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站建设方案(共8篇)
1.信息网站建设方案 篇一
为使**信访信息网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传递动态信息、宣传政策法规、交流典型经验、网上信访、提供资料下载等作用,我们将建立全县信访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具体方案如下:
一、时间进度安排:
1、6月份商定建设方案,联系网页制作公司。
2、7—8月份进行网页制作,并收集网站所需数据资
料。
3、9月份开始信息录入工作,10月底开始网站试运转。
二、网站整体要求:(以市信访局为模板)
1、主页栏目设置:
**信访信息网栏目设置如下:
【信访新闻】 图片新闻、热点话题、信访工作要闻、信访动态信息
【政务公开】 机构职能、内设处室、领导介绍、领导讲话、人事信息、工作规则、工作计划、信访统计、电子公告、领导活动
【领导接待】接访安排、带案下访、重点约访
【政策法规】信访法规、劳动保障、土地环保、城建规划、文教卫生、公安交通、工商质监、综合、法规导读、政策解读
【信访指南】信访人须知、信访工作流程、信访人遵守规则、维护信访秩序规定、表格下载
【网上信访】电子邮件、网上信访、信访查询、留言建议
【学习交流】理论研讨、信访工作交流、他山之石、案例分析
【专题专栏】创文明机关、信访工作先进事迹、树新形象 创新业绩、创学习型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服务导航】 投诉渠道指南、信访举报指南、法律诉讼指南、有关政策指南|
图片新闻
r 信访工作要闻
r 公 告 通 知
宁波信访信息网等联接
r 电 子 政 务
r 信 访 指 南
r 政务公开
r 领 导 接 待
r 学习交 流
r 政 策 法 规
r 机 构 设 置
r 案 例 分 析
r 资料下载
网站链接
2、各栏目设计要求:
(1)【信访新闻】 图片新闻、热点话题、信访工作要闻、信访动态信息
图片新闻、信访工作要闻在主页中的显示
每条信息在一个页面中显示,图片和文字可进行交叉排版,图片数量不限
(2)【电子政务】(链接到县政府机关协同办公系统登陆界面)
(3)【政务公开】(链接到政府信息公开网县信访局页面)
(4)【通知公告】自下而上滚动,后台可用打“√”的方式选择要显示的公告。
(5)【政策法规】信访法规、劳动保障、土地环保、城建规划、文教卫生、公安交通、工商质监、综合、法规导读、政策解读
(6)【资料下载】后台上传表格、文件,网页上可直接点击下载。
3、网站链接:友情链接栏和网页下方的图标链接。主页页脚显示点击率、在线人数、站点收藏等。
4、数据管理:分设普通信息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两级,普通信息管理员只能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进行修该,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所有栏目内容进行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数据库系统用ms-sql server 2000,各栏目相应数据库表格设计与旧版数据库系统中相关表格对接,以免改版前的录入信息丢失。
5、后台管理:后台用于对发布内容进行排版的工具栏设置要求基本与word中“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一致(参照中国**港网站后台处理)。
信息格式要求:
(1)标题: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引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字体大小和格式分别设为,宋体小四号、宋体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供参考,可修改)。字数不作限制。
(2)正文:如有图片,则要求可与正文混合排版。
(3)其他:正文和标题之间显示发布日期和点击次数,在正文后空三排填明提供者,主页上各栏目块的标题链接处加上发布日期。
三、其他相关事项:
1、网页制作商:
2、经费预算:
3、网站服务器:
2.信息网站建设方案 篇二
平台采用的是分布式体系结构,外联网共享各图像节点,出现任意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结构的运行,使其稳定性较高,方便统一规划、可以分步实施。确保各个图像节点便于互通,可实现真正意义的图像资源共享。
2 系统联网架构
依托视频专网构建多级多域的监控视频的联网共享、数字视频海量存储、智能化系统运维管理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系统总体联网架构结构如下。
(1)用户端平台可通过四路编码器、光纤收发器、解码器与电视墙接入。
(2)监控点全部千兆光纤接入到监控专网,与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万兆光纤网络互连。
(3)所有存储全部通过IPSAN集中存储。
3 平台架构
该平台软件体系结构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硬件抽象层,给IPC和相关设备提供相应的统一接口,为系统提供管理、配置、检索统一的标准。第二部分是平台,该平台又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服务,另一个是设计工具。第三部分是平台的应用,这些平台的应用使得基本服务可靠、灵活地完成功能,平台提供设计工具可以让用户自定义和特定业务相关的业务功能。
3.1 实战应用子系统
