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024-10-26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精选10篇)

1.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篇一

事件:

1月8日消息,工信部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全文见本报告末尾附文

点评:

海外发展情况:移动虚拟运营在国外已经开展多年,目前全球共有1100多家移动虚拟运营商,其中大部分位于欧美等发达地区。据统计,2011年全球共有移动虚拟运营商用户1.05亿户,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1.8%;预计到2015年,全球虚拟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将达到1.86亿。未来用户的增长将主要出现在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其中亚洲市场将是移动虚拟运营最为重要的增长点。

我们通过分析国外典型成功案例后发现,无论是DisneyMobile,还是MobileESPN、VirginMobile,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于:

1、拥有自己特定的粘性较强的用户群,通过在这些用户中开展结合自身优势的特定移动服务来达到增强用户体验;

2、针对用户开发特定的移动通信产品;

3、具有丰富的渠道及营销推广经验;

4、已经形成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移动通信业务转售将对基础网络运营商形成利空影响,较大利好拥有较高粘性用户群的企业以及移动增值服务企业、系统支撑服务企业

1,朗玛信息:电话对对碰会员多达近300万并不断上升,Phone+用户也在快速上升。我们认为一旦移动业务转售实行,公司可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进行业务拓展,对自身业务和用户粘性都有较大提升。

2,鹏博士: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宽带运营商,截止2012年底,鹏博士拥有个人宽带用户近500万。我们认为,公司一旦拥有移动业务转售资质,可以进行捆绑销售,增大营收。

3、天音控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手机国代之一,年销售手机约3000万部,有较强的落地能力。因此,也有能力成为虚拟运营商,拓展新业务。

4,北纬通信:传统的SP公司,也有机会成为虚拟运营商,发展移动业务。同时,公司手机游戏业务,也快速发展,提供业绩保证。扩展资料 http://

2.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篇二

关键词:直放站,GSM,CDMA,TD-SCDMA,WCDMA,放大,覆盖

无线覆盖产品从实现原理上可分基站覆盖产品和中继覆盖产品, 基站覆盖产品实现复杂, 价格昂贵, 安装调试维护难度较高, 但是能提供容量。

中继覆盖产品主要指直放站、干放、塔放、基站放大器等产品,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信号的放大, 弥补来自于基站信号的路径损耗, 通常用于覆盖区的信号加强、信号补盲和扩展基站覆盖范围, 提高通信质量,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所以在蜂窝移动通信领域应用广泛。

1 模拟直放站分析

1.1 同频无线模拟直放站

(1) 同频无线模拟直放站基本原理

同频无线模拟直放站是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将信号进行放大, 然后经覆盖端的重发天线发出, 对需要覆盖的信号起到明显的补盲或加强作用。

(2) 同频无线模拟直放站的特点:

安装简便, 施工进度快, 无需传输资源, 成本较低, 但对施主信号的质量、天线间的隔离度 (大于增益15dB以上) 有所要求, 同时还会给整个网络带来额外的干扰

1.2 移频无线模拟直放站

(1) 移频无线模拟直放站基本原理

移频无线模拟直放站由移频主机和移频从机两台设备构成, 移频主机把施主信号进行放大, 频率搬移, 然后经主机的重发天线向从机方向发射, 经过空间自由传输后被移频从机的接收天线接收后进行再放大, 频率恢复后放大经移频从机的重发天线发射对覆盖区进行覆盖。

(2) 移频无线模拟直放站的特点:

无需传输资源, 能避免同频干扰, 成本较高, 工程调试维护较为复杂, 需要自由空间传输。

1.3 光纤模拟直放站

(1) 光纤模拟直放站基本原理

光纤模拟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构成, 中间使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介质, 下行链路信号由近端机耦合基站的信号后通过近端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然后传输到远端机, 远端机的光模块把接收的光信号恢复为射频信号后进行放大、滤波再经过远端天线发射到覆盖区, 上行链路刚好相反, 上行信号通过远端天线接收放大后经远端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传输到近端机, 近端机光模块接收远端的上行光信号后转换为射频信号再放大耦合进入基站。

(2) 光纤模拟直放站的特点:

需要光纤传输, 覆盖信号纯正, 无同频干扰和自激风险, 对网络影响很小, 信号传输距离远 (最大可达20km) 。

2 数字直放站

数字直放站是把数字信号技术和射频技术结合起来而发展的产品类型, 技术特点接近分布式基站, 是无线中继覆盖产品的一种发展和技术提升, 主要分无线数字直放站和光纤数字直放站, 根据软件无线电的思想, 对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后得到中频信号, 然后对中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首先是将射频信号变频到中频后, 通过A/D采样、数字下变频 (DDC) 、数字上变频 (DUC) 后进行D/A转换, 再变频到射频, 达到对带外无用信号抑制的目的, 以软件方式替代硬件实施信号处理, 具有配置灵活、降低成本和模拟中频滤波器无法达到的性能优势。同时结合数字光收发模块 (SFP) 可实现数字信号光纤传输, 从而能实现多种组网方式的应用。

2.1 无线数字直放站

(1) 无线数字直放站基本原理

较模拟无线直放站的区别就是在中频部分的处理方式, 无线数字直放站中频滤波器是由FPGA用软件的方式构建的FIR或者CIC滤波器来完成对中频滤波, 且滤波带宽和带外抑制可以灵活调整, 而模拟无线直放站的中频滤波器只能是滤波特性固定的声表滤波器, 同时无线数字直放站的数字中频单元也提供了一个数字信号的处理平台, 可以进行消峰 (CFR) , 干扰抵消 (ICS) , 数字预失真 (DPD) 等复杂算法的处理, 能极大地改善无线直放站的效率和性能。

(2) 无线数字直放站特点

a.数字滤波能实现带宽、带外抑制的灵活配置

b.具有ICS功能的无线数字直放站对隔离度要求低, 安装更为简便, 信号更为稳定

c.具有CFR和DPD功能的无线数字直放站能极大提高功放的效率和线性

2.2 光纤数字直放站

(1) 光纤数字直放站基本原理

光纤数字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构成, 它们之间用光纤连接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 传输协议一般采用CPRI协议。它的数据结构可以直接用于直放站的数据进行远端传输, 成为基站的一种拉远系统。这个接口表明是基带和射频之间的接口。近端中继机完成对基站信号的获取和发送, 图中远端机完成对移动终端机信号的获取和发送, 近端中继机与远端机之间的数字传送采用以太网的标准光纤收发器 (SFP) 。系统由近端机设备 (基站端) 和远端机设备 (覆盖端) 组成,

