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2024-10-10

《语文课程标准》读书心得(精选10篇)

1.《语文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篇一

自义务教育新课标出台后,教育系统自上而下就开始了各项研究和解读,这里也包括像我一样的一线老师。在紧凑的培训中,我们被不断地输入新课标的各种新词汇新释义新理解,力图在最有效的时间“上道”。

这里,我想从新课标的变化来谈谈教师专业发展,透视教师这一教育变革的主体,如何拨开云雾见青天。新课标在课程实施部分明确提出了:教师研究与教师培训。这是从教育的最顶层给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趋向,教师应当拥有持续的专业学习之力,进而走向终身的专业成长之道。

一、立足学科本位,促生专业发展内醒

语文新课标里指出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核心素养的界定和学习任务群的划分又是旗帜鲜明的把语文学科的本位亮了出来。新课标的改变不仅是表层上的方法,还是深层里的认知。可以预见,新课标的实践与运用,必然使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不被课改而改,只能应势而为,顺势而动,积极寻求专业发展的黄金转向期,以专业阅读形成专业思维,以专业思维促进专业实践,以专业实践生成专业成果,以专业成果助长专业优势。

二、立足系统思维,解构专业发展模型

语文新课标里不论是明线的学习任务群还是暗线的语文发展导向,都有一个很明显的价值点,那就是结构化的系统思维。从教学评一致的角度来说,教的目标不再是双基、三维,而是核心素养。教的内容不再是单篇单课,而是学习任务群,学的主体不再是纯概念知识,而是串联的综合情境,评的不再是识记而是理解与运用。语文学科正在向感性与理性融合,甚至以理性思维主导的这样一个方向发展。于教师而言,夯实素养基础,形成专业自觉,持续专业实践,达成专业进阶,以统整思维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

三、立足全域格局,打破专业发展壁垒

语文新课标里新增了跨学科学习这一指向,它揭示了今后的学习,一定是融合共生的,学科间的界限会更加模糊,学科间的互通会成为常态。再以课程质量为例,所有的语文知识都会在一个真实的勾连生活的情境下来考察,既有学科内任务群的组建,还会有学科间的联系。这其实给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那就是从学科内的细分研究走向学科间的综合发展。新课标要求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到社会发展的方向,根植教育本源地去落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综上,新课标变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先要更新专业发展观,深刻认识专业发展的意义,将专业发展视为自身重要的生命历程,统整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习,使之成为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语文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篇二

“修订稿”的基本定位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语文课程改革,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语文教育的规律,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修订稿”的基本思路是:稳中求进,变中有度;校正偏差,谋求发展。在总体上走的是渐进式的道路。“修订稿”的正式颁布实行,将全面开启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征程,预示着新的课程改革热潮的到来。

10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如何评价“修订稿”,现在的“修订稿”与2001年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较,它有哪些继承之处?又有哪些创新之处?这些新的变化折射出怎样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笔者从“修订稿”的主要特征及其突出的亮点对其作简要评述。

六大特征:“修订稿”充分凸显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特征一:“修订稿”是在延续“实验稿”课程改革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修订的,“稳中求进”、“变中有度”是“修订稿”最显著的特点

“稳”,体现在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稳”,还体现在四个“不变”:一是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设计思路不变,二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三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变,四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变。

“变”,体现在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调适。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广泛和深入“修订稿”地吸纳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实验稿”进行积极的、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使概念表述更准确、阶段目标更明确、评价体系更科学、实施细则更具体。

特征二:“修订稿”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主题

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追求平衡,和谐发展,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新课程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修订稿”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的最优化,这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必然要处理好其中的诸多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关系、学科本位与学科特点的关系、超越与守正的关系、认知与情意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对以上若干对关系,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正观点来处理,才不失片面和偏颇,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健康、顺畅地运行。

特征三:“修订稿”始终贯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主线

十年的课改历程,“把课改进行到底”的发展态势,已迫切地显现在我们的面前。当下,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层面上,人们太多关注的是课堂上出新的理念、出色的亮点、出彩的课件、出众的老师才艺等等,却偏偏漠视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遭遇挑战。“修订稿”在“前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多次提出“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修订稿”倡导语文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把凝聚广大教育工作者共识的“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为了中华民族振兴”的理想追求作为统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调,这对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特征四:“修订稿”坚持继承与发展相互渗透

