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带答案(共4篇)
1.单选带答案 篇一
统计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劳动生产率
2.标志是说明(A)。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3.调查某乡镇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则调查对象是(B)。
A.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B.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D.该乡镇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4.某班每个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D)。
A.指标B.品质标志C.变量D.数量标志
5.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D)。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所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6.下列情况属于离散变量的是(C)。
A.营业额B.工龄C.工厂数D.职工年收入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8.研究农民生活状况。“农民的纯收入”是(A)。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随机变量D.不确定变量
9.某人的技术职称为讲师,“讲师”属于哪一统计学范畴(C)。
A.标志B.品质标志C.标志表现D.质量指标
10.对某地区三家不同企业开展某项改革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其改革过程中的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的普遍推广积累经验,这种调查是(B)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1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1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13.一次性调查是(C)。
A.只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进行调查B.只进行过一次的调查
C.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的调查D.只隔一年就进行一次的调查
1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C)。
A.在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单位B.被国家列为发展重点的单位
C.单位数较少但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值绝大比重的单位
D.单位数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15.某市工业企业200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0年1月15日前,则调 查时限为(B)。
A.一日 B.十五天 C.一年D.一年零十五天
16.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登记时间是(D)。
1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A.2010年12月31日零时B.2010月12月31日12时
C.2010年11月1日12时D.2010年11月1日零时
17.典型调查的“典型单位”是(D)。
A.工作搞得很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18.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 D)。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9.连续性生产产品的企业,按每隔5小时抽取10分钟的产品,作全部检验,并据此推断该企业全部产品的质量情况,这种组织形式属于(B)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
20.调查问卷中,开放式问题一般应该排在问题的(C)。
A.开头B.中间C.最后D.都可以
21.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时,每个工业企业是(B)。
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
C.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
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C)。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级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23.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B)。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
24.某管理局对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C)。
A.80-89%B.80% 以下
90-99%80.1-90%
100-109%90.1-100%
110%以上100.1-110%
95以上,则数据(A)
A.75在第一组B.85在第二组C.85在第三组D.95在第四组
26.若统计学成绩以百分制来计量,对某班学生期末经济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组,你认为应该进行()分组。
A.单项式B.组距式C.品质标志D.复合分组
2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C)
A.2100B.2200C.2250D.2500
28.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
A.1个B.2个C.3个D.4个
29.一般来说,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D)。
A、相对指标B、质量指标C、平均指标D、总量指标
30.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B)
A、工人出勤率B、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的比例关系
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31.在全国医院总体中,医院数(a)、医院医生人数(b)和病床张数(c)三个指标(B)
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B.a是总体单位总量,b、c是总体标志总量
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D.b是总体单位总量,a、c是总体标志总量C.90% 以下D.85% 以下90-100%85-95%100-110%95-105%110%以上105-115% 25.按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
32.我国 2008年人均钢产量为150吨,该指标是(D)。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3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
A.产量指数B.生产工时指数C.单位产品工时指数D.销售额指数
34.某商店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去年下降4%,实际下降了6%,则该商店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是(A)。
A.97.9%B.101.9%C.102.1%D.150%
35.调和平均数(D)。
A.是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B.是算术平均数的倒数C.不存在权数
D.其指标内容与算术平均数一致,也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
36.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D)。
A.平均差B.标准差系数C.标准差D.全距
37.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B)。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38.反应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C)。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误差系数C.抽样极限误差D.概率度
39.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A)。
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C.随即关系D.回归关系
40.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相反,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或者一个下降而另一个上升,这是(C)。
A.完全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关D.不完全相关
41.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D.如果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增加为56元
42.知2001年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5%,2002年为103.5%,2004年为104%,又知2004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3年环比发展速度为(D)
A.105.2%B.109.2%C.102.4%D.103%
44.哪一个指数是总指数:(甲)某地区零售商业商品销售额2003年与2002年对比为125%;(乙)某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2003年与2002年对比为115%。(A)
A.甲是总指数B.乙是总指数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45.位的生产小组工人工资资料如下:90元、100元、110元、120元、128元、148元、200元,中位数为(C)
A.100B.110C.120D.128
46.资料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D)。
A.我国历年石油产量B.我国历年出生人口数
C.某企业历年流通费用率D.我国历年人口数
47.等式中,不正确的是(C)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48.有几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10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C)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yc568x,这意味着(B)。
(已知F(2.02)0.9566,F(2)0.9545,F(1.96)0.95)
A.100B.250C.400D.1000
49.行职工收人水平问题的抽样调查中,有意把收入水平低的职工不算在内,这种作法必然导致(A)。
A.登记性误差B.系统性误差C.随机性误差D.工作误差
50.无锡苏宁电器去年空调的销售状况按照季度形成时间数列,会发现四个季度之间的销售量会有明显差异,你认为引起这个差异的因素是(B)。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
51.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50.甲乙两班统计学考试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分别为:甲班平均分数为85分,σ为10分;乙班平均分数为72分,σ为9分,则(C)。
A.平均成绩代表性甲班高于乙班B.两班平均成绩代表性相同
C.平均成绩代表性乙班高于甲班D.无法确定
51.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D)。
A.原来的2倍B.原来的4倍C.原来的1/2倍D.原来的1/4倍
52.计算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可采用重复抽样公式的条件是(C)。
A.总体容量大B.样本容量大