实战应用子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基础应用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基础应用系统主要是完成视频的应用处理;综合应用系统主要涉及报警联动、预案处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协同工作等。
3.2 系统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负责对系统资源的统一管理,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基础支撑服务(如图1)。
3.3 存储采集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负责视频流的数据存储以及录像文件的调用及回放(如图2)。
4 平台应用管理功能及案例
4.1 系统管理服务系统
系统管理软件应采用中心服务器管理控制模式。管理服务软件应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的后台管理信息软件,负责整个系统的信息管理,以及所有用户信息、权限和登陆管理,操作信息及系统信息的管理。
4.2 存储管理系统
监控平台的中心存储模块,是负责处理音视频、图片等历史保存、索引、回放、下载、配置等的服务器。实际的存储介质可以是服务器本身配置的硬盘,也可以是海量的专用网络存储设备。
(1)磁盘管理功能:录像存放磁盘设定,所有的录像存放空间都通过目录的方式进行管理,每个目录可设置空间使用上限。
(2)录像功能:支持计划录像、周期录像、报警录像三种主要的录像模式;录像文件格式采用asf文件格式,目前仅需要支持Mpeg4视频格式和JPEG图片格式。
(3)录像检索功能: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SIP连接以后,可以设定录像检索。
(4)录像回放、下载功能: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以后,可以点播、下载指定的录像文件。
(5)清盘策略和录像优先保留权:当系统发现存储的容量超过系统规定的最高警戒线,将开始启动清盘任务,这个工作是由维护服务器来管理的,维护服务器将定时检查磁盘的情况,进行磁盘的清理、自动导出等任务的执行。
4.3 视频预案软件
提供重大警卫任务或保卫线路预案方案,人工选定保卫线路,并保存于预案库中,供其他网络用户调用。提供监控图像的预案库,要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监控预案,能够直接控制到各个监控点的预置位和监控时间,并提供比较直观的功能显示和屏幕操作。
综合图像管理系统软件可采用4画面、6画面、9画面等方式配置预案线路,画面任意组合,便于特定保卫线路设定显示。
4.4 高清监控图像实时抓拍和录像软件
在公安工作的其他环节,图像监控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在交通管理、治安防控和破案侦查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大型的警卫任务、安全保卫等,靠图像监控系统都能大大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在公安机关内部的管理中起到加强作用,对规范公安执法执勤,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警卫任务中需要根据警卫线路,快速编制警卫线路监控调控预案,在警卫任务执行过程中能方便快捷地调控,最好能根据警卫车队的行进,将保卫对象所处监控便捷地切换到主控画面,实现实时跟踪监控。
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中根据交通和治安的保卫方案,快速编制大型活动保卫现场和线路监控调控预案,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能方便按区块划分或线路划分进行快捷灵活地调控。
监控图像实时抓拍系统可应用于公安实际业务需求,为公安监控方便取证应用,而在公安实时监控数字平台基础上开发出的一套实时性强、抓拍图片质量高的公安实战应用系统。系统具有实时预览与图像控制、即时抓拍与保存、近景与远景对照、智能分析、图片检索等功能。在每个派出所应为每个操作人员配置一套监控图像实时抓拍系统,方便取证。
该系统可以对原始图像信号不经过编码压缩而直接显示,从而获得无延时、高质量的图像。通过友好的界面,可以轻松切换不同的图像并对摄像机进行控制。同时该系统连接前端百万象素网络摄像机以后,能够实现1280×720分辨率的实时录像和1280×960实时抓图功能。
实时抓拍高质量的图像,通过界面,可以轻松切换不同的图像并对摄像机进行控制。对于实时监控中的目标图像,可以及时抓拍并保存到系统中,方便公安业务取证使用,所抓拍的图片以JPEG方式保存,图像质量高,而且具有图像近景与远景对照功能,具备点击放大抓拍功能,鼠标点击放大到全屏,便于特写抓拍,便于比对分析图片所提供的信息。能通过多种条件项目进行查询,能方便地从数据库中检索出并浏览调用所需的图片。
摘要: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是一个覆盖面广,并可实现对各类视频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采用开放标准的综合视频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不仅用于监控图像管理,同时还可与视频指挥系统进行整合。
关键词:视频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刚,曾锐利,丁茹,等.多信息融合技术的城市交通监控系统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6):2707-2711.
