,乐府诗成就最高。一是对门阀制度抨击,怀才不遇,如《拟行路难》其四;二是写边塞征戍,写戍边艰苦与卫国决心,如《代出自蓟北门行》,写征人思乡不得归,如《拟行路难》十四;三是妇女题材写得细腻绮丽。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南朝诗人中最高。首先乐府抒情浓烈、气势流畅,写自己的遭遇,情感外露、强烈、流畅而节奏急速。其次,其语言注重凝练字句,辞采瑰丽,震撼人心;又吸收民间口语,平易流畅。再次,其对七言诗做出贡献,隔句押韵,自由换韵,节奏铿锵,便于抒情。

b.齐梁永明。

永明声律说提出的意义:古体近体过渡,诗律发展必然要求;提供了艺术形式,为唐近体诗奠定基础。

永明文学的特点:装饰与消闲,闺妇题材,咏物风气,开宫体之先声;诗歌技巧大有提升。

永明风气之外的谢朓:一是有明确的诗歌思想,追求清新明丽,“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二是其诗情思萧静明散,感情单纯,明朗外露;意象清新明丽,天然韵味,山水,心象,浅暖色调;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和谐。三是革除山水诗中玄思哲理,情景交融。

沈约、王融。

c.梁陈宫体。

文风有三:一是重功利、主质朴的文学观念,以裴子野为代表;二是尚自然、主风力的诗歌思想,吴均、何逊、阴铿;三是重娱乐、尚轻艳的文学观,为此阶段主潮,代表是宫体诗。

宫体诗的发展:一是天监八年前,为先导阶段。永明为宫体作准备,孕育了宫体的最初形态;二是天监至大通三年后,萧纲周围文人团体,徐陵《玉台新咏》是宫体诗的高峰;三是宫体尾声,陈后主周围,波及隋唐初年。

宫体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是创作上题材处理的娱乐性质。写男女、咏物、游宴、登临;写妇女独寝;写同性恋。二是对写实技巧的追求,宫体从咏物到咏人,刻画细微精致,辞采美丽。三是宫体及尚娱乐、写实的文学思潮是魏晋以来重抒情、非功利文学发展倾向的继续,是文学觉醒的一种表现。

d.南北、庾信: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风,重艺术特质、重写作技巧、重抒情乃至重娱乐的趋势。

北朝诗歌直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南北文风交融:庾信、王褒。庾信: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排偶自然工巧。后期故国之思,情绪深沉,诗风苍凉,如《拟咏怀》二十七首。南北结合,技巧精工,格调苍劲,成为集南北诗歌之大成者,对唐诗的巨大影响。

南朝民歌清新活泼。多男女之情。首先格调鲜丽明快,再现南方之美,还有女子温柔;语言上多用双关、比喻;形制多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对绝句形成有影响;《西洲曲》成就最高。

北朝民歌刚健激越。数量虽不及,内容更广阔:游牧、战争、劳动、爱情婚姻。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敕勒川》《木兰诗》

3、中国山水文学(山水诗)的演进

诗骚中的山水成分、纪行赋、曹操、玄言以山水为载体、山水赋、谢灵运、王孟及唐代山水游记、苏轼王安石等、明清小品。

十九、魏晋南北朝文赋

1.名词解释:骈文(对偶、用事、辞采、声韵)

2.建安散文:

a.内容山不再依附经义,注重抒情;

b.形式上摆脱引经说教,注重文采,渐求骈俪。

c.风格上,建安作者有强烈的个性特点。

d.注意一下三曹的文。

3.建安辞赋:

a.自觉创作的作者群,大量创作,相互探讨。

b.思想自由,题材广泛,反映社会风貌。

c.抒情性进一步加强。

d.艺术上,建安赋是汉赋向南北朝骈赋过渡的开端。

e.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文学自觉的巨大能量、意象精致美丽。

4.正始散文与辞赋:

首先,玄风,所以有许多谈玄论文。

其次,价值更高的是抨击时政与黑暗统治的,阮籍《大人先生传》(描绘虚伪的名教中人,讽刺驳斥,骈散相间,譬喻,辞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平易中见讽刺,比喻中写不屑)。承建安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又有时代内容,是散文在艺术特质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辞赋:向秀《思旧赋》(对现实的委婉)、阮籍《清思赋》(精神世界的营造)

5.两晋散文与辞赋:

散文:潘岳、陆机

辞赋:

a.一是小赋为主,但大赋也有复兴;西晋左思《三都》、潘岳《藉田赋》、木华《海赋》;东晋偏安,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

b.二是题材扩展,感伤赋、刺世赋外,还有山水赋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

c.三是语言更加发展,妍丽工整,用典用事,声律运用研究。

西晋赋坛有左思、潘岳、陆机

左思《三都赋》(一是内容丰博;二是语言辞藻;三是求实精神)

潘岳最为突出。大赋有《藉田》《西征》,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小赋有《秋兴》《闲居》,语言流利,点染情思;感伤赋最为成功,《悼亡赋》

陆机:《文赋》,其赋在语言技巧上,善用叠字,景物描写,表现力强。

愤世嫉俗之赋作:一是针对性强,二是语言激烈尖锐,嬉笑怒骂。

陶渊明文赋

6.南北朝文赋

1.骈文的发展

a.刘宋是骈文形成期。四特征基本具备,颜延之《陶徵士诔》、鲍照、范晔《登大雷岸与妹书》。

b.齐梁后是骈文成熟期。写景、理论,孔稚珪《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文心雕龙》

c.骈文至徐陵、庾信,到达高峰。全篇骈偶,四六隔句增加。庾信《哀江南赋》

2.南朝骈赋

a.主流狭小

b.也有抒情佳作。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别赋》

c.对唐代律赋有影响。

3.北朝文

《洛阳伽蓝记》《水经注》

4.北朝赋

a.受两汉魏晋赋影响。不事雕琢,自然流丽,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b.由南入北,庾信《哀江南赋》

二十、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人(记述人物言行片段)小说:士大夫言行放荡,清谈品评,人物品评,重仪容、重辞采。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现存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

a.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玄虚清谈,以晋代为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价。

b.言行、风貌、人物仪容,推崇士人雅量,推重才情,青睐于机敏对答,反映放达怪诞。

c.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典雅词句,生动口语,符合人物形象,具有哲理性。

d.笔记小说、小品文的先驱。

2.志怪(杂谈神仙鬼怪)小说:先秦两汉文学的滋养,魏晋佛教,巫师、方士,神仙鬼怪之说泛滥。

《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受《山海经》《穆天子传》影响。

a.内容:民间传说、史传、早出的志怪书中的材料。如《三王墓》

b.宣扬鬼神真有,一些神怪故事,反映人民与恶势力斗争的智慧与勇敢。

c.结构比较完整,描写较为生动,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如《李寄》语言朴素,叙事生动。

d.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影响。

补充:

1.南开名词解释:枚马(作家并称类,出处,先指出各自代表作品,分析其作品的影响)《文心雕龙·诠赋》以“枚马”并称。

2.南开名词解释:苏李诗(《文选》收录,七首,赠答留别、怀人思归、感伤人生,真伪,当为汉末人所作,梁启超最有说服力)

3.南开名词解释:元嘉体(诗风,元嘉三大家,见于《沧浪诗话》,山水、抒情、形式)

4.名词解释:兰亭唱和

5.南开名词解释:“嵇志清俊,阮旨遥深”

(《文心·明诗》,再对两人风格进行阐释)

6.南开名词解释:“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诗品》)

7.论述:两汉辞赋创作的发展及流变。(定义、分类、作家作品介绍,形成线的概念,进行一定的总结)

8.论述:曹植对乐府的贡献。(曹植促成这质的飞越,完全从乐府中独立出来,摆脱音乐束缚,扩大了题材,而有保持了汉乐府自然质朴的特点,对汉乐府有所创新。)