C.样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很小D.样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很大
53.当所有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c=a+bx上时,x与y的相关系数(B)。
A.r=0B.r=1或r=-1C.-1<r<1D.0<r<1
54.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标准是(D)。
A.同度量因素是否相同B.指数化标准是否相同C.计算是否加权D.包括范围是否相同
55.同度量因素的使用时期必须是(D)。
A.基期B.报告期C.计划期D.同一时期
56.某厂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量增长9%,单位产品成本下降9%,则总成本报告期与基期相比(C)。
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
57.数量指标综合指数(∑q1p0/∑q0p0)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B)。
A.q1p1B.q0p0C.q1p0D.q0p1
59.公式ΣP0Q1-ΣP0Q0的经济意义是(B)。
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反映销售量变化引起的销售额变化的绝对额
C.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D.反映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少付(多付)的金额
60.采用不同时期的同度量因素所计算的指数,其结果是(A)。
A.不同的B.相同的C.不确定的D.以上都不对
61.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B)。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抽样数
6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C)作同度量因素。
A.基期数量指标B.报告期数量指标C.基期质量指标D.报告期质量指标
63.如果某企业利润额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不变,则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B)。
A.年年增长B.年年不变C.年年递减D.无法确定
64.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是(B)。
A.前者是后者的连乘积 B.后者是前者的连乘积C.后者是前者的商D.二者之差是一个常数
65.关于平均增长速度说法正确的是(C)。
A.平均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B.平均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1
D.平均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66.存款平均余额=期每日存款余额之和/报告期日历日数,该指标是(B)。
A.算术平均数B.序时平均数C.强度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
67.某种产品产量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10%,2006年比2004年增长了15%,2006年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D)
A.15%÷10%B.115%÷110%C.(115%×110%)-1D.(115%÷110%)-1
68.如果某现象各年的函期增长量相等,则该现象这段期间内的环比增长速度(A)
A.逐年下降 B.逐年提高 C.保持不变 D.无法作结论
69.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D)
A.3%×5%×8% B.103%×105%×108%C.3%×5%×8%+1D.103%×105%×108%-1
71.在动态分析中,将所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指标数值称为(C)。
A.最初水平B.最末水平C.报告期水平D.基期水平
74.历年的物资库存额动态数列是(B)。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数动态数列D.相对数动态数列
75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是原来的(B)。
A.三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倍D.二倍
76.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A)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B、小于平均误差
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
77.居民用多于基期15.5%的货币额只能购买多于基期5%的商品量,因为物价(C)。
A.上涨3.1%B.上涨10.5%C.上涨10%D.下降10.5%
78.标准差系数抽象化了(C)。
A.总体指标数值多少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D.平均数大小的影响
79.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如果掌握的资料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子项,则计算方法是(B)。
A.加权算术平均法B.加权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
80.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C)
A、600元B、533.33元C、466.67元D、500元
2.婷单选模拟20道含答案 篇二
不得分。本类题共计40分,每小题1分)
1.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应由()负责。A.单位负责人
B.单位分管会计工作的领导C.会计师
D.会计机构负责人
2.下列人员中,依法应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是()。A.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员
B.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员C.药店收费员D.银行储蓄员
3.下列不属于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的是()。A.是否单独设立会计机构B.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C.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D.会计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从业资格证书
4.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文字应符合下列哪项规定?()A.只能使用外文B.只能使用中文
C.使用中文,但同时可以选择一种外文D.在中文和外文中选择一种5.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出纳人员可以兼管的工作是()。A.稽核工作
B.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D.固定资产卡片的登记工作6.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重要程序,特别是在编制()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A.月度财务报告B.季度财务报告C.财务报告D.审计报告
7.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是()。A.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B.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C.资本、基金的增减
D.产品销售价格和未来收益的预测8.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算起。A.会计人员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之日B.原始凭证注明的日期C.记账凭证注明的日期D.会计终了后的第l天
9.下列属于内部会计监督的是()。A.审计机关的监督B.财政机关的监督
C.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D.税务机关的监督
10.所谓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即篡改事实。A.虚列
B.涂改、挖补C.改造D.涂抹
11.企业单位不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另设会计账簿进行核算的行为,对其()可以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A.单位
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C.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2.存款人银行结算账户有法定变更事项的,应于()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开户银行办理变更手续并于()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A.32B.52C.23D.25
13.存款人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可开设()。A.基本存款账户B.一般存款账户C.临时存款账户D.专用存款账户14.《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国务院于()发布的。A.1978年9月8日B.1988年9月8日C.1998年9月8日D.2001年9月8日15.A公司发现其持有由8公司签发的销售金额为40万元的转账支票为空头支票后,可以向B公司要求赔偿的金额是()。A.20000元B.12000元C.8000元D.2000元
16.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A.承兑银行
B.付款人的开户银行C.收款人的开户银行
D.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17.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存款人因对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账户是()。A.基本存款账户B.一般存款账户C.专用存款账户D.临时存款账户
18.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出票日期“5月20日”的正确写法是()。
A.零伍月零贰拾日B.零伍月贰拾日C.伍月贰拾日D.伍月零贰拾日
19.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下列款项中,不能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是()。
A.商品交易取得的款项
B.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C.因寄售商品而产生的款项D.因运送商品而产生的款项
20.下列关于票据记载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绝对记载事项、相对记载事项B.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绝对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等C.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相对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等
D.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绝对记载事项、相对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等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管理。
2.B【解析】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从事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A【解析】单位是否单独设立会计机构不属于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范围。
