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翻译

2024-09-28

中华民族文化翻译(8篇)

1.中华民族文化翻译 篇一

中国园林是把人造的山水、植物、建筑等与自然地貌有机结合的环境艺术,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其建造原则是“妙极自然,宛自天开”。游赏中国古典园林,能充分领略“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的园林意境。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被誉为世界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 precious treasure of our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It is a kind of environment art, which systematically combines artificial mountains and rivers, plants and buildings with the natural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a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rtificial as it is, the garden must look ingenious and natural.” When you go sightseeing in a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you should be able to appreciate its artistic concept which “makes us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to create the real fun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for viewers.”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garden systems,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hailed as one of the origins of the world’s garden due to its long history and abundant connotations.

2.中华民族文化翻译 篇二

一、跨语际交际中的民族文化

每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带上民族特色的语言, 融合了该民族自身的宗教、道德、图腾、禁忌、风土人情及习俗等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跨语际民族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融合给翻译带来困难的例子相当多。例如, 从一种民族文化里引进的一些事物, 在另一种民族的语言中无法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来进行翻译。中文里的外来词就是极好的例证, 如“咖啡”、“色拉”、“沙发”、“摩托”、“巧克力”等。同样, 融入英文里的中文如“功夫”、“饺子”、“围棋”、“乒乓”等也渐渐为西方人接受。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 外来词语正在不断地增多, 不断地相互引进, 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中能够共同交换的部分。它们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文化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中西文化固然存在差异, 但并不是说这些文化交流障碍就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裹足不前。这些差异对译者提出挑战, 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既要有相关的两种语言的知识, 还得了解这两种民族文化, 才能做到在翻译实践中避免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失准。

1. 带有象征意义的民族文化因素

民族文化在不断的繁衍中, 凝聚了独有的象征色彩, 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因素, 给该民族贴上了明显的标签。就以“龙”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文化形象为例。在中国乃至东方一些国家, 龙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定型, 它象征着辉煌宏大、吉祥, 甚至变成帝王与伟大及强盛国度的象征。例如, “龙凤呈祥” (Prosperity brought about by the dragon and the phoenix) , “龙生龙, 凤生凤” (dragons beget dragons, the phoenix begets a phoenix) 。“龙”还可视为中国的象征, 如“龙旗” (the dragon-flag) , “龙的传人” (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 。然而, 在西方民族文化中, “龙”象征着恐怖和邪恶, 《新约全书》里就有这样的记载, “龙”的形象与邪恶和撒旦联系在一起, 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民族象征文化定型。因为“龙”的象征文化内涵在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定位,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就不能把“龙”这一民族文化形象简单地移植到西方文化中, 否则便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质。

2. 带有宗教色彩的民族文化因素

宗教是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民族心理意识中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某些教义和观念已经渗透到不少人的心灵深处, 形成了独特的迷信、崇拜和忌讳心态。在中国, 佛教、道教和儒教 (儒家学说) 是主要的三大宗教, 它们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这三大宗教衍生出的某些观念, 如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 已渗入民族文化心理意识中。三个和尚的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 但在基督教的英语国家, 人们对“和尚”这个概念却比较陌生, 对有关和尚的这个典故就更鲜为人知, 因此在移植这一特殊的民族文化形象时就难做到形意兼顾。如果只重传意, 则可套用英语中的成语:One boy’s a boy, 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如重形式, 则可采取直译加解释:One monk, two buckets;two monks, one bucket;three monks, no bucket, no water———more hands, less work. (邓炎昌, 1989) 宗教文化的差异, 无疑会让译者构成理解上的空白, 成为语际民族文化移植过程中的障碍。在翻译实践中, 就应特别注意加以变通, 或注释, 或释义, 或替代。

3. 带有习俗色彩的民族文化因素

习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对共同的世界图象赋予了各具特色的联想, 他们可以借助对具体事物的相关经验, 形成特有的认知定型和风格迥异的审美情趣。试看dog一词的民族文化色彩。中英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 但对dog这一动物, 却有着近乎矛盾的认识概念和明显的文化内涵冲突。

在英国, 狗可用来看门或打猎, 同时狗也被当作人的伴侣和宠物, 英国人对狗抱有爱怜的感情, 它得到的赞誉和善待是中国等东方人无法理解的。用狗来比作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个人都有得意的日子。)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lucky dog, (幸运儿)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度过难关) 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第四幕第三场中: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 than such a Roman. (我宁愿做一头向月亮狂吠的狗, 也不愿做这样一个罗马人。———朱生豪译) 。现代作家Noel Coward还曾写过这样戏谑的语句:Mad dogs and Englishmen go out in the midday sun.意为英国人在中午太阳最热的时候出去从事户外体育活动, 就像疯了的狗似的, 因为正常的狗不会这时出去。英国人听到这句话并不介意, 中国人被比作疯狗那简直会认为是莫大的侮辱。