(2) 光纤数字直放站系统特点

a.数字光纤传输, 延长传输距离, 提高动态范围

b.能进行时延调整, 线性覆盖能避免直放站交叠区的多径效应

c.对于时分复用系统具有时隙关断功能能降低对基站的上行干扰

d.能进行并联、串联、混合多种组网方式

e.载波调度功能有效提高基站利用率

3 其他无线中继覆盖设备分析

3.1 干线放大器

除直放站之外, 使用最多的无线中继覆盖设备就是各种制式的干线放大器, 干线放大器作为室内覆盖的重要设备, 虽然实现原理简单, 但是应用极为广泛, 特别是TD-SCDMA制式, 目前使用的无线中继覆盖设备绝大部分为干放, 干放的射频部件完全可以借用直放站低噪放和功放, 干放与直放站的监控系统有所不同。

3.2 基站放大器和塔顶放大器

3.浅谈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篇三

关键词 蜂窝网络 无线通信 网络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1蜂窝无线通信

1.1无线网络

通信网络:由多个通信点和通信链路,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所构成的通信系统的统一体。广义地讲,它包括一切用于传递信息的网络,它是实现信息传递的物质技术基础。

通信点和通信链路是通信网络的两个基本要素。如果通信链路是有线的(例如双绞线、光纤等),则对应的通信网络为有线网络;如果通信链路是无线的(依靠电磁波进行传输),则对应的通信网络为无线网络。

1.2 蜂窝网络

无线通信链路具有恶劣的物理信道特征,比如由于传播途径中有再大的障碍物,会产生时变多径和阴影。此外,无线蜂窝系统的性能还会受限于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因此,对干扰进行准确的建模就很重要。很难用简单的解析模型来描述复杂的信道条件,虽然有集中模型确实易于解析求解并与信道实测数据比较相符,不过,即使建立了完美的信道解析模型,再把差错控制编码、均衡器、分集及网络模型等因素都考虑再链路中之后,要得出链路性能的解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任然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分析蜂窝通信链路的性能时,常常需要进行仿真。

1.3 蜂窝无线通信网络

跟无线链路一样,对蜂窝无线系统的性能分析使用仿真建模时很有效的,这是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大量的随机事件进行建模非常困难。这些随机事件包括用户的位置、系统中同时通信的用户个数、传播条件、每个用户的干扰和功率级的设置、每个用户的话务量需求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系统中的一个典型用户的总的性能产生影响。前面提到的变量仅仅是任一时刻决定系统中的某个用户瞬态性能的许多关键物理参数中的一小部分。蜂窝无线系统指的是,在地理上的服务区域内,移动用户和基站的全体,而不是将一个用户连接到一个基站的单个链路。为了设计特定大的系统级性能,比如某个用户在整个系统中得到满意服务的可能性,就得考虑在覆盖区域内同时使用系统的多个用户所带来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仿真来考虑多个用户对基站和移动台之间任何一条链路所产生的影响。

链路性能是一个小尺度现象,它处理的是小的局部区域内或者短的时间间隔内信道的顺时变化,这种情况下可假设平均接收功率不变。在设计差错控制码、均衡器和其他用来消除信道所产生的瞬时影响的部件时,这种假设时合理的。但是,在大量用户分布在一个广阔的地理范围内时,为了确定整个系统的性能,有必要引入大尺度效应进行分析,比如在大的距离范围内考虑单个用户受到的干扰和信号电平的统计行为时,忽略瞬时信道特征。我们可以将链路级仿真看作通信系统性能的微调,而将系统级仿真看作时整体质量水平粗略但很重要的近似,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都可预计达到这个水平。

2 无线网络分类

(1)卫星通信网络(Satellite Network)

这类网络能够提供全球覆盖,但是其资费水平很高,传输时延也很大(LEO的传输时延约为20-25ms,GEO的传输时延约为250-280ms)。

(2)无线广域网(WWAN)

这类系统的覆盖范围可达省际甚至洲际,支持静止、步行或者车载的移动用户,当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最多能够获得2Mb/s的数据传输速率。

(3)无线城域网(WMAN)

这类网络能够提供城域覆盖,峰值传输速率可达70Mb/s,能够支持的最高移动速率约为120 km/h。

(4)无线局域网(WLAN)

例如IEEE 802.11bWLAN,能够在较低的资费水平下提供最高可达11Mb/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是只能支持低速移动的用户,而且传输距离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

(5)无线个域网(WPAN)

例如Bluetooth。该系统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3Mb/s,传输距离通常不超过10米。

3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分配的与优化

3.1 信道分配的方法与策略

目前的信道分配策略可以分为三类:固定信道分配(FCA)、动态信道分配(DCA)和混合信道分配。

当前资源需求服务的有效传递以及实现无缝衔接的移动性管理对信道分配控制算法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基站之间的快速越区切换。为越区呼叫预留更多的信道是保证更高服务质量(QoS)的方法,但也会存在浪费资源的危险,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信道分配策略要保证合适的越区预留信道数,以达到当保持大规模的通信连接时能保证服务质量和高效资源利用率的平衡。

3.2 信道分配——越区切换时的信道分配

越区切换时的信道分配是解决当呼叫要转换到新小区时,新小区如何分配信道,使得越区失败的概率尽量小。

常用的做法是在每个小区预留部分信道专门用于越区切换。 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因新呼叫可使用信道数的减少,要增加呼损率,但减少了通话被中断的概率,从而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4 结语

4.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篇四

一.调研题目

重庆大学本科生对通信产品(手机套餐资费)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特征。

二.调研目的了解重庆大学本科生的手机套餐使用情况、运营商的选择、使用的满意度、特征等内容。从而对大学生通信产品的消费观以及消费特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主要目的以向运营商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反馈为主。

三.调研假设

A.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用户在选择通信套餐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有所改变,由对传

统的通话及短信业务的考虑变为对上网流量资费的考虑。

B.3G时代的进入通过影响手机用户的上网体验而影响其消费偏好,进而影响其对于运

营商的选择,然而该种情况对中国移动的客户流失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调查所需信息清单

1.通信消费基本信息

a)手机使用情况(智能/非智能、2G/3G、是否有更换历史)

b)运营商选择情况

c)当前的移动通信(套餐)消费及选择动因

d)当前满意度

e)更换意愿及原因

2.具体业务分类消费现状

a)通话业务

i.当前套餐中的通话消费方式(即当前套餐中的通话业务)

ii.通话体验及满意度(时长、收费)

1.长途(含国际通话)

2.市话

iii.意见及更换意愿

b)短信/彩信业务

i.当前套餐中短信/彩信消费方式(即套餐中的短信业务)

ii.当前每月平均短信/彩信使用数量(是否够用)

iii.短信/彩信体验及满意度

iv.意见及更换意愿

c)手机上网业务

i.当前上网消费方式(套餐流量、叠加包、及其他流量消费)

ii.当前流量使用特征(每月平均使用流量、网速、信号强度)

iii.上网业务满意度

iv.意见及更换意愿

d)无线娱乐业务

i.当前使用的无线娱乐业务(手机邮箱、手机报、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彩铃等)ii.体验及满意度(如手机报是否准时送达、彩铃收费是否合适等)

iii.意见及更换意愿(持续使用倾向等)

e)其他业务

i.ii.iii.各运营商独有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如移动飞信、联通沃信等)体验及满意度 意见及更换意愿(持续使用倾向)

