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家长通知书

2024-10-16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家长通知书(精选4篇)

1.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家长通知书 篇一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春季气候反复无常,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容易好发各种呼吸、肠道传染性疾病(流感、麻疹、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根据“广州市教育局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春季开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通知”,我校高度重视,严格接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预防工作。

一、加强学生的晨检工作。班主任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时刻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在晨检过程中如发现学生身体有异常需要外诊,将会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请家长积极配合。

二、加强课室、宿舍通风工作。根据《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开窗通风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确保空气流通清新。

三、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学校定期对校园各个角落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四、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我校医务室整理常见传染病知识,给班主任、生活老师进行学习培训。

2、利用宣传栏,做好常见传染病知识宣传。

3、每个洗手间都配有洗手液,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积极组织好大课间及各项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同时督促学生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家长支持和配合工作

1、感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但凡生病需要接回诊治的`学生家长都能很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2、请家长安抚好在家诊治的孩子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3、生病学生回校后带上医院证明先到校医室复诊,必须持校医室开具的证明方可回课室或宿舍。

感谢家长对我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希望能与您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与配合,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通知 篇二

春季是流感、流脑、流腮、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H7N9)及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传染病在学校发生,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现就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组织领导。

各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订学校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专人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强化监测管理,狠抓落实,有效防控季节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开展防控突击月活动。

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三月份卫生安全宣传月活动(3月27日前各单位将卫生宣传月活动计划、方案、过程资料、总结报局216室)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控及卫生整治工作。集中力量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尤其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室等公众场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扫和消毒,确保室内通风整洁卫生。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等多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常 见病和传染病的疾病特征、流行特点和防治知识。切实做好学生、幼儿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跟踪工作。要强化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责任,对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学生要予以高度关注,做好登记和排查工作。发现有传染病或疑为聚集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学校、幼儿园要立即上报当地卫生部门和局职能科室(电话:**)。

三、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健康促进水平。

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广大师生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促进学生养成“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学生自我防控意识。通过校信通、《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结核病、诺如病毒感染等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教,进一步提高家长的防控能力,协同学校做好防控工作。

特此通知!

**县教育局

3.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篇三

春季是传染病的易发季节,更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如果对传染病控制措施不到位,极易引起爆发流行,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并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生活学习环境,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起着至关重要意义。

1、做好对全校学生传染病的健康晨午检工作;要求每班选派一位认真负责班级卫生员,配合班主任负责落实填写学生健康情况记录表。每天及时上报本班学生的健康情况,如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学生及时做好隔离及消毒防范措施。并定期由学校组织对全校班主任进行卫生常识的基本培训工作。

2、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的同时,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制度,避免学习负担过重,平时要求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提高易感者的特异性免疫力,做好学生的免疫接种预防宣传工作,按要求做好学生流脑、乙肝、流感的接种,接种前发放疫苗接种告家长书,让家长知晓此疫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症,自行到就近医院进行疫苗预防接种。

4、预防传染源进入学校,凡是处在传染病隔离期或恢复期的病人或带菌者必须在隔离期或治疗后经检验为阴性,并有医生诊断证明方可进校上课。

5、切断传播途径,健全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环境整洁,消灭蚊蝇孳生地和灭鼠工作,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为学生提供足量饮水设施。

6、在禽流感流行期间,不要密切接触禽类,对鸡肉等禽类食物应彻底煮熟后食用,应注意分开熟食品存放,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7、增强师生卫生意识,让师生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性,掌握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采取有力措施节制艾滋病蔓延的时机。定期开设广播、黑板报及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卫生宣传工作。对初中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性生理、性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年级开设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要求学生做到洁身自爱。

8、做好疫情的上报工作,及时向中心校、乡卫生院、教育局、防疫站汇报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积极查找传染源,控制传染途径,阻止疫情蔓延。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隔离患者和疫点的消毒工作预防。

9、在传染病的流行期间,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学生传染病健康晨检工作,同时,要求采用对办公室、教室、宿舍用84液稀释喷洒消毒,每天用消毒湿拖把擦地1~2次,开窗透气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10.做好对全校学生结核病的PPD试验的筛查工作,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及时将结果上报到区教育局和区防疫部门。加强传染病预防教育工作,是我校健康教育的重点。密切关注传染病流行趋势,及时掌握流行动态建立健全传染病的预防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以落实,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在我校的流行,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全面高效地进行。

马莲乡中心小学 2016年3月

学校春季预防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目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长:马耀武

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马志军 张晓曦闫进山

具体负责防控工作

员:苏 静 连耀刚 马忠林 苏玉荣 王立福及各校校长

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腮腺炎、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晨午检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两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一学校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1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方式向中心校或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学校。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白粉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发烧、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教育局、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臵。

五、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比体系中,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其的责任。

马莲乡中心小学 二0一六年三月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 :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感染。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结核病: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传播专家温馨提示

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时,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应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这样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材料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坟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人类的传染病 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 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和蛲虫病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1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麻疹一般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前驱期:出疹前3天左右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坟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三、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增强体质。