4.C【解析】根据《会计法》第22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其会计记录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也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文。5.D【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12条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6.C【解析】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7.D【解析】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37条的规定,选项A、B、C都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8.D【解析】《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1天算起。9.C【解析】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由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的监督。
10.B【解析】所谓的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11.D【解析】依据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单位不按国家规定的要求私自另设会计账簿进行核算的行为,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12.B【解析】存款人银行结算账户有法定变更事项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开户银行接到存款人的变更通知后,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并于2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13.B【解析】存款人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可开设一般存款账户。14.B【解析】《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国务院于1988年9月8日发布的。
15.C【解析】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16.D【解析】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17.C【解析】专用存款账户是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18.D【解析】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
19.C【解析】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
3.审计师考试单选试题及答案 篇三
A、2600万元
B、2300万元
C、4800万元
D、1300万元
2、下列属于欺诈客户行为的是:
A、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
B、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
C、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
D、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
3、某有限责任公司申请首次发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下列不符合公司债券上市法定条件的是:
A、该债券的期限为 1 年
B、该债券的实际发行额为人民币 1.5 亿元
C、该公司的净资产额为人民币 1.5 亿元
D、该公司最近3 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0个月的利息
4、下列不属于票据当事人取得票据的途径的是:
A、从出票人处取得
B、通过票据背书转让等方式从持票人处受让取得
C、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D、依照税收、继承、赠与、企业合并等其他法定方式取得票据
5、下列关于票据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融资作用
B、汇兑作用
C、监督作用
D、信用作用
6、支票上的下列事项,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的是:
A、收款人名称
B、出票人签章
C、付款人名称
D、出票日期
7、下列有关票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票据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票据记载的一定数额的货币
B、买卖、存款、担保、借贷、赠予等属于票据原因关系
C、票据基础关系是产生票据法律关系的原因和前提条件
D、票据基础关系包括票据原因关系和票据资金关系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的是: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发票
9、根据规定,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在票据上签章的,其法律后果是:
A、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
B、签章人与被代理人连带承担票据责任
C、被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
D、代理人应当就其超越权限的部分承担票据责任
10、根据票据法的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将产生的法律后果是:
A、该汇票无效
B、该背书转让无效
C、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D、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
11、见票即付的汇票,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法的期限是自出票日起:
A、1个月内
B、1周内
C、2个月内
D、30 天内
12、张某向李某背书转让面额为 10 万元的汇票作为购买房屋的价金,李某接受汇票后背书转让给第三人。如果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被合议解除,则张某可以行使的权利是:
A、请求李某返还汇票
B、请求李某返还 10 万元现金
C、请求从李某处受让汇票的第三人返还汇票
D、请求付款人停止支付票据上的款项
答案部分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公司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则公司再发行股票不得超过12000*40%-2200=2600万元
【该题针对“证券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的行为属于欺诈客户行为,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选项ABC均属于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
【该题针对“证券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不是法定的公司债券上市的条件,公司最近3 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该题针对“证券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525。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票据的作用包括:支付作用、汇兑作用、信用作用、融资作用。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支票上的金额和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B,买卖、担保、借贷、赠予等属于票据原因关系;存款和承诺属于票据资金关系。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票据法》规定,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的,应当就其超越权限的部分承担票据责任。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票据法》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应在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该题针对“票据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张某向李某背书转让面额为10万元的汇票作为购买房屋的价金,李某接受汇票后背书转让给第三人。如果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被合议解除,则张某可以行使的权利是请求李某返还10万元现金。
4.单选带答案 篇四
单选
C
1、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表明了(执法效率)
2、从执行档的文件,履行党的义务角度出发,需要把(领导干部)放在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
3、从雪理上看,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地线
4、从(逻辑)上讲,法律体现党的大政方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
5、从制度发展事实来看,宪法法律体系更加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加理性、规范,更加符合程序保障。
6、处理好党委与人大的关系,是采由党委(书记)廉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模式。
7、从宪法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看,宪法是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
D
1、当前,政法各部门相继提出了诸如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等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这集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哪项要求?(D)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C:坚持秉公执法
D: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
3、邓小平提出的路线属于(渐进式改革)先富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
5、党的(十五)明确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
7、党的(领导)由党的性质和基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决定。
8、党的(执政)是党派出自己的代表执掌和控制国家权利机关、行使国家权利处理国家事务的活动和行为。
9、党和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反思核心是(权利过分集中)及制度的重要性被忽略这两个问题。
10、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是(依法政策)的基本前提。
11、党委所做出的有关国家事务(非党内事务)的决定,决策,都要经人大以(合法化),然后再交由政府执行。
12、第四次全体会议,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F
1、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D)。
A:关键要求
B:重要内容
C:主要保障
D:重要使命
2、法治中国是(制度建设)新阶段
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4、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重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
5、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智能的组织。
6、法制政府指标体系的可量化性、可(测量)性在于提高依法行政的议事和能力。
7、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标准问题的关键在于客观和(科学性)的推动工作