“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二部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在“课程设计思路”第一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以上这些表述都指明了继承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对于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前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所有的发展、创新都离不开吸纳前人的成果,我们必须有分析有批判继承。在继承与创新关系上,要以科学的思想、时代的眼光,既要吸纳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又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既要积极探索创新,又不失掉语文教育的传统和本真。

特征五:“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2001年的“实验稿”给语文课程性质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判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成果的总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是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时隔10年,语文界特别关注“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否有新的定义。比照“修订稿”与“实验稿”发现,仍然是原有的表述,一字未改。这无疑有利于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定的发展。有识之士坦言:“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引起混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功能的定位。”“修订稿”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只是让大家有一个“临时共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问题,还有待随不同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将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特征六:“修订稿”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修订稿”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在“课程基础理念”特别强调,“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修订稿”以上的表述,较好地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六大亮点:“修订稿”充分体现了开放、务实、创新精神

亮点之一:“修订稿”在“前言”中强调,语文课程不仅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修订稿”在“前言”中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意味着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中国语文是民族的,中国语文课程也应该是民族的。中华文明之根在语文,中华民族应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的浪潮中占一席之地。但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新异思潮席卷而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重加深,在这种形势下,语文教学更应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青少年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语文课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作为语文课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亮点之二:“修订稿”在“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大量信息以多种途径和不同的形式源源不断涌向学生、影响学生,从网络文学到课桌文学、地摊文学,不一而足,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和健康的审美观。语文学科应主动承担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宝库,是思想美、形象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构建语文审美课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审美和乐趣。在对事物和情感的自由表达中,提高审美情趣。

亮点之三:“修订稿”直面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偏差,对某些表述作出积极的、必要的修正

“实验稿”曾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淡化甚至回避语文知识。语文课堂要不要讲授语文知识?“修订稿”对此作了回应,基于“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修订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既健全了作为课程的语文内涵,又弥补了“实验稿”的缺失。“修订稿”中呈现的主要是最基础的语文本体知识,这在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中已依次列出。这就启示我们,语文知识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客,语文知识本身就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专家对此曾有过论述:“我们现在需要反思和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系统本身,而是语文知识观。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上要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亮点之四:“修订稿”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建议”第三条中,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表述中,增加了“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和“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两句话,这就说明,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应在语文学科活动中渗透。

在“基本理念”第四条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说明,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切实培养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亮点之五:“修订稿”高度重视阅读过程和方法,并就阅读过程中的学生行为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目的是提高阅读效率。

二是要求“利用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三是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这是对学生阅读行为的一种要求。

四是要求“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目的是防止阅读时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亮点之六:“修订稿”对“评价建议”作了重大修改,增加了四个小标题,条理更清晰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敏感、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语文课程评价是不是科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评价改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应从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来评价教与学的质量。“修订稿”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了显著突破,其中有两点调适值得注意:一是强调“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二是提出“评价结果的主观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评价的改革一直是呼声高、措施弱、操作难。“可测”的落实,还要有系统的制度改革,这将是我们面临的攻坚性任务。教师必须落实评价改革的新理念,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探索,在评价改革中逐步完善,不断提高。

结语:“修订稿”凝聚了多方面的关心与智慧,它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正式的课程标准(以前教学大纲都是“试用稿”、“实验稿”)。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再一次促进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引领语文课程改革迈向第二个十年。

语文课程改革不是“-一次性”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有识之士坦言,“面对现在的语文课程新标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已经很完美了。要加强现实课程实践的反馈,以利于课程不断调整,进而减免不必要的代价付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篇三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8(A)—0021—01

《语文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标志着国家对语文这门基础性学科的高度重视,标志着语文教学理念的全新变化。那么,在新标准之下如何使课堂教学更优化呢?