在中国人眼里, 狗是卑贱的动物, 用狗指人则是骂人, 如“走狗”。名词前加“狗”都具有贬义, 如“狗东西”、“狗地主”。汉语中的“狗”的形象绝大多数都带有贬义, 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狐群狗党”。狗身上的东西也成了坏的代名词, 如“狼心狗肺”、“狗尾续貂”、“狗眼看人低”等, 难怪人们一听到“狗”字就感到不是好事。甚至“落水狗”和“丧家之犬”都非但不值得同情, 反而应当痛打和憎恨。

狗的形象在汉民族文化中与上述英语中的情形对照起来, 差距确实很大。中英这两种习俗文化的差异, 确实给翻译实践带来很大的困难, 把“打落水狗”译成beat a dog in the water, 把“丧家之犬”译成a homeless or stray dog, 如无上下文说明, 则非但不能移植汉民族的习俗文化色彩, 反而有可能在英国读者心中引起与原文不相符的同情之意。由此可见, 了解和掌握民族的习俗, 对成功地实现民族文化交流、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 在翻译活动中不应死搬硬套对等原则, 而要寻求语言间动态和谐的对应。既要忠实地传达话语的语义、文化逻辑等内部信息, 又要尽可能地传达结构、语法、语言、修辞等外部信息。译者需尽量了解其民族语言意识差异、文化差异, 既不必将原语语言文化削足适履地适应译语语言文化, 也不可让译语语言文化亦步亦趋地照搬原语文化, 应尽量做到形神兼顾。但如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需灵活变通, 根据实际有所侧重, 力求达到整体上的对应和交际功能的等同, 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中国翻译, 1988, (1) .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钱钟书.谈中国诗.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

[4]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5]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3.中华民族文化翻译 篇三

当今世界各国都将提升文化软实力置于特殊的战略地位,中国也迫切需要形成与自身国际地位相符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强调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让世界了解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部署。

长期以来,外语类院校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尤其重视“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为中国全面了解世界各国政治与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相比较而言,“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做得还不够,基础也比较薄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大国。在中国走向世界的重大历史关头,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成为外语类大学的一项新使命。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前校长郝平所言:“我们要发挥外语优势,积极翻译和推介世界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资源,为中国的文化基因注入异域的新鲜血液。在促进“西学东渐”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倡导“东学西渐”。我们要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突出的外语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气象、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色的学术研究,鼓励学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以此来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输出。我们不仅要把世界介绍给中国,还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北京外国语大学要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这就是时代赋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历史使命!”为践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政府、央企、研究所、高校等合作共建,成立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初步整合了各方面专家学者资源,积极探讨承担国家使命与外向型人才培养互动发展的路径。

二、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瓶颈

在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随着中国“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战略的实施,中国已进入公共外交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向外部世界,特别是向亚非、拉美世界传播我们自己的道路和价值观念,迫切需要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更加密切、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文化联系。在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中,非通用语翻译人才可以在多个层面上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其战略地位日益突显。这种现象在中译外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但由于目前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周期长,高端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瓶颈。

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关学者的调研,目前我国各个语种教学和使用的权威辞典有60多种,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语种还缺乏供外国人深入了解中国的百科知识类辞典,部分语种甚至还缺乏基本的工具书、辞书,这不仅对该语种人才培养造成困难,也对使用该语种地区的人民直接了解我国社会、文化、思想造成了严重阻碍。特别是一些与我国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导致翻译人才匮乏,该国民众大多需要通过通用语种转译相关信息来了解中国,因此有关中国的新闻舆论、文化思想等内容大都是经过了英语等通用语种的过滤。这就可能造成中华文化核心思想被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话语体系所曲解和误读的部分再次放大,在话语权竞争、核心利益表达等方面造成了很大伤害。