8、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客观、(科学性)问题,提升其指标体系的可量化、可测性
9、法制政府指标体系的考评对象适用于政府和﹝行政机关﹞,同时考评的范围
10、法制政府的概念、内含、外延在制度上面临着法制政府指标体系构成的﹝合理性﹞。
11、法制政府首先涉及到政府的职能转换,强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界限﹞
12、法制政府的概念、内含、外延在制度上面临着法制政府指标体系构成﹝科学性﹞。
13、法制政府的目标是国务院及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
14、法治政府的概念、内含、外延在制度上面临着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构成的﹝细化性﹞。
15、法制政府指标体系的考评:自评;(他评)。
16、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
17、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
G
1、关于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B: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 C:特殊情形下可以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D:同样的情形同样处理
2、“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做合格的人民公仆。”这句话是(A)说的。
A:胡锦涛同志
B:江泽民同志
C:毛泽东同志
D:邓小平同志
3、国家宪法为每年的(12月4日)
4、公平主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哪项要求。(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5、故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所以,作为人民的公仆,执法人员必须做到(清正廉洁)。
6、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7、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系改革)。
8、“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9、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法治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10、关于(依法执政),有人将其称之为“最大公约数”。
1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
12、“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制政府)。
16、(邓小平)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中指出。
13、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主体的上级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的制度是(行政复议)
L
1、理论上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确是由政。
J
1、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以(C)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A: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工 B: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 C: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 D: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
2、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建立规章和规范行文件(5)清理一次。
4、建立规章和规范文件定期 清理制度一般(2)清理一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居间协调处理与行使行政职权相关的民事纠纷的行为。
5、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测评,提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6、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就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7、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
8、建设法治政府,要将(规则之治)贯穿于所有行政活动中。
9、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清理一次。
10、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清理一次。
K
1、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道教)
2、考核评估是法制政府指标体系推进的“﹝抓手﹞”
L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B)直接的理论根据。
A: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B:执法为民理念 C:自觉接受监督
D:严格依法办事
M
1、民主集中制是(党章)所规定,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
Q
1、权威具有什么作用?(引领方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减少行政(市、县两级)
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每隔
(五)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7、《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
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命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9、《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1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决策责任追究)。
1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市、县两级)。20、1982年宪法在结构上,除序言外,分为
(四)章,共138条。
1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1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更加强调(约束政府)。
1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
1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县)级以上地方的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1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R
1、“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忠诚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设法治国家要健全公民有序参加。
3、任何人都要服从(法律)
S
1、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B)。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3、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D)。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5、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D)。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A)。A:指导思想 B:核心内容
C:最终目标 D:实施过程
7、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A:人人平等 B: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执法为民
8、“三个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C),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A:基本准则
B:根本内容
C:根本原则
D:最终要求
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执法的(A)。A:重要保障 B:重要依据 C:重要手段 D:重要目标
1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A)的必要保证。A:守法 B:依法 C:执法 D:学法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 主义(D)的科学指导。A:法律依据 B:法律指导 C:立法 D:法律监督 标准
1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3、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14、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是(服务大局)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
17、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
18、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邓小平)认为,实施国家长治久安,最终只能造成人亡政息。
19、试用专门机关审查模式的国家不包括(日本)。
20、十八届
(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
21、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23、十八大报告对于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即到﹝2020﹞年
24、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对(依法执政)核心问题提出新要求。
25、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26、十八大报告提到了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27、十八届
(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
T
1、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
W
1、“为政以德”所反映的“以德治国”理念,是我国古代(A)的经典部分,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为保证政府工作联系性和稳定性,各国对公务员都坚持(“政治中立”原则)
3、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办法是实行(法制)。
4、“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钱治)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
7、维护国家的长久治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15、我国人民行使国家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X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标准答案 C 答:A:国家机关在维护宪法权威方面负有法定义务
B: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 C: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
D:法律对人的社会生活具有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 作用