3.服务体验

a)服务热线使用体验(态度、解决问题效率等)

b)充值缴费便利性

i.网络充值便利性

ii.营业厅网点数量及分布

c)优惠活动体验

i.客户回馈体验(积分兑换、礼品赠送、话费优惠、电话卡升级或更换、免费换

手机等)

ii.个性化服务体验(如生日当天优惠或赠送等)

4.(开放性调查)三大运营商认知度、满意度调查

a)三大运营商使用经历

b)运营商选择偏好(有无明显选择偏好)

c)心中的三大运营商特点

d)意见及改进建议

e)对三大运营商的未来期望

5.移动全业务总结 篇五

一、全业务竞争优劣势分析

单业务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型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电信业面对电信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和业务技术重大变革的唯一出路与最佳战略决策。无论是为了降低资本开支和运营成本,还是为了新业务、新商务模式,都需要考虑融合。融合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推动行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源动力,是行业创新和转型的主旋律。

(一)市场形势

电信重组后,三家电信运营商均已具备了全业务运营的资质和能力,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目前移动仍主导移动话音市场,占据了约63%的市场份额,在固话领域联通、电信两家他网运营商占据了整个市场约75%的市场份额,专线及互联网领域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在新的形势下电信和联通一方面通过固网接入将集团客户牢牢把控,另一方面将固网优势和移动进行捆绑,抢夺我网移动用户。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公司应在巩固既有优势的前提下,本着保收入,保增长,稳定移动用户的市场目标,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在固话、专线、互联网三个他网运营商传统利润区开展亮剑行动,利用全业务作为武器,阻挡手机用户流失,并发力集团客户市场,深入进行固网业务挖掘,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下面分析一下中国移动在全业务运营商转型中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

1、中国移动在移动市场处于绝对优势,同时也是竞争对手觊觎的领域

2、中国移动个人用户群基础庞大、拥有最丰富的客户资源

3、移动网络及服务质量好,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业务口碑

4、雄厚的资金优势,可以采用资本用作的方式快速拓展全业务

5、移动话音替代固定话音趋势不可阻挡,移动在传统话音业务上优势明显。

6、与中国铁通合并,融合了固网宽带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固网资源的缺陷,有利于发展集团ICT业务。

(二)劣势

1、在固定宽带资源,尤其是最后一公里以及互联网骨干网资源方面较电信和新联通具有明显劣势。

2、重组前,仅限于移动业务,基于全业务的发展缺乏运营经验,相应配套人员、维护系统、支撑系统缺乏准备。

3、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固话和宽带领域站绝对优势;中国移动在互联网、专线和固话方面基础薄弱,全业务服务能力很不均衡

4、中国移动在以固网为基础的家庭和集团客户资源方面与电信、联通存在着巨大差距。

5、中国移动和铁通的整合工作还在继续过程中,获取的固网能力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

二、三个领域重点渗透,开展亮剑行动

重点推广以语音专线、数据专线和互联网业务为基础,捆绑综合V网、IMS等多种业务,切入固网的核心利润区,扩大业务影响力。

(一)专线领域

1、在金融行业前期的良好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数据专线,从备份电路做起,并逐步向主用电路渗透。持续扩大金融行业中的市场影响力。

2、通过在金融业数据专线的营销及建设经验,面向政府无线城市及办公内网、企业内部专用数据网、企业内部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寻求突破,快速复制,在重客部所有集团全面开花。

3、提供数据专线+TD+视频应用,数据专线+行业应用等创新业务模式,深度挖掘市场需求,深度捆绑集团客户,实现固网业务与移动行业业务捆绑营销。

4、在专线业务发展的集团内大力开展ICT信息集成服务,指由中国移动提供项目解决方案,基于基础通信及增值应用,满足集团客户办公、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网络通信需求的通信与信息化软、硬件开发、集成项目。

(二)固话领域

1、通过语音直联方式,在集团客户内积极开展综合V网业务,利用手机、固话短号互拨,提高集团手机用户粘性,为下一步固话策反提前埋下伏笔。

2、利用TD8位信息机与铁通固话相结合,结合移动总机、PBX业务、IMS业务,在高价值、重点集团客户内大力发展语音策反工作,提高语音业务的市场份额。

3、面向服务类集团客户,如电力、金融、保险、交通、公安、公共事业等单位呼叫中心,加大公关力度,积极开展语音分流业务。

4、面向商业类集团客户,利用语音直联+400业务或TD信息机+400业务,进行产品组合营销,满足客户实际需求,拓展在商业类客户中的市场份额。

(三)互联网领域

利用铁通营销队伍及移动客户经理团队,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融合力度,在互联网领域实现快速拓展。

1、面向集团客户互联网需求,为客户提供专线方式互联网接入,同时结合MAS、企业建站、ERP、CRM、移动财务、企业邮箱等多种业务推介捆绑。

2、结合移动WLAN与中国铁通的有线互联网业务资源在集团单位和集团宿舍内,形成优势互补,为集团客户及集团个人客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从而形成具有移动特色的互联网接入。

三、三十大重点集团发展规划

6.电信通信业务服务协议 篇六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__________分公司

通信业务服务协议

年月日

通信业务服务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乙方: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__________分公司

为满足甲方在小区的通信需求,甲、乙双方就该小区电信建设的投资、双方责任与义务等问题,经充分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合作方式

1.乙方投资建设____________小区内的通信管道设施。

2.乙方投资建设小区内的固定电话、互联网、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等工程。

3.乙方向小区内用户提供固定语音电话、宽带上网等业务。

4.乙方在该小区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公共关系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并保持信息沟通协作,甲方给予支持。

第二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协助乙方对小区进行设计和实施综合布线、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并为乙方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协助。

2.无偿提供楼宇内垂直走线井、所有电信暗管及线槽底盒、电(光)缆交接箱等安装位置给乙方使用,其归属权属于甲方。

3.综合布线(包括室内分线盒)由乙方投资建设,归属权属于乙方。

4.一切由乙方投资购买及建设的设备及管道线槽资源,其归属权属于乙方。其他运营商需要使用该部分管线,则由需求运营商与乙方协商转买或租用。

5.甲方在乙方通信工程建设中,协助乙方向供电部们报装设备所需电源,费用由乙方负责。

6.乙方通信网络建设完工后,甲方对乙方的网络设施(含楼层设备

及网络线路)的安全维护提供协助便利条件,一切维护管理工作由乙方负责承担。小区内遇有突发性事件可能导致设备受破坏时,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

