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班幼儿的介入

2024-07-22

中、大班幼儿的介入(共9篇)

1.中、大班幼儿的介入 篇一

原野边上山岭连绵,山的这边是沼泽地,有一个浅浅的水塘,水塘里住着一只青蛙。山的那边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浪拍打着岩壁,发出很大的声音,海上的雾常常飘荡在山岭间的上空。

青蛙没有见过海,只是常常隐隐约约地听见一点海的声音。它非常想去看看海是什么样子。可是,只有翻越这片高峻的山岭,才能看到大海。青蛙这么小,又只会一蹦一跳地走路。它怎么可能去翻山越岭呢?

就在青蛙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只受了伤的小鸟跳了过来。小鸟一边跳到上山的石阶上,一边“啾、啾”地呼唤青蛙。青蛙“呱、呱”地回应着,也跟着跳了上去。

就这样,青蛙跟着小鸟,一级一级地跳着。当它们感到很累时,就歇一会儿,喝一点泉水。不知过了多少天,它们发现已经跳完了所有的石阶,小鸟翅膀上的伤也好了。小鸟飞了起来,青蛙则站在山岭上,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

2.中、大班幼儿的介入 篇二

一、案例引发的话题———教师, 你的介入有效吗

在一次集体探索活动中, 孩子们正在认真地用放大镜观察指纹, 用橡皮泥、印泥等印指纹。明明发现自己的指纹与亮亮的不同, 觉得很奇怪。亮亮解释道:“那当然了, 你是你妈生的, 我是我妈生的, 所以指纹就不一样。”这时, 教师肯定亮亮说:“对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指纹是相同的。”幼儿的探索活动由于教师的介入而终止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半途中。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教师为什么急于介入。一种可能是亮亮的说法接近设定的教育目标, 是这次探索活动要得出的结果, 对此教师念念不忘, 追求快点落实, 一看有机会就替孩子们总结了。另一种可能是教师认为亮亮的说法还不到位, 应该完善亮亮的说法, 以便“推而广之”, 让孩子们理解这一知识点。

这样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对孩子的探索有没有影响呢?明明和亮亮发现了两人的指纹不一样, 很好奇, 他们很有可能会联想到别人的指纹是不是不一样。而此时教师却直接把结论告诉了他们, 这是给探索助燃还是撤火?不言而喻。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 乃为善教者也。”华老之言, 充分揭示了教学的本质, 即教师要“相机引导”。那么“机”源于何时、何处?教师又如何“引”与“导”?这就是教师的介入的问题, 值得我们去探讨与思考。

二、案例引发的思考———教师, 你该如何有效介入

支配行为的是行为背后的思想。集体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介入, 关键还是教师的理念是否到位, 目前目标中心、教师中心的观念仍不自觉地占据着教师的心灵, 孩子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教师自己则已经习惯于充当传授者了。受这些观念支配的教师, 怎么可能在活动中有效地介入?怎么可能让孩子成为探索的主体?怎么可能充分展开探索的过程?又怎么可能谋求活动的有效性?

那么, 在幼儿活动中, 教师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地介入?

1. 确立一个介入角色

教师应该在幼儿活动中明确自己的介入角色———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面临新的思考, 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新的挑战, 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的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倾泻”, 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巧妙的引导;不应是“灌输”, 而应是分享、互动。教师要相信孩子, 幼儿并不是一些“无知无能”的弱小群体, 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创造性的小主人。在幼儿活动的中途, 切勿随意地去干扰, 这样会打断幼儿原有的思路, 使原本富有创意的想法因为一个正确答案的告知而终结。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 若该教师变换角色, 作为孩子的同伴、朋友介入, 就会和孩子平等探讨, “断言”的句号也会变为问号:“哇, 你们的发现真有意思, 是不是大家的指纹都不一样呢?”“你们的发现真棒, 我等着听你们新的发现哟!”这种没有具体导向却“煽风点火”般的介入, 飞进孩子头脑的不是一个结论, 而是一串问号, 于是, 新的探索活动便生成了, 也会激发其他幼儿努力创新的动力。在这样的介入过程中, 教师也就能够很好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的精神, 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 把握两种介入方法

教师介入幼儿活动应该融合多种形式, 发挥互补优势。在实际的幼儿活动中, 我们不妨把握如下两种基本的介入方法, 从而让教师的介入行为真正有效。

介入方法一:直接介入。

直接介入, 是指教师采取的介入策略可以给幼儿以直接的帮助。常见的直接介入方式:操作示范———教师通过动作模仿、操作示范, 给予幼儿具体的支持;语言提示———教师通过提示一个问题或建议, 给出一个鼓励或参照;材料提供———教师及时提供活动必要的材料, 解决幼儿活动的困难;同伴互助———在不影响幼儿活动意愿的情况之下, 邀请一个或几个同伴加入, 营造一种气氛支持幼儿继续深入探究、主动活动的行为。

介入方法二:间接介入。

间接介入, 是指教师采取的介入策略可以给幼儿以间接的帮助。常见的间接介入方式:行为暗示———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活动, 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行为;情感激励———即在介入时侧重采用鼓励、欣赏、启发、引导等方法, 如教师用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由衷的赞美、一个鼓励的眼神, 鼓起幼儿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无论是直接介入还是间接介入, 都要以不破坏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幼儿的发展为原则, 以让幼儿获得体验以及促进幼儿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目的, 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3. 遵循三条介入原则

幼儿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幼儿在活动中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介入。那么, 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师在集体教学中的有效介入呢?我认为, 还应遵循下列介入原则。