新中国曾经创造过十分成功的对外翻译高峰。建国初期,中国曾经将毛泽东著作作为中华民族摆脱西方列强殖民压迫的经验,向全世界进行广泛传播。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如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非通用语种能力建设问题,认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应将语种增设到74种,甚至更多,为我国非通用语种能力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和思想基础。一批优秀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勇于奉献、默默耕耘,为我国非通用语种译介传播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1966年,外译语种达到了44种,不仅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通用语,还有瑞典语、希腊语、印地语、越南语等非通用语,甚至包括豪萨语、斯瓦希里语等地区民族语言。在全世界设有近百家专门翻译出版新中国图书的本土化机构,从北欧的瑞典、希腊、冰岛,到非洲的加纳、埃塞俄比亚,再到南美的乌拉圭、委内瑞拉,都能见到中国出版的当地语言的《人民画报》和各种政治理论图书。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大量外籍语言专家被迫遣散,从外交、高校、新闻等领域抽调的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受到冲击,对外翻译出版的品种、语种一落千丈。改革开放后有所恢复,但依然没有达到建国初期的高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建国初期花费很大人力物力建立起来的对外翻译出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部分语种仅有外译中而无中译外,只有浅层信息而缺少中国文化深层知识。在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里,难以构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基本语汇体系与规范。截至2009年,我国1979-2009年的对外翻译语种不足20种。一些曾经参与翻译毛泽东选集等政治理论图书的非通用语人才,逐渐逝去而后继乏人,个别语种人才严重断档。仅辞典一项,目前仍然存在空白的语种就有10多个,如与中国联系紧密的周边国家中,就有吉尔吉斯语(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十几个国家通用语言)、普什图语(阿富汗官方语言)、孟加拉语(孟加拉、印度和临近地区使用,使用人口1亿以上)、爱沙尼亚语(爱沙尼亚语言,目前尚无基本辞典)、拉脱维亚语(拉脱维亚语言,目前尚无基本辞典)、祖鲁语(南非第一大民族语言,非洲最流行语言之一)、亚美尼亚语(在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土耳其和中东一些地区也有大量的使用者)等。这些语言空白点,或者是中国周边国家,或者是与中国具有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其意义与战略价值自不待言。可以说,培养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的任务具有强烈的迫切性和战略性。

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出发,北京外国语大学将高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作为学校重要发展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开设语种已达60种,2014年增设土库曼语、约鲁巴语、泰米尔语及加泰罗尼亚语,积极探索语种增设与科学研究、人才储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加强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的建议

当前,各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普遍比较注重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对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觉重视不够。从自我反思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外语类人才培养还需回归人文传统,树立文化自觉,加强合作交流。

(一)回归人文教育传统,树立文化自觉

如何看待当下的外语教育和翻译人才培养?目前流行的说法是,通过外语技能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掌握,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市场化的今天,这种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式也许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从根本上削弱了外语教育的本质——人文主义教育。正是这种教育思想导致了目前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的培养,从而使外语类学生在思想深度、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能力方面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实用性和应用性教育成为外语教育的主要思潮,其带来的后果就是人文精神的衰落,学生中的物欲化情绪、功利倾向日益严重。大学的灵魂是人文主义、人文精神,蔡元培先生当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对单一学科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可以说,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是通才教育,对今天外语类学生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回归到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通才教育的人文传统,是当今外语类大学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课程方面,应加大中国文化的基本课程。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文明。对这种文化传统的珍视、爱护与继承是我们增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文化输出的关键是“文化自觉”,如果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不熟悉、不了解、不热爱,又如何能够准确地向外界介绍中国文化?

(二)重视海外汉学家翻译成果,与海外汉学界展开对话合作

海外汉学和中国学的研究是一个亟待开拓的新领域。几百年来,这些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出版了一系列中国经典和当代文学作品。如果我们对汉学家的工作和成就不了解,就会影响中译外的工作展开。当然,从翻译理论上来说,任何翻译都是文化的再创造,我们对他们的再创造应该展开学术讨论和互动。在目前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与海外汉学家展开对话与积极的合作,是一个较为现实可行的办法。只有同国外汉学家展开积极平等的对话、合作、互动,我们的中译外工作才能取得比较快的发展。我们要防止“关起门来自己做”的方式,同时要防止一些汉学家在翻译中出现的误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使翻译的作品走进各国的读书界,走不进对方阅读界的翻译是失败的翻译。所以,与国外汉学家进行建设性的对话、讨论、互动和合作,是目前解决中译外人才短缺问题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三)发挥院校优势,联合培养高端翻译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开设60个语种(其中16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完整涵盖了欧盟国家23种官方语言和东盟10国的官方语言。到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计划新增30个非通用语种,开设语种达到90种,在非通用语种的翻译教学、翻译研究、翻译实践、翻译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希望以中国翻译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依托外文局数十年积累的翻译工作经验、翻译人才资源和主管中国翻译协会的行业优势,联合开展非通用语种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高翻译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4.中华民族文化翻译 篇四

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的历史性会面上的致辞中引用了许多中国传统典故。毕竟同是炎黄子孙,虽说二人致辞也谈不上多有文采,可听起来觉着挺亲。习马二先生致辞各有什么语言点?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Knowing is not that difficult, but doing is。

详解:

这个用法是大有出处的,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序言里就多处出现,他提到禁锢国人几千年的旧思想是阻止民国事业建设发展的大敌,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也。

此说最早处于出自《尚书·说命》中傅说对武丁之言:“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马先生引中山先生引用的《尚书》,颇有承继道统、政统、学统的意思,此外“知行之道”也是蒋先生最仰慕的王阳明心学的核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To ordain conscience for Heaven and Earth.To secure life and fortune for the

people.To continue lost teachings for past sages.To establish peace for all

future generations.详解:

这是北宋大儒张载(人称横渠先生)的话。2005年,时任台湾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曾用以寄语北大学子。另外,蔡英文指责马先生”以个人评价框限台湾未来”,可马先生说自己搭桥铺路,“为万世开太平”,可见马英九引言的良苦用心。

这四句中不容易翻译的是“为天地立心”。笔者理解:天地本无心,所谓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大自然“优胜劣汰”的道理没有什么伦理可言,可我们要树立道德律。

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可见中西之血是贯通的。这也可以证明为什么《国富论》的作者斯密还写了《道德情操论》,用温爷爷的话说,企业家的血液里应该留着道德的血液。

习先生的致辞更加平实朴素,有两个“俗语”颇引关注。

打断骨头连着筋

新华社将其译成“connected by our flesh even if our bones are broken”。

血浓于水

“血浓于水”本身就是一个英国说法的倒译: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朗文异译这样解释: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of the same family is stronger than

other relationships。

从文风比较,马先生的致辞很务实,他说,“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

其实这话既是“摆事实”,又是“摆功劳”,与其说是给习先生听,不如说是给台湾民众和民进党听的。

习先生的致辞更壮阔些。“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这一演讲思路不免让笔者想起1982年《廖承志给蒋经国的信》。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我读书时,曾有两篇作为精译范本的文章。一篇英译汉,王佐良翻译培根的《论读书》;另一篇汉译英,就是张培基翻译的《廖承志给蒋经国的信》。今天听二位先生致辞,又想到当时字斟句酌的情形,联想到今天的情形,心下更平添了几分感动。含英咀华,挑取片段以飨读者。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

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us should be keeping

us poles apart!It is now more than 36 years since our brief encounter in

Nanjing.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The days we spent together in childhood as well as later in the Soviet

capital, however, are still as fresh as ever in my memory.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

But it’s a pity indeed that we haven’t heard from each other for so many

years.Recently it filled me with much concern to learn of your

indisposition.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Men aged over seventy are liable to illness.I hope you will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You used to seek self-encouragement from the motto, “The interests to be

considered should be the interests of all;the fame to be sought should be an

everlasting fame.”

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

If you should be instrumental in bringing about the cause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 you will certainly win esteem and praise nationwide and your

meritorious service to the country will earn you a niche in the temple of

fame.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

After all, dragging out your existence in that tight eastern corner is by no

means a permanent solution.This should be crystal clear to a man of your

wisdom.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Procrastination, hesitation or sleeping over the problem will only lead to

adversity and you, my brother, will hardly be able to escape censure.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Complicated as the matter was, an overall view of the situation will show

that united,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benefit;divided, they suffer.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

Dear brother, the frustrations marking your lifetime are by no means

predestined.You yourself alone are master of your own fate.Merits and demerits

to be recorded in history hinge on the decision made in a moment.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纾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capricious.Throughout Taiwan people

of all strata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future.Time does not stay and brief is

the day.A long night invites bad dreams;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I hope you, my brother, will make a wise choice and repair the house before

it rains.“Vast is the expanse of sky and water.What are you waiting for,staying away from home?”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For all the disasters the brotherhood has remained;a smile at meeting and

enmity is banished.”

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When I look south towards the distant horizon, my heart cannot help going out

to my compatriots there.No word is enough to express what I wish to say.It is

hoped that you will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I am looking forward to a reply

from you.When I look south towards the distant horizon, my heart cannot help going out

to my compatriots there.No word is enough to express what I wish to say.It is

hoped that you will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I am looking forward to a reply

5.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篇五

京山县罗店中学:邓先明

孝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普天之下,古往今来,所有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所有的父母对儿女,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诗经》上说:“父母生我,鞠我,顾我,携我,长我,育我,欲极之德„„”,意思是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一切照顾我,长大些又教育我,父母对我的恩德无以言表。正是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的爱,所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亲爱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

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字的构成,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父慈子孝,十分和谐。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人类最高尚的行为就是孝。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它是人的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准则。

