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师德征文

2024-10-02

教书育人师德征文(精选9篇)

1.教书育人师德征文 篇一

以爱育人,学生幸福成长

---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招聘中,校方出了这样一道题:“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先喜欢你的学生还是让你的学生先喜欢你?请选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其中一个人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我的学生喜欢我,但是我必须首先喜欢我的学生!因为,作为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生是学生喜欢自己的前提。”说到这里,你会怎样回答呢?我相信大家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在这里之所以把这个事例讲出来,主要是让大家明白师爱的重要性。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多么重要啊!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批评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们班的崔嘉文,她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遵规守纪。可是在课堂上,她却很不喜欢说话,而且胆子小。因此我总会叫她起来读课文,培养她的胆量。我用真诚的眼神看着她,她又把课文流利地读了一遍。为了让她彻底改掉这个毛病,课下我还经常找她谈话,告诉她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在上课的时候显得太懦弱。经过我的教育和她自己的努力,她终于克服了毛病,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爱可以使好的学生充满信心,不断改进、提高,积极向上;爱可以使学生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好学生。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还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认为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太好不说,行为习惯也我们班里有个特别淘气的孩子不好,总是打架,;多表扬,少批评。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我们班的崔少涵,在对他的转化过程中,他学习成绩不理想,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没有无私的爱心,他可能就掉队了。在课堂上,别人回答很难的问题被鼓励,对于他只要把最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就可以得到掌声。这时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信。这样,他就没有时间去影响其他同学了。最难改的还是他的行为习惯,一下课他总会第一个冲出教室,一上课他又最后一个回到教室。上课之前总会有同学告他的状。别人做游戏他给人家捣乱,经常惹是生非……我课下和他聊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可过几天好像又忘了,又开始有同学告状。光聊天不管用,后来我发现他爱好体育,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让他与我比一比,看谁跑得快,看谁出色。这样,不但让改变了以前骄傲自满的缺点,而且还培养了他的特长,一举两得。从此以后,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崭新的面貌,同学们也不再告他的状了。

三、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用“将

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学生“以爱换爱”的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爱。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作为名一年轻教师的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2.教书育人师德征文 篇二

从家到单位的路中,有一块宣传牌特别醒目:“中国梦我的梦”这六个大字下面,有一个泥塑的女孩形象,她穿着中国传统服装,正托腮微笑,好像在思考。看到这个女孩,我会想到我自己,属于我的中国梦是什么样子的?

1999年,师范毕业的我做了一名山区教师。做一名教师是我上中学时就有的梦想。从教以来我深切地体会到,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确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在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教书活动从来不是孤立的。古人讲“文以载道”,就说明了教书与育人是高度统一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精神风貌的形成能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在育人上取得主动权,必须在教学上和学术上树立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学生对教师建立了信任,教师才能通过教书更好地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教书育人,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必须在做人上站得住脚,而做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因此,教师必须注重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和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做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很不容易的。这就要发挥我们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时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书育人工作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就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师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三个环节。

自我认识,就是教师对自己教书育人的状况和水平进行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使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估价,既不妄自尊大,又不自卑丧志。自我认识,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尺来进行对照,找到理论素养上的差距。用自己教书育人的实践结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对照,找到主观愿望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用自己教书育人的状况和水平同先进人物、优秀教师做对照,找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自我激励,就是教师在自我认识基础上给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提出新的奋斗目标。自我激励可以为教师提供奋发、昂扬进取的动力。教学是周而复始、多次反复的过程。如果不提出新的要求,往往陷于乏味疲沓的境地。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教书育人的新目标,向更新、更高的境界攀登,走改革、创新之路,常教常新,而不能在封闭的圈子里打转。有劳动必然有成果。教师用自己辛勤培育、健康成长的学生事例激励自己,用社会上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来鞭策自己,从而转化为教师自身的满足感、欣慰感和成功感,觉得自己的事业有奔头。干事业总归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前进也有挫折。我们不能因遭受失败和挫折而消极退缩,而应变颓唐气馁为积极进取,从失败和挫折的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思想营养,走向更大的成功。

自我提高,就是教师要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参与实践,总结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教育强调德育为先、德育首位,是因为德育是方向,是保障,是影响学生一生一世的大问题。学生的和谐发展必须靠德育的引领。

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不仅要懂得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农村教学资源来充实自己,还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中国梦”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期盼和希望。中国梦,这是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发展梦,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校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习总书记这样说,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而让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永远是教师的第一任务。

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原则,我们要更加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努力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形成全方位、多渠道育人工作新格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工作在培育祖国未来人才的岗位上,肩负着铸就下一代美好未来的重任。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勇于担当起历史的使命,用自己的奋斗去拥抱“中国梦”,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在实现统一、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乐章!