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础理念。所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既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注重培养和提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等内在的人文素养。新的课程标准之所以突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因为语文学科的基础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用繁琐的分析理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用无休止的做题、练习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等弊端。而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教师全身心地情感投入,从而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二是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从形象具体的材料中感受体验,从而同课文的作者产生共鸣。

二、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强化语言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一个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客观规律。同时从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语言也不是语言学家制造出来的产品,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对于学习语言、实际运用语言的中小学生来讲,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去掌握。语言实践的次数越多,语言实践的经验越丰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语言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要把读贯穿于课堂始终,并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上。

三、学习方式要积极向自主——合作——探究方面转变

要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创设一些合作学习的情境,把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以极大的学习热情邀游知识的迷宫。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确认、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归根到底在于学生自学。学生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法由教师教会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来完成。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学会、没有教会,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学会而已。因此,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无从谈起。其次,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既然在教学中教师起的是帮助学生的作用,那么就不能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应当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再次,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指还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权力、自主发表建议的权力以及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改正错误和保留意见的权力。

四、教学方式要变串、讲、问为组织、启发、引导

4.《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篇四

瓯北四中 邵仙丽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认真学习了《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学习与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标准》基本理念的粗浅体会,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1.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主线。

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是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而是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上课做不完,课外继续练,在大量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教学评价时,主要看结果,即分数的高低。新“课标”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此,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轻过程,重结论,单纯依靠重复操练的“经验性”教法,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减轻学生大量的重复操练产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2.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与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教师应多考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气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3.教师必须重视对释疑解难过程的调控。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释疑、辩错。设疑,即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如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已在积极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追根究底、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好求甚解、凡事多问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释疑,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疑难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找问题、找病因、找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富有创新、敢于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辨错,即学生对教师的有意“示错”进行分析、判断、提高防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有时可恰到好处,有意的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显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目的。这样,可防患于未然,并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讲究教与学过程的统一。

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

5.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读书心得体会 篇五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可以看出,“人人”和“不同的人”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人人”意味着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我提出:“对于任何一个三角形,我不用测量,只要你们说出其中任意两个角,我就能准确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对此半信半疑,纷纷来提问,对于老师的回答,学生在经过测量后发现都是正确的,此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三个内角度数规律的研究学习活动。各小组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优等生带着后进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与交流。此时教师来回巡视,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不断的验证,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又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时,例题为25×9×4,25×9×4=(25×4)×9从而使计算简便。如果课堂中一直出现类似如:125×7×8等习题,对于较差的学生来讲会模仿例题使计算正确。但是老是无法了解新授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无法及时“调节”课堂进度。对于较好的学生来讲无新意,慢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这时我们不妨出示类似“(7+7+7+7)×25”的题目来挑战一下。这样的习题目的是从不同的练习形式来揭示有关算理,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6.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 篇六

《新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之后,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最新成果,对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指路灯,不仅给了我们方向,也给了我们方法。

由于我将担任第一学段的老师,所以我重点学习了有关第一学段的课标,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教学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识字与写字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样的目标意在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不仅仅是局限在学习汉字的动力问题上。同时也告诉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我即将教学的新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需要学生会写的字有300个,认读字300个。《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选材为合辙押韵的韵语文词,短小精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应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集中识字,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边识字边阅读,边阅读边识字,二者有机结合。《口耳目》属于看图识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把汉字和图片联系起来,并发现汉字字形和身体各部位的关系,了解字义,记忆字形。《日月水火》属于象形字识字,应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凸显字理,体会汉字的意象美。第二步可以按顺序分步骤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日月明》是会意识字,教师应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让学生了解各个构件的意义,再将这些意义相联系,理解该字的意义,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掌握字形。《大小多少》则是归类识字,要图文结合发现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把认字建立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把识字和学习量词结合起来,感知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事物要用适当的量词表示。还有拼音识字、猜猜识字和生活识字等。识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学习汉字,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还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行、义的联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识字教学不是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了任务,学生是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实现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比如:采字果——看字形读出音;捉迷藏——根据露出来的部分部件识别整体;找朋友——拼音与汉字或部件组字,也可巩固同义词、反义词;变变变——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熟字记新字;编字谜——将汉字拆开编成口诀、顺口溜;猜字谜、勇闯关、演一演等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学得好记得牢。

我们在写字教学时,要在学生写字过程中给予适时指导,关注学生是否能按笔顺书写,还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而不完全是写字知识。我们可以以教师示范或学生观察范字,学生书空、描红等环节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最后可以通过展评、生生评、师生评来提高学生书写兴趣,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不仅如此,课标也将“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纳入进去,所以我们在指导写字时,还要关注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一拳、一尺、一寸),姿势端正不仅有助于学生规范书写,还有助于保护学生视力,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