2、西方的文官制度最早形成于(19世纪中叶)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下列关于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就要制定跟多、更严密的法律法规)
5、下列关于两税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两税制从来不适和中国的国情)17.公开透明、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
6、习近平早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时候,就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提到了有关法治建设的问题。
7、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要牢记(正当)的原则,使行政权力必须符合最低程序的要求和标准。
8、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的表现,是通过科学明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有(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11、行政行为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12、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类,依照法律法规(其他行政机关)
13、行政监督制度中专门监督机关是指(监察,审计等机关)
1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涉及(巨额财产)应当公开。
15、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法律、行政法规)
16、习近平在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能力。
17、宪法的(四)次修改,使其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18、宪法的执行主体是(国家机关)。
19、宪法的适用主体是(国家机关)。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1、宪法法律拥有权威,是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从(法理)方面得出的结论。
22、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
23、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法律关系)
24、行政执法的其他监督中最高层次的监督是(权力机关的监督)
25、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
26、行政程序就是(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27、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
2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29、行政监督制度中的专门监督机关是指(监察、审计等机关)3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涉及(巨额财产)的应当公开。
31、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确定力)
32、行政相对人基于对公权力的信任而作出一定的行为,这是(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33、行政相对方认为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行政救济)。
34、现代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根据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
35、现代行政法治的发展趋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36、下列违反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的是(执法人员因相对人辩解而加重对其处罚。
Y
1、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C)。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B: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D: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
2、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是污染了水源。”因此要建立(D)机制,以清洁“水源”。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期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3、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治国(B)。A:基本内容
B:基本方略
C:基本工作
D:基本思想
4、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实现(C)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A:宪法
B:宪法、法律、法规
C:宪法和法律
D:法律
5、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赖解决问题,首先在对法律行政权力的认识上,要始终牢记(职权法定)。
6、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7、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
8、以下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遵循的是(党的领导)。
9、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10、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是污染了水源。”因此要建立(违法受追究)机制,以情节“水源”。
11、有效监察政府前提是(政务公开)
1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国。
13、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以宪治国,执法必严)
14、依法治国适当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5、依法行政的内涵不包括(理念先进)。
16、有效监督政府的前提是(政务公开)。
17、有效监督政府的前提是(政务公开)。
18、要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
19、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就制度)。20、有效监督政府的前提是(政务公开)
Z
1、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C)。A:勤政守法 B:甘当公仆 C:文明执法 D:清正廉洁
2、中国共产党(B)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A: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C)。
A: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
B: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C: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
D:人们享有的权利与所承担的责任相一致
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B)。A:根本要求 B:根本保证 C:根本制度 D:根本手段
5、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分别实行,这体现我国(法律是人们生活的最高准则)
7、中央电视台设有《焦点访谈》,这些栏目是新闻媒体为保证(公民行使监督权)而设立的。
8、作为执行党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信),是实行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
9、中国特色的治理思想需要(执政党)的领导。
10、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到:“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习近平)。
11、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是(深化体制改革)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
1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障。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有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6、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的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
17、蒸发机关执行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文明执法)
1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产生于(1954年)。
19、“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所在。
2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提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2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2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24、中国最好权利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
25、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对,必须加强法制。
27、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上(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8、中共(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
29、中共
(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0、中国最高的权利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32、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3、中国最高的权力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35、中纪委的案件列于(1993)年出台,直接沿袭1990年行政检察条例的规定。
36、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7、组织法定和职权法定的本质是(行政法定)
38、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时要实现法治政
39、只有在宪法和法律明确授权其具有某种行政权力时,这是指政府的(职权)。40、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
41、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42、自评是政府推进工作方式的“(抓手)”,随着社会第三方评估的开展,综合自评和他评进一步推动法治社会的进程。
43、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4、政府在作出决定时,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协商,这是(民主行政)的重要内涵。
括号开头
1、(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A:安定和有序
B:公平和正义
C:诚信和友爱
D:民主和法治