介入原则一:“适时”原则。

即在幼儿活动中, 科学把握教师介入的时机, 提高教师介入行为的有效性。陶行知说过:“教育为本, 观察先行。”在活动中教师应该耐心等待, 细心观察, 了解幼儿言行背后的真正意图, 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幼儿的表现, 分析幼儿言行背后的原因, 了解幼儿的真正想法, 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 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当幼儿确实遇到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困难时, 教师应给予直接的帮助和支持;而当幼儿快失去信心时, 要及时介入、帮助, 重新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找到问题的突破点。

介入原则二:“适度”原则。

即在幼儿活动中, 合理驾驭教师介入的程度, 提高教师介入行为的有效性。在活动中, 幼儿由于受经验、交往、协调等各方面能力的限制, 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不能协调的矛盾, 教师这时要讲究介入的适度。过度的放手, 很可能会导致幼儿失去体验一次活动的快乐, 进行继续创造的机会。过度的介入, 往往又会干扰、转移或替代幼儿原有的活动意向, 降低幼儿的自信心、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游戏活动受到阻碍、矛盾无法解决时, 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应该让自己的介入行为有的放矢, 有利于拓宽幼儿的探索途径, 有利于幼儿直接对准问题的焦点进行探索, 有利于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这样, 教师的适度介入促使孩子从发展的“功能水平”进入到“最适宜水平”。于是, 教师的介入行为不仅获得了当前的效益———提高了当前活动的有效性, 而且获得了长远的效益———促进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介入原则三:“适人”原则。

即在幼儿活动中, 充分考虑活动的实践主体, 提高教师介入行为的有效性。皮亚杰强调:教师应了解儿童, 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成人化, 要重视儿童的特点, 要适合儿童发展的水平。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 受遗传、环境、教育因素的影响, 对象个体的差异构成多彩多样的人群。就儿童而言, 年龄越小, 差异越大。教师应坚持观察了解在先, 介入指导在后, 通过观察理解不同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 并对不同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 承认差异, 认识差异,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 允许甚至鼓励他们与众不同, 引导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把《纲要》所倡导的“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 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教学建议落到实处。

3.试论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介入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介入

幼儿老师对于区域游戏的介入方式和介入态度,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如今幼儿园幼儿老师介入区域游戏的不正确方式,提出幼儿老师正确介入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方法和策略。

一、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介入的现状问题

1.理论方面

幼儿园区域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同时也促进幼儿的智力成长,幼儿老师作为幼儿的监护者和指导者,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幼儿老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的介入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理论方面,很多幼儿教师的理论知识薄弱,对区域游戏的认识不足,内容掌握不全,并且在概念的理解上也具有偏差。对于区域游戏的游戏内容、所需要的游戏材料以及幼儿的参与方式都没有很好的掌握,因此在游戏的指导上存在偏差,尤其是对于游戏规则和游戏的结构上给予了更多的限制,影响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发挥。另一方面,有些幼儿老师对于区域游戏的认识不足,认为区域游戏对于幼儿的教学活动不重要,仅仅是一种补充似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游戏的介入态度随意。除此之外,部分幼儿老师对于区域游戏的理论掌握脱离了实践活动,导致游戏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应用不上。

2.实践方面

除了理论方面,区域游戏的实践方面也是如今幼儿老师在区域游戏的介入上面临的难题,部分的幼儿老师因为没有重视幼儿的区域游戏教育,因此对于区域游戏的态度也很消极,基本不介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自娱自乐,还有些幼儿老师,对于区域游戏的认识不足,认为老师在区域游戏中就就应当扮演一个看护着的角色,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由,因此完全不介入区域游戏之中。还有些幼儿老师,在区域游戏中盲目介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早介入,很多幼儿老师在看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立即介入,帮助幼儿解答,这样就抑制了幼儿自我探索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过多介入,很多幼儿老师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介入,多次干扰幼儿的游戏过程,这对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发挥也具有不利的影响。

二、老师介入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正确方法

1.幼儿老师要善于观察

幼儿老师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要做好一个观察者的角色,提高观察能力,善于发现游戏过程的问题,并且使用科学合理的介入手段进行解决。幼儿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一、游戏材料的投放。幼儿老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以及活动方式,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等,在投放到游戏中的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观察,给幼儿的区域游戏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二、幼儿的表现。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老师应当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全方位观察,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游戏的难易程度、使用方法、操作材料和游戏环节是否适合幼儿的成长以及促进幼儿心智的发育,再考虑自己是否应该介入。

2.幼儿老师要善于对待

幼儿园的区域游戏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游戏过程充满灵活性和多变性。老师不仅要善于观察,同时还要善于对待,如果过早或者过多介入到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之中,不仅抑制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抑制了幼儿的心智发育。老师在面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要善于分析和对待。例如,在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两个幼儿为了同一个玩具出现争抢的情况,在幼儿未发生肢体冲突之前,老师不要急着去介入,而是应该在一旁进行观察,也许两个幼儿通过猜拳或者轮流使用等办法,自行解决问题,老师如果过早的参与到游戏之中,反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或者缺少游戏材料这种情况,老师应当快速介入,因此,老师要对区域游戏做好正确的对待,适当介入,不影响幼儿的教育和成长。

3.幼儿老师要善于指导

幼儿老师介入到游戏中的方式也是教师介入游戏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介入到游戏之中。例如,在美工区域的游戏之中,学生如果自行进行游戏创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不能完全掌握游戏内容,因此,幼儿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作品给幼儿模仿和创新,这也是一种介入方式,而且属于隐性介入,让老师不仅达到了介入的目的,同时也没抑制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区域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促进幼儿身体成长,同时也能促进幼儿心理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老师应当重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采取科学合理的介入方式,指导幼儿进行游戏,让幼儿在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亮华,阳学文.幼儿教师介入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大众文艺.2015(09):12-13.

[2]邹英.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行为[J].读书文摘. 2015(02):18-20.