认真写好汉字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那如何提高书写质量,这就需要我们讲究写字教学策略。第一,每节课尽量安排写的指导和练习,使学生重视写字,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二、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要熟习,想把字写对写好写快,只能靠实践,在写的实践中“增强书写意识”,“掌握书写技能”。三,分散难点,引导学生一步步前进。在写对的基础上写好,在又对又好的基础上写快,循序渐进,慢慢进步。四,可以适当利用书空、描红、临摹帮助学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关于汉语拼音,课标中是这样说的“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这些内容是在识字写字部分提出的,强调了汉语拼音作为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对于识字而言,汉语拼音仅仅是帮助识字的工具,绝不能代替识字,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常用字除了要做到读准字音外,还要理解字义,学会书写和运用。

新教材在拼音教学的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生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我们可以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与图建立联系,更好地记住字母的音和形。我们在拼音教学时,要注重方法指导,多做示范,采用直观演示、听读模仿、读读拼音方法的儿歌,设计有趣的环节反复练习,多进行拼读实践,及时纠正,让学生在大量的拼读时间中找感觉,逐渐形成正确、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

二、阅读

课标中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是初步尝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的是老师指导、示范,重视朗读的过程。还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从这点中可以看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从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影响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比如在班级里安排阅读角、教师经常给学生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安排早自习三分钟演讲、在阅读课上进行分享阅读,鼓励课下亲子阅读等。而我们作为老师,更要言传身教,老师爱读书,学生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影响学生,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于阅读的具体内容,课标中是这样说的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故事,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儿歌、儿童诗和浅显这些材料短小,有节奏,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孩子诵读,这样的要求侧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以体验情感和想象情境的心理活动为通道,达到感受语言、领悟大意的目的。

在阅读中学生还要达到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样的阅读目标中蕴含着以下几点,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孩子从以下几方面对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一,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比如上下文的内容制约。

二、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比如阅读者的语言直觉,即语感。三,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己探索性地理解词句。这些都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我觉得可以通过听老师读,听其他同学读,句子对比读和自己反复读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不同标点符号在语气表达上的不同。

我们经常讨论阅读教学,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呢?课标中是这样说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说明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引导点拨,给学生浓浓的人文情怀。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进行争辩。我们要着力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背、说、写、画、演、做等方式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这对我们低年级来说尤其重要,低年级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想要获取新知,想要表达自己,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符合学习内容的小游戏、小表演等环节来满足学生兴趣,比如在《青蛙写诗》的阅读教学中,在熟读课文后,可以设计一个小表演,分角色朗读的同时让扮演小青蛙、小蝌蚪、小水珠的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读课文,让学生互动起来,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熟记课文内容。还应注意的是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实践。

三、写话

写话是学生学习书面表达初级阶段的“内容”和“形式”,课标对写话提出三点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写话呢?首先,先说后写,训练遣词造句的基本功。说是写的先导,从说一句话开始,逐步过渡到多说多写,二是引导学生多观察,为写话提供丰富的素材。三是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的结合。写话形式要灵活多样,比如看图写话、观察写话,也可以是情境写话、听写、读写等,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并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四、口语交际

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课标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和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如在设计《我说你做》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这样设计:第一轮游戏,老师说,学生做。师:请大家把铅笔、橡皮放到笔袋里,再把语文书和生字本放在书包里。学生照着做,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说出“听”的礼貌,要认真听别人说话。第二轮游戏,同学说,大家做。学生:请大家站起来,一起拍拍手,再一起跺跺脚。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说出“说”的礼貌,大声说,让别人能听清。并总结:说得清,听得准,记得牢。第三轮,我来说,你来做。分成小组,一人说,其他人做。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理解了听和说的礼貌,自己总结出应该怎样和别人进行对话。

7.《语文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篇七

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文学教学目标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进行表述, 一共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1]。

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关于文学教学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第一学段 (1~2年级) 的文学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流。

3.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4.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 (3~4年级) 的文学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诗文大意。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图书资料, 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 (5~6年级) 的文学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3.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 。

5.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第四学段 (7~9年级) 的文学教学目标:

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5.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帮助阅读。

6.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

二、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教学目标的概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 (幼儿园至十二年级) 》对文学教学目标则是分总目标和年级目标表述[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 (幼儿园至十二年级) 》在总目标中关于文学教学的目标表述为培养“流利的阅读者和熟练的写作者”[3]。