摘要:作为教书育人的天使、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教师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坚信,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心立师德,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就一定能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加强师德修养,教书育人等 篇三

【关键词】师德修养;教书育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8·31”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同时他对广大教师提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育人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的脊梁,是办学的灵魂,教师政治素质的核心是师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牢记胡总书记的四点希望,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向新的境界,新的高度,为不断造就高素质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德为师之本,无德不成师”。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摇篮。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甘为人梯,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现代化所需要医务技术人才。

2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应像教师,应是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一论点到当今现代社会并没有过时。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应予新诠释:授业,传授知识;解惑,启迪思维,解答疑问;传道。提升精神境界;合在一起,就是教学。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交流,情感互通。教学相长。身为教师应该业务精通,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技术。要“学而不厌”,不断集思刻苦钻研业务,“读书破万卷,专攻一本书”,作为医学专业课教师,虽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但在传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倍加珍情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化身,而是知识与道德的统一体;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奋发进取。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上多下功夫,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育工作是一门爱的课程,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虽然工作平凡,但使命神圣,尽管事物锁碎,但责任重大。身为人民教师要有爱心,爱生如爱子,爱校如爱家。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是无私高尚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是建立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基础上的爱。教师应时刻体察学生,做到“听其言,察其行,观其色,知其思,会其意”,传授知识,启迪思维,提升境界,以育其人成其才。

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但要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还要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卫生、锻炼及健康娱乐的习惯。有责任的使命感,时间的紧迫感,讲求学习工作的速度和效益。还得有热槽,稳健,善良,温和之心,对待他人应热情大方,得体,诚实守信,要有朴实庄重的品质,吃苦耐劳的作风,严谨坦荡的胸襟,尊老爱幼之美德。总之应遵循胡总书记对哉们提的四点希望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自己。

5立德树人,意义深远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导者,首先一切都得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置生开心,率先垂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为人师表”,这对学生影响极深极远极大。人们常说,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班集体,虽然是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老话,却有着深远的内涵。从教师的精神面貌,做人的品质,工作办事的能力,接人待物的修养,乃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穿着打扮,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未来发展和人生追求。

从“张驰现象”谈孩子的情商培养

杨再明

【摘要】本文从张驰这个例子总结出了“张驰现象”,叙述了情商的内容及重要性,给出了父母培养和提高孩子情商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情商;培养;方法

1“张驰现象”的启示张驰,男,北京人,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其他孩子都能熟练地数到100,张驰连数到20都有困难,在平时的表现都很痴呆术讷。但是张驰的父母没有责怪他,和老师一起在培养张驰的情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学会自己做事,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懂得做人比学习更重要等,从而提高了张驰的情商。在1997年刚读完高二,张驰就收到英国爱塞克斯(ESSEX)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22岁拿到剑桥大学全额奖学金(ORS),成为有史以来最年青的中国籍博士生,同时负责4个硕士和8个本科生的论文指导。我们把像张驰一样从小智商较低经过培养并提高情商从而取得成功的现象成为“张驰现象”,从“张驰现象”中不难看出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只是智商的原因,而与情商有着很大的关系,智商平平但情商高的人,生活积极,人际关系好,有拼搏向上的精神,就容易获得成功。从“张驰现象”也可以看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2情商的内容殛重要性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指情绪智慧的高低,体现为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情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并能准确地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二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克服自己情绪的冲动,摆脱忧郁、焦虑、沮丧和消极;三是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不怕挫折,不惧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进;四是了解别人的情绪,真诚地去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富于同情心;五是能够建立和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经统计分析,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优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以往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近几年来,心理学专家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的影响只占20%,而情商的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因此情商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关键因素。