3.信息网站建设方案 篇三
【关键词】保税物流中心 信息化工程 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43-02
一、保税物流中心
1、保税物流中心相关概念
保税物流中心是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根据我国对保税物流中心暂行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的保税物流中心可以分成A.B两种类型。
目前,全国的保税物流中心以B型为主。基本上是:经海关批准的一家企业法人经营,而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企业则有多家,他们共同从事保税物流中心内的仓储物流活动,但经营权却只属于一家企业法人。
2、保税物流中心的主要业务
就一般意义而言,保税物流中心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解决一般贸易出口商品进入保税物流中心的退税问题;二是解决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保税问题;三是解决加工贸易中的深加工和结转货物问题;四是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增加物流服务价值。
保税物流中心实行“境内关外”的经济运作形式,进入该区域的商品具有“免证、免税、保税”的优惠政策。具体来说,保税物流中心具有以下主要业务:
(1)保税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保税物流中心提供在区内进出口货物的仓储运输业务,只收取相应的仓储费用,方便了进出口厂商间的交易。尚未办结手续的货物还可以通过保税物流中心的服务,完成通关。
(2)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入保税物流中心后的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简单加工包装等业务,均可以通过保税物流中心的服务实现。
(3)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保税物流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具开放性的区域之一,因此它具有实现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的强大功能。
(4)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优惠的经济政策,使得保税物流中心成为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的良好平台。
(5)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
二、信息化工程建设需求分析
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是保税物流中心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如何开展,关系着物流业的未来。因此,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工程建设的需求:
(1)管理系统建设。统一信息数据的录入和采集,可以采用标准化的条码系统实现这一功能,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物流信息更加准确。保税物流中心内货物的仓储信息,仓位信息,出关流程等等的信息化内容通过载体方便查阅。外部政府相关规定,行业信息的整理,形成管理系统,并把这些系统录入信息系统,从而对物流业实现比较全面的管控。
(2)信息管理水平提高。通过建立数据库,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仓储、保管等各类与物流业务管理有关的基本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库存储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在货物的运输、保管、仓储等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控制。
(3)技术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提高。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追踪,例如使用GPS技术,对物流汽车进行定位、追踪和导航,提高物流路网运营的透明度;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对用户产品以及需求进行整理和追踪,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4)信息平台的建立。通过保税物流中心信息平台的建立,在网站上实现物流中心一体化,提高申报效率,缩短通关时间,促进贸易交流。信息网络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应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的开放性,通过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让客户能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信息,了解货物所处的状态;物流中心也可通过网络了解客户物流需求,进行保税物流中心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对物流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信息平台是物流中心提高自身声誉,实现物流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三、江阴保税物流中心信息化工程建设案例分析
1、完善信息化硬件监控监管基础设施
(1)建设电子围网隔离以及监控监管设施。
江阴保税物流中心四周实施了长约5公里的电子隔离网。沿电子隔离网周围布有视频监控摄像机及红外线报警系统,24小时全天候监控。
另外,科学规划、建设完善海关监管卡口8个、行政卡口2个,监控中心3个。各控制中心相互之间用光纤专线相互联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主控中心对物流中心监管区域内一切前端监控设备的远程实时操作及数据传输。
(2)建立自动型卡口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电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和集装箱箱号识别系统两大自动识别系统以及IC卡车辆管理、地磅采重、LED显示系统、海关后台业务比对、放行控制等系统组成。卡口管理系统全部实行自动化作业管理,无需人员就能自动完成对车辆号牌、集装箱号的有效识别、车重数据的科学采集,实现了节省人力、客观公正、全面监控的目的,并可以和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其它海关监管系统、国检监管系统业务协同。
2、建立一站式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统一的保税物流中心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与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可以进行无缝对接整合。整合后的江阴保税物流中心管理平台将包含区外保税加工企业、区内保税物流企业,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实现了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有效对接。加强了政府在货物通关等方面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加强政府服务职能,提高通关速度,实现快速通关;另一方面体现服务理念,整合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作业者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作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商务成本。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保税物流企业
仓库管理系统(简称WMS),用于保税物流企业对出入库、账目管理、库存及储位管理、报表管理、流通加工等的管理。通过仓管管理子系统,对企业的仓储定位进行全面把握,而且可进行仓储的调整,系统化使得办公效率提高。
(2)监管场站
场站监管管理系统,通过卡口管理、制单操作、仓储作业、基础资料等功能模块为企业建立完善的仓储管理平台及严格的仓储流程控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管理渠道,最大程度的保障业务处理的流畅和安全,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