2、(A)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3、(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4、(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5、(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6、(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7、(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8、(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9、(D)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二是被法律赋予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责、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用权受监督 B:违法受追究 C:职权由法定 D:有权必有责
10、(C)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必然要求。(2.0分)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11、(B)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司法独立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D:严格依法办事
12、(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A:人民民主
B:社会主义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13、(A)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个至上”的重要观点。A:2007年12月26日
B:2007年11月26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0月1日
14、(C)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A: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B:维护人民权益 C: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权益 D:维护社会稳定
15、(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7、(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18、(市场权利)的边界是无法无禁止皆可为。
19、(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20、(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中国”作为主题。
22、(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23、(宪法)规范行政权的运行,为行政机关行使权力设定了界限。
24、(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5、(1993年)11月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2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7、(用权受监督)十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28、(职权与由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
29、(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制度。
30、(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31、(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32、(法治)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保证。
33、(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3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15.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
35、(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3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
37、(十六大)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38、(程序正当)是指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
39、(执法事项提示)指的是在某一违法行为易发时段到来之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行政相对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提前告诉行政机关各项监管要求,提示、引导、督促其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加强自律,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发生。40、“﹙美国﹚的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说过,在自由国家法律成为国王”
41、(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42、(伯尔曼)《宗教与法律》中说:法律如果不被信仰,制度就会形同虚设
43、(法律)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44、(1982)年宪法第一次明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地位。
4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若深化改革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46、(习近平)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47、(法律)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48、(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关于纲要》。17.法治的核心是(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利的制约性)。
49、﹝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50、﹝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
51、﹝十七大﹞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52、﹝一﹞级指标——规范行政执法。
53、(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54、(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55、(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力和力量源泉。
56、(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57、(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58、(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
59、(法律)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60、(党章)是就根本的县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循。61、(行政法)泛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62、(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出台。63、(参与式行政)是指行政活动中,相对人平等的参与行政过程。64、(行政公开)是监督的前提。65、(行政公开原则)是指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66、(有限政府)是指在权力、职能和规模上都受到宪法和法律严格约束和限制的政府。67、(服务型政府)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68、(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6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 70、(执政)行为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尺来进行。71、(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关键。72、(执政)行为有法律依据,有国家强制力。73、(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74、(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数字开头 1、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2、2005年4月1日我国又有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行。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我国的法制在不断的健全)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法制要求,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4、2008年春节前,广东省领导表示愿就广东的科学发展和网民一起“灌水”引起轰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有利网民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 6、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这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一个雏形。7、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8、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9、1999年,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其中。10、2005年4月1日,我国又又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17部,地方级法规17部。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我国的法制在不断的健全)。11、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接受监督。这说明政府要(依法执政)。12、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13、2010年国务院(《强法治政府建设建议的意见》)强调了新形势 14、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15、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国方略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给予保障。16、1997年行政件监察法讲“双规”改为(“双指”),并做出进一步限定。
17、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单选带答案】推荐阅读:
单选参考答案10-01
继续教育考试答案单选07-20
2017年烟台会计继续教育答案单选07-10
影视鉴赏试题答案(答案单独设置)10-05
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考试答案——良心答案10-08
2016年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初一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06-27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0-14章答案07-18