4.中、大班幼儿的介入 篇四

浦口区新世纪幼儿园:史必玲

摘要: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中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小孩子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 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提法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而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活动,它是幼儿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见其在幼儿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词:创造性游戏、大班幼儿、教师、组织指导

所谓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儿童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它包括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儿童在创造性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直接再现,而是所获得的知识和印象经过头脑加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从而满足儿童好学、好问、好奇、好模仿的心理要求。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没有教师的过多的干预,他们能够自由自在的游戏,更真实的表现自己,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教育幼儿。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他们在玩创造性游戏时,对角色扮演的兴趣和对物体的兴趣浓厚,出现了一个主要角色和几个有关的社会角色的关系。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在进一步向抽象化发展,因此在游戏中较多出现用语言和动作来替代物体的行为。

作为大班教师如何才能给班级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创造性的游戏环境?在幼儿游戏时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几点幼儿创造性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营造氛围,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大班幼儿随着身心的发展,对周围成人的社会活动的认识已越来越精细和完整,体验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刻,积累的社会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我班幼儿对角色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游戏时幼儿良好的常规意识和合作意识,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站在幼儿的角度,我们创设了角色游戏:流行线、青青茶舍、叮当超市、欢乐剧场、阿朱麻辣烫等,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按照自己能力和兴趣进行活动的机会。比如说:“青青茶舍”中,我们准备了种种茶具、茶叶,制作茶叶的工具、茶叶制作的图片等,为幼儿营造“茶社”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制作茶、卖茶、品茶等。“叮当超市”中,通过一定的买卖规则,在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简单运算能力;阿朱麻辣烫,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为幼儿创造想象空间,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想象的事物。

因此,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它能否吸引孩子参与的兴趣和欲望,它能否给孩子带来欢乐、促进孩子多种能力发展的价值。同时,也要注意材料提供上的层次和数量,让每个孩子都享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尽可能鼓励孩子想象创造、以物代物,让孩子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从而实现快乐游戏的目的。

二、尊重幼儿游戏选择。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自愿选择,自由支配自己行为的一种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游戏的操纵权应掌握在幼儿的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放手让幼儿主动地活动,而不是强制干涉,避免通过扮演角色去安排幼儿的游戏,控制幼儿的行为。例如在玩创造性游戏“叮当超市”中,幼儿都喜欢扮演“收银员”,“顾客”,在扮演收银员中,孩子在给商品扫描时,特别感兴趣,当顾客给卡刷卡、付现金时,幼儿很有成就感。但对货架整理员的角色都不太愿意担任,为此,每次游戏时都有幼儿来找老师求助。面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我又不能强加幼儿扮演什么角色,怎么办呢?在平时的“超市”购物中,我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经过视频播放,幼儿了解了“超市”每个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后面游戏时再也听不见孩子们为扮演游戏角色而发生争执。他们能相互商量分配角色,游戏中还会进行交换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情节的发展都应由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自主确定,也就是说:幼儿有权选择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用什么玩。教师除了必要的指导,不必干预过多。因此,教师只有摆正自己从属者的地位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选择材料、空间、伙伴;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相信孩子有自己能力做好事情,教师不要太多地干涉,应及时地引退,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观察指导,了解幼儿游戏。

在创造性游戏中,教师应加强观察,提高游戏指导能力。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用心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行动,要抱着“发现”的态度去观察幼儿。其目的不在于观察幼儿玩得对不对,而是要理解幼儿的每一种行为方式,让幼儿在无拘无束,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随心所欲的玩,充分地表现自我,感受游戏的愉悦。如果教师介入孩子的游戏越多,干扰越多,主观性越强,那么观察了解孩子的时间就会越少,对幼儿游戏的“来龙去脉”就越不清楚,容易造成指导的失误与被动。可见,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进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游戏得以延伸,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材料恰不恰当,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教师在游戏中应该摆好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在观察的基础上,把幼儿实际需要作为指导的出发点去引导游戏,给与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力,真正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四、制定游戏规则。

游戏必然要有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

提,必须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制定和规则游戏的开发不能由成人来包办,而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充分被尊重的感觉,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戏规则和规则游戏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超越,从而有助于幼儿遵守与执行规则。大班幼儿有认识各种标志的经验,在每个创造性的游戏区域,教师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标记”为媒介,让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站”出来说话,能让幼儿比较轻松地接受和理解规则。另外还可以用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反复强调区域游戏规则,在区域活动时,针对个别幼儿,和他一起活动,向他强化常规的要求。慢慢地,幼儿就能掌握并遵守常规了。要让孩子真正成为规则的主体,自我体验规则,游戏材料的有意识提供是幼儿自主建立游戏规则的先决条件,提供材料为游戏设置障碍,如:五子棋区只能供四个小朋友玩,有更多的孩子要玩怎么办?孩子们会自己想办法制定出规则:轮流玩或互相谦让。

五、积极参与,适时介入,及时相助。

创造性游戏只有充足的时间才能使幼儿尽兴,有时间摸索和创新,当然过多的时间也会让幼儿丧失兴趣。在幼儿玩时遇到困难不想玩的时候,例如:在玩商店游戏时,“营业员们”只知道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地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拿也拿不下。从这里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商店”的“工作人员”能主动开始了“送货”活动。出现争吵与行为问题时候; 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争吵了起来。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了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客人”进来。原来“娃娃家”有许多“客人”,家里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又顺利的开展下去了。游戏无法深入时候,如在小菜场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对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小菜市场上班了。我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蔬菜,丰富“菜篮子”工程,扩大了经营范围,“工作人员”也不再没事可干,游戏又热火朝天的开展下去了。

教师的积极参与,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教师的适时介入与适度帮助,将有效激发幼儿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使幼儿不断地创造游戏。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5.中、大班幼儿的介入 篇五