7.乙方需要对通信线路维修维护时,甲方应给予积极配合,以便乙方及时修复。为保证设备不遭到人为的破坏,损害到用户利益,甲方物业管理人员对乙方在小区内的通信设备进行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通知乙方。

8.在乙方通信工程完工后,未与乙方协商并经乙方许可,甲方不得搬动乙方设备或占用乙方设备已占空间。

9.甲方在指定物业管理公司或成立业主委员会后,甲方应将其在合同中享有的相关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转移给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甲方应协调好与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的相关责任和义务,确保本协议的延续性、合法性。

10.甲方不得利用乙方名义向用户收取费用,由于甲方自定收费基础上所产生的费用纠纷与乙方无关,甲方自行解决。如果给乙方形象造成损坏的,乙方追究甲方责任,并要赔偿相关损失。

第三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负责由甲方建设的____________小区电信网的整体设计方案。

2.乙方负责投资建设小区内外管道、小区综合布线(包括楼内分线盒),提供具备完整的接入端口。乙方投资建设的所有管道、线路和通信设备等的产权属乙方所有,归乙方单独使用。

3.乙方承诺对建设完成的综合通信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维护、技术升级、更新改造等,并对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若因乙方设备、设施造成事故,由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

4.甲方用户与乙方产生的经济纠纷或服务投诉,甲方均无责任。

5.乙方应遵守小区内物业管理有关的公约和规定。

6.由于乙方在提供的综合通信服务的质量、收费等与本小区住户发生的纠纷与甲方无关,乙方自行解决。如果给甲方形象造成损害的,甲方可追究乙方责任,并赔偿由此给甲方带来的损失。

7.乙方进场施工时必须负责自身的安全责任,并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及协调。

8.开工时间暂定为年月,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工期约30天。如遇不可抗力或因甲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责任由甲方承担,乙方的工期相应顺延。

第四条 保密条款

甲、乙双方对本协议的具体内容负有保密责任。未经对方事先同意,不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还是终止后,任何一方都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本协议有关内容以及在签订和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得的另一方的任何秘密。

第五条 违约责任

1.由于违约方原因导致小区无法正常进行通信运营,另一方有权解除本协议,责任方应赔偿由此带来的全部损失,并需另外支付实际损失总金额的50%给守约方作为违约金。

2.电信工程竣工后,乙方未能出具该小区的通信管线图和有效的综合验收中电信工程部分的竣工验收报告,甲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

第六条 免责条款

如果符合下述条件,一方未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任何义务,不被认为构成违约:

1.不可抗力事件,致使该方未能全部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双方应立即相互协商,以找出合理解决办法并应尽所有合理的努力尽可能地减少不可抗力的后果。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的五天

内,该方应书面通知对方,解释其为什么未履行及不能完全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并且其履行本协议的期限应延长,延长期应与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拖延相同。

2.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所造成甲、乙双方任一方不能继续履行此协议的。

第七条 争议的解决

双方之间由于本协议有关事宜引起的任何争议,双方可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仍不能解决,则可向当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 本协议书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书一式肆份,甲方执两份,乙方执两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乙方: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公司

(盖章)(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经办人:经办人:

7.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篇七

1蜂窝IP技术简介

蜂窝IP(Cellular IP)[2,3,4]是微移动IP协议的一种,他支持寻呼、被动连接和快速切换等业务。该协议将整个网络划分成若干个蜂窝,每个蜂窝含有数个基站但只存在一个网关。当用户在一个蜂窝内移动时,尽管他有可能在多个基站间切换,但只要他不移动到另一个蜂窝中,就不需要向家代理(HA)发送注册信息。在Cellular网络中,基站周期性的发射信标信号,移动主机利用这些信标信号来确定最近的基站。移动用户发出的所有分组,不根据目的IP地址进行选路,而是从基站向网关以逐跳方式沿最短路径转发。移动主机的上行分组触发和更新着的多个映射构成一个链,该链实际上构成了用于转发下行分组的反向路径。当移动主机发生移动时,映射构成的链路通过更新映射关系来指向新的位置。

Cellular IP支持寻呼业务。当移动主机处于活动状态时,网络必须逐个基站跟踪其位置,以保证分组可以传送到移动主机。因此,移动主机必须在每次切换后马上通知网络其新的位置,网络必须保证其对移动主机的精确位置跟踪。然而在现实中,相当多的用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处于不工作状态的,如果采用对活动用户的跟踪方式,将势必占用大量网络资源,为此,蜂窝IP引入了寻呼功能。其核心构造是在蜂窝节点引入两套缓存机制即路由缓存和寻呼缓存,对活动主机使用路由缓存,对空闲主机使用寻呼缓存。系统将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寻呼区域,每个寻呼区域由相当数量的相邻的小区组成(认为每个小区有一个基站),并且有惟一的标识。基站在周期性的发送的信标信号中加入寻呼区域的标识,以使移动主机能够确定自己移动到哪个寻呼区域。Cellular IP网络允许空闲主机在一个寻呼区域内移动时,并不需要在每个小区的边界发送位置更新包。移动用户只需要在移动到不同寻呼区时或者是在寻呼更新时刻到达时发送更新包。

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用户发送分组数据的过程与处于活动状态的用户基本相同,分组沿最短路径以逐跳方式路由到网关,以此触发或更新映射链,同时该链也作为转发下行分组的反向路径。

移动主机接收突发分组数据的过程稍显复杂。当IP包到达一个蜂窝网络节点,首先查寻该节点的路由缓存是否可用,如可用则向下转发,一旦发现该节点不存在移动用户的路由信息或者路由信息已经过时不可用,则使用寻呼缓存来路由该包。由于寻呼缓存并不在每一个网络节点上都存在,如果该节点无寻呼缓存,则将该数据包转发给所有的下行邻居。如果数据包到达的节点的寻呼缓存中没有到达目地节点的映射,则将该包丢弃。

2应用蜂窝IP技术的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结构

蜂窝IP技术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中有天然的适应性[5,6,7]。星座系统由数个卫星对地面进行不间断覆盖,每颗卫星的覆盖区即可以理解为一个蜂窝区域,整个地球即被分成数个蜂窝域。然而,若以一个卫星覆盖区作为一个蜂窝,由于卫星的运动,其地面覆盖区也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此时必然引起频繁的切换和较大的路由信令开销。又由于在不存在星际链路的卫星系统中,任何用户间(包括网内网外)的通信都需要地面信关站的转发,因此,设定以一个地面信关站的实时覆盖区作为一个蜂窝。地面信关站的实时覆盖区即为在满足最小仰角的情况下,该区域的任何点在任何时刻都与该信关站至少共视一颗卫星。图1仿真了最小仰角30°时北京信关站(经度116.5°,纬度39.9°,图中黑色五角星处)的实时覆盖区,图2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乌鲁木齐信关站(经度87.5°,纬度43.9°)的实时覆盖区。仿真使用的空间段为类Globalstar星座,共有48颗星分成8个轨道,每轨道6颗星呈Walker星座分布。为便于地面站观测,将轨道高度设为1 414 km(周期为113 min,此时为回归轨道)。同时为简化卫星星体结构,卫星无星际链路,只是单纯的转发信号,为弯管式转发器。