3情商的培养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情商是人的后天素质,是可

以培养的。专家们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下面介绍一些父母培养孩子情商的方法。

3.1父母要大大方方地说我爱你。前苏联的教育学家捷尔任斯基认为:“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应该说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却有许多的孩子并没有看到并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的父母不善于表达爱,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内敛和吝啬,有的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拥抱、亲吻过孩子,或不好意思对孩子说我爱你等。如果父母能经常拥抱、亲吻孩子,并大大方方地说我爱你,即使当他看起来已经长大时也是如此,一天停下来几次,给他亲切的拥抱、亲吻,蹲下身来说我爱你;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像对待你最好的朋友那样对待他等等。孩子因为经常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而产生快乐感和安全感,克服情绪波动,提高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由此培养和提高了孩子的情商。

3.2花一些时间专门陪孩子。孩子喜欢父母关注他,但时常很难得到关注。因为家长要忙于工作、生意、家务或忙于交际、应酬、娱乐等活动,很少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因而使孩子的情感生活空虚,亲情淡薄。因此,家长每星期至少要抽出一天或半天时间专门陪陪你的孩子,不要挤进许多家务或其他事情,只是完全陪他。用这些时间与孩子一起玩、交谈、称赞他最近取得的进步等。当孩子得到你全身心关注和赞扬时,他的自信得到加强,提高抵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并能努力朝着目标奋进,由此培养和提高了孩子的情商。

3.3要尊重并欣赏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懂得尊重和欣赏孩子的兴趣,即使你不喜欢或不同意他所干的事情,也要让他知道你爱他,称赞他的热情,欣赏他的才能,并帮助他发展他的兴趣,鼓励他实现自己的梦想,提高孩子的自尊,由此培养和提高了孩子的情商。

3.4不要把孩子与别人相比较。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罗曼·罗兰)。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与他们认识的人相比较,不要责备孩子为什么不如他的同学、他的朋友。他不如其他人,因为那不是他,他是他自己,爱孩子的父母应该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把他所有的品质和成功的事都列在表上,让他常常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对孩子作为完全独特的个人而受到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4.教书育人师德征文 篇四

教书育人 师德为先

社旗县太和镇中心学校

王华领

电话:***

二0一二年六月

教书育人 师德为先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因此,这就要考教师了,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现代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说过: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即: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雅斯贝尔斯说:“将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这种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具体落实在教师职业行为上就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一种职业。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可以更集中地概括为“教书育人”。

教书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理论和思想认识上的产物,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值的命题。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在以往的应试教育过程中,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对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二是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甚至把学生当做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根本违背人才培养规律。

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第一,它具有主体性。素质教育要求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加以影响,使学生整体得到发展。

第二,它具有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并非只重视所谓“尖子”学生,而忽视一般学生。

第三,它具有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

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第四,它具有长效性。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从过去仅仅看分数转变为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下„„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是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是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是一日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我幸福吗?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

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它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教师这种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精神,能诱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激情,并影响学生的理想、志趣、爱好和毅力,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在感情和心理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对教师敬业精神和行为的崇敬,会使学生对教师的举止、言谈,以及内在的气质、信念、生活态度都进行自然的模仿。教师的教导会像春风一样吹进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从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样,教师的爱作为一种外部情感因素,就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动机,转化为推动自己进步的内部动力。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5.教书育人师德演讲稿 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守望教育的“星空”》。

有人说,人总要守望些什么,哪怕是一轮红日,一弯新月,抑或一种精神,一个梦想。因为守望是一种昂扬的生存姿态,是思考的张力,行动的动力。生命的活力。回眸多年的教育历程,我涌动着幸福,徜徉着快乐。因为一路走来,我一直追逐着梦想,守望着教育的'星空'。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一句话也惊天动地”,童年时,我便对这首歌耳熟能详。心里充满了对教育“星空”的敬仰和神往。

是我的老师诠释了'守望者'的神圣含义。他从教多年,带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书卷气,从朝气蓬勃到鬓染霜花。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的赤诚,让我对守望教育的'星空'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我们学校有的老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工作,每天一到校就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哪怕生病,也未曾给孩子们落下一节课。他那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连年轻教师都自叹弗。我想这就是一种守望精神吧。

有的老师是小学调入xx中学的教师,他们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刻苦钻研业务技能,他们在教学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再难管束的学生到了他们手里,都会谦虚有礼;成绩再糟糕的学生到了他们的班级,也会勤奋有加;他们带的班级即没老师的时候,仍能有序学习;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当老师的都知道,我们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很不容易了。可们却能年年如此,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不是我们应当守望的教育“星空”么!