读《种植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有感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首先是文章的题目吸引了我,其次我这学期又在教大班,带着这两个吸引,我细致的看完了这篇文章,文章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什么是责任意识以及如何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意识这几方面来阐述,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有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幼儿责任意识的缺失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镜头一:晨间活动时,瑶瑶起身不小心把小椅子撞倒在地,头也不回地走了。齐齐坐在旁边,看了一眼就管自己玩游戏了,老师问:“齐齐,你怎么不帮瑶瑶把小椅子扶起来呢?”齐齐答道:“又不是我推倒的。”“那你可不可以帮瑶瑶扶一下椅子呢?”齐齐回答:“可这又不是我的椅子。”

镜头二:昨天老师给大班小朋友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口述周末趣事并请爸爸妈妈协助写下来,今天上交。可是,今天老师收作业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没带。老师问果果:“你怎么没拿来啊?”果果答道:“我妈妈忘了给我拿了。”

通过以上镜头可见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很多幼儿都喜欢推卸责任,没有形成一种意识:这是我应该做的。而这种责任意识的缺失是不利于我们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以种植活动  培养幼儿责任意识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种植活动是一项比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蕴藏着许多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契机,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开辟种植地  初建责任意识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种植活动是一项比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蕴藏着许多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契机,(www.fwsir.Com)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带种子进行种植。这样的用意是为了让其在观看他人的体验时产生自我体验的兴趣。因为幼儿的心理特点就是看到别人玩新鲜的事物也会想参与尝试。其次,在旁观看后,老师再鼓励他们与带种子的小朋友一起种植。这样做是给予幼儿快乐种植的经验,在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并获得愉悦的同时幼儿才会意识到带种子的重要性并将“带种子”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

(二)幼儿互评  增强责任意识

文章听到可以推行“小小管理员”制度,每周由小朋友自行选举不同的五位小朋友作为管理员,被选上的小朋友负责种植地的卫生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的.巡视还有对特殊或意外情况的解决,比如:浇水活动时抬水,收获果实后对果实进行整理等等。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幼儿完成职责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各有不同。让幼儿思考和参与管理增强了幼儿的群体意识,提高了活动的自主性,最终培养了幼儿关心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三)包干到户  巩固责任意识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作出反应。”变义务为自身主动意识,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增强责任意识。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学会自我服务,增强责任意识,可以对种植园采取了“包干到户”的措施。所谓“包干到户”就是将班级种植地再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位幼儿领取一小块,由他们自行负责选种、种植、观察记录、收获采摘等,做到责任到人。

(四)家园共育  深化责任意识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坚强后盾,幼儿园和家庭只有步调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书中有举例可以借助家长这一媒介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种植实验基地,而且我们的孩子几乎都生长在农村,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地,我们还可以和家长协商让幼儿也参与家中的种植活动并让幼儿进行管理,让有经验的祖辈家长主动到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幼儿一些种植方法的技能。

(五)亲手收获  品味成功

成功感使幼儿感到自信,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对良好品德个性品质的形成很重要,对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种植植物的亲手收获使幼儿品味到了承担责任后的成功。

6.在幼儿园大班运动会中的发言 篇六

尊敬的园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以及在场的所有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幼儿园给我这个机会作为家长代表,在这里和大家交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幼儿家长,对举办这次运动会的园领导和全体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我们感谢给予孩子无私关爱的老师们,是你们,每天笑容以待,亲切关怀,是你们,用智慧点装着孩子多姿的世界,是你们,用爱心打扮着孩子的童年,谢谢你们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

昨天,我们满怀希冀,把孩子送进月亮湾幼儿园,种下了丑小鸭化为白天鹅的期望;今天,我们欣喜于孩子的成长,他们一天比一天懂事,就像棵棵小树苗正茁壮向上;明天,我们相信,孩子们一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月亮湾幼儿园是一个充满欢乐智慧的集体。他们不断吸取先进的幼儿学习经验,注重幼儿习惯、素质的培养,使孩子各方面能力逐步提高,“亲子活动”时的温馨,“家长参与”的和谐,“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各种特长班的丰富……园里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增长了孩子的见识,也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变化,也见证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进步,而这一切,是与我们辛

勤付出的老师是分不开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看见的,是孩子的进步,看不见的,是老师们放弃了一个个休息日,潜心研究、日日夜夜的辛劳。我想说,月亮湾幼儿园:孩子交给你们,作为家长:我们放心、安心;作为孩子,他们开心、舒心!

作为家长,我深深的知道,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流下许多辛勤的汗水,要付出许多心血,更要经历许多坎坷、艰辛;但是我们不畏惧,因为我们心中抱着对未来的一片希望。因为彼此都拥有相同的希望和期盼,我们愿与老师们达成共识,架起家园共育之桥,让我们的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启心智之门,雅情趣之源;扬求知之风帆,做成功之真人。

冬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感谢学校举办这次运动会,让孩子们在运动中获得健康,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同时也让我们家长,在参与中,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孩子们茁壮成长,祝愿我们的老师家庭幸福,工作愉快,祝愿我们月亮湾幼儿园声名远播,蒸蒸日上,祝愿我们的运动会圆满成功!