由图2可知,在不同仰角的情况下,只要适当设置关口站并通过地面网使各个关口站互连,就可实现全球的无缝覆盖。在该系统中,以信关站实时覆盖区作为一个蜂窝,同时将信关站作为该蜂窝域的网关,他负责为整个域内的移动用户提供登记、注册、位置管理和资费管理等服务。信关站也作为该区域内的家代理(HA)或者外地代理(FA),用户在本区域内移动时,即使在多颗卫星间切换,也不需要向家代理(HA)登记,而一旦漫游到另一个信关站覆盖区,则用户通过卫星将注册信息发送到外区信关站(此时作为FA),外区信关站然后通过地面网络向该用户的家代理(HA)登记。根据Cellular IP分布式数据库原理,系统各信关站分别存储该域内的用户位置信息,并且要求其存在路由和寻呼两套缓存机制。

在该系统中,卫星只是发挥类似地面网基站的功能,他负责为覆盖区内的用户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为了减少系统信令开销,卫星虽然不具备星上处理能力,但仍然要求其带有一定的缓存机制,即要求其存在路由缓存而不需要存在寻呼缓存。

整个系统网络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信关站与卫星通过星地链路相连,而信关站之间则通过地面网络互连。为了进一步减小系统信令开销,根据Cellular IP的基本原理,对活动主机要求逐个卫星连续跟踪,即一旦与卫星切换,则立即通知该信关站,因此将一个信关站实时覆盖区作为对活动主机的一个路由服务域,如图3实线所示,所有信关站间都进行路由缓存信息的交流。而对于空闲的移动用户,跟踪粒度相对较松,根据卫星通信系统特点,可以适当扩大寻呼区域,即将几个相邻信关站实时覆盖区当作一个寻呼区域,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国界或地理区域的限制将数个信关站实时覆盖区作为一个寻呼区,并把其中一个信关站寻呼缓存当作总寻呼路由缓存,而只把其他信关站的缓存作为分寻呼缓存,如图3虚线所示,将三个信关站作为一个寻呼区域,寻呼缓存信息只在本寻呼区域内的信关站间交流,具体工作过程将在下面说明。

3星座通信系统切换、位置管理和路由方案

3.1 切换管理

在该卫星通信系统中有三种切换发生,分别是卫星与地面信关站的切换、用户与覆盖卫星的切换、用户到不同信关站覆盖区的切换。由图1、图2可知,在最小仰角为30°时,信关站实时覆盖区区域已相当缩小,在考虑高速宽带业务时,可能需要更高的仰角,因此其覆盖区将进一步变小,进而导致移动用户(特别是对飞机等在大范围移动的用户)在不同信关站间的切换将经常发生。根据蜂窝IP的概念,这种切换实际上是在相邻蜂窝小区间进行,其切换准则只需采用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相类似的协议。对于卫星与地面站的切换,由于地面信关站往往具有很强的实时处理和运算能力,并且由于卫星星历在相当精度内具有可预测性,因此这种切换可以由地面站单向控制,具体采用何种切换准则需要和用户与卫星间的切换准则进行综合考虑。一旦切换发生后,信关站应立即让所属卫星停止发送含有以前的蜂窝区域标识及寻呼区域标识的信标信号,转而发送带有新的标识的信标信号。

任一时刻用户可能接收到属于不同信关站的多个卫星转发的信标信号,由于蜂窝IP被动连接和快速切换的要求,用户首先要甄别自己在哪个信关站的实时覆盖区内,此时用户可根据最强最多的标识信号自主判决。当知道自己所属位置区后,用户根据信标信号中的标识信息,只对含有自己所属信关站标识信号的信标信号进行比较处理。考虑到移动用户机的体积、重量要求,其计算能力将受到限制,因此对于他采用简单的信号最强准则进行切换,即用户一旦检测到比当前信号强的信标信号则马上切换到该卫星,上行分组从而通过该卫星转发到信关站,卫星及信关站在转发过程中记录或更新新的路由,同时将老路由删除,并以此反向路径转发下行分组。

3.2 位置管理与路由方案

使用蜂窝IP技术的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其位置管理与路由方案与在地面系统中类似,也分为活动和空闲两种控制管理机制。在用户活动状态时,当有数据发送时,用户发出的上行分组数据先通过卫星路由到覆盖区地面站,然后根据IP地址转发至目的地,卫星及地面信关站也据此分组保存用户位置信息及路由信息,同时将其反向链路作为下行分组的转发路径;当需要接收数据时,数据包先发送到信关站,然后查询本地路由缓存,若存在用户路由信息,则向指定卫星转发,然后路由到用户,若不存在,则丢弃该包。在用户空闲状态时,当有数据要发送时,其上行分组通过信标信号最强的卫星转发至覆盖区信关站,此时,用户路由及位置信息已经更新(或者建立),用户由空闲转为活动;当有分组转发至该用户时,IP数据包先转发至含有主寻呼缓存的信关站,查询主寻呼缓存,根据查询结果转发分组,若属于本信关站覆盖区,则通过所属卫星广播,用户接收到分组后被激活,若不属于本信关站覆盖区,则向与其同属一个寻呼域的含有分寻呼缓存的信关站转发,用户收到分组后也被激活。

用户处于活动状态时,每切换到一新的卫星覆盖区,则发送路由更新包;处于空闲状态时,则只到寻呼超期时刻或漫游到另一寻呼区域时才发送寻呼更新包。卫星及地面信关站的缓存均设定超期更新时间,一旦过时,则缓存就设定为不可用状态。同时,为了贯彻寻呼区域的概念,属于同一寻呼域的含有分寻呼缓存的信关站应当向含有主寻呼缓存的信关站交流信息。为了移动用户机的正常工作,卫星周期性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除了应包括信关站实时覆盖区位置信息,还应该包含寻呼域信息。

移动用户机路由或寻呼流程图如图4所示。

4性能分析

相对于普通的星座通信系统,引入IP概念后可以极大程度上满足未来宽带业务高速数据业务的发展要求,也便于与下一代地面网的兼容,同时根据IP特点,通过适当设置IP报头,可以将系统控制与数据传输综合考虑,简化现有网络。

卫星通信系统采用蜂窝IP技术相对于直接使用移动IP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1) 以信关站实时覆盖区来划分和区别蜂窝,其蜂窝要比普通地面系统或者单颗卫星覆盖区大的多,因此可以减少用户在不同蜂窝间切换的概率;