“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对老人不仅要物质上供养,而且要尊敬,使他们精神愉快,不然的话,和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孝的内容除了“养”和“敬”,他又提出“谏诤”。曾子问孔子:唯父之命是从,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虽然无道,也没有失去天下。父亲有了谏诤之子,就不会陷自身於不义。所以,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又怎能说是孝呢?可见,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则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孔孟的这些关于孝的精辟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他们发掘、总结人性的真善美,并以之教化民众的伟大功勋,也使他们成为人间圣贤。

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孝的本意是善良的,纯净的,是人与生俱来、万古长存的美德,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孝的需求是那样迫切。我们的老年人需要孝。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辛苦劳碌一生,做出贡献,如今他们年老了,力衰了,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使他们幸福愉快地度过晚年?这是摆在国家、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已经制定了“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指导方针,确定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老龄工作体系,并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人们对老龄工作还不那么重视,在一些人当中存在着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特别是有些不肖子孙,不但不尽孝养义务,反而虐待打骂老人,抢夺老人财物,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合法权益,有些人的做法简直天良丧尽,令人发指。有些人虽然做到了生活上的赡养,但没有注意精神慰藉。老年人因为孤独、疾病、受虐等原因,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那些违了法的不孝之人绳之以法,自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但更多情况属于道德范畴,只有用孝道来教育、感化他们,使之尽儿女的责任,让老年人在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中度过晚年,才是更为积极有效的办法。

我们的儿童需要孝。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当精心培养。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庭形成了四个老年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特别是隔代更甚的规律,我们的儿童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冷漠的人。这对孩子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很不利的。因而,应当以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做个有道德良心的人。一个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的人,长大以后才可能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道德高尚,成就大事的人。

我们的国家需要孝。要把国家治理好,不仅需要以法治国,也需要以德治国。德治的“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中,头一条就是孝敬老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在目前的家庭中,总的看,关心下一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关心上一代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此我认为,以德治国也应当注意从家庭入手,从孝道入手,尔后延伸到社会、国家。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国之忠臣,都是孝子。

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文 篇六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早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美德故事:仲由的百里负米,闵子骞的芦衣顺母,郯子的鹿乳奉亲,王裒的闻雷泣墓等,都是文化古国的体现,那么,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又是怎样呢?

暑假期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篇新闻,主题是旅游景点的蜘蛛人: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泰山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人在攀山的同时将手中的饮料瓶、塑料袋随手扔下山。这时,一些清洁工出现了,他们将绳子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腰上,沿着将近垂直的山崖缓缓退行,将山间的垃圾逐一捡起,身下是无尽的深渊,危险性极大。有时,他们劝说游客,“如果不保护这里的生态,这里将是垃圾场。”游客反而反驳说:“如果我们不扔瓶子,你们不就失业了吗?”

看了这则新闻,我感到十分生气,别人辛辛苦苦用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你们一点也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说出这样令人反感的话,身为炎黄子孙的后代,尊重是最重要的品质,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怎配为人?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然而,众多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丢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许多不文明的行为。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乘车时,学生在那里安然的坐着,却不给身边的老奶奶让座,就失去了尊老爱幼的品质;有时在车内能听到人们大讲脏话,互相彼此漫骂,随地乱扔废纸,就失去了礼貌的道德;有些人总爱占小便宜,有人在买完东西后不付钱悄悄溜走;有人用假币换取他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演变为欺骗的恶习。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文明离他们越来越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一件件小事,却反映出人们的文明修养是多么的匮乏。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只有恶毒,刻薄,奸诈,小气。

社会上的许多现象也让人感到震惊,少年犯罪层出不穷,虽然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感受阳光雨露,可是,他们纯洁的心灵被污染了,从小就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走上了邪路。中国五千年文化只剩下这些了吗?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充裕,可以买私人小汽车、别墅、名表„可是精神世界却有所缺失,公正、诚实、善良,宽容等许多美好的东西,大声呼唤:“要恢复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要支起一片传统美德的天!”。

如果说恶习是杂草,那么除掉杂草的方式不是一棵棵拔去,而是种植高大的树木,美丽的鲜花,当树和鲜花将杂草掩盖,恶习也将随之消失,文明之花将遍野开放。随着我们国家不断的重视文明教育,社会不断的进步,传统美德需要大力弘扬。比如:希望工程,学雷锋活动,各种慈善事业的兴起,都是繁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片田野的最艳丽的花朵。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正在燃烧的火焰,我们必须学好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将雄雄燃烧的火焰,一代代传下去。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做一个讲道德的小公民,统美德在我们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7.全国两会民族语言翻译专家贾尔肯 篇七

全国两会、党的代表大会、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翻译与审核……贾尔肯作为民族语文翻译战线上的资深翻译专家无数次感受到着职业的自豪感。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打拼在哈语译坛上,成了地地道道的“铁人”。