7.中、大班幼儿的介入 篇七

孩子升入大班后, 生理、心理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形象性思维逐渐被抽象思维所代替, 似乎不再满足于角色游戏中的假想, 变得越来越“理智”, 不再像小班幼儿那样对游戏抱有高涨的热情。“业精于勤, 荒于嬉”又成了家长们对儿童的告诫。因此, 游戏往往开始时热热闹闹, 结束时草草收场, 下一次又故伎重演。游戏内容缺乏变化, 孩子们都抢着做“顾客”, 自由地在班级里窜来窜去, 游戏的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而游戏的价值不应该只是让幼儿玩玩而已, 更应该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 该如何使大班幼儿身心投入地进行创造性游戏, 充分发挥游戏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 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呢?通过一年来的探索研究,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发挥游戏环境的隐性指导作用, 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将教育的意图有机地渗透到游戏的环境中, 以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来达到有效的指导。

首先, 让标记蕴含游戏规则。创造性游戏是幼儿自我探索的过程, 游戏的主题、游戏的材料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然而游戏中的自由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下, 这样游戏才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如在“超市”游戏中, 由于物品的“买卖”与“回收”, 因此, 显得特别杂乱。为此, 我与孩子一起就“怎样使超市变得整洁”展开讨论。孩子们有的说:“售货员没有生意时就整理物品。”有的说:“把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那怎么让人知道东西该放在哪?”我说。“做个标记吧, 就像我们放玩具的小橱一样。”于是, 孩子们忙开了, 有的找来了广告纸, 并剪下上面的图片;有的自己动手画标记, 最后在货架的三层分别贴上糖果、饼干、饮料的标记。孩子们按标记把物品对应着分类摆放整齐。游戏中, 孩子们理解并实践着物品摆放的规则。受“超市”游戏的影响, “理发店”、“娃娃家”门前分别出现了“小脚印”、脸谱挂牌, 昭示着对游戏中角色数量的限制。标记有效地改善了游戏的秩序, 幼儿自律行为明显增多, 游戏规则逐渐地显现出来。

其次, 让材料启迪幼儿智慧。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影响,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受到材料自身功能的制约。以往, 游戏材料的准备由教师一手包办。为了逼真, 教师把“饺子”、“汉堡”、“饼干”等一个个精心包装, 游戏时不许孩子拆开以防弄坏, 孩子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创新的机会。现在, 我在游戏材料准备上进行大胆的改进, 更多地给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半成品材料, 鼓励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 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发展。于是, 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物品:糖纸、泡沫、水果网袋、塑料管子、毛线等, 还配置了游戏材料箱。孩子们用各种形状的泡沫串起来做“羊肉串”;用糖纸、泡沫、小棒制作“棒棒糖”;水果包装袋做成的“萝卜”、“网络脆”……在游戏中,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将游戏与课程进行整合, 推动游戏的发展

游戏和课程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游戏可以生成课程, 课程也可以生成游戏。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通常是以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活动区作为表现形式的。好的活动区应当既是游戏区又是教学区。在我班, 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 游戏内容都会有一些相应的变化, 这也是保证幼儿始终对游戏充满热情的一大法宝。

例如:在我班的“快餐店”里, 有一张十分醒目的宣传画和一些配套的点菜单。在数学活动中, 当我们教到“6的组成”时, 我们的“快餐店”就推出“6元快餐”, 让幼儿在任意六样品种中配出正好是“6元”的两三样食品。随着数学活动的延续, 陆续更改为“7元快餐、8元快餐……”并且在刚开始游戏时只提供给幼儿一元、二元、五元的钱币 (练功券) , 当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后, 又将小面额的纸币收回, 全部改为十元面值的纸币, 让幼儿对10以内的加法得以巩固练习。后来, 随着游戏的深入, 孩子们用白色皱纹纸增添了“餐巾纸”;想出了“买一送一”的点子, 对那些很快就能根据菜单上变化的数字进行点餐的“顾客”还送上一个“蛋筒”。此外, 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又陆续推出了“打包业务”、“外卖”等, 所有的一切都让孩子们对“快餐店”保持了高涨的游戏热情。

在主题活动“小问号”中, 我们在“开心乐园”里张贴了一张“开奇思妙想展啦”的海报, 让孩子们平时自制的各种玩具和在游戏中自制的各种积塑作品都在其中展出。“建筑工人”们每次都沉醉于发明创作出新的作品, 并积极地向“游客”介绍。“游客们”看着羡慕, 也将自己在“DIY”区制作的作品送去展览。在那一主题中, “开心乐园”成了最受欢迎的游戏区。当进入主题“我们在春天里”时, 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柳树条、桃花、风筝等装扮于“开心乐园”中。在搭建“美丽家园”时, 他们用皱纹纸、小树枝等废旧材料“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 并将在上一主题中制作的房子、汽车等保留其中。不用介绍, 一眼就能看出“春天来了”。在主题“各行各业的人们”中,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 三五成群, 为每个游戏区的工作人员设计工作服。刚开始时, 他们先用报纸进行制作, 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牢固, 就改用塑料袋, 可是塑料袋的颜色又比较单一, 不能明显区分。最后, 在我的提议下, 他们先用颜料把铅画纸刷成自己喜欢的颜色, 然后再进行制作。孩子的潜能非常大。你看:“银行”的工作服上配有领带;“照相馆”的工作服上口袋特别多;“快餐店”的工作服上贴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服装店”的工作服上缀满了彩带, 而且在不同的工作服上都有代表游戏内容的标记, 穿着自己制作的工作服, 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和快乐。

孩子总是喜欢新奇、变化的事物, 当游戏活动中不断有新的内容出现时, 他们能不兴奋吗?而老师要做的, 只是随着主题的变化为幼儿提供一个变换的、能展现自我的平台, 一切是那么顺其自然, 何乐而不为呢?