(2) Cellular IP支持寻呼业务,无论是从业务需求或是减少信令方面考虑,都是非常必要并且实用的;

(3) Cellular IP将大量的路由、查询功能放到了地面信关站,在卫星只是加上了简单的路由缓存机制,极大地简化了并且降低了对卫星的要求,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4) 信关站覆盖区和寻呼区域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可以以一国国土范围为界,充分考虑到了各国的信息安全和主权,便于世界各国间的合作。

5结语

微移动IP协议在卫星通信网络中有相当大的应用空间,本文只是从下一代网络全IP的方向考虑,探讨了将Cellular IP技术运用到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可能性,并根据蜂窝IP的相关原理,对无星际链路的卫星系统网络结构进行了改造,并且对网络的切换、路由和位置管理进行了分析。蜂窝IP技术相对于纯移动IP技术,应运到卫星通信系统中能极大的提高移动性管理的效率、缩短时延,降低丢包率,但由于该技术是为地面网设计,对基站移动的情况未作考虑,因此下一步还需要在系统的切换问题上进行相应改进,同时对其他方面作一些定量分析,以确实该技术在卫星网络中的实用性,这是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宋扬,郭庆,顾学迈.移动IP协议在卫星网络中的应用[A].南京:2006星座卫星通信论坛论文集[C],2006.

[2]秦冀,姜雪松.移动IP技术与NS-2模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徐珊珊,赵远东.微移动IP协议中移动管理技术研究现状[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173-175.

[4]王金龙,陈瑾,蔡跃明.移动IP技术及应用[D].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2004.

[5]张更新,张杭.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6]李建东,杨家玮.个人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7]刘刚.非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组网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3.

[8]Schneller I G,Guizani M,Murray S R.A Routing Solutionfor a Global,Space-based Multimedia System.IEEE,2001.

[9]Qiuling Jia,Guangwen Li,Jianguo Yan,et al.ConsensusProtocol of a Satellite Constellation.IEEE,2006.

8.移动县级渠道业务代理协议 篇八

县级渠道业务代理协议

甲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

乙方:

为促进移动通信业务发展,满足社会需求,遵循诚实守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由甲方授予乙方在指定的地点:,代办中国移动通信入网、业务办理、卡类销售以及业务宣传,使用“中国移动县级业务代理点”的名称。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经营业务种类

甲方授权乙方代理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具体销售中国移动各类SIM卡、中国移动各类充值业务、IP卡、移动座机、移动心机等业务。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有权以《渠道管理考评实施规范》对乙方进行管理和考核;

2、有权随时对乙方的业务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乙方销售情况进行稽核,乙方应当如实提供相应数据和资料。

3、协议终止时,甲方有权回收由甲方出资的VI店招、门牌和业务柜台。如因乙方原因未到期终止的,乙方须根据合作年限对甲方垫

资店招、门牌、形象墙制作费用进行补偿,在保证金中扣除。具体标准为:合作一年以下的(包括一年),补偿制作费用的70%;合作超过一年不满二年的,补偿装修费用50%;合作超过二年不满三年的,补偿装修费用30%;合作三年以上乙方不再补偿制作费用。

(二)义务

1、向乙方提供办理授权业务所需的各类SIM卡号卡、空中充值(充值卡)、IP卡、用户入网单、业务宣传资料。

2、根据业务要求,负责对乙方进行业务的培训、指导,帮助乙方解决用户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业务咨询。

3、向乙方提供在经营活动中所需的移动业务代理授权、村级渠道VI店招(门牌标识)、柜台。提供符合中国移动VI标识装修技术指导。

4、按规定定期向乙方支付代办酬金。

5、及时将移动电话资费政策、业务资费的调整情况告知乙方。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有权要求甲方提供中国移动产品及与办理业务有关用户缴费发票、业务单册、客户入网协议及有关业务宣传资料。

2、有权要求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业务培训、业务指导,并协助乙方解决用户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业务咨询帮助。

3、有权要求甲方按规定定期向乙方支付代办酬金。

4、有权及时知晓中国移动通信资费政策、业务资费的调整、业

务变更情况。

(二)义务

1、遵守《渠道管理考评实施规范》相关规定。

2、自行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通信行业的政策、法规和甲方业务流程、资费标准,维护甲方的信誉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严格按照依法核定的业务范围合法经营,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如未严格执行而给用户和甲方造成损失或法律责任的由乙方负责。

4、严格执行中国移动通信的服务承诺,向用户提供甲方的业务宣传资料、资费标准、用户须知等资料,同时应主动告知用户应了解的移动电话使用常识。

5、在合作期间,为提高乙方经营效率和专业服务水平,乙方应专营甲方产品及服务,不得分散经营其他产品或服务。鉴于合作期间,乙方知悉了甲方商业秘密信息,为维护甲方商业秘密和甲方用户信息安全,乙方不得与第三方签订类似的协议,不得经营与甲方业务和服务近似或类似的产品和服务。如乙方一年内累计两次违反本规定者,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为保护消费者利益,避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乙方不得跨业务区经营外地产品或到业务区以外经营甲方的产品及业务。违者,甲方将按《渠道管理考评实施规范》相关规定进行考核并追究乙方违约责任。

6、所销售甲方的各类号卡、有价卡,未售出前损坏或产生话费

由乙方负责。经甲乙双方共同检验确定为号卡、有价卡本身质量问题,甲方应予以更换。

7、不得在未告知用户的情况下把已经用过的号卡、有价卡第二次销售给用户。

8、乙方应按甲方业务规定受理业务,应认真指导客户填写相关资料,并按规定审核相关证件、资料,要求客户或担保人、经办人在在相关资料上的指定位臵进行签字确认,同时按规定时限上交用户资料。因乙方资料上交不及时产生的无主用户或因资料出错、漏和虚假资料造成的用户投诉和经济、法律等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9、严格按照移动公司财务规定使用发票。甲方提供发票仅作销售甲方号卡、有价卡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如因乙方擅自挪用或保管不当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乙方承担。

10、在协议有效期间,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将包销的各类号卡、有价卡退还给甲方。如因乙方自身原因终止本协议,所余各类有价卡、号卡若完好原则上应退回甲方。

11、乙方所购卡类超过有效期未销售而造成经济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原则上不允许调换。

12、乙方必须对甲方的所有客户资料、管理办法及与甲方签定的协议内容严格保密。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乙方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或披露与甲方业务有关的任何资料和信息,否则,乙方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法律责任。