美国一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文学作品推荐读物, 幼儿园至8年级》说明了学生所需阅读材料的特点与复杂程度。除了学校规定的阅读任务外, 到4年级时, 学生每年要阅读50万词左右, 包括一篇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报纸、杂志、联机信息) 。

信息材料的结构特点

1.能看懂只含一个步骤的说明书。

2.能联系上下文确定歧义词句的含义。

3.通过确定关键词来证实对文章中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测。

文学反应与分析

4.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儿童文学作品并能作出相应的反应。能区分文章的结构特点与文学术语或要素 (如:主题、情节、背景、角色等) 。

对适合本年级的文章进行叙述性分析

5.识别并描述一个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以及它的情节、背景和人物。

美国三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1.用书名、目录、章节标题、词汇和索引寻找文中的信息。

2.区分说明文中的主要思想和支持性细节。

3.看懂含有多个步骤的说明书 (如怎样按步骤安装一个产品或如何下棋) 。

文学反应与分析

(同一年级)

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

1.区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如诗歌、戏剧、小说、非小说文学作品) 。

对适合本年级的文章做叙述性分析

2.理解来自世界各国的经典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传奇和寓言的基本情节。

3.通过作品中人物所说或所做以及作者或插图作者描述的方式来决定人物的性格。

4.决定小说和非小说作品中隐含的主题或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美国五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文学作品推荐读物, 幼儿园至8年级》说明了学生所需阅读材料的特点和复杂程度。此外, 到8年级时学生自己每年要阅读100万词, 包括一篇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杂志、报纸、联机信息) 。

说明性的评论

区分文中的事实、支持性的理论和观点。

文学反应与分析

学生阅读历史上或文化上重要的文学作品并作出反应, 他开始寻找方法澄清观点和在文学作品之间进行联系。

文学的结构特点

1.确认并分析诗、戏剧、小说、散文作品的特征, 解释作者为特定目的而选择的文学体裁的合适程度。

2.确认情节的主要问题或冲突并解释是如何解决它们的。

3.对比小说中的行为、动机 (如忠实、自私、良心) 和人物的外表, 讨论这些对比对情节或主题的重要性。

4.要理解的主题是指一段选文中的意义或寓意;能识别范文中的主题 (不管是暗示的还是直陈的) 。

5.描述普通文学手法 (如想象、暗喻、象征主义) 的功能和效果。

文学批评

6.能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 推测在神话与传说中发现的古体字和符号的意思。

7.评价作者为影响读者的看法而使用的各种技巧 (如图画书里人物的吸引力, 情节和背景的逻辑性和可信度, 修辞手法的使用) 。

美国八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文学作品推荐读物, 幼儿园至8年级》说明了学生所需阅读材料的基本特点和复杂程度。此外, 学生每年还要阅读100万词, 包括一篇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杂志、报纸、联机信息) 。

理解与分析本年级适宜文章

1.比较原文与摘要并判断摘要是否准确地抓住了主要思想 (包括重要的细节) 和表达了隐含的意思。

2.遵照技术说明书来理解和解释复杂机械的使用。

说明性的评论

评价文章的统一性、连贯性、逻辑性、内部一致性和文章的结构模式。

文学反应与分析

学生阅读历史上或文化上重要的文学作品并作出反应, 这些作品反映并促进他们对历史和社会科学的学习。他们能澄清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与其他文学作品联系。

文学的结构特点

决定并清楚地表述不同形式的诗歌的目的和特点之间的关系 (如歌谣、抒情诗、史诗、挽歌、十四行诗、双行诗) 。

叙述性分析本年级适宜文章

1.评价情节的结构要素 (如衬托情节、平行情节、高潮) 、情节发展及冲突是怎样表述和解决的。

2.比较与对照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学人物碰到同样类似情境与冲突时的动机和反应。

3.分析背景 (如地点、时间、风俗习惯) 与文章情绪、语气、意义的联系。

4.识别与分析传统和当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如善与恶) 。

5.识别体现一个作者的风格的文学手法 (如暗喻、方言、讽刺) 并用之解释作品。

文学批评

分析一篇文学作品, 显示它如何反映文化遗产、传统、态度和作者的信仰。

三、分析与启示

1.中美文学教学目标的相似点

(1) 都对文学作品阅读目标提出了数量上的明确要求

中国文学教学总目标提出九年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同时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要求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