以过硬的业务能力为民族工作服务

1979 年10 月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这个电话改变了贾尔肯的人生走向。他被通知正式调到北京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工作。

到翻译局后,他从最基层的翻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先后任翻译组组长、哈文室副主任,并通过竞聘担任哈萨克语文室主任。

作为翻译业务部门,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就难以服人,也很难领导别人做好工作。贾尔肯从来都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用自己的业务实力和实际工作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佩服。翻译是一门科学,做好翻译工作需要一生的钻研、不断的积累和执著的奋斗。要带领一个翻译领域的国家队,准确无误、流畅优美地把经典著作翻译成哈萨克语言文字,需要天赋,更需要长年累月学习所练成的炉火纯青的功夫。贾尔肯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一直努力钻研翻译业务,翻译了大量的作品,使自己的翻译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并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丰硕的翻译成果在国内哈萨克语文翻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他曾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工具书奇缺而没有复印机的年代里,费尽种种努力借到专业书籍《哈萨克语详解辞典》,利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白天黑夜不停地抄写,用蚂蚁啃骨头的毅力,最后抄完了这本100多万字的巨著,他这种如饥似渴地发奋学习的劲儿也影响身边的同事。

贾尔肯翻译水平高,深得外交部的信赖,曾经先后5 次特邀贾尔肯参加中国- 哈萨克斯坦边界勘定谈判,并任命他为中方哈萨克文本边界文件起草组组长。

贾尔肯是民族语文翻译战线上的一位译著等身的优秀翻译专家,先后参加了马恩列斯著作、普列哈诺夫著作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领袖人物的经典著作与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翻译审稿两三千万字计。

以特别的身份见证国是

1981 年,27 岁的贾尔肯第一次以翻译的身份参加到全国两会工作当中。此后,每年的全国两会成为他的忙碌时光。

作为国家级少数民族语文翻译机构,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历年都会组建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组,负责将会议文件翻译成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7种民族语言文字。为了确保能将一些会议材料提前翻译并印制出来,贾尔肯和翻译组其他工作人员一般提前近半个月入住酒店,开始夜以继日的翻译工作,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要完成平时4个月的任务,即近40万字。如果是两会换届年,那么翻译组仅就翻译新一届政府领导人简历就有二三十万字。由于哈萨克文中要用到很多连接词,哈文翻译出来一般会比汉语多出百分之三十。

汉文文件一般都是白天讨论修改,等翻译拿到汉文最后定稿样的时候,一般都是在会上宣读该文件的前一天晚上。不连夜加班加点地干,文件第二天就根本没法按时、保证质量地提供给参会的少数民族代表委员。为此,有时贾尔肯和其他翻译要连着几个晚上连续作战,凌晨的时候只睡一两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又要开始新的战斗。

“每天晚上干到11 点钟是很正常的,有时候甚至干到凌晨两三点。”对贾尔肯来说,这种紧张的工作节奏他早已习以为常。在前后三四个星期的时间里,翻译组的同志们没有一个休息日。贾尔肯笑着说,有时候工作量会少一点,同志们就利用这样的机会在驻地稍微休息调整一下,随时准备迎接新的翻译任务。“能参加两会文件的翻译工作,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所以同志们都非常自觉,全身心投入。”

作为主任,这个时候压在贾尔肯肩上的担子更重。每次他都是最早一个来干活,最后一个去休息。一个月下来,他的脸都熬成了铁青色。因此大家给他取了一个雅号,叫做“铁人贾尔肯”。

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组由来自10 多个民族的近200 人组成,虽然组内民族众多,但是不论是工作、用餐还是休息,大家的关系都十分融洽,气氛温馨,整个翻译组犹如一个大家庭。每年全国两会哈萨克族的代表委员不到10 个人,但为两会翻译哈萨克文的工作人员有20 多人。贾尔肯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仅仅为那几个上会的代表委员服务,我们所做的其实是在为一个民族服务,那几个代表委员背后站着的是150万哈萨克族人民。”

贾尔肯做过10 年两会的现场同声传译工作。他说:“感觉最难的地方是有些代表委员说方言、难听懂,现场只能尽量把大概的意思翻译出来。还有就是一些领导人或者代表委员脱稿即兴讲话,这也十分考验翻译功底,这时必须全神贯注。”虽然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能听懂汉语,但是贾尔肯依旧认为现场同声传译还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能在全国两会上听到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代表委员们会感到十分亲切。这在民主政治上也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大会举行时,我们在大会堂的四层小翻译室现场翻译。”近年来,他尽管不再做现场同声传译,但还是要到现场指导年轻的哈文同声传译员,给他们讲解要注意的事项。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人民大会堂时,当人们看到大会堂内外各民族绚丽的服饰,当人们听到大会堂内多民族语言的同声传译时,不要忘记有一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队伍在辛苦地工作着。这么多年的全国两会翻译工作,让贾尔肯不仅见证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且让他见证民族语言翻译学的发展,每个时间段都有一些让他在翻译过程中记忆深刻的词。