四、酬金标准与酬金结算

1、甲方按月统计乙方办理各项业务数量,并按甲方因市场变化实时制定的代办酬金标准和《渠道管理考评实施规范》规定的酬金标准支付各项代办酬金。

2、每月代办酬金支付前,乙方必须接受甲方《渠道管理考评实施规范》相关规定的检查、考核,甲方按考核后的金额向乙方支付酬金。

五、违约责任

1、任何一方未履行本协议规定的义务均被视为违约。

2、因任何一方原因(移动上级公司调整政策或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执行,违约方应承担元的违约金。

3、任何一方在收到对方具体说明违约情况的书面通知后,经双方确认违约行为实际存在,违约方应承担因自己的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所有损失、责任。

六、协议期限

1、本协议有效期为一年,从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止。协议到期后,双方若同意继续合作,须重新签订协议。

2、在本协议执行期间,根据业务经营状况,由甲方向乙方所发出的各类业务通知,乙方在接到该类通知24小时之内,未向甲方提出书面异议,则该类业务通知应视为本协议的补充。

七、其它

1、协议签订时,乙方向甲方交付人民币(大写)保证金,协议期满后,如乙方无违约行为,双方结清手续后由甲方全额退还乙方。

2、本协议期间,若遇上级移动公司统一调整涉及本协议内容的,双方必须无条件遵守上级移动公司相关调整规定。

3、本协议到期或因故未到期终止,乙方必须将业务发展相关资料、手续移交甲方。

4、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福州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5、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执两份,乙方一份,双方代表签字、盖章生效,三份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未尽事宜,合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地址:地址:

9.办理移动业务介绍信 篇九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分公司: 兹有我单位员工:,身份证:。前往贵单位办理集团相关业务,请于接洽为盼!(此信有效期至年月日止)单位名称(盖章): 日期:篇二:中国移动介绍信 介 绍 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兹有我单位(经办人姓名)(经办人身份证号码)前往贵单位为、(办理业务的手机号码,如超过3部需注明并另附号码清单)共部手机号码办理业务 □ 开通/新增(注明套餐类型,签署协议时使用)□ 补增(注明套餐类型,补充号码时使用)□ 变更(注明变更内容/另附业务登记单)□ 删除 以上号码(或号码清单中号码)为本单位员工号, 请予接洽为盼。

(此信有效期至 年 月 日止)

客户盖章 年 月 日篇三:移动公司介绍信

介绍信 移动公司:

我公司授权员工,到贵公司办理 数据卡业务,共 张,请给予办理。

10.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篇十

蜂窝通信网,特别是3GPP定义的3G/4G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公共无线通信体系。2008年,蜂窝网用户数已达26 亿。其中,LTE作为未来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是蜂窝通信的未来延伸方向,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移动运营商的认可。LTE利用新的DSP处理技术和调整技术,可以增加无线网络的通信容量,从2000 年开始被广泛研究。电网的传输范围广泛,终端用户数量非常巨大。

无线通信中,无线资源的分配问题已经被广泛研究,其主要的分配方式可以分为两类: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方法。在传统的集中规划中,每个需要资源的用户终端将需求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收到的请求,计算并分配指定资源给特定的用户。集中调度的优点是,基站可以完全控制网络中所有的用户,理论上可以达到最高的系统效率。但它需要得到所有终端的信息,这样使得终端和基站之间需要传输更多的信令信息。这些信令包括服务的要求、资源分配需求、信道质量信息反馈和控制信息等,使得基站调度计算相当复杂,不太适合资源有限的无线通信网络。

另一方面,在分布式资源分配中引入博弈论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游戏论分析的分布式自适应信道分配方法,需要各个终端用户具有认知无线电的行为。其中的迭代过程复杂且达到纳什均衡也很困难,因而同样也不适合能量和资源有限的无线通信环境。

本文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之蜂窝通信网中终端用户受外部干扰信道中断后,各个被干扰终端用户之间分布式信道分配问题,研究适用于蜂窝通信网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法,这也是信息技术领域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蜂窝通信网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法,通过终端用户依据信道,建立与基站之间的连接,然后当发送干扰后,终端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反馈信息至基站,接着基站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将对可用信道进行扫频,利用广播帧通知受干扰的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然后终端用户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帧后,根据优先级机制,选择新的信道重新建立与基站的通信,当蜂窝通信网中终端用户受外部干扰信道中断后,本方案可有效地减少终端用户和基站之间信令的开销。

1 系统模型

本方案选择3GPP-LTE作为蜂窝通信网的无线通信基础网络。如图1 所示(蜂窝通信网的拓扑结构),在蜂窝网络中,数据控制中心可以认为是基站BS( 作为移动通信基站) 。配有无线设备的终端节点,可以认为是无线网络中的用户终端。每个无线终端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LTE无线网络传输到基站的数据控制中心。这里假设每个终端可以周期性检测网络和传输数据。

当受到外部系统干扰后,蜂窝通信网无线通信信道中断,例如:终端用户1,2 和3 的信道被干扰,通信中断。本方案基于LTE的蜂窝通信网通信模型以及其中当外部系统干扰了蜂窝通信网无线通信信道后,研究各个智能终端快速切换到新信道的方法。

2 分布式信道分配方法

本小节提出的分布式信道分配方法的主要思路为:通过采用分布式信道分配方案,各个受到干扰的用户终端,通过计算各自的优先级,选择合适的延时时间,通过切换信道实现消除外部干扰对用户通信的影响。

第1 步:终端用户依据信道,建立与基站之间的连接。

在以3GPP-LTE为代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即:一个典型的多信道多接入网络) 中,可用的无线带宽可以在基站被划分成多个信道。系统中的每一个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或多个信道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基站。在本方案中,每个终端用户可以占用一个信道用于数据传输。基站和终端用户可以利用专门的控制信道,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同时,终端用户可以侦听到网络其他用户的信道占用状况。

具体而言,在本方案中可以假设:可用带宽在基站可以分为多个信道,即{ f1,f2,…,f10}。每个终端用户可以使用一个信道,建立与基站之间连接,并且基站拥有足够多的信道可以被用户使用。

第2 步:当发生干扰后,终端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反馈信息至基站。

由于蜂窝网络可用于通信的无线频段可能存在与其他无线系统的重叠,因此,当发生外部干扰,智能终端的可用无线信道将被中断,导致不能正常传输数据。一旦无线信道中断和数据传输出现障碍,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信道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即干扰终端反馈包结构) 包括用户标识(ID)、被干扰信道的标识以及信道状态。

例如:可以假设,当蜂窝网络中出现干扰后,终端用户1 ~ 6 无法与基站进行通信。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反馈信息至基站。

第3 步:基站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将对可用信道进行扫频,利用广播帧通知受干扰的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

基站在收到干扰反馈后,对可用信道进行扫频,利用广播帧通知各个受干扰的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在本方案中,有足够信道可以分派给各受干扰的终端用户。