美国一年级要求除了学校规定的阅读任务外, 到4年级时, 学生每年要阅读50万词左右, 包括一篇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报纸、杂志、联机信息) 。一年级里学生开始向此目标迈进。三年级则进一步要求在三年级里, 学生在达到这一目标上应取得巨大的进步。五年级要求到8年级时学生自己每年要阅读100万词, 包括一篇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杂志、报纸、联机信息) 。5年级里, 学生朝这一目标迈进。八年级要求学生每年要阅读100万词, 包括一篇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杂志、报纸、联机信息) 。

众所周知, 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的主要途径、提升学生文学品位的有力工具和陶冶学生情操的良师益友, 中美两国的文学教学都很重视课外阅读, 并明确规定了具体的量化要求。

(2) 中美文学教学方法相同或相似

比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分组学习法等方法都是相同或相近的, 究其原因, 一是因为文学教学自身规律所致, 二是因为中国主动学习美国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致, 如讨论法、探究法、分组学习法等。又如美国的探究法又叫“发现法”, 是布鲁纳倡导的;中国的探究法是在借鉴美国的“发现法”的基础上另赋新意的教学方法。

中美两国的文学教学方法都强调联系上下文来自主理解文学作品。比如中国第一学段阅读教学要求“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美国一年级文学教学也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确定歧义词句的含义”。

此外, 中美两国都提到了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和利用互联网 (联机网络) 来获取信息。比如中国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图书资料”和第四学段提到“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帮助阅读。”美国不仅明确提出阅读的字数要求, 还要求每个年级都要阅读“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杂志、报纸、联机信息) ”。

2.中美文学教学目标的不同点

(1) 中国文学教学要求较为笼统和抽象, 美国文学教学要求则较为具体

中国文学教学十分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如中国第一学段 (1~2年级) 要求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又如中国第三学段 (5~6年级) 要求学生“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等。

美国文学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比如美国文学教学目标的表述用到“识别”“描述”“区分”“比较”“找出”“分析”“看懂”等较为具体的动词。此外, 还针对文学体裁的不同, 特别对文学作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目标要求。美国语文阅读教学, 通常分为阅读理解和文学反应与文学分析两个板块。对信息类文章的解读, 目的是为获得信息和理解而读, 统称为阅读理解;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则需要进行“文学反应”和“文学分析”[4]。

(2) 中国文学教学要求注重熏陶和感悟, 美国文学教学要求则崇尚实用。

中国文学教学注重美读。读的方法多种多样, 比如朗读、诵读、默读、分角色读等等。中国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因为中国的语文教科书选入了较多的古代诗词、曲赋、诸子散文、史传散文等, 而这些课文最适宜应用美读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加之传承文化的需要、教学传承的需要、教学传统的习惯, 中国对美读法情有独钟。

美国语文课标的要求则注重实用。比如一年级要求能看懂只含一个步骤的说明书。三年级要求能看懂含有多个步骤的说明书 (如怎样按步骤安装一个产品或如何下棋) 。八年级要求遵照技术说明书来理解和解释复杂机械的使用。而中国的美读法、情境教学法、摘记法、提要法是美国所没有或不常用的。

3.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的优劣也有衡量的标准。美国一家学术研究机构———太平洋研究所对比研究了美国国内各州州级和一些国家的课程标准, 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指出“一套好的课程标准应该具有什么属性已经逐步达成共识”, 他们认为一套好的课程标准应该具有九大特性, 并以此为标准区分好的课程标准和差的课程标准。这九大特性具体是严谨性、明晰性、可测性、具体性、全面性、学术性、均衡性、可控性、累积性[5]。

总体来看, 中美语文课标关于文学教学的要求在严谨性、具体性、全面性、均衡性、可控性等五个方面都无可挑剔, 然而在明晰性、可测性、学术性和累积性方面却不尽相同。下面我们看明晰性、可测性、学术性和累积性四个标准。