有的老师是我工作中对给予帮助他们是循循善诱的长者,一直指导着我的教育工作。曾多次深入我的课堂听课,帮我修改教案,改进教学。让我在业务上不断提高,在境界中不断提升。可以说是们守望着我的成长,让我有了守望教育“星空”的向导和航标。

我尊重这样的老师,敬重他们的人格。他们身上的守望精神,照亮了我未来那璀璨的教育“星空”。

“桃李不言,下子成溪”,只要看到节日里那飞燕般的贺卡,校外一张张即熟悉又陌生面孔得一声声老师好,周末里师生相逢时的快乐,假日里长期不见时的思念,我便觉得守望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也许有人说,这种守望是平凡的、给予的、助人的、有限的。是的,教师的守望是平凡中体现伟大的幸福,是给予中有收获的幸福,是助人中有自助的幸福,是有限中有无限的幸福。

守望,就是抬头见大——心中装着教育者对民族的使命,经常掂量自己的责任。

守望,就是抬头望远——心中念着教师对学生终生的影响,经常考量自己的言行。

守望,就是抬头仰高——心中想着为人师追求的永无止境,经常丈量自己的天空。

6.师德案例我在成长——教书育人 篇六

我在成长——教书育人

上学的时候,总有个梦想,如果自己就是老师那该多好!被学生崇拜、被学生模仿,心里想一想都觉得美滋滋的。渐渐长大了,很多人就把那看起来不太成熟的想法抛弃了。而我却毅然地选择了师范专业,选择了教师生涯。只因为那小时候的小小情意结,总在心头萦绕。

确切的说,真正成为一名教师是在2009年9月份。之前,我只是一名任课教师,在我看来,我的任务就是备好课,上好课。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质”的改变。一年来的班主任生活,使我有了这样的感悟“在教师生涯中,没有做过班主任,就是一种不完美”。在班主任的身上,有着非常重大的责任。他不再仅仅是一名任课教师了,仅仅需要备好课,上好课就可以的。在班主任的身上更赋予着三十多个孩子及家长的信任。原来教师不仅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教书育人,四个字经常在耳边徘徊。经过一年的磨砺后,我深深地理解到这四个字的真正意味。教书与育人同在,但育人先于教书。教授孩子知识只会影响一时,而教育孩子做人却会影响一世。记得在教育杂志上看过这样一段话:“当我们每天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努力时,常常会忽略了很多更为重要的东西。一个孩子可以成绩不好,但不可以品行不正,可以不成材,但不可以不成人。当我们远离孩子,远离教学,远离成绩时,就会发现一些原本是生命必须却被掩盖的东西渐渐浮现出来。”我想,这就是一些与成绩无关的,但却与人生必

须相辅相成的一些品性与能力吧!

身为数学教师的我,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渐渐地把一周一次的班会课,当成一堂语文课去准备,开始时会有些稚嫩,不那么成熟,反反复复向老教师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渐渐成形。给孩子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让孩子去学会礼貌待人,时时刻刻将“微笑”挂在脸庞,将“谢谢”挂在嘴边;让孩子去学会诚信做人,知道“狼来了”不可学;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敢于同他人交往,现在学会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同学交往,将来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虽然,现在孩子们还小,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到老师的用意,他们会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向童话书里那样美好、灿烂,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老师才更应该以身作则,谦恭有礼、积极乐观、诚实淳朴的做好孩子的楷模。我相信,一定可以让他活得精彩,活得漂亮,哪怕他的成绩并不是很好。