(3)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一站式申报平台。通过这样的信息平台,物流中心范围内即可解决货物通关的申报问题,减少中间环节的耗费和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4)海关
海关审批放行平台。将需要通关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通关放行速度,同时,还可提高货物周转的速度。
(5)检验检疫
检验检疫监管放行平台。对通关的货物检验检疫情况形成数据库统计,便于后期查询与反馈。
四、保税物流中心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工程是影响物流产业的重要因素,而物流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加强物流企业、保税物流中心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才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保税物流中心信息化工程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物流业的竞争水平,满足了现代制造产业生产、营销以及管理方式的需求,对促进保税和现代化物流、国际惯例相融合,加快现代加工制造业及保税物流业的和谐发展,持续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供应链条,提升增值率,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集(2011).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08版
[2] 李向文.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09版
[3] 张余平.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版
4.信息网站建设方案 篇四
根据国家等级保护有关要求,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应定为三级,建立符合三级等级保护相关要求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形成在同一安全策略的指导下,网站系统应建立综合的控制措施,形成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的保障体系。通过采用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和等级保护差距分析,形成网站系统的安全需求,从而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和安全防护措施。
网站系统安全需求
根据网站系统的应用情况,针对网站系统的安全需求可以从系统业务流程、软件、数据、网络和物理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体需求如下:
1、业务流程安全需求
针对网站类业务重点需要关注发布信息的准确性,采集分析和汇总信息的可控性,以及服务平台的可用性,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越权、滥用、篡改、抗抵赖和物理攻击,应加强对于这些威胁的对抗和防护能力,通过严格控制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采集、分析、汇总、发布等过程中的人员访问身份、访问控制、审批审核等需求,同时要加强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保护和抗抵赖机制的实现。
2、软件安全需求
网站系统软件架构一般包括接入层、展现层、应用层、基础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和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等几个层面,由于几个层面涉及的主要功能和软件实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通过分析不同层次可能面临的威胁。接入层是目标用户和接入媒介共同构建而成,针对业务系统此层面是一个访问入口,从安全需求方面应当减少入口对于系统的攻击可能性,对于指定的接入和入口可以通过建立可信机制进行保护,对于非指定的接口可以通过控制权限进行防护;展现层是系统内容的展示区域,要确保系统展示信息的完整性,降低被篡改的风险;应用层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核心部分,应加强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软件编码的安全性,减少系统自身的脆弱性;基础应用支撑层主要包括通用组件、用户管理、目录服务和交换组件等通用应用服务,该层次重点是确保系统组件自身的安全性,同时要加强与应用之间接口的安全性;信息资源层是由业务数据库和平台数据库共同构成,此层次重点的安全在于数据库安全;基础支撑运行环境层,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等共同构筑成基础支撑运行环境,该层次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物理攻击、网络攻击、软硬件故障、管理不到位、恶意代码等多类型威胁,应加强资产的综合管理。
3、数据安全需求
网站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互联网读取、录入、管理、审核的数据信息,以及前台的交互信息和后台的数据交换信息,针对这些信息各个环节中的访问关系不同,信息的敏感和重要程度不同,可能面临威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读取过程要结合信息的敏感和重要程度进行访问控制,降低越权、滥用等威胁的发生;录入关注信息自身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注意防止恶意代码和木马对系统造成的攻击;管理和审核涉及信息系统的关键性信息,所以基本属于系统中的敏感信息或关键流程管理,加强人员的安全管理;交互和数据交换要通过系统自身的安全防护机制,抵抗网络攻击和加强抗抵赖机制。
4、网络和物理安全需求
网络层面重点在于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部署冗余的网络设备,形成可以建立不同安全策略的安全域,从而确保网站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
物理安全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环境安全(防火、防水、防雷击等)设备和介质的防盗窃防破坏等方面。具体包括:物理位置的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和电磁防护等方面的需求,应确保机房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5、IT资产安全需求
IT资产重点关注资产本身的漏洞风险,同时根据资产类型的不同,可以区分成硬件资产、软件资产,其中硬件资产可能面临的关键威胁是软硬件故障、物理攻击等;软件资产可能面临的威胁包括篡改、泄密、网络攻击、恶意代码和抗抵赖。
6、综合安全需求
通过对各个方面综合的安全风险和需求分析,网站系统相关的业务、软件、数据、网络和相关IT资产,由于其应用类型、环境等因素导致主要威胁分布在网络攻击、篡改、物理攻击、恶意代码、越权、滥用和抗抵赖等几个方面,由于其威胁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威胁利用后影响较大,导致其安全风险较高,因此应形成对抗这些威胁的必要的安全措施,加强对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同时结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控制点,进一步完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相关控制措施,并要能够落实组织、制度、人员、建设和运维相关的管理要求。
网站系统安全方案设计
根据对网站系统安全需求的分析,对于网站系统的安全防护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是系统的安全保护对象,合理分析系统的安全计算环境、区域边界和通信网络,形成清晰的保护框架;另一方面还是要建立综合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形成对网站系统综合的控制措施架构,同时加强网站系统可能面临威胁的各项防护机制。
1、安全保护对象
根据网站系统的IT资产和业务功能,网站系统的安全保护对象和防护等级如下表所示:
安全计算环境:重点落实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主机、应用、数据部分的安全控制项,结合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中的主要防护内容包括用户身份鉴别、主机和应用访问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用户数据完整性保护、用户数据保密性保护、主机入侵、防病毒等措施; 安全区域边界:重点落实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网络部分的安全控制项,结合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中的主要防护内容包括边界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和完整性保护等;
安全通信网络:重点落实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网络和数据部分的安全控制项,结合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中的主要防护内容包括通信网络安全审计、通信网络数据传输保密性保护、数据传输完整性保护和可信接入保护。
2、安全保障框架
结合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整体框架以及安全需求分析的成果,设计安全保障框架如下:
图1:安全保护体系框架
结合网站系同自身的安全需求,应加强对于网站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同时建立配套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其中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和安全运作的相关控制管理;安全技术体系结合等级保护的物理、网络、主机、应用和数据安全,进一步加强系统的软件架构安全、业务流程安全和信息访问安全的控制,确保系统自身的防病毒、防篡改、方攻击能力的提升。
结合网站系统的具体实施,具体的措施部署和网络示意图如下所示:
5.电子政务信息门户建设方案 篇五
1.1 现状和需求
经过多年的政府上网工程和一批“金”字工程等电子政务建设,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已经基本构建了办公管理系统和内、外网网站。但是由于技术、业务、需求、经费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加上时间和历史等原因,造成了各系统的开发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千差万别,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明确指出 “当前电子政务的重点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各主要业务系统的互联交换和资源共享,以及规范政府管理和服务创造必要条件,……”。
如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摆脱目前各部门、各系统的信息无法沟通、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局域、广域、异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更好地统一、整合、管理,并通过电子政务信息门户呈现出来,实现以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及以综合数据仓库为基础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政务协同系统开发和对政务办公的监察审计,已成为提高各类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关键考虑!
1.2 什么是电子政务信息门户的实施标准?
电子政务信息门户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范围内的网络信息门户,整合政府部门需要提供给社会各方面的服务与信息资源,使用统一的安全认证管理,吸引用户(企业和居民)到访,实现所需服务的统一网络入口。” 一个完善的政府信息门户的设计和实现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达到下列要求:
1)集成现有应用系统和信息,增加政府的透明度。
连接、整合现有政府内外网各种广域/局域、同异构软件平台、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将信息从各个分散的系统抽取出来,进行清洗、整理、加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门户呈现出来。同时,信息在各个应用系统间的流动会进一步激活
2)统一信息平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集成了现有应用,实现了信息共享后,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平台就非常必要,包括:统一平台接入、统一身份认证和安全管理、统一资源调配等。在统一信息平台之上,对内可以各部门间协同办公,对外提供“一站式”、“一表式”服务,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公众负担,树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公众形象。
3)丰富各种办公应用,提供领导决策支持
统一开放的信息平台为工作流(oa)、办公助理、信息搜索引擎、以及个性化定制等各种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丰富办公应用则进一步帮助政府办公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bi技术(包括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推理等手段)把大量的无序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在战略信息化的层次为领导决策、风险分析和预警提供服务,也成为衡量政府信息门户的重要标准。
2.解决方案
如前所述,x认为:完善的电子政务信息门户需要强大、安全统一的信息管理及灵活的数据交换的基础。
电子政务信息门户首先要解决信息孤岛,不同的信息分布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之中,分布在不同的部门里面,甚至不同的网络中。如何将这些信息从不同的地方很方便和灵活的抽取出来,实现数据的集成、共享和交换,打造结实的集成平台,是电子政务首先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在历经数年研究统一信息平台和综合国内外各种电子政务方案后,x提出了基于x xml intelligenceplatform的电子政务信息门户解决方案(x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rtal,i-gip)。
2.1.总体架构
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i-gip)旨在将政府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的各种核心业务应用及多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通过web方式整合在一起,对内、对外分别实现实现政府领导及公务员内部的协同办公、政府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交互服务能通过多种途径〔如pc、手机、pda等〕以唯一的接入点,访问与之相关应用,获取有针对性的信息,从而达到信息、数据与应用资源的共享及政府服务的便捷应用。
如下所示,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i-gip)利用xml技术,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源整合(包括公检法信息库、工商税务信息库、社会保障信息库等),从中抽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挖掘,向政府人员、广大企业、公众等提供信息服务。整个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 数据中心建立在x xip之上,提供了数据集成、数据交换和数据同步的数据集成平台;
● x xip内置了异构数据集成、交换和同步机制,确保在异构数据源的整合过程提供方便的管理、高性能的支持。
● 备份中心采用集群技术,负责数据中心内的所有服务器数据的安全备份和恢复,以保证有意外发生时的业务连续性;
● 综合查询系统应用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为公众、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经济、人口、科技、疫情等各方面信息的查询,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
2.2.技术特色