(1) 可测性。为了使课程标准能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标准必须是可测的。制订的标准必须要求学生做出可以测量的学习成果, 因此“标准中必须使用有强烈动作意味的动词, 如分析、比较、描述、评价、解释、说明、确定、做到、查寻、使用等”, 从而“指向可评价的行为”。中国文学教学要求多使用“体味”“体验”“体会”“感受”“粗知”“领悟”“欣赏”“推敲”“了解”等动词, 都比较空泛, 难以测评。而美国的“识别”“描述”“区分”“比较”“找出”“分析”“看懂”等动词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2) 学术性。学术性是对课程标准性质的定位, 强调主要围绕某门学科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来设立标准, 着眼于使学生提高该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美国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读写听说能力, 因此其根本目标是培养“流利的阅读者和熟练的写作者”, 其基本结构是按读写听说本身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循序渐进地设置相应的标准, 学术性和科学性比较强。而中国的语文课标常常会附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要求, 似乎要求文学教学要承担更多道德教化的任务, 这和学术性的标准和要求略有疏离。

(3) 明晰性。即标准的语言表述明确清晰。“一是词语和句子本身必须易于理解, 在语意上没有模棱两可之处, 也没有多余的专门术语;二是所用的语言从学科和教学上讲是确切的, 无论是内涵和外延都无疑义, 对师生的要求也无疑义”。不难发现,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都缺少一份概念术语表。为了使概念术语被教师和学生确知和无疑义, 一份概念术语表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美国语文课标文学教学要求中的“文学体裁”“联机信息”“叙述文”“支持性细节”“结构模式”等概念和中国语文课标文学教学要求中的“朗读”“默读”“诵读”“欣赏品位”“情感体验”“描写”“议论”等概念也都需要做权威性的科学解读。

(4) 累积性。学习是一种不断积累的过程, 低年级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在随后高年级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中国的文学教学传统一直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在不同的学段都有类似的要求。而美国文学教学要求却鲜有提到“积累”二字。

总之, 中国和美国的文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秋千, 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巢宗祺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131-151.

[3]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nglish Language Arts Content Standards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EB/OL] (.1997-10-14) [2010-1-22].www.lib.ynnu.edu.cn/e_resource/gdsj.html, vi~vii.

[4]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8.语文课程标准究竟能够走多远 篇八

一、以往的“标准”走了有多远

历史多曲折。语文教学大纲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折射出每个大纲产生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背景,有人把它概括为七次比较大的变迁,①比如1956年颁布的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以后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等。平均不到十年就颁布一个新的,最短的间隔是七年,最长的也只有十五年。伴随着“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世纪末社会转型等,语文教学大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变迁,她就像一个历史的晴雨表,记录了新中国历史的曲折与沧桑。

认识有多远,大纲走多远。为什么“短命”的语文教学大纲走不远呢?这固然有历史的问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粗糙到精致的发展规律,也是左右大纲“寿命”的重要原因。1956年颁布的教学大纲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人们认识到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远远满足不了基本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成为大纲制定的主要依据,实行语言和文学的分科教学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1958年以后,不少地方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笑声满食堂》等紧跟当时形势、内容空洞的课文进了课堂,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忧虑。于是,从1959年到1961年,语文教育领域展开了一场“文道关系”的争论,由此形成了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等原则性的认识,成为制订1963年教学大纲的重要指导思想。1978年颁布的大纲是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认识里拨乱反正走出来的,而1986年以后颁布的大纲,则是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素养养成等认识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像一节车厢,永远跟着车头向前奔跑。

二、被质疑得“遍体鳞伤”的新课标

从性质到理念的质疑。新课标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度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对语文教育界“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做了一个总结,新课标的制定者们也很有信心地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②但是,人们还是对此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比如钱梦龙先生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本来也是清楚的:工具性。但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反对意见,于是一下子涌出了许多“性”,诸如“实践性”、“社会性”、“语言性”、“文学性”、“审美性”、“人文性”等,时至今日,似乎再谈“工具性”,便是落伍了。他不认为语文课程必须定性,指出“工具性”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有其历史背景,今天再要坚持并无必要。

从目标到实施的质疑。高中新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专门领域,都要有所涉猎。洪镇涛先生在《高中语文新课标离我们究竟有多远?》(《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质疑:高中语文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畴,并非专业教育,在这些专门领域里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或相当艰深)的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专门研习语言文学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是很难办到的,何况针对的还是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生呢?显然,新课标完全忽视了高中语文的根本属性——基础性,竟然把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加之于高中语文,这是高中语文无力承担也是不应当承担的。对于课程目标的实施,新课标也做出了详细的建议,但是,以往大纲中常见的“训练”一词,却只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出现了一次:“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高中标准中则一次也没有出现,于是,引出了不少老师的疑惑(魏本亚,《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11期):语文教育不要训练了,语文课怎么教啊?对实施建议质疑的声音还有很多方面,比如陈黎明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检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部分首先提出了九条“教材编写建议”,但这九条建议大都属于宏观的原则方面,大都没有真正结合语文课程实际,大都可以用于其他课程,因此显得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教材编写者很难凭此建构教材的型式。