9.论述:陶谢在晋宋诗风变革中的作用。

魏晋上承汉诗,南朝追求声色,这种转变,始于陶谢之差异。

陶为魏晋古朴诗风之集大成者,谢灵运另辟蹊径,开一代新风。

由陶到谢具体而言: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10.论述:酒与菊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酒:自由与洒脱的精神状态。

菊:独立精神与隐逸情怀,隐士形象。

(对形象进行分析,象征,结合作家的相关作品,一一印证,要求比较高)

11.论述:齐梁时期文学新变意识的表现。

永明声律说的兴起。

文笔之辩的深入。有韵之文,无韵之笔。颜延之肯定“笔”的文学性,分开经典与文笔,从本体上区分文学与非文学。

不拘常体的呼声。文赋、诗体赋、写景文、骈文,文学集团活动增多,追求个性,要求创新。

12.南开论述:曹植在五言诗文人化进程中的作用。

五言诗内容题材的开拓。

艺术上对抒情的重视。

对辞采的注重。

审美风格上的交流融合。

13.论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内容上,一是反映现实,二是抒发个人情志。现实主义精神与积极进取精神。

继承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境界比较开阔,自由通脱。

文学体裁上的丰富。

14.论述:永明体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注重永明声律说在诗歌形式上的进步意义)

15.南开简答:刘勰评论“颜不如鲍、鲍不如谢”你怎么看?

元嘉三大家的基本情况

与刘勰的文学观念有关。

14.南开论述:苏轼评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自然单纯

日常生活诗化

情景事理的混融

7.中国古代文学梧桐意象研究 篇七

一、梧桐象征着高洁

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意象是高洁的象征, 比如, 梅花, 雪, 青松, 梧桐。梧桐象征着人品的高洁。在许多作品中, 文人都喜欢梧桐这个意象, 梧桐笔直, 伟岸, 常被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 无私, 正直。比如我国古典文学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 昔郑玄云“凤凰之性, 非梧桐不栖”, 又如北宋陈翥在《桐谱·斜源第一》中云:“夫凤凰, 仁瑞之禽也, 不止强恶之木。梧桐柔弱之木也, 皮理细腻而脆, 枝杆扶疏而软, 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凤凰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 它喜欢在梧桐树上, 以此说明梧桐树的独特之处, 是一种佳木。后来人们就用梧桐比如人, 称赞人的人品的高洁。比如, 唐人李伯鱼的《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 凤食竹何惭。”这里就用梧桐修竹喻人, 称赞唐一代贤相张悦。又如:“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在这首诗歌中也是借助梧桐象征人品的高洁。古人用梧桐象征人品的高洁的文学作品很多, 梧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 与梧桐外在的气质有一定的联系, 梧桐伟岸, 挺拔, 给人一种刚直不阿之美, 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可谓贴切之至。

二、梧桐象征希望

梧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象征希望。古人有栽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的说法, 这里梧桐就寄予了古人对美好的生活愿望。自古以来, 凤凰都被人们称之为百鸟之王, 是一种神鸟吉祥之鸟, 凤凰是真、善、美的化身, 梧桐作为凤凰的唯一栖身之地, 被平添了无尽的魅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就是说梧桐树是一种祥瑞之树, 种植梧桐树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带来希望。这里梧桐就象征了希望。在中国的, 人们都有种植梧桐树的习惯, 房前屋后, 都喜欢种植梧桐, 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宁知凤凰意, 寄托梧桐前”也是借助梧桐表现希望, 梧桐这个意象, 这种树种深受古人喜爱, 也与它蕴含希望有着密切联系。