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i-gip)基于其自有产品x xip,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以xml和web service标准技术整合现有多种系统和数据、信息源,同时又可以方便地集成第三方应用软件,为统一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强大平台。具体说来,其特色有以下几点:
● 可伸缩的企业级应用集成体系结构: x integration manager支持多种技术快速集成各种信息、数据和应用,如关系性数据库数据、数据仓库、soa、web services、message queues、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文档、blogs、xml等。系统提供开放式的api接口,可灵活集成现有应用系统,保证
以往投资得以重复利用,降低信息化成本。同时统一化的管理功能,提供方便的集成管理。
● 高性能的xml电子公文交换:《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标志xml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公文的标准数据格式。x xml database多次荣获“全球最佳xml数据库”,其强大的xml检索引擎(通过xmark专业测试)和active-edge专利索引技术、tb级的海量信息存储、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故障恢复机制,为xml电子公文交换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高性能平台。
● “dual-core”强大支持:对于交换数据的检索支持,x提供了基于xml的xquery检索和基于relation的sql检索,这样x提供了多数据之间的多种检索方式,同时“dual-core”提供了强大的语法优化技术将能够帮助开发和使用人员更加方便和快速的从异构数据源获取数据,从而有利于集成的应用和开发。
● 个性化的快速信息发布:内容和风格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的推送服务和快速信息发布是xml技术的先天优势。x assembly manager提供了强大的发布功能,无论将数据转化成用户要求的格式(xml/html/pdf/word/excel等),并发送到其所要求的接收终端(手提电脑、手机、pda等),还是信息web发布管理功能,都符合当今电子政务信息门户个性定制、移动服务等潮流。
● 提供协同办公的支持:通过x xip实现了异构数据的流通,提供了跨部门之间合作信息的支持,这样从信息化角度提高了协同办公的方便性。
3.总结
“万丈高楼平地起”——同样,电子政务的成功也离不开坚实的信息基础平台。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解决方案(i-gip)本着“治根、治本”的思想,借助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对xml的有力支持,依靠其安全、开放、标准的信息平台x xml information hub,利用xml和web service集成政府内部的各种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人事、财务、税务等),建立统一政务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流通、资源共享。
6.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方案 篇六
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我区支中心建设任务,完善相关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1、职能要求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2、场地建设
按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3、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通知(办社文函〔〕371号)要求和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年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办发〔〕178号)文件中关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的设备技术标准完成设备配备工作。
4、经费保障
(1)设施设备经费
主要设施设备购置配备经费由中央财政担负,场地建设、机房装修和相关设施经费由区财政担负。
(2)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5万元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支中心日常运转、维护、流动服务补贴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3)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供货单位负责,省分中心监督完成,区文化和财政部门验收认可。
四、具体标准
1、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2、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区级支中心建设费用由区财政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2、人员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3、技术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4、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5、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六、组织机构
7.新能源企业信息建设解决方案 篇七
以上级公司信息化规划纲要为指导, 结合本企业现有新能源信息化的现状、特点, 以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 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着力在业务系统、企业级信息一体化和保障体系上进行强化, 将新能源前期发展、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后评价管理等各项工作一体化管理, 着力提升新能源企业的质量效益。
2规划目标
信息化建设不应一气呵成, 应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2.1近期目标
完成对公司新能源企业的信息建设情况的摸底调研, 结合公司新能源信息化建设取得成绩和现状, 按照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 完成公司新能源信息化总体方案编制;根据现有系统应用的情况, 不断完善现有系统的功能, 持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准确性;在数字化集中管控系统的基础上, 适时推进单机数字化管控系统的开发实施, 拓展设备管理和备品备件管理等功能, 达到场站少人值守的目的。
2.2中期目标
按照新能源企业职能模块化功能, 逐步实现新能源项目前期、工程建设、后评价管理、战略决策和风险控制等基础系统的开发实施工作;通过不断积累和创新生产运行管理经验和方式, 继续完善和强化数字化集中管控系统功能;不断完善信息化治理体系, 建成贯通上级公司和项目公司上下级组织体系、覆盖各业务职能的信息化管理格局。
2.3愿景目标
根据公司新能源战略发展目标, 最终建立统一、集成、可控、共享的企业级信息化协同平台, 提高数据的共享和流转, 对各口数据进行收集、存贮、加工, 为项目前期、工程建设、生产运行、战略决策和风险控制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撑, 为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从而推动新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建设原则
立足现实:是从公司目前新能源信息建设建设的现实基础出发, 把握新能源工作的特点、植根公司企业文化,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兼顾现有信息化建设投资的保护和建设方案可行性。着眼长远:是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实现支撑业务运营的中期目标的同时, 着眼支撑战略发展愿景, 实现信息化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协调。统筹兼顾:是统筹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等各层级对信息化的需求, 兼顾技术、效率与成本,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协调发展:是首先要填补目前存在的空白, 着力解决发展不均衡的主要问题, 加强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 为实现业务和管理创新创造条件, 形成各业务信息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4总体规划框架