1981 年到1993 年,贾尔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市场经济”跟“改革开放”这两个词。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大量新词术语涌入,之前的那些词语体系完全不够用,因此这一时期贾尔肯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是制订和规范了大量的新词术语,从而为以后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1993 年至2003 年,贾尔肯明显感觉到金融、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新词增多,例如A股B股、互联网、光盘等等。2003 年之后,领导人理科出身的较多,因此一些领导人在讲话的时候会把理科上的一些词用到政治上,例如“冰点”、“热点”。同时,这一时期古语谚语的引用也很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贾尔肯这些翻译人员事先就将唐诗三百首翻译好,但领导人引用的古诗又往往不在这三百首的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下又不得不现将诗词意思重新翻译出来,再找本民族的诗人将翻译出来的意思再做作成诗。近几年,贾尔肯感觉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中国梦”、“深化改革”这两个词。“‘梦’这个字在哈萨克语里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翻译‘中国梦’的时候就将它翻译成了‘中国的愿望’,‘愿望’是可以实现的。”除了全国两会,贾尔肯还参与过自十五大以来的所有党代会文件或讲话稿的翻译工作。

关于翻译原则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直译”、“意译”、“信、达、雅”等主张,现在达成共识的观点将翻译原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忠实与群众化相结合”,也就是说翻译过来的文字要使读者能看得懂,能像原著民族的读者读原著一样,心灵神会,受到感染和教育。因此,可以说翻译也是一种创作。

贾尔肯举了一些有趣的例子,生动阐释了文化的差异引起的用词习惯的不同。比如,“乌鸦”在汉语语境中是“灾难与不详”的征兆,而在哈萨克语语境里却是“吉祥”的征兆,如果哈萨克语言文字里出现了“乌鸦拉到头上”,那将是要发财的暗示。因此,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好两种语言文字,还得对两种文化的内涵了解透彻,否则会引起翻译的硬伤。

贾尔肯在规范和统一名词术语方面发挥了领军人物的作用。名词术语的翻译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规则,同时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他通过与翻译机构和专家交流,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全国哈萨克语名词术语规范会议提供了近700 条新名词术语,为做好名词术语的科学翻译、统一规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担任《汉哈新词术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大量删除不再新颖的词语,新增了有关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财政、网络语言、电脑术语等10000 多条新词语,满足了当前翻译业务需要,在规范和统一名词术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汉哈法律名词术语的翻译、规范上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他参加了《汉哈法律名词术语对照》一书的编写,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哈萨克文法律名词术语统一规范方面的空白,使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哈萨克语文法律名词术语译法在中国哈萨克语文翻译界获得认可并具有了权威性。由于现有的汉哈法律对照词典年代已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近年来他又独立编纂了《汉哈法律术语对照词典》,收入现行法律相关词条一万多条,是目前我国一部较完备的汉哈法律对照词典。在我国至今还没有有关汉哈金融方面的专门词典,贾尔肯搜集、整理和审定了有关金融、股票、贸易词条近6000 条,《汉哈金融词典》框架已具备,民族出版社将列入下一步的出版计划。

谈起汉哈翻译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时,贾尔肯满脸的忧虑。他说,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是越来越需要专业翻译的,而我们这个队伍开始势单力薄了。因为现在精通哈语的哈萨克学生越来越少了,因出于个人升学、就业等考虑,家长和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没有把母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国家要有更好的繁荣和发展,应该更加需要繁荣和发展多元文化。要繁荣和发展多元文化,就要足够地重视作为多元文化间桥梁与纽带的翻译以及作为多元文化载体的各个民族语言文字。

“ 铁人”柔情成为无声的样板

哈文室年龄较长的几位翻译专家对计算机望而生畏,避而远之,都觉得自己手脚不灵,对掌握高科技没有自信。但是,贾尔肯从来不向年龄低头,反而怀着强烈求知欲和超人的毅力,虚心向年轻人请教计算机操作技术,反复练习,经过努力而很快熟练掌握了哈萨克文微机录入排版系统。现在贾尔肯的录入速度甚至比一些年轻人还要快,而且还掌握了基本的排版技术,能够处理一般的技术故障。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好学上进的热情。