三、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幼儿游戏的实质在于它的自主性。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 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当幼儿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活动时, 就有了很高的自主性。他们对游戏的开始、进行、结束都有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予以尊重和肯定, 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预先的设想就予以否定, 并强行将幼儿游戏的发展纳入到自己事先预设好的轨道中来。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游戏反映的是其自身的生活经验, 是他们可以理解并感兴趣的内容, 是不可以统一安排, 硬性规定活动内容和形式的。

很多到过我班的老师都会被孩子们高涨的游戏热情所感染, 在游戏中, 孩子们绝对是主人。如:在我班的游戏中有两块休息牌, 当某个游戏区没有顾客时, 该游戏区的幼儿可拿一块放在桌上, 表示“暂停营业”。但每次只能用5分钟, 孩子们可以利用这5分钟去休息、办事, 或者是招揽顾客。但是一旦有顾客就得“做生意”。任何游戏区都能自由使用, 如果整个游戏中都没有顾客, 那下次游戏中这个游戏区则会关闭。因此, 孩子们为了不让自己所经营的店面关闭, 可谓是“各显神通”。有的推出了“一元特价”;有的推出了“专车接送”;有的推出了“上门有礼”;还有的四处张贴海报。在这里, 你看到的绝对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 “服务”都是特别的周到。

我班有一切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产品”, 如在图书馆里有“电子辞典”;照相馆里有“数码相机”;娃娃家里有“私家车”“音响”“空调”等;银行里有“柜员机”, 等等。随着“私家车”的出现, 又陆续产生了“加油站”、“洗车点”、“电子警察”, 等等。这都是随着幼儿在游戏中碰到的困难而相继产生的。例如:在一次游戏中, 一位跟家长去过银行的幼儿提出———存钱要有“凭证”的。这下可把“银行工作人员”给难住了。在游戏讲评时, 我问幼儿:“爸爸、妈妈到银行取钱时带什么?”“存折!”“磁卡!”孩子们应答着。“那我们的银行里可以怎么办呢?”于是, 孩子们忙从“材料箱”里找来纸笔做“存折”, 还找来废旧电话卡, 根据客人的需要办好了存款手续。“磁卡”的出现又诱发了“自动取款机”的游戏内容, 商店也出现了划卡消费的情节。由此可见, 教师适时的语言提示, 能有效地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 促进游戏的合理发展。

此外, 孩子在游戏中的点滴闪光点也是幼儿游戏发展的契机。角色游戏不同于其它游戏的地方就在于, 虽然它也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但是教师无法备好一个完整的教案, 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和孩子们在共同游戏。记得一次游戏中, 我无意发现一位小朋友在“马路”上将一堆积木推来推去。我问他:“你在干什么?”“我在修马路。”他笑嘻嘻地告诉我。“你真能干, 那你会修鞋吗?”“会。”他又笑了。“那你帮我修一修, 好吗?”“好吧。”说着他真的在角落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他走来对我说:“你的鞋子修好了!”他把鞋子递给了我。我抓住时机再次对他说:“那你还会修别的东西吗?”“会。”评价游戏时, 我把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告诉了大家, 引起了小朋友极大的关注。从第二天开始, 源源不断地开始有人做起“修理工”, 最后终于开出了“修理店”。

值得一提的是, 游戏讲评对于游戏的发展也具有切实的导向指导作用。对于幼儿来说, 创造性游戏并非完全是其自发的活动, 同样需要模仿和学习。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就更需要教师作出适当的引导, 让孩子抒发自己在游戏中的情绪体验, 帮助幼儿在与同伴的对话、讨论中, 使他们获得的零散的经验系统化。记得在一次游戏评讲时, 孩子们纷纷指责“不干活, 光领钱”的孩子。“那该怎么办?”我问道。“爸爸妈妈领钱时都有一张卡或用存折的。”“存折上没钱了就不能再领了。”“对, 我们有了存折, 就把自己赚的钱存在存折上, 不工作的人就没有钱, 也不能领钱。”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我同意了孩子们的想法, 就和他们一起商量“存折”制作方法和一些使用规则。在大家的一致建议下, 每个幼儿都有了一本十元钱 (10个圆点) 的“存折”, 游戏时领一元钱就划掉一个圆点, 等存折上的圆点都划掉了, 表示没钱了, 就不能再领了。如果自己工作后赚到的钱可存入“银行” (在“存折”上画圆点) 就又可以领钱了。这样, 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 一本本“存折”制作出来了, 游戏也在“存折”的无形控制下形成了良好的活动规则, 孩子们参与游戏, 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因此, 在游戏评讲时教师要善于把问题“抛”给幼儿, 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帮助, 使游戏中的问题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让生动的情节成为游戏的亮点。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在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中, 我才真正感受到这话的真谛, 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能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展开想象。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热情的鼓励、适时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002, 4.

[2]李道佳, 郭晓琴.幼儿素质教育, 1997, 4.

[3]许卓娅, 张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2002, 6.

[4]陈幸军主编.幼儿教育学 (新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8.中大班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 篇八

绘画不仅能够发展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细心与耐心,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孩子们通过把自己脑海中的物体形象与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用自己的小手和画笔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既神奇又特别的表达方式。

中大班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极富创造潜力,而绘画活动正是通过吸引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乐于表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可谓天马行空的创造。

因此,孩子绘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探讨。

一、丰富生活表象,让兴趣“有迹可循”。

幼儿年龄较小,他们所有的经验、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当然,他们绘画的题材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生活的各方面尽可能地增加其接触的事物,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增加可供他们进行绘画创作的表象。孩子接触的事物多了,他们自然就有了想要表达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将想要表达的东西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

一次绘画活动中,教师要求孩子们画一画在假期里做了些什么。有的孩子稍稍想了想,就开始动笔了画起来,而有的孩子却始终犹豫着不下笔。一位幼儿很快地画完之后,就开始和旁边的孩子讨论起自己的画来:“看,我画了动车,爸爸妈妈带我去乘的,它在轨道上开得很快的……”接着,他高兴地在画中添上了长长的轨道。可见,来源于生活的绘画题材,也就是幼儿脑海里所拥有的表象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使幼儿有兴趣参与绘画活动、进行创作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都是为幼儿提供丰富表象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幼儿传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额外的知识,可以结合图片或以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组织幼儿的外出活动,让幼儿开阔眼界。同样,家长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家长往往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外界事物的条件,幼儿接触实物与仅接触图片留下印象的深刻程度的差别可想而知。