2、流行期间,不参加或减少学校聚会,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提供合理的洗手设施,学生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寝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4.学校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篇四

(2014年12月10日)

各位老师、同学:

学习很重要,身体健康更重要!没有健康的身体,如何能搞好学习呢?要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就要重视并必须搞好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学校内要形成领导、教师和同学积极配合、上下齐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快速控制校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撑耳寒]、风疹等。这些传染病可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飞溅出的飞沫或鼻涕等分泌物污染了空气,当近距离的健康人群吸入飞沫或污染这些分泌物的手拿东西食用时就可能被感染。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1例感染这些呼吸道传染病时更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不得不采取停课的措施才能控制疫情蔓延。因此学校的广大教师和同学们对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必要了解,掌握必要的防护方法。

一、冬春季常见传染病:

这里主要讲以下四种,其中概要讲解流脑、麻疹和水痘;重点讲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和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护措施。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炎。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重点讲解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 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1周。人群普遍易感,现在主要是未接种流脑疫苗[或接种针次不够4次]的儿童或成人发病。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麻疹一般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前驱期:出疹前3天左右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容易感染发病,现在因为麻疹疫苗纳入免费接种后,发病对象主要见于未接种疫苗的6-7月龄婴幼儿、儿童或成年人。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因此幼儿园和学校内易暴发流行]。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伴有痛痒症状的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现在的发病对象主要是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接种针次不足的儿童。

二、冬春季传染病的特别防控措施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冬春季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引起的病症虽然多种多样,但其传播途径基本类似,因此,针对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我们也是从这三个环节下手。

1、隔离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防止传染病蔓延。学校采取晨午检制度,发现有感冒症状的教师或学生要求其回家治疗,并要求感冒症状完全消退后方可返校复课,就是为了隔离传染期病人与健康人的接触,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方面,同学们要养成勤洗手、洗脸、洗澡、换衣等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饮水卫生;讲究环境卫生方面,要保持教室内卫生,坚持每天打扫,积极配合学校采取的教室内食醋薰蒸、84擦拭喷洒等消毒措施,上课时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天开门窗要注意方位方法[保证室内四角门窗开放既防冷又通风]。

3、保护易感者

就是保护健康人群不感染传染病,措施有很多:不要让易感者[健康人]与传染源[病人]接触;易感健康人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前接种专用疫苗;传染病流行期间服用有效的中药汤剂提高抵抗力;流行期间不去人多拥挤密集的场所;冬天脱衣运动后及时穿衣,避免着凉。

三、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的一般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一般的预防措施是相同的,每个人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2、流行期间,不参加或减少聚会,不去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如:网吧、游戏厅、影剧院、商场、歌厅等;

3、使用感应或自动化洗手设施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寝室内空气新鲜;

5、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阳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冬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花费时间听我讲解关于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希望这些知识能对大家冬春季防病、治病有所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哪些区别 许多人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总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多喝开水、用退烧药、休息休息就可以自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流感在5岁以下婴幼儿和老年人,尤其对原本有心、肺、肾脏和血液病的儿童或老年人常常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

普通感冒发病有明显的气候变化、环境和自身因素,在同一环境中有人得感冒有人不得感冒,差异很大,因此普通感冒不是一种传染病。

普通感冒与流感在病原体和发病症状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病原体上的区别:

1、普通感冒

多半由病毒引起,病毒种类很多,达100种以上。小孩和老年人发病率比成人高,由于病毒种类多且不断变异,新型病毒不断出现,所以体质较弱的婴幼儿和老年人容易重复感冒,目前对普通感冒没有特效药物,常用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对症治疗。一般发病一个星期后会慢慢恢复。对学生儿童来说,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一些并发症。

2、流行性感冒

是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三种引起的,流感病毒的最大特性是变易,人类得了流感后不能产生持久免疫力和交叉免疫力,这就是每个人一辈子可能多次患流感的原因,也是接种流感疫苗只有当年有效而需要每年接种的原因。目前对流感的治疗也多是参考普通感冒的药物或方法。

二、症状上的区别:

1、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较轻,以鼻咽部症状为突出,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干咳]、咽痛等,伴有或不伴有发热[体温高在38度上下];大一点的同学也有发烧、头痛、咽喉痛,甚至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现象,高热持续三到五天后、全身症状减轻,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普通感冒病程有一定自限性,通常为五到七日,预后良好,个别病程持续1-2周。

2、流感症状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包括持续高热、畏寒、出汗、全 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酸痛、明显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时会引起并发症。而鼻咽部症状咳嗽、鼻塞比较轻。流感流行有明显的周期性,如甲型流感每2~3年有一次小流行,10~15年一次大流行,乙型流感局部流行,而丙型流感主要是散发或家庭内传染。影响面广,危害性大,蔓延迅速,常呈流行。

三、并发症基本无区别:

1、普通感冒的并发症为:急性鼻窦、副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上一篇:龋齿怎么造句下一篇:药品销售公司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