作为班主任,也少不了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之前,要想好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什么,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在计划时,我会把握七个要点:发动、检查、评比、记录、总结、成果、反馈。发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检查孩子们的活动情况,评比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收获,记录孩子们取得的活动成绩,总结孩子们的优势与不足,将成果展示给孩子及家长,并反馈此次活动中应改善的问题,为下一次活动做好积累。

有了育人,也不能丢掉教书。毕竟当孩子成人之后,我们还要肩负着让孩子成材的重任。

教书,教之前,要确立明确的课标。从学生出发,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备好学生。落实三维目标,研读教材的每句每字,细备教材,备好教材。拓宽教学中的知识点,充实教学的内容,不要局限于课本。把握好课本中的重难点,对于讲授的知识,可以稍带加工,利用问题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乐趣无穷。备好课堂的“六语”:导入语、提问语、评价语、讲解语、过渡语及总结语。备板书,把握“五要”:要有计划性、要有规范性、要有完整性、要有针对性、要有艺术性。备作业设计,作业的设计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知识的存在。做好二次备课,要有预案,要有教学中的记录,要有调整及课后的反思,使之成为切实可行的好教案。

7.教书育人师德征文 篇七

关键词:师德,学风建设,高职院校,育人为本

近几年,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但是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 高职教育实际又面临诸多的问题, 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两大主体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使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就学生方面而言, 就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观念与职业道德素质的缺失, 学生职业道德观念与职业道德素质的缺失直接导致学风问题, 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就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而言, 大多数教师能做到为人师表。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影响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的实现。因此, 抓师德学风建设, 是高职院校实施育人为本的关键, 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治信仰迷茫。当代高职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 有些学生出于不正确的动机参加思想理论学习, 功利色彩浓重。

2. 价值取向扭曲。社会道德缺失、责任感缺乏是当今社会较为突出的现象, 这些不良风气深刻影响着当代职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现象不断出现, 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 忽视其精神文化需求。此外, 开放的网络也让学生极易被网络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 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认同感, 导致价值取向的扭曲。

3. 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较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更谈不上事业追求和人生规划, 学习动力不足, 意志品质薄弱, 克服困难的决心不够, 责任感弱。

4. 学生行为举止不佳、自控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有待规范。

二、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就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状况而言, 其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 加之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存在,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影响到人才培养。概括而言,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多数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明确, 部分教师淡漠。

在当今社会条件与背景下, 因为种种原因, 少数教师功利化倾向明显, 只看重了高校教师工作的稳定性, 而忽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崇高要求, 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不强, 爱岗敬业意识不强。甚至在相当部分教师心中, 教师仅是一项谋生的职业, 不是自己理想的职业, 把教师工作当做暂时的解决生存的权宜之计, 乐业意识有所降低。

2. 只教书而不育人现象较普遍。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有些教师不懂教育的“教书育人”本质, 只会做“经师”, 不懂做“人师”, 只注重言教而忽视身教。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 都会无意之中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的师德对教风、学风影响甚大。

3. 对学生缺乏爱心。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 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少数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不了解,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漠不关心, 个别教师遇到学生出了点问题, 便一味指责埋怨学生;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公平地看待学生, 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 讥讽或歧视学习不佳或表现较差的学生, 伤害学生的自尊, 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三、抓师德学风建设, 高职学院实施育人为本的关键

抓师德学风建设, 为学校树立好的学风、教风, 是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根本目标就是要提高办学质量, 服务好师生, 为国家培养又多又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师德学风建设, 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不断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教师工作的, 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 “行”为学生之范, 言传身教,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做到以德修已, 以德育人。同时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引导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才。