二、多样的表现方式,在变化中找寻乐趣。

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绘画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景象。幼儿的绘画也不仅仅局限于用笔和纸来完成,除了油画棒、水彩笔、甚至是水墨画等等这些用笔来完成的绘画作品,还有一些像是版画、手指印画、吹画、刮蜡画等独特有创意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树叶贴画”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也不是如何新颖的创作方式,但是它与中班的另一节社会课“捡树叶”放在一起,就又别有一番乐趣在其中了。教师先让幼儿在幼儿园内随意地捡一些漂亮完整的树叶,回到教室把树叶洗净晾干以后,再从中挑选合适的树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树叶贴画。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幼儿体会到了自己动手捡树叶的乐趣,而且也让幼儿深深地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与其美好的景色。

三、名家范例,在欣赏中体验创新。

优秀的作品不能被埋没,适当地给幼儿欣赏一些优秀的名家作品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他们对画家的崇敬热爱之情。艺术教育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较好地使幼儿对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一个或深或浅的了解和体会。孩子们年龄虽小,但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下,还是能够准确地了解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大班的一节欣赏课“梵高——星月夜”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教师深入浅出地把梵高作这幅画时的事迹声情并茂地向幼儿讲述完,接着引导幼儿从色彩的冷暖、事物的远近关系以及虚实线条的运用等多方面来体会梵高当时的心境与处境。了解了色彩所表达的感受,教师就让用冷色或暖色作画,来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效果也相当不错。

四、注重鼓励,让每个孩子感受成功。

成人需要鼓励和赞美,才能更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孩子们更是如此。。但是,在绘画方面,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天赋,都能画得很好,有些孩子的话确实不那么漂亮、不那么完整,这时候老师到底是要表扬还是不表扬呢?這就要求老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这个孩子的话与之前的相比有什么进步之处,先夸奖好的方面,再将需要改进的地方委婉地指出,采取先褒后贬的形式,力求不打击到孩子的信心。在评价幼儿的绘画时,我们提倡使用纵向比较而反对横向比较,所谓纵向比较,是指将幼儿过去和现在的水平进行比较,是时间上的比较,对象是同一个幼儿;反之,横向比较则是在同一时间里比较不同水平的两名幼儿。相比之下,纵向比较更适合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使用,以尽可能的做到不打击每一个幼儿的自信心,鼓励每一个幼儿获得进步。

9.中、大班幼儿的介入 篇九

林倩

黄岩区机关幼儿园

【摘要】提问是日常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互动活动。有效的提问能激活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益。在集体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幼儿的学习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本文从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现状、标准、问题设计及策略四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此提高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有效提问 集体教学

提问,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来问。它是一种有效地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还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认真地“备问题”,即围绕教材和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对大班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幼儿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设计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一个教学活动中,真正有效的提问有多少呢?下面我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现状

(一)提问太随意,缺乏思考的价值

教师的提问不一定都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如:大班音乐活动《迷路的小花鸭》中,教师清唱一遍后,问:这首歌好不好听?幼:好听。师:你们喜欢吗?幼:喜欢。活动结束时,师问:小花鸭找到妈妈了吗?幼:找到了。诸如此类的提问,通常是教师在未经思考下脱口而出,幼儿无须思考就能直接回答出来,缺乏深度和探究性。而以这种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这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一点挑战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适当增加需幼儿理解、运用和分析的问题,让幼儿独立思考,答案开放。

(二)提问单向,缺乏师生间的互动

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通常是按照教师问、幼儿答的模式进行,极少有幼儿自由提问的机会。如在集体教学时,教师怕幼儿自由提出的问题会阻碍自己的教学进程,或担心幼儿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打乱了教学的设计,因此很多时候教师没有为幼儿留出提问的时间。这对于大班幼儿,尤其是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这一模式阻碍了他们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幼儿的问题意识。

(三)提问脱离幼儿已有的经验和水平

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的知识水平,不了解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和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如:在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中,活动开始时,师问:小动物们有许多自我保护的办法,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办法吗?(众幼沉默)师问:有哪些办法?有谁知道?(幼儿还是沉默)师:请你们听一听下面这个故事《隐身绝招》,你们就知道了。

幼儿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建构新的经验的,而上述案例中的教师提问显然已超出了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小动物们有哪些自我保护的办法”,幼儿以前没有这一认知,且课 前教师也没有让幼儿去查找资料、积累经验,因此教师提出这一问题后会出现无人回答的现象。

(四)提问后教师给予的思考时间短,且回应方式单一

通过对实际课堂中教师提问后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进行统计,往往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要幼儿马上回答,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往往只有1秒钟左右。幼儿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没有发挥提问激发思考的作用。且许多教师在幼儿回答后作出的回应往往使“你说的真好”、“你真棒”等单一而空泛的评价,很少有出现一些追加的提问去推动幼儿的思维,这使师幼互动的质量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五)提问后幼儿的回答方式不平衡且普遍性不够

幼儿的回答方式是指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幼儿的反馈方式,包括集体回答、个别回答、自由回答和讨论后回答四种方式。对此,我根据实际教学活动中四种方式出现的频率得出:集体回答、个别回答和自由回答出现的频率较高,而讨论后回答出现的频率较低。而事实上,讨论后回答这一方式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还能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研究中,我还对教师提问的普遍性进行了观察,统计出每次集体教学中发言0次、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的幼儿人数。从中发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23%的幼儿从来没有被提问过,60%的幼儿被提问过1次、2次或3次,而被提问过3次以上的幼儿仅占人数的17%。这说明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普遍性差,且多倾向于提问能力比较强的幼儿。