作为哈文室主任,贾尔肯在保证经典著作及党和国家文件翻译的质量方面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他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白天他要尽职尽责地完成千头万绪的份内工作,到了晚上,为了把好质量关,他下班回家以后还要继续从事繁重的翻译审稿工作,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两三点。为了工作,他不知牺牲了多少本应该属于自己享受的业余休闲时光。

他像机器,不停地运转,总是超负荷地工作,每到年底的时候他的工作量都会大大超出同事。比如, 有一年, 他总共完成了418 天的工作量。但是年终按工作量分配岗位津贴时,贾尔肯却自动放弃了超出的工作量。他的这种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和激励着身边的同事。

2005 年,按计划在年底《汉哈新词术语辞典》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哈文翻译必须发稿,另外还有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文件、法律汇编和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等的翻译任务。同时,还要认真组织好支部的有关学习。别的不说,单就深奥的《资本论》足够哈文室全体人员翻译一年。任务很重,真正能够坐下来从事业务的时间屈指可数。就在大家拼命地挤时间、赶速度的时候,由于劳累过度和长时间伏案工作,贾尔肯右下肢开始浮肿。开始他没有理会,后来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了,还伴有低烧。经大家劝说他才到医院检查,后来确诊是丹毒,需要打吊针输液。医生劝他要按时打针吃药,好好养病。因实在走不了路,他才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就算在家里,他也心急如焚,如坐针毡,一刻也闲不住,他一心想着工作的进度。无奈之下,他利用电话及时和大家联系,指挥大家作战。为了尽快消肿,医生要求他把脚必须平放和抬高躺着。他躺在床上慢慢侧着身子继续翻译和审稿,使人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个抱病工作的铁汉形象。没过几天,病还没完全痊愈,他就急着来上班了。由于需要伏案工作,血液集中到脚部回流困难,每到下午他的脚背都肿得很高。下班时他艰难地一瘸一拐地走路。脚肿得一时好不了,无奈之下整个夏天他只好穿着一双宽大的拖鞋上班。贾尔肯就是这样,像一个年轻人拼着命在工作,像一团火不熄地燃烧。

作为领导,贾尔肯从来不发号施令,从不刻意显示自己的权威,他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和个性,倾听大家的意见,注重沟通和感情的交流,充分发挥哈文室每位同事的长处。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关心和帮助同志,通过自己的热情、幽默等人格魅力,赢得翻译局各族同胞的信任和尊重,为建设和谐的翻译局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平时大家都喜欢和他沟通,愿意得到他的帮助。他和长年累月带头奋斗在翻译工作的第一线,他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和艺术的管理方法得到了哈文室全体同仁的尊重和好评。

贾尔肯的爱好不多,除了游泳,就是喜欢徒步走,没有特殊情况每天走10 公里。他走路的速度十分快,比常人正常走路的速度快两三倍。他的这个习惯源于他早年上小学每天来回要走10 公里路,到了中学这个数字则变成了24 公里。他走路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马路牙子上走,他说这上面行走需要时刻保持平衡,因此全身都会感到紧张,热量会消耗得更多,同时还能练习吸气收腹,更为重要的是还能锻炼脑部注意力的集中——翻译工作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要求。

“只要活着,就要运动。这是我的座右铭。”如今,贾尔肯退休了,但是他仍然忙个不停,不是作为专家去指导有关民族翻译工作,就是参与有关译稿的审定,一如他的快节奏步伐,难以停歇下来。

8.中华民族文化翻译 篇八

一、当代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的现状

1.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人才极度地缺乏。在大部分地区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还不能得到有效的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民族语言翻译机构产生萎缩,大量的翻译人才流失,翻译后备力量不足。虽然在近些年中我国对于翻译研究人员有着相对的扶持政策,但是可以有效地承担翻译研究工作的人员还是不足。

2.我国的民族语言翻译工作中的科学建设以及理论性研究还是相对滞后。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学科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中跨专业和多样性十分不足,相应的科学体系构架还不完善,这样就会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研究产生不利的影响。

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西部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的促进下,我国西部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开始离开了自己传统的生存地区,开始进入城市当中。在进入城市后,处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这些人员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越来越少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从而导致民族语言的萎缩,为民族典籍的翻译、传承以及整理研究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改变措施

1.从国家政策入手,建立健全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体系。在这其中设置合理的语言翻译机构,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加大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具有高素质的语言翻译团队。

2.努力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领域的建设。民族语言的翻译包括建立完善的翻譯机构的准入制度以及评估制度,从而使翻译、编辑、审校以及意见和保密的过程逐步趋于完善。

3.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服务体系,同时加强民族语言服务的力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医疗卫生、经济活动以及双语教育、体育等都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元素。因此,要加大力度,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上一篇:蔬菜与健康教学反思下一篇:cia考试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