要综合考虑国家相关和新能源产业信息化战略要求, 公司新能源战略对IT建设的要求和同行业领先的IT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公司新能源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架构概括为一体化信息平台 (公司本部搭建) , 九大基础子系统 (主要有项目公司搭建) 和三个保障体系。一体管理化平台:是指在本公司构建由基础设施、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门户网站 (主要是数据汇聚后再经分析、加工后的展现方式, 要紧密集合公司一体化平台系统) 五个部分组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 实现信息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同时利用一体化平台的整合功能, 将各业务模块有机整合, 消除信息孤岛, 提高数据的共享和流转, 对各口数据进行收集、存贮、加工, 形成强大的数据库和知识库, 为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九大业务系统:是指前期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系统、集中管控管理系统、智能巡检管理系统、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后评价管理系统九大业务管理子系统, 将新能源各项业务管理信息化, 利用信息手段达到全过程闭环管理, 实现方式最优、效率最高、可控在控的管控方式。三大保障体系:是指建立健全新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安全体系三个保障体系。
新能源信息规划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出发点: (1) 遵循《公司信息化规划文件》规划纲要。以公司《信息化规划文件》为依据, 始终保持与其一致性。 (2) 重在细化和落地。新能源信息规划在遵循公司《信息化规划文件》规划纲要的基础之上, 重在结合新能工作的实际情况, 实现对新能源信息规划方案的不断细化和内容落地。 (3) 九大业务系统部分。九大业务系统涵盖了新能源项目公司前期管理、工程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后评价管理全过程。公司在统一实施标准的同时, 也要给项目公司一定的空间, 结合项目公司的实际情况, 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以便整个规划在公司本部及下属电厂能够有效地落实, 前提必须不影响基本功能和数据汇聚。为保证规划的目标顺利实现, 需要坚持建设一个平台、突出二个重点、抓住三条主线、坚持四项原则、关注五个兼顾、支持各业务板块的持续发展。一是坚持建设一个“统一的、集成的、可管控的公司新能源管理的一体化平台”。二是突出“基于数据中心的决策支持系统”和“关键政策、流程和标准化保证体系”两个重点。三是抓住“资源支撑、生产运行、运营保障”三条应用主线。四是坚持“统一规划、规范投资, 统一标准、健全制度, 统一建设、优化资源和统一管理、加强服务”四项原则。五是关注“兼顾整体与布局”、“兼顾先进与成熟”、“兼顾建设与维护”、“兼顾集中与分散”和“兼顾近期与长远”等五项。六是支持九大业务系统在各项目公司各业务板块的全面发展。
5总体实施方法
实施原则:一是从企业发展战略入手, 调研企业信息化需求和现状;二是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公司的案例对比和分析、以及信息化现状需求与评估等, 制定出信息化的总体规划;三是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和培训计划, 进行人员培训, 并提交信息化建设咨询成果。实施方式:建议成立信息化办公室, 全面负责新能源信息系统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同时聘请专业的、具有开发实施经验的咨询公司或者软件开发公司, 由信息化办公室配合对公司新能源信息建设现状、未来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摸底, 并科学规划中长期信息化建设方案。方案完成后, 具体实施开发有两种模式, 一是由公司本部制定统一的规范要求, 由项目公司自行实施, 最后再将需要的数据由基层单位汇聚到本部, 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再加工, 由一体化管理平台展现出来;二是由本部牵头, 指定一家信息化建设基础扎实、具备实施经验的项目具体实施, 然后将此系统在新能源其它单位推而广之。
摘要:信息时代新能源 (主要指风电、太阳能发电) 发电企业将是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 它建立在集成化企业战略框架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能够不断改进和持续创新。
关键词:新能源信息化,规划,实施,一体化
参考文献
[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8.信息网站建设方案 篇八
关键词:劳动就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规划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
1 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概述
1.1 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形成依托基础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人事人才服务管理理念,充分考虑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政务需求,采用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开发技术,着力打造统一规范、先进实用、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办公平台。利用该信息化平台向下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业务办理流程,从而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向上可以有效实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各应用系统的整合与集成,提高整个部门IT应用架构的关联度与集成度,从而提高对部门领导的决策支持能力和知识支撑能力;对外持续完善和丰富公共服务渠道,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内可以加强综合业务平台的建设,不断提高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办公和决策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水平,降低事务性消耗和行政管理的成本。
1.2 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内容
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办公平台建设后可将办公业务和信息服务统一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主要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服务,统一的用户认证登录服务,统一的权限划分和角色配置服务以及统一的工作流程配置引擎和全站搜索服务,最终建立统一的政务协同基础平台和统一的政务内网信息门户,为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各种政务工作提供支撑服务。
其中,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办公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协同办公平台,用于支持业务开发的公共平台;二是通用办公平台,包括政务管理、公文管理等功能的通用行政办公系统;三是内部门户平台,用来实现整个部门IT的应用集成和内容集成;四是义务流程统一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为劳动就业管理部门政务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办公系统等提供统一的业务流程服务;五是数据集成平台,该平台用来建立一个可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同步、共享、交换的数据处理中心,从而有效解决不同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六是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管理系统来解决用户访问平台的权限和身份真实性安全认证的问题。