二、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标准

所谓“有效的问题”,按加里·鲍里奇的观点应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格拉伊塞尔也指出,有效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点:清楚、有目的、简短、有序、发人深省。一个有效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什么问题是好问题,却没有固定的标准,这需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确定。虽如此,但有些方面是一定要注意的:要控制提问的数量;明确提问的目的性;以开放性、高思维水平的问题为主;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要及时回应,学会追问。

三、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设计

(一)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开放性,能激发幼儿想象

大班是幼儿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如大班语言活动《调皮的七彩光》中,师问:“光线宝宝溜到地上来玩,会发生什么事情?”“假如我们生活中没有光会怎么样?”“调皮的七彩光宝宝还会到哪些地方去,和谁一起玩呢?”等等。诸如此类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还要展开想象,并用语言表述出来,这有利于幼儿积极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活动的重点,精心预设问题。活动的重点是要求幼儿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对于重点内容可进行反复提问,以此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如:大班幼儿活动《火车飞机几点开》,设计反复提问:火车火车(飞机飞机)几点开?大班语言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中,根据重点可向幼儿提问:为什么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会不一样?

(三)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难度大且灵活的问题适合能力较强的幼儿;概括性的提问适合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就要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稍微想一想就能得出答案。如在大班语言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中,教师讲述故事并随情节出示玩图片后,对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就设计了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各自看见了什么?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幼儿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会不一样?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一起看到了彩虹?而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设计的提问是: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东西,高老鼠和矮老鼠还会各自看到些什么?这样的提问设计能让每个幼儿都有思考和回答的机会,提高了幼儿对于问题思考的积极性,使幼儿理解“变换角度观察所看到的景象会有所不同”这一故事的内涵。

四、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后要合理使用等候时间

关于等候时间的长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盖奇和伯利纳等人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曾经建议:“对于低层次的问题,应该把等待时间至少增加到3~4秒,对于高层次问题,应该至少增加到15秒。”其实这一建议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给学生思考时间的长短要根据问题的类型及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决定。一般来说,延长学生思考的时间,主动回答者会增多,回答的正确率也会提高。”因此,教师要学会把等候时间从一秒增加到3~5秒,且在等候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避免重复提问;

2、不要在幼儿思考的间隙使用“想一想”、“你想到答案了吗”等等指令去催促幼儿;

3、若幼儿超过三十秒还没有得出答案,教师就要考虑这一问题是否合适、有效。在大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提供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结果表明:答错的人数减少,主动回答者增多且幼儿对答案的语言组织及完整性也有所提高。

(二)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

在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应做到科学、准确,简炼、清晰,通俗易懂。还要注意控制提问的数量,避免课堂问题过多、过滥。且教师提问的声调应以鼓励性和挑战性为佳,充满挑战的提问更能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如在大班体育活动《送眼泪》中,幼儿讨论如何将“眼泪”又多又快的送给狮子,在请一名幼儿回答以后,其他幼儿都没有异议,我就故意用充满挑战的提问,说:“是吗?只有这个办法吗?我有不同的意见,你们谁有和她不同的意见?”顿时,小小齐刷刷的就举起来了。

(三)集体教学活动的问答模式要多元化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提出许多“为什么”的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却甚少提问,我认为这是传统的“教师问—幼儿答”的提问模式扼杀了幼儿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设问,还应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因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而这一点是传统的提问模式无法做到的。丰富集体教学活动的问答模式,采用教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多元化的模式进 行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而为了让多元化的提问模式更好的发挥作用,培养幼儿的提问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往往使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是找出问题的关键。”那该如何培养幼儿的提问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呢?

1、创设宽松的情境,让幼儿敢问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幼儿能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敢想敢问,将自己的疑惑大胆的表述出来。5~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第二关键,是综合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让幼儿处于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情境中。要允许幼儿出错,多用鼓励、肯定的语言去回应幼儿的提问。

2、培养幼儿问的兴趣,让幼儿想问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最开始对幼儿提问的质量不要有太高的要求,让他们充分发问,教师要认真对待,尽量回应他们提出的问题,让他们有问的兴趣。还可利用区角,如设置一个“问题区”,让幼儿在其中互相提问,教师可从旁记录幼儿提出的问题,记录到一定量后可将问题归类、展示,让幼儿有成就感。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一名幼儿根据活动内容事先去收集相关资资料,设计问题,在集体活动时向幼儿提问,如大班科学活动《大自然的色彩》中,幼儿事先收集关于大自然中的色彩及相关实物的资料,然后向大家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颜色?红色的有什么?黄色的有什么?······”

3、培养幼儿问的习惯,让幼儿善问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提问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我们要鼓励幼儿多提问,培养其爱提问的习惯。但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一贯地坚持与练习,养成爱提问的习惯也一样需要练习和持之以恒。我们可通过对积极提问的幼儿进行口头表扬或奖励小星星;经常带幼儿去观察新鲜实物,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疑惑提出问题;开展“今天你问了吗?”比赛让幼儿坚持提问等方式来培养幼儿问的习惯。

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课堂交流的必要组成部分。只有那些优化的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启发幼儿思维,提高教学效益。虽然我们面对的是5~6岁的幼儿进行提问,但是有效的提问能让一次活动更精彩,更生动。我们要善于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出发,因情而异,随机应变,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参考文献】:

[1]辜伟芳.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及其建构.《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科研出版社.2010.10.总第279期.第57页

上一篇:大班美术活动绘画《海底世界》下一篇:镇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