2. 严格管理, 赏罚分明,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做到以人为本, 以此规范学生行为, 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笔者认为, 抓高职院校师德建设, 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重视和加强师德教育。教育是伟大的事业,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迅速发展的高职学院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就学校层面而言, 管理科学、民主将极大的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优化教风、净化校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常抓不懈是奠定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 加强师德方面的规范建设、制度建设并提高执行力。师德建设如果只有思想的重视和原则性的要求, 而无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具体规范和制度, 将导致无法执行而使其实际效果大受影响。从以上对师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正是由于规范不具体、制度不严谨或虽有但执行力不够而造成的。笔者认为, 要使师德建设有大的突破, 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教学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这些规范和制度不应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要求, 而应是可操作、可执行的工作方案、工作制度、行为准则、考评办法、责任追究等比较具体的东西, 有了这些东西并得到强有力的执行, 长期坚持不懈抓师德师风建设, 整个教风、学风、校风将极大改观。第三, 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和首创精神, 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教育是科学, 也是艺术, 教无定法, 教师职业个性化特征明显, 只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和首创精神, 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做到以人为本, 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保护好这种积极性, 需要科学管理, 尽力协调好教师间利益与责任的分配, 需要良好的人际氛围, 所以, 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对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整个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人际关系和谐, 领导风清气正, 校风正了, 教风、学风才能顺。最后, 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将教书育人纳入课堂教学考核。师德建设是高职学院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 规范好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正人先正己, 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把教师必须首先锻炼成为师德高尚的人, 把教书与育人融合起来,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谷春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肖云龙.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杨中冰.高职高专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及分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5) .

[4]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8.师德与育人的美丽邂逅 篇八

而当教育神圣的光芒照进了现实,当岁月的洗礼演绎成记忆,才感到岁月的流转在渐渐稀释我的年少无知。唯有沉淀下来对孩子的爱,不曾改变。这份爱是本真的驱使,是内心的使然,是面对教育个体时那种庄严的使命感、责任感。

托尔斯泰的话语,字字振聋发聩:“如果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个好老师。如果仅仅像父母一样热爱学生,他将比那些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老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段话,每次拜读,思索依旧:我们离“完美”还差多远?仅仅有爱就够了吗?不,还要把爱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智慧,变成一种由习惯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教育品质。

有这么一个叫泽泽的孩子,聪明、帅气、可爱、好奇心强,美中不足的是语言表达不清楚。每每看到他可爱的模样和举止,都会忍不住想去亲亲他,可每每面对他咿咿呀呀含糊不清的表达,却又难以坚持下来去仔细倾听和辨析。于是,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当孩子遭遇到无视和冷落;当孩子的心声没被解读、需要没被满足,破坏和“暴力”就成了他宣泄情绪的有力方式,这也容易让老师失去耐心……当我们跳出圈外审视自己,反躬自问,在这样的教育里,爱在哪里?

爱,不是心血来潮,不是灵光乍现,它是一种内化,一种能力,更要是一种惯性。当爱成为习惯,相信你和孩子就会有着心灵的交流,并享受着、欣赏着这种交流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仅仅有爱还是不够的,还要把它变成有智慧的爱。正正小朋友是个“见圈就跳”的小男孩,在班内不仅是孩子们崇拜的对象,而且还是老师“头疼”的个案。班内安装监控,钻头击碎的尘土落到下面橡皮泥盒上,他把橡皮泥盒拿到我面前,理直气壮地说:“老师给我擦。”我刚想伸手,就想起他妈妈的话:“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懒,所有事情都想让别人帮忙。”于是,我就对他说:“自己的事情……”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接上:“老师做”。我转身对班内的小朋友说:“自己的事情怎么样?”孩子们齐声答道:“自己做!”这时只见他小嘴一撇,眼睛一翻,小声嘀咕着:“俺没见过你这样的懒老师。”他还是站在那儿没动,我又对小朋友说:“正正能干吗?”“能干。”他终究没架得住孩子们的夸奖。只见他纠结了一会儿后,从盥洗室里拿来了抹布,仔细地擦试着,就连缝隙里也没放过。于是我由衷地夸奖他:“你认真做事的样子真可爱!”孩子抬起头,目光交流的一瞬间我读懂了他心里的美滋滋。

回溯过往,那些光阴拂过的温柔,那些渐次清晰的美好,那些定格在心底的生动,又会隔着时空、隔着岁月与我温暖重逢。我珍惜着这些从前的故事,希望在来年来月来日的一天依然可以记起某人某物某个地点的某次温馨的回忆。

9.师德师风铸师魂 教书育人用真心 篇九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宿州市特教中心 郭召列

10月22日下午放学后,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在二楼西会议室,开展了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讲座,大家感触很深。我想谈谈我的收获: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爱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上一篇:k歌比赛主持词下一篇:英文简历写作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