三、梧桐比喻爱情

爱情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永不退却的主体, 在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中歌唱爱情的比比皆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更为含蓄, 不像现代人这么直白, 多用各种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着独特的意蕴。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文人表达情感尤其是爱情都相当的含蓄委婉, 常见的表达爱情的意象有鸳鸯、鹧鸪、画眉、燕子、凤凰、红豆、比翼鸟、连理枝和梧桐等。但这些客观物象进入到文人的眼中, 文人在灵感的作用下对这些物象进行加工, 使之能够传达自己的爱情, 这时的物象也就成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文学中用梧桐表达爱情的作品很多, 文人常用青干绿叶、枝干扶疏的梧桐来象征伉俪好合, 象征爱情的甜蜜。相传梧桐雌雄异株, 梧为雄, 桐为雌。这种特性被文人利用, 比喻爱人之间同声同老, 同生同死。在我国民间就常用梧桐暗示男女之间海枯石烂的爱情。梧桐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在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有这样的诗句“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诗人在这里借助梧桐, 借助梧桐枝繁叶茂, 相互交通的外在形象, 来寄托对爱情的祝福, 象征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 在这种凄美的文学叙述中, 梧桐意象鲜活地呈现出一种爱情的凄美与甜蜜。

四、梧桐象征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

在古典文学中, 梧桐更多的象征的是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世间情感就是这样:有万家灯火的美满团圆, 亦有凄清惨淡的离愁别绪。而离愁别绪, 更能打动人们的心理。在古代, 我们人们对生活很苦, 造成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原因很多, 自然灾害, 战争, 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 乐少悲多。而古人多借助梧桐这个意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悲苦, 象征离愁别绪。这种悲情有离别之愁, 离乡之愁在古文化中很常见, 比如,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 还山秋梦长。梧桐落进井, 一叶飞银河。”就借助梧桐抒发自己的离愁, 又如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张先《虞美人》:“亭亭残照上梧桐, 一时弹泪与东风, 恨重重。”柳永《戚氏·晚秋天》:“槛拘萧疏, 井梧零乱, 惹残烟。”等等, 梧桐都被诗人用来抒发各种悲愁。具体而言, 这种离愁别绪主要表现以下两方面:

1、孤寂之愁

这种孤寂之愁在宫廷诗歌中很常见。古代帝王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 把无数的情仇少女囚禁在皇宫, 多少少女的幸福被扼杀, 繁华的宫廷生活留给她们的惟有幽怨和寂寞。在王昌龄〈〈长信宫词〉〉就有这样的记载:“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这首闺怨诗写的是被帝王遗忘的少女, 寂寞无聊的宫廷生活。这种情感就是借助梧桐表现的, 文认为我们呈现了在桐叶飘落、寒霜侵帘的深宫里形影单只, 卧听宫漏的寂寞情景。少女无边的孤寂之愁借助意象得以传达。

2、思乡之愁

古代交通不便, 漂泊在外的游子很难与家人团圆, 不免常会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愁。思乡之愁多借助月亮, 借助梧桐意象来表达。比如, 苏轼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中便用缺月疏桐构成了一副萧瑟凄清的秋夜图:借此景象表达词人无尽的思乡之愁。

总之, 梧桐意象内涵丰富,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 我们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就要能够了解梧桐意象丰富的意蕴, 这样, 才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摘要:意象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古典文学都是借助意象传达情感的, 古代文学不能缺少, 尤其是古诗词, 更是由意象有规律的排列构成的。所谓的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 具有形象鲜明的特征。本文研究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梧桐意象, 梧桐在古典文化中经常出现, 了解这种意象特征, 对学习古典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古典文学,梧桐,意象

参考文献

8.中国古代妇女文学史 篇八

一九五○年,我们都考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成为同班同学。全班共十五人,师生公认杜是班上学习成绩最优秀者之一。他还爱好文学,能熟背许多古诗词。但是他没有钱买他喜爱的文学著作,除了从学校图书馆借书外,常到书店去看书,有时就站在书店里摘抄。杜熟读《红楼梦》、《水浒》等书,把不同版本的文字区别都记录下来,通过认真比较和研究,常常有所发现,并有独到的看法。他曾写信把自己的见解寄给有关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受到关注和重视。记得他很早就在同学间说过:贾宝玉是反封建的。杜做任何事情都是那么认真、执著和钻研,大家都很赞佩。