2 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规划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1 坚持科学规划,避免网络和信息滞后的问题
像城市建设的规划一样,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应做好开始的规划工作,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科学规划。其中,在规划时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网络和信息滞后的问题,要求相关的规划方案要立足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和信息资源,建立集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以及面向社会的远程培训、便民服务等若干应用系统与一体的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同时,还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发和建设具有地方信息特色的数据资源库,从而有效避免信息化建设中网络滞后和信息落后的问题。
2.2 强化就业服务能力,解决就业服务平台深度和广度覆盖问题
建设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一个专门针对就业服务部门业务管理软件和就业服务平台,应该在积极促进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全面深入的推动就业服务平台向各个基层单位的延伸,全面推动各级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全面应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以确保上层决策者充分、准确、快速掌握各基层的就业情况,为其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另外,要确保为地方就业人群提供规范、标准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为就业者提供良好的标准化就业服务。
2.3 加强应用系统整合工作,解决平台协同应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要提高业务服务能力和效率,还要解决各级业务办理人员的业务办理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各级决策者全面、准确、快速的掌握各项数据和指标,为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地支持。因此,相关的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应利用门户技术、关联分析技术、应用整合技术、数据仓库等复合型IT技术,加强部门应用系统的整合,提高应用协同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从而为各级员工提供一个集成的日常工作平台,为决策层提供一个高效的决策分析平台。
2.4 坚持高效率应用,解决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
要提高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办公的信息化,关键是要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效率。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信息化,在提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整体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推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各相关社会事业的信息化,整合一批能够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3 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设计
3.1 设计思路
随着J2EE技术和中间件产品的日益成熟,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所依靠的支撑平台的设计可以采用基于多层框架结构和组件技术的符合J2EE规范的平台设计策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电子政务规范和数据设计依据标注,以实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办公,全面建立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灵活便捷、易于维护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支撑平台。
另外,为克服平台开发效率低等问题,引入基础平台作为业务系统开发的技术框架,该技术框架以通用技术架构(如MVC)为基础,通过业务组件实现平台的共性功能,然后再依靠应用支撑层,将组成应用的业务组件整合在一起,显示给用户。最后由专门的开发人员根据接口规范,合理设置接口属性,科学处理各业务系统的业务逻辑,为业务实现提供灵活、高效的实现途径。
3.2 支撑平台体系框架设计
为了满足平台体系可扩展性、安全性、系统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以及经济性等特点,可采用基于SOA的中间件技术搭建应用平台,从平台部署逻辑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五层:一是网络层,主要包括对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交互标准和通讯协议的管理;二是支撑层,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组成;三是信息资源层,包括信息共享域和数据交换域;四是应用层,主要由工作流管理平台构成;五是展现层,包括内网信息门户、领导办公门户、内容管理以及即时消息通讯等。
整个支撑平台体系的核心包括应用支撑域、信息共享域、数据交换域三部分。其中,应用支撑域集成有内部办公、政务门户以及内容管理功能,主要为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政务应用提供流程管理服务;信息共享域是以接口封裝的形式为应用支撑域中所需要的应用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服务,从而有效解决不同业务流程的“信息孤岛”问题;数据交换域以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为基础构建了可覆盖劳动就业管理部门所有业务的数据交换平台,完成劳动就业管理部门政务系统业务数据的同步、回转、合并等一系列操作。而基于MQ的消息中间件为整个应用支撑平台的底层数据传输通道,提供了安全保障机制,可以很好的保证核心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姚诗慧.劳动保障部门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5.
[2]丁新军.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分析[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0,19.
[3]王庆民.电子政务在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中的应用[J].才智,2011,6.
【信息网站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网站备案信息安全承诺书10-12
优质的分类信息网站资源07-04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信息构建要素与模型分析07-04
信息化幼儿园建设方案10-14
中小学信息技术“三通两平台”建设培训方案09-27
汽车网站建设方案06-21
网站平台方案07-06
旅游酒店网站建设方案10-03
网站策划方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