三、新课标究竟能够走多远

语文教育转型期有多长,新课标就可能走多远。应该说,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是社会转型带动语文教育转型的必然结果。从20世纪末期开始,人类社会的又一次重大转型开始启动了,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教育首当其冲地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要求语文教育转型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甚至引爆了世纪末的一场关于语文教育何去何从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人们认识到社会需求与语文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认识到社会观念的发展与语文学科定性之间的矛盾,也认识到语文教育实践与语文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语文教育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但是,转型不是一件说转就转的事情,语文教育的转型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思想准备、理论建设还不够充分”、“办学条件与新课程的要求距离较大”、“许多教师对于新课程感到不能适应”、“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新课程心存疑虑”等,③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它们将拉长语文教育的转型过程,使转型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新课标的制定者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将是漫长的,也许是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④他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新课标是转型的需要,必然打上“转型”的烙印,带有实验、探索的性质,被质疑得“遍体鳞伤”是不足为奇的。但是,随着转型期的结束,新课标也一定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被修订的或更新的标准所取代,而停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注释:

①王柏勋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50年的变迁》,《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8期

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页,第188页

③④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88~189页

9.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九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参加业务学习,了解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知道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教学观念。现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体会到语文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 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的语文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这体现在个关注学习内容的客观性的同时,更关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关注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关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习者主动地去探索所学知识,能主动地、有个性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本位,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关注学习者的发展为核心,将学习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三、学习后,我体会到在教学中注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 法的引导使很重要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材应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活动中,注意观察、学会倾听、指导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教学活动,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发挥学生的特长;教师与学生积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的交流,既能达到知识水平的认知交流,又能达到情感价值方面的情感体会,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使我正确认识了新的学习方式的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新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不受他人支配,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它主要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学习。它体现了学习的交往性和互动性。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学习专题,探究学习知识。它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在教学中,应准确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总之,通过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

10.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十

做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认清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实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下面我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望大家给予指正。

阅读文字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大到名著、唐诗宋词、xx句段,小到商品说明。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能阅读的本领。

阅读教材,它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学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密切联系迫使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识。而根据语言学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可知,发展学生的语言非基本任务,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这种以字、词、句、段、篇基本功训练和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如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办事能力等等构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xx,而且富有童趣。可以通过表演来诠释和理解。斯霞老师说过: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很沉。这时教师就要充分指导,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充满情趣的表演来表现xx,化难为易,使其重点突出,突破难点,从而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所富含的意义。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我让孩子们自己预先准备好狼和小羊的头饰,在上课时同桌对照课文,自编自演,加深自己的理解,也更加了解了狼和小羊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由于孩子的表现欲望特别强,模仿能力也特别强,所以在教师范读时,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并做好领头羊的作用,发挥指导作用。上述只是谈到了阅读教学的内容,但光知道这些还不行,关键是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础,提升能力,完成教学内容才是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的重点,而要做到这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课前阅读xx,预习课文。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好预习提示,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使预习行之有效。这就是教师教学中的“牵引”,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帮助了学生对xx的理解。如此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感觉。同时,学生也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将xx的中心抓住,领会全文的重点所在,掌握xx的重点知识。

课堂教学中的疑和问。没有“为什么”就没有今天科技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疑问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支撑点。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扶”。这一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xx,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xx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xx的中心。

课后的复习和课外阅读。课后的回读是对xx中心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步反复阅读,才能真正对xx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对xx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达到引以为戒。那么在下次的学习中就回得心应手,正确寻找出学习一篇xx的捷径。其次是课外阅读,实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也同时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达到“不教”或“放”的一中检测。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阅读就能了解前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的大脑,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我们要对名篇名著做到书读百遍,反复体会其中的精华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的充实、发展自己。

上一篇:党支部思想引领作用下一篇:外科中国医师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