一九五二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时,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数学系合并为北大数学力学系。我们班的同学达到了二十七人,杜仍是公认的学习成绩最优秀者之一。一九五三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为适应经济建设的紧迫需要,高校理工科学生都提前毕业。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留在本系数学专业各教研室当助教。杜等六人成为力学专业的研究生,之后他一直讲授数学和力学的各种课程,虽然教学科研任务很重,但作为业余爱好,他仍然不停地研读文学著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北大图书馆三层楼的库存版本阅览室遇到杜,他告诉我,除了讲课备课外,他都在这里看书。一连十多年,我常在版本阅览室见到他,他总是坐在右边第一排靠窗的座位上,专心致志地一一查阅库存的古典文献,一一抄录其中的妇女文学作品。

大约在一九九三年,杜对我说,他已年过六十,计划出版两本书,一本是《现代数学引论》,是他数年来在北大和清华开设这门选修课的讲义基础上写成的(一九九六年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另一本是关于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的书,还未完稿。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准备,杜从一九九四年起,在北大连续八年开设了一门全校公共选修课:中国古近代妇女文学史,讲述从先秦两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妇女文学。选读这门课的文理各科学生,每年都在百人以上,男女生各约一半。

杜为什么特别关注妇女文学?他曾跟我说过,抗日战争期间,他家兄妹六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微薄工薪,生活很艰难,每天晚上,他的母亲补衣、做鞋直至深夜。这是他记事以来心目中第一个勤劳、坚强而又淳朴善良的妇女形象。以后他又从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知道了从古到今许许多多品德优秀的妇女和才女。他受到这些崇高形象的感召和激励,同时也为中国古代妇女文学没有受到文学界应有的重视而深感遗憾。他决心要在自己晚年竭尽全力选编一部《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二○○○年已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以展现历代优秀妇女文学精品,为埋没受屈的才女们扬名吐气。

我有幸成为杜这部著作初稿的第一批读者之一。读过之后,第一个感受是:旧社会妇女的苦难太深重了。我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郭兰英演唱《妇女自由歌》中的一段歌词,是多么真切:“旧社会好比是,黑格洞洞的苦井万丈深,井底下压着咱们老百姓,妇女在最底层。”第二个感受是:为妇女的优秀美好品质自豪。我想起了冰心说过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冰心全集》第三卷306页,海峡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二十一世纪初的一天,杜告诉我,他每天早出晚归。查完北大图书馆库藏古籍,他就接着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社会科学院等图书馆,以及各新、旧书店去阅览、查抄,搜集古籍、书刊中的妇女文学作品。杜从来节衣缩食,生活艰苦,但为收购有关古籍则常倾囊而出。令他欣喜的是,他不断有许多新的发掘和新的发现。

不久前,杜打电话和写信告诉我,他已编就新书《闺海吟》,全书有古、近代才女八千六百余人,每人只选一篇代表性作品,有诗、词、曲、联、文、书信、日记、戏剧、弹词小说等诸多题材。他根据多种参考资料为书中的作者写了或详或略的小传,对少数毫无信息的作者,只好写为“无名女”。杜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妇女所处的恶劣环境和社会历史的错误偏见,使她们写作难,作品保存难,作品要流传更难,许多优秀作品已经消失了。杜自告奋勇、不畏艰苦,痴心地、负责地做了对于中国妇女文学作品的搜集抢救工作。即将由时代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闺海吟》,是杜三十年日日夜夜辛勤劳动的结晶,更是弘扬中华妇女文化的瑰宝。

杜还编就了《阆苑奇葩》,是对《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的增补和扩充,从原来的一千位作者增加为一千三百余位作者;从原来的四十九万字扩充为八十万字。《闺海吟》和《阆苑奇葩》都将作为弘扬中华妇女文化丛书于近期出版。

杜今年七十八岁,我祝愿他健康长寿,相信他还会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地继续为弘扬中华妇女文化做贡献!当然,我更希望杜的这两部著作能起到抛玉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有心人、有志者投入弘扬中华妇女文化的事业!作为女性,我还希望妇女朋友们能从这两部著作中汲取智慧、勇气和力量,为祖国的现代化,为人类的不断进步,努力发挥出“半边天”的光和热,体现人的本性中的“真”、“善”、“美”!

上一篇:常规检查汇报下一篇: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