例如:可以假设在本方案中,基站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扫频,并广播告知被干扰的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即{f1,f2,f3,f4,f5,f6}可用,而{f7,f8,f9,f10} 已经被使用。

第4 步:终端用户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帧后,根据优先级机制,选择新的信道重新建立与基站的通信。

当终端用户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帧后,将根据优先级机制,选择一个新的信道重新建立与基站的通信。

由于终端用户离基站或干扰源位置不同,可用的信道数量是不同的。为了保证终端用户之间的公平性,即确保每个干扰的终端用户都可以建立与基站的通信,这里给每一个终端用户定义一个优先级p。拥有多的可用信道的终端用户有一个较低的优先级;相反,可用信道较少的终端用户有一个更高的优先级,以便它可以尽早选择可用的信道建立与基站的通信。为了终端用户同时接入同一个信道而产生的避免碰撞,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多个终端用户需要延迟一段随机时间后,才能选择信道接入。为了确保每个被干扰的用户都可以加入网络,具有高的优先级用户,其延迟时间应该要短于优先级较低的用户。因此,根据优先次序,终端用户延迟的随机时间选择范围是分段的。即,所有被干扰的终端用户必须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才能选择可用的信道加入该网络。根据终端用户的优先级,延迟的随机时间取值范围是分段的。

本小节所述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法流程如图2 所示。

3 优先级计算与延迟接入机制

在本方案中,每个被干扰终端用户i的优先级p可以由式(1)计算所得:

其中,参数ki代表第i个被干扰用户的可用信道数。

如图1 所示(受外部系统干扰后蜂窝通信网的无线通信信道中断示意图),终端用户1,2 和3 的信道被干扰,通信中断。根据基站发送广播帧,每个终端用户可用的频道数量可以由图3 所示(终端用户的优先级与可用信道数之间的关系)。即对于所有被干扰的终端用户,根据其可用的信道数目,可以计算得到一个优先级,拥有多的可用信道数的用户具有较低的优先级。

根据公式(1),计算每个UE终端用户的优先级。每个UE终端用户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再接入新的信道建立网络连接。优先级和随机延迟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随机延迟时间的选择范围,其中0 < a1< a2< … <a5)。其中: t1∈ T3,t2∈ T2,t3∈ T1。

为了提高整个无线网络的性能,终端用户可以选择一个随机的延迟之后接入信道增加最大的信道。一旦中断的终端用户选择接入一个新的信道,并恢复了与基站的通信,它将发送一个信令通知其他终端用户。此外,当多个终端用户重新加入网络,一些可用信道被占用,剩下的终端用户需要更新自己的优先级。例如,在信道分配的伊始,被干扰的终端用户可以有多种信道接入选择,因此,它的优先级较低。当一些具有较高的优先级的终端用户加入网络中,部分可用的信道是由这些终端用户的占领。因此,剩下的可用信道减少,于是其优先级需要更新和提高。

为了确保每个中断用户可以接入至少有一个信道,本方案提出动态优先级机制。当用被干扰终端用户接入网络后,其他终端用户可以根据它发送的信令,更新可用的信道数量,并更新其优先级。一旦可用信道被占领后,终端用户可以提高其优先级并先接入网络。即,当终端用户选择合适的信道加入网络后,通知其他用户。其他终端用户可以根据该信息,更新自己的优先级。用于蜂窝通信网无线通信网中遇到外部干扰,其部分终端用户被干扰。基站发送广播帧告知这些被干扰的用户可用信道的信息。根据该信息和本地信息,每个干扰用户可以得知各自具体的可用信道信息。

进一步的,列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每个终端用户计算自身可用信道。其中,每个被干扰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如图5 所示。

根据可用信道的数量,每个终端用户可以计算得到其优先级。

其中,对于终端用户1 而言,因为只有一个可用的信道,它的优先级是最高的。终端用户1 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并第一个接入信道f1,加入网络,如图6 所示。随后,终端用户1 发送信令通知其他终端用户,f1被使用。其中t1∈ T1= (0,a1),如图4所示。

然后,根据终端用户1 的信令,其他终端用户可以更新优先级。此时,定时器复位为0。由于信道f1被占用,终端用户2 优先级提高到最高。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后,终端用户2 可以加入通道f2,并发送信令通知其他终端用户。其中t2∈ T1= (0,a1)。

接着,其余终端用户更新自己的优先级,其中,p(3) = p(4) = 1 /2,p(5) = 1 /3,p(6) = 1 /4。终端用户4 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后,可以加入信道f5,并发送相应的信令,t4∈ T2。各终端用户继续更新各自优先级。终端用户5 可以以同样的方式通过信道f5接入网络,t5∈ T2。由于f4信道被终端用户5 占用,终端用户3 可用的信道只剩下一个,p(3) = 1。终端用户3 中可以选择信道f3并发送相应信令,t3∈ T1。

此时,p(6) = 1,终端用户6 可以选择信道f6,t6∈ T1。

于是,终端用户在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帧后,接着根据优先级机制,选择新的信道重新建立与基站的通信。

4 性能仿真

本文采用MATLAB语言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案。仿真假设如下:蜂窝通信网的小区内包括若干个用户终端,每个终端有具备信道检测以及向基站(或数据中心) 传输数据的能力。蜂窝通信网的拓扑结构如本文第二小节所述。假设当外部干扰发生后,网络中有6 个终端的通信被干扰,并且如图5 所示存在着6 个可用的接入信道。

如图7 所示,当采用本文所提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后,每个终端都可以公平且有效的接入网络。显然,如果所有的用户终端都对可用信道的进行竞争,则对于那些可用信道数少的终端而言,竞争相对不公平。例如:对于终端1,如果f1被终端2占用,就只有一个无线信道可以使用了。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一些终端则必须等待一段较长的时间,知道基站为其分配新的无线信道。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蜂窝通信网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法,通过终端用户依据信道,建立与基站之间的连接,然后当发送干扰后,终端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反馈信息至基站,接着基站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将对可用信道进行扫频,利用广播帧通知受干扰的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然后终端用户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帧后,根据优先级机制,选择新的信道重新建立与基站的通信,当蜂窝通信网中终端用户受外部干扰信道中断后,本方案可减少终端用户和基站之间信令的开销。

参考文献

[1]Dahlman E,et al.3G Evolution: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M].2nd ed.Academic Press.2008.

[2]Clark A,Pavlovski C J.Wireless networks for the smart energy grid:application aware networks[C].Proc.IMECS 2010.

[3]Smith B.An approach to graphs of linear forms[C].Distributed and Centralized Scheduling in Multi-hop Cellular System,Wi Com'09,Sept.2009:1-5.

[4]Nin N.Comaniciu C.Adaptive Channel Allocation Spectrum Etiquette.First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w Frontiers in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Networks(Dy SPAN).2005:269-278.

上一篇:做快乐幸福的教师下一篇:义工团建活动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